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菜地门楼申报材料

菜地门楼申报材料

菜地门楼申报材料
菜地门楼申报材料

菜地门楼申报材料

篇一:从化特有的民俗掷彩门

从化特有民俗——“掷彩门”

江埔古村位于从化市江埔镇大江埔村,被被定为广州市内控历史文化保护区。元末明初,邝氏自大墩村迁到此处建村。明末清初时期,形成了大江埔。为什么要介绍大江埔和邝氏?因为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个重要的习俗——掷彩门,与之有密切的关系。

说起掷彩门,有这样一个传说。江浦邝氏先祖邝太公从城郊大墩村搬过来大江埔,搭茅棚养鸭。这年春节,太公买来鞭炮迎接新年,恐放在茅棚点燃不安全,又担心调皮捣蛋的儿子提早点燃,遂用菜篮盛着鞭炮挂在了屋外的荔枝树上。然而儿子好动贪玩,用炮竹投掷,把鞭炮点燃烧尽。太公见状生气不已,大声呵斥儿子,后新买了一串鞭炮才作罢。一年过去,该家庭顺风顺水,生活跃上了新台阶。邻里议论纷纷,频频打探改价的兴旺秘诀。父子第二年再度投掷鞭炮,果不其然家中风生水起,畜牧兴旺,因此父子对此事深信不疑,遂将去年投掷鞭炮一事相告,全村人家家户户模仿,果然那年瘟疫不再来侵,而且谷物丰收,水草丰茂,人畜兴旺,村民啧啧称奇,都认为这样子掷鞭炮会到来好运,自此,每年春节前在祠堂前以爆竹掷彩门欢庆新春。

从化掷彩门传人、72岁的邝锦洪(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公示了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上榜的40位非遗传人中,最年长者)说:“我不知道自己是第几代传人,但村志上记载着从明朝‘洪武二年’开始就有了掷彩门。”

邝锦洪讲述了这段历史:大概在1389年后的一个春节,江浦村的始祖“太公”依照习俗买了爆竹回家准备过年,挂在菜地旁龙眼树的树丫上。谁知贪玩的小孩竟然把挂在树上的爆竹点着了,太婆见状责怪起太公来。太公却哈哈大笑说:“天上开花,富贵荣华!好兆头!好兆头!”结果顺应了太公的预言,当年的鸭乸下蛋多了,家中添丁,生活也好转了。据从化市文化部门介绍,已将从化“放花炮”、“掷彩门”列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

从化“掷彩门”民俗

掷彩门的欢盛壮观场面确实令人叹为观止。自明清年代以来,每年正月从化各大村庄都有掷彩门,届时除了本村乡亲欢聚贺庆以外,还有亲戚朋友和城乡村群众前来观赏同贺,这充分展示从化乡间独特浓郁的民俗风情。从化“掷彩门”有正月初三鳌头镇水西村、正月初九棋杆铺锦村,初十大江埔村、凤二村、南方村、新民村,十一棋杆小坑村、塘贝村,十二棋杆新隅村,十三鳌头龙角村,十四神岗村、佛岗村,

十五神岗木棉村、太平水南村、龙潭官庄村、锦三大田社,十六温泉龙桥村,,十八龙岗村、桃莲村,廿五灌村石坑村。

其中较为大型的有正月初九棋杆铺锦村,正月十一棋杆小坑村,正月十二棋杆新隅村,正月十三鳌头龙角村,正月十四神岗村,正月十五神岗木棉村,正月十六温泉龙桥村,正月廿五灌村石坑村。

其中最具影响的是木棉村,该村是从化人数最多的村落,现有七八千人,连同外嫁女以及外出工作的就有万多人,每当元宵节当晚,包括广州、增城、花都、清远的群众也会前来观赏。而温泉镇石坑村“掷彩门”排在正月廿五,是从化最后上演而又颇具特色的。该村位于从化最东部,与白水寨瀑布景区相邻。当晚,除了从化四乡,包括广州、增城的群众也会前来观看助兴。

