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1.3地图(第一课时)说课稿

1.3地图(第一课时)说课稿

1.3地图(第一课时)说课稿
1.3地图(第一课时)说课稿

地图(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它是我们日常生活、生产,以及学习地理所必需的重要工具,地图蕴涵的信息量比文字还要多,并且有考查“选取”的功能,学好地图可以为我们将来更好地学习地理奠坚定实的基础,因此学好这一节课意义十分重大。

目标导航:

1、知识目标:①初断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等基础知识。

②学会运用比比例尺计算图上两地间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2、能力目标:①在地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

②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指向标等确定方向。

③熟悉常用图例和注记。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领会并掌握学习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教材的重点、难点

1、重点:①比例尺的计算和表示方法;②在经纬网

地图和指向标地图上辨别方向。

2、难点:①比例尺大小的辨别及其与地图内容详略

的关系。②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确定依据(学情分析):由于地图是采用一定数学方法绘制而成的,所以,使用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时就需要量算、需要用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来认识地理事物特征,建立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开始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有些学生在地图符号的认知和空间关系的建立方面仍然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地图比例尺知识的学习、应用、以及地图方向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辨别,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法、学法分析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过程并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相互合作、探究而建构形成的。它认为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习者参与目标或子目标的提出或确立;有效的教学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保障;有效的教学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有效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所以本堂课主要以学生“自主—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方法

为主,最终达到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目标。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学过地球仪,出示地球仪和地图,请同学们观察,从使用的角度分析他们的优缺点完成下表。

(二)讲授新课:

首先教师展示多幅地图让学生观察讨论地图的基本要素包括那

些内容。学生读图讨论后师生共同归纳出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关于地图三要素的教学过程具体设计的如下:1.比例尺:

学生读图1。22台湾岛图

小组讨论:①如何量算地图上两点之间的实地距离?

②在台湾岛地图上,从高雄到台北,这两座城市的图上直线距离是多长?实地距离又是多长?如何利用图上给出的条件计算出来?

③同学们能否利用地图给出的比例尺,计算出该地图与它所表现的实地范围相比,缩小了多少倍?

④根据你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地图上的比例尺有什么表示方式?试在地图册上找出这几种表示方式。

教师在学生回答时做一些适当补充,师生共同小结出比例尺的概念、计算公式,并用表格列出比例尺的几种表示方法:

再及时通过练习来巩固这部分的知识:

1.在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而两地的实地距离为60千米,则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A.1:20 B. 1:200000 C.1:2000000 D. 1:20000

2.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A.1/200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千米

C.

然后同学们读图1。37中国地图和1。38北京地图,根据表格列出的项目比较这两幅地图:

从而得出比例尺大小的判别与地图内容详略、范围大小的关系:分母小→比值大→比例尺大,分母大→比值小→比例小

图幅相同:比例尺大→范围小→内容详细;

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略

以上教学通过用直观、形象的地图来比较,不仅仅易于年龄较小、空间观念不强的初一学生接受,他们还能体验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成功的喜悦,大大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2.方向:

地图上方向的辨别特别是在经纬地图和指向标地图辨别方向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为了更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部分的教学仍然以学生读图活动为主,配上练习,练习→讲解→掌握→再练习巩固,以求学生能在“练”中理解,能在“练”中学会辩方向。

在学习的过程中,遵循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由易→难,由浅→深,由普通→特别,因此地图上方向的辨别也从一般开始:①一般情况下,地图上方向的辨别:“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练习

A在D___方向B在A___方向C在A___方向D在A___方向

②出示同一幅地图,加上指向标,引导同学们注意观察它们间的差别,指出指向标所指的方向为北方,还是同样的问题请同学们再做一遍.

A在D___方向B在A___方向C在A___方向

教师可适时引导解题方法:利用指向标平移法

你掌握了吗?再来练一练:

③展示地球仪a.复习提问: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AB指示___方向,BC指示___方向

b.再一步一步深入引入到:同一条经线或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方向应该怎么辨别?

图上A在B___方向

C在B___方向

c.最后提出:假如这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如B和D

,那又该如何确定这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呢?

