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基础营养学-复习笔记(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

基础营养学-复习笔记(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

基础营养学-复习笔记(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
基础营养学-复习笔记(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

食物是重要的环境因素,与人类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其作用体现在:

有益方面:

1.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

2.维持人类生长发育。

3.保证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活动。

4.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促进人类健康。

有害方面:

1.营养素比例失调

营养不足/缺乏病过剩: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

2.食物污染: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等

3.假冒、伪劣、过期食品。

食物对人体危害例子比比皆是,触目惊心。充分发挥食物有利作用,控制和消除有害作用。最大限度促进人类健康,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二、营养素与能量

名词解释

营养(nutrition):人体摄入、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过程。

营养素(nutrients):食物中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即通过食物获取并能在人体内利用,具有构成组织、调节生理功能,供给能量的物质。

食品(food):经口摄入,可以维持生命、发育,即提供能量和形成或替代组织的物质。

含义:

1.观感性状(色、香、味、形)符合人长期形成概念。

2.成分必须含有人体需要营养素。

3.性质适合消化生理功能系统。

4.安全。

现代观点认为食品应具有三性:营养性、享受性、促进健康性。

绿色食品(green food):无污染、无公害、安全的营养优质的食品。

三、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成人体内16-19%是蛋白质。

生理功能:

1. 构成人体重要物质基础。

2. 调节人体各种生理功能。

3. 供能:当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与直方供给不足时,供能。4kcal/g)

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

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借肽键连结在一起,并形成一定空间结构的大分子,构成人体氨基酸有20种。

1.定义:

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少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氨基酸。

2.种类:9种:

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

3.氨基酸模式:

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和之间的比例,称为氨基酸模式。

计算方法:

以该蛋白质中色氨酸含量定为1,分别计算出其它必需氨基酸的相应比值。

食物中的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越接近,则该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越高。

根据该模式,食物蛋白质分为:

优质蛋白质:

必需氨基酸种类全、含量高、比值接近人。如:奶、鸡蛋、动物性蛋白质。

非优质蛋白质(半完全蛋白质):

必需氨基酸种类全,比值相差远。如:蹄筋、蹄冻。

不完全蛋白质:

必需氨基酸种类不全。如:玉米、土豆(色氨酸含量极低)

4.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氨基酸互补)

将几种食物混合,是其氨基酸相互补充,提高蛋白质利用率。

例:玉米(赖氨酸含量低)+大豆(蛋氨酸低)=模式接近人。

食物中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

1. 蛋白质含量:评价的基础。

凯氏定氮法:测定食物中氮含量,再乘以6.25,即为食物粗蛋白含量。

例:大豆30-40%、鲜肉类10-20%、粮谷类低于10%。

2. 消化率:

反映食物蛋白质可被消化酶分解的程度。

消化率=氮吸收量/摄入氮量×100%

消化率越高,被人体吸收利用可能性越大,其营养价值也就越高。可以通过加工、烹调等方法提高消化率。

例:大豆:整粒消化率仅为60%、豆浆、豆腐消化率为90%

3. 蛋白质利用率:

蛋白质被消化吸收后在机体内利用的程度。

对蛋白质质量做出正确的衡量,有利于指导膳食蛋白质营养、利用和发现新蛋白质资源。衡量蛋白质质量优劣主要以人体摄入后的效果即其生物利用率为依据,质量好的蛋白质,生物利用率高,最能为人体所消化、吸收、利用。摄入很小量就能达到人体氮平衡或最佳发育状态。

1)生物价(BV):蛋白质(氮)收后被机体储留的程度。

生物学价值越高该蛋白质利用率越高。其公式如下:

蛋白质生物价=储留氮/吸收氮×100

氮吸收量=食物氮-(粪氮-粪代谢氮)

氮储留量=氮吸收量-(尿氮-尿内源氮)

尿内源氮为机体不摄入蛋白质时尿中所含的氮,它主要来自组织蛋白的分解。

粪代谢氮及尿内源氮可以在实验开始第一阶段进食无氮膳食期间测定。

蛋白质生物价受很多因素影响,对不同食物蛋白的生物价值进行比较时,实验条件应该一致,否则同一种食物也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蛋白质吸收后,被机体储留和利用程度生物价越高,该蛋白质利用率越高。

生物价=(氮储留量/氮吸收量)×100%

临床意义:肝、肾病人:生物价越高,则经肝肾代谢或排出多余氮越少,减轻肝肾负担。2)净利用率(NPU):

表示蛋白质实际被利用的程度。即将蛋白质生物学价值与消化率结合起来评定蛋白质的营养

价值。

蛋白质净利用率(%)=生物学价值×消化率(%)

=储留氮/摄入氮×100(%)

3)功效比值(PER):反映蛋白质被利用于生长的效率

=动物体重增加(g)/摄入食物蛋白质(g)。

系测定生长发育中的幼小动物摄入1g蛋白质所增加的体重克数来表示蛋白质被机体利用的程度。一般用雄性断乳大鼠,用含10%蛋白质饲料喂饲28天,然后计算相当于1g蛋白质所增加体重的克数

4)氨基酸评分(AAS):

反映蛋白质构成和利用率的关系

氨基酸评分= 蛋白质每g氮(或蛋白质)中氨基酸(mg)

理想模式中每g氮(或蛋白质)中氨基酸(mg)

4. 生物价(Biological value BV)

蛋白质供给量及来源:

供给量:一般来讲,1g/kg/d

来源:优质蛋白质:30%,动物性食物、大豆、花生、葵花籽、芝麻等其它蛋白质:70%,措施:

1.蛋白质互补作用。

2.植物性蛋白质和动物性蛋白质搭配。

四、脂类

分类

脂肪

类脂

生理作用:

1. 供给能量1克脂肪---38KJ(9Kcal)能量

2. 构成一些重要生理物质

3. 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

4. 提供必需脂肪酸。

5. 提供和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6.增加饱腹感

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

脂肪酸分类:

碳链中碳原子间双键的数目分类:

单不饱和脂肪酸(含1 个双键),多不饱和脂肪酸(含1 个以上双键)

饱和脂肪酸(不含双键)

碳链的长度分类:

短链脂肪酸(碳链中碳原子少于6 个)

中链脂肪酸(碳链中碳原子6~12 个)

长链脂肪酸(碳链中碳原子超过12 个)

必需脂肪酸

定义: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亚油酸和亚麻酸

必需脂肪酸生理功能:

1.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2.是合成磷脂和前列腺素的原料,还与精细胞的生成有关。

3.促进胆固醇的代谢,防止胆固醇在肝脏和血管壁上沉积。

4.对放射线引起的皮肤损伤有保护作用。

注意:多不饱和脂肪酸,如20碳5烯酸(EPA)和22碳6烯酸(DHA),有降低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和扩张血管、DHA可促进脑的发育,它们多存在于海鱼中。

脂肪营养价值的评定

1.消化率含不饱和脂肪酸越多熔点越低,越容易消化。

植物油的消化率一般可达到100%。

动物脂肪,如牛油、羊油,含饱和脂肪酸多

熔点都在40℃以上,消化率较低,约为80%~90%。

2.必需脂肪酸含量植物油中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比较高,营养价值比动物脂肪高。

3. 脂溶性维生素含量动物的贮存脂肪几乎不含维生素,但肝脏富含维生素A和D,奶和蛋类的脂肪也富含维生素A和D。植物油富含维生素E

胆固醇:含有多个环状结构脂类化合物,性激素的原料,NK细胞的粮食

成年人300mg/天,老年人200mg/天(一个鸡蛋)

脂肪的供给量和来源

供给量成年及中老年人皆为20%~25%。

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应为1:1:1。

亚油酸提供的能量能达到总能量的1%~2%即可满足人体对必需脂肪酸的需要。

来源

脂肪:动物脂肪和富含油脂的植物

磷脂:蛋黄、肝、大豆、麦胚、花生

胆固醇:脑、肝、肾、蛋

脂肪与疾病

摄入不足---皮肤干燥、脱发、影响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摄入过多---肥胖-导致心血管等相关疾病。

五、碳水化合物

分类:

单糖: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

双糖:蔗糖、麦芽糖和乳糖

寡糖:(低聚糖)

多糖:淀粉、糖原、膳食纤维

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1. 供给能量1克--16.7KJ(4Kcal)

2. 构成一些重要生理物质

3. 节约蛋白质

4. 抗酮作用

5. 糖原有保肝解毒作用

膳食纤维

定义:是人体不能消化的多糖类,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树胶等食物成分。

膳食纤维生理功能:

1.预防便秘。

2.降低餐后血糖,辅助防治糖尿病。

3.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

4能吸附某些食品添加剂、农药、洗涤剂等化学物质,对健康有利。

注意:过多的膳食纤维会妨碍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吸收

供给量和来源

供给量:膳食中由碳水化合物供给的能量以占摄入总能量的60%-70%为宜。

来源:谷类、薯类、豆类富含淀粉,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

食糖几乎100%是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

碳水化合物与健康

摄入不足----消瘦、生长缓慢、低血糖、头晕无力、甚至休克。

摄入过量----肥胖、血脂升高。

六、能量

定义: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单位:

国际:焦耳(J)

部分国家:卡(cal)

实际应用:千焦耳(kJ)千卡(kcal)

1焦耳=0.239卡卡=4.184焦耳

人体对热能的消耗:人体对能量的需要与其消耗的能量相等。

? 基础代谢? 体力活动?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生长发育的热能消耗

每增加1克新组织约需要消耗20KJ能量

基础代谢

定义:

身体完全安静松弛,无体力脑力负担,无胃肠消化活动,清醒静卧于室温18-20℃舒适条件下的代谢状态。

维持生命活动基本能量需要

影响因素:体型、性别、年龄、生理病理状态

体力活动

主要、变化最大,受劳动强度、持续时间、环境条件影响

大学生男2500 kcal/d 女2100 kcal/d

运动男3300 kcal/d 女2500 kcal/d

运动员足球1287 kcal/场、篮球772 kcal/场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定义:人体由于摄入食物引起能量代谢额外增的现象叫做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原因:它是由于食物在消化、转运、代谢及储存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举例:各种营养素的特殊动力作用强弱不同蛋白质30% 碳水化合物5-6% 脂肪最弱4-5%。一般混合膳食的特殊动力作用所消耗的能量约为每日消耗能量总数的10%。

