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先秦的教育思想

先秦的教育思想

先秦的教育思想
先秦的教育思想

先秦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基本理论

(一)教育的社会作用

1、教育和政治:教育的道德教化与醇化风俗

2、教育与经济:庶——富——教

3、教育与刑罚:教育胜过刑罚

“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于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性相近,习相远”——孔子

生性(自然本性):相近

人性

习性(习染之性):差异(教育与环境所致)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焉,中人以下不可语上。”

上智(生而知之):天生的教育者

中人(困而学之):教育对象

下愚(困而不学):朽木不可雕

(三)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就是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不论贫富、贵贱、种族,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四)教育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1、仕君子:德才兼备的从政人才

“学也,禄在其中矣。”——孔子;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子夏

2、君子儒:德行高尚的谦谦君子

“汝为君子儒,莫为小人儒”;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五)教育内容:

1、伦理取向

2、基本教材:《诗》《书》《礼》《乐》《易》《春秋》

二、教学思想

(一)因材施教

1、了解学生(观察与谈话)

“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概括学生的品格优点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概括学生的性格缺点

“求也退,由也兼人。”——学生性格特征的比较

(二)启发诱导

1、学生须积极思考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

2、学生须有悟性

3、师生互相启发

4、“叩其两端”的思考方法

(三)学思并重

(四)由博返约

三、德育思想

1、立志乐道

2、自省自克

3、身体力行

(1)讷言敏行

(2)讲求信义“言必信,行必果。”

(3)听其言而观其行“使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4、改过迁善“过则勿惮改”“过而不改,是为过矣。”

孟子与荀子教育作用观之比较:是“存心养性”还是“化性起伪”

(一)孟子:存心养性

1、内求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矣.”

2、尽心“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1)向内探索:尽心知性

(2)向外扩充:知天

3、深造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4、存养“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1)寡欲(2)养气

5、反求诸己

二)荀子:化性起伪

1、化性:渐,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渐进影响

2、起伪:积,通过主观努力而积累知识和道德

——荀子认为,礼义是古之圣人对人性进行深刻反思,努力改造自身的本性而产生的,圣人通礼义后又起法度。既而以礼义教化民众,以法度约束民众的行为,使天下安于太平。

化性起伪:通过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努力改变人的本性,使人去恶从善。

一、我对人性的看法

1、人性包括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

2、自然本性是人的自私本能,含有善恶两种倾向,善的倾向强于恶的倾向

3、社会本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含有善恶两种因素,是受不同环境和教育影响之故

二、人性论之于教育的价值

1、承认人的自然本性中有善恶两种倾向,且趋恶倾向强于趋善倾向,为我们进行理性

的教育制度的设计提供了人性的依据。

2、承认人的社会属性中有善有恶,为我们认清教育的作用提供了一个人性论的视角。

孟子的教育思想

存心养性

仁政学说与民本思想

明人伦与大丈夫

教学论

一、人性论与教育的作用观

二、仁政学说与民本思想

(一)制民之产

(二)取于民有制

(三)保民而王

(四)仁政说的理论依据——性善论

三、教育目的观

(一)低阶目的——明人伦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滕文公上》) 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二)高阶目的——大丈夫

1、高贵的气节

2、舍生取义

3、磨练意志

四、教学思想

1,深造自得,2、专心有恒3、教亦多术4、循序渐进

荀子的教育思想

化性起伪

大儒

礼别异;乐合同

解蔽救偏

教学主张

(一)求知过程

认识过程:闻—见—知—行

(二)知识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1、积微见著,专心有恒

2、虚壹而静,摒除杂念

虚:排除先入之见和原有知识的干扰

两(满):兼知各种事物、思想

壹:不使两物混杂,不以见他物而分心,不以一种思想妨碍另一种思想

动:做梦、乱想和思考

静——不受毫无根据的梦想和剧烈情感冲动的影响,保持心思平静

3、解蔽救偏,兼陈中衡

(1)荀子认为:人们在认识上容易走极端,从而妨碍了对真理的认识。人人都自以为是,却又易被人利用,以致国家大乱。

(2)导致人认识上的昏蔽的原因在于人们往往只能认识事物的某一个方面,不能辨证地看问题。

(3)墨子只求实用而不知礼乐制度;宋鈃只知人的情欲一面而不知人的德性一面;慎到但知法治而不知还需贤能;申不害只知用权势而不知用才智;惠施只知辞辩而不顾实际;庄周知天而不知人

4)以实用为道是图其功利;以情欲为道是满足私欲;以法治为道是以法律条文约束民众;以权势为道是图其便利;以辞辩为道易陷入诡辩;以天为道是因循自然。这些都是道的一个方面而已

(5)所谓道是以常理为体,而极尽其变化。仅知“道”之一隅的人不能认识道的本质(6)认识的方法论:把一切事理摊开而以常理衡量之。

4、言行一致,学以致用

什么是“善伪之分”和“善伪之合”?

“解蔽救偏”的方法论是什么?

《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的作用:化名成俗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二、学业管理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辩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三、教学原则

(一)教学相长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含义:通过学习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学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与困惑就会不断地促使自己反省和自我勉励,因而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互助长的。

本意是教和学是学习的两条途径,后人作了引申,把它视为师生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助长。

(二)藏息相辅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含义:古人求学,上正课时修习先王正典,放学回家则学习退息时的学业。入学就业时修正业,退而私居则游心于居学,将正课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相辅相成。

三、预时孙摩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含义:大学的教学,在不良行为和习惯发生、形成之前,就加以预防,这就是“豫”;

抓住适当的时机,及时施教,这就是“时”;不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学,这就是“孙”;相互观摩,共同进步,这就是“摩”。这四个方面,就是教学的起点。

“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

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四)启发诱导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

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含义:高明的老师总是善于开导学生: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他们的鼻子走,勉励他们而不是压制他们,开启他们的思维而不是把答案直接告诉他们。使学生感受到融洽、安易,乐于思考,这就是启发诱导。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五)长善救失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就其失也。教也者,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

含义:学习者常犯四种错误,教师必须知道。有人学得多而杂,有人学得太少,有人认为学习很容易,有人在困难面前止步。之所以犯这四种不同的错误,是因为他们的心性不同。教育者必须了解学生不同的心性,发扬他们的优点而补救他们的缺点。

师严道尊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有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含义:教师受到尊重,其所传之道才能受到尊重,所传之道受到尊重,人们才能对学问产生敬意。

韩非子的教育思想

一、非常时期的非常理论与求强用私的价值取向

1、上古竞于道,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力气。

2、救亡的权宜之计

3、求强用私:一切行动的目的是国家的富强和取胜,即所谓“待方世之利,在今日

之胜”,

二、“利”的内涵和“利”的调控

(一)“利”的内涵

1、私利:指所满足个体欲求和喜好,能使行为主体直接感受到的一切现实利益。

2、公利:国家的富强和安全

3、处理利益的两个原则

1)眼前利益必须服从长远利益

(2)私利服从公利

二)“利”的调控

1、彻底的性恶论

(1)好利恶害的本能

(2)自为

2、利益的调控机制

(1)严刑峻法

(2)利出一孔

三、法术势结合的权术思想

(一)制定以君主至上为特征的严刑峻法

(二)用好驾御臣僚的“术”

