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2012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支持领域

第一部分重点支持领域

重点支持领域,是指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在支持领域中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显著带动和拉动效应的领域。

一、节能环保产业

1、高效节能技术设备及产品

2、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设备及产品

3、先进环保技术设备及产品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产品

2、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器件和软件产品

3、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平台

三、生物产业

1、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达品种

2、医用生物材料、康复设备、远程医疗等生物医学工

3、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疫苗、生物饲料等绿色农用生物产品

4、生物制造产品

5、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1、以干支线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设备

2、卫星及空间基础设施

3、高速列车、重载列车、城际和城市快捷轨道车辆等轨道交通装备

4、面向海洋资源开发的海洋工程装备

5、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

五、新能源产业

1、核电装备

2、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装备

3、风电技术装备

4、生物质能装备

六、新材料产业

1、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种玻璃、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

2、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进结

3、碳纤维、苏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4、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

1、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等关键零部件产品

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

第二部分支持领域

一、电子与信息领域

(一)电子计算机

1、高性能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和流媒体服务器

2、高性能计算机

3、笔记本计算机

4、手持和移动计算机/便携式个人信息终端

5、低成本、易操作普及型计算机

6、工业控制机(含集散系统)

7、基于国产CPU或/和国产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8、嵌入式计算机

9、各种板卡类产品

(二)计算机外部设备和信息处理设备

1、光、磁盘驱动器,网络存储器,移动存储器,及其部件

2、数字投影机及其部件

3、针式打印机机芯,打印头,热敏/热转印打印机机芯,及其构成的通用、专用打印装置

4、多功能打印机,激光、喷墨打印机,及其部件、易耗件和耗材

5、各种信息终端和面向行业应用的专用终端

6、金融、商业自助服务终端和系统

7、模式识别输入设备

8、无线射频(RFID)芯片、标签、读写器、中间件等产品及RFID 行业及区域应用系统

9、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等新型显示器

10、基于GPS、GIS的定位、导航设备和系统

11、金融、商业、财税电子化专用设备与系统

12、3C类产品

(三)计算机网络产品

1、支持IPv4/IPv6的交换机、路由器

2、无线局域网设备和终端

3、无线宽带接入设备

4、家庭网络与终端产品

5、网卡

6、防火墙、网闸、入侵检测等网络安全设备

(四)计算机软件产品

1、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2、支持软件(软件开发和测试平台、中间件软件、网络及通信协议处理软件等)

3、中文信息处理平台(办公套件、中文的全文检索、内容管理、多媒体数据库以及检索系统)

4、图形图像软件(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地理信息处理软件等)

5、智能类软件(专家系统、模式识别、机器翻译、机器人等软件)

6、辅助类工具软件(CAE、CAD等)

7、仿真及控制软件

8、安全与保密软件(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网络安全等软件,防病毒和防攻击系统、内容安全防护系统,以及用于计算机防灾难性的措施而进行数据备份系统)

9、网络应用软件(网络管理、监控、审计软件,网络搜索引擎等)

(五)广播电视设备

1、演播室数字视频服务器、数字视频切换控制台、数字音视频非线性编辑服务器

2、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3、地面数字电视传输设备

4、卫星直播及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设备

5、数字电视发射与转发设备

6、广播电视监控系统及设备

7、电台、电视台自动化设备

8、支持有线数字电视和卫星数字电视运营商的运营支撑系统

9、以电子节目指南、综合信息发布、视频点播、数据广播、以及交互电视等构成的业务应用系统

10、数字音视频编解码(AVS等)设备

11、机卡分离的数字有线电视产品

12、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接收设备

13、卫星直播电视专用芯片及终端产品

14、数字电影产品及设备

15、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机及关键部件

16、数字摄录一体机及数码相机

17、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关联应用技术与产品

18、高档数字音响系统等家庭信息终端

19、网络电视

20、手机电视

21、交互式控制系统的服务端系统和设备

22、新型有线电视系统设备

23、IPTV系统和设备

24、海量广播影视内容资源管理系统设备

25、内容集成分发与节目信息交换系统设备

(六)通信设备

1、软交换设备

2、网关

3、IP多媒体子系统(IMS)设备

4、流媒体系统设备

5、超大容量密集波分复用(DWDM)设备

6、可重构的光分插复用器(ROADM)及波分复用系统用光交叉互连(OXC)设备

7、智能光网络传输设备(ASON)

8、大容量数字光交叉连接设备

9、光纤通信专用器件,包括:激光器、宽带及平坦增益的光放大器、宽带大功率光放大器(SOA),高速调制器、分波器和合波器、光纤色散补偿器、光波长转化器,光子集成芯片(PIC),光电子集成芯片(OEIC)等

10、新型光纤、光缆:光纤预制棒(含高纯石英管)室内布放安装用和机内连线用软光纤(带)光缆、塑料光纤光缆、用于接入网和城域网的全波光纤光缆

11、源光网络(xPON)接入设备

12、纤FTTx设备

13、数字用户线xDSL设备

14、近距离无线通信(WLAN、LMDS、兰牙、UWB)等宽带接入设备

15、第三代(3G)移动通信系统设备

16、3G增强型(HSDPA、EV-DO)技术及设备

17、卫星通信系统及地球站设备

18、数字集群通信设备

19、2G、2.5G移动通信系统(GSM、CDMA)设备

20、车载通信(包括汽车、船舶等)智能信息处理和物与物(M2M)通信技术及产品

21、电信业务(包括ISP/ICP)运营支撑管理系统

22、各类增值业务的综合开发软件和应用平台

23、流媒体、手机可视电话、手机QQ、IPTV等的应用产品和系统

24、基于P2P技术的各类应用系统,如即时通信系统等

25、公众通信网应急通信系统

26、数字保密电话机等保密终端设备

二、生物技术与新医药

(一)农林牧渔

1、新型兽用基因工程疫苗

2、农用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

3、农业环境控制设备

4、农业节水设备与设施

5、无土栽培设施

6、工厂化立体种植、养殖设备

7、农林产品储藏、保鲜与加工设备

8、生物资源深度加工产品

9、新型农作物生长病虫害防治产品

10、新型兽用、水产品用生长及病虫害防治产品

11、微生物农药及辅料

12、农兽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器与设备

13、新型高效生物饲料及食品添加剂

(二)轻工生物技术产品

1、食品加工用新型食品级酶制剂

2、其它工业用新型酶制剂

3、工具酶

4、酶、辅酶的固定化技术和再生技术设备

5、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氨基酸等)

