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新时期中国电影娱乐化趋势的原因探析_阎怀兰

新时期中国电影娱乐化趋势的原因探析_阎怀兰

新时期中国电影娱乐化趋势的原因探析_阎怀兰
新时期中国电影娱乐化趋势的原因探析_阎怀兰

第31卷 第5期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V ol.31 No.5

2011年10月 Journal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Oct. 2011

收稿日期:2011-04-13

作者简介:阎怀兰,女,1976年生,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

新时期中国电影娱乐化趋势的原因探析

阎怀兰

(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摘 要:近期中国电影艺术娱乐化趋势的原因,可以从电影生产链条中的市场、生产者和消费者三个方面进行探究。一是社会转型期电影的产业化发展、市场的激烈竞争和票房的功利追求的必然结果,二是源于电影生产者对电影市场化的探索和艺术创作意识的模糊,三是大众文化氛围下观众娱乐消遣的需求。正确认识电影娱乐化这一现象,理解电影的娱乐性和商业性、艺术性的关系,有助于电影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电影;娱乐化;产业;市场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159(2011)05-0068-04

Exploring the Causes of the Entertainment Trend of

Chinese Films in the New Era

YAN Huai-lan

(Cultural Dept ,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 Zhanjiang 524088, China )

Abstract: The causes of the entertainment trend of Chinese films in the new era can be dis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market,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in the film production chain. First, in the social transition, there exist fast development of the film industry, market competition and the pursuit of utilitarian of profit from cinema; second, it is exploration of the film market and fuzzy sense of artistic creation of film producers; third, it is psychological demands of the audience under atmosphere in popular culture. Pro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film entertainment,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entertainment, commercial and artistic of film, can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film art.

Key words: film; entertainment; industry; market

电影,被称为第七种艺术,已有百年历史,有

着教化、宣传、审美、娱乐等功能。在社会文化转

注释

① 刘守华. 比较故事学[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5:285. ② 郑传寅. 中国戏曲文化概论[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251.

参 考 文 献

[1] 危磊. “大团圆”审美心理成因新探[J]. 文学评论,2002(3):153. [2] 徐凡非. 浅析古典戏曲的 “圆满”结局[J]. 东方艺术,2004(9):111.[3] 徐斐. “大团圆”模式杂议[J]. 小说评论,1989(2):62.

型期间,中国电影也全面走向市场化。市场化的发展模式,要求电影必须以票房即经济效益为第一追求,这也是保证电影再生产的首要前提。所以,电影产品的商品性日益被突出强调,而其精神性不断被忽视,这导致电影艺术的大众化、通俗化、娱乐化倾向日趋彰显,而其艺术性逐渐削弱。从明星的选择,台词的撰写,服装的造型到剧情的编写,电影在内容和形式上无不追求视觉听觉的冲击力,追求观众观影第一反应的新奇、轻松、有趣,电影日益成为流水线生产的商品。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票房历史性突破百亿大关,说明观影人次和消费支出的增加。同时,在报刊杂志的传统媒体和电视网络的现代媒体中,具有营销宣传意味的电影新闻,占据的版面越来越多,反映了电影产品的丰富和市场竞争的激烈。电影的发展中,娱乐化趋势愈演愈烈,理论界对此众说纷纭,反对者认为娱乐化削减了电影的艺术性,此种媚大众之俗的做法将电影引向歧途;支持者认为电影的娱乐化发展满足了观众的需要,促进了电影市场的繁荣。正确认识这一现象,有助于处理好电影的艺术性、娱乐性和商业性的关系。

1 解读电影娱乐化

从电影的百年发展历史来看,自其诞生之日起,娱乐就是电影的重要功能,而且在产业化、市场化过程中,其娱乐化趋势越来越强,让人不由不担心,娱乐化将要把电影带向何方。

从电影发展史的角度考察,可以说娱乐是电影艺术和电影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1895年12月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电影《火车进站》、《工厂大门》、《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等,美国好莱坞则真正将电影发展成为一个产业。20世纪初,美国代替欧洲成为世界电影市场的强势力量。在小镇好莱坞,1912年环球电影公司成立, 1914年派拉蒙公司和福克斯公司成立,1924年米高梅公司成立。这些公司用专业化的制作、明星制度、导演和制片分工制度,大量生产电影产品,电影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大为兴盛。彼时电影日益成为供观众娱乐消遣、给电影生产者带来滚滚钱财的商品。

同样,在中国香港电影1955~1970年黄金时段,电影业内外竞争,促发了香港电影第一个繁荣期。摆脱了香港电影初创期黑灯瞎火般的摸索,电影不再负载过多的教化意义,而呈现出娱乐化的本质。从风靡本土乃至东南亚的黄梅戏与新派武侠片,再到后来20世纪七八十年代许冠杰三兄弟的无厘头电影,电影的娱乐功能被提升至首要位置,而20世纪90年代独领风骚的周星驰电影,更以独特的喜剧性色彩将电影的娱乐性发展至登峰造极的程度;这反映在产业上,便是大型工业化制片公司的出现:一是新加坡商人陆运涛的“国泰”,后来改组为“电懋”;另一家就是邵逸夫赴港重组的“邵氏兄弟”公司。

电影在其发展中曾带给文学、音乐、戏剧等艺术巨大的压力,或多或少影响其市场占有率,然而它也曾面对其他新型艺术形式的冲击,如20世纪50年代迅速在美国家庭普及的电视,一度使电影人怀疑电影艺术会被电视艺术取代。正因为电影有娱乐的功能,所以新型娱乐方式产生后,电影才会受到影响。但是,正是这种冲击激发电影不断作出新的尝试,寻找电影艺术的特色和娱乐新方式,体现电影技术不断探索和发展的好莱坞类型电影、大片电影、动画电影、立体电影、3D电影、数字电影,等等,正是电影为娱乐观众而努力的成果。所以,纵观历史,可以说娱乐不是电影的原罪,而恰是电影的精髓。

从电影艺术的功能角度看,电影艺术具有娱乐大众的功能,电影娱乐化有三种主要特征:一是内容上注重戏剧化,二是形式上强调视听冲击力,三是着力挖掘电影中的娱乐性因素。特别是在电影高度市场化的今天,电影制造商首先是将电影定位为商品,面向市场,通过一切手段争取最大的市场份额,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必然将娱乐性、迎合受众作为电影的主要宗旨,电影娱乐化成为电影从业者不谋而合的选择。电影成为观众娱乐消遣的方式无可厚非,但这并不等同于电影作品可以把娱乐功能列为第一,可以内容刺激形式美观技术先进而思想空洞精神贫乏,因为电影毕竟还是可以怡情悦性提升心灵的艺术作品。

从电影传播方式的角度看,电影传播相对来说没多少仪式化特性,露天电影、大型电影院、小型电影播放厅、电视台播放、网络播放,等等,都是一种大众集体活动的方式,能够充分迎合受众的心理需求,使电影的接受真正大众化。这种大众化的接受,又使得电影对大众生活影响可以成为一种事件,甚至是重大事情。例如美国电影中女性的尼龙袜在欧洲后来又在亚洲在中国造成风靡,这种事件的实质就是美国生活方式和美国价值观的殖民化。又如电影播映在中国50年代到80年代的农村是一种节日,取代了传统的民俗的地位。所以,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必然有大众文化诸种特征:文化产品化、产品娱乐化、故事类型化、语言通俗化、造星运动和明星效应。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第31卷70

