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际头洋隧道施工组织设1

际头洋隧道施工组织设1

际头洋隧道施工组织设1
际头洋隧道施工组织设1

际头洋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1、地质地貌:际头洋隧道地处丘陵地区,线路横穿一山脊,山体由厚层残积坡积粘性土组成,未见弱~强风化基岩裸露。全隧道均为II类围岩。

2、水文地质:地下水主要为风化层孔隙—裂隙水,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较贫乏,但地下水位均在隧道顶上,对隧道具有一定的影响。

3、地震:本把区比震裂裂度为VI度,设计按VII度设防。

4、工程的特点和难点

本隧道的特点是:地处丘陵地区,埋深浅、围岩软、跨度大。本隧道的施工难点在于左右洞开挖时如何控制围岩变形,避免塌方,保证施工安全。

5、主要工程数量

1、洞口工程

挖土方49734m3;喷射混凝土120m3;混凝土1554m3;浆砌片石1271m3;回填土4638m3。I级钢筋3217 Kg;II级钢筋105435 Kg。

2、洞身工程

挖土方45829m3;喷射混凝土3761m3;模注、回填混凝土12757m3;1级钢筋14819Kg;2级钢筋784421Kg;型钢445954Kg;钢管18946Kg;钢板7886Kg;中空锚杆69650Kg;钢纤维101689Kg。

3、水沟电缆槽

I级钢筋20527Kg;混凝土377m3。

4、路面工程

I级钢筋3284Kg;II级钢筋1341Kg;混凝土1685m3。

5、装修工程

防火涂料底漆6797m2;黄色防火涂料6797m2;水泥砂浆47m2;瓷砖2266m2。

二、主要技术标准

1、设计车速:隧道几何线型与净空按80km/h设计。

2、隧道净空:基本总宽度(单洞)9.75m,建筑限界净高5.0m,检修道净高2.5m。

三、施工部署

1,工期:2001年7月1日—2002年12月31日,共计549个日历天。

2、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工程质量等级优良。

3、文明施工与安全

文明施工做到:施工工地布置有序、材料堆放规范合理、三管两线整齐安全、安全标牌责任明白、施工排污经过处理、防洪系统警钟常呜、隧道弃碴防止流失、施工干扰降到最小、用火用电安全规范。

安全生产目标:消灭重伤以上事故,年轻伤负伤颁率达到6‰以下。杜绝高空坠落事故、隧道塌方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机械事故的发生。

4、施工场地布置:在隧道出口左侧布置发电机房、空压机房、材料库房、混凝土拌合站、变电站、钢筋加工场等生产设施;右侧布置职工食堂、宿舍和办公室等办公生活设施。在山顶较高地方布置高山水池。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5、施工总体安排

a、施工用电:初期自备120KW发电机发电供施工和生活用电,中后期在隧道出口安装200KV A变电站一座,供施工和生活用电,发电机备用。

b、施工用水:在山顶(避开线路)修建高山水池(50m3),并铺设直径80mm 钢管至洞口。在山溪边修建储水池,安装高扬程抽水机,铺设直径50mm钢管到高山水池。

c、施工用风(高压风):采用10m电动空压机2台(备用一台),保证洞内打眼、清孔等用风。

d、洞内通风:左右洞口各设一台30KW轴流通风机,采用直径600mm软式风管压入式通风。

e、洞内用电:设备用电采用380v电缆引入,照明用电采用36v低压。电缆敷设在边墙上的电力支架上。

f、施工总体安排

本隧道进口场地狭窄,如果进洞,需要先做出一段路基,而出口场地比较宽阔,适合驻地和施工场地布置。为使隧道及早开工,采用进口施工方案,即左右洞洞身开挖、衬砌均从出口向进口方向施工。待洞身施工基本完成后,再开挖进口洞门和边坡防护工程施工。

施工主要项目有:洞门开挖,中导洞开挖、中隔墙混凝土浇注,左右洞开挖、

初期支护、二次衬砌混凝土,水沟电缆槽混凝土浇注,洞内混凝土路面浇注等, 其施工顺序和施工时间安排如下图示:

g 、劳动力组织

本隧道拟由我公司专业隧道施工队担任施工。该队设施工技术室、物资设备室、安全质量检查室和综合办公室等职能部门及开挖班、初期支护班、混凝土衬砌班和机电班等生产班组,各工种配制齐全,施工设备优良,具备独立大型隧道施工能力。拟投入本隧道施工的技术人员8人(工程师4人,助理工程师4人),其他管理人员12人,开挖班80人,初期支护班40人,混凝土衬砌班60人,机电班20人,炊事班10人,共计230人。劳动计划和机构组织见下图。

左洞施工

左洞施工

(人)

h、材料供应计划

凡进场物资必须有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单,并经过现场点收和取样复验,合格后方能用于工程。

物资采用跟踪管理,每批进场物资生产厂家、进场时间、使用时间、数量多少、质量状况、用于何部位必须填制专用跟踪卡,以便对物资的质量进行长期检验。物质供应计划见下表。

物资供应计划表

i、设备供应计划

凡进场设必须保持良好状态,故障设备一律不准进场。设备管理实行定机定人,包保责任制,经常保养、维修,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对易损件进行一定数量的储备,机械一旦出现故障,保证在最短的时间恢复设备的性能。下表仅到出施工设备的数量和进场时间,试验设备由经理部试验室提供。

施工设备计划表

四、各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程序

1、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期间做好便道修建、营地建设、场地平整、设备安装、调试等,

达到开工条件。便道修建尽量利用既有道路拓宽并重做泥结石路面。施工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推土机进行。营地生活房屋除食堂采用砖墙、油毡石棉瓦屋面外,其它采用活动房屋。生产房屋采用竹围墙石棉瓦屋面。施工前对场地进行统一规划,特别是排水系统。全场地做到布局合理,占地面积小,少占好地。场地平整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推土机进行,对钢筋加工场地面进行8cm厚混凝土硬化。施工初期安装设备主要有发电机、空压机、抽水站、拌合站等,并经试运转,保证安装质量。

2、洞口施工

洞口开挖前先进行开挖边界施放和技术交底,而后开挖天沟和天沟铺砌。对于洞顶上部的积水坑以疏导的方式进行引排,避兔水渗入洞内,如果无法引排,则必须在洞内施工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注浆封闭等。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自上而下分层开挖,预留出边坡保护层,人工挂线刷坡。进口防护一次按设计进行永久防护,出口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作锚杆群和喷混凝土临时防护,第二步待明洞施工完成后作永久防护。临时防护如下图示。

洞口开挖加固正面图

3、中导洞施工

中导洞开挖宽度6.9m ,开挖高度5.82m ,断面形式如右图示。

中导洞开挖采用中空锚杆注水泥—水玻璃双浆液超前支护,开挖采用人工全断面开挖,出碴采用人工装机翻斗。一个循环开挖长度为钢拱架支撑的间距,即每开挖出一榀钢拱架的位置便停止开挖,进行喷射混凝土(5cm 厚)封闭,打系

统锚杆、注浆,挂钢筋网,安装钢拱架,喷射混凝土到设计厚度。临时支护完成后再进入下一循环。

中隔墙混凝土浇注计划在开挖完成后再进行,但必须进行监控量测,掌握围岩变形信息,必要时对钢拱架进行加固支撑或缩小钢拱架间距,以策安全。中隔墙混凝土浇注采用特制大模型,泵送混凝土分层浇注,一次浇注长度8~12m 。

4、明洞施工

本隧道进口不设明洞,出口明洞长度为27m ,左右洞明洞同时施工,计划分三次完成。

明洞的施工顺序为:绑扎仰拱钢筋—浇注仰拱与填充混凝土—模板台车就位—绑扎边墙与拱部钢筋—浇注混凝土。模型采用模板台车,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弯制,就位绑扎。钢筋绑扎完成后,用与混凝土同等级的水泥砂浆垫块垫起,以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混凝土浇注采用泵送混凝土,捣固采用附着式震动器和插入式震动器联合振动,以确保混凝土密实。混凝土养护采用复盖浇水,保证混凝土有良好的凝结环境。

