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文学翻译中的意象转换

文学翻译中的意象转换

文学翻译中的意象转换
文学翻译中的意象转换

文学翻译中加注的必要性

文学翻译中加注的必要性 摘要:文学翻译不只是“译味”,还要“译意”,要“味”“意”兼顾。为达到此目的,译者在文学翻译时加注是有必要的。加注不但不会削弱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反而更有利于读者理解作品内容,真正体会到作品的魅力所在。张祥麟先生的《sol—diets’Home》中译本便是个很好的例子。张先生在翻译这部作品时适当对原文加注,使读者豁然开朗,轻轻松松地理解了此短篇小说的震撼力量。这是众多译本中的独到之处。所以在翻译文学作品的时候,必要时加注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关键词:文学翻译;加注;必要性;《soldiem’Home》 翻译界一致认为文学翻译难。作品愈是富于文学性,翻译起来,也就愈是困难。一直以来也有相当比例的人把“译意”与“译味”作为区别科技翻泽和文学翻译的准则。可见人们认为“译意”比“译味”容易,或者说“译味”比“译意”难。文学翻译就是要“译味”,科技翻译就是要“译意”。事实上,文学翻译不光要“译味”,还要“译意”。要二者兼顾。为了能译好文学作品,加注有时是非常必要的。张祥麟教授在他的《Soldiers’Home》的中译本中,恰当运用加注的方式使得译文意味兼顾。《soldier8’Hone》是海明威(Hemingway,1899-1961)这位“精通现代叙事艺术的文体大师”于1925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In Our Time)中的海明威自传式短篇小说。海明威是“最有影响力的现代美国风格作家”。《Soldiers’Home》描述了主人公退伍兵克莱勃斯(KrebB)返乡后得不到家乡人们和家人的理解与关爱,因而战争的阴影在他心头仍阴魂不散,他仍坚守着“战争情结”,不能及时地调适自己来适应家乡的新生活,倍感生活百无聊赖,所以他终日浑浑噩噩、无所事事。该小说从而揭示了战争给士兵造成的心理创伤是难以在短时间内治愈的,而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关爱是医治战争心理创伤的良药这一主题。短篇小说《soldiers’Home》自出版以来,以独特的魅力,不但在当时的美国文坛引起极大的轰动,还经久不衰地吸引着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而且在国内有多种译本,可谓各有千秋。张祥麟教授在他的译本中适当加注,使得他的译文显得更加出色。 一、张样麟教授的译本中加注的体现 文学翻译是艺术的再创造,但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翻译具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在我国百年前,严复就提出了“信、达、雅”。之后,又有林语堂的“忠实、通顺和美”,瞿秋自的“不增不减”,傅雷的“神似”以及钱钟书的“化”等说法的提出。小说的翻译要求遵循“四化”原则:形象化、通俗化、个性化和风格化。这些标准及原则皆要求在翻译的过程中把握语言剖析的准确性和风格移植的贴切性,才能达到“信于内容,达如其分,切合风格”,也即既译了意,又译了味。在《Soldiers’Home》的中译本中,张祥麟教授在必要之处用到了加注,起到了预料之外的好处。在这里一一举例来分析:

文学作品中英汉意象比喻的常用译法

文学作品中 英汉意象比喻的常用译法by Zheng Yawei H

比喻,是文学作品中最富有读音的部分之一,它不但向读者传达一个信息,而且给读者给的文学美,一个好的比喻往往引起读者的无限联想,使读者深入领会原作的精神。 英汉的比喻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两国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传统习惯、思维方式及审美观念都各有其特点,因此,反映在评议中的意象比喻也很不同。例如我们常用“落汤鸡”来形容一个人被雨淋得湿透,而英国人却用as wet as a daowned rat来打比喻。因此翻译比喻时要根据情况进行灵活处理。

意象比喻的汉译大致可以采取以下 几种方法 1.保留原文比喻意象,直译。 英语中许多大众化的比喻意象与汉语的比喻意象相同或相近,或虽汉语中无相同相近意象,但译后的比喻仍可通过联想了解其意义而不会产生误解,也可以直译。 eg: 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s 混水摸鱼 follow in somebody's footsteps 步人后尘

A rolling stone gethers no moss. 滚石不生苔 as blind as a bat 瞎的像只蝙蝠 注:文学作品中作家自创的比喻,只要不引起误解,最好直译。当然,有时也可以用汉语中的现存的比喻来翻译以贴合中国人的文化习俗以易于理解。eg:He who keeps company with the wolf will learn to howl. 跟狼做朋友,就要学会狼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更换比喻意象 有些英语直译成汉语后会觉得不自然,甚至产生误解,这是因为汉语中不存在这样的意象。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借用汉语比喻,更换意象。

