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现状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现状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现状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现状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现状

脑卒中偏瘫患者约80%~90%有某种程度的痉挛,国外报道为65 %。虽然痉挛有助于某些患者的站立和转移,或使某些患者的静脉回流增加,从而减轻水肿,但痉挛妨碍大多数

患者的功能恢复,如不积极治疗可导致患肢永久性的高肌张力、关节挛缩和运动模式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明显降低。 1 机理研究目前对脑卒中后的痉挛状态的机制还不十分确定。一般认为,痉挛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脊髓反射活动增高引起,以速度依赖性牵张反射增强为特征的肌肉张力异常,是以牵张反射亢进为核心的运动控

制紊乱所致。脑卒中后由于中枢性运动抑制系统失调,使α运动神经元和γ运动神经元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失衡,造成γ运动神经元占优势,使中枢性运动抑制系统作用减弱,致使低级中枢的原始功能释放,导致运动环路的兴奋性增强,使患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呈

痉挛状态。临床上,多出现上肢屈肌群和下肢伸肌群肌张力增高,形成所谓的

Wernicke-Mann体位。也就是说,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主要是脊髓中枢兴奋性增加,特别是α2γ环路活动性增强而引起的。因此,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切断神经根,阻断Ⅰa 类神经冲动传入治疗脑瘫性肌痉挛。诱发肌电图是对外周神经进行刺激时而产生的诱发性肌肉放电活动。其中,H波成分是指外周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产生的神经冲动沿Ⅰa类传入神经纤维传至脊髓,诱发脊髓α运动神经元产生的单突出性反射电位。H波的最大振幅值可以反映脊髓α运动神经元被动员的总量,是判定脊髓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客观指标,已被广泛应用于脊髓机能评定等相关的临床医学研究领域之中。另外,当外周神经产生的神经冲动沿运动传出神经纤维传至骨骼肌时,会引起骨骼肌纤维细胞兴奋而产

生骨骼肌复合反应电位M 波。由于M 波容易对H 波振幅变值的大小产生影响,所以一些研究者认为,H/Mmax的变化更能反映痉挛状态下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缝隙连接蛋白(Cx32) 是由一对6 个连接蛋白形成的细胞间两个连接子组成的中空亲水性电突触。皮质脊髓束损伤后,引起相应的运动传导通路所支配的脊髓灰质细胞高表达Cx32 ,使脊髓灰质中细胞缝隙连接电通讯改变,有可能是皮质脊髓束损害后脊髓γ环功能亢进的重要原因;运动诱发电位的改变可能影响了上级神经元递质的释放,从而促进了脊髓灰质中细胞缝隙连接Cx32 表达的增加。动物实验研究显示,痉挛与兴奋性氨基酸及其受体发生紊乱有关。谷氨酸( Glu) 至少兴奋N2甲2D2天门冬氨酸(NMDA)等5种受体,受体激活后引起神经元迅速、持久的兴奋效应,从而引起肢体痉挛状态。γ-氨基丁酸( GABA)早己被认为是突触前抑制的媒介物。巴氯酚(Baclofen) 对痉挛的治疗作用即是通过与GABAβ

受体结合,抑制钙离子流入前突触,并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来缓解痉挛。有人认为,

脑内Glu与GABA的比值可能与神经元的功能状态有关,此比值可作为反映大脑神经元的整体功能—兴奋或抑制状态的参数。 2 临床研究 2. 1 临床评定长期以来, Ashworth 痉挛量表(Ashworth Scale for Spasticity , ASS)或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S ,MAS)一直被用于痉挛的临床评定,这两个量表对上肢的评定信度优于下肢,且ASS 的信度优于MAS。20 世纪90年代初,加拿大学者Levin和Hui-Chan提出了一个定量评定痉挛的量表: 综合痉挛量表( compop site spasticity scale ,CSS)。CSS内容包括跟腱反射、小腿三头肌的肌张力及踝阵挛3个方面。国内学者测试了CSS在国内使用的可行性及重复测试信度,结果表明,CSS 内容简单,评定标准清楚,重复测试信度良好,适

用于国内脑损伤患者下肢痉挛的评定。张艳宏等建议借鉴国外对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PRO)的研究,建立适用于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的评价系统,形成有中医特色的PRO量表。使中医疗效客观化。 2. 2 治疗目前,临床上经常使用的降低肌张力的药物主要有巴氯酚、替扎尼定、己派立松等。巴氯酚作用于突触前和突触后的GABAβ受体而发挥抗痉挛

作用。盐酸替扎尼定为中枢性α-肾上腺受体激动剂,能使兴奋性末梢超级化,减少冲动发放,增强运动神经原的突触前抑制,从而缓解痉挛。替扎尼定对多突触抑制作用强,可降低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并对甘氨酸的释放有促进作用。替扎尼定在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痉孪状态方面安全有效。盐酸乙哌立松为中枢性骨骼肌松弛剂,作用于单、多突触反射活动,对α、γ神经都有抑制作用,可使肌梭兴奋性降低。自1989年,Das和Park首先报道了A型肉毒毒素(A type Botulinum toxin ,BTX2A) 在痉挛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后,肉毒素的肌肉注射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后肌张力升高。地西泮、苯妥英类也具有降低肌张力作用,但由于其阻碍运动功能恢复的副作用而不推荐使用。以运动训练为主的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 一直是康复医学治疗偏瘫痉挛的主要方式,也是最基础、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其内容包括良肢位的摆放、抗痉挛模式(RIP)训练、关节活动度的保持以及痉挛肌肉的静态牵张等,通过上述方法,可以缓解痉挛,同时,通过促进疗法训练,诱

