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第五单元 农田里的数学

第五单元 农田里的数学

第五单元 农田里的数学
第五单元 农田里的数学

第五单元农田里的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简单口算、笔算,一位数乘多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乘法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单元通过选区农业生产素材来研究除法计算。有利于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把知识融入现实的问题中,给学生广阔的探索空间,让他们结合实际运用不同的策略、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可用口算,估算,笔算解决问题。让学生灵活选用计算方法,体现计算策略的多样性,突出计算的工具性,在尊重学生算法多样性的基础上,注重关注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合理的试商方法。除数是两位数的处罚是较难掌握的内容,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验算和灵活选择合理的方法,保证学生的作题速度及正确率。在计算教学中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列出算是后让学学生独立思考,采用不同算法,并通过交流明白算理,掌握一般的计算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的迁移。

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能比较熟练的估算、笔算除法是两位数的除法;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性质;初步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在探索除法算理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个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经理探索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进热爱生活得情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笔算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除数是两位数口算2课时

除数是两位数笔算9课时

除数是两位数估算2课时

商不变的性质2课时

因数倍数1课时

复习整理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耕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的口算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教学重、难点:

掌握口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30÷3= 60÷6= 120÷3= 90÷9=

二、创设问题情境

1.出示情景课件,让学生体会到农民伯伯耕种的方式及耕种的艰辛,使学生知道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的耕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仔细看图,你从图中知道哪些信息?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问题?

2.引导学生提出不同问题,师板书算式。说明本节课主要学习的是除数是一位数商两位数的口算,那么96÷6等于多少哪?我们如何进行口算?

3.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口算,学生互相交流,只要口算合理,算法正确老师给予肯定。(9个十除以6得1个十,余3个十,3个十加6得36,36除以6得6,10加6得16。第二种想法60÷ 6=10 36÷6=6 10+6=16 )

4.练习口算说出口算过程

90÷6 98÷7 72÷3 96÷8

900÷6 980÷7 720÷3 960÷8

5.你会口算960÷6吗?

(引导学生想:96除以6等于16那么这道题等于多少呢?)

学生想出后教师进一步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如果有困难,可以进一步启发,960可以看成多少个十呢?

根据96÷6=16,96个十除以6得多少呢?

怎样根据96÷6=16,很快说出960÷6的得数呢?(只要在16的后面添上一个0,得160.)

6.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口算我们知道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口算方法很多,在口算过程中只要口算合理方法正确就可以了.

三、综合练习

1.做66页2题,让学生说说要求每天积累词语的数量应该怎样做?为什么?

2.出现橙子图,买哪箱更合算为什么?

3.家政公司为王阿姨推荐了两份工作,第一份工作5小时,工资70元,第二份工作7小时,工资91元,你建议王阿姨选择哪份工作,为什么?

4.口算练习

80÷2 100÷5 250÷5 52÷4

70÷5 420÷3 87÷3 75÷5

四、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口算

手扶拖拉机平均每小时耕地面积是人力车的多少倍?

96÷6=16 (60÷ 6=10 36÷6=6 10+6=16)

(9个十除以6个十,余3个十,3个十加6得36,36除以6得6,10加6得16 )

960÷6=160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66页第二个红点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用整十数除整十数,除整百整十数商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的口算。

教学重点:

掌握口算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36÷ 2 720÷3 56÷4 80÷5

87÷3 960÷2560÷4 870÷3

二、创设情景,出示例题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口算,然后出示540÷6让学生想一想这道题怎样算?学生回答后再出示540÷60,想一想这道题怎样算?学生讨论后师提问回答口算过程。

2.学生回答后师小结:除数是整十数的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很多我们先想:540÷6=90 90÷10=9,54个十除以6个十等于9,或者说60×9=540所以540÷60=9。只要口算合理就行。

3.练习

360÷60 320÷40 390÷30 250÷50

4.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32÷2 180÷3 120÷10 80÷20

64÷2 360÷3 120÷20 80÷40

96÷2 540÷3 120÷40 80÷80

先让学生口算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三、综合练习

1.填一填。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0×()=486 70×()=815 60×()=508

30×()=521 80×()=326 50×()=986

2.苹果80千克,梨540千克,桃子280千克

(1)苹果每10千克装一箱,能装多少箱?

(2)梨每60千克装一箱,9个箱能装完吗?

(3)桃子每30千克装一箱,至少需要多少个箱子?

3.文具店有3种笔

哪种笔最贵?哪种笔最便宜?

4.20个少先队员摘了160千克苹果。如果每筐装20千克,还差2个筐,原来有几个筐?

5.共480千克苹果,每30千克装一箱。请你提出一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并计算。

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内容?

板书设计: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口算

540÷6

540÷60

540÷6=90 90÷10=9,54个十除以6个十等于9,

或者说60×9=540所以540÷60=9。只要口算合理就行。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69页红点除法的笔算

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情境,学会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明确商的位置,为教学除数是任意两位数的除法打下基础。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主动参与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学习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

教学重点:

写竖式的算理

教学难点:

商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90÷3= 80÷80= 32÷2= 720÷9

2.列竖式计算

8)9 6 3)120

3.指名回答: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应怎样进行计算?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农民伯伯种地的艰辛,那你知道他们都种哪些农作物吗?你知道他们的播种时间及生长期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农村看看.

三、出示农作物播种时间及生长期的统计图,让学生仔细看图,你从图中知道那些信息? 指名回答

1.根据你知道的玉米生长期的天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指名回答.

2.要想知道玉米的生长期是几个月,你还应该知道什么?(知道一个月多少天)你认为这个问题怎样解决?

(用生长期的天数120除以一个月的天数)

师强调一个月按30天计算,应如何列式,师板书120÷30。

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老师把有关除法的算式写到板上。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我们要一个一个解决。我们先看看玉米的生长期是几个月。另外几道题我们后面再研究.

3.120÷30等于多少?可以怎样算?(口算,是怎样算的?只要口算合理老师给予肯定)

除了口算外,还有什么方法?(列竖式)列竖式应怎样写,学生回答后师出示竖式。

与上面竖式对比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老师说明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除数是整十数的两位数除法(板书课题)那么商写在什么位置上,为什么?同位可以交流

4.师巡视订正发现的问题,师强调商写在什么位置上?为什么不写在十位上?多指几名同学回答。

小结:计算时我们看被除数的前两位12个十除以30不够1个十,也就是十位不够商1,应该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三位,120里面有4个30所以商写在个位。

5,我们已经算出玉米的生长期是4个月,那玉米在几月份收获哪?让学生口算知道玉米在九月份收获。

6.练习

60)180 90)810 70)350

7.出示:下面是亚洲几个国家的陆地面积

(1)中国的陆地面积约是巴基斯坦的多少倍?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先让学生观察给出的信息,再回答第一个问题,怎样列式计算,学生说出算式,老师板书,指名到板前做,其他学生用练习本做。然后老师指导纠正。

再对比此题与前一道题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被除数和除数的位数相同前一题的商是一位数,这个题的商是两位数?

然后再做第二题。针对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老师都让他们说说算式,对另外几道题的算式我们以后再学习,让学生做一做中国的陆地面积是菲律宾的多少倍?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我们知道在计算除数是整十数的两位数除法的时候要看他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不够除就要看他的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到哪一位的上面。

8.练习

四、综合练习

1.火眼金睛辨对错

2.先说说商是几位数,最高位在哪一位上。

3.先说出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60÷20 480÷60 840÷70

4.出示苹果图

(1)一级苹果每10千克装一箱,能装多少箱?

