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主要事实与间接事实理论的演变

主要事实与间接事实理论的演变

主要事实与间接事实理论的演变
主要事实与间接事实理论的演变

主要事实与间接事实理论的演变

——读高桥宏志《民事诉讼法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

无论辩论主义的根据在于“私权自治”还是“为了发现真实”之合目的性考虑的产物,抑或是多元化根据而形成的历史性结果,至少在涉及以私的利益问题为对象的普通民事诉讼中应采用辩论主义。如作者提及,按照通说的观点,辩论主义包含三项含义:(1)直接决定法律效果发生或消灭的必要事实,只有在当事人的辩论中出现才能作为判决的基础;(2)法院应当将双方当事人无所争议的主要事实当然地作为判决的基础;(3)法院能够实施调查的证据只限于当事人提出申请的证据。在该书中,作者认为“自认”与“禁止职权证据调查”两个内容应当是放在证据法中来考虑的问题,因此在该书中其仅对辩论主义中的第一项内容来展开论述。

辩论主义的优势不言自明。一方面,当事者被赋予更多的权利,握有推动程序展开的主导权,无论是在纠纷事实还是在选择和适用法律上都直接限制了法官权力;另一方面,当事者的诉讼权利也使当事者负担一种积极参加诉讼并接受诉讼结果的责任,从而使诉讼和审判本身得以正当化。[1]辩论主义的第一层含义与主张责任紧密相连。在辩论主义下,只要是未被当事人主张的主要事实就不能作为法院裁判的基础;为了使主要事实能够作为判决的基础,当事人就必须对其进行主张,也就是说,对于某主要事实进行主张的责任在于当事人。辩论主义在现实诉讼中发挥的作用及机能与其说是尊重当事人的意思,毋宁说在于防止突然袭击。[2]因此,当事人只要集中于对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以及自己主张的事实即可。这样一来,是否造成突然袭击在实际上就成为判断是否违反辩论主义的关键。

那么哪些事实应当由当事人进行主张呢?也就是辩论主义适用的标准是什么呢?在诉讼法上,事实可以分为主要事实、间接事实及辅助事实三种。这里的主要事实简单说来指的就是作为法条构成要件被列举的事实,也就是要件事实。间接事实是指在借助于经验法则及逻辑法则的作用在推定主要事实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事实。辅助事实指的是用于明确证据能力或证据力的事实。

在日本通说的见解直接将主要事实与间接事实的区别作为适用辩论主义的前提,而其识别主要事实的标准便是实体法的法规构成要件。这是一种旧诉讼标

的理论下的一种观点,虽然兼子一主张纠纷解决说的目的论,但其并没有主张新诉讼标的理论。[3]一般认为,主要事实与间接事实的区分标准是适用辩论主义的前提,主要是由于依据“间接事实与证据的同质性”、“法官的自由心证主义”这两点来展开说明的。也就是说,在诉讼中,法院为了判断权利义务存在与否而进行事实认定,而能成为事实认定终局性对象的就是主要事实,就其与判断这种“主要事实存在与否”过程之关系而言,间接事实与证据处于相同的地位。因此在证据评价领域发挥作用的自由心证主义可以适用于间接事实存在与否的判断,反之,若是对于间接事实也要求必须经过当事人的主张,那么在当事人未进行主张的情形下,法院就不能利用通过证人证言等其他证据可以判明的间接事实,如此一来,势必使法官的事实认定陷于一种不自由及不自然的窘境,进而违反赋予法官自由心证主义的法律趣旨。[4]但这同样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于当事人在辩论中出现但未予争论的间接事实称为判决的基础,此时辩论主义并未发挥其防止突然袭击的功能。而且,在有证据以及间接事实存在的情形下,法官对事实进行认定不受拘束,法官可以根据间接事实而舍弃证据进行事实认定,从某种角度言,这也是一种突然袭击。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中一般会出现较多的间接事实,但对这些间接事实可能并没有进行辩论,而由法官直接适用,这是否妥当?如果要求当事人对作为定案依据的间接事实进行充分的辩论,如果其不约束法官心证,其作用又在哪呢?如果约束法官心证,那么其与主要事实的区分又何在?

正是在这众多的疑问之下,日本关于事实理论的学说开始有所变化。其经常使用的例子便是侵权行为中的“过失要件”。法学界过去较单纯地认为过失既是主要事实,但是作为主观方面的要件,要证明交通事故等情况的过失存在只能通过如司机驾驶时未注视前方或醉酒驾驶等具体的事实,这些事实以前都被作为推断主要事实是否存在的间接事实,但这样一来由于间接事实并不适用辩论主义,因此即使当事者提出这些具体事实,法院也可以不受其拘束。因此,仅仅把过失本身作为主要事实和适用辩论主义的对象并不妥当,谷口安平指出,“直到不久以前,法学界对要件事实和主要事实并未加以区别,而是作为同样的概念使用。但随着研究的进展,学者们才意识到有必要将这两个概念区别开来。”对此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当把辩论主义的范围扩展到重要的间接事实上,而另一种则主张上述那些具体的事实都可以作为主要事实,该观点目前已非常普遍。[5]如果这样,原先的被称为主要事实的要件事实应当被成为“构成要件要素”

或者“构成要件标识”,而使要件事实得以充实的具体事实则是主要事实。对主要事实进行这样的把握之后,作者认为即使这样,主要事实与间接事实的区别也不能作为决定适用辩论主义的有效标准。一些判例的出现一定程度也说明了这一问题。因此应当寻找新的适用辩论主义的标准,否则法官就无法对案件进行自由的判断。