膳食热能来源与供给量

来源: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食物:动物性食物含有较多的脂肪和蛋白质。

植物性油含有丰富的脂肪;谷类中则以碳水化合物为主。

大豆除含脂肪外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构成比: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60%-70%:20%-25%:10%-15%。

七、无机盐及微量元素

概述

定义:人体各组织器官中约有60余种化学元素,其中碳、氢、氧和氮构成约占体重95%的有机物和水,其余元素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和含量多少都统称为无机盐。

分类:

常量元素:体内含量大于体重的0.01% 钙、磷、钾、钠、镁、氯、硫

微量元素:含量小于体重的0.01% 锌、铜、铁、铬、钴、锰、钼锡、钒、碘、硒、氟等钙(calcium)

生理功能

1. 是构成骨骼与牙齿的主要成分。

2. 调节心脏和神经的正常活动,维持肌肉一定的紧张力。

3.是血液凝固的必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

4.是多种酶的激活剂。

5.是多种生物膜的成分,是维持细胞内胶质完整性所必需的。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

促进吸收因素:维生素D、维生素C、乳糖、氨基酸、钙磷比例(2:1或1:1)

抑制钙吸收的因素:植酸、草酸、磷酸盐、脂肪、

钙缺乏

钙缺乏主要影响骨骼与牙齿的发育,可导致婴幼儿佝偻病、成人骨软化症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血清钙含量不足,可使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提高,引起抽搐;血清钙含量过高,则可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钙的供给量于与来源

供给量:成年人不分男女都是800毫克。青少年、孕妇和乳母应适当增多。

食物来源:奶和奶制品小虾皮、芝麻酱大豆及其制品深绿色蔬菜如小萝卜缨芹菜叶雪里蕻

铁(iron)

生理功能

1.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之一。

2 是体内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酶和电子传递体的组成部分,如过氧化氢酶和细胞色素都含有铁。

食物中存在形式

非血红素铁:吸收率3-8%,主要在植物性食品中

血红素铁:吸收率23%,主要在动物性食品中

影响铁吸收的因素

促进因素:维生素C 某些氨基酸以及鱼肉类中的某些成份(肉类因子)

抑制因素:植酸盐、草酸盐、磷酸盐、鞣酸和膳食纤维蔬菜

铁的供给量于与来源

供给量:成年男子12毫克,妇女18毫克;孕妇和乳母28毫克。

来源:血红素铁:动物内脏(特别是肝脏)、血液、鱼、

非血红素铁:绿叶蔬菜

生理功能

碘在体内主要参与甲状腺素合成,故其生理作用也通过甲状腺素的作用表现出来。

甲状腺素在体内主要为----促进和调节代谢生长发育。

①促进生物氧化,协调氧化磷酸化过程,调节能量转化;

②促进蛋白质合成,调节蛋白质合成与分解;

③促进糖和脂肪代谢;

④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智力发育有为重要)与分化。

⑤促进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

⑥活化酶包括细胞色素酶系、琥珀酸氧化酶系一百多种,对生物氧化和代谢都有促进作用;

⑦调节组织中水盐代谢;

碘缺乏可引起甲状腺肿大,发生在胎儿及婴幼儿期可引起克汀病

吸收与代谢

食物中碘离子极易被吸收,进入胃肠道后1小时内大部被吸收,3小时完全吸收。约有80%的甲状腺素未经变化即可吸收。吸收的碘,迅速转运至血浆,常不与血液中蛋白质结合,并遍布各组织中。仅在甲状腺中的部分被合成为甲状腺素,并被贮存于体内惟一贮存碘的甲状腺内。碘缺乏

碘缺乏造成甲状腺素合成分泌不足,引起垂体促甲状腺激素代偿性合成分泌增多,剌激甲状腺增生、肥大。由于环境、食物缺碘造成,常为地区性,是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孕妇严重缺碘,可影响胎儿发育,使新生儿生长损伤,尤其是神经、肌肉,认知能力低下,以及胚胎期和围产期死亡率上升。其中呆小病为最严重。碘缺乏地区采用碘化食盐方法,即在食盐中加入碘化物或碘酸盐予以预防。加入量可控制在1:20000至1:50000之间。

碘过量

碘过量通常发生于摄入含碘量高的饮食物,以及在治疗甲状腺肿等疾病中使用过量的碘等情况。我国河北、山东部分县区居民,曾因饮用深层高碘水,或高碘食物造成高碘甲状腺肿这只要限制高碘食物,即可防治。如补充碘反而使病情恶化。在我国使用强化食盐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中,未见有碘过量甲状腺肿的问题。

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人体对碘的需要量受年龄、性别、体重、发育及营养状况等所左右。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供给量为成人150μg,孕妇加25μg,乳母加50μg。碘NOAEL为1000μg (UL850μg)。

含碘量较高的食物有海产品。如海带、紫菜等。体内碘主要由尿排出(90%),碘过量会引起中毒。

人体含锌2~2.5g,主要存在于肌肉、骨骼、皮肤。

按单位重量含锌量计算, 以视网膜、脉络膜、前列腺为最高,其次为骨骼、肌肉、皮肤、肝、肾、心、胰、脑和肾上腺等。

生理功能

1.锌是许多酶的结构成分或激活剂,已知含有锌的酶不下80种,如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等;

2.促进组织生长发育与组织再生,如锌与蛋白质、核酸的合成代谢、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等过程都有关;锌对于胎儿发育和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功能也非常重要;

3.维护正常的味觉、嗅觉及促进食欲;

4.促进维生素A代谢及其生理作用,有利于维持视觉和皮肤健康;

5.参与维护与保持免疫反应细胞的复制。

吸收与代谢

锌主要在小肠内被吸收,然后和血浆中白蛋白或运铁蛋白结合,随血液流入门脉循环,分布于各器官组织。锌吸收常受膳食中含磷化合物如植酸的影响,而降低其吸收率。过量纤维素及某些微量元素也影响吸收。锌在体内代谢后,主要通过胰腺分泌排出,仅小部分从尿中排出,汗液中也含锌。

缺乏与过量

生长期儿童锌缺乏最为影响的是生长迟缓、垂体调节功能障碍、食欲不振、味觉迟钝甚至丧失、皮肤创伤不易愈合、易感染等。性成熟延迟、第二性征发育障碍、性功能减退、精子产生过少等。锌过量常可引起铜的继发性缺乏,损害免疫器官和免疫功能,影响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活力,抑制趋化性和吞噬作用及细胞的杀伤能力。

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我国成人锌的RNI建议为:男性为15mg,女性为11mg。孕妇、乳母增加5和10mg。

锌存在于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动物性食物中锌的利用率为35%~40%,而植物性食物中锌的利用率为1%~20%。锌的来源广泛,但动植性食物的锌含量与吸收率有很大差异含锌较丰富的食物有牡蛎、动物肝、脑、心、肾、烤麦芽等。

硒在人体内总量为14~20mg,广泛分布于所有组织和器官中,浓度高者有肝、胰、肾、心、脾、牙釉质及指甲,而脂肪组织最低

生理功能

1.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重要组成成分(每mol GSH-Px含有4g原子硒),在体内特异地催化还原型谷胱甘肽,与过氧化物氧化还原反应,如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羟游离基、脂酰游离基,从而保护生物膜免受损害,维持细胞正常功能。

2.硒与金属有很强亲和力,在体内与金属如汞、甲基汞、镉及铅等结合形成金属硒蛋白复合物而解毒,并使金属排出体外。

3.保护心血管、维护心肌的健康。许多调查发现,血硒高的地区人群心血管病发病率低;动物实验证实硒对心肌纤维、小动脉及微血管的结构及功能有重要作用。在我国以心肌损害为特征的克山病,发现缺硒是一个重要因素。

4.硒还有促进生长、保护视觉器官的作用。已有实验表明硒是生长与繁殖所必需。白内障者及糖尿病性失明者补充硒后,发现视觉功能有改善。

5. 抗肿瘤的作用:人群调查发现,硒缺乏地区肿瘤发病率明显较高,胃癌发病与缺硒有关。动物试验还发现硒有降低黄曲霉毒B1的急性损伤、减轻肝中心小叶坏死的程度与死亡率。

吸收与代谢

硒在小肠吸收,无机硒与有机硒都易于被吸收,其吸收率大都在50%以上。硒的吸收率高低,与硒的化学结构,溶解度有关。如蛋氨酸硒的吸收率,大于无机形式的硒,溶解度大者其吸收率也高。

硒被吸收后,通过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转运至各器官与组织中。代谢后大部分硒经尿排出,粪中的硒绝大多数为未被吸收的食物硒,有少量随胆汁、胰液、肠液一起分泌到肠腔内。此外,硒也可从汗中排出,当硒摄入量较高时,还可从肺部排出具挥发性的二甲基硒化合物。

硒缺乏与过量

硒缺乏已被证实是发生克山病的重要原因。

克山病在我国初发生于黑龙江省克山地区,其易感人群为2~6岁的儿童和育龄妇女,临床上可见其主要症状为心脏扩大、心功能失代偿、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或

过缓,心电图检查可见ST-T波改变,严重时可发生房室传导阻滞,期前收缩等。

此外,缺硒与大骨节病也有关,用亚硒酸钠与维生素E治疗儿童早期大骨节病有显著疗效。硒摄入过多可致中毒。我国湖北恩施县的地方性硒中毒,与当地水土中硒含量过高,致粮食、蔬菜、水果中含高硒有关。主要表现为头发变干、变脆、易断裂及脱落。其他部位如眉毛、胡须及腋毛也有上述现象,肢端麻木、抽搐,甚至偏瘫,严重时可致死亡。

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硒的供给量曾被许多国家学者根据动物与人群实验结果提出过,我国根据膳食调查结果确定的预防克山病所需的硒最低日需要量为19μg/d(男)、14μg/d(女),而根据血浆GSH-Px活性达最高值估计的“生理需要量”为≥4Oμg /d。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提出的RDA值为50μg(7岁以上人群)。