(2)二级苹果每30千克装一箱,需要多少个箱?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内容?

板书设计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

120÷30=4 960÷80=12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70页红点

教学目标:

继续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明确商的位置,为学习除数是任意两位数除法打下基础。培养主动参与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40÷20 480÷60 270÷30 400÷40

330÷30 540÷90 360÷40 200÷40

2.笔算

960÷30 810÷90 447÷7

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应如何计算?

二、合作探索

1.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玉米的生长期是几个月,并知道在九月份收获,小麦的生长期大约是几个月应如何列式解答?

2.学生回答师写出算式235÷30

通过昨天的学习你能独立完成此题吗?小组讨论商写在什么位置上,运用昨天的知识放手让学生自己做。

3.指一名同学到板前计算,其他学生用练习本做。做完后集体订正。师提问:7为什么写在个位?生长期是7个月零25天大约是几个月?

4.练习438÷60 368÷50

5.通过刚才的练习,找同学说一说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应如何计算,遇到有余数的怎么办,为什么?学生回答后老师再订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综合练习

1.说说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最高位在什么位上?

540÷30 760÷80 349÷40 712÷80

2.火眼金睛辨对错

4 7 3

70 )3 0 0 60 )5 0 8 30)9 0

2 8 4 2 0 9 0

2 8 0

3.()里最大能填几?

20×()<90 ()× 30 <9498>30 ×()

50×()<190 402>70× ()()×60<482

4.列竖式计算

355÷70 369÷90 236÷ 40 480÷30

5.学校食堂每天需要烧煤40千克,运来的500千克煤能烧几天,还剩多少千克?

四、课后总结:通过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

235÷30

第五——七课时

教学内容:

73页信息窗3除法的笔算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掌握“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地计算用两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学习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 四舍五入” 法来试商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铺垫孕状;怎样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你们知道怎样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吗?今天我们来看看农作物是怎样进行灌溉的。(出示情景图)仔细观察,你能看到什么信息?根据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合作探索

出示问题:平均每公顷玉米施肥多少吨?怎样列式?

板书算式:3 7 2 ÷ 6 2 你能直接说出它的答案吗?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

怎样列竖式?板书:6 2 ) 3 7 2 你能接着往下写吗?

自己试着做一做,做完之后同位讨论一下,你是怎样做的?

谁来说一说你的做题过程?

板书:

6

6 2 ) 3

7 2

3 7 2

你是怎样确定要商6的?(学生可能会说出把62看作是60)

明确:我们可以把62看作是60,这样方便我们确定商几。

如果是372÷60,我们要商多少?在哪一位上商?(学生应该能说出在个位上商6)我们来算算看,6×62=372,所以372÷62=6。你为什么要这样想?除数有什么特点?与我们昨天学过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有什么不同?说出在个位上商6)我们来算算看,6×62=372,所以372÷62=6。你为什么要这样想?除数有什么特点?与我们昨天学过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有什么不同?

明确:用四舍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是一个整十的数。

这个方法怎么样?好不好?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试商的方法。验算一下看一看商的对不对。你是用什么方法验算的?

明确:可以用乘法来验算。

三、自主练习

1.计算

92÷23 72÷12 345÷23 864÷32 656÷41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你是怎样试商的?

2.()里最大能填几?

30×()<87 40×()<90 60×()<135 42×()<88

3.火眼金睛辨对错

6 0

7 4 0 9 3 0 5

6 2) 5 4 6 4 3 ) 3

7 6 3 1 ) 2 3 2

4 3 4 3 8 7 2 0 0

0 0 0

4.算一算,你能发现什么?

160÷32 405÷81 192÷24

5.走进生活

王大爷有3个种植草莓的大棚,平均每个大棚收草莓264千克。

(1)如果每箱装12千克,一个大棚收获的草莓可装多少箱?3个大棚收获的草莓共可装多少箱?

(2)每千克草莓卖7元,王大爷今年的草莓共收入多少元?

四、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怎样试商?

板书设计:

372 ÷62

6 0 6

6 2 ) 3

7 2

3 7 2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铺垫孕状:计算下面各题:92÷23 345÷23 864÷32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一、情境导入

昨天我们提过的问题,你还记得吗?回顾情景图,你能根据信息提出哪些问题?喷灌平均每公顷用水多少吨?怎样列式?

板书算式:850÷17

你能不能计算呢?在练习本上做一下。做完之后讨论,你是怎样做的?

二、合作探索

(一)

1.一位同学板书。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20 4 0 20 5 0

1 7 ) 8 5 0 1 7 )8 5 0

6 8 8 5

1 7 0 0

2.说一说你的理由?为什么要把17看作是20?与昨天相比较,两个例题在做法上有什么不同?(通过五入法,把17看作是20)

3.为什么你在做题的时候上改成了5?

明确:这是一个调商的过程。商小了我们要进行调商。

(二)

1.72÷18在练习本上做一做。你是怎样做的?怎样确定商?

2.你首先确定的商是怎样的?明确:商小了或者大了都要调商?

3.怎样区分试商与调商?

850÷17把17看作是20,是()过程,商4小了改商5,使()过程。

三、自主练习

1. 1 7 1÷5 7 2 6 6÷3 8 3 6 8÷1 6

学生板书。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2.火眼金睛辨对错

7 9 5

68 ) 5 4 6 43 )3 7 6 3 9)2 3 2

4 7 6 3 8 7 1 9 5

7 0 8 9 3 7

说出错误理由,并改正。

3.判断商是几位数

162÷39 568÷47 196÷23 80÷18 762÷29

你是如何判断的?

明确: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或者是两位数。

4.有趣的信息

一个人18分钟可吸入108升空气,平均每分钟吸入()分钟。

人在婴儿时期,一天需摄入肉类30克,谷类150克,谷类是肉类的()倍。

四、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说一说怎样求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

板书设计:

采用“ 五入法”

2 0 4 2 0 5 0

1 7 ) 8 5 0 1 7 )8 5 0

6 8 8 5

1 7 0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滴灌平均每公顷用水多少吨?怎样列式?

二、合作探索

(一)板书:323÷17

你能计算吗?做在练习本上。

请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在做题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0 1 9

1 7 ) 3

2

3 除数17接近20,把17看作20

1 7

1 5 3

1 5 3

(二)通过这几天的学习,你能说一说怎样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吗?同位互相总结一下。

总结明确:做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数不是整十数时,把除数看作是一个整十的数来试商,如果商小了或者大了就要调商,余数不能比除数大。

(三)通过我们对农作物灌溉知识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滴灌与灌溉相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三、自主练习

1.你能计算598÷18吗?要怎样算?

2.( )里最大能填几?

2 8×()<1

3

4 9 7×()<

5 7 8 8 6×()<7 7 9

3.计算下列算式。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171÷57 266÷38 368÷16 140÷28

4.走进生活。

三、四年级同学野营,三年级有134人,四年级118人。每18人需要一口锅,每12人住一个帐篷。一口锅,每12人住一个帐篷。

(1)需要准备几口锅?

(2)三、四年级各需要多少顶帐篷?

四、总结

怎样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板书设计:

“ 四舍五入”法

20 1 9

1 7 ) 3

2

3 除数17接近20,把17看作20

1 7

1 5 3

1 5 3

教学反思:

第八——十课时

教学内容:

79页信息窗4

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情境, 通过具体情景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把除数看作是25的做法,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主动参与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学习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

教学重、难点:

掌握将除数看作是25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1课时

铺垫孕状:计算下列算式:310÷62 108÷12 568÷71 117÷13

一、情境导入:

前几节课我们研究过了农作物的生长期以及农作物灌溉情况,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农作物的收获情况。(出示情景图)你看到了哪些信息?根据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平均每公顷花生产量是多少吨?平均每公顷大豆产量是多少吨?

