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3慢性支气管炎(属中医咳嗽、喘证范畴)

3慢性支气管炎(属中医咳嗽、喘证范畴)

3慢性支气管炎(属中医咳嗽、喘证范畴)
3慢性支气管炎(属中医咳嗽、喘证范畴)

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彩页资料

慢性支气管炎(属中医咳嗽、喘证范畴)

1.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

2.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反复发作为主要症状。

3.本病以冬季发作为主,中老年人多见,男性比女性多见。

4.慢性支气管炎,根据其临床症状、特征及发病规律,属中医咳嗽、喘证范畴。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其独到之处,尤其是其“未病(发作)先防.冬病夏治”的治病求本治疗原则,在临床应用时每每取得满意疗效。

【预防与保健】

1.膳食方面: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禁食肥甘、厚昧、辛辣、过咸食物。可常吃白萝h、花生、百合、银耳、猪肺、梨、胡桃仁、罗汉果等食物。

2.起居方面:首先注意气候变化,做好防寒保暖,避免受凉。注意戒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劳逸适度,避免感冒。及时控制、防止发展成为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炎的发作。

3.情志方面:要保持稳定的情绪,消除引起紧张和不愉快的因素。

4.运动方面:适当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如练气功、太极拳、平地行走等。有较好效果,能提高免疫功能,增强御寒抗病能力;加强耐寒锻炼,如从夏季开始。每天用冷水洗手、洗脸、洗鼻、擦身;另外可加强呼吸锻炼.每天作呼吸操15—20分钟等。

5.对反复发作者可取冬病夏治,用中医药扶正固本。如:北芪、灵芝等.另可用敷贴疗法,或口服“玉屏风散”、“朴中益气汤”等。

另外,内伤咳嗽在缓解期间,应坚守“缓则治其本”的原则。补虚固本以图根治。

临沭县玉山镇中心卫生院宣

1.不渴也常喝点水

人不能等到口渴时再喝水,这样往往是“马后炮”,应当及时、适时养成饮水的习惯。在夏季发生大汗淋漓,身体脱水,严重腹泻后身体脱水,这时饮水最好水中加上适量的盐、糖及少量苏打,以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心肾功能不全者不应多饮水,以免增加脏器负担。喝水以凉白开水为好,既方便又放心。开水以当天煮开者为好,喝浓茶者作为品茶尚可,作为补充机体水分,则茶叶不可太浓。

老人缺水血粘稠,心脑阻塞皮干皱;肠枯血燥不知饮,不渴也该喝几口。

2.食不过烫保平安

饮食过烫,不论从防癌或一般饮食卫生角度分析,都属于不良的生活习惯,青少年的口腔粘膜更加脆弱,应从小养成食不过烫的生活习惯。有食管贲门癌家族史者更应早日纠正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避免饮用热奶茶,烫“工夫茶”,大碗热粥,这样可以减少癌症的发生。

口腔食道都怕烫,热饮热食有损伤;上皮增生会恶变,吃饭喝汤不要忙。

3.发霉粮油多污染

花生米、花生油、花生酱等容易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再其次是大米和玉米,也有人发现,杏仁、胡桃等干果也容易遭到污染。消除黄曲霉毒素的主要方法是防止霉变和减少污染。所以用2%的面碱处理后再用水认真漂洗,可以去掉黄曲霉毒素。高温还可以使黄曲霉毒素分解。家庭购粮一次不宜太多;挂面等制成品应注意通风干燥,购买花生,玉米等应认真挑选,检出霉变、发芽、虫蛀的部分;食油也不宜放置过久。

粮油污染也致癌,霉菌毒素起祸灾;干燥通风存粮处,阳光之下常晾晒。

4.少腌酸菜保平安

我国居民吃酸菜的习惯历史久远,特别是北方寒冷、少雨的地区,新鲜绿菜不多,相当长的时间靠吃腌酸菜度日,家庭自制酸菜已成传统的饮食习惯。然而从太行山区预防食管癌的工作开始,发现吃酸菜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还有人调查,吃酸菜的人越多,时间越长,食管癌的发病率也越高。用浓缩的酸菜水去喂老鼠,老鼠也得了食管癌和胃癌,于是人们开始警惕,腌制发酵的食品可能有问题。

发酵食品不新鲜,小心含有亚硝胺;蔬菜水果趁鲜用,少把酸菜泡菜腌。

5.熏烤煎炸不安全

熏烤煎炸肉食产生的致癌物质与加工的手段和条件有关,在食品加工中,油温过高,动物性蛋白食品经过煎、炸等高温处理会分解出致癌的诱变剂,就是烧烤焦糊的谷类食品也应当小心。油温太高也是产生致癌物的原因之一。油温在180℃时蒸发的油烟容易引起肺癌,故厨房工作应减少油烟的吸收,降低油温,保持通风,减少操作者的吸入。日常生活中油煎鸡蛋的温度不宜过高,焦糊食品不论是蛋白食品或淀粉食品均不应提倡,连糖的焦化物也认为可能与致癌有关。故应提倡蒸、煮、炖、焯的食品加工方式,提倡绿色食品、清淡饮食及科学的加工方法。

烟熏火燎味道美,烤鱼烤肉塞满嘴;焦糊食品不可咽,小心致癌别后悔。

6.油腻太咸不多吃

农村生活日益改善,如果经常吃大鱼大肉等油腻食物,其产生的高热量很难被及时消耗掉,便转化成自身的脂肪储存起来,于是肥胖症、高脂血症、脂肪肝、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病等诸多“富贵病”相继发生。由于体重增加,活动减少,心、肺、关节负担加重,稍稍运动则气喘、心慌、腰酸腿疼,越不运动越增加体重,恶性循环,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饭菜吃的太咸也是不好的习惯,过咸可致机体水、钠潴留,血压升高。长期高盐饮食可能损伤胃粘膜,使致癌物亚硝胺类物质在胃内形成增加,并侵犯胃粘膜上皮,引起癌变。世界卫生组织曾建议每人每日吃盐6克。我国卫生保健部门倡导人们饮食不可过咸,每日吃盐最好在6~8克。

