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四节 能量练习 (新版)教科版

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四节 能量练习 (新版)教科版

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四节 能量练习 (新版)教科版
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四节 能量练习 (新版)教科版

第四节能量

1.关于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正在发声的物体具有声能

B.正在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

C.可见光可以传递光能,不可见光不能传递光能

D.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2.出行是人们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出行的工具多种多样,使用的能源也不尽相同。燃油汽车所消耗能量的类型是( D )

A.生物能

B.电能

C.太阳能

D.化学能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所具有的能量的是( D )

A.五楼掉下的花盆

B.弯弓射出的箭

C.转动的电风扇

D.野营时用篝火取暖

4.自然界中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都可以相互转化,电动机工作时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__机械__能;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__内__能。

5.利用能的过程是把一种形式的能量__转化__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的过程;或者是把能量从一个物体__转移__到另外一个物体。利用太阳灶烧水是能量的__转移__,利用电水壶烧水是能量的__转化__。

6.下列不是利用电能的机器是( C )

A.电饭煲B.电磁炉

C.汽油机D.电水壶

7.下列现象中,与光具有同种形式能量的物体是( B )

A.急速飞出的足球B.亮着的白炽灯

C.被冲开的热水瓶盖D.爆炸的氢弹

8.生活中有关能量转化的实例很多,下列现象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B)

A.摩擦起电

B.摩擦生热

C.燃料燃烧

D.电动机带动水泵把水抽到高处

9.傍晚,北京的天空风雨大作,电闪雷鸣,街头一棵树被雷电击断了,这个现象说明:闪电具有__能量__。

10.歌曲中“万物生长靠太阳”,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太阳,这是由于太阳能__转化__(选填“转移”或“转化”)为植物中的能量,植物获得能量而生长。

11.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释放出巨大的__能量__,将广岛和长崎夷为平地,直接造成20多万人丧生,加快了日本投降的步伐,为二战的早日结束做出了贡献。

12.飞流直下的江水在做__机械__运动,有时我们会把它们视为“洪水猛兽”,说明奔腾的水具有__能量__。

13.“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刘邦写的这首《大风歌》,说明风云具有

1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全集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第1节:学习科学探究 一、教学目标要求 1. 认识到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了解安排这些步骤的原因。 2.观察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初步了解观察的科学方法。通过观察常用实验仪器,认识到测量工 具对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 3. 激发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对探究的渴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与 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缘由。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难点在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认识“家庭实验室”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1)参观实验室 ①要求学生明确走进实验室有两大任务:观察奇妙的物理现象和了解实验室的仪器、设施。 ②在实验室,还应引导学生参观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施,特别是要认识各种常用的测量仪器,为 今后学习实验探究做准备。对这些仪器可以观看使学生感受物理实验的氛围,消除对仪器的神秘感。 (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教师讲故事: 某个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惊奇地发现,房顶上挂着的吊灯因为风吹而不停地有节奏地摆动。 他想,脉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可用来计时。于是他一面按着脉搏,一面注视着灯的摆动。不错,灯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基本相同。这使他又产生了一个疑问;假如吊灯受到强风吹动,摆得高了一些,它每次摆动的时间还是一样吗? 伽利略把铁块固定在绳的一端挂起来,再把铁块拉到不同高度让它开始摆动,仍用脉搏细心地测定摆动的时间。结果表明每次摆动的时间仍然相同。这个实验结果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即“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这就是物理学中摆的等时性原理。 后来,人们对摆动继续深入研究,不仅进一步发现了摆的周期与摆长间的数学关系,并据此发明了钟表。 然后请学生们一起讨论,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伽利略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值得注意的现象?伽利略怎样提出问题?并做出什么猜想?伽利略怎样证实了自己的猜想?科学家对摆动规律的探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3)学习建立家庭实验室。 简单地介绍如何利用周围的事物建立实验室 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不仅需要动脑,还需要动手;物理学不仅有用, 四、教育学生遵守实验室守则 一、中小学实验教室是开展实验教学、实验研究及课外科技实验活动的专职场所,不得用于与实验教学无关的活动,不得堆放公、私杂物。 二、中小学实验教室要配备足够有效的灭火器材,并制定和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三、中小学生必须熟悉实验教室的安全规则,并要严格遵守实验教室的纪律。 四、中小学实验教室要经常保持清洁整齐,及时通风换气,排除有害气体以及实验时产生的废液。 五、未经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允许,任何人不得动用仪器、药品及其它实验材料,不得擅自拆卸仪器、设备,实验教室的公共财产不得带出室外。 六、实验前,学生应按教师的要求,检查仪器、药品及有关实验材料是否齐全和完好,如有缺损,及时报告。未经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批准,不得进行实验。 七、实验时,学生要注意人身安全,要爱护仪器设备,要节约药品、水、电等实验材料。

