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临床医学]内外科疾病康复--正文习题集汇总

[临床医学]内外科疾病康复--正文习题集汇总

[临床医学]内外科疾病康复--正文习题集汇总
[临床医学]内外科疾病康复--正文习题集汇总

第一章概论

学习要求

本章主要讲述了内外科疾病康复学疾病概念、临床基本知识、发展简史、地位与作用及范围与内容。

了解内外科疾病康复学的地位与作用以及范围和内容。

熟悉内外科疾病康复学的发展简史。

重点掌握内外科疾病学的基本概念、临床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临床思维方式和临床基本程序。

内容精要

内外科疾病康复学是应用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有关内外科疾病所引起的功能障碍,结合内外科疾病特点、进行康复评定、综合治疗、残疾预防以及健康教育的一门学问。内外科疾病所引起的功能障碍是指身体结构与功能(包括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个体活动及社会参与能力的受限。内外科疾病康复是以内外科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为中心,以残疾预防为准绳,以康复评定为依据,以康复治疗为手段,以改善和消除内外科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提高个体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社会参与能力、早日回归社会为目标的一门学科,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第一节基本原则

(一)残疾预防原则

对所有门诊和住院病人应具有高度的残疾预防意识并采取相应的康复措施早期介入。对就诊的所有门诊和住院病人在功能障碍发生前要综合协调的采取各种康复治疗措施防止残疾的发生,重点是残疾的二、三级预防。对于门诊和住院的病人而言,其残损已经发生,所以首先是采取二级

预防措施,防止残疾的发生影响患者个体活动;对已经发生了残疾、活动受限的患者,应积极采取三级预防措施,防止发生残障影响患者的职业和社会生活的参与能力。

(二)结构与功能复原的原则

结构与功能复原(restoration)是指疾病与损伤一旦导致了患者的身体结构与功能的损伤,就应当首先采用医疗和康复措施,尽可能恢复患者的身体结构与功能,坚持复原的原则。身体结构损伤包括各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和基因等的缺损和异常;功能损伤包括生理功能(人的所有生理功能如运动、感知、心理、语言交流、)障碍、个体活动及职业和社会生活的参与能力受限。复原手段包括康复医学的的各种治疗措施和功能恢复训练及治疗医学中的药物和手术。

(三)代偿原则

代偿(compensation)分体内代偿和体外代偿。经医疗和康复措施后,患者身体结构与功能、活动与参与能力仍然只有部分恢复,甚至完全不能恢复者,则应坚持代偿原则、采取代偿方法。

(四)适应原则

适应(adaptation)原则包括功能适应、心理适应和环境适应原则

第二节临床思维方式

治疗师应当以ICF为准绳,抓住功能、活动和参与三个重点作为临床思维的基本方式。

(一)身体结构与功能

1.确定疾病与损伤导致了患者身体结构的何种异常,是缺失、是损伤、是炎变、还是变异,身体结构主要包括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和基因等。

2.确定疾病与损伤导致了患者身体功能哪些方面的障碍或受限,身体功能包括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认知功能、平衡功能、语言言语功能、心理功能及各器官、组织和系统的功能等等。

(二)个体活动

1.确定身体结构与功能异常导致了患者个体哪些方面的日常生活活动受限,主要涉及ADL相关内容。

2.患者个体日常生活活动密切相关的活动,有哪些受到身体结构与功能异的影响,主要涉及家务和购物等。

(三)社会参与

1.确定身体结构与功能异常和个体活动受限对患者参与工作的能力是否有影响。

2.确定身体结构与功能异常和个体活动受限对患者参与社区活动的能力是否有影响。

3.确定身体结构与功能异常和个体活动受限对患者参与社会交往和朋友聚会的能力是否有影响。

4.确定身体结构与功能异常和个体活动受限对患者参与休闲娱乐是否有影响。

6.确定身体结构与功能异常和个体活动受限对患者生活质量是否有影响。

第三节临床基本程序

内外科疾病康复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临床基本程序在秉承了康复医学整体特点之外,还要考虑到内外科疾病的特点。首先要在充分全面了解患者病史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和康复评定,在评定的基础上制定合理可行的康复治疗目标,再根据康复目标制定具体的康复治疗方案,并定期召开评价会以调整康复治疗方案,直至患者达到康复治疗目标,重返家庭与社会。

第四节发展简史

内外科疾病康复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和发展阶段三个时期。

(一)萌芽阶段

20世纪40年代以前是物理疗法用于治疗内外科疾病的萌芽时期。

(二)形成阶段

20世纪50~70年代是是物理疗法用于治疗内外科疾病的形成时期。在此阶段,鉴于AMI康复医疗所取得的进展,世界卫生组织(1964年)报告中曾建议,无并发症、病情中等程度以下的AMI,可以住院三周,并在6个月内恢复原来工作。

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地方性医疗法案中提出了心脏病、癌症与卒中的康复。同年,美国举行了第一界癌症康复学术会议。后来,RUSK博士在他所领导的研究所和Glodwater纪念医院在纽约联合举行的有关癌症康复会议上提出:“永远不要对任何人关门,因为有些患者比所期望的能获得更久些……”。

70年代以前是肺康复的历史阶段,肺康复的广泛开展是在1970年以后。

(三)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将物理康复方法较广泛用于治疗内外科疾病,是内外科常见疾病的发展时期。在此阶段,心脏康复和肺康复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第五节作用与地位

内外科康复治疗在患者的整个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民已经认识到康复医学在神经康复和骨科康复领域的重要位置,但还没有意识到在内外科疾病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在内外科疾病的残疾预防、疾病治疗、减副增效和预防并发症等方面的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尽管内外科康复涉及肺康复和心脏病康复、糖尿病康复、癌症康复、疼痛康复、烧伤康复、骨质疏松症康复、炎症康复,但是占主导地位主要有心脏病康复和肺康复。

第六节范围与内容

从广义上讲,内外疾病康复是除外骨科康复和神经康复以外的所有疾病的康复,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皮肤科学和口腔医学中各种可能引起患者功能障碍的疾病和病损,这些疾病和病损引起的功能障碍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常常与疾病并存或为其后遗症。

由于骨科康复和神经伤病康复在我国发展较早、体系完善、相关专著较多,已经成为康复医学领域里成熟的专科康复,故不包括在内外科疾病康复学之列。由于内外科学是临床医学两大分支,所以,本书主要涉及内外科的三级学科中的常见病、症和损伤的康复问题。同时,对眼耳鼻咽喉、皮肤、口腔、肿瘤及疼痛科的常见病症的康复问题也按系统做了介绍。

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内外科疾病康复学

二、选择题

【A1型题】

1.内外科疾病康复学发展简史下列哪一个是正确的

A.萌芽阶段

B.成熟阶段

C.终结阶段

D.提升阶段

E.总结阶段

2.进行内外科疾病的临床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正确的有

A.残疾治疗原则

B.结构与功能复原的原则

C.代替原则

D.结构复原的原则

E.功能复原的原则

【B型题】

A.功能代偿

B.体外适应

C.认知适应

D.功能适应

E.体内代偿

3.代偿原则正确的有

4.适应原则正确的有

A.抓住功能、活动和参与三个重点

B.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和基因等

C.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和运动功能

D.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和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认知功能、平衡功能、语言言语功能、心理功能等

E.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和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认知功能、平衡功能、语言言语功能、心理功能及各器官、组织和系统的功能等

5.进行内外科疾病的康复治疗的临床思维的基本方式是指

6.身体结构与功能包括

【X型题】

7.社会参与要求治疗师通过评定应当确定患者的身体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和/或个体活动受限对

A.患者参与工作的能力是否有影响

B.参与社区活动的能力是否有影响

C.参与社会交往和朋友聚会的能力是否有影响

D.参与休闲娱乐是否有影响

E.生活质量是否有影响

三、问答题

1.实施内外科疾病康复治疗的临床基本程序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内外科疾病康复学是应用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有关内外科疾病所引起的功能障碍,结合内外科疾病特点、进行康复评定、综合治疗、残疾预防以及康复教育的一门学问。内外科疾病所引起的功能障碍是指身体结构与功能(包括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个体活动及社会参与能力的受限。内外科疾病康复是以内外科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为中心,以残疾预防为准绳、以康复评定为依据,以康复治疗为手段,以改善和消除内外科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提高个体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社会参与能力、早日回归社会为目标的一门学问,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二、选择题

1.A 2.B 3.E 4.D 5.A 6.E 7.ABCDE

三、简答题

1.实施内外科疾病康复治疗的临床基本程序是什么?

