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24日记两则.ppt

24日记两则.ppt

24日记两则.ppt

24日记两则.ppt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4 寓言两则练习题

25.争论的故事 设计者:wen-ku 设计时间:2020年设计用途:公开文档类型:word Document source network, if there is infringement,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一、基础题: 1、比一比,再组词。 烤()管()键()评() 烧()官()健()苹() 2、选择正确的读音打“______” 兄弟俩(liǎng liǎ) 剖(pōu pō)开赞(zhàn zàn )许评(píng pǐn )理 3、对号入座(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解释)。 (1)、键:①插在门闩上起固定作用的金属棍。 ②某些乐器、家用电器或其他机器上的部件,按动后使进入工作状态。 ③使皮带轮或齿轮跟轴连接并固定在一起的插销。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她按琴键的动作真美!() (2)、然:①这样;那样②附在某些词的后面,表示事物或者动作的状态。 ③对,正确④然而,表示转折 哥哥对弟弟的话不以为然。() 这件事当然是你不对。() 试验虽然失败了,然而他们并不灰心。() 天忽然下起了大雨。() (3)、休:①歇息②停止;完结③别;不要 今天是星期天,妈妈在家休息。() 兄弟俩争论不休,谁也不让谁。() 你休想蒙混过关。() 4、阅读课文片断并填空。 故事讲完了,盛老师笑着问大家:“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 “这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跑了。” “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兄弟俩这样无休止争论下去,时间白白浪费了。” “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 (1)、用“不是……而是……”说句话。 (3)、省略号省去的是什么?你能再写出一句吗?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日记两则-第一则》同步练习(I)卷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日记两则-第一则》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3题;共95分) 1. (3分)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正确的搭配。 一条________ 粉笔 一根________ 纱巾 一位________ 老大娘 2. (3分)按课文《日记两则—第二则》内容填空。 课文记录了“我”的两次________。梦中虽然我非常希望穿上白纱裙,但是我没让妈妈买。我把钱省下来买________送给苗家小姑娘,“我”懂得了应该________有困难的人。 3. (5分)看拼音,写汉字 ɡuìjìfèi qínɡɡū ________州________信________用________朗________娘 4. (2分)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好:hǎo ________ hào ________ 5. (3分)看拼音写词语。 bānɡ zhùdúshūshū bā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3分)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正确的搭配。

一份________ 西装 一则________ 报纸 一套________ 日记 7. (9分)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若:A.如果,假如B.如、像C.你 旁若无人________ 天若有情天亦老________ 若辈________(2)漫:A.水过满,向外流B.满、遍C.没有约束 漫天卷地________ 漫谈________ 漫山遍野________ (3)观:A.看B.看到的景象C.对事物的认识 天下奇观________ 观赏景色________ 走马观花________ 8. (2分)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________——帮助 ________——高兴 9. (5分)给下面带下划线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叫:①动物发出声音;②呼喊;③称谓;④命令,吩咐;⑤使;⑥被。 A我姓啰,我叫啰唆。________ B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________ C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________ D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________ E三个德国军官竟然叫法国一家妇女和孩子给蒙了。________ 10. (2分)选字填空。

24寓言两则鹬蚌相争

24.寓言两则——《鹬蚌相争》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威胁、毫不示弱”等词语的意思。 3.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品读课文,懂得双方互不相让,只能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 2、了解故事内容,并懂得成语背后的含义。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鹬蚌的图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猜想,建构对话话题 1、出示课题: 同学们,上节课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影片,(播放影片)同学们都看得津津有味,这段影片播放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则寓言------《鹬蚌相争》。(齐读课题) 2、交流认识“鹬”与“蚌”: 师:同学们真能干,“鹬”和“蚌”字读得都很准,你们见过“鹬”吗? 生答。 师:来看看鹬,(看图画)长什么样呀?它生活在哪里?爱吃些什么呢?(嘴细长,腿长;浅水边和水田里;小鱼、贝类、昆虫等。)生答。 师:蚌见过吧,它用什么来保护自己?(观察图画) 3、教学“争” 师问:“争”是什么意思? 生答:争吵、争斗等。(板书:斗、吵) 师述:这是会意字。上为“爪”(手),下为“又”(手),中间表示某一物体,像两人 争一样东西。 (板演)这个争除了行动上的争斗,当然也有语言上的争吵。 4、课文中有一句话就说出了“鹬蚌相争”的意思,迅速浏览课文,看谁第一个