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的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的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的知识点整理 1、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 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④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 (2)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 (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 (2)卡尺法 (3)代替法 运动描述 1、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2、参照物 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 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 (2)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 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3、相对静止 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运动的描述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1.2运动的描述 一、填空题 1.整个宇宙都是由________的物质组成的,绝对____的物体是没有的,平常我们所说的运动或静止是______的,物理学中把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2.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择______.选择不同的______判断同一物体的运动,得到的结果不尽相同,所以说,运动和静止具有______性. 3.甲、乙两个同学并排骑车,如果选择甲同学为参照物,乙同学是______的,如果选择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楼房为参照物,甲、乙两同学都是______的. 4.坐在运动着的直升飞机中的人,看到楼房顶部竖直向上运动,此时这人是以 ______为参照物来描述运动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做的是____________的运动(填“向上” 或“向下”). 5.“月亮在云里穿行”,这句话中,月亮是______,云是______.(填“研究对象”或“参照物”) 6.公共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如果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车上的乘客是______的;如果以______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7.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它相对于地球是______的,相对于太阳是 ______的.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8.我们平常说:“旭日东升”,是以______做参照物的.飞行员在回忆飞机俯冲的情景时,说:“大地迎面而来”,他是以______做参照物的. 9.平直的公路上,甲、乙、丙三个同学骑自行车向东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无风, 丙感觉逆风,有此可判定当时刮的是 ______风.如果以乙为参照物,甲向______运动,丙向______运动. 10.小明坐在一辆行驶的轿车上,自西向东运动,他相对于地面上的建筑物是______的,相对于乘坐的车是______的,相对于跟他乘坐的汽车同样快慢,方向相同的另一辆汽车是 ______的,相对于跟他乘坐的汽车同样快慢,方向相反的另一辆汽车是______的. 二、判断题 11.物体的静止是相对的,而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 12.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 13.不选定参照物,就无法确定物体是否运动. () 14.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只有不动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 () 15.河里行驶的小船,不论选择什么物体做参照物,它都是运动的. () 16.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也不同. () 三、单选题 17.有一首歌的歌词唱道:“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里选取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云朵 C.人 D.月亮 18.一人骑自行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驶而过,若以这 辆汽车为参照物,此人()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全)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第1 节: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一、教学目标要求 1.认识到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了解安排这些步骤的原因。 2.观察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初步了解观察的科学方法。通过观察常用实 验仪器,认识到测量工具对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 3.激发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对探究的渴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缘由。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难点在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认识“家庭实验室”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1)参观实验室 ①要求学生明确走进实验室有两大任务:观察奇妙的物理现象和了解实验室的仪器、设施。 ②在实验室,还应引导学生参观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施,特别是要认识各种常用的测量仪器,为今后学习实验探究做准备。对这些仪器可以观看使学生感受物理实验的氛围,消除对仪器的神秘感。

(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教师讲故事: 某个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惊奇地发现,房顶上挂着的吊灯因为风吹而不停地有节奏地摆动。他想,脉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可用来计时。于是他一面按着脉搏,一面注视着灯的摆动。不错,灯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基本相同。这使他又产生了一个疑问;假如吊灯受到强风吹动,摆得高了一些,它每次摆动的时间还是一样吗? 伽利略把铁块固定在绳的一端挂起来,再把铁块拉到不同高度让它开始摆动,仍用脉搏细心地测定摆动的时间。结果表明每次摆动的时间仍然相同。这个实验结果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即“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这就是物理学中摆的等时性原理。 后来,人们对摆动继续深入研究,不仅进一步发现了摆的周期与摆长间的数学关系,并据此发明了钟表。 然后请学生们一起讨论,回答下面几个问题。伽利略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值得注意的现象?伽利略怎样提出问题?并做出什么猜想?伽利略怎样证实了自己的猜想?科学家对摆动规律的探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3 )学习建立家庭实验室。 简单地介绍如何利用周围的事物建立实验室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不仅需要动脑,还需要动手;物理学不仅有用, 四、教育学生遵守实验室守则 一、中小学实验教室是开展实验教学、实验研究及课外科技实验活动的专职 场所,不得用于与实验教学无关的活动,不得堆放公、私杂物。