2新时期中国电影娱乐化趋势的原因分析

电影娱乐化趋势的原因,可以从电影产品生产链条的市场、电影生产者、观众三方面分析。

2.1 社会转型期电影的产业化发展、市场的激烈

竞争和票房的功利追求

从80年代的改革开放到90年代改革的深入,再到21世纪加快步伐向多元化现代化社会转型,我国还处于市场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转型时期。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财政部发布了《关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报告指出,财政部安排文化体育与传播支出314.49亿元,积极支持文化体制改革。这表明政府建立完善文化事业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心。

随着社会和市场的转制,电影产业正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电影从业人员、产品数量、票房收入稳步增长。从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2006年、2007、2008年、2009年、2010年的年票房分别是19.5亿、24.5亿、37亿、62亿和101亿,过亿影片分别有5部、7部、13部、16部、17部。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预计2010年电影票房实现首超100亿元。[1]实际票房果然如此。

这些数据显示了中国电影产业指标的递进,而电影业产值的增长,必然是一方面得利于电影业市场机制的改进和完善,另一方面受益于电影产品生产者的努力和消费者的活力。但是,电影业过分追求产值,电影制作者热衷于商业片、大投资、高票房,在唯票房马首是瞻的电影制作生产的思想指导下,电影行业的市场竞争很容易导致电影艺术水平不高甚至质量下滑。2009年,电影产量高达456部,电影票房升至62亿元;2010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在2009年电影票房增幅42.96%的基础上,同比增幅达63.9%。当然,近几年电影票房纪录持续走高的背后,却是大量中小成本影片票房的惨淡。

电影市场就像一个不可能无限做大的蛋糕,参与分食的影片越多,各自所能切分的蛋糕就越少,越来越拥挤狭小的市场空间必然酿成电影生产者间的激烈竞争。市场经济体制下具有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双重属性的电影产品,一旦被推向市场,成为自食其力的经济主体,为了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并消费,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票房,很容易推动电影制造商将电影制作成更纯粹的供消遣娱乐的消费品,“金钱乃是评判所有这些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一个公分母”。 [2]对票房的片面追求,成为电影娱乐化趋势增强的市场成因。

2.2 电影生产者对电影市场化的探索和艺术创作

意识的模糊。

在电影业的产业链条上,电影人是上游,电影观众是下游。电影生产者在电影产品中倾注的电影语言、叙事风格、故事内容、审美趣味、思想内涵、文化意蕴,最后通过观影活动成为观众个体的心理体会、情绪、审美、思想的积淀。从这个角度讲,电影生产者的电影创作决定了电影观众的产品消费。但是,在市场经济机制中,电影产业的真正起点不是生产者,而是电影市场中的消费者——观众,观众的需要和市场的卖点成为电影生产的起点。为能获得更高的电影市场效益,电影创作者迎合电影行业生产的娱乐化趋势,而电影生产者自身的艺术创作意识越来越模糊,在市场的利诱下,逐渐放弃作为文化生产者的行业职责和道德,从电影艺术创作家变成追逐市场口味的电影产品流水线的加工生产者。用经济学家罗伯特?克兰兹产品设计的经济学原理来解释,“几乎所有的实例都表明,产品设计既要包含最符合消费者心意的功能,又要满足卖方保持低价、便于竞争的需求。这也就是说,产品设计必须在两者之间实现平衡。”[3]就电影产品而言,其创作所要实现的是观众需要和电影生产者竞争胜出的两者平衡,即当娱乐化影片获得相对成功的票房收益时,其他电影生产者必然会竞相采用娱乐化这种电影产品的设计,放弃自己的创作理念和思想,以获得在市场竞争中的胜出,这是产品效益市场化运作的必然结果。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业开始改制,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本土出现娱乐片热,是电影市场化的开端,而90年代中期冯小刚导演的喜剧贺岁片是电影商业化模式成功的尝试。冯小刚系列贺岁片以中国小人物的日常生活故事为主体,采用种种娱乐化形式:小品式的叙事结构,幽默、滑稽、戏闹的传统喜剧形态,喜剧中掺杂小悲情怀的通俗样式,将中国转型社会中小人物在现实境遇中所感受的种种无奈、困惑、期盼和愤怒作了喜剧化娱乐化呈现,恰好符合电影观众娱乐消遣的需要。冯小刚的电影获得了票房成功,其明显的媚俗倾向和露骨的商业诉求以及八面玲珑的市侩风格,却受到不少精英批判者的排斥。但精英者的立场,对于电影产业开往娱乐化和票房道路的滚滚车轮,无异于螳螂之臂。于是,我们看到张艺谋从《红高粱》到《三枪拍案惊奇》、陈凯歌从《霸王别姬》到《无极》、吴宇森从《英雄本色》到《赤壁》、姜文从《鬼

子来了》到《让子弹飞》的电影商业化的一步步转变。2010至2011年姜文的《让子弹飞》斩获票房超过7亿,成为中国电影的传奇;姜文的上一步电影《太阳照常升起》,被认为艺术水准很高,但票房大败。总体现状是,中国一线导演,在电影票房第一的市场准则下,一点点丧失自我的创作才华,将电影投资成本不断升高,电影大片标准不断提高,电影票房的野心越来越大,经济收益也不断刷新纪录。中国目前的电影界,投资主体、电影制作者越来越多元化,演、主持、摄影、编剧而优则导成为趋势,王力宏、徐静蕾、阿牛、周立波、朱时茂、郭德纲、杜琪峰、岸西等都做起了导演,这固然是电影业的进步,但票房和艺术能兼得的太少,电影行业似乎成为人人皆可插足的游乐场,其结果必然是电影越来越娱乐化、商业化,而艺术水准和审美内涵越来越肤浅。

2.3大众文化氛围下观众的心理诉求

从全球发展看,“当代大众文化是一种在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市民文化,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和主体的,通过现代传媒传播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集中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需求的文化形态。”[4]换言之,大众文化是经济市场化、全球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其主要功能是满足巨大生活压力下人们普遍而强烈的娱乐需求。就电影这种大众文化产品而言,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让观众在观影时获得审美快感,这种快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文艺作品带给人们的深层的、持久的、从大脑到心灵的审美愉悦,而是平面的、瞬间的、生理感官层面的快感,这快感主要来源于景象人物奇观、故事惊险离奇、语言幽默戏谑、动作造型怪异等等。在这样消费性、娱乐化的大众文化氛围中,电影产品的娱乐化是必然趋势。“在功能上,它成为了一种游戏性的娱乐文化;在生产方式上,它成为了一种由文化工业生产的商品;在文本上,它成为了一种无深度的平面文化;在传播方式上,它成为了一种全民性的泛大众文化。”[5]而中国作为全球化浪潮中的一部分,正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时期,从社会制度到社会意识形态、文化形态都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新旧交替的变革中,必然伴随成长蜕变的痛:人们对现实变化茫然失措或无所适从,生存竞争带来了各种巨大心理压力,以至于人们的生活从来没有如此强烈地需要娱乐,以宣泄焦虑情绪、缓释心理压力,这是中国本土大众文化兴起、发展的现实社会原因。在大众文化氛围下,艺术性的、实验性的电影显然不能带给观众轻松、快感的身心体验;而娱乐化电影在人们生活的一个时间段内,建构了一个与人们自身日常生活不同的时空,运用幽默、戏闹、调侃、无厘头等方式,呈现独特的风景、风俗,编织扣人心弦却又类型化的故事情节,带给观众视听感官的满足,激起观众身心快感的体验,帮助人们释放情绪,“逃避”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负担。显然,娱乐化电影作为观众获得心理松弛和压力缓释的消费品,在中国大众文化市场便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3结 语

