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气势磅礴的秦陵兵马俑说课

气势磅礴的秦陵兵马俑说课

气势磅礴的秦陵兵马俑说课
气势磅礴的秦陵兵马俑说课

《气势磅礴的秦陵兵马俑》说课稿

华严里小学杨阳2012.2.27

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资源

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说课的主题是《气势磅礴的秦陵兵马俑》,资源的开发是“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资源”。当看到这个主题时,我明白学生进入到此单元,课标中明确指出“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文化遗产,为学生初步形成对世界早期文明的宏观认识奠定基础。(点击课件)学生在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老的民族》学习中已经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初步了解了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和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就;在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灿烂的历史文明》主题一《世界上的文明古国》学习中已经认识了四大文明古国,初步感受了四大文明古国灿烂的古代文明,这些都为学习本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情况,我在备课中注意创设学生乐于参与的学习情境,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激发他们对本课学习的兴趣。

(点击课件)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结合学生说教材、依据目标说思路、围绕过程说方法、基于反思说特色。

一、结合学生说教材

(点击课件)——说教材

《气势磅博的秦陵兵马俑》是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灿烂的历史文明》中主题二《世界奇迹探秘》中的第二课时。

这个主题主要是从“震惊世界的金字塔”、“气势磅博的秦陵兵马俑”、“精妙绝伦的世界建筑”三个栏目了解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古代建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角度认识世界奇迹,感受古代建筑的宏伟和丰富的内涵。

(点击课件)本课《气势磅博的秦陵兵马俑》带领我们走进古代中国秦始皇时代,教材紧密围绕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个奇迹这条主线,通过了解兵马俑的发现,探究兵马俑的特点来感受世界古代建筑奇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分享古代人们的聪明和智慧。

(点击课件)——说学生

课前我采用问卷调查法、谈话法围绕“你知道兵马俑吗?”、“兵马俑究竟神奇在哪些?”、“课前阅读P65、66页你最感兴趣什么?”进行了调查。(点击课件)调查反映出的结果是:100%的学生知道兵马俑,知道他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因为在四年级上册的语文第19课学习过《秦兵马俑》一文。对于兵马俑的神奇之处,学生从艺术价值的角度有一些初步了解,能够说出兵马俑的规模、造型、种类,但不全面;对兵马俑的历史价值确不是很了解。学生对兵马俑被称为第八奇迹比较感兴趣,并愿意了解更多的知识。

二、依据目标说思路

——说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是:(点击课件)

1、能说出兵马俑是怎样被发现的。知道他是秦始皇陵墓的地下卫队,被誉为世界第八个奇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它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通过猜测、比较、合作、感受等的方式知道秦陵兵马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会称赞。

3、初步学习对比、典型分析的学习方法,提高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事物能力。能用欣赏的目光了解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通过学习萌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兴趣,树立珍视、热爱祖国灿烂历史文化的意识。

(点击课件)

教学重点:

1、能说出兵马俑是怎样被发现的。知道他是秦始皇陵墓的地下卫队,被誉为世界第八个奇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它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通过猜测、比较、合作、感受等的方式知道秦陵兵马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会称赞。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对比、典型分析的学习方法,提高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事物能力。能用欣赏的目光了解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通过学习萌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兴趣,树立珍视、热爱祖国灿烂历史文化的意识。

——教学理念

内容上:围绕主线,贯穿始终

形式上:创设情境,关注体验

方式上:资料收集,以点带面

(点击课件)——说思路

走进兵马俑——创设情境引发体验

探秘兵马俑——呈现资料促进体验

感悟兵马俑——总结提升深化体验

三、围绕过程说方法

(点击课件)环节一:走进兵马俑——创设情境引发体验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以书为主,引导学生通过对资料的整理、运用,了解兵马俑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本环节用游戏法导入,力争通过学生思考问题用有效激发学习动机的方式让学生走进兵马俑,了解兵马俑的发现及人们对它的赞誉。

本环节设计了两个活动。

活动1、猜一猜导入

教师从书中链接导入,学生猜一猜说出秦始皇陵兵马俑。(板书:秦陵兵马俑)活动2、看一看,说一说

学生看书P65页,口头回答3个问题:

(1)兵马俑是怎样被发现的?

(1974年3月,陕西临潼县晏寨乡西扬村的村民在秦始皇陵坟丘的东侧1.5千米的地方打井时,无意中挖出一个陶制武士头。后来经过国家有组织地发掘,终于发现了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2)他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2)法国前总理希拉克是怎样赞誉兵马俑是世界第八个奇迹。

本环节教师资料补充2点:

(1)教师出示地图补充:1974年的陕西省临潼县现已改为临潼区

(2)教师出示ppt补充其他七个奇迹:埃及金字塔、亚历山大港灯塔、爱琴海太阳神像、奥林匹亚宙斯神像、阿尔特米斯神庙、摩索拉斯陵墓、巴比伦空中花园

(点击课件)环节二:探秘兵马俑——呈现资料促进体验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资料整理、运用,通过猜测、比较、合作、感受、估算、阅读等的方式,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目光了解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会称赞。