5、右洞施工

右洞在明洞施工完成后采用台阶法先行施工,施工顺序为:中空超前锚杆—上半断面预留核心土开挖—上半断面初期支护—挖核心土—下半断面开挖—仰拱边墙初期支护—中隔墙U 型钢临时支护—铺设环向盲沟及防水层、浇注仰拱混凝土—墙拱二次模注混凝土衬砌。

上下台阶同时施工,台阶长度视围岩稳定情况而定,围岩较差,台阶长度3~

690582

70

线路中线导洞中线

5m,围告稳定台阶长度可适当增加,但以方便出碴为宜。喷射混凝土封闭、打系统锚杆上下断面同时进行,钢架安装、喷射混凝土到设计厚度仅在下半断面进行,即上台阶开挖完成后,进行拱部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封闭,打拱部系统锚杆。下半断面开挖完成后,喷射仰拱、边墙钢纤维混凝土封闭,插打仰拱、边墙系统锚杆、安装墙拱钢架,喷射混凝土到设计厚度。

二次衬砌混凝土一般在围岩变形稳定后进行,但考虑本隧道围岩较软弱,在必要情况下(如围岩收敛长时间不稳定),可采用衬砌紧跟的办法,使二次衬砌混凝土与初期支护共同受力,以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二次衬砌混凝土模型采用模板台车,混凝土采用泵送混凝土,震捣采用附着式震动器和插入式震动器联合振动,混凝土养护采用浇水养护。施工工艺如下图示。

6、左洞施工

同右洞。

7、水沟电缆槽施工

8、路面施工

9、隧道装修

五、主要施工方法

根据本隧道的施工特点和难点,确定施工方法的原则是:非爆破、短进尺、多循环、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非爆破就是采用人工开挖或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尽量减小对围岩的扰动。短进尺就是一次开挖长度控制在格栅钢架的间隔长度。多循环就是缩短循环时间,增加循环次数,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保证施工安全。强支护就是严格按照设计进行初期支护,保证格栅钢架的间距、锚杆的间距和长度、喷混凝土的强度和厚度达到设计要求。勤量测就是按规范和设计要求的量测项目和量测频率认真量测,及时整理量测资料和信息反馈。早封闭就是初期支护和二衬混凝土及早封闭成环,形成良好的受力条件。

1、施工控制

测量:控制测量和定位测量由公司精测队负责实施,完成后出据测量成果报告书,向隧道队交底,隧道队技术室对控制测量、定位测量桩撅放护桩保护。施工测量由隧道队技术室实施,主要做好隧道的平面控制、高程控制、开挖断面控制等,在实施测量过程中,严格执行测量双检制,确保隧道平面位置、高程、净空满足设计要求。隧道施工约一半后,再由公司精测队对隧道的控制桩撅、已完成段隧道轴线进行全面复核测量,确保隧道准确贯通。测量均应按照规定的同等级精度作业要求进行,及时的提出成果报告,一般检测互差应小于2倍的中误差,可用原测成果,若大于该值或发现粗差,应由监理部会同监理进行检测处理。

圬工控制:混凝土、砂浆配合比由经理部试验室经试验后提供,施工队试验员根据砂石含水量将理论配合比调整为施工配合比,经技术主管签认后实施。在圬工施工过程中,施工队试验员进行全过程跟踪检查,并按要求制作试件和对试件进行标准养护、送检。经理部试验室派员抽检,确保圬工质量。

2、圬工拌合、运输

普通混凝土拌合采用30m3/h拌合站,喷混凝土拌合采用强制式拌合机,水泥砂浆拌合采用砂浆拌合机。普通混凝土拌合和水泥砂浆拌合在洞口进行,喷混

凝土拌合在专用拌合车上进行。普通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水泥砂浆运输采用机翻斗或独轮车,喷射混凝土由搅拌机直接卸入喷射机料斗。普通混凝土配料计量采用全自动电脑控制,水泥砂浆配料计量采用高位磅称,喷射混凝土配料计量采用预先称量装袋。

2、超前支护

本隧道的超前支护按设计为小导管超前注浆。注浆浆液为水泥—水玻璃双浆液,其配合比为:30#水泥浆?水玻璃=1 ? 1。

小导管超前注浆

通过在隧道拱部超前打入带孔眼的小导管,将水泥—水玻璃双浆液高压注入,渗透至地层的有效范围内,以达到改变地层参数,提高地层自承能力的目的。同时,小导管起着纵向梁的超前支护作用。针对工程实际情况,采用强度较高的水泥—水玻璃双浆液注入地层中扩散胶凝,在隧道周边形成一个承力圈。

a 注浆小导管的主要设计参数:

Ⅱ类围岩循环进尺0.5~0.8 m。导管长度 3.0~4.0 m,导管外插角10度,搭接长度0.75m。注浆材料:水泥-水玻璃双浆?水为1 ? 1,注浆压力:0.3~0.5Mpa 。

b 施工机具:风钻、双浆液注浆泵。

c 导管加工:导管采用直径50mm、壁厚5mm无缝钢管,头部加工成锥头,尾部焊接直径8mm钢筋箍,管身钻直径8mm注浆孔,如下图示。

铁箍预留止浆段8mm注浆孔钢管

d 布孔插打导管:根据设计间距(中导洞80cm,左右洞50cm)在开挖轮廓线上放出导管位置(施工中可以在支撑钢架上标定导管位置),先用气腿式风钻按设计位置和外插角钻直径40mm导孔,而后将加工好的导管沿导孔打入。

e浆液配制:水泥浆液和水玻璃浆液分别配制,而后按1∶1的比例送入注浆机的混合器中。

水泥浆液的配制:水泥∶水=1∶1、0.8∶1。为改善水泥浆液的性能,一般掺入早强剂、塑化减阻剂、悬浮剂和惰性材料等。

水玻璃浆液:注浆时要控制浆液的浓度和模数两项指标。市售水玻璃浓度在50~56波美度,而注浆要求浓度在30~45波美度,配制时可加水稀释,要边加水边搅拌边用波美计测量,直刊达到要求浓度。模数量水玻璃中SiO 2与N a 20克分子数的比值,市售水玻璃的模数在1.3~3.5之间,注浆要求其模数在2.4~2.8之间,若低于此值,Sio2含量低,不易胶凝或胶凝强度低,若高于此值水玻璃粒度大,不宜泵送,但结石强度高。

f 注浆:注浆系统如右图示。

按先下后上的顺序注浆,注浆前要对导管内的杂物、泥土进行清理,然后连接管路开泵注浆。

当相邻注浆孔有浆溢出或注浆压力达到1Mpa 以上、注浆量达到设计数量即可终结注浆。终结注浆后应将该孔用木楔堵塞。注浆工艺如下图示。

3、土方开挖

浆液搅

中导洞土方浅埋段采用台阶法开挖,深埋段采用全断面开挖,左右洞采用短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开挖前由技术人员先进行开挖轮廓线施放,而后进行人工开挖。开挖时利用简易脚手架,人员在脚手架上用风镐或洋镐自上而下开挖。上台阶开挖的土方,直接由人工翻到下台阶,上下台阶的土方由人工翻到皮带输送机上,机翻斗或自卸汽车从皮带输送机下接装,并运出洞外。开挖循环长度为U 形钢架间距,即浅埋段0.5m,深埋段0.8m。开挖安排足够的人员,保证在2小时内完成一个循环。

4、初期支护

初期支护由喷射钢纤维混凝土、素混凝土(仅在中导洞有)、系统锚杆、挂钢筋网(仅在中导洞有)和格栅钢架(仅在中导洞有)、U形钢架组成。当开挖进行一个循环后,立即喷射5cm厚钢纤维混凝土封闭围岩,而后打系统锚杆、安装U型钢架、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到设计厚度。喷射混凝土前应对开挖轮廓线的位置进行检查,超欠挖应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对围岩表面进行清理,清除浮灰和松动土块,清除方法主要是利用高压风清除。

