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人教版必修三 10.2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导学案2

人教版必修三 10.2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导学案2

10.2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学习目标】

1.能够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道德冲突

2.明确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含义及其关系

3.在知道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学习重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

追求思想道德修养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课前预习】

1.在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和 ,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2.科学文化修养是指人们在等方面的过程。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的陶冶。

3.人们通过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 ,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 ,树立的过程,就是思想道德修养。

4.良好的 ,能够促进。加强 ,能够促进。

5.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过程。必须努力学习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不尚空谈、 ,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做起。

【课堂探究】

探究一:近日,一段发生在上海地铁的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并引起热议。视频中,一名女乘客在吃泡椒凤爪,并有数粒骨头残渣散落车厢。在遭到指责后,她与周围乘客产生言语冲突。

你是如何看待上述道德冲突的?你还能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吗?

探究二:有人认为:“思想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

探究三: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地方谈到干部选拔问题时,曾多次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切实把政治坚定、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出来。干部选拔为什么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

【体系构建】

【课堂检测】

1.2015年12月16日,国家旅游局公布了第四批游客“黑名单”,5名游客上榜。自《游客不文明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施行以来,已有16名游客被列入“黑名单”。根治游客不文明行为需要游客( )

A.不断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

B.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C.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D.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

2.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干部的道德修养,强调“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说明( )

A.领导干部要坚持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

B.要通过自省、自律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C.传统文化对提高干部的道德修养具有促进作用

D.领导干部与古代先贤的差别就在于他能否自省

3.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应当同时具备的基本素养。下列古语中蕴含二者关系的是( )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战国·孟子)

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北宋·司马光)

③“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明代·陈献章)

④“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东汉·王符)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4.漫画《“息怒”》告诉我们,要克服“路怒症”,公民应该( )

“息怒”

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四有”公民②发挥大众传媒功能,营造社会文明风尚

③提高科学文化修养,适应工业文明要求④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道德目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有时候文明只是十厘米的宽度,有时候只是一张纸的厚度。当我们把十厘米的盲道让出来,当我们在椅子上垫上一张纸,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构成了中国文明的一大步。这启示我们,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 )

①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②必须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③必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④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道德经》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友善既是高尚的个人美德,也是重要的公民道德规范,在维系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市场经济运转过程之中,竞争压力不可避免带来人际关系的紧张,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倡导友善无疑能为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良序、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实的基础。

请运用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关知识,从自身出发谈谈如何做到与人友善。

参考答案

探究一:提示:(1)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现实生活中经常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道德冲突,我们经常面临道德上的“两难选择”。这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老师三令五申考试不允许作弊,但我最好的朋友却要我在考试时给他传答案,我该不该给他传答案?别人在公交车上都没有给老人让座,我要不要让座?到商店买东西,售货员多找了钱,多找的钱该不该还回去?……

探究二:提示:不同意。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对人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对人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那种认为思想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的观点是错误的。当然,认为科学文化修养比思想道德修养更重要的观点也是有害的。

探究三:提示:(1)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2)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对个人的成才和成长至关重要。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造福;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也难以避免人格上的缺失,甚至危害社会。课堂检测:

1.B 解析:游客不文明行为反映了其思想道德修养欠缺,根治游客不文明行为需要游客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B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与题干无直接联系。D项是对国家的要求,不符合题意。

2. B 解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说明通过自省、自律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B项符合题意。坚持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属于自觉提高科学文化修养,A项说法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不一定对提高干部的道德修养都具有促进作用,C项说法错误。能否自省不是领导干部与古代先贤的差别,D项说法错误。

3.B 解析:知识、才干属于科学文化修养范畴,德行、品行属于思想道德修养范畴,②④论述了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正确;①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精神中的自强不息精神,与题意不符;③体现了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和唯物辩证的革命批判精神,不唯上、不唯书,与题意不符。