油腻饮食不可多,吃盐适量不过咸;健康观念记心中,天天坚持身体好。

7.健康饮食八分饱

在中国民间有“少吃香,多吃伤”和“饥不暴食,渴不狂饮”的谚语。不少老百姓也知道“要想身体安,三分饥与寒”。要做到“八分饱”,首先要有毅力,敢于面对山珍海味不动摇,在还稍有饥饿感的情况下离开饭桌,在下一顿该就餐时确实有饥饿感了,这就说明你脾胃好,有食欲。饭前先喝汤或喝稀饭会提前产生饱腹感,防止在饥饿时暴饮暴食。肥胖身材的人常食欲亢进,暴饮暴食,这是因为脂肪细胞可以分泌促进食欲的物质,肥腻的食品又可刺激食欲,越吃越馋,胃的体积越撑越大,较难形成饱腹感,所以越吃越多,恶性循环。中医有“胃有伏火,消谷善饥”一说,也认为食欲太好是病态,所以节食要靠毅力。

食欲过强也是病,贪吃太饱不长命;定时定量八分饱,身材苗条老寿星。

谈谈对中医药的认识

谈谈对中医药的认识 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经过反复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内涵的医学科学,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文明进步曾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对世界医学的发展和文化交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愧为我国和世界医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我通过这学期选修课的学习,对中医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我国古代,存在三大学说。首先是精气学说,它是对中医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哲学之一。所谓气,指一切无形的,不断运动的物质。由于气极其细微而分散,用肉眼看不见。精气,乃气中之精辟,是生命产生的本原。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是,气构成世界的本原,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气构成的。其次是阴阳学说,任何事物均可以用阴阳来划分,凡是运动着的,向外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暗晦的都属于阴。最后是五行学说,“五行”,就是指自然界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是指这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相生、相克作为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及运动变化的说理工具。 知道了中药的三种学说,当然会联系到中药的性能,“性”即药性,“能”即效能,每种中药都有一定的性能。疾病的属性有寒症,热症;病势有向上,向下,入里;病位有脏腑,经络之不同。性指药物的性质,即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属性,成为四气。四气中温与热,寒与凉是具有共性的,温次于热,热即大温;凉次于寒,寒即微寒,即在共性中又有程度上之差异。而温热和寒凉是两类不同的属性。所以治疗热症的药物是寒凉的,治疗寒症的药物是温热的。

喘证中医诊疗方案

喘证中医诊疗方案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得中华人民共与国中医药行业标 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喘证得诊断标准。 ⑴以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为特征。 ⑵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疾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 ⑶呈桶状胸。叩诊胸部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肝浊音界下移、肺呼吸音减低,可闻及干、湿性罗音或哮鸣音。或肝肿大、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 ⑷合并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必要时查血钾、钠、二氧化碳结合 力及X线胸部摄片,心电图,心、肺功能测定,血气分析等。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2009年发布得《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 ⑴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主要就是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结核、支气管 扩张与胸廓疾病史等病史。 ⑵有咳嗽、咳痰,进行性气促得临床症状。 ⑶有肺气肿与(或)肺动脉高压得体征、 ⑷辅助检查X胸片、心电图检查有一项符合诊断标准、可予超声心电图以增加 诊断可靠性。 ⑸急性加重期可有发热、血白细胞与(或)中性粒细胞增高、痰培养或涂片可获得有价 值得病原。 具有以上1~3条加上X胸片或心电图符合诊断条件,排除其她心脏病即可作出诊断。 (二)证候诊断 1、风寒闭肺: 喘息,呼吸急促,胸部胀闷。咳嗽,痰多稀薄色白,头痛,鼻塞,喷嚏,流清涕,无汗,恶寒,或伴发热,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滑。 2、表寒里热: 喘逆上气,胸胀或痛,息粗,鼻煽。咳而不爽,咯痰粘稠,形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溲黄,便干。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或滑。 3、痰热遏肺: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粘稠色黄,或痰中带血,或目睛胀突,胸中烦热,身热,面红,有汗,咽干,渴喜冷饮,尿赤,或便秘。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4、痰浊阻肺: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咯吐不利;或脘闷,呕恶,纳呆,口粘不渴。舌质淡,苔厚腻色白,脉滑。 5、肝气乘肺: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但喉中痰声不著;平素常多忧思抑郁,或失眠,心悸,或不思饮食,大便不爽,或心烦易怒,面红目赤,舌质淡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弦而数。 6、水凌心肺:喘咳气逆,倚息难以平卧、咯痰稀白,心悸,面目肢体浮肿,小便量少,怯寒肢冷,或面色晦暗,唇甲青紫。舌淡胖或胖黯或有瘀斑、瘀点,舌下青筋显露,苔白滑。脉沉细或带涩。 7、肺气虚: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极易感冒;或咳呛

浅谈对中医的认识

浅谈对中医的认识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浅谈对中医的认识 1 释义作为一个刚刚步入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的新生,我与中医的接触少之又少,对其的了解自然是知之甚微。若有人问我什么是中医学,我只能理解这样一段释义:中医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具有科学、系统、独特的理论体系。 2 重要性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数千年沧桑巨变,现在依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乃至世界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 问题用心体会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中医的理论是超出实证科学范畴的。所谓实证科学,从字面上讲是注重事实证据的科学,也就是在我们现有的这个空间,用现有的方法去验证分析问题。现代人不相信古代有更高的科学,一个很大的原因也是因为人们从现在“实证”的角度去衡量。实证的观念无形中限制了研究的方法,反过来,它同时又限制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不能理解中医、信任中医的最主要问题吧。 4 中西医不同之处可以说西医是借助外力从而驱赶病痛,那么中医就是加强自身从而自我愈合。这句话道破了中西医在治疗疾病上的差异。中西医对待疾病的治疗思路是完全不同的。后者讲求查出病源,对症下药。而对于前者来说,大多数情况都是在并不了解发病缘由的基础上,从整体出发,调节阴阳五行之平衡,辨证施治,从而解决病痛。 5 中西医有机结合同时我认为,中医相对于西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二者可以在某些方面有机结合,共同施治。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实例。一个叔叔得了肾结石,多年来坚持激光碎石,虽说没有什么病痛或是对生命的威胁,但是半年一次的激光碎石不仅耗费大量金钱,而且耽误很多重要工作。后来因为某些关系认识了一位老中医,拿到了一副排石的中药方,服用两个疗程后见效。正是因为这位老中医的帮助,他彻底摆脱了肾结石。从上述实

