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指南

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指南

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指南
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指南

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

技术指南

中国环境规划院

2003年9月

一、总论 (4)

工作目标 (4)

工作内容 (4)

工作原则 (6)

时间要求 (9)

组织机构 (9)

工作成果 (10)

二、污染源调查 (13)

技术路线 (13)

水陆对应关系调查 (15)

确定水域范围 (15)

确定排污控制城镇 (17)

确定排放去向 (19)

基础数据调查 (23)

工业污染源调查 (24)

城市生活污染源调查 (28)

农村生活污染源调查 (29)

农田径流污染源调查 (30)

畜禽养殖污染源调查 (31)

城市径流污染源调查 (32)

矿山径流(固体废物)污染源调查 (32)

城市供排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调查 (33)

入河排污口调查 (34)

数据计算分析 (37)

城市生活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37)

农村生活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38)

农田径流污染物计算 (39)

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40)

城市径流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41)

矿山(固体废物)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42)

数据汇总分析 (44)

水量核定 (44)

污染物量核定 (44)

水环境功能区数据汇总 (44)

河流数据汇总 (45)

地市级数据汇总 (46)

省级数据汇总 (47)

三、水环境容量计算 (48)

基本概念 (48)

计算步骤 (51)

设计条件 (52)

计算单元 (52)

控制点 (53)

水文条件 (54)

边界条件 (55)

排污方式 (56)

水质模型 (57)

零维模型 (57)

一维模型 (63)

感潮河段一维模型 (64)

二维模型 (65)

湖库模型 (69)

非点源模型 (69)

参数推求方法 (72)

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75)

湖库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79)

容量校核 (80)

附:实用计算软件 (81)

一、总论

工作目标

根据水环境功能分区和水质目标,依据河段的水文特征、入河排污口分布等因素,计算水环境功能区、水体的水环境容量,并进一步实施水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是实现水环境功能区水质目标的主要手段,是保证水环境质量的根本方法,也是水污染防治量化的依据。本次水环境容量核定的工作目标为:通过污染源水陆对应关系以及水污染物排放的分类调查,通过建立污染源-水环境质量的输入响应关系,通过模型正向模拟,得到全河段符合不同区划水域水质目标要求的水环境容量,校核、分析、确定水环境功能区、河流、地市、省、流域不同层次的水环境容量,为管理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平台,为总量分解和排污许可证发放奠定基础,为制定水环境保护各专业规划提供依据。

具体工作目标为如下2项:

1、通过污染源排污去向(对应到水环境功能区)和排污量的调查,获得水环境功能区、河流、地市、省、流域各个不同层次的排污状况。

2、以污染源为输入,通过水质模拟,获得水环境功能区、河流、地市、省、流域各个不同层次的水环境容量状况。

工作内容

本次水环境容量核定的主要内容包括:水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污染源调查与评价、水环境容量计算与核定、污染物允许排放量确定、总量分解等。

全部工作分为如下图所示的6个方面的工作:

步骤1:以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划成果为基础,进行现状调查,选择、确定代表性的控制断面,对各地水环境功能区进行达标评价,将全部水环境功能区划分为达标功能区、不达标功能区,并为后续控制单元水环境容量计算提供基础。

步骤2:对排入水环境功能区的重点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面污染源及其它污染源进行调查,分析工业污染源的达标状况,确定各水环境功能区的污染物排放量。

步骤3:水陆统筹,以入河排污口沟通水环境功能区和对应的陆上汇流区,按照输入响应关系,构成控制单元,作为水环境容量核定和总量分配的基本单元。

步骤4:选择合适的水质模型,确定相应的参数,对排污口进行适当的概化,进行水环境容量的计算。

步骤5:结合水质评价和污染源调查数据,参考混合区大小和排污状况,上下游协调,对容量计算结果进行反馈、调整、校核,给出各控制单元的允许纳污量。

步骤6:将允许纳污量分解到主要入河排污口和主要污染源,其中达标水域

图1-1 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总体结构图

上述6个阶段的工作构成了全国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和总量分配的基本工作程序,6个工作阶段的划分不代表绝对的先后次序,可以分组交替进行,在工作过程中互为反馈。

