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本节要览

本节主要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元素周期律及其实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的应用,用2课时 完成。分析课本所列的 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归纳总结出原 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通过对前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及原子结构的分析, 总结

元素原子结构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通过对第三周期元素化学性质的分析,

总结出元素性质周

期性变化的规律,从而最终归纳出元素周期律及其实质。

第1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课前激趣导案

【情景导入】

3.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

较低,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 能画出1?20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并能判断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能

力目标

难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的应用。

课前自主预案

【空格点击】

一、电子层

1.原子是由 原子核 和 核外电子 构成的。多电子原子里,电子分别在

能量 不同的

区域内运动,人们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称之为电子层。

上图分别是钠原子与氯原子结构图, 么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什么规律呢?

从图中可以看出,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那

能根据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画出 重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20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层n

1 2 3 4 5 6 7 字母

K

L

M

N

O

P

Q

2.

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在各电子层中,离核最近的电子层是K层,该

电子层上的电子的能量最低。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 电子总是尽可能地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

2.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时,先排层,充满后再填充丄层。

【思考交流】

1. 原子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先从内层排起,是否一定是排满一层后再排下一层?

提示:不一定。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时,先排K层,K层充满后再填充L层,L层充满后再填充M层,再往下就不是M层充满后再填充N层了,如钾元素原子核共有19个电子,其K层排2个电子,L层排8个电子,M层最多可容纳18个电子,但实际上,钾原子的M 层上排了8个电子,N层排了1个电子,并不是“ M层充满后再填充N层”。

2. 惰性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通常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试从其原子结构上分析惰性气体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

提示:一般情况下,当原子最外层达8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时为2个电子)的结构,

称为相对稳定结构。惰性气体的原子结构就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所以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其他原子一般不是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将想方设法趋向于稳定结构。

课堂互动学案

考点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知识归纳】

1. 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然后由内向外从能量较低的电子层逐

步向能量较高的电子层排布,即:排满K层再排L层,满L层才排M层。

2. 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个(n表示电子层序号)。如K、L、M、N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分别为2、& 18、32。

3.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是最外层时,最多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4. 以上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机械地理解和套用。如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

最多可以排布18个电子,而当它是最外层时,最多只能排布8个电子。

【典例解析】

例1、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A. 原子K层上只有1个电子

B. 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

C. 某离子M层上和L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层的4倍

D. 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审题导读: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分析。

思路解析:元素M层有电子,其L层一定有8个电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 倍,则M层上电子数为32,而M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B项不正确。

参考答案:B

规律总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各条规律都是相互联系的,在分析有关问题时是注意综合考

虑,不能孤立地机械地理解和套用。

【跟踪训练】

1. 下列有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B. 每层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C. 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

D. 核外电子排布时排满K层排L层,排满L层排M层,排满M层排N层

解析:M层若排满为18,19号钾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 8、1,并不是排满M层再排N 层,D项不正确。

答案:D

2. 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5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

A. 14

B. 15

C. 16

D. 17

解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原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5,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15,

B项正确。

答案:B

考点二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和应用

【知识归纳】

1. 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

核外电子排布可以用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结构示意图是用小圆圈和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原子核及核电荷数,用弧线表示各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

子数。要注意无论是原子、阴离子还是阳离子,圆圈内的核电荷数都是不变的,变化的是核外电子数。

⑦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He、Be、Mg。

例:

粒子符号原子核核內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2.核外电子排布的应用

根据原子核电子排布的某些特点,可推断元素的原子核电子排布及确定元素种类,注意总

结以下特点和规律。

(1) 1?18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与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特殊关系有:

①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一半的元素:

②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

③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

④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

⑤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

⑥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H、

Be、

2倍的元素:

3倍的元素:

4倍的元素:

Li、Na。

Li、Si。

Ar。

C。

O。

Ne

⑧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Al 。

(2)常见的10 电子微粒

①分子:Ne 、HF 、H 2O、NH 3、CH 4 等。

②阳离子:Na+、Mg 2+、Al3+、NH4+、出0+等。

③阴离子:F-、02-、N3-、OH-、NH2-等。

(3)常见的18 电子微粒

①分子:Ar、HCl、H2S、PH3、SiH4、H2O2、N2H4 等。

②阳离子:K+、Ca2+等。

③阴离子:Cl-、S2-、HS-等。

【典例解析】

例2、(2010大纲全国II ,12)短周期元素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X、Y+、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3、4、2(不考虑零族元素)。下列关于这些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X 和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2 种二元化合物

B.W 和X 、Z 两种元素分别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均有直线形分子

C.W 、X 和Y 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碱性化合物

D.Z 和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其水溶液均呈酸性

审题导读:根据各元素原子核电子排布的特点确定元素,再进一步比较其有关单质及化合

物的性质。

思路解析:若W为第一周期,只能为He,不符合,若W为第二周期,W为碳,X为氧,

Y 为钠,Z 只能为第三周期,是硫。碳、钠、硫均可与氧形成至少2 种氧化物,A 项正确;