中医护理常规二新的

咳嗽 一、定义:咳嗽是指肺气上逆作声,咯出痰液的病证。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等疾病。中医将“有声无物”谓之咳;“有物无声”谓之嗽。而临床常为二者并见,故为咳嗽。 二、护理诊断 (一)咳嗽、咯痰1.外感事邪,肺失宣降2.脏腑功能失调,痰贮于肺(二)发热1.外邪入侵,肺卫失和2.内伤久咳,阴虚火旺 (三)胸闷心悸1.肺失宣肃,水气凌心2.气血瘀滞,脉道痹阻(四)咯血1.风热灼络2.咳剧伤及血络3.虚火灼伤肺络 (五)潜在外感1.肺气不足,外邪易袭 (六)潜在肺癌1.病程日久,邪毒蕴肺 三、观察要点 1.注意观察咳嗽声音、时间、性质、节律和咯出痰的性状、颜色气味等特征,以及有无恶寒发热、紫绀、汗出等伴随症状。 2.胸痛气促、久咳、痰中带血,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3.痰呈黄绿色脓性痰,或大咯血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4.年老久病,痰不易咯出,出现体温骤降、汗出、尿少、头昏、心悸、嗜睡、四肢不温等脱证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四、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咳嗽严重者卧床休息,痰多者取侧卧位,经常变换体位,将痰排出,

必要时协助翻身拍背。 2.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 (2)风寒、阳虚者中药宜热服,药后加盖衣被,以助微微汗出。 3.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之品,忌肥甘、油腻、煎炸、辛辣刺激性饮食及烟酒。 (2)风热、燥邪犯肺咳嗽宜食清热润肺化痰之品。 (3)肺肾阴虚咳嗽宜食生津、润肺、止咳之品。 4.情志护理 保持精神愉快,对久咳不愈和肝火犯肺咳嗽的患者,做好情志调护,避免精神刺激,学会自我调节。 5.临证(症)施护 (1)风寒束肺咳甚者,遵医嘱给予背部拔火罐或镇咳药。 (2)风热、燥邪犯肺咳嗽,干咳少痰、粘稠难咯,遵医嘱用中药雾化吸入。 五、健康教育 1.鼓励患者适当户外活动,平时注意身体锻炼,以增强体质,改善肺功能。 2.注意四时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寒暖,预防感冒。 哮喘 一、定义:因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使气滞痰阻,气道挛

中医特色诊疗规范

一、中药熏洗疗法规范 1.适应症:消渴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双下肢血管病变)。 中药熏洗疗法:是将煎好的药汁待温后,只洗患处而不熏,适用于适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四肢麻木、疼痛、发凉、蚁走感等症状。 2.作用:温经通络,活血止痛。 3.处方:透骨草、桂枝、艾叶、红花、当归、川芎、威灵仙、当归、路路通,煎汤外洗 4、治疗方法:中药煎汤,熏洗下肢及患处。 5.禁忌症 ①患处皮肤有感染者; ②严重心脏病、严重高血压未控制者。 二、耳穴贴敷疗法规范 1、适应症:消渴(糖尿病)贴敷疗法可以缓解或消除糖尿病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的康复。 2.作用:调节内分泌,改胰岛功能。 3、选穴处方:胰腺、内分泌、三焦、神门、肺、肾、肾上腺。 4、禁忌症: ①对帖敷剂或材料过敏者; ②皮肤破损 三、中药贴敷 1.适应症:消渴肠病(糖尿病肠病)适用于糖尿病肠病引起的腹痛、腹泻、便秘等。各种病症眩晕(高血压病)。 2.作用:温阳止泻、散寒止痛等 3.部位及选穴:肚脐、涌泉 4.治疗方法:腹泻者:肉桂、车前子以温阳渗湿止泻。 腹痛者:附子、肉桂温阳散寒止痛。眩晕(高血压病),吴茱萸、川芎贴涌泉穴。 5、禁忌症: ①对帖敷剂或材料过敏者; ②皮肤破损

四、刮痧 适应症:适用于夏秋之间的各种急性疾患。如中暑、霍乱、痢疾等病证,以及感冒、胸闷、头痛等。 刮痧是应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牛角刮板、瓷匙等物,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皮下出现瘀斑的一种疗法。此法可疏通腠理,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达到治疗的目的。适用于夏秋之间的各种急性疾患。如中暑、霍乱、痢疾等病证,以及感冒、胸闷、头痛等。民间广泛流传于治疗发痧(中暑)、绞肠痧、吊绞痧等证。 禁忌症:该诊疗技术的禁忌症 操作规范: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刮痧部位,冬季注意保暖。 3. 根据病情,确定刮痧部位。常用部位有头颈部、背部、胸部及四肢。 4. 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有无缺损,以免划破皮肤。 5. 手持刮具,蘸水或药液,在选定的部位,从上至下刮擦皮肤,要向单一方向,不要来回刮。用力要均匀,禁用暴力。 6. 如刮背部,应在脊椎两侧沿肋间隙呈弧线由内向外刮,每次刮8~10条,每条长6~15 cm。 7. 刮动数次后,当刮具干涩时,需及时蘸湿再刮,直至皮下呈现红色或紫红色为度,一般每一部位刮20次左右。 8. 刮治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病情及局部皮肤颜色变化,及时调节手法力度。 9. 刮痧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 10.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 病人体形过于消瘦、有皮肤病变、出血倾向者均不宜用刮痧疗法。 2. 操作中用力要均匀,勿损伤皮肤。 3. 刮痧后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饮食要清淡,忌生冷油腻之品。