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1810661968.html, 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 作者:魏晓恬 来源:《速读·上旬》2019年第11期 ◆摘; 要:与蒲松龄《聊斋志异》原文相比,卫礼贤德译《聊斋志异》存在大量因尊重目的语读者阅读习惯而产生的省译,因阐释意象、补充故事情节等需要产生的增译以及因译者的独到见解而产生的改译等。以上翻译策略无不反映了文学翻译中存在的“创造性叛逆”现象。本文通过分析卫礼贤德译《聊斋志异》文本语篇层面具体翻译策略和方法,理解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这一现象。 ◆关键词:创造性叛逆;《聊斋志异》;卫礼贤 1引言 “创造性叛逆”这一说法最早可追溯到意大利的一句谚语“Traduttore,traditor”——“翻译者即叛逆者”。 本文所谈及的“创造性叛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有意识地采取某种翻译策略和方法而达到的语言和内涵层面较源语文本“脱胎换骨”而富有创造性的现象。这些翻译策略和方法包括因尊重目的语读者阅读习惯而产生的省译,因阐释需要而产生的增译以及因译者的独到见解而产生的改译等。 2卫礼贤德译《聊斋志异》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 1899年,卫礼贤以传教士的身份来到青岛。但是在之后的20多年里,卫礼贤并没有成为一个狂热的宗教传播者,而是成为了一名汉学家,将中国古代经典引入德语界。1914年,卫 礼贤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Chinesische Volksm?rchen)(Wilhelm,1914),收录中国民间故事100篇,包括《聊斋志异》故事15篇。此外,卫礼贤还翻译了《聊斋志异》中《辛十四娘》《瞳人语》等译文。本文以《中国民间故事集》中的《聊斋志异》故事译文为文本,分析其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 2.1省译 省译是指指在翻译的过程中省略翻译原作中的某些句子或段落。卫礼贤翻译的15篇《聊斋志异》故事篇目中,省译主要表现在省略翻译故事结尾“异史氏曰”部分。

古典文学翻译

1.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 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译文:孔子说:“冉有!我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2.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来搪塞态度)的人。我听说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不怕财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民众不多而怕不安定。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依照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 3.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认认真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庠序: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者顶着东西奔走在道路上了。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译文:“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贵族们)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造成的。 5.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 之宠弟乎?” 译文:祭仲说道:“姜氏有什么可满足呢?不如早些处置共叔段,不让他的势力蔓延。如果蔓延开来,就难对付了。蔓延开的野草都除不掉,更何况是您习卜受宠的兄弟呢? 6.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译文:太叔修造城池,聚集百姓,修整铠甲和武器.准备好了步兵和战车,将要偷袭郑国国都。武姜打算为他打开城门作内应。 7.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 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译文: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事奉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

第二章 翻译的性质 策略和方法

第二章翻译的性质、策略和方法 2.1 什么是翻译? 定义林林总总,可谓太多,但有一点很明确,翻译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转换过程,它牵涉到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内容,是一种跨语言(cross-linguistic)、跨文化(inter-culture)、跨社会(cross-social)的交际活动,是把“原语”SL(Source Language)的语言、文化信息用“的语”TL(Target Langue)的语言形式进行转达的活动,是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的一种媒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是一种更换语言形式和转移信息内容(包括思想、意义、情感、修辞、文体、风格、文化等)的复杂的思维及表达活动(毛荣贵)。而对这一活动规律的探讨和研究必然牵涉到哲学、美学、思维学、文化学、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可以说,翻译是一门科学。 翻译还是一门艺术。在翻译实践中,离不开直觉(instinct)、推敲(word-weighing)、灵感(inspiration)、顿悟(insight)等艺术思维方式,离不开各种艺术手段和技巧的运用。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展示的是一种语言表达艺术,在不悖原文的基础上,力求尽量完美地再现原文的语言艺术风采。 翻译更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性劳动,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积累,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见识。译者虽不需通晓各门专业,但至少应是一位“杂家”。翻译离不开原文文本和译文读者,否则成为无本之木、无的之矢,谈不上“翻译”二字,因为它离不开原文的限制。因而有人说它是“戴着镣铐跳舞”,不能长袖舒展,随心所欲。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常常为一词一句的理解和表达而煞费苦心,固有“一名之立,旬月踌躇”之说。 从形式上看,翻译有口译、笔译之分。口译又可分为交传(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和同传(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两种形式。各自的标准和要求也不一样。口译强调“快捷、准确”(quick and accurate response)和“通顺”(smoothness),笔译则要求在“准确”与“通顺”的基础上,还要深究原文内涵,讲究行文用字自然得体、通顺地道。 而按体裁划分,翻译又可分为文学翻译、科技翻译、经贸翻译、时政翻译、法律翻译、旅游翻译、公文翻译、医学翻译以及广告宣传翻译等等。除文学翻译外,其它体裁大多归属于应用翻译的范畴。 2.2 什么是应用翻译? 应用翻译,英语又称为pragmatic translation,practical translation或applied translation。(方梦之[M],2003:前言),是一种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又注重信息传递效果的实用型翻译,它的最大特点是实用性强,应用面广,其范围几乎涵盖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大不同于强调艺术审美与文学欣赏的文学翻译。就内容来看,它几乎囊括了除文学翻译以外的所有作品,“包括人们日常接触和实际应用的各类文字,涉及对外宣传、社会生活、生产领域、经营活动等方方面面”。而就文本体裁而言,它“包括政府文件、告示、科技论文、新闻报道、法律文书、商贸信函、产品说明书、使用手册、广告、技术文本、科普读物、旅游指南等各类文本”(方梦之[J],2003),甚至还包括各种通俗读物。 从文体特征来看,“信息性、诱导性和匿名性是这类文本的主要特点”(方梦之[J],2003)。信息性是指突出传递真实世界的客观信息和现象,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上,它往往重内容而