平均每公顷红薯产量是多少吨?平均每公顷土豆产量是多少吨?

二、合作探索

1.我们将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平均每公顷化生产量是多少公顷?怎样列式?

板书:120÷24你能怎样计算?

2.估算24≈20,120÷20=6 口算24×5=120,120÷24=5

竖式:请同学板演。

2 0 5

2 4 ) 1 2 0

1 2 0

3.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把商改成了5?你是怎样试商的?如果我们试着把24看作是25,商会是多少呢?你试一试。

25 5

2 4 ) 1 2 0

1 2 0

4.比较一下那个商商更快?为什么?

明确: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发现把24看作25试商,反而更快,所以如果除数更接近25,我们可以把除数看作25来试商。

5.练习

自己计算下题

168÷24 336÷24

6.平均每公顷大豆产量是多少吨?你能算一算吗?

板书:108÷36=3

40 3

36 ) 1 0 8

1 0 8

你怎样计算?如何试商?如果你改用35来试商呢?再试一试。

明确:我们可以用35来试商。

7.观察这两道题有没有特别之处?

总结:做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时,可以把除数看作是个位数上5的两位数来试商。

三、自主练习

1.计算下列各题

252÷14 182÷26 546÷26

2.根据试商情况,快速找出准确的商

30 5 40 5 20 6

33 )1 6 4 42 )2 2 8 16)1 3 8

1 6 5

2 1 0 9 6

9 1 8 4 2

3.填一填

这道题的关系式是什么?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如果要选择一个厂加工玩具,你会选择哪一个?

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四、总结

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120÷24

25 5

2 4 ) 1 2 0 把除数看作25来试商

1 2 0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你能求一求红薯跟土豆德的产量吗?

二、合作探索

1.列式:红薯:899÷31 土豆:378÷18

你能估计一下吗?红薯跟土豆的产量谁高呢?今天我们就着重学习一下。

2.899÷31怎样估算?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同为交流。

3.全班交流。

板书:899≈900,31≈30,900÷30=30。899÷31≈30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目的是什么?

明确:为了更快地求近似数,我们可以直接把被除数、除数取整十或整百的数,便于估算。

4.你能用估算的方法在求一求土豆的产量吗?坐在练习本上。

订正答案:378≈400,18≈20,400÷20=20。378÷18≈20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你能说一说怎样估算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估算时,将被除数和除数估算成整百或者整十的数,进行估算。

5.红薯和土豆的产量谁的高?为什么?

6.同位互相说一说怎样进行三位数除亿两位数估算?

三、自主练习

1.估算

704÷22 364÷13 888÷12

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为什么?

2.选择

(1)150÷29≈()A 4 B 5 C 40 D 50

(2)902÷31≈() A 3 B 30 C 40 D 50

(3)448÷45≈() A 2 B 10 C 15 D 20

你是怎样做的?

3.走进生活

农博园里种植了15公顷的优质红薯,总产量达到了900吨。

(1)平均每公顷的产量是多少吨?(2)平均每个红薯约重多少千克?

4.世界上每年约有25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平均每13秒就有一人被烟草夺取生命。(1)平均每分钟约有多少人被烟草夺取生命?

(2)吸一支烟,生命大约会缩短多少分钟?

怎样列试?你能说一说你的做题思路吗?自己计算在练习本上。

四、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怎样估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板书设计:

红薯:899÷31 土豆:378÷18

899≈900,31≈30,378≈400,18≈20,

900÷30=30。400÷20=20。

899÷31≈30378÷18≈20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铺垫孕状: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知识?还记得吗?说一说怎样计算三位数除两位数估算?

一、自主练习

1.口算

15×5 320÷40 98÷2 25×4

80×60 320×3 420÷3 200×4

2.计算下列各题

325÷25 914÷14 980÷32 704÷11

怎样试商?把你的结果说一说。

3.人体中的血细胞主要有骨髓来制造。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骨髓平均每天可制造出约15亿个血细胞;在人体失血的情况下,平均每天可制造出约70个亿血细胞。在失血情况下,骨髓造血量相当于正常情况下的多少被?

一个关于人体的小知识,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在练习本上做一做。同位互相交流。

明确答案:70÷15,不能够整除,因此有2种做法。

(1)70÷15=4……5≈5

(2)70≈75,75÷15=5

4.5分钟加豆子比赛。第一组16人夹了480颗,第二组夹了465颗。第一组和第二组平均每人各夹了多少颗?坐在练习本上。

全班订正答案,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480÷16=30(颗)把16看作是15试商。480÷15可商3

465÷15=31(颗)

5.安居工程要为432居民解决住房问题。如果每栋楼有2个单元,每个单元有24户。一共需要盖多少栋这样的楼?

怎样解决问题?你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先求每个单元住多少人,在求需要盖多少栋楼)

(先求每栋搂住多少人,在求能盖多少栋楼)

6.今年赵伯伯家的樱桃喜获丰收。25棵大樱桃树的总产量是750千克,比去年多收了200千克。16棵小樱桃树的总产量是720千克,比去年多收了160千克。大樱桃市场价14元/千克,小樱桃市场价6元/千克。

(1)今年平均每棵小樱桃树比大樱桃树多收多少千克?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找出问题中的关键词:每棵。需要哪些条件?

7.哈雷彗星在1531年、1607年、1683年、1759年出现,哈雷彗星多少年出现一次?从1759年到现在出现了多少次?

四、总结

哪些问题你还不明白?

板书设计:

480÷16=30(颗)把16看作是15试商。480÷15可商3

465÷15=31(颗)

教学反思:

第十一——十二课时

教学内容:

84页信息窗5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并能应用这一规律,用简便方法计算被除数、除数未尾有零的除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学生理解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能根据新知解决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60÷10 12÷2 88÷8 1200÷200 4200÷700

2.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6公顷,5小时耕地多少公顷?8小时呢?

3.25的100倍是多少? 2500缩小100倍是多少?

二、合作探索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知道农民伯伯耕种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他们收割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同学们我们一起看看联合收割机的工作情况吧,谁能说说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根据你的发现,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联合收割机的工作效率分别是多少?)

2.合作探索

你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小组交流后请在课本中每栏内填上联合收割机的工作效率。师:观察表格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我发现了联合收割机的工作效率一样,还发现时间越长,收割的吨数就越多,时间越短,收割的吨数越少)

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选两组数据进行比较,你会发现什么?

(我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商不变的,我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商还是不变.)

这是一个规律吗?我们可以怎样去验证?(再举例子试一试)

下面就采用同学们说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再举例进行验证.学生小组活动,并进行交流.通过同学们举证验证,我们发现确实是一个规律.你们还有其他的意见吗?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0或初以0行不行?学生讨论一下.

我们发现这个规律,怎样用一句话说明白?

明确: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3.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商不变的性质,让学生读一读.

4.我们能不能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来做:4500÷300 ,你能很快说出得数吗?你的根据是什么?

三、自主练习

1.找规律填表

2.先算出每一组题中的第1题的商,然后很快写出下面两题的商,

72÷ 9 36÷ 3 80÷ 4

720÷ 90 360÷ 30 800÷40

7200÷ 900 3600÷ 300 8000÷ 400

3.计算:

480÷ 20 960÷ 30

先用一般方法计算,看一看有没有简便算法,怎样计算简便?

四、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学了这个内容有什么好处?