我采用多媒体呈现视频资料、小组合作、对比、典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事物能力。

(点击课件)(一)艺术价值:

1、讲解兵马俑规模宏大时主要用对比的方法,从面积大、数量多、兵种多、形体几方面体现。

(点击课件)活动1、比一比,面积大

教师根据学生收集的兵马俑俑坑20000万平方米信息,引导学生用三个佣坑的面积和华严里小学的面积比一比,学生得出相当于6个华严里小学的面积的结论。(板书:面积大)

教师资料补充:陵园范围有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近78个故宫。

活动2、比一比,数量多

教师根据学生收集的兵马俑三个俑坑近八千件陶俑陶马的信息,引发学生思考有什么好办法证明兵马俑的规模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板书:数量多)预设:学生将兵马俑与国外一些同时期的雕塑进行比较。

教师出示欧洲的一些雕塑作品,让学生比一比,并让学生说说设想自己站一件雕塑品面前与站在八千件雕塑品面前那种震撼的感受。

学生在谈感受后,教师总结出:其实我们可以自豪的说兵马俑真是气势磅礴。(板书:气势磅礴)

活动3、猜一猜、连一连,兵种多

A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题纸,提示学生看这些兵马俑,他们每人在军队中的职责都不一样,带领学生做看图片猜兵种的游戏。

B学生根据图片进行连线。

C教师出示正确结果,并让学生介绍搜集的其他兵种的资料。

D教师小结:兵马俑不但数量多而且兵种多。(板书:兵种多)

教师此环节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学生比较合理的推想和判断,教师要及时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点击课件)活动4、比一比,形体大

学生先介绍兵马俑的平均身高是1.8米后,教师通过让学生目测自己身高的方式用自己和兵马俑去比,让学生感受当年秦军的雄壮威武。(板书:形体大)(点击课件)2、讲解兵马俑的精、美时主要用小组合作、多媒体呈现视频资料、典型分析的方法,从兵马俑千人千面、制作工艺、兵器多等几方面体现。

(点击课件)活动1、小组合作找不同

A教师出示面部表情、发髻、带扣一组图片,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同学找不同,交流后,小组派一位同学介绍本组的发现。

B学生:进行比较,并介绍自己的发现。

C老师搜集到一段关于兵马俑工艺的视频,我们来看一看是不是像同学们说的那样。(播放视频)

D教师进行小结:专家研究发现将近8000件兵马俑没有相同的,千人千面,件件栩栩如生,服装、服饰甚至就连肌肉的纹理都经过了精雕细刻,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艺术水平。(板书:工艺精美)

(点击课件)活动2、看图了解兵马俑的制作

A教师出示制作流程图,学生通过观看图片简单了解制作过程。

B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兵马俑是通过流水作业的方式来制作的。并补充说据专家介绍兵马俑是仿照真人的模样制作出来的,有些兵马俑甚至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通过对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板书:兵俑)

(点击课件)活动3、说一说,兵器多,种类多

学生说一说搜集的兵马俑使用的兵器和种类。预设:介绍出土的武器有40000余件。种类繁多:弩、青铜戈、铍、殳等。

教师补充视频:观看兵马俑兵器制作的标准化。(板书:武器)

(点击课件)活动4、工艺精湛的彩绘铜车马

教师出示典型图片彩绘铜车马,介绍这件兵马俑叫彩绘铜车马,它的出土轰

动了世界?老师播放视频,请同学们在视频中寻找它轰动世界的原因,并说一说感受。(板书:马车)

预设:彩绘铜车马由三千多个零件组成,最小的部件只有0.05毫米,制作过程中运用了铸造、焊接、镶嵌等多种技术。

师小结:规模宏大和工艺精美能够总结出秦兵马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板书:艺术价值)

(点击课件)(二)历史价值

过渡,引发思考:秦陵兵马俑写实主义的风格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高超的古代艺术范本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关于那个时代的极富价值的历史记录,使人们不得不换一副眼光来审视中国古代艺术发展历程中的特殊规律,重新探索和构架中国古代造型艺术发展的历史。我们身边的奇迹还很多,比如说:鸟巢、水立方,为什么只有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个奇迹呢?一起来看原因。

(点击课件)活动1、估算

教师出示年代尺,学生计算发现:兵马俑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活动2、学生阅读材料

秦兵马俑坑文物的出土改写了人们对秦代的科技水平的认识,以大量的实证材料形象地展现了秦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许多资料都是令世人震惊的。譬如:秦俑坑出土文物所展现的秦代冶金和金属加工技术比我们以往的估计要高出很多。秦俑坑出土兵器明确印证了标准化概念,在标准化实践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由于古代统治者们有重政治、重伦理、崇人事而轻科技的倾向,史书关于科技的记载往往简略残缺,秦代科技资料更是凤毛麟角。

教师小结:正因为如此,秦俑考古的历史文化价值也就更加重要。(板书:历史价值)

(点击课件)环节三:感悟兵马俑——总结提升深化体验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时:通过回顾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灿烂的古代文明,并为他们所创造的古代文明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采用的方法是教师总结提升和欣赏,通过总结、欣赏激发学生的情感,起