(三)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势。

“明主之所以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伐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二归其利矣。”(《韩非子·二柄》)

四、法制教育思想

(一)教育目的——培养精通法律的政治管理人才

1、智术之士:通宵政治策略,有远见并明察秋毫,能发现和揭露重人的阴谋。

2、能法之士:能够推行法治的人,坚毅果敢,严于执法,能刚正不阿地矫正奸邪

恶行。

(二)教育方式的政治化

1、官吏对民众进行教育

“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1)公诸法律条文

(2)回答民众的疑问

2、废除私学

3、文化专制主义

(三)教育方法的强制化

(四)教育内容的单一化

私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官学失修,学在四夷

二、私学的产生

1、政治上的多元结构使政教合一的封闭模式开始解体

2、生产力的发展在经济上为体脑的进一步分工提供了可能

3、士阶层的兴起为私学的师资提供了保障

三、私学的派别

1儒家私学;2墨家私学;3法家私学;4道家私学

汉代的教育思想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一、天人感应哲学

(一)天人感应与君权神授

(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秩序

二、伦理教化思想

(一)教化万民,强勉行道

(二)道德修养原则

1、正义明道

“正其义,不计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2、正我爱人

3、必仁且智

三、人性论与教育作用观

(一)人性论

1、性仁情贪

仁义之性(善端)

人性

贪利之情(恶欲)

2、性三品

上品:圣人之性

中品:中民之性

下品:斗筲之性

(二)教育的作用:性待外教而后善

上品:圣人之性—至善之性—不教而成

中品:中民之性—有善有恶—待教而善

下品:斗筲之性—至恶之性—教而难善

魏晋南北朝

颜之推,《颜氏家训》一书,记录生平学问与见解,评论时政、文教、风俗之得失;

借历史和当代事例,教导子孙立身处世之方。后人以为家教典范,流传极广。

一、家庭教育思想

(一)及早施教

1、胎教

2、幼教“子生孩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二)严慈结合“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三)不可偏爱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四)注意环境

二、士大夫教育

(一)揭露士大夫教育的腐朽空泛

(二)主张“勤学”

(三)主张“实学”

(四)谦虚

宋代教育思想

一、庆历兴学(仁宗庆历三年,1043)主持者范仲淹

1、诏令州、县兴学

“诏诸路州军监各令立学,学者二百人以上,许更置县学。”——1044年

2、定“苏湖教法”为太学的教学模式

(1)苏湖教法:北宋教育家胡瑗所创的分斋教学法。此法将学校分作经义、治事二斋。前者以六经为主要的学习内容,

将学生培养成在政、治、刑、教等方面有所作为的的官吏;后者分治民、讲武、堰水、历算等科,要求一人各治一事,旨在培养精干实用的技术、管理人才。分斋教学是世界上最早的“文理”分科制度。它将学科分为文理二类,使学生根据兴趣与才能选学各科,使学生既能修经明理,又具备实用技能,是对传统太学空疏无实的教学风气的一次冲击和突破。

(2)范仲淹的推荐

“臣窃见前密州观察推官胡瑗,志穷愤典,力行礼义,见在湖州郡学教授,聚徒百余人,不惟讲论经旨,著撰词业,而常教以孝弟,以习礼法,人人向善,闾里叹伏。此实助陛下之声教,为一代美事。伏望圣慈,特回恩奖,升之太学,可为师法。”

3、变革科考方式

(1)应考者须有一定的学历

“报考者须在学三百日以上”“曾应试者也须在学一百日以上”

(2)罢贴经、墨义等较为死板的考试形式侧重以策论取士

(3)除笔试成绩外,还要参考履行

二、熙宁·元丰兴学(神宗熙宁·元丰年间)主持者:王安石;时间:1068-1085

1、整顿太学,实施三舍法和积分制

(1)三舍法:亦称三舍选察升补法或三舍考选法,是宋代太学分级组织法,王安石兴学时所创,此制把太学组构成金字塔形的模式:外舍—内舍—上舍,然后依考试成绩的好坏依次升舍或“留级”;成绩特别优秀(上舍生)的考生直接授官。此法有利于人才的汰劣选优,在太学中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它创立于熙宁四年(1071年),是后代升斋积分法或分堂教学法的源头之一。

(2)积分制:为配合三舍法的实施所创立的考试积分方法,类通于当今的学分制。在北宋,考试制度严密完备,“月一私试,岁一公试,间岁一舍试。”私试也称“月考”,由教官自己命题和阅卷;公试也称“岁试”,由差官主持;舍试也由差官主持,没两年举行一次,是由内舍升上舍的主要考试。此外,还有毕业考,也称“学选”,亦为每两年一次。

这些考试的成绩评定均分为优、平、否三等,累计成绩皆优者为上等,可以升舍或免科考为官,余皆等而下之。

2、整顿地方学校,推行学田制

(1)恢复州、府一级的学校,精选学官

(2)学田制:政府为学校置拨田产、校产,以充办学经费之制。熙宁四年(1071)中央令地方政府从官田中为所属学校拨出学田40顷,以充学粮和经常费。此后,学田成为地方学校的生命线。学田制的推行,为地方办学解决了教育投资问题,为其存在和发

展提供了恒定的经费保障,促进了地方学校的发展。

3、增设各级各类学校

(1)增设了专门小学(1073)

(2)复办和创制了一些专门学校:

武学——初创于仁宗三年(1043),历时很短,王安石复办于熙宁五年(1072)。

律学——复办前代所办的律学

医学——对州县医学大加提倡

蕃学——神宗时所置的蕃学,是对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子弟所设的教育机构

4、变更科考方式和内容

(1)再次废止贴经、墨义的考试,并将诗赋一项取消;增加进士科的录取名额,废止以明经科取士。

(2)为《诗》《书》《周礼》重新加以阐释,编写《三经新义》,成为科举命题及答卷的凭据。

四、“崇宁兴学”主持者蔡京

1、整顿和完善中央官学(1102)

蔡京于崇宁元年(1102)再度在太学中强力推行三舍法,并将大学的规模扩大;由于原有太学的容量有限,于是另建辟雍以作收容外舍生之所。此后,又严定考选法和积分制,对成绩低劣者,不仅有留级处罚,且有降级、“削藉” (开除)等较为严厉的处罚措施,太学由复盛。

在整顿太学的同时,还增设了画学、道学、复办了书学、算学,使中央官学的门类更趋齐全。

2、创设提举学事司,普设路、县学

提举学事司—宋代专设的管理地方教育的行政机构。其最高行政长官称为提举学事使,提学司设置于路,对所属州、县的教育负有管理之责,主要负责对教师的遴选考察、对学生课业的督导和对科举诸事的主持协调。

