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9加几的说课稿

9加几的说课稿

9加几的说课稿
9加几的说课稿

以趣促学,以练促通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9加几》说课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9加几》。

一.说教材:

《9加几》是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是学生建立“凑十法”计算概念的初次接触,也为以后计算的正确率和提高运算速度打下牢固的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学习数学。本单元的内容编排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从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二是呈现多种计算方法,三是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注重培养学生初步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目标为:

(一)、知识技能: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的计算9加几。

(二)、数学思考: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单的算法。

(三)、问题解决:通过学生观察、动手操作,掌握9加几的进位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

(四)、情感态度: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

二、说教法、学法: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情境演示法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利用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这样设计意图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认知兴趣,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的动眼、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安排了五个教学环节:一、基本训练,激趣导入。二、认准目标,指导自学。三、合作学习,引导发现。四、变式训练,反馈调节。五、分成测试,效果回授。

第一、基本训练,激趣导入。

首先老师和同学们加一起进行口算的比赛,看谁算的又快又准。

【设计意图:通过抢答提高学生对计算的熟练度与正确率。为以后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

第二、认准目标,指导自学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情境图“请你仔细观察,图上有什么?”【同学们兴趣盎然,有的说班,有小朋友在活动;有的说还有水;我再课件出示:箱子里有几盒水,外面有几盒……

【设计意图: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情境图,借助学生生活,获得有关数数的经验,让学生了解图上的信息,为后面的计算打下基础。】

第三、合作学习,引导发现

继续提问“一共有多少盒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一共有多少。之后,我再结合课件和板书同步演示,说明两个地方各有几盒水。现在大家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有几盒水的?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呢?

(学生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数数法,接数法,凑十法。)

教师:要算一共有多少盒水怎样列式?(板书9+4)

9+4要怎么计算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小棒摆一摆,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学生交流计算9+4的方法。教师引导提示问题:左边摆9根小棒,右边摆4根。提问,9盒加上几盒就是10盒了?那就拿过来一个,还剩下几个?3个。那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相机板书9+4=13

9加几的说课稿

以趣促学,以练促通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9加几》说课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9加几》。 一.说教材: 《9加几》是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是学生建立“凑十法”计算概念的初次接触,也为以后计算的正确率和提高运算速度打下牢固的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学习数学。本单元的内容编排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从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二是呈现多种计算方法,三是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注重培养学生初步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目标为: (一)、知识技能: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的计算9加几。 (二)、数学思考: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单的算法。 (三)、问题解决:通过学生观察、动手操作,掌握9加几的进位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 (四)、情感态度: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 二、说教法、学法: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情境演示法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利用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这样设计意图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认知兴趣,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的动眼、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安排了五个教学环节:一、基本训练,激趣导入。二、认准目标,指导自学。三、合作学习,引导发现。四、变式训练,反馈调节。五、分成测试,效果回授。 第一、基本训练,激趣导入。 首先老师和同学们加一起进行口算的比赛,看谁算的又快又准。 【设计意图:通过抢答提高学生对计算的熟练度与正确率。为以后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 第二、认准目标,指导自学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情境图“请你仔细观察,图上有什么?”【同学们兴趣盎然,有的说班,有小朋友在活动;有的说还有水;我再课件出示:箱子里有几盒水,外面有几盒…… 【设计意图: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情境图,借助学生生活,获得有关数数的经验,让学生了解图上的信息,为后面的计算打下基础。】 第三、合作学习,引导发现 继续提问“一共有多少盒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一共有多少。之后,我再结合课件和板书同步演示,说明两个地方各有几盒水。现在大家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有几盒水的?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呢? (学生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数数法,接数法,凑十法。) 教师:要算一共有多少盒水怎样列式?(板书9+4) 9+4要怎么计算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小棒摆一摆,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学生交流计算9+4的方法。教师引导提示问题:左边摆9根小棒,右边摆4根。提问,9盒加上几盒就是10盒了?那就拿过来一个,还剩下几个?3个。那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相机板书9+4=13