到升华的作用。

教师总结提升:兵马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它的规模宏大、数量众多、工艺精美,因此它被联合国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后感慨地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这些精美艺术珍品(教师播放兵马俑的视频片断)预设:如果有时间就让学生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悟。

(点击课件)四、基于反思说特色

本节课的资源是教师,我从资料运用丰富,注重兴趣激发,方式灵活多变,主线贯穿始终四方面来说一说。

一、资料运用丰富。

课前,师生都收集了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资料,在学习的过程中,师生对秦陵兵马俑又加深了了解。因此,在课堂上分析兵马俑规模宏大、艺术精美的时候,学生能够有目的和教师互动,相互补充、引起共鸣。

视频和图片资料在本课显得尤为重要,课上无论是兵马俑的发现还是彩绘铜车马的轰动世界,这些视频资料,既能够补充学生收集资料时的不足,也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学生更容易理解,更能感受到那份震撼。

二、注重兴趣激发。

教师能够对教材进行前后知识的合理梳理,课堂上涉及的内容难易适中,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为学生今后深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课堂中,教师借助2009年西安地图为学生补充现今的临潼县已经升级为区,补充了教材的准确性。还能借助五年级学习过的年代尺让学生估算兵马俑距今有多少年历史,让学生复习。

三、方式灵活多变。

本节课的教学方式灵活多变,讲授式、探究式、游戏式等教学方法并用,避免了乏味单调的学习状况,合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如:课上,通过游戏的方法认识兵马俑兵种多,让学生在游戏中达到共识,这种教学方式效果好。三、主线贯穿始终。

本课主线是为什么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个奇迹?并贯穿全课始终。师生围

绕着这一主线开展探究学习,万变不离其宗,目的性更强,教师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有不同观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点击课件)板书设计:

气势磅礴的秦陵兵马俑

工艺精美:兵俑武器马车

艺术价值历史价值

(点击课件)谢谢各位老师聆听,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秦兵马俑》小学语文说课稿

《秦兵马俑》小学语文说课稿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会默读课文能结合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激发民族自豪感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与学法 我在进行教学时选择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读、齐读、有选择的读、师生配合读这些读书形式在这个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想象、感悟、交流我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两个不同方面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学习形式: 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

类型众多:默读—有重点的读—感悟—感情朗读—信息反馈 个性鲜明:默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我在开课时首先用一首李白的诗导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候尽西来”让学生一下子感受到秦王的霸气然后我对秦王朝以及兵马俑做了简单的历史背景介绍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为学生接下来在阅读中感悟文本打下伏笔 2、在板书课题后问学生:知道什么是俑什么又是秦兵马俑呢《课标》对中年段的学生要求有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因些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这个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是了解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后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想扩散学生的思维 2、兵马俑究竟有些特点文中一句话概括的好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

《秦兵马俑》一课的主题式说课

《秦兵马俑》一课的主题式说课 一、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秦兵马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七年级上册一篇状物类的散文,它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本文采用了数据、比较、举例等说明事物的方法,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纵观第四单元的课文,主题是“世界遗产”,入编的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国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表达作者对人类智慧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作为本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用不同的方式理解词语,积累文章中出现的多个成语。 2.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3.在阅读中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仔细观察、说明事物的方法,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秦兵马俑的特点。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兵马俑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如何让学生找文章过渡段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 要上课了,看了课文后总觉得这篇课文在写作的方法上非常值得

学生学习,总想上得仔细点,发现要上两个课时,但在本组教材中却是一篇略读课文,时间安排为一课时,因此总是很难取舍。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是抓住过渡段引导学生展开教学。 在上课前,我布置了一个摘录课文中的四字词语的预习作业,想让学生通过摘录词语这个环节熟悉课文内容,接下去的交流四字词语的摘录情况也是对预习情况及课文的熟悉程度的一个检查。通过向学生提问:你能不能用刚才的词语来说说课文介绍了秦兵马俑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从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几个词语让学生明确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用这几个词语说一句话,找句子来教学过渡段。 三、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 这篇文章向我们介绍了很多种兵马俑,在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了解兵马俑的多种类型,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兵马俑威武的气势。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首先请学生默读课文,完成一个表格,明确课文介绍了兵马俑的哪几种类型。然后为了缓解学生的疲劳,活跃课堂气氛,设计了一个游戏:老师口说俑的特征,学生猜猜老师说的是哪种俑?兵马俑还有很多的类型,但是课文却没有一一叙述出来,于是在最后,老师例举了一个课文没有写到的俑,通过,猜名字、取名字使学生明白兵马俑还有很多的类型。当然还可以把这个作业再后延,让学生下课的时候找资料,找图片,做解说员,细说兵马俑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表达能力,想想能力……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秦始皇陵兵马俑浙美版