3、废止科举,代以学选

20余年未曾开科取士,人才之选,全由太学中的三舍法和积分法来完成。

格物致知居敬穷理——朱熹教育思想探究

朱熹教育思想体系

1、“理”的辨析

2、“格物穷理”的知识教学论

3、“居敬涵养”的道德教育论

4、“复性”的教育作用论

5、“醇儒”的人格理想

什么是“理”

综上,我们可以归纳出朱熹所所的理大致有两个具体的含义:一是宇宙中的本质、规律、秩序,理解了这层含义就能解释宇宙万物与一切自然现象;二是人类社会的道德原理,理解了这层含义就能为人间的社会秩序与道德生活找到一个合理的依据。

二、“格物穷理”的知识教学论

(一)理一分殊

指宇宙万物虽林林总总,却总有一个根本的原理。

1、自然领域的理一分殊

2、社会领域的理一分殊

二)格物致知

“格物,则只就那形而下之器上,便寻那形而上之道

“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大学或问》卷一)

“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四书章句集注》

“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四书章句集注》格物致知有三个要点:

第一是“即物”,就是接触事物;

第二是“穷理”,即研究事理与物理;

第三是“至极”,即推极知识以达极至。

1格物致知的含义:对外界事物调查研究,穷索事物之理,扩充知识,通晓事理,以达极至2、格物的对象:天地万物

(三)读书穷理

1、“穷理”释义

(1)穷尽客观事物之理,即研究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2)穷尽内心主观之理,即研究人的本性,既而探究社会伦理原则和规范。

2、穷理的途径:读书

3、朱子读书法

(1)循序渐进(2)熟读精思

熟读成诵: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精于思考: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3)虚心涵泳

不可先立己见仔细体会书中的意思

(4)切己体察

“读一句书,须体察这一句,我将来甚处用得。”

(5)着紧用力

珍惜时间“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抖擞精神“看文字须是如猛将用兵,只是鏖战一阵”

(6)居敬持志

三、“居敬涵养”的道德教育论

冯友兰将“敬”解释为严肃、真诚、心不分散;钱穆考证出敬的五个含义:敬畏、收敛、专一、整齐严肃、惺惺。北大哲学系教授陈来也将主敬归结为五层含义:收敛、谨畏、惺惺、主一、整齐严肃。

一)“居敬”的内涵

1、敬畏(谦虚谨慎的态度)

2、收敛“敬是不放肆之意,敬只是收敛来。”

3、专一“敬只是收敛自家精神,专一在此。”

4、整齐严肃“动容貌、整思虑,则自然生敬。”

5、惺惺(警觉)

居敬:是保证人的道德生命之完整性与连续性的道德修养功夫,是始终保持谦虚谨慎、内心收敛、精神专一、自我控制和警觉状态的一种人生态度。

(二)“格物”与“居敬”的关系

“若不用敬,格物很容易成为一种单纯的智力活动,而达不到顿悟的目标。”冯友兰“道问学”即追求学问的知识主义取向

“尊德性”即追求心灵涵养的道德主义取向

先秦儒家与法家的政治思想比较

先秦儒家与法家的政治思想比较 摘要:我们今天讲构建和谐社会,而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无有以及人之幼”的和谐蓝图与和谐之愿;又说要建立法制社会,推进法制化进程,而在公元前两百多年,韩非就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理论,主张以法治国,“认为以法治国,举措而已。”儒家和法家作为先秦时的两大重要思想流派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由此可见一般。儒家尚礼,法家重法且尤种刑,但两者异中又不乏共同之处,探讨儒法两家的异同并从中总结出了两者各自的优劣从而扬起所长避其所短、兼采二者之优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建设不无裨益。 关键词:历史背景联系区别“德”“法”结合标本兼治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变;凡育所学,皆成性格。政治思想作为政治和思想的结合物,既有政治的广度又具备了思想的深度,既给人史的明智,又给人诗的灵秀既让人有数学的周密,又让人有科学的深刻,还使人不乏伦理学的庄重与逻辑修之学的善辩。;历史证明儒法两家就是涵盖了政治是思想这一特质的思想流派。 一、儒、法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道家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姑且不论道从何来,一、二、三优势什么,可以推知的是:万事万物皆有因果。追溯先秦时代的历史,儒法政治思想之“果”产生的因由。 随着周王室的衰落,各诸侯国在华夏大地上纷纷兴起,诸侯国各霸一方,王权被削弱,各诸侯国之间为争夺土地和人民展开了残酷的斗争,烽烟四起,连年战乱,生灵遭殃,百姓涂炭,中华大地陷入了分离与征战的局面。乱世造英雄,也造就了一大批的思想家,面对混乱的社会现实,知识分子纷纷招徕门徒,宣扬自己的思想,希望借此来实现自己治国安邦的政治抱负,孔子自谓“述而不作”,墨子用“夏政”,道家“无为而治”,法家立言,以儒墨道法为代表的诸家思想应运而生。 儒家产生于奴隶制开始崩溃、封建制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创始人是孔子,儒家在先秦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三位思想家为改革时弊、实现天下太平,分别提出了诸家的政治主张和思想观点,孔子尚仁、礼,孟子主张“仁政”,荀子认为当礼法并用。法家也产生于礼崩乐坏、诸侯国割据称雄的先秦时期,前期法家的主要代表一李悝、商鞅、慎到、申不害,后期代表人物是韩非。前期法家中,商鞅重视“法”,申不害重视“术”,慎到重视“势”。后期法家的代表是法家的集成大者,在继承前期法家的政治思想的前提下创立了法、术、势皆用的政治思想。 二、儒、法政治思想的联系 两家除在产生的历史背景有相似之处外,在思想观点上也有某些共同之处。无论是孔子的“仁”、孟子的“仁政”、荀子的“礼法并用”还是法家的“法”“术”“势”,其服务的对象都是统治者,是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扩大自己的通知权益、加强对百姓的统治力度的一种策略。儒家随在法体上属于人治——博施济众、立人达人,但作为儒家代表人物的荀子在主张治人的同时又提出了治法:一曰用人之法,二曰劝禁之法,三曰正名之法。荀子的礼治思想,究其实质实际上是礼法并用,如《荀子·王制》说:“礼仪者,治之始也”,《君道》则曰:“法者,治之端也”,意思是说礼仪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法是治理国家的关键。《荀子·劝

《先秦时期的阶段特征》复习学案

《先秦时期的阶段特征》复习学案 教学目标: 记忆并掌握有关世官制、分封制、宗法制的相关基础知识; 了解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概况,归纳总结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及其观点,分析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条件。 学习重点:先秦时期核心知识点的记忆和运用。 学习难点: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历史材料,培养学生对历史材料进行阅读、理解、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 二、自主学习 先秦时期的政治 【分封制】 ①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②目的:。 ③分封对象:,,。 ④权力:对分封的土地和人口具有 ⑤义务:、、。 ⑥影响:①初期:利: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②

