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学生团体辅导活动的各种方案

学生团体辅导活动的各种方案

学生团体辅导活动的各种方案
学生团体辅导活动的各种方案

大一学生的团体辅导活动方案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大学一年级是大学学习的起步阶段,是为整个大学乃至人的一生打基础的时期。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是一个包含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几个不同方面的复杂现象。研究和实践表明,大学一年级是大学阶段学习效率最低、而淘汰率最高的一个年级。究其原因,不是大学新新生智力和知识上的问题,而是变化了的新环境中产生的一系列不适应所致。

对这一时期的大学生,要在自身、社会和他人等方面进行维持性、动态性、改造性和前瞻性适应与超越的教育。维持性适应是指大学新生对存在的再生和复制的适应,动态性适应是指大学新生对满足新的需要和变化的适应,改造性适应是指大学新生对自己和环境的调整和修正的适应,前瞻性适应是指大学新生对未来变迁的适应。

当代大学新生适应教育的基本内容有:

l.适应内环境

大学相对于大学新生而言,是一个全新而多变的具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大学新生需要首先应对的是对自身的适应。这一部分包括大学新生的适应与自我意识、适应与生理因素和适应与心理因素。

2.适应外环境

大学新生自踏入大学校园起,需要与其自身适应同时应对的,是他们对他人和社会的适应,即外环境。这一部分包括大学新生的适应与学校、适应与社会、适应与人际关系、适应与家庭和适应与物化环境。

3.适应协调与失调

这种协调始终过程贯穿于大学。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动态就意味

着反复,反复就意味着大学新生心理行为与其所处教育环境关系的协调与失调。量变到质变就意味着递进,递进就意味着适应的升级、发展,直到超越。这一部分包括大学新生的适应与心理健康和适应行为规范与失范。

大一学生集体心理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

根据大一学生的特点,这一阶段的集体心理教育活动的设计以帮助学生实现三个适应为主(内环境、外环境与健康适应),从交友、确立人生目的、增加自我控制力、学习方法指导等主题进行设计。

方案一新生适应能力训练

这个活动适合在大学一年级开学前期开展,以提高大学一年级新生适应能力。

【设计原理】心理适应能力,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平衡,以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能力。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常常要面对环境变迁、理想与现实不一致、目标受挫之类的事,这需要人主动调整自己,使自己的心理保持平衡。

通过对校园环境的参观,使大学新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并会利用学校提供的一切条件,尽快消除新生的陌生感、孤独感。通过这个活动教给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些技巧,使之在较短的时间内结识较多的人。通过对自己大学生涯设计的讨论,有助于新生明确自己的角色变化,树立远大志向,充实、愉快地度过大学生活,并让新生形成时间管理的观念和学会调配时间、管理时间。

【活动目的】

1.消除新生陌生感、孤独感;

2.尽快适应新环境;

3.增强人际沟通能力;

4.感受集体的温暖,增强集体凝聚力。

【活动组成】五个单元。

【活动过程】

第一单元:参观我们的校园。

【活动目的】使大学新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并会利用学校提供的一切条件,尽快消除新生的陌生感、孤独感。

【活动形式】参观、讨论等。

【活动设计】

1.参观

班主任或辅导员将全班学生集合起来,先向他们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包括:何时建校;学校机构、设施、师资力量、师生人数等概况;学校取得的成就;学校近期发展与远期规划;本系、本专业的概况。学生站成两列纵队,在班主任或辅导员带领下参观学校的主要设施,并作必要的解说。

2.讨论

学生回到教室或寝室后,以小组或寝室为单位,讨论对学校的总体感受。要求每个学生写一篇观后感,并思考怎样适应大学生活。

说明:本次活动最好在开学第一周内进行。

第二单元:今日喜相逢。

【活动目的】在较短的时间内结识较多的人。

【活动形式】游戏。

【活动设计】

1.欢迎

指导者事先到达活动地点,欢迎每位到达的新成员,并请其与己到者打招呼。全体到齐后,指导者开场先自我介绍,并欢迎大家。随后简要说明活动目的与时间、方式等,也留出时间给成员提问,以去除他们心中的疑惑。

2.刮大风

大家围坐成一圈,指导者说明活动要求,然后根据口令换位置。指导者喊口令:“大风刮啊刮,刮到哪里去,刮到穿裙子(说一个特征,如戴眼镜的)的呀。”有该特征的同学站起来,迅速地换一个位置。然后,学生谈活动的感受,大家分享。

3.滚雪球

大家随意走动,与尽量多的人握手、寒暄,过程约五分钟。然后分别结对子,互相自我介绍。接着组成四人一组,互相介绍。最后结成八人一组,互相连环介绍,内容包括:姓名、家乡和某些特征。如第一位介绍:我是来自江西景德镇的活泼的xxx。下一位则说:我是来自江西景德镇的活泼的x xx身边的、四川的泼辣的x xx……依此类推。比一比哪一组最先完成。

4.漫谈

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各小组同学互相认识,并做一些交流。各组推荐一人上台介绍本组成员。

第三单元大学生涯设计。

【活动目的】通过对自己大学生涯设计的讨论,有助于新生明确自己的角色变化,树立远大志向,充实、愉快地度过大学生活。

【活动形式】演讲比赛。

1.放松游戏

在室内,也可以到室外去做一些放松游戏,或热身活动,总之,使每个学生达到一种身体的放松。比如:模仿(请某同学做一动作,大家一起模仿三次)、拍打穴位(大家排成一圈,后面的同学从肩开始拍打,直至前面同学的背部)。

2.自我介绍

每位同学简要介绍自己。

3.演讲

先让每位学生闭目想象自己如何度过这三(四)年大学生活,实现了什么目标(如:考上了研究生、入党或荣获了一等奖学金等)。告诉每位学生可以将想象的内容打成腹稿,并试图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指导者开始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学生登台演讲。

说明:注意不要给学生太多的心理压力,这样学生可以轻松地去谈自己心目中大学生的标准,以及自己以后的打算;鼓励学生应有重在参与的思想,争取每次个人锻炼的机会,使学生明白,谁都不是天生的演说家。

第四单元:我们一家人。

【活动目的】通过游戏活动,了解人际环境与人的心理健康关系密切,有助于新生尽快学会适应新的人际环境;感受到集体的安全和温暖以及集体规范制订的必要性。

【活动形式】游戏。

【材料准备】每人一条长度可以绑住眼部的黑布(或不透亮的丝巾、领带等);纸卷棒一根。

1.棒打薄情郎(暖身活动)

选出一位执棒人站在圈内,由他所面对的人叫断个人名,执棒者马上跑到那位被叫的人面前,此时如果他无法叫出另一个人的姓各则执棒人可一棒打下,将他打醒。他如能叫出另一人的姓名,则执棒者就再跑到另外那个人面前,如他无法马上讲出另一外一个人名,则照样地一棒打下,如此继续下去。可由三五人轮流出来执棒。

2.无家可归

大家手拉手站成一圈,主持者口令:“变!五人一组──七人一组──三人一组──八人一组……”

说明:大家根据口令要求的人数组成组成小组后,剩余的不足一组的人(即无家可归者)为“孤儿”,要求他们谈内心的感受。

3.打开千千结

八人一组,大家手拉手,主持者提醒他们记住左右是何人,要求八人在小圈范围随意走动。口令:“停!”大家原地停住,不得移动,牵住原左右人之手,不可放开,要求大家设法解开这个“人结”,然后要求谈感受。接着十六个人为一组做同样的游戏。

4.信任之旅—盲行

从刚刚的热闹中让学生先平静下来,然后一半学生扮演盲人,一半扮演向导。让向导以自己的方式带

领盲人去体验周边的世界,但不能说话或在手心里写字。向导选择盲人时,不可让盲人知道向导是谁,然后带领盲人对外界进行了解与体验,约10分钟左

右。回来后,摘下眼罩,两人互相分享3-5分钟。角色互换,最好换新同伴,重复上面的活动。全部做完,指导者带领大家讨论以下几个重点:

(1)作为盲人与向导心情如何?害怕吗?怕什么?

(2)盲人对向导的信心是一开始就有的吗?怎么产生的?是慢慢产生的吗?带领过程中发生过什么事,使盲人丧失信心或恢复信心?这些与小组历程会有什么联系?

(3)双方如何沟通?向导如何传达信息?盲人收到否?如何调整、修正使沟通顺利?这使你体会到小组中如何沟通吗?

(4)扮演盲人及向导后,是否更了解他们,得到什么启示?扮演过盲人再扮演向导是否容易些?为什么?