4. D 解析:“路怒症”指因堵车和路况不佳所导致的驾驶员的攻击性或愤怒情绪,由此可见,“路怒症”的产生反映了驾驶员思想道德的欠缺,③④是克服“路怒症”的有效措施,应入选。①②不是公民所为,不符合题意。

5.A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与题意不符。

6.答案:(1)要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要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团结友善、宽以待人。

(3)要脚踏实地,与人为善,乐于助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4.1传统文化的继承导学案及答案韩百芹

高二政治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学案 编制: 审核: 【学习目标 】 1. 识记并理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2. 了解文化发展的过程,明确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 把握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特点和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 (1) 理解文化发展过程中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2) 识记并理解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 理解教育在传承文化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预习导学】 (一) 、传统文化面面观 1. 传统文化的含义 2. 传统文化继承的具体形式。 (1) _______________ 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 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3 ___________________ 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的继承。中国 __________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 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 —具有深刻影响。 (二) 、传统文化在今天 传统文化的特点 1 )传统文化具有 1、 ( 着 的 (2)传统文化具有 o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时,它 O 。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 的精神纽带。 2、传统文化的作用(双重性):积极作用;消极作用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教材 42页标注)) 2、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面对传统文化,要 ________ 化中 __________ : _________ 的东西,必须 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 探究一: 材料一: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战略研究课题组调 查数据显示,民国初年,我国有 中医80万人,1949年为50万人,现在只有27万人。有数据表明,75%勺在校大学生不知道作为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药学的奠基经典《黄帝内经》 。中医药战略研究课题组曾调 查估计,全国中医院中,中医药的收入与西医药的收入之比 为3: 7。很多中医院走上了“中西医 结合”的道路。 材料二:中南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张功耀在 ___________ ,分辨其中的 的内容,应该 ,自觉地加以 ____________ ___ o [来源: ___ 。对于传统文 o 对于传统文化中 其博客上撰文称,中国应该取消

五年级科学文化素质测评试题

五年级科学文化素质测评试题 (时限:20分钟) 学校班级姓名等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影 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 ()。 2、太阳钟也叫日晷,是测量()的工具,它是根据()制造出来的。 3、昼夜长短会改变动植物的()。比如:()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可 以增加鸡的产蛋量。 4、()根据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 的现象,编排出了()。 5、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行进的。 6、小孔成像的原因是()。 7、越()的表面,反光效果越好。 8、两面镜子的夹角越小,里面所呈现的像就越()。(填“多”或“少”)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1、昼夜形成的原因是()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乌云的遮盖 C、地球的自转 2、新月是指天空中() A、出现月牙 B、出现满月 C、不出现月亮 3、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 A、哥白尼 B、托勒密 C、牛顿 4、猫头鹰睡觉的时间是() A、早晨——下午 B、中午——晚上 C、傍晚——早上 5、牛顿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利用的是() A、三棱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平面镜 6、阳光下绿色的物体,它反射的光是() A、白光 B、绿光 C、红光 D、蓝光 7、关于小孔成像说法正确的是() A、孔越大像越清晰 B、和光的行进无关 C、它的像是景物的倒像 D、光源越亮成像越大 8、下列光源使自然光源的是() A、日光灯 B、荧光棒 C、阳光 D、蜡烛 三、简答题:(10分) 1、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制造彩虹?(3分) 2、为什么说水滴是天然的放大镜?(3分)

九年级历史下册:近代科学与文化学案(含答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近代科学与文化学案(含答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近代科学与文化学案(含答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学案(含答案) [学习目标] 掌握牛顿、达尔文的科学成就;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 贝多芬、梵高的艺术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近代科学家、文学巨匠、音乐美术大师及他们的成就 [学习难点]近代科学文化产生的背景 [课前预习] 一、科学家 1.牛顿: (1)牛顿哪个国家的科学家?英国 (2)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哪些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 (3)牛顿的三大成就是什么? 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 (4)1687年,牛顿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是什么?有什么意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他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达尔文 (1)达尔文是哪个国家的生物学家?英国 (2)达尔文与《物种起源》 ①《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什么观点?包括哪些内容?