发分离运动模式,建立正常运动模式。理疗的方法主要有冷疗、热疗、水疗等。①冷疗:在痉挛的康复中可以采用冰敷的办法选择性应用于一对拮抗肌中过度兴奋的那一组肌肉,以暂时降低肌张力、缓解痉挛;其单独应用或结合其他训练能改善主动运动或加强痉挛肌肉的拮抗肌的力量。②热疗:中性温度(相当于血液和深部组织的温度) 可降低γ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可以作为一种局部抑制手段,但整体受热,如热水澡,则会加重痉挛,因此

可以采用痉挛局部温热水浸泡的方法,但水温不宜过高,以36 ℃左右为宜。祖国医学在治疗脑卒中痉挛方面也作出了贡献。针灸目前主要有3 种临床方法: ①从阴经入手,针刺三阴经法:吕氏等根据“在内者五脏为阳,六腑为阴; 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 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的理论,认为“阳之阴”即指“筋脉”,针刺三阴经治疗脑卒

中后痉挛性偏瘫取得显著疗效。②着眼于拮抗肌:李氏将现代医学的神经解剖与传统医学的经络腧穴相结合,采取针刺拮抗肌群穴的方法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取得一定的效果。③调跷脉法:刘氏等根据“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的理论,针刺申脉、照海等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取得显著疗效。中药治疗主要根据痉挛的基本病机进行辨证论治。用药以养血通经为主,如以赤白芍、防己、伸筋草等养血柔肝、活血通脉,有较好的缓解痉挛的效果。另外还可用川草乌、伸筋草、桃仁、红花等中药外洗,温经通络、活血通脉,对缓解痉挛有一定作用。以自芍、甘草、望江南、木瓜、丹参、全蝎、乳香、没药、黄酒等内服并外擦痉挛肌群,有良好的疗效。其他疗法如推拿、中药外敷等也取得一定疗效。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针灸推拿及康复治疗现状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针灸推拿及康复治疗现状 通过大量的对比分析来对应用针灸推拿和康复疗法在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由此来判断该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和推广价值。 标签:中风病;痉挛性瘫痪;针灸;推拿;康复 患者出现中风后遗症会使脑功能造成严重的损害,应用有效的方法对中风患者进行早期治疗是保障患者身体健康和良好恢复的关键。中风患者出现痉挛性瘫痪大都出现在发病后3周时间左右,持续的时间一般会长达3个月之久,这段时间是患者脑中风后恢复的必经时期,并且这一阶段也是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一大难点。如果在相关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了误治的情况便极有可能使患者的患肢难以再恢复到从前的健康状态,这就会直接影响到患者中风偏瘫的治疗进程。基于这种情况作者对近年来应用的几种典型针灸推拿和康复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现状加以概述。 1 毫针刺法 1.1 经筋刺法 应用该方法治疗痉挛性偏瘫主要是找到患者发生痉挛的肘膝关节位置附近的肌腱两侧的压痛点来进行施针,应用1.5寸的毫针来进行直刺或者斜刺,使针尖的位置能够直达到骨膜之上,在经过捻转得气之后再将针尖退到皮肤位置,随后再顺着肌腱的走向进行一前一后的透刺,并且在之后进行反复的提插捻转,应用该针灸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针刺、 1.2 阴阳平衡法 结合医学上关于痉挛源于阴阳失衡的学说,在对患者进行偏瘫后肢体恢复阶段要先寻求有效方法是其主动肌优先恢复,而由于人体的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属于主动肌,所以偏瘫患者常常会出现上肢屈曲和下肢伸直的表现。因此在进行针刺治疗的过程中要采用阴阳经并取的方法,在患者的上肢和下肢位置分别进行补阳泻阴和补阴泻阳,应用这种方法所取得的临床效果也明显优于应用传统针刺法。 1.3 醒脑开脉针法 应用该针法主要是以阴经穴为主,并且辅以阳经穴来对开窍启闭之穴进行选取,取内关穴、印堂穴和水沟穴为主,取极泉穴和尺泽穴以及委中穴等相应的配穴为辅,并且在内关穴、极泉穴和尺泽穴等穴施以行泻之法,在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其痉挛的程度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而且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最全版)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最全版) 关键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诊治指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 80%。其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于2002年底开始组织编写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5年初经卫生部批准在全国开始推广,2007年初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第1版,为规范国内脑血管病诊治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近年不断有新研究证据发表,第1版指南在使用过程中也得到多方改进建议。因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托脑血管病学组对第1版指南进行修订。为方便临床使用,本版指南内容包括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全部诊治过程。撰写组通过复习相关研究证据、征求各方意见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后形成推荐,旨在帮助临床医生为脑卒中患者选择当前相对较好的诊治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参考本指南原则和新的进展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处理。 一、修订原则 1.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参考国际规范,结合国情、可操作性、第1版使用经验和新研究证据进行修订。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标准参考了国际指南[2-3]和常用标准,并结合国情和实用性制定。