板书设计:

商不变的规律

联合收割机工作情况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86——87页

教学目标:

继续巩固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计算被除数、除数么尾有零的除法及一些简便算法.

教学重难点:学生理解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能根据新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2800÷ 400 3600÷300 5400÷900 9000÷900

2.想一想,算一算

45÷3 88÷8 65÷5

450÷30 880÷80 650÷50

4500÷300 8800÷800 6500÷500

3.指名说一说除法商不变的规律?

二、探索新知

1.我们运用商不变的规律做题可以简便,你能做200÷25等于多少吗? 让学生讨论怎样做简便? 通过讨论指名回答师指导纠正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4,200乘4得800,25乘4得100,800除以100等于8?),为什么要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4?

2.练习300÷25 700÷25 500÷25 600÷25

学生计算后说说为什么这样做?你是怎样想的?

3.根据864 ÷24=36, ,你能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结果吗?

432÷12 864÷12 432÷24

216÷6 864÷48 216÷24

108÷3 864÷96 108÷24

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回答

4.通过刚才的练习你知道了什么? 让学生回答后师小结.

三、自主练习,

1.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扩大2倍,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应怎样变化?

2.两数相除,被除数扩大5倍,要使商不变,除数应怎样?

3.看谁口算得又队又快

4800÷800 32000÷ 400 22×300 700×40

7700÷700 180÷20 6300÷90 240×5

4.巧算

111÷3 222÷6 333÷9 444÷12

你有什么发现?你能接着写下去吗?

5.凤凰山距离青山溶洞240千米,大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80千米.两车同时从凤凰山开往青山溶洞,小轿车比大客车提前几小时到达?

6.练习86页6题,让学生自己完成,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老师给以指导纠正。

四、课堂总结

你学会了什么?

你能说一说商不变的规律吗?

板书设计:

商不变的规律

根据864÷24=36这个算式

432÷12 864÷12 432÷24

216÷6 864÷48 216÷24

108÷3 864÷96 108÷24

教学反思:

第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88页回顾整理

教学目标:

通过对本单元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有一个系统、整体的把握。引导学生根据课本的资料提出问题,列式解答,在解答过程中,对列式的根据、计算的策略、笔算的方法等进行讨论,使所学知识得到深化。

教学重难点

通过复习以及题目练习,将整个单元的内容串联起来,巩固掌握所学内容,并能灵活运用。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本单元学习了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可以从商的位数来分,可以从计算方法来分。要判断商是几位数你的根据是什么?指名回答后,师总结: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整百整十除以整十数的口算,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估算;商不变的性质;因数和倍数。特别是在计算时,我们要灵活运用试商的方法并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二、练习

1.口算

360÷40 390÷30 800÷20 90÷63

420÷2 460+90 720÷40 43×20

40÷4 13×5 540÷90 87÷3

2.笔算:336÷84 720÷16 912÷24 602÷14

3.估算353÷69 447÷45 238÷42 796÷18

4.□里最大能填几?

(1)商是一位数:□04÷32 7□6÷75

(2)商是两位数:□21÷82 3□9÷34

三、出示资料:椐记载,世界上最高的人是一个美国人,身高是272厘米;最矮的人是一个印度人,身高仅为57厘米。

让学生根据资料提出问题,(世界上最高的人身高大约是最矮的人的几倍?)

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式计算。(272÷57)

为什么用除法计算?(这是求272里面有几个57,所以用除法计算)

计算结果是多少我们可以估算也可以笔算,估算是多少呢?(估算大约是4倍多)找一名同学到板前笔算其他同学用练习本计算。

计算出结果了,你想知道是否正确应怎样做?(应该用乘法验算)

通过刚才的计算你知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应该如何计算,要注意什么?让学生回答,回答不完整老师纠正。

四、综合练习

1.口算15× 5 43× 4 25× 8 30× 40 65× 3450×2

750÷5 700÷ 10 0×760 390÷30 780÷3 100÷ 50

2.火眼金睛辨对错

2 1 1 0 1

3 6 )7 6 3 30 )3 0 0 45 )

4

5 4

7 2 3 0 4 5

4 3 0 4

3.同学们为希望小学捐书。

(1)每小组4人,每人5本,48个小组一共捐多少本书?

(2)48个小组一共捐了960本,平均每个小组捐多少本?

4.根据156÷12=13,你能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结果吗?

312÷24= 156÷6= 312÷12=

78÷6= 156÷12= 312÷6=

52÷4= 156÷24= 78÷12=

根据上面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5.找出下面每行的排列规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4 8 16 32 ()()

(2)243 81 27 9 ()()

(3)2 5 11 23 47 ()()

(4)8 24 12 36 18 ()()

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内容?

板书设计: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

整百整十除以整十数的口算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估算

商不变的性质

因数和倍数

教学反思:

第十四——十七课时

教学内容:

除数两位数的除法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回忆本单元内容。加强计算的计算过程的练习,在此基础上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在练习中掌握本单元内容。使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有一个系统、整体的把握. 使所学知识得到深化。通过“综合练习”针对有层次的练习,使学生达到加深巩固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

通过复习以及题目练习,将整个单元的内容串联起来,巩固掌握所学内容,并能灵活运用。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4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用表格或者知识树的形势把重点内容总结一下。

整理本单元内容。

除数一位数的口算、口算是整十数的口算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

除数是两位数估算

商不变的性质

因数倍数

本节课就来复习一下这些内容。

二、自主练习

1.口算

43×20 360÷40 390÷30 460+90 540÷90 13×5 87÷3 90-63

2.计算下列各题

640÷58 375÷15 548÷27 620÷36 792÷71

3.()里能填几?

(1)商是一位数:()04÷32 7()6÷75

(2)商是两位数:()21÷82 3()9÷34

4.工艺美术车间10天生产了300件挂毯。

(1)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件?

(2)照这样计算,把下表天完整。

(3)现在要生产450件挂毯,如果平均每天生产多生产20件,几天能完成任务?

根据那个数量关系式来解决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5.一只猫头鹰,1年约能消灭480只老鼠。一只杜鹃,1天约能吃松毛虫150条。一只燕子,1年约能吃害虫50万只。一支雨燕,1天约能灭蚊子、苍鹰、蚜虫600只。

(1)一只猫头鹰平均每个月约能消灭多少只老鼠?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解决第一个问题,你要用什么知识解决?提出问题,要与所学知识相符合。学会会替问题。

6.1947年、1958年、1969年和1980年分别是太阳黑子活跃期。

(1)太阳黑子每隔多少年出现一次活跃期?

明确:三个间隔期都要求,在比较,确定间隔期是多少。

(2)今年是太阳黑子活跃期吗?下一次太阳黑子活跃期会在那一年?

7.填表

数量关系式:速度=路程÷时间

8.每立方米空气中,在干燥无树的地方,含病菌400万个;而在林荫道上,却只含病菌58万个;森林只含病菌50—60个。林荫道上,却只含病菌58万个;森林只含病菌50—60个。(1)每立方米空气中,干燥无树的地方所含病菌大约是林荫道的多少倍?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通过数据你能看出什么问题?

二、总结

怎样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板书设计:

整理本单元内容

除数一位数的口算、口算是整十数的口算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

除数是两位数估算

商不变的性质

因数倍数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一、自主练习:

1.计算下列各题

640÷58 375÷15 548÷27 620÷36 792÷71

2.填空

(1)除法计算中,每次出的余数必须比()小。

(2)150÷29≈()

(3)672÷62≈()

(4)两个数相除,商是8,余数是16,这个除法算式的除数最小是()

(5)一个数用6去除,商是28,余数是5,这个数是()

3.()里最大能填几?

