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ETC行业市场调查及前景咨询报告(2018-2022年)

中国ETC行业市场调查及前景咨询报告(2018-2022年)

中国ETC行业市场调查及前景咨询报告(2018-2022年)
中国ETC行业市场调查及前景咨询报告(2018-2022年)

中国ETC行业市场调查及前景咨询报告

(2018-2022年)

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章中国ETC行业发展综述20

第一节 ETC系统的相关概述20

一、ETC系统特点20

二、ETC系统的分类20

三、ETC系统的组成部分22

四、ETC系统的工作原理23

五、ETC系统的主要功能23

六、ETC系统应用的必要性24

第二节 ETC行业产业链分析25

一、ETC行业产业链简介25

二、ETC行业下游需求链分析25 (一)交通管理行业发展现状25 (二)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7

三、ETC行业上游供应链分析28 (一)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状况28 (二)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状况30 (三)新材料产业发展状况分析31 (四)系统集成产业发展状况32 (五)基础能源产业发展状况33

第三节 ETC行业发展环境分析37

一、ETC行业政策环境分析37

(一)ETC相关标准制定情况37 (二)ETC行业主要政策解读38 (三)ETC行业发展规划解读39

二、ETC行业经济环境分析41

(一)中国GDP增长情况分析41 (二)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42 (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45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析48 (五)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分析49 (六)对外贸易的发展形势分析51

第二章中国ETC系统运营管理分析54 第一节 ETC系统运营模式分析54

一、ETC系统运营模式分析54

(一)政府出售经营权给民间54 (二)政府与民间合作的模式54

二、ETC系统收费模式分析55

(一)传统MTC收费方式55

(二)ETC收费模式分析55

(三)MTC/ETC组合式收费55

第二节 ETC系统运营成本分析56

一、ETC建设阶段投入56

二、ETC运营阶段成本56

第三节 ETC应用的效益分析57

一、ETC应用的经济效益分析57 (一)对驾驶员的经济效益57

(二)对道路业主的经济效益59

二、ETC应用的社会效益分析59

三、ETC经济价值的案例分析60

第四节 ETC的应用推广分析61

一、高速公路推广ETC的意义61

二、ETC推广存在的问题分析61

三、ETC应用推广方案及措施63 (一)政府层面的推广措施分析63 (二)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推广64 (三)ETC设备推广案例分析64

第三章国际ETC行业发展经验借鉴66 第一节全球ETC行业发展分析66

一、全球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66

二、全球各国高速公路现状综述66

三、全球ETC行业发展历程67

四、全球ETC标准及进展67

五、全球ETC行业市场规模69

第二节主要发达国家ETC发展状况69 一、美国ETC行业发展分析69

(一)美国E-ZPASS发展概况69 (二)美国E-ZPASS市场规模71 (三)美国E-ZPASS技术选择71 (四)美国E-ZPASS运营模式72 (五)美国E-ZPASS成功企业72 (六)美国ETC实施经验及启示72 二、日本ETC行业发展分析73

(一)日本ETC系统发展概况73 (二)日本ETC行业市场规模73 (三)日本ETC技术选择分析74 (四)日本ETC运营模式分析74 (五)日本ETC成功企业分析75 (六)日本ETC实施效果分析76 (七)日本ETC技术发展方向76 (八)日本ETC实施经验及启示76 三、欧洲ETC行业发展分析77

(一)欧洲ETC发展状况分析77 (二)欧洲ETC行业市场规模77 (三)欧洲ETC技术选择分析77 (四)欧洲ETC运营模式分析78 (五)欧洲ETC成功企业分析78 (六)欧洲ETC实施经验及启示79 四、新加坡ETC行业发展分析79 (一)新加坡ERP发展状况分析79 (二)新加坡ERP行业市场规模80 (三)新加坡ERP系统选择分析80 (四)新加坡ERP运营模式分析82 (五)新加坡ERP建设经验及启示82 第四章中国ETC行业市场发展分析84 第一节中国高速公路行业发展情况84 一、中国高速公路发展概况分析84 (一)高速公路里程及增长情况84 (二)各省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5 (三)公路营运汽车及增长情况85 (四)高速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86 (五)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现状87 (六)中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90 二、中国高速公路智能化发展分析91 (一)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发展概况91 (二)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发展历程93 (三)ETC联网收费模式分析95

1、完全联网收费方式95

2、电子联网收费方式96

3、组合式电子收费模式96

三、高速公路未来发展规划及预测97 (一)高速公路路网规划分析97 (二)高速公路未来发展规划97 (三)高速公路行业需求预测98 (四)高速公路行业供给预测100