CO2和CS2都是直线形分子,B项正确;碳、氧和钠形成的Na2CO3属于碱性化合物,C项正确;CS2不溶于水,Na2S水溶液均呈碱性,D项错误。

参考答案:D

规律总结: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性质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进行综合分析, 可以确定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跟踪训练】

3. 下列粒子中,其最外层与最内层电子数之和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是()

A. S

B. Mg

C. Cl

D. Be

解析:该原子核外有3 个电子层,最内层为K 层,有2 个电子,次外层有8 个电子,则最外层有6个电子,该粒子为S原子。

答案:A

4. (2009宁夏学业水平测试)某元素原子核外L 层电子数比K 层电子数多3,则此元素在

周期表中位于()

A .第二周期第V A族B.第二周期第四A族

C .第三周期第V A族D.第三周期第四A族

解析:K 层电子数为2, L 层电子数比K 层电子数多3,则L 层电子数为5,位于第二周期

第V A族。A项正确。

答案:A

课后巩固练案

1. 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原子的()

A. 相对原子质量和核电荷数

B. 电子层数和质子数

C. 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

D. 质子数和中子数解析: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取决于电子

层数,主族序数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C 项正确。

答案:C

2. 下面关于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

B. 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

C. 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

D. 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

解析: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C 项不正确。

答案:C

3. 某元素M 层的电子数是L 层电子数的1/2, 则该元素的原子是()

A. Li

B. Si

C. Al

D. K

解析:元素M 层有电子,其L 层一定有8个电子,则其M 层为4 个电子,其核外电子排布为2、8、4,是Si 元素,B 项正确。

答案:B

4. 今有A、B、C三种元素,A、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6、2, 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 倍,A 原子比B 原子多一个电子层,C 原子比B 原子少一个电子层,这三种元素分别是()

A. S、Si、Be

B. S、C、He

C. O 、Si、Ca

D. O 、C、Mg

解析:B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 倍,则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4,B 为C元素,A 原子比B原子多一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 A为S元素,C原子比B 原子少一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C 为He 元素,B 项正确。

答案:B

5. X、Y、Z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短周期元素,X和Y同周期,Y和Z同主族,三种元素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1,则X、Y、Z 分别是()

A. Mg 、Al 、Si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

B. Li 、Be、Mg

C. N、O、S

D. P、S、O Al、Si不冋主族,A项不正确;Li、Be、Mg三种兀素最外层电子

数之和为5, B 项不正确;N、O、S 三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1,C项正确;P、S、O三种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9,D项不正确。答案:C 6. A 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B 元素原子最外层上有6个电子,则A、B 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 A2B3

B. A3B2

C. A2B

D. AB 2

解析:A 元素原子核外有3 个电子,则其最外层有1 个电子,化合价为+1 价, B 元素原子最外层上有6个电子,化合价为-2价,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2B,C项正确。

答案:C

7.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最外层只有1 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B. 最外层有2 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 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D. 最外层电子数为7的原子,最高化合价一定为+7 价解析:氢原子最外层只有1 个电子,但它是非金属,A 项不正确;氦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但它是非金属,B 项不正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核外各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只有

4 号铍,是金属元素,C 项正确;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但氟无正价,D 项不正确。

答案:C

8. 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则在周期表中的前10号元

素中,满足上述关系的共有(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解析:前10号元素指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元素,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则两种元素分别位于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其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为 1 : 2, 第一周期只有氢和氦两种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和2,则第二周期对应元素原

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和4,即铍和碳,符合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的两组元素分别为:氢和铍,氦和碳,只有两组,故答案为B项。

答案:B

9. 某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电子层数的5倍,其质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该元素的

名称是____________ ,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 ,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 。

@)))1

答案:磷P

10. 已知X、Y、Z都是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

核外电子总数相同,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Y和Z可以形成两

种气态化合物,则:

(1)X 是_____________ ,Y 是 _____________ ,Z 是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Y和Z组成,且Y和Z质量比为7 : 20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由X、丫、Z中的两种元素组成,且与X2Z分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两种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Y、Z可以形成一种盐,此盐中X、Y、Z元素的原子的个数比为4 : 2 : 3,该盐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答案:(1)氢氮氧(2) N2O5 (3) NH4+ OH-(4) NH4NO3

课外知识拓展

能量最低原理

自然界一个普遍的规律是“能量越低越稳定”,原子中的电子也是如此。电子在原子

核外排布时,要尽可能使电子的能量最低。怎样才能使电子的能量最低呢?比方说,我们站

在地面上,不会觉得有什么危险;如果我们站在20层楼的顶上,再往下看时我们心里感到

害怕。这是因为物体在越高处具有的势能越高,物体总有从高处往低处的一种趋势,就像自

由落体一样,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物体会自动从地面上升到空中,物体要从地面到空中,必须