动物性食品肝、肾、肉类及海产品是硒的良好食物来源。但食物中硒含量受当地水土中硒含量的影响很大。

八、维生素

概述

定义:维持人体正常物质代谢和某些特殊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分类:

脂溶性维生素:A、D、E、K。

水溶性维生素:B族(B1、B2、B6、B12、PP等)、抗坏血酸(VC)

维生素是由vitamin一词翻译过来,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维生素彼此间没有内在的关系,它们并不是化学性质和结构相近似的一类化合物,之所以归为一类,乃基于其生理功能和营养意义有类似之处。它们都是以本体的形式或可被机体利用的前体形式存在于天然食物中。维生素与其他营养素不同之处在于它既不供应热能也不构成机体组织;只需少量即能满足需要:一般不能在人体内经自身的同化作用合成;其中有的以辅酶或辅酶前体的形式参与酶系统的工作等。

在维生素刚刚被发现的时候,它们只是作为从食物中分离出来的一些必需的营养素,其名称一般是按发现的先后,在"维生素"之后加上A、B、C、D等拉丁字母来命名,维生素A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维生素。继后由于技术进步,弄清了各种维生素的化学本质,逐渐以化学名称之,如维生素B1称硫胺素,维生素B2称核黄素,维生素C称抗坏血酸等。

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化学结构与生理功能各异,因此无法按照化学结构或功能分类,现在采用的方法是根据溶解性能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D、E和K四大类。这些维生素因结构的差异又各自有两种或数种的同类物质,如维生素A 存有A1和A2两种;维生素D有D2、D3、D4和D5四种;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有α、β、γ、δ等数种;维生素K有K1和K2两种。

水溶性维生素有时B族和维生素C两大类。硫胺素(维生素B1)、核黄素(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B5、PP)、吡哆素(维生素B6)、钴胺素(维生素B12)、叶酸、泛酸(维生素B3)和生物素(维生素H)8种都属B族维生素。

维生素A

生理功能:

ü.参与视网膜视紫质的合成与再生,维持正常暗适应能力,维持正常视觉。

ü参与上皮细胞与粘膜细胞中糖蛋白的生物合成,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ü促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骨细胞的分化,促进机体的生长和骨骼的发育。

ü免疫球蛋白也是糖蛋白,其合成与VA有关,故有增加机体抗感染的作用。

üVA可促进上皮细胞的正常分化并控制其恶变,从而有防癌作用。

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供给量:

800μg视黄醇当量,孕妇1000μg视黄醇当量;乳母1200μg视黄醇当量。

食物来源:天然VA:动物体内、肝脏、鱼肝油、奶类、蛋类及鱼卵

VA原(VA的前体)类胡萝卜素:植物性食品(最重要的是β-胡萝卜素)、红色、橙色、深绿色植物性:胡萝卜、红心甜薯、菠菜、苋菜、杏芒果

维生素A缺乏症

维生素A过多症

主要症状为厌食、过度激惹、长骨末端外周疼痛、肢体活动受限、头发稀疏、肝肿大、肌肉僵硬、皮肤搔痒、头痛、头晕等。及时停止食用,症状可很快消失。

婴幼儿急性中毒以颅内压增高为其主要特征,

维生素D

VD是所有具有胆钙化醇生物活性的类固醇统称。

包括:VD2 (钙化醇)、VD3 (胆钙醇)

VD2源于植物,大多数植物中含有微量的麦角固醇,植物叶曝露于日光后形成VD2 VD3 来源于动物,人与动物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即可转变成VD3

生理功能

调节钙和磷代谢,维持血清磷、钙浓度稳定,促进钙和磷的吸收,维持骨和牙齿正常生长和发育VD缺乏病

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软化症和骨质疏松

VD过多症

成人摄入2500μg/d,儿童摄入500~1250μg/d;头痛、厌食、恶心、口渴、多尿、低热、嗜睡、血清钙、磷增加,软组织钙化、可出现肾功能衰竭、高血压等症状。

供给量

成年人每日供应5μg/d、孕妇、乳母10μg/d、儿童与青少年10μg/d、老年人10μg/d

食物来源

VD3 :鱼肝油,动物肝脏、蛋黄;VD2:植物性食品

一般说来,只要能经常接触阳光,不会造成VD缺乏。牛奶为主食的婴儿,应适当补充鱼肝油,并经常接受日光照晒,有利于生长发育。

维生素E

维生素E的主要生理功能

在体外实验中早已发现维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此作用的意义在于:①防止不饱和脂肪酸受到过氧化作用的损伤,从而维持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细胞膜的完整和正常功能;②由于预防了脂质过氧化,就消除了体内其他成分受到脂质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各种有机自由基)的伤害。维生素E也能防止维生素A、维生素C的氧化,保证它们在体内的营养功能。

1.维生素E能保持红细胞的完整性

低维生素E膳食可引起红细胞数量减少以及缩短红细胞的生存时间,可发生大细胞性溶血性贫血,病人血液的维生素E含量很低。临床上维生素E可用于治疗溶血性贫血。

2.维生素E可以调节体内一些物质的合成

维生素E通过调节嘧啶碱基而参与DNA的生物合成过程。维生素E是辅酶Q合成的辅助因子,也与血红蛋白的合成有关。

3.维生素E与精子的生成和繁殖能力有关

维生素E与精子生成和繁殖能力有关,但与性激素分泌元关。根据对大鼠的试验,当维生素E

缺乏时雄鼠睾丸不能生成精子,雌鼠的卵不能植入子宫内,胎儿被吸收。人的生殖功能是否也需要维生素E,目前尚无可信的证据,但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不育症、习惯性流产及早产婴儿的异常情况,但其治疗效果有待观察。

4.维生素E与衰老的关系

人的衰老与组织中脂褐质的堆积呈直接的比例关系,缺乏维生素E的动物,这种色素的堆积也比正常者高。有人认为这种色素是自由基作用的产物。一些学者认为,衰老过程是伴随着自由基对DNA,以及蛋白质破坏的积累所致。因此,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可能使衰老过程减慢,但尚未有确切的证据证明维生素E可以延长寿命。例如有的间歇性跛行可以用大剂量维生素E使之缓解,提示对老年人的健康有用。

5.维生素E的一些其他功能

维生素E的抗癌作用在动物试验中尚未确定。但维生素E可破坏亚硝基离子,在胃中阻断亚硝胺生成比维生素C更有效。

对实验动物而言,维生素E也是维持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及外周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所必需的,缺乏将导致肌肉营养不良,同时伴有肌肉的耗氧量增高,尿肌酸排出量增高,后一现象是由于营养不良的骨骼肌不能正常利用肌酸所致。

维生素E还可抑制含硒蛋白、含铁蛋白等的氧化,保护脱氢酶中的巯基不被氧化,或不与重金属离子发生化学反应而失去作用。许多环境因素可产生自由基,维生素E可减少其毒性。

维生素E的需要量与供给量

人体对维生素E的需要量受膳食中其他成分影响,影响因素一般可概括如下几方面。

1.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增多

多不饱和脂肪酸因含有较多易被氧化的双键,故膳食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增多,作为抗氧化剂的维生素E的需要量就增加。膳食中维生素E与PUFA的比值应为0.4~0.5。

2.维生素C与维生素E的关系

维生素C与维生素E两者都有抗氧化作用,但维生素E为脂溶性,其防止生物膜的脂类过氧化作用更有效。两者有协同作用,给缺维生素E者补充维生素C可使血浆维生素E 水平升高,但不能减少脂类过氧化及红细胞溶血及其GSSG水平。维生素C可以节约维生素E,但大剂量维生素C作用与之相反,可以降低维生素E抗氧化能力,相应地提高维生素E需要量。

维生素E的食物来源

维生素E主要存在于各种油料种子及植物油中,某些谷类、坚果类和绿叶莱中也含有一定数量;肉、奶油、乳蛋及鱼肝油中也存在。许多因素可影响食物中的维生素E含量,因而每一种食物都有相当大的含量变化或差异。例如奶中的α-生育酚的含量可相差5倍,它随着季节的变动而改变。天然的维生素E是不稳定的,在储存与烹调加工中可发生明显的破坏,植物油中的维生素E含量因加热而明显降低。

维生素C(抗坏血酸)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在组织中以两种形式存在,即还原型抗坏血酸与脱氢抗坏血酸。这两种形式可以通过氧化还原互变,因而都具有生理活性。而脱氧抗坏血酸继续氧化或加水分解变成二酮古乐糖酸或其他氧化产物,则其维生素活性丧失。故一般所测的总维生素C只是指还原型抗坏血酸及脱氢抗坏血酸。

抗坏血酸极易溶于水,稍溶于丙酮与低级醇类,水溶液易氧化,遇空气、热、光、碱性物质,特别是在有氧化酶及微量铜、铁等重金属离子存在下,可促进其氧化破坏进程。蒸煮蔬菜,尤其是在碱性条件下蒸煮时,抗坏血酸可被明显破坏。采取酸性处理、冷藏、隔氧等措施,则可使食品中维生素C的破坏延缓。

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

1.维生素C是还原剂

维生素C作为还原剂,在体内可使亚铁保持还原状态,增进其吸收、转移,以及在体内的储存;同时,还可使钙在肠道中不至于形成不溶性化合物,从而改善其吸收率。抗坏血酸还参与四氢叶酸的一碳单位转移和防止维生素A、E及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维生素C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维生素C作为体内水溶性的抗氧化剂,可与脂溶性抗氧化剂协同作用,防止脂类过氧化。

2.维生素C与某些药物代谢的关系

维生素C与某些药物代谢的关系如下:①维生素C缺乏,可使肝微粒体酶的活力下降,其中以细胞色素还原酶的减少为最多,从而影响一些脂溶性药物经羟基化及去甲基化代谢后排出体外;

②维生素C影响组胺的分解代谢,有去组胺的作用。组胺有一定扩张血管的作用,可增加血管的通透性;③维生素C可以防止联苯胺、萘胺及亚硝酸盐的致癌作用;④维生素C的营养状况与芳香族氨基酸代谢有关。

3.人严重缺乏维生素C可引起坏血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毛细血管脆性增强,牙龈和毛囊及其四周出血,重者还有皮下、肌肉和关节出血及血肿形成,粘膜部位也有出血现象,常有鼻嗫、月经过多以及便血等。