其中,污染源调查和水环境容量核定是本次工作的难点、重点,也是本技术指南的主要内容。

本技术指南中的污染源调查实际包括上述步骤2、3的有关内容,主要包括对污染源排放去向(对应到水环境功能区)和排放量的数据调查,它是水环境容量计算的输入量和校核因素,同时也为总量分配和污染源管理提供支持。从分析水体上下游关系入手,水陆并重,从功能区划水域—入河排污口—陆上汇流区域三个层次,进行污染源、入河排污口、水域的对应关系调查,明确影响水域水质的主要入河排污口和主要污染源,以各县为基本调查范围,对向辖区内各水环境功能区排污的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面污染源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污染源达标状况。

以水环境功能区及其陆上汇流区构成的控制单元是水环境容量计算的基本单元。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在确定本辖区内的水环境容量时,要在水环境功能分区的基础上,以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为目标,划定控制单元,通过选用适当的水质模型,建立基于控制单元的污染物排放与水环境质量的输入响应关系,在一定的排污条件下对各控制单元的水环境容量进行计算,结合环境管理需求,确定可以利用的水环境容量,作为总量分配的基础。

工作原则

在本次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中,将贯穿如下工作原则:

1、分级负责,分工协作

国家负责宏观指导和最终结果的校核。包括制定总体的技术要求和技术路线,组织技术培训,负责对省级和重点城市数据进行校核验收,协调省际之间水环境容量的分配,负责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流域性水环境容量核定。

省环境保护局是本次水环境容量核定的组织核心。各省需要结合各地实际,编制适合本省水环境实际的实施方案,确定相应的技术参数和省内的技术路线,组织对省内其他非重点城市的技术培训,统一组织全省的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

地市是本次水环境容量核定的工作主体。地市应在基础数据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污染源排放系数,计算相应的排放量,以地市为单位,向省级上报基础数据和计算数据,同时,进行容量模拟计算工作。

县(区)一级环境保护部门,在省的组织下和地市的指导下,进行对于污染源排放去向和排放量的调查。

2、分类指导,相互校核

本次工作难度大,涉及面大,时间紧,任务重,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是以工作的方式完成科研层次的任务,因此需要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及其技术人员,充分重视以往各种数据资料的积累,按照工业、生活、非点源的不同特征,对水质水量统筹考虑,分类指导。

工业污染源立足于充分利用以前的各种资料积累,同时附以必要的现场调查。工业污染源调查以重点污染源为主,同时通过分析研究获得全口径的污染物排放量数据。对于生活污染源,主要通过各类用水、排水、排污等总量和强度系数进行计算。工业和生活污染源要求排放去向对应到具体的水环境功能区,废水和水污染物排放量数据将直接用于水环境容量正向试算的输入,应优先启动工业和生活污染源的调查。

考虑到非点源工作基础情况,本次工作中,非点源原则上以县(区)为单位(局部可以结合河流的典型调查),将非点源分为5类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分析、类比得到全县(区)的非点源排放总量,在计算表格填写中将非点源数据平均分摊到各功能区。原则上,各地非点源数据不用于水环境容量计算的模型输入,

而将作为总量分配和可以利用的水环境容量确定的基本考虑因素之一。

对于水环境容量计算,也应该根据全国各地具体情况有所差异。原则上推荐按照零维或一维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对于大江大河以及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等情况,可以结合二维模型进行校核计算,取模拟计算的最小结果作为确定的水环境容量,大江大河水环境容量也往往取决于混合区(岸边污染带)计算的水环境容量。一般情况下,设计流量选择近10年最枯流量,但是有条件的地区,对于丰平枯水期特征明显的河流,以及按照最枯流量计算没有水环境容量的情况,可以分水期进行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汇总得到全年的水环境容量。

可以点面结合,通过实际入河量监测把握总数,按照平时掌握的工业、生活、非点源大致比例相互校核,与各类统计数据有比较分析,模型参数的选取需要进行校验,模型计算结果和水质评价工作也可以互为参照,要求对所有数据尤其是关键的源强系数、模型计算设计参数的选取有理有据。可以将科学研究数据和管理需求有机结合,理顺关系,摸清现状,摸清底数,在完成本次工作的同时,建立功能区划水域—入河排污口—污染源的多层次数据库,服务于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的日常管理,全面提升水环境管理的水平。

3、以水环境功能区为基础,去向数量调查并重

本次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以水环境功能区为基础。水环境功能区划,明确了各水域的水质目标,以上下功能区均达标和相互衔接为计算前提,并可以通过入河排污口与陆域污染源衔接,是水环境容量计算核定的唯一法律依据和基础。因此,污染源调查必须对应到具体的功能区划水域(非点源除外),同时调查各污染源的排放去向和污染物数量,并服务于水环境容量模型计算和总量分配。