文学意象翻译

文学翻译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意境的传达,诗歌翻译尤其如此。因为诗歌翻译乃文学翻译的极高境界,翻译文学中之极致,诗歌极具丰富的文体特征和艺术内涵,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着人类最丰富的情感和世间最复杂的意象,这种情感和意象便构成了诗歌所特有的文化意境。诗歌中的意境通常为一个民族所特有,代表着这个民族的独特的精神风貌。所以,诗歌翻译在讲求音美、形美的同时,最重要的是传递它的骨髓所在,即诗歌的“文化意境”。 一、英汉诗歌有着不同文化意境 一首好诗,往往是意中有境,境中有意,读后沁人心脾,耐人寻味,译者应对原作心领神会,译者与作者神思契合,力求浑然一体,否则,译者只拘泥于原文表层结构,译文必然貌合神离,韵味全无。因此,绝不可把译诗看作语言表层结构的机械移植过程,必须深入深层结构,发掘原诗的真实意境,并使之以原有的神韵再现于译文中。 1.诗歌的意境首先体现在不同民族的文化词的运用上。例如,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南浦”被赋予了某种离别的情境,而“风”,“月”,“燕”,“笛”,“秋水”,“婵娟”,“梅”,“菊”等字词,它们也都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其独特的联想和情趣是西方人难以理解的;同样,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文中的一些词汇对于我们来说也比较陌生,“westwind”、“castle”、“shepherd”、“lamb”等词语,所给予我们的意象也与英美人的本意不同。英国诗人雪莱的名诗《西风颂》中的“westwind”代表温暖和煦,给世界带来新生,而在我们的文化中,只有东风才被赋予如此的意义和意境。 2.在诗的整体韵味上,一般来讲,英美人作诗是对思维内容及其过程的逻辑展现,推崇清晰、确定和单纯;而中国诗歌,如冯友兰先生曾提到过“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余”(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强调了我国诗歌的含蓄无垠。明朝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道:“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清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于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唯片石数树而已。”这说明了诗歌意境犹如欣赏山水,清淡、质朴、刚柔相济而又神韵悠长,诗意在可言与不可言之间,也有了可解与不可解之会。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孤帆”,“远影”,“碧空”之间没有任何关连词,直接拼在一起,画面感极强。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读者可凭它们之间的联系去想象和补充。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意象,而汉字的组合往往能取得一副动感画(motion pecture)的艺术效果。 与汉诗现比,英诗的意象表达更加率直清晰,意象间的语法关系逻辑性更强。虚词一般不能省略。请看拜伦的一首诗。 Adieu adieu! My native shore Fades o’er the waters blue The night-winds sigh,the breakers roar , And shrieks the wind sea-mew. Yon sun that sets upon the sea We follow in his flight. Farewell awile to him and thee, My native land-Good Night! 这几行诗语言浅显率直,诗人把故乡拟人化(personification),与之轻声慢语话别。诗的逻辑关系严密,意象间关系确定,意象深沉阔大,不露痕迹。 三、英汉诗歌翻译中文化意境传达的原则 1.诗歌很美,往往就是因为它的用词,以及透过语义系统所表达出来的意境。 如刘方平有一首诗《月夜》,

翻译的创造性

翻译的创造性 翻译因为通常被定义为把一种语言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所以一般人总容易将翻译看成是一种语言上的机械对应活动,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创意。但是近些年来,这种看法开始受到系统而有力的挑战。这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是一种鼓舞,因为这犹如打开了一扇长期关闭着的窗户,使翻译者一下子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视野,由此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性质的认识产生了一种新的飞跃。当代翻译研究已经证明,翻译不仅是一个很崇高的职业,而且还是一个充满巨大创造性的职业。 在由Ann Beylard-Ozerfoff等大主编的题为《翻译者的策略与创造性》一书中,就有专门文章来讨论翻译与创造性的问题。在谈论翻译的创造性之前,我们必须要清楚地界定什么是创造性。该书中有关文章对创造性行为的认定可以概括成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性指一个人产生新的或原创思想、艺术创造的能力O。一个创造性的构想一般定义为这样一种构想,它是"有新意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其所出现于其中的情景有用或合适"。 2.创造性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定义,它指把原先存在的一些构想以新奇的方式加以组合。 3.一种学科的规则与约束,不仅不与创造性对立,而且还使创造性成为可能。每一件音乐作品的创作都不能超出音符系统的范畴。一个文学作品,即使它是标新立异之作,也总是要符合它所成文语言的语法规则。但须在掌握了某一学科规则之后,方有可能来打破这种规则,这又是一种体现,创意的方式。 4.创造性行为还可以界定为一种解决问题能力的形式。 5.翻译的过程是将源语转变成为目的语的过程。这一转换过程导致一个新的文本的产生,这个新文本在内容上虽与原作相同,但却是一个崭新的作品。从这一点上说,这就是一件创造性的作品。它是在词、句、语义三个层面上重构信息的结果。语言结构重组的程度越高,这个转换过程的创意便越大。