1859年出版的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进化论”指出:物种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生物的发展和进化不是由神的意志或生物本身的欲望决定的,而是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结果;人类也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 ②《物种起源》的出版有什么意义? 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 二、文学巨匠 1.巴尔扎克 (1)巴尔扎克是19世纪哪个国家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法国 (2)巴尔扎克生活在法国历史上的什么时期? 法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 (3)巴尔扎克主要有哪些作品?《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 (4)巴尔扎克的作品有什么特色和价值? 描绘社会现象细致,塑造人物栩栩如生、令人印象深刻。 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2.列夫·托尔斯泰 (1)列夫·托尔斯泰是哪个国家的伟大的作家?俄国 (2)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了哪些作品? 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3)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描绘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描绘出宏阔的社会背景下,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 (4)托尔斯泰的小说体现了什么思想内容?

科研人员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docx

科研人员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信息分析与情报方法研究室 许培扬 科研人员的基本素质包括: 科学素质、文化素质、政治素质、信息素质、心理素质等。 1.科学素质与科学精神 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评价问题,而不借用非科学或者伪科学的手段叫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配合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 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 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民主秩序中的科学和技术》(1942年)中对科学精神提出了科学精神特质(ethos)必需的规范构成: 普遍性(Universalism)、公有性(Communism)、无私利性(Disinterestedness)、有条理的怀疑性(Organized Skepticism)。 周光召院士1996年2月在全国科学普及工作会议上作了“加强科学普及,弘扬科学精神”的演讲,他把科学精神扩展为: 平等和民主,反对专断和垄断、既要创新、又要在继承中求发展、团队精神、求实和怀疑精神。 江泽民2000年提出弘扬科学精神: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面对科技发展和各项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通过研究和反复实践,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热爱科学,崇尚真理,依据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进行决策,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努力用科学理论、科学知识以及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武装自己;甘于奉献、攀登高峰,为祖国为人民贡献一切智慧和力量,敢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困难和艰险,始终勇往直前。 科学精神十六个字: 实事求是,探索求知,崇尚真理,勇于创新。 执着的探索精神,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启示或预见,科学家在自己的活动中总是既有方向和信心,又有锲而不舍的意志。 创新改革精神,这是科学的生命,科学活动的灵魂。 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科学活动有如阶梯式递进的攀登,科学成就在本质上是积累的结果,科学是继承性最强的文化形态之一。 理性精神,科学活动须从经验认识层次上升到理论认识层次,或者说,有个科学抽象的过程。为此,必须坚持理性原则。 求实精神,科学须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实事求是,克服主观臆断.求真精神,在严格确定的 科学事实面前。科学家须勇于维护真理,反对独断、虚伪和谬误。 实证精神,科学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 科学不停留在定性描述层面上,确定性或精确性是科学的显著特征之一。 协作精神,现代科学研究项目规模的扩大,须依靠多学科和社会多方面的协作与支持,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 民主精神,科学从不迷信权威,并敢于向权威挑战。 开放精神,科学无国界,科学是开放的体系,它不承认终极真理。 功利精神,科学是生产力,科学的社会效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应当为人类社会谋福利。 可重复和可检验,科学是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实事求是,研究规律并用于改造客观的知识。研究客观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就必然出现的事情)就应具备可重复、可检验原则。因此掌握规律就可以预测和改造客观事物。 例如:经济学就应该研究物质交换的本质规律,而不是经济现象。 实践精神,实践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离开实践,科学毫无意义和真实性。 2011年纪念科学家: 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尔诞辰180周年。 原子核物理之父、实验物理学家卢瑟福诞辰140周年。 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的核物理学家海森伯格诞辰110周年。 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获诺贝尔化学奖100周年。 四位大师的成功之路: 出身贫寒和艰辛的人生经历,是励志成才的重要因素。 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淡泊名利、不怕失败、执著探索,是这些大师走上科学道路并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他们的自信心、质疑精神、科学想象力和洞察力也不可或缺。 青年科研工作者应该: 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提高自主创新的自信心;不满足于模仿和跟踪;敢于质疑和挑战传统理论;敢于思考和提出新的思想和方法;敢于开拓新的前沿领域。 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甘于寂寞、百折不挠、潜心探索。科学研究工作应倡导: 自由探索、鼓励创新、坦诚交流、诚信合作。 科学研究工作要改变: 学而不思、思而不进、盲目跟踪、不敢争论。 科学工作者要发扬四种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 2、科学素质与科学思想 科学思想是指在各种特殊科学认识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能够发现和解释其它同类或更多事物的合理观念和推断法则,它对进一步的、更广泛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具有导向作用。 科学思想是科学知识和方法的概括和提升,有助于知识的扩展和方法的推广。 典型的科学思想有: 数学科学中的极限思想;自然科学中的互补思想;生命科学中的进化思想;社会科学中的和谐思想;思维科学中的系统思想;哲学科学中的转化思想. 《科学思想与创新素质》 通过对古今中外自然科学思想辉煌成果包含从巫术、宗教到科学的历程,我国古代老子、庄子、孔子关于天地、生命规律认识中的科学与哲学思想,我国古代的科技成果,西方主要基础学科成果的科学思想以及创新素质培养等内容的介绍,使大家可以直接从这些内容中获得感性认识和理性升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版(2003年)3、科学素质与科学态度 西方国家很少用科学精神这个词,相近的有批判性思维。美国先进科学协会颁布的《2061 计划》中,提出的科学态度是: 好奇心:善于提出问题,并且积极地去寻求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同步学案(含答案)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课程标准】 通过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梳理】 1.科学家 (1)牛顿 ①简介: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 ②成就: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达尔文 ①简介:英国生物学家。 ②成就:出版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打破了神创论, 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 2.文学巨匠 (1)巴尔扎克 ①简介: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作家。 ②作品:《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 (2)列夫·托尔斯泰