将水域的功能区划河段与陆域污染源相结合,即构成水环境容量计算的控制单元。模型是反映水陆输入响应的数据表达,水陆衔接的环节在入河排污口,污染源的调查必须使控制单元内模型输入参数客观、准确、一一对应。

考虑到水环境功能区划河段往往不是太长,在区划过程中往往都考虑到了各种取水、用水点,因此,本次水环境容量核定,在水平衡、物质平衡等工作完成

后,在降解系数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将水环境功能区上、下界面或常规监测断面作为节点,在水环境容量计算时,可以以整条河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计算,将各水环境功能区作为水质约束的节点条件出现,将排入各功能区划河段的污染源作为输入条件,进行模拟演算。

时间要求

2003年9月底,重点完成培训、水质评价和污染源调查。国家环保总局组织技术培训及分类指导。各地按照技术大纲进行基础资料收集,开展水质评价工作,在污染源调查评价基础上,对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面污染源及其它污染源进行综合分析。

2003年10月至2003年12月底,重点完成容量计算分析工作。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组织进行容量计算,省内开展校核,统一将水环境容量计算校核成果上报国家环保总局核定。对于非重点城市水环境容量计算和全省性的容量汇总分析,应在2004年3月完成。

2004年1月至2004年4月底,水环境容量审查验收和总量指标核定。国家环保总局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容量核定结果进行审查验收,对总量控制指标进行核定。各省将总量指标进行进一步分解,进入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阶段。

组织机构

在国家环保总局的统一领导下,中国环境规划院成立技术指导组,负责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的有关技术工作,如编制工作方案、组织技术培训、协调指导、数据校核汇总等。技术指导组主要成员有:

顾问:夏青

组长:邹首民

副组长:吴舜泽李云生

成员:

洪亚雄王金南王东徐毅吴悦颖陈亮

张震宇余向勇周劲松侯贵光孙宁严刚

各省也应成立相关的技术指导组,负责本省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的具体技术指导,编制技术实施方案。各市也应组织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加专门的工作小组,保质保量地完成相关工作。

中国环境规划院将编辑出版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通讯,在国家环保总局网站上设置专栏,各地在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过程中,请及时与中国环境规划院交流衔接:

联系人:徐毅 0

王东 0

工作成果

工作成果要求分为两批。

第一批以重点城市为单位,经过各省校核初审后,向中国环境规划院报送重点城市水环境容量核定分析报告。第二批经过省校核汇总后,以省为单位,向中国环境规划院报送全省水环境容量核定分析报告(含非重点城市)。

报告应图表数据与数据分析相结合,数据结论与计算方法、关键参数选择相结合,具体内容应包括但不局限于如下内容(重点城市和全省报告格式基本类似,如下格式,仅供参考):

第一章:总论

本次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过程与情况

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现状背景

主要结论和建议

第二章:污染源调查

污染源排放去向调查和控制单元划分

与污染源调查、水环境容量计算相对应的水环境功能区编码表作为附件加

入,以备查询,对河流省界进口、出口浓度以及是否与省界相互协调需要加以说明,计算过程中与原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差异和修改需要加以说明

污染源基础数据调查方法、过程、技术关键

各类源强系数、计算系数一览表及其确定依据

污染源调查计算数据表以及分流域、分地市等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汇总表污染源调查数据与各类统计数据的差异及其分析说明

各类污染源分析

第三章:水环境容量计算

本省市水环境容量的前期工作积累

水环境容量计算的模型选用、参数确定、模型校验情况

水环境容量的边界条件和参数选择

分流域、河流、水环境功能区的水环境容量计算参数、环境容量计算、水质、现状排污量等数据对应一览表

分不同行政级别的水环境容量计算

最终确定的水环境容量数据的汇总分析

第四章:总量分配及其他

水质评价

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划分为达标和不达标水域)

总量分配的原则和方法

排污总量控制分阶段方案

水环境容量利用的途径、方法和设想

如何以水环境容量特征来引导和调控社会经济布局

另外,各省结合本地实际编制的水环境容量核定实施方案应作为附件一并保送。

上述文件一式三份,同时报送纸版和电子版。

二、污染源调查

污染源调查是水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本次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和总量分解工作的基础。污染源调查的结果,将直接作为水环境容量计算时河流各功能区划河段的输入因子,同时污染源调查、水质评价、容量计算等一起,将是总量分配的基础。