对于此日本出现了三种学说:第一种观点认为,不论其是否属于主要事实,只要对于诉讼胜败产生影响的重要事实都适用辩论主义。第二种观点主张,不论是主要事实还是间接事实,所有的事实都必须经由当事人的主张才能作为判决的基础,不过当双方当事人对于主要事实的存在与否发生争议时,该主要事实就成为证明的主题,在法院直接针对该证明主题(主要事实)实施证据调查过程中,偶尔有可能在证据资料中出现能推定该事实存在与否的间接事实,在这种情形下,该间接事实即便未被当事人主张,也可以成为主要事实的判断资料。第三种观点认为,需要当事人主张的主要事实并不是由法律形式性作出规定的事实,而必须是在基于“该法律的立法目的”、“作为当事人的攻击防御方法是否明确”之观点以及“从审理的整理及促进之视角来看应认定事实的范围是否明确”之考虑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类型来归纳性的予以决定的事实。若对应于主要事实与间接事实这种区分而言,那么归纳性的认为需要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就是主要事实,而除此之外的事实就是间接事实。[6]从上述的三种观点中可以看出,适用辩论主义的标准已经转向了新诉讼标的理论下与程序保障相互关联的适用辩论主义的标准。这三种观点尤其是第一种与第三种在理论上可以说自圆其说,但是在实践中两者的难度可见一斑,何为对诉讼胜败具有重要影响的事实,这似乎对法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是在适用上近似于第二种学说。这样一来,法官的心证同样得不到解放。也有一种与第一种观点思路基本相同的观点,主张“将主要事实与间接事实的区别作为辩论主义适用之大致基准”,在具体的判断过程中,通过“防止突然袭击”的机能来予以调整。与此相对,也有观点主张应当继续维持“辩论主义只适用于主要事实”的命题,只不过对于法院未经释明就将当事人未主张的重要间接事实作为判决基础的情形,作为法院违反释明义务进行处理。针对临界性的事例如“当事人未主张事实且未响应法院释明”的情形,作者认为法院对此也不能进行认定,但这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问题,因为在实践中很难想象当事人会不响应法院释明。[7]

主要事实与间接事实的区别问题,不仅关系到辩论主义的适用,关系到自由心证的范围,同时其也关系到证明责任的分配问题。其学说的演变所带动的目的论及事实理论的演变已如上述,而事实理论的变化势必影响证明责任理论,因为证明责任理论正是以要件事实理论为依托,与实体法的联系最为紧密。因此,应当坚持原有的主要事实与间接事实区分的作用,而将一些重要的间接事实以立法的形式作出规定,规定在出现这些事实时,法院心证受其约束,这样可以做到兼顾自由心证及防止突然袭击。

从诉讼法角度言,有人主张在新诉讼标的论下加强法官的释明义务,对于对诉讼成败有重要影响的间接事实予以释明,但是,法官并不能想到所有的间接事实,如果对于法官并没有想到的间接事实其没有释明,那么当事人是否可以以此提起上告呢?如果允许,则上告审可能不堪其负。如果完全从程序角度来识别主要事实与间接事实,所带来的后果则是法官的能动性即自由心证原则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从某种意义上说,诉讼的目的还是要发现真实适用法律,实现实体法上对于利益的分配,如果完全借助于程序来对利益进行分配,虽然兼顾了程序正义,但却有可能失去实质的正义。诉讼判决的结果可以说还是依据实体法所确定的裁判规则判断的结果,因此作为判决结果确定基础的事实,应当维持原有的主要事实与间接事实以实体法规定作为其判断标准,并在审判实践中积累判例,将重要的间接事实予以法定化,以限制法官心证,达到防止突然袭击的目的。

[1]王亚新.社会变革中的民事诉讼[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41

[2] [日]高桥宏志著,林剑锋译.民事诉讼法——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38

[3] [日]中村英郎著,陈刚,林剑锋,郭美松译.新民事诉讼法讲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15.

[4] [日]高桥宏志著,林剑锋译.民事诉讼法——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41

[5] [日]谷口安平著,王亚新,刘荣军译.程序的正义与诉讼(增补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52

[6] [日]高桥宏志著,林剑锋译.民事诉讼法——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M].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3:345-346

[7]高桥宏志著,林剑锋译.民事诉讼法——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50

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对我们的启示

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对我们的启示 李雪妮10108086003 在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中,有两点转变特别值得我们注意,一是管理理论的人性假设基础,也就是说在管理理论所研究的管理对象是什么样的人,一是文化,包括企业文化、民族文化、潮流文化等,尤其是民族文化在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鉴于此,本文将西方管理理论对我们的启示分为两个大板块:人性假设的演变历史对我们的启示以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所启发的管理创新。 启示一:以人为本——西方管理理论中人性假设的演变及其启示人性假设是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基石和演化线索,我们可以从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中人性假设的演变里获得一些启示。 西方管理思想史上先后出现了六种主要的人性假设,即“工具人”、“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和“道德人”。 1.“工具人”假设。前泰勒时代,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高,管理范围往往只限于家庭或手工业作坊。与之相适应,这一时期形成了一种基于“工具人”假设至上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以主要用暴力取得绝对集权、组织结构简单、经验管理、以维护自身的权威与地位的稳定为管理的首要目标。 2.“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哲学和劳动分工的经济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为了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动机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3.“社会人”假设。“社会人”又称社交人,是人际关系学家埃尔顿·梅奥根据霍桑实验的结果于1933年在其发表的《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一书提出的。“社会人”假设理论认为人是有感情的社会性动物,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不仅是经济的,还是社会的,满足人的社会需要比满足人的经济物资需要更能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 4.“自我实现人”假设。这种人性假设是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该假设认为所谓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满足。 5.“复杂人”假设。随着社会的进步,在新的管理环境下,原有的管理理论