《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关键】 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小棒、游戏用品。 学具:小棒20根、圆片20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启思 师:今天,钱老师想带一(1)班的小朋友去参观运动会,在出发之前让我先来考考你们。 1.对口令。 复习2、4、5、8等数的组成。 2.10加几的加法。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lO+8 10+9 师:这些都是几加几的算式?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咱们出发吧!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 师:我们来到运动会场的一角,你看到了哪些运动项目,分别有多少人参加?先小声说给自己听,再举手汇报。(指名回答) 小结:运动会场里有运动员和裁判员,赛跑组有6名运动员,跳绳组有3名运动员,踢毽组有9名运动员,跳远组有7名运动员。 2.试着说说想法。 师:服务队的小朋友为运动员买了一些盒装饮料,纸箱里装了几盒?散的有几盒?你知道共有几盒饮料吗?(指名回答,板书算式) 师:你是怎样算一共有几盒的?(指几名学生发表看法) 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1)1、2、3……12、13依次数。 (2)从9数到13。 (3)9和4合起来是13。

最新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说课稿

《9加几》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西师版数学教科书第69~71页的单元主题图,例1、例2以及相应的课堂活动第1题、第2题和练习十三第1,2题,标题是“9加几”。这个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数的分解组成、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是进位加法的起始课,在本单元甚至小学整个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分析教材,结合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在生活情境中理解“9加几”的口算方法,能运用熟练掌握“凑十法”。并用这些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问题情境,经历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用不同的方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9加几计算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情景图中的事物有好奇心,愿意尝试寻找算法并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动手操作、学会进行9加几的计算。而理解“凑十法”,并用完整的语言来概括其思考过程,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二、说教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并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尝试中,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逐步感知算理。 三、说学法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知、体验、交流、合作比较中灵活地掌握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此外,为了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我特做了以下教具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小棒20根,(或小圆片20个)。学生每人准备20根小棒、(或20个小圆片)。

(人教小学数学一年级)9加几说课

《9加几》说课稿 抚松二小曹丽娜 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6—98页例1、例2. 2、教材简析: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一部分内容,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有的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没有学好,计算时既慢又容易出错,以后继续学习口算和多位数笔算时就会遇到很大困难.因此,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成功的同时,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4、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5、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6、教具准备:投影片. 7、学具准备:每人20根小棒,水彩色、小鱼图、题卡.

二、说教法、学法 计算不单单是一种技能或能力,它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意识,同时也是人们应具备的数学素养之一.《9加几》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计算的开始,在教学中,我首先把计算教学放置在多种活动情境中,给学生创造结合实际提出计算问题和进行计算的空间.比如借助数果子,让学生提出“9加几”的计算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探讨计算方法.其次根据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思维特点,以及爱动、爱说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动脑想等学习活动掌握计算方法.同时,再让学生人人动手摆一摆或画一画,边实际操作,边对照算式进行计算,具体形象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算法.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讨论、动手——解决问题”的系列学习活动,给学生以充分的观察探讨、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和空间,这样从具体到抽象,一步一步地深入到学习中去. 三、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旧知并借助情境导入新课 1 口答 2、10+1= 10+3= 10+7=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 说课稿 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说课稿二一、说教材 我的说课内容是“9加几”,这个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它是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进位加法的基础。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和“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 通过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二、说教法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中完成教学,并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容易疲劳,因此,我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为切入点,将数学知识融于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之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中,我不打算强调各种计算方法的优或劣,也不刻意去提示学生用哪种方法简便,而是 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我尽量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开放性的讨论中架起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去获取新的知识,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方法的过程中,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发现不同于常规的思维方 法和途径。 4、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为切入点,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小 朋友们,四月份是我校的体育节,我们学校不仅举办了盛大的开幕仪式,还举行了全校运动会。台上,同学们正在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加油。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 料,已经喝了一些,小明问:“还有多少盒?”这样,直接引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观察为运动员准备的盒装饮料,激起学生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意识。 第二个环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是获取新知的过程,教学中我将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这个环节我将分三个步骤来 完成。 5、讨论交流,得出方法。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组织学生讨论“还有多少盒”的问题, 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议一议每种方法。在学生评议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赞扬和鼓励。根据学生的发言,屏幕上逐一显示各种解决方法。在交流过程 当中,学生探讨出的方法有很多种,思维比较凌乱。 (1)依次一个一个的数1、2、3、4、……12、13; (2)先数箱子里的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 (3)9和4合起来是13 (4)先拿一盒放进箱子里,补足十,再想“10+3=13” 教师引导学生将第四种方法的思维过程用下图表示出来,想:9加1得10, 10加3得13。 6、解决“踢毽的和跳远得各有多少人?”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9加几》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9加几》教学设计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实物投影、投影片、小圆片18个、旺仔饮料13瓶。 学具:每人准备小圆片18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1、课件出示课本第9697页的全景图。