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强大,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 【宗法制】 ①内容:宗法制按照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②以关系的亲疏,等级森严,形成了;继承。 ③影响: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对后世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日常生活观念产生了影响,如修族谱、祭拜祖先、寻根问祖等。 【世官制】 先秦时期的经济 【农业】 ①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 ②生产工具: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和。 ③土地制度:商周时期实行制。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确立了制 ④水利工程: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郑国主持 【手工业】 春秋时期,出现了。 春秋战国时期,家庭手工业,、三者并存。 【商业】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商周时官府垄断商业,

春秋时官府垄断被打破,出现了商品市场和大商人,战国时出现了新兴商业城市。城市出现商业集中的趋势 先秦时期的思想——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 战国时期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 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时代大背景,社会历史需要重新认识,百家争鸣是历史变动在认识上的表现。 各国的政治变革与互相竞争需要理论指导。在尖锐的斗争中,实力无疑是基础。然而,没有合宜的谋略,优势也可能转为劣势,所以当时统治者对人才智谋相当重视。 当时诸侯国纷争林立,政治空隙比较多,思想自由宽松,环境便于知识分子自由讨论问题,施展才华。 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的思想家。 不同阶级、阶层对社会变革现实发表不同看法,形成百家争鸣局面,实际是经济基础变革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必然反映。 【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道家

墨家、道家、法家学派的教育思想

墨家、道家、法家学派的教育思想 (六)墨翟与墨家的教育思想 墨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称墨子。墨子在儒家学习过,但他反对儒家重礼厚葬的繁文缛节,自立学术思想史上第一个批判儒家的学派——墨家,其思想以“兼爱”、“非攻”为核心,以“尚贤”、“节用”为基本点,代表作《墨子》。 1.“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 墨家和儒家在战国时期并称“显学”,但存有差异。儒家继承了西周以来的文化传统,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墨家主要植根于“农与工肆之人”,重视实用,关注下层人民的利益。 2.“素丝说”与教育作用 (1)教育的社会作用。墨子坚信教育对建立理想社会的作用,主张通过教育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在他看来,可以通过教育使天下人“知义”,实现社会的完善。 (2)教育的个人作用。墨子以染丝的过程比喻环境和教育对人品性形成的影响,提出了著名的“素丝说”,即“染于仓则仓,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换句话说就是有什么样的环境和教育就有什么样的人。 (3)此外,墨子从人性平等的立场出发认识和阐述教育作用,较孔子的人性论在社会意义方面显的更加进步。 3.以“兼士”为培养目标 墨子认为要建立一个“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就必须培养“兼士”或“贤士”,而“兼士”或“贤士”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①厚乎德行。即道德的要求,道德的要求最为重要,使兼士懂得“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 ②辩乎言谈。即思辨的要求,这是为了兼士能够发挥自己雄辩的才能“上说下教”,向社会推行“兼爱”的主张; ③博乎道术。即知识技能的要求,这是为了兼士有能力投身社会实践,为天下兴利除害; 4.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

浅论先秦儒家的人格教育思想及其理论基础

浅论先秦儒家的人格教育思想及其理论基础 摘要: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主要是由孔子、孟子和荀子等人阐发和构造的一系列人格教育的观点的总和,内容主要包括公而忘私的整体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追求人际和谐的仁爱精神、修身为本的道德精神。其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学说、人性论和人贵论思想。探讨先秦儒家的人格教育思想,对当代我国的德育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先秦儒家;人格教育;理论基础 一、人格及人格教育 在中古英语中,没有“人格”一词。近现代西方所使用的“人格”,来源于拉丁文“persona”(面具),原意为舞台上演员表演时为了角色的需要所戴的面具,面具根据人物角色的不同而变换,体现了角色的特点和人物的性格。所谓人格就是指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人际过程(consistent behavior patterns and interpersonal process originating with in the individual)。它包含两本分内容。第一部分讲稳定的行为方式,人格是稳定的。第二部分关注的是人际过程。它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过程,指的是发生在我们外部,影响我们怎样行动,怎样感觉的所有情绪过程、动机过程和认知过程。[1] 人格不是天赋的,它是在先天生理结构的基础上,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先天遗传因素只是为人格教育提供了一

般可能性,教育和社会实践对完美人格的塑造更有赖于人格教育的教化作用。所谓人格教育是一种发展学生心理素质,以培养健康的和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格为目的的教育。人的发展,不仅是身体的成长、知识经验的增多、技能和智力的形成,而且是需要、动机、价值观、气质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全面发展。通过人格教育促进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青少年自身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重视人格教育,是我国古代传统教育的鲜明特征。先秦时期学术思想自由,各家学派都在不同程度上提出过人格教育思想。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人格教育思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影响意义最为深远。在经济越来越发达、政治越来越进步的今天,更加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人格教育也将得到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因此,探讨先秦儒家的人格教育思想,对当代我国的德育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先秦儒家文化中优秀的人格教育思想 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主要是由孔子、孟子和荀子等人阐发和构造的一系列人格教育的观点的总和。先秦儒家文化重视塑造完美人格的教育,注重培养理想人格,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与完善。重视“成人”的教育理念,培养人格完善的“成人”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眼点所在。先秦儒家文化中丰富的人文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科学教育中人格塑造方面的不足。传统文化中蕴涵的深