辅导员小结:此活动的目的在于协助学生了解:彼此的信任需由自己先做出使对方信任的行为才会产生。另外,在互动过程中,沟通会有误解及扭曲,必须彼此调整、多去体会、反馈,沟通才能顺利,并且使成员体会到同情心。

第五单元:生活馅饼。

【活动目的】让新生形成时间管理的观念和学会调配时间、管理时间。

【活动形式】讨论、讲演。

【活动设计】

1.我的一天

每个人谈自己对时间是如何安排的,然后大家讨论如何科学调配、管理时间。最后教师小结:竞争社会,增强危机感,珍惜时间,合理、成功运用好时间。

2.20年后的我

教师首先虚拟一种情境:今天是20年后的X年X月X日,我们突然接到班

长的电话,通知我们在本周周末回到母校参加全班同学的聚会。有不少同学都是一别20年了,几乎音信全无,同学们少不了要热闹一番,当然都要介绍一下自己20年的经历。如果是你,你会给你的同学说些什么呢?

小组成员逐一谈个人虚构的20年经历。

小组成员谈个人的感受。

说明:要求所有成员用过去式的语气来谈,而且越逼真、越具体越好。

【操作要点】

1.这个活动的内容单元比较多,老师在使用时,可以选用跟自己的目的一致的活动。

2.有些活动可以一进校就使用,有些活动可以进校一段时间后再使用。

方案二“如何结识新朋友”活动

这个活动可在学生进行新生教育时使用。刚入校的学生对同学的了解比较慢,通过这个活动,帮助同学之间快速熟悉,并形成良好的班级气氛。

【设计原理】

根据人际交往中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熟悉度而设计。熟悉度是提高人缘的重要因素。这种现象通常戏称为“混个脸熟”,也可以说明熟悉度可以提高自己被别人的喜欢程度。因此,这个活动通过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与他人,与他人尽快熟悉,体会与别人相识的技术与技巧。

【活动目的】

1.使学生懂得,认识新朋友首先要记住对方的名字,同时也要尽可能让对方记住自己的名字。

2.学习初次见面的交往技巧,尽快地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

【活动形式】小组讨论,自我介绍。

【活动地点】有椅子的教室。

【参与人员】全体同学。

【活动准备】教师课前收集一些记忆方法,如“谐音法”、“联想法”等,以便让学生更快地记住别人的名字。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热身活动(活动动员)

为了提高同学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辅导员在开始之前,可以先让同学们做一些简单的热身游戏(见附录1)。人际交往常常是以结识新朋友开始的,而记住对方的名字,并让自己的名字嵌入对方的心中,则意味着有了一个良好交往的开端。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

1.组成小组

根据当时座位的情况,就近分成4-5人的小组,选一个小组发言人。如果班级人数不多,可以不分组。

2.“自报家门”

在小组内,每个同学自报家门。对自己的姓名作一个容易记忆的解释,让他人能很快记住;并将自己的性格、特点、爱好向大家作简要介绍。如同学甲:“我叫牛文华,我来自山西平遥,平遥的牛肉全国闻名,我的歌声可以与于文华一起演出。”

具体操作要点如下:

(1)老师宣布活动内容后给学生一段时间考虑。

(2)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既要注意趣味性,也不能低级趣味。

3.介绍别人

两个组合成一个组,由小组发言人将组员的情况对另一组同学进行介绍,并尽量对组员的名字特点进行说明,并将对方的特点尽量形象地加以说明。

在人际交往中,让对方感觉到自己受到别人的重视是建立与维护人际的重要环节,记住别人的名字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因此,在初次见面时,记住他人的姓名是重要的,但要迅速记住别人的名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智慧、幽默和练习。迅速记住别人的名字可以采用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认识对方。以此类推,请发言人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些同学。

4.经验交流

在小组内交流,看谁记住的人名多,选出最多的人,各组的冠军向全班同学介绍记住名字的办法。

第三阶段:结束阶段

在活动结束阶段,可以让那些被所有同学记住的同学谈感觉,也让那些名字不容易被记住的同学谈感觉,让那些觉得自己特长比较明显的同学现场表演,在快乐的活动中结束。

具体操作要点:

1.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些方法,如“形象比喻法”、“谐音法”、“联想法”等。

2.学生在找记忆方法时,不强求方法的正规,只要有效就行。

3.对于记得快的同学应及时给予鼓励,如微笑、鼓掌、赞扬等等

4.对于那些有特长可以展示的同学,时间允许时可以让他们当场表现,尽量让每一个同学

都有表现的机会。

方案三入校后新生目标的确定

每个同学入校后对新生活都有着很多的向往,想做的事情也很多,如何尽快帮助学生确定一个合适、有助于今后发展的生活目标具有现实意义。这个活动可在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教育时使用。

【设计原理】目标就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要实现的目的的指标,简单地说就是目的的指标,对个人而言目标的本质就是激励的作用。目标的设置过程既是了解自己情况、环境情况的过程,也是对自己做内外部分析的过程。

有了合适的目标,关键在于执行。为什么会出现很多目标到最后都没完成的情况,也许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前期目标没设定好,但更关键的原因是没有认识到,个人目标管理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控制时间的过程,同时也是对个人行为激励鞭策的反馈控制过程。

目标的本质是,能够反复激起个体的积极行为,通过时间的控制以及反馈来刺激自己。

刚入校的学生有着很高的学习热情,由于缺少高校的生活经历及社会经验,他们的目标设定缺少可执行性。另外目标的实现也需要监督,当我们把自己的目标告诉别人的时候也能起到让别人监督自己的作用。

【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促进大学新生思考大学4年应该如何度过,确定4年的目标计划。

【活动时间】本次团体活动的时间为3个小时。

【活动地点】大教室或会议室,没有固定的桌子与椅子。

【参与人员】全班同学。

【要求与规则】

1.注意力集中于此时此地;

2.真诚地表现自己;

3.无条件地接纳他人;

4.保守秘密。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热身活动

活动开始前,辅导员的指导语是:“各位同学,从现在起,我们班里的所有同学将在一起度过4年学习生活,大家可能来自十几个省市,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人?我能和他成为朋友吗?别人是怎么打算度过这宝贵的4年学习生活的?我的目标又是什么呢?……让我们怀着真诚去理解他人的心情。”

在此方案的热身活动时,辅导员可以引用一则小故事或者名人树立目标成才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对目标、理想进行探讨。例如:

【例1】让学生坐好,尽量采取让他们舒服和放松的姿势,辅导员给成员讲述如下的故事:“没有理想的生活比死亡更可怕”。从前有个将军,他每次犯死刑的时候都允许罪犯有两个选择。一是被枪毙,另外就是走进一个黑洞而罪犯无法知道黑洞后面隐藏的是什么。但是所有的罪犯都无一例外地选择被枪决而不是选择走进黑洞。一天将军喝酒以后心情很愉快。于是有人问他:“先生,你是否介意告诉我们那个黑洞后面到底是什么呢?”“什么也没有,你只要从里面走出去就获得了自由。但是所有人都没有勇气面对未知的未来,就是这样。”将军说。

讲完此故事后,让成员们就此故事展开讨论,让他们讲讲听完这个故事后得到的启发。(总结: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也很有寓意的故事。故事中那些被判死刑的

囚犯,最后之所以都没有逃脱死亡的召唤,很大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坚定而强烈的求生意念,导致他们白白放弃了生存的机会。运用到现实中,也不乏这种人。他们做事情没有坚定的原则和追求目标,导致他们不敢去尝试,遇事畏缩,错过很多本应属于他们的机会。这个故事也是在于激励同学们尽快树立自己的信念,不做生活中的“死刑犯”。)

【例2】辅导员讲述“黄粱美梦”的故事(略)。此故事要达到的效果并不是说明这位书生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要我们适当转换角度理解和应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一生,应该像卢生做梦一样,首先作出一个总体规划,把自己的一生规划好,想清楚自己今生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应该做哪一件或哪几件大事,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做出什么样的贡献。自己心中要把整个人生蓝图策划好,然后依计划行事,用计划和行动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才是积极的、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

1.将学生分为4-5人一组。在4人小组内部,开展讨论。讲讲自己所熟知的成功人士,他们是自己设定的目标还是等待事件的发生;他们是否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标改变他们的行为;他们是怎样从经历中学习,适应变化等等,以及他们经历失败挫折后怎样去面对的,怎样重新开始的。通过辅导员的引导启发,让成员自己去体会,也可以选出讲述比较出色的同学,在全体学生面前展示自己。

2. 4人一组变为8人一组

首先,4人一组进行讨论,辅导员引导学生对自己小时候的理想或梦想进行畅谈,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言的机会。

然后,辅导员要求两个4人小组合并成8人小组,引发个人参与团体的兴

趣。首先每个人一句话自我介绍,然后由原来两个小组各出一名学生介绍本组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小时候的梦想,这就要求学生在上一组的活动中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完成。

3.分享阶段

每个学生都要讲述自己目前的状态,自己是否还在为目标努力,以及设计未来4年的计划。辅导员请每个学生在小组内谈自己来到大学的感受以及对今后学习生活的打算,有的学生深思熟虑有明确的计划,有的学生未认真考虑,他们可以通过交流,相互启发,每个学生发言时间在5分钟左右,然后请每组派一个代表将大家的打算归纳后在全班发言。

各组有各组的精彩之处,让全班同学分享。

第三阶段:总结及问答阶段

首先,由辅导员对此次活动进行一个小结,学生发表感想等等。通过讲述、讨论等形式,希望学生们对自己的目标有一个很好的认识,看看自己的目标是不是具体的、感性的、可控制的、大小合适的。让他们想一想:

1.具体地说,我想要什么?