心肺气虚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心肺气虚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心肺气虚 疾病名称(英文) deficiencyof heart and lung 拚音 XINFEIQIXU 别名 中医:咳嗽,哮证,喘证,虚劳,汗证,厥证,西医: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风心病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病证 西医病名定义中医释名

本证是由心气虚弱,肺气不足而表现以心悸,喘促为主证的虚弱证候。多因长期慢性肺系疾患,耗伤心肺之气,或禀赋不足,或年高体弱等因素引起心肺功能衰弱而引起心肺气虚证。 西医病因中医病因季节地区人群强度与传播发病率发病机理中医病机 本证是由心气虚弱,肺气不足而表现以心悸,喘促为主证的虚弱证候。多因长期慢性肺系疾患,耗伤心肺之气,或禀赋不足,或年高体弱等因素引起心肺功能衰弱而引起心肺气虚证。病位在心肺,因肺虚不布津,心气不足,心阳不振不能温化水液,泛溢全身则为肿;亦使心肺气虚不能运血,常产生瘀血,导致虚实夹杂,形成本虚标实之证,使病情更为复杂。若心肺气虚日久导致肾虚水邪上犯凌心,造成心气暴脱于上,可形成阴阳离绝的危候。 病理病理生理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西医诊断标准西医诊断依据发病病史症状体征 心悸气短,咳喘少气,动则更甚,头晕胸闷,咯痰清稀,面色晄白,自汗乏力,易于感冒,甚则面浮肢肿,口唇青紫,舌

质淡暗, 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体检电诊断影像诊断实验室诊断血液尿粪便脑脊液其他诊断免疫学组织学检验西医鉴别诊断中医类证鉴别疗效评定标准预后并发症西医治疗中医治疗 治疗法则:补益心肺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补肺汤合保元汤加减:炙党参15克、炙黄芪15克、白术10克、炙紫菀10克、炙冬花10克、五味子6克、肉桂6克、陈皮10克、法夏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本方适用于心肌气虚偏于肺气虚者。(2)玉屏风散合补心丸加减:生炙黄芪各15克, 白术10克、防风6克、柏子仁10克、酸枣仁10克、丹参15克、茯苓10克、猪苓10克、桂枝10克、枳壳10克、益母草10克。本方适用于心肺气虚偏于心气虚兼血瘀者。上方小度煎煮,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剂,温服,1日3次。 2.加减变化:若兼见眩晕,呕吐白涎,咳喘重者可于基本方(1)中加入陈皮10克、法夏12克、细辛3克、干姜10克以温肺化痰。若兼见心肺气虚,水泛全身者,可改用防己黄

中医学对高血压的认识

中医学对高血压的认识 中医学中并无“高血压”病名,所以只能根据高血压所表现的症状来认识和进行辨证论治。高血压患者以头痛头晕,时发时止,耳鸣,心悸为特征,故属于中医学的“眩晕、头痛”等范畴。头痛、眩晕的记述首见于《内经》,《内经》中把头痛称为“首风”、“脑风”;《素问?五脏生成论》:“头痛巅疾,下虚上实”。《素问?方盛衰论》:“气上不下,头痛巅疾”为头痛辨证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标本病专论》“肝病,头目眩,胁支满”指出眩晕与肝脏关系密切;《灵枢?卫气》:“上虚则眩”,《灵枢?口问》“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指出眩晕的病因,病性和病位。之后也有很多著名医家对头痛眩晕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如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论太阳、阳明、少阳、厥阴头痛,并提出治法和方药;李东垣补充了太阴和少阴头痛,并为分经用药奠定了基础;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头痛》云:“头痛多主于痰,痛甚者火多”,强调“痰与火”在头痛发病中的地位,他也提出“无痰不作眩”的观点,提倡在治疗上要用治痰为主,挟补气及降火药。明代张景岳在《内经》:“上虚则眩”的基础上提出了“下虚则眩”,他在《景岳全书?杂证漠?眩晕》中说:“头晕虽然属于上虚,然不能无涉于下。盖上虚者,阳中之阳虚也;下虚者,阴中之阳虚也”并认为眩晕的病机“虚者居其八九,

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 高血压的中医分型 (1)、肝阳上亢 症状:眩晕耳鸣,头胀痛,烦劳恼怒则加剧,面部潮红,急噪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红苔黄,脉弦 (2)、痰浊中阻 症状:眩晕,头重如蒙,胸闷恶心,甚则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 (3)、气血亏虚 症状:眩晕劳累即发,动则加剧,面色不华,心悸失眠,唇甲色淡;气短,疲乏懒言,饮食减少,舌淡,脉细弱。 (4)、肾精不足 症状:眩晕而见精神萎靡,少寐多梦,健忘、腰酸膝软、遗精、耳鸣。偏于阴虚者,五心烦热,舌红,脉弦细数。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形容怯冷,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哮喘的中医护理常规

哮喘的中医护理常规 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肺系疾病。发作时哮鸣有声,呼吸急促,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喘息不得平卧为主证。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宿痰内伏于肺,因饮食、情志、劳倦再感六淫之邪而发哮喘。病位在肺、脾、肾。临床分为发作期(冷哮、热哮、虚哮),缓解期(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评估: 1)既往史、家族病史、发病的诱因及是否接触过敏原。 2)咳嗽、咳痰的性质、量、颜色是否有异常。 3)呼吸困难的程度、呼吸形态、是否有哮鸣音。 4)有无意识的改变。 5) 心理状况。 6)辩证: 1.冷哮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 2.热哮喉中哮鸣如吼,气粗息涌。 3.虚吼反复发作,咳痰无力,气声低微。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脾胃肺病科一般护理常规。