6、新型淀粉糖及其衍生物

7、微生物多糖及多糖酯

8、具有特殊性能的新型微生物的培养及开发

9、絮凝性细胞连续发酵技术设备

10、新型有机酸

11、新型生活微生物及制品

12、天然色素及高档香精香料

13、新型、高档食品添加剂(三)生物工程产品

1、基因工程疫苗及新型疫苗

2、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疗产品

3、基因工程生产活性蛋白与多肽

4、DNA 探针与基因诊断试剂

5、单克隆抗体偶合类药物

6、医用单抗诊断试剂与试剂盒

7、药用动植物细胞工程产品

8、酶诊断试剂及酶用试剂盒

9、新型给药技术与系统

10、生物药物新剂型

11、各类新型生物反应器

12、高效分离纯化介质

(四)化学合成药物

1、新型抗肿瘤药物

2、新型心脑血管疾病药物

3、新型地方病药物

4、新型传染病防治药物

5、新型精神神经系统药物

6、新型抗感染药物

7、新型代谢综合症防治药物

8、新型老年病防治药物

9、重大工艺创新的药物及药物中间体

10、新型诊断用药物

11、新型化学合成和半合成药物

(五)现代中药

1、濒危动物中药材的生产新技术及产品

2、濒危植物中药材的生产新技术及产品

3、去除中药材农药残留、重金属的新技术及产品

4、从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

5、新的中药材及其制剂

6、中药材的代用品及其制剂

7、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制

8、从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部位或几种有效部位组合物及制剂

9、中药复方制剂

10、疗效确切的传统中药的二次开发新产品

11、中药配方颗粒新技术及新产品

12、有毒中药材的饮片炮制新技术(减毒增效)及新产品

13、濒危动物中药材的生产新技术及产品

14、濒危植物中药材的生产新技术及产品

15、去除中药材农药残留、重金属的新技术及产品(六)医学工程产品

1、临床检验分析仪器、相关试剂及关键部件

2、医用X射线影像设备及关键部件(含DR、XCT等)

3、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

4、医用超声诊断、治疗设备

5、医用光学仪器及设备

6、生理信号检测、监护及医用传感器

7、核医学成像装置

8、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

9、人工器官(含脏器、骨、皮肤、关节等)及相关修复材料

10、介入器材(含支架、导管、植入器具等)

11、组织工程产品(含骨、软骨、肌腱等)

12、口腔设备及装置

13、医用专用网络环境下的软件产品(含医院管理、诊疗和培训的临床信息系统及数字化医学影像后处理软件系统等)

14、急救用仪器、设备(含新型急救便携式呼吸机等)

15、手术室设备及装备

16、新型传统医学(中医)仪器

17、医用消毒灭菌设备

18、医用放射治疗设备

19、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器具及装备

三、新材料

(一)高性能金属材料

1、高纯金属材料及化合物

2、新型金属箔材及异型材

3、非晶微晶合金

4、形状记忆合金

5、超导材料

6、储能材料

7、硬质合金及超硬材料

8、特种粉末冶金材料及其制品

9、稀有金属及稀土材料

10、贵金属及其代用材料

11、高性能磁性材料及磁介质

12、大直径硅单晶及抛光片、砷化镓、磷化镓、磷化铟及氮化镓等新型电子材料

13、高效电池材料

14、高性能钛及钛合金材料

15、高温耐蚀及难熔金属材料

16、新型磨具材料

17、金属纤维及微孔材料

18、屏蔽材料

19、触媒材料

20、电真空材料

21、表面技术材料

22、快速凝固技术产品

23、超精细加工技术产品

24、热处理新技术产品

25、金属复合材料及制品(二)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

1、高性能结构陶瓷

2、功能陶瓷

3、光学纤维

4、新型光源用发光材料

5、光致变色防伪材料

6、光学玻璃

7、光、电功能玻璃

8、特殊玻璃及镀膜材料

9、人工合成晶体及产品

10、超硬材料

11、新型功能薄膜材料

12、石墨制品及特种碳素材料

13、环保型阻燃材料

14、高性能隔热材料

15、高效防水材料

16、高效过滤材料

17、特种密封材料

18、特种涂料、填料

19、节能型软质墙体材料

20、新型建筑材料

21、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制品(三)新型精细化工材料

1、新型染料

2、农药新品种

3、环境友好型新涂料

4、新型电子化学品

5、新型高效催化剂

6、新型阻燃剂

7、新型表面活性剂

8、新型精细化工中间体

9、其它新型精细化学品

(四)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1、新型工程塑料及塑料合金制品

2、新型改性高分子材料

3、有机功能膜

4、含有机硅、有机氟等元素高性能新材料

5、特种合成纤维材料

6、特种橡胶及密封阻尼材料

7、工程子午胎及特种轮胎

8、有机光电子材料

9、树脂基复合新材料及制品

(五)生物医学材料

1、介入治疗器械材料

2、心血管外科用新型生物材料

3、骨科内置物

4、牙和口腔材料

5、新型手术器械材料

6、生物可降解医用材料

7、生物活性物质载体材料和药物控释系统用材料

8、其它生物医用材料

(六)纺织新材料

1、碳纤维、芳纶、芳砜纶、高强维纶、高强高模聚乙烯、聚苯硫醚(PPS)、聚苯并双噁唑(PBO)等高性能纤维

2、新型化纤PTT、PEN、CO-PET等技术品种

3、差别化纤维、功能性纤维及制品

4、新型再生纤维、非棉天然纤维、蛋白类纤维、秸秆类纤维及制品

5、新型产业用纺织材料及制品

6、数码技术产品

7、多元纤维、纱线复合技术制品

8、高档出口创汇真丝复合新型质产品,高支轻薄、舒适、易护理棉、毛、麻针纺织品

9、功能性整理技术产品

10、高效环保型纺织、印染助剂

(七)环境友好材料

1、绿色包装材料及其产品

2、生态建材及其产品

3、环境降解材料及其产品

4、低(无)废气、废水、废物排放污染的绿色产品

5、高效空气过滤材料及制品

6、汽车尾气净化及工业废气净化、空气与水净化用新型催化剂

7、具有抗菌、释放红外线、防紫外线等功能的无机材料及制品

8、电子电器产品限用物质替代材料

9、以生物质来源的高分子材料及制品

四、光机电一体化

(一)先进制造技术设备

1、中高档数控系统及高性能伺服控制系统

2、力、视觉系统技术产品

3、其它工业机器人产品

4、柔性制造单元(FMC)