市场刺激电影工业化生产加速,使电影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在追求消费总量、票房新高、资本运作最大利润化等的前提下,必然导致电影产品迎合大众消费需求的娱乐化,而快餐化的电影消费必然又催生电影的快速产出。在电影产业链条加速运转中,娱乐化趋势的增强,使电影产品更贴近了观众的兴趣和需求,并推动了电影的进一步产业化和市场化。但总体而言,票房至上、片面追求娱乐化带来的负面效应更大,它导致电影次品的泛滥和文化垃圾的堆积,如北师大教授周星分析娱乐化背景下电影艺术发展的问题所言,电影娱乐化导致艺术创造的削弱,导致技术的泛滥,必须加强电影艺术创造的努力,否则,产业化将失去根基。所以,对电影生产,国家不要放纵产业化,削弱文化艺术性。[6]

参考文献

[1] 韩三平. 预测2010年票房过100亿[N]. 南方都市报,2010-03-05

(B04).

[2] 汪辉,陈燕谷. 文化与公共性[M]. 北京:三联书店,1998:105.

[3] 罗伯特·弗兰克. 牛奶可乐经济学·第2册[M]. 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9:8.

[4] 邹文广,常晋芳. 当代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J]. 新华文摘,2002

(2):132.

[5] 陶东风. 大众消费文化研究的三种范式及其西方资源——兼答鲁

枢元先生[J]. 文艺争鸣,2004(5):11.

[6] 周星. 当代中国电影的艺术文化分析[J]. 广西社会科学,2001(6):

126.

中国电影市场现状及问题分析摘要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有着蓬勃发展的态势,具体表现在高增长、衍生品以及营销等方面,但是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中国电影的市场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来进行一些思考。 关键词电影市场现状问题 从1905年拍摄的《定军山》算起,中国电影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最初,在尝试、探索时期,中国电影是从市场开始的,这也符合世界电影发展的普遍规律。但是由于现代中国的特殊国情,加上“礼乐”的、“文以载道”的传统,电影的政治、宣传和教育功能,时常被扩大和突出,而它首先应该有的娱乐功能却时常被降低,甚至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被全面否定。直到改革开放后期,电影体制改革深化,电影的产业性质得到确认,也逐渐移步于市场和主流意识领域,有序的中国电影市场态势才开始形成,中国电影也总体性的向常态社会回归。 电影市场是指从事影片版权交易活动以及提供电影放映活动的领域和场所。按照营销环节划分,分为电影发行市场和电影放映市场。 中国电影市场发展概况 20世纪80年代,电影在我国文化服务市场中一度占据着“龙头”地位。1981年全国电影观众人次达到275亿,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最高纪录,;1991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达到24亿元、发行收入达到11亿元,均创咋了中国电影市场史上的最高纪录。到了90年代,随着娱乐、电视、网络和旅游市场的崛起和繁荣,电影市场曾受到巨大冲击并且逐渐陷入萎缩的境地。近年来,在我国的电影业管理者、经营者的共同努力下,电影凭借着“大、光、声”的技术效果和艺术感染力获得了新的生机,改善城市影院设施环境也开始激活我国的电影市场。 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1)我国电影制作机构不断增扩,电影制作权逐渐放开,近年来,电影产业实现了年均35%以上的高速增长。 (2)电影产量不断增加,票房收入总数不断增长

新世纪中国法制题材电影概观

新世纪中国法制题材电影概观 法律是社会生活的一种规则,有“公平、正义”的含义,它是以正义为基础,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目的是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等,使人民能够自由、安全、幸福的生活。法制题材电影是反映社会生活的电影类型,这就注定了法律和电影之间的密切联系。它们虽然分属于不同的文化领域,但是它们的结盟,实现了法律的理性与电影的感性的有机结合。在法制题材电影中,法律不再是教条、刻板。电影也从法律文化中汲取了养分,用最通俗的方式传播公平正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待法律的全新视角。 法制题材电影界定及变化 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在国情、文化、法律体系等方面存在不同,法制题材电影也具有自己的特色。“法制片”或“法制影视”名称的真正出现是在80年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的方针后不久,影视界出现了一批法制题材影视作品,如《新岸》《法庭内外》《少年犯》。“法制片的繁荣引起了一些影视理论工作者的注意。他们以‘法

制题材’为标准,把目光转向‘文革’前拍的一些电影,结果把一些反特片以及描写革命地下斗争的影片像《五十一号兵站》等,划进了‘法制片’范畴,同时又把目光转向国外的法制题材的影片,觉得侦破片、警匪片、间谍片、推理片等也属于‘法制片’的范畴。这样,‘法制片’就成了一个以题材为标准、包容较大的新的类型片。”此后,法制题材影视作品不断出现。 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在文化全球化、中国法制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中,国内相继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法制题材电影,如《马背上的法庭》《法官妈妈》《五颗子弹》《真水无香》等。这些法制题材电影与20世纪的法制题材影片相比无论在主题内容上,还是表现形式上都有了较大变化,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进步。80年代法制题材电影特别是警匪片,常以描述案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用追杀、武打、爆炸等正反人物外在的暴力行为形成感官刺激,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那时的影片多停留在对具体法律事件表象的表现上,未能透过其表象去展现法律事件对人们内心世界的冲击,尤其是没有展现人物内心善恶等道德情感体验,人性善恶只是被当成情节符号简单

中国影视产业发展的困境和优势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截止至2015年)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动态,以及动漫、电视剧、电影、综艺上与他国比较的分析,提出了中国影视产业发展的困境和优势,以及给出了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影视产业,困境,优势 自从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文化科技产业不断发展,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频繁,显示出欣欣向荣的趋势。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增多,中国风吹遍了世界各国,世界各国的文化也通过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体涌入中国。随着有限资源的逐渐枯竭和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的文化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文化产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其中,影视产业具有的普适性和网络的便捷将各国的文化竞争迅速而广泛的传播开来。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有必要认清目前影视产业的困境和优势,在世界这个文化交流平台上展现自己的魅力。 一、中国影视产业发展的困境 (一)资源利用率不足 中国的文化资源丰富,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历朝历代的历史、文学、典故、传说连同上古神话都是极好的创作灵感来源。但是从目前的优秀影视作品来看还是很缺少,这些资源没有得到真正的利用。连外国人都可以充分利用中国的文化资源来宣扬自己国家的思想,比如美国的动画片《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好评的作品。又比如日本动画《中国小当家》、《龙珠》等。这些多多少少都借鉴了中国的文化资源。虽然说文化资源可以共享,但是外国人玩转中国的文化资源,宣传他们国家的意识、赚取中国人的金钱还是不如自己利用好这些资源来的心甘情愿。 (二)政策制约 中国的广电总局经常被百姓骂,无非就是对于影视作品的数量和内容的各种限制。这种限制来源于中国地广人多、网络太过便捷,对于管理那些宣传暴力、