儒家“民本”思想的历史背景

首先,政治方面来说。初秋战国时期作为一个军事动荡,政治局势动荡,各国在治理国家的理念方面各国统治者都最循着不同的理念,有法家的法治理念,道家的无为而治,纵横家的循自然重自在的理念,儒家的民贵君轻思想,各种思想相互冲击融合,可以说是白发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变革时代。相应的思想代表人物游走于各国之间寻求统治者的支持,希望借此以发展自身的政治理念。此时的“民本”思想也相应的得到了重视,并在各个思想之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的发展完善,这也为以后的“民本”思想的大一统时期创造了条件。在政治方面“民本”思想可以归结为民贵君轻,侧重于更加重视民众的思想规范和物质满足,以满足民众的普遍要求为工具和前提来稳固统治,但归结到底是一种封建统治者在保证自己专制统治的情况下对于民众的放利行为,这在以君主专制的封建时代已然十分难得了。 其次,在经济方面,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变革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也是经济变革从而得到重大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的发展从而也加大了各个经济地区的交流与联系。社会关系的变化也是从经济体系变化开始的,因此,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社会政治关系的变化。首先,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由于铁制品和农耕工具的发展和推广。生产力不断提高,各地地主阶级的田土逐步增加,合理合法的拥有了土地。这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使得以往“井田制”的格局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这样以来,土地拥有的合法权利逐步增大,旧的机制已经跟不上新生产力的发展节奏,这就导致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一步步取代了奴隶主的土地所有制,这就直接导致了农民土地战争的爆发,百姓生活生灵涂炭,从而也一定程度的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作为统治者要改变现状,改变当前的局势,适应老百姓的心声,来缓和普通阶级和百姓之间的矛盾。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分工的逐渐细化,促进了生产力和交换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与加强。这种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交流催生出了新的阶级,商人阶级。随着商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商人们收购大量的土地,摆脱了商人阶级转变为了地主阶级,在政治上也有了新的权力要求。 最后,在思想上,儒家思想的政治核心就是民本思想,这是一个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思想。在夏商之际,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他们认为神灵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导者。然而到了周时期则否定了这个思想,提出了“敬鬼神而远之”这个理论周人有如此的想法,其在根本上说明了天命观取代了商朝的帝命观,它是统治者的最高理论向导,也是老百姓的精神支柱和神灵庇护者。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人们对神的敬意油然增加,部分的统治阶级把自己神灵化便于自己的统治。箕子在《尚书?洪范》中对周武王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周武王专断独行,偏信龟、巫,以巫术鬼神的占卜结果作为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标准,不顾臣民诉求使得朝政荒废,民心离散。殷周之际,中国的古代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历史变革。到了西周末年,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的增多导致社会出现动荡的局面,王不上朝,臣子不策,致使德政治国荒废。在西周时期,敬天重神的民风尤其严重,但人民的生活疾苦却被君王抛之脑后,在此时期保民思想已经不具有其真正的意义。到了春秋时期,敬天保民,敬天成了布衣了祭祖的一种形式,已经没有了其具体的思想,但保民的意识也只具有表象意义。它反映的是在礼坏乐崩的情势下,对社稷存亡的一种忧患意识,是封建社会仁人志士面对当时的政治困难下的抉择。这正是选择民本思想的原因所在。 正如当时子产所说:“不媚,不信,民不从也”。要得到民宗的支持和拥护,必须重民意而轻君威,只有爱惜百姓、理解百姓、关爱百姓才是稳固统治地位的治本良方。在有限度的削弱王权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让利于民,关心民众疾苦,施德于民,才能做到民心思齐。正是在这种政治动荡,民生缭乱的大背景下,为民本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土壤,才能使得统治者有理由接受这种理念。这正是民本思想的源头和起点。“民本”是指统治者重视普通百姓地位和作用的政治思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明百姓才是国家的根基,百姓不仅仅是统治者的供养者,也对国家的兴亡也起决定性的作用。统治者的政治生活必须

道家的教育思想总结

道家的教育思想总结 篇一:儒家道家教育思想 儒家道家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史的瑰宝 内容摘要春秋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所争鸣的实际内容或者社会焦点,不仅涉及政治、经济、文化领域,还涉及道德、艺术、哲学、逻辑学等,可谓百花齐放。其中儒道两家的思想就是先秦思想领域的两朵瑰丽的奇葩。 儒家主张尊师重教,政教合一,学而优则仕,施行仁政的思想。道家主张遵循自然,追求自由,无为而治。两者的思想领域有着明显的差异,只有取长补短、相互交融、相互作用,才能将其更好地应用到现代化社会建设中。 关键词儒家、道家、德教、仁政、智育、无为而治、自然。

儒家思想:尊师重教是儒家学派的优良传统。 以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为代表的先秦教育家们的丰富的教育思想,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本篇文章中,我将汲取儒、道两家之精华,谈谈自己浅显的看法。 1)政教合一:教育为政治服务,政治为教育提供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特征:富而后教,“孔子‘适卫’,冉有驾车,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由此可见孔子“富而后教”的基本教育理念,他认为“庶之”、“富之”、“教之”共同购成立国安邦三要素。三者互为因果,缺一不可。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礼记·学记》)。人是社会的主题,所以要从整体上改变和提升社会风气,必须从每一个个体的人的教育

感化入手,所以儒家提倡“有教无类”的全民教育思想。孔门私学之中弟子品类不一,就分布地区而言,其弟子来自不同国度,就社会阶层而言,其弟子成分复杂,所以孔子本人就是“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坚定实践者。“有教无类”是儒家“仁者爱人”思想的具体体现,爱之则教之,兼收并蓄,海纳百川是儒家的基本教育观念。“有教无类”是以儒家人性观念为依据的,儒家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人所有贵贱、庶鄙、族类之别,但人的本性是相近的所谓“性相近,习相远也。” 儒家从“习相远”的观点出发,认为人所处的整体环境对人的整体性格、道德观念及能力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有什么样的风俗环境,就会使人形成什么样的习性。基于这种考虑,儒家提出“三慎”主张。所谓“三慎”,即:择居慎,择业慎,择友慎。 “学而优则仕”是儒家政教合一教育思想的集中表现。首先,学习是通向做

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看中国古代的“以人为本”班级: 社工0832班学号:13姓名: 李子瑞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它发端于商周时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突出体现了这一时代政治生活中的原始民主制色彩。 在秦汉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民本思想虽然仍是重要的官方意识,但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生态实际是对民本思想的无情嘲弄。统治阶级虽然认识到自己和民众是舟和水的关系,希望民众能够安居乐业,实现“本固邦宁”的政治目标,但这种愿望在以阶级剥削为前提的封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冲击下根本无法实现,民本思想在长期的封建社会政治生活中也就逐渐演变为一句“口惠而实不至”的政治空话。 民本思想虽然在封建社会没有实现的条件,但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还是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哺育了一大批关心民众疾苦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而且在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近代中国,它被进步人士注入新的理论内容,与西方“民主”相嫁接,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思想武器。我们有理由相信,“以民为本”的思想在社会主义中国将真正焕发出新的光辉。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珍贵历史遗产。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早期国家形成的肇始,它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丰富并有所衍变。近代以来,民本思想从封建统治阶级治国安邦的官方意识形态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思想武器,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赋予民本思想以全新的理论内容。今天,梳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文化内涵及其发展衍变的历史脉络,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民本思想的历史渊源