5、高性能(高效、精密、复合)数控机床

6、超重型数控机床、微细加工数控机床

7、变频调速装置

8、精密成型加工技术产品

9、其它柔性制造系统(FMS)产品

10、高性能材料表面处理及改性设备

11、机械产品开发用先进计算机软硬件产品

12、智能化的电器设备

13、智能化的电力设备

14、先进模具设计、制造设备

15、大型真空电子束焊设备

16、可控气氛及真空热处理设备

17、新型的激光加工设备

18、等离子技术设备

(二)机电一体化机械设备

1、新型塑料机械

2、新型纺织机械

3、新型包装机械

4、新型造纸机械

5、新型印刷机械

6、其它新型机电一体化的轻工机械设备

7、新型的电力、石油、化工设备、合成材料加工设备

8、特种行业专用车辆

9、新型轨道交通、船舶等先进交通运输设备

10、高性能、安全、环保、节能类车辆用电子装置及汽车关键零部件

11、新型纯电动、混合动力、清洁燃料车专用关键零部件

12、高性功能的车辆行业用检验、检测设备

13、其它机电一体化的重工机械设备

(三)机电基础件

1、高性能的机械基础件

2、新型低压、高压电器

3、新型大功率电源

4、高速、超硬精密模具及新型量具、刃具

5、新型专用泵、阀

6、新型液压、密封、气动元器件

7、电子式低压电器

8、高强度异型紧固件

(四)仪器仪表

1、新型工业自动化仪表

2、高性能分析仪器

3、高性能信号记录仪器

4、新型高精度测量、计量仪器

5、新型实验机与模拟仪器

6、新型光电参量传感仪器

7、高精度新型传感器

8、先进摄影器材及缩微系统

9、微机夜视及热像仪

10、电镜

(五)监控设备及控制系统

1、中高档可编程序控制器

2、集散控制系统

3、分布式控制系统

4、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

5、大电流断流容量试验及变压器突发短路试验

6、在线自动测试系统

7、电力调度与管理自动化系统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习题(精)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汽车节能——是指汽车在完成相同运输任务(运量或周转量)前提下的燃料或储能的消耗量下降。 2. 粘温性能——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当温度下降时粘度增大,这种关系及其变化程度就是润滑油的粘温性。 3.制动能量回收——是指汽车减速或制动时,将其中一部分机械能(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进行回收,并加以再利用的技术。 4. 进气管动态效应——进气门的开启和活塞的运动在进气系统产生膨胀波。这个膨胀波从进气门出发,以当地声速传播到管端,在此膨胀波变成压缩波并同样以当地声速反向传回进气门。如果这个压缩波传到进气门时进气门开启,那么进气气流因此而得到增强,气缸充量系数将会提高,转矩也将增大。这种效应称为进气管动态效应。 5. 经济车速——当汽车以直接档行驶时,燃油消耗最低的车速,称之为经济车速。汽车的经济车速是随道路状况和载荷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当道路条件好,载荷小时,经济车速较高;反之,经济车速较低 6. 节能——是指在保证能够生产出相同数量和质量的产品,或者获得相同经济效益,或者满足相同需要,达到相同目的前提下的能源消耗量下降。 7. 经济车速——当汽车以直接档行驶时,燃油消耗最低的车速,称之为经济车速。汽车的经济车速是随道路状况和载荷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的,当道路条件好,载荷小时,经济车速较高;反之,经济车速较低。 8. 激光拼焊板——是根据车身设计的强度和刚度要求,采用激光焊接技术把不同厚度、不同表面镀层甚至不同原材料的金属薄板焊接在一起,然后再进行冲压。 9. 清净分散性——主要是指发动机润滑油能将老化后生成的胶状物、积炭等氧化产物悬浮在油中,使其不易沉积在机件上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润滑油能将已沉积在机件上的胶状物、积炭等氧化产物清洗下来的能力。 10. 节能管理——包括制定有关运行油耗的法规和标准,完善油耗考核奖惩制度,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汽车,正确选用燃润料与轮胎,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进行驾驶员轮训等 11. 汽车节能——是指汽车在完成相同运输任务(运量或周转量)前提下的燃料或储能的消耗量下降。 12. 稀薄燃烧汽油机——稀薄燃烧汽油机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只要α >17,且保证动力性能,就可以称为稀薄燃烧汽油机。 13. 进气管动态效应——进气门的开启和活塞的运动在进气系统产生 膨胀波。这个膨胀波从进气门出发,以当地声速传播到管端,在此膨胀波变成压缩波并同样以当地声速反向传回进气门。如果这个压缩波传到进气门时进气门开启,那么进气气流因此而得到增强,气缸充量系数将会提高,转矩也将增大。这种效应称为进气管动态效应。

节能环保与新能源领域申报指南

附件6 节能环保与新能源领域科技计划 项目申报指南 强化节能环保技术和设备研发,突破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技术集成与装备研发等技术瓶颈,提升节能环保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一、新型储能电池及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方向围绕深化实施新能源汽车“纯电驱动”技术转型战略,开发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基站及风光电站用储能电池、长寿命钛酸锂电池、超低温锂离子电池等系列产品,开展产业化电池制造工艺及制造装备研发,到2020 年,力争锂电池系列产品形成10 亿AH/ 年产能,建立起完善的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体系。 (一)高比能量长寿命动力电池新材料新体系研究研究内容:研究高容量富镍三元正极材料及硅碳负极材料低成本合成和应用技术,研究长周期循环过程中材料结构的演化机制,研究关键电极材料开发及其反应过程、反应动力学、性能演变等基础科学问题;研发电极微观结构及表面的原位表征方法;研究新型功能性电解液,开展电池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等问题的相关基础研究。 考核指标:正极材料0.2C放电比容量》200 mAh/g (常规电压),振实密度》2.5 g/cm3,极片压实密度》3.7 g/cm3 ;硅碳复合负极材料为纳米单分散,颗粒粒径v 80nm,标准差v 5nm , 物料纯度》99.95% , 0.2C放电比容量》700 mAh/g,循环寿命》1000次(80%放电深度DOD );发表学术论文20篇以上,申请专利10 项以上。 (二)高比能动力电池技术研究 研发内容:研发动力电池用关键正负极材料及功能性电解液;