意境理论的演变流程

意境理论的演变流程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意境理论的演变流程 内容摘要:“意境”是中国古典理论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质的美学概念和审美范畴。“意境”作为一个理论范畴,只有先对其溯源探究,才能更好的把握这一理论发展的脉络。本文试图梳理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的脉络。 关键词:意境发展形成流程 “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论中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理论概念,也是我国古代美学的基本范畴。“意境”是指由实境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即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境外之境、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而“空白”是这一范畴的美学核心和重要特点。空白与实境,一隐一显,相互作用,形成巨大的艺术张力,拓展了艺术作品的审美空间。 意境一词最早是由代诗人王昌龄提出来的,明清时期才成为美学范畴,但其思想实质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的“意”、“象”。所以所以本文按照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发展的轨迹,把意境的形成和发展分为以下四个大时期。 一、先秦——意境理论的孕育时期 意境理论,就其源流来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一些典籍中。在《周易? 系辞》中有这么一段话“然则圣人之象,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已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虽然谈的是《易经》中卦名、卦象。但已可以算是中国古典文论中最早出现“意”和“象”的关系问题的篇章。而意境正是意象的核心。魏王弼则在《周易略例·明象》中作了进一步阐述:“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出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着。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已然展示了言、象、意三者之间的递进层次关系。意和象的统一,在此已具有美学的特定含义。又如《庄子》认为,万物本体和生命本原的“道”犹如“玄珠”,感官、理智和言辩都不能获得它,而具有象征意义的、虚实统一的“象罔”却可以把握它。庄子首先承认了言可以传达“形色名声”,指出了意、象、意之间的关系,为诗歌理论中“意象”、“意境”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不管是《周易》的“圣人立象以尽意”,还是庄子对“象”、“言”、“意”的讨论,都使我们看到了“意”、“象”的影子,这些影子不仅激起了后人对他们的继续讨论和完善,同时也成了后来意境理论形成的发端。 二、魏晋——意境理论的形成时期 魏晋玄学的兴起和发展,佛教的广泛传播和深入人心,尤其是言意之辩和形神之争,则直接影响到意境理论的产生和形成。玄学家王弼在《周易略例》中以老庄解《易》,进一步阐释了意、象、言三者的相互关系,在庄子的“得意忘言”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得意忘象”说,强调为“得意”而不可执着于“言”、“象”。而中国化的佛教——禅宗,标举“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否定了语言文字有表达佛理的可能

试析意境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试析意境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摘要:意境源自中国,它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演变,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审美范崎。本文旨在简单的梳理意境理论在中国的不同发展阶段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展示意境理论发展的独特脉络。 关键词:;意境起源发展 意境说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理论成果,它发源于老子的“道—气—象”范畴,它的发展同时贯穿于中国美学史的各个分期,直至唐代美学家提出“境”这个范畴标志着意境说的真正诞生。王国维在传统意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说”,对传统意境理论有所继续,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对传统的意境理论做了发展,剖析。从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到中国古典美学的展开总结,意境理论的发展构成了中国美学史的一条重要的线索。 中国古代意境理论的发展历程可分为意境学说的萌芽、诗歌意境论的成熟、诗歌意境美学特征的最终形成及其终结等几个阶段。在此,我首先探讨的是意境学说的萌芽到意境论的成熟这个历史阶段,即从先秦到唐代《二十四诗品》以前的意境理论。 意境学说在先秦时期已经萌芽。意境说早在唐代已经诞生,而它的思想根源可以一直追溯到老子美学,庄子美学。老子美学一般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美学体系的发端,其主要思想是“道—气—象”三个互相连接的范畴。在老子的眼中,万物的本体和生命是“道”,也就是“气”。如果脱离“道”、“气”就失去了本体和生命,就变得毫无生气了。[1]庄子继续并发展了这个思想,庄子的“言不尽意”说以及

“诗六义”(风、赋、比、兴、雅、颂)说等可以看作是意境学说萌芽的标志。并提出“象罔”,象是境相,罔是虚幻,象罔是有形和无形,境相与罔幻的完美结合。[2]这些片断式的言说从“意”与“象”、“言”与“意”辩证关系的讨论以及“风”、“比”、“兴”等艺术手法的阐释方面初步探讨了“意”、“象”、“言”关系以及创造手法问题,为意境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汉魏六朝时期,意境学说进入文艺研究领域。陆机、刘勰、钟嵘等文学理论家对情物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第一次铸成了“意象”这个词,并且对审美意象做了很重要的分析。《文心雕龙》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情意充沛,然后才能为诗。诗美飞扬或沉潜,必有情、意之驱动,无“情”焉得为诗?可是“情”与“物”一样,在佛学观念那里是被彻底否定的。他还首先提出了“隐秀”这一组范畴,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这样解释道:“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隐”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审美意象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不直接用文词说出来,“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二是用于说明审美意象的多义性。“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隐以复义为工”。而“秀”则说明审美意象应该鲜明生动,直接可感。它们既对立又统一,“隐处即秀处”,不直接说出来的多重情感要通过具体的形象表达出来。 意境说的发展构成了中国美学史的一条重要线索。意境说真正的诞生是在唐代。唐代美学家又在“意象”的基础上提出了“境”这个美学范畴。“境”作为美学范畴的提出,标志着意境说的诞生。[3]

20世纪管理理论与思想的发展演变

20世纪管理理论与思想的发展演变 随着历史的进程,管理的含义、内容、方式及特点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综观20世纪管理理论与思想史,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历史,其演进分以下几个阶段。 20世纪初至30年代:科学管理阶段(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 这一阶段对科学管理作出重要贡献的代表人物有: 1)“科学管理之父”——泰勒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德瓦尔钢铁公司总工程师泰勒致力于企业管理改革的研究,创造了一套科学管理方法,并于1911年出版了理论着作《科学管理原则》,提出以计划、标准化、统一管理作为三条基本原则来管理生产,代替以往的经验法则,从而奠定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标志着科学管理思想的正式形成,人们称之为“泰勒制”,泰勒也被誉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由于“泰勒制”的推行,使美国当时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3倍,对世界的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后,泰勒的追随者也对科学管理作出了重大贡献,主要有:亨利·甘特,创造了“甘特图”,提出了“劳动报酬奖金制”等;弗兰克·吉尔布雷在建筑业中研究发展科学管理,在动作研究、工作简化方面作出了独特贡献;埃默森,着有《十二条效率原则》一书(1912),被称为“效率大师”。 2)管理理论之父——亨利·法约尔 亨利·法约尔的理论贡献体现在他的着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当中,他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他的管理理论;①将管理职能与经营职能分开;②提出了组织经营的14条原则;③提出了能力与管理层次对应的原则(法约尔法则);④提出了合理管理幅度的原则以及在一定范围内同级下属可自行协商相关问题的法约尔跳板原则。此外,法约尔还提出了对管理者素质和知识的要求。法约尔所提出的上述管理的理论要素和原则,对后来的管理理论研究具有深远影响,很多方面直到今天仍然为管理工作者所采用。 3)组织管理之父——马克斯·韦伯 马克斯·韦伯创立了行政组织设计理论(又称古典组织理论),因而被称为“古典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主张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正式的、非人格式的“理论的行政组织体系”,他认为这是对个人进行强制控制的最合理手段,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有效形式,而且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方面优于其他组织。他的这些思想体现在其着作《社会和经济理论》之中。 此外,詹姆士·穆尼在与赖利合着的《组织原则》一书中,提出“协调、等级、职能”三原则,并提出管理是指导、激励别人的方法和技术,组织是把各种不同职责联系成一个协调的整体的方法。有突出贡献的英国着名管理专家林德尔·厄威尔,把泰勒、法约尔、穆尼等人的理论联系起来,系统化,并提出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三职能和预测、协调、指挥三项指导原则。 科学管理阶段的研究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这是科学管理的最大缺陷。 30年代到6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及管理理论丛林的发展阶段 行为科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这时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需要更先进的管理方法。此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之科学管理思想阶段及其管理方法不注重人的因素常导致管理效果欠佳,这就促使管理学家们从人类行为的角度对管理进行研究,提出了各种行为科