翻译中误译

翻译中有意误译与无意误译简析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20111104086 徐维 摘要:翻译是指在译语中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不仅要完成原文的全程转换,有时需要译者的一些创造性发挥,这就容易在翻译出来成品中出现一些错误,简称为误译。误译指的是译者部分扭曲了原文某些内容的深刻含义甚至重新创造了与原文不同的另一种意向的一种翻译。文学翻译中的误译可分为有意误译和无意误译两大类。 关键词:有意无意误译 一、有意误译的概念界定 有意误译是指:“译者为了某种目的或适应一定的需要,包括读者接受的需要、文化判断与表达的需要等故意对原文的语言内涵、表达方式等作清醒、理智的选择、增删、改换形式等。有意误译是译者为了迎合本民族读者的文化心态和接受习惯,故意用不正确手段进行翻译的一种方式。 二、有意误译存在的原因 1.由于原语言与目标语言的差异,译者需要改变原文的形象和比喻说法,用内涵相似的方法再现原文的含义。下面举三个实例来说明。 例1:美国诗人Fletcher翻译的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Fletcher的译文为: Seeing the moon before my couch so bright I thought hoar had fallen from the night On her clear face I gaze with lifted eyes: Then hide them full of Youth's sweet memories 原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在这个译文里,译者把“故乡”译为Youth's sweet memories,外国读者从译文里是无论如何也感觉不到诗人所要表达的原本感情的。而译者之所以这样翻译,首先考虑对于目标读者来说,Youth's sweet memories比homeland 更具有诗情画意,更浪漫,更易于接受。此外memories与eyes还达到了押韵的效果。因此译者故意犯了这样的错误。 例2:想是这翟家这奴才,走下乡狐假虎威着实恐吓了他一场。 It's all the fault of this rascal(流氓,无赖) chai.He goes down to the villages like a donkey in a lion's hide,and he must have scared this painter fellow out of his wits. 此处的译文中,中文的“狐假虎威”在英文中译成“披着狮子皮的驴”,表面上看来驴唇不对马嘴,然而熟悉中西文化的人都知道,在中国人眼中“虎”是森林之王,而在英美国家的文化中“狮子”才是百兽之王。在中文的这句话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是翟家的这个奴才仗着主人的权势恐吓乡下人,用“狐假虎威”这个成语形象地勾勒出这个奴才飞扬跋扈的嘴脸。“狐假虎威”原本是一个寓言故事,对中国人而言再熟悉不过了,然而对于西方人而言却很陌生,用“lion”这个象征“权势和力量的”动物,就能够真实传达出原作者的真实意图。 例3:在汉民族文化里,“狗”总是一个受到鄙视、诅咒的对象,与“狗”相关的词语几乎都带有贬义,诸如狗急跳墙、狗血喷头、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