研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镍钴锰(铝)三元正极材料及碳/合金类负极材料低成本合成和应用技术;研究材料的结构演化机制和性能改善策略;研究关键电极材料及其反应过程、反应动力学、性能演变等基础科学问题;研究电极微结构和电极表界面的原位表征方法。 考核指标:正极材料0.2C放电比容量》200 mAh/g (常规电压),振实密度》2.5 g/cm 3,极片压实密度》3.7 g/cm 3;负极材料0.2C 放电比容量》700 mAh/g ;电池单体能量密度》300 Wh/kg ; 循环寿命》1500次(80%放电深度(DOD ));成本<1.2元/Wh ; 满足宽温度使用范围要求;建立电池的安全评测体系,形成相关安全标准。 (三)新型储能铝空气电池技术研究应用 研发内容:研发不同应用领域的系列化铝空气电池正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研究耐久、可靠的铝空气电池结构及集成技术;开发先进可靠的自动化远程管理监控技术;开发应用于通信基站、数据中心、储能电站等领域的储能电池产品;研究电池及核心部件批量化生产加工技术,制定相应物化标准;研究电池废电解液回收制备高附加值氧化铝工艺;开展铝空气电池产品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空气电极工作电流密度达到300 mA/cm 2以上,使用寿命达到3000h以上;铝合金电极放电量达到 3.2 kWh/公斤以上;电池系统比能量》300Wh/kg ;使用寿命2000小时以上;搁置寿命大于10年;成本低于0.4元/Wh ;使用温度范围宽于-20 C ~40 C;使用寿命周期内容量衰减小于10% ;铝空气电池 废电解液回收多品种氧化铝回收率总体高于95% ,回收产品纯度达到98% 以上;在至少 3 个地区的通信基站、数据中心或其 它领域完成应用示范。 (四)植物环保电池研究与开发研发内容:以高原植物为主要原料,研究环保隔膜涂层技术、制氢技术、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等,突破

新能源发电技术复习提纲(含参考答案)

新能源发电技术复习提纲 电自0810班整理 一、绪论 1. 目前新能源中有一定规模应用的主要有哪些? 新能源在电力工业中有一定规模应用的主要是核能发电、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其他的新技术有地热能、海洋能、氢能及生物质能等。 2.简要分析目前我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说明大力开展新能源开发的意义。 书P6~12 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 常规能源化石燃料逐渐被消耗枯竭 全球油价、煤价迅速上涨 全球气候变化 人类渴求可持续发展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概述能源的分类。 如果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能源最有意义的分类是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传统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可再生能源:可燃性可再生物质和垃圾;水力发电;地热能;太阳能;风力发电;潮汐、波浪和海流发电等。 二、核能 1.简述原子的组成结构。 ?原子是构成自然界中各种元素的基本单元,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结合在一起的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和中子都被成为核子。 2.简述核裂变与核聚变的区别。 核裂变 较重的原子核分裂为两个或多个较轻原子核的反应就是核裂变。 由于质量数的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不同,那么,当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如铀-235)裂变为两个质量数中等的较轻原子核以后,生成的两个较轻的原子核的结合能之和大于原来原子核的结合能,多出的部分即为核裂变反应放出的能量,称为裂变能。 裂变之后,裂变产物的质量总数略少于裂变之前原子核质量,亏损的质量转化为裂变能。 核聚变 两个轻核聚合成重核的反应就是核聚变。如两个氘核结合成稳定的氦核的过程,较重的原子核的结合能大于原来两个轻核的结合能之和,多出的部分即为核聚变放出的能量。 结合能是和质量亏损相对应的,在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中,都有净的质量减少,减少的质量转化为能量。从核能利用角度看,核聚变反应具有很多优点,但是要实现可利用的受控核聚变,还需要解决很多技术难题,目前,核能利用指的是核裂变能的利用。 3.核电厂与常规火电厂的热能来源有何不同? 核电厂中核裂变能也是以热能的形式利用的,因此,和常规火电厂类似,核电厂也要通过蒸

个人对新能源的认识

个人对新能源的认识 摘要 随着传统能源日益紧缺,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鼓励新能源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新能源的生产规模和使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首先介绍了能源、新能源的定义、特点、分类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新能源产业的现状,然后具体介绍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等细分市场的发展。 关键词: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光伏能源 无论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这么多年的学习,我们已经清楚的认识到了能源对人类的重要性,人类的发展史就是对各种能源的认识应用的历史。传统的能源已经发展到十分成熟的地步,在人类社会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但随着近代以来科技的飞速发展,能源的使用量猛增,在促进社会进步,人类的发展的同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为了应对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新能源这一新的概念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本文就最近几年常见的能源问题和新能源的发展问题展开具体的论述。 我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离不开能源的供应,能源的充分利用也让人尝到了许多甜头,但人类本身的贪婪的本性也带来了严重的能源危机。人类在享受能源带来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利益的同时,也遇到一系列无法避免的能源挑战,如: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的学者甚至将能源与环境的两难问题形容为人类的“阿喀琉斯之踵”,认为能源与环境的二律背反将成为人类的致命伤。人类能够医治自己的“能源之踵”,避免潜在的能源灾难吗?对此我们既不能过于悲观,也不能盲目乐观。同时我们必须处理好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问题的关系。 人类不得不发展新的能源技术来解决面临的日益紧迫的能源紧张与环境问题,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可谓如火如荼,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而使得问题的解决多了些许的可能。太阳能、核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其他的许多能源都属于新能源的范畴。新能源不同于以往常见能源的最大不同就是低碳环保,在满足人类无尽需求的同时,尽量减轻对环境的破坏。 我国生物质能蕴藏丰富,潜力巨大,自古以来,生物质能曾经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即便在用电普及的今天,生物质能仍然是广大农、林、牧区的重要能源。据“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项目管理办公室”2010年6月出版的“生物质有关技术装备及产业化应用调查报告”称:“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物质能源十分丰富,生物质废弃物的总量,约相当于我国煤炭年开采量的50%,总计约6.56亿吨标煤。但是长期以来,这些生物质并未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目前利用率仅在30%左右,而且其能源利用方式极为原始,大多数物质以直接燃烧为主,这是一项巨大的资源浪费。”其实,生物质能发电在我国早已有之,如造纸业、制糖业作为废料处理的黑液发电、甘蔗渣发电;近年开展的垃圾发电和填埋气发电卓有成效。由于生物质能发电有保证出力,调节性能好等特点,它可以参加电网调峰,和电网容易匹配,它不受煤矿、铁路的能力和价格变动制约。在各种电力中,生物质能电力是最好的电力。因此,近年来,对生物质能发电,国家无论在规划层面还是在开发利用层面的投入和政策优惠都优于其他可再生能源。例如:2010年风力发电的规划容量为500万千瓦,而生物质能发电的规划容量为550万千瓦;风电上网电价按竞价确定,生物质能电价按标杆电价加二角五分。可是令人惋惜的是,生物质能发电的发展速度,明显地 1