4.其他功能

维生素C在体内常作为酶激活剂、物质还原剂,或参与激素合成等而发挥作用。维生素C是活化脯氨酸羟化酶和赖氨酸羟化酶的重要成分。羟脯氨酸与羟赖氨酸是胶原蛋白的重要成分,因此维生素C不足将影响胶原合成,造成创伤愈合延缓,微血管壁脆弱而产生不同程度出血。维生素C可促进肝内胆固醇转变为能溶于水的胆酸盐而增加排出,降低血胆固醇的含量。

维生素C的需要量与供给量

人体每天究竟需要多少维生素C,有不同的看法。各个国家供给标准的差异也很大,从每日的20~200mg。据研究,人体维生素C每日摄入量10 mg可预防坏血病,这是最低需要量。中国营养学会提出的供给量,成人每日为60mg,少年男女为60mg,1~3岁分别为30mg、35mg及40mg,5~7岁为45mg,10岁为50mg,孕妇为80mg,乳母为100mg。

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

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为新鲜蔬菜与水果。气候、日照量、植物的成熟程度、部位、储藏条件和储存时间等因素,均可影响食物中抗坏血酸的含量。植物中存在的氧化物可加速抗坏血酸的被破坏,如菠菜储存2天后,维生素C损失约2/3。烹调加工也可增加维生素C损失,中国的烹调方法,维生素C保存率在50%~70%。青菜、韭菜、塌棵菜、菠菜、柿子椒等深色蔬菜和花椰菜,以及柑橘、红果、釉子和枣等的抗坏血酸含量较高。野生的苋菜、刺梨、猕猴桃、酸枣等维生素C含量尤其丰富。

维生素B1(硫胺素)

生理功能:

糖类代谢,是机体内整个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有关。若机体硫胺素不足,不仅丙酮酸不能继续代谢,而且还影响氨基酸、核酸和脂肪酸的合成代谢。此外,硫胺素尚可抑制胆碱酯酶,因此对于促进食欲、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等也有重要作用。

体内硫胺素的总量约有80%为TPP,约有10%为三磷酸硫胺素(thiamin triphosphate,TTP)。此外还有少量单磷酸硫胺素(thiamin monophos phate,TMP)和硫胺素。成人体内约有硫胺素25~30mg。以心脏、肝脏、肾脏和脑中的含量较高,总量的50%存于肌肉中。

维生素B1的需要量与供给量

硫胺素与整个物质和能量代谢关系密切,故它的需要量应与机体热能总摄入量成正比。一般都主张硫胺素的供给量应以4.18MJ(100OKcal)热能供给多少来表示。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表

明,膳食中硫胺素含量每1000kcal<0.3mg即可出现脚气病。以0.5mg较为安全,可使组织硫胺素达到饱和。硫胺素的供给量标准都定为0.5mg/1000kcal。2000年公布的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B1参考摄入量(DRIs。硫胺素摄入过量的毒性,未见报道,根据美国等国家的研究及国内治疗硫胺素缺乏的经验,中国营养学会认为硫胺素的UL值可定为50mg。

维生素B1的食物来源

硫胺素广泛存在于天然食物中,但含量随食物种类而异,且受收获、储藏、烹调等条件的影响。含量较丰富的有动物内脏(肝、心、肾)、瘦肉类、豆类、酵母、干果及硬果,以及不过度碾磨的粮谷类。蔬菜较水果含硫胺素稍多,但都不是膳食硫胺素的主要来源。其中芹菜叶及莴苣叶含量较为丰富,可以利用。谷类食物中,全粒谷物较富有硫胺素,杂粮的硫胺素也较多。碾成精度很高的谷类,可使其中的硫胺素损失80%以上,故在面粉中进行强化维生素B1处理,恢复其原有含量是有益的。

维生素B1的营养状况的评价

评价人体硫胺素营养状况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尿中硫胺素的排出量测定

常用的存负荷试验,即以口服5mg(儿童减半)维生素B1后,4小时内排出维生素Bl>200?g者为正常,<100?g者为缺乏。也可测定空腹一次尿中硫胺素与肌酐含量,计算出硫胺素(?g)/ 肌酐之比值,并用它来评定维生素B1的营养状况。一般大规模调查时可以采用此法。

2.红细胞转酮酶活力及TPP活化试验

血液中的维生素B1大多存在于红细胞内,部分以转酮醇酶的辅酶形式存在。因此,可借该酶的活力,早期灵敏地测知硫胺素的营养状况。硫胺素缺乏时,酶活力降低,TPP活力系数(activitycoefficient)增高。一般认为TPP活力系数<1.15为正常,>1.25为缺乏。

维生素B2(核黄素)

维生素B2的生理功能

核黄素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以黄素辅酶参与体内多种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担负转移电子和氢的载体,也是组成线粒体呼吸链的重要成员。脂肪酰辅酶A脱氢酶,L-氨基酸氧化酶,琥珀酸脱氢酶,黄嘌呤氧化酶,谷胱甘肽还原酶,NADH脱氢酶,硫氧蛋白还原酶等均属黄素酶。此外,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是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因此也是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的成员。由于核黄素辅酶涉及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等,功能广泛,因此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

维生素B2的需要量与供给量

中国营养学会最近制定的膳食核黄素推荐摄入量(RNI),成人男性为1.4mg/d,女性为1.2 mg/d,孕妇和乳母为 1.7 mg/d,11岁儿童不分男女为 1.2 mg/d,14岁男童为 1.5mg/d,女童为1.2mg/d,<7岁的儿童自0.4渐增至1.Omg/d。

维生素B2的食物来源

蛋、瘦肉、乳类是核黄素的主要食物来源。如果膳食结构中这些食物比例过低,则以谷类、豆类为重要来源。谷类食物的核黄素含量随加工与烹调方法而异。精白米中核黄素的留存量仅为糙米的59%,小麦标准粉的核黄素仅留下原有量的39%,精白粉中则更少。麦面制品加工中用碱可使所含的核黄素在加热时破坏。此外,淘米、煮面去汤均可使食物中的核黄素丢失。

叶酸

食物中的叶酸大多为多谷氨酸形式。在小肠上部由肠粘膜上皮细胞的γ-L-谷氨酸羧肽酶催化,水解成单谷氨酸叶酸后主动吸收。还原型叶酸易于吸收,因此GSH、维生素C叫有利于叶酸吸收。

肠壁、肝、骨髓等组织存在叶酸还原酶,在维生素C及NADPH参与下催化叶酸转变成四氢叶

酸(THFA)。血清中的叶酸主要为N5-甲基THFA,大部分与白蛋白非特异结合运输,小部分由一种特异的糖蛋白结合运输。该糖蛋白分子量约40000,可能由中性粒细胞产生,并经肝、肾加工而成,叶酸饱和度通常约67%,对肠道中叶酸的吸收以及体内叶酸的分配、降解及排出存在调节作用。血中的N5-甲基THFA经耗能的载体转运机制进入骨髓、网状细胞、肝、脑脊液及肾小管细胞等。

叶酸由尿与胆汁排出。尿中主要为乙酰氨基苯甲酰谷氨酸,亦有少量活性形式。

正常人体内储存的叶酸主要为多谷氨酸形式。储存量为5~10mg(11.3~22.6mmol),肝内约占50%,每天肝肠循环的叶酸约0.1mg,对维持血清叶酸水平有重要意义。

叶酸的生理功能

THFA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一碳基团的载体,参与许多物质的合成代谢。

1. 嘌呤合成

体内自5-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嘌呤核苷酸,嘌呤的C2、C8均来源于THFA携带的一碳基团。

2.胸腺嘧啶合成

由尿嘧啶合成胸腺嘧啶需由THFA携带一碳基团供给C5甲基。

3.蛋氨酸循环

N5-甲基THFA供甲基使同型半胱氨酸再生成蛋氨酸,以提供肌酸、肾上腺素、胆碱等合成所需的甲基供体。叶酸缺乏也可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4.丝氨酸与甘氨酸的相互转变

丝氨酸在THFA参与下,由羟甲基转移酶催化,生成甘氨酸及N5,N10甲烯THFA,反应可逆。此外,组氨酸代谢生成谷氨酸及部分tRNA甲基化等均需有THFA参与;由于叶酸与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密切相关,故它对于正常血细胞生成,组织修复有重要意义,并与神经系统功能及脂代谢有关。

叶酸的需要量与供给量

生长发育期,细胞增殖合成代谢旺盛,因此小儿、孕妇及乳母的需要量增高。某些病理状况如溶血性贫血、恶性肿瘤以及某些药物干扰叶酸吸收。饮酒使叶酸利用率显著降低,应注意补充。

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叶酸参考摄入量,推荐14岁起至成年人摄入量(RNI)为400?g/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18岁者为800?g/d ,>18岁者为1000?g /d,孕妇为600?g/d,乳母为500μg/d。