木桶原理的五个推论

木桶原理的五个推论 迟雅 木桶理论有五个推论: 第一个推论是,在木桶中只要有一块壁板不够高,木桶就不可能装满水。只有当所有的壁板都达到同一高度时,木桶才能盛满水。联系到生活实践你会发现,有很多事物和现象都有这个规律。比如,一个人,他的身体的某一个零件出现了毛病,他就病了。一个脏器衰竭了,整个人也就报废了。按照理论值,人可以活到120岁以上,可是,实际上能活动100岁的都非常罕见。为什么呢?因为在某个方面存在着短板效应。比如,中风,癌症,心脏病,糖尿病,心理疾病,等等。任何一个方面出了问题,都会导致生命的终结或者缩短。尤其是心脏这个发动机…… 因此,在养生方面,要关注木桶效应。注意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注意自己的心理维护,注意及时消除各种身心疾病。力争使身体中的“短板”得到补充。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生命水平,提高自己的寿命水平。 比如,一个人本来身体非常健康,但是,因为心理出了问题,失去了学习、工作能力,甚至自杀了。身体上所有器官再健康也没有意义了。那些患抑郁症的人,患精神病的人,多数身体器官都是正常的,没有器质性的病变。但是,由于存在着心理上的短板,就几乎残疾了。所以有病早知道,有病早治疗非常重要。

经典的木桶理论在人体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意义更大。比方:保证人体健康的基础因素有精神、运动、休息、饮食、环境等,缺一不可,差了不行;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一样也不可缺,不足也不成;人体在多种疾病共同攻击的情况下,抵抗和修复都是从最重的着手。这也是木桶效应的实际应用。 在这种情况下,改变了“短板”也就等于改变了全局。 养生方面是这样,产品质量方面也是这样。一件产品质量的高低,取决于那个品质最次的零部件,而不是取决于那个品质最好的零部件。比如,一架航天飞机的坠毁,往往不是发动机出了问题,而可能是一个密封圈出了问题。1986年1月28日上午11时39分,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上空坠毁。“挑战者”号的残骸散落在大海中,后来被远程搜救队打捞上来。经查,故障的原因就是右侧固体火箭助推器的O型环密封圈失效,毗邻的外部燃料舱在泄漏出的火焰的高温烧灼下结构失效,使高速飞行中的航天飞机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于发射后的第73秒解体,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 在有些问题上,细节决定成败。航天飞机“挑战者”号的坠毁,再一次印证了这个观点。在这次空难中,固体火箭助推器的O型环密封圈,就是整个航天飞机的“短板”。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得克萨斯州北部上空解体坠毁,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美国宇航局13日进一步确认,“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外部燃料箱表面泡沫材料安装过程中

试述王国维的意境理论

试述王国维的意境理论 新密市来集镇宋楼小学陈锋智 面对一个国学大师提出的人生三境界,我们当让要奉其为经典;但是,面对一个对社会无望而选择结束的知识分子提出的人生三境界,我们又当要如何思考呢? 王国维的三句话其实也就是展现了立志、磨练和顿悟的三个层次,看似很有道理,因为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辅相成。古人讲求的正途是读书,讲求耕读传家,所以对一个读书人而言立志求学,寒窗苦读,功成名就有所顿悟是很合理的一个过程。 王国维认为治学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这自然是借题发挥,以小见大。那如果按原词解,这几句是情感堆积、蕴酿期,是对下文“望尽天涯路”一种铺垫。喝酒的这个境界,是寒喧之后,刚数杯下肚,酒气略微上升阶段。此时,欢者更欢,愁者愈愁,不过,肚中纵有千番言语,表面上不大多“和风细雨”。灌水的这个阶段是,刚刚“触”网不久的菜鸟雏儿,打字不快,技术不懂,骂架不行,所以,不管论坛、聊天室,一般都比较“谦虚”,也不敢大动作灌水,还多是“新手上路,多多关照”之词,显得比较“礼貌”,比较“懂事儿”。然而,从“菜鸟雏儿”到“灌水专家”的心态与资格,也就在这个阶

段慢慢的成长起来了。 王国维的治学第二境界是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王国维则别有用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这当然又是王国维的高明之处。那么喝酒的这个境界则是酒至酣处,心雄万丈、脸飞红霞。此阶段,飞觞杯交,颐指气使,最来“感觉”的时候,嘴上豪言壮语:“干了!酒个嘛,水个嘛,喝个嘛,醉个嘛,倒个嘛,睡个嘛,干!”,“人生难得几回醉”,“人生几个秋,不醉不罢休”什么什么的,反正是狂语迭出,唾飞沫溅,一付一醉方休之气势。灌水到这个阶段,“雏鸟”羽翼渐丰,铁喙坚硬,已进化成“鹰隼”级别了,打字飞快,论坛、聊天室也论“混”了个“脸熟”了,静时也还如处子,“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模样;动时则如脱兔,呀、哈、呵、吗、拉、吓,招式齐出,胡搅乱打,三峡决堤,水漫金山,一副“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架势。 王国维的治学第三境界是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这是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国维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他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习题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一、单项选择题 1、自从有了人类集体劳动,就有了()。 A管理思想 B管理活动 C管理理论 D上述三者都有 2、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 A韦伯 B泰罗 C法约尔 D梅奥 3、人际关系学说理论认为,人是()。 A经济人 B复杂人 C自我实现人 D社会人 4、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A梅奥 B泰罗 C韦伯 D法约尔