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篇 基础知识篇 初中物理主要学习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在教材中主要体现为声学、光学、力学、热学、电学等板块的内容。这些内容主要达到的要求是: 1.认识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了解新材料及其应用等内容,关注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问题。 2.了解自然界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认识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等内容,了解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认识机械能、内能、电磁能、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能量守恒等内容,了解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关注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4.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的大致历程,知道物理学不仅含有物理知识,而且还含有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5.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具有安全意识,知道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会用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第一章机械运动 知识网络构建 ?????????????????????????????????????????????????????????????????测量工具长度单位及换算 测量方法测量工具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时间单位及换算测量方法概念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选定参照物研究物体运动与否的方法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定义: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机械运动定义定义匀速直线运动公式速度单位直线运动分类意义机械运动定义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曲线运动s v t ?????????????????????????????????????????????????????????????????????????????????????????????? 原理:=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停表实验过程

八年级上册物理之运动的快慢(提高)知识讲解

运动的快慢(提高)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比较和计算,理解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 2.能利用公式进行有关速度的计算,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能理解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 【要点梳理】 要点一、速度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慢,速度越小。 2.定义: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3.公式:,s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t表示物体通过相应路程所用的时间,v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 4.速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米/秒(或) 常用单位:千米/小时(或) 换算: 要点二、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运动速度发生改变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要点诠释: 1、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①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②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保持不变。 ③在任意一段相等的时间内和任意一段路程内速度都是相等的。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的大小可以由v=s/t来计算,但速度的大小与s、t无关。 要点三、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 物体运动速度发生改变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要点诠释: 1.物体在做变速运动时,可能是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也可能是快慢改变,还可能是方向和快慢同时改变。 2.对于做变速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利用v=s/t来计算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 3.平均速度能粗略地描绘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路程上或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不能反映出物体的运动细节 要点四、用图象描述物体的运动

+= 图像法是描述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有效手段,在物理学里经常用到。 要点诠释: 1.s-t 图象:用横坐标表示时间 t ,纵坐标表示路程 s ,就得到了物体运动的 s-t 图象,如下图(1)所 示是匀速直线运动的 s-t 图象。 2.v-t 图象:用横坐标表示时间 t ,用纵坐标表示速度 v ,就得到了物体运动的 v-t 图象,如下图(2) 所示是匀速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 【典型例题】 类型一、速度及其计算 1、(2014旌阳区校级模拟)一列客车以 54km/h 的速度行驶,与它平行的铁轨上迎面开过一列长 300m 的货车,坐在客车里的旅客看到货车从他眼前经过的时间为 15s ,则货车的行驶速度为_______m/s 。 【答案与解析】货车的速度为 v ,客车的速度 v =54km/h=15m/s 2 1 则在 15s 内客车前进的距离 s = v t 1 1 货车前进的距离为 s = v t 2 2 根据题意: sss =300m v t+v t=300m 1 2 v 15m/s×15s+ 2 ×15s=300m v 解得: 2 =5m/s 【总结升华】两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做同时开始相对运动,相遇时各自前进的距离之和等于原来两物体 间的距离;若以其中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则另一个物体的相对速度 v 为两个物体的速度大小之和。 【变式】【高清课堂《运动的快慢》ID :78637 例 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他们的运动时间 之比为 2:3,运动路程之比为 3:1,则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 ) A.1:2 B.2:1 C.9:2 D.2:9 2.(2016埇桥区模拟)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发现情 况时,司机从视觉感知到踩制动刹车的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进的一端距 离叫反应距离.某司机没有饮酒时的反应时间为 0.3s ,喝了一瓶啤酒半个小时后在尚能驾车的情况下反 应时间变为 0.7s ,司机以某一速度开车时正常的反应距离是 6m ,当他喝了一瓶啤酒半个小时后,且仍以 原来的速度开车,其反应距离是多少?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2016汇总