2.我希望得到什么?

3.当我达到我的目标时,我将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觉会是怎样?

4.我将如何衡量成功或失败的程度?

5.过去我曾经接近于这样一个目标吗?

6.我的目标是不是太多了,让我忙不过来?

7.我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目标吗?时间再长点,是不是会更现实一些?

8.现在我需要做些什么来开个好头?

注意:这些问题不需要学生们去一个个回答,只要他们在脑海中思考这些问题就可以,有些问题他们可能从没有想过,这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冷静思考的平台。

然后,全班同学围坐一起,就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向辅导员提问,每人限问一个问题。辅导员一一回答,加强师生之间的了解,增进亲切感,也使学生对学校生活多一些了解。

最后,大家齐唱一首歌结束此次活动。

【操作要点】辅导员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为避免冷场等突发事件,应多准备一些事例、小游戏以及自身的一些生活感受等等,以调节现场气氛,引导同学更快地参与其中。但是又不能过分依靠辅导员的带动,使得辅导员成为整场活动的主角,这就不能达到活动预期的目的。如果冷场的话,辅导员可以亲身参与到小组内部,使同学们打开自己的思路,展开讨论。对冷场的超越是必经的阶段,这一阶段辅导员要等待时机。在活动中要表扬向别人提供反馈意见的组员,试图营造一种组内的价值观:贡献自己的意见,给别人反馈,不管内容如何,都是友好的值得感谢的行为。这种价值观使得同学们的注意力从自我关注转移到外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减少沉默。

方案四自我控制力的提高

这个活动可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二学期进行。大学生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在对这半年生活学习的总结中,许多同学反映就是自己管不住自己,订了目标,总是在实施时遇到很多问题。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成为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

【设计原理】自我控制是人适应社会的重要功能,它在人的生活与学习中是必须的。Kopp(1982年)提出,自我控制是个体自主调节行为使其个人价值与社

会期望相匹配的能力。有人认为,控制产生于需要(Kofta, 1995年)。这些需要是:①扩大愉快,缩小痛苦;②维护自我概念的稳定;③保护自尊;④维持和建立亲密关系。这四种需要相互制约,构成平衡的关系。一个好的控制力一定是在这四种需要之间平衡与协调。换句话讲,自我控制力是一种需要平衡、是否平衡的一个反映。

根据个人观念与社会要求的关系有4种平衡或不平衡:

1.内外平衡:指个体的主观观念、行为与社会的要求一致,现实目标与理想目标统一。这是一种真正的、高水平的平衡。许多自我控制力表现良好的人都属于这种类型。

2.内平衡一外不平衡:指主观平衡,但与外界要求有距离,如当人们偶尔自我控制弱,往往会通过降低标准、借助外力、改变观念等方式来求得内心的平衡。这也是一种好的平衡。

3.内不平衡一外平衡:指行为力求适应社会要求,但内心不平衡。如个体过分的自我控制(或压抑),不敢表露自己的意见与情绪,这是一种虚假的平衡。

4.内外不平衡。指个体的行为没有按社会的要求去做,并且对自己的行为也不满意,如由于一再努力而失败,内心上虽也想平衡自己,但与社会要求相差甚远,逐渐产生习得无助,使自己完全失控。

出于上述对自控力的认识,本活动以心理咨询中的一个技术—“六步换框法”(详见附录三)为基础,根据行为由动机推动,动机由需要与外在诱因构成,行为是由需要推动的,得出要改变或坚持某种行为一般是要以满足某种需要为基础的。

【活动目的】

1.帮助学生找到影响自己实现目标的不良行为。

2.学会发现行为的正面动机((4),学会自我平衡。

3.初步掌握“六步换框法”的多选择的策略,提高自我调控的能力。

【活动形式】小组讨论,讲授。

【活动地点】教室、校园均可。

【活动流程】

第一阶段:热身活动

在这一阶段,主要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在活动中,因此,本活动的热身问题是:“请你用一个象征物来代表自己,你觉得自己像什么。”引导学生开始做自我探索。每个同学都要说自己像什么,这个象征物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自然界一些现象。)比如,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像小草,像云,或是像一块铺路石,然后同学们之间可以相互陈述对自己的自我意象的解释。

第二阶段:活动开始阶段

1.开始由老师讲解什么是自我控制能力?为什么有的时候我们会控制不住自己?从这样的问题引出一个新的概念:身心一致。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身心一致,就要学会自己跟自己沟通。下面我们要教大家做一个自己跟自己沟通的方法。了解自己为什么想到的事情做不到。这个方法是从心理咨询技术中发展出来的方法,叫“六步换框法”。用“六步换框法”可以让我们发现我们坚持做一些行为是为了满足哪些需要。根据前人的研究,所谓的控制力就是要学会在各种需要中达到一个平衡。为了能够改变一些行为,就要先了解这些行为满足了我们什么样的需要,从而找到更好的方法来满足这种需要。

2.开始分组,让同学找自己比较信得过的同学,每3人组成一组,这三个同

学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一个人为倾诉者,他会提出自己打算改变的行为;一个人为引导者,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让倾诉者明白自己这种行为的需要是什么;一个人为观察者,他将负责观察这个过程,提出策略。由引导者提出问题,倾诉者来思考,观察者充当引导者的策略员,3人合作来完成倾诉者的自我探索。

3.开始引导过程,引导者根据下列问题进行:

(1)引导倾诉者说出自己想改变的行为是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改变之后的行为是什么样的?

比如,倾诉者可以说“我要改变的行为是性格急躁”。引导者可以让倾诉者对性格急躁在生活中的一些表现进行描述,让三人组的其他成员了解倾诉者所描述的问题,然后对倾诉者提出问题,“当你的性格不再急躁后,你的性格会是什么样的?”倾诉者可以说“性格稳定,耐心”等等,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每个人会不同,没有标准答案。这一步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改变者不断思考自己的这个行为。

(2)想想看不做这个行为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好处?这个行为给自己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对这个问题,倾诉者可以说“遇事情后比较有耐心,可以多一些听,多一些分析”等等,倾诉者也可以想想,当自己拥有了这个好的性格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不同。这种思考可以让同学认真思考自己的行为改变是为了什么。

(3)想想看什么样的行为还可以带给自己这样的好处与价值?请说出三种以上的行为,哪种行为是你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过的?

倾诉者可以想想,为了能达到那些好处(比如耐心,多分析,多倾听),除了改变急躁的性格这种方法或途径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行为,比如让好朋友提醒自

己,多做一些事情等等,通过这个问题,让倾诉者开阔视野,不会局限在唯一的行为上,从而提高倾诉者的信心。

(4)现在你看着你的右前方大约半个手臂的地方(用左手的同学看相反的方向),想象在未来的日子里,当你采用新的行为的时候感觉如何?