找到。“争”在这一句中的意思就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鹬和蚌因什么而争?怎么争的?结果怎样?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力争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 2、出示字词:课文中词语能正确读出来吗?试试看。 指读,正音 强调儿化音:壳儿 多音字:夹、禁 集体读 3、课文能读好吗?同座位你听我读,我听你读,互相检查读书情况。 三、围绕话题,选择重点,读中感悟,以读见悟 (一)教学第一自然段 1、师引: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鹬蚌争斗时的情景吧!请同学读课文第一自然 段,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个读) 2、出示:“一只河蚌张开壳儿在河滩上晒太阳。”思考:此时此刻,河蚌正在 想什么? 3、出示:“有只鹬看见了,猛地把嘴伸到壳儿里去啄肉。河蚌急忙壳儿合上, 牢牢地夹住鹬的嘴不放。” (1)猛地:动作迅速,非常干脆。(谁来读一读) 读这句话,你感受到什么?(猛地、急忙、牢牢)你还从这三个词里感受到什么? (动作迅速,非常干脆、毫不示弱、互不相让) 结合学生发言,板书:互不相让。 (2)师引:鹬出嘴如此之快,情况万分紧急,蚌来不及说任何话,马上作出反击。(观察图画): (3)指导朗读:呵呵,此时的鹬和蚌已争锋相对,互不相让。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你的感受。 (二)教学第二、三自然段 1、师引:还从哪里看出它们互不相让?再读课文第二、三段。 生答:他们还在争吵! 2、出示: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嘴来,便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 师引:是呀,瞧这两位,行动上互不相让,语言上也互不相让。谁能说说,什么叫威胁? 生答:用武力恫吓他人。 师问:鹬用什么来威胁蚌?(生答:干死) 指导朗读:确实,河蚌离开了水是活不了多久,这个威胁够厉害的。谁来读出威胁的语气?(生读:个别读,齐读) 师问:鹬以此相威胁,原指望什么?

24日记两则

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要学习24课日记两则》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齐读一遍。 师:你知道什么是日记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什么是日记 师:两则又是什么意思呢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篇日记写了小朋友发生的什么事情呢?一会儿我们 一起去看一看。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 现在我们先来检查同学们预习生 字情况。 师: 谁能带着拼音来读?你来 师:这三位同学读得声音响亮又准确,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师:现在老师把生字的好朋友拼音去掉,你还认识它们吗? 师:老师想请同学们开火车来读。 ) 师:小火车顺利到站,把掌声送给自己。 师: 现在老师要把生字的另一个好朋友词语也去掉, 你能给生字再组一个词 吗?你来 师:通过刚才检查,老师发现,同学们对于大部分的生字都能够正确认读, 但是对于“晴”这个字和“情”有一些混淆。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字

长得很像,只有一点点不同。哪里不同啊?你来 师:我们把这样的字,叫做形近字。 师:生 字我们能正确掌握了, 现在我们把生字放回到课文中, 请同学们边读边思考 “我 做了什么梦?梦想成真了吗?”开始 师:小朋友一共做了几次梦啊? 师:第一次梦到了什么? 师:梦到了买白纱裙。她梦想成真了吗? 师: 第一次梦到妈妈给她买白纱裙, 结果没有梦想成真。 那第二次她梦到了 什么?你来 师:她又梦到妈妈给她买白纱裙。这次她的梦想成真了吧? 师:小朋友两次梦到妈妈给她买白纱裙(白纱裙) ,为什么两次都没 有买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次。 师:小朋友做梦都想要的白纱裙是什么样子的?你来 师: 我们一起来看 看这条白纱裙。 师:我听到了同学们的惊叹声,这条裙子给你什么感觉?