D在B___方向

引导学生根据a、b,分解经纬线即B在D的北方、西方,综合得出B在D西北方向来解题。

练习运用:

完成练习后,启发、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在不同类型地图上方向的辨别:

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3.图例

由于这部分的内容比较简单,因此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

教师引导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到图例间的细微差别,如洲界与国界,使同学们在短时间里能迅速学会看图例及注记等。

为了更快地使用地图,同学们还应该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

四、知识梳理

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表达方式线段式:如

数字式:如1:4000000

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

大小比较:分母小→比值大→比例尺大,分母大→比值小→比例小

图幅相同:比例尺大→范围小→内容详细;

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略

2、方向

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图例符号文字数字

五、达标反馈

在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一句醒目的名言:我听过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它充分说明了动手、动脑的价值。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大胆放开手脚,组织学生课堂活动讨论、自己小结,教师在整堂课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根据设计的一些课堂小测题,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发现问题并马上解决问题,师生共同反思,为更好地学好下一堂课做好准备。

你会读图了吗?运用你学会的知识和技能,解答下列各题1.在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6厘米,而两地的实地距离为120千米,则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A.1:20 B. 1:200000 C.1:2000000 D. 1:20000

2.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A.1/500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C.

3.如图,点a(0°,20°W),点b(20°N,20°E),a在b 的方向是()

A.东南

B.西南

C.西北

D.东北

4.读某区平面图,回答问题.

A.耕地位于桥梁的 ______方向

B.村庄位于耕地的____ 方向

C.公路的方向是怎样变化的?________________

5.说出下图A至L图例代表的地理事物

六,作业布置:

1.根据你所学的地图知识,为我们的教室绘制一张平面图。

2.正确辨别方向,是人类在野外生存的一种基本能力。无论是在茫茫的大海上,还是在浩瀚的沙漠里;无论是在崇山峻岭之中,还是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人类都要知道自己所在地的方向。除了利用地图来辨别方向,想想你还有什么方法来判定方位。

地图的阅读说课稿

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个环节进行本次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获取的工具,学好地图可以为后面的地理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也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地理学习的诉求,因此学好本节课意义重大。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1. 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确定方向2. 正确识别常见图例3. 在地图上测量两点间直线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确定本节的教学重点是1.在地图上根据经纬线、指向标或者通常使用习惯确定方向。2.在地图上测量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教学难点是1.在地图上根据经纬线、指向标确定方向。2.根据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换算,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的关系。 二、说学生 学生刚接触地理学科的学习,还不能有效的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但本节课的优势是贴近生活,我们可以尽量举一些生活化的例子使学生直观易懂的学习,并且可以将所学知识用在以后的生活中。 三、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在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如下两种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现代教学研究证实真正的理解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再构建。知识再构建依靠提出问题,引导推测,鼓励大胆猜测与想象,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直观演示法——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地图,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运用大量的地图直观的展示讲解,变难为易,学生更容易理解,提高课堂效率。 (二)学法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中起到引导学生思考和释疑的作用即可。让学生独立思考归纳。在课堂练习中采用了学生举小卡片展示答案的形式,可以使教师有效的

地图的阅读之地图上的方向 教案

地图的阅读之地图上的方向 一、对课程标准的理解 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判读经纬度”这条标准其实在地球和地球仪时已经学习过,所以“判读经纬度”和前面的“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属于相同标准,因此这节的课程标准主要是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而量算距离需要使用的比例尺学生在小学时就已经接触过,所以会比较简单,综上所述,这节课的课程标准的重点应该是“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二、教材分析 从教材安排上看,本节课的内容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知识。在学习了地球和地球仪以及地球的运动之后学习,在知识的承接上很科学,为本节课利用经纬网辨认方向提供的知识储备。 从教材内容上看,地图上的方向判读是作为地图阅读中的一个重难点,特别是根据指向标和经纬网辨认方向,所以在教学资源的选择中,使用的是学生常见的地图(如山东省经纬网图和加拿大经纬网图),这样就便于学生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知识性的难度就降低了。 从教材结构上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了前面学习的经纬线和经纬度知识。另外,了解了方向,才知道所走的路线,继而根据路线量算距离,为比例尺的学习提供了前提,也为后面如何运用地图提供了方便。 三、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掌握地图方向与地面方向的关系。 2.通过读图,使学生学会利用指向标和经纬网辨认方向,帮助学生初步建

立起地图的空间概念。 3. 学会利用地图上的方向去指导实际生活中方向的辨认。 4.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他们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 1.利用指向标辨认方向 2.利用经纬网辨认方向 教学难点 1.利用指向标辨认方向 2.利用经纬网辨认方向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启发引导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同学们,前两天小明同学给我发了一条求助微信,是这样说的,他说去了雨花台景区,本来想去看下纪念碑的,但是在一个十字路口,他拿到地图却不知道要往哪个方向走。这就是小明拿的游览图,红色圈圈就是纪念碑的位置,

