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笔记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笔记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笔记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笔记

宏观经济学复习笔记

(题型:填空题、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简述、计算、论述)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1.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区别

①理论依据不同:微观经济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依据;宏观经济以凯恩斯主义为理论依据。②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前者是资源配置;后者是资源利用。③ 基本假设不同:前者为资源稀缺,充分就业;后者是需求不足,存在失业。

④分析方法不同:前者是个量分析;后者是总量分析。⑤分析的对象不同:前者是家庭、企业和市场;后者是国民经济总体。⑥研究中心不同:前者是市场价格;后者是国民收入。⑦主要目标不同:前者是个体利益最大;后者是社会福利最大。⑧核心理论不同:前者为价格理论;后者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西方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重商主义一一古典经济学一一新古典经济学一一当代经济学(凯恩斯革命一新古典综合派一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

3.国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

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①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②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或增加值之和,不重复计算。

③GDP是生产而非卖掉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④GDP是计算周期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流量,而非存量。

⑤GDP是一国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国土原则)。

@GDP是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计算GDP应注意的几种情况:

是否进入市场,是否具有市场价值,是否有合法性,是自有住房还是租赁住房,是现期生产还是过去生产,是否为最终产品,是否是国生产。

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生产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劳务。

4.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

生产法(部门法):

按照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部门的产值来计算GDP(该法反映了GDP的来源)

支出法:

通过核算一定时期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算GDP

居民个人的消投费支出资玫府购二NX,进口M与出口买支出X的差额,净出口

收入法:

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GDP,把几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各种收入(工资、地租、利息、利润)相加在一起。

GDP二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

5.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基本总董与相互关系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

①国(民)生产总值GDP\GNP

②国(民)生产净值NDP\NNP

③国民收入NI,狭义的国民收入

④个人收入PI

⑤个人可支配收入DPI\PDI

基本总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①国生产净值NDP二国生产总值GDP -折旧

②国民生产净值NNP二国民生产总值GNP -折旧

③国民收入NI二国民生产净值NNP -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的补助金

④个人收入PI二国民收入NI -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费)+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

⑤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二个人收入PI -个人所得税二消费C +储蓄S

6.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

两部门(家庭、厂商)

从总支出(总需求,AD)的角度,Y=C+I,从总收入(总供给,AS)的角度,

Y=S+Co I恒等于S

三部门(家庭、厂商、政府)

从AD , Y二C+I+G;从AS , Y二C+S+T。I 恒等于S+( T _G)

T改府净收入二To全部税金收入-Tr政府转移支付

四部门(家庭、厂商、政府、外国)

从AD, Y=c+I+G+(X-M);从AS, Y二C+S+T+ Kr 。I 恒等于S+(T-G) + (M-X+Kr)

本国居民对玫府储外国对本国

外国人的转移支付蓄的储蓄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 均衡产出

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

要有的支出。均衡产出可以用公式y二c+i表示。均衡产出的条件是:E=y (支出二收入)也可用i二s表示。

2.消费函数、储蓄函数(边际倾向、平均倾向)

(1)?消费函数

关于收入和消费的关系,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用公式表示是:c=c(y) o

■边际消费倾向MPC

边际消费倾向是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的比率。

公式:MPO B 二△c/Ay=dc/dy O〈MPC〈1

几何意义:消费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斜率。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均消费倾向APC

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公式:APC二c/y (消费量/收入额)APC > MPC

(APC 二c/y 二(a + B y) /y= a /y + B 二a /y+MPC)几何意义:消费曲线上任 _ 点与原点的连线斜率。

⑵?储蓄函数

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储蓄随收入的增加而

增加的比率递减。储蓄与收入的这种关系就是储蓄函

数。公式为:s二s(y)。 _____________________ ?边际储蓄倾向MPS

储蓄曲线上任一点的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公式:MPS二△ s/△ y二ds/dy 几何

意义:储蓄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平均储蓄倾向APS

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公式为:APS二s/y(二l-c/y=l-APC)几何意义: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线性储蓄函数方程:s 二、‘■-c 二y-(a+0y)二-u+(l-B)y

关系:APC和MPC都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减,但APOMPCo

APS和MPS都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增,但APSO1PS o

APC+APS二1 MPC+MPS=1

3.国民收入的计算公式

两部门经济:

y=(a+i)/(l-3) (消费函数c=a+0 y与收入恒等式y二c+i联立)

三部门经济:

y=( a +i+g~B t)/(1-0 )

四部门经济:

y = 1 / (1-B + Y)* ( a + i" + g" - B t/ + B t。- + x- - m o )

定量税转移支付自发进口

4.乘数

两部门经济:

①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k=l/(1-MPC) =1/(1- B ) =1/MPS

②消费乘数:指消费支出增量能使国民收入增加量的倍数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kc=l/(l-B)=l/MPS

三部门经济:

①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用公式

表示为:kg=Ay/Ag=l/(l-0 )

它们之间这种反方向变动的关系称为投资函数,可写作:i=i("。

当利率r为0时也会有投资量产生,称为自主投资。

线性投资函数:

i = i (r) = e - dr ,其中e为自主投资,d为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数, -dr为投资需求中与利率有关的部分

投资需求曲线,又称投资的边际效率曲线(MEI曲线)。

2?资本边际效率

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

本物品的使用期各预期效益的甦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

格或重置资本。

公式:R二Rl/ (1+r) +R2/(l+r)2 +R3/(l+r)3 +???+Rn/仃+r)" +J/(l+r)n。其中,R:资本物品的供给价格;价格Rl、R2、R3、…、Rn为不同年份(或时期)的预期收益;J:该资本品在n年年末时的报废价值;r:资本边际效率。

?设本金为Ro,利率为r,则n年后各年的本利和为:Rn=Ro(l+r) " n o

年后的Rn的现值是:Ro二Rn/( 1 +二):此处的r即为贴现率。

?若贴现率使n年内全部预期收益的现值等于当年的供给价格,则贴现率就是MEC。它表明一个投资项目的收益应按何种比例增长才能达到预期的收益。它也代表该投资项目的预期利润率。