要有外加力的作用。电子本身就是一种物质,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即它在一般情况下总想处于一种较为安全(或稳定)的一种状态(基态) ,也就是能量最低时的状态。当有外加作用

时,电子也是可以吸收能量到能量较高的状态(激发态) ,但是它总有时时刻刻想回到基态

的趋势。一般来说,离核较近的电子具有较低的能量,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电子的能量越来越大。

一切自然变化进行的方向都是使能量降低,因为能量较低的状态比较稳定,此谓能量最

低原理。因为能量最低原理,所有的能量都是由高出流向低处,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

是有方向性的,任何自发反应,能量守恒,但是熵都变大,因为有能量差,最终才有了能量的转换和传递。当这些能量差被我们用完的时候,即宇宙中所有的事物能量相等时,被称为

[新教材]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一册 第4章第2节 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 学案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一课时元素周期律 学习目标:1。知道核外电子能量高低与分层排布的关系。2.能够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写出常见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以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为例,探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图示如下: 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1~8的周期性变化(第一周期除外). 2.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呈现由大到小的周

期性变化. 3.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1)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以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为例,探究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图示如下: 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即同周期:最高正价:+1→+7(O、F无正价),负价:-4→-1。 (2)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①钠、镁、铝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②硅、磷、硫、氯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3)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4)元素周期律 ①内容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②实质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排布均呈现由1个电子递增至8个电子的周期性变化() (2)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一定越小() (3)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只显正化合价,非金属元素只显负化合价() (4)任何元素均有正价和负价() (5)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 [答案](1)×(2)×(3)×(4)×(5)√ 2.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A.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B.第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第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C.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D.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解析]在同周期中,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A项错误;同周期的第ⅠA族和第ⅡA族的

化学《元素及元素周期表》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四节 元素及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 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会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并记住常见的元素符号。 2. 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它的信息。 二、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 如水是构成的,汞是由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构成的。 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数,钠原子和钠离子是否属于同种元素?。为什么?。元素:具有相同(即)的一类原子总称。 (二)、温故知新: 1、下列说法有没有错误?将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 ⑴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⑵二氧化硫中有硫和氧两个元素。 ⑶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⑷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⑸一个水分子是由2 个氢原子和1 个氧原子构成的 2、填上合适的元素:

⑴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⑵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⑶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⑷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3、联系生活:小华用凉开水养鱼,不久鱼全死了,下列哪个是合理的解释 A、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元素 B、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原子 C、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水分子 D、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气 4、5 题见课件。 (三)、自主学习与探究: 阅读课本46-47 页,完成自主学习知识点一、二。 知识点一:元素的种类 1. 稀有气体: 2. 金属元素: 3. 非金属元素:. 知识点二:元素的表示---国际通用(元素符号) 1. 为什么要使用元素符号? 2. 元素符号的读法: 3 .元素符号的书写: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 4.元素符号的意义

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教案

宝鸡中学活页课时教案 教学方法阅读探究讨论归纳法

【复习巩固】第一课时复习巩固: 1.几个概念: ①原子序数== == == , ②周期序数== ③主族序数== == 2.写出Al、C、O三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再分别找出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3.写出K、Na与水反应的方程式 、 (思考)两者性质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是哪一个比较活泼?与原子结构有关吗? 4.(20XX年全国)下列离子中,所带电荷数与该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等的是()A.Al3+B.Mg2+C.Be2+ D.H+ 5.已知某元素R原子的质量数是A,其阴离子R n-含有x个电子,则m g R n-中含有中子的物质的量是mol。 6.概括总结 1周期,共2种元素 短周期周期,共8种元素 周期 3周期,共8种元素 (七个横行) 4周期,共18种元素 长周期周期,共18种元素 6周期,共32种元素

不完全周期 7周期,目前已发现26种元素 主族(A):共7个主族,包括长周期和短周期元素族副族(B):共7个副族,只包括长周期元素 (18个纵行)第VIII族:包括8、9、10三个纵行的元素 0族:稀有气体元素 第二课时复习巩固: 1.通过课本的演示实验,总结整个碱金属的性质规律有哪些? (1) (2) (3) 2.如何比较元素金属性的强弱? 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写出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你认为,金属活泼性应该是Fe Cu Ag 3.下列那个选项不能说明金属A比金属B活泼() A.A常温下可以与水反应,B不与水反应。B.B 不能从任何含A的盐中置换出金属A C.用氨水可以制取B对应的碱,却不能制取A对应的碱D.A在空气中比B耐腐蚀 4.下列对铯的性质预测正确的是() A.它的熔点很高B.它只存在一种氧化物 C.它的碳酸盐不易溶于水D.氯化铯易溶于水 5.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原子的电子能力增强,元素的还原性,金属活泼性。 通过碱金属性质相似性和规律性的总结,请你推测卤素的相似性和规律性 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核对于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原子的电子能力减弱,元素的氧化性,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 6.钾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强,根本原因是() A.钾的密度比钠的小 B.钾原子的电子层比钠原子多一层 B.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 D.加热时,钾比钠更易汽化 7.下列关于卤化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卤素原子半径越大,氢化物越稳定 B.卤素原子半径越大,氢化物越不稳定 C.稳定性为HF>HCl>HBr>HI D.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越难,生成物越不