《地图的基本要素》说课稿

《地图的基本要素》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地图是一种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传递工具,在生产、生活中有着极广泛的用途。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地理素质。 《地图》这个课题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这一节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形图的判读、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三者间相互联系,构成了初步的地图知识体系,而地图的三要素则是最基本的知识,为学好地理奠定基础。 2、学习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图上比例尺、方向的表示方法和常用图例。 (2)运用地图辨别方向。 (3)运用地图量算距离。 ㈡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绘制教室平面图等课堂活动中,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图三要素的基本概念,进而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体验性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地理问题的热情,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3、重点、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应用地图中的基本要素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地图三要素的运用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差,故确定比例尺的运用和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中辨别方向为教学难点。 下面,为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二、教法分析(说教法)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故而,采用以下一些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能力、思维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1.3《地图的阅读》教案

《学会阅读地图》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一)课标解读 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是地图学习必须掌握的两项技能,这两项技能,学生在小学数学课本上有过接触。本节教学帮助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系统的学习,提高对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等基础知识。 2.通过计算、比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地图的空间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的设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总结、概括、归纳。使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使用地图的方法,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加以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地图方向的辨别等知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方向的辨别。 难点:地图上方向的辨别。 教学方法 启发教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教学准备 地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感受地图之美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喜欢旅游吗? 如果要去旅游,需要带哪些东西 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浏览一些地 图,一同感受地图的实用和美丽吧! 学生回答:地图等。 学生通过课件浏览 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景 点旅游地图等地图图片。 用一些地图引 入新课,让学生“感 受地图之美”,这 样容易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探讨地图之用交流探讨 师:刚才看了这么多美丽的图, 那地图有哪些用途呢? 组内交流 展示汇报 通过探讨,让 学生体会到学习地 图知识的必要性。 承转下面我们就来探讨阅读地图的方法吧! 阅读地图之法识图例(一)地图“语言”──图例 课件显示一些常用图例 师引导点拨:图例是对地图各 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 1.尝试对照课件或课本自 学本部内容。 2.以竞赛活动的形式练习 运用:写出下列图例所代 表的地理事物。 采用学生自学 的形式,培养学生 的自学能力。 以竞赛活动的 形式,面向全体学 生,激发学生的积 极参与意识。 阅读地图之法(二)地图“语言”──比例尺 多媒体出示本小节的学习问 题: 1.学生对照自学提 示,尝试学本小节内容 2.组内质疑交流,提 联系小学时学 过的知识,注重新 旧知识的衔接。

人教七上地理《地图的阅读》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图的阅读》说课稿今天我说的课题是《地图的阅读》。 本节主要介绍了在地图上如何判断方向和在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关于地图上的方向的教学,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技能。教材首先明确了地图上有三种定向方法,它们是:一般定向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指示北方。经纬网定向法: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其中经纬网定向方法最为精确,是今后学习地理课和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首先要确定图上的经线是东经还是西经,纬线是南纬还是北纬。根据第一章所学经度、纬度的划分方法,让学生认识并总结在方格状或弧状(以南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上,经纬度递变的规律。这一部分教学可通过典型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为了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首先介绍了在室外看地图的方法: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然后又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学会在野外、在北半球确定方向的方法。本节教材既介绍了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又介绍了在野外确定方向的方法,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观,使他们懂得学好地理知识将会终身受益。 据此,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本节课的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为:让学生知道地平面上的八个基本方向,并且学会在不同类型的地图中判断方向的不同方法。 能力目标为:能在地图上判断方向,能在野外辨别方向。 情感目标为: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所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接着我再说一下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及其依据:根据新课标对学生认知水平的要求,结合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确定在不同类型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为教学重点。其中经纬网定向方法最为精确,是今后学习地理课和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因此,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是本节的重点。 由于中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差和知识储备不足,故确定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中辨别方向为教学难点。 综上所述,我把本节内容安排一课时,结合北京的旅游交通图、校园平面图、有经纬网的地图,运用计算机课件使知识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地出现在学生面前。 本节内容教学方法以“读图分析”为主,讲授法相结合,并安排分组讨论与课堂练习等教学活动,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提高学生与人交往、处理问题的综合素质。 于是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首先,我是这样导入的。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教案