资本边际效率曲线(MEC曲线)

这条曲线表明,投资量(i)和利息率(r)之间存在反方向的变动关系:

r t , i I ; r I , i t o

3.投资边际效率

投资边际效率(MEI):当利率下降时,如果每个企业都增加投资,资本品的

价格会上涨,就是说R要增加,在相同的预期收益情况下,r必然缩小。由于

R上升而被缩小了的r的数值被称为投资的边际效率。(在相同的预期收益下,

投资的边际效率小于资本的边际效率)。

投资边际效率曲线:同投资需求曲线(投资和利率间关系的曲线),即MEI曲线。

MEI曲线和MEC曲线之间的比较

①二者均表现岀r、i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

②MEI曲线更加陡峭;

③MEI:利率变动对投资量变动的影响较小;

④MEI更精确地表示了利率与投资量的关系;

⑤投资需求曲线即为MEI曲线。

4. IS曲线

含义:以纵轴代表利率,以横轴代表收入,则可得到一条

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

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U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

IS曲线表示的是:与任一给定的利率对应的国民收入水平,在这样的水平上, 投资恰好等于储蓄。IS曲线上任意一点都对应一个产品市场均衡状态。

表达式:

两部门经济中:r= (ci +e) / d - (1- 3 ) *y/d 注:i=e-dr

三部门经济中:r=(a+e+g)/d-[l-B (1-t)J*y/d

IS曲线斜率及影响斜率的因素:

? IS曲线斜率为负值的原因:利率下降意味着一个较髙的投资水平,从而有一个较高的储蓄和收入水平。

?两部门经济中:

IS曲线斜率绝对值二(1-P ) /do

它取决于d和为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d值越大,投资对利率变化越敏感,IS 曲线斜率越小,即IS曲线越平坦。B为边际消费倾向,B值越大,IS曲线斜率越小。?三部门经济中:

IS曲线斜率绝对值=[1-P (l-t)]/d.

IS斜率还与税率t大小有关。当d和B —定时,t越小,IS斜率越小。

影响IS斜率大小的主要是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原因是边际消费倾向比较稳定,税率也不会轻易变动。

5.均衡利率 ------------------- ?

6.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

①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

(处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收入,收入f,交易数量f)

②谨慎动机或称预防性动机,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这一货币需求量大体上也与收入呈正比。其关系可表示为:

LI = LI ( y )或L1 二k * y ,

L1:交易投机和谨慎投机y:实际收入k:交易性货币需求

所产生的全部实际货币需求量对收入的反应系数

③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取决于利率r,其关系可表示为:

关系)

L2:货币的投机需求h:货币投机需求

函数的利率系数

7.流动偏好陷阱

当利率极低,人们还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货币需求关于利率的系数也称作流动性偏好的利率系数。

8.货币需求函数

实际货币需求函数:L二L1+L2二Ll(y)+L2(r)二ky-hr

实际货币量二名义货币量/价格指数:m二M / P

名义货币需求函数:L二(ky-h“*P

9.LM曲线

含义: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图形被称为LM曲线。

在LM曲线上的任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

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与供给都是相等的,即货币/

市场是均衡的。

代数表达式:y二hr/k+m/k或一ky/h-ni/h(常用)

(货币市场均衡时m=Ll+L2,Ll=ky, L2=-hr)

LM曲线的斜率及影响息率的因素:

LM曲线白勺斜率二k / h (k:货币需求关于收入的变动系数h:货币需求关于利率的变动系数)

LM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货币的投机需求曲线(主要)和交易需求曲线的斜率,亦即取决

关系)于k、ho

当k为定值,hf -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t - k/lU-LM曲线越平缓;当h为定值,kf -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度f - k/ht -LM曲线越陡峭。

LM曲线的三个区域:

LM曲线斜率k/h:

①h—8 (r 极低,L2—8)

曲线水平:凯恩斯区域;

②h-0 (r极髙,L2二0)曲线垂直:古典----------------------------

区域;③0〈h〈8 (斜率〉0)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中间区域。

结论:凯恩斯区域财政政策非常有效,古典区域货币政策非常有效。

10.IS-LM 分析

均衡状态(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利率和收入可以在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E上得到,只要投资、储蓄、货币需求和供给的关系不变,任何失衡情况的出现都是不稳定的,最终会趋向均衡。

非均衡点的调整: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非均衡

政策实施的图形分析:

IS 和LM 曲线的交点上同时实现了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这一均衡不一 定是充分就业的均衡。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依靠国家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 进行调节。

如图:当-yy*经济过热,紧缩性政 策

11.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及主要观点:

基本框架:

平均消费倾向APC=c/y

货币数量(m=m 1 +m2)

-预期收益(R )

资本边际效率(MECj

重宜成本或资产的供给价格

主要观点:

① 国民收入决定消费和投资

一消费c r-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MPC=Ac/Ay 二卩

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左理论 收入 利率r 由此求投资乘数k=l/(l-Ac/Ay )>l 1—交易动机(由ml 满足) 流动偏好(L) (L=L1+L2) 谨慎动机(由ml 满足) m2

L 投资i

②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决定

③消费倾向比较稳定。因此,国民收入波动主要来自投资的变动

④投资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关系,与资本边际效率成正方向变动关系。

⑤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

⑥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效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者说重置成本决定。

第四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财政政策

概念: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手段:①变动税收,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如:减税。②改变所得税结构,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③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和转移支付。

实施扩张政策或紧缩政策的图形分析:见第三章10

2.货币政策

概念: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手段:改变货币供给量,变动银行利息率

实施扩张政策或紧缩政策的图形分析:见第三章10

3.财政政策的效果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的下降。

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

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反之,IS曲线越平坦, 则IS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在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斜率越大,即LM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反之,LM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

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IS曲线为垂直线、LM曲线为水平线,财政政策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极端情况出现的原因:①LM水平(h_8)时://

r极低f (L2-8)-nd持有手中一L2全部吸收增

加的货币供给,使m二L—r不变一货币政策无效;这时,扩张的财政政策y f、LI f、L2不变(mt r不变,无挤出,财政政策有效。②IS垂直时:d二0-*in t —右移一r I -*i不变~*y不变一货币政策无效。