中考化学考点全解考点九元素符及元素周期表

中考化学考点全解考点九元素符及元素周期表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元素符号及元素周期表元素符号的写法: 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 :H、C、 S、P,K。 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即“一大二小”)。如:Na、Mg、 Ca、Zn、Si。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①每一横行(周期):元素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每个周期开头是金属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是非金属元素,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②每一纵行(族):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共有16个族。 ③每一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对于每一格,均包含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了质量等内容,如下图所示: 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关系: 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 易错考点

例题解析 例题1:近阶段多家媒体报道:云南铬污染和问题胶囊铬超标影响甚广.有关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2.00% 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2

D.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 答案:D 解析:A、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因此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A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52.00是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而不是该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故B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该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为24,故C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铬元素的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铬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故D正确. 例题2: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由该元素组成的单质的是() A、H 2 B.N C.Fe D.CO 2 答案:C 解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元素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由该元素组成的单质 课后练习 1、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镁、铝三种原子的电子层都有3个层 B.氢、锂、钠三种原子的最外层都有1个电子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教案

前言 我们分析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北京考生的成绩,发现能够考上清北的学生化学的平均分都在95分以上,先开始我们认为,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化学一定学得好。可是在分析没有考上清北的学生的成绩的时候发现,很多与清北失之交臂的学生,化学的平均分要略低,数学物理的分数却不相上下。我们仔细讨论其中的缘由,通过对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化学学的好的学生更容易在理综上考得高分! 这是因为化学学的好的学生,能够用更快的速度在理综考试中解决100分的分值,之后孩子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处理没有见过的物理难题。物理的难题在充分的时间中得到更多考虑的空间,使得考生在理综总分上能够有所突破。所以想上好大学,化学必须学好,化学的使命就是在高考当中帮助考生提速提分。 因此这份资料提供给大家使用,主要包含有一些课件和习题教案。 后序中有提到一些关于学习的建议。 必修Ⅱ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在物质结构的基础上,将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和元素周期律的学习结合起来,将学生所学习的知识连汇贯通,体现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科学认知规律。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为发展物质结构理论提供了客观依据。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有密切关系,周期表为发展过度元素结构、镧系和锕系结构理论,甚至为指导新元素的合成,预测新元素的结构和性质都提供了线索。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在自然科学的许多部门,都是重要工具。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2)掌握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归纳、比较。通过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归纳比较,掌握“位、构、性”的关系。 (2)自主学习。引导自主探究,分析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创新品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周期表、周期律的应用 难点:“位、构、性”的推导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在学生已经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周期表特别是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整体上难度不大,学生能够掌握。所以须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归纳,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从而使学生达到对旧知识的复习,实现由未知向已知、由浅入深的转化。进而学生会了解并掌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简称“位”)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简称“构”),而元素的原子结构,则决定、影响元素的性质(简称“性”)。 因此,我们只要知道三种量(“位、构、性”)中的一种,即可推出另外2种量。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易错知识点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易错知识点 【判断正误】 1、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都属于同种元素 2、符合8电子结构的分子都具有稳定的结构,不符合8电子结构的分子都不稳定 3、元素周期表中,含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是第6周期,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ⅠA 4、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都比第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要大 5、在Na2O和Na2O2组成的混合物中,阴离子与阳离子的个数比在1:1至1:2之间 6.原子量是原子质量的简称 7.由同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8.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大 9.在HF、PCl3、CO2、SF6等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e-结构 10.核电荷总数相同、核外电子总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可以是: (1)原子和原子;(2)原子和分子;(3)分子和分子;(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 11.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所具有的元素种数满足2n2(n是自然数) 12.位于同一周期的两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所带负电荷越多,非金属性越强 13.非金属最低价的阴离子,只能失电子而不能再得电子,所以同族非金属最低价阴离子越向下,还原性越强 14.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的酸性逐渐减弱 15.ⅠA族的氢和钾,它们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KH,其中有K+离子和H-离子。 16.所有微粒均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17.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18.同一周期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都是1→8个电子 19.所有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都等于该元素所在的主族序数 20.IA族元素都是碱金属; 21.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都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22.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23.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碱性相反,相互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的元素是N (对) 24.通过5R-+RO3-+6H+=3R2+3H2O,可以判断R元素位于第ⅤA族。 25.元素周期表第18列是0族,第8.9.10列为第ⅧB族 26.HClO的结构式为H-Cl-O 27.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28.-和b Y m+两种简单离子(a,b均小于18),已知a X n-比b Y m+多两个电子层,则X一定是含3个电子层的元素 29.m个质子,n个中子,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 30元素X,Y的原子序数相差2,则X与Y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XY 31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化学键易错知识点 【判断正误】 1.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溶解在水中不能电离的化合物通常是共价化合物,但溶解在水中能电离的化合物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2.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3.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4.共价键和离子键都只有存在于化合物中 5.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为离子化合物 6.离子键只能由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 6.共价键只能由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 7.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一定形成离子键 8.任何分子内一定存在化学键 9.有的分子,例如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构成的,分子中没有化学键