技术路线

本次污染源调查的技术路线为:

对于水环境容量计算,需要通过污染源调查得到进入某一河流的各个功能区划河段的废水量以及水污染物排放量,并结合功能区划和排污口位置等基本信息,通过模型计算得到相应的水环境容量。因此,污染源调查包括水陆对应关系调查和基础数据调查等2个方面。

2个方面的数据将通过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市(地区)、县(县级市)三个层次的调查、计算、汇总、分析,填写基本表格、计算表格和汇总表格三种类型的污染源调查表,调查全国2002年的污染物排放与入河情况,并分类体现污染源情况(包括工业、生活、非点源等),将污染源数据与水环境功能区相互对应。鉴于非点源分解到各个水环境功能区存在技术难度,建议非点源按照县(区)统计,并可以按照平摊的原则将非点源总量分解到各个水环境功能区,同时原则上不考虑面源的模型计算。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展典型区域非点源的典型调查,将非点源作为进行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的输入之一。

在本次污染源调查中,将遵循如下程序:

1、中国环境规划院设计调查表格(包括基本表格、计算表格和汇总表格)下发至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市(地区)、县(县级市)的环保部门,并组织表格填报的培训工作。

2、各地环保部门应首先组织基本表格数据的调查,需要与水环境功能区划、水环境研究、管理和实践相结合,摸清各类污染源的排放去向,摸清各类污染源的排放量,得到一系列的基础数据,由县级环保局组织填写基本表格。

3、由地市级环保局进行计算表格填写,地级市(地区)的环保部门负责校核。其中,中国环境规划院通过以往污染源资料和非点源污染研究成果,给出部分城市生活污染源和各类农村污染源的源强系数,以及入河系数,供地方参考。各省和各地市对源强系数和入河系数进行校验,提出并最终确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参数,填写计算表格。

4、各地市环保部门填写计算表格后,由各省对数据进行校核、分析、汇总。各省、各重点城市环保部门将所填写的表格上报环境规划院,环境规划院负责解决反馈中提出的问题和意见,汇总全部表格,得到本次调查的最终成果。

在本次污染源调查中,各地需要注意如下问题:

调查基准年:2002年;

调查范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部陆域范围;其中,国家完成对31个省和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的调查表的发放和培训,各省完成省内非重点城市调查表的发放和培训。各省上报的基础数据、计算数据、汇总数据应覆盖全省。数据调查应是范围内的全部污染源的总和。

调查表下发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市(地区)、县(县级市、区)的环保部门。表格填报结束后逐级上报、校核、分析并汇总。

调查基本单元:调查水环境功能区对应的陆域范围,一般可以为县或县级市进行污染源调查,所有调查数据均需对应到该基本单元(具体技术方法可以参见有关章节);

调查表分类:调查表分为3套,分别为基本表格、计算表格和汇总表格。其中,基本表格由各县(县级市、区)环保局负责填写,并由地级市(地区)环保

局负责收集和校核;计算表格由地级市(地区)环保局负责填写,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局(厅)负责收集和校核;汇总表格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局负责填写,直接上报环境规划院。

污染源分类:(1)工业污染源,(2)城市生活源(包括社会单位),(3)非点源,包括农村生活源(包括畜禽养殖散养源和乡镇企业污染源)、农田径流污染源、畜禽养殖污染源、城市径流和矿山径流等7类。

水陆对应关系调查

以全国万个水环境功能区为基础,首先确定水环境功能区的排污控制城镇,然后以县域为基本范围,考虑污染物排放去向、入河排污口分布、城市管网布置等因素,特别要结合对水环境功能区水质影响程度较大的主要污染源调查,摸清污染源排放对应的水域,划定影响水环境功能区水质的相应陆域范围,将水上的水环境功能区和陆上污染源的汇流区包括在内,形成水陆衔接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是实现水陆输入响应、进行水质模拟和容量核定计算的基本单元。

水陆对应关系调查方法包括2大类,一是从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基础信息出发,二是从污染源排污去向调查出发,两者结合,逐步递进,逐步建立污染源和功能区划水域的对应关系。

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划数据可以参见各省和各重点城市水环境功能区划成果。

确定水域范围

水域范围的确定是水环境容量基本计算单元确定的基础条件,是水环境容量模拟计算的基本范围。本次工作水域范围的确定,可以基于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成果,经过适当合并、整合后形成。