“花炮”就是装满烟花炮竹的大花笼架,用铁条焊接成一个类似大猪笼的铁架,里面通体分层分隔,整体插满五彩缤纷的烟花爆竹,一般有一米多高,重一百多斤。放的时候要用钢丝绳拴稳铁笼,用滑轮把花炮扯高到离地十米左右。“花炮”是全村庆贺的,一般有两个,如果该村经济富裕的或是多人赞助的就会多至五六个。

而“彩门”是与农村上灯有着密切关系的,其费用是由每个灯主(即上灯的农户)捐资的,这一年村里有几户上灯就会有几个彩门。但现在农村经济发展了,一些富裕的村民会捐资赞助一个或数个“彩门“。所谓“彩门”就是装满烟花炮竹的大花篮,一般用粗竹子加细篾扎制,也有用铁质焊接成的,可以反复使用。有的用竹扎成对称的门楼形状,用的是用铁条焊接成一个大猪笼(古时候是用竹子扎制),整体插满五彩缤纷的烟花爆竹,一般有一米多高。“彩门”体型相对“花炮”小一点,也轻巧很多,罩上红纸彩箪,做成对称的门楼形状,里面也塞满烟花炮竹,挂在铁杆上的高度可自由调节。

掷彩门当天晚上七、八点钟开始,醒狮队列绕村欢舞,沿途鞭炮劲放,锣鼓喧天。特别是其他村落的是对前来恭贺时,全村群众夹道欢迎,本村的醒狮出到村口盛情迎迓,主、客狮子的欢舞套路动作令人赏心悦目。然后,所有醒狮列队,主在前客随后,一起迎出彩门,护送彩门到村里的祠堂,这时全场人潮环聚,十分热闹。

虽然在文革期间暂停了一段时间,但改革开放以来又热热闹闹地复办了。各村闹彩门日期有先有后,从明清年间流传至今,这主要是乡间约定俗成的。亲戚朋友今晚齐聚流溪河东岸,过晚就齐聚流溪河西岸,礼尚往来,互相观摩,欢

乐同庆。加上现在从化市村村社社通水泥公路,交通畅顺,农民大都有摩托车的,掷花炮闹彩门活动就更热闹了。“掷彩门”前奏

这种掷花炮闹彩门喜庆活动,现已成为当地欢盛的春节喜庆活动,从化市各镇街道都十分重视掷彩门的安全秩序,到时候组织好值勤维持秩序。与此同时,一些祠堂空地较少的村,就免去威力较大的掷彩门,而改为竖杆五六米挂大鞭炮来掷彩。而场地具备的村子可以举办掷彩门。那高挂八至十米的彩门花篮,总会吸引众多青壮村民一试身手,由村委和长老会负责接纳报名和挂彩门和评判颁奖。

轮到掷彩门的村子一大早就热闹起来,村里古祠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都备好了佳肴美酒,恭迎亲戚朋友前来聚餐贺彩门。下午,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流车队络绎不绝地开进村里。凡是哪一家有客到家来,这家就会燃放鞭炮欢迎,欢声响浪彼起此伏。

晚饭均是从下午五时多就陆续开始,每家多则廿几桌,少的也有三四围。到晚上七时先在古祠前宽阔场地放一场电影或是演出曲艺节目。今年贺元宵,鳌头镇的龙角村就请来佛冈粤剧团,在村祠前搭起舞台,十三、十四一连两晚唱大戏。

篇二:曾国藩故居建筑特色简析

曾国藩故居建筑特色简析07级景观易术中学号XX012991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坐落在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富乇村的鳌鱼山脚,与湘乡市、湘潭县、衡山县、衡阳县毗邻。全宅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其规模宏大,布局严谨,选址和布局与自然环境紧密融合,亭、楼、阁、山、水应有都有,建筑构思巧妙,在建筑结构上实现功能与艺术的完美统一。它由思云馆、毅勇侯第前门、宅东门、宅西门、全宅围墙、宅南藏书楼、宅北芳记书楼、八本堂、缉园十景等组成建筑群,是清代一幢规模巨大的仿宋、明回廊风格的建筑群体。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又名毅勇侯第,是曾国藩的侯府也因此称之为“宰相府”。