第二节 ETC行业发展状况分析100 一、ETC市场发展概况分析100

(一)中国ETC运营模式分析100 (二)ETC系统应用优势分析100 (三)ETC市场发展规模分析102 (四)ETC企业发展情况分析102

二、中国ETC应用情况分析103 (一)高速公路ETC应用情况103 (二)小区ETC应用情况分析104 (三)停车场ETC应用情况105

三、中国ETC示范工程分析106

(一)长三角ETC示范工程106

(二)京津冀ETC示范工程108

(三)示范工程实施效果分析108

第三节 ETC行业发展对策及前景展望109

一、中国ETC发展存在问题109

二、中国ETC发展战略分析111

三、中国ETC发展策略分析112

四、ETC行业发展前景展望113

第五章中国ETC行业产品市场分析114 第一节 ETC行业产品市场结构114

一、ETC产品市场结构现状114

二、ETC产品市场结构预测115

三、ETC产品发展方向分析115

第二节 ETC设备市场分析117

一、OBU市场发展分析117

(一)车载单元OBU分类117

(二)OBU市场规模分析118

(三)OBU市场竞争分析118

(四)OBU产品价格分析120

(五)OBU市场发展趋势121

(六)OBU产品需求预测122

二、配套IC卡市场发展123

(一)配套IC卡市场规模123

(二)配套IC卡价格分析123

(三)配套IC卡推广情况124

(四)配套IC卡的使用率125

(五)配套IC卡发展前景126

三、RSU市场发展分析127

(一)路侧单元RSU分类127

(二)RSU市场规模分析129

(三)RSU市场竞争分析129

(四)RSU功能设计分析130

(五)RSU性能设计分析132

(六)RSU环境设计分析133

(七)RSU可维护性设计134

四、车道辅助设备市场分析135

(一)电动栏杆市场分析135

(二)违章摄像机市场分析136

(三)车辆检测器市场分析137

(四)车种判别器市场分析138

(五)感应线圈市场分析138

第三节 ETC芯片国产化分析138

一、ETC专用芯片发展现状138

二、使用国外芯片存在问题139

三、芯片国产化的技术实现140

四、ETC芯片国产化效益141

(一)芯片国产化经济效益141

(二)芯片国产化社会效益141

第六章中国高速公路ETC技术及车道布设分析143 第一节 ETC行业技术分析143

一、ETC技术发展阶段分析143

二、ETC关键技术分析143

(一)ETC系统关键技术分析143

(二)ETC系统中的安全技术144

(三)电子收费技术方案分析145

三、ETC关键设备测试技术147

四、ETC系统新技术的发展149

(一)独立双天线ETC系统149

(二)邻双车道ETC系统149

(三)军警车道ETC系统150

(四)手持机应用ETC系统150

五、ETC技术市场化分析151

六、ETC技术发展方向分析152

七、ETC技术相关发展动态153

第二节电子不停车收费车道布设154

一、ETC系统车道布局分析154

(一)ETC车道类型分析154

(二)ETC车道布局原则156

(三)ETC车道设备布设156

(四)ETC车道广场布设157

二、ETC车道布设模式分析158

(一)ETC/MTC混合车道模式158

(二)ETC车道前置电动栏杆159

(三)ETC车道后置电动栏杆159

(四)ETC车道布设方案比较160

三、车道通行效率影响因素160

四、ETC车道通行能力分析163

(一)ETC车道交通特性分析163

(二)ETC车道通行方式分析165

(三)ETC车道通行能力计算166

(四)ETC系统服务水平分级167

第七章:中国ETC行业区域市场分析170

第一节华东地区ETC市场分析170

一、上海市ETC发展分析170

(一)高速公路运营及规划170

(二)ETC建设规模分析170

(三)高速公路收费情况171

(四)ETC运营情况分析172

(五)ETC车道技术特点172 (六)ETC技术规范及标准172 (七)政府政策支持分析173 (八)ETC系统建设规划175 二、浙江省ETC发展分析176 (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76 (二)高速公路收费情况177 (三)高速公路发展规划178 (四)ETC建设规模分析178 (五)ETC运营情况分析179 (六)ETC推广措施分析179 (七)ETC系统建设规划179 三、江苏省ETC发展分析180 (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80 (二)高速公路收费情况180 (三)高速公路发展规划181 (四)ETC系统发展历程181 (五)ETC建设规模分析182 (六)ETC运营情况分析183 (七)ETC系统建设规划183 四、安徽省ETC发展分析184 (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84 (二)高速公路收费情况185 (三)高速公路发展规划185 (四)ETC建设规模分析185 (五)ETC运营情况分析186 (六)ETC系统架构分析186 (七)ETC系统建设规划188 五、福建省ETC发展分析188 (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88 (二)高速公路收费情况188 (三)高速公路发展规划189 (四)ETC建设规模分析189 (五)ETC运营模式分析189 (六)ETC系统技术特点190 (七)ETC经济效益分析191 (八)ETC系统建设规划192 六、江西省ETC发展分析193 (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93 (二)高速公路收费情况193 (三)高速公路发展规划194 (四)ETC建设规模分析194 (五)ETC运营情况分析195 (六)ETC系统建设规划196

七、山东省ETC发展分析196 (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96 (二)高速公路收费情况197 (三)高速公路发展规划197 (四)ETC建设规模分析198 (五)ETC运营情况分析198 (六)政府政策支持分析198 (七)ETC系统建设规划199

第二节华北地区ETC市场分析199 一、北京市ETC发展分析199 (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99 (二)高速公路收费情况200 (三)高速公路发展规划200 (四)ETC建设规模分析201 (五)ETC运营模式分析201 (六)政府政策支持分析201 (七)ETC速通卡市场前景201 (八)ETC系统建设规划202

二、天津市ETC发展分析202 (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02 (二)高速公路收费情况203 (三)高速公路发展规划203 (四)ETC建设规模分析203 (五)ETC运营情况分析204 (六)ETC系统建设规划206

三、河北省ETC发展分析207 (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07 (二)高速公路收费情况208 (三)高速公路发展规划208 (四)ETC运营情况分析209 (五)政府政策支持分析209 (六)ETC系统建设规划210

四、山西省ETC发展分析210 (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10 (二)高速公路收费情况211 (三)高速公路发展规划211 (四)ETC建设规模分析212 (五)ETC运营问题分析212 (六)ETC建设工程分析214 (七)ETC系统建设规划214

第三节华中地区ETC市场分析215 一、河南省ETC发展分析215 (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15 (二)高速公路收费情况215

(四)ETC建设规模分析216 (五)ETC运营模式分析217 (六)ETC推广措施分析217 (七)政府政策支持分析218 (八)ETC系统建设规划218

二、湖北省ETC发展分析218 (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18 (二)高速公路收费情况219 (三)高速公路发展规划219 (四)ETC建设规模分析221 (五)ETC运营情况分析221 (六)ET推广措施分析222

(七)ETC优惠方案分析222 (八)ETC系统建设规划223

三、湖南省ETC发展分析223 (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23 (二)高速公路收费情况224 (三)高速公路发展规划224 (四)ETC建设规模分析224 (五)ETC运营模式分析225 (六)ETC技术规范及标准225 (七)政府政策支持分析226 (八)ETC系统建设规划226

第四节西北地区ETC市场分析226 一、陕西省ETC发展分析226 (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26 (二)高速公路收费情况227 (三)高速公路发展规划227 (四)ETC建设规模分析229 (五)ETC运营情况分析229 (六)ET推广措施分析230

(七)政府政策支持分析230 (八)ETC系统建设规划231

二、甘肃省ETC发展分析231 (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31 (二)高速公路收费情况232 (三)高速公路发展规划232 (四)ETC建设规模分析232 (五)ETC运营模式分析233 (六)ETC运营企业分析233 (七)ETC系统建设规划234

第五节西南地区ETC市场分析234 一、重庆市ETC发展分析234

(二)高速公路收费情况235

(三)重庆ETC运营情况236

(四)重庆ETC实施动态236

(五)ETC运营企业分析237

(六)ETC技术规范及标准237

二、四川省ETC发展分析238

(一)高速公路运营及规划238

(二)高速公路收费情况239

(三)ETC建设规模分析239

(四)四川ETC推广措施240

(五)政府政策支持分析240

(六)ETC系统建设规划241

三、云南省ETC发展分析241

(一)高速公路运营及规划241

(二)高速公路收费情况242

(三)ETC建设规模分析243

(四)ETC运营模式分析243

(五)ETC运营企业分析244

(六)云南ETC推广措施244

(七)ETC系统建设规划245

第六节华南地区ETC市场分析246 一、广东省ETC发展分析246

(一)高速公路运营及规划246

(二)高速公路收费情况247

(三)ETC建设规模分析247

(四)ETC运营模式分析248

(五)ETC实施情况分析249

(六)ETC运营企业分析250

(七)ETC系统建设规划250

二、广西区ETC发展分析252

(一)高速公路运营及规划252

(二)广西高速公路发展规划252 (三)广西实施ETC必然性252

(四)广西ETC研究试点253

(五)广西ETC 发展要求254

(六)ETC建设现状分析254

第八章中国ETC行业竞争对手分析256 第一节国外主要ETC企业经营分析256 一、Q-Free ASA公司256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56

(二)企业产品与技术256

(三)企业服务领域分析256

(四)企业经营状况分析257

(五)企业在华布局分析257

二、Trans Core公司258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58

(二)企业产品与技术258

(三)企业服务领域分析258

(四)企业在华投资分析259

(五)企业最新动态分析260

三、奥地利卡普施公司260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60

(二)企业产品与技术260

(三)企业服务领域分析261

(四)企业经营状况分析261

(五)企业发展态势分析262

四、TI公司262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62

(二)企业产品与技术262

(三)企业服务领域分析262

(四)企业经营状况分析263

(五)企业在ETC产品分析263

五、西班牙英德拉公司264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64

(二)企业产品与技术264

(三)企业服务领域分析265

(四)企业经营状况分析266

(五)企业在华投资分析266

第二节中国领先ETC企业经营分析267 一、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267

(一)公司基本情况267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267

(三)企业经济指标分析269

(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269

(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270

(六)企业运营能力分析270

(七)企业成本费用分析270

(八)企业经营网点及网络271

二、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274 (一)公司基本情况274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274

(三)企业偿债能力分析275

(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276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276

(六)企业解决方案分析277

三、成都成保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78 (一)公司基本情况278

(三)企业营销网点及网络279

(四)企业主要经济指标280

(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281

(六)企业盈利能力分析281

(七)企业运营能力分析282

四、深圳市车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83

(一)公司基本情况283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283

(三)企业偿债能力分析284

(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284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284