28×()<190 57×()<650 66×()<345

45×()<280 70×()<457 30×()<525

4.山东金乡1989年种植面积为107平方千米,2002年增加到341平方千米。一头普通大蒜大约重31克,金乡产出最大一头大蒜重620克。

(1)大蒜种植面积平均每年增加多少平方千米?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5.台风据我们还有720千米,正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向我市袭来。如果现在是21点。台风大约什么时候在我市登陆?

【免费】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几何专项练习+答案(全)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几何专项练习+答案(全) 填空 1、两个完全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 形)或( 形 ) 或 ( 形 )。 2、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能拼成一个( 形 )或( 形) 或( 形)。 3、当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相等时,梯形就变成( 形 )。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 5、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而且它们的的底边也相等,三角形的高是10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选择 6、过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向它的对边画( )条高。 A.无数 B.1 C. 2 D.3 7、下面四句话中,错误的是( )。 A.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而且相等;

B.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 C.平行四边形两条平行边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D.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一定相等。 8、图中有()个梯形,有()个平行四边形。 A.4 B. 7 C. 8 D.9 9、两个( )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 面积相等 B.完全相同 C.等底等高 D.周长相等 10、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8米和6米,斜边长是10米,斜边上的高是()。 A.8米 B.6米 C.米 D.米 11、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而且它们的的底边也相等,三角形的高是6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A、3cm B、6cm C、12cm D、无法确定 判断题

1、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一个梯形可以分成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三角形。() 3、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 4、两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直角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平行四边形、菱形、等腰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6、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叫做梯形。() 7、举一反三: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8、两个大小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9、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测试题 一、直接算出得数: 二、填空。 1.2个是(),里面有()个。 2.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 3.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才能相加。 4.25分钟=小时45厘米=米 5.比米短米是()米,米比()米长米。 6.分数单位是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7.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与分母相差2,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63,这个分数是(),它与的差是() 8.有三个分母是21的最简真分数,它们的和是,这三个真分数可能是()、()、()。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各题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2.8米的()1米的。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四、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里画“√”,错的画“×”。 1.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不同。() 2.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4.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不适用。() 5.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它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6.() 五、计算下面各题。 六、解放程。 七、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八、解决问题。 1.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米,第二次用去米。 (1)两次共用去多少米? (2)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去多少米? 2.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全书的,还剩下几分之几没有看?剩下的比已经看的多几分之几? 3.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了全长,第三天要把剩下的修完。第三天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 4.一个果园要种桃树、苹果树和梨树,其中种的桃树和梨树占总面积的,苹果树和梨树占总面积的。梨树的面积占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答案: 一、略 二填空。 1.,7。 2.相同。 3.分子相加减,通分。 4., 5., 6.2。 7.,。 8.略。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里) 1.C 2.B 四、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里画“√”,错的画“×”。 1.× 2.× 3.√ 4.×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检测卷

第五单元检测 一、直接写出得数。 28+9= 12+40= 9+46= 25-7= 12+7=24+62=80+10=52-40=二、算一算。 三、计算下面各题。 25+68-39 60-(33+15)78-(18+13) 95-(12+19)4×9+65×(30÷6) 四、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 1.45-12=33 33+28=61 2.6×9=5454+3=57 3.46+20=66 80―66=14 4.15-9=6 30-6=24

五、下面是二年级4个班在运动会上的得分情况,请把表格填写完整。 二(1)班二(2)班二(3)班二(4)班男生 得分25分 比二(2)班女生 多得8分 比二(1)班男 生少得5分 18分 女生得分比二(1)班男 生多得12分 8分16分 比二(1)班女生 少得10分 总分()分()分()分()分 六、解决问题。 1.水果店原来有42个柚子,上午卖了12个,下午又进了50个,现在有多少个? 2.东东、月月和童童三人一共收集了90枚邮票。东东收集了42枚,月月收集了17枚,童童收集了多少枚邮票?

3.国庆节到了,学校要搬100盆花布置喷水池。他们还要搬多少盆? 4.同学们种了60棵月季花,又种了4行菊花,每行8棵。种的月季花比菊花多多少棵? 5.王爷爷家养了8只鸭,还养了4笼鸡,每笼鸡8只。王爷爷家有鸡和鸭共多少只? 参考答案 一、37 52 55 18 19 86 90 12 二、47 23 63 39 75 51 88 64 27 33 54 47 64 59 35 31

三、54 12 47 64 42 25 四、1.45-12+28=61 2.6×9+3=57 3.80-(46+20)=14 4.30―(15―9)=24 五、62 24 36 45 六、1.42-12+50=80(个) 2.90―42―17=31(枚) 3.100-(42+38)=20(盆) 4.60-4×8=28(棵) 5.8×4+8=40(只)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单元测试卷(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卷面(3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56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在计算36-5×4时,应先算();计算(12+24)÷6时应先算()。 2.算式32-5-25和32-(5+25)的运算顺序(),计算结果()。 3.根据36-12=24,24÷6=4这两个算式,列出综合算式是()。 4. 23与31的和除以9,商是多少?列式是()。 二、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12分) 三、在里填上“>”“<”或“=”。(4分) 42-6×3 20 (25+24)÷7 49 24÷3÷4 24÷3÷2 38-12-16 38-(12+16) 四、计算下面各题。(共18分) 45-23+18 45÷5÷9 8×(32-27)42+56÷7 90-(36+34) 64÷(57-49)五、看图列式计算。(共8分) 六、给下列算式添上小括号,使等式成立。(8分) 30 + 18 ÷ 6 = 8 7 - 6 × 4 = 4 54 ÷ 6 + 3 = 6 8 ×10 - 6 = 32 (44分) 七、解决问题。(共44分)

1.学校买了1个和2个,一共花了多少钱?(5分) 2.一本故事书96页,聪聪已经看了40页,剩下的打算七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5分) 3.李老师买了8根跳绳,每根6元,付给售货员50元,应找回多少钱?(5分) 4.二年级(1)班有学生45人,(2)班比(1)班少3人,两个班一共有学生多少人?(5分) 5.(12分) (1)买4块蛋糕和1块巧克力,应付多少钱?(2)买了4个汉堡,付了40元,找回4元。每个汉堡多少元? (3)你还能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吗? 6.小马虎在计算“6+ ×5”时弄错了运算顺序,先算了加法后算了乘法,得数是45,正确的得数应该是多少?(6分) 7.女儿今年12岁,妈妈今年36岁。当女儿20岁时,妈妈多少岁?(6分))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考试卷及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 1.图形旋转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旋转的(),二是旋转的(),三是旋转的()。 考查目的:图形的旋转。 答案:中心;方向;角度。 解析:考查了对图形旋转三个关键要素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因为三个要素共同决定了图形的旋转,所以允许答案有先后顺序的改变。 2.图形(1)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图形(2)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图形(3)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 考查目的:旋转的中心。

答案:B;A;D。 解析: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定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通过观察题目可知,图形(1)是以B点为中心旋转的;图形(2)是以A点为中心旋转的;图形(3)是以D点为中心旋转的。 3.如图,指针从A开始,顺时针旋转了90°到()点,逆时针旋转了90°到()点;要从A旋转到C,可以按()时针方向旋转()°,也可以按()时针方向旋转()°。 考查目的:依据图形旋转的知识看图填空。 答案:D;B;顺;180;逆;180。 解析:观察图形可知,A、B、C、D四个点与圆心的连线把这个360°的圆心角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份所对应的角度是90°。指针从A点开始,顺时针旋转90°到D,逆时针旋转90°到B;而要从A点旋转到C点,既可以按顺时针方向,也可以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角度都是180°。