叶酸的食物来源

叶酸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性食物。肝、肾、绿叶及黄叶蔬菜、酵母等含量丰富,如肝含叶酸约300?g /100g。肉类、蛋、豆类、麦胚、谷类及水果等食物含叶酸均较多。食物经长时间诸存及烹调可损失较多。以非配方奶人工喂养的婴儿需注意添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重点笔记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营养学基础) 1、人体必需氨基酸:缬亮异亮苏氨酸,赖色苯丙甲硫氨(蛋),组(儿童)。 2、蛋白质得互补作用实质上就是使:几种必需氨基酸在比例上接近人体得需要,比原有得任何一种蛋白质得生物学价值都高。 3、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比较慢,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由食物供给得。 4、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就是表示:蛋白质被吸收后在体内被利用得程度。 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氮储留量/ 氮吸收量×100医友会0 Y/N6[7 q; t1b、e# J 5、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就是指:机体由于摄食过程引起体内能量消耗增加得作用。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最大得就是:蛋白质。 色氨酸60→尼克酸(烟酸)1 7、膳食中胱氨酸与酪氨酸充裕时,可以节约蛋氨酸30%与苯丙氨酸50%。 8、氮平衡:摄入氮=排出氮(正常成年人) 正氮平衡:摄入氮>排出氮(儿童、青少年、孕妇、恢复期病人) 负氮平衡:摄入氮<排出氮(蛋白质摄入不足、消耗性疾病、吸收不良) 摄入氮=尿氮+粪氮+通过汗液排出得氮yiboshi、5d6d、1 ~6 E/m6 G4 t& s, e 9、受机体营养状态与活动量影响而变动得动脂,就是指:甘油三酯。 类脂质(磷脂、糖脂、脂蛋白、胆固醇)被称为:定脂。 10、对老年人与动脉硬化患者每人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不超过300mg。 11、单糖类: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双糖类: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两分子葡萄糖)、乳糖(葡萄糖+半乳糖)。 多糖类:淀粉、糊精、糖原(又称动物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 12、目前认为必须脂肪酸有两种:亚油酸、α-亚麻酸。 13、必须脂肪酸得生理功能:参与脂质代谢;就是组织细胞得组成成分;就是合成前列腺素得前体物;有降低血栓形成与血小板粘结作用。(与参与血红蛋白得合成无关) 14、必须脂肪酸最体。 17、我国推荐得膳食中钙得供给量,成年男女:800mg/d,生长发育期得青少年:1000mg/d,孕妇、乳母1000~1200mg/d。 18、成年人每日进出骨骼得钙量约为700mg。 19、目前确认得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有8种:铁、锌、铜、钴、钼、铬、碘、硒。 含钙、镁、钾、钠较多得食物,称成碱性食物。如:蔬菜、水果、奶类等。 含硫、磷、氯较多得食物,称成酸性食物。如:粮谷类、肉、鱼、蛋等。 20、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D、E、K 水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B族,包括B1、B2、B6、B12、尼克酸、叶酸、泛酸、胆碱等,维生素C。 克酸、叶酸、泛酸、胆碱等,维生素C。yiboshi、5d6d、5u1 d e+y R; a(d!~-P

《营养与健康》复习题及答案

《营养与健康》复习题 一、概念 1、营养素供给量:是特定人群每日必须由膳食提供的各类营养素的摄取标准。 2、绿色食品:是指经过专门机构认定,允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3、继发性营养缺乏:由某些疾病如慢性痢疾、胃溃疡等消化道疾患引起的营养缺乏称为继发性营养缺乏。 4、缺铁性贫血:由于缺乏微量元素铁所引起的贫血称为"缺铁性贫血" 5、营养调查:运用营养科学手段来了解某一人群(群体或个体)的膳食组成、营养素摄入的量与质以及人 体的营养水平和健康状态,是公共营养工作的主要容和方法之一。 6、营养素:机体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保证生长发育、活动和生产劳动的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取必需的营养物质,以提供能量、机体的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功能调节所需的化学成分。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五大类。 7、强化食品:食品的营养强化是将一种或几种营养素加到食物中去,使之适合人类营养需要的一种食品 深加工。 8、原发性营养缺乏:由食物中某种或多种营养素缺乏引起的营养缺乏,称为原发性营养缺乏。 9、营养性贫血:贫血是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之一,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饮食缺乏造血的原料,其中由于 缺乏微量元素铁所引起的贫血称为 "缺铁性贫血";由于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引起的贫血称为 "巨幼红细 胞贫血"这两种贫血统称"营养性贫血"。 10、营养素的需要量(营养素生理需要量): 是指维持人体正常健康与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素的数量,也称营养素生理需要量。 11、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一)、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提出:我国营养学会在营养素供给量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研究,于2000年 10月提出了更完善、更接近新时期中国居民需要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二)、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概念: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在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它包括4种类型 12、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是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 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13、营养检测:是连续不断地收集、分析和阐明人群的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活动。 14、要素膳食:一种营养齐全,由无渣的小分子物质组成的液体营养物。其主要成分为氨基酸(也有含部分短肽)、单糖、脂肪酸、多种维生素(水溶性和脂溶性)、矿物质及份量元素等。 二、填空 1、医学家认为解渴和补充体液最好的饮料是(凉开水)。 2、一般维生素C的含量深绿色蔬菜较浅色蔬菜(),叶菜中的含量较瓜果中()。 3、目前公认(体育锻炼)是糖尿病治疗的一项基本措施,(运动)对Ⅰ型糖尿病可能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对Ⅱ型糖尿病是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4、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主要易患因素之一,与(饮食不当)密切相关,合理的营养是高血脂症治疗的重要措施。

公共营养师培训班招生简章

四川大学华西青羊校区、华西卫生学校 公共营养师培训班招生简章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指出:加快食物发展,改善食物结构,提高全民营养水平,增进人民身体健康,是国民整体素质提高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纲要要求:提高营养师的社会地位,逐步在医院、幼儿园、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公共食堂及餐饮服务业推行营养师制度。由于我国对公共营养师的培训及考试发证工作严重滞后,要实现纲要的要求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毫无疑问,在今后相当长得时间内,公共营养师岗位仍是稀缺的就业门路。 我校的《四川华西护理保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是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民政厅批准的办学单位,具有三、四级公共营养师培训和发放《结业证书》的资质,还可组织已获《结业证书》的参训人员参加劳保厅举行的资格考试,为考试合格者办理营养师证。 为了帮助我校卫校和成教学生拓宽知识结构和就业门路,《四川华西护理保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拟专为我校学生举办三、四级公共营养师培训班。培训费在社会同种班收费标准每期3300元的基础上优惠40%,即6折收取费用2000元(不含教材、资料、考试、证书等费)l机会难得,希望同学们抓住机会,踊跃报名参加培训。现将招生事宜简告如下。 一、公共营养师(四级)培训班 A、招生对象:卫校10级、11级高中起点学生 B、授课和实验学时:300学时 C、授课时间:周末(开班时间及课程表待定) D、授课地点:校内教学楼 二、公共营养师(三级)培训班 A、招生对象:成人教育本、专科班学生 B、授课和实验学时:250学时 C、授课时间:星期五下午和周末(开班时间及课程表待定) D、授课地点:校内教学楼 三、收费标准 A、培训费:本校学生一律每生每期2000元。校外学生每人收费3300元。 B、资料、教材费、结业证工本费:每生预收150元,以后按实际费用多退少补。 C、资格考试费及证书工本费:每生400元。 四、报名缴费 从即日起在班主任处报名、缴费(每生共计2550元)。额满之后,不再接收。 四川华西护理保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2011年10月28日

食品营养学教案

食品营养学教案 内容: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通过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及基本概念教学,使学生懂得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掌握食品营养学一些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一些生活中的营养误区,从食品营养入手防治慢性病。 教学重点、难点: 食品营养学的几个重要概念,包括贯穿营养学的参考摄入量等的概念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讨论法提问法 参考书目与资料:略 教学过程:本章(共两课时)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共分七步。 第一步:导入:介绍国内外食品营养学的历史与现状,从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入手引发学生学习食品营养学的兴趣(15min) 第二步:讲授概念(共30min):包括贯穿营养学的重要概念:营养、营养素、营养学、营养价值、营养密度、营养标签、营养学评价、恩格尔系数、RDA、ADI、DRIs、EAR、RNI、AI、UL,其中简单介绍制订EAR、RNI、AI、UL取代RDA的渊源和意义。着重讲述DRIs、EAR、RNI、AI、UL。DRIs即dietarly referece intakes,是在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其中包括四项内容:EAR、RNI、AI、UL。讲清EAR、RNI、AI、UL的关系和作用。 EAR:即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是根据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制订的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RNI:即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5%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

中国农业大学_864植物营养学_笔记实验十

实验十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原理及其生态学和农学意义——根瘤 菌和菌根真菌侵染状况的调查 一、目的: 自然界中植物与真菌、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共生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些共生关系通常是建立在植物向微生物提供碳水化合物,而微生物为植物提供氮、磷等营养元素基础之上的,共生关系能够保证植物和微生物正常生长。 全世界工业合成氮肥中的氮只占固氮总量的20%,绝大多数是通过生物固氮进行的。最常见的是生活在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能将大气中的游离态的氮,经过固氮酶的作用生成氮的化合物,以利于植物的利用。 丛枝菌根真菌能够与陆地上80%以上的植物建立共生关系,它增加帮助植物从土壤中获得根系无法吸收的磷,从而改善植物的磷营养状况,促进植物生长。据前人研究,丛枝菌根真菌能够提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90%以上的磷,50%以上的锌和铜。 很多研究表明,豆科植物同时接种根瘤菌和丛枝菌根真菌能够起到提高固氮酶活性,增加结瘤数和固氮量,提高植株磷含量的双重效果。因此,根瘤菌、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是十分重要的生物肥料,在农业和自然生态体系中有着重要地位,在无公害农业、生态农业和土壤改良与保护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检测豆科植物根瘤形态、数量、根瘤活性、根瘤菌结瘤能力;菌根真菌的结构和侵染率,了解植物与微生物共生现象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二、操作步骤: 1.根瘤菌接种和观察: (1)大豆种子表面消毒(用10%双氧水浸泡10分钟;或者用95%浸1分钟后再用 0.2-0.4%HgCl2浸泡15分钟,无菌水洗净)后,在菌液中浸泡一下,立刻播入基质 中。 (2)如果用石英砂或者蛭石作为培养基质,则需要定期补充低氮营养液。低氮营养液的配方为如下,每天或者每隔一天浇一次。 低氮营养液配方(g/1000ml) Ca(NO3)2·4H2O 0.03g CaCl2·2H2O 0.10g KH2PO40.1g Na2HPO4·12H2O 0.15g MgSO4·7H2O 0.12g 柠檬酸铁0.05g 蒸馏水1000ml