关于新能源的定义(精)

关于“新能源”的定义 中国能源网https://www.docsj.com/doc/e22845830.html,韩晓平 长期以来,在中国乃至世界对于“新能源”的定义比较含混,范围不够清晰,人们对于“新能源”的认识存在着一些争议,一些观点趋向过于狭义化。所谓“新能源”,确实包涵着狭义化和广义化的两个层面的定义,关键是“新”字的界定对象,这个“新”字是想区别于传统的“旧”能源利用方式及能源系统,还是想表述这仅仅是一个新的能源技术?我们认为这个“新”不仅区别于工业化时代的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利用形态,而且区别于旧式的只强调转换端效率,不注重能源需求侧的综合利用效率;只强调企业自身经济效益,不注重资源、环境代价的旧的传统能源利用思维模式。 目前对于新能源的狭义化定义,主要是将新能源局限在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中。客观的说,仅仅谈可再生能源,而不强调“新”与“旧”的本质区别,将会严重束缚我们的创造性和新能源自身的健康发展。严格地讲,可再生能源不是新的能源利用形式,在人类进入工业革命以前是没有大规模利用化石能源的。自我们的祖先开始利用火之后,数十万年以来,可再生能源一直支撑着人类的文明进程。它是最古老的能源利用方式,只是今天当人类无法承受工业化大规模利用化石能源所带来的环境和资源的巨额代价时,我们才重新赋予可再生能源以“新”的含义,它的新不在于它的形式,而在于它在今天对于环境和资源的新的意义。它是一系列新技术;也是一系列新思维、新观念、新哲学;更是新市场、新机制和新交易。最近,中国企业投资协会、高盛高华公司董事长方风雷提出:“新能源,新文化”,将开发、利用新能源与人类的文明进程相联系,从文化层面重新审视新能源的涵义。然而,对于环境和资源具有新意义的能源利用方式不仅仅局限在可再生能源技术。 要搞清什么是新能源,就需要搞清什么是传统的能源利用形式,特别是工业化时代的能源利用特点。由于技术的发展,对能流密度和能量强度的需求日益提高,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城市化建设都对能源系统规模化的要求日益强化。应对更强的能流密度需求,只得建造更大能流密度的能源供应系统来保障供需。 为了不断满足日益增强的能源需求,工业时代的基本法则是“规模效益”,生产形态同时强调社会分工的细化。在细化分工之后,要想提高能源的转换效率,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因为所有的效率评价体系仅仅基于单一产品的转换端,而不是从

汽车新能源及节能技术

– 44 – 现代物业·新建设 2013年第12卷第6期 现代建设 Modern Construction 引言 世界著名的美国汽车行业杂志Wardsauto公布,自1970年以来,全球汽车数量几乎每隔15年翻一番。这些极速增长的以传统石油为燃料的汽车,在为人们提供便捷、舒适交通工具的同时,也增加了国民经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加深了能源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而发展新能源汽车和节能技术能够缓解石油短缺、降低环境污染,是实现汽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已把发展新能源汽车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新能源汽车,顾明思义就是汽车的动力来源使用非常规的能源,或者是新型的车载动力装置使用常规的能源。新能源汽车有燃料电池汽车、混合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氢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 1 新能源汽车及节能技术 1.1 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车辆的节能、低排放等特点引起了汽车界的极大关注并成为目前汽车研究与开发的一个重点,是当前较为成熟的一项技术。混合动力汽车是指车辆驱动系由两个或多个能同时运转的单个驱动系联合组成的车辆,车辆的行驶功率依据实际的车辆行驶状态由单个驱动系单独或共同提供。因各个组成部件、布置方式和控制策略的不同,形成了多种分类形式。混合动力汽车车上装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动力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内燃机车发电机组。当前的混合动力汽车一般指内燃机车发电机,再加上蓄电池的汽车。 根据混合动力驱动的联结方式,混合动力系统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一般由内燃机直接带动发电机发电,产生的电能通过控制单元传到电池,再由电池传输给电机转化为动能,最后通过变速机构来驱动汽车; 二是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有两套驱动系统:传统的内燃机系统和电机驱动系统。两个系统既可以同时协调工作,也可以各自单独工作驱动汽车; 三是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的特点在于内燃机系统和电机驱动系统各有一套机械变速机构,两套机构或通过齿轮系,或采用行星轮式结构结合在一起,从而综合调节内燃机与电动机之间的转速关系。 1.2 纯电动动力汽车 纯电动汽车的核心是利用电力驱动及控制装置来完成既定的任务。电力驱动及控制装置是由电源、驱动电动机和电动机的调速控制系统等组成,是以车载电源为动力,利用电机驱动车轮运转的过程。 纯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部件是电动汽车的电池,汽车动力电池难在“低成本要求”、“高容量要求”及“高安全要求”三个要求上。要想在较大范围内应用电动汽车,要依靠先进的蓄电池经过10多年的筛选,现在普遍看好氢镍电池、铁电池、锂离子和锂聚合物电池。 相比内燃机汽车而言,纯电动汽车不产生排气污染,对空气质量和环境都十分有利。其次,电动机产生的噪声较小,减少对人体的伤害。此外,电动汽车的结构简单,运转部件较少,保养与维修方便。 1.3 氢动力汽车 氢动力汽车是一种真正实现零排放的交通工具,排放出的是纯净水,其具有无污染、零排放、储量丰富等优势。与传统动力汽车相比,目前各大汽车品牌广泛追逐的氢动力技术主要是在车体中采用性能极好的储气装置、其能够对多层复合金属材质进行中空设计,同时使得用予储存氢气动力技术所使用的氢气燃料,能够保持在液态情况下,并且不增大体积和生产成本,也不用增加机械结构的空间。氢动力技术在汽车领域的的研制和运用一直备受世界各国广泛推崇。美国通用汽车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就开 汽车新能源及节能技术 姚冬梅 (广西运德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11) 摘 要:进入21世纪,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研发汽车新能源和实现汽车的节能技术是解决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对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氢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及应用趋势进行了初步探析。关键词:新能源;动力汽车;节能技术 中图分类号:S2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089(2013)06-0044-02