秦始皇陵兵马俑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2.通过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中不同类型的雕塑,感受秦始皇陵后马陵的气势恢宏和时代特征。 3.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难点:学生参与兵马俑的欣赏评述。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教科书上安排了4页的版面。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弛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课本上最大的图片就是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的局部,展示了气势恢弘的秦俑兵阵,让学生感受兵阵庞大的气势。第43、44页的图片还展示=了身份不同、姿态各异的军俑形象:“将军俑”双手互握,稳健风雅。“跪射俑”身穿战袍,夕「披铠甲,左腿蹲曲,右膝着地,表现出一个持弓的单兵操练动作。“驭手俑”身穿长襦,外披铠甲,头上带有巾帻及长冠,双臂前举作牵拉辔绳的驾车姿态。秦俑艺术手法细致、明快,手势、脸部枣情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兵器、铜马车的图片更是让学生对秦兵为俑阵有了」个较全面的认识。秦始皇陵兵马俑规模庞大,教科书上的图片是非常有限的,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搜索获得更多的图片和兵马俑的知识,进一步感受其艺术性。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上网搜索兵马俑有关图片和资料。 (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1.导人。 教师:了解秦始皇这位历史人物吗? 他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人,统一了文字和货币。这样一位雄霸天下的始皇帝,希望通过建造陵墓来完成和延续他生前所拥有的一切。他动用全国众多的能工巧匠为自己修建规模空

《秦兵马俑》优秀说课稿

《秦兵马俑》说课稿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会默读课文,能结合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激发民族自豪感。 本课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与学法 我在进行教学时,选择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读、齐读、有选择的读、师生配合读这些读书形式。在这个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想象、感悟、交流。我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两个不同方面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学习形式: 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 类型众多:默读—有重点的读—感悟—感情朗读—信息反馈 个性鲜明:默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我在开课时首先用一首李白的诗导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候尽西来。”让学生一下子感受到秦王的霸气。然后我对秦王朝以及兵马俑做了简单的历史背景介绍。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为学生接下来在阅读中感悟文本打下伏笔。 2、在板书课题后,问学生:知道什么是俑吗?什么又是秦兵马俑呢?《课标》对中年段的学生要求有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因些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这个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是了解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后,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想,扩散学生的思维。 2、兵马俑究竟有哪些特点,文中一句话概括的好,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直奔重点,抓出兵马俑的三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采用默读批划的形式,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句子。 2、在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五十个篮球场”“八千个兵马俑”,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四)了解兵马俑的多种类型,感受他们威武的气势。 1、课文介绍了兵马俑的哪几种类型,默读相关部分,找一找。 2、在学生了解了兵马俑的各种类型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类,认真读一读那一段,然后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五)走近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精品。 1、走近兵马俑,仔细端祥,会看到什么呢?在文中找一找。指名反馈。 2、默读这一段,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在学生谈完自己的感受后,再次读一读这一段,看看兵马俑都有着什么样的神态,然后师生配合读。通过多次对这段文本不同形式的朗读,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6秦陵兵马俑 |湘美版

秦陵兵马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 2.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 3.是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及唤起学生对祖国珍贵文物的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兵马俑的发掘过程,认识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难点:画一幅兵马俑的线描图。 三、教具、学具 教具:PPT,范画 学具:素描纸,记号笔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他是谁吗? 生:秦始皇。 以秦始皇图片引入课题,《秦陵兵马俑》。 师:提问什么是“俑”?兵马俑是怎样被发现的? 出示图片,就是1974年春,西安临潼县西杨村村民打

井的时候发现了几个破碎的用泥土烧制的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陶俑,经陕西省考古队勘探和试掘,震撼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与世人见面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关注这一项气势磅礴的艺术创举。(板书课题)【出示陶俑图片 1.2】 2.观察分析 这是当时兵马俑发掘现场的照片,考古人员正在清理套陶俑身上的泥土,这是已经发掘出来的一号坑的局部照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告诉老师在看了刚刚的照片后,请你来找找有没有哪个兵马俑是一摸一样的? 生:没有 师:没错,每一个陶俑都是不一样的,无论是五官还是身高又或者是服饰都找不到一个完全一样的,这就需要制作的工匠花费很多时间和心血来雕刻、描绘、制作。 那么秦俑都在哪些部位进行了精雕细刻?先完整兵马俑图片展示再出示局部展示,请同学们回答。 今天兵马俑的考古人员发来一封邮件,希望咋们班的同学能够帮会组考古人员绘制几张兵马俑的线描图。 五、学生作品创作 1.教师展示范画。 2.学生利用所准备的工具进行绘画。 3.教师巡回辅导。

《秦兵马俑》说课与点评

《秦兵马俑》说课与点评 《秦兵马俑》说与点评 大家好!今天我说的题目是《14秦兵马俑》。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6个方面进行说。一、说教材本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1篇文,该单元以世界各地为主题展开。《秦兵马俑》是一篇说明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本文条理清晰、语言生动、描写细致,是学生感悟语言、学习说明文的好材料。【点评:“说教材”呈现的是教师对文本的研读和理解,要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说清楚文本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可供学习的言语内容。显然,这里的“说教材”只是蜻蜓点水而已,并没有呈现出教师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本单元包括《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三篇文,之所以将它们编排在一起,从内容上来说,它们展示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民族文化,展现劳动者的勤劳与智慧,从表现形式上来说,都抓住事物的特征,围绕中心词、中心句来写,结构分明,条理清晰。《秦兵马俑》无论是篇章结构上还是构段上,都有鲜明特点,描写与联想相结合的描述方法不仅形象生动,还突出了作者对秦兵马俑的赞美之情。这些是说教材时要重点关注的。另外,这是一篇状物散文,而非