①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由试验室试验确定,采用强制式拌合机拌合,拌合时将水泥、骨料、钢纤维一起加入拌合机中搅拌2min,而后再加入水和外加剂拌合5min,保证拌合均匀。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前,先用速凝砂浆在面上设置检验条,喷射时分层进行,喷头距受喷面0.6-1.0m,分段分区自下而上进行,保证已喷的表面均匀、光滑、平顺。其工艺流程为:

喷射砼的厚度检验采用埋设钢筋标尺的方法,围岩粘结力的检验

采用埋设拉环法进行抗拉试验,强度检查采用制作试件检查。

②中导洞系统锚杆采用直径22螺纹钢筋,间距和排距均为0.8m,长度2.5m,梅花形布置。左右洞系统锚杆采用中空注浆锚杆,长4m,间距和排距均为0.8m。

水泥砂浆锚杆打设前先在喷混凝土面上标定锚杆位置,而后用气腿式风钻(支架经过改装,可垂直向上打眼)沿径向打直径40mm眼,填装润湿后的锚固药卷,填装数量初次经过计算确定,即锚杆眼的体积与锚杆体积之差,后可按以前的经验数量填装,原则是必须在锚杆安装后锚固药卷材料充满整个眼孔。锚固药卷填装后用风钻将锚杆顶入。

中空锚杆打设前先施放出锚杆位置,而后用风钻按设计方向直接打入,安装止浆塞、垫板、螺帽等。注浆浆液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浆液,注浆方法同超前小导管注浆。

③中导洞环向支护采用格栅钢架,左右洞环向支护采用U型钢架。格栅钢架和U型钢架均在洞外分片加工,运入洞内安装。边墙部分人工安装,临时固定在锚杆上,拱部部分利用多功能台车安装,与边墙部分按设计连接牢固,调整垂直度和间距,焊接纵向连接钢筋,固定牢固。

④中导洞在安装格栅钢架前绑扎钢筋网,先按设计间距绑扎环向钢筋(利用锚杆头作固定),而后在环向钢筋上绑扎纵向钢筋。钢防水层铺设

5、防水层构造为塑料盲沟、无纺土工布、EVA防水板等。设计采用吊环法铺设。

①.材料选择:按设计采用70×30塑料盲沟和EV A防水卷材,其主要技术指标应达到:横向抗拉强度≥19Mp,纵向抗拉强度≥21Mpa;横向断裂延伸率≥650%,纵向断裂延伸率≥600%;横向热尺寸变化率≤2%,纵向热尺寸变化率≤-4%;低温弯折性达到-35℃无裂纹;抗渗性达到0.2Mpa压力下24h无渗透;耐酸性稳定。无纺布采用300g/m的短丝无纺土工布。

②喷射砼基面处理

鉴于喷射砼基面凹凸不平,敷设前应对其进行处理。当喷射砼局部凹凸大于下述要求,则应进行处理。

墙:D/L=1/6拱:D/L=1/8

L:喷射砼相邻两凸面间的距离。D:喷射砼两凸面间凹进的深度。

除上述要求外,喷射砼基面不得有突出的钢筋及钢管头,部的有名流水,否则应进行处理(水泥砂浆堵或引水管排侧沟)。此外,在断面变化或转变处的阳角用水泥砂浆抹成半径大于或等于15cm的圆弧,阴角抹成半径大于或等于5cm 的圆弧。

③塑料盲沟铺设:塑料盲沟按环向铺设,其纵向间距为8~12m,铺设前先施放出位置,沿盲沟位置间隔1m用冲击钻打眼,安装U形卡,固定塑料盲沟。塑料盲沟应在二次喷混凝土前安装,以使塑料盲沟与喷混凝土面相平,但在喷完混凝土后必须立即将塑料盲沟面上的混凝土清理干净。

④铺设无纺布

无纺布环向全断面铺设,采用冲击钻在喷混凝土面上钻孔,孔内装膨胀管,用木螺钉将无纺布和吊环(建议将吊环改为暗钉粘结块或粘结条)固定在膨胀管上。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可将暗钉块改为暗钉条,即将防水板裁成宽5cm的条形,沿隧道纵向将无纺布钉牢,以增加防水板铺设时的粘结点,防止防水板塌落。防水板暗钉条环向间距:拱部0.5~0.7m,边墙1.0~1.2m,暗钉点间距掌握在30~50cm,在凸凹不平处应增加固定点,无纺布必须紧密钉牢在初期支护上。不得脱落、松动或空白。

⑤铺设防水板

采用暗钉法防水板铺设。全断面施工时逐环顺序进行,首先,裁剪卷材,要考虑各边的搭接长度。墙拱防水板铺设时,在隧道拱部标出隧道中线,再使防水板横向中线与这个标志重合,立即用压焊机将防水板热合于暗钉上,再由拱顶依次向两边铺设。待整幅防水板铺设好并经检查确认固定牢固后,再用塑料热合机顺预留板间接缝搭接部位进行焊接。分布施工时按施工范围下料,并预留不小于50cm备下组防水板连接。

防水板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

必须采用暗钉法,防水板与粘结块之间要粘接牢固,防止在施工中脱落。

要保证相邻两防水板搭接宽度。短边不小于150mm,长边不小于100mm,否则将造成搭接不够或过宽,焊机吃不进去,导致焊机行走困难,并产生皱折,影响焊接质量。

相邻两幅接缝需错开,并错开结构转角处不小于600mm,以保证与下一组衬砌防水板搭接的宽度及操作方便。

防水板焊接:防水板焊接处采用热合焊接法,即用热合机将铺设好的塑料防水板焊接到一起。每条焊接宽度不小于10mm,且均匀连续,不得有假焊、漏焊、焊焦、焊穿现象。

整个防水板焊接完毕后,必须逐环逐道进行质量检查。防水板间焊缝一般用肉眼检查,当两层经焊接在一起的板呈透明状、无气泡,即熔为一体,表明焊接牢固严密。必要时,可用充气法检查。检查方法是:5号注射用针头插入两条缝中间空隙,用气筒打气检查,当压力表达0.15Map时,停止充气。压力表不降或因材料继续变形压力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在20%以内,保证2分钟内不漏气,说明焊接良好,反之则有问题,应进行检查和修补。

⑥防水层的保护

由于所用防水板较薄,抗刺戳能力较弱,因此在防水层施工后,必须严加保护。在无保护层处绑扎或焊接钢筋时,应注意采用防护措施,如设临时挡板等,以防机械操作和电火花烧伤防水板,浇筑砼时,振捣棒不直接接触防水层,以免损伤。在二次衬砌砼作业前,应对防水层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有破损、孔洞等,采用同质材料热焊修补。

6、二次混凝土衬砌

①准备工作:首先全面检查隧道中线、高程、断面净空尺寸,各项净空尺寸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检查防水板有无脱落、损坏;检查试运转所采用的砼输送泵、震动器、衬砌模板台车等。

②钢筋施工

采用出厂和现场抽样实验性能、规格合格、无锈蚀的钢筋,在洞外加工场切割、弯制、焊接成片,半成品钢筋片在衬砌段模板台车上与仰拱预留钢筋连接固定,每安装一片钢筋,便半焊接半绑扎纵向钢筋,形成二次衬砌钢筋骨架。所有钢筋加工精度、焊接质量和安装精度均需满足技术规范要求。

③ 混凝土浇注:

拼装式模板台车要求结构稳定,尺寸精确,且结构简单,拆装移位方便,模板表面光滑,接缝严密,施工缝模板垂直、牢固,能较好的满足砼输送泵灌注砼快速施工的要求。

采用C25、抗渗等级为S 6的混凝土,砼输送泵分层水平、对称灌注,附着震捣器结合插入式震动器振捣密实。并在拱顶端头模板上安装外露管,当泵输砼从外露管管口溢出砼后停止,以确保拱顶砼灌注饱满。