4.观察图形,填写空格。 ①号图形是绕A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 ②号图形是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③号图形是绕()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90°; ④号图形是绕()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 考查目的:图形的旋转。 答案:顺;90;B;90;C;逆;D;顺;90。 解析:根据图形旋转的特征,一个图形绕某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定的度数,某个点的位置不动,其余各点(边)均绕某个点按相同的方向旋转了相同的度数。通过仔细观察,依据图形旋转的中心、方向和角度这三个关键答题。 5.观察图形并填空。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一、填空题。 (1)一筐橘子重x千克,26筐重()千克。 (2)n是大于1的自然数,与n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和()。 (3)幸福小学共有m名学生,其中男生230名,女生()名。 (4)运送了a千克苹果,比李叔叔多运12.5千克。李叔叔运了()千克苹果,两人共运了()千克。如果a=130,那么李叔叔运了()千克苹果。 (5)买8个苹果(苹果x元/个)共()元。付给售货员30元,应找回()元。 如果每个苹果3.5元,应找回()元。 (6)工地用汽车运土,每辆车运m吨。一天上午运了a车,下午运了b车。这一天共运土()吨,上午比下午多运土()吨。 如果a=10,b=8,m=5,那么:一天共运土()吨, 上午比下午多运土()吨。 (7)一本书有a页,张华每天看8页,看了b天。 8b表示__________ _________ a-8b表示______ ______________ 这本书如果有94页,张华看了7天。用上面的式子求出还有()页没看。 (8)两辆车从 A地同时出发背向而行。客车车每小时行a千米,比货车每小时多行5千米,x小时后两车同时分别到达甲、乙两地。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下列数量: 货车每小时行的千米数_______________;到达甲地时客车行的千米数_____ _ _______; 到达乙地时货车行的千米数_________ __;甲、乙两地相距的千米数___ __ _____; 乙地比甲地离A地近的千米数______ ____________。 (9)甲数比乙数大a,若甲数是b,乙数是(). 比x的2倍少18的数是( ).a的平方与b的2倍的和是( ). (10)如果用a表示工作效率,t表示工作时间,C表示工作总量,那么 a =____ ____,t =___ ______,c =___ _______ (11)写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周长公式。 (12) 蜗牛走8米用了a分钟。(用式子表示)蜗牛每分钟走:__ __米,走1米用:______分。 (14)根据运算定律在_____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 7.2+(a+2.8)=a+( ___ + ___ ) (b+5.7)+4.3=b+( ___+ ____) (b×125) ×8=b×(____×___) 2.5×(a×4)=( ___×___)? ___ 4×(25+a)= ___×____+ ___×____ 4b+7b=(___+ ___)?___ ab+ac=___ ?(___ + ___ ) (15)当x= 6 时,x2=( ), 2x=( );当x =()时,x2 =2x。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试卷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达标检测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姓名:班级:分数: 一、脱式计算。〔每题3分〕 56-〔30+12〕 60+40÷8 〔25-18〕×8 27÷〔3 × 3 〕 18+12÷4 8+8 × 9 〔90-36〕÷6 37+5× 9 24÷3× 2 二、我会填〔每空1分〕 1、看下面各题,把它写成一道综合算式。 〔1〕6×7=42 42-15=27 〔〕〔2〕15+9=24 24÷4=6 〔〕 2、妈妈买回3捆铅笔,每捆8枝,送给妹妹12枝,还剩多少枝?这道题先算〔〕,再算〔〕, 3、在12+42÷6这道题里,要先算〔〕法,再算〔〕法。 4、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应先算〔〕,再算〔〕。 5、7个6是〔〕,再加上25的和是〔〕。 6、用30减去35除以7的商,差是〔〕。 7、在52+8×7这道题中,既有〔〕法,又有〔〕,要先算〔〕法,再算〔〕法。 8、二年级有女生13人,男生17人,共有学生〔〕。如果每 5人一组做实验,可以分〔〕组。综合算式是〔〕。三、我会选〔每题2分〕 1.华华花12元买了6瓶饮料,玲玲花3元买了一瓶饮料,哪种饮料便宜,每瓶便宜多少元?做这题,第一步计算的结果是〔〕。 A.2 B.4 C、1 2.同学们参加体操比赛,男生32人,女生24人,每8人一组,可以分成〔〕组。 A.7 B.4 C.13 3、45+14÷7,先算〔〕法。 A、加法 B、减法 C、除法 四、判断题。〔每题2分〕 1、5个小朋友折纸鹤,每人折9只,现须需要折100只,还要折多少只?算式是〔100-5〕×9 。〔〕 2、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可以不要先算括号里的。〔〕 3、把3+5=8和8×4=32改写成一道两步计算的算式是3+8×4。 〔〕 五、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每题3分〕 综合算式:综合算式:综合算式:

五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1)

第9单元总复习 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1)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6页的第2题.课本第119~120页的练习二十八第11~16题。【教学目标】 1.通过一视图和三视图摆放小正方体.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2.进一步明确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并正确计算。 3.能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1.摆一摆。 (1)只给一个正面看到的正方体小木块堆成的图形.怎样摆?有多种摆法? (2)给出从正面、上面、左边看到的正方体小木块堆成的图形.怎样摆?有多种摆法吗? 2.长方体和正方体。 (1)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将学生的回答填在空格中。 ①长方体有个面。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③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④长方体有条棱。 ⑤哪些棱长度相等? ⑥长方体有个顶点。 ⑦还有什么发现? (2)表面积。 学生看图解答: ①上、下每个面是形.长 .宽 .面积是 .两个面积和是。 ②前、后每个面是形.长 .宽 .面积是 .两个面积和是。 ③左、右每个面是形.长 .宽 .面积是 .两个面积和是。 ④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⑤如果这个长方体箱子没有盖子.那么要扣除哪个面的面积?需要材料面积是多少? ⑥如果要在这个箱子的四周贴上一圈包装纸.包装纸的面积是多少?扣除哪些面的面积? (3)体积。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以上面的图为例) ①这个箱子的容积是多少?可以怎么求? 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4)体积单位。 ①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②一般情况下升、毫升是用于什么单位? ③说一说.你所了解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116页第2题。完成课本117页第3题。 1.完成课本第120页的第16题。 此题是图形变换的习题.练习时.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图一是怎样变换得到图二的。 2.完成课本第119页的第11题。 练习时.由学生独立填写.然后全班反馈.反馈时.让学生再次说说表面积和体积的区别。 3.完成课本第119页的第12题。 (1)此题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说1cm3,1dm3.1m3的大小及1L,1mL 的水大约有多少? (2)此题是有关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换算的题目。练习时.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馈。反馈时.让学生说说解题的思路。 4.完成课本第120页练习二十八的第14题。 此题是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实际应用的习题。练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通过分析.学生弄清题意后.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评讲。 三、课堂作业 1.填一填。 2.算一算。 (1)一个长方体长0.8m.宽0.6m.高0.4m.求体积。 (2)一个正方体棱长6dm.求表面积。 (3)一个长方体长12cm.宽8cm.高6cm.求表面积。 (4)一个长方体底面积45dm2.高6dm.求体积。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 元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预案 梯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81页的内容,完成第81页上“做一做”和练习十九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梯形面积时的运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1、小黑板上画下面复习题中的两个三角形图和教科书第80页上面的插图。 2、用厚纸做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其中一个梯形涂成红色。 3、学生将教科书第147页上面的两个梯形剪下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三角形图。 问:三角形的面积怎样求?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我们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怎样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让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拼一拼。教师再边说边演示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下面我们继续学习梯形面积的计算。(板书:梯形面积的计算) 二、新课。 1.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出示教科书第80页上面的梯形图。 问:这个图形是什么形(梯形)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梯形面积的计算。刚才我们回忆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问:谁能依照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每人都拼一拼,摆一摆。然后让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摆一摆。)