2.对每项治疗措施或临床问题,先进行当前研究证据(文献检索至2009年11月)的归纳和分析评价,然后根据证据等级和共识给出推荐意见。 3.推荐意见尽可能依据最可靠的证据(如A级证据),缺乏高等级证据时则参考当前可得到的最好证据,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 4.对国内常用疗法,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充分考虑国情和经验达成共识。注意兼顾疗效、风险、价格和易使用性等多方国素。 二、推荐强度与证据等级标准(包括治疗和诊断措施) l推荐强度(分4级,I级最强,IV级最弱): I级: 基于A级证据或专家高度一致的共识; II级: 基于B级证据和专家共识; III级: 基于C级证据和专家共识;IV级:基于D级证据和专家共识。 2.治疗措施的证据等级(分4级,A级最高,D级最低) :A级:多个随机对照试验( RCT)的Meta分析或系统评价;多个RCT或1个样本量足够的RCT(高质量) ;B级:至少1个较高质量的RCT;C级:未随机分组但设计良好的对照试验,或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D级:无同期对照的系列病例分析或专家意见。 3.诊断措施的证据等级(分4级,A级最高,D级最低) :A级:多个或1个样本量足够、采用了参考(金)标准、盲法评价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高质量); 1B级:至少1个前瞻性队列研究或设计良好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采用了金标准和盲法评价(较高质量) ;C级:回顾性、非盲法评价的对照研究;D::无同期对照的系列病例分析或专家意见。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与应用。方法11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经过不同治疗模式后,观察组患者肢体痉挛评分为(33.3±5.1)分;运动功能评分为(78.3±8.4)分;生活质量评分为(85.6±10.2)分;对照组者肢体痉挛评分为(67.3±7.5)分;运动功能评分为(63.3±6.8)分;生活质量评分为(73.3±8.1)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使用针刺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针刺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研究 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可能导致发生多功能障碍,其中最主要的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通常会发生关节僵硬畸形或异常运动,这些因素均为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在生活上将受到极大不便,正是因为如此,临床上一直在寻找最有效的缓解痉挛方法[1]。本次研究将分析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与应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将2011年3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男38例,女17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8.3±5.5)岁;观察组男36例,女19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7.3±5.3)岁。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经过本院证实为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语症、失用症、失认症以及智能障碍等。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选用西医治疗,同时配合相关康复运动。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在患肢上选取尺泽穴、曲池穴、手三里穴、内关穴、合谷穴,下肢择选取环跳穴、血海穴、阳陵泉穴、太冲穴、丘墟穴以及风市穴。进针选用30号不锈钢毫针,得气后采用平补平泻行3 min捻转(捻转频率为120次/min、捻转幅度360°、提插幅度为0.5~1寸)2 min,留针40 min,在进针的针尾点燃艾炷,以患者的艾灸耐受程度为准,针灸治疗1次/d,共治疗1个疗程(1个疗程为10 d),共30次。 1. 3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治疗后,对比分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以及肢体痉挛评分。同时参照Ashworth肌痉挛评定量表。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痉挛越严重;运动功能参照Fugl-Mayer评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功能恢复良好。生活质量评分采用Barther指数,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6-03-29T15:43:43.34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2期供稿作者:余凌飞 [导读] 开封市中医院上运动神经元受到损害后,会导致牵张反射亢进,进而出现痉挛状况。 余凌飞 (开封市中医院河南省 475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92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42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经护理后,瘫痪状态、肢体痉挛状态、生活能力都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瘫痪状态、肢 体痉挛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值得应用。 【关键词】:中风;痉挛性瘫痪;中医护理方案;临床效果 上运动神经元受到损害后,会导致牵张反射亢进,进而出现痉挛状况。主要的临床症状有:肌肉短缩、关节挛缩、姿势异常、关节疼痛等[1]。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2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做为探讨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的研究对象,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的92例都是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50例、42例,患者年龄为38-69岁,平均年龄为(53.1±8.03)岁,其中有45例患者是左侧偏瘫,47例患者是右侧偏瘫。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 观察组: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方案,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实施饮食干涉。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搭配饮食,若患者肝阳上亢最好食用甘凉食物,若患者风瘫阻络最好食用清热化痰的食物,若患者气虚血瘀最好食用健脾益气的食物,若患者阴虚风动最好食用养阴清热的食物,若患者阴阳两虚最好食用滋养肝肾的食物[2]。第二,调理患者的情志。患者由于长期受病痛的折磨,会产生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护理人员可以用言语进行开导,或者应用音乐疗法来消除患者的悲观情绪。若患者入睡存在障碍,护理人员可以在患者休息之前,按摩患者的泉涌穴,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第三,对患者用药进行护理。注射用药时,护理人员需要重点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一旦出现不良症状,要立刻上报给医生。口服用药时,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介绍用药方法,同时也要观察患者服药后的效果及症状[3]。 1.3 效果评定标准 患者经护理后,其瘫痪状态用Brunnstrom来进行评定,用Ashworth来评定患者的痉挛状态,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用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来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的方法 汇总处理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后,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其进行处理,其中用x2来检验组间率对比,用率(%)来表示计数资料;若P>0.05,那么差异就没有可比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瘫痪情况 由表1可以知道,对照组在护理前后,差异不明显,不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在护理前后的瘫痪情况变化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具有较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针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研究概况=