2.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防止灰尘、药物、花草等刺激。禁烟。寒哮、虚哮病室宜向阳温暖,胸背部保暖;热哮室温宜偏凉。 3.哮喘发作时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或端坐位,立即给予吸氧,缓解后可适当下床活动。 三、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寒哮宜热服。 2.哮喘发作有规律者,可在发作前1~2小时服药以缓解症状,服药后观察其效果和反应。 3.对喘证患者慎用镇静剂。 四、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密切观察哮喘发作时间、特点、咯痰难易、痰色、量、神志、面色、汗出、体温、舌象、脉象及哮喘发作与季节、气候、饮食和精神等因素的关系,以及伴随症状并做好记录。 如有下列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医护协作处理: 1)突然呼吸急促,张口抬肩,胸部满闷,不能平卧。 2)哮喘持续发作,见汗出、肢冷、面青、唇紫、烦躁不安、神昏、脉大无根。 3)夜间喘甚、咯稀泡沫痰、心悸尿少、浮肿,脉微数。 4)服用含麻黄的汤药后,心率明显加快、血压升高。 5)有哮喘发作先兆者,主诉鼻、咽、眼部发痒、咳嗽、流鼻涕等。6)痰热闭阻,心窍蒙闭之兆,痰阻气道,喘息不止、咯痰不利、精神恍惚、发燥不安、瞌睡等。

中医诊疗规范

面瘫病(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一、概述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 症状是口眼歪斜。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TCD编码: BNV1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10 编码: G51.802)。 中医观点: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主要是指面部肌肉瘫痪,多由风邪入中面部, 痰浊阻滞经络所致,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西医观点:面瘫由感染、特发性(常称Bell 麻痹)、肿瘤性、神经源性等多种原 因形成面部神经痉挛麻痹,导致面部肌肉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 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等症。 二、诊断: (一)中医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年)。 (1)起病突然,春秋为多,常有受寒史或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 的疼痛或发热。 (2)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 口角向健侧牵拉。 (3)一侧不能作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 (4)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 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年)。 (1)病史: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或有病毒感染史。 (2)表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 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 病侧舌前 2/3 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等。

面瘫病(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一、概述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 症状是口眼歪斜。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TCD编码: BNV1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10 编码: G51.802)。 中医观点: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主要是指面部肌肉瘫痪,多由风邪入中面部, 痰浊阻滞经络所致,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西医观点:面瘫由感染、特发性(常称Bell 麻痹)、肿瘤性、神经源性等多种原因形成面部神经痉挛麻痹,导致面部肌肉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 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等症。 二、诊断: (一)中医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年)。 (1)起病突然,春秋为多,常有受寒史或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 的疼痛或发热。 (2)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 口角向健侧牵拉。 (3)一侧不能作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 (4)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 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年)。 (1)病史: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或有病毒感染史。 (2)表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 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 病侧舌前 2/3 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等。

鼾证中医诊疗方案

鼾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鼾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主要症状:眠时有鼾声,鼾声响亮,时断时续。 次要症状:形体肥胖,晨起口粘,夜寐不安,神疲嗜睡,健忘。 具有主要症状、伴或不伴次要症状,结合多导睡眠仪检查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参照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制订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进行诊断。 (1)临床表现: 睡眠时打鼾且鼾声不规律、呼吸及睡眠节律紊乱,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及觉醒、或患者自觉憋气,夜尿增多,白天嗜睡明显,晨起头痛、口干,记忆力下降,性格异常等症状。 形体肥胖、颈围粗大、下颌畸形、肢端肥大、舌体肥大、舌根后坠、咽腔狭窄,悬雍垂过长,扁桃体肥大、小颌等体征。 (2)辅助检查: 全数字多导睡眠仪(PSG)证实每晚7小时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及低通气反复发作在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即平均每小时睡眠中的呼吸暂停加上低通气次数)大于或等于5次/小时。 注:有鼻咽部器质性疾病,如鼻腔息肉、鼻腔肿瘤、鼻甲肥大、咽岬狭窄、扁桃体III度肿大等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二)证候诊断 1.痰热内壅证:眠时有鼾声,鼾声响亮,时断时续,气粗,夜寐不安,晨起口干,咯痰黄而黏稠,便秘,易出汗,乏力,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数。 2.痰湿内阻证:眠时有鼾声,鼾声响亮,时断时续,夜寐不安,形体肥胖,晨起口干不明显,胸闷,咯痰白稀,神疲嗜睡,睡不解乏,健忘,脘痞,舌淡红边有齿痕,舌苔白或白腻或白滑,脉弦滑或濡缓。 3.痰瘀互结证:眠时有鼾声,鼾声响亮,时断时续,夜寐不实,时时憋醒,口干

喘证中医诊疗方案

喘证中医诊疗方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喘证中医诊疗方案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喘证的诊断标准。 ⑴以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为特征。 ⑵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疾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 ⑶呈桶状胸。叩诊胸部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肝浊音界下移。肺呼吸音减低,可闻及干、湿性罗音或哮鸣音。或肝肿大、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 ⑷合并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必要时查血钾、钠、二氧化碳结合力及X线胸部摄片,心电图,心、肺功能测定,血气分析等。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2009年发布的《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 ⑴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主要是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和胸廓疾病史等病史。 ⑵有咳嗽、咳痰,进行性气促的临床症状。 ⑶有肺气肿和(或)肺动脉高压的体征。 ⑷辅助检查 X胸片、心电图检查有一项符合诊断标准。可予超声心电图以增加诊断可靠性。 ⑸急性加重期可有发热、血白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增高。痰培养或涂片可获得有价值的病原。 具有以上1~3条加上X胸片或心电图符合诊断条件,排除其他心脏病即可作出诊断。 (二)证候诊断