五年级数学第五单元

关注污染--------------分数加减法(二) 信息窗1: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第61—64页内容。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公倍数基础上学习的,为后面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本信息窗提供了各种垃圾处理的方式所占比例,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引入对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和通分知识的学习。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并能利用通分比较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具准备: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调动旧知,探究铺垫 1.口答下面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 和8 7 和 8 9 和18 12 和24 8 和12 4 和9 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说出两种特殊情况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填空。

交流时要让学生说说依据什么填的,以引发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回顾。 3.比较下面分数大小. 和和和和【设计意图】充分的知识基础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基础,因此复习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同分母、同分子分数的大小的比较,都为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通分做准备。有了扎实的旧知识基础,探究新知的成功才会成为可能。 二、提出问题,明确探究目的 谈话:(出示信息窗1)从情境图中你都了解到哪些信息?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谈话: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比较大小的问题?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填埋处理与回收处理的垃圾,哪类多? 2.回收处理与其他方法处理的垃圾,哪类多? 3.堆放处理与填埋处理的垃圾,哪类多?…… 对于像1、2这样的问题是关于同分母、同分子分数的大小的比较可及时让学生口答解决,并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对于像3这样的问题则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这两个分数,分母不相同,分子也不相同,从而引出异分母分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涉及到比较分数大小的问题。一个是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一个是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第三个是分子、分母各不相同。其中问题三是学生不能直接运用旧知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出一个新问题:怎样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使学生不知不觉涉及到本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单元分析 单元内容: 第五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立体图形。 教材简析: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识让学生观察具体的实物,不是正式的数学视图,知识让学生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而观察立体图形是初步感知数学视图。 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物体的不同形状,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不同方位对物体进行观察的过程,通过观察掌握有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懂得看事物要全面。 单元重点: 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单元难点: 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 教法与学法: 使学生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让学生观察物体及立体图形的正面、侧面、后面的形状,使学生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课时安排: 新课 3课时 练习 第课时观察物体 授课时间: 学习内容: 教材第68页例1,做一做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活动,能正确辨认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物 体形状、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重难点: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玩具,小黑板,动物卡片等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播放有多种动物叫声的VCD,请学生猜一猜都有哪些动物?,你是怎样猜出这些可爱的动物的? (2)出示几张动物卡片,遮住动物的一部分,请学生猜是什么动物。(3)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撤掉遮住动物的纸片,问学生是怎样猜出来的。 你们看见了动物的不同部位,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拿出熊猫玩具放在桌面上,小组内的同学一起玩耍,并说出自己在座位上所看到的熊猫的形状。 小组汇报: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2)学生画看到的熊猫形状。 咱们来一个画画比赛,看谁能把自己看到的熊猫形状简单而又比较准确地画出来。(小组活动) (3)展示图画。请每组小组长把本组的画收集到一起,并贴在黑板上。请小朋友来介绍你自己的画,讲讲你画出来的形状是从什么角度看到的,为什么熊猫有这么多不同的形状。 (因为我是星熊猫的侧面看的。因为我是从熊猫的正面看的。因为我是从熊猫的后面看到的……) (4)请学生交换座位,再观察,说说自己在新座位上所看到的熊猫的形状。 学生回答。(让学生回原位) (5)请学生拿出自己喜欢的玩具(每组一个)放在桌上,坐在现在的位置观察玩具的形状,并把它画出来。

五年级数学几何题集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几何小实践的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用两个棱长是3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它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少()平方厘米。2.把一个表面积是42平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截成两个相等长方体木块。每个长方体木块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正方体的表面积大()平方厘米。 3.一个正方体棱长之和是36厘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 ),表面积是(),体积是()。 4.一块砖长10厘米,宽6厘米,高3.5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5.17.28立方米=()立方米()立方分米;88000立方厘米=()毫升=()升;3640毫升=()升=()立方分米;9.03立方分米=()升=()毫升;528毫升=()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6.长方体的体积是36立方米,长是6米,宽是3米,高是( )米。7.一个表面积是24平方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8.一个长、宽、高分别是4分米、3分米、1分米的长方体,它是由( )个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组成的。 二.判断题: 1、a a 22 () 2、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的面积一定相等.( )3、有一对相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是正方体.( )4.体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表面积一定相等。() 5.一立方米的木块摆在地上,它的占地面积一定是1平方米。( )6.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7.把一个表面积是64平方分米的木料从中间锯成两段,每段的表面积是32平方分米。( )8.在长方体中有四个面的面积相等的情况。() 9.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4倍,它的表面积扩大8倍。(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带练习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知识点

练习题 一、填空。 1、某厂计划每月用煤a吨,实际用煤b吨,每月节约用煤12a-b/12。 2、一本书100页,平均每页有a行,每行有b个字,那么,这本书一共有( 100ab )个字。 3、用字母表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2(a+b) 4、根据运算定律写出:9n +5n = ( 9+5 )n a ×0.8 ×0.125 = a (0.8×0.125 ) ab = ba 运用乘法交换律定律。 5、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订阅《希望报》186份,比五年级少订a份。186+a 表示五年级订阅《希望报》的份数 6、一块长方形试验田有 4.2公顷,它的长是420米,它的宽是(100)米。 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43厘米,底是19厘米,它的腰是(12厘米)。 8、甲乙两数的和是171.6,乙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甲数。甲数是(156);乙数是(15.6)。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含有未知数的算式叫做方程。(×) 2、5x 表示5个x相乘。(×) 3、有三个连续自然数,如果中间一个是a ,那么另外两个分别是a+1和a- 1。(√) 4、一个三角形,底a缩小5倍,高h扩大5倍,面积就缩小10倍。(×) 三、解下列方程。 3.5x = 140 2x +5 = 40 15x+6x = 168 X=40 X=17.5 X=8 5x+1.5 = 4.5 13.7—x = 5.29 4.2 ×3—3x = 5.1 X=0.6X=8.41X=2.5 四、列出方程并求方程的解。 (1)、一个数的5倍加上3.2,和是38.2,求这个数。

五年级数学几何专项练习

五年级数学几何专项练 习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填空 1、两个完全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形)或(形)或(形)。 2、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能拼成一个(形)或(形)或(形)。 3、当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相等时,梯形就变成(形)。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 5、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而且它们的的底边也相等,三角形的高是10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选择 6、过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向它的对边画()条高。 A.无数B.1C.2D.3 7、下面四句话中,错误的是()。 A.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而且相等; B.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 C.平行四边形两条平行边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D.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一定相等。 8、图中有()个梯形,有()个平行四边形。 A.4B.7C.8D.9 9、两个()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面积相等B.完全相同C.等底等高D.周长相等 10、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8米和6米,斜边长是10米,斜边上的高是()。 A.8米B.6米C.2.4米D.4.8米 11、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而且它们的的底边也相等,三角形的高是6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A、3cm B、6cm C、12cm D、无法确定 判断题 1、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一个梯形可以分成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三角形。() 3、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4、两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直角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平行四边形、菱形、等腰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单元教学设计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从前、后、侧三种角度观察物体 根据看到的物体形状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认识轴对称图形,会找出对称轴 轴对称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了解轴对称图形的运用 认识镜面对称 镜面对称 了解镜面对称中两边图形的关系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也已接触过大量对称图的全过程。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会找对称轴。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及空间观念。 5、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学会欣赏数头美。 五、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能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全面感知事物的能力。 认识轴对称图形,会找对称轴。 了解镜面对称中两边图形的关系 2、教学难点: 能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理解镜面对称现象。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 1、能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能正确辨认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及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能根据镜子里的“像”判断物体的形状。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4节