论儒家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论儒家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康复医学系戒康1031班蓝文平 第一:从政治文化角度看,“民本”观念是作为儒家传统思想的重要内容。然而先秦的儒学所倡导的“民本”思想渊源于上古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并在后世有一定影响。第二:从总体上考察,其并没有能够像新儒家期望地那样“一线”转出近代民主,其是与政治中的王权有着内在的联系。虽然这样,但并不代表儒家“民本”传统毫无价值意义可言。因为在当今社会我国的民主政治中儒家“民本”传统思想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讲述儒学的民本思想。第一、上古文化传统与原始儒学;第二、儒家“民本”传统与王权主义;第三、儒家“民本”传统与中国文化的近代化。 第一、上古文化传统与原始儒学 儒学的产生也与上古文化存在着渊源的关系。如下: “中国在文明国家出现以前,原始的社会组织虽已具相当规模,且这组织中也有管理者,但由于其时尚无阶级分化,故而担负管理职能的君政刑长,其性质基本上是调节仲裁,而非阶级压迫,目的是要团结民众,所谓“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1)生活于其中的所有人都能自由表达意见,管理者对之亦甚表欢迎,如《古今注》说尧立“谤木”以鼓励人民提出批评和建议:“尧设诽谤之木,今之华表也。……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并且,“选贤与能”,在《史记·五帝本纪》记其事曰:“舜父瞽叟顽,母嚣,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举舜。”如此等等。 上古文化传统对原始儒学的影响确实十分深巨。《礼记·哀公问》记孔子之言“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以治礼,敢为大。……是故君子兴敬为亲,舍敬是遗亲也。弗爱不亲,弗敬不正。爱与敬,其正之本与!”孟子否认“尧以天下与舜”的说法,认为三代禅让制度并非出于天子个人的意志,因为“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2)可见,“天”意联系并体现或反映着“民”意,故而“天下”又是与“民”和“公”直接同一的,此即《尚书·泰誓》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亦即孟子所谓“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3)董仲舒《春秋繁露》依据《公羊》之义指出:“王者,天之所予也。其所伐,天之所夺也。……故夏无道而殷伐之、殷无道而周伐之、周无道而秦伐之、秦无道而汉伐之,有道伐无道,此天理也,所从来久矣。”又说:“君也者,掌令者也。令行而禁止也。今桀、纣令天下而不行,禁天下而不止,安在其能臣天下也?果其不臣天下,何谓汤、武弑?”可见其也认为“汤武革命”合乎天道、顺乎民意。“民

先秦道家价值观体系的变迁

先秦道家价值观体系的变迁 作者:周耿 中国哲学所关注的首先是人的价值实现问题。而“价值实现”通常又是通过入世与出世这一矛盾展示出来的。在冯友兰先生看来:解决入世与出世的矛盾,是中国哲学的精神;“专就中国哲学中主要传统说,……它既入世而又出世”(《中国哲学简史》)。所谓“既入世而又出世”,即“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庄子·天地》)。这一进一退反映了道家各学派价值观体系的共通结构。就道家思想学说而言,入世思想体现为政治价值观,出世思想体现为人生价值观,而政治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的形上根据在于道气论。基于此,我们以“价值实现”为核心,从道气论、政治价值观、人生价值观三个方面深入探讨道家价值观体系的变迁。 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开创者,提出了以“道”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系。在老子看来,万物的生成是由道和某种物质相互配合形成的,道支配着万物的生长和发展。老子主张通过以道治国、推行无为政治来实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当他发现治国理想无法实现时,便选择了退隐,主张守柔不争以保身、修身。 文子、关尹作为老子后学,分别从不同角度发挥了老子学说。道与何种物质生成万物,老子并没有明说,文子把老子“物生之”中的“物”解释为“气”,从道与气两个方面探讨了人性的来源、异化及复归,并把老子之“道”下落为“理”,以“理”发挥“无为”之义,主张无为以自化、循理顺性以牧民,并从“无为”的现实性层面上,肯定了“守德”“上贤”“正法”以治国的实践价值。 作为关尹遗说,郭店简《太一生水》把水作为最初的“物”,与道“反辅”,配合而逐步生成气、阴阳二气乃至万物。“水”作为最初之“物”,从生成论上为“贵弱”这一价值原则确立了形上基础。上博简《恒先》把“物”理解为气,在肯定道在生成论中处于支配地位的同时,强

先秦时期教育思想的概括和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先秦时期教育思想的概括和总结 篇一:第一节先秦时期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先秦时期的学前教育思想 中国学前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就好像一条长河,其源头在先秦时期。如果说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发端于夏、商、西周三代的话,那么,春秋战国时期则是教育思想发展的高峰期。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的巨人和经典名著,此时,学前教育思想正处于“萌动发越”之中。 一、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和土地私有制的产生,改变了整个社会的面貌,出现了政权下移的历史潮流。天子的威望一落千丈,其统治权力逐渐转移到诸侯手里,以后又渐渐转移到大夫甚至陪臣手中。伴随着政权下移的潮流,同时又出现了文化教育下移的现象。过去文化教育被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形成所谓“学在官府”的局面。随着政权的下移,许多宫廷中的文化人纷纷走出宫廷,流落到民间。他们带走了大批图书典籍,在民间传播文化知

识,这样就打破了长期以来统治者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使过去老百姓无权享受的教育,开始向广大的平民阶层敞开了大门,于是就出现了官学衰废,私学兴起和“百家争鸣”的局面。 私学的产生,赋予了教育新的内涵,使它具有新的特点和意义。私学一经产生,就表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它很快就遍及华夏大地,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的作用。私学产生以后,其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在私学教师周围往往聚集着一批批门徒,形成一个个学派。到了战国时期,学派越来越多,出现所谓“诸子百家”。当时各家各派都有私学,如儒家的孔子有弟子三千,其私学在春秋时规模最大,成就最突出.影响最深远,因而最具有代表性;儒家的孟子“从者数百人”;墨家的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道家的田骈有徒百人;等等。当时只要在社会上小有名气,就有人来拜师求教,可见私学之兴盛。各派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在哲学、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展开争论,出现“百家争鸣”的生动景象。 在“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开创性地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方针,打破了长期以来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而他的“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是对“天命论”和“血统论”的有力冲击;他所主张的“学而优则仕”的选官标准,则是对贵族世袭制度的否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生态学价值