1.3 地图的阅读 一、课标要求 学会使用地图辨别方向和在地图上量算不同地点之间的实地距离;学会根据学习和生活的某些实际需要选择常用的地图,并能自主查找所需的各种地理信息,逐步养 成用图的习惯。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主要包括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和图例,地图的使用与选择几个方面。在地理学习中,地图是最基本的工具。本节内容对学生学习地理具有重要的 基础作用,对学生现实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实际价值。 (2)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刚从小学升上来,很多仍以小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理性对待初中课程。从地理学科看,他们读图分析和总结能力非常有限。本节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不是抽象的陈述,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初一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可以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和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地理乐趣又收获知识。教师应该适当的加以引导,增强学生读图分析、总结的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的良好意识。学生呢,则在小组探究合作中一定要主动参与、积极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3)根据使用目的、需要,合理选择地图类型和比例尺。 2.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比例尺量算距离,举例说明如何在地图上识别方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的兴趣和精神,逐步养成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地图的习惯;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四、重难点分析 重点: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难点:比例尺大小的辨别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五、教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启发法、讲述法 七、教学时间:40分钟 八、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谜语导入】 【谜语】“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 半亩田。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地在眼 前。”猜一地理教学用具。 【提问】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上地图?怎 样阅读地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图的阅读这一 内容。 猜谜语有利 于激发学生 兴趣;锻炼 开口表达能 力。 【讲授新课】 一、 比 例 尺 【提问】观察台湾岛地图,思考:你能在 地图上看到什么?你能从这幅地图中获得哪些信 息?是怎样获取这些信息的?——由此引出地 图的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 记。 【思考】一张地图怎么能容下五湖四 海、世界各地呢?通过“缩小”引出比例 尺。 【学生活动】找出比例尺含义及公式,思 考比例尺有几种表示方法?(读P17第一段) (分别是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练一练】 1.图上距离1厘米,实际距离500米,比例尺是多 让学生开 动脑筋。 通过举 例,让学生 更轻松地理 解、接受 本节课的内 容。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的阅读》说课稿

《地图的阅读》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你们好!我是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说课题目是《地图的阅读》,在说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 一、说教材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它是我们日常生活、生产,以及学习地理所必需的重要工具,地图蕴涵的信息量比文字还要多,并且有考查“选取”的功能,学好地图可以为我们将来更好地学习地理奠坚定实的基础,因此学好这一节课意义十分重大。 二、说学情 我们的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富有个性。虽然初一的学生刚接触地理,地理的基本素养还比较薄弱。但是由于他们渴望学到更多更有趣的地理知识,学习激情也比较高,所以在教学中为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材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记住三种比例尺的表现形式。 2、记住经纬网或指示向标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 3、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在地图上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 2、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使用地图的能力。 3、初步学会绘制地图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 2、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使用地图。 四、说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本情况我把本课的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1.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难点: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五、说教学法、学法 为了使教学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好地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在学习本节内容时抓住"指导学生学法,重视学习过程"这个核心来设计整个教学过程。根据这个标准,我将在这堂课中我将采用:引导式教学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来完成我的教学任务。 而同学们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学会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互助能力,增加学习效果,完成教学任务。 六、说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对于课程标准的把握和教材结构、学生特点、教学策略的分析以及更好地将教学目标实现,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导入 迷语:“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同学们知道老师说的是什么吗?(迷底:地图)同学们猜得对,是地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图的知识。板书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1、一张地图怎么能容下千山万水、五湖四海、中外名城呢? 预期:把实物缩小,用符号表示…… 2、下边我们就实验一下,把实物画在纸上。 学生活动:用尺子测量自己课桌的长度和宽度(60×40),然后画在笔记本上;请学生画在黑板上 3、同学们画的非常好,谁能告诉大家,画图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的一点是什么? 预期:把课桌缩小。 4、你们把课桌缩小了多少倍? 预期:缩小了10倍 (二)进入新课 1、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写成1:10(注意单位用厘米)。(板书)一、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地图说课稿定稿

《地图》说课稿(高缨)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地图》,(板书:地图)本次说课是针对前两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来进行的,围绕新课程标准理念,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思路,我将本次说课分为五个环节(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在教材分析中先来看一下我对教材地位作用的认识 1教材的地位内容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中的第三节,整节课在介绍了地图三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了三大地形图以及如何在地图上辨认地形状况,初步具备较系统的地图知识,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所以学好本节课就为以后各章节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教材内容 那么本节课就先从前两个课时地图的三要素、地形图的判读两方面来认识地图。 3重点难点 由教材的基本内容再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重点: ①比例尺的相关计算; ②三种地形图,特别是等高线地形图的画法、特点及应用; 由于等高线地形图是将立体图转换成平面图,内容抽象,难以把握,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 难点在等高线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等五种地形。 下面看一下学情分析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逻辑思维及空间想象力较低,在学习上半依赖半独立,特别是本节课的等高线地形图都是建立在空间观念上的,抽象且难以把握,学生难以将具体的立体特征与平面图挂钩,并易产生气馁,畏难等负面情绪,仍需要老师的鼓励和帮助。 三、教学目标 《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与情感之间的联系”基于此我制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地图的三要素,特别是比例尺的相关计算; ②会通过等高线地形图来识别不同的地形; ③初步学会阅读和绘制地形剖面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地图的学习兴趣; 通过老师演示以及学生动手制作等高线模型以突破本节教学难点; 运用各种相关的图片和资料,通过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必须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③初步树立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的观念。