1、能辩认从前面、后面、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增强空间观念,并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辩认从前面、后面、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能在头脑中进行“虚拟的移位”,即假设自己站在某一指定的位置,会看到物体的什么形状。 三、预计教学时间: 1 节 四、教学活动 (一)情境激趣,引入新知 1、师: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你都认识了吗?(认识)好,看看你们究竟有没有这本事。 2、多媒体出示学生照片,背面及顶部照。猜出来了吗?为什么猜不出呢? 3、然后出示侧面照及正面照。 4、师:其实,刚才同学们在猜他是谁的时候,就用上了观察的方法,你们在用眼睛看,也在用大脑思考,还要做出判断,这就是观察。老师拍了这位同学的背面、顶部、侧面、及正面。再猜猜,老师分别站在他的哪一面?(后面、上面、侧面、前面) (二)引导探索,学会观察 【典型例题】 1、本位观察 请小组拿出所带学具,正面朝向讲台。 小组交流,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到了什么?观察的是学具的哪一面?并简单地画一画

五年级数学下册几何知识复习题

五年级数学知识复习资料 一、基本概念(认真填空并熟记) 1、把一个沿着某一条,如果它 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 关于这条直线,这条直线叫做。 2、轴对称图形 有、、、、、。 3、从3:00到6:00时针沿方向旋转度。从6:00到12:00时针沿方向旋转度。 4、一个长方体中的三条棱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 5、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棱长是2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的4倍。() 6、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72分米,它的表面积是()。 7、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分米,高和宽都是5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棱长和是()分米。 8、观察一个长方体,一次最多能看到( ) 面。 9、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10、在钟面上,分针绕点o旋转30°表示时间经过()分;时间经过15分,分针绕o点旋 转()度。 11、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 12、1平角=()直角,1周角=()平角 13、工人叔叔把电线杆上的线架和自行车架子做成三角形,这是应用了三角形具有()的特征,而推拉或防盗门则是由许多小平边四边形组成的,这是应用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14、一个等边三角形,它的每个内角都是()度,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都是()度。 15、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个面,条棱,个顶点。长方体中相对的面,相对的棱。最多有个面是正方形,有个面面积相等,有条棱长度相等。正方体面积相等。长度都相等。 16、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正方体是

都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是特殊的。 17、长方体的上(下)面面积= ,左(右)面 面积= ,前(后)面面积= ,长 方体的表面积= ,正方 体的表面积= ,无底(或无盖)、通风管要注意。 长方体棱长和= ,长=棱长和÷4—宽—高正方体棱长和= ,棱长=棱长和÷12 18、长方体的体积= ,正方体的体积= 。通用公式是。5的立方表示,写作。长方体的长=体积÷(宽×高)长方体的高=体积÷(长×高) 19、物体所占叫做物体的体积。体积单位有、、。每相邻两个单位的进率是。面积单位有、、。长度单位有。 20、箱子、油筒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计量容积,一般用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常用和,用字母表示为和。测量容积要从容器的里面量。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整理

2019年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整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从小就把这就挂在嘴边,不知道有多少同学做到了呢?不管以前是否做到了,从现在开始也不迟。下面是为大家分享的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1、建立观察角度 (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辨认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2、轴对称 (1)通过欣赏图片,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 (2)通过“折一折”“剪一剪”“说一说”等活动,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找到一条恰当的直线即对称轴,对称轴两边的部分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相同、方向相反即能够完全重合)。 (3)能辨别轴对称图形,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或点子图中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镜面对称 (1)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2)经历探索、掌握镜面对称现象基本特征的过程(镜子里外的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相同、方向相反),发展空间观念。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以上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准备的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 元知识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

五年级数学(第五单元)

五年级数学学业成长评价题 第五单元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26分,每空2分) (1)两个( )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 )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是( )的面积的一半。 (2)一个梯形的上底是2m ,下底7m ,高4m ,它的面积是( )㎡。 (3)一个三角形的底是4㎝,高3㎝,它的面积是( )cm 2;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cm 2。 (4)一个三角形的底是15分米,面积是60平方分米。这个三角形的高是( )分米。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0㎡,高是5m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 )m 。 (6)看下左图,图形①和②都是平行四边形,它们的面积比较,( )。 (7)看上右图,三角形A 和三角形B 的面积比较,( )。 (8)下图是破损的瓷砖,( )块损坏的最多,损坏最少的一块的面积大约是( )平方厘米。(注:每个小方格为1平方厘米) a a 二、看图列式计算(选择合适的条件,再计算图形的面积)单位:分米(28分,(1)~(4)每题4分) (1) 20 第(6)题图 第(7)题图 a b c

(2 (3 ) (4) (5 )求下面组合图形的面积(单位:m )。你能用多少种方法计算,都写出来。(12分) 5 9 10 10 5 5

三、用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46分) (1)下图这块地近似平行四边形。这块地的面积约是多少平方米?(5分) (2)下面是一座水电站拦河坝的横截面图,求这个拦河坝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5分) (3) 下图是面积为96平方米的三角形,底是16米。(5分) 高是多少米? (4)右图是上底10厘米,下底15厘米、面积100平方厘米 的梯形。这个梯形的高是多少厘米?(列方程解)(6分) (5)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底是24.5米,高是12米,每平方米收青菜6千克。这块地可收青菜多少千克?(6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 一、我会填空。(共19分)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6与x的和:__________ (2) 20减去a的差:______________ (3)比x小9的数:__________ (4)b除以13的商:_____________ 2、用、 a b、c表示加法结合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作业本有页 a,已经写了b页,还剩下()页。 4、一辆汽车12小时行驶x千米,平均每小时行驶()千米。 5、含有未知数的()叫作方程。 6、用字母表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S=();当a=5cm,b=3cm时 S=()cm2。 7、当a=0.5时,a2=();当a=46时,2a=()。 8、当a=1,b=2时,在括号里填上“>”“<”或“=”。 a·b()a+b2a()b·b·b a÷b()b-a3a+1()2b 9、在 填上适当的符号,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2分) (1)如果x-11=36,那么x-11+11=36 ()。 (2)如果3x=99,那么3x÷3=99 ()。 10、如果定义a※b=2a+3b,那么2※(3※4)的结果是()。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 1、b×1可以简写为b1. () 2、3x=0是方程。() 3、给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4、因为2a表示两个a相乘,2a表示两个a相加,所以2a一定大于2a。() 5、周长都是x分米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也一定相等。()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面式子中,()是方程。 A、3(x-0.5)=5.2 B、a+2.8-1.2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只含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 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该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 的应用题,运用括号,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相一致, 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学情分析 运算顺序是人们共同遵循的计算规则,是一整套合理的规定。二年级学生已 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础知识,懂得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 算方法,有一定的计算基础,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让 学生独立计算时进行演绎推理,经历“观察算式——回忆运算顺序——规划计 算步骤——按次序进行计算——反思并积累体会”的过程,既发展了他们数学 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掌握运算顺序的水平。以观察、比较、分组讨论、推理 和应用及口算、听算为主线。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采用问题——发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 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问题解决: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的经验,形成计算技能,并且能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