1.价将持续攀升未来二十年中国还将处于增,由于人们对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国的物价还将持续攀升,尤其是。大家都注意到小宗干辣椒生姜绿豆大蒜部分药材价格根本无法,原因何在?最主要的原因是的过程毁灭了大量的,原本种辣椒的菜地上如今长满了和,于是相对的供不应求让价格暴涨,这和串通一点关系没有。同时,原本安心种绿豆的如今都到镇里或者县城打工去了,同样的道理,除了粮食价格(这个不敢怠慢)和廉价季节性蔬菜,其他食品价格会一直上涨。顺便说说,很多人对最近几个月价格暴涨疑惑不解,其实道理也很明白,主要原因并不是中介们炒作,而是旧城改造和。原本住在的数量众多的蚁族被拆迁驱赶,要么住好的,要么离开,蚁族根本没有,只有通过合租分摊,房租涨价是必然。房租价格将等于或者高于商品房的月供,所以,房租价格还将上涨。直到出现下降为止(这个现象在大城市10年内不会出现,想想每年到大城市找工作的就明白了)。至于,商品房价格,个人以为,只有到普通的买房出现亏损的时候(比如08年的断供),房价才会下跌,问题是,已经绑架了中国,成为了一种的鸦片,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我的看法,国家宁愿用的方式来剥削,也不愿意让持续下降。所以,国家会用的方式(多多发行就行了)来保持的稳定,结果是其他价继续暴涨。 2. 3.1 4.城市贫民成为社会最低层,成为社会犯罪的主要力量 4. 5.未来随着中国的进程的加速,城市贫困的数量将超过农村,并成为真正意义的绝对贫困人群,这些城市贫活在成本高昂的城市中,生活来源是自己的,一旦立即出现生存。他们从事着低附加值的简单的工作,随时有被替代的危险。他们由于的生活不稳定很难找到对象(特指

男性),很多人因此被迫走上犯罪的道路,他们是盗窃,抢劫,强奸等犯罪的主要实施者。社会健全体系,同时加强对基层的,加强的度,尽力确保。 6. 7.其实,没有人想贫穷,没有人愿意贫穷,贫穷是一个,消除贫穷是社会发展和的应有之义。在今天的中国,由于的畸形,很多人把贫穷等同于耻辱,这种对贫穷群体的讥笑和蔑视是极端病态的社会行为,那些不高的普通,只要不是好吃懒做,是值得我们同情的,是我们帮助和关心的。比如环卫,冬天,凛冽寒风吹过的早晨,他们在默默的扫雪保持的通畅,夏天,火辣太阳炙烤的大街,是他们无言的清扫美化着城市的街道,他们辛苦而卑微的活着,收入不高,可能还要用微薄的薪水为自己在繁华城市读书的儿女缴纳昂贵的学费生活费,他们勤勤恳恳却处处遭人白眼。在我看来,所有人都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格看不起他们!相反,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那些靠坑蒙拐骗,靠假冒伪劣,靠倒买倒卖,靠炒房炒地,靠污染环境,靠道德沦丧而发家的人,才是应该被鄙视和嘲笑的。今日中国社会对成功的太过狭窄和功利,导致大批无良,因为有钱而成为社会膜拜的对象,却没有人去追问:他污染环境了吗?他了吗?他是黑社会吗?他搞权钱了吗?他了吗?他做慈善了吗?没有人追问,没有人关心。大家只关心他们的豪宅游艇私人飞机明星情人,他们所到之处,人们顶礼膜拜狂热鼓掌,虚心的请教发财经,着从他们身上学到所谓的成功经验从而一夜暴富,然后他们的豪宅游艇私人飞机明星情人。事实上,这种所谓的成功的商人,他们是不可能将自己的发财真经和盘托出的,道理很简单,教会了你对他有好处吗?传说中的确实写了几本书教大家做,但是,他出书的目的是通过书的畅销来赚取子,不是为了教你做企业的经验。他的书我看了很多遍,没有看到多少有的,远不如看道德经有意思。希望大家在这个欲横流的社会里冷静思考,客观的分析和评估别人的价值,多多关心社会的公平公正,力所能及的帮助自己身边

2015届毕业论文 中国电影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院、部: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生姓名:圈圈 指导教师:WWW 职称讲师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 完成时间:2015年6月

摘要 经济和科技的日益发展,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的同时也使人们对精神方面的消费需求愈发提高。电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仅仅是对文化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更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电影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也需要我们去研究和解决。本论文首先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电影产业的重要性进行了一些简要的阐述。其次是在研究全球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重点研究电影强国如美,韩,日,法,印等国的电影产业的经验借鉴。通过收集这些国家的电影业发展的数据资料,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影响电影产业发展的具体因素,并对我国电影产业中存在的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在研究了解自身存在的影响发展的问题之后,要着重分析其他电影强国的优势对我国电影产业的经验借鉴,并对此总结出推动电影产业发展的对策。中国应该针对自身优势所在,及时调整关于电影产业的政策措施,提高产业影响力,创造出中国特色的属于自己的电影发展之路。 关键词:中国电影产业,现状,问题,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s material life has undergone significant changes. At the same time, people’s consumption demand in the spiritual aspect has also increased. As a core compon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the film industry has not only affected the cultural field, but also provided a huge impetus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the impac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film industry also needs to be studied and solved.This paper has first of all briefly illustrated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film industry. Secondly,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global film industry above the film focuses on Experiences power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South Korea, Japan, France, India and other countries of the film industry. By collecting data in these countri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lm industry, it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o identify the specific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lm industry, and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China's film industry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In the study understand the issue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own existence after the analysis should focus on the advantages of other movies powers Experience of China's film industry, and this summ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film industry. China should make use of its advantages, timely adjust the trade strategies related to the film industry, increase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and create a film development path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Chinese film industry;situat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摘要:随着国内娱乐产业的发展,中国电影文化产业正在不断改进与提高。电影正逐渐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家家户户把看电影当成一种放松的最佳途径。我国电影产业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数量的激增以及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中国电影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本文针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现时状况以及未来发展的预计做了一定的分析,并对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提出一定的建议。 一、中国电影的发展简史 从1905年中国出现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到如今的2015年,中国电影的百年历程虽然颇为艰辛,但却是极有价值的。第一代电影人的出现,使他们成为了中国电影的拓荒者。黑白默片虽然在表演上依旧留有舞台剧的表演痕迹,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电影镜头的景别变化不大,在内容上难免浅陋芜杂,艺术上也较幼稚,具有实验性特征,但其拓荒作用功不可没。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由萌芽阶段逐渐过渡到了起步阶段,迎来了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第二代电影人”的突出贡献是完成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转变。在艺术上,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长。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人称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使中国电影进入了“春华秋实两辉煌”的时代。而紧接着,在夹缝中生存的第四代电影人,虽然总是笼罩着淡淡的哀愁和沉沉的相思,但他们的作品在这一时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改革开放之后,第五代电影人带着创新的激情走上影坛。他们对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特别敏锐,力图在每一部影片中寻找新的角度。尽管人数不多,却给中国影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波。而现在,第六代电影人横空出世,他们带着年轻新潮的思想,力图在电影界闯出一片天。 中国电影这是在这六代电影人的步步努力推动下,才逐渐走向了今日的蓬勃发展。 二、中国电影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出现典型的“大片救市”特征,电影票房收入多集中于少数的几部影片,特别是大片。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市场一直比较萧条,直到2002年张艺谋所拍大片《英雄》上市,当年《英雄》票房收入达到了2.5亿元,这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让很多人看到中国人拍大片也能赚钱,于是很多人开始投资拍大片。到了2004年,中国电影产业出现了由大片推动的繁荣的发展态势。我认为中国电影大片主要呈现5大特征:题材封闭化(故事情节多与现实生活脱节,经常是自说自话)、故事幼稚化(有些故事情节已经幼稚到侮辱观众智商的地步,特别是一些历史剧,漏洞百出,台词“穿越”)、视觉平面化(很多大片片面追求视觉效果,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无法提供给观众任何精神营养)、审美低俗化(主题低俗化,充满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等很多负面的内容;场景也低俗化,很多影片为了追求震撼效果,一再突破观众的审美底线,充斥着暴力、色情的画面)、营销过度化(很多大片炒作过度)。在这里,我要特别谈谈炒作过度的话题。有人曾经说:“如果一个国家的精神文化产品比如电影,像股票一样一味通过炒作就能得到升值的话,便是一个国家电影文化悲哀的开始。”我们现在应该对过度炒作引起足够重视,毕竟电影不是物质产品,它是精神文化产品,如果电影的票房收入与其本身质量没有多大联系的话,这个市场就真的乱套了。我们现在电影市场不健康的表现之一就是很多电影都是“一锤子买卖”,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人先“骗”进电影院再说,而鲜有电影能拍得了续集,所以说,我国目前电影产业还没有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其次,文艺片不能获得国内观众的青睐。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消息,某某影片获得了某某国际上的大奖,但是在国内上映后票房却不容乐观。观众看完后都反映看不懂,不明白在说什么,转而又投向那些所谓的高成本大制作的电影。对我而言,看电影的目的不仅在于放松