《地图》说课稿

《地图》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它是我们日常生活、生产,以及学习地理所必需的重要工具,地图蕴涵的信息量比文字还要多,并且有考查“选取”的功能,学好地图可以为我们将来更好地学习地理奠坚定实的基础,因此学好这一节课意义十分重大。 目标导航: 1、知识目标: ①初断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础知识。 ②学会运用比比例尺计算图上两地间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2、能力目标: ①在地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 ②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指向标等确定方向。 ③熟悉常用图例和注记。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领会并掌握学习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教材的重点、难点 1、重点: ①比例尺的计算和表示方法; ②在经纬网地图和指向标地图上辨别方向。 2、难点:

①比例尺大小的辨别及其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②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确定依据(学情分析):由于地图是采用一定数学方法绘制而成的,所以,使用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时就需要量算、需要用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来认识地理事物特征,建立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开始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有些学生在地图符号的认知和空间关系的建立方面仍然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地图比例尺知识的学习、应用、以及地图方向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辨别,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法、学法分析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过程并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相互合作、探究而建构形成的。它认为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习者参与目标或子目标的提出或确立;有效的教学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保障;有效的教学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有效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所以本堂课主要以学生“自主—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方法为主,最终达到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目标。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学过地球仪,出示地球仪和地图,请同学们观察,从使用的角度分析他们的优缺点完成下表。 (二)讲授新课: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的阅读》优秀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的阅读》优秀 教案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记住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并能比较比例尺的大小。2.记住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辨别方向的方法。3.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能力目标 1.能正确运用比例尺,换算图上和实际距离。 2.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确定方向。 3.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辨别方向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运用比例尺,换算图上和实际距离 2.运用地图辨别方向【教学准备】 地图册、课本中的相关插图、小黑板上的一幅指向标地图【教学方法】 比较法、读图法、活动法、讨论法等【教学过程】 [激趣]猜谜语:“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

城,浑身绚丽多彩。”打一事物。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地图的有关知识。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启思]我们拿到一幅地图,该怎样去看地图呢?地图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呢? [活动] 每个学生阅读课本16页“台湾的卫星影像”和“台湾岛地图”先自己独立思考“能在地图上看到什么?能从地图上获得哪些信息?”,然后再组内交流。 教师找小组代表发言,不同小组可相互补充。 卫星影像反映的是一种实物景象,而地图上出现的是一些符号和文字。地图就是对地面景物进行选择或者综合运用各种符号,按照一定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学习地图知识,首先要知道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这三个是地图的基本要素。我们首先探讨地图的比例尺。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比例尺 [启思] 假若绘制你的课桌平面图,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课桌的长度,那么实际课桌长度缩小了多少倍? [活动] 学生动手量算,用准备好的刻度尺量出自己课桌的长度。 第 1 页共 4 页 我们把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叫做比例尺。[启思]①比例尺的公式是什么?②表示比例尺的形式有哪

初中地理《地图的阅读》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猜谜语: 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 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 ——打一常用地理工具 (地图) 教师引导:“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封被评为最具情怀的辞职信,一时戳中了多少颗久未远行的心。今天,不妨让我们一起打开地图, 开启一场别具风情的地图之旅。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学习地图的阅读。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教学环节一】地图欣赏:多彩的地图世界——古代地图、不同用途的地图、不同比例尺的地图、现代高科技地图等。

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本节教学内容难度较大,所以课堂导入从学生感兴趣的猜谜语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通 过展现生活中多彩多样的地图,让学生了解地图用途之广,贴近生活的地理学习必 然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过渡:地图的种类有很多,如何选择和使用地图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方便呢,下 面就来学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教学环节二】地图三要素之比例尺 1.知概念展示比例尺定义幻灯片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比例尺也叫缩尺。