①简介:俄国伟大的作家,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②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3.音乐美术大师 (1)贝多芬 ①简介:德国作曲家。 ②作品:《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 (2)梵高 ①简介:梵高是荷兰的画家。 ②作品:《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等。 【基础演练】 1.(2019·贵州安顺)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是世界著名的教堂,也是英国历史文化名人的墓地。2018年3月去世的著名科学家霍金被安葬在这里,与长眼于此的英国名人为邻。这些“邻居”中,包括A.亚里士多德B.贝多芬C.巴尔扎克D.牛顿 2.(2019·湖南怀化)十九世纪诞生于英国的一项伟大理论,重创了教会的神创说,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以往对人类在生物界位置的看法。该理论是 A.浮力定律B.相对论C.经典力学D.生物进化论

近代科学与文化 优秀教案

近代科学与文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英国科学家牛顿和生物学家达尔文取得的突出成就; 2.知道文学巨匠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及其代表著作; 3.知道天才作曲家贝多芬和荷兰杰出画家梵高及其成就。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认识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贝多芬等人在各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观察、勤奋、坚持不懈等能力与品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牛顿、达尔文、贝多芬等人物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刻苦钻研、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通过分析本课各领域的杰出人物取得成就的过程,使学生树立不畏权贵、敢于捍卫真理和为了科学事业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本课通过科学、文学、美术和音乐等多个领域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的分析,以点带面,概述世界近代科技文艺等方面的成就。 【教学难点】 各领域代表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及其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欧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导致激烈的社会变革,也为科学、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一时期,在文学艺术等领域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的知识。