老师说明:伴随着雄壮的音乐,星星小学在开运动会,瞧,多么热闹!老师想去做拉拉队为他们加油,我们也为他们加油,好吗?(喊三声加油) 2、运动会上,拉拉队员们想得真周到,为运动员准备了一些旺仔饮料, 有一个小朋友问:有多少盒? 二、新课教学例1 1、说一说 师:你们知道这里有多少盒吗?想一想,说一说。(教师巡视,注意你是怎么知道的?) 刚才XX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旺仔饮料,(请这位小朋友来数一数),大家也学着他的方法数一数。老师还想给大家介绍另一种数的办法,接着数。也有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听听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指名说说) (老师说:你们说的都很好,小朋友们真能干!) 2、摆一摆 A、课件,出示课题9加几

B、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该怎样列式?板书:9+4,9表示什么,4又表示什么?9加4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桌的两位小朋友用小圆片摆一摆。一位小朋友摆9个,表示盒子里的饮料,一位小朋友摆4个,表示盒子外面的饮料,刚才有小朋友用数的办法,老师觉得太麻烦了。请同桌小朋友动脑筋想个办法,让老师一眼就看到你的桌子上有几个圆片? C、3、说一说 小朋友摆的真好,现在我们学着刚才摆圆片的办法来移旺仔饮料,理解凑十法。(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3学会了移饮料,现在请你用同样的方法来移菠萝。鸡蛋图。 二收集数据,提出问题 (解决了饮料问题,老师这儿还要一个问题需要小朋友帮忙,看看哪些小朋友能帮我解决?)听要求: 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操场上有哪些运动队?(跑步,踢毽子,跳绳,跳远,)各有多少人?同桌合作记录收集信息,指名回答,教师随机贴图。

九加几说课稿

《9加几》说课稿 桥西区四维小学马彩辉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6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九单元《9加几》的 第一课时。下面我想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大的方面谈谈我 对本课的认识和设计。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数的分解组成、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 行教学的。本课是进位加法的起始课,在本单元甚至小学整个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分析教材,结合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进行简单的9加几计算,熟练掌握“凑十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问题情境,经历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用自己的方法进行9加几计 算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情景图中的事物有好奇心,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动手操作、学会进行9加几的计算。而理解“凑十法”,并用完整的语言来概括其思考过程,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二、说教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 学法、情境教学法,并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尝试中,将抽象的知 识具体化、形象化,逐步感知算理。 三、说学法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教学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知、体验、交流、合作比较中灵活地掌握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此外,为了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我特做了以下教具准备:红圆片、黄圆片等。 四、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详细来说说自己对本课的教学构想。本课分为四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在教学活动开始时,出示学生喜爱的兔博士,用兔博士带来的口算题进行复习:9+()=10 10+5= 10+3= 3能分成()和() 8能分成()和()

《9加几》教学设计1

《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的思维过程,并能准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水平和动手操作水平,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学数学的意识。在学习中互相带动学习心理水平的提升。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习铺垫 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学校正在开运动会,你们想去参加吗?要想参加,就得先过两关,下面就让我们闯关吧。(采用闯关的形式复习1和几组成几与10与几等于十几的习题)

2.师:我们顺利地闯过了两关,赶快到运动场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了!(出示校园运动会的场景图)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创设情报境,教学例1 (1)师:运动场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仔细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比赛项目? 生:有踢毽子的、跳绳的、跑步的、跳远的。 (2)你最喜欢哪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 生:我最喜欢跳绳的,有3人参加。…… (3)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这些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的小朋友给运动员准备了很多好喝的饮料(出示数饮料画面),送走了了一些,请仔细看一看,还有多少盒没送? 生:还有13盒没送。 (4)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讨论、汇报。 (小组内同学交流,然后各级汇报。学生们有的用点数法,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说课稿》说课稿

《9加几》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在10以内数的加减法、十加几及十几加几的(不进位不退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为后继其它的20以内进位加法的学习做铺垫,在一年级数学学习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节课教材安排了一个学生喜欢的“鹅”场景为题材,使学生能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数学新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基本计算能力二者的结合学习,所以我认为在教这部分内容时,应教会学生如何用数学的发展眼光对待问题,并在实际操作中形成个性化的数学思想,探索并总结出合理、简便的计算方法。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开学以来学生较为系统地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十加几以及十几加几的加法的计算,并在学习初期学生就已经经历了利用摆花片动手操作来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经常用到9加几的计算,例如很多学生经常自己买文具,买零食等,甚至有的学生已经能进行简单的计算但是因为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和训练,在方法上还不够成熟。 教学环节的设计应注重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并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用发展眼光看待数学问题的学习惯,形成个性化数学思想。同时结合我们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乐学并易学。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问题情境,经历动手操作、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交流个性化算法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了解“凑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2)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计算9加几。