2.学转换展示比例尺三种表示方法表格 方法引领:1.演示文字式转换线段式 2.讲解文字式变数字式 教师点拨:千米变厘米在数字后加五个“零” 学生练习:完成下面两个比例尺的转换 学以致用:将三幅下面地图的比例尺转化成同一种表示方式,观察三福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如何? 学生反馈:学生将三福地图转化成同一比例尺格式,发现三幅地图比例尺一样大。 3.算距离 用尺子量算台北到高雄的距离,并计算两地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3节地图的阅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知识与技能 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确定方向,正确识别常见图例,在地图上测量两点间直线距离,根据比例尺将其换算成实地距离。 过程与方法 查找细聊并进行相互交流来了解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在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 1.掌握阅读地图的基本要素 2.选择适合的地图的内容 地图三要素的掌握 同学们,大家喜欢旅游吗?如果要去旅游,需要带哪些东西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浏览一些地图,一同感受地图的实用和美丽吧! 刚才看了这么多美丽的图,那地图有哪些用途呢? [激趣]猜谜语:“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打一事物。(学生回答谜底:地图)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地图的有关知识。 [启思]我们拿到一幅地图,该怎样去看地图呢?地图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呢? [活动] 每个学生阅读课本13页“台湾的卫星影像”和“台湾岛地图”先自己独立思考“能在地图上看到什么?能从地图上获得哪些信息?”,然后再组内交流。 教师找小组代表发言,不同小组可相互补充。(教师注意评价学生的回答) (小结)卫星影像反映的是一种实物景象,而地图上出现的是一些符号和文字。地图就是对地面景物进行选择或者综合运用各种符号,按照一定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学习地图知识,首先要知道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这三个是地图的基本要素。我们首先探讨地图的比例尺。[启思] 假若绘制你的课桌平面图,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课桌的长度,那么实际课桌长度缩小了多少

倍? [活动] 学生动手量算,用准备好的刻度尺量出自己课桌的长度。 我们把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叫做比例尺。 [启思] ①比例尺的公式是什么? ②表示比例尺的形式有哪些呢? ③通过上面的比较你能总结出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方法吗? [活动] 学生独立阅读课本13页图1.22和地图册上的中国地图、北京市地图、北京城区图,然后回答比例尺的公式和表示形式,通过演算总结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方法,可以同桌交流比较大小的方法。 尤其注意说明比例尺的公式里,图上的单位一般是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也要换算成厘米,才能计算出图上距离相对于实地距离缩小的倍数。 [巧练]读“台湾岛图”,量算台北到高雄的实地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启思] 请同学们观察课本23页中的“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比较这两幅图,哪幅地图表示的范围大? ②说明哪幅地图表示的内容详细一些? ③再比较这两幅地图的比例尺的大小? ④由此,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地图比例尺越大,要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反之,地图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 [激趣]看地图,不只是要会读地图上的比例尺,还要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那么在地图上应该怎样辨别呢?地图上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又是如何确定呢?下面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启思]阅读课本图1.26思考 ①回忆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②如果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如何确定这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该怎样辨别方向? ④当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呢?站在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呢? [启思] 阅读课本图1.28思考指向标地图思考: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一、课程标准解读 新课标要求,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要求的“判读经纬度”和前面“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的要求是一致的,所以,判读经纬度应该在前面“地球仪”的研究中已经落实。这里我们要重点落实的是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及根据图例和注记辨别地理事物。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包括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和在没有经纬网和指向标的情况下依据使用习惯辨别方向。其中后面两种情况,学生在小学数学、科学或者品德与社会等学科中已经接触,是重点,但不是难点。根据经纬网辨别方向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在地图上量算距离,一是要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二是要会进行图上距离的测量以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换算;三是要知道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详略的关系。尽管学生在小学数学中已经学习过比例尺,这里仍然要作为重点,而且依然会是难点。 根据图例和注记辨别地理事物,一方面要使学生明确图例和注记在表达地理事物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对照图例阅读地图的意识和习惯。至于具体的图例,并不要求学生识记,因为学生在阅读各种地图的过程中自然会认识一些常见图例,刻意识记反而不利于学生对照图例阅读地图习惯的培养。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要求中,“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包括对不同主题地图的选择和不同详略地图的选择。当然,这里并不需要我们给地图进行系统分类,只要学生能在部分常见地图中做出正确选择即可;“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是要根据需要,对照图例进行查找;“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不是要求一节课达成,需要从现在开始,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养成。 “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一方面要知道电子地图与遥感图像是两种不同的信息呈现方式;另一方面要了解它们常见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地图是记录和传递信息的工具;知道方向、比例尺、图例是地图的“语言”。 2.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表示形式及大小比较;能正确运用比例尺并能换算图上和实际距离。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教材的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是学习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本章第一、第二节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研究地球,第三节《地图的阅读》则是从另一角度研究地球。“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和传递工具,在生产、生活中地图有着极广泛的用途。运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途径,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形成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地理素质。学好地图可以为学生将来更好地学习地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课标要求: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记住比例尺的表示形式,掌握三种比例尺表示形 式间的互换,明确比例尺大小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比例尺,换算图 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知道水平面上的八个基本方向,学会在地图上正确的辨认方向,并归 纳总结三种不同地图的定向方法。 3、了解一些常见图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计算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 物。 2、通过用比例尺量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地图的空间 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同时懂得所学知 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表现形式; 2、不同地图上方向的判别。 教学难点 :1、比例尺的运用; 2、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别。 教学方法:以“读图分析”法为主、讲授法相结合,并安排分组讨论与课堂练习等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以提高他们与人交往、处理问题的综合素质。 教材分析 “阅读地图的基本要素”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三节第一部分的内容。第三节“地图的阅读”内容分为两部分--“阅读地图的基本要素” 和“选择适用的地图”,两者之间相互联系。从教材的结构上看,本节课既是学习地球相关知识的延伸,又为学习“选择适用的地图”和以后的读图、用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七年级地理上册 地图的阅读说课设计 新人教版