jL州c,xtJOURNALOFTRADITIONALC1-1INESEMEDICINE 针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研究概况* ★张文立1封丽华2贾小红3樊建平3(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201203;2.河北省石家庄第三医院石家庄050011;3.河北省邯郸市明仁中医院邯郸056001) 关键词:针刺疗法;中风;肢体痉挛;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A 脑卒中是临床上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特点的疾病,痉挛性偏瘫为脑卒中后恢复过程中的必然过程,其出现代表肢体肌力的恢复,若停留在此阶段,会影响患者进一步的功能恢复,甚至导致肢体挛缩,功能完全丧失。针刺疗法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治疗中风偏瘫的重要方法,但研究针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文献报道较少。笔者根据近10年来文献,现将针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疗效及机理综述如下: 1临床研究 针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李氏…1等采用头针、电针、体针、结合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治疗后患者ADL评分,上EEr敏评分均显著提高。陈氏【2]2等按脑卒中偏瘫阶段论治,痉挛期取患侧肩骨禺、手三里、外关、合谷、阴陵泉、三阴交,强刺激捻转手法,并在患侧曲泽处放血,每次3~5滴,每周3次,配合促进机体肌力、肌张力、躯体平衡恢复的功能训练,取得较好疗效。陆氏【3j指出痉挛性偏瘫针刺治疗当以阴经穴为主,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并提出针刺治疗脑卒中应根据病情、病程、病位、病症等因人而异。吕氏【3】等针刺三阴经穴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60例。取穴人中、极泉、曲泽、尺泽、大陵、阴廉、阴市、血海、三阴交、照海,运用平补平泻手法,以Ashworth法评分痉挛程度,结果上肢痉挛解除率65%,总有效率85%,下肢痉挛解除率63.3%,总有效率91.6%,与传统经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徐氏[4]等将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40例随机分为透刺组、传统取穴组,透刺组取穴:肩骨禺透臂腈、曲池透少海、外关透内关、合谷透后溪、环跳透秩边、梁丘透血海、伏兔透髀关、阴陵泉透阳陵泉、三阴交 ?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资助项目:0627102D-59透悬钟、太冲透涌泉。针法:用3寸/4寸毫针提插捻转,探针手法,以获得强烈针感。有触电的感觉为佳,1次/FI,10次为一疗程,经治2个疗程,两组患者不同肌张力增高缓解的有效率透刺组均高于传统组(P<0.05)。谭氏【6J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分期针刺组和头针组。分期针刺组痉挛期上肢取巨骨、天宗、肩髑、孺会、天井、外关、腕骨、三间、后溪等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太阳小肠经穴位为主,下肢取环跳、居髑、殷门、申脉等足膀胱经穴和足少阳胆经为主,以促进痉挛劣势侧肌张力恢复,对抗痉挛优势侧痉挛。疗效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FIM。结果分期针刺组基本恢复6例,显著进步22例,进步2例;头针组基本恢复3例,显著进步16例,进步10例。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FIM评分比较,分期组针刺FIM评分治疗前为60.50±27.44,治疗后107.50±18.46。治疗后改变值为47.56±20.37,头针组FIM评分治疗前为81.14±22.87,治疗后改变值为104.54±21.06,治疗前后改变值为23.52±11.24。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FIM评分住院治疗均有明显提高(P<0.001),治疗后分期针刺组者的FIM评分增加值和头针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胡氏【6J用电针治疗34例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刘氏【7]等用温针灸阴经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关节痉挛30例,均取得较好疗效。 2实验研究 不同的针刺方法对中风后脑神经动能康复产生不同的影响,张氏[8]等将正常SD大鼠在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后,电刺激偏瘫肢体手三里、外关、伏兔、三阴交,刺激频率75Hz,强度60~80衅,30分钟/次,6天为一疗程,共6周。发现在坏死边缘区突触 ?68? 万方数据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诊疗方案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诊疗方案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ZY/T001.9-94)”。 (1)主症:半身不遂,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3)起病方式: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4)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320-2010成人自发性脑出血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脑梗死: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溶栓可参照适应证选择患者)。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脑出血: (1)多数患者动态下急性起病;少数患者于静态下起病。 (2)患者发病时多表现为突发头痛、恶心、呕吐、一侧肢体无力、感觉异常、 言语含糊或不能说话、大小便失禁、意识不清、颈项强直等症状,多数患者伴有血压升高;部分患者有癫痫发作。 (3)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等。临床 体征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眼球凝视麻痹、构音障碍、失语、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病理反射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等。病情危重者可表现为中度或重度昏迷,双瞳孔不等大或针尖样,生命体征不稳定,并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死亡。少数病人可无明显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4)颅脑CT可见出血灶。 (二)痉挛状态分级标准 参照Ashworth痉挛状态量表,选择1-4级的患者,同时进行临床痉挛指数的评定,按照评分标准,选择轻度、中度、重度痉挛的患者。 (三)证侯诊断 1.肝阳上亢:半身不遂,手足拘急,舌强语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 2.风痰阻络:半身不遂,手足拘急,口舌歪斜,舌强言蹇,肢体麻木,头晕目眩。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3.气虚血瘀:半身不遂,手足挛急,偏身麻木,舌强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 4.阴虚风动 :半身不遂,手足拘挛或蠕动,肢体麻木,舌强语蹇,心烦失眠,眩晕耳鸣。舌红或暗淡,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或数。 5.阴阳两虚:半身不遂,手足挛急或蠕动,肢体麻木,舌强语蹇,足冷面赤,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指南

2018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指南:6小时内可溶栓,介入治疗地位提升 原创:岱西中国循环杂志 近日,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发布了2018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指南结合国内外最新进展,对指南进行了更新,突出了院前处理、急诊评估与诊断流程、急性期静脉溶栓、血管内取栓、影像学评估等方面的进展,展现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最新诊治规范。 相较于2014年旧版指南,2018年新指南主要更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静脉溶栓的相对禁忌证和禁忌证进行了一些调整,比如新指南对2014版指南中发病3~4.5 h内关于年龄的相对禁忌证进行了调整,取消了“年龄大于80岁”这一条目。 此外,《指南2018》也对一些特殊的临床疾病或情况提出了较为明确的推荐意见,如“微出血”“颅内动脉瘤”及“类卒中”等问题的处理。 3 h内rt-PA静脉溶栓的适应证 (1)有缺血性脑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2)症状出现<3h; (3)年龄≥18岁; (4)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在相对禁忌证中列入了:未破裂且未经治疗的动静脉畸形、颅内小动脉瘤(<10 mm);少量脑内微出血(1~10个);类卒中。 3~4.5 h内rt-PA静脉溶栓的适应证 (1)缺血性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 (2)症状持续3-4.5 h; (3)年龄≥18岁; (3)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在3 h内rt-PA静脉溶栓相对禁忌证基础上增加了:使用抗凝药物,INR≤1.7,PT≤15 s;严重卒中(NIHSS评分>25分)。 6 h内尿激酶静脉溶栓的适应证

(1)有缺血性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2)症状出现<6 h; (3)年龄18~80岁; (4)意识清楚或嗜睡; (5)脑CT无明显早期脑梗死低密度改变; (6)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2.血管内取栓治疗推荐级别提升为(I A)。 (1)患者符合静脉溶栓和血管内机械取栓指征,优选静脉溶栓治疗(IA); (2)对发病后不同时间窗内的患者、距最后正常时间6~16 h(IA)及距最后正常时间16~24 h者(ⅡB),经严格临床及影像学评估后,可进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 (3)紧急颈动脉支架和血管成型术的获益尚未证实,应限于临床试验的环境下使用(ⅢC)。 3. 新增了对缺血性卒中的诊治进行系统管理的推荐意见: 新指南纳入了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抗血小板治疗措施,推荐对发病24h内的轻型卒中(NIHSS评分≤3分)患者给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并维持21d)(IA)。 还增加了如对卒中后焦虑抑郁状态的评估与干预、加强医患沟通等推荐意见。 来源: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8, 51: 666-682. [2] 彭斌, 刘鸣, 崔丽英. 与时俱进的新指南——《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解读.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8, 51: 657-659.