引导者让倾诉者将眼睛看到右边(或是左边),然后想象,遇到了一件让自己着急的事情,但自己却能够耐心地处理这件事,将这个画面想清楚,然后请倾诉者讲讲看到这个画面时的情绪与感受。

(5)小组内讨论这样的活动给三个人带来了什么样的体验。

第三阶段:活动总结阶段

请每一个小组的代表来谈一谈这个活动带给自己的体会,老师做总结,一起唱《感恩的心》,结束活动。

【活动后的作业】

每个人写出自己想改变的行为,按照活动中所提示的方式,写出可以替代的三种行为,并写出体会。

【操作要点】

1.辅导员自己在做这个活动之前要理解为什么说良好的控制力表现的是身心合一的状态。其实,每一个行为都有其行为背后的原因,比如,有些同学性子比较急,遇到事情发火,这个行为背后可能的动机是什么,既可能是担心把事情做了自己受到别人的指责,也可能是其他的一些原因,这些动机是没有错的,只是行为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这个正面的动机是处在一个人的潜意识里的,因此有可能当一个人准备改变一个行为时,潜意识却可能会认为你忽略正面动机,就不会全身心地支持这个行为,所以这个行为的改变就不能持久。因此,我们需

要跟自己的内心做沟通,从而做到身心一致。

2.在活动开始前,辅导员要跟学生讲清楚,什么是自我控制力,控制的实质是什么,要让学生充分明白,每种行为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只有了解这一点,学生才能在活动中认真思考这些需要,并思考行为与需要满足之间的关系。

3.在活动中要注意引导者的提问,所有的问题都是帮助倾诉者明确自己的需要。引导者不需要加入太多的个人主观的评价或是引导,所有的提问都是用于澄清倾述的需要,没有正确答案。

方案五大学生的自我认识

这个活动可以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进行。大学生在这一个阶段对自己有很多疑问,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帮助学生认识与了解自己。

【设计原理】俗话讲,人贵有自知之明。个体对自己的看法不但直接影响其行为,而且由于这种看法与其人格和心理健康等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因而会对行为产生广泛的影响。人们形成对自己的看法的途径之一是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此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自己与别人对自己看法的区别。

心理学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是一个由多种成分构成的动力系统,对于自我的理解一般涉及两个维度:

个体维度和发展维度。从个体维度来说,自我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区别于他人的“分离感”,即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身体和心理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同时这也使个体能够更好地认识他人;二是跨时间、跨情境的“稳定的同一感”,即一个人知道自己是长期持续存在的,不随环境及自身的变化而否认自己是同一个人。从发展的维度来看,自我的特征在于:它起因于社会,其发展是个体的社会化和个体化的统一;自我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实体;

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心理辅导与咨询活动 辅导目的: 1.对小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训练,让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身心特征。 2.训练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并让她们学会借助她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 3.对学生进行自我体验训练,主要针对积极的自我体验,即自信。 4.经过活动训练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辅导场地:心理咨询室 活动时间:课业整理 内容:认识自我—展翅高飞 自我认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认识在自我意识系统中具有基础地位,属于自我意识中“知”的范畴,其内容广泛,涉及到自身的方方面面。自我评价是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己作出的某种判断。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个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行为表现有较大影响。如果个体对自身的估计与社会上其它人对自己客观评价距离过于悬殊,就会使个体与周围人们之间的关系失去平衡,产生矛盾,长期以来,将会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自满或自卑,将不利于个人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一、相见欢 1.“手心手背”:在欢快的音乐中,学生举起双手,与周围的同学手心拍手心,手背拍手背,要求每个同学拍拍自己周围的所有同学。 2.“记者采访”:学生两两自由组合,采访对方资料(姓名、爱好、兴趣······)。 3.“介绍自己”:刚才被采访的同学,再向“记者”介绍自己,让同学更加了解自己。 二、这就是我 1.发给每个同学纸笔,要求在纸上写出最能代表自己的句子,越多越好(十句以上),句子内容不限(包括身体特征、内心活动及其特征或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只要真实地描述自我就能够了,不要看别人的内容,完成后署上姓名。 2.教师将纸张混在一起,洗牌。 3.教师挑出几张念出纸上的描述,由学生猜测是谁写的;不必等全部读完,只要觉得有把握就能够说出名字,猜测完后需说出猜测理由;直到判断正确为止,若念到最后仍没有能解释正确答案,由填写人自己站出来。 三、以人为镜 1.教师再从活动二中抽出几张纸张,这次只念出同学的姓名,让其余同学对其进行评价。 2.评价完毕后,请被抽中的同学自己念出自己的卡片,并分析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1 一、设计思路 新课改倡导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之间如何才能真正合作,形成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的合作精神和相互配合的良好品质,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件大事。学生要学会与家长合作,与老师合作,与同学合作,合作是学生走向人生成功的必经之路,而其前提是必须要有自信心为基础,即相信我能行,我一定行的观念。有许多学生包括踏上工作岗位的人们,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的优点,不能树立自信心,导致悲观、失望、消极,结果处处碰壁,心理负担很重,在各个方面很难取得成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则是实施这方面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和载体。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活动形式,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为主线,以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关注热点组织活动内容,以学生活动为

主,以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体验为核心,以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成长为归宿,以学生自助和助人为目的。鉴于此,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我设计了该节活动课,运用各种方法与形式,如情景创设、游戏、角色扮演、集体讨论、记者采访等,正确引导学生,最终达到学生相信我能行,树立自信心的效果。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已,看到自己的.优点,正确地看待自己、他人的优缺点,更能够发现他人的长处和闪光点,树立自信心。 2.通过相互评价,引导学生正视个体的心理影响,树立勇于面对困难及解决困难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3.能够充满自信地面对人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走向成功。 三、活动准备 每个学生一个气球、每个学生一张知心卡、录音机、磁带、多媒体课件、自制小记者证、照相机。 四、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走进新生活”团体辅导方案 ——大一新生适应团体辅导 一、团体名称:我的大学我的家 二、团体规模:40-60 三、团体对象:12级新生 四、团体活动时间、地点:1号楼510、时间待定 五、团体活动目标:通过团体活动形式,促使班级成员尽快相识,初步形成班级集体意识,建立互信互助关系, 提高对大学生活的适应能力,积极应对出现的难题和困惑,为个人与班级的和谐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六、团体活动方案: 七、团体活动过程:

1、调整心态,从零开始。也许考上高职你会有所失望,觉得似乎比不上本科院校的同学, 但不要气馁,千万别消沉。高中所学的只是基础,而大学才会将你逐步培养成某方面的专业人 才,高职有着其更独特的优势,刚入大学大家机会均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至于最后的结果如 何,全看自己的努力。 2、做自己的财务管理。上大学了你得学会自己当家;攥着父母的血汗钱,算计每 月的吃、穿、用,既要考虑物质产品,又要考虑精神食粮。否则出现财政赤字,可是远水解不了 近渴,干着急。 3、家里”突然多了几个操着各地口音的兄弟(姐妹),要在同一个屋檐下相处四年。相 逢是缘,大家都有优点,可以共同分享;也都有缺点, 更该彼此包容。 4、大学的社团名目繁多,每到新学年开学,校园里纳新启事到处贴,传单满天飞,千万要 沉住气,先忍一忍再说。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社团, 先看看它的性质、以前组织的活动,再找师哥师姐聊聊,看该社团的口碑如何,最后要看它的会 费是否合理。如果上述方面你都能满意,那就去报名吧! 5、大学的学习几乎是堂堂换老师,节节换教室,上课同争议,下课各分散。自学是大学学 习的主要特征,不仅上课所学的要靠你的自觉性去消化吸收,即便你整个的知识体系也要靠自己 去补充完善。所以除了专业学习外,应适当涉猎课外知识,使自己丰富起来。 6、如果你对现在的专业不感兴趣怎么办?没关系,专业知识都是相通的,一方面 认真学习、把毕业证拿到,另一方面以自己的职业为目标, 以就业市场的要求为导引,建立自我学习系统,培养个人能力、资历。 八、结束: 1、体会分享:全班同学围成一个圈,用一句话说在现在的体会,对活动进行简要的总结。 2、合唱:合唱《相亲相爱一家人》,结束活动。 九、评价: 十、领导者介绍: 领导者: 协助者: 观察者:

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团体心理辅导(一) 一、活动主题: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二、活动背景: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 针对小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过程中可能存在和出现的各种心理困扰或问题,团体辅导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推动小学生心理素质积极发展,有效地预防因缺少关注、引导而可能发生的心理困扰,使小学生可以在团体生活中体验团队合作的力量和感受团队队员之间相互的信任。 三、活动意义: 1.帮助团体成员更好地适应学校团体生活。 2.协助成员树立积极主动的人际交往态度。 3.增强团体的凝聚力,以及成员在团体中的参与、互动程度。 4.学会信任和尊重他人,在团体氛围中促进自我成长。 四、活动对象:小学生,20人左右 五、活动场地:一间空教室 六、活动时间50分钟 七、活动准备:眼罩、气球 八、活动内容: (一)介绍我,认识你(人际交往) 简述:用简单的动作或言语让别人了解你。 人数:全体班级成员。 游戏方法:根据自己的特点,说一句或者做一个夸张的动作来介绍自己。 游戏示例:我叫*** ,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 (二)蒙眼走直线(团队信任) 简述:通过游戏过程中心理微妙的变化来体会信任。 人数:两人一组。