5、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A管理的职能 B提高劳动生产率 C管理的原则 D提高劳动积极性 6、法约尔提出的管理原则有()。 A5项 B10项 C14项 D6项 7、后人称法约尔为()。 A管理理论之父 B管理过程理论之父 C组织理论之父 D科学管理之父 8、管理学产生的萌芽阶段是()。 A19世纪20年代~20世纪初 B18世纪~19世纪末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9、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反映在他的代表作()之中。A《科学管理原则》

B《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 C《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 D《社会和经济组织理论》 10、梅奥实验经历了()个阶段。 A4 B10 C5 D6 二、多项选择题 1、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A泰罗 B韦伯 C德鲁克 D梅奥 E法约尔 2、法约尔认为管理这一职能活动由()职能组成。A指挥 B计划 C组织 D人员配备 E控制 F协调 3、以下属于法约尔管理14项的有()。 A统一领导 B等级链

C管理宽度 D职权和职责 E集体精神 4、韦伯认为存在的纯粹形态的权利有()。A社会权利 B自然权利 C理性一合法权力 D传统权力 E超凡权力 5、现代管理理论的新思潮包括()。 A管理组织的虚拟化理论 B自我管理理论 C知识管理理论 D企业再造理论 E学习型理论 F人本管理理论 三、简答题 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现代管理论学派主要有哪些? 3、简述麦格雷戈的“X——Y理论”的要点。 4、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论述题

第二章 业态演变理论

第二章业态演变理论 第一节业态结构演变理论 零售结构演变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比较流行的理论,也是零售业理论中发展较早、也较为完善的理论之一。零售业结构,指零售企业在所有权、组织类型、组织规模和地理范围等方面的构成,其变化能够反映一个社会零售业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西方学者一直在探讨零售结构演变的规律,也发展出一系列旨在解释和预测零售结构演变的理论模型。每一个理论虽然都不能完全解释零售业发展的所有规律,但至少揭示了其发展的某一方面的规律。这些理论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类:循环理论和环境理论。 1、循环理论 循环理论认为,零售结构或业态以循环的形式向前发展,循环理论又包括以下三种理论。 (1)零售转轮理论 该理论是由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奈尔首先提出的。麦克奈尔认为,一种新的零售形式在进入市场的初始阶段,往往采取低定价、低利润的形式以提高市场占有率;然后,在取得一定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再改善服务设施,增加服务项目,于是导致经营成本不断增加,竞争优势减弱;于是,进入衰退阶段,被后起的低经营成本竞争者取代,零售车轮继续转动。 零售转轮理论研究的侧重点是阐述零售业中价格与投资效益的关系,认为新型组织形式的成功在于低成本的进入,站稳脚跟后就势必增大经营费用,而增大经营费用会导致另一种新型组织形式的出现。该理论提出以后,许多人以西方的专业店、百货商店和折扣商店的发展历史对其加以验证。也有人从消费趋势、竞争、经营范围等多方面对其必然性加以论证。而这一理论把成本和价格当作决定零售组织演变的唯一变量是把复杂的经济现象过于简单化了。同时,该理论的适用范围比较宽泛,没有与零售业紧密结合起来,因为其他的生产及服务性企业同样也存在这样的规律,围绕着成本、价格及利润不断轮回。 (2)零售生命周期理论 零售生命周期的概念来源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的戴韦森等人提出。该理论认为零售组织也向产品一样,有一个创新、成长和衰亡的过程,而

意境理论的演变流程

意境理论的演变流程 内容摘要:“意境”是中国古典理论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质的美学概念和审美范畴。“意境”作为一个理论范畴,只有先对其溯源探究,才能更好的把握这一理论发展的脉络。本文试图梳理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的脉络。 关键词:意境发展形成流程 “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论中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理论概念,也是我国古代美学的基本范畴。“意境”是指由实境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即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境外之境、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而“空白”是这一范畴的美学核心和重要特点。空白与实境,一隐一显,相互作用,形成巨大的艺术张力,拓展了艺术作品的审美空间。 意境一词最早是由代诗人王昌龄提出来的,明清时期才成为美学范畴,但其思想实质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的“意”、“象”。所以所以本文按照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发展的轨迹,把意境的形成和发展分为以下四个大时期。 一、先秦——意境理论的孕育时期 意境理论,就其源流来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一些典籍中。在《周易?系辞》中有这么一段话“然则圣人之象,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已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虽然谈的是《易经》中卦名、卦象。但已可以算是中国古典文论中最早出现“意”和“象”的关系问题的篇章。而意境正是意象的核心。魏王弼则在《周易略例·明象》中作了进一步阐述:“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出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已然展示了言、象、意三者之间的递进层次关系。意和象的统一,在此已具有美学的特定含义。又如《庄子》认为,万物本体和生命本原的“道”犹如“玄珠”,感官、理智和言辩都不能获得它,而具有象征意义的、虚实统一的“象罔”却可以把握它。庄子首先承认了言可以传达“形色名声”,指出了意、象、意之间的关系,为诗歌理论中“意象”、“意境”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不管是《周易》的“圣人立象以尽意”,还是庄子对“象”、“言”、“意”的讨论,都使我们看到了“意”、“象”的影子,这些影子不仅激起了后人对他们的继续讨论和完善,同时也成了后来意境理论形成的发端。 二、魏晋——意境理论的形成时期 魏晋玄学的兴起和发展,佛教的广泛传播和深入人心,尤其是言意之辩和

现代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现代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工商1401 赵博文 现代管理理论,是西方管理理论与思想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各种因素共同作用,持有不同观点的各个学派不断涌起,形成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形势。由此,各种新的管理理论不断出现,在交织碰撞中形成了现代管理理论的体系。 二战时期,随着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导致工业生产专业化和联合化在不断提高。传统的孤立、片面的管理方式无法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为管理学理论的创新提供了动力。而战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等辅助学科的发展又为管理理论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于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曾经的管理理论迎来了转变的机遇。 现代管理理论的生父切斯特·巴纳德早在1938年就提出组织以协作系统方式运作。然而他的思想当时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20世纪60年代,巴纳德的思想引发了现代管理理论重视系统理论及其与组织关联性的风潮。研究者们认为,组织以开放式系统方式运作。组织与外界环境间处在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中。管理者必须有效管理系统各个部分。 早期的管理学家,对于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创新是值得赞扬的。但随着更多管理原则中的例外情况在实践中的出现,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原先的管理理论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是