近5年推拿手法对脑卒中患者痉挛的研究进展

近5年推拿手法对脑卒中患者痉挛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7-11-02T14:18:42.7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30期作者:孟凡萍1 金国华1 陆静珏2(通讯作者) [导读] 脑卒中是人类三大死亡疾病之一,具有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治愈率低的特点。 (1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康复科上海 200137)(2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特需门诊科上海 200137)【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0-0334-02 脑卒中是人类三大死亡疾病之一,具有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治愈率低的特点。我国现有脑卒中患者约700万人,每年脑卒中死亡约160万人,在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有2/3的伴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1]。 痉挛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受损后常见的并发症,由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脊髓反射活动增高引起,是以速度依赖性牵张反射增强为特征的肌肉张力异常[2]。脑卒中后由于中枢运动抑制系统失调,使α运动神经元和γ运动神经元的互相制约、相互作用失衡,造成γ运动神经元占据优势地位,下运动神经元功能过度释放,出现原动肌肌肉过度活跃,同时合并拮抗肌软弱和低肌张力,导致肌肉活动失衡,表现为运动时肢体难以发动、调节和维持精确的动作,从而产生痉挛,严重时导致运动失能[3]。据调查数据显示,脑卒中后3周内几乎90%的患者会发生痉挛,其中尤以上肢痉挛多见[4]。 1.中医理论对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认识中风后痉挛性瘫痪表现为筋肉拘,关节屈伸不利,所以病位在筋,属于中医经筋病的范畴。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十二经筋的循行分布均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经筋在循行过程中有结、聚的特点,即每遇关节及筋肉丰厚之处则联结、聚合,如腕、肘、肩、踝、膝、股等处,这些结聚之处即称为经筋结点。”因此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应从其病因病机出发,濡养筋脉,充盈气血,从而改善痉挛状态。 2.脑卒中痉挛的推拿手法脑卒中痉挛的推拿手法,大多采用点穴、揉、滚、一指禅推法为主,推拿部位是在痉挛侧。近几年脑卒中痉挛的推拿又有新的探索,推拿部位的选择上,有些推拿督脉俞穴,有些推拿作用于筋结点,有些作用于手三阴经筋,有些推拿痉挛肌和拮抗肌,都能缓解病变部位肌肉的痉挛、活血止痛。比如董赟等[5]探讨通督推拿法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首先点按风池、风府、肩井、大杼、膈俞、脾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穴,再用双掌根从上到下按揉膀胱经第一侧线,要求力到肌肉层。接着用掌根直推法从第7颈椎至第5腰椎逐一推动椎体,要求椎体出现轻微活动或发出弹响声。治疗组治疗前后痉挛程度和运动功能改善有显著差异。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法,结果两组间治疗前后在肌张力评定和FMA评分上有显著差异。梅荣军等[6]通过对肩、肘、腕、指各关节采用相应的推、滚、揉、按、外拿、内捏手法,对各关节经筋结点的点、按、揉、拨及对各关节采用相应的外展、内收、屈、伸、摇的关节活动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了中风后上肢的痉挛状态,促进上肢功能活动恢复。周建瑞等[7]比较经筋推拿手法与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采用经筋掌擦法,以皮肤变红发热为度,再沿着手三阴经筋方向自患侧上肢近端向远端先施以法,后施以一指禅推法,以肌腹部获取深部组织酸胀感至痉挛缓解为度。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结论经筋推拿手法及针刺疗法均能缓解脑卒中后上肢痉挛,但经筋推拿手法疗效更好。郑鹏等[8]观察推拿手法治疗中风后肘关节屈曲痉挛的有显效。治疗组采用的推拿手法为首先在患侧上肢肱桡肌、肱二头肌、肱肌纵轴方向施滚法;然后于肱桡肌、肱二头肌、肱肌的肌腱联合处施点按法;再于拮抗肌侧施轻柔快速扣法;接着一手抵肩,一手握腕做持续拔伸,最后对整个上肢施以拿捏法、理法。马鑫[9]统计分析推拿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经穴特点,从99篇文献中观察到推拿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以局部取穴为主,同时配合偱经取穴和远端取穴。下肢穴位使用频次最高,上肢次之。四肢部穴位使用率占总使用频次的64.5%。推拿脑卒中痉挛的手法,除常规手法外,近几年医家也有不同手法尝试。董氏[5]采用点按法和直推法,梅氏[6]选用手法较多,有推、滚、揉、按、外拿、内捏、点、按、揉、拨法,周氏[7]采用掌擦法和一指禅推法,郑氏[8]采用滚法结合点按法、拿捏法、理法。李惠兰[10]提出中医推拿颤法可降低脑卒中痉挛,能促进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3.脑卒中痉挛的推拿与现代康复综合治疗推拿缓解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研究在国外尚未开展,国内研究尚未形成成熟系统,但目前临床研究结果倾向于推拿手法治疗早期介入,结合功能训练在缓解偏瘫痉挛状态有明显优势[11]。近几年推拿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的研究较多[12-14],大部分选用点、揉、滚等常规的推拿手法,也有较为特别的手法。比如彭进[15]研究100例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将推拿手法分为两个步骤和十种手法,发现两步十法推拿手法的介入配合现代康复疗法是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有效方法。王桂茂等[16]观察康复推拿疗法对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推拿手法主要为滚法,把康复和推拿有机结合,形成综合康复方案,发现康复推拿有助于促进脑卒中痉挛状态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对提高下肢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效果良好。刘晓林[17]曾采用推拿结合Bobath 技术治疗,推拿用点按揉擦复合推拿手法,取得一定疗效。刘晓林等[18]观察推拿结合核心稳定训练对脑卒中痉挛期患者痉挛程度和肢体运动功能的疗效,结果优于推拿结合Bobath技术治疗,推拿统一用点按揉擦复合推拿手法。因骨盆、躯干控制和肢体运动功能是影响机体平衡能力、步行能力等的重要因素[19],核心稳定性是肢体正常运动功能的基础,对人体稳定姿势维持、站立、行走平衡、协调功能等均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4.结语 通过诸多临床研究与观察可以看出,不同推拿手法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有着不同程度的成效。(1)经筋推拿手法以手代针,力度、深度因人而异,易于操作,较好避免了针刺疼痛感。(2)各种治疗方法日趋综合,推拿疗法跟现代康复训练综合治疗在临床上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且疗效更为理想。根据现代康复学理论及偏瘫的恢复发展规律,认为在痉挛性瘫痪的治疗中应以协调肌群间肌张力的平衡为重点,即注重强化上肢伸肌、下肢屈肌运动,拮抗上肢屈肌、下肢伸肌运动协调和平衡,主动肌与拮抗肌之肌张力,促进共同运动向分离运动转化,抑制与控制痉挛建立正常运动模式。(3)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以期能较全面考虑各因素和角度,充分利用各种医疗资源,力争实现各种疗法的“优化组合”,为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偏瘫康复提供较为合理的临床综合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2018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简要