地图的阅读说课设计 本节主要介绍了在地图上如何判断方向和在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关于地图上的方向的教学,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技能。教材首先明确了地图上有三种定向方法,它们是:一般定向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指示北方。经纬网定向法: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其中经纬网定向方法最为精确,是今后学习地理课和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首先要确定图上的经线是东经还是西经,纬线是南纬还是北纬。根据第一章所学经度、纬度的划分方法,让学生认识并总结在方格状或弧状(以南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上,经纬度递变的规律。这一部分教学可通过典型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为了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首先介绍了在室外看地图的方法: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然后又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学会在野外、在北半球确定方向的方法。本节教材既介绍了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又介绍了在野外确定方向的方法,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观,使他们懂得学好地理知识将会终身受益。 据此,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本节课的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为:让学生知道地平面上的八个基本方向,并且学会在不同类型的地图中判断方向的不同方法。 能力目标为:能在地图上判断方向,能在野外辨别方向。 情感目标为: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所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接着我再说一下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及其依据:根据新课标对学生认知水平的要求,结合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确定在不同类型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为教学重点。其中经纬网定向方法最为精确,是今后学习地理课和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因此,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是本节的重点。 由于中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差和知识储备不足,故确定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中辨别方向为教学难点。 综上所述,我把本节内容安排一课时,结合北京的旅游交通图、校园平面图、有经纬网的地图,运用计算机课件使知识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地出现在学生面前。 “有经纬网的地图”这一部分教学通过典型实例分析,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先用简图的形式用计算机课件复习第一章所学经度、纬度的划分方法,然后用教材中方格状或圆弧形(以南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让学生认识并总结经纬度递变的规律。 本节内容教学方法以“读图分析”为主,讲授法相结合,并安排分组讨论与课堂练习等教学活动,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提高学生与人交往、处理问题的综合素质。 于是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首先,我是这样导入的。 十一黄金周就要到了,你打算外出旅游吗?你知道在新中国成立的那天,毛主席是在哪宣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吗?我听说天安门的人民广场布置的可漂亮了,并且长安街上花山树海,还有形态各异的造型呢。你想不想去亲自瞻仰一下雄伟的天安门?你想不想踏着古代帝王足迹逛一逛紫禁城? 师:你知道北京在我们的什么方向吗?