初二上期物理基础知识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1、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 2、科学探究的工具:长度:刻度尺、千分尺、游标卡尺。 质量:托盘天平和砝码。 时间:秒表 温度:温度计。 电:电流表和电压表 力:弹簧测力计。 体积:量筒和量杯。 3、科学探究的环节: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⑤分析与论证 ⑥评估 ⑦交流与合作 4、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刻度尺。 长度的国际主单位:米(m ) 长度的常用单位有: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纳米(nm )。 1Km =103m 。 1m = 101dm = 102cm =103mm =106um =109nm 5、使用刻度尺的规则: "认" 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放" 尺要平行所测长度,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读"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 测量值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位的单位是分度值,最末一位是估计值。 6、误差与错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能避免的,环境的影响、测量工具不准、人为估读不同等都会造成误差。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平均值的小数位数和测量值的位数必须相同。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应该消除而且能够消除的,所以误差不是错误。 7、 控制变量法:当某个物理量的变化和多个因素有关时,研究一个因素对该物理量的影响,必须保持其它因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在应用中,要研究某个因素对问题的影响,那么这个因素就不同,其它因素相同。 8、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 a 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先测出100页纸的厚度,再除以50就是一张纸的厚度了 b 化曲为直:用无弹性的棉线与地图上的铁路线重合,再拉直,就能测量两地的距离了 c 平移法:三角板和直尺等可以测量圆的直径 d:滚轮法:先测出一个圆的周长,再乘以转过的圈数,就能得到这段长度的大小。 9、当一个问题受到多个因素(变量)影响时,为探究一个因素(变量)对某个问题的影响,通常保持其他因素(变量)不变,这种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这里的“变量”指的是影响问题的因素。例A 、B 、C 都影响D ,我们研究B 对D 的影响,就保持A 和C 不变。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2、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3、机械运动:物体间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是相对的。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观众法: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越长,运动越快。②裁判法: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运动越快。③综合法:时间、路程都不同,比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5、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的定义: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6、公式:V=t S (S=Vt t=V S ) (S--m t--s v--m/s) 国际单位:m/s(米每秒)。 如v = 10m/s 表示物体每秒通过的路程是10m 。 7、在交通运输中常用的速度单位:km/ h(千米每小时) 8、匀速直线运动: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速度不变,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9、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V 平=总总t S =212 1t t S S ++;路程相等速度不等:V 平=2 1212V V V V + 1m /s =3.6km /h 1km /h=6.31m /s

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整理 物理的学习需要的不仅是大量的做题,更重要的是物理知识点的累积。下面是一篇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整理,欢迎大家阅读! 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 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②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③ 厚尺子要垂直放置④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 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 (2) 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 (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 (2)卡尺法 (3)代替法 运动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1) 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 (2) 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3、相对静止 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4、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精品】

教科版初二上期物理基础知识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1、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 2、科学探究的工具:长度:刻度尺、千分尺、游标卡尺。 质量:托盘天平和砝码。 时间:秒表 温度:温度计。 电:电流表和电压表 力:弹簧测力计。 体积:量筒和量杯。 3、科学探究的环节: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⑤分析与论证 ⑥评估 ⑦交流与合作 4、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刻度尺。 长度的国际主单位:米(m ) 长度的常用单位有: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纳米(nm )。 1Km =103m 。 1m = 101dm = 102cm =103mm =106um =109nm 5、使用刻度尺的规则: "认" 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放" 尺要平行所测长度,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读"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 测量值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位的单位是分度值,最末一位是估计值。 6、误差与错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能避免的,环境的影响、测量工具不准、人为估读不同等都会造成误差。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平均值的小数位数和测量值的位数必须相同。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应该消除而且能够消除的,所以误差不是错误。 7、 控制变量法:当某个物理量的变化和多个因素有关时,研究一个因素对该物理量的影响,必须保持其它因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在应用中,要研究某个因素对问题的影响,那么这个因素就不同,其它因素相同。 8、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 a 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先测出100页纸的厚度,再除以50就是一张纸的厚度了 b 化曲为直:用无弹性的棉线与地图上的铁路线重合,再拉直,就能测量两地的距离了 c 平移法:三角板和直尺等可以测量圆的直径 d:滚轮法:先测出一个圆的周长,再乘以转过的圈数,就能得到这段长度的大小。 9、当一个问题受到多个因素(变量)影响时,为探究一个因素(变量)对某个问题的影响,通常保持其他因素(变量)不变,这种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这里的“变量”指的是影响问题的因素。例A 、B 、C 都影响D ,我们研究B 对D 的影响,就保持A 和C 不变。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2、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3、机械运动:物体间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是相对的。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观众法: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越长,运动越快。②裁判法: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运动越快。③综合法:时间、路程都不同,比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5、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的定义: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6、公式:V=t S (S=Vt t=V S ) (S--m t--s v--m/s) 国际单位:m/s(米每秒)。 如v = 10m/s 表示物体每秒通过的路程是10m 。 7、在交通运输中常用的速度单位:km/ h(千米每小时) 8、匀速直线运动: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速度不变,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9、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V 平=总总t S =212 1t t S S ++;路程相等速度不等:V 平=21212V V V V + 1m /s =3.6km /h 1km /h=6.31m /s