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十月十一日生于双峰县荷叶塘,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与研究曾国藩本人相比,很少有人从文化艺术的角度研究其故居富厚堂。它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乡间侯府,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建筑价值与艺术价值。

一、曾国藩故居的选址与布局艺术

1、曾国藩故居的选址艺术

曾国藩故居的选址既注意宏观方面,也注意微观方面的

因素。放眼望去,平地四周峰峦叠嶂、群山环抱,屋前半月形的水塘水色清澈,形同聚宝盆,水塘前面是一大片田野,田野里有大面积的荷叶,视野极其辽阔,四周自然环境极为优美。曾国藩故居座西朝东,背依半月形鳌鱼山,后山上树林茂密、古树参天、四季常青,百鸟飞鸣于其间。遥望故居好像坐在一张大椅子上,建筑与自然巧妙融合,这正是民间所说的风水宝地。

2、曾国藩故居的整体布局艺术

曾国藩故居主体建筑近一万平方米,整个建筑沿中轴线对称,砖木结构,具有宋、明回廊式古建筑群的风格。它由全宅东门、宅西门、宅围墙、门楼、宅南的归朴斋和求阙斋两栋藏书楼、宅北的艺芳馆藏书楼、八本堂前后进主楼、思云馆、缉园等建筑组成。曾国藩故居有东、西两个入口,进门后是一个用花岗岩砌的半月形台坪。台坪内侧是门楼,仆人的住房、轿亭和马厩。门楼后面有一块宽阔的内坪,门楼正前方是八本堂前后进主楼,两边是藏书楼。南边是两栋藏书楼,较长的一栋藏曾国藩的书籍,称“求阙斋”,较短的一栋藏曾纪泽的书籍,称“归朴斋”,两楼间走廊相连。北边是曾纪鸿的藏书楼“艺芳馆”、门楼两端修走廊与主楼、藏书楼相连,形成回字形走廊。门楼外檐的墙向两端延伸,直至后山形成一周围墙。前后进两主楼以天井相隔,以过厅

相连;在前、后进主楼和求阙斋、归朴斋藏书楼之间修建了花厅;在芳记书楼外侧挖建了荷花池,池中有一个三层的八角亭,以曲桥与岸边相连;在后山围墙内修建了“存朴亭”、“炮台”、“棋亭”、“鸟鹤楼”,围墙外单独修建“思云馆”藏书楼。这些形成了富厚堂以“堂为主”,回廊为仿宋、明风格的园林建筑群体。它在造园组景时结合自然环境条件,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建筑、山水、植物配置等问题,突出各种自然景观的特色。整个布局严谨合理恰到好处,疏密有致,形成典型的四合院式园林建筑。

二、曾国藩故居的建筑艺术

1、建筑的功能美

建筑艺术需要与建筑的使用功能相结合,给人以功能美的享受。故居富厚堂建筑群防雨、防潮、采光、通风、防尘、防虫等功能齐全,体现了我国古代园林建筑的高超艺术。故居富厚堂的建筑屋顶用半筒形瓦严密接合,形成凹凸曲面富有美感,同时雨水能沿着凹曲面瓦槽即滴水顺流而下,从而防止雨水渗漏。层层向外伸出的飞檐使雨水远离墙壁,屋檐上翘使屋内仍有充足的光线,故这座木构建筑历经一百多年的风雨而不毁。四周设置花格窗使屋内通风透气,明亮干燥,透过漏窗,室外景区似隔非隔,似隐还现,阳光斜射漏窗,室内光影迷离斑驳。室外园林中设置的长廊既可遮风避雨,