2018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简要医脉通临床指南1周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卒中类 型,占我国脑卒中的69.6%~70.8%。《中国急性缺 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是对2014版指南的更新, 突出了院前处理、急诊评估与诊断流程、急性期静脉 溶栓、血管内取栓、影像学评估等方面的进展。关于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前期诊断和一般管理,新版指南 主要有以下推荐。 推荐意见: (1)建议卫生主管部门组建区域脑卒中分级救治系统,医疗机构具备分级开展脑卒中适宜诊治技术的能力,并逐步建立认证、考核和质量改进体系(Ⅰ级推荐,C级证据)。 (2)推荐急救转运系统与医院建立有效联系及转运机制,医院建立院内脑卒中诊治绿色通道,有条件的医院逐步建立规范的远程卒中诊治系统(Ⅰ级推荐,B级证据)。 推荐意见: 对突然出现疑似脑卒中症状的患者,应进行简要评估和急救处理并尽快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Ⅰ级推荐,C级证据)。 推荐意见:

收治脑卒中患者的医院应尽可能建立卒中单元,所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尽早、尽可能收入卒中单元接受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 推荐意见: 按诊断流程对疑似脑卒中患者进行快速诊断,尽可能在到达急诊室后60 min内完成脑CT等基本评估并开始治疗,有条件应尽量缩短进院至溶栓治疗时间(DNT)(Ⅰ级推荐,B级证据)。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1)急性起病;(2)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影像学出现责任病灶或症彬体征持续24 h以上;(4)排除非血管性病因;(5)脑CT/MRI排除脑出血。 诊断流程: 第一步,是否为脑卒中?排除非血管性疾病。 第二步,是否为缺血性脑卒中?进行脑CT/MRI检查排除出血性脑卒中。 第三步,卒中严重程度?采用神经功能评价量表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第四步,能否进行溶栓治疗?是否进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核对适应证和禁忌证。 第五步,结合病史、实验室、脑病变和血管病变等资料进行病因分型(多采用TOAST分型)。 推荐意见:

温胆汤加减治疗不同分期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研究

温胆汤加减治疗不同分期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研究 发表时间:2018-06-15T10:22:37.89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4期作者:潘国栋[导读] 温胆汤加减治疗方案对中风不同分期患者的肢体痉挛程度、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河北省大名县中医医院,老年病科 056900 【摘要】目的:探讨温胆汤加减治疗不同分期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研究,为后期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且符合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根据患者入选时的状态将其分为急性期组(n=46)和恢复期组(n=50),两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联合温胆汤加减治疗,在患者入组第1天与21天应用评定量表进行疗效评估,并进行统计学评估。结果:1)治疗后痉挛程度比较:恢复期的总有效率(62.0%)高于急性期(60.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上/下肢FMA评分:急性期与恢复期患者治疗后的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恢复期患者的治疗前FMA评分高于急性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BI指数:急性期的BI指数均高于恢复期,恢复期的治疗后BI指数高于急性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胆汤加减治疗方案对中风不同分期患者的肢体痉挛程度、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分期;评定量表;温胆汤加减 相关研究显示,痉挛性偏瘫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高发功能损伤表现[1]。拒不完全统计[2],约有8成乃至9成患者会出现中风偏瘫,若偏瘫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造成永久性的功能损伤。通常治疗方式为中医针灸、推拿、中药熏洗及综合性治疗等,其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均具有研究优势[3]。但是当前的研究水平显示[4],中药熏洗与口服作为常规基础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显著,但是尚无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分期的疗效对比影响研究。鉴于此,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且符合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探讨温胆汤加减治疗不同分期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研究,为后期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的康复时机的选择与确定奠定基础。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且符合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入选标准:1)临床诊断符合西医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与中医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2)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梗死患者;3)患者年龄在50-78岁;4)无明确脑血管既往病史。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有严重的肝肾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2)患者存在严重的心脏系统疾病。脱落和剔除标准:1)受试者不符合纳入标准而被误入者;2)未按规定治疗或观察资料不全而影响评估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相关部门核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患者入选时的状态将其分为急性期组(n=46)和恢复期组(n=50),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案,分别为1)运动康复:上、下肢应用滚法,摇法,扳法等推拿手法,其可分为抑制上肢痉挛的训练,屈曲下肢易化训练和伸展下肢易化训练。2)中药熏洗:草红花30g,生川乌、生草乌各10g,当归10g,川芎10g,桑枝、桂枝各30g,代煎后给患者进行熏洗45min即可。3)基础治疗:对患者进行常规的生命支持、药物治疗、健康教育等治疗。4)法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5g,枳壳10g,竹苑15g,桔梗10g,瓜蒌皮15g,紫苏子10g,莱菔子10g,白芥子10g,款冬花10g,苦杏仁10g,甘草6g。同样由我院进行代煎。 1.3观察指标 1)治疗后痉挛程度比较;2)运动能力:采用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对治疗前后上/下肢进行评定;3)日常生活能力: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BI)进行第三方单盲评定。 1.4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配对t检验、秩和检验、配对秩和检验等方法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等方法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痉挛程度疗效比较 我们对急性期与恢复期患者治疗后痉挛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恢复期的总有效率(62.0%)高于急性期(60.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痉挛程度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上/下肢FMA评分的比较 我们对两组治疗前后上/下肢FM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急性期与恢复期患者治疗后的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恢复期患者的治疗前FMA评分高于急性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上/下肢FMA评分的比较(x±s)