24 寓言两则

24、寓言两则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道理。 3、理解人物的言行所包含的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寓言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方法: 指导朗读、理解感悟 教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录音机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课时目标: 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教学进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揠苗助长》 1、什么是寓言? 借助一个短小生动的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2、寓言有什么特点? 寓言生动形象,寓意抽象,概括手法讽刺夸张,语言简洁明快! 二、自学课文 要求: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讨论交流不理解的字词。 焦急:十分着急。 巴望:盼望。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兴致勃勃:兴致高,精神足。 纳闷:因为疑惑而发问。 3、讨论交流 (1)什么是“揠苗助长”? (2)农夫怎么想起要助长的呢? (3)可结果如何? (4)说明什么? 小结: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秧苗的生长有其规律,绝非人的主观意志可随意改变。如果违背客观规律,结果更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理解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道理。 3、理解人物的言行所包含的意义。 教学进程: 一、引出“尺码”,回顾全篇。 1、那个想为自己买新鞋的郑国人最相信尺码?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那个郑国人最相信尺码? 要点: (1那个郑国人要去集市买鞋明确要先比着自己的脚量好尺码。 (2那个郑国人到集市,发现忘了带尺码,不用自己的脚试鞋,却要回家取尺码。 (3别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鞋,他却坚持说:“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二、围绕“尺码”,探究原委 1、“尺码”基本意义是什么?(尺寸) 2、“尺码”有没有另外的意义?(标准) 3、难个郑国人的尺码是怎么来的? 是那个要买鞋的郑国人,先比着自己的脚量出来的尺寸。 4、辨:先有脚,还是先有尺码?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24寓言两则——鹬蚌相争》

苏教版三下 《24寓言两则——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小学 一、导入课题,设疑激发 1.出示鹬的图片,问这是什么?(鹬)出示蚌的图片,问这又 是什么?(蚌)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故事,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在写的过程中师对“鹬”和“蚌”两个字作适当讲解)齐读课题——鹬蚌相争。 2.鹬和蚌,一个经常在天上飞,一个生活在水里,它们怎么会 相争起来呢?课文哪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3.原来是因为这样才相争起来的呀,我们一起来把故事的起因 给读清楚。齐读 二、读演体验 1.鹬和蚌相争起来了,鹬是怎么做的呢?请你快速读读第二自 然段。(点击出示第二自然段) 2.(点击出示图片)鹬的嘴被河蚌牢牢地夹住了,能拔出来 吗?你从哪里读明白的?(点击出现“用尽力气”)是呀,

鹬又抓、又敲、又甩,结果还是拔不出嘴来。这时,它想到了什么办法?(点击出示“威胁”) 3.现在,你就是那只鹬了,你会怎样来威胁蚌,让蚌觉得很害 怕,觉得你非常厉害呢?(指名读) 师评1:真的是气势汹汹啊!小眼睛都瞪大了,在狠狠地吓唬蚌呢!(若生读得很棒的话,接说——学着他的样子,我们再来威胁蚌。) 师评2:是在狠狠地威胁吗?感觉像是商量!这不是一只正在威胁蚌的鹬,是一只温柔的小绵羊。再来一遍行吗?对蚌大声地放出狠话,让蚌觉得不听你的话,后果太严重了!4.我们一起来做做鹬,对蚌大声地放出狠话,让蚌觉得不听你 的话,后果太严重了! 5.鹬抓住了蚌离不开水的弱点威胁蚌,强硬极了,那蚌听了鹬 的话,服输了吗?(点击示文第三自然段、指名读:河蚌毫不示弱,得意洋洋地说:“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1)它呀,是毫不示弱(点击出示“毫不示弱”)河蚌根本就不怕它,谁来读好这个词?它偏不向鹬低头,再 来读。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24 寓言两则练习题

25.争论的故事 一、基础题: 1、比一比,再组词。 烤()管()键()评() 烧()官()健()苹() 2、选择正确的读音打“______” 兄弟俩(liǎngliǎ)剖(pōupō)开赞(zhànzàn)许评(píngpǐn)理 3、对号入座(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解释)。 (1)、键:①插在门闩上起固定作用的金属棍。 ②某些乐器、家用电器或其他机器上的部件,按动后使进入工作状态。 ③使皮带轮或齿轮跟轴连接并固定在一起的插销。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她按琴键的动作真美!() (2)、然:①这样;那样②附在某些词的后面,表示事物或者动作的状态。③对,正确④然而,表示转折 哥哥对弟弟的话不以为然。() 这件事当然是你不对。() 试验虽然失败了,然而他们并不灰心。() 天忽然下起了大雨。() (3)、休:①歇息②停止;完结③别;不要 今天是星期天,妈妈在家休息。() 兄弟俩争论不休,谁也不让谁。() 你休想蒙混过关。() 4、阅读课文片断并填空。 故事讲完了,盛老师笑着问大家:“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 “这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跑了。” “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兄弟俩这样无休止争论下去,时间白白浪费了。” “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 (1)、用“不是……而是……”说句话。 (3)、省略号省去的是什么你能再写出一句吗 (4)、“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这里的“时机”指的是:二、阅读理解: 啄木鸟和树 大树叫了起来:“别动我!别动我!我疼死了!” “树先生,你身上有病,我再为你捉虫呢!”啄木鸟说。 “简直是侮辱!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哪里有虫……我知道了,这不过是打击我、伤害我的借口罢了。我警告你,别在我面前耍花招,滚开!”树发怒了。 啄木鸟不好意思地飞走了。从此以后,再没有一只啄木鸟愿意去帮助这棵树捉虫了。