中国电影史 第一章“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年~1932年) 1、投机性的电影生产对中国电影初期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答:中国最早的一些电影企业大部分都是为了商业投机的目的而兴办的,缺乏坚实的经济技术基础,创作上低级趣味,粗制滥造,脱离时代,脱离人民生活。 但也有一批有志之士对中国电影事业和艺术基础的奠定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如商务印书馆成立活动影片部,坚持严肃的制片方针,可以说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认认真真地把电影作为一种事业来办的开端。 还有一些人虽然开始也是以投机为目的涉足电影,但最终致力于电影事业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如“明星”电影公司等一些影片公司,形成了一批比较稳定的电影生产队伍,成为左右中国电影市场的主要力量。这些电影公司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功罪各有不同,但它们的出现为电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有了这种事业的基础,中国电影才有可能在艺术上逐渐进步。 2、郑正秋在中国电影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答:郑正秋是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也是早期最主要的电影艺术家。他早年以“药风”为笔名从事戏剧评论,主张戏剧应是改良社会、教化民众的工具,对提倡新剧、改良旧剧做了不少工作。郑正秋坚持主张以艺术形式进行社会教化的方针,把他丰富的戏剧经验运用到电影创作中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1923年由他编剧、张石川导演拍摄了长故事片《孤儿救祖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艺术形式上,《孤》没有像当时大多数中国电影那样盲目模仿西方电影,而是从中国传统的叙事艺术和舞台戏剧学习了许多表现方法运用到影片拍摄之中。《孤》是中国电影成为一种有民族特色的、独立的艺术形式的一个开端。它的成功不仅在经济上拯救了“明星”公司和初兴的中国电影事业、促进了对电影的投资,而且在艺术上奠定了郑正秋在当时电影创作界的领导地位,推动了他的艺术主张的传播。这部影片的成功在使“影戏”风格在中国电影发展中占据主流地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电影编导,郑正秋在艺术创作上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郑正秋作为中国电影的拓荒者,其主要的功绩并不是把某种电影语言的具体表现手段介绍到中国来了,除了在电影事业的开拓方面的功绩之外,最主要在于他开创了中国电影从现实社会生活和从戏剧舞台艺术方面吸取丰富的创 作养料的优良传统,为中国电影艺术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3、如何看待田汉等人早期的电影主张? 答:在知识分子加入到电影行列之中,田汉早期的电影主张提得最明确,也最有代表性。田汉1926年组织了“南国电影社”,筹拍了《到民间去》和《断笛余音》两部带有明显民粹派色彩的影片。田汉把电影看作是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摘要:这几年来,中国的电影文化业正在改进和提高,电影正在成为社会文化舆论的中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电影产业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方面,中式大片在产量和社会效果两方面都越来越好,重新赢得国内观众的信任;另一方面,它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出现持续上升趋势,对于推广我国文化价值体系及其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电影现状的阐述,分析现今中国电影的优势和危机,然后据此引出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正文: 一.中国电影的现状简介 (一)中国电影的发展 中国电影的百年历程,虽然走得颇为艰辛,但毕竟还是很有价值的。从1905年中国电影的诞生,到第一代电影人的长成;从第二代的东方美学电影,到第三代电影人对民族电影的艰苦探索;从“淡淡的哀愁”和“沉沉的相思”笼罩下的第四代电影人,到横空出世雄心勃勃地扛起家国重担的第五代,再到如今关注个体自我的第六代电影人,他们所做出的努力都经过了时间与人们挑剔的评价,得到了公众的认同。 这几年,大家可以明显感觉到,电影正越来越多,电影市场也越来越“热”。近十年来中国电影频频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亮相,让国际电影人和各国观众逐渐从知道中国电影到了解中国电影,再到关注中国电影,到现在喜欢中国电影。这些明显而迅速的变化,说明了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从近期几部电影的高票房也可看出电影市场的火热,从创下最高票房纪录12.6亿的《泰囧》到同样突破12亿票房的《西游降魔》,再到这两天票房持续增长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让人不禁惊呼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迅速。来自中国国家新闻