二、讲授新课: (一)科学家 1.牛顿: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①三大成就: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微积分学。 ②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年)——使物理学称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 ①著作:《物种起源》(1859年) ②观点:“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③意义: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 (二)文学巨匠 1.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①代表作:《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 ②作品特点:巴尔扎克的作品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2.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①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②讨论:托尔斯泰的为什么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托尔斯泰的作品深刻反映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俄罗斯社会不平等的现实,揭露了当时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所以,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三)音乐美术大师 1.贝多芬:德国天才作曲家。 ①代表作: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 ②作品特点: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表达出作者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 ③《英雄交响曲》反映了哪一个重大的社会题材? (这首交响曲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表现出贝多芬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敬仰和对共和革命英雄的崇拜感情。原打算献给拿破仑,后因拿破仑称帝,贝多芬才愤而涂掉拿破仑的名字,改写成“为纪念一个伟大人物而作的英雄交响曲”。) 2.梵高:荷兰著名画家。 ①代表作:《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 ②《向日葵》的艺术价值:该画用笔粗厚有力,色彩对比既单纯又强烈,产生了艳丽、和

【人教版】(新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近代科学、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主要作品及其代表人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和梵高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和关注国家前途命运的基本素养和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学生勤于探索、谦虚谨慎、敢于捍卫真理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梵高艺术画派特点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据传说,有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在他身边。牛顿看见后,反复思考苹果掉落的原因。在“苹果落地”的启发下,经过专心研究,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受到了怎样的启发?万有引力定律是怎样的一个定律?这与牛顿观察“苹果落地”有怎样的关系?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近代科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史料,了解牛顿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的杰出成就,认识万有引力定律在物理学上的重要贡献。 材料展示: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高度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计算并成功预言了彗星的回归时间,这颗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设问:牛顿出版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哪些科学理论?对“哈雷彗星”的预言说明了什么? 提示: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哈雷彗星”预言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

高中人教版文化生活校本教材(导学案)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单元概述 本单元阐述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力量表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及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等一系列问题。从逻辑上看,本单元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第二单元的深化和展开,又是第四单元的基础。 本单元内部的结构关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特征一)——源远流长(汉字和史书典籍见证)——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新辉煌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特征二)——独领风骚(独特性: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文化地域差异(区域性:吴越文化、滇黔文化)——文化民族性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爱国主义为核心)——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3.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知道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的辉煌历程和近代的衰微,识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 是文字和史书典籍 2、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分析:联系实际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 2、提高学生整合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能力。要引导学生以“文

化”为主线,整合不同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加 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的中华民族文化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和为中华文化、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二、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难点: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课前预习案】(20分钟) 一、阅读与思考: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62—P66,在教材找出并勾画以下知 识,初步识记 自主探究 1、古代辉煌的历程 阅读课本P62—63,思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过程?在教材上做好标记和勾画。 2. 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1)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阅读课本64页思考问题并在教材上做好标记 ① 文字、汉字的意义是什么? ②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是什么? 3、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阅读课本第65、66页思考问题并在教材上做好标记。 ①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华文化为什么在近代思考: 1、归纳总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什么? 2文字的作用与汉字的作用有何异同? 3、判断: (1) 文字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主要标志。( ) (2)汉字为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

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新世纪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思维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先导,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倡导“解放思想、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为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公民科学素养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公民科学素养是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以及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判断各种事物的能力。科学素养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的科学素养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软实力,从根本上制约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自主创新、科技发展不仅依赖于社会的物质保障,还有赖于能够激发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广大公众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21世纪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但实质上是科学、人才的竞争。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那么公众科学素养就是第一国力,必须不断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才能为自主创新提供一个不竭的源泉。这就好像“鱼”与“水”、“树木”与“土壤”的关系,离开了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自主创新就没有扎实根基。但目前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现状远远不能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因此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提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把我国公众培养成具有一定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的群体,既是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根本。科普工作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科协作为科技群众团体,是科普工作的重要社会力量,在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为自主创新创造良好氛围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二、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 中国科协按照国际通用方法,五次对全国(除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外)18——69岁成年公民科学素养进行了调查。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是1.98%(其中城市为4%左右,农村为0.7%)。50个中国人中只有一个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比发达国家至少落后了二三十年。 文化程度越高,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越高。学生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最高,达15.6%;家务劳动者等科学素养比例较低。 电视是中国公众获得科技知识、信息最主要的渠道。但几乎不接触因特网的公众高达91.6%,92.3%的公众没有参观过科技馆,公众参与科技周的人数仅为11%。 这些数字说明,提高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迫在眉睫、任重而道远。 三、提高公民科学素养,为自主创新创造良好氛围的对策建议 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应该遵循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的方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首次写入了科学普及和创新文化建设。由此可以看出科普工作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近代的科学和文化(一)教案