学生用新人教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机械运动》 基础知识梳理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其他单位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km=_____m;1dm=___m;1cm=____m; 1mm=_____m;1μm=_________m;1nm=________________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________。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______、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_____________,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_____________,并且___________,不能仰视或者俯视。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要包含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1h=60min 1min=60s。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 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误差与错误区别: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 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 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计算公式:v=S/t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______km/h。v=S/t,变形可得:s=vt,t=S/v。 2、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3.描述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定义: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快慢程度 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公式: v=s/t 四、测量平均速度 1、停表的使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2、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 第二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振动的物体叫_________。 2、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 固 >v 液 >v 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合______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m/s。 4、回声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 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______m。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____________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______________。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在1s内__________叫频率,物体________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____。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4、音色:由____________决定。人们根据_______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 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 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_____处减弱、在________中减弱、在______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气 固 液 熔汽 凝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章机械运动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国际单位:米,符号m;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1)10-3km=1m=103mm=106μm=109nm; (2)1m=101dm=102cm=103mm. 2. 测量工具:刻度尺(最常用)、卷尺、三角板、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较精密) 3. 正确使用刻度尺 (1)观察刻度尺(测量前的“三看”): ①零刻度线②分度值(即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 ③量程(即刻度尺最大测量范围) 对齐 ..,②有刻线的一边与被测物体 估读 ..——读至分度值的下一位; ;无单位的数字是毫无意义的。 (1)辅助工具法——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2)化曲为直——适于测较短的曲线,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硬币的周长等;

(3)累积法——适于测纸厚,细丝直径. 测量工具:电子停表、机械停表(实验室常用认识机械停表: 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一、机械运动 1. 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 .....叫做机械运动。 2. 运动的形式:社会变化、生命变化、化学变化、原子核的变化、位置变化 _甲车__甲车_车开得快。 (3)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车匀速向东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无风,丙感觉逆风,则当时刮的是西风。甲、乙、丙三个骑车速度最大的是丙,最小的是甲。 分析:甲感到顺风,说明其速度小于风速,且行驶方向与风向相同,即刮的是西风;乙感到无风,说明其速度的等于风速;并感到逆风说明其速度大于风速。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长度的测量 1、⑴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 )。 ⑵常用单位有: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纳米(nm )。 ⑶换算关系: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106μm ;1m=109nm 2、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A 、“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 、“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 、“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D 、“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 、“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 、“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3、长度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数值包括准确值和估读值 二、时间的测量 1、时间测量的工具是停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秒(s )。 2、常用的单位有:小时(h)、分(min)等。 3、换算关系是:1h=60min 1min=60s 三、误差:1、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减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四、机械运动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为研究物体运动状态时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就看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结论可能不同。故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的. 五、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2、速度的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 ⑵直线运动 Ⅰ:匀速直线运动: ⑴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⑵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⑶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⑷计算公式: 变形 ( v=s/t ) ⑸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v s = t s v = v t =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教科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考试基础复习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第二章运动与能量总第18课时 一、动与静 1. 运动:物理学中把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时,事先选择作为的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我们说的运动和静止具有性,相对于来说的。 3.速度:表示物体的物理量。定义:物体在的路程。公式:v=,导出公式:S=;t=。单位:①国际单位:;②常用单位:;换算关系:1m/s= km/h。 二、快与慢 1.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快慢发生改变,经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3.测平均速度:利用公式可以算出物体的平均速度。 三、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1.时间:测量工具:。单位:①国际单位:;②常用单位:;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1h= min; 1min= s; 2.长度:测量工具:;长度的单位有、、、 、、、七个(从大到小写出来)。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长度单位的换算:0.06m= dm= mm;500um= cm; 3.使用刻度尺要做到五会: ⑴会认:使用刻度尺前应该观察它的__ __、__ _ 和 _; ⑵会放:刻度尺要,如果尺子较厚,要将有刻度的一侧紧贴,零刻 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如果零刻线磨损,可用一整刻度对准被测物体一端; ⑶会看:视线应与刻度尺面; ⑷会读:认准分度值,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__________; ⑸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有和。 3.误差:和之间的差异叫误差。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