高效充分认识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充分认识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能源、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我省是能源消费大省,也是煤炭消耗最多的省份,随着经济社会稳步快速发展,能源资源瓶颈制约日益突出,环境约束日益加剧。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供给、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性任务。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化进程,可以从根本上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耗、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缓解能源约束,保障我省能源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是战略性先导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对培育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结构日趋合理,科技创新能力有新的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到目前为止,全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企业达到2000多家,实现工业增加值近1300亿元;风电、生物质发电、抽水蓄能发电和余气、余能发电装机260万千瓦;太阳能热利用面积达到1500万平方米;沼气年利用量超过12亿立方米;煤基燃料达到65万吨;乙醇汽油在七市得到推广使用,累计销售近500万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装备研发、制造也有了一定发展。但是,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对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认识有待提高,科技平台与人才队伍建设薄弱,装备制造没有形成

产业化,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不健全,这些都制约了我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国家把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作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措施,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为我省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空间。我们要积极顺应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把它作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抓手,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和重点,加大支持和培育力度,努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二、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总要求,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人才为支撑,创新发展机制,拓宽发展思路,坚持新技术推广应用与设备研发制造相结合,集中全省力量,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努力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以思想的解放促进发展观念的转变,充分认清我省作为能源消费第一大省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不断创新思维,拓宽发展思路,抢抓发展机遇,在充分挖掘各种潜力的基础上,调动各

最新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分析

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分析 发展替代能源是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十一五期间,在现有的能源和资源边界的约束下,能源替代这一有助于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瓶颈问题的产业,孕育着重大投资机会。 在我国现有能源供给的约束条件下,我国面临着能源供需结构性矛盾,能源自给安全压力以及巨大的环保压力。发展替代能源,实现传统能源之间、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之间的替代是解决我国能源供需瓶颈,供需结构性矛盾以及减轻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 在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格局中,决定不同形式能源的应用及发展前景的决定因素有两点,一是能源使用过程中的内外部成本,二是后继储量以及是否可再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可再生能源再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达到16%。 一、各种能源形式发电成本比较 风电是目前最具成本优势的可再生能源,风力资源较好的地区的风力发电成本与燃油发电或燃气发电相比,已经具备成本竞争力。目前我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仅占我国可利用风力资源0.1%风电到2020年很可能超越核电,成为我国第三大发电形式。2006年到2015年风机设备市场容量总计达到1000亿元以上,目前我国风机设备的国产化率仅有25%,目前对风电场招标有70%国产化率的要求,本土风机制造商面临巨大市场空间。 太阳能是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形式,是所有化石能源及多种可再生能源的源头。多晶硅价格上涨对于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行业的影响并非完全负面,行业内不具备竞争优势的厂商的电池片产能和组件产能成为无效产能,避免了电池片和组件价格的恶性竞争,行业优胜劣汰得以更快的实现。高价多晶硅的压力下,优势企业也会有极强的动力削减成本,比如应用更先进的硅片切割技术,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等,以求获得成本优势和竞争力。,多晶硅太阳能行业有可能08-09年重新进入黄金发展期。 在我国能源消费新格局中,中国富煤少油的能源禀赋格局决定了煤变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习题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河南理工大学 一、名词解释: 1.汽车节能——是指汽车在完成相同运输任务(运量或周转量)前提下的燃料或储能的 消耗量下降。 2.粘温性能——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当温度下降时粘度增大,这种关系及 其变化程度就是润滑油的粘温性。 3.制动能量回收——是指汽车减速或制动时,将其中一部分机械能(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进行回收,并加以再利用的技术。 4.进气管动态效应——进气门的开启和活塞的运动在进气系统产生膨胀波。这个膨胀波从进气门出发,以当地声速传播到管端,在此膨胀波变成压缩波并同样以当地声速反向传回进气门。如果这个压缩波传到进气门时进气门开启,那么进气气流因此而得到增强,气缸充量系数将会提高,转矩也将增大。这种效应称为进气管动态效应。 5.经济车速——当汽车以直接档行驶时,燃油消耗最低的车速,称之为经济车速。汽车的经济车速是随道路状况和载荷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当道路条件好,载荷小时,经济车速较高;反之,经济车速较低 6.节能——是指在保证能够生产出相同数量和质量的产品,或者获得相同经济效益,或者满足相同需要,达到相同目的前提下的能源消耗量下降。 7.经济车速——当汽车以直接档行驶时,燃油消耗最低的车速,称之为经济车速。汽车的经济车速是 随道路状况和载荷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当道路条件好,载荷小时,经济车速较高;反之,经济车速较 低。 8.激光拼焊板——是根据车身设计的强度和刚度要求,采用激光焊接技术把不同厚度、不同表面镀层 甚至不同原材料的金属薄板焊接在一起,然后再进行冲压。 9.清净分散性——主要是指发动机润滑油能将老化后生成的胶状物、积炭等氧化产物悬浮在油中,使 其不易沉积在机件上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润滑油能将已沉积在机件上的胶状物、积炭等氧化产物清 洗下来的能力。 10.节能管理——包括制定有关运行油耗的法规和标准,完善油耗考核奖惩制度,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 汽车,正确选用燃润料与轮胎,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进行驾驶员轮训等 11.汽车节能——是指汽车在完成相同运输任务(运量或周转量)前提下的燃料或储能的消耗量下降。 12.稀薄燃烧汽油机一一稀薄燃烧汽油机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只要a>17,且保证动力性能,就可以称为稀薄燃烧汽油机。

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相关政策_图文精

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相关政策—全梳理 表1 :新材料领域相关国家政策 政策名称 政策要点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务院) 新材料产业被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 业之一。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1.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提高新材料工艺装备的保障能力。 ●2.建设产学研结合紧密、具备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性能、轻量化、绿色化的新材料产业创新体系和标准体系,发布国家新材料重点产品发展指导目录,建立新材料产业认定和统计体系,引导材料工业结构调整。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1.财税方面: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完善新材料产业重点研发项目及示工程相关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制定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支持政策。 2.研发创新方面:建立面向新材料产业的人才服务体系;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建立若干技术创新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实施重大工程。 3.投融资方面:加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合作;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扶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符合新材料产业发展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新材料企业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 《国家中长期新材料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 ●1.实现新材料人才资源“总量翻番”,满足领域发展

年)》(科学技术部)人才需求。 ●2.实施新材料 人才“五个三”工 程,优化领域人才资 源结构。 ●3.发挥政府、 企业、社会的作用, 改善领域人才发展环 境。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国家发展改革委) ● ●鼓励外商投资多种新材料产品。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 鼓励多种新材料产品的发展。 《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商务部) 1.支持国企业并购国外新材料企业和研发机构,加强国际化经 营。 2.鼓励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国外企业来华 投资建厂。 3.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完善进出口管理措施,加大对新材料产品和技术进口的支持力度,鼓励高附加值新材料产品开拓国际市场。 4.鼓励新材料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企业国