元素及元素周期表练习题

元素及元素周期表 一.选择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 A .氧 B .硅 C .铝 D .铁 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 A .质子数 B .电子数 C .中子数 D .核外电子数 3.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 A .CO 2:“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 B .2Na :“2”表示两个钠元素 C . :“+2”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 D .S 2- :“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4.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对该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B . 核电荷数为12 B .核外有3个电子层 C .带12个单位正电荷 D .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上的2个电子 5.根据右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钠原子最外层有11个电子 B .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C .钠属于非金属元素 D .钠的原子序数为11 6.生活中常接触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其中的“碘”和“”应理解为( )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原子 7.最近,“镉大米”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据了解,含镉的大米对人的肝肾损害比较大。镉(Cd)的原子序数为48,中子数为6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镉原子的质子数为48 B 、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g C 、镉是金属元素 D 、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8 8.正确读写化学符号是学好化学的基础。铝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9.硒被誉为“抗癌大王”。根据右图提供的硒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Mg +2

A.硒属于金属元素 B.硒的原子序数是34 C.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4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g . 10.近来中国部分地区出现镉污染的大米,食用后对人体有害。下列有关镉 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 A.镉的原子序数是48 B.镉属于非金属元素 C.镉的元素符号是Cd D.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1.氦是太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其元素符号为() A.H B. He C. N 12.我市盛产茶叶,“雪青”“清润茗芽”等绿茶享誉省内外。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 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 76H 52 O 4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B.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D.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 13.钇(Y)是一种稀土元素,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钇属于金属元素 B.钇原子中的质子数为39 C.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钇原子中的中子数为39 14.根据右表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的原子序数是12 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C.表中所列元素均为金属元素 D.元素所在周期的序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

化学必修二(鲁科版)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作者:陆秀臣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278 更新时间:2007-3-23 “新世纪”(鲁科版)必修2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一.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本节教材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元素的性质(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以及主要化合价、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和原子结构的关系从而归纳出元素周期律,揭示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再在元素周期律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发现周期表中元素排布的规律,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了解同周期、同主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特点,为下一节学习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预测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奠定基础;同时,以铁元素为例,展示了元素周期表中能提供的有关元素的信息和金属与非金属的分区;最后以IIA族、VA族、过渡元素为例分析了同族元素结构与性质的异同。 (二)知识框架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新教材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初探,利用图表(直方图、折线图)等方法分析、处理数据,增强了教材的启发性和探究性,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如作图、处理数据能力、总结概括的能力,以及利用数据得出结论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认识元素周期律。 2.让学生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和族的概念,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间的关系。 3.让学生了解IIA族、VA族和过渡金属元素的某些性质和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探究,培养学生利用各种图表(直方图、折线图)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2.通过对获取的大量事实和数据等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培养学生学归纳、概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并且掌握从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中分析总结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等科学抽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习元素周期律,能使学生初步树立“由量变到质变”、“客观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具有内部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学习化学史知识,能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认识是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不断发展的;任何科学的发现都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 学会用图表等方法分析、处理数据,对数据和事实进行总结、概括从而得出结论。四、教学准备

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名称及性质

— / [ *

氢(H) [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沸点为℃,密度为0. 089 88 g/L(10 ℃)。无色无臭气体,不溶于水,能在空气中燃烧,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工业上用于制造氨、环已烷、甲醇等。 发现 1766年由卡文迪许()在英国判明。 氦(He) ;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加压),沸点为-℃,密度为 5 g/L(0 ℃)。无色无臭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深海潜水、气象气球和低温研究仪器。 发现 1895年由拉姆塞(Sir )在英国、克利夫等(和在瑞典各自独立分离出。 锂(Li)