五、山东路达机械有限公司285

(一)公司基本情况285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285

(三)企业偿债能力分析286

(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286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287

六、上海工达电子有限公司287

(一)公司基本情况287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287

(三)企业偿债能力分析288

(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288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289

七、浙江路达机械仪器有限公司289

(一)公司基本情况289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290

(三)企业偿债能力分析290

(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291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291

八、深圳市大明五洲城市一卡通科技有限公司292 (一)公司基本情况292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292

(三)企业偿债能力分析293

(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293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294

九、紫光捷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94

(一)公司基本情况294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295

(三)企业偿债能力分析295

(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296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296

十、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97

(一)公司基本情况297

(三)企业解决方案298

十一、北京聚利科技有限公司300

(一)公司基本情况300

(二)产品信息300

(三)与中关村合作301

十二、上海城建(集团)公司301

(一)公司基本情况301

(二)公司成就301

(三)ECT建设进程302

十三、北京速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302

(一)公司基本情况302

(二)产品信息303

(三)公司发展历程304

十四、江苏长天智远交通科技有限公司305

(一)公司基本情况305

(二)产品信息305

(三)公司业绩305

十五、瑞典康比特(中国)交通系统有限公司306 (一)公司基本情况306

(二)产品信息306

十六、四川新源现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306

(一)公司基本情况306

(二)产品信息307

(三)公司研究方向308

十七、北京三友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308

(一)公司基本情况308

(二)公司经营范围308

(三)公司组织架构309

十八、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天金卡分公司309 (一)企业基本情况309

(二)企业组织架构310

(三)生产基地情况311

十九、深圳市金溢科技有限公司312

(一)公司基本情况312

(二)公司发展历程313

(三)公司近期动态314

二十、广州市埃特斯通讯设备有限公司315

(一)公司基本情况315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315

(三)公司发展历程315

二十一、深圳市武大数字交通技术有限公司316 (一)公司基本情况316

(二)主营产品与服务316

二十二、广东路路通有限公司316

(一)公司基本情况316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317

(三)典范工程317

二十三、厦门晟阳科技有限公司318

(一)公司基本情况318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319

二十四、深圳市畅盈科技有限公司319

(一)企业基本情况319

(二)企业组织架构320

(三)企业服务理念320

二十五、广州市顺客智能交通设备有限公司321

(一)企业基本情况321

(二)IC应用终端产品系列321

(三)服务解决方案情况322

第九章 2017-2022年中国ETC行业投资分析与前景预测324 第一节中国ETC行业投资特性分析324

一、ETC行业进入壁垒分析324

(一)企业资质壁垒分析324

(二)行业技术壁垒分析324

(三)从业经验壁垒分析324

(四)行业用户壁垒分析325

(五)必要资本量壁垒分析325

二、ETC项目成本分析325

三、ETC运营收入分析326

第二节2017-2022年中国ETC行业投资建议分析326

一、ETC行业投资风险分析326

(一)政策风险分析326

(二)经营风险分析326

(三)技术风险分析327

(四)需求风险分析327

(五)其他风险分析327

二、ETC行业投资机会分析328

三、ETC行业投资建议分析329

第三节 2017-2022年中国ETC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331 一、ETC行业发展趋势分析331

(一)ETC发展驱动力分析331

(二)ETC发展趋势分析332

二、ETC行业发展前景预测333

第十章中国ETC企业投融资及IPO上市策略指导334

第一节 ETC企业融资渠道与选择分析334

一、ETC企业融资方法与渠道简析334

二、利用股权融资谋划企业发展机遇336

三、利用政府杠杆拓展企业融资渠道340

四、适度债权融资配置自身资本结构341

五、关注民间资本和外资的投资动向342

第二节 ETC企业境内IPO上市目的及条件343

一、ETC企业境内上市主要目的343

二、ETC企业上市需满足的条件344

(一)企业境内主板 IPO 主要条件344

(二)企业境内中小板IPO主要条件345 (三)企业境内创业板IPO主要条件346

三、企业改制上市中的关键问题347

第三节 ETC企业IPO上市的相关准备348

一、企业该不该上市348

二、企业应何时上市348

三、企业应何地上市349

四、企业上市前准备349

(一)企业上市前综合评估349

(二)企业的内部规范重组349

(三)选择并配合中介机构350

(四)应如何选择中介机构350

第四节 ETC企业IPO上市的规划实施350

一、上市费用规划和团队组建350

二、尽职调查及问题解决方案354

三、改制重组需关注重点问题357

四、企业上市辅导及注意事项360

五、上市申报材料制作及要求362

六、网上路演推介及询价发行364

第五节企业IPO上市审核工作流程365

一、企业IPO上市基本审核流程365

二、企业IPO上市具体审核环节366

三、与发行审核流程相关的事项369

中商产业研究院简介

中商产业研究院是深圳中商情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下辖的研究机构,研究范围涵盖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金融、新消费、大健康、“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公司致力于为国内外企业、上市公司、投融资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提供各类数据服务、研究报告及高价值的咨询服务。

中商行业研究服务内容

行业研究是中商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我们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进出口情况和市场需求特征等,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各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分析与预测。中商行业研究报告是企业了解各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资料。

中商行业研究方法

中商拥有10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利用中商Askci数据库立了多种数据分析模型,在产业研究咨询领域利用行业生命周期理论、SCP分析模型、PEST分析模型、波特五力竞争分析模型、SWOT分析模型、波士顿矩阵、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等、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和产业评估体系。在市场预测分析方面,模型涵盖对新产品需求预测、快速消费品销售预测、市场份额预测等多种指标,实现针对性的进行市场预测分析。

中商研究报告数据及资料来源

中商利用多种一手及二手资料来源核实所收集的数据或资料。一手资料来源于中商对行业内重点企业访谈获取的一手信息数据;中商通过行业访谈、电话访问等调研获取一手数据时,调研人员会将多名受访者的资料及意见、多种来源的数据或资料进行比对核查,公司内部也会预先探讨该数据源的合法性,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及合法合规。二手资料主要包括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农业部、中国海关、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发布的各类数据、年度报告、行业年鉴等资料信息。

中商的影响力

国家政府部门及权威媒体广泛报道与引用中商产业研究院专业研究结论

国内外主流财经媒体及国家政府部门大量引用中商数据及研究结论,如央视财经、凤凰财经新浪财经、中国经济信息网、国家商务部、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研网)等。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2010年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过去一年,中国传媒业变化迅猛。广告方面,平面媒体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的平面媒体获得丰收,有大笔广告入账。这是否表明平面媒体由此进入一个新的拐点?形态方面,新的移动终端不断涌现,并成为新的媒体形态。这究竟只是尝试,还是一种可以预见的趋势? 1月15日,阳光中国·2010传媒发展年会在京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新闻出版报》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7 所高校新闻院系联办。年会上,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宋建武代表大会组委会发布《2010年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试图从大量数据和媒体2010年的各种探索入手,探析产业结构如何构架以及传统媒体将会怎样发展。 【发展现状】 报纸 我国目前共出版报纸1937种,平均期印数20837.15万份,总印数439.11亿份,总印张1969.4 亿印张。与前一年相比,种数下降0.31%,平均期印数下降1.5%,总印数下降0.86%,总印张增长 2.01%。 近几年,我国报纸广告整体呈现上扬态势,尽管前两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有所下降,而伴随经济形势的好转,广告市场也逐渐回温。根据中国政法大学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报业广告实收平均增长率仅为2.75%。这一数据在2010年前三个季度分别达到了23.53%、19.46%和13.78%。 在报业广告经营增长的同时,报业广告市场并未与整体广告市场同步增长;广告结构恶化。2010年我国报业广告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支柱行业的广告集中度下降,房地产、IT 等优质的广告资源比重下降。央视CTR的调研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报业广告刊登额比2009年同期增长21.9%,其中,零售业增长35.7%,汽车大增50.9%,而作为报业第一大广告行业的房地产广告仅增长1.6% ,其在报纸媒体的广告投放份额已经从2008年的30%下降到2010年的24%。这些情况会影响到报业广告的进一步回升和增长。 期刊