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今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超过81亿元,同比增长39%。这些数据无疑给业界打了一剂强心针,现在国产电影的发展处于上升阶段,大量资本正往里涌。 (二)现今中国电影的危机 首先是电影题材缺乏创意,喜欢翻拍和跟风。近年来,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掀起了一场翻拍狂潮。这其中就形成出了“翻拍成败两重天”的局面。比如成功翻拍的《画皮》,其取材于《聊斋志异》,多次被搬上大屏幕,有分悦版的、温情恐怖版的,题材虽好但是看多了不免感到乏味。除此之外,中国电影还喜欢跟风拍摄,有一个题材的电影大热之后便一窝蜂的出现好多质量上良莠不齐的相同题材的电影,比如去年的小成本电影《失恋33天》引发观影热潮后,今年电影市场上便出现许多类似的爱情题材的小清新的电影,就像最近上映的《分手合约》便是其中之一。 其次是中国电影畸形的商业化。人们说中国电影的现状是商业片庸俗化,艺术片低调话。现今中国电影产业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 导演都开始拍摄商业大片,植入的广告日益泛滥,这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反感。2002年创下205亿票房的《英雄》拉开了当下国产大片营销产业的序幕。为了争取高票房,越来越多的导演选择用明星来造势,用宏大的场景来吸引观众,而忽略了电影的本身。除了各种叫座不叫好的商业大片之外,影片中越来越多的广告植入也让人诟病。实际上和好莱坞的广告产业相比,中国电影的植入广告无论是数量还是市场份额,都是小巫见大巫。但即使这种“小巫”,观众认为中国电影过度商业化,拼命追求经济效益,置观众于不顾的感受,从而产生逆反心理。但实际上这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恰好说明,中国电影看上去很商业化,其实离真正成熟的商业化还差得很远。 最后便是中国的电影渐渐的脱离了中国传统文化。现在的中国电影的一个趋势,就是西化严重,脱离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作。电影是一门离不开科技更新的艺术,对于西方发达的科技,我们应该借鉴。可是我们应该明确的是,我们引用的是他们的科技,借鉴的是他们的技术和方法,我们的电影故事还应该是我们自己的故事。中国大地上的故事,需要中国电影人们用影像抒写的还很多,又何必非得要中国人穿上西方人的外套像个小丑似的扮演他们的悲欢离合呢?中国电影更多面向的是中国观众,所以应该选择中国人的审美、娱乐取向,而不是一味讨好西

关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研究综述 马沄 引言:电影是传媒的一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产业迅速发展,从2003年开始真正走上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发展道路,电影产业效益逐年大幅提高,电影市场空前活跃,国产影片放映份额和市场份额继续扩大,国产电影参加国际影展的数量和获奖数都逐年增多,也因此电影逐渐成为日常生活和大众文化的中心话题。与此同时中国电影产业与西方国家电影产业的比较不可避免,这就可以看出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那么中国电影应该怎样发展去避免这些导致产业发展瓶颈的问题呢,中国电影产业未来发展的研究不可避免。 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特点 我国电影业的发展所走过的是一条曲折的道路。从历史来看,我国电影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体制内的市场化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化改革、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业化发展。这四个阶段中只有后两个阶段可以以电影产业命名,这之前只有电影事业,而无产业。从空间来看,城市和农村,东部和西部发展不平衡,城市和东部的市场化改革较为成功,产业发展成果显著,而农村和西部则比较落后。电影产业的地域空间上的这种发展不平衡,源自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电影产业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地方。二、关于当前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优势 纵观近几年国内电影产业发展状况,中国电影呈现出飞跃式发展的良好态势,无论从影片生产、电影票房、电影投融资还是院线影院建设等都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不少嗅觉灵敏的资本相继进入,同时电影的媒体价值也愈发凸显,这一切都表明电影的黄金时期已经到来。

1、政策环境—电影产业成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在继2009年7月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之后,2010年1月再次具体针对电影行业发布《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在宏观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要求大力推动我国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实现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历史性转变,第一次明确把电影产业提高到了战略产业的高度。 2、国产电影产量和电影票房持续增长。从2002年开始,中国电影产业产量便以连续超过20%的增幅高速增长。这也表明了中国电影的日益繁荣,为电影多样性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电影票房也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2010年成功迈过100亿元的票房大关,这也说明电影产业正在飞速发展之中。 3、院线发展与影院建设。2011年中国影院建设再创新高,新建影院803家,新增荧幕3030块,平均每天增长8.3块。截止年终统计,全国城市影院数量突破2800家,荧幕总数达到9200块,90%影院已具备数字放映条件。 4、电影营销,中国电影营销方式日趋多样化推动产业发展。随着中国电影近年来飞速发展,电影营销告别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单一的“海报+售票窗口”时代,首映礼、明星见面会、新片推介会、网络推广等营销活动成为电影内容之外,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的另一些关键因素。例如“粉丝营销”,由杨幂主演的《孤岛惊魂》通过成功的粉丝营销以500万元的成本创造了近9000万元的票房。自此,“粉丝营销”这一在中国逐渐成熟的营销模式,也获得了更多人的关注。 5、影片发行,格局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以中影、华夏、上海东方为主的国有公司,以及以博纳、华谊兄弟、北京新画面和光线影业为代表的民营公司。国有企业以进口片的垄断发行权、强大的电影发行能力以及广泛的院线资源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民营企业则增加了电影发行的多样性,推动了国

《中国电影史》练习题 第一讲 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部电影是由()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 A、美国人 B、法国人 C、意大利人 D、荷兰人 2、中国最早放映电影的地方是()。 A、上海 B、北京 C、天津 D、香港 3、中国第一部国产影片是()。 A、《定军山》 B、《长坂坡》 C、《难夫难妻》 D、《阎瑞生》 4、中国第一部国产影片《定军山》的拍摄者是()。 A、黎民伟 B、张石川 C、郑正秋 D、任庆泰 5、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是()。 A、《难夫难妻》 B、《一夜不安》 C、《店伙失票》 D、《劳工之爱情》 6、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位女演员是()。 A、林楚楚 B、严珊珊 C、王彩云 D、殷明珠 7、在中国电影史上被称为香港电影之父的是()。 A、张石川 B、郑正秋 C、黎民伟 D、但杜宇 8、中国第一部在海外放映的电影是()。 A、《难夫难妻》 B、《庄子试妻》 C、《孤儿救祖记》 D、《掷果缘》 9、被誉为“尝试时期中国短故事片创作的压卷之作”的是()。 A、《庄子试妻》 B、《孤儿救祖记》 C、《劳工之爱情》 D、《黑籍冤魂》 10、中国早期长故事片的代表性作品有()。 A、《庄子试妻》 B、《黑籍冤魂》 C、《阎瑞生》 D、《海誓》 E、《红粉骷髅》 11、20世纪20年代中国最大的民营电影公司是()。 A、新民公司 B、华美公司 C、明星公司 D、幻仙公司 12、明星公司三巨头是()。 A、张石川 B、郑正秋 C、黎民伟 D、周剑云 E、洪深 13、影片《孤儿救祖记》的编剧是()。