。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沸点为1 347 ℃,密度为g/cm3(20 ℃)。软的银白色金属,跟氧气和水缓慢反应。用于合金、润滑油、电池、玻璃、医药和核弹。发现 1817年由阿尔费德森(. Arfvedson)在瑞典发现。 铍(Be) 主要性质和用途 ~ 熔点为1 278±5 ℃,沸点为2 970 ℃(加压下),密度为g/cm3(20 ℃)。较软的银白色金属,在空气和水中稳定,即使在红热时也不反应。用于与铜和镍制合金,其导电性和导热性极好。 发现 1798年由沃克兰()发现 硼(B) 主要性质和用途 * 熔点为2 300 ℃,沸点为3 658 ℃,密度为g/cm3(β-菱形)(20 ℃)。具有几种同素异形体,无定形的硼为暗色粉末,跟氧气、水、酸和碱都不起反应,跟大多数金属形成金属硼化物。用于制硼硅酸盐玻璃、漂白和防火。 发现 1808年由戴维(Sir Humphrey Davy)在英国、盖-吕萨克()和泰纳)在法国发现。 碳(C)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1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课时1) 【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掌握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 1、(复习第一节)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原子的电子能力增强,元素的还原性,金属活泼性;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卤族元素的原子核对于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原子的电子能力减弱,元素的氧化性,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 2、请同学们阅读P13-15,并完成科学探究。 第二部分:课堂教学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核外电子通常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____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在离核____的区域运动。 电子层(n) 1 2 3 4 5 6 7 对应符号 ⑴按能量由低到高,即由内到外,分层排布。 ①第1层最多只能排____个电子②第2层最多排____个电子③除K层外,不论原子有几个电子层,其最外层中的电子数最多只能有____个(K层最多有__个) 二、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序数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 1~2 +1 3~10 +1 +4 +5 -4 -1 11~18 +1 +4 +5 +7 -4 -1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也呈现周期性变化。 三、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 【总结】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呈现周期性变化。

四、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补充) 1、电子层数及核电荷数均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的,半径越大。Na < Ca 2、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不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的,半径越小。Na+ < F- 3、同一元素的原子比相应的阳离子的半径要大,同一元素的原子比相应的阴离子的半径要小。 Na > Na+ Cl < Cl- 【投影练习】 1、比较下列微粒半径大小 (1)F Cl (2)Cl S P (3)Na+ Mg2+ Al3+ (4)Cl- S2- 2 ) ① ②③ ⑴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 ⑵具有最低负化合价的是___________ ⑶只有还原性的是______ ⑷只有氧化性的是_______ 第三部分课堂练习 1.核电荷数为16的元素和核电荷数为4的元素的原子相比较,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的4倍的是(双选) ( ) A.电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次外层电子数 2.下列数字为几种元素的核电荷数,其中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最多的是( ) A.8 B.14 C.16 D.17 3.某原子核外共有n个电子层(n>3),则(n一1)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 ) A.8 B.18 C.32 D.2(n一1)2 4.A、B两原子,A原子L层比B原子M层少3个电子,B原子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则A、B分别是 ( ) A.硅和钠 B.硼和氮 C.碳和氯 D.碳和铝 5.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该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 A.3 B.7 C.8 D.10 6.有A、B两种元素,已知元素A的核电荷数为a,且A3-与B n+的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元素B 的核电荷数为 ( ) A.a—n一3 B.a +n+3 C.a+n一3 D.a—n+3 13. (08年广东理科基础卷)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表述正确的是( )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②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③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第四部分:课后习题(见辅导资料) 疑点反馈:(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

物质结构及元素周期表

物质结构及元素周期表 为您服务的教育网络 主题一材料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一、审查考试地点 1.考试网站网络建设 (1)元素“位-结构-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推断元素的名称或位置是本节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其方法可以大致概括如下: 2.检查现场解释: 测试地点1:同一时期、同一主体群体性质变化的逻辑衍生关系1。相同周期和相同主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性质原子半径电子层结构电子损失能力获得电子能力金属非金属主价最高价氧化物酸相应水合物碱性非金属气态氢化物形成困难稳定性相同周期(从左到右)具有相同数量电子层的最外层电子的数量逐渐减少,最外层电子的数量逐渐减少,最外层电子的数量逐渐增加,最外层电子的数量逐渐减少,最外层电子的数量逐渐减少,最外层电子的数量逐渐增加,最外层电子的数量逐渐增加,最大正价(+1→+7)非金属负价=-(8族序数)酸度逐渐增加,最外层电子的数量XK碱度 随着主族(自上而下)电子层数的逐渐增加,最外层电子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逐渐减少,逐渐增加,逐渐减少,逐渐减少,逐渐减少,最高正价=族序数(除O,F外)非金属负价=-(8-族序数)酸度逐渐减少,碱度逐渐增加,形成从难到易的稳定性逐渐增加,形成从易到难的稳