道具:眼罩。 游戏方法: 1.一个人带眼罩行走,另一人手牵手,可以提示。 2.一人带眼罩行走,另一人在其左右,但不能身体接触,也不能使用语言提示。 3.一人带眼罩行走,另一人与你保持一定距离,不能使用语言提示。 (三)合力吹气球(团队合作) 简述:藉着分工合作来完成任务。 人数:每组限六人。 道具:准备每组各六张签,上写:嘴巴;手(二张);脚(二张);汽球(每组一个)适合全部的人。 游戏方法: 1. 分组,不限几组,但每组必须要有六人。 2. 心理辅导员请每组每人抽签。 3. 首先,抽到嘴巴的必须藉着抽到手的两人帮助来把汽球给吹起(抽到嘴巴的人不能用手自已吹起汽球);然后二个抽到脚的人抬起抽到的人去把汽球给坐破。 九、注意事项 1.注意活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注意控制气氛,以免场面失控。 3.适时调整时间,保证活动的完整性。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减压)

西南大学课程作业 课程名称:团体辅导 姓名:庄学瑞 学号:222012307011082 专业:体教 年 月 日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师范生压力应对 一、团体方案名称 学习倍轻松——师范生压力应对 二、团体规模 由 人小组、 —— 个小组组成。 三、参加对象 高校在校师范生 四、团体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时间: 年 月 日,每次 - 个小时,共五次。 活动地点:安静的、有活动桌椅的宽敞教室。 五、团体整体目标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机制的创新、课改的推进、人事制度的变革以及社会对教育的评价要求越来越高,师范生面临的职业压力越来越大。而不良心理压力不仅会影响师范生们自身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还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环境,影响和谐学校氛围的营造。为此,希望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营造一个真诚、理解、支持的小组氛围,使师范生们通过活动和分享,学会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节自我,学会面

对现实,及时化解冲突与矛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心理健康,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 六、团体活动方案

七、团体活动具体安排 第一单元 促进认识建立信任活动一:成员相互按摩 一、活动目的 、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形成团队; 、活跃氛围,激发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活动时间: 大约 分钟。 三、活动场地:

宽敞的室内。 四、活动顺序: 、参与者先随意围成大圈,三到四人一组,认识成员,并记住他们; 、主持人将分好组的成员分配到教室的不同位置 、主持人说“按摩”,大家开始相互按摩。 、几次活动后,请各个小组成员派出代表,分别谈谈感受。 六、交流分享: 、怎样才能尽快了解成员?有经验可与大家分享吗? 、当开始按摩时,你有什么感觉?你与家庭成员交流过你的感受吗? 、当按摩进行一段时间后成员间还会不会那么陌生,大家关系有什么变化? 、活动中你还观察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七、注意事项: 、游戏的活动空间要大一些,方便大家分组按摩。 、在交流分享环节中,主持人要多与成员交流,问他们参加活动后的感受。 活动二:动物星球

团体辅导活动方案

具体操作 单元一“引导语” (一)致引导语(5分钟)(背景音乐:天空之城钢琴版) 各位同学,大家来到青岛农业大学已有两年多的时间了。军训、入学教育,相信大家或多或少的已经有了一些了解。接下来的两年,我们班里的全体同学将会继续一起度过美好的大学生活,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相识相知,今天,我们在这里开展“我的班团我的家”团体活动。在活动前,和大家说明4条团体活动规则和需要我们做到的团体誓言,希望大家做到: 1、真诚参与,开放自我; 2、互相尊重,相互信任; 3、积极参与,交流体会; 4、认真倾听,不加评论。 团体誓言 我自愿参加心理训练小组,在活动期间愿做如下保证: 1.在整个活动中,保证听从领导者的指令与安排。 2.准时参加所有的团体活动,不得中途无故退场。 3.对于团体成员在活动中所言所行我绝对保密。活动外我不做任何有损团体成员利益的事情。 4.积极参与团体活动,对其他成员持信任态度,愿对他们暴露自己,与之分享自己的情感和认识;对他人的表露,我愿提供反馈信息。 5.团体活动时,保证做到互相尊重,相互倾听,不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6.活动期间不接受或发送任何信息,不做任何与活动无关的事情。 单元二“热身阶段” (背景音乐:天空之城钢琴版) (二)热身活动“大风吹” 目的:放松、减轻焦虑、活跃气氛。

时间:酌情而定,15—20分钟。 准备:除指导者外,所有人都有一个座位,围成一个圆圈。 进行:指导者在中间介绍活动内容,只要指导者大声喊“大风吹”,其他人都要齐声问到“吹什么”?指导者回答吹部分身上具有共同特点的成员,要求这部分成员用最快的速度站起来互换位置,指导者也参与抢占位子坐下,没有坐到座位的成员站在中间继续大风吹的活动。备注:可「吹」之资料:有耳朵的人、带表的人、两只鼻子的人、没有指甲的人、穿X颜色衣服的人、带戒指的人、打领带、擦口红的人、有太太的人....。 小风吹则吹相反的,台风吹则全班同学全部互换位置。 单元三“主题活动” (背景音乐:天空之城钢琴版) (一)心有千千结 (二)“戴高帽” 目的:学习发现他人的优点并欣赏,促进相互肯定与接纳. 时间:(30—40分钟)(分组、组内活动20分钟,各组展示10分钟,总结5分钟) 准备:4顶帽子(四张彩页的4开纸) 操作:1.9 人小组围圈而坐,通过前面活动的交流与观察,每一位成员站在团体中央,其他人轮流说出他的优点或他令你欣赏的地方,然后,被称赞的人谈谈哪些优点是自己原来知道的,哪些是自己未觉察的。每位成员在团体中央戴一次高帽子。要求是他人必须说出其优点,态度要真诚,努力去发现他人的长处,不能毫无根据的吹捧。 2.然后每组选择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学集体展示。最后全班同学仍然围成一个圈,谈一下各自的感受。 (三)临别赠言 目的:活动临近结束,团体成员体会活动给自己带来的收获,珍惜成员间的友情。 时间:约15分钟 准备:彩纸、笔、双面胶。(29支笔,便利贴) 操作:每位成员在自己的后背上贴上一张彩纸,大家离开座位,在纸的背面写上最想对他所说的话,相互留下自己的临别留言。(背景音乐: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单元四结束阶段 总结分享词提示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团体活动,大家相互交流、相互鼓励、相互信任,让我们更清楚认识自己,认识大学,合作共进,在团体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希望,今后的大学路上,大家也如今天一样保持激情、互动,在大家庭里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成长! 目的:对团体历程进行总结,强化团体效果。 时间:15分钟。 内容: (一)在《欢乐颂》中让活动成员得到全身的放松,引导成员回顾团体历程,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自信心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心理咨询中心 2010-2011第二学期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主题】战胜自我,拥抱阳光! 【团体目标】 通过自信心团体心理辅导,使学生发现自己更多的优点,寻找、摆脱自卑的束缚,找到自信的依据,建立理性的自信系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悦纳自我,拥有成功的人生。 【团体性质】 自愿式、封闭式、结构式、同质性、发展性团体。 【团体领导者】 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中心教师 【团体对象】 大学一、二年级学生 【团体人数】 8~12人,为便于分组活动,团体人数最好为偶数。 【成员招募方式与甄选标准】 通过辅导员宣传、心理老师推荐及校园张贴海报方式公开招募志愿者。领导者与志愿报名者进行面谈,性格过于孤僻和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不宜参加。 【时间频率及次数】 共6次,每周一次,每次90~120分钟。

【第一次活动】 目标:澄清目标、形成团体氛围、增进成员间的相互信任与接纳。 程序: 一、暖身活动:“大风吹” 目的:活跃气氛(适合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 游戏方法: (一)把比人数少一张椅子数目的椅子围成一圈。 (二)除了当鬼的人以外,其余的人分别坐在不同的椅子上。每张椅子限坐一人。 (三)做鬼的人站在中央,他可以随意说大小风吹。如果他说大风吹,他说有X的人必须起来换位置。如果说小风吹,则是相反,没有X的人起来换位置。换位置时不能持续两人互换或坐回原位。没抢到位置的人则是新鬼。 (四)坐鬼三次的人则算输,需接受处罚。 题目例子: 鬼:大(小)风吹其余的人:吹什么? 鬼:吹有戴眼镜的人(如是大风吹,则是有载眼镜的人起来换,如果小风吹,则是没戴眼镜的人起来换!) 二、滚雪球 目的:促进成员之间彼此互相认识。 操作:

中小学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举例

中小学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举例 案例一: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紧握我的手(游戏活动) 又名盲行、信任之旅。 活动目的: 1.通过辅导,让学生体会到助人与被助的快乐。 2.通过辅导,让学生学会帮助别人,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合作精神。 活动说明: 1.重点:游戏中帮助者与受助者之间的相互配合是培养合作精神、领会合作技巧的关键,也是这次辅导活动的重点。 2.难点:使学生通过游戏中的配合获得成功,从而体验助人与被助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导入。 (1)教师讲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每天都要与家人、朋友、同学、老师、邻居甚至不相识的陌生人相处,我们也经常会碰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需要别人帮助,或者看到别人需要帮助,那么你们在这种时候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先来谈谈好吗?” (2)学生们发言,交流自己的经历和体会。 (3)教师作小结。“刚才大家都谈得很好,都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老师很高兴看到许多同学都帮助过别人,并且以此为荣,以此为乐。但是我也听说有些同学不太愿意帮助别人,认为我不去麻烦别人,别人也不要来麻烦我。也有人把帮助他人当成一种物质上的交换,斤斤计较自己付出与得到的回报。其实,帮助别人和得到别人的帮助一样是一种满足,是一种快乐。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叫‘紧握我的手’,大家在做这个游戏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帮助人和被人帮助的感受。” 2.活动展开。 (1)教师介绍规则。“现在让我们先来分组。请大家围成一大圈,按照1212报数;请报1的同学向前迈一步,然后向后转,再向右一步,与一个报2的同学组成为一对。其中一位同学先扮演帮助别人的人,另一位同学就扮演需要帮助的人。现在请需要帮助的人用手帕把眼睛蒙住,要蒙得严严实实,看不到眼前的景象。然后每一对都站到起跑线后。好,下面就让没有蒙住眼睛的同学牵着你同伴的手,引导他越过重重障碍,向终点进发,看哪一对最先到达。注意:帮助别人的同学绝对不可以开口说话,你只能用其他无声的方式来引导他。” (2)各小组进行游戏活动。 (3)游戏结束后,原先蒙住眼睛的同学摘下手帕,和同伴交换角色,再进行一次游戏。 (4)这次游戏结束后,教师让每个小组集中起来,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各自在游戏中的感受,谈谈自己是怎样当引导者的,怎样才能当好引导者。 (5)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他们的活动经过和讨论内容。 (6)教师小结。“听了大家的发言,我发现大家普遍有一个感觉,因为在活动中不能说话,所以助人者和被助者有时会觉得很别扭:助人者‘无所畏惧’,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可是被助者被蒙住了双眼,总是小心翼翼,他什么也看不见,又听不到任何提示,自然处处提心吊胆,举步谨慎,这样,引导他的人就会觉得他是那么不听话,双方配合起来就不那么默契。那么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减压)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教师职业压力应对 一、团体方案名称 工作倍轻松——教师职业压力应对 二、团体规模 由10人小组、6——9个小组组成。 三、参加对象 中小学、幼儿园心理辅导专兼职教师。 四、团体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时间:2010年4月21-22日,每次2-3个小时,共五次。 活动地点:安静的、有活动桌椅的宽敞教室(中盛小学学术报告厅)。 五、团体整体目标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机制的创新、课改的推进、人事制度的变革以及社会对教育的评价要求越来越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面临的职业压力越来越大。而不良心理压力不仅会影响教师们自身的工作和生活质量,还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环境,影响和谐学校氛围的营造。为此,希望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营造一个真诚、理解、支持的小组氛围,使教师们通过活动和分享,学会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节自我,学会面对现实,及时化解冲突与矛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心理健康,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 六、团体活动方案

七、团体活动具体安排 第一单元促进认识建立信任活动一:我爱我家,相亲相爱 一、活动目的 1、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形成团队; 2、活跃氛围,激发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活动时间: 大约30分钟。 三、活动道具: 报纸若干张。 四、活动场地: 宽敞的室内。 五、活动顺序: 1、参与者先随意围成大圈,三到四人一组组成“一家人”,认识家庭成员,并记住他们; 2、主持人将报纸分散摊在场地上,请每个家庭找一张报纸表示一个“家”,“一家人”站在这个“家”上; 3、主持人说“散步”,大家即分散,打乱家庭组,绕大圈散步; 4、主持人拿掉一张报纸,在说出“回家”口令后,大家停止散步,马上找到“家人”,并占据一个“家”。新的家庭成员相互介绍和认识家庭成员。没有恢复家庭组的,或没有找到“家”的,被认为淘汰。被淘汰家庭可以家庭形式表演小节目,也可推派代表表演; 5、几次活动后,请成功家庭和无家可归家庭分别围坐在圆圈的两半,分别谈谈感受。 六、交流分享: 1、怎样才能尽快找到“家”?有经验可与大家分享吗? 2、当“无家可归”时,你有什么感觉?你与家庭成员交流过你的感受吗? 3、被淘汰后,你还会关注其他“家庭”的找“家”行动吗? 4、活动中你还观察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七、注意事项: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减压)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大学生压力应对 一、团体方案名称 学习倍轻松——大学生压力应对 二、团体规模 由10人小组、6——9个小组组成。 三、参加对象 高校在校师范生 四、团体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时间:2014年9月21-22日,每次2-3个小时,共五次。 活动地点:安静的、有活动桌椅的宽敞教室。 五、团体整体目标 为此,希望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营造一个真诚、理解、支持的小组氛围,使师范生们通过活动和分享,学会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节自我,学会面对现实,及时化解冲突与矛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心理健康,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 六、团体活动方案 单元单元目标活动流程及内容 一1、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形成团队 2、活跃氛围,激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自我概念,促进对自我压力状态的 1、成员间相互按摩 2、小组建设,头脑 风暴

了解3、交流分享 二 1、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认识体验压力产 生的原因 2、交流学业压力,认识师范生学习中经常 遇到的压力 3、认识和学习应对压力的基本方法 1、我说你画 2、幸福清单 3、交流分享 三1、帮助学员舒缓压力 2、在音乐和娱乐活动中学会宣泄 3、学会用理性观念替代非理性观念 1、放松:建立安全 岛 2、分享感受 四1、通过活动,掌握自我放松的要领和技巧 2、认识压力和时间管理的关系 1、音乐冥想放松训 练 2、分享感受 五 1、结束团体,使成员充满信心的迎接明天 1、大团圆 2、分享收获,结束团体 七、团体活动具体安排 第一单元促进认识建立信任活动一:成员相互按摩 一、活动目的 1、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形成团队; 2、活跃氛围,激发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活动时间: 大约30分钟。

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彼此相知,同舟共济” 设计理念: 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很多,个个都是父母眼中的“宝”。家里的“小皇帝”。所以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很普遍,在人际交往上也就稍显被动。加之青春期的到来,小群体的现象比较突出。造成同在一个班级生活几个月都不知“她是谁”。然而,在全球化发展浪潮下的今天,社会劳动分工日趋复杂和精细。仅凭一人之力,已经很难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所以,辅导员在新建立的班级中很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要在一个彼此陌生疏远的人群中快速地建立起一个团体,最好的方法就是给这群人一个共同的任务。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发地分工、合作。最后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当他们完成了任务时,团体就会建立起来。他们会在合作的过程中彼此了解、彼此欣赏、互相鼓励。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团结的力量。 活动目的: 1. 使团体成员展现自我,增强自信; 2. 使团体成员彼此信任、相互协助、融洽相处; 3. 使团体成员感受团结的力量,体会集体的温暖。 活动对象:12级汽车学院某班 活动场地:篮球场或汽车实验场 准备材料:6张报纸彩笔纸

活动时间:40分钟 活动过程: 一、开场: 亲爱的各位同学,你们好!今天我们将和大家共同开展一次充满活力、充满趣味的活动。活动的主题是:“彼此相知,同舟共济”。在活动时,需要大家按照我的指示、积极配合,你们能做到吗? 好,刚才大家的声音让我充分感受到了你们的热情与信心,让我们一起为这份热情与信心表示一下鼓励,好吗。(鼓掌) 写名字:每个人在纸上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介绍自己,做一个小小的名片,放在自己身上的任何部分,让大家能通过名片认识你。 同心圆: 接下来,在我们今天的活动正式开始之前,先请大家在5秒钟之内,男女相间,手拉手,以我为中心围成一个大的圆圈。(学生演练,主持人倒计时5-4-3-2-1)。好,我们已围成了一个大的圆圈,我们把它叫做“同心圆”,请各位成员站在原地不动,然后轻轻地松开手。 二、热身活动 请所有成员看着我,跟我做同一个动作。 1.深呼吸 请伸出你的双手,十指交叉,双手紧握,放在胸前。请慢慢闭上你的双眼,暂停八秒钟的呼吸(辅导员从1至8,轻声数数)。 好,非常好,现在开始深深吸一口气,感受空气的清新,感受气体从