说明文。】二、说学情小学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品读与自学能力,他们能够自己读通句子,读懂内容。但还需要老师对他们提出品与读的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点评:学情并不是笼统而空洞的,针对具体文本学习的学情分析,要与学习的内容、目标、方法等结合起来。“品读”的能力指什么“品与读的要求”指向的是什么关于状物散文,学生有怎样的知识基础和阅读经验,需要引导的是什么自己的学生是具体的学习者,不是抽象的符号,切不可说得不明不白。】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基于以上分析,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学会本的7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理解秦兵马俑的特点,这是本的学习重点。了解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和过渡句的作用。这是本的学习难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点评:说教师说“基于以上分析,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联系下面的内容,这句就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哪些目标与上面的分析有关联重难点是根据什么确定的语文教师最起码的言语逻辑思维是不可缺少的!标中提出“三维目标”,同时指出这“三维目标”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说教师在目标表述上,明确地将三维目标分开来表述,是不恰当的。识字学词不需要关注过程与方法吗朗读与理解不属于能力范畴吗】四、说教法学法新标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重视学生个性化的情感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秦兵马俑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秦兵马俑说课 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秦兵马俑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第19课的《秦兵马俑》。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而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因为,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太

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采用课件能拉近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让秦兵马俑似乎一下子处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因此本课的教学我就充分运用了课件来组织学生学习课文,感悟语言,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目标。 本篇课文共分两教时教学,我所执教的是第二课时。根据本篇课文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教学的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精读课文第3——11小节,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2、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件资料,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的智慧。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第二段,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理解“举世无双”的含义,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秦兵马俑说课稿

秦兵马俑说课稿 导语:下面是小编整理《秦兵马俑》说课稿,欢迎参考阅读。 这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而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因为,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采用课件能拉近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让秦兵马俑似乎一下子处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因此本课的教学我就充分运用了课件来组织学生学习课

文,感悟语言,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本篇课文共分两教时教学,我所执教的是第二课时。根据本篇课文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教学的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精读课文第3——11小节,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2.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件资料,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的智慧。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习课文第二段,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理解“举世无双”的含义,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一)复习导入 在这一环节,我从整体入手,请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本篇课文的总体印象,然后再顺理成章地导入今天的新课。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教案.doc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教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重视与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指导学生了解、欣赏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 3、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资料。 教学重难点: 1、搜集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资料并欣赏。 2、谈谈对秦始皇兵马俑的感受。 教具学具:图片与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导入课题"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1)地理位置;(2)发现时间;(3)规模。 2、介绍历史人物──秦始皇 其主要政绩: (1)政治上,统一中国(建立秦朝) (2)经济上,统一币制(制定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使用小篆) 二、发展阶段 1、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1)雕塑的艺术风格(写实、抽象、夸张变形)比照秦始皇兵马俑的雕塑艺术风格──写实手法。 (2)根据录像描述写实的具体体现: A、军阵(气势磅礴、阵容壮阔、布局严谨) B、人物特征(脸型方阔、体态高大、栩栩如生) C、战马、兵器。 (3)概括:兵马俑雕塑的写实手法不仅表现在整体的把握上,而且在细部方面也体现

了一丝不苟、形象逼真的特点。 2、师生共同探讨学习 (1)分组观察图片、模型,分析兵马俑的细部刻画。 A、发式; B、胡须; C、脸部表情; D、姿势; E、装束; F、陶马 三、探索评价 1、中外宾客对秦始皇兵马俑的评价 2、小结: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3、[陶俑]: (1)秦始皇兵马俑出现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原因是什么? 结论:自秦汉以来的厚葬风俗,统治阶级注重修建自己的陵墓。陵墓雕刻是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2)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结论:细腻生动的个性与气势磅礴的整体相协调统一。 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雕塑的重要代表,其地位代表中国。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完说:世界上有7大奇迹,现在要加上秦俑。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四、课后拓展 1、说一说:你还想知道哪些与"秦始皇陵兵马俑"有关的内容? 2、有待探讨的问题: (1)秦始皇陵兵马俑具有哪些历史文化价值? (2)什么叫世界文化遗产?我国有哪些地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3)中国古代俑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4)泥塑、陶器与青铜器的发展历史又是怎样?