什么是新能源

光伏招聘招聘网https://www.docsj.com/doc/e22845830.html,中国光伏行业权威招聘网站!!! 什么是新能源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 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 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电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 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祉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 日前在中国,可以形成产业的新能源上要包括水能(主要指小型水电站)、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是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既是整个能源供应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也是环境治理和生态保 护的重要措施,是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最终能源选择。 一般地说,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 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因此,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电都被看作常规能源,而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 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作为新能源。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过去一直被视作 垃圾的工业与生活有机废弃物被重新认识,作为一种能源资源化利用的物质而受到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因此, 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也可看作是新能源技术的一种形式。 新近才被人类开发利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的能量资源称为新能源,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在不同的历史 时期和科技水平情况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内容。当今社会,新能源通常指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气等。 按类别可分为: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小水电等。 光伏招聘网https://www.docsj.com/doc/e22845830.html, 1

浅谈影响我国新能源发展的因素

浅谈影响我国新能源发展的主要因素 摘要:我国的新能源资源十分丰富,但目前开发利用的程度十分有限,具有很大上升空间。本文通过详细的分析,指出目前影响我国新能源发展的六个因素:新能源的成本、利用的难易程度、环境问题、能源供应安全的需要、技术问题以及国家政策。最后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新能源发展的合理建议。 新能源是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我国新能源资源丰富,主要铀矿有5个,已探明的铀储量居世界9大产铀国(储量超过10万吨)之列;每年我国陆地接收的太阳辐射总量相当于24 000亿吨标准煤;可供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总量为2.54亿kW;生物能资源丰富,包括农作物秸秆、薪柴和各种有机废物,可供发展沼气电力;已探明的地热储量相当于4 626亿t标准煤,现已开发利用的仅为10万分之一;可开发的潮汐能也在2 000万kW以上。因此,我国新能源的发展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但目前受到了以下六个因素的制约: 一新能源的成本 近年来新能源的成本在不断降低,而传统能源的成本在不断升高,这正是新能源的发展的一个基本动力。然而,就目前而言,新能源的成本同常规能源相比明显偏高。新能源的主要利用方式是转化为电能使用,我们可以比对一下目前各类能源的发电上网价格[1](单位元/kWh):水电0.266,火电0.355,核电0.449,风电0.542,太阳能发电约1.5。新能源发电的成本明显高于传统的水电和火电,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更是高出三倍左右。高成本的现状,严重制约了我国新能源的发展。近年来,关于新能源发电的投资上涨很快,但其中很大程度上与政府的大力补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能源发电的成本有关,以目前新能源的发展速度看,这种大力补贴无法持续太久,一旦补贴减少,成本问题将会再次浮出水面。 二利用的难易程度 同常规能源相比,新能源的利用要困难许多。利用核电[2]必须建立复杂的核反应堆,并做好严密的安全措施,同时必须妥善处理各种核废料;太阳能[3]和风能[4]发电往往具有间歇性、随机性、低同时率(60%左右)、低发电小时数(2000以下)等特性,给电力并网带来一系列的技术难题,这使得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只能作为传统发电方式的补充,另外,太阳能和风能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而能源需求则主要在东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电力输送也存在很大的难题,以致出现了发出的电由于无法输送出去而白白浪费的局面。生物能[5]技术并不成熟,目前比较普及的是制沼气,且仅限于农村地区使用,利用生物能制备各种燃料供人类利用还存在许多技术难题,有待进一步发展。地热能[6]利用受到热水分布区域的限制,因为地热蒸汽与热水难以远距离输送,另外,地热发电也存在电力无法输送出去的窘况。潮汐能[7]的利用首先必须具备较好的地质条件,可以建立水库,发电机结构也必须适应低水头、大流量的特点,这一切都给其利用带来了很大问题。新能源利用较传统能源更难是肯定的,如何解决新能源利用难的问题,将是新能源得以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环境问题 作为一种名义上的清洁能源,新能源的利用依旧会带来多种环境问题。核能作为一种极富潜力的能源,其最大的诟病就是放射性污染,尽管核电站有极为严密的安全措施,但前苏联切诺贝利,美国三里岛,日本福岛核电站还是发生了核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

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之间的优劣

文章编号: 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之间的优劣 王鹏程 山东科技大学电子通信与物理学院山东青岛 266590 摘要:能源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没有能源,社会这个庞大的机器将会停止不前。然而,追溯历史发展,我们发现:在十九世纪产业革命之前,人类消耗能源增长的相当缓慢。而产业革命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能源耗量也迅速增涨。这样,我们就不得不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大量燃烧有机燃料给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带来了令人忧虑的环境问题;二是伴随这些非可再生的化石燃料消耗的巨大增长,人类的能源供应面临巨大危险。所以,人们将目光转向新的、可再生的、清洁的能源,并不是追求时尚,也不是要故作神圣,而是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关键词:传统能源;化石能源;新能源 The Pros and Cons between Traditional Energy and New Energy WANG Peng-cheng College of Electronic,Communication and Physics,SDUST,Qingdao,266590,China Abstract:Energy is the driving force of social development, if there is no energy, society, the huge machine, will stop. However, we have found that befor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19th Century, human consumption of energy increased quite slowly.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because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energy consumption is also increasing rapidly. So we have to face two problems, the first is massive burning of organic fuels brought worry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survival; the second is human's energy supply faces huge risk coming with the huge growth in non renewable fossil fuel consumption. So people had to make a decision,for our survival rather than pursuit of fashion or pretend to be divine,to look forward to the new, renewable and clean energy. Key words:Traditional energy; fossil energy; new energy 1.传统能源的优缺点 1.1传统能源的优点 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电,这些被统称为传统能源。但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煤炭是作为新能源取代木柴这个传统能源的。所以,当一种新能源取得大规模应用并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就成了传统能源。 目前,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这三种能源占据着全球80%以上的能源份额。这三种能源又被称为“化石能源”,因为其成因是由于远古时代的植物或动物在地下演变而来的。现有的这几种能源能够得到广泛应用从而成为“传统”,是因为其有着独特的优点: 第一,是其有比较高的能量密度。能量密度可以按照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所产生的能量来计算,按质量计算,天然气的能量密度最高,石油次之,煤炭再次之。但如果按照体积计算,则石油最高,煤炭次之,天然气又次之。所以,才有了LNG,将天然气液化,在这种情况下,天然气才能够保持最高的能量密度。 第二,是它们便于开采、运输和储存。无论是固态的煤、液态的油还是气态的天然气,都能够方便地进行储运其实,这三种传统能源的开采、储运都是十分复杂的,人类为了运输和储运这些能源花费了无数的资金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储运系统。以煤炭为例,煤矿、燃煤电厂(相关的锅炉、汽轮机、发电机、脱硫、冷却等),为了运输所建立的铁路、公路和庞大的货运工具,这些为了煤炭能够发电而形成的系统本身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甚至庞大到了难以清除的地步。石油的炼油则更为复杂了。 第三,就是他们一度有着很大的储量,成本也足够低,甚至一度被认为是用之不竭的。这三个原因不仅使得这些能源在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也使得它们在今后相当