地图的阅读(上)说课稿

七年级地理《地图的阅读(上)》说课稿 凤州初级中学古文 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位置、作用和主要内容: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本节课的内容位于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的第三节,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第一课时。 2、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作用。地图是一种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传递工具,在生产、生活有着极为广泛地用途。同时,地图也是地理课的第二语言,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源泉。因此,教材从联系实际出发,把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作为重点。同时,本节内容的学习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第三节的第一框“学会阅读地图”,教材主要介绍了地图的含义,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同时还进一步介绍了比例尺的含义、公式、表示方法;判断方向的三种形式;一些常用的图例。 二、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对于本节教材内容的说明和要求: (1)《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的相关说明: ①知识与技能: 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 ②过程与方法 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目标中对于地图”这一部分的相关说明和要求: ①学会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②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2、根据《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主要是: (1)能知道地图的含义和分类。 (2)能记住比例尺的含义、公式、表示方法,能根据比例尺的公式计算两点间的实地距离。 (3)能记住判断方向的三种形式,学会在地图中判断方向。 (4)能认识常用的图例,学会在地图上区别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 三、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为:比例尺的公式、判断方向的三种形式 本节课的学习难点为:运用比例尺公式计算两点间的实地距离 四、本节课的教法: 根据《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本节课主要运用了“阅读、观察、归纳、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地图,阅读文字资料,使学生能够从文字资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初步学会和掌握阅读、观察地图的基本的方法和技巧。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和使用地图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课程学习的方法。 五、本节课的学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独学、群学”的学习方法。在“自主学习”部分,主要提倡学生采用“独学”的方式思考完成问题。在“合作探究”部分,主要采用“群学”方式,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完成问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 地图的阅读教案 新人教版

地图的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知道地图是记录和传递信息的工具。 ②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记住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并能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③记住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辨别方向的方法。 ④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 能力目标 ①能在地图上量算出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 ②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指向标等确定方向。 ③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地图比例尺知识的学习、运用,以及地图方向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别。依据初中学生的认识特点,教师需要创设多种情境,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 ①师生课前准备. 大地球仪1个、小地球仪6~8个、世界地形图、世界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中国交通图、校园平面图、米尺等。 ②投影仪、投影片: 台湾岛的照片和“台湾岛图”; 日本图; 某地区平面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入新课 出示投影片:台湾岛的照片和“台湾岛图”(或让学生分组观察课本中的台湾岛图,分组展开竞赛,按小组回答),问:“你能在地图上看到什么?你能从地图上获得哪些信息?” 师:同学们在“台湾岛图”上找到很多地理事物,这一节我们一起学习怎样看地图。 教学新课 板书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师:请你动手量算,同桌同学合作,用准备好的米尺量出使用课桌的长度和宽度? 生:长1.2米,宽0.4米。 师:假若绘制你的课桌平面图,用长1厘米的线段表示课桌的长度,那么比实际课桌长度缩小了多少倍? 生:120倍。 教师小结: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教师说明在比例尺的公式里,图上的单位一般是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也要换算成厘米,才能计算出图上距离相对于实地距离缩小的倍数。) 板书一、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板书 1.三种表示形式 师:在黑板上画出长1厘米的线段,用它表示1.2米。比例尺的这种表示方式是线段式。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比例尺吗? 生讨论回答: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2米。

《地图的阅读》说课稿

《地图的阅读》说课稿 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位置、作用和主要内容: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本节课的内容位于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的第三节,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第一课时。 2、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作用。地图是一种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传递工具,在生产、生活有着极为广泛地用途。同时,地图也是地理课的第二语言,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源泉。因此,教材从联系实际出发,把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作为重点。同时,本节内容的学习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第三节的第一框“学会阅读地图”, 教材主要介绍了地图的含义,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同时还进一步介绍了比例尺的含义、公式、表示方法;判断方向的三种形式;一些常用的图例。 二、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对于本节教材内容的说明和要求: (1)《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的相关说明: ①知识与技能: 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 ②过程与方法 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目标中对于地图”这一部分的相关说明和要求: ①学会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②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2、根据《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主要是: (1)能知道地图的含义和分类。 (2)能记住比例尺的含义、公式、表示方法,能根据比例尺的公式计算两点间的实地距离。 (3)能记住判断方向的三种形式,学会在地图中判断方向。 (4)能认识常用的图例,学会在地图上区别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 三、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为:比例尺的公式、判断方向的三种形式 本节课的学习难点为:运用比例尺计算两点间的实地距离 四、本节课的教法: 根据《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本节课主要运用了“阅读、观察、归纳、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地图,阅读文字资料,使学生能够从文字资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初步学会和掌握阅读、观察地图的基本的方法和技巧。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和使用地图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课程学习的方法。 五、本节课的学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独学、群学”的学习方法。在“自主学习”部分,主要提倡学生采用“独学”的方式思考完成问题。在“合作探究”部分,主要采用“群学”方式,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完成问题。 六、本节课的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从生活中应用地图的例子引入本节新课。 2、认识“学习目标”、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习什么知识。 3、自主思考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的题。全部反映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通过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完成活动题,能够充分地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在此部分,主要采用“独学”方式,要求学生以自学为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