难点:理解“凑十法”。 四、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教学思想。它着眼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实现了课堂的有效、高效。 五、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六、教学设计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9+( )=10 10+1= 10+2= 10+3= 10+4= 10+5= 2. 数的分解。 口算练习是每节数学课的必做功课,在这里除了作为常规数学课练习外,主要对旧知进行了复习,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使学生能够顺利将10加几的简便性应用到9加几的学习上。 3. 再从日常生活情景导入,让学生通过看图寻找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观察情景图自主探究 1、学生会按颜色分,有9只白鹅,3只黄鹅,会提出不同问题,(1)一共有多少只鹅?(2)白鹅比黄鹅多几只? (3)黄鹅比白鹅少几只?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9+3 9-3 9-3已经学过了,同学们很快算出得数。

十几减9说课稿赵萍

《十几减9退位减法》说课稿 开平小学赵萍 今天我要说教材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内容《十几减9》。 我将从以下八大部分对教材做阐释说明:1、课标解读;2、教材分析;3、学情分析;4、说模式;5、说设计;6、说评价;7、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8、说得失。 一、课标要求: 根据课标的要求,我将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对第一学段口算部分的要求进行阐述:1、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2、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4、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在课程内容方面则是要求学生:1、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能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3、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而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二、教材分析: 20以内退位减法作为第一课时尤为重要,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在已学过的进位加法和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展开,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进一步渗透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让学生结合情景图解理解题意,进行计算等等,解决现实问题。引导学生不同角度观察,通过操作后的讨论,用不同思路思考,引出“想加算减”和“破十减”两种比较方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掌握“破十法”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学期已经能熟练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掌握了计算方法,并且会自主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也有一定的基础,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研究简单的数学问题。 低年级小学生共有的心理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本节课中学生能够从多种计算方法中学会运用“破十法”来计算十几减9的式题,是学生们较难掌握的一种计算方法。

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科书96---98页 教材分析:9加几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开始,这部分内容是“两段式教学长程设计”中的第一阶段,即教学“结构”的阶段。“9加几”与后 面的8、7加几等,它们之间的知识点是相似的。抓住知识间的共 同点,有利于学生迁移。本课要为学生提供方法和步骤,为学生主 动学习提供时间的保证,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及认识了11~20各数。 在学习了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9加几,是进位加法的第一课。 学生在幼儿园学过简单的计算,对于计算9加几的结果大多没问题, 大部分能很快地说出准确的得数。但是问他们是怎么算的,他们却 不会说了;问他们怎么想的,有的小声说是数的,有的干脆说一看 就知道。看来这节课的难点是,在原来数的方法上学会用“凑十” 的方法表述计算的过程。学生由于思维水平不同,有的学生在表达 时语言不顺畅,有待于提升。所以初次接触,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在思维上是一次挑战和提升。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初步掌 “凑十法”的思维过程。通过比较,优化“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 9加几的口算。 2 能力目标:通过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 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是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 3 情感目标:体会多种计算方法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加法。 2 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习铺垫。 1.谈话引入:同学们,红星小学正在开运动会,你们想去参加吗?要想参加就 得先过三关,你们有没有信心呢,下面就让我们闯关吧!(教师课件出示相关习题,学生指名口答) 第一关:9+()=10 第二关:7能分成1和几?8能分成1和几?9能分成1和几?4能分成1和几?6能分成1和几?3能分成1和几? 第三关:口算 9+1+2= 9+1+3= 9+1+6= 2.师:同学们真棒!顺利闯过了三关,那我们赶快到运动场去看看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了!(出示校园运动会场景图)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教学例1 (1)运动场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仔细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比赛项目?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2)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参加?(指名汇报) (3)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同学给运动员准备了许多好喝的饮料(出示饮料图)送走了一些,请仔细看看:现在还有多少盒没送?(生:还有13盒) (4)你是怎么想的?先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生分组讨论,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的方法 ①点数出结果。1,2,3,……,12,13,一共有13盒。 ②接着数,数出结果。9,10,11,12,13,一共有13盒。 ③先放进1盒凑成10,10+3得13. (5)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2.强化“凑十法”。 (1)要算一共有多少盒?我们可以列出一道加法算式9+4 (2)今天我们就来研究9加几,9加几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饮料来摆一摆,学生操作,教师引导: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里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还剩多少盒?10盒和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呢? (3)谁能结合老师的板书完整的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的?师小结:这种方法叫“凑十法”。 3.解决问题。 (1)教师提出问题: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从画面收集信息,踢毽的有9人,跳远的有6人 (2)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9+6 (3)让学生讲怎样算,得数是多少? (4)全班交流,完成计算。 4.尝试提出问题,巩固计算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运动会正在进行的还有哪些项目?参加这些项目比赛的各有多少人? (2)谁还能提出其他用9加几计算的问题?学生汇报教师整理:踢毽的和赛跑