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8-06-14T13:20:27.65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0期作者:柴宁 [导读] 肢体痉挛是中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发病后行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柴宁 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市 300400 摘要:肢体痉挛是中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发病后行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在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治疗中,基于中医理论的辨证施治,针灸治疗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对患者肢体痉挛程度的改善和肢体运动功能的增强具有较好的效果,且治疗过程中副作用较少。基于此,本文对近几年的针灸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的治疗方式选取提供资料支持。 关键词:针灸;中风;肢体痉挛;进展 中风又称为卒中或者脑卒中,具有发病急、变化快、高致残率等特点,基于中医理论,其发病机理主要是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1]。中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突然昏仆、口舌歪斜、偏身麻木、舌蹇不语、肢体痉挛、半身不遂等,其中肢体痉挛是其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据统计约有70%-80%的中风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痉挛[2]。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行动功能障碍,劳动能力丧失,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近些年来,大量的临床实践研究表明,针灸治疗秉承中医辨证施治的治疗理念在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本文将近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机制 依据中医理论《灵枢·邪客》篇“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拘挛也”,奚马利认为“邪气恶血住留”是痉挛发生的关键病因,基于此提出刺络拔罐加井穴放血法对中风后肢体痉挛进行治疗。王春琛发现,通过针刺夹脊穴可有效提高β-内啡肽和强啡肽的分泌水平,有效调节脑梗死后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的活动,进而可以改善肢体痉挛。吴常征发现头针可以改善患者脑部供血,降低全血高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全血还原黏度,体针可以抑制神经兴奋状态,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穴位组织的新陈代谢,因此提出头针和体针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冯晓东发现穴位埋线法可以通过促使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重新达到平衡状态来改善肢体痉挛。 2 体针 体针是治疗中风后痉挛最采用的治疗方式。哈静等采用拮抗肌取穴针刺法,上肢痉挛分别取肩髃、合谷、曲池和外关四穴,下肢痉挛分别取三阴交、委中、阴临泉和承山四穴,治疗有效率达75%以上[3]。张红岩等采用拮抗肌透刺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痉挛程度。李红星等采用拮抗肌取穴针刺法,上肢痉挛分别取外关、肩髎、合谷、支沟、曲池、八邪穴六穴,下肢痉挛分别取悬钟、足三里、环跳、解溪穴、承扶、足临泣六穴,同时配合康复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刘欣等基于阴阳学说,采用泻阴补阳针的刺法,有效缓解了患者的肢体痉挛症状[4]。李团结等研究认为中风后肢体痉挛属于中医“筋病”的范畴,基于此采用张道宗教授创立的通督调神针法,取至阳、百会、大椎、风府、腰阳关、水沟六穴,同时配以巨刺法对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5]。 3 头针 头针具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醒脑开窍、运行气血的作用,该方法主要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共同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头针可以调节大脑两侧血液流速、改善大脑供血情况。何小花等结合中医经络学说与现代医学大脑皮层功能定位,选取双侧感觉区、运动区、足运感区、平衡区和震颤控制区为主要针刺部位,同时配合康复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吴常征等采用头针,选取顶中线、顶旁1线和顶颞前斜线,得气后采用小幅快频捻转手法,同时配合体针进行治疗,50天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明显改善。 4电针 耿吉冬采用电针疗法,利用频率为100Hz的疏密波进行治疗,上肢痉挛分别患侧合谷、肩髃、臂臑、外关、曲池、手三里六穴,下肢痉挛分别取患侧足三里、俾髀关、阳陵泉、解溪四穴,留针时间为30分钟,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肢体痉挛症状。任媛媛等分别采用20 Hz、40 Hz 和60 Hz3种不同针刺频率对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3中频率均可以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但是20Hz频率治疗效果最好。 5其他疗法 张燕对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采用雀啄灸的治疗方式,选取患者患侧的阴陵泉、照海、曲池、血海穴、三阴交、肩髃、手三里位进行治疗,每个穴位治疗时间约5-7分钟,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痉挛症状[6]。王英等提出温针法可以有效疏通经络气血,又可以达到温通温补的疗效,因此对中风后痉挛患者采用温针治疗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7]。段权对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采用火针疗法,分别选取患肢的少阳经、阳明经和太阳经穴,如:足临泣、四渎、丘墟、肩髃、手三里、阳陵泉、臑会、消泺、足三里、殷门、三阴交、委中、申脉等穴开展火针治疗,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6 结语 针灸治疗作为我国的传统治疗方式,受到历代医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当前其对于中风后肢体痉挛疾病的治疗,也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据上述分析,针灸在中风后肢体痉挛疾病治疗中的治疗方式包括体针、头针、电针、温针、火针等,每种治疗方式选取穴位和治疗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进一步分析各种方法的机理特征,有针对性的选取合适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 罗梦,詹珠莲,周国平.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6):1018-1021. [2] 周基松,刘佰成.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观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7):245-246. [3] 哈静,冶尕西,贾红云,等.针刺拮抗肌组腧穴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2):416-