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实际就是影响政策效果的因素)

①支出乘数kg的大小。正相关。kg t,挤出效应t ;

②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k(即货币需求函数L=ky-hr中的k)。正相关。k t,挤出效应t ;

③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h (即货币需求函数中的h )。负相关。hl,

④ 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投资的利率系数d 的大小。正相关。d t, 挤出效应t (y I )o

4. 货币政策的效果

当IS 斜率不变时,LM 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越小。反之,越大。

当LM 不变时,IS 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越大。反之,越小。

投资被完全挤出,财政政策无效。这时扩张货币政策,mf (L2二0), L1全部吸 收增加的货币,LI f — y f 货币政策有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小结f 5.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不同政策组合的选择: ① 萧条,但不严重:松财紧货一一增加总需求同时提髙利润控制通货膨胀。

② 严重萧条:松财紧货一一增加总需求同时降低利率,防止挤出效应。

③ 通胀,但不严重:紧货松财一一减少总需求同时降低利率防止进入衰退。

④ 严重通胀:紧财紧货一一减少总需求同时提高利率进一步抑制需求。

政策效应: 政策混合

产出 利率

IS 曲线

LM 曲线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陡峭

效果明显 效果不明显 hT 平坦 效果明显 不明显 dT 平坦 不明显 明显 陡悄

不明显 明显 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1.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

①充分就业②价格稳定③经济持续均衡增长④国际收支平衡。

2.充分就业

含义:一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通常指劳动要素,以失业率髙低来衡量)

失业率二失业者人数/劳动力人数

劳动力: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并且愿意工作的人(老人、孩子及自己敖弃找工作念头的人除外)。

失业的分类:

①摩擦失业: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的困难等所引致的失业。

②自愿失业: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

③非自愿失业: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④结构性失业:指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

⑤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造成的失业。失业的损失:失业给失业者本人及其家庭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带来了莫大痛苦;失业率上升时,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造成资源浪费,使社会损失了本来应当可以得到的产出量。凯恩斯认为,如果失业仅限于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就达到了充分就业状态。

3?价格指数①消费价格指数(CPI )②批发物价指数(WPI )③GDP 平减指数 4?经济增长: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

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

5? 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国的全部经济交往所引起的收支总额的对 比。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情况,还反映出该国经济的稳定程度。

6?西方国家财政构成

- 根据课税对象:财产税、所得税、流转税

一税收

L 根据收入中被扣除的比例:累退税、累进税、比例税

L 政府收入 厂国债:短期债' 中期债' 长期债

—公债 L 地方政府债务 厂政府购买: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

政府支出

-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而的支出

其中:政府购买是一种实质性支出,包括:购买军需用品、机关用品、政府雇员报酬、公共项目工程所 需的开支等。有着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交易,其规模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增减,。政府转移支付是一 种货币性支出。

7.自动稳定器

含义:自动稳定器,亦即内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

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

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是自发的经济机制)

主要通过三项制度得到发挥:①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②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

③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功能财政

凯恩斯功能财政思想的主要内容(核心):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 膨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而不应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妨碍

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090527

《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 林正静 [摘要]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学类和管理学类各专业的基础理论课,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在与微观经济学的比较中理解宏观经济学,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严格训练和培养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开展宏观经济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推行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 [关键词] 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必须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从目前的情况看,学生对学习本课程虽然有较大兴趣,但普遍存在一定障碍,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误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宏观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出发,根据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探讨和分析宏观经济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从本质上说,,宏观经济学>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经济理论体系,它是对西方发达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理论总结和实践依据。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宏观经济学从它的产生一直到现在,经历了多个的发展阶段。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和理论体系分析,它主要具有以下特点:l、完善的体系和派别林立并存。从研究的基本内容分类,宏观经济学从整体经济状况的角度阐述了经济增长、充分就业、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问题。概括地说,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的整体经济运行状况和政府如何采取经济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的社会科学,它具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宏观经济学同时也是由众多经济学派的经济理论和学术观点构成的,仅近现代西方经济学就包括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新凯恩斯主义、新剑桥学派、新制度学派等。庞大的体系和林立的派别在丰富和完善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同时,过多的学术排斥和对立也给西方经济学的初学者造成了众多疑惑与费解。 2、抽象的理论和数学模型并存。与一些应用学科相比,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该学科运用抽象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假设前提条件,排除需要排除的因素和现象,创造一个纯粹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环境。也就是说,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一系列前提假设基础之上的。它剔除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影响因素,而这对于一些社会阅历简单、社会实践有限的学生而言无疑会带来相当的误解和困惑。其次,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也大量地充斥着宏观经济学教材。

宏观经济学笔记

宏观经济学笔记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收入决定(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决定) 失业与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此部分辅导班老师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讲解,估计命题可能性比较大) 一GDP的概念 知识点:GDP的概念,怎么样理解GDP(参考教材,包含6方面的意思),区分名义GDP和实际GDP,各种物价指数以及缺陷。GDP的含义: 1.GDP是个市场价值概念; 2.GDP计量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而非售卖掉的产品和服务,存 货投资应计入GDP; 3.GDP计算期内的产品和服务,是个流量概念,而非存量;

4.GDP计算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中间品不计入GDP; 5.GDP是个地域概念,与GNP相区别; 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的价值。 GDP的缺陷及其修正: 缺陷:GDP体现一个经济体的福利水平,但它有缺陷,往往不能反应真实的国民收入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 1.GDP既统计好的产出,也统计了坏的产出,比如污染治理费 用; 2.由于GDP与价格水平相关联,所以GDP不能真实地反应社 会福利水平; 3.公共品以及闲暇也改变福利水平,但该部分未记入GDP; 4.GDP没有反应地下经济活动,如逃税等非正规市场上的交易, 以及贩卖毒品等。 修正:

源耗费 修正后的一些常见指标:绿色GDP,可持续GDP,国民净福利水平。 CPI基本上能反应通货膨胀趋势,但也存在缺陷:(参考《宏观经济学》曼昆) 1.CPI不能准确地反应通货膨胀,因为它只包括消费品和消费性 服务; 2.CPI计量的一篮子商品和服务在一定时期是相对固定的; 3.CPI未能反应产品和服务相对价格变化引起的消费替代; 4.CPI不能准确反应进口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因为未计量全 部进口商品和服务; 5.CPI不能观察到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变化;不能反应产品和服务 的创新。 二GDP核算 三方面等值原理:收入=支出=产出(Y = AE = GDP)

宏观经济学笔记(精修版)

十二章国家经济实力的衡量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其涉及的其本问题有以下五个方面: 1.总产出或国民收入水平的研究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2.通货膨胀就是价格的普遍上升 3.失业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稳定与发展的严重问题 4.开放经济 5.宏观经济学是为国家干预经济服务的,而宏观经济政策则是具体的措施。二.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决定理论 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P3-4 1.总量分析方法 2.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 3.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 4.存量分析和流量分析 5.经济模型方法 四、基本概念 1.四大市场 产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市场,国际市场 2.四个经济部门 企业,家庭,政府,国际经济部门 3.宏观经济变量 外生变量:常数,系数 内生变量:自变量,因变量 4.存量和流量 存量:一定时点上测算出来的经济变量 流量:一定时期内测算出来的经济变量 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核算方法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理解和衡量 对GDP的理解和衡量应该注意: 1.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2.一个国家 3.当期生产 4.所有的 5. 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 6.物品与劳务 7.市场价值 三、一个整体经济的总收入必定等于总支出 1.GDP既衡量总收入又衡量总支出。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总收入必定等于总支出。 2.存在这样的恒等式 总产出=总收入(总供给)=总支出(总需求) 3.实际核算中常会有误差出现,因此要加入一个统计误差项来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一致。 4.各国一般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支出法为基本方法 四、GDP的核算方法(3种) 1.用支出法核算GDP ⑴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经济社会(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⑵用支出法核算GDP所包含的内容 ①消费C 消费指居民个人消费支出,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注意购买新房算作投资 ②投资I 用于未来生产更多物品和劳务的物品的购买 I投资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原材料、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 II用于投资的物品是最终产品【库存货物要特别分析是否属于投资,详见P8】 III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 ③政府购买G 政府购买就是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 ④净出口NX 净出口指进出口的差额。 用X表示出口,用M表示进口,则(X-M)就是净出口 【补充:内需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⑶用支出法核算GDP的公式表达 GDP= C+I+G+NX =C+I+G+(X-M)

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第10版教材下载及考研视频网课

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第10版教材下载及考研视频网课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0版)网授精讲班【教材精讲+考研真题串讲】 目录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0版)网授精讲班【郑炳老师讲授的完整课程】【共41课时】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0版)》网授精讲班【王志伟老师讲授的部分课程】【共28课时】

电子书(题库)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0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9小时高清视频】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 试看部分内容 导论与国民收入核算 第1章导论 1.1 复习笔记 1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主要讨论总体经济的运行,具体包括: 经济增长问题——收入、就业机会的变化; 经济波动问题——失业问题,通货膨胀问题; 经济政策——政府能否、以及如何干预经济,改善经济的运行。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1)二者的联系 第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互为补充。微观经济学是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通过研究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来说明市场机制如何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宏观经济学则是在资源配置方式既定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第二,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这是因为任何总体总是由个体组成的,对总体行为的分析自然也离不开个体行为的分析。第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采用了供求均衡分析的方法。微观经济学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产品的均衡价格和产量,宏观经济学通过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研究社会的一般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 (2)二者的区别 第一,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市场机制下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经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第二,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论。 第三,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宏观经济学复习笔记(免费)

宏观经济学 第一章 1、研究内容: 定义:研究国民经济的构成及其运行,以及政府用以调节经济运行的政策.包括:(1)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2)经济波动的根源;(3)失业产生的原因;(4)价格上涨的因素;(5)一国如何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6)政府政策是否发挥作用 长期经济增长 人口增长;平均劳动生产率(单位劳动投入所产生的产量);投资率;储蓄率;技术进步经济周期 经济活动的短期收缩和扩张,衰退期和繁荣期 失业 失业率(失业人口除以总劳动人口,即正在工作或者找工作的劳动者)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平均价格在一年内上涨或者下降的百分比 国际经济 开放经济和封闭经济:是否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存在广泛贸易和金融联系 贸易失衡:贸易盈余和贸易赤字 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政策)和货币政策(关于货币供给增长率的政策) 经济总量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对加总方法的运用以及对总消费、总投资和总产出等经济总量的强调;加总(对单个经济变量求和得到经济总量)

宏观经济学家 讲授经济学,宏观经济预测,宏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研究(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数据开发; 实证分析(考察某项经济政策的经济后果,而不是关心这些经济后果是否合意)和规范分析(泥土判断某一特定政策是否应该加以使用) 3、存在分歧的原因 古典主义:个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看不见的手使得价格和工资能够快速调整从而使所有市场保持均衡;各个市场平稳运行,价格和工资快速调整以保持所有市场均衡,即需求量等于供给量凯恩斯主义:工资和价格的调节速度较慢,导致失业等现象的产生;政府增加对产品和服务的购买,从而扩大对产出的需求 美国滞涨: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率 单一的经济模型 特点:1,个人、厂商和政府在产品市场,资产市场和劳动市场上相互作用;2,对个体行为的分析师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知道原则:假设需求、意愿、机会和资源一定的条件下,个体和厂商都力图使自己的经济满意度最大化);3,在长期内,两者都认为工资和价格能够充分调整以实现产品,劳动和资产市场的均衡;4,工资和价格的调整速度处在平衡位置 第二章国民经济的构成和度量 1,国民收入的核算:产量,收入和消费的测量 国民收入账户 经济活动总量测量指标; 1),产出法:产品总量,在生产中间过程中被消耗的产品除外 增加值法,通过将所有生产者的增加值求和来衡量经济活动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考博真题-参考书-导师-笔记-报录比