混凝土养护采用洒水保湿养护。 六、隧道防水

隧道防水原则是以排为主、防排结合、综合治理。主要是通过泄水盲沟、防水层以及沉降缝、施工缝的止水带、止水条来完成的,达到隧道内基本干燥的要求,保证结构和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

1、间隔8~12m 设置MF12型塑料排水盲沟一道。

2、在喷混凝土与二次衬砌之间设置EV A 卷材防水层。

3、在施工缝设置缓膨型橡胶止水条。 3、在沉降缝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

5、混凝土掺加防渗抗裂膨胀剂。 七、监控量测 1、监控量测准则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监控量测,以位移数据作为信息化管理目标,是新奥法

围岩初期支护防水板加土工布施工缝橡胶止水条安装示意图

围岩

初期支护

防水板加土工布

围岩

初期支护

防水板加土工布沉降缝橡胶止水带安装示意图

的基本要素。鉴于地质条件、洞室埋深、施工方法和支护手段各异,影响围岩的变位因素很多,目前大多数采用最大允许位移值和位移速度来制定判断标准。

最大允许位移值U max拱部U max = 1.2 ·(B / f1.5)

侧墙U max = 4.5 ·(H1.5 / f 2)

式中:B—洞室跨度(m);f—普氏岩石坚固系数,

H—自拱脚到底板边墙高度(m)。

最大容许位移速度

2、监控量测内容

3、监测目的、方法和措施 a. 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

监测目的:掌握己挖段地质情况,推断未挖段地质情况,达到地质超前予报的目的;通过对支护的观察,分析支护受力状况。

量测方法:用罗盘对围岩层面、节理、裂隙进行测量,眼看、手模对围岩、支护进行描述。

相应措施:发现异常情况,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b 周边位移

监测目的:通过位移量测,掌握围岩变形动态,从而分析围岩内力情况。 量测精度:±0.06mm 。

量测方法:用坑道周边收敛仪测量如

右图示两条水平线和四条斜线的收敛值。

相应措施:发现收敛过快,应分析原,及时加强支撑和围岩加固注浆。

c 拱顶下沉

监测目的:掌握拱顶围岩变形情祝。

量测方法:将铟钢尺悬吊在测点,用精密水平仪测量标高。 量测精度:±0.1mm 。

相应措施:发现拱顶下沉速率过快,应增加量测频率,加强支撑和拱顶围岩注浆。

d 土体垂直位移

监测目的:通过对土体垂直位移量测,掌握土体垂直变化情况。 量测方法:在隧道两侧布点,用地质钻机钻孔,安装沉降管及沉降环。要求成孔倾斜度不大于1%。沉降管在孔口连接,并用胶带包括,逐节下入孔中,用送环器将沉降环沿管壁送到欲测位置,安装一个沉降环后即用水沉砂回填至第二个沉降环位置,安装第二个沉降环。依次将沉降环安装完毕。沉降环

1.7m

2.5m

路面 设计标高

道中线

安装完成后即用水平仪测没孔口标高,用探头测定沉降环位置,并换算成标高,记录在沉降观测表中。

量测精度:±1mm 。

相应措施:发现土体垂直位移超过允许值,应对土体加强加固注浆,以保证隧道两侧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安全。

e 围岩压为和两层衬砌间压力

监测目的:通过对围岩压力和两层衬砌间的压力量测,掌握围岩压力变化情祝和衬砌受力情况。

量测方法:通过在测点埋设压力盒固定支架和导线保护管,在支架上和保护管内安装压力盒和导线,用频率接收仪测定压力盒钢弦震动频率,根据压力盒标定曲线可以查出压力盒所受的压力。因此,对每一个类型的压力盒埋设前必须进行稳定性、防水密封性、压力标定、温度标定的检验。

量测精度:±0.02Mpa

相应措施:发现应力超过允许值,及时向设计单位反映,改变初期支护和二次模注支护设计,确促隧道安全。

f 钢架应力

监测目的:通过对钢架应力量测,掌握钢架受力情况。

量测方法:格栅钢架的受力观测采用电阻应变片式钢筋计,焊接在切断后的格栅钢架的主筋上,代替主筋。埋设前对钢筋计做拉压两种受力状态的标定和防水防潮处理,埋设时注意量测屏蔽线的绝缘要求和使钢筋计处于不受力状态。每

个量测断面在拱顶、拱腰两侧和边墙两侧、仰拱底设置钢筋计,共十二个,如图示。测量仪器采用YJ —5型静态应变仪。

二衬混凝土

喷混凝土

压力盒

钢格栅主筋

钢筋计

量测精度:±0.02Mpa。

相应措施:钢架受力超过允许值,应改变钢架主筋直径或加密钢架布置。

g锚杆抗拨力检测

监测目的:掌握锚杆与围岩锚结情况。

量测方法:用锚杆拉拔器拉拔。

锚固力标准:到达设计锚固力。

相应措施:如果锚固力偏低,必须增加锚杆长度或加大锚杆孔直径。

h围岩弹性波

请专业监测单位进行监测。

4、监测数据处理方法

①对围岩及支护状态观测,应详细记录洞内各项作业。时间与进尺,描述每一开挖断面的工程地质断面和水文地质断面,记录描述支护厚度、质量等情况。绘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纵剖面图。

②对围岩收敛变形和支护钢架应力,记录填写日变化量和累积变化量的日报表,绘制累计日变化量与时间、累积变化量与进尺关系散点图,按下述函数关系进行回归分析。

σ=Alg(1+T) σ=Alge-B/Tσ=T/(A+BT)

σ=A(e-B/T-E b/T)σ=AT2+BT+C

式中:σ——变形值或应力值

T——测量时间或开挖进尺;A、B和C分别为回归常数。

根据回归曲线的拟合好坏程度,及选择相关系数或方差最小的函数为该量测数据的回归拟合曲线,并求得回归趋势,对洞室稳定和支护状态进行预测判断。

③对于地表沉降观测,除对各断面最大沉降点进行如同洞内变形观测点一样绘制沉降与时间、沉降与进尺关系散点和回归分析外,尚需绘制各量测断面各测点的沉降关系及沉降槽曲线,绘制最大沉降点沿隧道纵向的沉降关系曲线。

5、施工监测管理

①工程施工前,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及工程的施工进度,编制详细的监测实施作业计划及其相应的保证措施,作为生产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报请监理工程师和业主批准。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施工组织设计 第1章概述 1.1 编制范围 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范围为《野鸡山隧道渗漏水处理工程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中所有施工内容。 1.2 编制依据 1.2.1《野鸡山隧道渗漏水处理工程方案设计》; 1.2.2 公司拥有的施工设备、管理水平、技术力量和以往隧道工程建设的施工经验; 1.2.3 国家、交通部现行的技术标准、施工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

《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年版);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GBJ10-89)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1.2.4 国家、交通部、河北省政府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规程、规则、条例; 1.2.5 现场调查、勘测资料。 1.3 编制原则 1.3.1 安全第一的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法。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1.3.2 优质高效的原则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ISO9002质量体系,积极推广、使用“四新”技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施工中加强标准化管理,控制成本,降低工程造价。 1.3.3 方案优化的原则 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对隧道破除、防排水、防护、衬砌等关键工序进行多种施工方案的综合比选,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择优选用最佳方案。 1.3.4 确保工期的原则

隧道施工管理办法

宁棋高速公路第四合同段 法办理隧道施工管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宁棋高速公路 第四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工程技术部 二六年十月十日OO 隧道施工管理办法 一、施工准备 施工队在开工之前应绘制施工场地总布置图。主要包括大型机械安装、维修和存放,砂石料场地硬化、施工设备、生活区、加工场地硬化、运输便道、 弃渣场地、临时排水设施等。 结合施工图纸,确定施工方案,编制队施工组织设计,并编制进度计划。 临时工程在隧道开工前基本完成,运输便道应满足使用限期运量和行车 安全的要求,风水电设施应靠近洞口,机械安装和管线及早架设并符合有关 规定。 制定安全制度采取安全措施,并对职工进行岗前安全教育,技术交底和