24日记两则

24日记两则 教学目标: 1?认识贝叽咋”等13个生字。会写份、粉”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应该关心有困难的人,增强团结互助的意识。| 3?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教学重难点:理解并体会小女孩团结互助的美好情感。课前准备:生字新词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导语:小朋友,我们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事情,有些事情还给你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但你是否想过把其中的一些事记下来呢?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是日记两则。(板书)两则”就是两篇”的意思,体会则”是量词。课题还可以说成两则日记” 能谈谈对日记的了解吗?日记是每天记录人物、事件、感想的小文章。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作者写了什么?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把字音读正确,同桌互相检查。 2、了解日记的格式,让学生发现今天学习的课文与以往有什么不同,明白日记的格式。 3、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检查学生学习生字词的情况。 4、自由读两则日记,思考:我”做了一个什么梦,梦想成真了吗? 三、朗读感悟第一则日记。 过渡:在两则日记中,我的梦想都没有实现,我的心情有什么不一样呢?让我们先来朗读感悟第一则日记。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2、小组分工读,指名读。解决我”为什么怪妈妈小气呢?(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羡慕”) 指导:我”的梦想没有实现,要把我”不高兴的语气读出来,还要注意标点的停顿。 3、指名、分组或齐读第一则日记。 四、小结。 写日记就是要把当天发生的、印象深的事记下来,而不是像流水帐一样,把一天做的事一件一件列下来。 五、指导书写。 出示:同偏旁:昨、晴同部件:份、粉 1、认读要写的字,教师重点正音。 2、观察字形,发现规律,分类说说写字时要注意的事项。 3、示范书写,重点指导。日字旁:写的瘦长一些,折笔稍向里收。 4、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 一、巩固识字,复习引入。

(三年级语文教案)24寓言两则

24寓言两则 三年级语文教案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讲一则寓言故事,我们不仅要学会,还要会讲。什么是寓言呢? 2、(出示投影)注意寓言的寓”(大屏幕演示寓”字的写法)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你们是如何预习的?通过预习你读懂了什么? 相机板书:巴望 焦急 激动 伤心 二、猜猜看 既然你们都读了不少寓言故事,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谁愿意接受挑战?愿意接受挑战的请起立。 (出示课件-猜猜看)

三、读课文,讲故事 1、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便是同学们的朗朗读书声,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动听的声音把课文读一遍,要做到正确、流利。一会儿站到前边来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2、为了展示最佳的读书效果,我们再将课文听一遍。善于聆听也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出示课件边看边听) 3、同桌互相讲故事。 4、再以第一人称小组中改编故事 四、配音讲故事 1、选出农夫、农妇和他们的孩子的扮演者 2、(出示课件:揠苗助长动画)自我介绍 3、配音讲故事 4、小结。 问农夫:当时你为什么会想到拔苗的办法?现在后悔吗?说说你的想法。现在你最想对观众们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问农妇:你的丈夫做了一件蠢事,你该如何处理这件事?你的丈夫有勇气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讲他的这件蠢事。他真是一个勇敢的人。你看他懊悔的样 子,你该怎么开导他? 问孩子:小朋友,你的爸爸干了一件蠢事,你一开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现在你知道了吗?你还爱你的爸爸吗?你知道你爸爸为什么会犯错误吗? 五、总结 1、同学们,你们从这位农夫身上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呢?(出示课件-总结 的话) 2、我们以后做任何事都不能违背了事物的自身规律,让我们都做一个聪明的 人,做一个善于观察、不急于求成的人。 六、作业 《揠苗助长》新编(说说自己做过的一件蠢事) 人教版小语教材中曾经列有《郑人买履》这则寓言,后修订将其删去,苏教版小语教材重新编进了这则寓言,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其作了认真研读,发现其寓意深刻,对我们今天深有启示:郑人量好尺码而忘记带到集市,在思维的交* 口上,面对生存能力的挑战,他作出了返回家去拿这一愚蠢的决定。面对郑人宁信度,无自信也”的振振有词,我们该给他以怎样的忠告呢?在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我们应该从郑人身上吸取教训,莫以种种方式悄然重蹈其复