1、风寒闭肺:喘息,呼吸急促,胸部胀闷。咳嗽,痰多稀薄色白,头痛,鼻塞,喷嚏,流清涕,无汗,恶寒,或伴发热,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滑。 2、表寒里热:喘逆上气,胸胀或痛,息粗,鼻煽。咳而不爽,咯痰粘稠,形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溲黄,便干。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或滑。 3、痰热遏肺: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粘稠色黄,或痰中带血,或目睛胀突,胸中烦热,身热,面红,有汗,咽干,渴喜冷饮,尿赤,或便秘。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4、痰浊阻肺: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咯吐不利;或脘闷,呕恶,纳呆,口粘不渴。舌质淡,苔厚腻色白,脉滑。 5、肝气乘肺: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但喉中痰声不着;平素常多忧思抑郁,或失眠,心悸,或不思饮食,大便不爽,或心烦易怒,面红目赤,舌质淡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弦而数。 6、水凌心肺:喘咳气逆,倚息难以平卧。咯痰稀白,心悸,面目肢体浮肿,小便量少,怯寒肢冷,或面色晦暗,唇甲青紫。舌淡胖或胖黯或有瘀斑、瘀点,舌下青筋显露,苔白滑。脉沉细或带涩。 7、肺气虚: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极易感冒;或咳呛痰少质粘,烦热口干,咽喉不利,面色潮红;或兼食少,食后腹胀不舒,便溏或食后即便,肌肉瘦削,痰多。舌质淡红或舌质红,苔剥。脉软弱或细数。 8、肾气虚:喘促日久,气息短促,呼多吸少,动则尤甚,气不得续,形瘦神惫,小便常因咳甚而失禁,或尿后余沥,面青唇紫,汗出肢冷,跗肿;或干咳,面红烦躁,口咽干燥,足冷,汗出如油,舌质淡,苔薄或黑润,或舌质红少津,脉微细或沉弱,或细数。 9、喘脱

我对中医学的认识

我对中医学的认识 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它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医文化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中医学有了一定的了解。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漫长的历史。中医发源于中国的黄河流域,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内经》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了先秦以来丰富的药学资料而成书。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系统的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养生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同时,还对当时哲学领域的一部分重大问题如阴阳、五行、气、形神关系等进行了探讨。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中成功的运用辨证论治的专著,成为历代医家辨证论治之楷模。晋、隋、唐时期丰富的医疗实践使中医理论体系得以充实和系统化。宋、金、元时期的医家结合前代理论以及个人实践和经验,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中医学体系产生了突破性的进展。明清时期在集古代中医大成的基础上,结合该时期医家临床研究经验和哲学研究成果,提高了中医学对正常人体和疾病的认识程度,使中医理论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近年来,中医学在继承和发扬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 中医学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中国古代哲学的指导下,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学理论体系。这一体系的基本特点有: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指机体自身整体性和集体内外环境统一性的思想。整体观念是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穿于中医学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是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理上强调“五脏一体”、“形神合一”病理上注重整体分析,诊断治疗上重视局部和整体的统一。其中的阴阳五行、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对疾病的阐述和防治讲述的很有道理,结合了古代哲学中的学术观点。辨证论治,也叫辨证施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强调证同治同、证异治异,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诊断上要辨病、辨证和对症治疗。 中药按治疗作用分为: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收涩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活血祛淤药、止血药、泻下药、驱虫药、芳香开窍药。在这段时间里对中医学的学习,我对它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中医学博大精深,我所认识的中医仅仅是冰山一角的一角,它的范围之广、内容之深需要我们不断地刻苦钻研才能领悟。 对中医药的认识 学我通过这学期对中药综合知识的学习,对中药、方剂、中药化学成分、鉴定、炮制、制剂方面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那么我们就应该近一步了解中药的性能,“性”即药性,“能”即效能,每种中药都有一定的性能。疾病的属性有寒证、热证;病势有向上、向下、入里;病位有脏腑、经络之不同;病有虚证、实证,故中药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补泻……等特性-性能。性味,性:指药物的性质即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属性,前人称为四气。四气中温与热,寒与凉是具有共性的,温次于热,热即大温;凉次于寒、凉即微寒,即在共性中又有程度上之差异。而温热与寒凉

喘证的护理常规1

喘证的护理常规 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 一、护理评估 (一)呼吸困难的程度。 (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三)心量社会状况。 1、心肺气虚证:神疲乏力,短气自汗,动则加剧,食少纳呆,咳嗽喘促,心悸怔忡,面色表灰。舌淡或青紫,苔薄白,脉沉弱或结代。 2、心肾阳虚证:心悸气短,精神不振,畏寒肢冷,尿少浮肿,面色表紫,唇青舌黯。苔白,脉沉细,或弱或结代。 3、气阴两虚证:心悸怔忡,头晕目眩,气短乏力,口干舌燥,失眠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或结代。 4、气虚血瘀证:心悸怔忡,胸胁作痛,腹胀痞满,咳嗽气短,两颧暗红,口唇紫绀,浮肿尿少。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弦或结代。 5、痰饮阻肺证:心悸气短,咳嗽气喘,不能平卧,咯出白痰或泡沫样痰,尿少浮肿,腹胀纳呆。苔白腻,脉弦滑。 6、痰热壅肺证:发热口渴,咳嗽喘促,不能平卧,痰多粘稠色黄或痰白粘稠难咳,心悸尿黄量少,浮肿。舌红苔黄,脉滑数。 7、水凌心肺证:喘咳气逆,倚息难以平卧,咯痰稀白,心悸,面目肢体浮肿,小便量少,怯寒肢冷,面青唇紫,舌胖暗,苔白滑,

脉沉细。 8、阳气虚脱证:呼吸喘急,呼多吸少,尿少浮肿,烦躁不安,不得平卧,面色苍白或灰喑,张口抬脚,汗出如油,昏迷不醒,四肢厥逆或昏厥谵妄。舌质紫暗,苔少,脉微细欲绝或沉迟不续。 二、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给予半卧或坐位。 2、保持病房安静,消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保证病人休息与睡眠。 (二)病情观察及并发病护理 1、观察患者心律、心率、血压、呼吸、神色的变化。 2、表情淡漠、疲乏无力、腹胀、呼吸深长、胸满气急、恶心呕吐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出现吐粉红色泡沫痰、面白唇紫、表情淡漠、泠汗肢厥、脉微欲绝、烦躁心悸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4、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大便用力,病情允许可用缓泻剂或遵医嘱低压灌肠。 (三)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一般温服。 (四)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肥腻之品。 2、给予少盐或无盐饮食。

常见病中医诊疗规范(20200530122128)