人为因素。减小误差的方法:①;②用更精密的仪器。误差只能而不能,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练习:1.如下图所示是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是 cm. 2如上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 ①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A长度为_______cm. ②图(b)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A长度为_____mm,合 cm. 第三章声 声音的产生:物体,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在不同介质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传播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v固 v液 v气 声音以的形式向外传播。(v空气=340m/s) 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声波→鼓膜→听觉神经→大脑听觉中枢 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 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 响度声音的高低用(符号是)表示 响度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 乐音的特征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 又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和。 决定于发声体自身的材料、结构 定义: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声是 音调 音色 乐音 乐音与噪音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体的运动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讲义) 教学内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速度、直线运动、运动的相对性 教学重难点:长度的单位及测量、时间的单位及测量、参照物、速度公式计算、测量平均速度 知识梳理: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 ,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 km=103 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 μm1m=109 nm 1μm= 103 nm (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 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 1.75d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 (5)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看: 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是否破损,认清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 放: 零刻线对准被测物的边缘,尺面要紧贴被测物体且沿着被测长度的方向。读: 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 记录的数据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即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注明单位。 (6)特殊的测量方法: ①累积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硬币厚度,金属丝的直径) ②化曲为直法(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③轮滚法( 测量圆形跑道的长度) ④三角板直尺配合测量法

(7)误差: 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习题:(1)下列国际单位中,长度单位是() A.℃ B.kg C.m D.m/s (2)一个粗心的同学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他的记录数据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是厘米?() A.一枝毛笔的长度是2.5 B.一个书架的高是2 C.一本初二物理课本的厚度是1.3 D.一栋楼房的高是16.4 (3)一般人步行1分钟所通过的路程最接近于() A.7米 B.70米 C.700米 D.7000米 (4)衬衫领口上标有38或41等数字,它表示衣领的周长,其单位是() A.米 B.分米 C.厘米 D.毫米 2、时间的测量 (1)单位: 秒(S) (2)测量工具: 秒表小表盘时间是分、大表盘时间是秒。 (3)秒表的用法:第一次按下时,表针开始转动(启 动);第二次按下时,表针停止转动(停止);第三次按 下时,表针弹回零点(回表)。 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 位为s。 (4)1min=60s 1h=60min=3600s 习题:(1)校运会百米赛跑中记录成绩最合适的工具是 () A.停表 B.刻度尺 C.手表 D.电子表 (2)如图所示的秒表记录的时间是() A.2min10s

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教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教科版)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第1节:学习科学探究 一、教学目标要求 1. 认识到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了解安排这些步骤的原因。 2.观察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初步了解观察的科学方法。通过观察常用实验仪器,认识到测量 工具对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 3. 激发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对探究的渴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认识到物 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缘由。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个概貌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难点在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意识。认识“家庭实验室”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 (1)参观实验室 ①要求学生明确走进实验室有两大任务:观察奇妙的物理现象和了解实验室的仪器、设施。 ②在实验室,还应引导学生参观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施,特别是要认识各种常用的测量 仪器,为今后学习实验探究做准备。对这些仪器可以观看使学生感受物理实验的氛围,消除对仪器的神秘感。 (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教师讲故事: 然后请学生们一起讨论,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伽利略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值得注意的现象?伽利略怎样提出问题?并做出什么猜想?伽利略怎样证实了自己的猜想?科学家对摆动规律的探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3)学习建立家庭实验室。 简单地介绍如何利用周围的事物建立实验室 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不仅需要动脑,还需要动手;物理学不仅有用, 四、教育学生遵守实验室守则 第2节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两课时) 一、目标要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