运动营养学复习题

运动营养学复习题 第一章运动和三大营养物质 一、选择题 1.____释放能量是人体运动或活动的唯一能量来源。答案:(D) (A)外源电能 (B)光能 (C)核能 (D)有机物质氧化分解 2.生命活动或运动过程中能量供应的能源物质是____。答案:(A) (A)糖、脂肪和蛋白质 (B)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C)糖、无机盐和维生素 (D)糖、脂肪和维生素 3.最易被人体吸收的糖是____。答案:(B) (A)蔗糖、麦芽糖、乳糖 (B)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C)淀粉、糖原、纤维素 (D)葡萄糖、蔗糖、糖原 4.根据糖的分子结构可分为____。答案:(C) (A)单糖、糖醇、多糖 (B)单糖、双糖、寡糖 (C)单糖、双糖、多糖 (D)单糖、双糖、糖蛋白 5.经消化酶作用可分解的糖和经淀粉酶催化可分解的糖分别是____。答案:(A) (A)双糖、多糖 (B)单糖、双糖 (C)单糖、多糖 (D)单糖、寡糖 6.肝糖原、肌糖原、血糖在人体内的贮量分别为____左右。答案:(D) (A)400克、100克、5克 (B)100克、5克、400克 (C)400克、5克、100克 (D)100克、400克、5克 7.肌糖原贮量愈高,运动员运动至疲劳的时间愈长,冲刺能力愈强,运动水平愈高。训练水平较高的运动员肌糖原贮量可高达____克左右。答案:(B) (A)400~600 (B)600~800 (C)800~1000 (D)1000以上 8.每克葡萄糖完全氧化可释放能量____千卡。答案:(C) (A)2 (B)3 (C)4

(D)5 9.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____答案:(A) (A)糖类 (B)脂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 10.当酮体在血液中达到一定浓度即发生酮病,引起____。答案:(C) (A)酸过剩 (B)碱过剩 (C)酸中毒 (D)碱中毒 11.糖、脂肪、糖白质分解代谢中彻底氧化释放能量的共同途径是____。答案:(D) (A)糖酵解 (B)磷酸戊糖途径 (C)糖异生作用 (D)三羧酸循环 12.具有保肝解毒作用的是____。答案:(B) (A)肌糖原 (B)肝糖原 (C)血糖 (D)糖蛋白 13.给高水平运动员补糖大多补充____。答案:(A) (A)低聚糖 (B)葡萄糖 (C)淀粉 (D)核糖 14.某运动员体重50kg,赛前约补充____g糖为宜。答案:(B) (A)10 (B)50 (C)100 (D)150 15.在赛前补充糖时,每千克体重约补充____克糖为宜,一次补糖的总量应控制在____克之内,补糖量不超过____克/千克体重。答案:(C) (A)2;60;1 (B)1;30;2 (C)1;60;2 (D)2;30;1 16.在赛前____分钟或赛前____小时补糖,血糖升高快,补糖效果较佳,有利于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答案:(D) (A)30;1 (B)30;2 (C)15;1 (D)15;2 17.运动中每隔____分钟可以补充含糖饮料或容易吸收的含糖食物。答案:(D)

国家公共营养师培训对象

国家公共营养师培训对象 公共营养师资格考试的培训对象主要是:幼儿园保健医,学校校医,医疗机构及社区卫生站的医护人员,集体饭堂,健身中心教练,食品保健品企业营养从事人员,食品检测监督人员,企事业单位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等。 学习内容 公共营养师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基础营养学、临床营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补理论、中医营养评价、食品卫生学、特殊人群的营养、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营养专题教育、营养计算软件的应用、营养师就业创业指导、食品的物理及简单的生化检测方法等。重点学习并掌握食物选择、食谱编制、基本烹调、营养等内容和技能。 通过考试,成绩合格者将颁发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证。 职业概况 公共营养师是国家劳动部颁布的第4批新职业之一。是应社会、市场的需要而产生的职业技能人才,指接受专业知识技能培训,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认证,取得从业资格(劳部发[1994]98号文件第六条规定“劳动部负责以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鉴定和证书的核发与管理”),从事营养咨询、营养测评、营养指导、营养宣教、 营养管理以及从事营养教学与科研工作、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传播的特殊职业者,是促进社会公众健康工作的专业人员。 目前,我国的营养专业人才十分紧缺,公共营养师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公共营养师可以针对健康和亚健康人群做营养咨询、指导工作。公共营养师不仅可以在社区发挥重要作用,还可为企业员工、白领、高级管理人员、运动员、家庭提供教育、辅导、指导等服务。 申报条件 (一)助理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1. 高中或中专学历,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 2. 大专以上学历,非医学、营养学专业毕业,连续从事工作2年以上。 3. 大专以上学历,医学、营养学专业毕业,连续从事工作1年以上。 4. 中专以上学历,医护、营养学专业毕业,连续工作2年以上。 (二)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1. 中专以上学历,医护、营养学专业毕业,连续工作6 年以上。 2. 大专科以上学历,医学、营养学专业毕业,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医学、营养学专业毕业,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4. 大专以上学历,非医学、营养学专业毕业,连续工作6年以上。 5.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非医学、营养学专业毕业,连续从事工作4年以上。 (三)高级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 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医学、营养学专业毕业,连续从事工作6年以上。 2.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医学、营养学专业毕业,连续从事工作4年以上。 3.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非医学、营养学专业毕业,连续从事工作8年以上。 鉴定方式 分为职业道德、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考试三部分,其中职业道德和理论知识考试题型是选择题,采用题卡作答。专业技能考试题型是综合应用,采用纸笔作答。考试采用百分制,60分及格。 其中,公共营养师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具体考评办法: 1、按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学习学时; 2、领取准考证。

营养学基础教案 (1)说课讲解

营养学基础教案(1)

第一单元食品营养学基本概念(2学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营养学基本概念;了解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及未来发展的重点;了解食品营养学的研究任务和内容。 技能目标:灵活运用食品营养学基本概念。 品质目标:培养学生细心、诚信的职业品质。 教学内容: 营养、营养素、营养学、RDA、DRI等基本概念;营养学的发展历史和研究概况;食品营养学的研究任务、内容及方法。 重点: 营养、营养素、营养学 难点: RDA、DRI等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指标。 教学方法: 讲授、引导式提问、讨论 学情分析: 学生在高中基础较差,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接受能力较弱,几乎很少有学生能在课前进行预习。 课程设计:

当一个人活到65岁时,将进食 70,000餐,经过身体所处理的食物高达50吨。 我们喜爱食物的同时也关注自己的健康,自然,每个人都想知道食物是如何影响自己的健康的。 学习营养知识,可以让你知道哪种食物对你有益,你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你选择合适的食物,安排一日三餐,设计食谱。 学习营养知识,可以有助于你增进健康,而不必担心自己是否吃的合适,也不会因为自己的饮食充满负罪感。 一、营养学基本概念 1、营养学(nutrition or nutrioloty):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 营养学是研究营养过程、需要和来源以及营养与健康关系的科学。是研究食品和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科学。 (1)人类(基础)营养学(human nutrition):主要研究各种营养素以及人体在不同生理状态和特殊环境条件下的营养过程及对营养素的需要。 (2)临床(医学)营养学(clinical nutrition):主要研究各种营养素与疾病的关系,人体在病理条件下对营养素的需要及满足这种需要的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对疾病有辅助疗效,促进身体康复。 (3)食品营养学(food nutrition):主要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关系,以及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措施。

运动营养学总结

1.营养素的分类: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 2.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的具体内容:在“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RDA)”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它从预防营养素缺乏与预防慢性疾病两方面来考虑人类的营养需求,提出了良好健康状态的作用的新观念。 四项内容对应的简写与具体概念:1,平均需要量(EAR):指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对某营养素需要的平均值。2,推荐摄入量(RNI):相当于RDA,指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3,适宜摄入量(AI):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对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4,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就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限量,这个量对一般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都不至于危害健康。 3.糖的分类及生理功能: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海藻糖) 寡糖(异麦芽低聚糖低聚果糖大豆低聚糖)多糖(糖原淀粉纤维) 功能:1,细胞与组织的成分2,提供能量,对维持神经组织功能有重要意义3,节约蛋白质作用4,抗生酮作用5,保肝解毒作用6,增强肠道功能7,作为食品添加剂 4.低聚糖的相关内容:寡糖又称低聚糖,就是由3-9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聚合而成。分为 异麦芽低聚糖,低聚果糖,大豆低聚糖;生理功能:1,用作特定人群(如肥胖,糖尿病患者)饮食的甜味剂2,促进体内有益菌的生长繁殖:“结肠发酵”3,抗龋齿作用4,具有与膳食纤维类似的功能,如降低血清胆固醇,吸附肠内有毒物质,预防结肠癌等。 5.膳食纤维的分类及生理功能: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与木质素,果胶,树胶等;纤维素作为植 物的骨架,能够维持机体正常消化功能;果胶类易与食物中无机盐结合,而影响无机盐的吸收;木质素具有刺激肠道蠕动,维持机体消化功能的正常。 6.补糖的方法:(1)运动前补糖:大运动量前数日内增加膳食中糖类至总能量的60%-70%(或 10克/千克体重);也可采用改良的糖原负荷法(即在比赛前一周逐渐减少运动量,直至赛前一天休息)或在赛前1-4小时补糖1-5克/千克体重(宜采用液态糖);在赛前15分钟或赛前2小时补糖,血糖升高快,补糖效果较佳,有利于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2)运动中补糖:每隔30-60分钟补充含糖饮料或容易吸收的含糖物质,补糖量一般不大于60克/h,多数采用饮用含糖饮料的方法,少量多次;也可补充易消化的含糖食物。(3)运动后补糖时间越早越好。 理想的就是在运动后即刻,头2小时以及每隔1-2小时连续补糖,运动后6小时以内,肌肉中糖原合成酶活性高,可使肌糖原的恢复达到最大,补糖效果最佳。运动后补糖量为0、75-1.0g/kg,24小时内补糖总量达到9-16g/kg、 7.脂类的功能:体内与体外:体内:1,脂肪就是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2,脂肪就是 一种富含能量的营养素3,保护重要器官(缓冲)4,维持体温正常;体外:1,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2,食物中的脂肪可向人体供应必需脂肪酸3,促进食欲及增加饱腹感 8.必需脂肪酸概念,分类,作用。必需脂肪酸(EFA):人体所必需,在体内不能自行合成,必需由 食物中脂肪供给,故称为必需脂肪酸。分为亚油酸,亚麻油酸;作用:1,维持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2,对胆固醇代谢的影响3,前列腺素合成的前体 9.饱与脂肪酸,单不饱与,多不饱与脂肪酸的代表;对血脂的影响:饱与脂肪酸(SFA);单不饱与 脂肪酸(MUFA):油酸多不饱与脂肪酸:花生四烯酸(A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亚油酸,@-亚麻酸;对血脂的影响:1,降低血浆甘油三酯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2,抑制血小板凝聚,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形成3,维持视觉功能,增强视力。5,与婴儿大脑发育关系密切副作用:1,可能加重出血倾向;2,过量DHA可能造成神经过度兴奋3,由于其很容易氧化,会引起体内脂质过氧化,而脂质过氧化就是导致衰老及许多疾病的重要原因。 10.反式脂肪酸对人体的影响:反式脂肪酸与心血管健康1,有升高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营养师培训课程

四川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公共营养师培训部 对柳弹琴下午13:52:03 在校生面授班是1800元,远程学习班目前是1500左右 弄尘下午13:52:23 授课多少学时? 对柳弹琴下午13:53:08 在成都地区的话我们周末班会有8次课程左右。 现在很多都压缩了课时 我们的远程系统里有200多堂课程,在报名后会给每位学员开通的我传你课表看看 贵校打算在培训时使用什么教材?