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说课稿

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十几减9”。拿到这个题目,我想它是低年级计算领域的重点内容,计算教学机械化、程式化、比较枯燥,学生不感兴趣,特别是一年级小朋友。 由此我对教材进行分析 教材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上册中已经学习了以及。本单元要学习。后续还要学习、。十几减九是二十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的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退位减法的起始课,是学习十几减几的基础,既是为学生学习退位减法铺路,又为四则运算奠定了基础。因此,必须切实学好这部分内容。教材用“卖气球”、“卖风车”、“猜字谜”、“套圈游戏”等多个画面创设问题情景,为后面的学习做好情感上和思维上的准备。但这个情境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创设了元旦游艺活动的大情境来贯穿整节课的始终。 学生情况:在一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有了计算十几减九的知识经验,

这部分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不是新知识,而是旧知识。但是一年级小学生年龄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且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因此,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多种形式,掌握新知识。 我的思考是:怎样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将计算教学融入到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情境中,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交流算法中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2.通过动手操作、交流算法,使学生经历十几减9的过程,知道想加算减、破十法、连减等多种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计算。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正确、熟练的进

9加几说课稿

《9加几》说课稿 教师:柯梦兴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9加几》的第一课时。下面我想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大的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认识和设计。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数的分解组成、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是进位加法的起始课,在本单元甚至小学整个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分析教材,结合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进行简单的9加几计算,熟练掌握“凑十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问题情境,经历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用自己的方法进行9加几计算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情景图中的事物有好奇心,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动手操作、学会进行9加几的计算。而理解“凑十法”,并用完整的语言来概括其思考过程,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二、说教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并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尝试中,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逐步感知算理。

三、说学法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知、体验、交流、合作比较中灵活地掌握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此外,为了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我特做了以下教具准备:红圆片、黄圆片等。 四、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详细来说说自己对本课的教学构想。本课分为四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在教学活动开始时,出示学生喜爱的兔博士,用兔博士带来的口算题进行复习:9+()=10 10+5= 10+3= 3能分成()和() 8能分成()和()通过兔博士引入课题,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习9加几做好铺垫。 第二环节:谜语导入,探索新知 在这个环节我将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分三步来完成。 第一步:谜语导入,寻找信息 “同学们对于以前的知识掌握得真不错,作为奖励,老师要送给大家一个小谜语: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走路摆架子,说话伸脖子。打一动物”。 学生很快猜出是鹅。接着出示一幅鹅的情景图。让学生观察,说说自己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猜谜语”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游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 学生通过观察情景图,可能会发现: 有9只白鹅,3只黄鹅。

小学一年级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进新课,板书课题。 1、谈话: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20以内实行加法。今天有学 校领导和老师来指导我们的学习,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认真学习9加 几吗?……现在请同学们开火车实行口算(师出示口算卡片) 1+910+7…… 2、出示课件:课本主题图 同学们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比赛开始了,看运动场上多热闹哇!同学们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跳远,有的在踢毽子, 还有的正在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加油。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预 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小明问:“一共有多少盒饮料?”踢 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二、新知学习: 1、解决“一共有多少盒饮料”的题目。 让学生思考解决题目的方法,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解决 这个题目。 组织交流解决题目的方法。请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先容本组解 决题目的方法。 (1)点数出结果接着数,数出结果。 (2)教师讲解一般方法,再用“凑十法”算出结果。 (3)充分肯定学生探索的方法,并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题,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各种解决方法的熟悉。 (4)强化“凑十法”。