育明考博咨询电话400-668-6978QQ:493371626 2015北大考博QQ交流群105619820英语群335488903专业课群157460416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考博真题-参考书-导师-笔记-报录比 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考博资讯 (一)、初试科目(笔试): (1)外语 (2)经济学基础(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及应用)。(3)经济计量学(含概率与统计)。 (二)、复试: 由各专业组织,具体情况如下: 1.复试时间:一般在4月中旬,具体时间以当年的复试通知为准。 2.复试形式及内容: 复试形式:口试 复试内容: (1)考生自我介绍:学历、工作经历、研究方向、科研成果及其主要成就等; (2)现场回答专业知识; (3)用外语回答有关提问; 3.复试时间:约30分钟。 4.复试为差额复试。初试成绩占录取成绩的70%,复试成绩占录取成绩的30%;复试成绩必须达到60分。 5.复试时请出示有效证件及复试通知书; 6.复试时不得迟到,不能携带任何资料。 7.复试成绩按百分制计;

分数构成: (1)答题的完整性(要点的全面性):0-30分; (2)答题的深度性(分析的深度、前沿性等):0-20分; (3)知识面的宽度(回答问题时展现出的相关知识):0-10分; (4)答题过程中展现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0-10分; (5)语言表达能力(中文、外语):0-30分。 (三)、参考书 微观经济学: 对于一般同学:注意高微只讲教材的前一半,后一半如果有兴趣或有时间可以大概看一下。高微考试会涉及部分中微的内容,特别是比较难的计算部分,如寡头市场等,这部分可以参考中微5、7。高微的复习要注意基本概念和定理的理解,其次是习题,这部分参考1、3。 对于时间紧的同学:同上,但在高微的习题方面可以适当减少复习时间。 1.高级微观经济学课件及习题★★★★★ 2.高级微观经济学教材1和2 3.高级微观经济学教材答案★★★★★ 4.中级微观经济学课件(刘文忻和张元鹏)★★★ 5.中级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刘文忻和张元鹏)★★★ 6.中级微观题库★★ 7.中级微观教材配套习题教材(张元鹏)★★★ 宏观经济学: 对于一般同学:对于基础不好,或者没学过张延中宏的同学,要先看中宏的课件以及习题答案,打好基础。然后再看高宏的课件以及习题,也要达到背诵的程度,完全理解,可以参考5、6。课件看的差不多后,可以把教材的习题做一遍。 对于时间紧的同学:先把中宏看明白,然后把高宏的课件以及习题背熟。 1.高级宏观经济学教材+教材原版答案(第一版和第二版)★★★ 2.高级宏观经济学课件(张延)★★★★★ 3.高级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讲解(张延)★★★★★

_宏观经济学_课程教学改革_来自课堂外的思考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来自课堂外的思考 Ξ □陈银娥,王毓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摘 要] 根据发达国家《宏观经济学》本科课程设置的实际,目前,在我国《宏观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 改革中,应注意加强教材建设,选择适合中国学生学习和阅读的教材,而且要配合一定量的课外阅读资料,包括引进版的教材;同时,应适当增加课堂教学时数,布置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安排测验,以巩固学生学习成果;此外,还需要有数学、经济学基本原理等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理论支持。 [关键词] 宏观经济学;课程改革;课堂外思考 [中图分类号] G 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227(2010)02-0107-04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进行研究。其研究对象是经济总量,如一国G DP 、就业和价格水平等。《宏观经济学》也是我国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前提条件。因而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与《微观经济学》等其他同类课程相比,《宏观经济学》理论更加抽象,传统教学方法效果不佳。 如何对《宏观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就成为当前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理论界关于《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大多是针对《宏观经济学》本科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和方法,即课堂上如何指导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些研究包括张宝贵(2006),欧阳强(2007),李新宇(2009)等。也有一 些成果主要研究某种具体的教学方式的应用,如李艳丰(2009)具体分析了研讨式教学在本科《宏观经济学》课堂中的应用。笔者认为, 《宏观经济学》本科课程改革,不仅仅只是课堂上45分钟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教材选择、课程安排等课堂之外的内容。同时,《宏观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兼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实的情况下,重点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院校《宏观经济学》本科的教学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本文将从课堂之外教学安排的角度,结合“M IT 开放式课程”中本科《宏观经济学原理》的课程设置,对我国《宏观经济学》本科课程改革进行研究。 一、教材及阅读资料 目前国内各高校本科生使用宏观经济学主流教材主要有三大类:一类是由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 (宏观分册);二是直接采用引进的外文版《宏观经济学》教材,如布兰查得、多恩布什、萨缪尔森等人编写的不同版本的《宏观经济学》;三是使用部分院校的自编教材,这些自 Ξ[收稿日期]  2010-03-01 [基金项目] 2008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与改革创新探索” (立项编号为2008103) [作者简介] 陈银娥(1966-  ),女,湖南湘阴人,博士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社会福利等;王毓槐(1987-  ),男,湖北鄂阳人,中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外国经济思想史2008级硕士研究生。 2010年4月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Apr.2010第31卷第2期 Journal of G u angxi T eachers Education U 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Vol.31No.2