收稿日期:2004-09-05 作者简介:刘厚琴(1965-),女,山东曲阜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儒 学与秦汉史研究。 2005年9月第27卷 第5期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Hu 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Sep.2005Vol 127 No .5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生态学价值 刘厚琴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 251100) 摘 要:由“爱民”、“利民”和“治民”所构成的民本主义,是先秦儒家的一种政治主张和社会学说,它既是儒家的社会管理原则,也是其生态环境管理原则。其中蕴含的生态学价值值得我们重视。 关键词:先秦儒家; 民本思想; 生态学; 价值 中图分类号:B 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219(2005)05-0087-04 民为邦本既是儒家文化的特色,也是儒家政治理论的基石。民本、民众利益是先秦儒家社会管理的根本原则,基中蕴含着生态学价值。儒家民本思想的生态学价值主要反映在爱民、利民、治民三个方面。它不仅对中国古代社会影响深远,对现代社会仍有借鉴意义。 一、爱民的生态学价值 在社会管理上,先秦儒家向来强调民本和民众利 益。荀子说:“天之立君,以为民也。”[1](《荀子?大略》。以下凡引该书只注篇名)他将立君的目的归之于“为民”,还将爱民视为统治者之大节,“故君人者, 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1](《王制》)儒家不仅认为社会管理应以民为本,而且还将民本、民众利益上升到了环境管理原则的高度:“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氵夸池,鱼鳖不可胜贪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2](《孟子?梁惠王上》)这就明确指出,人们之所以要采用生态学的措施来保护自然资源,根本目的是为保证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性,从而保证人民群众的起码生活需要。在此,儒家具有民本主义的倾向,将民本主义从社会历史观上的一种学说转化为环境管理问题上的一项基本原则。 为显示民本,维护民众利益,先秦儒家提倡“爱民”,其“爱民”就是要求君要以一颗仁慈宽厚的心来 对待民,“宽民畜众”。[2](《易传?师?象传》 )儒家“爱民”的具体措施具有自然保护价值。 11让民休养生息 先秦儒家认识到,天地自然有节制的变化表现在风调雨顺上,只有风调雨顺,才能保证农业丰收;若风雨无节,农业就会歉收,民就会处于饥饿之中。因此,农事必须有节,统治者应体察民之艰辛,给其休养生息的机会,这样才能有利于农业发展。因而儒家指出:“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教民, 民之寒暑也,教不时则伤世,事者(农事),民之风雨也,事不节则无功(无收成)。然则先王之为乐也,以法治也,善则行象德矣。”[2](《礼记?乐记》 )这种思想虽有历史局限性,但也有合理性,除了它所体现的民本主义倾向外,也具有自然保护的价值,这首先是从“天地之道”推出了“先王之治”的法则,事实上也就是从自然规律推出了人事法则,认同了人和自然的一 致性;其次,它要求要按照生态学的季节节律(时)来对待民众和农事,将“时”作为连通自然和人类的中介,使生态学季节节律的范围得以扩展;最后,它要求在农事上要有节,强调不能一味地役使耕稼者,这样,既可以保护作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的生态条件———人的劳动力,又可以避免对土地资源的超负荷利用,从而也会保护土地资源。 21节用而爱人 节用就是要求统治者尽量减少财政开支,即“天 子诸侯无靡费之用”。[1](《君道》 )孔子指出统治者必须“节用而爱人”。[2](《论语?学而》 )孟子也说:

先秦民本思想的形成

先秦民本思想的形成 【摘要】历史的发展表明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才是统治阶级赖以生存的最根本的基础,“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历史规律。许多有识之士也认识到这一点,提出了很多对现代有借鉴意义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珍贵历史遗产。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早期国家形成的时期,它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丰富并有所衍变。而先秦时期的百家都提出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民本”思想,值得我们再进行深入探讨一下。 【关键词】先秦时期;民本思想;形成 先秦民本思想是伴随着私有制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一种古老的政治理念。它滥觞于殷周,发展于春秋,成熟于战国,历时千余年,形成了中国古代史上的一座特殊的政治思想宝库,孕育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中华民族近二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首先,殷周时期是民本思想的萌发阶段。早期的人类认为神灵是社会的根本,记载当时时代特征的古代文献已有“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今不承古,罔知天之断命”①(盘庚上)的文字。在那样的时代里,统治阶级也总是利用人们对神崇拜心理为自己的统治编织合理依据,甚至提出“尧舜受命于天而王天下”。不过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逐渐显现,民本思想开始萌发。作为政论文集的《尚书》,就对其进行了记载,其中关于民本思想的论述到处可见:“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我民明威。”①皋陶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①泰誓中“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①酒诰“治民祗惧,不敢荒宁。”①无逸“唯王王子子孙孙永保民”①梓材不过,当时的民本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敬德保民”思想的提出,纵观《尚书.周书》,可以看到其思想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要体察民情,上不滥费,下无过取。提出统治者要知道“稼穑之艰难”,

最新2020年高考历史考点解析版:先秦时期(二)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先秦时期(二) ——春秋、战国时期 考纲解读 考点提示 1、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 2、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 3、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孔子与儒家思想 4、商鞅变法 复习建议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考试经常考到。经济方面主要是小农经济的兴起,思想方面的百家争鸣更是重中之重,一是要记忆、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二是要比较主要派别的思想异同。另外商鞅变法要注意其措施和体现社会发展趋势。 知识清单 参考答案: 1、①476,②221,③分封,④改革,⑤中央集权,⑥私有,⑦小农经济,⑧思想解放。 考点聚焦 考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 (一)总体状况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天子衰微,诸侯争霸混战,宗法制、分封制走向瓦解。 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战争以兼并为主,愈加频繁、残酷。各国为富国强兵进行改革,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渴望统一,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二)春秋时期的改革 1.齐国: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发展经济,整顿军备,改革赋税。 2.鲁国: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不论公田、私田均按亩收税。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三)战国时期的改革 1.魏国: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 “尽地力之教”,发展生产;推行“平籴法”;制定《法经》,强化国家机器职能。 2.楚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 限制贵族权力,裁免官吏,削减俸禄,发展军力、奖励军功,要求官吏秉公执法。 3.秦国: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自公元前356年始,秦孝公任用商鞅两次变法,力图改变秦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1)措施:

中国教育史——道家教育思想(20200617045613)

中国教育史——道家教育思想 道家教育思想 先秦道家在教育思想方面影响较大的是老庄学派, 反映没 代表人物为老子和庄子。他们的学说 落奴隶主阶级悲观失望的思想。 老子?道家的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或谓即太史儋),春秋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生卒年不详,约与孔丘同时。做过周朝掌管图书的小吏传说孔丘曾向他问过礼世传《老子》五千言(有不同的版本,多者五千余字,少者不足五千字),成于战国时期,保存了老子的思想。 老子宣扬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倒退的社会历史观,全盘否定文化教育的价值。《老子》书中有关教育思想的主要论点是: ①文化堕落论。老子以“道”为本体。“道”与“无”同义,是“先天地生”的精神实体,不具有任何规定性。“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普遍法则是无为“,即顺乎自然。”无为“的对立物是”有为“,即人为的创作。老子认为,人类创造的文化,包括道德、法令以及一切智慧的表现,都是与”道“背离的,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就是人类社会堕落的标志。他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合,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十八章)”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第三十八章)”法令滋章,道贼多有。“(第五十七章)这就是说,”大道“之世,自然无为,人们和谐相处,不需要有道德约束,也不知道德为何物。及至”无为“法则被破坏,才有圣者、智者出来,制定道德规范,传授知识,进行教化,于是产生了是非、善恶等观念,毁誉褒贬、争名逐利的现象跟着而来道德不足以约束,又制定法令,结果引起更 多的纷争和更大的混乱。老子认为这就是人类社会堕落的轨迹。教育既以传授文化为任务,因被看作是促使人类堕落的工具。 ②人性复归”论。老子从道的虚无性推衍出人的本性是“无知无欲”素朴无私的,认 为从“无知无欲”到有知有欲,即从“无私”到有私,乃是对人类本性的背叛,教育则加速 了这种背叛的趋势。于是老子提出人性的“复归”作为拯救社会的理想,幻想人们回到婴儿 般的天真,对一切都漠然无动于衷。他认为:这样,既没有任何作为,也就没有任何争端,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第八十章)就都会感到自我满足。 ③“绝圣弃智”论。老子认为,人性“复归”的途径是“绝圣弃智”(第十九章),即 毁灭文化,取消教育。老子说“为学”与为道“的方向途径正相反,”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意思是”为学“是追求知识,要求知道更多的东西,学到更多的技能。”为道“是回到” 无知无欲“,要求把知道的东西忘掉,把学到的技能抛弃,而且要忘掉得干净,抛弃得彻底,”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第四十八章)。老子认为,无知就是全知,有知就是错误。他说:”