水环境功能区及其陆上汇流区构成的控制单元是水环境容量计算的基本单元。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和总量分配基于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已有工作成果,在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作中,水环境功能区基础数据表如下表所示:

表2-1 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划基础数据表

上表中,有关信息可以作为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基本计算单元水域范围确定的基础和参考。如第1列到第3列从流域名称、水系名称、水体名称由大到小的3个层次确定了水环境功能区所在的水体。控制城镇、水质断面等也可以作为确定水域范围时参考。

水域范围信息由第4列、第5列给出,从中可以明确水环境功能区的具体定性和定量范围,可以作为水环境功能区容量核定计算时的基础边界数据,各地在进行水环境容量核定计算时可以参考、借鉴、应用。

第4列可以具体指明相应功能区在水体中的范围。功能区水域范围填写水功能区的起始点和终点,这也是本功能区与上游、下游水功能区的分割点。难以用文字明确界定功能区起点和终点的,可以用该功能区所属的行政区域定性进行描述。

下表为济宁城区水环境功能区的水域范围信息,通过起点和终点可以大致确定济宁城区水环境功能区的水域范围。

表2-2 水环境功能区水域范围定性示例

上表中的第5列数据定量给出了水环境功能区的水域范围。该数据可以与水域起点和终点定性描述相结合。对于河流,可以用功能区长度(公里)表示。对于湖泊、水库等封闭水体,该列填写湖库功能区的面积(平方公里)。默认单位为公里和平方公里。除湖库面积需要附带相应的单位(km2)外,河流长度可以省略。可以参见下表:

表2-3 水环境功能区水域范围定量示例

在省级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作中,对所有的5级以内的主要河流和具有临时代码的湖库上的水环境功能区都进行了GIS描绘。在重点城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作阶段,所有属于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行政区域内的水环境功能区也都在GIS 电子地图上进行了准确定位,这为确定水环境功能区水域范围奠定了较好的数据基础。

确定排污控制城镇

根据水环境功能区划基础表格,对功能区的排污城镇一列进行筛选,必要时可以结合行政区划代码等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水环境功能区的排污控制城镇。根据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划成果,水环境功能区的排污控制城镇可以具体到县或县以下的乡、镇,是水环境功能区陆域范围的大致描述。

表2-4所示为黑龙江省水环境功能区划基础数据表的一部分,可以作为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划基础数据的实例说明:

表2-4 水环境功能区划基础数据表示例

在水环境功能区划基础信息表中,排污控制城镇一般规定到了县或县级行政区域(如上表中的抚松县、靖宇县、安图县)。通过排污控制城镇的筛选,可以

明确水环境功能区的陆上汇流区的大致范围,并将其细化到县级或者更具体行政区域,为后续的调查奠定基础。

通过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划排污城镇列筛选时,存在上述一个行政区域的污水排向多个水环境功能区、一个水环境功能区同时接纳多个行政区域的污水、一个行政区域的污水唯一对应排向一个水环境功能区等3种情况。

如在黑龙江省水环境功能区划数据表中,通过筛选排污控制城镇一列,得到所有白山市的污水都排放到了3个功能区。这样,可以初步将这3个水环境功能区陆上汇流区确定为白山市,然后在后续的污染源调查等工作中,进一步细化,可以将白山市所有的陆上行政区域和污染源都分别对应划分到3个水环境功能区,形成水陆对应响应的控制区。

表2-5 排污城镇筛选实例

在基本确定了水环境功能区的大致陆域范围后,需要通过结合排污情况、主要污染源去向分析、管网分布、陆上自然汇流情况等因素,对具体的排污区域进行细化分析。

如在表2-6所示的内蒙古省水环境功能区划中,毕家街的污水一部分排入张家窑至毕家街的水环境功能区,还有一部分污水排入源头至张家窑的水环境功能区,可以按照区域排水属性将毕家街的行政区域划分为排入张家窑前和排入张家窑后两个陆上区域,以张家窑为界,分别归属于对应的两个水环境功能区。

表2-6筛选控制城镇的实例

上表的第3个功能区同时接纳了毕家街、杜尔2个控制城镇的污水,需要将2个排污控制城镇内的主要污染源都纳入后续深入分析范围。在实际操作中,若某个水环境功能区的全部或超过十分之九的排污部分都在某个区县内,则控制