【精品案例类】2019中国保险行业IT应用与市场研究报告

中国保险业IT应用与市场研究报告 保险业信息化现状及购买行为调查保险公司系统建设概况 保险公司综合业务系统建设状况 综合业务系统是保险公司的核心系统,可以分为产险综合业务系统和寿险综合业务系统。这些综合业务系统,按照功能模块来说是由新合同处理系统、核保系统、收费系统、出单系统、保全系统、理赔系统、核赔系统、客户服务系统和代理人管理系统等多个系统构成,可以实现诸如投保、核保、签单、交费、批改、给付、退保、复效、报案、赔付申请、核赔、赔付和客户服务等具体功能。从系统构架上来说,则大多采用基于事务通信中间件的三层客户机、服务器结构,达到实现逻辑和表示逻辑的分离,实现数据库服务、业务逻辑服务和表示逻辑服务的分布式处理。而对于寿险综合业务系统,则采用零险种、参数化技术,支持动态增删险种。 调查显示,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拥有综合业务系统。其中,采用自己开发业务系统的保险公司有平安保险公司和新华保险公司; 购买成型业务系统的有中国 人寿和泰康人寿; 而与厂商合作开发的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太平洋保险公司。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采用的是美国科比亚的CBPS寿险综合业务系统,于1997年开始在全国各地30多家分公司实施。另外有少数分公司在最近的系统更新时使用了尚洋公司的新一代业务系统,这些地区包括青海和深圳地区。而四川、重庆等西南地区的分公司,系统则由高伟达公司开发。

1999年7月,太平洋保险公司斥资500万美元建立了新系统,以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力求业务再创新高。科联系统有限公司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建立的“人寿保险管理系统”已交付使用。“人寿保险管理系统”可以更新太平洋公司团体及个人人寿保险的业务程序,包括从草签保险单、收取保险费到索赔、理赔的整个过程。 另外,泰康人寿保险公司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各地分公司中推广已经本地化的美国CSC提供的寿险综合业务系统。该套系统耗资1600多万元人民币,是泰康人寿近期信息化战略中最重要的举措。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产险综合业务系统则由尚洋和中科软合作开发。此外,尚洋和中科软还分别开发了新华人寿的投资型寿险综合业务系统和太平洋保险的寿险综合业务系统。 保险公司呼叫中心系统建设状况 在本次调查涉及的保险公司中,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已经在全国的大部分省市实施了呼叫中心系

中国传媒业发展

中国传媒业发展

浅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媒业的发展 [摘要]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化”一词在世界迅速流行,而随着世界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发展,全球化局势越来越明显。“文化传播的全球化集中体现于媒介文化的全球化,随着西方媒介文化产品在全球的传播,所到之处的本土文化内容和风格都受到了一定影响。对全球化的全新解释应该是经济上的全球一体化和文化传播的全球共享性。中国加入世贸以后,由有限领域变为全方位的开放。这种开放必然带来意识流的互动,对中国传媒业将是一场重大挑战。中国传媒要转换观念,结合西方媒介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形态,取长补短,打造强势竞争力。 [关键词] 传媒产业改革转换观念 一、中国传媒行业的现状和特征 目前, 我国正在进入一个传媒深化改革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传媒产业 正处在一个重大的社会发展和变化之中,它标志着我国传媒产业政策进入了一 个创新时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传媒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我们也要正视现阶段我国传媒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特别是加入WTO,市场化要求不断变革计划经济体制 下长期形成的粗放型的传媒业结构,这便是当今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大背景。在这种发展背景下我国传媒业发展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整体发展水平低。以四大媒体中最强大的电视媒体为例,我国现有电视台3000多家,比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11个国家电视台总和还多。尽管数量多,但规模小,竞争力弱。国内传媒业亟待产业整合与集中。 (二)国际化程度低。 一个影视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应包括国际扩张能力、利用国际文化资源能力与影视产品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等。电视企业国际化程度可从三个方面加以量化,即播出节目中进口节目与国产节目之比例;国际主要收视市场占有份额;影视产品国际贸易收入与总贸易收入之比例。国际贸易收入在大多数情况下与国际主要收视市场占有份额成正比。我国影视业国际化程度还很低。国际化是企业竞争活力的保证,长期封闭式运作,企业难有竞争力。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中国媒体必须积极“走出去”。这需要政策上的支持,更需要观念上的更新和策略上的适当选择。 (三)政策法规不配套、管理机制僵硬。 我国现行的传媒业政策和法规是与计划经济时期的政治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在实际执行中,比较有效地保证了执政党和政府对传媒特别是新闻传媒的控制。但这套政策和法规严重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阻碍了我国传媒业的成长。因此要加快中国传媒体制的改革。

2010年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一、2010年中国传媒业发展情况概览 自2004年至今,中国传媒产业产值实现了翻番。而移动传媒与互联网发展快速,正在逐步成为传媒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动力,而相较于此,报业、期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尽管保持一定比例的增长,但在总体产业格局中的比重正在下降,整个中国传媒产业结构也正发生着改变。 1、报纸 我国目前共出版报纸1937种,平均期印数20837.15万份,总印数439.11亿份,总印张1969.4亿印张。与前一年相比,种数下降0.31%,平均期印数下降1.5%,总印数下降0.86%,总印张增长2.01%。 近几年,我国报纸广告整体呈现上扬态势,尽管前两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有所下降,而伴随经济形势的好转,广告市场也逐渐回温。根据中国政法大学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报业广告实收平均增长率仅为2.75%。这一数据在2010年前三个季度分别达到了23.53%、19.46%和13.78%。根据慧聪邓白氏的调研数据,2009年,我国报纸媒体的全年广告投放额突破900亿,达到了911亿元。截至2010年8月,报纸媒体的广告额已经达到了637.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达到18.2%。 在广告经营增长的同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报业广告市场并未与整体广告市场同步增长,二是广告结构恶化。2010年我国报业广告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支柱行业的广告集中度下降,房地产、IT等优质的广告资源比重下降。如央视CTR的调研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报业广告刊登额比2009年同期增长21.9%,其中,零售业增长35.7%,汽车大增50.9%,而作为报业第一大广告行业的房地产广告仅增长1.6%,其在报纸媒体的广告投放份额已经从2008年的30%下降到2010年的24%。这些情况会影响到报业广告的进一步回升和增长。 2、期刊 2009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851种,平均期印数16457万册,总印数31.53亿册,总印张166.24亿印张,定价总金额202.35亿元。与上一年相比,种数增长3.16%,平均期印数下降1.85%,总印数增长1.53%,总印张增长5.23%,定价总金额增长7.96%。定价总金额较“十一五”第一年的152亿多元增长了近33%,总印数增长近11%,总印张增长超过21%。 但与此同时,期刊业的广告经营额与发行收入出现下降趋势,2009年期刊广告经营总额为30.37亿元,较上年的31.02亿元下降2.1%,发行收入为166.3亿元,较上年的167.1亿元下降了 4.8%。此外,我国期刊业年总产值和年广告总收入在我国整个新闻出版行业10000亿元的年产值中,占比不到4%。同时,期刊结构目前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在9800多种期刊中,科技期刊有4900多种,大学学报2000多种,行业期刊有1000多种,这意味着超过三分之二的期刊不面向市场,而真正面向市场的消费类期刊不到1000种,这与发达国家的期刊结构差距较大,我国的期刊结构亟待转型。 3、广播电台