常见病中医诊疗规范 一、感冒的诊疗常规 感冒病系外感风邪,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 床表现。 1、诊断依据 a)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痛,咳嗽。 b)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c)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d)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证候分类 a)风寒束表: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鼻塞流涕,喷嚏。舌苔薄白,脉浮紧或 浮缓。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 b)风热犯表:发热、恶风、头胀痛,鼻塞流黄涕,烟痛咽红,咳嗽,舌边尖红,苔白 或微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方药:银翘散 c)暑湿袭表:见于夏季,头昏胀重,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热势不扬,无汗或少汗, 胸闷泛恶。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 临床尚有体虚感冒,以及挟湿、挟滞等兼证。 其他疗法: (1)常用中成药风寒感冒:风寒感冒颗粒或桑姜感冒片 风热感冒:银翘解毒片或感冒清 (2)艾灸法用艾条温和灸足三里穴 调护: 本类方剂多为辛散轻宣之品,不宜久煎,以免药性挥发,降低疗效。对于风寒感冒, 应温热服,服后避风覆被取汗,并服热汤或热粥以助药力。服药期间,饮食以清淡为宜,不 可过饥过饱,宜多饮水。 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注意防寒避暑,及时增减衣物。感冒流行期间,避免或少去公共场所。 (2)感冒的药物预防很重要也很有效。冬春季多用紫苏、荆芥、贯众;夏季多用藿香、佩兰、荷叶;时邪疫毒流行期间,多用板蓝根、大青叶等。另外,常用的食品如葱、 姜、大蒜、食醋等也有预防作用。 转诊指标

喘证的中医治疗方法

喘证的中医治疗方法 喘证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直以来,中医对喘证的治疗有显著的效果,采用中医治疗不仅能够避免药物的副作用,而且可以起到调养身体的作用,可谓是一种最佳的治疗方法,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喘证的中医疗法,希望大家能够借鉴一下。一、实喘--风寒袭肺症状:喘息,呼吸气促,胸部胀闷,咳嗽,痰多稀薄色白,兼有头痛,鼻塞,无汗,恶寒,或伴发热,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治法:散寒宣肺。方药:麻黄汤。方中麻黄、桂枝宣肺散寒解表;杏仁、甘草利气化痰。喘重者,加苏子、前胡降逆平喘。若寒痰阻肺,见痰白清稀量多泡沫,加细辛、生姜、半夏、陈皮温肺化痰,利气平喘。若得汗而喘不平,可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和营卫,利肺气。若素有寒饮内伏,复感客寒而引发者,可用小青龙汤发表温里。若寒邪束表,肺有郁热,或表寒未解,内已化热,热郁于肺,而见喘逆上气,息粗鼻煽,咯痰粘稠,并伴形寒身热,烦闷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或滑者,用麻杏石甘汤解表清里,宣肺平喘,还可加黄芩、桑白皮、瓜蒌、葶苈子、射干等以助其清热化痰。二、实喘--表寒里热症状:喘逆上气,胸胀或痛,息粗,鼻煽,咳而不爽,咯痰粘稠,形寒,身热,

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溲黄,便干。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或滑。治法:宣肺泄热。方药:麻杏石甘汤。方中重用辛寒之生石膏清泄肺热,麻黄辛温解表,宣肺平喘,共奏清里解表,宣肺平喘之效;杏仁苦降肺气而平喘咳;甘草调和诸药。三、实喘--痰热于肺症状: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粘稠色黄,或夹血色,伴胸中烦热,面红身热,汗出口渴喜冷饮,咽干,尿赤,或大便秘结,苔黄或腻,脉滑数。治法:清泄痰热。方药:桑白皮汤。方中桑白皮、黄芩、黄连、栀子清泻肺热;杏仁、贝母、半夏、苏子降气化痰。若痰多粘稠,加瓜蒌、海蛤粉清化痰热;喘不得卧,痰涌便秘,加葶苈子、大黄涤痰通腑;痰有腥味,配鱼腥草、金荞麦根、蒲公英、冬瓜子等清热解毒,·化痰泄浊;身热甚者,加生石膏、知母、银花等以清热。四、实喘--痰浊阻肺症状: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纳呆,口粘不渴,苔厚腻色白,脉滑。治法:化痰降逆。.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方中用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燥湿化痰;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化痰下气平喘。可加苍术、厚朴等燥湿理脾行气,以助化痰降逆。痰浊壅盛,气喘难平者,加皂荚、葶苈子涤痰除壅以平喘。若痰浊挟瘀,见喘促气逆,喉间痰鸣,面唇青紫,舌质紫暗,苔腻浊者,可用涤痰汤,加桃仁、红花、赤芍、水蛭等涤痰

浅谈中医学的认识

浅谈中医学的认识 祖国传统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人类在生产活动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渐的经验的积累而发展出来的一门经验科学,它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是中国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几位丰富的经验总结,同时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一段学习,我的中医学有了一定的了解。 中医学的自然观—天人相应 东方文明主张“道法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相应关系,所以说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天人关系问题。中医学的天人相应学说正是根植于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和文化母体之上,从而构成了中医学有别于西方医学的一大特质。中医学把天人相应的观念渗透到中医学的方方面面。如“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人全形论》)强调欲想健康长寿,必须“顺四时而适寒暑”(《灵枢·本神篇》)。“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大恐”(《灵枢·口问篇》)。凡此种种,无不体现了人的自然属性、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西方文明却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演化成人们普遍的理念和追求,西方医学必然也是将人与自然看作是各自独立的实体对立存在,故生物医学模式的形成则是将征服自然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科学成就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结果。 中医学的整体观—形神统一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把握“道”,就能够明察万物,从而奠定了中医学的整体观。这种以察同为特点的思维模式不会重视差异的实体,而是强调通过体验、灵感、顿悟、直观等非理性的方法,去把握事物整体间共同拥有的规律性关系,彰显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即天人合一;又把人自身也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即形神统一、身心一元。在对疾病的认识、预防、治疗、转归、预后等方面,非常重视“神明”、“情志”的状态,注重形神统一、身心和谐的整体。 西方文化的特点是察异,在对事物的认识上着力寻求事物间的本质区别,故原子论、还原论是西方科学研究的立论基础,分析法、归纳法成为西方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将人视作一个普通的机械性的身心二元的实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无疑是西医学的核心。所以察同察异各有侧重。 中医学的治疗观—辨证论治 中国文化历来重感觉、重表象、重动态。所以,中医学是从整体、宏观、动态、功能及相互作用角度,了解病情、把握病机、灵活处治。如八纲、六经、脏腑、经络、三焦、气血津液、卫气营血等多种独具特色的辨证方法,显然是中医理论精华之所在。中医学讲究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多果多因,并且具体体现为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标本兼治、内外兼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因势利导、因异制宜等丰富的辨证论治思想。 西方文化重理性、重概念、重静态。故西医学强调概念,注重逻辑与分析,分门别类、穷根究底是其精髓所在。探究器官、器质、结构的状况,研究细胞、分子、基因的变化,追究细菌、病毒的来龙去脉,疾病分类、辨病论治遂是西医学优势。 中医学的预防观—治未病 中国文化主张适应、顺应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是中医学预防思想的集中体现;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及“虚邪贼风,