国家唯一远程培训体系介绍 营养师的职业生涯(1)音频:营养师的职业生涯(1)营养师的职业生涯(2)音频:营养师的职业生涯(2) 营养师的职业生涯(3)音频:营养师的职业生涯(3)成都晚报营养课堂(上)成都晚报营养课堂(下) 讲师学员考试(1)讲师学员考试(2)讲师学员考试(3) ※公共基础营养部分 ------------------------------------------------------------------- ------------- >>>第一教学周<<< 热能、营养学概述(上) 音频:热能、营养学概述(上) 热能、营养学概述(下) 音频:热能、营养学概述(下) 蛋白质(上) 音频:蛋白质(上) 蛋白质(下) 音频:蛋白质(下) 脂肪(1)音频:脂肪(1)脂肪(2)音频:脂肪(2)脂肪(3)音频: 脂肪(3)脂肪(4)音频:脂肪(4) >>>第二教学周<<<

水、膳食纤维(上)音频:水、膳食纤维(上)水、膳食纤维(中)音频:水、膳食纤维(中) 水、膳食纤维(下)音频:水、膳食纤维(下)维生素(上)维生素(下)无机盐与维生素(上)无机盐与维生素(中)无机盐与维生素(下)>>>第三教学周<<< 矿物质(1)矿物质(2)矿物质(3)矿物质(4)矿物质复习 碳水化合物(1)音频:碳水化合物(1)碳水化合物(2)音频:碳水化合物(2) 碳水化合物(3)音频:碳水化合物(3) >>>第四教学周<<< 食物营养(1) 食物营养(2) 食物营养(3)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3) >>>第五教学周<<< 孕妇、乳母营养 青少年营养(1) 青少年营养(2) 青少年营养(3) 中老年营养 老年人营养(上)老年人营养(中)老年人营养(下)长寿老人的饮食秘诀(上)长寿老人的饮食秘诀(下) >>>第六教学周<<< 特殊人群营养(上)特殊人群营养(下)脑力劳动者营养(1) 脑力劳动者营养(2) 脑力劳动者营养(3) 有毒害工种人群的营养(1) 有毒害工种人群的营养(2) 有毒害工种人群的营养(3) 饮食业消毒与有害生物的控制(上)饮食业消毒与有害生物的控制(下)

植物营养学课堂笔记及期末复习参考

第一章 第一节:植物的组成 一、植物的组成 单宁、脂肪等(占15%) 有机物碳水化合物:各种糖类(60%) 有机物质(占干重95%)蛋白质(占10%) (占鲜重25%)木质素(占25%) 植物体灰分(占5%):P、K、Ca、S、Si、Fe、Mn、B、Mo、Zn、Cu、 Na、Cl 水(占鲜重75%) 二、物质组成的差异 ⑴水分差异:①不同植物种类;②不同生育期;③不同器官 ⑵有机物种类差异:①糖类植物;②脂肪类植物;③纤维类植物 ⑶灰分的成分差异:①不同植物种类;②不同土壤条件;③不同器官 三、植物体的必需营养元素 ⒈必需营养元素判断标准: ⑴完成植物生命周期所不可缺少的; ⑵缺少后会呈现专一的缺乏症; ⑶在植物营养上所起的作用是直接的。 大气影响营养元素:C、H、O ⒉必需营养大量必需营养元素:N、P、K 元素的种类必需矿质营养元素中量必需营养元素:Ca、Mg、S 微量必需营养元素:Fe、Mn、Zn、B、Mo、Cl ⒊有益元素(不具有普遍性,只作用于个别植物) Si 禾本科Co 豆科植物 Na C4植物Al 茶叶 四、⑴植物营养同等重要律: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不论被需求量多少,对植物的生长所 求作用是同等重要的。 ⑵植物营养不可替代律:一种必需营养元素的胜利功能不能被其他营养元素所完全替 代。 第二节: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一、植物吸收养分的形态 ⒈离子态(主要吸收形式):NH4+、NO3-、H2PO4-(酸性)、HPO42-(碱性)、K+、Ca2+、Mg2+ ⒉分子态:Co(NH2)2(尿素) 二、植物吸收养分的部位 ⒈根:根冠区吸收能力强土壤施肥主要部位 ⒉叶子叶面施肥次要部位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笔记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第一章 第一节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 1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 2职业道德特点是:1 行业性 2 连续性 3 实用性和规范性 4 社会性和时代性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1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 3办事公道4服务群众5奉献社会3公共营养师要具备:1 良好的职业道德2 专业的理论知识体系3 良好的知识传播和宣教能力 第二节公共营养师职业守则 1公共营养师是运用营养师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营养和膳食指导的科学工作者 2公共营养师职业守则: a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协作 b忠于职守爱岗敬业钻研业务 c认真负责服务于民平等待人 d科学求实精益求精开拓创新 第二章医学基础 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学 1 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组合成组织,组织又组合成系统,并构成器官。多种组织器官构建成复杂的人体。 2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红细胞除外,循环血中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3人体共有四大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4 人体共有九大系统分别为运动、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神经、内分泌以及感觉器官系统。 5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管分为上消化管和下消化管。 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上消化道 空肠→回肠)→大肠(盲肠→结肠→直肠) :下消化道

消化腺由唾液腺、肝、胰、消化壁内的小腺体(胃腺、肠腺等),消化腺分泌物对食物的消化属于化学性消化。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 第二节食物消化吸收 1消化:指食物在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由大分子逐渐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 吸收:指消化后的小分子被胃肠道吸收到体内为机体利用的过程。 2口腔内消化 人口腔内有三对大的唾液腺: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分泌的唾液由以下作用:a 湿润和溶解食物,以引起味觉;b清洁和保护口腔,溶菌酶可杀灭进入口腔额微生物;c唾液中的蛋白质使食物合成食团,便于吞咽。d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进行简单的分解。 口腔内的消化主要是机械性消化和简单的化学性消化。 3 胃内消化 胃内的消化主要是胃液的化学性消化和胃壁肌肉的机械性消化。 胃壁细胞在分泌盐酸的同时,还能产生“内因子”,参与维生素B12的吸收。当机体缺乏内因子,影响红细胞的生成,造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胃在正常情况下仅吸收少量的水分和酒精。 4 小肠内的消化吸收 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部分,也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细胞膜的吸收作用主要依靠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两种形式。其中,脂类、葡萄糖和小分子的离子主要是通过被动转运的形式被吸收,氨基酸的吸收多为主动转运。 5 大肠的消化吸收功能 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盐类。在大肠细菌的作用下,大肠内容物可合成人体必需的某些维生素,如硫胺素、核黄素及叶酸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 第三节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 1孕妇的生理特点 1.1孕期内分泌的改变 a 母体卵巢及胎盘激素分泌增加,刺激母体脂肪分解,提高母体血游离脂肪酸和甘油的浓度,促使更多的葡萄糖转运至胎儿。此外,雌二醇调节碳水化合物和脂类代谢,增加母体骨骼更新率; b孕期甲状腺素及其他激素水平的改变孕期血液甲状腺素T3、T4水平升高,体内合成

中国农业大学营养学笔记

第一篇营养学 第一章产能营养素 第一节蛋白质 一、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①人体组织的构成成分 人体瘦组织(肌肉、心、肝、肾等器官)中含有大量蛋白质;骨骼和牙齿中含有大量胶原蛋白;指(趾)甲中含有角蛋白;细胞从细胞膜到细胞内的各种组织中都有蛋白质。 ②构成体内各种活性物质 酶类、激素、抗体、物质交换和运输、能量供体、维持渗透压、创伤修复 ③供给能量 1g蛋白质在体内产生16.7kJ能量(4kcal) ④肽类的特殊功能 参与免疫调节,如牛的k酪蛋白、α1酪蛋白及β酪蛋白;促进矿物质吸收,如酪蛋白磷酸肽;降血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清除自由基。谷胱甘肽。 二、缺乏症 婴幼儿缺乏 ①干瘦型一般为一岁以内婴儿发生,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喂奶不够,能量缺乏 ②水肿型一般发生在1~3岁的幼儿,能量不缺乏,血液中蛋白质减少,组织液外渗 造成水肿 ③混合型 成人缺乏 工作效率降低,记忆力衰退;抵抗力降低,易得传染病,病情重、病程长;伤口愈合慢等。 三、营养评价 1 消化率(D) 表观消化率=食物N?粪N 食物N ×100% 真消化率=食物N?(粪N?粪代谢N) 食物N ×100% 2 生物价(BV) 生物价(BV)=储留N 食物N ×100% 储留N=吸收N-(尿N-尿内源性N) 吸收N=食物N-(粪N-粪代谢N) 影响BV的因素有: ①氨基酸模式,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比 ②必需氨基酸(Met、Val、Lys、Ile、Phe、Leu、Trp、Thr)和半必需氨基酸(Lyr、Cys)