近代的科学和文化(一)教案 Modern science and culture (1) teaching plan

近代的科学和文化(一)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 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 方式存在,不可改变。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本教案根 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 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 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第27课 教学目标 需要掌握的知识:解析几何学和微积分的创立;牛顿及《自 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法拉第及电磁感应 原理;原子——分子结构学说的确立;门捷列夫制定化学元素周 期表;达尔文及其生物进化论学说;巴斯德及微生物学的创立; 居里夫妇及放射性元素镭。 通过引导学生编制近代自然科学简表,培养学生归纳、提炼 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近代时期自然科学的学习,了解它的迅速发展,认识 到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促进了生产发展所引起的,同时自然科学的发展,反过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巩固了资本主 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胜利;通过了解近代科学家的巨大成就及他

们献身科学的崇高品德及勤奋刻苦、执着追求的进取精神,使学 生继承并发扬科学家们的优秀品质。 教学建议 本课地位 本节主要概述了17——20世纪初期自然科学成就。在这近 三个世纪的时间里,资本主义经历了相当长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并于19世纪70年代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过渡。经济发展为 科技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同时,文艺复兴后重视实践和理性的风 气也促进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成就转化为生产力,又 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重点分析: 牛顿对力学的贡献;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学说;门捷列夫和 元素周期表;居里夫妇发现镭元素;爱因斯坦及相对论。这些科 学家在他们各自的研究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事迹及 献身科学的精神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 难点分析: 涉及了许多自然科学知识,如解析几何学、微积分、运动三 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电磁感应原理、原子——分子结构学说、化学元素周期表、生物进化学说、微生物学等。这些知识都是在

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概念

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概念、构成要素 玉门市第一小学万金刚王永琴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观已渗入我国现代教育各方位,所谓人的素质,通常指:在人的先天禀赋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形成的适合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是社会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在人的身心结构中的内化和积淀。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就指学生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文化知识的掌握、应用、交流、德情况。而各学科学生的素质又是各不相同。 1、语文素质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素质的根是语文素质,所以语文素质是民族的根之根。”而所谓语文素质教育,就是依据教学大纲,凭借语文教材及课外读物,通过教学及课外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和人文素质的教育过程。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相当丰富。那么,语文素质有哪些内涵呢?庄文中先生说:“语文素质,除了理所当然包括语言、现代文读写、文学欣赏等能力外,这里主要指同语文相关的民族文化素质:民族当代文化素质、民族文化传统素质、民族审美情趣的素质、民族精神的素质。”这是高层次的素质,那么针对小学生来说,语文素质指听说读写能力,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素质极重要的构成因素,而且学生的语文素质的养成,必须以读写听说训练为途径。因此,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扎实的读写听说训练。 语文素质从属性上来说,是制约语文教育,同时又通过语文教育对主体施加影响的一种生理、心理特征,它包含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智力和语文人格四个方面的因素。在语文素质教育中,传授语文知识是基础目标,培养语文能力是主要目标,发展语文智力是深化目标,而塑造语文人格则是主体目标。人格在语文教育中塑造、形成和发展,反过来又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智能的发展施加积极的影响,并由此产生一轮又一轮的良性循环,促进语文教学的向前发展。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教案(公开课)