教师先指出:纸箱内有9盒饮料,箱外有4盒饮料,这两部分合 并在一起,就是现在有的饮料。所以要用9+4计算。(板书:9+4) 问:怎样算出9+4的得数呢? 让学生重述凑10的过程:放进箱里1盒是10盒,箱外面还有3盒,10盒加上3盒一共是13盒。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因为9+1得10,所以算9+4, 先把4分成1和3;9加1得10,再加3得13。 板书“=13”。让学生齐读算式。 2、解决“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的题目 (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题目:“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2)让学生从画面上收集数据,找出:踢毽的有9人,跳远的有 7人 (3)教师口述: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踢毽的9 人与跳远的7人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算式是9+7。(板书出算式) (4)让学生讲应怎样算?得数是几?(同坐交流) (5)全班交流,完成计算(答应学生用不同方法想出得数)。 3、总结规律:“凑十歌” 4、出示课件:你还能提哪些用加法算的题目?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三、知识应用: 1、教师出示课件1: 你能完成上面的式子吗?9+3和9+7的得数是多少呢? 2、出示课件2:9加9、2、4、7、5、 3、6、8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和9的认识》说课稿

《8和9的认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把8和9的认识放在同一节课中完成,编排与前面6和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只是要求更高。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资源虽不如6和7明显,却更丰富。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蝴蝶、黑板上的字等。画面除数数外,还体现了环保教育的主题。8和9的序数意义仍是采取6和7的编排方法,不同的是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几和第几的意义的不同。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体会8和9的基数的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和9的序数含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 二、教法和学法 很显然,在教法和学法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动手操作学习。 “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合作学习。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注意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三、学生分析 低年级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渴望动手参与的愿望强烈,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加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引入。

青岛版《9加几》说课稿

《9加几》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9加几》新课程教材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进位加法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及一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9加几的题目,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理解“凑十法”和“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3、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4、渗透转化思想。 3.教学重难点 根据《9加几》的地位和作用,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是: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加法;难点是: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关键点是:理解“凑十法”和“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课前准备 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准备:小棒,老师需要准备:投影、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探讨式和互助式的教学方法。少讲多练,利用教具、课件帮助学生提供更多思维的“道路”,从而形象生动地领悟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采用小组合作和汇报交流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质疑、交流、验证等一系列活动中,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我对教材的认识,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 10加几目的:知识生长点。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利用课件中展示运动会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然后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用课件展示与本节课学习有关的问题:。 从而导入新课。 目的:以动画的形式创设学生熟悉的运动会的情境,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从而积极投入到探索活动中。通过看图提出数学问题,不

《9加几》教学设计介绍

《9加几》教学设计介绍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9页。 2、教材简析: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一部分内容,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有的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没有学好,计算时既慢又容易出错,以后继续学习口算和多位数笔算时就会遇到很大困难。因此,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2).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4、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4、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5、教具准备:磁扣、课件、苹果卡片 6、学具准备:每人20根小棒。 二、说教法、学法 计算不单单是一种技能或能力,它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意

识,同时也是人们应具备的数学素养之一。《9加几》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计算的开始,在教学中,我首先把计算教学放置在多种活动情境中,给学生创造结合实际提出计算问题和进行计算的空间。比如借助数苹果卡片,让学生提出“9加几”的计算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探讨计算方法。其次根据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思维特点,以及爱动、爱说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动脑想等学习活动掌握计算方法。边实际操作,边对照算式进行计算,具体形象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算法。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讨论、动手——解决问题”的系列学习活动,给学生以充分的观察探讨、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和空间,这样从具体到抽象,一步一步地深入到学习中去。 三、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小熊,情景导入闯三关。 1.第一关:对口令。师:我们来开火车,好吗?组织教学(小火车,开起来,呜呜呜,谁来当火车头。) 复习3、6、7、8、9等数的组成。 2.第二关:10加几的加法。 10+210+310+410+5 10+610+7lO+810+9 师:这些都是几加几的算式?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说课稿

“9加几”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的说课内容是“9加几”,它是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情况如何将对今后继续学习口算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它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进位加法和对领会加减法的含义和今后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计算“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 创设运动会报名的情景,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熟练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索、归纳和计算能力。 3、情感目标: 结合情景培养学生养成热爱运动、积极运动、主动锻炼身体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能理解和运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采用同学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中完成教学,并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我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为切入点,将数学知识融于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之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口算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化。 当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列出算式后,教材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合作交流,展示多种算法,在尊重创造、尊重个性的原则下,引导学生在共享思维成果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把解决问题与数学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节课中,由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又把学习新知识作为解决新情境中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之中,并结合情境培养学生主动积极运动、强身健体的良好行为习惯。 课时教学数:新授1课时 教学用具:小棒、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识,引入新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