二年级语文:24 日记两则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24 日记两则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二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一、教材分析 小学生在读了一些文章、认识了一些字之后,他们便更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每天接触的人和事,都可能使他们感兴趣,并产生把它们记录下来的冲动。《日记两则》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日记体的习作范文。读了能启发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笔法记录生活,使他们把记录生活的冲动化为自己的行动。 这篇课文记录了“我”的两次“梦”。记录了“我”的梦与现实生活之间由矛盾到统一的过程,记录了在城镇的“我”与贵州山区小女孩阿英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他们之间的差别。“我”那白纱裙的梦,在妈妈的影响下,变成了苗家山寨里的民族同心舞。 这个故事很有时代意义。教学时要结合生活现实,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也许,学生在阅读时,能够看到自己平时的影子,能够想起自己平时的思想与行为,也许还能够让学生从学习这篇课文开始,学会多想想别人,少想一点儿自己。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则、昨”等13个生字。会写“份、粉”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团结互助的意识。 3.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三、教学重点:学习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知道日记和作文的不同。 四、教学难点:学会多想想别人,少想点儿自己。 五、教学时间: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趣学习日记格式 过渡: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朋友,瞧瞧他们是谁? 1.课件显示:动画双胞胎分别出示作文和日记。 问:小朋友,你们发现我们哥俩有什么不同吗? 2.小组讨论。 3.动画小结:小朋友真棒,我叫日记,哥哥叫作文,我比哥哥开头多了月、日、星期和天气,哥哥比我多了题目,小朋友,你喜欢我吗?快来和我交朋友吧。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24.《寓言两则(揠苗助长)》

24、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说出寓言的寓意,明白不顾事物的发展,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的道理。 教学难点 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通过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悟出寓意。 教法学法: 抓住重点词理解句子,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创造形象等方式理解寓言内容,感悟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以前我们学过《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你们能告诉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吗?(学生交流)其实我们熟悉的这个小故事就是一则寓言。(板书:寓言)寓言就是用生动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教学“寓”字,注意“寓”字最后三笔写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4、《寓言两则》,两则就是两篇的意思。 今天来学习第一篇《揠苗助长》(板书)教学“揠” 二.品读课文。 1、“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呢?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出示生词,指名认读。 ①宋国、农夫、巴望、焦急,精疲力尽、兴致勃勃,纳闷、枯死。 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下面我们把词语放进文中,轻声读课文。 思考: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③指名说,完成填空。(宋国有个农夫,因为巴望禾苗, 就把禾苗。结果。) 3、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农夫是干什么的?生理解(农民,在农田里干活的男子。) ②拓展:专门打渔的叫——渔夫,专门撑船的叫——船夫,专门挑担子的叫 ——挑夫。 ③什么叫“巴望”,生理解(急切地盼望)。 ④出示第一自然段。 从哪儿可以看出他盼望麦苗快长的心情非常迫切?(天天、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焦急) ⑤理解“焦急”。“焦”,一只鸟要被在火上烤,心里当然急,所以有个成语叫 “心急如焚”。指导写“焦”。 ⑥指导朗读,读出“巴望”的语气。 4、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①农夫想出了什么办法?出示第二自然段。 累不累?什么叫“筋疲力尽”?农夫为什么会筋疲力尽? ②读第二自然段,指导读出累的感觉。 ③虽然很累,但农夫还是很高兴,(引读)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出示第三自然段) ④理解“兴致勃勃”,指导写“勃”,左边子的横变提。 ⑤指导读好农夫的“兴致勃勃”。 5、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引读),听了父亲的话,他的儿子很纳闷……。理解“纳闷”“枯死” ②农夫原来巴望的是什么?结果呢? 三.理解寓意。 1、故事讲到这里,你知道“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了吗? “揠”的意思是拔。“助”:帮助。“揠苗助长”:把禾苗拔起来帮助它长高。