以权变学派主张的因组织、员工所处环境不同,组织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的理论。在其不断地研究中,它们将组织规模、技术的常规性、环境的不确定性及个体的差异作为影响管理方式变化的重要因素。另一个理论就是由人工智能之父,赫伯特·西蒙,结合了社会系统学派理论,通过吸收古典管理理论、行为学派理论及计算机科学理论所创立的决策理论。他提出要重视管理的决策职能,并提出人有限度理性行为命题和“令人满意决策”准则。倡导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不要寻求绝对最优方案,而要根据相应情况选择最满意的方案。可以说,这两种理论为主的新理论的补充,使现代管理理论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20世纪80年代后,社会、经济、文化迎来了更迅猛发展。其中的信息技术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出现,使世界经济信息化、全球化、一体化趋势加强、企业竞争加剧。由此,管理理论为了适应时代进步,又产生了更新的变化。如重视非理性主义倾向及企业文化的塑造、战略管理理论提出、企业再造理论出现,以及由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理论等众多观点的提出,使企业管理更重视通过信息技术为媒介。由高层管理者制定战略,由中下层管理者通过信息技术接收战略并针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重视企业对新经验、技术的学习,重视员工自身学习,从而使现代管理理论更好地融入企业现实发展中。而一直到今天,20世纪80年代后丰富发展的现代管理理论,还在影响着我们。 现代管理理论,是对近代管理理论的综合,是一门管理的科学。

木桶理论

木桶理论与公司治理 从《木桶理论》的“补齐短板”到执行的“没有任何借口”,当然有它的道理,但是它们似乎都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谈管理。企业高管败德行为的屡禁不止,却让人们不能不思考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企业中出现的问题并非都是员工的错,需要对管理者进行约束。这就需要对木桶理论做出新的解释,即除了关注木板的长短之外,对于“桶箍”的约束力进行一番审视,这正是公司治理需要认真对待的课题。 从“桶箍”的自我约束说起 木桶原理最初的含义,是指木桶的储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的长度,要想提高企业木桶的储水量就是要补齐短板。补齐短板当然可以多打水,但它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假定的前提之上,即木桶有严格的约束,形象地说就是桶箍牢靠,木桶不漏水。没有桶箍的作用,再长的板也只能是板,永远不会成为木桶;但是桶箍不牢靠,木桶打回来的水也会漏光。谁能保证桶箍牢靠的前提可靠呢?在通常的情况下,桶箍的约束合适与否主要靠管理者的自我约束,也就是说它似乎不成问题。 一般说来,一个人的自我约束包括他的工作姿态和获取私利的自控能力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工作姿态方面要克服惰性,努力工作;在自控能力方面要克服私欲,严于律己。管理者的自我约束也是一样,如果一个管理者没有很好的工作姿态,那么他的敬业程度就会大打折扣;但是在自控能力方面对也需要他对个人利益所得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对于前一种自我约束,管理者一般来说应该不成问题,因为企业家大多比普通人懂得自制,工作比较勤勉。这种自我约束实际上是通过自律而律他,这就好比通过桶箍的作用约束木板。但是对于后一种自我约束,并不是每一个管理者都能善始善终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趋利性,如果仅仅依赖管理者的自我管理,那么这种自我约束往往靠不住。 因为这涉及到水桶里水的分配。木桶里的水滴水不漏,分配完全由管理者决定时,就会形成一种特权。一般说来,管理者通过补齐短板多打水,个人所得也可以成比例的增长,管理者并不缺少补齐短板的动力。不幸的是,补齐短板后管理者总想得到更大比例的份额。譬如美国的“泰罗制”出现以后,列宁曾分析了一个典型的例子;某一生产作业面采用了泰罗制后,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了63%,工资只增加了27%,工厂主在同量的生产所得中所支的工资却减少了一半,因而泰罗制被称为“血汗制”。这种现象虽然残酷,但也不难理解,这出于管理者的趋利本性。 当然,管理者占取更多份额的私欲也得有一个限度,要受一定社会环境的限制,并不是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尤其当管理者不是木桶的唯一主人时,管理者在木桶里的水中分得多大份额并不能由他个人说了算,由相关利益主体经过权衡后确认。反过来说,在社会环境允许,被管理者能够承受的情况下,管理者按照约定的比例获得较高,有时甚至很高的收入也是正当的,据此进行管理也属正当管理,但这是假定管理者也能像善良的主人那样起好桶箍的作用。当管理者同时也是木桶的主人时,发挥好桶箍作用的动机是不成问题的。木桶里的水量增加,其所得无论是相对数额还是绝对量都是递增的,因而他都愿意加强自我约束。也就是说,管理者补齐短板与当好桶箍的自我约束是一致的,管理者的人格是统一的。他不会一方面勤勉地去补齐短板,另一方面让木桶漏水。 两权分立下的“桶箍”失灵 当管理者不是企业木桶的唯一主人时,“桶箍”的作用就有了微妙的变化,管理者自我约束的二重性产生了矛盾:管理者固然可以通过补齐短板使自己的利益成比例的增长,但是当管理者发现木桶漏水对个人有利时,能否进行严格地自我约束则面临着考验,即在对“木板”严格管理的状况下有可能故意放松“桶箍”,