文化预设对文学翻译的作用

文化预设对文学翻译的作用Ξ 谢 梦1 涂 靖2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南长沙 410076) 摘 要:文化预设对文学翻译有三大作用,即完整性、有效性和目的性。完整性──目的语读者根据已有文化体验自发补充译作所缺省的文化信息;有效性──同一作品在不同时代有不同译作,时代背景赋予不同译作以新的生命,使各译作相对原作来说均具可读性;目的性———文化预设使原作作者的创作意图在译作中得以体现,三大作用使源语文化在目的语中得以再现。 关键词:文化;文化预设;文学翻译;作用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2006)01-0107-03 1 文化与文化预设 1.1 文化的界定 不同视域中文化有不同的界定。英国学者泰勒(T yler, 1871:2)给出一经典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即知识、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它作为社会成员的人们能获得的包括一切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型整体。”《辞海》(1979:1533)对文化的定义如下:“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不同的定义有其不同的侧重点,泰勒诠释了文化的微观意义;《辞海》则概括了文化的宏观意义。不管是哪种界定,文化都包容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本文侧重研究文化因素在文学翻译中所起的作用。 1.2 文化预设的内涵 预设是一种特殊的语用推理,可分为语用预设和语义预设。文化预设是语用预设的一种,是预设在文化视域中的延伸,对文学翻译的影响很大。因文化差异,译者须克服重重困难才能真正传递源语文化,诠释作品的文化因素。文化在翻译中的作用引起了极大关注。奈达(Nida,1981:14)指出:“文化预设指一定社会中被人们所共识但以潜在假设形式存在的信条和理念。这种潜在形式为生活在同一社会的群体所接受与共享。”文化预设可理解为文学作品在孕育、诞生过程中的文化大背景,包含该民族文化特有的审美范式、价值标准和文化取向等。例如:(1)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1a)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杨宪益译第一卷第90页) (1b)Man proposes,G od disposes.(霍克斯译第一卷第152页) 两个译本对“天”的不同处理表明杨与霍持不同的宗教文化观,对同一词“天”赋予了不同的文化生命。此例表明,文化预设直接影响译者的思维方式。目的语自身传情达意 和遣词造句的方式应能折射源语民族的表层文化信息,而对目的语的组织结构和使用规则的运用应能有助于目的语读者对源语民族的价值判断、社会观念等深层文化信息的了解。且看例(2): (2)Mammy emerged from the hall,a huge old w oman with the small,shrewd eyes of an elephant.(G one with the Wind P29) (2a)(傅东华译)嬷嬷从穿堂里出来了。她是一个魁梧的老太婆,一双眼睛却是细巧而又乖巧,很像是象眼。 (2b)(何碧译)黑妈妈从堂屋里走出来,她是个老婆子,身材高大,那双眼睛像大象的一样细小而机敏。 Mammy一词的本义是:Negro w oman in charge of children”,即“照顾小孩的黑人保姆”。上文指郝思嘉的黑人保姆,一位刀子嘴、豆腐心,受到大家尊重的老保姆。从文化价值来说,“嬷嬷”是褒义词,传达源语作者对“Mammy”这位人物的尊敬与喜爱,因而傅译本“嬷嬷”较为恰当。而何碧的译文“黑妈妈”,将“Mammy”与“黑妈妈”等同起来,是对二者文化预设的错误理解,从而导致后面“a huge old w oman”的译文“老婆子”处理不当,影响全句的感情色彩。由倍受尊敬的“嬷嬷”到带有贬义的“黑妈妈”,二者差距甚大。 2 文学翻译的文化因素 文学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因素包括传统的价值观、世界观或人生观、民族性格、文化习俗等。文化习俗是文化的一部分,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的人们从实践中探索出来并逐渐形成的生活准则与习惯。它用来规约人们的生活行为、生存方式。文化习俗是文化预设在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表现形式,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习俗使译者有时难以在源语与目的语之间找到平衡点。文化预设留给读者思维想象的空间,因而译者在处理原作时,应站在读者的立场进行思考。读者可体验到的文化习俗通常是原作者认定的文化预设,译者从这一立场出发理解文学作品方能取得较佳效果。如: 第20卷 第1期2006年1月 长 沙 大 学 学 报 JOURNA L OF CH ANG SH A UNI VERSITY V ol.20 N o.1 Jan.2006 Ξ收稿日期:2005-11-21 作者简介:谢梦(1981-),女,湖南益阳人,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文学语用学、修辞语用学。涂靖(1963-),男,湖南长沙人,长沙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文学语用学、比较文学、修辞语用学。

关于文学翻译的论文范文2篇

关于文学翻译的论文范文2篇 关于文学翻译的论文范文一:接受美学视阀下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 一、审美特征 首先,儿童文学相较成人文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其独有的稚拙性。为适应儿童的口味,儿童文学作品往往稚嫩、淳朴、清新自然,具有成人文学所没有的原初本真的“傻里傻气”。这种稚拙之美通过的作家的笔深入作品中,折射出儿童内心真实的思想和情感。其次,提及儿童文学,人们就会联想到浪漫与想象、梦幻与诗意、神秘与瑰丽的意境。儿童文学的审美创造往往与幻想联系起来。没有幻想就没有儿童文学。儿童的理性思维偏弱、现实感不强,分不清现实与想象,也不懂得事物的内在联系。为接近儿童的心灵世界,儿童文学主张要张扬幻想。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能为儿童打开通往幻想世界的大门。再次,寓言这种文学形式被儿童常态化适用。在童趣审美意象组成的单纯简约的外层结构下,儿童文学浓缩着创作主体的复杂深厚的社会文化积淀。单纯想象的审美符号体系下,寓言形态的儿童文学容易被儿童接受,引发共鸣。蕴含于作品中关于社会、人类、自然等复杂的深层内涵可以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的释放能量,帮助儿童对社会、世界的认知,健康人格的建立。 二、语言特征