③限制性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是指一定饲料或饲粮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 ④氨基酸评分AAS AAS= 被测蛋白质每g氮(或蛋白质)中某种氨基酸含量(mg) 理想模式或参考蛋白质中每g氮(或蛋白质)中某种氨基酸的含量(mg) ×100 ⑤蛋白质互补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其中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 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达到较好的比例,从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 ⑥参考蛋白质鸡蛋蛋白 3 蛋白质的含量 凯氏定氮法蛋白质含量=N的含量 16% =N的含量×6.25 该方法会受非蛋白氮的干扰 蛋白质的含量:动物食品>豆类>谷类>果蔬 纯蛋白营养价值=D*BV 食物蛋白营养价值=D*BV*C(含量) 4 推荐摄入量 蛋白质功能比为10%~15% 成男75g/d 成女65g/d 5 食物来源 动物食品最优、大豆类食物是良好的蛋白质补充来源,我国以谷物类食品作为蛋白质的最主要来源,还有一些单细胞生物能提供蛋白质。 第二节脂类 一、分类 (一)中性脂肪 不稳定。一般是利用偶数碳的脂肪酸。 碘价:碘价就是在油脂上加成的卤素的质量(以碘计)又作碘值,即每100g油脂所能吸收碘的质量(以克计)。碘价上升,脂肪的饱和度下降。 皂价:定义为皂化1克的油脂所需要之碱(即做皂常用的为氢氧化钠)的克数。一般皂价高,说明油脂中游离的脂肪酸多,脂肪链比较短。 一般动物脂肪的熔点大于植物性油脂 (二)类脂 (1)磷脂卵磷脂(磷脂酰胆碱) 生物膜的组成成分 鞘磷脂(神经传导有关) (2)胆固醇动物中含有,维生素C能促进其代谢,维生素PP能促进其水解 ①构成生物膜,调节其流动状态 ②参与胆汁的合成,帮助消化脂肪 ③在皮肤下合成维生素D ④合成固醇类激素(皮质固醇、性激素) (3)糖脂细胞标记物 (4)脂蛋白脂肪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

《运动营养学》复习题

单选题 1.在视觉细胞分化和免疫应答等方面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营养素是( A ) A.vitA B.vitB2 C. VitC D.vitD 2.儿童青少年运动时水的需要量为(C ) A.1000-1500ml B.1500-2000ml C.2000-2500ml D.2500-3000ml 3.下列不是健康饮食标准的是(D ) A.平衡膳食并且有规律地摄入 B.摄取足够的热量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重 C.摄入充足的蔬菜水果 D.过度饮酒 4.能够粗略反应身体质量的指标是(B ) A.身高 B.体重 C. 坐高 D.臀围 5.能够反应人体纵向高度的主要形态指标是(A ) A.身高 B.体重 C.坐高 D.腿长 6.调查个人食物摄入量最常采用的方法是(C ) A.称重法 B.食物频率问卷法 C.24小时膳食回顾法 D.膳食史法7.下列不属于运动员上市调查的方法是(B ) A.回顾询问法 B.记录法 C.称重法 D.化学分析法 8.因过度训练导致胃肠道紊乱的运动员膳食应该注意(C ) A.食物应口感好 B.少食多餐 C.尽量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D.赛前补充运动营养补给 9.大量出汗的或高温环境下的比赛,应在赛前补液(D )

A.50-100ml B.100-200ml C.300-400ml D.500-700ml 10.下列不属于过度训练的导致的症状是(D ) A.食欲下降 B.呕血、便血 C.菌群失调 D.营养不良11.运动员赛后第一餐应安排在比赛结束后(B )以后进行。 A.20min B.30min C.40min D.50min 12.运动员比赛前进食的最佳时间为( C ) A.1h B.2h C.3h D.4h 13.下列不是氧自由基的细胞毒性作用的是(B ) A.引发脂质过氧化反应,生成烯醛如丙二醛等 B. 发生精氨酸氧化脱氨基 C. 导师核酸结构的改变 D.导致与蛋白质分子发生交联、聚合、肽键断裂等多种损伤 14.下列哪个不是可溶性膳食纤维( B ) A.木质素 B.羧甲基纤维素 C.纤维素 D.部分半纤维素15.脱水法的实施不宜超过( B )天 A.1 B.2 C.3 D.4 16.合成甲状腺素的主要营养物质是(C ) A. Ca B.Fe C.I D.Zn 17.正常人体脂肪组织含有脂肪细胞大约为( C ) A.200-250亿 B.250-300亿 C.300-350亿 D..350 -400亿18.妊娠早起孕妇每日需增加热量(B ) A.50Kcal B.100 Kcal C.150 Kcal D.200 Kcal

食品营养学教学大纲

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 《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4141300、04142030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学时数:24学时 学分数:1.5学分 执笔者:张忠、史碧波 编写日期:2011年2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食品营养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内容包括食物中营养素的生理功能、消化吸收代谢、供给量和食物来源等营养学基础知识;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及膳食特点;膳食营养与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关系;社区居民营养调查与监测方法以及营养教育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基本掌握食品营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熟悉各类营养素的功能、营养价值以及在生产、加工、贮藏过程中可能出现降低食品营养价值的各种因素,并了解营养素的来源和供给量;熟悉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了解食品营养强化的概念和要求;了解不同人群及生理状况的营养特点,掌握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为营养配餐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要求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结合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需求,从理论上加以提高,为改善人民营养水平,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增进人民体质做出贡献。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绪论(2学时) 教学内容: 营养、营养素、营养学、RDA、DRI等基本概念;营养学的发展历史和研究概况;食品营养学的研究任务、内容及方法。 教学要求: 掌握营养学基本概念;了解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及未来发展的重点;了解食品营养学的研究任务和内容。 重点与难点: RDA、DRI等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指标。 第一章食物的消化和吸收(2学时) 教学内容: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吸收的部位、形式和机理;六大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过程;营养素在体内的运输;营养素的体内代谢。 教学要求:

中国农业大学_864植物营养学_笔记实验九

实验九、土壤中的养分的淋洗及其环境效应检测 一、试验目的 农业生产中频繁地灌溉和不合理的施肥不仅使水肥的利用率降低,而且也会造成蔬菜品质下降、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城镇居民的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场的废液和粪便等如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处理,堆积活排放到湖泊、河流中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通过本试验,要求学生们掌握一些内容: 1.了解硝态氮在土壤中随水淋洗的特点,充分认识植物营养元素的两面性,即:合理的使 用能够满足植物的营养需求,增加产量;过量使用则会污染地下水和湖泊,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 2.掌握用反射仪和硝酸盐试纸快速检测环境中硝态氮浓度的技术; 3.掌握植物营养元素在土壤-植物系统中迁移的土柱模拟方法; 二、实验方案 1.供试土壤采自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乡蔬菜地,在田间分别采0—30,30—60 两层土,过5mm 筛后装于模拟土柱。试验用土柱为高60cm,内径18.5cm PVC 管,模拟土体硝态氮在土体内的迁移情况。装土时将两层土壤按田间层次依次装入PVC管中,并保持与田间容重相同。 2.供试氮肥为尿素,46%。供试作物为菠菜或油菜。 3.设3个氮素处理的施氮(N)量处理和2个灌水量处理:氮素处理分别为0, 300,500kg·hm-2,折合每个土柱施氮量分别为0, 0.8,1.33 g;土壤水分处理为土壤干重的14%-18%。每个组共3个处理,重复2次。全班分为2个组,每个组负责一个灌水处理。 4.以氮肥用量的1/3作基肥,其余部分待播种后第15天溶于水,施入土壤。 5.出苗后15天开始进行水处理,并于播种后第10天、25天和收获前(30-40天)分别收集土壤溶液。用反射仪和硝酸盐试纸测量土壤溶液中的硝酸根浓度。 6.收获时采集菠菜营养品,测量叶片硝酸盐含量和植株干鲜重;菠菜硝酸盐的测定部位选择在对硝酸盐比较敏感的最新展开叶的叶柄。 三、数据处理: 用EXCEL 计算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四、实验报告(按撰写论文的格式): 包括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实验结论等几个方面,要求图文并用!

运动营养学复习要点

运动营养学复习要点 第一讲运动营养学概述 ①营养的概念 机体不断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的物质(养分或养料)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全过程。 ②营养素的概念 食物中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能够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 ③营养素的种类 蛋白质、脂类、糖类(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矿物质)、维生素、水、食物纤维(膳食纤维、纤维素) ④营养素的主要作用 供给能量、调节生理机能、构成机体组织。 第二讲运动与糖类 ①糖类的分类(根据分子结构大小的不同) 单糖、双糖(低聚糖)、多糖 ②糖类的生物学功能 ⑴ 供给能量;⑵ 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⑶节约蛋白质;⑷ 抗生酮作用;⑸ 解毒作 用。 ③从事无氧运动的运动员通过糖类摄入的能量一般应占总能量的多少?65%-70% ④血糖指数的概念 与参照食物(葡萄糖或白面包)摄入后血糖浓度的变化相比,含糖食物使血糖水平升高的相对能力 ⑤糖储备包括?血糖、肌糖原、肝糖原 ⑥运动前、中、后补糖的意义

运动前补糖:可增加肌糖元和肝糖原的储备,还可增加血糖的来源。 运动中补糖:能提高血糖水平,减少肌糖原消耗,延长耐力时间。 运动后补糖:促进肌糖元合成,有利于疲劳恢复。 ⑦运动前、中、后补糖的方法 (1)运动前补糖 大运动负荷训练和比赛前数日:将膳食中糖占总能量比增加到60-70% 。 运动前15 分钟-4 小时:补糖1-5g/kg 。运动前15-30 分钟最好使用液体糖。 运动中补糖 一般采用低浓度的糖溶液(5%-10%),遵循少量多次原则。 (3 )运动后补糖 原则是越早越好。最好在运动后即刻、头2 个小时内以及每隔1-2 小时连续补糖。 第三讲运动与脂类 ①必需脂肪酸的概念? 机体所需要的、无法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途径获得的脂肪酸。 ②主要的必需脂肪酸为?亚油酸。 ③脂肪的生物学功能 ⑴ 供给能量;⑵ 构成生物膜;⑶ 供给必需脂肪酸;⑷御寒、保护脏器;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增加食欲、增加饱腹感。 ④食用脂肪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 脂肪消化率、脂肪酸组成、维生素含量。 ⑤健康人体通过脂肪摄入的能量一般应占总能量的多少?15%-25% 。 ⑥在食用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适宜比例为?1:1: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