A、张石川 B、郑正秋 C、黎民伟 D、洪深 14、上海影戏公司的创办人是()。 A、汪煦昌 B、但杜宇 C、王元龙 D、邵醉翁 15、20世纪20年代以《梁祝痛史》等影片掀起古装片拍摄浪潮的是()。 A、明星公司 B、上海影戏公司 C、大中华百合公司 D、天一公司 16、被称作武侠神怪片鼻祖的影片是明星公司拍摄的()。 A、《火烧红莲寺》 B、《火烧平阳城》 C、《火烧七星楼》 D、《火烧青龙寺》 17、中国电影早期的“四大名旦”指的是:() A、王汉伦 B、严珊珊 C、张织云 D、宣景琳 E、杨耐梅 思考题: 1、中国第一部国产电影是什么?它是在哪一年拍摄的?谈谈你对草创时期中国电影的印象。 2、试述20世纪20年代发生的“国产电影运动”。 3、《孤儿救祖记》对早期民族电影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20世纪20年代的商业电影都有哪些类型?它们由盛到衰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讲 选择题: 1、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三大电影制片机构是()。 A、明星公司 B、大中华百合公司 C、天一公司 D、长城画片公司 E、联华公司 2、联华公司的创办人是著名的电影事业家、编剧、导演()。 A、张石川 B、郑正秋 C、罗明佑 D、但杜宇 3、影片《故都春梦》的导演是有“诗人导演”美誉的()。 A、孙瑜 B、卜万苍 C、陆涵章 D、程步高 4、体现“国片复兴运动”创作成就的代表性作品有()。 A、《劳工之爱情》 B、《西厢记》 C、《野草闲花》 D、《恋爱与义务》 E、《桃花泣血记》

1.价将持续攀升未来二十年中国还将处于人口增长期,由于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国的物价还将持续攀升,尤其是食品价格。大家都注意到小宗农产品价格干辣椒生姜绿豆大蒜部分药材价格根本无法控制,原因何在?最主要的原因是城市化的过程毁灭了大量的土地,原本应该种辣椒的菜地上如今长满了工厂和商品房,于是相对的供不应求让价格暴涨,这和串通涨价一点关系没有。同时,原本安心种绿豆的农民如今都到镇里或者县城打工去了,同样的道理,除了粮食价格(这个国家不敢怠慢)和廉价季节性蔬菜,其他食品价格会一直上涨。顺便说说房价,很多人对最近几个月房租价格暴涨疑惑不解,其实道理也很明白,主要原因并不是中介们炒作,而是旧城改造和城市拆迁。原本住在城中村的数量众多的蚁族被拆迁驱赶,要么住好的房子,要么离开,蚁族根本没有议价能力,只有通过合租分摊成本,房租涨价是必然。房租价格将等于或者高于商品房的月供,所以,房租价格还将上涨。直到城市人口出现下降为止(这个现象在大城市10年内不会出现,想想每年到大城市找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就明白了)。至于,商品房价格,个人以为,只有到普通的买房投资者出现亏损的时候(比如08年的断供),房价才会下跌,问题是,房地产已经绑架了中国经济,成为了一种经济增长的鸦片,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我的看法,国家宁愿用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方式来剥削国民,也不愿意让房地产价格持续下降。所以,国家会用通货膨胀的方式(多多发行人民币就行了)来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结果是其他物价继续暴涨。 14.城市贫民成为社会最低层,成为社会犯罪的主要力量 未来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贫困人口的数量将超过农村,并成为真正意义的绝对贫困人群,这些城市贫民生活在成本高昂的城市中,生活来源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一旦失业立即出现生存危机。他们从事着低附加值的简单的工作,随时有被替代的危险。他们由于长期的生活不稳定很难找到对象(特指男性),很多人因此被迫走上犯罪的道路,他们是盗窃,抢劫,强奸等犯罪行为的主要实施者。社会应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加强对基层群体的技能培训,加强基础教育的执行力度,尽力确保公民接受义务教育。 其实,没有人想贫穷,没有人愿意贫穷,贫穷是一个社会问题,消除贫穷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应有之义。在今天的中国,由于价值观的畸形,很多人把贫穷等同于耻辱,这种对贫穷群体的讥笑和蔑视是极端病态的社会行为,那些收入不高的普通劳动者,只要不是好吃懒做,是值得我们同情的,是需要我们帮助和关心的。比如环卫工人,冬天,凛冽寒风吹过的早晨,他们在默默的扫雪保持城市交通的通畅,夏天,火辣太阳炙烤的大街,是他们无言的清扫美化着城市的街道,他们辛苦而卑微的活着,收入不高,可能还要用微薄的薪水为自己在繁华城市读书的儿女缴纳昂贵的学费生活费,他们勤勤恳恳却处处遭人白眼。在我看来,所有人都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格看不起他们!相反,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那些靠坑蒙拐骗,靠假冒伪劣,靠倒买倒卖,靠炒房炒地,靠污染环境,靠道德沦丧而发家的人,才是应该被鄙视和嘲笑的。今日中国社会对成功的定义太过狭窄和功利,导致大批无良商人,因为有钱而成为社会膜拜的对象,却没有人去追问:他污染环境了吗?他偷税漏税了吗?他是黑社会吗?他搞权钱交易了吗?他虚假宣传了吗?他做慈善了吗?没有人追问,没有人关心。大家只关心他们的豪宅游艇私人飞机明星情人,他们所到之处,人们顶礼膜拜狂热鼓掌,虚心的请教发财经,幻想着从他们身上学到所谓的成功经验从而一夜暴富,然后接管他们的豪宅游艇私人飞机明星情人。事实上,这种所谓的成功的商人,他们是不可能将自己的发财真经和盘托出的,道

共筑中国梦朗诵稿 让梦永存。 让我们一起筑起属于我们的梦。 下面是精心挑选的关于共筑中国梦的朗诵稿,供大家阅读。 共筑中国梦篇一中国梦,冉冉升起多少中国人站在梦的边缘充满信心过去,一切都是故事到来,让人期待也让人振奋乘着新时代的快艇我们悄悄来到梦的世界胸怀发展的中华儿女在梦的思绪中不负重托在步伐铿锵迈步前进中国梦,是梦的坚中国梦,是梦的挺小康就在眼前梦就在每个人的心里迈着前进的步伐把蓝天的颜色告诉我把白云飞翔的姿势述说请趁着我年青有一双明亮的眼请趁着我年青让我拥有短暂而却珍贵的朋友请允许我去流浪允许我去寻找月亮冬眠的那座幽山趁着我头发飞扬,面目英俊把皇冠赠给我,请把太阳的皇冠给我请允许我成为太阳的一生一生为月色的美丽而燃烧请趁着我对春天充满向往请把鲜花赠给我请用春水细细的淋湿我趁着我身体健康,请吻我拥抱我请允许我把指甲留长,请允许我拥有白云一样的手掌请把一生的幸福,趁着年青给我我会把这些刻在树干和石头上请允许我通宵达旦,彻夜不眠请不要为我忧伤,请允许我生一场小病请允许我爱恋淋雨,请允许我慢慢苍老请允许我在年迈时守着那些石头和老树尽管我身体衰朽,请允许我独自望着长空我们是新时代的骄子我们心中铭刻着祖国您的丰功伟绩我们是幸运儿没有经历风霜雪雨的洗礼饥寒交迫的沧桑岁月只是历史沉淀的记忆在我们青涩的记忆里有您丰功卓越的伟绩在崛起的高