24 日记两则

24 日记两则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应该关心有困难的人,增强团结互助的意识。 3、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规范写日记格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导语 师:小朋友,我们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事情,有些事情还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你是否想过把其中的一些事情记录下来呢? 生答。师板书课题,齐读。 2、进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两则日记,日记是每天记录人物、事件、感想的小文章。自读课文,看看写了什么?不会读的字可以请拼音朋友来帮忙。 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师巡视指导,纠正不良的读书姿势。 二、教学字词 1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谁愿意当小老师领大家读一读生字? 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卡片。 指名当小老师带读,师正音。

2 、多种形式读 开火车读、抢读、齐读。 3 、交流识字方法 让学生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换偏旁:奇-寄、分-份粉、少-纱、斗-料;作-昨、沙-纱。 4、组词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让学生用生字组词。如,学生手则、昨天、纱布、寄信、水电费。还可以一字组多词。如,粉条、面粉、粉刷、粉身碎骨;颜料、材料、料事如神;手套、圈套、套装;寄存、寄托。 5、利用媒体资源中的读一读部分,教学生词的读音 指名读、集体读。 三、再读课文 1、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示范朗读。 2、指名朗读,纠正发音。

四、朗读感悟第一则日记 1、师:请小朋友自由读第一则日记,想一想:“我做了一个什么梦?梦想成真了吗?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问题。 2、指名答,师板书: “我” 梦想白纱裙—妈妈不给买 (喜欢)(生气) 3 、师:梦想没有实现,“我”的心情怎样?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出示媒体资源中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回答,指名读,引导把“我”不高兴的语气读出来。 4、小组分工读。师巡视指导朗读 5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则日记。 五、总结格式 1、师:小朋友,学习了第一则日记,你觉得写日记应该注意写什么?日记可以写什么内容呢?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讨论讨论。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 2、师:你发现了日记与以前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提示:

24、日记两则 (2000字)

24、日记两则 教学目标: 1、会认“则、昨、纱、羡、慕、粉、料、套、份、妹、贵、寄、费”13个生字,会写“份、昨、姑、妹、粉、晴、娘、读”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写日记的兴趣,并能按照正确的日记格式,学写日记。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关心有困难的人,增强团结互助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悟文章所包含的情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你们有没有发现,这篇新课文与 我们平时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谁来说一说?

2、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日记两则”,“则”就是“篇”的意思,“日记两则” 就是“两篇日记”。 二、抽读卡片,认读生字 1、让学生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师:同学们,在学习课文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一遍课文,让老师听听你们课文预习的怎么样? 2、出示本课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多方式认读生字,使学习过程充满趣味):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读过一遍课文了,那么老师想听听同学们能不能正确地读出这些生字词呢? (1) 全班认读,分组读生字,学生带读,开火车读生字(利用学生现阶段的好胜 心,引起学生表现欲);

(现在请同学们齐读生字卡片??同学们都读得很好。现在四个小组分别比比看,那个小组读得最好??那么有没有那几位同学想当当小老师,带着全班同学读生字卡片??很好,同学们都读得很棒,我们的小老师也表现的很好!同学们要怎样表扬他们呢??我们已经读了好几遍了,老师想请几位同学起来读一读,看看你们有没有把它们很好地记下来。) (2) 学生交流怎样记住生字(换一换,加一加,字谜)。 师:那么同学们有谁起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把生字记住的? 3、请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则日记。 师:学习完本课生字,老师想请同学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则日记。记住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从这一则日记里读出什么。 (1) 师: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从这一则故事里读懂了什么?又有那些疑问? 谁起来说一说?(注意课堂秩序,引导学生举手发言)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寓言两则》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寓言两则》练习题 一、基础积累 1.下列词语的注音或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A.庇护(pì) 寓言(yù)凯歌废寝忘食 B.溉汲(ɡài) 星宿(sù) 雕像杞人优天 C.较量(jiào) 中伤(zhòng) 奈何屈伸呼吸 D.崩坠(zhuì) 充塞(sè) 光耀爱幕虚荣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家无井而出溉汲________________ (2)及其家穿井________________ (3)国人道之________________ (4)闻之于宋君________________ (5)得一人之使________________ (6)身亡所寄________________ (7)因往晓之________________ (8)若屈伸呼吸________________ (9)只使坠________________ (10)其人舍然大喜________________ 3.选出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A.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B.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C.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D.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4.下列“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有闻而传之者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C.因往晓之D.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5.下列关于寓言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B.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C.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D.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拟人和夸张。 6.《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与《蚊子和狮子》两文的寓意可以用两个成语来概括,请写出这两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24.寓言两则——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想法,做法必须符合事物客观规律,不要急于求成,否则事与愿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揠苗助长”、“巴望”、“焦急”、“自言自语”、“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3.继续训练抓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体会文中描写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的语言。2.教学难点──如何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寓意。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教师创设情景学生大胆合理想象、表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几个谜语。不过,这是几个画谜。认真地看,从每一张图中都能猜出一个成语来呢!(课件出示图画,生猜:南辕北辙、守株待兔、自相矛盾、亡羊补牢、掩耳盗铃) 师:呀,都猜对了!瞧,电脑博士奖励我们一本书作为奖品。(课件出示一本书。)认真看,你发现了什么?(“寓”字里面有“道理”,“言”字里面有“故事”。)聪明的孩子们,这回,你知道什么是寓言了吧? 那你知道学习寓言要先学什么?再学什么?(先学故事,再学道理。)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寓言二则》《揠苗助长》。(板书课题) 二、初探