意境理论的现代化世界化

意境理论的现代化与世界化 字体: [大中小]2007-08-21文章来源:文章作者:古风 意境理论的现代化与世界化 古风 一、意境理论的现代化 意境虽然是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的核心范畴,但它并没有随着中国古代史的终结而终结,而是一直存活到了现在,且保持着愈来愈旺盛的生命力。正如钱钟书先生说的,它“埋养在自古到今中国谈艺者的意识田地里,飘散在自古到今中国谈艺的著作里,各宗各派的批评都多少利用过。”这便是意境发展的实际情形。从梁启超的“新意境说”,到王国维的“境界说”,便拉开了意境理论现代化的序幕。随后,从宗白华、朱光潜和李泽厚的意境研究,到80年代以来的“意境热”,经过我国文论和美学界广大学人的百年奋斗,意境理论已基本上现代化了。[1] 意境理论的现代化有三种情形:一是以现代的眼光、现代的意识和现代的方法,从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的角度,来研究意境:或对意境原始资料进行梳理、类编和校注;或对意境范畴术语进行新的阐释;或研究古代文论家的意境思想;或研究古代文艺作品中的意境呈现形态;或溯源探流、建构意境发展史;或从哲学、美学、佛学、文化学、文艺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不同学科的角度研究意境;或运用比较的方法、系统论方法、符号学方法和模糊数学方法来研究意境,等等。有些学者还以现代文艺学科为参照,建构了意境学科体系,形成了“意境学”的新学科。二是以现代文论和美学为参照,给意境范畴注入了现代的血液,并将它建构在现代文论和美学体系之中。30年代,老舍先生将意境范畴和司空图、严羽、王夫之等人的意境观点,引入《文学概论讲义》之中。40年代,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专列一章谈“诗的境界”问题。这些是最早将意境范畴引入现代文艺学科建构所作的努力。进入80年代以来,大大加快了意境理论现代化的步伐:或将其建构在当代文艺理论体系中,如黄世瑜的《文学理论新编》和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等;或将其建构在当代美学理论体系中,如丁枫、张锡坤的《美学导论》和杨辛、甘霖的《美学原理》等;或将其建构在部门美学理论体系中,如肖驰的《中国诗歌美学》、金学智的《中国园林美学》和胡经之的《文艺美学》等。三是将意境作为现代文论和美学的一个术语,广泛地用于中国古代文艺、现当代文艺和外国文艺的研究、赏析和评论领域。蓝华增先生在他《意境论》一书中,不仅用意境论赏析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锦瑟》和《夜雨寄北》的意境美,同时也赏析了艾青《太阳》和陈继光《谜语》的新诗意境,而且还用大量的篇幅论述了当代藏族诗人饶阶巴桑诗歌意境的创造问题。蓝华增先生旨在探讨“意境说的古为今用的问题”[2],是一个意境理论现代化的成功范例。对于意境理论现代化的追求,是当代创作界、批评界和理论界的一种普遍的心理趋向。在这里,有艾青、郭小川、贺敬之对新诗意境的论述,有杨朔、刘白羽对散文意境的论述,有张庚对戏曲意境的论述,有李可染对新国画意境的论述,有陈从周对园林意境的论述,也有韩尚义等人对电影意境的论述,等等。80年代以来,在“淡化情节”的背后,是陆文夫、宗璞、王蒙、何立伟对于小说意境的营造。[3]此外,意境术语也被广泛地用在报告文学、童话、民间文学、音乐、舞蹈、雕塑、建筑、书法、工艺和盆景等文艺的鉴赏中。 意境理论的现代化,就是意境范畴的现代转换。转即通,是对传统意境论的继承;换即变,是对意

管理理论的历史沿革

管理理论的历史沿革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一、中国早期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在去多著作中都有体现,如《孙子兵法》、《周礼》、《墨子》等。 二、外国早起思想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不少对管理理论的具有重大影响的管理实践和思想应运而生。 (一)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他对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贡献是他的分工观点。这一观点适应了当时社会对迅速扩大劳动分工以促进工业革命发展的要求,成为资本主义管理的一条基本原理。 (二)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三)欧文的人事管理 欧文开创了在企业中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的先河,有人因此称他为“人事管理之父”。 ·古典管理理论 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美欧,分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 一、科学管理理论 着重研究如何提高个人的生产率。 代表人物有:泰罗、吉尔布雷斯夫妇、甘特等。其中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要点:1,利用时间和动作研究从而制定科学操作方法;2,科学的挑选工人;3,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4,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二、组着管理理论 着重研究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结构。 代表人物:亨利·法约尔、马克思·韦伯等。 要点:管理活动的五种职能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十四条管理的一般原则,即:(1)劳动分工。(2)权威与责任。(3)纪律。(4)统一命令。(5)统一指导。(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人员的报酬。(8)集中。(9)等级链。(10)秩序(11)公平。(12)人员保持稳定。(13)首创性。(14)集体精神。 三、古典管理组织理论的特点及局限性 1、实践论。 2、技术论。 3、管理机构论。古典组织管理理论虽然对管理学理论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后来的学者普遍认为该理论也存在下列一些局限:1、组织原则过于抽象,对从事管理实务的管理人员帮助不大,同时,某些组织原则之间互相矛盾。2、经验成份居多。理论基础不坚实。3、着重于正式组织及作用的研究,而忽视了对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以及对“人性”的研究。 4、忽略了外界环境对管理的影响。各项组织原则仅局限于企业内部控制。 ·行为管理理论 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 代表人物:梅奥。 主要观点: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管理控制的理论演变及其与内部控制关系_池国华

管理控制的理论演变及其与内部控制关系 池国华 吴晓巍 (东北财经大学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 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116025) 【摘要】 管理控制(M anagement Control)从狭义的角度讲是指管理者对战略实施过程的控制,因此管理控制既是执行组织战略的一个系统,又是组织内部控制的一个系统。本文首先剖析了管理控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指出随着企业环境的日益复杂,管理控制在内部控制中占有重要支配地位,并发挥主导作用;其次回顾了管理控制理论四个发展阶段的研究文献;最后总结了管理控制理论演变及其与内部控制关系所带来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对管理控制未来研究面临的挑战作了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 管理控制 内部控制 环境变迁 理论演进 内部控制从组织内部的控制主体角度可分为董事会控制,管理者控制,员工控制,从而形成三个层级的内部控制:一是战略规划控制,即董事会对战略制定的控制;二是战略实施控制,即管理者对战略执行的控制;三是任务控制,即员工对作业的控制。管理控制从广义上讲应包含这三方面的控制;从狭义上讲主要指战略实施过程的控制(张先治,2002)。我们这里将管理控制作狭义解释。因此,管理控制既是执行组织战略的一个系统,又是组织内部控制的一个系统。从内部控制的理论进展可以看出,管理控制作为管理者确保资源有效利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组织系统,随着企业环境复杂程度和不确定性的增强,在现代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主要都是从确保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角度强调内部会计控制的构建,而忽略经营效果效率提高这一根本目标,从而忽略内部管理控制系统的构建、评价和研究。 一、管理控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大致可以区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四个不同的阶段。内部牵制思想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以前,这是内部控制的最初形式,主要目的在于保护财产安全,确保账目正确。这一阶段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内部管理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949年,AICPA首次正式阐述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即“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协调方法和措施,旨在保护资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促进既定管理政策的贯彻执行”,这就形成了内部控制制度思想。这一定义强调内部控制“制度”不局限于与会计与财务部门相关的控制方面,而且还包括预算控制、成本控制、定期报告、统计分析和内部审计等。但是由于审计人员认为该定义的含义过于宽泛,因此AICPA于1953年在其颁布的《审计程序说明》第19号,对内部控制定义做了正式修正,并将内部控制按其特点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个部分,这种划分是为了规范内部控制检查和评价的范围,目的在于缩小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范围。无论怎样,这一阶段的内部控制正式将管理控制纳入其制度体系之中,管理控制成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88年AICPA在其颁布的SAS55又对内部控制进行了重新定义,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指出内部控制结构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个要素组成。之所以提出内部控制结构,是因为人们发现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在实践中是相互联系、难以分割的。因此此时的内部控制融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于一体。 53