中国保险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

中国保险业2001年经营状况分析 中国保险年鉴编辑部 本篇分析报告是围绕保费、利润、资产等主要指标,从保险市场基本情况、财务状况和资金运用情况三个方面,对2001年全国保险市场经营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本分析报告的数据来源于各保险公司及各保监办提供的季度报表,由各保险公司的各季度《业务统计表》中的“本期数”累加而得,可能存在与本书其他部分所列数据略有出入的现象。 一、2001年保险市场基本状况 (一)保险业务发展较快,保费收入增势强劲 全年各保险公司累计实现保费收入2112.28亿元,同比增加520.91亿元,增长32.73%,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18.44个百分点。2001年保险密度168.98元,较上年增加41.31元,保险深度2.2%,较上年增加0.4个百分点。 1、财产险业务情况 全年财产险业务累计实现保费收入688.24亿元,同比增加78.19亿元,增长12.82% ,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0.59个百分点。 5010015020025099.199.299.399.400.100.200.300.401.101.201.301.4 时间 保费收入(亿元) 趋势线 收入) 5101520253035404550 00.100.200.300.401.101.201.301.4 增长率 % 增长率) 财产险业务呈现的主要特点:

一是全年保费收入的同比增长呈“前高后低”的态势。 全年机动车辆及第三者责任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21.72亿元,同比增加49.27亿元,增长13.23%,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8.27个百分点。 全年企业财产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22.19亿元,同比增加5.03亿元,增长4.29%,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1.16个百分点。 全年货运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0.66亿元,同比增加3.91亿元,增长10.64%,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6.56个百分点。 占货运险比重约1/3的进出口货物保险全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3.96亿元,同比增加0.9亿元,增长6.89%,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0.95个百分点。 全年责任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27.49亿元,同比增加6.21亿元,增长29.18%,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2.81个百分点。 全年家财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8.88亿元,同比增加6.55亿元,增长53.12%,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52.47个百分点。 全年保证保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32亿元,同比增加2.45亿元,增长131.02%,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100.25个百分点。 全年出现负增长的险种有农业保险、信用保险和航天保险,尤其农业保险负增长的态势在各季度均表现得比较明显。 财险总 保 费 机动车及三 者 险 企 财 险 货 运 险 责 任 险 家 财 险 保证 保 险 2000年2001年 者责任险63.01%49.27亿元 企财险5%亿元责任险7.94%亿元亿元 7.22亿元

最新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分析

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研究分析 [摘要]目前,我国正在进入一个传媒深化改革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传媒产业正处在一个重大的社会发展和变化之中,它标志着我国传媒产业政策进入了一个创新时期。如何抓住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制定与现代传媒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支撑体系,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传媒产业经济趋势 一、我国传媒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传媒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我们也要正视现阶段我国传媒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特别是加入WTO,市场化要求不断变革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形成的粗放型的传媒业结构,这便是当今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大背景。在这种发展背景下我国传媒业发展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整体发展水平低。以四大媒体中最强大的电视媒体为例,我国现有电视台3000多家,比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11个国家电视台总和还多。尽管数量多,但规模小,竞争力弱。国内传媒业亟待产业整合与集中。 2.国际化程度低。一个影视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应包括国际扩张能力、利用国际文化资源能力与影视产品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等。 电视企业国际化程度可从三个方面加以量化,即播出节目中进口节目与国产节目之比例;国际主要收视市场占有份额;影视产品国际贸易收入与总贸易收入之

比例。国际贸易收入在大多数情况下与国际主要收视市场占有份额成正比。我国影视业国际化程度还很低。国际化是企业竞争活力的保证,长期封闭式运作,企业难有竞争力。 3.政策法规不配套、管理机制僵硬。我国现行的传媒业政策和法规是与计划经济时期的政治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在实际执行中,比较有效地保证了执政党和政府对传媒特别是新闻传媒的控制。但这套政策和法规严重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阻碍了我国传媒业的成长。 5.缺乏训练有素的传媒经营管理人才。中国传媒业要发展,人才培养是关键。我们所需要的是懂经营与管理的综合型人才。有了人才,才会有中国传媒业的未来和希望。未来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目前,多数传媒从业人员对传媒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特殊规律及其实际应用理解和认识还不够深入、全面,因此,从整体而言,我国传媒业缺乏训练有素的经营管理人才仍是传媒产业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我国传媒业发展趋势 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给传媒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传媒产业成为世界公认的最具发展前景的行业之一。与此同时,它也引发了传媒产业的变革和新一轮的竞争, 网络媒体的兴起和传媒企业之间的大规模购并、联合,正成为新一轮传媒竞争中的显著特点。如何抓住传媒产业目前尚存的发展机遇,快速壮大自身实力,迎接世界传媒巨头的挑战,已成为中国传媒产业的当务之急。传媒业经营需要大投入,这是业内的共识。国际传媒业的发展趋势给我们一个启示:中国传媒产业要生存和发展,最佳途径在于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资源,运用资本运营等手段来进行资本积累,实现加速扩张。传媒产业是一种高投入、高垄断、高利润与激烈竞争并存的特殊行业。媒体产业集团将是我

中国零售行业发展报告

中国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17/2018年)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二〇一八年十月

前言 2017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并好于预期,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的新动能不断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内贸流通创新改革走向深入,消费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零售业围绕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回归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零售本质,聚焦发展品质零售、智慧零售、跨界零售、绿色零售,加快创新转型,行业发展充满活力。传统零售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不断调整商品和业态结构,百货店、超市、购物中心、便利店销售保持增长,实体零售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行业经营效益继续改善。电子商务加快向零售业渗透,电商平台主动牵手实体零售企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持续提升。 2018年,商务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实施消费升级行动计划,培育壮大消费新增长点,促进城乡便民消费,加快构建现代供应链,建设安全放心消费环境,着力推动消费升级。未来我国零售业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品质零售、智慧零售、跨界零售、绿色零售继续成为行业创新转型方向,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一八年十月

目录 一、行业发展概况 (1) (一)行业规模稳健增长 (1) 1.企业数量增长提速 (1) 2.销售规模较快增长 (2) 3.大中型企业销售好转 (3) (二)行业结构持续优化 (4) 1.网络零售引领消费升级 (4) 2.实体零售回暖势头强劲 (6) 3.无人零售成为投资热点 (8) (三)企业经营不断改善 (8) 1.债务水平持续下降 (8) 2.盈利能力有所增强 (9) 3.成本调控初见成效 (10) (四)行业贡献比较突出 (11) 二、行业发展特点 (12) (一)发展品质零售,逐步回归零售本质 (12) 1.转方式培育新动能 (12) 2.提品质满足新需求 (14) 3.优服务提供新体验 (14) (二)发展智慧零售,技术提升购物体验 (15)

我国零售行业分析报告文案

?中国零售行业在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进入连锁化时代,其形式特点是:大型连锁超市、连锁专业店、专卖店、百货店、餐饮店的兴起,大量城市步行街的建设和将来要发展起来的各类shopping mall。其间,大量国际零售集团纷纷进入中国开店,民营连锁商业快速发展,各种商业业态纷纷连锁化经营; ?而其他各业态近年来也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业态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 ?大型综合超市和仓储式商品迎合人们“一站式”购物需求,且又以产品丰富、价格低廉的优势占据相当的竞争力,将成为内外资企业竞争的焦点; ?百货店将向细分化、个性化发展,传统百货店市场份额将逐渐萎缩,购物中心将在未来几年内有较大发展; ?从对业内专业人士的调查发现,未来主流的商业业态将集中在便利连锁店和各类超市方面传统商业模式将退居次席。 ?2004年底中国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而中国本土零售业无论是在资金、服务还是在业态的配置方面都与国外企业存在着一定距离。因此,了解竞争对手的经营情况、分析市场上的供需、消费群体的喜好以及行业发展的趋势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相当指引意义; ?思潮公司会采取多种方式获取影响中国零售业发展的市场关键信息,并将对信息进一步分析,从而为客户提供翔实准确的咨询服务; ?思潮公司提醒欲进入国内零售行业的企业:零售行业是一个古老而又新兴的行业,其经营的成败很大程度在于经营业态的选择,而经营业态的选择当前国内现阶段,比较适合走规模路线,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是成功的关键。