内外科疾病康复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临床基本程序在秉承了康复医学整体特点之外,还要考虑到内外科疾病的特点。首先要在充分全面了解患者病史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和康复评定,在评定的基础上制定合理可行的康复治疗目标,再根据康复目标制定具体的康复治疗方案,并定期召开评价会以调整康复治疗方案,直至患者达到康复治疗目标,重返家庭与社会。临床基本程序是:了解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及影象学检查;初期康复评定医师或医师和相关治疗师,必要时病人或其家属参加;制定康复目标医师或医师和相关治疗师共同制定;制定康复治疗方案/计划医师或医师和相关治疗师共同制定;实施康复治疗相关治疗师负责;中期康复评定医师和相关治疗师,必要时病人或其家属参加;根据评定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末期康复评定医师和相关治疗师,必要时病人或其家属参加;根据评定结果决定病人是出院回归家庭、社会,还是到相关疗养或临终关怀机构。

对AMI病人绝对卧床休息的观点提出怀疑和异议的是美国学者Levine。他早在40年代已提倡“坐椅子疗法”。他让患急性心肌梗塞后刚刚一天的病人,每天下床坐靠椅1~2小时,8l例病人并无并发症,也没有血栓栓塞和肺部感染等发生。他强调坐椅子疗法能使病人提前出院,并提出坐位由于增加周围静脉血池,减少静脉回流,从而使心脏负担减轻。这种学说给AMI治疗开辟了一条新路,所以,他被誉为心血管病康复医疗的奠基人。

(何成奇)

第二章循环系统常见疾病康复

学习要求

本章主要讲述了循环系统常见疾病流行病学及病因,临床特点,康复评估,康复治疗的原则、治疗方法及步骤,功能结局,健康教育等。

了解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和周围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病因,了解各种疾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以及心脏移植术后及心脏起搏器术后的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了解每一种疾病的功能障碍和健康教育等。

熟悉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功能障碍特征及康复评定内容及程序,心电图运动实验,行为类型评定。熟悉原发性高血压、周围血管疾病临床表现,康复功能评定方法、康复理疗原则和功能结局等。

重点掌握各种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定义,临床处理,康复措施,治疗原理,康复治疗的目的、康复治疗原则及方法,主要掌握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心理治疗,尤其要重点掌握每种疾病所独特存在的功能障碍和康复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操作上注意事项。

内容精要

第一节冠心病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A),是由于血脂增高致使冠状动脉壁脂质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逐步发展为血管狭窄乃至闭塞为特征的疾病。粥样斑块脱落可以造成突然血管闭塞和心肌梗死。不同类型的冠心病具有不同临床特定。冠心病的临床分型主要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和急性冠脉综合症等。

冠心病患者除了由于心肌供血不足直接导致的心脏功能障碍之外,还有一系列继发性躯体和心理障碍,这些功能障碍往往被临床忽视,然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却有直接影响,因此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目标。

对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评定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评估、心理社会学及人格评定和心肺功能专项评定。在康复之前进行的评定除了必须对心肌梗死的严重程度做出判断,以确定适当的心脏康复方法之外,还可以作为康复时监护水平确定和康复疗效观察的依据。

冠心病康复治疗是指综合采用主动积极的身体、心理、行为和社会活动的训练与再训练,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改善心血管功能,在生理、心理、社会、职业和娱乐等方面达到理想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强调积极干预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阻止或延缓疾病的发展过程,减少残疾和减少再发作的危险。为此,心脏康复的措施应该是全面的、综合的,同时又是高度个体化的。根据美国公共卫生署(USPHS)的意见,心脏康复的程序中应包括对患者进行医学评定、指导患者按照运动处方进行运动、患者教育与咨询。康复治疗近期目标包括:患者身体适应性恢复到足以重新进行一般的日常活动;限制心脏病的生理和心理影响;降低患者心博骤停或再发心肌梗死的危险及控制心脏病症状。尽管冠心病康复治疗应采取综合性康复治疗措施,以限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恢复、维持和增强患者整体功能及社交与职业能力等,但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是运动疗法。

冠心病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这意味着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死亡率以及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使患者能够清晰的认识到冠心病的整个发生发展过程、对危险因素进行积极的干预及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减少冠心病总体负担的基石。预防策略应从幼年时代

开始,通过健康教育、环境干预或立法减少有害健康行为而使人群总体受益,以促进危险因素的转变。

(何成奇)

第二节原发性高血压病

高血压(hypertention)是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持续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绝大多数患者,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tion),占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涉及全身各个系统,血压的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的升高有明确的病因可循,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tion)。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

一、临床特点

1.临床表现原发性高血压(缓进型)多为中年后起病,有家族史者发病年龄可较轻。起病隐匿,病程长,病情发展慢。早期常无症状,高血压患者可有头痛、头晕、头胀、耳鸣、眼花、烦闷和心悸等症状,但并不一定与血压水平相关。体检可听到主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早期喀喇音。

2.诊断标准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WHO/ISH)确定了新的高血压诊断分级标准,规定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增高的水平,可将高血压进一步分为1,2,3级。

二、康复评定

高血压病的康复评定包括病史、体格检查、血压测量与动态血压监测、血尿常规、肾功能、血尿酸、血脂、糖、电解质、心电图、胸部X线、眼底检查、高血压危险度的分层、心理社会评定以及运动试验、核素心血管造影等特殊检查。

(一)血压测量与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诊断有赖于血压的正确测定,血压的测量法可以分为两大类:1.直接测量法被认为是血压测定的金标准。该方式在临床上仅限于在严重休克及大手术病人的血压监测。研究用途主要用于动物实验和某些临床研究。

2.间接测量法临床上常用听诊法间接测量肱动脉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目前仍以规范方法下水银柱血压计测量作为高血压诊断的标准方法,高血压的诊断必须以非药物状态下二次或二次以上非同日多次重复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为依据,偶然测得一次血压增高不能诊断高血压,必须重复和进一步观察。

3.动态血压监测动态血压监测一般是指通过随身携带袖珍无创性动态血压检测仪,在不影响日常活动和夜间睡眠的情况下,24小时内自动程控定时测量血压、储存数据供电脑软件采样分析统计血压参数的血压监测方法。动态血压监测是由仪器自动定时测量血压,可每隔15~30分钟自动测压(时间间隔可调节),连续24小时或更长。

三、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目的:对高血压人群、高危人群、和健康人群进行分级管理与健康教育;有效控制血压,降低高血压的病死率、致残率,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原则:高血压的处理不仅要控制血压水平,而且还应改善诸多紊乱因素,以预防或逆转脏器的损害。以综合治疗为基础,以药物治疗为主,积极实施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方法:

(一)物理治疗

1.超短波疗法患者取坐位或卧位,用小功率超短波治疗仪,选取2个圆形中号电极,置于颈动脉窦的部位,斜对置,间歇2~3cm,剂量Ⅰ°~II°,时间10~12分,每日治疗1次,15~20次为1疗程。

2.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患者取卧位,用直流电疗仪,选取1×(300~400)cm2电极,置于颈肩部,导入镁离子;2个150 cm2电极,置于双小腿腓肠肌部位,导入碘离子,电量15~25mA,时间20~30分钟,每日1次,

15~20次为1疗程。此法适于II~III期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3.超声波疗法患者取坐位,应用超声波治疗仪,于颌区(C

2~T

4

椎旁

及肩上部)涂抹接触剂,声头与皮肤紧密接触,连续输出,移动法,剂量0.2~0.4W/CM2,时间6~12分钟,每日1次,12~20次为1疗程。此法适于II期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4.运动疗法高血压病人在节律行运动后,血管顺应性增加,休息时血压通常下降。建议缓慢增加体育锻炼。虽然等长运动使收缩压及舒张压都急剧升高,但反复的负重训练也降低血压。

运动训练禁忌症:

(1)安静状态下收缩压和舒张压>180/110 mmHg或>200/100 mmHg标准,均不宜参加运动训练。

(2)有靶器官损害,特别是视网膜、肾脏改变、或左心室明显肥厚。

(3)合并不稳定心绞痛、脑缺血或未控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5.生物反馈疗法(BFT)患者取舒适体位,松解领扣和紧扣的内衣,用温度生物反馈仪,将温度传感器固定于利手食指或中指末节指腹,打开开关,设定温度阈值,让患者按指导语进行训练,务必使患者全神贯注,放松肢体,体验温热感觉,一般随着放松程度加深,温度指示渐次升高,当被测温度大于设定温度阈值时,便发出“嘀嗒”反馈声。这时可升高设定阈值,提高训练难度。每日训练1次,时间20~60分钟,15~20次为1疗程。

(二)心理治疗长期精神压力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高血压患者保持平衡的心理,摆脱不良的心理状态,不但可使抗高血压治疗更为有效,还有助于病变逆转,降低并发症。

(三)其他疗法

1.西药治疗利尿剂(包括噻嗪类利尿剂、袢利尿剂、保钾利尿剂三类);?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醛固酮受体阻滞剂及α受体阻滞剂等均可选择使用。

2.中药治疗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选择合适的方剂或单方、验方治疗。

3.针灸治疗取三阴交、阴陵泉、太冲、照海、曲池、合谷、内关等穴。也可使用耳针治疗,主穴为降压穴、心、神门,配穴为皮质下、肾上腺、交感等。

4.全身松脂浴、穴位磁场疗法、He-Ne激光穴位照射、穴位共鸣火花电疗法、高压静电疗法等,均有一定疗效,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设备条件酌情选用。