又可分隔、穿插、连接园林中各景点,使各景点层次有秩。正是长廊与园林内各景点巧妙融合,使富厚堂园林建筑成为美的整体。藏书楼是富厚堂的核心,其构造极为特殊,藏书楼的建筑在防雨、防潮、防尘各方面都有周到的考虑,以保护书籍。藏书楼底层以花岗岩为柱,可防止白蚁浸蚀;二楼的走廊设在书楼的四周,可用来晒书;三楼五间书屋,设置漏窗,使室内四面通风,可以防潮湿;一至三楼通体用青砖,都修有上下书籍的专用通道。整个建筑的实用功能之强与建筑艺术之美融合得天衣无缝。

2、建筑的古朴和谐美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虽是侯府规格,有雕梁画栋,但毫不张扬,绝无富丽堂皇之感。它以石砖土木为结构、采古典回廊式风格,看上去古朴大方、色彩素净明快。

荷叶盛产花岗岩,杉木也是南方最常见的木材,青砖和半筒形小瓦在当时是南方普遍使用的建筑材料,土坯砖就是用泥土稍加工制成,工序很简单。曾国藩故居因地取材,绝不奢华,其主要建筑材料采用花岗岩、杉木和土坯砖、青砖、青色半筒形小瓦。漏窗、窗框、屏风、门框、廊柱、梁等建筑结构上广泛地利用杉木;墙壁基本上就是由青砖和土坯砖砌成;建筑物顶盖的都是青色半筒形小瓦;廊柱的底座、门楼外的台坪、台坪外缘的插旗座、部分门框、园林内的小石

路,甚至藏书楼一层的廊柱等都是用花岗岩建造,既坚固耐用,又体现了建材的朴实美。漏窗、廊柱、长廊和屋顶作为曾国藩故居的主要修饰,廊柱和窗格等距离地安在走廊的两边,给人一种音乐的韵律和节奏感,看到整齐的廊柱和窗格,使人心情愉快。漏窗(俗称为花窗)是故居园林景观的一种建筑艺术处理工艺。这里的木制漏窗中间以细木构成方格、菱花、如意纹、冰裂纹等各种图案即棂子,粉墙漏窗多以植物花卉虫鱼鸟兽等自然形状的图案为题材,木制漏窗与粉墙漏窗有机结合,图案既朴素又美丽,同时饱含耐人寻味的幽雅情调和象征意义。屋檐层层外伸,顶上铺盖青色半筒形小瓦从上往下一层一层地铺下来呈鱼鳞状,阳光射在上面闪闪发光。曾国藩故居这种质朴、淡雅、古拙给人一种最纯真的古朴美。曾国藩故居建筑的色彩主要有青、土黄、黑灰、灰、白和朱红色组成。以大片青砖墙和土坯墙为基调,配以黑灰色的半筒形小瓦,朱红色和木纹本色的梁柱、栏杆、漏窗。灰白相间的花岗岩石柱、门框、园林中的小径与青砖的青灰色墙面和土坯砖的土黄,与内部装修的朱红色形成对比。青色与土黄色墙面相配衬托了室外花草树木,建筑与花木随着阳光因位置与强弱而形成的投影,组成了无数变动的景象。整个建筑群没有五颜六色,色彩的基调以青色为主,给人一种优雅素净明快之感,建筑色彩的和谐美跃然其间。

3、建筑园林的意境美

曾国藩故居在立意上着重诗情画意的境界和人文气息,这些在建筑上创造性地反映出来。屋前屋后大量种植柏树、翠竹与荷花。《论语》赞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柏树象征着主人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竹子象征虚心有节和高风亮

篇三:社会实践活动报告书

社会实践活动报告书

看着外面那热辣辣的太阳,我的记忆又拉回到梅州围龙屋调查的那几天。足迹可能已经磨灭了,但永恒的回忆却已经深深的留在我们四个人的心中,相信,这是我们大学生活里精彩的一页。

夏季酷暑,热日难耐,这个时候,其它人都赶着回家享受那空调的清爽,我们一行四人经过一系列的策划讨论和研究,决定进行一次通过调查梅州客家民居,特别是围龙屋的布局、功能、结构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等来探究客家文化。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由7月6日开始到8日,原定于要四天完成的调查工作,我们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总共花了不到三天时间完成了这次调查。