定性逐渐减少2。元素周期表中的“三角形”变化规律 如果元素a、b和c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图5-1所示的位置,所有相关的性质都可以顺利释放。 1 为您服务的教育网络 订单(但D不能参与安排)。(1)原子半径:碳>氮>硼;(2)金属度:碳>碳>硼;(3)非金属:硼>碳>碳3。元素周期表(1)中的相似性规则与主族元素的性质相似(因为最外面的电子是相同的);⑵元素周期表中对角线位置(如2中的A、D位置)的元素具有相似的性质,如锂和镁、铍和铝、硼和硅等。 (3)相邻元素的性质差别不大。 测试点2元素周期定律的普通次定律 1.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3且小于8的元素必须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或2的元素可以是主族、次族或0族(he)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氦除外)。 2.在元素周期表中,IIA族和IIA族元素的原子数有三种不同:①1-3周期(短周期)1元素的原子数不同;(2)第4和第5周期之间的差异为11;③第6和第7周期的差异为25。 3.在每个周期中排列的元素类型满足以下规则:如果n是周期序数,那么在奇数周期中它是(n?1)222(n?2)物种,物种处于偶数周期。2 4.在元素周期表中,除了第八族元素外,具有奇数(或偶数)原子序数的元素,元素所在的族的序数和主价也是奇数(或偶数)。

第2节 元素周期律作业(解析版)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1.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错误的是(B) A.酸性:H2SO4>H3PO4 B.密度:K>Na C.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D.碱性:NaOH>Mg(OH)2 【答案】B 【解析】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S>P,所以酸性H2SO4>H3PO4,选项A正确;B.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密度逐渐增大,但特殊钠的密度比钾大。选项B错误;C.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碳酸钠受热稳定,选项C正确;D.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Na>Mg,所以碱性NaOH>Mg(OH)2,选项D正确;答案选B。 2.氟、氯、溴、碘性质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D) A.原子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多 B.原子量依次增大 C.原子核外次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答案】D 【解析】由于氟、氯、溴、碘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数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弱,导致氟、氯、溴、碘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氟、氯、溴、碘性质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故选D。 3.根据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实进行归纳推测,推测不合理的是(B). 事实推测 A Mg与水反应缓慢,Ca与水反应较快Ba(ⅡA族)与水反应更快 B Si是半导体材料,同族Ge也是半导体材料IV A族的元素都是半导体材料 C HCl在1500℃时分解,HI在230℃时分解HBr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 D P与H2高温时反应,S与H2加热时反应Cl2与H2在光照或点燃时反应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A、Mg、Ca、Ba属于同主族,且金属性逐渐增强,Mg与水反应缓慢,Ca与水反应较快,则推测出Ba与水反应更快,故A不符合题意;B、半导体材料在元素周期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两侧寻找,所以IV A族的元素如C等不一定是半导体材料,故B符合题意;C、Cl、Br、I属于同主族,且原子半径依次增大,非金属性Cl>Br>I,HCl在1500℃时分解,HI在230℃时分解,HBr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故C 不符合题意;D、非金属性:Cl>S>P,P与H2高温时反应,S与H2加热时反应,推出Cl2与H2在光照或点燃时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 4.短周期元素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的一种高硬度单质是宝石,Y2+的电子层结构与Ne相同,Z的质子数为偶数,室温下M 的单质为淡黄色固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A.Y单质能在X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燃烧,发生置换反应 B.X、Z、M 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 C.X、Y、Z、M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D.化合物的熔点高于化合物YM的熔点 【答案】A 【解析】短周期元素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的一种高硬度单质是宝石,则X为C元素;Y2+的电子层结构与Ne相同,则Y为Mg;室温下M 的单质为淡黄色固体,则M为S;而Z的原子序数大于Mg而小于S,且质子数为偶数,则Z为Si,根据分析可知:X为C,Y为Mg,Z为Si,M为S 元素。A.金属Mg与二氧化碳发生置换反应生成MgO和C,选项A正确;B.非金属性Si<C<S,则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X<M,选项B错误;C.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Mg>Si>S>C,选项C错误;D.XM2为CS2,YM为MgS,二硫化碳为分子晶体,MgS为离子晶体,则熔点:CS2<MgS,选项D错误;答案选A。 5.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B) A.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 B.KOH的碱性比NaOH的碱性强 C.HBrO4酸性比HClO4强 D.Na的金属性比Al的弱 【答案】B 【解析】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Cl>Br>I,所以氢化物稳定性HCl>HBr>HI,选项A错误;B、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K>Na,故KOH的碱性比NaOH的碱性强,选项B正确; C、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Br,故HBrO4酸性比HClO4弱,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基础知识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基础知识回顾】 一、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到、从到编排。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种元素从到排成横行(周期),共有横行 ③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到排成纵行,共有纵行。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 (3).相互关系 原子序数=________数=________数=核外________数。 问题思考 1.(1)最外层电子数是2的元素都是第ⅡA族吗 (2)同周期第ⅡA和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一定相差1吗 问题思考 2.观察元素周期表,确认每一纵行各代表哪一族,如:按从左右的顺序排列,第3纵列是______族,第15纵行是____族,第9纵列是____族,ⅤB族在第____纵列,ⅢA族处于____纵列等。→右的顺序排列,第3纵列是______族,第15纵行是____族,第9纵列是____族,ⅤB族在第____纵列,ⅢA族处于____纵列等。 3.若某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什么位置4.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它们一定位于同一周期吗 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1、碱金属元素 名称和符号锂(Li)钠(Na)钾(K)铷(Rb)铯Cs 结构原子序数311193755原子结构简 图 主要化合价+1+1+1+1+1相同点 不同点 原子半径 离子半径 金属活动性 单质还原性 阳离子氧化 性 物 性 颜色和状态___________固体(_________略有金色光泽) 化学性质跟氧气反应 2Li+O2=2LiO4Na+O2=2Na2O 2Na+O2Na2O2 生成更复杂 的氧化物 生成更复杂 的氧化物 生成更复 杂的氧化 物 跟卤素反应2M+X2=2M X(M、X2表示碱金属、卤素,以下同) 与水反应2M+2H 2O=2MOH+H2 ↑反应剧烈程度:____________ 与酸反应2M+2H+=2M++H 2 ↑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和元素题型归纳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习题 知识网络 中子N 原子核 质子Z 原子结构 : 电子数(Z 个)核外电子 排布规律 → 电子层数 周期序数及原子半径 表示方法 → 原子(离子)的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 随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的本质) 元素周期律 ②、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③、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④、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元素周期律和 排列原则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元素周期表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排成一个纵行。 ①、短周期(一、二、三周期) 周期(7个横行) ②、长周期(四、五、六周期) 周期表结构 ③、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 ①、主族(ⅠA ~ⅦA 共7个) 族(18个纵行) ②、副族(ⅠB ~ⅦB 共7个) ③、Ⅷ族(8、9、10纵行) ④、零族(稀有气体)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①、核外电子排布 ②、原子半径 性质递变 ③、主要化合价 ④、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 电子层数 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判断的依据 核电荷数 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微粒半径的比较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 如:Na>Mg>Al>Si>P>S>Cl.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Li Na +>Mg 2+>Al 3+ 5、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如Fe>Fe 2+>Fe 3+ ①与水反应置换氢的难易 ②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弱 金属性强弱 ③单质的还原性 ④互相置换反应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2)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 (3)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F 无正价,O 一般也无正价) (4)非金属元素:|最高正价数|+|负价数|=8 巩固练习 一、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比较 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决定原子呈电中性 编排依据 抓关键 甲 X) (A Z 七 主七副零 和八 三长三短一不全