中医护理常规二

5咳嗽 因邪客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不清所致。以咳嗽、咯痰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肺,涉及脾、肾。呼吸道感染、急性及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脓肿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5.1护理评估 5.1.1 咳嗽的声音、时间、性质及伴随症状。 5.2.2 咯痰的性状、颜色和气味。 5.2.3 心理社会状况。 5.3.4 辨证:风寒束肺证、风热犯肺证、燥邪伤肺证、痰热壅肺证、肝火犯肺证、痰湿蕴肺证、肺阴亏虚证、肺气亏虚证。 5. 2护理要点 5.2.1 一般护理 5.2.1.1 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5.2.1.2 咳嗽严重者卧床休息,痰多者取侧卧位,经常变换体位,将痰排出,必要时协助翻身拍背。 5.2.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5.2.2.1 注意观察咳嗽声音、时间、性质、节律和咯出痰的性状、颜色气味等特征,以及有无恶寒发热、紫绀、汗出等伴随症状。 5.2.2.2 胸痛气促、久咳、痰中带血,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5.2.2.3 痰呈黄绿色脓性痰,或大咯血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5.2.2.4 年老久病,痰不易咯出,出现体温骤降、汗出、尿少、头昏、心悸、嗜睡、四肢不温等脱证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5.2.3 给药护理 5.2.3.1 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 5.2.3.2 风寒、阳虚者中药宜热服,药后加盖衣被,以助微微汗出。 5.2.4 饮食护理 5.2.4.1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之品,忌肥甘、油腻、煎炸、辛辣刺激性饮食及烟酒。 5.2.4.2 风热、燥邪犯肺咳嗽宜食清热润肺化痰之品。 5.2.4.3 肺肾阴虚咳嗽宜食生津、润肺、止咳之品。 5.2.5 情志护理 保持精神愉快,对久咳不愈和肝火犯肺咳嗽的患者,做好情志调护,避免精神刺激,学会自我调节。 5.2.6 临证(症)施护 5.2. 6.1 风寒束肺咳甚者,遵医嘱给予背部拔火罐或镇咳药。 5.2. 6.2 风热、燥邪犯肺咳嗽,干咳少痰、粘稠难咯,遵医嘱用中药雾化吸入。 5.3 健康指导 5.3.1 鼓励患者适当户外活动,平时注意身体锻炼,以增强体质,改善肺功能。 5.3.2 注意四时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寒暖,预防感冒。

我对中医学的认识

我对中医学的认识 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它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医文化也就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中医学有了一定的了解。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漫长的历史。中医发源于中国的黄河流域,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内经》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了先秦以来丰富的药学资料而成书。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系统的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与养生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同时,还对当时哲学领域的一部分重大问题如阴阳、五行、气、形神关系等进行了探讨。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就是中医学中成功的运用辨证论治的专著,成为历代医家辨证论治之楷模。晋、隋、唐时期丰富的医疗实践使中医理论体系得以充实与系统化。宋、金、元时期的医家结合前代理论以及个人实践与经验,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中医学体系产生了突破性的进展。明清时期在集古代中医大成的基础上,结合该时期医家临床研究经验与哲学研究成果,提高了中医学对正常人体与疾病的认识程度,使中医理论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近年来,中医学在继承与发扬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 中医学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中国古代哲学的指导下,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学理论体系。这一体系的基本特点有: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就是指机体自身整体性与集体内外环境统一性的思想。整体观念就是古代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穿于中医学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就是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人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理上强调“五脏一体”、“形神合一”病理上注重整体分析,诊断治疗上重视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其中的阴阳五行、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对疾病的阐述与防治讲述的很有道理,结合了古代哲学中的学术观点。辨证论治,也叫辨证施治,就是中医学认识疾病与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就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与处理方法,强调证同治同、证异治异,也就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诊断上要辨病、辨证与对症治疗。 中药按治疗作用分为: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收涩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活血祛淤药、止血药、泻下药、驱虫药、芳香开窍药。在这段时间里对中医学的学习,我对它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中医学博大精深,我所认识的中医仅仅就是冰山一角的一角,它的范围之广、内容之深需 要我们不断地刻苦钻研才能领悟。 对中医药的认识 学我通过这学期对中药综合知识的学习,对中药、方剂、中药化学成分、鉴定、炮制、制剂方面有了基本的认识与了解。 那么我们就应该近一步了解中药的性能,“性”即药性,“能”即效能,每种中药都有一定的性能。疾病的属性有寒证、热证;病势有向上、向下、入里;病位有脏腑、经络之不同;病有虚证、实证,故中药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补泻……等特性-性能。性味 ,性:指药物的性质即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属性,前人称为四气。四气中温与热,寒与凉就是具有共性的,温次于热,热即大温;凉次于寒、凉即微寒,即在共性中又有程度上之差异。而温热与寒凉就是两类不同的属性,这就是从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中概括出来的;治疗热证的药物就是寒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