第十课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第二框《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教学设计 政治组:王丽一、教材分析 《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文化生活》第十课第二框题的教学内容。主要学评析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说明青少年应该不断地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框题的学习,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了国家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关内容,,本课将从微观上即从个人的角度重点学习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原因及具体要求。本课内容离学生的距离较近,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识记: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含义。 理解: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内在联系。 分析:当代中国青年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正确分析当今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的思想道德冲突,认识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给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带来的冲击挑战。 ②面对生活中的道德冲突,提高自己明辨是非能力。 ③通过对“两个修养”的对比和学习,提高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当代中学生自觉提高自身全面素质的能力,不断地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学生努力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归纳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五、教法学法 情景教学法,通过讲述社会生活中的事例,展示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 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思考对道德冲突时如何判断选择。 体验式教学,让学生体验思想道德价值。 学生学法:自我阅读法、列举法、讨论法、归纳法等自主学习法。

文化素质的重要性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作为主要目的和内容的教育。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伦理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我国从1995年提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这是我国实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共同进步,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四有”新人,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一项基础工程;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新形势下,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来看,仍未能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应试教育忽视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因此高等教育急需在学生进入社会之前进行文化素质的“补课”,更高层次的要求则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弥补大学生文化素质欠缺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教会其如何做人,这在当前至关重要。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重要转折的时代,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高速增长,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极大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使得科学教育倍受青睐,人文教育却受到冷落,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文现象,并随之带来一系列世界性的社会问题,诸如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精神空虚等等。为此各个国家都在采取办法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特别是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做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可见,加强文化素质正是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 文化素质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时代所要求的科技人才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还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而且越是科技进步,就越要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教育是基础,而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则是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基础,是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最重要的环节。 二、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高新科学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的兴起,随着企业用人机制和毕业就业体制的变革,社会各界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高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任。因此,各高校要进一步提高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加强对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检查落实,努力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高素质的毕业生,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党和国家对高等院校的热切期待。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人文教育薄弱是人才培养方面最为突出的现实,在这特定时期提出并实施文化素质教育,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学案 一、内容标准 通过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学习目标 1.掌握牛顿、达尔文的科学成就,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贝多芬、梵高的艺术成就。 2.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树立为科学献身的人生理想。 3.通过对著名科学、文化代表人物生活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网络上疯传的世界上最著名的水果是什么吗? (二)探求新知 1.近代科学与文化发展的背景 2.自主学习

3.合作探究 探究一:以牛顿、达尔文为例,我们能从科学家学到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材料一:少年时的牛顿沉默冷静、喜欢思索,特别喜欢制造机械。有一次,有人在城北建起了一座风车。牛顿跑去认真观察了半天,之后做了一个风车模型。他还为风车模型装上了一个踏车,让一只小一个老鼠“磨工”,带动风车模型转动。 ——引自教材28页“人物扫描”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牛顿 材料二:达尔文22岁时,受“小猎犬号”船长的邀请,进行了近5年的环球航行。船长本来希望达尔文能够找到科学证据来验证《圣经》的记载,没想到旅行结束后,达尔文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引自教材29页“人物扫描” 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 ——达尔文 探究二: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请以牛顿、达尔文为代表,说说科学家是如何推动社会发展的。 材料一: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1687年,牛顿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牛顿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计算并成功预言了彗星的回归时间,这颗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材料二: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著作《物种起源》出版。在这本书中,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古生物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教授说“我不会因祖先是一只猴子而感到羞愧,但我会羞于与一个运用极高天赋来混淆真理的人为伍。” 探究三:列宁称列夫?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请分析托尔斯泰作品的价值。 材料二:19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很大比重,近40%参加工业生产的劳动者是农奴。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农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导学案(1)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7.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导 学案 【学习目标】 1 ?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2.理解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意义。 3 ?结合当今世界思想文化发展的实际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分析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4、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含义,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使用说明】 1.根据预习案提示,认真研读教材第七课的第二框,在课本上勾划出 重点内容,并用红笔标注出不明白的问题,完成自学整理的相关题目 2.在预习、熟记重点知识的基础上,完成探究案,做好总结巩固,提升理解能力,为课上小组展示做好准备。 3.在预习过程中熟记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要性、重要性)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等重点知识。 【学习重点难点】 1、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2、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学习过程】