师:这里的“苗”“助”“长”分别是什么意思?(指名说:苗是禾苗,助是帮助,长就是长大啦。) 师:对。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有什么好办法呢?(浇浇水,施施肥拔拔草) 师:古时候的宋国有一个农夫,他为了让禾苗长大,用的办法是拔苗。拔苗又叫———(揠苗) 师:揠苗助长又叫——(拔苗助长) 师:拔苗真的能让禾苗长大吗?打开课文,自己轻声读读,读到你觉得很有意思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师:谁来读?你觉得哪儿特别有意思?读给大家听。 (学生分别选择了文中的自然段阅读。) 三、究因 师:这真是个有意思的故事。农夫费了很大劲去拔禾苗,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呢?那还得从他种了禾苗后说起。谁来朗读第一自然段,看看农夫种了禾苗后是怎样的心情?(一生朗读指名说:十分焦急) 师: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圈画,你们是从哪儿看出他“十分焦急”急着想让禾苗长大的?(学生认真的读书,圈画。) 师:你们是从哪儿看出他很急的呢?(“天天”、“巴望”、“十分焦急”)师:小朋友们真会读书。读到“巴望”这个词,你好象看到了农夫什么样儿?(指名说) 师:我们读书就要这样读。读着读着好像看到了书中的人的样儿,这就叫读进书里去了。我们朗读这一段时,就要边读边想像他着急的样儿。(指导朗读第一句。)师:自己再读读这一段,读到哪儿你又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指名说)师:农夫的样子都被我们看到了,他对禾苗说的话也被我们听到了!下面看老师写“十分焦急”的“焦”,看下面的四点像什么?(恍然大悟)像流下来的汗)师:像谁干什么去流下的汗?(像农夫着急的去看,跑得很快流下的汗) 师:真像,还像什么?(还像火) 师:这把火在哪儿烧呢?(在这个农夫的心里) 师:对呀,他急得呀,心里火急火燎的。还像什么?(……) 师:我们再来读这一段,看谁能把他焦急的样儿读出来。谁来读?(一生朗读。)师:“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心里十分焦急。”这一句读得还不够。禾苗是真的一点也没有长高吗?(不是的,禾苗在长,但是天天去看,是看不见它在长的) 师:为什么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呢?再读读。(该学生再读。) 师:说一个人“急”还有好多成语呢。谁向大家介绍几个(迫不及待、急于求成、急不可待、操之过急)一起读一读。 四、感悟 师:农夫是这么的操之过急,觉得禾苗是一点儿也没长大。于是他开始想办 法了。他想啊想啊,好不容易想出了一个办法,是什么? (拔苗!) 师:他是怎么拔的,对于这个办法你们有什么看法呢?和同桌说说你的看法。(他是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的。我觉得他很傻的,禾苗应该在土里自己长大的呀。)

人教版小学语文24-寓言两则(说课稿)