首先,儿童文学的语言浅显易懂。儿童年龄小,生活经验少,思维能力弱,语言能力在逐步完善,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浅显、简洁、准确、流畅,能够被儿童读者理解接受,并未儿童的语言习得提供范本。其次,儿童文学的语言具象化。由于儿童抽象思维差,以形象思维为主,儿童文学的语言是形象、生动、具体、动态的。运用儿童熟悉、常见的具体形象进行描述,把人物和事物的声音、色彩、形状、神态等具体、直接的表现出来,与儿童闹钟的形象相吻合。再次,儿童喜游戏玩乐的特点决定了儿童文学语言的幽默性。幽默有趣的东西符合儿童的心理要求,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启发他们快乐的情趣。有经验的儿童文学作者往往把“引起兴趣和引人发笑”作为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则。 三、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receptionaesthetics)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文艺美学思潮,也是文学研究领域中兴起的一种新的方法论。由于它主要探讨读者能动的接受活动在文学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也被称为“接受理论”、“接受研究”。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姚斯(hansrobert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iser)。这一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使西方文论实现了从“作者中心”和“作品中心”向“读者中心”的现代转向。文学作品要以读者为中心,读者为导向,相应的,儿童文学的翻译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儿童的审美要求、视野期待是译者翻译活动的重要指导指标。 四、接受美学理论下的儿童文学翻译 1.以儿童读者为中心

文体学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文体学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摘要】文体学,亦被称作“语体学”或“风格学”,研究文本体裁的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是一门介于语言学、文艺学、美学、心理学等学科之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正处于发展、完善的阶段。鉴于运用文体学方面的知识可以有效的解决文学翻译中遇到的许多难题,它在文学翻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论述了在文学翻译过程中,文体学在翻译方法(直译或意译)的选择方面有何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如何运用文体学知识解决诗歌翻译中遇到的难题。 【关键词】文体学;文体分析;源语;译语 0 引文 众所周知,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源语)转换或创造成另一种语言(译语),即,用另一种语言对原话所表达的内容、思想、感情、风格、神韵等的进行再现或再表达。它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艺术,需要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成果和理论以发展和构建自己的方法。在翻译过程中,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忠实于原文的语言形式,忽视其写作风格、审美价值及文章灵魂,还是应该更注重原文的风格及美感,而忽视其语言形式?文体分析可以帮助译者对源语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并找到与原语忠实对等的译语。因此,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文体学方面的知识将有助于促进译者翻译能力的提高。 1 文体学在翻译方法的选择上起着重要作用 “Stylistics studies the relation between linguistic form and literary function.” (文体学研究语言形式和文学功能之间的关系。)[1]通过选择不同的语言形式,作家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思想,创作出多元化的文学风格。鲁迅先生,既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又是一位资深的翻译家,他认为一个合格的译者必须努力做到以下两点:一方面,使译文易于读者理解,另一方面,保持作者原有的魅力和风格。本文将阐述如何通过文体分析做到以上两点。 1.1 常用的两种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 直译是指按照字面意思直接把源语转化成译语,保持其原始的形式,包括句子结构,词汇意思,及原文中的隐喻等。直译具有不少优点,例如能传达原文意义,体现原文风格等。运用直译时,译者可以尽可能忠实的履行翻译职责,避免越权,把解读留给读者。然而,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局限性,例如译文有时冗长罗唆,晦涩难懂,有时不能正确传达原作意义,有时甚至事与愿违。如果不顾场合条件,不顾中外两种语言的差异,一味追求直译,就必然进入误区,造成误译。例如,将“Every body would not like it.”误译成“每个人都不会喜欢它”,而正确的翻译该是“并不是每上人都会喜欢它”。 意译是指在忠实原文内容的前提下,摆脱原文结构束缚,使译文流利、自然,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翻译策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11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翻译策略 作者:蒋新亮 摘要:文学翻译的策略,是文学译者不可回避的问题。究竟是采用“归化”策略,还是采用“异化”策略,成为众多翻译理论工作者非常关注的话题。介绍了中西方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归化”和“异化”的对立及“归化”和“异化”的统一。通过关于“归化”和“异化”策略关系的分析,提出过度的“归化”和“异化”都会对文学翻译造成不利影响,不能简单地采用这种或那种策略;文学译者应根据文学翻译的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来从事翻译活动,在“归化”和“异化”策略中寻求最佳的结合点。 关键词:文学翻译;翻译策略;归化;异化 在人类文明史上,翻译一直是传播外来知识的重要渠道。翻译,不但能促进一个民族文化的延续,还能给这种文化输入新的血液。诚如季羡林先生所说:“倘若拿河流来作比,中华文化这一条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是颇多的。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中华文化之所以能长葆青春,万英灵药就是翻译。翻译之为用大矣哉!” 因此,从文化交流的高度来认识翻译活动,无疑有助于我们从更深的层次来把握翻译活动的本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如何处理出发语和目的语的文化差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对这一问题通常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提倡“异化”,即以出发语为导向;另一种观点提倡“归化”,即以译入语为导向。“归化”和“异化”是文学翻译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这两个术语最初是由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基于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rcher)的理论在他的著作《译者的隐身》中提出的。Schleiermarcher认为,“要帮助译作的读者在不脱离译入语的情况下正确而完全地看懂原作,可以采取两种途径。一种是尽可能地不打扰原作者的安宁,让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地不扰乱读者的安宁,让作者去接近读者。”但是对这两种翻译,他并没有用专门的术语来概括。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Schuttleworth和Cowie在著作《翻译研究词典》中明确提出“归化”和“异化”(“domestication”和“foreignization”)这一对翻译策略术语。此后,许多翻译家及学者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这个课题。 一、中西方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 现在的“归化”和“异化”之争就是直译与意译之争的延伸。“归化”的主旨以译入语文化为中心,而“异化”的主旨是以出发语文化为中心。翻译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双语转换的原则应以译出语文化为依托,以译入语文化为基础,以两种语言的最佳结合为追求目标。中西方分别对归化与异化做了大量的研究。 1.西方研究“归化”和“异化”理论的代表人物。“归化”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美国交际翻译理论家奈达(Nida),他提出了动态对等、功能对等和其他一些翻译理论。根据这些理论,“归化”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使目的语读者做出与出发语读者一样的反应,它强调的是译文的交际功能,只有译入语读者获取了与出发语读者一样的信息才能说这个翻译文本是忠实的。 正如“异化”理论的代表人物劳伦斯·韦努蒂(Venuti)指出的,试图把结构主义理论付诸实践并提出了阻抗式翻译来反对传统的、通顺的翻译。阻抗式翻译可以有助于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译出有陌生感和疏离感的文本。然而,就交流而言,“异化”翻译也有不足。由于存在不熟悉的表达方法和语法结构,在交流中会对译入语普通读者产生信息传递的障碍。 2.中国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中国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始于直译与意译之争,在历史上可分为三个时期:

文学意象翻译中的补偿反思

文学意象翻译中的补偿反思 一、翻译是复杂的语言之间的转换活动,更是意义深远的跨文化交流活动。由于各民族的语言文化存在差异,翻译活动中常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翻译损失,即译文与原文相比在信息、语义、语用、文化或审美方面的失真与缺损,此时需要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Hervey和Higgins将翻译补偿(compensation)界定为“通过使用与源文本不同的手段,在目标文本中产生近似源文本的效果,以补偿源文本重要特征在翻译中走失”[7](P248)的技巧。翻译补偿确实是一门技巧,它可应用于不同类型文本的翻译,满足译文接受者的需求和不同的翻译目的,但仅仅视其为技巧是远远不够的。翻译补偿是翻译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本文在分析翻译补偿存在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意象翻译的补偿原则,旨在探讨翻译补偿策略在文学意象翻译中的应用,揭示翻译补偿对翻译活动的重要作用。 二、翻译补偿存在的原因 可译与不可译,是翻译的矛盾问题之一。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存在一些共性,例如共有的生理与心理语言基础,共同的语言功能基础和沟通人类思想的同构机制,等等。[1](P32-38)翻译活动源远流长,也从实践

层面打破了“翻译不可能论”。 但是语言的差异性又导致了语言的相对不可译。 GeorgeMounin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参照,吸收人类学和语义学的研究结果,最终得出了如下结论:翻译是可能的,但它确有限度。 [2](P263)这个结论已为译界广泛接受,也在警剔译者应有意识地关注翻译损失的存在,在翻译补偿过程中力求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 语言的相对不可译是翻译补偿存在的原因,下面主要从语言差异、文化缺省、审美差异等三个方面考察语言的相对不可译性,以揭示翻译补偿存在的必要性。 (一)语言差异 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存在于词汇、句法、语篇等各个层次。 词汇形态的特异性是显而易见的。以英汉语为例,汉语是象形文字,采用方块字,整齐一致,均匀对称,单音词占很大比例,叠词是其词法的一个重要特征;而英语是拼音文字,单词长短不一,单音节词很少,存在大量音素层面的重复如头韵、半谐音等。词汇空缺在翻译实践中普遍存在,主要是地理环境、物质生活、宗教信仰、意识形态、风俗习惯