新能源汽车与环境保护

新能源汽车与环境保护 摘要:自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发明了第一辆装有内燃机的汽车开始,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辆现代汽车诞生了。经历了130年的迅猛发展,汽车日益融入到了世界各地,现在已成为人类生活比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在未来的发展中扮有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汽车需求量的增长使得人类对能源,尤其是车用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严峻的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突出问题。全球石油资源匮乏,我国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开发新能源汽车技术势在必行。本文综述了国内汽车的发展及研究现状,分析了汽车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对比了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对环境的影响,以探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汽车、环境、矛盾、新能源、 一、燃油汽车与环境之间的矛盾 能源和环境正在成为影响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两大决定性因素。就中国而言,中国是石油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专家测算,石油稳定供给不会超过20年。我国自1993年起,即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过去的10年中,中国石油需求量几乎翻了一倍。2006年进口原油1.4518亿吨,同比增长14.15%。有关专家预计,近期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将会超过50%。2010年,我国石油消费总量将达4亿吨,而国内生产能力仅为1.6亿吨。目前,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同时也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能源现状同样不容乐观,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式,新能源汽车大开发与使用势在必行。 除了能源的短缺外,燃油汽车对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一)汽车排放的废气污染最严重 汽车的废气是目前汽车工业发展带来公害中影响最大的一部分。联合国环保组织的调查显示,目前城市中的空气污染50%来自燃油汽车的废气排放,而汽车拥有量最集中的欧美国家的一些城市,空气污染源的60%来自汽车废气。据测定,汽油、柴油动力汽车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害物质达160多种,科学分析表明,汽车尾气中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的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一辆轿车一年排出的有害废气比自身重量大3倍。英国空气洁净和环境保护协会曾发表研究报告称,与交通事故遇难者相比,英国每年死于空气污染的人要多出10倍。汽车废气污染严重威胁着环境发展和人类的健康与生存。 (二)报废汽车及零部件破坏环境 采用非环保工艺或零部件生产的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和报废后,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不可忽视。例如,轮胎、座椅、仪表盘等非金属产品和玻璃钢制品、蓄电池回收利用不好,它们的存在对周围的环境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三)汽车噪音污染 汽车数量的增多以及制造工艺水平和维修保养能力差,在一定程度上还增加了交通噪声污染。据统计,我国部分城市的交通噪声约占城市噪声的75%。给广大民众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多不便。 二、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 当今世界国际汽车工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重组,由于全球汽车工业生产能力过剩,产品开发成本大幅度提高,促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汽车工业联盟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潮流,90%以上大汽车公司的“强强联合”,使之形成集团优势,更具竞争力。而国际汽车市场竞争的实质是现代科技的较量,技术创新能力正成为竞争取胜的关键。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外各大汽车厂商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进行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应用研究。事实证明,新能源汽车更符合未来各个行业节能、环保的绿色发展趋势。而纯电动汽车发展迅速,则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的主力。 以下是各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一)日本:混合动力,节能发展 日本多年来始终在节能环保汽车的研发与产业化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也呈现出多种技术共同发展的态势,但其在混合动力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上取得的成就更加突出。特别是日本丰田公司和本田公司在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研发和国际市场的推广上处于领先位置。以日本国内市场为例,由于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居民以公共交通为主,家用轿车的年行驶里程较短,混合动力汽车经济激励弱的特点更为明显,发展的潜力很大。(二)英国:多重扶持,效果显着

浅析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传统能源行业的战略选择

★经济管理★ 浅析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传统能源行业的战略选择 刘建中1,2 (1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市海淀区,100083; 21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太原市,030002) 摘 要 在简要分析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在新能源时代背景下,传统能源行业的发展战略选择———大力推进先进开采技术以及节能技术的研发;大型煤炭产销基地积极开发下游业务,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完善整个行业的产业链建设,由传统单一能源企业向综合性能源集团转变;加快行业结构调整步伐,在适当的时机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在国际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出了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建议,即国家出台强制性的市场政策、经济政策、法律法规以支持新能源产业。 关键词 新能源 现状 传统能源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40712 文献标识码 A On the status-quo of development of ne w energy industry and the strategic choice facing the traditional energy sector Liu Jianzhong1,2 (1.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ampus,Haidian District,Beijing100083,China; 2.Shanxi Coal Transport and Marketing Group Co Ltd,Taiyuan,Shanxi province030002,China) Abstract On t he basis of a concise analysis of t he develop ment stat us-quo and problems of t he new energy indust ry of t his count ry,focus is laid o n a discussion on t he strategic choices t hat faces t he t raditional energy sector while we have already entered into t he era of new energy.The st rategic choices for t he t raditional energy sector include t he R&D on spread application of ad2 vanced mining technology and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develop ment of downst ream businesses for t he large-sized coal p roducing and marketing bases,const 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indus2 try chain by taking advantage of resources advantages of t he entire sector,t ransformation from single business t raditional energy company to multi-business energy group s,quickening t he pace of industrial restruct uring in t he whole sector so as to execute a st rategy of"going all out to de2 velop business out side of China"at app rop riate mo ment to realize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The final target being to realize an optimized deployment of resources globally.This paper p ropo2 ses recommendations to p ush forward t he develop ment of new energy sector in t his count ry,i.e. t he state government is to promulgate mandatory market laws,economic laws and relevant rules, regulations and technology guidelines. K ey w ords new energy,stat us-quo,traditio nal energy,sustainable develop ment 进入21世纪,气候变化对于全球社会进步及人类生活的影响引起有识之士前所未有的关注。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地表温度不断升高,海平面不断上升,沙尘暴、飓风等灾害不断升级,迫使人们不得不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世界各国甚至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政治议题,影响其他各国的能源战略选择。应对气候变化,开展节能减排行动也成为中国的基本 12 浅析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传统能源行业的战略选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