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文献整理

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文献整理 发表时间:2018-11-14T14:48:25.02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作者:何儒林张新斐 [导读] 痉挛性偏瘫是中风之后比较常见的后遗症之一,针灸治疗法对这一症状的治疗已经被证实具有明显的效果。(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广东广州510510) 【摘要】根据近几年来的针灸技术在治疗中风之后的痉挛性偏瘫的应用方面的文献进行整理,发现针灸治疗在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中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接下来我们将根据这些文献中的内容对针灸治疗在这一病症中的具体作用进行重点分析。 【关键字】针灸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文献整理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300-01 中风病症在近几年中的病发率越来越频繁,而且在这一病症之后往往会引发痉挛性偏瘫的后遗症,这一后遗症对人的健康会带来极大的伤害,所以目前已经采用很多技术对这一后遗症进行治疗,其中最具有作用的是针灸治疗。所谓的肌痉挛指的是脊髓在运动神经元损伤之后由于反射活动性增高从而引起的肌肉张力异常的现象。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中风之后有80%的人会出现偏瘫的现象,这其中有50%的人不能够独立的坐立,这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中风之后中枢性瘫痪在脊髓型休克之后产生肌肉曾力过度提高,从而影响肢体功能的恢复。这一现象的产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目前国内一些医疗方面的专家正在大力研究如何治疗这一病症,并且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促进中风患者健康的进一步提高。将近几年这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综述如下:1.针灸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方法是中医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能够缓解中风之后偏瘫性痉挛的病症,而且在这一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操作简单,而且没有副作用。针灸方法可以将异常增高的海马兴奋性氨基酸降低,从预防脑缺血和脑缺血对神经元引起的损伤,GABA抗痉挛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其中的受体和激活剂特异性的结合,从而将G蛋白激活,降低突触前端膜的通透性,抑制Ca离子的内流,从而将突触前端抑制达到缓解肌痉挛的目的通过用针灸治疗方法对中风之后的患者进行治疗,总共治疗的患者人数为40人,将这40个人随机进行分配,其中透刺组有25位患者,传统的取穴组中有15位患者,这40位患者有着不同程度的痉挛,但是并没有挛缩的现象,通过两个疗程的治疗,这些患者在一个疗程之后能够看见比较优势痉挛持续得到缓解,并且主动运动逐渐增强的持久效应。采用传统的针刺方法对中风患者进行医治,治愈率可以达到54%,而采用阳明经为主要的针灸穴位,太阳穴位辅助的针灸穴位,治愈率可以达到77%,有效率可以达到96%,与非阳明经穴相比较而言,具有很大的优势。 同对患者上肢阳经穴为主要的治疗穴位进行研究,同时取患者上肢阴经穴为参考对象,可以得到治疗组的疗效更好的结果。对腰阳关垂直进行深刺从而产生放电,采取丘墟向照海进行透刺,治疗中风导致的下肢痉挛,同时采用环跳、足三里等穴位作为对照,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结果要优于对照组。 对于偏瘫痉挛的中风后遗症,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水沟、风府等穴位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效果良好。夹脊穴是在脊柱两侧,与督脉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可以作用于脊髓和脊神经根,通过调节腧穴可以畅通全身的经脉气血,在中风之后,高级中枢神经抑制性的指令减弱,所以会导致脊髓反射亢进,从而表现出肌痉挛。通过用针刺夹脊穴作为治疗组,并且将常规的针刺作为对照组,同时对中风之后的痉挛性偏瘫进行治理,结果显示治疗组要比对照组显示出明显的优势。通过运用阴经电针疗法对中风之后的痉挛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在37位患者中,治疗效果可以达到84%,患者的生活自理指数总体提高。通过采用腹针灸进行治疗,效果比针刺痉挛拮抗肌为主的针灸治疗方法效果更好。经筋刺法能够有效的缓解脑中枢肢体痉挛的状态。 2.综合治疗方法 根据近几年来对中风痉挛性后遗症治疗的研究,大量的实验证明单一的治疗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对于这一病症的研究开始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从目前的治疗情况来看,主要采用现代康复和针灸、推拿相结合。 2.1针、灸结合 运用温针灸选择关节周围的阴经穴对30位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对30位同一症状的患者进行单纯的针刺治疗并且将其设置为对照组进行。结果两组治疗方案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都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采用头针、体针作为对照组,对上下肢的痉挛现象有着明显的改善效果,同时治疗组肌张力的效果与相比较有着明显的优势,从而我们可以得出采用针灸治疗中的针法温补阳气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2.2针灸和推拿相结合 实验组:体针结合神经干弹拨法治疗中风后痉挛状态;对照组:单纯的针刺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 2.3针、药结合 运用泻阴补阳针刺法结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手部痉挛患者31例与传统针刺组31例比较,结果治疗组功能积分明显提高,使用中风二代回春胶囊(自拟方)辅以针刺拮抗肌疗法,与单纯康复治疗对比效果显著。对治疗组病人采用针刺拮抗肌侧经穴为主,配以口服中药,外加运用神经发育疗法为主的康复训练,结果该组在痉挛程度上的改善较对照组为好.用针刺拮抗肌配合脉冲电刺激,同时加用中药湿热敷治疗中风后上肢高痉挛状态取得较好效。 3.结束语 痉挛性偏瘫是中风之后比较常见的后遗症之一,针灸治疗法对这一症状的治疗已经被证实具有明显的效果。研究众多文献可以发现毫针、电针、针药相结合,同时针灸与康复相结合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金磊.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中医康复疗法的文献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17年. [2]陈紫薇.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证素研究及芍药甘草汤治疗的疗效评价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16年. [3]谢蕴卓,张秀国,崔凤魁,徐宇虹.中医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进展[J].健康之路.2018(0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