秦兵马俑说课稿(5篇优)

秦兵马俑说课稿(5篇优) 秦兵马俑说课稿(第一篇: 《秦兵马俑》说课稿(2011-05-0410:16:51) 我这天说课的资料是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第14课的《秦兵马俑》。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而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在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透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透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因为,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十分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采用课件能拉近了光与空

间的距离,让秦兵马俑似乎一下子处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因此本课的教学我就充分运用了课件来组织学生学习课文,感悟语言,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目标。 本篇课文共分两课教学,我所执教的是第二课。根据本篇课文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我将本次教学的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精读课文,理解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2、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件资料,结合课文资料,组织、引导学生透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理解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的智慧。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透过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第二段,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五、说教学法 为实现上述目标,教学方法选取至关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读中明白文章的结构,在思中感悟兵马俑的特点,在说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在写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气势磅礴的秦陵兵马俑说课教学提纲

气势磅礴的秦陵兵马 俑说课

《气势磅礴的秦陵兵马俑》说课稿 华严里小学杨阳 2012.2.27 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资源 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说课的主题是《气势磅礴的秦陵兵马俑》,资源的开发是“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资源”。当看到这个主题时,我明白学生进入到此单元,课标中明确指出“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文化遗产,为学生初步形成对世界早期文明的宏观认识奠定基础。(点击课件)学生在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老的民族》学习中已经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初步了解了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和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就;在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灿烂的历史文明》主题一《世界上的文明古国》学习中已经认识了四大文明古国,初步感受了四大文明古国灿烂的古代文明,这些都为学习本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情况,我在备课中注意创设学生乐于参与的学习情境,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激发他们对本课学习的兴趣。(点击课件)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结合学生说教材、依据目标说思路、围绕过程说方法、基于反思说特色。 一、结合学生说教材 (点击课件)——说教材 《气势磅博的秦陵兵马俑》是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灿烂的历史文明》中主题二《世界奇迹探秘》中的第二课时。

这个主题主要是从“震惊世界的金字塔”、“气势磅博的秦陵兵马俑”、“精妙绝伦的世界建筑”三个栏目了解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古代建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角度认识世界奇迹,感受古代建筑的宏伟和丰富的内涵。 (点击课件)本课《气势磅博的秦陵兵马俑》带领我们走进古代中国秦始皇时代,教材紧密围绕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个奇迹这条主线,通过了解兵马俑的发现,探究兵马俑的特点来感受世界古代建筑奇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分享古代人们的聪明和智慧。 (点击课件)——说学生 课前我采用问卷调查法、谈话法围绕“你知道兵马俑吗?”、“兵马俑究竟神奇在哪些?”、“课前阅读P65、66页你最感兴趣什么?”进行了调查。(点击课件)调查反映出的结果是:100%的学生知道兵马俑,知道他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因为在四年级上册的语文第19课学习过《秦兵马俑》一文。对于兵马俑的神奇之处,学生从艺术价值的角度有一些初步了解,能够说出兵马俑的规模、造型、种类,但不全面;对兵马俑的历史价值确不是很了解。学生对兵马俑被称为第八奇迹比较感兴趣,并愿意了解更多的知识。 二、依据目标说思路 ——说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是:(点击课件) 1、能说出兵马俑是怎样被发现的。知道他是秦始皇陵墓的地下卫队,被誉为世界第八个奇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它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通过猜测、比较、合作、感受等的方式知道秦陵兵马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会称赞。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课稿 1 2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说课的3 内容主要有:说教材分析,说教学目标,单元教学重难点,说学情分析,说教法和4 学法,说教学程序。 5 一、说教材分析 6 (一)本单元来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我国的世界遗产”7 为主题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这个单元共安排了三篇主体课文《长城》、《颐和8 园》、《秦兵马俑》和一个“阅读链接”,一个语文天地。 9 三篇课文中,《长城》、《颐和园》是精读课文。 10 1.《长城》: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气势雄伟,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 11 2. 《颐和园》: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探究中国的12 世界遗产的兴趣。 13 3. 《秦兵马俑》:了解兵马俑的特点,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14 豪感。 15 (二)说教学目标 16 单元教学目标: 17 1、认识23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18 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

19 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20 子、姿态不一”26个词语。 21 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22 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23 4、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24 5、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25 兴趣。 26 6、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27 7、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28 单元教学重点: 1、认识23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 29 30 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31 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 32 33 兴趣。 34 单元教学难点: 35 1、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36 2、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37 3、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人教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全集【精心整理版】

人教版2012-2013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全集【精 心整理版】 人教版新课程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目 录

第一组 1观潮 2*雅鲁藏布大峡谷 3鸟的天堂 4*火烧云语文园地一第二组 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6爬山虎的脚 7蟋蟀的住宅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语文园地二第三组 9巨人的花园 10*幸福是什么 11去年的树 12*小木偶的故事语文园地三第四组 13白鹅 14*白公鹅 15猫 16*母鸡语文园地四第五组 17长城 18颐和园 19*秦兵马俑语文园地五第六组 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 21搭石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3*卡罗纳24*给予是快乐的语文园地六第七组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7*乌塔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语文园地七第八组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30*电脑住宅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语文园地八选读课文 1五彩池 2小青石 3麻雀 4迷人的张家界 5仰望布达拉 6一个苹果 7幻想家 8人造发光植物生字表生字表(一)生字表(二)