单元的划分以该区县的全部范围为准,可以将另外较少部分的排污区域忽略。

在如下表所示实例中,水环境功能区排污控制城镇就唯一对应到了阿龙山镇这一具体的镇级行政区域,水环境功能区的排污控制城镇比较具体,为后续的污染源调查、陆上汇流区域划分奠定了更为对应基础。

表2-7 排污城镇筛选实例

确定排放去向

所有排向某一水环境功能区的主要污染源就构成了该水环境功能区的陆上汇流区域,因此,水环境功能区陆上汇流区域的划分是与该区域内的污染源排放去向具体构成的,陆上汇流区域的划分,应与污染源调查紧密联系,同步进行。

鉴于在水环境功能区划基础数据表排污控制城镇一列进行筛选时,基本可以确定排污的对应县域单元,而且我国环境管理基础也往往落实到县一级,所以在重点城市阶段的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作中,将县域作为全国重点城市水环境功能区划污染源调查的基础单元,在本次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中,也以县域为基础单元,进行污染源的调查、分析,确定各主要污染源的排放对应的具体水环境功能区。

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分别进行的分流域水环境容量计算分析为基础,国家核定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水环境容量,并分解到各流域。

以水环境功能区及其陆上汇流区构成的控制单元是水环境容量计算的基本单元。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按照控制单元进行水环境容量计算,分地市汇总,作为总量分配的基础。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在确定本辖区内的水环境容量时,要在水环境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划定控制单元,建立基于控制单元的污染物排放与水环境质量的输入响应关系,将水环境功能区的陆上汇流区定量化、具体化。

各地在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等工作中,已积累了大量的污染源排放去向的数据,一般可以将主要污染源对应到具体的排污河流(不完全能对应到具体的水环境功能区),为进行主要污染源调查、建立污染源和功能区之间的输入响应关系奠定了基础。下表为在省级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作中,山东省部分主要污染源对应排污河流的数据示例:

表2-8 污染源排放去向实例

在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划重点城市阶段的工作中,已经从功能区划水域开始,对监测断面、入河排污口、主要污染源进行系统的数据调查,获取环境专题数据,并将其全部转化为环境专题图层数据。监测断面、入河排污口、主要污染源3个调查表相互关联,数据之间做到了匹配吻合。其中,主要污染源调查表的格式如下表:

表2-9 主要工业污染源数据调查表

其中,前3列的填写内容反映出环境功能区划水域(以省内序号代码表示)、监测断面(以监测断面经纬度表示)、入河排污口(以入河排污口代码表示)与主要污染源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划重点城市阶段工作中,各县(区)CODcr污染负荷85%以上的工业污染源清单内的污染源,均视做主要污染源,必须解决定位、数据调查、确定对应关系3方面的问题。如,武汉市某郊县工业废水CODcr排放总量为10万吨,那么从最大的工业污染源开始排序,从大到小,一直到累计工业废水COD排放量达到万吨的工业污染源为止,其中所有的工业污染源都是本次工作的主要污染源。

如果某一水环境功能区没有较大的工业污染源,可以用功能区水域排污的居民点名称代替(居民点可以到乡镇一级)。若有多个纳污城镇,必须要将所有的控制城镇的名称全部填写上,并按照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进行排列。对于主要污染源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主要污染源名称可以填写城市污水处理厂名称。