(完整版)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2015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培养自我意识活动方案 【辅导目的】 1.对小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训练,让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身心特征。 2.训练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并让他们学会借助他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 3.对学生进行自我体验训练,主要针对积极的自我体验,即自信。 4.通过活动训练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辅导场地】教室 【活动时间】三节班队课 【器材准备】 1.小蜜蜂。 2.奖品(练习本、笔若干)抽奖纸条若干张。 【辅导过程】: 第一课时: 认识自我—展翅高飞 引入: 自我认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认识在自我意识系统中具有基础地位,属于自我意识中“知”的范畴,其内容广泛,涉及到自身的方方面面。自我评价是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己做出的某种判断。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个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行为表现有较大影响。如果个体对自身的估计与社会上其它人对自己客观评价距离过于悬殊,就会使个体与周围人们之间的关系失去平衡,产生矛盾,长期以来,将会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自满或自卑,将不利于个人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一、相见欢(10分钟) 1.“手心手背”:在欢快的音乐中,学生举起双手,与周围的同学手心拍手心,手背拍手背,要求每个同学拍拍自己周围的所有同学。 2.“记者采访”:学生两两自由组合,采访对方资料(姓名、爱好、兴趣······)。

3.“介绍自己”:刚才被采访的同学,再向“记者”介绍自己,让同学更加了解自己。 二、这就是我(10分钟) 1.发给每个同学纸笔,要求在纸上写出最能代表自己的句子,越多越好(十句以上),句子内容不限(包括身体特征、内心活动及其特征或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只要真实地描述自我就可以了,不要看别人的内容,完成后署上姓名。 2.教师将纸张混在一起,洗牌。 3.教师挑出几张念出纸上的描述,由学生猜测是谁写的;不必等全部读完,只要觉得有把握就可以说出名字,猜测完后需说出猜测理由;直到判断正确为止,若念到最后仍没有能解释正确答案,由填写人自己站出来。 三、以人为镜(10分钟) 1.教师再从活动二中抽出几张纸张,这次只念出同学的姓名,让其余同学对其进行评价。 2.评价完毕后,请被抽中的同学自己念出自己的卡片,并分析自己和同学们眼中的自己是否一致,如不一致,都有哪些。 四、分享总结(10分钟) 1.让同学们谈一谈通过这次活动对自己有哪些更深入的认识,或有什么体会等。 2.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同学们的表现进步,主要针对学生的自我认识及自我评价能力。 第二课时: 体验自我——自信训练 引入: 自我体验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等都是自我体验。自我体验往往与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有关,也和自己对社会的规范、价值标准的认识有关,良好的自我体验有助于自我监控的发展。本活动主要针对小学生的积极自我体验—自信心进行训练。

团体心理辅导具体活动方案(精)

团体心理辅导具体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通过团体活动形式,使同学们在懂得珍爱自己的同时,在生活、学习中学会帮助其他需要帮助与关心的同学,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助的氛围,懂得珍惜。 二、团体领导:系辅导员及学生干部 三、参与对象:电商09级、10级各班 四、活动时间:90分钟左右 五、活动地点:各个班级教室 六、活动时间:201X年6月 七、具体方案: 项目 内容 时间 备注 热身活动 恰恰舞或兔子舞

全班热身一下,创造点气氛出来。 5 兔子舞音乐 主 题 活 动 写自己最近烦恼的事情 了解大家的心理状况,让同学们在轻松的环境下把自己的烦恼写在纸上。 10 纸笔、音乐 换掉烦恼 目的:给自己一个发泄平台,学会倾诉,排解烦恼。也引导成员对自己专业学习的思考,在学习好的同时还应该好好爱自己,保持一个好心情,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

操作:每个人上讲台说说自己最近很烦躁的事情。然后再叫4-5个人概述一下我们专业的通病——共同的烦恼。在烦恼的时,想想最后的结果会是很棒的,就有动力坚持下去了。换种方式思考,烦恼不再是烦恼。可能这不是困难,而是一种机遇,一种考验。额外还可以呼吁大家一起互帮互助做做虚拟交易完成网店经营与管理任务。同时也劝导同学们晚上注意早点休息,注意身体。 引导:1、要学会关爱自己,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注意生活细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保证足够的睡眠,多运动;不抽烟,少喝酒等。 2、健康是自己的,身体是本钱,是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前提,让学生认识到身体的重要性。 3、心理健康也很重要,要通过各种方法来调节自己,让自己拥有一颗阳光,健康的心。 15 学习一帮多 目的:增强班级成员间的交流,达到互学互助的效果。

关于团体辅导活动方案

关于团体辅导活动方案 一、暖身:握手比赛(3分钟) 规则:在指导者喊“开始”后所有成员必须面带微笑问好的不停的和不同的人握手,一分钟之内与所有的人握一次手,问一声好。在指导者喊——停后所有人马上停止所有动作,此时,每个成员会和另外一个成员的手相互握着,此时两人一组用“剪刀、石头、布”的方式问对方自己感兴趣的一些问题。 目的:迅速暖身和相识 二、知你知我(4分钟) 规则:指导者喊“四人组合”后,两人一组一起找到另外一组成员,并向另外一组成员介绍自己的伙伴。用“剪刀、石头、布”的方式确定介绍次序。如果时间允许,同学状态不错,可以继续喊“八人组合”。目的:让成员进一步相识,产生亲密感 三、解开千千结(5分钟) 规则:让一个自然班每一位手拉手成为一个圈,看清楚自己的左手和右手拉着的是谁,确认松手后,在圈内自由走动,指导者叫停,成员定格,站在此时走到的位置不动,手拉一开始左右手拉着的成员的手,由此而形成许多结或扣,不能松手,但可以钻、跨、绕,要求

成员设法解决难题,恢复到起始状态。需要成员有耐心,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当排除困难解决问题时,可请成员分享活动感受。 手拉手报数分组,每个自然班分成2~3个组。 目的:团体合作,靠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体会团体支持对个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四:我们的家(25分钟) 目的:加强团体认同,增强团体凝聚力 活动规则: 按照活动三中的分组,让小组内成员相互介绍(循环介绍方法,比赛哪个小组记得又快又好)。指导者会发给每个小组一盒彩笔和一张白纸让小组成员一起设计本小组的代表标志,标语,以及五条活动契约。并让小组成员自己推选出组长。 设计好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所有的成员解释本小组的设计。然后所有的小组成员一起喊出自己小组的口号和契约,将小组的设计贴在墙上。 注意事项:知道尽量适当的关注每个小组的创作过程,如有机会可适当的参与进去。 留三分钟时间给成员分享(灵活掌握此环节) 五、和我一样(5分钟) 目的:寻找彼此间的相识性,加深彼此认同,强化团体安全感。规则:根据前面活动分成的小组开展,从小组中某个成员开始,大声喊出:“我很想知道,在我们小组中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可以是相同

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1

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辅导目的: 通过本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相信自己,相信老师,相信同学,为了自己的进步,乐意接受老师、同学给予的帮助。 辅导对象:学习自觉性差的、不负责任的学生,特别是作业不完成的学生。 辅导者: ⒈心理辅导员(要求灵活性、随机应变、组织能力等方面都比较强的教师承担)。 ⒉要有一位助手配合。 辅导场地: ⒈活动室要相对大一点。 ⒉师生座站图:“☆”代表教师,“○”代表学生。 器材准备: ⒈无线遥控扩音设备,如领夹话筒配语言座即可。 ⒉奖品(练习本、笔若干)抽奖纸条若干张。 ⒊蒙眼睛用的毛巾之类物品。 辅导过程: 一、跟我一起做(约2分钟) 师:同学们,我做一个动作,要求大家不评价。不思考,也学着跟我一起做,连续模仿做3遍。(师可选择做做3~4动作。目的是消