2020版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第2课时 元素周期律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元素周期律 1.W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y=2 B.若x=18,则z=8 C.若x=14,则其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W D.若x=17,则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W2O7 解析:x=14时,W是Si原子,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SiH4。 答案:C 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除第一周期外,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是从1到8重复出现B.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C.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价从+1到+7,负价从-7到-1重复出现D.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解析:F元素无+7价,而且负价是-4→-1价的重复出现,C错。 答案:C 3.对于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稀有气体元素除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B.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C.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升高 D.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解析:O、F没有+6、+7价。 答案:C 4.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为a、b、c,它们的离子A n+、B n-、C m-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n>m,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a>b>c B.a>c>b C.a=b+m+n D.a=c-n-m 解析:据题意可知A、B、C三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为 B C A ,故原子序数 的关系为:a>c>b,B正确。 答案:B 5.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原子半径:Na>Mg>O ③酸性:H3PO4>H2SO4>HClO4

④结合质子能力:OH->Cl-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热稳定性:HF>H2O>H2S,①错误;酸性:HClO4>H2SO4>H3PO4,③错误。结合质子的能力就是与氢离子反应的能力,OH-容易与H+反应生成水,④正确。 答案:B 6.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见下表: A.离子半径大小:r(M3+)>r(T2-) B.R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C.X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XO3 D.L、X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 解析:根据表格中元素的化合价和原子的半径,可以推出L为镁,M为铝,X为硫,R为铍,T 为氧。A项中r(M3+)HCl>HBr>HI知C项不正确;碱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知识总结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知识总结 考试大纲要求 1.理解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以第1、2、3周期的元素为例,掌握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3.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及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 4.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如: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ⅠA族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知识规律总结 一、原子结构 1.几个量的关系()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离子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同位素 (1)要点:同——质子数相同,异——中子数不同,微粒——原子。 (2)特点: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自然界中稳定同位素的原子个数百分数不变。 注意:同种元素的同位素可组成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如H2O和D2O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3.相对原子质量 (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以一个12C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它是相对质量,单位为1,可忽略不写。 (2)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该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原子百分比与其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所得的平均值。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4.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核外电子是由里向外,分层排布的。 (2)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最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8个,次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得超过32个。 (3)以上几点互相联系。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书写结构示意图的主要依据。 5.原子和离子结构示意图 注意:①要熟练地书写1~20号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结构示意图。 ②要正确区分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通过比较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 6.微粒半径大小比较规律 (1)同周期元素(稀有气体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逐渐减小。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逐渐增大。 (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则离子半径越小。 (4)同种元素的微粒半径:阳离子<原子<阴离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