这是我们第一次经历社会实践。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

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虽天气炎热,太阳猛烈,我们毅然踏上了社会实践的道路。因为我们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调查,更清楚地了解客家民居围龙屋所隐含的客家文化,以便身为客家人的我们更好的宣扬我们优秀的客家文化,同时,在社会实践中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为了节约这次活动成本,我们决定乘坐火车前往梅县,七月六号下午我们就到达了梅县的嘉应学院,我们在同学那里休息片刻后就在嘉应学院和嘉应附近派发调查问卷并回收(后面附有一张我们制作的调查问卷),下面是我们从调查问卷中统计出来的数据:

发放200张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88份,根据对数据的分析统计,76.3%的八零后九零后年轻人对围龙屋不感兴趣和不了解,而有65.7%的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中年人对围龙屋比较有感情,91.8%的人认为围龙屋的作用是防御敌人和团结名族力量,80.6%的人认为应该投入资金去保护围龙屋,28.9%的人喜欢听客家山歌,56.4%喜欢吃客家菜,而只有15.8%的人才见过客家服饰,76.5%的中年人认为自己拥有淳朴、勤奋热情好客、故乡情节浓、节俭的客家精神,而只有39.8%的年轻人认为自己还具有这些精神,89.9%的人

认为客家文化给他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客家话和美味的客家饮食以及热情好客的客家人。

从以上调查问卷的结果我们可以知道年轻人对客家民居的意识很淡薄,客家精神在他们身上也较少得到体现,但庆幸地是绝大部分的人还是很肯定围龙屋的存在和作用,并认为应该去保护围龙屋的,而且淳朴的客家人和客家美食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所以我们对宣扬发展客家文化还是要有信心的。

七月七号一大早我们就搭车去梅县丙村了,在丙村路口下车后我们沿着村道走了大约一公里就看到了一张大字报写着仁厚温公祠,我们按着箭头的方向走,目光穿过开阔的绿色田野,远远就看到那土木结构的围龙屋和屋前很清澈的池塘。从十余间连成一片的房间走进去,入口处的这些房子显然并非是居住的房舍。后来从那里仅有的几个居民口中得知,这些房舍是过节时拜神祭祀的地方。穿过前厅,便是足可比拟一个小足球场的院落和半圆形的居住房舍了。院落很大,里面有古井晒场,甚至还种了一些树。虽仅一层,但空间颇高的住房是整体的建筑,连绵成半圆形,与前厅的房舍相连,便成了一个完整的椭圆。

围龙屋的兴建源于战乱,为防贼寇,围龙屋以前多背山而建,外围房舍多用作防御和祭祀,内围居住。院落修得极

大,方便储放食物和日常用品。屋里的住户起初都是一个姓氏,后来渐杂,但仍如一家人般其乐融融。仁厚温公祠是我们

调查中最重要最大的一个围龙屋,有三堂八横三围。站在它们的门前,看着如此大的建筑,仿佛有种豪门深院的感觉,进去之后,各处连通的小道十分多,但都是对称分布在两侧,很规则。除此之外,温公祠还有它自己的特色,在化胎两侧,种有两棵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大苏铁,听说,这两棵苏铁还有一个十分美丽的传说呢。在这里还有一口十分古老的井,年代已久却还能保持不干涸,依旧供给居住在这里的人饮用。看了这个建筑,我不得不惊叹古代之人的伟大。时间很快到了正午,我们带着不舍离开了宏大的仁厚温公祠。

吃完午饭休息片刻后,我们又来到客家公园,里面有中国客家博物馆,陈设着很多关于客家文化的历史物品,有客家人平时生活的用品,还有客家风俗展示,甚至还有客家私塾的展示,当然啦,也有围龙屋样板,很多东西就连我们都没有看过呢,确实是很具有客家特色,参观完以后我们又问了博物馆负责人关于围龙屋客家文化的一些情况。在黄昏时分,我们带着预约的心情离开了博物馆,想到今天的收获确实不小,我们四个都开心地笑了。