培训。 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因工程行为造成的破坏要有处理措施。弃渣场 完工后进行熟土覆盖并绿化。 施工测量 隧道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按下表执行,水准测量困难的山岭地 带四、五等水准可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以上隧道要进行贯通设计,2000m 平面控制测量 控制线公路路量测桥位桥梁级等量制测隧道洞外控量测 特大>5000m二等三角长隧道>特6000m桥 特特长隧角、导三等三2000~5000m4000~6000m线道大桥特特长隧角、导四等三1000~2000m2000~4000m线大道桥 隧中长高速公路、一级特级小三角、一1000~2000m500~1000m 导线道公路大桥二级小三角、二级及二级以<大中桥<隧道1000m500m导线下公路 三级导线三级及三级以 下公路 量的技术要求三角测 测回数角三角形测平均边长起始边长最弱等和差误闭相对中中误差相对中误边长DJ DJDJ级)())(差差(km3″″

路基路面施工组织设计复习进程

路基路面施工组织设 计

八、初步施工组织计划 一、施工组织机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表 二、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包括总工期、节点工期)、安全目标 三、对项目重点、难点工程的理解及施工方案、工艺流程 四、保证措施 1.质量体系与保证措施 2.工期保证措施 3.人员安排与保证措施 4.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5.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施工后期的场地恢复措施 6.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7.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 8.标准化管理及保证措施 9.支付保障措施(有关民工工资、劳务分包、材料采购、设备租赁、工程分包等的按期支付保证措施)

第一章施工组织机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总体进度计划 表 一、施工组织机构 本工程一旦中标后,我们将立即组建云南省楚雄州彩云至嘉公路工程项目经理部,现场管理机构框图如下:

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根据本项目所在路线分析,我公司拟将项目经理部、拌和站、料场分别设于本项目路线中间位置的右侧,实行挂牌施工制。所设置平面图大致如下: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三、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表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第二章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包括总工期、节点工期)、安全目 标 一、质量目标: 标段工程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为合格;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为优良。 二、工期目标: 计划总工期为32个月,计划开工日期:2014年11月1日;计划完工日期:2017年6月30日,具体开工日期以监理工程师签发的开工令为准。 其节点工期如下: 1、施工准备计划于2014年11月1日开始,于2014年12月31日完成; 2、路基工程计划于2014年12月1日开始,于2016年12月31日完成; 3、桥涵工程计划于2014年12月1日开始,于2016年8月31日完成; 4、路面工程计划于2017年1月1日开始,于2017年4月30日完成; 5、排水工程计划于2015年3月1日开始,于2016年12月31日完成; 6、软基处理工程计划于2015年2月1日开始,于2015年11月30日完成; 7、其他工程计划于2016年7月1日开始,于2017年6月30日完成; 三、安全目标: 实现“四无”,“一控制”、“一达标”即: 1、“四无”:无职工因工死亡事故、无重大交通责任事故、无重大火灾事故、无机破事故。 2、“一控制”:职工年重伤频率控制在0.5‰以下。 3、“一达标”:安全生产达国标。

电力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北京

昌平区顺沙路(大汤山桥~昌顺界)电力管线工程 电力隧道工程 施工方案 审批人: 审核人: 编制人: 北京路鹏达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011年03月15日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法 第四章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第五章安全施工措施 第六章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第七章工期安排及保证措施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1.1.1设计文件﹤昌平区顺沙路(大汤山桥~昌顺界)电力管线工程电力隧道工程﹥施工图纸; 1.1.2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程、标准 1)《北京市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56-2001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3)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7)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8-2002 8)市政工程有关技术规范 9)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

10)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的《结构设计手册》 11)电力基建工程施工工艺手册土建.电缆沟道分册 12)地下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13) 北京市绿色施工管理规程与图列; 14)公司颁布的ISO9000标准质量体系文件及内部体项目管理体系文件等。 第二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随路建设电力管线,使电力管线工程设计满足当地电力发展未来需要,为当地电力未来发展预留接口,同时保证道路运行安全。沿顺沙路由规划6#路至大汤山桥永中北23.0米、大汤山桥至规划5#路道路永中北22.0米新建一条2m*2.3m暗挖电力隧道;新建电力管线全长9.35公里,电力隧道长685米。 2.1.工程地质及水文情况 1)场地总体概述 拟建场地地处北京市昌平区南部,场地起伏不大;地面高程为36.23~37.84米,西低东高; 2)土层分布情况 本地区地层主要为人工堆积土层、新近沉积层和一般第四纪沉积层;拟建场区地形较为平坦,电缆隧道所在范围内具体土层自上至下为:

双向六车道专用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况及重点分析 1.1编制说明 本工程为*****工程土建**标段施工,位于*****附近,主要工程有1#隧道进口段(东线1985m,西线2020m),连接1#隧道匝道(南口东线匝道1105.196m,南口西线匝道733.574m),以及匝道出口连接**路的改建道路,道路全长495.213m。 1.1.1编制依据 ⑴本标段招标文件、设计图纸、补遗书等相关资料。 ⑵现场踏勘所获取的有关资料。 ⑶我公司在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和研究成果,及现有的施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科研水平、机械设备配套能力和资金投入能力。 ⑷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则、质量技术标准,以及***在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规定。 ⑸国家、部委颁发的其他相关规范和标准及省、市有关规定。 1.1.2 编制原则 ⑴全面响应招标文件的原则 我单位在充分理解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的基础上编制本投标施工组织设计,遵守、执行招标文件各条款的具体要求,完全响应招标文件关于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质量、进度等相关要求。 ⑵风险可控的原则 根据我单位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对本工程的风险进行辨识,并进行分析评估,进而制订相应的风险预案和控制措施,有效控制施工安全风险,确保安全施工。 ⑶质量保证的原则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贯彻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标准,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和管理。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控制有序”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工程质量目标,结合本工程的特征与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强、技术先进、措施完善的质量保证措施,努力把本工程建成“浙江省建筑安全及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争创优质工程。 ⑷工期保障的原则

双连拱隧道中导洞开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双连拱隧道中导洞开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1、迳古潭〔二〕隧道设计为双连拱隧道,进口里程K73+157,出口里程为K73+620, 隧道全长463m,线路纵坡2.5%。 隧道开挖区岩性以千枚状板岩,粉砂状千枚岩为主的软质围岩,岩体结构松散, 呈强风化-全风化状。开挖区内构造发育,可视破碎带达 6条之多。 隧道渗水以第四系孔隙水,构造带裂隙水为主,遇雨水天气,隧道涌水量成倍增 长。 2、中导洞开挖主要工程数量:挖石方 12000m 3,喷射C25砼810 m 3 ,钢拱架支撑 246T 。 【二】机械设备及人员安排 为加快隧道施工进度,安排隧道一队、隧道三队两队分别从进口、出口钻进, 人员安排 2【三】施工计划安排 1、 中导洞开挖所需机械、设备见进场设备报验单。