四.功能结局

在生理功能方面: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随血压控制临床症状可改善。

在心理功能方面: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终身有不同程度的急躁、忧郁、沮丧、等心理障碍。

在日常生活活动及职业能力方面: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及职业能力无明显或仅轻度受限。伴有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的高血压病如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可使ADL能力及其相关活动明显受限、劳动力完全减退活丧失。

康复治疗可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缓解病情以及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应早期介入。

(陈建)

第三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一、临床特点

临床表现临床上左心衰竭最为常见,单纯右心衰竭较少见,而全心衰者较为多见。

1.症状体征左心衰竭时以肺淤血及心排量降低表现为主。常见的症状体征有:①劳力性呼吸困难;②端坐呼吸;③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④急性肺水肿;⑤咳嗽、咳痰、咯血;⑥乏力、头晕、倦怠、心慌;⑦少尿;

⑧肺部出现湿性啰音,并可随体位而发生变化。病情由轻到重,肺部湿性啰音可从肺底直至全肺。除基础心脏病的固有体征外,CHF患者一般均有心脏扩大、肺动脉瓣第二音亢进及舒张期奔马律。右心衰竭时以体静脉淤血

的表现为主。常见的症状体征有:①劳力性呼吸困难;②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及呕吐等消化道症状;③水肿、胸腔积液;④颈静脉搏动增强、充盈及怒张、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⑤肝脏因淤血肿大并常伴压痛,持续慢性右心衰可致心源性肝硬化,到晚期可出现黄疸、肝功能受损及腹水。除基础心脏病的相应体征外,可因右心室显著心脏扩大而出现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反流性杂音。扩张型心肌病表现为左、右心室同时衰竭时称为全心衰竭。

2.影像学检查 X线片是判断心脏大小、外形及肺淤血的主要手段。CHF的主要X线表现包括:心影增大,心影外形因基础心脏病的而有差异。早期肺静脉压增高时,主要表现为肺门血管影增强,上肺血管影增多与下肺纹理密度相仿,甚至多于下肺。由于肺动脉高压可见右下肺动脉增宽,如出现间质性肺水肿可使肺野模糊。Kerley B线是在肺野外侧清晰可见的水平线状影,是肺小叶间隔内积液的表现,是慢性肺淤血的特征性表现。急性肺泡性肺水肿时肺门呈蝴蝶状,肺野可见大片融合的阴影。超声心动图比X线更准确地提供各心腔大小变化、室壁厚度及运动状况、心瓣膜结构及心功能情况。以收缩末及舒张末的容量差计算射血分数,方便实用。正常射血分数值〉50%,运动使至少增加5%。超声多普勒是临床上最实用的用于判断舒张功能的方法,心动周期中舒张早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为E峰,舒张晚期(心房收缩)最大值为A峰,计算E/A比值。正常人E/A比值不应小于1.2,当舒张功能不全时,E峰降低,A峰增高,E/A比值降低。放射性核素心血池显影,有助于判断心室腔大小,计算射血分数,同时还可通过记录放射活性-时间曲线计算左心室最大充盈速率以反映心室舒张功能。对心力衰竭患者目前多采用漂浮导管,在床边进行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颈静脉插管直至肺小动脉,测定各部位的压力和血液含氧量,计算心脏指数(CI)和肺小动脉楔压(PCWP),直接反映左心功能。正常CI〉2.5L/(min·m2),PCWP<12mmHg。定期测量血清电解质,包括血钾、钠、氯。测量肾功能,包括血肌酐、尿素氮及肾小球滤过率。

二、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以运动疗法为主,以改善体力去适应状态,改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为目标。

1.运动疗法为防止肌肉退化,当患者处于稳定状态时,应鼓励并指导其进行不引起症状的日常体力活动,依据美国心脏学会心脏功能分级的日常生活安排原则进行(表2-3-2),但应避免参加紧张的或肌肉等长收缩运动以及竞争性和疲劳性运动。如某患者心功能Ⅳ级,由于任何体力活动均可使症状加重,治疗分级为E,按照规定必须完全休息,限于卧床或坐椅子,据此嘱患者卧床休息,第3天床边坐椅子。半个月后心功能进步为Ⅲ级,体力活动仍大受限制,但轻度体力活动已无心悸气急,治疗分级为D,据此允许下床活动并去厕所,一个月后进一步好转,能在走廊慢步行走500m并上下楼,心功能进步为Ⅱ级。此时患者出院可按ⅡC指导其日常生活活动,即一次步行限定800m,提物限重10kg,并允许患者可上下一层楼。如果患者参加工作,必须评价其工作任务并就其能否继续工作提出建议。

表2-3-2 依据心脏功能分级的日常生活安排原则(美国心脏学会)

心脏功能Ⅰ级心脏功能

Ⅱ级

心脏功能

Ⅲ级

心脏功能

Ⅳ级

A 走路不限制上楼不限制提物不限制站立不限制

B 走路不限制

上楼四段楼梯

提物 40~60磅

站立不限制

走路 1.6km

上楼三段楼

提物25~40

站立不限制

C 走路 0.8km

上楼二段楼

提物15~25

站立不限制

走路 5~10个街

上楼一段楼梯

提物 10~15磅

站立不限制

D 走路 <5个街区

上楼 <一段楼梯

提物 5~10磅

站立限于一半

时间

走路 <1个街区

上楼 <一段楼

提物 5磅

站立限于1/4

时间

E

*1磅=0.45kg

(1)坐椅子疗法:由于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在床旁坐椅子,较临床上常规半卧位,对心脏负担小,即可减轻心衰症状,又可减轻精神负担,因此对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Ⅳ级患者,只要病情稳定,就应安排坐椅子。开始每次10~15min,每天2次,逐步增加时间或次数。

(2)步行运动:步行运动时下肢大肌群交替收缩和松弛,发挥唧筒作用,有助于血液环流,从而改善心力衰竭症状。心功能差时,宜先在病房走廊,在医护人员监护下步行运动,然后根据心功能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NYHA心功能Ⅰ级的患者平地步行一般不受限制,一般采用距离从近到远,速度从慢到快,循序渐进逐步增加。NYHA心功能Ⅱ级~Ⅲ级的患者可参照表2-3-2进行。NYHA心功能Ⅳ级的患者一般不宜步行运动。

(3)医疗体操:只有在心功能容量达4METs,心功能Ⅱ级时,才能做体操运动训练。医疗体操应以放松的、运动幅度较大的四肢运动为主,可以与步行运动交替进行。不宜作腹肌练习和屏气动作,以免加重心脏负荷,使病情加重。

(4)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根据CHF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5年修订版)欧洲心脏学会):对NYHA心功能Ⅰ~Ⅲ级的稳定心力衰竭患者鼓励实行运动训练计划。临床实践中,运动耐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身体内环境改变较左室功能本身为更重要。运动方式可实施间断或稳定的运动训练,强度采用60~80%的预测峰值心率。

1)间断运动训练:包括踏车运动和平板运动。间断运动方式可在不导致更多心血管负荷的前提下,更好地刺激外周肌肉运动,可使患者达到体力适应。运动训练滴定顺序为持续时间→然后频率→然后强度增加。

间断的运动训练方式:①踏车运动运动阶段30秒,恢复阶段60秒,强度50%最大短期运动能力可能是有利的。最大短期运动能力的确定:患者无负荷踩踏3Min,然后以每10秒25W逐渐增加运动级别。在恢复期阶段,病人以10W踩踏。②平板运动运动和恢复阶段各60秒可能是有利的。

2)稳定的运动训练方式:①训练的频率损害较重的病人建议进行5~10Min的短时多次日常训练;心功能良好的患者应建议更长时间的训练,每次20~30Min,每周3~5次。②训练的强度传统训练计划中,最初摄

氧能力和症状的改善发生在第4周;体力和心肺参数分别需在16周和26周达到峰反应,然后达平台期。可观察到三个发展阶段:初始阶段、改善阶段和维持阶段。在开始阶段,训练强度应保持低水平(例如40~50%峰耗氧量),运动时间由5Min逐渐增加至15Min。运动时间和训练的频率根据症状和临床状况增加。在改善阶段,逐渐增加强度(50%峰耗氧量→60%峰耗氧量→70%峰耗氧量,如果能耐受甚至→80%峰耗氧量)是主要目标;将训练时间延长至15~20Min,如果能耐受,延长至30Min是次要目标。维持阶段通常开始于训练的第6个月后,此阶段很少产生进一步的改善,但继续运动训练非常重要。3周住所训练计划的效果仅在3周的活动限制后即消失,提示需要在CHF的治疗过程中实施长期运动训练。

2.水疗适用于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用以改善症状。

(1)氡泉浴:氡泉浴法是较柔和的刺激,对轻、中度心力衰竭均有一定疗效。氡泉浴时皮肤内的血管可以产生一种血管运动物质,调节血管舒缩,增加心排量,改善血液循环。方法:水温35~37℃为宜,沐浴时间12~16Min,每日或隔日1次,10~15次为1疗程。