本稿索引目录 1、《观潮》说课稿 1 2*、《雅鲁藏布大峡谷》说课稿 2 3、《鸟的天堂》说课设计 4 4*、《火烧云》说课稿7 5-1《题西林壁》说课稿 9 5-2《游山西村》说课稿11 6、《爬山虎的脚》说课稿14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缺) 7、蟋蟀的住宅说课稿15 9、《巨人的花园》说课稿17 10*、《幸福是什么》说课稿19 11、《去年的树》说课稿22 12*小木偶的故事说课稿24 13、《白鹅》说课稿 27 14*、《白公鹅》说课稿29 15、《猫》说课稿31 16*、《母鸡》说课稿32 17、《长城》说课稿 34 18、《颐和园》说课稿36 19*、《秦兵马俑》说课稿37 20-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39 20-2、《送元二使安西》说课稿43 21、《搭石》说课46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稿47 23*、《卡罗纳》说课稿48 24*、《给予是快乐的》说课稿50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 52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说课稿55 27*、《乌塔》说课稿58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说课稿60 29、《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 61 30*、电脑住宅说课稿62 31、《飞向蓝天的恐龙》说课稿 64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说课稿66 1、《观潮》说课稿一、说教材《观潮》这篇文章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一组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向我们描绘了浙江省海宁盐官镇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课文结构清楚,作者按潮来前、潮来时和潮过后的顺序和大潮声、形由远及近的变化介绍了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景象,使人读后不禁发出感叹“钱塘江大潮不愧为天下奇观”。作者还介绍了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从侧面表现了钱塘江大潮之奇。选编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奇妙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二是让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像画面,通过重点语句段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制定为以下几条: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像画面,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表达上的含义。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4通过学习本篇课文,让学

(完整word)新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秦陵兵马俑》教案及教学反思

初中美术备课(湘教版) 六年级上册 课题6、秦陵兵马俑教师梁丽娟 课型综合·探索课时1课时授课班级六年级 1~8班总第11课时 内容设计 学习目标知识与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 方法与 过程目标 鼓励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自主学习。 情感与 态度目标 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及唤起学生对 祖国珍贵文物的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本课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风格。 教具学具准备师:相关课件、兵马俑的图片资料、作业展示板、人形纸片。生:搜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勾线笔、彩色笔。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程序教学过程媒体运用第一课时 一、猜图导入课题: (1)游戏“翻翻看”:谁能最快猜出图 片后是什么?生:兵马俑。 (2)兵马俑为谁建造?——秦始皇。 你对这位皇帝有什么了解?生:中国历史上 第一位皇帝,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 量衡。师:这位一生雄图霸业、叱诧风云的 始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声威。希望在他死 后仍然拥有千军万马,所以为自己建造了一 个庞大的地 下军事王国 ——秦陵兵 马俑(板书 课题) ppt课件。 第31页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置媒体运用 二、初探秦陵兵马俑: 三、整体欣赏,谈感受: 四、小试牛刀: (1)什么是“俑”?兵马俑是怎样被发 现的? (2)体会秦陵兵马俑的宏大 (3)看了刚刚的图片介绍,你觉得兵马 俑怎么样? (4)到底多大?让我们用一组一号坑的 数据来回答。 (5)秦俑都在哪些部位进行了精雕细 刻? 生:头发、五官、衣服都进行了精雕细 刻。头发:发丝清晰可见。细致入微。 五官:眉目清晰,表情丰富细腻。 衣服:铠甲一块块 的,甲丁历历可 数,皱褶生动。马 俑:两耳竖立、双 眼炯炯有神、喘着 粗气的鼻孔、马嘴 象发出嘶鸣一般。 师:这么多的细节 说明兵马俑还有 什么特点?(生: 细致、精美、逼 真……) 教师总结板书: 精美 1、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国组织把秦陵兵 马俑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引导学生了解 世界遗产和我国世界遗产。)现在让我们怀 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再来对秦陵兵马俑做一 次整体的欣赏。 2、谈感受。你有什么感受和感想吗?(也 可先给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感受,)学生 汇报:兵马俑太宏大了;兵马俑象活的一样; 古代劳动人民太了不起了…… 结合所学知识,与同学共同制作一个简 单的兵马俑阵。 课件演示过程。 ppt课件。 ppt课件演示。 课件欣赏:兵马 俑整体欣赏 ppt课件播放背 景音乐。 投影仪展示学生 作品。