商圈研究 ?连锁经营调整发展的同时,许多企业忽视了市场容量和市场属性对其的影响,造成连锁店建设的盲目性与重复性。 目前许多连锁企业处于亏损的临界点,有的企业甚至已面临破产问题,这里固然有规模不够大无法获得规模效益的原因,但连锁网点布局上缺陷和不规范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商圈研究就是运用特定的市场调研方法,通过调查分析网点商圈的构成情况、范围、特点以及引起商圈规模变化的因素等,为选择商业网点选址或制定营销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商圈研究成为现代零售店经营管理不可或缺的必要手段而受商家普遍重视,它可以: o帮助客户确定商业投资选址和商圈范围; o协助客户进行商圈环境的分析,评估商圈的竞争格局、市场机会和发展潜力; o了解商圈消费群体的购买行为和购买潜力,提供市场经营战略的指导依据 ?选址的商圈分析内容与步骤

国内财险保险公司综合竞争力分析报告

国内财产保险公司综合竞争力分析一、主要财产保险公司

二、据人保财险公司提供的2010年保险公司车险市场份额: 其他, 20.42% 大地, 3.60%人保, 38.52%中华, 5.00% 华泰, 2.85%平安, 16.42% 太保, 13.19%

三、据中国车险网最新统计的2011年车险满意度在线调查,各主要车险企业的满意度排名如下:

四、各保险公司简介 1、人保财险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监会批准,于2003年7月由中国 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发起设立的、目前中国内地最大的非寿险公司,注册资本111.418亿元。人保财险公司总部设在北京,拥有遍布全国城乡的机构网络,包括1万多个机构网点,320多个地(市)级承保、理赔/客服和财务中心。作为完善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对公司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差异化服务提供有力支撑。人 保财险在市场份额中占很大优势,同时PICC品牌在国内外享有广泛影响和显著声誉。 2、太平洋保险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专业 子公司,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财产保险产品和服务。公司总部设在上海。注册资本为人民币73 亿元。公司在全国拥有40家分公司,2200余家中心支公司、支公司、营业部和营销服务部,以及包括万余名销售代表在内的直销团队。公司按照"集团化管理、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基本要求,在"稳健经营,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思想指导下,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积极为客户提供完善的风险保障服务。市场份额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主要经营指标在产 险市场上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太平洋产险秉承“诚信天下、稳健一生、追求卓越”的核心价 值观,以“用心承诺,用爱负责”为服务理念,坚持推动和实现可持续的价值增长,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积极为客户提供风险保障服务。 3、平安保险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长期以来经营和发展的基础,23年来,

国内传媒产业发展概况

国内传媒发展概况 2.1国内传媒产业现状和市场结构 中国传媒产业经过了一段时期的集团化战略整合和相关政策的不断推出后,整个产业的市场结构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改变,我国传媒业目前主要有五种类型的国家级传媒集团:报业集团(39家),出版集团(14家),发行集团(8家),广电集团(18家),电影集团(6家),截止至2003年底共有传媒集团85家。据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到2005年,中国正式持有新闻记者证的有15万余人,98%以上拥有大专以上学历,新闻从业人员达70多万。 2011年,《传媒蓝皮书》发布了2011年传媒产业主要指标数据。根据2012年3月为止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和推算,2011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6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2%。从传媒产业各行业的市场结构看,2011年,报纸电视占据了传媒产业总体市场的31%,互联网业务规模达到传媒产业总体市场的42%,几乎占据了传媒产业的半壁江山。广播、期刊、音像、电影等媒体的市场规模较小,应对媒介环境变迁冲击的回旋余地有限。

2011年是中国传媒产业在平静之中涌动着深刻变革的一年,报社、出版社等媒体的转企改制进一步深化,上千家传媒企业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转企改制;微博的盛行使传统媒体相形见拙,网络广告正以近60%增长速度快速赶超传统报纸广告,互联网实际上已经是多种媒体形态存在,并影响到整个传媒产业的格局。 2.2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产业市场集中度不高 目前中国传媒市场仍属于集中度低的竞争阶段。相对于美国的几家大型传媒集团年收入总量在1000亿美元以上而言,我国传媒产业集团化的进程才刚刚起步,还需要较大力度的整合,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规模经济。 2.2.2区域集中度过高 区域集中度主要表现在传媒行业内的各个传媒集团在空间位置上的分布格局。我国传媒产业的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东、南、中部地区市场比较集中,西部市场的拥有量明显不足;省会城市、大中型城市市场相对饱和,二级地市及农村地区数量明显匾乏。《证券市场周刊》2005年1月18日专稿提出,中国沿海地区广告一般占全国市场的80%,京、沪、粤广告占全国市场的50%,西部十省

中国传媒产业年度发展报告

中国传媒产业年度发展报告 重点:在报纸的品种布局上,三级党报结构实现了党报对中央、省、地市的全面、均衡覆盖;晚报都市类报纸的集中度明显提高,在36个中心城市出版的晚报和都市类报纸,占全国同类报纸总量的49%;受城镇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的影响,多样化的生活服务类报纸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而功能单一的广播电视节目报依然在地市级生活服务类报纸中占据主导地位(占77%);全国性行业报纸主要集中在中央,企业报的分布则直接反映了中央和地方特大型、大型国有骨干企业的布局现状。2003年报刊治理后,报纸在县市一级的分布为数极少,现存54种报纸主要是民族自治县党报、晚报及县域专业类报纸,县级生活服务类报纸目前为空白。 我国现有报纸的总量、结构和布局,反映着我国报纸出版业发展的基本格局。国家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的原则对报纸出版业进行宏观调控,逐步形成了报纸总量适度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布局日趋合理的基本格局,为我国报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截止到2005年7月,全国共出版报纸1926种。其中,中央级报纸218种,占我国报纸总量的11.3%;省级报纸806种,占总量的41.8%;地市级报纸848种,占总量的44%;县市级报纸54种,占总量的2.8%。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出版报纸最多的省份为XX省,共出版100种报纸;出版报纸最少的为XX回族自治区,共出版15种报纸。我国报纸的结构经过历次调整,逐步形成了以党报为龙头、各门类报纸共同发展的局面。2005年,全国出版各级党报438种,党报成为我国为数最多的单一品种报纸;出版晚报都市类报纸285种(其中晚报153,都市报132种),在全国报纸结构中所占比重仅次于党报;出版生活服务类报纸245种,其中广播电视报仍占有51%的比重;出版行业、专业及其他各类报纸958种,在20个细分子类别中,数量最多的是企业报,占这类报纸总量的16.9%。在不同刊期的报纸中,日报和周一刊报纸是我国报纸的主要类型,分别占报纸总量的49.7%和29.8%。我国72%的日报是党报和晚报都市类报纸。 第二部分:报纸出版业的发展态势 重点: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进步,为中国报纸出版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党的“十六”大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到了空前的战略高度,为中国报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2018年新零售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报告:《2018年新零售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全文)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传统零售业形态 传统零售产业链 传统零售的痛点 1)利润与成本 以传统商超为例,经过多年的发展,商超的经营模式趋于固定,其所售卖的商品毛利率都不高,一般都不会超过20%。传统商超的利润来源主要倚仗其所占据的黄金地段优势,使卖场得以轻松获取大量客流,因此薄利多销才是传统商超一直以来的生存之道;