(2)碳酸泉浴,碳酸氢泉浴:碳酸泉浴,碳酸氢泉浴等产生的碳酸气可以刺激皮肤,促进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以减轻症状。方法:水温34~36℃开始,每2~3次降低水温1℃,直至降温至30~32℃,每降温一次沐浴时间8~15Min,每日或隔日1次,12~16次为1疗程。

(李寿霖)

第四节周围血管疾病的康复

一、动脉硬化闭塞症

1.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发生于全身某些大、中型动脉的节段性狭窄或闭塞的血管疾病。

2.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生理功能和运动功能评定主要根据患者症状的轻重程度其临床表现分为四期。

第一期:为轻微主诉期,患肢稍冷,或轻度麻木,活动后易感疲乏,

有时足癣感染不易控制。

第二期:为间歇性跛行,这是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特征性症状。典型的主述是肌肉疼痛、痉挛及疲乏无力,必须停止活动或行走,休息1~5分钟后症状逐渐缓解,才能继续活动。

第三期:为静息痛,患肢在休息时也感到疼痛、麻木和感觉异常。皮肤、毛发及趾甲的营养发生变化,皮下组织可发生非细菌性炎症。

第四期:为组织坏死期,可发生肢端溃疡或坏死。如合并糖尿病则足趾及小腿坏死机会增多,而且易合并感染,可产生湿性坏疽,以至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3.康复治疗目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缓和减轻继发性血管损伤,防治肢体坏死,减少残疾。具体方法如下:

(1)物理治疗:改善组织血液循环,减轻和消除水肿,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减轻和消除症状。具体方法有①超短波疗法;②电水浴疗法;③毫米波疗法;④共鸣火花疗法;⑤超声波疗法;⑥紫外线疗法;⑦磁疗法。

(2)运动疗法:可以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包括①Burger运动;②足部运动;③医疗步行;④功率自行车训练。

(3)其他治疗:包括①一般治疗;②药物治疗;③其他血管扩张剂等药物;④去纤剂;⑤中药等;⑥手术治疗。

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简称脉管炎,本病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它是一种慢性周期性加剧的全身中、小动脉阻塞性疾病。

2.康复评定中的临床分期是按肢体缺血程度分三期:

(1)局部缺血期:间歇性跛行,患肢远端冰冷、麻木、休息后缓解;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2)营养障碍期:症状加重,持续性难以忍受的剧痛,常因疼痛而影响饮食和睡眠,患肢肌肉逐渐萎缩,皮温降低,动脉搏动消失。

(3)坏疽期:患肢趾(指)远端可发生溃疡及坏死,合并感染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康复评定中的疾病程度:主要根据坏疽的范围可分为三级,判断疾病的程度,以估计预后。

Ⅰ期:坏疽局限于趾(指)部;

Ⅱ期:坏疽延及趾跖(掌趾)关节及跖掌部;

Ⅲ期:坏疽延及足跟,踝关节或踝关节以上。

3.康复治疗的目的解除血管痉挛、改善血液循环、镇痛、预防感染及冻伤等。具体方法如下:

(1)物理治疗:早期应用物理治疗缓解症状和控制病理改变效果较好。晚期可加强侧枝循环,促使血栓机化。①超短波疗法;②电水浴疗法;③紫外线疗法;④超声间动电疗法;⑤超声波中药透入疗法;⑥离子化空气疗法;⑦磁场疗法;⑧氦-氖激光疗法;⑨其他物理疗法如局部光电浴、水疗、按摩、共鸣火花电疗法等;⑩高压氧治疗。

(2)运动疗法:足部运动(Burger运动练习)

(3)其他治疗:①药物治疗;②针刺疗法;④手术治疗有腰交感神经切除术、动脉血栓内膜削除术和大网膜移植术等。

(4)疼痛的处理:疼痛的主要原因是肢体缺血而引起,当伴趾(指)端溃疡、坏疽并发感染时,则疼痛更加剧烈。除选用上述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改善缺血外,并辅以下列对症处理,以缓解疼痛。①选用有效的止痛药;

②1‰普鲁卡因静脉滴注;③连续硬膜外阻滞。

(5)足部坏疽、溃疡的处理:本类病人趾(指)端溃疡大多由于血液供应不良,组织营养障碍引起,因此它的创面与一般炎症创面不同,对局部处理要注意以下问题。①对干性坏疽的创面采用酒精消毒后,以无菌敷料保护,防止继发感染。不宜使用药膏腐蚀干性坏疽。②对感染创面用药敏的抗生素溶液湿敷或选用东方1号、全蝎膏、玉红膏外敷。创面忌用刺激性强的外敷药物。③当创面坏疽界线清楚,继发感染局限,宜进行清创处理。④如肉芽创面较大,作游离植皮,促进创面早日愈合。

三、末梢血管功能性疾病

末梢血管功能性疾病主要包括雷诺综合征、手足紫绀症、红斑性肢痛症。

1.雷诺综合征是指在寒冷刺激、情绪激动以及其它因素影响下,发生肢体末梢动脉阵发性痉挛,手足皮肤颜色呈现苍白-紫绀-潮红-正常的间歇性变化为主的一类疾病,是一组临床症候群。

2.手足紫绀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血管功能性疾病。临床特点多见于女性青春期。患者手足皮肤呈持久性紫绀,范围广,呈手套和袜套形,变色均匀,皮肤细嫩,皮温明显降低。两手症状较足部重,紫绀在气温低时和上肢下垂时加重;在温热环境中症状缓解。持续按摩可使皮肤紫绀变淡或恢复正常。组织胺试验可呈指、趾的光斑和明显条纹,而雷诺征则无此反应。

3.红斑性肢痛症这是一种以末梢动脉扩张和对温度敏感的疾病,病因不明。临床表现特点:手足有阵发性红、肿、痛、热四大症状。此病患者局部皮肤有一个临界温度32~36℃如果皮温超此限度,即可出现症状。用此临界温度实验,作为诊断红斑性肢痛症的一个重要方法。

4.末梢血管功能性疾病的康复评定

雷诺综合征可以采用下述辅助检查和诱发动脉痉挛试验,以明确诊断和了解末梢循环情况。

(1)冷水试验;

(2)缚臂试验;

(3)握拳试验;

(4)甲皱微循环检查;

(5)动脉造影;

(6)手指低温阻塞激发试验:这是目前诊断雷诺综合征敏感性及特异性均最高的一个方法。

5.雷诺综合征的康复治疗应以综合治疗为主,尤其对重症病人,单一疗法常难获得满意持久的效果。

(1)物理治疗:主要目的是调整自主神经功能,解除血管痉挛,减轻症状。具体方法有①超短波疗法;②共鸣火花电疗法;③超声波疗法;④紫外线疗法;⑤间动电疗法;⑥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⑦电水浴疗法。

(2)其他治疗:①保暖、镇静、戒烟:②药物治疗③中医中药治疗④

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

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乔志恒郭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年1月第15卷第1期 第一部分:康复医学发展现状 一、康复医学,方兴未艾 当今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在世界各国向着多级化趋势发展。美国康复医学处在现代康复医学的领先地位,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均较成熟,有一套完整的康复医疗结构体系。北美、澳洲康复医学发展,紧随美国之后。 欧洲康复医学则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在“欧洲医学会联盟”(UEMS),专设康复医学部,有25个国家专业学会参加该组织,出版《康复医学杂志》(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是欧洲具有代表性的康复医学期刊。欧洲康复医学在学术上,提倡康复医学与临床紧密结合,因而被称为“临床康复”(Clinic Rehabilitation),正在成为欧洲康复医学发展的主流。 亚洲康复医学发展,富含东方医学色彩。我国中西结合康复医学,有很大潜力和发展空间。日本上田敏教授说:在21世纪里,西方传统康复医学面临东方康复医学的挑战。 二、康复医学理念延续与扩展 1、WHO将医学划分为: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又称第四医学)。

2、现代康复医学是研究伤残病后造成的机体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评估、康复训练、康复治疗,以达到改善或重建患者身、心、社会功能为目的一门科学,是现代康复医学最根本理念。 3、着名康复医学家,美国纽约大学教授Rusk认为:“康复治疗是临床治疗的后续,如不进行康复治疗,就意味着临床治疗工作并没有结束”。 4、英国着名康复医学专家D wade教授,以中风康复为例提出康复治疗、功能训练的新概念,认为: (1)应该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在功能康复上需求,而不是以某些专家理论和假设为中心,脱离患者的实际需要; (2)功能训练应与患者日常生活、工作或作业活动联系起来,且忌千篇一律,只着眼于减轻临床病损和缺陷,忽略功能性活动的训练; (3)应当鼓励患者,经常进行力所能及的功能性活动,而不是只限于每日用5%白天时间,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练习;最好使患者经常处在一个技能学习的环境中; (4)只有靠多学科参与,并在患者家属的配合下,才能真正满足每个患者在功能康复上的具体需求。 三、功能康复理论与技术的当代进展 (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康复研究进展 现代脑功能康复理论与实践研究证明,通过康复治疗可以观察到中枢神经系统(Center Neural System;CNS)改变,如下结果: 1、 CNS一边破坏,一边自行修复; 2、 CNS残留部分有巨大代偿能力;