分台阶开挖,具体进度安排如以下图: 2002/10 2002/11 年/ 2002/9 【四】主要施工方法 中导洞超前是双连拱隧道的必须工序,通过中导洞的施工,进一步探明隧道开挖区的地质、水文情况,为隧道正洞施工方案的确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根据隧道围岩及构造发育情况,隧道的开挖采取两台阶法施工,掘进施工采取短进尺,弱爆破,反铲挖掘机扒碴,装载机倒退出碴,自卸汽车运至弃碴场的方法。 中导洞的临时支护采取锚、喷、网、格栅钢架联合支护及超前支护措施,具体施工方法为: 1.中导洞开挖; 〔1〕掘进: 采取两台阶开挖,上台阶超前3-5m。根据围岩情况每循环进尺1.0-2.0m。爆破为微毫秒爆破,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2〕扒碴: 上台阶的弃碴采用反铲挖掘机扒至下台阶,并与下台阶弃碴一道运出洞外。 3〕出碴、运输 采取装载机倒退出碴,自卸汽车运至指定弃碴场的无轨运输方式 2.中导洞支护: 因隧道围岩较为破碎,且严重风化,为保证施工安全,开挖后应及时封闭,具体施工措施为:〔1〕锚杆:采用? 22砂浆锚杆,锚杆单根长度3m,间距1X 1m,梅花型布置, 锚杆采用全长锚固,锚杆抗拔力不小于 3.0T; 〔2〕钢筋网:采用? 8钢筋网,网格间距20X20cm,钢筋网沿开挖面敷设,并 与锚杆尾部焊接固定; 〔3〕格栅钢架:I类围岩钢架1榀/0.8m、II类1榀/1.0m、山类围岩1榀/1.2m, 格栅拱脚处不得超挖,应采取人工挖槽就位。格栅主筋与锚杆尾部焊接固定。格栅纵向联结筋采用? 22钢筋,环向间距1根/1.0m; 〔4〕超前锚杆:采用? 22钢筋,外插角3-5°,间距30cm,单根长度3.5m,尾 部与钢架焊接,平均每2m 一环,每环20 根; 〔5〕喷砼:采用C25砼,喷砼厚度15cm,喷砼时应向下而上依次进行。 五】质量保证措施: 1.所有施工材料坚持先检后用,不合格的材料禁止用于工程施工; 2 .施工过程坚持〝三检制〞及监理检查合格的质量控制制度; 3.洞内每10m 设一组观测点,定期观察围岩、拱顶下沉、水平收敛情况,并将测量结果及时反馈给施工技术人员以便对中导洞支护参数、尺寸进行调整; 4.密切观察掌子面围岩的变化情况,并及时调整隧道的支护参数。 六、安全保证措施:

桥梁及路基施工组织设计策划方案

五、施工组织设计 1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1.1工程概况 1.1.1设计标准及要紧工程量 本项目位于某某地点。A段由两条平行道路组成,北侧为主道路,南侧为县内村道。主道路西接沿海大通道(隧道北,ZK126+060),东至刺窄尾海堤。起点桩号 K0+000,终点 K0+944.571,全长 944.571m;主车道采纳双向2车道,车道宽度12.0m,两侧各有1.5m 硬路肩,路基总宽15m;道路等级:二级公路,双向 2 车道,设计速度采纳 60Km/h。县内村道全长324.625m,道路车道宽度6.5米,路基宽7.5米。 要紧工程量为: 1)路基工程:路基挖方16677 m3(其中清淤泥16278 m3);路基填方295586m3(其中填石206910 m3);软基处理:抛石挤淤108109 m3,底部换填碎石13022m3;排水沟等905m;浆砌片石护坡3997m3;植物护坡25224m2。 2)路面工程:15cm厚级配碎石基层13344 m2,20cm厚泥结碎石临时路面12322 m2;15cm厚3%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10874 m2,15、

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2868 m2, 22、18cm厚混凝土面板12332 m2。 3)桥涵工程:小桥1×16m/2座,中桥3×25m/1座;涵洞20m/1道(1-φ1.0m钢筋砼圆管涵)。 4)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沿线交通标志3个,路面标线465.43 m2。 1.1.2气候环境 工作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如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20.8°C,2月平均气温12.9°C,8月平均气温27.6°C。区内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为1055mm。常年风大,全年≥8级大风104天,为福建强风区之一。 1.1.3地形地貌及水文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特征 本工程厂址附近地貌单元要紧为低山丘陵和海岸,主厂区所在刺仔尾山体呈近东西向伸展,向东延伸入海,绝对标高 25.00~131.64m,山体坡度一般为15°~45°,山顶浑圆或平坦,山谷间分布有冲沟、洼地,山顶及山脊处地形宽缓,多数被第四系覆盖,厚度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XXX 施工组织设计 第1 章编制说明 根据建设单位标前会和答疑会精神以及现场的实地踏勘,结合我公司多年来在公路、市政道路、立交桥等类似市政工程施工中所积累的经验,依据我公司的施工、技术、机械装备和管理等综合水平编制标书,若中标我们将在此基础上遵循合同要求,进一步按照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标准编制出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严格按照经过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确保工程实施。 1.1 编制依据 (1) 《XXX施工招标文件》。 ( 2 )招标文件中明文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及有关现行的国家和省部级规范和标准。 (3)XXX工程扩大初步设计,宁镇公路立交图纸。 1.2 编制原则 ( 1 )充分遵循招标文件条款的原则。 ( 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我公司的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的履行合同。 ( 3)按照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正确选择施工方案,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 4 )“严格贯彻安全第一”原则。 5 坚持优化技术方案和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在施工中发扬创新精神,以科技为先导,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积极寻求为建设单位节约投资的合理化建议, 对技术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 1.3 编制目的在满足建设单位各项要求条件的前提下,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全优,力争施工工期提前,把施工对周边环境破坏和扰动控制在规定要求范围内。 第2 章工程概况 2.1 工程地理位置及范围 2.1.1 工程位置 XXX工程位于南京市主城东北部,南起宁镇公路与宁栖路交叉口,北止于纬一路,全 长3.78km。其中本标段A主线331.502m, B主线335.252 m及其他支线道桥。如附录1所示。 2.1.2 工程范围 (1)道路部分:A主线自A0+000?A0+184.902; B 主线自B0+000?B0+214.952。 (2)桥梁部分:A 主线自A0(A0+184.902)?A6(A0+331.502); B 主线自B0(B0+214.952)?B5(B0+335.252)。匝道 C D E、G H; F线 桥。 排水部分: 宁镇路边排水暗渠一条。 2.2 设计概况 2.2.1 桥梁工程 A 主线桥:里程桩号A0+184.902 ?A0+331.502,长146.6 m。 墩基础:钻孔浇筑端承桩,8根桩径1.2 m 12根桩径1.5 m桩长范围15.0?20.0 m 4个6.0m X2.4 m 矩形承台、3个5.2 m x 2.2m矩形承台,桥台处13.25 m X5.2 m 矩形承台。 下部结构:6个T型墩柱。 上部结构:箱梁146.6 m,一联5跨等高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高1.4 m。桥面系:7cm的C25防水混凝土找平层、3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B 主线桥:里程桩号:B0+214.952 ?B0+335.252,长120.3m。 墩基础:钻孔浇筑端承桩,16根桩径1.2 m 6根桩径1.5 m桩长范围15.0?20.0 m 4个5.2m