除学生紧张心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二、结识新友 (约5~6分钟)(自我介绍内容可突出个人的性格特点、特长、爱好、学习生活习惯等为主,让同学进—步了解自己)。 师:同学们,我们大家虽在—个班级多时,但相互之间不一定都十分了解。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可以增进大家的了解,好不好? 师:这个游戏的名称叫“结识新朋友”,游戏的方法是:大家在这个圆圈里自由走动,边走边与同学握握手、问声好;然后再与别的同学握手问好。当老师说:“停”时,每个人都必须要与人握住手、面对面。这时握住手的两个人,就是你的新朋友。然后对面而座,双方作自我介绍。 师:游戏现在开始(经过10秒钟左右师叫停,学生自我介绍1~2)分钟,然后再进行一次或二次) 师:同学们,刚才我看到你们都认识了新朋友,我很高兴,你们高兴吗?谁来把你认识的新朋友介绍给大家? (请3~4位不等。讲完后让他们抽奖。先拿抽奖纸,活动结束前发奖。注:抽奖纸上写的是师对学生各种鼓励的语言;奖品是练习本和铅笔。) 三、信任之旅(8对~10对)(约20分钟) 目的: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助人与受助的感受,增加对别人的信任与接纳;同时培养乐于助人和接受帮助的意识。 师:为了加深朋友之间的友谊,我们大家做—个游戏,好吗?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减压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方案减压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教师职业压力应对 一、团体方案名称 工作倍轻松——教师职业压力应对 二、团体规模 由10人小组、6——9个小组组成。 三、参加对象 中小学、幼儿园心理辅导专兼职教师。 四、团体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时间: 4月21-22日,每次2-3个小时,共五次。 活动地点:安静的、有活动桌椅的宽敞教室(中盛小学学术报告厅)。 五、团体整体目标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机制的创新、课改的推进、人事制度的变革以及社会对教育的评价要求越来越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面临的职业压力越来越大。而不良心理压力不但会影响教师们自身的工作和生活质量,还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环境,影响和谐学校氛围的营造。为此,希望经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营造一个真诚、理解、支持的小组氛围,使教师们经过活动和分享,学会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节自我,学会面对现实,及时化解冲突与矛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心理健康,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 六、团体活动方案

七、团体活动具体安排 第一单元促进认识建立信任活动一:我爱我家,相亲相爱 一、活动目的 1、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形成团队; 2、活跃氛围,激发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活动时间: 大约30分钟。 三、活动道具: 报纸若干张。

四、活动场地: 宽敞的室内。 五、活动顺序: 1、参与者先随意围成大圈,三到四人一组组成“一家人”,认识家庭成员,并记住她们; 2、主持人将报纸分散摊在场地上,请每个家庭找一张报纸表示一个“家”,“一家人”站在这个“家”上; 3、主持人说“散步”,大家即分散,打乱家庭组,绕大圈散步; 4、主持人拿掉一张报纸,在说出“回家”口令后,大家停止散步,马上找到“家人”,并占据一个“家”。新的家庭成员相互介绍和认识家庭成员。没有恢复家庭组的,或没有找到“家”的,被认为淘汰。被淘汰家庭能够家庭形式表演小节目,也可推派代表表演; 5、几次活动后,请成功家庭和无家可归家庭分别围坐在圆圈的两半,分别谈谈感受。 六、交流分享: 1、怎样才能尽快找到“家”?有经验可与大家分享吗?

团体辅导活动策划及活动记录表

团体辅导活动策划及活 动记录表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策划 主题:人际关系焦虑障碍治疗性团体辅导 主办单位: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 活动时间:12月初 活动对象:大一新生 活动组织流程: 一、宣传,招募团体成员 1.团体辅导领导者确定招募词; 2.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负责海报制作、张贴,报名方式以及联系人的确定,获得报名者的基本信息。 二、成员筛选 1.团体辅导负责人和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共同确定面试的时间和地点;2.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安排人员电话通知报名者面试的时间和地点; 3.团体辅导相关领导者组成评定小组,进行人员筛选,确定最终的团体辅导成员名单。 三、团体心理辅导 1.团体辅导负责人和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共同确定团体辅导的活动安排表,如果有变动,由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人员负责及时通知团体成员; 2.团体辅导过程中需要的一些道具材料,由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提供; 3.具体活动内容见附表(1~4)。 四、存档与回访 1.团体辅导结束后,团体辅导领导者向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提供活动记录表;2.团体辅导领导者安排一段时间之后的回访工作。

团体心理辅导记录表 (1)领导者介绍团体(5分钟) 领导者对整个团体活动做简要陈述,包括团体成员组成,活动目的、时间、地点等。助理、观察员自我介绍。 (2)领导者选读团体规范,成员签字。(5分钟) 建立团体规范 (3)有缘相识,随机分组,每组6人左右。(10分钟) 分小组进行活动 (4)滚雪球(20分钟) 相互认识 (5)各组讨论取队名,定分队口号。(5分钟) 团队初建 (6)游戏:可怜的小猫。(10分钟) 人际互动 (7)分享游戏感受。(10分钟) 分享、沟通 (8)成员轮流分享对团体的感受(20分钟) 现实情况与理想情景的区别; 有无不喜欢、不理解的事,若有,是什么; 是否清楚团体活动的目的; 今天从团体活动中学到了什么。 (9)结束本次会面(5分钟) 领导者和助理总结本次会面; 宣布下次会面时间地点; 布置家庭作业。 给小分队其他成员每人至少发三个问候短信。

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一、活动主题: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二、活动背景: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 针对小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过程中可能存在和出现的各种心理困扰或问题,团体辅导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推动小学生心理素质积极发展,有效地预防因缺少关注、引导而可能发生的心理困扰,使小学生可以在团体生活中体验团队合作的力量和感受团队队员之间相互的信任。 三、活动意义: 1.帮助团体成员更好地适应学校团体生活。 2.协助成员树立积极主动的人际交往态度。 3.增强团体的凝聚力,以及成员在团体中的参与、互动程度。 4.学会信任和尊重他人,在团体氛围中促进自我成长。 四、活动对象:小学生,20人左右 五、活动场地:一间空教室 六、活动时间:90分钟 七、活动准备:眼罩、气球 八、活动内容: (一)介绍我,认识你(人际交往) 简述:用简单的动作或言语让别人了解你。 人数:全体班级成员。 游戏方法:根据自己的特点,说一句或者做一个夸张的动作来介绍自己。 游戏示例:我叫*** ,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 (二)蒙眼走直线(团队信任) 简述:通过游戏过程中心理微妙的变化来体会信任。 人数:两人一组。 道具:眼罩。 游戏方法:

1.一个人带眼罩行走,另一人手牵手,可以提示。 2.一人带眼罩行走,另一人在其左右,但不能身体接触,也不能使用语言提示。 3.一人带眼罩行走,另一人与你保持一定距离,不能使用语言提示。 (三)合力吹气球(团队合作) 简述:藉着分工合作来完成任务。 人数:每组限六人。 道具:准备每组各六张签,上写:嘴巴;手(二张);脚(二张);汽球(每组一个)适合全部的人。 游戏方法: 1. 分组,不限几组,但每组必须要有六人。 2. 心理辅导员请每组每人抽签。 3. 首先,抽到嘴巴的必须藉着抽到手的两人帮助来把汽球给吹起(抽到嘴巴的人不能用手自已吹起汽球);然后二个抽到脚的人抬起抽到的人去把汽球给坐破。 九、注意事项 1.注意活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注意控制气氛,以免场面失控。 3.适时调整时间,保证活动的完整性。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携手共进,心心灵相约 ——心协理事会团体凝聚力辅导方案(室内) 一、指导老师、领导者和其他成员介绍: 【指导老师】: 高美才,南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曾多次主持领导团体心理辅导。 【领导者】: 海柳娟,南昌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061班学生,心协会长顾问 【协助人员】: 刘伟芳,应用心理072班学生,心协心研部副部长。 二、团体性质: 结构式的,异质的,训练成长,自我体验的封闭式辅导。 三、团体对象: 心协理事会成员。 四、团体规模:13人,男女比例为7:6。 五、地点:心协办公室 六、活动时间:共一次,—2小时,时间10月18日晚7:00—9:00。 七、活动费用: 各种手工制作材料和印刷费用以及团辅相关道具,奖品等。 八、理论依据: 1、团体凝聚力是以团体共同活动为中介,在团体活动中,成员经过互动,彼此诉

说自己心中的感受和想法,从而增进成员之间的感情和思想交流,这时,彼此发生认同,互相满足心理需要,产生亲密感和相互依赖感,加大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和团体多成员之间的吸引,在这样的团体中,成员心情愉快,精神振奋,行为,认知,情感一致,凝聚力就高。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出发,归属的需要,一个人成为一个团体的一员时就希望自己能找到归属感,希望自己在团体中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我效能感,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 3、自我价值的实现,个体希望与团队中其他成员有人际互动,并希望投入该团队的活动中,并从团队中获得自己的价值实现,有自我满足感。 九、辅导目的: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所有成员都参与,并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之中,充分进行体验,感受,发挥自我能动性,与成员一起分享,一起成长,在团体中实现自我成长和体会团体凝聚力的重要性,并把团辅的收获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之中,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并与团队其他成员更好的合作,增强团体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团队意识,发挥主人公的角色为团体目标一起进步。 十、活动内容: (一)、开场白: 领导者做自我介绍,并介绍协助者,把团体成员按男女比例分开,让大家更好的融入进集体中,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为大家营造一个平等,互相尊重,信任的小组氛围,促进团体成员的自我发展,增进组员的团体归属感和对团体的信任,以提高小组内部工作积极性,增强团体凝聚力。 时间:5分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