《康复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康复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康复医学的团队成员不包括() A康复医师B物理治疗师C骨科医生D作业治疗师2、残疾不包括() A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B日常生活大部分依赖 C胆囊摘除 D智力低下伴有社会适应能力低下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康复生物工程() A假肢B轮椅 C助行器具D药物治疗 4、康复医学服务的对象不包括() A传染病患者B功能障碍者C残疾者D生活不能自理者 5、不属于运动功能评定的是() A肌力、肌张力B步态分析 C平衡及协调功能D计算能力 6、下列哪项不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A颅神经B大脑半球C内囊D脊髓 7、康复医学在现代医学中地位哪一个不正确? ( ) A现代医学由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保健医学和康复医学构成 B综合医院必须加强康复医学科建设 C康复医学尚未纳入临床医学一级学科 D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强调“六位一体”,其中康复是一个重要内容 8、肘关节伸展主要的主动肌是() A三角肌B肱三头肌C肱二头肌D喙肱肌 9、康复的最终目标不包括() A回归家庭和社会B功能恢复 C重新就业D提高生活质量 10、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是()

A两者并列而互相渗透B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辅助 C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加强D两者独立而互不相干 11、下列关于疾病与残疾的关系错误的是: A残疾与疾病相同,没有区别 B疾病可导致残疾,但残疾不一定就是疾病或伴有疾病 C残疾可以与疾病无关 D残疾可以与疾病同时存在 12、下列哪一种不是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 A核心理念不同B治疗目不同 C治疗手段不同D工作模式不同 13、不是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是( ) A循环渐进 B全面康复 C持之以恒 D没有疾病 14、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社会康复就是社区康复 B健康就是没有疾病或衰弱 C现代医学模式是生物医学模式 D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工作方式是康复小组 15、不属于康复治疗技术的是() A物理治疗 B作业治疗 C言语治疗 D心肺复苏术 二、判断题。 1、康复医学的宗旨在加速人体伤病后恢复进程,预防和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的程度。() 2、临床医学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患者主动参与的功能训练,康复医学的治疗手段主要是药物和手术。() 3、现代医学体系主要由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组成。() 4、康复评定贯穿于康复的整个过程。() 5、骨折后功能训练的目的是防止肌肉萎缩、关节挛缩、促进骨折的愈合。() 三、简单题。 1.名词解释:①康复;②康复医学(备注:选择其中一个即可)

《康复医学概论》考试试题

《康复医学概论》考试试卷 姓名: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 1、康复医学的团队成员不包括 ( ) A康复医师B物理治疗师 C骨科医生D作业治疗师2、残疾不包括() A肢体运动功能障碍B日常生活大部分依赖 C胆囊摘除 D 智力低下伴有社会适应能力低下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康复生物工程() A 假肢 B 轮椅 C 助行器具 D 药物治疗 4、康复医学服务的对象不包括() A传染病患者 B 功能障碍者 C 残疾者 D 生活不能自理者 5、不属于运动功能评定的是() A肌力、肌张力B步态分析 C平衡及协调功能D计算能力 6、下列哪项不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A颅神经 B大脑半球 C内囊 D脊髓 7、康复医学在现代医学中地位哪一个不正确?( ) A现代医学由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保健医学和康复医学构成 B综合医院必须加强康复医学科建设 C康复医学尚未纳入临床医学一级学科 D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强调“六位一体”,其中康复是一个重要内容

8、肘关节伸展主要的主动肌是() A三角肌B肱三头肌 C肱二头肌D喙肱肌 9、康复的最终目标不包括() A回归家庭和社会B功能恢复 C重新就业D提高生活质量 10、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是() A两者并列而互相渗透B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辅助C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加强 D两者独立而互不相干11、下列关于疾病与残疾的关系错误的是: A残疾与疾病相同,没有区别 B疾病可导致残疾,但残疾不一定就是疾病或伴有疾病 C残疾可以与疾病无关 D残疾可以与疾病同时存在 12、下列哪一种不是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 ( ) A核心理念不同B治疗目不同 C治疗手段不同D工作模式不同 13、不是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是( ) A循环渐进B全面康复C持之以恒D没有疾病14、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社会康复就是社区康复 B健康就是没有疾病或衰弱 C现代医学模式是生物医学模式 D康复医学专业人员的工作方式是康复小组 15、不属于康复治疗技术的是() A物理治疗B作业治疗C言语治疗D心肺复苏术

康复医学科病历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到目前为止,其病历的书写尚未形成独立的、统一的格式,故一般采用临床医学病历的模式书写,但由于康复医学有其自身特点和要求,因此其病历的书写,就要充分反映出康复医学的特点。 病例特点: xx 病例是以残疾为中心的病例 xx 病例是功能评定的病例 xx 病例是综合评估的病例 xx 病例是跨科性评估的病例 1.基本要求 同一般病历。 2.主诉 写明患者就诊时最突出的症状、功能障碍及其出现时间。 3.现病史 应围绕主诉。叙述致残的原因、经过、演变、治疗过程及当前症状。包括: (1)身体伤病发生的部位及造成功能障碍的部位、时间。 (2)功能障碍的内容、性质及程度。 (3)功能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的影响。 (4)以往诊治的情况,是否接受过康复医疗。 4.既往xx 重点记录与现在病情发展有关的病史,特别要对以下四个系统: 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 并注意病人对以往疾病压力的反应。

5.个人xx 注意患者饮食习惯、生活嗜好、学历、特长、专业、工作经历、职业、收入、地位、人事关系及工作单位的规模。 6.家族史 应了解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健康情况、生活方式、经济状况、患者本人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7.婚育xx 8.职业xx 8.心理xx 目的是收集有关病人环境的信息来确定社会对疾病的影响。由于病残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因此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可以为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奠定基础。另外,还应了解职患者家庭的住房结构、卫生设施、周围环境、交通状况、邻里关系及附近医疗和福利设施等情况。主要内容: 以前是什么性格,是否有重大心理创伤史,病时性格如何,对康复知识有无认识,对身体康复的期望值如何 9.xx (1)应包括临床体格检查中的全部内容,重点是与致残疾病相关的查体的及阳性体征,辅助检查,各种量表。 (2)神经系统致残性疾病中,神经、肌肉骨骼系统是检查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应包括对患者和步态分析、肌力测定和关节活动度测定等。 (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测定是康复评价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尽可能准确,以作为功能状态评价的依据。 (4)专科所见,应重点说明患者功能障碍的部位以及与密切相关部位的功能状态。 10.初步诊断: 主要诊断、合并诊断

康复医学概论复习题()()

复习题名词解释 1.康复(rehabilitation)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以减少病、伤、残者的躯体、 心理和社会的功能障碍,发挥病伤残者的最高潜能,使其能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WHO将康复定义为“采取一切措施以减轻残疾带来的影响并使残疾人重返社会。”2.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是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功能测评方 法、治疗技能和规范的医学应用学科,旨在加速人体伤病后的恢复进程,预防和/或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程度,帮助病伤残者回归社会,提高其生存质量为最终目标 3. 4.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包括物理因子疗法(非力学疗法)和运动疗法 (力学疗法)A物理因子疗法 5.使用电、光、声、磁、水、蜡等物理因子治疗,可减轻炎症、缓解疼痛、改善肌肉瘫痪、 抑制痉挛、防止瘢痕的增生以及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6.B运动疗法 7.强调力的应用,是通过手法操作、医疗体操以及器械锻炼等,采用主动(为主)和/或 被动运动的方式达到改善或代偿躯体或脏器功能的治疗方法 8.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是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指导参与 选择性、功能性活动的治疗方法 9.目的是减轻残疾,保持健康,增强患者参与社会、适应环境、创造生活的能力 10.有效的作业治疗需要患者主动地参与选择性活动,以达到有目的地利用时间、精力进行 日常生活活动、工作和娱乐 11.残疾(disability)是由于各种躯体、身心、精神疾病或损伤以及先天性异常 12.所致的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的异常和/或丧失造成机体长期、持续或永久性的身心 功能障碍的状态并且这种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地影响身体活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活动能力 13.残疾人(disabled person)是具有不同程度躯体`身心/精神疾病和损伤或先天 性异常,使得全部或部分失去以正常方式从事个人或社会生活能力的人群的总称。14.残障(handicap)指残疾者社会活动,交往和适应能力的障碍,包括工作,学习 和社交等,个人在社会上不能独立,是社会水平的障碍。 15.活动(activity)是指个体从事的活动或任务涉及的是与生活有关的所有个人活动, 是一种综合应用身体功能的能力 16.活动受限(activity limitation)指按正常方式进行的日常活动能力丧失和工