2)坪效 坪效(1坪=3.3平方米)指终端卖场单位面积(1平米)上产生的销售额,是评估卖场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据统计,传统百货、购物中心,包括奥特莱斯,它们的平均坪效仅有0.5~1万元/平方米/年,盈利效率偏低。 3)流量 传统零售业态往往开设在人口稠密的住宅区或客流密集的商业中心区,依靠庞大流量实现薄利多销的盈利模式。线上电商的蓬勃发展已经把线下零售业态的流量带走了一部分。 中国零售传统模式痛点 30年间相继出现百货、购物中心和连锁超市业态,实体零售处于追赶式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均零售设施面积远不及发达国家。地区发展不均衡,超级城市供给过剩与低线城市供给不足并存,大量消费者无法享受高质量的零售服务(以购物中心为例,如图);“租赁柜台+商业地产”盈利模式偏离零售服务核心,不可持续。 零售业的变迁与发展:从传统零售到新零售

新零售诞生契机及推动因素 1)线上零售遭遇天花板 虽然线上零售一段时期以来替代了传统零售的功能,但从两大电商平台,天猫和京东的获客成本可以看出,电商的线上流量红利见顶;与此同时线下边际获客成本几乎不变,且实体零售进入整改关键期,因此导致的线下渠道价值正面临重估。

关于中国传媒行业发展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df4075513.html, 关于中国传媒行业发展的思考 作者:舒培钰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12期 【摘要】中国传媒行业在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打着改革的旗号在运营,但是始终逃脱不 开事业属性的弊端,特别是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其迟缓的内容创新和节目制作已经被新媒体瞬息万变的信息淹没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作为主流媒体应该怎样去适应。 【关键词】传媒;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新媒体 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传媒行业,却是在改革上面一直没有大动作,甚至于落后于企业改革。传媒改革仍然处于停滞状态,而传统媒体的寒冬是不是能够借助传媒改革顺利度过。 一、传媒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市场化改革停滞不前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变,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中国的各行各业都受益匪浅,特别是企业,其发展更是有目共睹。20世纪90年代起,传媒往分众化道路的方向前行,这也是市场的特殊属性所决定的,只有把目标受众明确下来,针对目标受众制作相关的文化产品,才能把资源最大化的利用。 遗憾的是,传媒行业的事业和企业属性从八十年代以来就一直模糊不清,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界限。我国广电传媒从1985 年起就被国家相关部门反复定性为产业,1992 年更是以中央级红头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而确认并纳入第三产业。2001 年,中央正式文 件(“十五”规划)首次使用“文化产业”概念。然而就在2011年1 月全国广播影视工作会议上,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吴保安更是提出了三不“言论”:“不允许搞跨地区整合,不允许搞整体上市,不允许搞频道频率公司化、企业化经营”,强调电台、电视台作为党的重要新闻媒体和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必须坚持事业体制,坚持喉舌和公益性质,坚持以宣传为中心。正当国企整体转制的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传媒行业却一直守着事业单位的光环,并且坚称传媒行业是“社会主义的最后一块净土”,一直不肯从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过渡阶段当中走出来。 二、传媒改革困难前行的病根 (一)传媒体制的“路径依赖” 诺斯用“路径依赖”说明制度变迁的过程,他认为偶然的某种制度一旦确立下来,将在现实中产生自我增强机制。制度的这种自我增强的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某一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形成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现象。从传媒行业实行一元两制以来,传媒行业的改革成本逐步下降,并且传媒行业内部的利益也越滚越大,致使传媒行业自身贪恋过渡时期两头通吃的好处,一边拿着企业的利润,一边抓住事业单位的福利。一旦深化改革,全面转制,把传媒彻底产业化,那它便失去了作为事业单位的应有福利,并且得自负

传媒行业详细分析报告

传媒行业详细分析报告 【201X年09月】 一、行业发展环境:驱动传媒行业基本面发展动力依然不变跨年来看,板块成长主动力主要因素依然延续:经济 转型、消费升级带来的长期机会;行业处于较快成长期、相对成长优势;并购重组加速公司规模成长。 1、经济转型、消费升级带来的长期机会 经济转型和深化改革大趋势下,文化产业大繁荣是重点所向 20XX 年以来,不断出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201X 年11 月12 日三中全会落下帷幕,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使市场在资源 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之后,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 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人均收入提升、人口结构变迁推动的消费升级是未来10 年的命题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继201X 年我国人均GDP 突破6000 美元之后,201X 年我国人均GDP 有望进一步提升至6629 美元,未来十年都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收入

国家的关键时期,推动人均GDP 及人均收入持续增长是期间最大命题。 同时,从人口结构上来看,中国社会一方面80 后已成 消费主力、90 后正在快速崛起,另一方面也开始步入老龄 化阶段。年轻人消费观更加激进以及人口步入老龄化都将推动消费率提升和储蓄率持续下降。 2、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期、相对成长优势 我们梳理了20XX 年以来传媒行业各细分领域的成长性,201X 年前三季度,虽然整体营业收入增速虽然有所下降,但净利润增速则有较大幅度增长,在细分行业中尤以电影动画板块最为突出,互联网和整合营销行业净利率也保持较高水平;同时除广播电视外,其他各领域净利润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各细分领域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 传媒行业与其他行业对比而言,成长性和毛利率水平均有较大优势。从营收增速水平来看,近几年电影动画、互联网、整合营销等几个细分领域成长性均在20%以上,互联网 和电影动画更是在35%以上。净利润增速来看,除互联网领 域有一定波动外,新媒体均能保持。 中国传媒产业规模将超万亿元—— 201X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4月19日,《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在清华大学举办 的“传媒发展论坛”上发布。《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蓝

零售业研究报告

零售业研究报告 内容提要: 1、我国零售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地位迅速提高。 2、我国零售业发展极不均衡,其中一些大企业正在形成规模优势,但与国外著 名企业相比差距明显。 3、零售业对外开放的进程,对我国零售企业的发展构成一定冲击。 4、连锁经营发展迅速,成为我国零售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5、零售业上市公司数量众多、各地区、各公司之间差距较大,整体表现落后于市 场。 6 值得关注的上市公司包括:大商股份、第一百货、华联商厦、王府井、友谊股份、华联超市、华联综超、武汉中百。 零售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处于下游产业的位置,因此在一些人的传统思维中,零售业应该处于工业的从属地位。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当市场达到供大于求的阶段时,零售业的地位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在现实生活中,零售业迅速占据了产业链的主导地位,并具备了控制市场、决定生产、影响金融的作用。零售企业拥有三种宝贵的市场资源:客源(顾客)、商品(存货)和空间(货架),我们可以统称为通道资源,它是市场经济中最稀缺的资源之一。因此零售业可以通过采购渠道的整合控制市场命脉,决定制造业的生产、定价等经济行为;零售业的另一重要优势是掌控大量现金流,进而影响着金融市场的稳定。正因为零售业具有如此渗透力,它已经成为全世界财富聚集最快的行业。在2002年世界500强中,零售企业占到10%的比例,成为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行业。