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摘要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的基本依据。根据施工文件要求、隧道工程特点、围岩条件、工期要求、周围环境、施工技术装备和施工力量等技术与经济因素,在确保安全、经济的前提下,编制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其目的是保证工程按设计要求的质量、计划规定的进度与合理的设计预算,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 xx 隧道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对施工工艺、机械装备、监控量测、工序安排、劳动组织、材料供应、工程投资、场地布置等,作出合理的规划,并提出了组织措施和充分预计可能出现问题的对策, 制定了工期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和环保措施等。另外,根据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基本施工工序、劳动力安排及工期要求等,编制了施工形象进度图、网络计划图和施工横道图。根据隧道工程规模大小、洞口地形特点、弃渣场位置和水源情况及工期要求等,本着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充分利用地形、因地制宜的原则编制了施工场地布置图。确保隧道施工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 本次设计是一次一栋办公楼结构设计,结构设计是在建筑物初步设计的基础上确定结构方案;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进行结构布置,并初步估算,确定结构构件尺寸,进行结构计算。结构计算包括荷载计算、内力分析及截面设计,并绘制相关的结构施工图。 关键词:隧道;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技术措施;结构;内力;施工图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 1.1 编制依据及原则 (7) 1.1.1 编制依据 ............................................................................................................................ 7 1.1.2 编制原则 .......................................................................................................................... 7 1.1.3 项目目标 ............................................................................................................................ 8 1.2 工程范围及工程数量 . (9) 1.2.1 标段范围 ............................................................................................................................ 9 1.2.2 主要工程数量 .................................................................................................................... 9 1.3 工程地质条件 . (9) 1.3.1 地形地貌 ............................................................................................................................ 9 1.3.2 气象 .................................................................................................................................... 9 1.3.3 地质条件 ............................................................................................................................ 9 1.3.4 水文地质条件 .................................................................................................................. 10 1.3.5 地质构造 .......................................................................................................................... 10 1.3.6 地震烈度 .......................................................................................................................... 10 1.3.7 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问题 .............................................................................................. 10 1.3.8 工程特点及难点 .............................................................................................................. 10 1.4 隧道施工环境 .. (11) 1.4.1 施工用水 .......................................................................................................................... 11 1.4.2 施工用电 .......................................................................................................................... 11 1.4.3 通讯 .................................................................................................................................. 11 1.4.4 交通运输 .......................................................................................................................... 11 1.4.5 地材供应条件 (11) 第二章 施工准备 (14) 2.1 现场布置 (14) 2.1.1 主工作面选址 .................................................................................................................. 14 2.1.2 弃渣场地及卸渣道路布置 .............................................................................................. 14 2.1.3 大宗材料堆放场地和材料库布置 .................................................................................. 14 2.1.4 生产房屋和生产设施布置 .............................................................................................. 14 2.2 人员及机械配备 . (15) 2.2.1 队伍安排及劳动力组织 .................................................................................................. 15 2.2.2 施工机械设备的配置 ...................................................................................................... 16 2.3 施工技术准备 .. (17) 2.3.1 熟悉图纸资料和有关文件 .............................................................................................. 17 2.3.2 技术交底 .......................................................................................................................... 17 2.3.3 技术保障 .......................................................................................................................... 17 2.4 施工现场准备 .. (17) 2.4.1 复查和了解现场 .............................................................................................................. 17 2.4.2 确定工地范围 .................................................................................................................. 17 2.4.3 清除现场障碍 (17)

隧道爆破方案.(DOC)

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一期工程新牌坊~郑家院子、郑家院子车站、郑家院子~唐家院子区间 爆 破 施 工 方 案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项目总工程师: 项目安全质量负责人: 编制人: 2007年12月20日

爆破方案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属重庆轨道交通公司新建轻轨3号线一期工程,位于重庆市渝北区,本标段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一个地下车站和两个地下区间,线路总长1487.347m,其中新郑区间长894m,郑家院子车站163.8m,郑唐区间427.947m。 新郑区间由上下行两条单洞单线组成,起讫里程为SK14+753.67~SK15+647.25,线路位于半径分别为325m、338m 的曲线上。其中SK14+753.67~SK15+113为明挖段,SK15+113~+647.25为暗挖段,埋深为5~14m。 郑家院子站为三层地下岛式车站,为明挖地下车站,埋深2m,主体结构为箱型框架结构,结构总宽20m。 郑唐区间为单洞三线结构,起讫里程为SK16+112.053~SK16+540明挖地下段,其中SK16+340~SK16+540段为敞开段。 主要工程数量包含:开挖土石方41万方,回填土石方20万方,灌注砼数量76391方,喷砼数量10390方。 二、工程地质 该标段地表上覆人工填土、粉质粘土、强风化基岩,下伏基岩为呈互层状的砂岩和砂质泥岩,岩体呈大块状的砌体结构,裂隙不发育~较发育,岩体较完整,地下水贫乏。或厚度小于1.5倍压力拱高度的中等风化砂岩和砂质泥岩,洞室围岩V级。 上覆层及下伏层厚度在本标段内变化较大,地质构造复杂。 隧道暗挖段围岩类型分别为Ⅳ、Ⅴ、Ⅵ级,其中Ⅳ级围岩长696.32m,Ⅴ级围岩长236.769m,Ⅵ级围岩长136.78m。 三、工程特点及周围环境 1、本标段工程位于重庆市主城区,钻爆施工不但要有严格的安全要求,而且还有严格的减震、降噪要求。 2、本标段车站工程及郑唐区间工程所处地段地面建筑物众多,

路基路面施工组织设计

路基路面施工组织设计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八、初步施工组织计划 一、施工组织机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表 二、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包括总工期、节点工期)、安全目标 三、对项目重点、难点工程的理解及施工方案、工艺流程 四、保证措施 1.质量体系与保证措施 2.工期保证措施 3.人员安排与保证措施 4.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5.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施工后期的场地恢复措施 6.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7.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 8.标准化管理及保证措施 9.支付保障措施(有关民工工资、劳务分包、材料采购、设备租赁、工程分包等的按期支付保证措施) 第一章施工组织机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表一、施工组织机构 本工程一旦中标后,我们将立即组建云南省楚雄州彩云至嘉公路工程项目经理部,现场管理机构框图如下:

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根据本项目所在路线分析,我公司拟将项目经理部、拌和站、料场分别设于本项目路线中间位置的右侧,实行挂牌施工制。所设置平面图大致如下:

三、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表

第二章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包括总工期、节点工期)、安全目 标 一、质量目标: 标段工程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为合格;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为优良。 二、工期目标: 计划总工期为32个月,计划开工日期:2014年11月1日;计划完工日期:2017年6月30日,具体开工日期以监理工程师签发的开工令为准。 其节点工期如下: 1、施工准备计划于2014年11月1日开始,于2014年12月31日完成; 2、路基工程计划于2014年12月1日开始,于2016年12月31日完成; 3、桥涵工程计划于2014年12月1日开始,于2016年8月31日完成; 4、路面工程计划于2017年1月1日开始,于2017年4月30日完成; 5、排水工程计划于2015年3月1日开始,于2016年12月31日完成; 6、软基处理工程计划于2015年2月1日开始,于2015年11月30日完成; 7、其他工程计划于2016年7月1日开始,于2017年6月30日完成; 三、安全目标: 实现“四无”,“一控制”、“一达标”即: 1、“四无”:无职工因工死亡事故、无重大交通责任事故、无重大火灾事故、无机破事故。 2、“一控制”:职工年重伤频率控制在‰以下。 3、“一达标”:安全生产达国标。

赵家坝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模板

赵家坝隧道施工组 织设计

新建铁路兰州至重庆线夏官营至广元段LYS-5标段 赵家坝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 一) 编制依据 1、兰渝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新建铁路兰渝线夏官营( 不含) 至广元段( 不含) 土建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文件》, 招标编号JS -002。 2 、兰渝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夏官营( 不含) 至广元段( 不含) 土建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LYS-5标段工程量清单及甲供、甲控材料清单。 3、兰渝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夏官营( 不含) 至广元段( 不含) 土建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文件答疑书》。 4 、中铁第一堪察设计院编制的《新建铁路兰渝线夏官营至广元段招标文件》LYS-5标段初步设计招标用图。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性标准及现行的行业标准、规范。 6、本标段工程拟投入的施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等资源。 ( 二) 编制原则 1、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对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和政策, 严格执行建设程序。 2、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遵循隧道施工工艺规律、技术规律和安全生产规律, 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及施工顺序。 3、全面规划、统筹安排、保证重点、优先安排控制工期的关键工序, 确保合同工期。 4、运用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 科学的确定施工方案。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 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5、充分利用我部现有的施工机械, 扩大机械化施工范围, 提高机械化程度, 改进劳动条件, 提高劳动效率。