康复医学概论复习题

1.下列关于残疾的描述错误的是: A.残疾是指机体长期、持续或永久的身心 功能障碍的状态 B.疾病可导致残疾 C.残疾一定是疾病或者伴有疾病 D.残疾可以与疾病无关 E.残疾是康复医学产生的基石和发展的推 动力 2.按照ICIDH分类,个体水平的功能障碍成为: A.残损 B.残疾 C.活动受限 D.残障 E.参与局限 3.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是: A.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延续 B.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加强 C.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辅助 D.两者独立而不相干 E.两者并列而相互渗透 4.现代医学模式是: A.自然哲学模式 B.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C.生物医学模式 D.神灵主义模式 E.心理-社会模式 5.中国五类残疾标准不包括: A.视力残疾 B.听力残疾 C.智力残疾 D.精神残疾 E.内脏残疾 6.康复是指: A.使用各种手段减轻残疾的影响 B.病愈出院 C.恢复 D.理疗 E.疗养就是康复 7.与机构康复相比较,社区康复存在的优势是: A.康复对象主动参与 B.康复设备先进 C.康复技术专业 D.康复医生资质高 E.康复投资高 8.有关分级康复描述错误的是: 9. A.“一级康复”是指患者早期在家的康复治 疗,是避免发生原发性残疾的过程10.B.“一级康复”多在发病后2周内开始 11.C.“二级康复”一般在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 科进行 12.D.社区的继续康复治疗属于“三级康复” 13.E.“三级康复”多建立在“二级康复”的基 础上,由社区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康复计划 14.以下哪一项不是物理治疗师的训练重点: A.关节活动度 B.肌力 C.平衡能力 D.步态训练 E.衣、食、住、行的能力 15.要取得康复医疗最佳效果的时机应该是: A.出现功能障碍后 B.疾病慢性阶段 C.伤病的急性期和恢复早期 D.病前早期预防 E.抢救生命时 16.康复病房工作流程一般顺序是: A.建立病案—信息采集—功能评定—制定 计划—实施计划 B.建立病案—信息采集—设定目标—制定 计划—实施计划 C.建立病案—信息采集—设定目标—功能 评定—实施计划 D.信息采集—功能评定—制定计划—实施 计划—建立病案 E.信息采集—建立病案—功能评定—制定 计划—实施计划 17.康复医学的核心是: A.最大限度恢复功能 B.回归家庭、社会 C.生活自理 D.残疾、功能恢复和预防 E.最大限度减轻残疾 18.关于作业治疗,错误的是: A.是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指导参与 选择性、功能性活动的治疗方法 B.强调患者的主动参与 C.以人体工效学和职业功能测试为基础 D.不包括环境改造 E.包括心理辅导 19.14.“四位一体”的现代医学的基本内容不 包括: A.预防 B.诊断

-康复医学科病历书写要求

康复医学科病历书写要求 康复病例特点:康复病例是以残疾为中心的病例;是功能评定的病例;是综合评估的病例;是跨科性评估的病例。 住院病历内容包括:病案首页、出院记录、入院记录、首次病程录、病程记录、初、中、末康复评定(Team)会议记录、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表,脊髓损伤综合评定量表,家庭及社区康复计划书、入院告知单、病危(重)通知书、一般检查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医嘱单、体温单、治疗记录单、一般护理评估单、专科护理记录单、住院患者健康宣教单等。 1.基本要求: 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卫医政发 [2010] 11号 2.主诉: 写明患者就诊时最突出的症状、功能障碍及其出现时间和近期情况,不需要用医学术语表述。 3.现病史: 应围绕主诉。叙述致残的原因、经过、演变、治疗过程及目前症状。 包括:(1)身体伤病发生的部位及造成功能障碍的部位、时间。 (2)功能障碍的内容、性质及程度。 (3)功能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的影响。 (4)以往诊治的情况,是否接受过康复医疗及治疗后的状况。 (5)一般情况:指患者发病后的精神状况、睡眠、食欲、体重等情况。 (6)简要描述发病以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描述,如:进食、穿衣、修饰、洗澡、二便控制、如厕、转移、行走、上下楼梯等情况。 4.既往史:既往史是指患者过去的健康和疾病情况。 内容包括:既往一般健康状况、慢性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外伤史、输血史、食物或药物过敏史等。重点记录与现在病情发展有关的病史,特别要记录以下四个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并注意病人对以往疾病压力的反应。 5.个人史、职业史 记录出生地及长期居留地,生活习惯及有无烟、酒、药物等嗜好,职业与工作条件及有无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有无冶游史。记录患者平素生活和工作环境、职业特点及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等内容。患者如果是脑瘫患儿,应记录患儿出生情况、喂养情况、生长发育情况等。这部分执行的结果对于ICF的应用能提供资料。 6.心理史:目的是收集有关病人环境的信息来确定社会对疾病的影响。主要内容:以前是什么性格,是否有重大心理创伤史,病时性格如何,对康复知识有无认识,对身体康复的期望值如何。

《康复医学概论》期末试题(上)

《康复医学概论》期末试题(上) 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 1.康复的对象为() A.急性期病人 B.恢复期病人 C.残疾人 D.正常人 E.老年人 2. 康复医学的服务形式为() A.临床医疗服务 B.护理服务 C.单学科服务 D.多学科和多专业联合 E.康复专业 3. 康复治疗团队的核心为() A.临床医师 B.康复护士 C.康复医师 D.物理治疗师 E.作业治疗师 4.以下属于作业疗法的有() A.生物反馈疗法 B.水疗法 C.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D.麦肯基力学疗法 E.医疗体操 5.康复医学的功能分类为() A.ICD-10 B.ICF C.ICD-II D.ICE E.ICD 6.康复治疗技术不包括() A.物理治疗 B.作业治疗 C.手术治疗 D.中国传统康复疗法 E.康复医学工程 7.包括() A.功能训练 B.全面康复 C.融入社会 D. 主动参与 E. 早期同步 8. 康复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 A.运动功能评定 B.生物力学评定 C.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D.脑高级功能评定 E.神经生理功能评定 9.健康包括() A心理健康 B身体健康 C社会适应健康 D道德健康 E没有疾病 10.全面康复包括() A医学康复 B教育康复 C职业康复 D社会康复 E康复工程 11.功能障碍包括() A偏瘫 B言语障碍 C发热 D心理障碍 E肺心病 12.下列哪种情况一定属于残疾: A.独眼 B.单耳失聪 C.两岁幼儿不会说话 D.单小腿缺失 13.下列关于残疾的描述,正确的为: A.只是医学问题 B.只是社会问题 C.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 D.残疾不可预防 14.ICIDH的应用不包括: A.残疾人 B.健康人 C.老年人 D.临床期病人 15.ICF更重视什么对残疾的影响: A.环境因素 B.心理因素 C.临床疾病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完整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康复医学 英文名称:Rehabilitative Medicine 课程代码:ZB32010995 课程性质:限定选修课 总学时数:34学时;理论学时:26学时;实训学时:8学时;开课学期:6 课外实践:其他学时:考核性质:必修学分:2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1.课程性质 1.教学对象:公共事业管理(健康管理)专业 2.课程特点:康复医学是使功能障碍者的潜在能力和残存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医学科学体系,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独特治疗技术的医学学科,它与临床医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本学科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促进病、伤、残者康复。 2.课程目的 通过学习使医学生树立现代康复理念,了解现代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康复治疗,掌握临床常见病损的康复治疗方法及原则,能采用恰当的方法行床旁早期康复,选择适当的疾病、恰当的时机送诊康复,积极开展二级预防和选用矫形器等。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康复医学概论 康复医学相关基础 康复医学评定 康复治疗技术 神经系统常见病损的康复 骨关节病损的康复 内脏疾病的康复 其他常见疾病康复 临床常见问题的康复处理 1 2 4 4 6 5 1 2 1 1 2 4 1 0 合计26 8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 [讲授内容] 1.掌握:康复和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残疾的国际三级分类与我国五级分类要点 2.熟悉:康复医学的对象、内容及工作方式;残疾的三级预防 3.了解:康复医学发展简史;残疾的概念、形成

康复医学概论-试题

康复医学概论试题 一、是非题 1、康复医学是具有独立的基础理论、功能评测方法、治疗技能的独特医学学科(√) 2、康复医学的宗旨在加速人体伤病后恢复进程,预防和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的程度。(√) 3、临床医学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患者主动参与的功能训练,康复医学的治疗手段主要是药物和手术。(×) 4、现代医学体系主要由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组成。(√)。 5、康复医学的治疗方法除了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 6、康复生物工程、针灸推拿等以外,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方法。(×) 7、康复医学的主要对象包括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以及急性期和恢复期早期(√) 8、康复医学的主要容包括康复医学基础学、康复评定学、康复治疗学以及保健医学(×) 9、康复评定贯穿于康复的整个过程(√) 10、康复治疗主要以合理的使用药物,正确的掌握手术适应症为主 11、物理治疗包括运动治疗和物理因子治疗(×) 12将残疾分为残损、残疾、残障三个层次是WHO在1980年公布的。(√)