在我国,零售业在最近十多年来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也迅速提高。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开放的深入,零售业已经成为典型的微利行业。近年来,连锁经营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零售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一、我国零售业发展现状及主要特点 (一)我国零售业发展现状 从企业经营形态上看,目前国内的零售业态大致可分为8种:百货店、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大型综合性超市和仓储式商场。其中,专业店、大型综合性超市和仓储式商场,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零售新业态,目前正实现从传统百货向现代百货、从综合百货向主题百货、从单体经营向连锁经营的转变,呈现出多业态并存的局面。 大型百货店目前仍是中国零售市场的主要业态,约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超市零售企业消费品零售额目前约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而美国2000年商业各业态的比例中,最多的是超市(21.2%),其次是折扣店(13.1%),第三是专卖店(11.2%),百货店仅占6.3%,与家居中心并列第五。目前我国百货业正处在调整发展的过程中。2002 年,全国34个主要商业城市的120多家年销售额超过2亿元的大型百货商场中,其中71家保持上升势头,56家呈下降趋势。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商业发达的地区,65.2%的商场销售业绩低于2001 年,3个城市平均下降幅度分别达到10.3%、4.4%和5.0%。但是,成都、合肥、哈尔滨、济南、银川等城市被监测百货商场的销售业绩,全部高于上一年,重庆、武汉、南京更是出现了超大规模的单体百货,销售业绩位居全国前列。 零售行业不同业态对于收入和面积的要求 业态人均GDP(美元)面积(面积米) 百货100010000 超市25001000-10000 便利店6000100

中国零售业分析研究报告

中国零售业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中国零售业发展基本情况 3 1.1 零售业的发展环境分析 3 1.1.1 中国零售业发展概况 3 1.1.2 当前中国零售市场的特点 4 1.1.3 中国零售行业的发展格局分析 5 1.2 2008-2009年国零售业现状分析7 1.2.1 2008年中国零售业区域结构7 1.2.2 2008年中国零售业不同业态规模结构9 1.2.3 2008年中国零售业竞争现状分析11 1.2.4 2008年中国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分析13 第二章主要零售业态分析14 2.1 连锁超市分析14 2.1.1 中国连锁超市零售业的现状 14 2.1.2 中国连锁超市运作和盈利模式20 2.1.3 2005-2008年中国连锁超市业总体销售额23 2.1.4 中国主要连锁超市基本情况 24 2.1.5 2008-2012年中国大型连锁超市未来发展25 2.2 便利店分析 28 2.2.1 中国便利店现状28 2.2.2 中国便利店运作和盈利模式 30 2.2.3 2005-2008年中国便利店业总体销售额31 2.2.5 2008-2012年中国中国便利店未来发展32 2.3 零售业态之:百货商场分析34 2.3.1 中国百货商场现状 34 2.3.2 中国百货商场运作和盈利模式35 2.3.3 2005-2008年中国百货商场业总体销售额36 2.3.4 中国主要大型百货商场基本情况 36 2.2.5 2008-2012年中国中国百货商场未来发展38 第三章其他零售业态分析39 3.1专业大卖场(建材,家电,手机)39 3.1.1 大卖场业现状 39 3.1.2 中国大卖场运作和盈利模式 41 3.1.3 2005-2008年中国大卖场业总体销售额42 3.1.4 中国主要大卖场基本情况42 3.1.5 2008-2012年中国大卖场未来发展43 3.2专卖店44 3.2.1 专卖店现状44 3.2.2 专卖店运作和盈利模式 44 3.1.3 2005-2008年中国专卖店总体销售额44

中国保险业研究报告

中国保险业研究报告 2003-04-29资料来源:全景网络 一、行业发展状况 1.保险行业的特点 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保险是专门以风险为经营对象、为人们提供风险保障的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是一种风险转移的机制,同时具备储蓄功能。与一般的企业相比,保险业具有投资需求大、经营周期长、利润率稳定的特点,是典型的以创新来推动增长的金融产业。其中产险业具有高度周期性[1]。 2.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保险按其目的可分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社会保险指由国家通过立法对公民强制征收保费,形成保险基金,以对投保人提供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它具有强制性,并不以盈利为目的。运行中若出现赤字,国家财政将给予支持;商业保险是按商业原则经营,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保险企业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截至2002年底,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总资产达到1241.9亿元,商业保险公司总资产达6494.1亿元。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商业保险。 3.中国保险业发展状况 中国保险业尚处于成长初期,发展速度较快。全国保费收入由1980年的4.6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3053.14元,年均增长速度34.4%,远远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现保费收入世界排名在15-20位之间。 从世界各国保险业的发展经历看,寿险业的发展速度大大高于非寿险业。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也经历了相同的变化:从1992至2002十年间,寿险保费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2.8%,而产险保费收入的增长仅为18.1%;1980年保险业全面恢复时,寿险保费收入几乎为零,1992年,寿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达到30.4%,1997年,寿险保费收入开始超过产险,2002年,寿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达到74.5%,而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伴随着保费收入以大大高于国民收入和人口数量增长的速度增加,我国的保险深度(保费收入/GDP)和保险密度(保费收入/人口总数)这两个保险市场成熟度指标不断增长。截至2002年底,中国保险深度达到3%,保险密度为237.6元,较之世界发达国家保险深

国内外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现况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2 一、什么是数字媒体 数字媒体是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这些载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等感觉媒体,和表示这些感觉媒体的表示媒体(编码)等,通称为逻辑媒体,以及存储、传输、显示逻辑媒体的实物媒体。但通常意义下所称的数字媒体常常指感觉媒体。 二、数字媒体的特性 麦克卢汉说过媒介即讯息,媒介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数字媒体的发展将以传播者为中心转向以受众为中心,数字媒体将成为集公共传播、信息、服务、文化娱乐、交流互动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终端。根据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数字媒体的主要特点如下:1.传播者多样化:由于数字方式不像模拟方式需要占用相当大的电磁频谱空间,传统模拟方式因频道“稀缺”导致的垄断将会被打破。2.传播内容海量化3.传播渠道交互化4.受传者个性化5.传播效果智能化:借助类似于POS(销售数据系统)的计算机系统,数字媒体能够对观众的收视行为及收视效果进行更为精确的跟踪和分析。 三、国内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现况 国内相当多的高校都已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DigitalMediaTechnology),同时也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相比,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略注重技术素质的培养,可适应新媒体艺术创作、网络多媒体制作、广告、影视动画、大众传媒、房地产业的演示动画片制作工作。 中国数字媒体于1995年随着互联网出现开始兴起,目前的中国数字媒体的载体包括:互联网(特别是垂直互联网领域和门户),业务成熟;手机载体(包括

2.5G/3G),业务成熟,需要整合资源;IPTV互动电视网(New,今后深入中国家庭信息获取与娱乐生活);移动数字广播电视网(New,可用廉价数字广播方法,使得多数有屏幕的电子设备成为电视,基于新的移动数字广播电视制式标)。2010-2012年,数字媒体在中国会成为中国媒体主流数字媒体率先影响中国的80后、90后的年青人群数字媒体成为媒体主流后,会与传统传媒交相辉映,共存很长的时间,覆盖不同需求人群。 在我国,数字媒体技术及产业同样得到了各级领导部门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并成为目前市场投资和开发的热点方向。“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率先支持了网络游戏引擎、协同式动画制作、三维运动捕捉、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研发以及动漫网游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并分别在北京、上海、湖南长沙和四川成都建设了四个国家级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对数字媒体产业积聚效应的形成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数字媒体产业链漫长,数字媒体所涉及的技术包罗万象。未来五年将是我国数字媒体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推进高附加值、低消耗的数字媒体产业发展,攻克数字媒体产业化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在国家科技部高新司的指导下,国家863计划软硬件技术主题专家组组织相关力量,深入研究了数字媒体技术和产业化发展的概念、内涵、体系架构,广泛调研了数字媒体国内外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仔细分析了我国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了我国数字媒体技术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方向。 四、国外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现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