功能翻译理论及其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功能翻译理论及其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1 引言 传统翻译理论把“对等”看作衡量译文质量的最可靠标准。然而, 20世纪70年代,功能翻译理论开始兴起,,其代表人物是凯瑟林娜·莱斯(Katharina Reiss) 、汉斯·弗米尔(Hans Ver2meer)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 。何为功能翻译理论,诺德的解释是:“功能主义,指的是功能或者是文本和翻译的功能的研究。”它涵盖了多种理论方法,主要以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主,还包括其他国家理论家的观点。功能翻译理论给人们提供一个探讨翻译的新视角,实现了翻译理论从静态的语言翻译象征论向动态的功能翻译分析法的转化。那么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有那些呢,它能否应用到文学的翻译中去呢? 2 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 莱斯、费米尔和诺德等提出的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不仅是人类一种有目的性的行为,是一项须要考虑读者和客户要求的目的性交际行为。的确,翻译需要译者与原本之间的交流。由于语言种类、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上的差异,原语作者的意图和采用的语篇形式与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存在着一定差异。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必要从译语读者角度出发,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与方法。功能翻译理论最核心的概念是翻译目的论( skopos theory) 与翻译行为理论( 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 。 2. 1 目的论 费米尔在他的《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一书中提出了“目的”这个概念。目的论中除了术语“目的”(Skopos)之外,费米尔还使用了与之其他有关联的词,比如目标(aim)、目的(purpose)、意图(intention)和功能(function)。 目标(aim)指的是翻译行为最终达到的结果。目的(purpose)指达到目标过程中的阶段。意图(intention)是目标导向的翻译行为,既包括发送者以适当的方式产生文本,也包括接受者以适当的方式理解译文。功能(function)是指从译文接受者的角度来考虑,文本的意义是什么。区分传送者和接受者的意图在翻译中尤其重要,因为二者从定义来说处于不同的文化和情景背景。 目的原则试图解决长期以来人们关于自由翻译和忠实翻译,动态动等和形式对等,好的译者和盲从的译者之间的纷争。但有很多人对目的原则却存在着误解,目标文本的目的,是主要由接受者决定的,但是这并不把语言学翻译,或是字面翻译,甚至是字对字翻译排除在外。目的论强调的是翻译的时候,必须有意识地、一贯坚持与目标文本有关的原则。但目的论没有指出这个原则是什么:原则必须在每个明确的个案中分别决定。决定这个原则的,便是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某一客户为了特定的目的需要译本,于是要求译者去翻译,他/她便成为翻译活动的发起者。 诺德指出,“按照译语文化的准则来调整或‘改写’原文,是每个专业翻译者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即根据译文的目的与译入语文化的准则,原文中某些成分可以保留,某些成分可以根据译语语境进行调整甚至删减、改写。要保留什么,改动什么,保留多少,改动多少,要视翻译目的而定。一个译文是否成功,必须得看译文是否与译文接受者所处的文化环境一致。 因此,在目的论理论框架内, 翻译意味着要在目标背景中为目标语境内的目的和目标接受者制作一种文本。相比之下, 源语文本则处于从属地位(Nord 2001) 。换言之, 源语文本并非处于中心地位, 而是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开放实体, 是译者所使用的多种信息源中的一个,译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翻译策略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翻译策略 作者:蒋新亮 摘要:文学翻译的策略,是文学译者不可回避的问题。究竟是采用“归化”策略,还是采用“异化”策略,成为众多翻译理论工作者非常关注的话题。介绍了中西方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归化”和“异化”的对立及“归化”和“异化”的统一。通过关于“归化”和“异化”策略关系的分析,提出过度的“归化”和“异化”都会对文学翻译造成不利影响,不能简单地采用这种或那种策略;文学译者应根据文学翻译的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来从事翻译活动,在“归化”和“异化”策略中寻求最佳的结合点。 关键词:文学翻译;翻译策略;归化;异化 在人类文明史上,翻译一直是传播外来知识的重要渠道。翻译,不但能促进一个民族文化的延续,还能给这种文化输入新的血液。诚如季羡林先生所说:“倘若拿河流来作比,中华文化这一条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是颇多的。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中华文化之所以能长葆青春,万英灵药就是翻译。翻译之为用大矣哉!” 因此,从文化交流的高度来认识翻译活动,无疑有助于我们从更深的层次来把握翻译活动的本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如何处理出发语和目的语的文化差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对这一问题通常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提倡“异化”,即以出发语为导向;另一种观点提倡“归化”,即以译入语为导向。“归化”和“异化”是文学翻译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这两个术语最初是由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基于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rcher)的理论在他的著作《译者的隐身》中提出的。Schleiermarcher认为,“要帮助译作的读者在不脱离译入语的情况下正确而完全地看懂原作,可以采取两种途径。一种是尽可能地不打扰原作者的安宁,让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地不扰乱读者的安宁,让作者去接近读者。”但是对这两种翻译,他并没有用专门的术语来概括。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Schuttleworth和Cowie在著作《翻译研究词典》中明确提出“归化”和“异化”(“domestication”和“foreignization”)这一对翻译策略术语。此后,许多翻译家及学者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这个课题。 一、中西方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 现在的“归化”和“异化”之争就是直译与意译之争的延伸。“归化”的主旨以译入语文化为中心,而“异化”的主旨是以出发语文化为中心。翻译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双语转换的原则应以译出语文化为依托,以译入语文化为基础,以两种语言的最佳结合为追求目标。中西方分别对归化与异化做了大量的研究。 1.西方研究“归化”和“异化”理论的代表人物。“归化”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美国交际翻译理论家奈达(Nida),他提出了动态对等、功能对等和其他一些翻译理论。根据这些理论,“归化”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使目的语读者做出与出发语读者一样的反应,它强调的是译文的交际功能,只有译入语读者获取了与出发语读者一样的信息才能说这个翻译文本是忠实的。 正如“异化”理论的代表人物劳伦斯·韦努蒂(Venuti)指出的,试图把结构主义理论付诸实践并提出了阻抗式翻译来反对传统的、通顺的翻译。阻抗式翻译可以有助于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译出有陌生感和疏离感的文本。然而,就交流而言,“异化”翻译也有不足。由于存在不熟悉的表达方法和语法结构,在交流中会对译入语普通读者产生信息传递的障碍。 2.中国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中国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始于直译与意译之争,在历史上可分为三个时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