13、残损属于器官或系统水平的功能障碍(√) 14、残障属于社会水平的障碍(√) 15、我国将残疾分为六类(×) 16、肢体残疾分为五级(×) 17、长期制动会产生多系统的病理变化,影响最大的是肌肉系统、骨关节系统和皮肤的改变(√) 18力量训练包括等长运动、等运动和等速运动;(√) 19运动治疗原则是根据疾病的种类制定治疗计划。(√) 20、超声波治疗的机理是温热作用、机械作用和牵作用。(√) 21、中频电疗的频率是0-1000Hz;(×) 22、把一只眼睛失明归类到视力残疾畴;(×) 23、耳鸣,听力下降八个月,可以办理听力残疾证明;(×) 24、一侧肢体严重感觉减退属于肢体残疾;(×) 25、脑卒中导致偏瘫、一侧肢体运动功能受限属于肢体残疾(√) 26、先天性肛门闭锁不属于残疾畴(√) 27、康复评定贯穿于康复的始末(√) 28、肌力评定常用方法是徒手肌力五级分级法(√) 29、关节活动围测量的目的是了解关节活动围(√) 30、平衡功能评定主要为主观评定(×) 31、指鼻试验主要测定感觉功能(×) 32、有完整组织管理结构的社会最小单元成为社区(√) 33、社区康复对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等均有积极的辅助作用。

浅析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

浅析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18-07-26T14:52:20.77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5期作者:王栋李春龙杨占春沈建伟冯国萍[导读] 目的:研究分析脊髓损伤患者接受康复质量的功能恢复情况。 大庆市人民医院 16331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脊髓损伤患者接受康复质量的功能恢复情况。方法:根据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的80例脊髓损伤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使用康复质量,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巴氏指数为(57.56±10.13),功能独立性评定为(64.57±5.78),对照组为(20.67±3.78), (59.45±9.34)分,通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巴氏指数和功能独立性评分均要比对照组高,两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接受康复治疗后,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好,并发症几率比较低,临床中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对患者运动功能具有促进效果。关键词:康复治疗;功能恢复;疗效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functional recovery of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Methods:according to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6 to carry on the research analysis,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40 cases,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rehabilitation quality,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for the Barthel Index (57.56 + 10.13),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for(64.57 + 5.78),control group(20.67 + 3.78),(59.45 + 9.34)points,by contras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Barthel Index and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mpared two groups of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 Conclusion:the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rehabilitation after treatment,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recovery is good,relatively low probability of complications,clinical quality of life was improved obviously,has positive effect on motor function in patients. Rehabilitation therapy;functional recovery;curative effect 脊髓损伤会导致患者残疾,治愈率低,患者患病后,身心均受到了严重的损伤,造成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为了让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更快的恢复,早期康复治疗非常重要,此次我院就脊髓损伤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对80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有男性12例和女性28例,观察组有男性10例和女性30例,两组平均年龄是36岁;损伤节段:对照组腰髓、胸髓、颈髓分别为14、18、8例,观察组腰髓、胸髓、颈髓分别为13、17、10例,两组的以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能够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我们使用的是常规脊髓损伤治疗方式,研究组增加了早期康复治疗措施。⑴物理治疗。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坐立、翻身等活动,提供针对性的辅助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身体关节活动能力,让残存的肌力得到强化,让动作和体位转换更加协调。⑵心理治疗。患者因为疾病的因素,会有愤怒、抑郁、自卑等情绪,针对这些情绪,来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提供更加细致的治疗和护理[1]。⑶运动治疗。评定患者的病情以及术后恢复情况,为患者提供训练指导,逐渐的增加每天的训练时间,让患者的肌力和耐力能够得到提升。⑷饮食治疗。为患者制定特定的食谱,促进患者的体质增强,让患者的功能更好的恢复,指导患者的饮食计划,为患者的康复提供帮助。⑸康复工程。首先,为患者提供辅助肌体锻炼支具,让患者能够借助支具来自己站立和行走,结合特殊工具,来弥补患者的功能缺陷。其次,使用护理和药物治疗等措施来进行辅助干预,避免属猴的额并发症,让患者更快的恢复,最后,使用传统医学物理疗法,为患者进行按摩和针灸,结合重要内服外用,来治疗合并症,让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2-3]。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患者巴氏指数以及功能独立性评定对比,在治疗前,观察组巴氏指数为(29.34±7.56),功能独立性评定为(19.35±3.0)。对照组巴氏指数为(30.24±8.5),功能独立性评定为(20.67±3.78)分,两组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巴氏指数为(57.56±10.13),功能独立性评定为(64.57±5.78),对照组巴氏指数为(20.67±3.78),功能独立性评定为(59.45±9.34)分,通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其主要对比项为泌尿系感染、肩痛、低血压、压疮、肺部感染、骨质疏松,观察组分别为3、1、1、1、2、1,对照组分别为8、3、2、1、3、1。 3 讨论 首先,脊髓损伤患者接受站立和步行训练,让患者避免长期卧床,导致其残损功能进一步加重,导致各种并发症的产生;此外,患者站立进行环境观察,对患者站立和行走意识的恢复和信心的增强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其次,早期强化能够让脊髓损伤患者的恢复受到非常大的积极影响。患者肌肉瘫痪以及关节制动卧床超过一个月,其肌力就会降低一半。中药治疗和针刺治疗联通现代康复治疗使用,对脊髓损伤患者的肢体功能具有比较好的恢复作用,早期患者的淤血阻滞、经脉不通、局部肿痛、腹胀等症状比较明显,中后期肿胀缓解,有尿潴留和乏力情况,所以必须要进行康复治疗。参考文献:

康复医学概论考题

一选择题 1 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著名的健康三维概念:“健康乃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健康概念的核心是() A 心理健康 B 社会适应健康 C 道德健康 D 追求生活质量 2 康复治疗学不包括() A心理治疗 B 文体治疗 C 手术治疗 D 康复工程 3()年,康复医学学科建设在中国开始启动。 A 1982 B 1983 C 1984 D 1985 4 康复医学研究的对象是() A 疾病患者 B 有生命危险的患者 C 残疾者D伤病造成的功能障碍和能力受限患者 5 ICF是()的缩写 A国际残损、残疾与残障分类B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C国际疾病分类标准 D 国际残疾分类标准 二填空题 1 康复医学中康复的方式(三级网络)是()()() 2 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 三名词解释 1 康复医学: 2 康复工作流程: 四简答题 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有何区别? 一选择题 DCADB 二填空题 1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专科康复医院(中心),社区康复 2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 三名词解释 1 康复医学是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功能测评方法、治疗技能和规范的医学应用学科,旨在加速人体伤病后的恢复进程,预防和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程度,帮助病伤残者回归社会,提高其生活质量,应用医学的、理学的、工学的、社会的、心理的理论和方法,使功能障碍者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2 入院—初期评价-----初期评价会议----治疗-----中期评价会议------继续治疗-----末期评价会议----回归社会 四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如下 项目内容传统治疗医学康复医学 对象疾病(患病的个体)功能障碍(病残的个体) 目的治愈疾病或稳定病情功能恢复(三个水平) 诊断或评定疾病诊断(按ICD-10分类)功能评定(按ICF分类) 治疗手段被动性医学处理为主(如各主动性康复训练为主(如物理治疗、种途径的药物治疗、手术等)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假肢-矫形 器、心理治疗等) 专业人员未形成组康复小组(康复医师、康复护士、 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师、语言治

康复医学科病历的书写

康复医学科病历的书写要点 1.基本要求 同一般病历。 2.主诉 写明患者就诊时最突出的症状、功能障碍及其出现时间。 3.现病史 应围绕主诉。叙述致残的原因、经过、演变、治疗过程及当前症状。包括: (1)身体伤病发生的部位及造成功能障碍的部位、时间。 (2)功能障碍的内容、性质及程度。 (3)功能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的影响。 (4)以往诊治的情况,是否接受过康复医疗。 4.过去史 重点记录与现在病情发展有关的病史,并注意病人对以往疾病压力的反应。 5.系统回顾 为了减少残疾和恢复功能训练和需要,要对病人残存的能力进行估价,特别要对以下四个系统进行评定: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 6.个人史 注意患者饮食习惯、生活嗜好、学历、特长、专业、工作经历、职业、收入、地位、人事关系及工作单位的规模。 7.家族史 应了解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健康情况、生活方式、经济状况、患者本人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8.心理社会史 目的是收集有关病人环境的信息来确定社会对疾病的影响。由于病残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因此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可以为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奠定基础。另外,还应了解职患者家庭的住房结构、卫生设施、周围环境、交通状况、邻里关系及附近医疗和福利设施等情况。 9.体格检查 (1)应包括临床体格检查中的全部内容。 (2)神经系统致残性疾病中,神经、肌肉骨骼系统是检查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应包括对患者和步态分析、肌力测定和关节活动度测定等。 (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测定是康复评价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尽可能准确,以作为功能状态评价的依据。 (4)专科所见,应重点说明患者功能障碍的部位以及与密切相关部位的功能状态。 10.诊断部分 应反映出病因、病理、病变部位及功能评价。 1 / 11