宏观经济学笔记

第1章导论 第七章政府部门 预算盈余(赤字):政府开支与收入之间的差额。它决定公共部门的借贷数量。 本章的问题:政府预算盈余(赤字)与国民储蓄和投资的总水平之间的关系 假定:古典学派观点,产出由供给决定,总需求的变化对总产出没影响。 1.政府收入与支出 政府收入:(1)税收:所得税,支出税,财产税。 (2)政府企业和机构的利润。 公共支出:(1)政府消费G;(2)政府投资I;(3)对私人部门的转移Tr;(4)公债利息rD 或经常性支出,资本支出(投资) 瓦格纳法则:政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将增长,因为政府服务是优质商品(即家庭对政府支出的需求弹性>1)。 2.政府储蓄,投资和借债 净金融资产:B=B-1+RB-1+T-(G+I) 净债务:D=D-1+rD-1+G+I-T 净债务的变化量=预算赤字=总支出—收入=D-D- 1=G+I+rD-1-T 政府储蓄S=(T-rD-1)-G 政府的预算赤字(DEF)=公共部门投资-储蓄=I-S 3.政府预算和经常项目 经常项目CA=S-I 引进公共部门:CA=(S-I)-DEF=私人盈余-预算赤字 If 私人盈余保持不变,预算赤字与经常项目成反比关系。 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议,克服经常项目赤字的最好方法是减少公共部门赤字。 私人储蓄S=私人收入Yd-消费C Yd=Q+rB-1-T 国民总储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Y-(C+G)=GNP-公共消费-私人消费 CA=S-I=Y-(C+G+I)=收入-吸收 CA=贸易余额TB+来自国外的经要素支付rB-1 Y=Q+rB-1 TB=Q-(C+G+I)

4.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的相互作用 假定政府预算平衡,税收的变化=政府支出的变化 (1)以税收融资的政府支出的暂时增加 C1将下降,幅度

高级宏观经济学题库考试复习资料

高级宏观经济学 名词解释 1. 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社会(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 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及其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2. 消费函数:社会总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总收入水平。 3. 投资乘数:指由投资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投资支出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4. 投资函数:是指投资于利率之间的关系。可写i=i(r),一般地,投资量于利率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5. IS曲线: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在两 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时I=S,因此该曲线被称为IS曲线。 6. 货币需求:货币的需求源于人们对货币的流动偏好。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 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7. 货币供给: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保持的不属于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硬币、 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 8. 法定准备率:指中央银行规定的各商业银行和存款机构必须遵守的存款准备 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法定准备率可因银行类型、存款种类、存款期限和数额 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9. 公开市场业务:又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公开买卖有价 证券和银行承兑票据,来调节货币存量和利率的一项业务活动。公开市场业务是 目前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政策目标中最重要、最常用的工具。 10. 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产量(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组合,它是表明价格水平和总需求量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曲 线上任意一点表示某一确定的价格水平及其对应的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 衡时的产量水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11. 自愿失业:指工人所要求得到的实际工资超过了其边际生产率,或在现行的 工作条件能够就业、但不愿接受此工作条件而未被雇佣所造成的失业。 12. 非自愿失业:指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按现工资率就业,但由于有效需求不足 而找不到工作造成的失业。 13. 储蓄率:储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有的份额,也就是这个社会的储蓄比例。用 公式表示为s=S/Y。 14. 名义GDP:名义GDP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

最新 高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精品

高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结合地方院校的生源特点,立足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标,目前宏观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师难讲学生难懂、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传统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教材内容理论性强而缺少本土案例引入、课时少难以安排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而缺乏学生主动参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在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下完善教学材料的选择、保证理论教学质量的同时引入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探索多样化课堂教学方法以强化学生课堂参与以及完善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评价方法”等方面着手,以适应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应用型转型高校;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 宏观经济学是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是经管类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也是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和一些大型企业用人招聘的选考内容。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与经济实际结合紧密的课程,通过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在特定的经济背景下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预测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了解与自身生存发展相关的就业、收入及消费等问题。尽管本科阶段的初级宏观经济学涉及的知识不是太复杂,但理论的抽象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还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困难。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将抽象的理论与现实中的实际经济问题联系到一起,不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去关注和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经济学思维的建立,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降。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侧重于理论的传授,学生主动参与较少,对于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与应用型转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不相适应。因此,有必要改革完善现有的教学内容、方式,使学生通过对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明确西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借鉴作用,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一、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材内容侧重理论阐述,缺少本土案例引入 目前,涉及向应用型转型的高校主要是地方普通高校,这些高校本科阶段所开设的宏观经济学课程一般采用国内学者编著的教材,其中采用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分册)为教材的高校居多[1]。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宏观分册)介绍了宏观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涉及的数学知识不多,叙述清晰,比较符合国内本科生的学习习惯。但是,由于理论的抽象,内容间逻辑较为严密,同时又缺乏案例的引入,形式呆板,学生学习起来还是感觉有些困难,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而且,这本教材对宏观经济学前沿问题涉及较少,理论更新较慢。

宏观经济学(曼昆)读书笔记

Macroeconomics (Sixth Edition) N.Gregory Mankiw 第一篇 导言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科学 1.宏观经济学是对整体经济-----包括收入的增长、价格的变动和失业率的研究。 三个重要指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失业率。 2.模型 (1)内生变量是一个模型要解释的变量,外生变量是一个模型接受为给定的变量,模型说明外生变量的变动如何影响内生变量。 (2)举例:供求关系模型(比萨饼市场模型) Q d =D(P,Y) Q s =S(P,P m ) Q d =Q s (P :比萨饼的价格;Y :总收入;P m :原材料价格) 这个比萨饼市场模型有两个外生变量和两个内生变量。 例如:总收入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比萨饼的需求增加,均衡价格和均 衡数量都上升;原材料价格上升,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比萨饼的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因此,该模型说明了总收入或原材料价格的变动是如何影响比萨饼市场的价格和数量的。 (3)模型的建立:没有一个模型能回答所有的问题。一个模型仅仅是建立在假设基础上,且一个适用于某种目的的假设对其它的目的可能是误导。 对于不同的目的,我们应该建立不同的模型,而且要略去无关细节而集中于 必要的联系上。所有的模型都会许多简化的假设。 比如,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解释奶酪的价格如何影响比萨饼的平均价格和销售 量,那么多种比萨饼价格也许就是无关紧要的,简单的比萨饼市场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们的目的是解释为什么有三个比萨饼店的城镇的比萨饼比萨饼的价格,P 比萨饼的数量,Q 均衡价格 均衡数量