24.《寓言两则》说课稿 【说教材】: 这是一篇关于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民间传说,讲述的是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了拯救日月,挺身而出,历经艰险,降伏了恶龙,最后又化作青山守卫在日月潭的故事。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第三、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第三自然段写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第四自然段写大尖哥和水社姐历经艰险,终于战胜了恶龙。但是文中有几个地方只用轻轻的几笔就带过了许多情节,这就给学生充分联想、想象、思索的余地。例如,第三自然段“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他们会挺身而出地说什么?第四自然段“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他们是如何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的,又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课文也没有具体写出来。 【说学情】: 学生本身就喜欢读神话传说,因为它情节生动有趣,所以学生读了第一遍就激发起进一步朗读的积极性,大概10分钟后,绝大多数学生能将课文读得较为正确、流利。除了“披荆斩棘”这个成语字面上的意思不大明白之外,其他的生词字面意思基本都了解。学生不懂什么叫“荆棘”,我就利用图片帮助学生认识荆棘,感受被荆棘划过以后怎样,为后面感悟人物形象作铺垫。解决了字词障碍以后,学生对课文内容提出了质疑,比如:恶龙那么厉害,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什么要挺身而出呢?他们在找金斧头和金剪刀的过程中,会吃尽怎样的千辛万苦啊?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什么要化作两座青山呢?……应该说这些问题都是围绕课文主旨提出的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堂,一定能学有所获。有一个学生叹了一口气,面露难过的神色:“唉,怎么就化作山了呢,太可惜了。”可见他们对这样的课文结尾是有遗憾的

24.日记两则(1)

二年级《日记两则》教学设计 一、内容概述 《日记两则》是一篇日记指导例文,课文主要写了“我”做了两个梦,两个梦是有联系的,通过对梦境的描写,刻画了助人为乐的妈妈,和学着妈妈,也做个助人为乐的hoarse孩子的我。要求通过学习课文,指导二年级学生认识日记的格式,知道日记应该选择哪些事来写,学着写日记的。 本课课时的划分为2课时。两课时分别学习两则日记,在第二课时安排了日记的学写。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规范写日记的格式。 分小组阅读质疑,在阅读中探究、讨论、交流。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关心有困难的人;继续培养写日记的兴趣。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难点:知道小刺猬是怎样发现小獾的优点,从而学习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这篇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学生学习起来会很感兴趣,轻松易懂。 五、教学资源 1.自制的课件、课题组提供的资源。 2.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 六、教学策略 在这堂课中,我们采用了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谈话法、直观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形成学生质疑问难,自主合作学习的局面。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1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3分钟) 三、再读课文,认识生字。(8分钟) (常规读文识字法) 1.流利读文,熟识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四、巩固生字,写字指导。(10分钟) 1、巩固13 个生字。 2、指导书写8个字。 五、拓展阅读、巩固生字(8分钟)。

三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24课《寓言两则》_苏教版

第24课《寓言两则》同步 练习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一、我能写词语。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

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yùyán l iǎng zésòng dài j iāo jín àmèn jīn pílìjì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二、我会组词。 遇()勃()枯()闷()寓()脖()姑()问()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2.因为高兴而笑容满面的样子。() 3.兴趣很浓,精力旺盛的样子。() 4.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 四、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一课一练第24课 寓言两则

第24课寓言两则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ù yán jiāo jí nà man mǎi mài xìnɡ zhì bó bó jīn pí lì jìn 二、根据意思写成语。 1、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2、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 3、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停。() 三、照样子,写词语。 1、振振有词: 2、本课的成语揠苗助长、郑人买履都来源于战国时代的寓言故事,你还记得这样的成语有 四、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换一个词,意思不变。 1、农夫巴望 ..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2、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心里很焦急 ..。() 3、郑人发觉 ..自己量好得尺码忘记带了。()

4、农夫急忙 ..跑到田里,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五、读下列寓言故事,回答问题。 滥竽充数 齐宣王喜爱吹竽,又好大排场,所以他那个吹竽地大队,就又300人。他常常叫这300人一齐吹竽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其实并不会吹竽,但看到有这个机会,便到齐宣王那里去,请求参加这个吹竽队。 齐宣王给他很高的薪水,把他编在吹竽大队里。 南郭先生原是不会吹竽的,每逢吹竽,就混在大队里,拿着竽装腔作势。一天天地混过去,不曾出过丑。 等到齐宣王死了,齐湣王接替了王位。可是这个接位的齐湣王和宣王的脾气不同:他不喜欢听大家一起吹竽,他要叫那些吹竽的人,一个个地吹给他听。 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就偷偷地逃跑了。 1、“齐宣王喜爱吹竽,又好大排场。”其中,“喜爱”的近义词是,“好”是多音字(hào hǎo),文中应读。 2、“装腔作势”是指。南郭先生为什么要装腔作势? 3、这篇寓言讽刺了某些人,他们没有真本领,却 ,但是这种人的假面具是迟早会被。 六、课外阅读。 多读一些寓言故事,并把自己阅读的寓言故事和同学交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