楼大厦中蕴含着百年的契机祖国对于我们不只是地图上的雄鸡那冉冉升起的国旗是那么庄严而神气祖国是根祖国是源祖国是希望祖国是基石黑土地上的子孙们我们永远共筑中国梦 筑梦就要立志立大志、有理想、有奋斗,有益于芸芸众生唯有立大志,方能成大业我们怀揣强国梦,有志者事竟成疾风知劲草,砥柱立中流构筑梦需要我们提高素质、锻造本领心无旁骛,刻苦钻研,自我修养,不断提升积极投身于梦的伟大征程。 打铁还需自身硬。 练就过硬本领,还要学以致用在工作实践中勇于探索,不懈怠、不止停解放思想、放下包袱,做好dd筑梦的先行筑梦要勇于创新创造、大胆尝试我们的梦是崭新的梦、远方的梦实现梦想需要从满足现状的思维中突破出来不畏首畏尾,要勇于求索、开拓进取、向往光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走在时代前列、倾听远方的召唤之声态度务实、斗志昂扬、意志坚定百舸争渡竞风流,筑梦看我们。 共筑中国梦篇三江南雨濛濛,塞北雪花飘,春风春雨春意闹。 帆船点点烟波上,神州春来早。 春雷一声响,万物展新貌,“两会佳音国人笑。 春潮滚滚暖人心,遍地花枝俏。 燕子翻飞勤,蜜蜂劳作叫,芳香四溢乐逍遥。 长城内外齐欢腾,大河浪滔滔。 玉帝王母惊,华夏比天高,嫦娥曼舞广袖摇。

中国电影产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前中国的电影也正面临着改革的问题,但是与其他行业来比较,电影业改革的步伐相对滞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电影市场一路低迷、下滑。这一局面的形成,由多种因素造成。分析归结为下面几个方面: (一)电影体制和电影市场存在矛盾 低成本与“两极分化”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国家电影体制,主要是考虑电影的政治宣传和教育效果而不是商业利润。1993年,电影界选择了面向市场的行业机制改革,打破了中影公司的垄断发行;但由于电影界的方方面面都准备不足,一时间造成了电影市场的无序和混乱。在这种背景下,制片厂更是把压低成本作为控制风险的唯一选择。在这种低成本的情况下,从人物到故事,尤其是场面都受到极大的限制,不可能拍出有强烈的视听冲击力和感染力的“景观的电影”。囿于成本,一些被世界各国电影证明,对抓住、激发观众的观赏热情和兴趣是行之有效的各种商业性手段、元素和技巧在导演拍片之前就要主动舍弃掉。 可以说,很多年轻导演只能走向“艺术电影”,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资金短缺的无奈。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电影当下所谓艺术电影特别发达也不仅仅是创作层面的问题,也涉及到电影体制,尤其是投资、融资体制。由于低成本影片几乎不大可能进入主流电影院线,所以2004年完成的200多部影片中,最多不超过40部能进入主流电影院线,绝大多数则是所谓“见光死”,造成了极大的产业浪费。与低成本运作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英雄》、《十面埋伏》和《无极》等投资上亿元人民币的大片。一些有国际声誉和影响力的大牌导演借助于外国资本和外国公司极其老道的商业化运作,用铺天盖地的炒作来保证和获取高票房收入。但是,大制作已经成为某些大牌导演的“特权”,不应当是当下中国电影以及中国电影产业化的主流运作模式。而问题还在于,电影体制和机制以及电影市场本身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在造成了制作上的两极分化的同时,也造成了发行和放映方面的两极分化:发达省份、大城市、大影院、大影片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长此以往,这绝对会导致国产影片没有观众而失去投资,给中国电影产业化的历史性进程造成致命的打击。 (二)电影的制作、发行、放映存在矛盾的原因 长期以来,国产影片数量少,质量差,这是导致中国电影市场连年滑坡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年来,每年引进的大片已经很难刺激国内观众的胃口,倒是国内观众从引进的国外大片和国产影片比较的同时,对国产片的不满也就越来越明显和强烈。作为文化产业一块的电影,没有一定数量优秀的商品进入流通,而进入市场的商品又并非货真价实,或者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观众多年不进影院,不看电影,也就不足为奇了。 1.历史的原因 中国的影片生产早期学习的是前苏联高度集中的模式,订计划,定指标,并实行极为严格的审片制,全国故事片产量一直控制在每年100部左右。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幅员辽阔,影院众多。据测算,目前中国的电影市场每年需求量约为250部至300部中外故事片。在以前,中国电影总公司与各省市电影公司签订过承包合同,保证年供应长片节目200部,但实际上并未达到。影片数量的严重不足,造成发行放映单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好拿一些老片、复片凑数。而观众对电影的选择又因城市与乡村、民族与区域不同而受到限制,选择的余地很小。 2.创作思想和人才培养机制滞后 在创作思想上,价值观、道德观有误的影片还偶有出现,格调、审美情趣低俗以及艺术质量差的影片虽已受到抑制,但仍然存在。个别影片,有的刻意表现某些人的畸形生存状态,有的基调灰暗、消沉,有的荒诞不经、粗制滥造。在赢得市场的运作上,许多影片功力不够,措施不力,投产盲目,缺乏策略和预测性,没有市场竞争力的影片仍占有较大比例。还有就是创作思想不能够深入生活,没有能够从人民生活中吸收营养。一部好的电影肯定是要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好的创作思想来源于好的指导思想,来指导电影的制作工作。正确的创作思想贯彻到电影创作的始终就一定能够产生优秀的作品。遗憾的是,很多电影花钱非常多,但是这么多钱只是在电影市场打个“水

第1158期张颐武:新世纪中国电影的文化想象 来源:作者:任敏朱俊刚发布时间:2006-05-30 14:48:10 编辑:点击次数: 新闻网讯(记者团任敏朱俊刚报道)5月23日晚,西五117室座无虚席,同学们在这里和北大中文系教授、著名评论家张颐武教授一起想象新世纪中国电影的文化。 什么是新世纪中国电影的文化想象呢?张教授用了一个小故事作引:2005年4月,贾樟柯拍了一部电影名叫《世界》。影片中男女主人公在世界公园里工作生活,这座公园布满了仿建世界名胜的微缩景观,从金字塔到曼哈顿只需十秒。在人造的假景中,生活渐渐向他们展现真实。张教授将这个虚拟的世界公园的景物和中国电影类比:它们都不是真的,但是我们可以想象。 想象中国电影的未来,首先要回顾它的过去,从历史上来看,中国电影可以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20年代,这是中国电影的创始阶段,以张石川、郑正秋等导演为代表,那时的作品奠定了中国电影的主要题材:言情感伤类和武侠类;第二阶段是在30年代前后,中国共产党上海地下党组织进入电影圈导演了一系列带有左翼传统的电影如《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第三阶段是解放前后,以谢晋、崔嵬等导演为代表;第四阶段是70年代末期和改革开放初期,代表作为《城南旧事》、《青春祭》等;第五阶段是始与84年和85年,以1978年第一批进入电影院学习的154人为主力军,其中代表人物是家喻户晓的张艺谋、陈凯歌、顾长卫等人。 1984年,张军钊独立执导电影《一个和八个》,引起强烈反响,以此为开端,第五代导演在影坛渐露头角,以其强烈的视听造型和影像的丰富表现力令中国乃至世界的观众耳目一新,第五代的影片开始在国际上频频获奖,使中国电影与世界的交往日益增多,开创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历史性进程。陈凯歌的《黄土地》运用大色块和色觉强烈的摄影、西北黄土地的民俗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反思性叙事。通过天高地阔、气势磅礴的黄土地,鼓乐齐鸣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