污染源顺序码是反映同一入河排污口内部各个主要污染源上下游关系的编

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编制大纲

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编制大纲 根据《全国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和总量分配工作方案》(环发[2003]141号)和《2003年-2005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环办[2003]36号)精神,现制定《全国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编制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本大纲是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编制的基本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局(厅)应参照本大纲编制辖区地表水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分流域水系、行政区两个层次汇总、分析,处理好省内市界的衔接关系,提出省界要求和依据,对环境容量大、跨市界的河流进行整体测算,在汇总分析过程中完成对辖区数据合理性校核。各地市(区)技术报告可作为省级报告附件参加技术复核,有关基础数据仅作参考。 技术报告应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系统性和规范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技术报告应包括数据准确性分析,并将其作为各类数据的有机组成部分;规范性要求各地水环境容量核定提交的基础数据完备、信息表达一致;系统性要求全国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各类数据相互匹配、相互照应;报告中图表数据要与数据分析相结合,数据结论要与计算方法、关键参数选择相结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报告名称 ╳╳╳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工作过程 列出本次工作的组织机构、技术组成员及分工、时间进度等情况,应附联系方式,说明省、市、县工作分工和相互衔接情况。 附各省结合本地实际编制的水环境容量核定实施方案、各省组织审查情况、有关文件等。 介绍本省内有关水环境容量核定的前期工作积累情况及其有关数据。 1.2 工作内容 叙述基本的工作思路,列出技术路线,并分步骤说明相应的工作重点及技术要求。 对影响计算结果关键的技术环节应特别说明,包括基础数据的收集、处理过程,模型选择、计算的依据等。 1.3 主要结论 对控制单元划分、水质评价、污染源调查、水环境容量测算、剩余环境容量等分别做出结论。 1.4 问题与建议 对容量测算过程、环境容量测算结果、容量总量控制方案等技术、管理方面提出建议。 第二章区域背景 2.1 自然环境 主要内容应包括: (1)地理位置:毗邻省市、所属的流域分区、辖区土地面积、各市区面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紫金山铜矿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 评价项目 紫金山铜矿开发过程中将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等污染源,其中主要是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并伴有植被破坏、土层扰动等可能导致水土流失与影响矿区生态的问题。 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确定的评价项目有地表水环境、生态环境和大气环境。 评价工作等级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紫金山铜矿正常情况下的废水排放量为5700~12300m3/d,主要污染物有pH、Cu、Pb、Zn、As 和Cd,排入的地表水体为汀江。汀江年均流量为185m3/s(属大河),水质按Ⅲ类标准控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确定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评价内容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采矿废水正常和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选冶废水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 评价因子 (1)地表水环境评价因子:pH、Cu、Pb、Zn、As、Cd。 环境质量现状

由表4-5可知:汀江及旧县河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Ⅲ类标准”要求,其达标率为100%,说明汀江及旧县河的水质情况良好。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 预测模式及参数选取 1.1预测模式选取 由于在铜矿排入汀江处建有金山电站,堆浸场废水排入金山电站库区内,520m 中段废水排入发电站下游的汀江,故评价分排入库区和汀江两种情况进行预测,同时考虑金山电站发电期(非发电期)水文情况。 (1)汀江:混合过程段采用二维稳态混合模式(岸边排放),混合过程段的长度计算采用(2)式。 M y =(0.058H+0.0065B)(gHI)1/2 式中:C (x,y)—预测点污染物浓度,mg/L ; Q p —废水排放量,m 3/s ; C p -污染物排放浓度,mg/L ; C h —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 ; x —预测点距排放口的距离,m ; y —预测点距岸边的距离,m ; B —河流宽度,m ; u —河流中断面平均流速,m/s ; M y —横向混合系数,m 2/s ;

益阳市水环境容量核定分析报告

益阳市水环境容量核定分析报告 益阳市环境保护局 二OO四年七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污染源调查 第三章水环境容量计算 第四章水环境容量核定成果利用

第一章总论 一、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过程与情况 1、工作背景 改善水环境质量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之一。实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我国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先后经过了浓度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现已逐渐进入容量排放总量控制阶段。浓度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没有建立水污染物排放量和水体水质之间的对应关系,即按照水体水质保护目标,水污染物排放总量需要控制的水平,也没有解决水污染物排放量的分配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必须在水环境容量核定的前提下,进行容量总量控制。 2、工作目标 本次水环境容量核定的工作目标为:通过污染源水陆对应关系以及水污染物排放的分类调查,通过建立污染源与水环境质量的输入响应关系,通过模型正向模拟,得到全河段符合不同区域水质目标要求的水环境容量,校核、分析、确定水环境功能区、河流、流域、行政区域不同层次的水环境容量,为管理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平台,为总量分解和排污许可证发放奠定基础,为制定水环境保护各专业规划提供依据。 3、工作过程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和省局的统一安排,我市从2003年11月

在全市全面开展了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 3.1 成立市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罗文 副组长:余德涵 成员:熊明民邓智明李桂更粟剑斌 3.2 2003年11月6日至7日,市环保局选派3名技术人员参加了省局组织的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培训,各区(县)市环保局也各选派1名业务骨干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明确了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思路和方法,为全面、准确完成该项工作任务奠定了基础。 3.3 各区(县)市环保局完成基本表格数据调查,摸清各类污染源的排放去向和排放量,将基础数据上报市环保局。 3.4 市环保局校验并最终确定各类源强系数和入河系数,对各区(县)市环保局上报基本表格进行校核后,进行汇总和计算,将结果上报省局。 3.5 根据省局确定的容量计算模式和参数,市环保局完成全市容量计算和核定(其中洞庭湖水系容量由省局统一计算核定),并编写水环境容量分析报告。 二、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现状背景 1、水系概况 益阳市有大小溪河293条,流经市内最长的河流是资水,自西南蜿蜒向东北经安化、桃江、益阳市区至甘溪港注入洞庭湖,