康复医学科医疗质量管理

康复医学科医疗质量管理 一、医疗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一)目的 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二)任务 由主任及管理小组成员不定期、不定时抽查医疗服务。 (三)成员 由科室医疗管理小组成员及各医疗组长组成。 (四)医疗质量监控程序 1.时间每月至少1次实行医疗质量检查。 2.参加人员各医疗组长和科室主管。 3.检查内容 (1)劳动纪律:按签到表检查有无迟到,并登记本月迟到人次。按当日排班表检查在岗情况、有无脱岗; (2)医嘱:a及时性,指医生及时下医嘱,护士治疗时完整登记医嘱,特别是当日未治疗患者;b收费正确,抽查现场治疗患者治疗项目是与医嘱相符、有无少收多做和免费治疗或少做情况。 (3)患者满意度:随机抽查病房和治疗室1~2名患者对医务人员服务的满意度,重点是服务态度,即医务人员的耐心、热心、细

心、关心。 (4)病历、治疗单:a 书写完整,抽查医生、护士病历书写是否完整;b 记录及时,病程记录及其他各项记录是否及时完整。 (5)管理:a 记录完整,检查各部门组长医疗安全文件、科室医教研会记录,学生考试,考核记录是否完整、及时;b整洁,各部门环境、设备(专人保管)是否整洁、卫生;c安全,水、电、门窗是否及时关闭、有无人抽烟。 (6)患者反映:有无与患者争吵、有无患者投诉、有无收受红包。 (7)以上各项有则打“X”,无则打“0”,如实填表上报主任。 4. 检查范围全面检查康复医学科各个部门,每次重点抽查一个部门。 5. 考核内容设计医疗质量月考核登记表的内容及表格设计,如下表 康复科医疗质量月考核登记表

检查者签字: 检查日期 二、医疗质量长效管理制度 为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护理工作的可持续改进,康复医学科全体员工必须严格实施和遵守以下医疗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 (一)周常规保障机制 主要进行“三基”培训,具体按排: 1.每周1次康复评定会,由各亚专业医生主持,医疗副主任负责检查。 2. 每周1次技术交流规范,由各治疗组组长主持,治疗师长负责检查。

康复医学概论复习题(精品)

---------------------------------------------------------------最新资料推荐------------------------------------------------------ 康复医学概论复习题(精品) *第一章 1.康复: 康复是综合协调的应用各种措施,以减少病、伤、残者的躯体、心理和社会的功能障碍,发挥病伤残者的最高潜能,使其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2.康复医学: 康复医学是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功能测评方法、治疗技术和规范的医学应用 3.物理治疗: 包括物理因子疗法(非力学方法)和运动疗法(力学方法)。 物理因子疗法是使用电、光、声、磁、水、蜡等物理因子治疗,对减轻炎症、缓解疼痛、改善肌肉瘫痪、抑制痉挛、防止瘢痕的增生以及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等均有较好效果;运动疗法强调力的应用,是通过手法操作、医疗体操以及器械锻炼等,采用主动(为主)和(或)被动运动的方式达到改善或代偿躯体或脏器功能的治疗方法。 4.作业治疗: 作业治疗是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指导参与选择性、功能性活动的治疗方法。 目的是减轻残疾,保持健康,增强患者参与社会、适应环境、创造生活的能力。 5.康复团队组成成员包括: 1 / 9

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康复护士、康复工程人员、心里治疗师、社会工作者以及康复相关人员。 6.康复医学发展的历史(包括年代): (1)萌芽期(1910 年以前)在此阶段,初期的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电疗法和光疗法开始萌芽,残疾者的职业培训、聋人与盲人的特殊教育、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治疗、患者的社会服务等工作亦已开始。 (2)形成期(1910~1945 年)在此阶段,主要面对的病种有骨折、截肢、脊髓损伤、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周围神经损伤、脑卒中后偏瘫、小儿脑瘫等。 (3)确立期(1946~1970 年)本阶段的特点是康复医学的概念得以确立,康复医学成为医学领域中一门独立的学科,再教育、职业、社会等康复领域中叶形成了制度的、科学的、技术的体系,各部门、领域间的配合协作进入了轨道,并有了国际交流。 (4)发展期(1970 年以后)在这一时期,康复医学学科体系已较完整地确立起来,康复医学的分科已经形成,如儿科康复学、神经科康复学等。 7.康复治疗学包括: 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文体治疗、中国传统治疗、康复护理、康复工程学。 8.康复的范畴包括: 康复医学、康复工程、教育康复、社会康复、职业康复等,这些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9-06-15T14:56:36.0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3期作者:李白香 [导读]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产后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较高。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医院重庆 402460) 【摘要】目的:分析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18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盆底肌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肛提肌训练,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盆底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尿失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于盆底功能障碍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有效的盆底功能康复治疗能提升患者盆底肌力并降低尿失禁等事件的发生,对产妇产后生活质量提高很有帮助,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临床效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3-0043-02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产后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较高,若长期忽略盆底功能的训练患者的症状可能会加重,使患者盆底功能出现更严重的损伤[1]。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中选择盆底肌康复治疗能够比较好的对患者盆底肌进行修复,不同产妇的产后盆底肌损伤情况不完全相同,在临床治疗时需要注意准确评估产妇的盆底肌力以及阴道收缩力等,另外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夜尿或者尿失禁情况,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对患者进行适度的心理指导,通过健康宣教让患者正确的认识盆底肌功能训练的重要性,以及对其部分并发症的心理控制[2]。为了解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18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18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59例,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5.43±2.56)岁;对照组患者59例,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6.36±1.96)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根据患者的产后盆底肌力情况指导患者进行肛提肌训练。肛提肌训练中指导患者用力收缩肛门括约肌,并向上提起肛门,而后放松,重复上述训练。注意在进行肛提肌训练时保持身体其他部位放松,每次训练持续15min,每日2次,连续训练3个月左右[3]。 1.2.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接受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具体内容如下:①盆底肌锻炼。进行盆底肌训练前需要先对患者的产后盆底肌肉状态进行检查和评估,根据盆底肌力状态为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主要评定患者的盆底肌力以及阴道收缩压,除了解患者盆底肌力状态外注意了解患者有无便秘、慢性咳嗽等合并症状[4]。指导产妇进行Kegal运动锻炼其盆底肌能力,患者做收紧肛门动作,而后放松,每次收紧持续3s以上,连续训练15~30min,具体训练时间根据患者的身体所能承受强度进行适度调整,训练期间需要注意控制强度以及频率,注意让患者肌肉收缩达到预定要求或预期张力产生的疲劳[5]。②电刺激疗法。使用电刺激治疗方式帮助提升患者的肌肉兴奋性,根据患者的盆底肌状态调节合适量的电刺激,一般电刺激频率在8~33Hz,脉宽控制在320~740us,具体的刺激程度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Ⅰ类纤维训练注意患者的力度、持续时间以及重复性,Ⅱ类纤维训练注意控制力度、速率以及疲劳值[6]。电刺激治疗一般每周进行2次,每次治疗20min左右,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了解患者的身体变化。③生物反馈疗法。在患者接受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时,通过肌电图、压力曲线或其他形式将患者的肌肉活动进行展现,对患者进行生物反馈。通过生物反馈给患者的视觉或听觉信号,让患者了解到自己的治疗进展情况,并进行正确的盆底肌肉训练,逐渐形成条件反射,抑制不良的盆底肌肉收缩,提高盆底康复治疗的有效率[7]。在生物反馈治疗的过程中,注意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增加患者对治疗的认知程度,取得患者在治疗上的配合。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了解患者治疗后盆底肌力恢复情况,盆底肌力根据阴道肌力持续时间0s、1s、2s、3s、4s、5s分为0~5级,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盆底肌力[8]。对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夜尿次数以及尿失禁情况进行记录,并将患者治疗后的夜尿情况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用“x-±s”来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盆底肌功能改善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力改善情况1级0例,2级2例,3级6例,4级24例,5级27例;对照组治疗后盆底肌力改善情况1级0例,2级5例,3级12例,4级19例,5级23例。观察组患者盆底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夜尿情况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夜尿次数为(2.68±1.15)次,尿失禁率为30.51%,治疗后夜尿次数为(1.17±0.56)次,尿失禁率为1.69%;对照组治疗前夜尿次数为(2.53±1.24)次,尿失禁率为28.81%,治疗后夜尿次数为(2.03±0.46)次,尿失禁率为10.17%。观察组患者尿失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是很多产妇产后容易出现的情况,有研究显示,无论是剖宫产或是顺产产妇分娩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为了保证产妇的身体健康,根据患者的个体化差异给予相应的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十分关键。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可以简单的分为手术治疗以及非手术治疗两类,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盆底功能损伤十分严重的患者,而多数女性患者在治疗时选择非手术治疗就可以对其盆底肌功能进行修复,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9]。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中比较常用的治疗内容为盆底肌锻炼、电刺激以及生物反馈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