、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1?民族精神的时代性 民族精神作为__________ 的结晶,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________ 。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主体:中国共产党人的__________________ 。 (2)特征:深厚的______ 性、鲜明的_________________ 。 (3)表现:井冈山精神、______________ 、延安精神、红岩精神、等。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及改革时期: (1)特点: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___________ 内容并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2)表现:雷锋精神、__________________ 、大庆精神、抗洪精神 和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1]国庆群众游行中的“奋斗创业”、“众志成城”、“北

2020-2021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学案(无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导学案 一、目标引航: 1.掌握牛顿、达尔文的科学成就;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 2.贝多芬、梵高的艺术成就。 3.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预习重难点: 重点:近代科学家、文学巨匠、音乐美术大师及他们的成就 难点:近代科学进化论的相关内容 三、开始学习: (一)基础闯关,自主学习 学法点拨:阅读教材P28—32,结合导学稿“标语”,把填空的知识点在课本上记录和标注出来。 ☆科学家 1.牛顿 (1)国籍: (2)地位:的奠基人之一。 (3)主要贡献: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光学分析和是他的三大成就。 (4)著作:1687年,牛顿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

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影响:牛顿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达尔文: (1)国籍: (2)贡献:1859年,出版了。 (3)意义:《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4)地方:近代生物的奠基人。 ☆文学巨匠 1.巴尔扎克 (1)国籍: (2)著作:“”小说集中的《欧也妮·葛朗台》《》等。 (3)评价:巴尔扎克的作品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2.托尔斯泰 (1)国籍: (2)著作:《》、《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3)评价:反映了在了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 (4)地位:托尔斯泰是“”。 ☆音乐美术大师 1.音乐——贝多芬

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中政治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导学案(创新班,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一、学习目标: 1、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2、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学典籍 4、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6、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7、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二、知识梳理: 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一)古代辉煌的历程 1、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的辉煌历程 2、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1)文字的作用、地位: (2)汉字的作用、地位: (3)史书典籍的特点: (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中华文化在近代衰微的原因: 2、怎样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1、文学艺术的作用、中国文学艺术的作用: 2、科学技术的地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1、区域文化的成因: 2、区域文化间的关系: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1、各民族文化的地位: 2、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关系: 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2)含义: (3)意义: 4、中华文化的力量的作用、表现 (1)作用: (2)表现: 三.易错意混点 1.秦的统一,使古代中华文化进入了全盛时代()

2.汉字在今天为中华各民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是受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 4、我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注重理论创新。() 5、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6、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也就不同。() 四.巩固训练 1、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①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来的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发展的民族,必然要有一种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精神。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原因是() ①中华文化没像其他文明一样,被外族入侵而中断、湮灭②汉字的演变与使用③史书典籍的传承④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3、近代中国文化衰微的原因有() 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②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③维新运动出现④洋务运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这句话所体现的中华文化() A、从未衰微 B、盲目自大 C、源远流长 D、博大精深 5、各民族同文是指各民族统一使用汉字。下列关于汉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字出现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B、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C、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D、汉字是维系中华民族的唯一纽带 6、一位英国学者在对著名科学史学者李约瑟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进行提炼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这一结论说明() ①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②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④中华艺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 A.包容广纳 B.推陈出新 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 8、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侗族大歌、壮族山歌、蒙古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藏族舞蹈、朝鲜族舞蹈等都极具特色。由此可以看出() ①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②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水火不容③各民族文化有各自的民族特性④各民族文化独立于中华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9、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为中华文化所吸收和借鉴。这突出体现了()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D.中华文化的继承性 10.2014年4月12日,癸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举行,来自海内外的各界嘉宾万余人喜聚盛典,拜谒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共同祈福华夏繁荣昌盛。大典主题为“同根同祖同源,和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