七月八号的早上,我们来到了梅州市旅游局资源科,我

们向资源科相关负责人表明来意之后他们很友好地招待了我们,然后他们就跟我们讲解了围龙屋的现状和围龙屋所体现出来的客家文化,我们认真地听着,并做好了笔记。接近中午时,我们感谢了文物科负责人的帮助并向他们告别。

下午,我们去了梅州文化公园,那里湖水幽绿,柳条飘飘,最美的事还是坐在岸边听中年老年人唱客家山歌,当然,也少不了客家美味的小吃了。虽然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太喜欢听山歌,但有时静静地听还是能领略其中韵味的。

七月九号上午我们就搭车回学校了,虽然这几天为了调查很疲惫,但心里有一种很充实的感觉,这一趟确实值得走。

回到学校后我们四个人分工合作,明帆负责统计调查问卷的数据,远春负责分析数据的结果和整理我们的笔记,清媚负责去图书馆和网上搜查资料,而我负责将他们所收集的全部资料写成一篇报告书,除了上面讲述的全部调查过程和部分调查结果,我们还写了一篇关于围龙屋与客家文化的完整文章:

围龙屋与客家文化

围龙屋是最具代表性、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它有特别的风格和形式。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

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据历史学家考察,这种民宅建筑与中原贵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这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客家先民原系中原汉人,因战乱、灾荒等原因辗转南迁赣、粤、闽交界山区落籍繁衍。客家先民南迁定居岭南后,不但传播了中原的先进耕作技术,而且建筑民宅保持了原有的传统风格。

围龙屋整体布局

围龙屋的整体布局是一个大园型,在整体造型上,围龙屋就是一个太极图。围龙屋前半部为半月形池塘,后半部为半月形的房舍建筑。两个半部的接合部位由一长方形空地隔开,空地用三合土夯实铺平,叫“禾坪”(或叫地堂),是居民活动或晾晒的场所。“禾坪”与池塘的连接处,用石灰、小石砌起一堵或高或矮的石墙,矮的叫“墙埂”,高的叫“照墙”。半月形的池塘主要用来放养鱼虾、浇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它既是天然的肥料仓库,也是污水自然净化池。

后半部的房舍建筑,正中为方形主体建筑。有“三栋二横”,一围层;有“三栋四横”,二围层。最小的围龙屋的建筑面积也在上千平方米,大的则上万平方米。有的大围龙屋居住着上百户人家,几百口人。普遍为“三栋二横”一围屋居多。三栋二横围龙屋,有上、中、下三厅,各厅之间均有

一口天井,并用木制屏风隔开,屏风按需要可开可闭。厅堂左右有南北厅、上下廊厕、花厅、厢房、书斋、客厅,居室等,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建筑结构前低后高,这样就有利于采光、通风、排水、排污。

正屋——横屋外层便是半月形的围屋层,有的是一围层,有的二围层,围龙屋由此而得名。弧形的围屋间,拱卫着正屋,形成一道防御屏障,围屋间窗户一般不大,是天然的瞭望孔、射击孔,便于用弓箭、土枪、土炮等武嚣抗击来攻之敌。围龙屋的建筑设计其实与当时客家人的处境有极大关系。客家人是唐宋以来由中原南迁的汉人,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受当地人的排挤和欺侮,为了团结御侮求生存,他们不得不聚族而居,也不得不建造具有防御性的城堡式住宅——围龙屋,以抵御盗匪和当地人的侵扰。围龙屋还建有坚固的多层“角楼”,既可用来储备粮食、草料,又可居高临下射击来犯之敌。如遇盗匪前来扰劫,只要把大门、半门一关,村民们便携武器进入围龙屋和角楼,进行抗击。

围龙屋的特点

以土楼、围龙屋、殿堂式围屋为代表的客家传统民居,类型不一,风格有异。然而,其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则是它们突出的共同特点。

1.坚固性

现在的福建、广东一带的圆形、方形土楼,一般都有200-300年乃至500-600年的历史。它们历经风雨洗刷,强烈地震,台风袭击,至今安然无恙,巍然屹立在丛山峻岭之中。