“木桶理论”的五种演变

“木桶理论”的五种演变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中国营销理论在继承国外先进营销经验和通过自我摸索,积累了一大批市场营销的新理论,其中,一个几乎所有营销人都耳熟能详的理论,就是木桶理论。 其实,就木桶理论在中国,特别是在管理领域,也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其内涵已经超过当时最原始的定义了。 木桶理论的最初含义是指:木桶的储水量取决于最短板的长度。 营销学上刚引进的木桶理论的含义,就是指:木桶的最高储水量取决于木桶最短板的长度。它是设置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水就是企业的竞争能力。能储多少水,代表的就是有多少竞争能力。而不管这水是怎么来的、如何保持储存、如何使用……等等。 这个理论最初在策划咨询界、广告界非常流行,用于与企业的项目洽谈上提出,多少让企业感觉新奇,以此拉个业务倒是挺管用。 后来,由于市场的竞争加剧,木桶理论越来越显得其深度上的苍白,许多企

业开始真正理解并思考该理论的实际作用,而不是挂在咨询公司嘴上漂亮的口号。于是木桶理论也经过了众多的补充和演变,其内涵也越来越丰满了。 演变一:一个木桶的储水量,还取决于木桶的直径大小。 每个企业都是不同的一个木桶,因此,木桶的大小也不可能完全一致。直径大的木桶,其储水量自然要大于其它木桶。也就是说,一个企业在进入市场之初,他的起步也是不完全一样的,有的基础扎实,有的基础局促,有的资源面广,有的资源面窄,这都对企业的最初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 演变二:在每块木板都相同的情况下,木桶的储水量还取决于木桶的形状。 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在周长相同的条件下,圆形的面积大于方形的面积。因此圆形木桶是所有形状的木桶中储水量最大的,它强调组织结构的运作协调性和向心力,围绕一个圆心,形成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圆。 因此,从做企业来说,企业的每一块资源都要围绕一个核心,每一个部门都要围绕这个核心目标而用力,作为总经理来说,偏颇任何一个部门都会对木桶的最后储水量带来影响。 有一句话说得好,结构决定力量,结构也决定着木桶储水量。

意境理论的确立与发展

意境理论的确立与发展 意境是由作者创造、读者意会的在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主客一体、有无相成的艺术形象及其引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意境理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最早体现在哲学思想方面。早在先秦,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关于“道”为宇宙生命本体、观道悟道的哲学,以及《周易》和《庄子》关于言与意、意与象关系的讨论,就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意境理论的哲学基础。禅宗“心”、“性”为本体的哲学的出现,以及“妙悟”、“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等哲学观念的提倡,则进一步为意境理论提供了新的思想资源。正是受到“道”“禅”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强调用自然而含蓄的语言来表现宇宙和人生真谛,很早就强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表现方法。在隋唐之前,谢赫就提出“若拘以体物,则未见精粹,若取之象外,方厌膏腴”(《古画品录》)的主张,宗炳则提出“理绝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旨征于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画山水序》)的主张。魏晋至唐,随着诗一类抒情文艺的发展,在诗论中还出现了“意象”、“心象”、“境界”一类与“意境”密切相关的概念范畴,表明意境理论在文学创作与批评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意境理论的正式形成是在唐代。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诗有“物镜”、“情境”、“意境”三境,并明确指出“意境”这个概念。皎然也曾提出“取境”、“缘境”的理论主张。刘禹锡则进一步用“境生于象外”来规定意境,指出意境产生于象又超越象,表

现了宇宙生命本体具有无限意蕴和内涵的本质。文艺理论家司空图则提出“韵外之致”、“味外之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等创作见解,进一步规定了意境的美学本质。自宋之后,“意境”、“境界”成为评诗论画的重要术语。宋至清,是意境理论的成熟期。这一阶段,众多文人围绕意与境的关系问题又进行了广泛探讨。梅尧臣提出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主张,诗评家严羽阐述了“兴趣”、“妙悟”说的观点,以范唏文为代表的“情景”说,王士祯的“神韵”说,明代艺术理论家朱存爵提出了“急境融彻”的主张﹐清代诗人和文学批评家叶夔认为意与境并重﹐强调“舒写胸臆”与“发挥景物”应该有机结合起来,这些主张与观点都对意境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近代文学家林纾和美学家王国维则强调“意”的重要性。林纾认为“唯能立意﹐六能创建”﹔近代美学家王国维认为创辞应服从於创意﹐力倡“内美”﹐提出了诗词创作中的以意胜的“有我之境”和以境胜的“无我之境”两种不同的审美规范。他自觉的以西方理论为参照,从主客体、物我、情景等关系中剖析了意境,把“境界”作为把握诗词艺术特性的核心术语,并将其作为评价诗词的重要标准,使意境理论向我国现代文学理论转化,成为人们重视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 意境的创构,从根本上说是使客观景物作为主观情思的寄托,所以“情景名为二,而时不可离”,情景交融,方有意境。朱光潜先生说:“情景相生而且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诗的境界”。清人布彦图也说“山水不出笔墨情景,情景者境界也。”意境虽为情与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