价格比只有一个比萨饼店的城镇低,那么上述模型的作用就很小了。 需求的移动 供给的移动 3.价格:伸缩性与黏性 4.微观经济思考与宏观经济模型 由于总量只是描述许多个别决策的变量的总和,所以宏观经济理论是建立在 微观经济基础之上的。 尽管微观经济决策,是构成所有经济模型的基础,但在许多模型中,家庭和 企业最优化行为是隐性的,而不是显性的。比萨饼市场模型就是一个例子。家庭比萨饼的价格,P 比萨饼的数量,Q P 2 P 1 Q 1 Q 2 比萨饼的价格,P 比萨饼的数量,Q Q 2 Q 1 P 2 P 1

宏观经济学听课笔记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名词解释 棘轮效应 平衡预算乘数 节俭的悖论 简答题 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的关系 社会消费函数是家户消费函数的总和。但是,社会消费函数并不是家户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从家户消费函数求取社会消费函数时,还要考虑以下一系列限制条件: (1)国民收入的分配; (2)政府税收政策; (3)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比例。 计算题 四部门 注:四部门m=m。+ry(y不是可支配收入,因为包括政府购买)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名词解释 流动偏好陷阱 IS曲线 简答题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如何得出总需求不足,必须国家干预的结论?凯恩斯理论体系的基础是:价格刚性和三大心理规律。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按照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消费曲线是以递减的速率单调上升,因此消费的增加存在一个上限,存在一个极大值。当消费达到极大值时,无论如何增加可支配收入,消费都不会进一步增加。如果消费达到极大值时的消费不能实现充分就业,那说明消费是不足的。 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原因是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投资的收益率(资本的边际效率)低,投资者不投资或少投资,这样经济更加萧条,投资的收益率(资本的边际效率)更低,更不投资……形成恶性循环。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后果是:投资的增加存在一个上限,存在一个极大值,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 3.流动性陷阱 r的下降有一个下限,达到下限时,无论如何增加货币供给,都将转化为人们手中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对r不再产生影响。由此可见,货币的价格r也存在刚性,货币政策会失效。三大心理规律结合在一起,得出的结论是:由于消费和投资的不足(不可能无限增加),总需求是不足的,必然小于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干预必不可少,并且主要手段是运用财政政策,所以凯恩斯主义被认为是财政主义。 怎样理解IS ? 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答:(1)IS ?LM模型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在产品市场上,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笔记(第13章 汇率与国际金融体系)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 第13章汇率与国际金融体系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 1.国际收支账户 一国的国际收支账户是对该国与世界其他各国经济交往的系统的记录,其主要内容包括经常账户和金融账户。经济学家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来记录一国经济运行的绩效。国际收支平衡表将每笔交易记作“+”或“-”,其基本会计原则是:如果一笔交易能为该国赚取外汇,就记为贷方项目,是正值。如果一笔交易要花费外汇,就是一个借方项目,记作负值。总的来讲,出口为贷方,进口为借方。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如图13-1所示。 图13-1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要素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 (1)经常账户余额 经常账户余额包括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项目: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和进口、投资收益、转移支付。经常账户余额从性质上讲,与一国的净收入相类似;而在概念上,它又与国民生产账户中的净出口相类似。 以前,人们过于关注经常账户中的贸易余额。所谓贸易余额是指商品的进出口差额。它主要包括初级产品和制成品。例如,重商主义特别强调贸易顺差。但是,现在人们认为国际贸易赤字不一定对一国经济有害。国际贸易赤字实际上是国内投资和国内储蓄之间的不平衡的一种反映。一国出现贸易赤字常见的一个原因是其国内投资盈利率高,从国外借款和进口对国内投资和收入提升都有利。 除了商品之外,服务项目在国际贸易中正在日益变得重要。服务包括航运、金融服务、境外旅游等项目。 经常账户下的第三项是投资收益,它包括国外投资收益。过去20年来的一个重大发展就是服务和投资收益的增长。

高级宏观经济学 06 RBC

Real Business Cycle Theory 1.Introduction: some facts about economic fluctuations z我们关注两个重要的指标: why? 产出(GDP)和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 z我们关注经济的短期波动why? z有哪些波动特质我们可以观测到? 1)这些波动没有简单的规律可循 – modern macroeconomics has turned away from attempts to interpret fluctuations as combinations of deterministic cycles of different lengths, e.g., Kitchin(3 years), Juglar(10 years), Kuznets(20 years), and Kondratiev(50 years). 2)产出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波动相当不同 – inventories vs. nondurable consumption 3)波动常常是”牛长熊短” 4)产业升级和政府干预经济并没有改变波动本身 5)Okun’s law: 3 percent shortfall in GDP relates to 1 percent rise in the unemployment rate. 2.Theories of Fluctuations z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Ramsey model z Two extensions: i)Including a source of disturbances: real shock. ii)Including variations in employment z Keynesian theories of fluctuations -- nominal stickiness

宏观经济学笔记

宏观经济学讲稿 第一篇宏观经济变量 第一章总产出 一、总产出核算的指标 1. 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 (1)国民生产总值(GNP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由本地公民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GNP 在统计时必须注意以下原则: 第一,GNP 统计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供人们直接使用和消费,不再转卖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作为生产投入品,不能直接使用和消费的产品和劳务。 第二,GNP 是流量而非存量。 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或产生的变量。 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观测或测量到的变量。 第三,GNP 按国民原则,而不按国土原则计算。 (2)国内生产总值(GDP ):指一定时期内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GDP 与GNP 的关系是: GDP = GNP- 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 +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 2. 国民生产净值与国内生产净值 国民生产净值(NNP)与国内生产净值(NDP) : GNP或GDP扣除折旧以后的余额。 它们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财富存量新增加的部分。 3. 国民收入(NI ):NNP 或NDP 扣除间接税后的余额。它入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一 定时期内生产要素收入,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间接税指能够转嫁税负即可以通过提高商品和劳务的售价把税负转嫁给购买者的税 收。这类税收一般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征收,如增值税、营业税、关税等。 直接税指不能转嫁税负即只能由纳税人自己承担税负的税收。这类税收一般在收入环节征收,如所得税。 4. 个人收入(PI ):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的全部收入。它是国民收入进一些必要的调整后形成的一个指标。 最主要的扣减项有: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障支付; 最主要的增加项有: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如失业救济、退休金、医疗补助等。 5.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个人收入扣除所得税以后的余额。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 )各级指标之间的关系是: GNP 或GDP 减折旧;等于—— NNP 或NDP 减间接税;等于—— NI 减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障支付;加转移支付;等于—— PI 减个人所得税;等于——DPI 二、总产出核算的方法 1. 收入法:把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和部门的收入进行汇总。以收入法核算总产出,主要包