第一节先秦时期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先秦时期的学前教育思想 中国学前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就好像一条长河,其源头在先秦时期。如果说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发端于夏、商、西周三代的话,那么,春秋战国时期则是教育思想发展的高峰期。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的巨人和经典名著,此时,学前教育思想正处于“萌动发越”之中。 一、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和土地私有制的产生,改变了整个社会的面貌,出现了政权下移的历史潮流。天子的威望一落千丈,其统治权力逐渐转移到诸侯手里,以后又渐渐转移到大夫甚至陪臣手中。伴随着政权下移的潮流,同时又出现了文化教育下移的现象。过去文化教育被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形成所谓“学在官府”的局面。随着政权的下移,许多宫廷中的文化人纷纷走出宫廷,流落到民间。他们带走了大批图书典籍,在民间传播文化知识,这样就打破了长期以来统治者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使过去老百姓无权享受的教育,开始向广大的平民阶层敞开了大门,于是就出现了官学衰废,私学兴起和“百家争鸣”的局面。 私学的产生,赋予了教育新的内涵,使它具有新的特点和意义。私学一经产生,就表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它很快就遍及华夏大地,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的作用。私学产生以后,其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在私学教师周围往往聚集着一批批门徒,形成一个个学派。到了战国时期,学派越来越多,出现所谓“诸子百家”。当时各家各派都有私学,如儒家的孔子有弟子三千,其私学在春秋时规模最大,成就最突出.影响最深远,因而最具有代表性;儒家的孟子“从者数百人”;墨家的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道家的田骈有徒百人;等等。当时只要在社会上小有名气,就有人来拜师求教,可见私学之兴盛。各派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在哲学、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展开争论,出现“百家争鸣”的生动景象。 在“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开创性地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方针,打破了长期以来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而他的“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是对“天命论”和“血统论”的有力冲击;他所主张的“学而优则仕”的选官标准,则是对贵族世袭制度的否定。孔子关注人事、倡导人本、重视人伦的思想,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核心。孔子以后,儒家一分为八,但最具代表性的是孟子和苟子两派。孟、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以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孟子主“性善”,重仁义,明人伦,强调“存心养性”,以塑造完美人格;荀子主“性恶”,重礼法,讲规范,强调“化性起伪”,以学为“圣人”。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儒家传授“六艺”,重视古代文化典籍的学习,提倡启发式教学,注意学、思、行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发掘不同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从战国晚期至汉代逐步成书的《礼记》,则对儒家教育思想作了全面的概括与总结。墨子开创了墨家学派,他反对儒家以宗法等级制为基础的“礼乐”教育,主张以“爱利万民”为出发点,通过“兼爱”教育,以实现“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目标。墨家以培养具备“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兼士”为宗旨,特别注重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学习,强调主动、实践、创造的教学方法,形成有别于其他派别的独特个性。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尖锐地批判了儒家的礼教,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倡导自然主义教育,反朴归真,遵循“为道日损”的原则,行“不言之教”,以培养超凡脱俗、自然无为的理想人格。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他重法轻德,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强调以奖惩手段强化法制观念,从而培养“明法”、“行法”的人才,首开法制主义教育之先河。 总之,各派在其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教育理论。儒家尚理性,讲实用,倡启发;墨家重实践,讲功利,求创新;道家尚自然,崇直觉,重体悟;法家尚统一,贵法制,重赏罚。在“百家争鸣”中,各派既互相批判斗争,又互相吸收融合,其结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早期的儒、墨、道、法,到了战国末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

先秦儒家_民本_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李久华, 莫叶兵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刊名: 科技信息(学术版)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7(35) 参考文献(3条) 1.任洁论我国历史上的民本思想及启示 2006(01) 2.胡锦涛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期刊论文]-求是 2004(01)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07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寇金和.KOU Jinhe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关注民生问题——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体会[期刊论文]-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7,1(4) 2.朱德军"民本"思想与儒家"民主"精神的历史演进[期刊论文]-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23(1) 3.王海林.WANG Hai-lin试论孟子的"民本"思想[期刊论文]-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6(4) 4.陈如东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研究[学位论文]2006 5.黄德良论政府对社会管理的人本理念[期刊论文]-党政干部论坛2004(8) 6.李庆花.Qinghua Li孔孟民本思想述论[期刊论文]-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7.安文以安全发展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理论体系解读[期刊论文]-安全与健康(上半月版)2007(3) 8.刘兆伟.LIU Zhao-wei论孟子惠民利君与相对均衡的统合变革思想[期刊论文]-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1) 9.申永华.Shen Yonghua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原则[期刊论文]-湖北社会科学2005(3) 10.宋一.SONG Yi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服务型政府[期刊论文]-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6) 本文链接:https://www.docsj.com/doc/fa16603499.html,/Periodical_kjxx-xsb200735041.aspx

论先秦“民本”思想

论先秦“民本”思想 内容摘要:先秦“民本”思想是一种古老的政治理念。它发端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成熟于战国,是中国古代史上一座特殊的政治思想宝库,孕育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尽管其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时代的局限性,但其中闪耀的光辉思想却是不可磨灭的。它深刻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近两千余年的历史发展。直至今天,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其从形成、发展到走向成熟的过程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关键字:民本思想萌芽发展成熟 先秦“民本”思想是一种古老的政治理念。它发端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成熟于战国,是中国古代史上一座特殊的政治思想宝库,孕育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中华民族近二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对其形成、发展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先秦“民本”思想的萌发。 商周时期是“民本”思想的萌发阶段。早期的人类认为神灵是社会的根本,神灵创造了一切,是人类的主宰。在那个时代里,统治阶级也总是利用人们对神崇拜心理为自己的统治编织合理依据,甚至提出“尧舜受命于天而王天下”。人们对神灵无限崇拜,不过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逐渐显现,“民本”思想也在这时开始萌发。《尚书》记载:“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我民明威。”“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治民祗惧,不敢荒宁。”“唯王王子子孙孙永保民”等等,这些都是关于民本思想的论述。不过,当时的民本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敬德保民”思想的提出,纵观《尚书.周书》,我们可以发现其思想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要体察民情,上不滥费,下无过取。提出统治者要知道“稼穑之艰难”,才能“保惠于庶民”。第二,要关注和救济弱者。“无胥戕,无胥虐,至于敬寡,至于属妇,合由以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