梦圆飞天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梦圆飞天》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梦圆飞天》是本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都是以科技为主题的文章,从编者的意图可以看出本单元是引导学生关注科技、热爱科学的。《梦圆飞天》这篇富有时代气息的课文报道了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的经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详尽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通过送行——发射——问候——梦圆的顺序,生动地描述了“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的过程,表达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这篇通讯报道激情澎湃,充满喜悦与自豪。因此,本文不仅传达了一种科技讯息,而且也是一篇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文章。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课文的内容。 (2)理解梦圆的重大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树立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3)初步了解通讯报道的一般特点。 (4)指导学生搜集有关信息,进一步感受祖国航天事业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1)着重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悟梦圆飞天的喜悦之情。 (2)理解梦圆的重大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树立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二、说学情 我们班学生整体素质不是很高,但部分学生课上发言踊跃,也能起到带头作用。朗读的水平还可以。但我们农村学生,在搜集资料方面可能有些困难,尤其是网上查阅有关资料还需跟教信息的老师沟通一下。 三、说教法 为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难点,我将此课安排为二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落实教学目标1)第二课时:精读感悟,了解“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的过程,感受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之情。同时也了解通讯报道的一般特点。(落实教学目标2、3) 多媒体课件:神舟五号发射的有关视频、我国航天事业重大纪事的演示文稿 根据新课标精神,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采用朗读——讨论交流——反馈——小结这一过程进行。 四、说学法 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阅读——讨论交流——反馈的环节进行,这样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动脑、动口、动手,开拓视野,加深巩固,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大胆提问,积极参与探索。 五、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出示敦煌飞天的壁画,引出中华民族做了几千年来的飞天梦,如今终于梦想成真了。引出课题。 2.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神舟五号的资料。简单交流。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秦兵马俑课文说课稿

秦兵马俑课文说课稿 秦兵马俑课文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秦兵马俑》是人教版语文七册第十九课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而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第一课时无须讲得过多。“凭借课文的语文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通过读写结合切实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即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教学重、难点,以及针对本班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三方面的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文中生字新词,尤其是四字词语或成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写结合切实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有价值的教学资料,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学法 1、激趣导入 “趣”是乐学的先导,可以创造自主参与、和谐宽松的良好课堂教学氛围。故而我在教学时力求采用精当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情感,引领学生放飞想象,指导学生咀嚼品味。 2、熟读精思 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学会阅读和发展语言。所以我们要不断创设情境,创造机会,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充分读书,读而不厌,读中理解。 3、迁移导练 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展开积极思考,再请学生把思考的成果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最后全班交流。写的过程是思维的梳理过程,写的训

人教版小学语文14-秦兵马俑(说课稿)

14.《秦兵马俑》说课稿 一、说教材 1.编者意图 学习《秦兵马俑》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一课是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整篇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而且展开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栩栩如生的描绘出来。因此,作者是如何写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怎样表现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便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 3.设计理念: 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突出主体参与价值,体现语文学习实践性与独特体验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努力打造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4.教学目标 以“三维”目标为依据,结合教材的类型特点,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本课共分两课时教学,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 (1)理解并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认识冒号、分号、省略号的用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5.教学重点 ⑴理解并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⑵认识冒号、分号、省略号的用法。 6.教学难点 五年级学生虽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秦兵马俑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会有很大的难度。所以,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感悟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感受秦兵马俑的精美,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 2.启发式教学法: 三、说学法 1.读中感悟法。 2.合作学习法。 四、说教学流程 根据我校提出的"主动教育"模式思路:"质疑——学习——解疑——拓展——检测"。我将本节课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引导质疑,形成期待 上课伊始,我准备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那么,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方法,你们认为我们这节课的任务是什么呢?我想学生完全有能力一针见血地提出质疑:课文介绍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他们都是什么样子?兵马俑具有哪些个性?课文是怎样描写兵马俑的神态的?学生的质疑肯定是零碎的,或表达不到位,我再会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成以下四个问题出示。这是学生的阅读期

小学专题阅读:把握文章的中心句和过渡句说课材料

小学专题阅读:把握文章的中心句和过渡 句

小升初阅读提升专题讲解一: 把握文章的中心句和过渡句 一、技法详解 1、什么是中心句和过渡句? ◆中心句:指能够统领全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 如: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六年级上册《詹天佑》) 这一句就是全文的中心句,整篇课文都是围绕詹天佑的爱国之心和他所表现出来的杰出才干来写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抓住了文章的中心句,也就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过渡句:指在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它往往把前后内容紧密地联系在 一起,使文章衔接自然,形成一个整体。 如: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秦兵马俑》)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过渡句,前一句承接上文,讲兵马俑的规模庞大,后一句领起下文,描述的是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样的描写紧紧扣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上下文过渡自然,衔接紧密。 2、中心句在文中位置的一般规律及作用。 ①中心句在文章或自然段的开头,又称“总起句”,起到统领全文或全段的作用。 ②中心句在文章或自然段的末尾,又称“总结句”,起到总结全文或全段的作用。 ③中心句在文章或自然段的中间,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段”或“过渡句”的作用。 ④中心句在文章或自然段的开头和结尾反复出现,起着强调和增强印象的作用。 3、怎样找中心句? (1)思路导航 ①从总起句去找。文章开头的总起句,一般都揭示了全文内容,所以就是中心句。 ②从结尾上去找。有些文章的结尾,往往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③从反复句上去找。有的文章为了突出某种意思,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 反复出现同一个句子,它就是中心句。 ④从议论句上去找。文中议论处往往透露出文章的中心,因此,议论句中的关键句 就是中心句。 ⑤从哲理性句上去找。有的句子很有哲理性,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⑥从含义深长的句子上去找。有的句子中意义含而不露,蕴藏着深长的意义,这个 句子就是中心句。 ⑦从过渡句上去找。有的文章往往用过渡句来点明中心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