6、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图, 尽量减少临时工程, 减少施工用地, 降低工程成本。 7、采用流水施工方法、网络计划技术安排施工进度计划, 科学安排冬、雨季项目施工, 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节奏地进行。 ( 三) 编制范围 新建铁路兰州至重庆线夏官营至广元段LYS-5标段经理部四分部, 起讫里程范围: DK390+234~DK390+886, 正线652m。工程内容包括: 征地、桥隧道、无碴道床、站场土石方、房建及其它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 大临工程等。 二、工程概况及特点 ( 一) 工程概况 赵家坝进口位于桔柑乡赵家坝东南方向, 起讫里程范围: DK390+234~DK390+886, 正线652m。 沿线地表水主要为江河水、溪水、沟水, 地表水系发育,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及岩溶裂隙水; 不良地质主要为滑坡、泥石流、岩堆等; 特殊岩土表现为黄土、软土( 松软土) 、膨胀岩; 本标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 ( 二) 地形地貌 属秦岭-昆仑纬向构造体系被后期构造体系改造, 出露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志留系等中生界、古生界的地层, 山间盆地内仍零星出露第三系白垩系等新生界、中生界的砂岩、泥岩、砾岩等。 ( 三) 气象特征 位于甘肃省东南部, 属北亚热带湿润向暖温半湿润过渡的季风气候, 受境内高山深谷地形的影响, 在气候上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气候差异悬殊, 垂直分带的差异性明显, 河谷炎热, 山地寒冷。年平均气温14.6℃。最高温度38.6℃, 最低温度-8.6℃, 年平均降雨量471.9, 相对湿度58%。

市政道路及下穿隧道引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市政道路及下穿隧道引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目录 (01) 第一章概述 (02) 第一节编制依据 (02) 第二节工程概况 (02) 第二章施工组织及现场管理 (03) 第一节施工组织机构的建立 (03) 第二节施工组织机构图 (03) 第三节管理职责 (04) 第三章施工前期准备 (08) 第一节技术准备 (08) 第二节施工现场准备工作 (09) 第三节工程测量放线 (09) 第四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10) 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11) 第一节施工总体安排 (11) 第二节保证工期的措施 (11) 第六章主要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5) 第一节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15) 第二节雨污水管道及配套井施工方案 (16) 第三节路面工程施工方案 (22) 第四节路肩墙 (30)

第五节桥梁工程 (30) 第六节涵洞工程 (38) 第七节排水工程施工 (40) 第八节标线施工 (41) 第七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42) 第一节工程质量组织管理保证措施 (42) 第二节工程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42) 第三节工程质量资源保证措施 (43) 第四节施工质量管理 (43) 第五节工程试验及质量检测程序 (43) 第八章劳动力安排计划 (49) 第九章材料供应计划 (50) 第十章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52) 第十一章雨季施工措施 (56) 第一节雨季施工措施 (56) 第十二章文明施工措施 (58) 第一节现场总平面管理 (58) 第二节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 (58) 第三节文物保护措施 (58) 第四节粉尘控制措施 (59) 第五节废气控制措施 (59) 第六节污水处理 (59)

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完整版)

2.3.3.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2.3.3.1.路基工程概况 2.3.3.1.1.路基主要工程数量 本标段线路里程DK164+800~GDK179+300.路基长约1.79Km,占本标段线路总长12.3%。区间路基土石方102.92万施工方,站场路基土石方448.44万施工方,路基主要工程数量见表2.3.3-1。 2.3.3-1表路基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表

2.3. 3.1.2.路基工点类型 本标段路基工点类型主要有:风沙路基、边坡防护路基、黄土路基、黄土路堑。 2.3.3.2.路基面形状和宽度、路基基床、过渡段 2.3.3.2.1.路基形状 路基面形状为三角形路拱,由路基中心线向两侧人字排坡。曲线加宽时,路基面仍保持三角形。 由中心向两侧设4%的排水坡。路基排水设施的纵坡,不应小于2‰,地面平坦地带或反坡排水地带,仅在困难下,方可减少1‰,单面排水坡段长度不宜大于400m,必要时增设横向排水设施引入附近的沟渠或涵洞。排水设施如侧沟、天沟、排水沟或截水沟应按1/50频率设计,沟顶应高出设计水位0.2m。 2.3. 3.2.2.路基宽度 区间直线地段路基面宽度:路堤宽度:单线7.8m;路堑宽度:单线7.7m。曲线地段路基面加宽按照规范要求加宽。 2.3.3.2.3.路基基床 ⑴路堤基床表层填筑A组填料,厚0.6m;基床底层填筑1.9m掺5%水泥改良土。路基本体填筑C组填料。路堤边坡坡率1:1.5~1:1.75; ⑵路堑基床表层换填0.6m厚的A组填料和0.1m厚的中粗砂内夹铺一层两布一膜;基床底层1m厚换填掺5%水泥改良土。路堑边坡坡率1:1.25。2.3.3.2.4.过渡段 GDK174+282 GDK165+150 GDK174+407.00设置路隧过渡段,GDK164+900、GDK168+905.00、GDK174+300设置路涵过渡段,GDK169+328.29设置路桥过渡段。 2.3.3.2.5.路基工程施工要点 2.3. 3.2.5.1.路基工程管控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1. 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编制原则0 1.1编制依据0 1.2编制范围0 1.3编制原则0 2. 工程概况1 2.1线路概况1 2.2主要技术标准1 2.3征地拆迁简况2 2.4工程特点2 2.5工程难点3 2.5.1防水治水 (3) 2.5.2溶隙、溶槽的影响 (3) 2.5.3下穿高速公路 (3) 2.5.4湿喷混凝土 (3) 2.5.5超前地质预报 (4) 3. 所在地区特征4 3.1自然地理特征4 3.1.1地形地貌特征 (4) 3.1.2工程地质特征 (4) 3.1.3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6) 3.2交通运输情况6 3.2.1铁路运输 (6) 3.2.2公路运输 (6) 3.3沿线水、电、燃料等可利用资源情况7 3.3.1水源 (7) 3.3.2电源 (7)

3.3.3燃料 (7) 3.4沿线建筑材料分布情况7 3.4.1砂石料 (7) 3.4.2粉煤灰 (7) 3.4.3水泥 (8) 4. 施工组织安排8 4.1建设总体目标8 4.1.1质量目标 (8) 4.1.2安全目标 (8) 4.1.3工期目标 (8) 4.1.4环水保及节能目标 (8) 4.1.5技术创新目标 (8) 4.1.6职业健康目标 (9) 4.2建设管理组织机构和施工任务划分9 4.2.1建设组织机构 (9) 4.2.2主要管理人员及部门职责 (10) 4.2.3施工任务划分及施工队伍安排 (14) 4.3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14 4.3.1总体工期安排 (14) 4.3.2总体施工顺序 (14) 4.3.3主要阶段工期安排 (15) 4.3.4施工进度安排依据及原则 (15) 4.3.5主要进度指标的确定 (16) 4.3.6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18) 4.4施工总体平面布置示意图18 5. 临时设施方案18 5.1大临工程的分布及总体设计原则18

隧道施工技术方案总结

目录 1. 工程概况.............................................................................................................................................. - 1 -1.1. 位置交通................................................................................................................................... - 1 -1. 2. 地形、地貌............................................................................................................................... - 1 -1. 3. 地层岩性................................................................................................................................... - 1 -1. 4. 气象、水文、地震情况........................................................................................................... - 2 -1.5 主要技术标准............................................................................................................................... - 3 - 1.6. 工程特点、重点及难点........................................................................................................... - 3 - 2. 施工准备.............................................................................................................................................. - 5 - 2.1. 前期施工调查 ............................................................................................................................ - 5 - 3. 施工测量.............................................................................................................................................. - 7 -3.1. 地表控制测量 ............................................................................................................................ - 7 -3.2. 洞内控制测量 ............................................................................................................................ - 7 - 3.3. 洞内施工测量 ............................................................................................................................ - 7 - 4. 施工方法 ........................................................................................................................................... - 8 -4.1. 明洞及洞门施工........................................................................................................................ - 8 -4.2. 开挖.............................................................................................................................................. - 9 - 4.2. 1. 中导洞开挖..................................................... - 10 - 4.2.2.正洞V级围岩段开挖.............................................. - 10 - 4.2.3. IV级围岩开挖 .................................................. - 11 -4.3. 支护............................................................................................................................................ - 12 - 4.3.1.超前支护....................................................... - 13 - 4.3.2. 中空注浆锚杆................................................... - 16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