5-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

第一章索洛增长模型 【1.1 经济增长中的一些事实】 对于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其生活水平有巨大差异 【1.2 假设】 投入与产出 影响经济的最基本的要素是什么? 资本品(机器生产);劳动资本(劳动率);科技进步水平 关键是A和L 是以相乘的方式进入生产函数的,AL称为有效函数 关于生产函数的假设 索洛模型中的生产函数的关键假设是规模报酬不变,对于资本和有效劳动的规模报酬不变。如果让资本和有效劳动数量翻倍,那么产量也会翻倍。

根据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前提条件是: 1.经济规模已经足够大,使得专业化分工已经得到了足够的好处 2.相对于劳动和资本和知识来说,其他的投入要素并不重要,索洛模型忽略了土地和其他 自然资源的作用。

关于投入要素变化的假定 1.假定模型中的时间是连续的,也就是说,模型中的每一个点的变量都是有定义的 2.

稳态的时候经济增长率变为零,稳态时候,平均产出的增长率为零但是总量的增长率并不是为零 经济增长率是按照人口增长率和科学技术增长率来计算的。

切线和水平投资持平,这时候达到最大的增量低于资本存量,会向高资本进行回归 用图形表示的是运动的轨迹 1.4 储蓄率变化的影响 s 是外生的变量 定性的结论: 如果s 突然上升到s’ 中的这个位置

资本存量的增长率先是增加,然后增加的逐渐下降,资本存量的变化率 资本存量本身是一定是往上走的,是递减的增加 和资本存量的增长率相对应 劳均资本的增长率和资本存量的增长率是同步的 变动,因为技术进步率是不变的 劳军产出的对数值 每单位劳动的平均消费是怎么变化 取决于产出怎么变 也取决于劳动怎么变 投资先快速下滑,然后回归到新的均衡 以上是储蓄率变化对产出变化的时间效应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笔记(1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铺垫)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 第一章基本概念与理论铺垫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经济学是什么 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科学,它研究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如何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 1.稀缺性与选择 选择问题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资源存在相对稀缺性一一相对于欲望而言,资源是稀缺的。稀缺性是一切经济问题产生的根源。 经济学对选择问题的研究可以归纳为:如何使用最节约资源的方法来提供产品与服务,以满足人们最迫切的欲望。这个问题又被称为“资源的最优配置”。因此,经济学又可定义为研究如何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的学科。 2.选择与机会成本 选择是一个权衡取舍的过程,人们要作出选择的决策就必须比较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的收益与成本。 在经济学中,在面临多方案选择时,被舍弃的选项中可能创造的最大价值被称为所选择活动的机会成本。 3.基本经济问题 (1)生产选择的三个基本经济问题 ①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 社会源源不断地生产出琳琅满目的产品和劳务,什么因素决定了社会去提供更多某种产品或服务,这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问题。 ②如何生产 如何生产这个问题解决的是生产过程中的效率问题,但站在宏观的角度来看,它还应当包含一定的社会价值。 ③为谁生产 在决定了生产什么及如何生产之后,还必须考虑产品的分配问题(其实质是收入的分配)。为谁生产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 (2)生产可能性边界与社会选择 用于生产产品和劳务的可用资源是有限的,这使得整个经济的产出存在着一个极限。资源稀缺性对社会产出所造成的极限可以利用生产可能性边界来加以描述。

《高级宏观经济学》考研2021考研复习笔记与讲义

《高级宏观经济学》考研罗默版2021考研复习笔记 与讲义 第1章索洛增长模型 第一部分重难点解读 “一旦人们开始思考(经济增长)问题,他将很难再顾及其他问题。” ——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1988) 1.1 模型假设 投入与产出 生产函数采取如下形式: 其中,:时间,:有效劳动——劳动增加型的或哈罗德中性。 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不变的: ,对于所有 规模不变结合两个不同的假设:第一是经济规模足够大,以至于专业化的收益已被全部利用。第二是除资本、劳动与知识以外的其他投入相对不重要。 把单位有效劳动的产出写成单位有效劳动的函数: 定义,以及,得: 关于的假设: (1),,(如何推导?比较重要!)

(2)稻田条件(Inada condition):, 柯布一道格拉斯函数:。根据规模报酬不变假设,整理可得:,图示如图1.1所示。 图1.1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生产投入的演化 给定资本、劳动与知识的初始水平,劳动与知识以不变的增长率增长: 其中,与是外生参数。 求解以上两微分方程,可得: 假设:用于投资的产出份额是外生且不变的,则有资本动态积累方程: 其中,为资本折旧率。 1.2 模型动态学

1.2 模型动态学 的动态学 由于,利用链式法则: 结合如上关于技术进步率与人口增长率的假设,可得: 由规模报酬不变假设有:

第一项为每单位有效劳动的实际投资:每单位有效劳动的产出为,该产出的投资份额为;第二项为持平投资——为使保持在现有水平上所必须进行的投资量。 当每单位有效劳动的实际投资大于持平所需的投资时,上升;当实际投资小于持平所需的投资时,下降;当二者相等时,不变,如图1.2所示。 图1.2 实际投资与持平投资 一个重要问题:试证明图1.2中实际投资曲线与持平投资曲线只相交一次。 资本与其增长率的图示可表示如下: 图1.3 索洛模型中的相图 平衡增长路径 平衡增长路径下,劳动与知识分别以速率与增加。资本存量等于;由于在处不变,在以速率增长(且等于)。在资本与有效劳动以速率增长的条件下,规模不变的假设意味着产出正在以该速率增长。最后,每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