如此坚固的民居,与精心选择屋址,科学的设计,用料及施工方法分不开。现仅从土楼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作一些说明。

土楼的墙壁,下厚上薄,厚处有的竟达1.5米。夯筑时,先在墙基挖出又深又大的墙沟,夯实在,埋入大石为基,然后用石块和灰浆砌筑起墙基。接着就用夹墙板夯筑墙壁。土墙的原料以当地粘质红土为主,掺入适量的小石子和石灰,经反复捣碎,拌匀,做成俗称的“熟土”。一些关键部位还要掺入适量糯米饭,红糖,以增加其粘性。夯筑时,要往土墙中间埋入杉木枝条或竹片为“墙骨”,以增加其拉力。就这样,经过反复的夯筑,便筑起了有如钢铁混凝土似的的土墙,再加上外面抹了一层防风雨剥蚀的石灰,因而坚固异常,具有良好的防风,抗震能力。据《永定县志》记载,1918年发生大地震,白天柝柝有声,历时20分钟,夜里继续震动,但土楼始终挺立无恙。

2.安全性

历史上,客家本是中原汉人,他们南迁至闽粤赣边区山区后,为防止土著和盗匪的打劫及猛兽的袭击,他们建造的

土楼、围屋,皆防范严密,甚为安全。例如,宛如古城堡似的土楼,一、二层不设朝外的窗子,或只开设枪眼似的细长石窗,三楼四楼和每个房间都有朝外的大窗,既利于采光,流通空气,又成了了望敌情和向外射击的枪孔。土楼大门的门框,门槛都是条石,门板厚约10厘米。有的大门上斜挖了几个嵌有竹筒的护门孔,倘有土匪攻门,可往下射击和浇开水。有的土楼大门还安装了防火水柜、水槽,若来犯之敌放火烧门,只要一按开关,水便顺门而下,以灭火护门。土楼本来已坚固异常,但为防万一,有的土楼还夯筑了夹墙。万一外墙被炮火轰开,土楼仍有夹墙支撑,安然无恙。土楼内有各种齐全的生活设施:设于天井的深水井,是被围困时的水源,楼内有砻、碓等加工粮食的设备。这一切都使匪敌久攻不下。至于那些四角建有高耸碉楼的“四点金”,更是领盗匪望而却步。

3.封闭性

客家民居,不论土楼还是围屋,五凤楼,里面的每一个房间,厅堂,天井,都以走廊,巷道,楼梯相通,住户生活方便。然而,它们对外则是全封闭的。土楼一般只开一个正门一个后门,或一个正门两个侧门,围屋,围龙屋的各横屋,半环形围屋,皆设有门楼。万一有盗匪打劫,只要把门一关,便封闭得严严实实的。

4.合族聚居性

客家土楼,围龙屋,五凤楼等,一般都规模庞大。永定“承启楼”有300多个房间,面积5376平方米。“遗经楼”有五层楼,面积10336平方米,光是厅堂便有51个。难怪日本一位建筑学教授看了永定土楼后写道:“这动人的客家土楼,与其说是一幢庞大的住宅,不如说是一座小城市”。

如此庞大的民居,正是为了适应聚族而居的特点。“承启楼”最多时曾住80户,600多人。家乡罗氏围龙屋,有300多个房间,为罗氏50户人家,350人所共居。住户虽多,但由于房间、厅堂、天井也多,能以厅堂及天井和若干房间组成一个个生活小单元,又令住户各各得其所,显得幽雅,舒适。

值得一提的是土楼、围屋的“心脏”——祖宗祠堂。这里是族长聚集各户家长议事的地方。逢年过节,合族的每家都挑着各种供品,到这里祭祀祖先。男儿娶亲,须在祠堂拜天地,叩祖先,宴宾客。闺女出嫁,向列祖辞行后,方可罩上盖头,踏着象征团圆的大圆匾出阁。老人谢世,祠堂成了举哀发丧的灵堂。就这样,一座祠堂将合族融洽地凝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隐含的文化精神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