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中国环境规划院李云生 2004.5 ?基本涵义 ?计算模型 ?计算步骤 ?校核方法 第一部分水环境容量的基本涵义 容量涵义 技术指南中的概念定义 ?在给定水域范围和水文条件,规定排污方式和水质目标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该水域最大允许纳污量,称作水环境容量。 ?从上述定义可知,水环境容量主要决定于三个要素:水资源量、水环境功能区划和排污方式。 要素之一:水资源量 ?从某种意义上讲,水资源量是水环境容量基础; ?为了确保用水安全,水环境容量计算采用的是较高保证率的水文设计条件; ?并不是所有的水资源量都用来计算环境容量。 要素之二:水环境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体现人们对水环境质量的需求,反映了人们对水资源的态度:开发、利用或保护。 ?已划分水环境功能区的水域,要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规范功能区达标标准; ?未划分水环境功能区的水域可不进行容量计算;若考虑计算,按较高功能标准进行(II类)。 要素之三:排污方式 ?排污口沿河(或其他水体)位置布设,对河流整体水环境容量影响较大; ?排污口排放方式(岸边或中心,浅水或深水),对局部的污染物稀释混合影响很大; ? ? 第二部分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模型 ?1、流域概化模型 ?2、水动力学模型 ?3、污染源概化模型 ?4、水质模型 1、流域概化 ?将天然水域(河流、湖泊水库)概化成计算水域,例如天然河道可概化成顺直河道,复杂的河道地形可进行简化处理,非稳态水流可简化为稳态水流等。水域概化的结果,就是能够利用简单的数学模型来描述水质变化规律。同时,支流、排污口、取水口等影响水环境的因素也要进行相应概化。若排污口距离较近,可把多个排污口简化成集中的排污口。 2、水动力学模型 ?最枯月设计条件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紫金山铜矿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 评价项目紫金山铜矿开发过程中将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等污染源,其 中主要是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并伴有植被破坏、土层扰动等可能导致水土流失与影响矿区生态的问题。 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确定的评价项目有地表水环境、生态环境和大气环境。 评价工作等级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紫金山铜矿正常情况下的废水排放量为5700~12300m/d,主要污染物有pH、Cu、3Pb、Zn、As 和Cd,排入的地表水体为汀江。汀江年均流量为185m/s(属大河),3水质按Ⅲ类标准控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确定地表水 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评价内容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采矿废水正常和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选冶废水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 评价因子 (1)地表水环境评价因子:pH、Cu、Pb、Zn、As、Cd。 环境质量现状. 由表4-5可知:汀江及旧县河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说明汀江及旧县河的水质情况良好。%,2002)“Ⅲ类标准”要求,其达标率为100-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 预测模式及参数选取

1.1预测模式选取 由于在铜矿排入汀江处建有金山电站,堆浸场废水排入金山电站库区内,520m 中段废水排入发电站下游的汀江,故评价分排入库区和汀江两种情况进行预测,同时考虑金山电站发电期(非发电期)水文情况。 (1)汀江:混合过程段采用二维稳态混合模式(岸边排放),混合过程段的长度计算采用(2)式。 M =(0.058H+0.0065B)(gHI)1/2 y 式中:C —预测点污染物浓度,mg/L ; (x,y) Q —废水排放量,m/s ; 3p C -污染物排放浓度,mg/L ; p C —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 ; h x —预测点距排放口的距离,m ; y —预测点距岸边的距离,m ; B —河流宽度,m ; u —河流中断面平均流速,m/s ; M —横向混合系数,m ;/s 2y H —河流平均水深,m ; a —排放口到岸边的距离,m ; I —河流坡降; g —重力加速度,取9.81m/s 。 2 (2)金山电站库区:预测模式选用(3)式。 式中:符号含义同前。 )汀江:完全混合段采用河流完全混合模式(3) +Q+CQ/(QC =(CQ hhpphp 式中:符号含义同前。 参数选取1.2 )按导则中推荐的经验公式求取。横向混合系数(M y 水文参数1.3 水文基本特征(1)、/s ,多年日平均最大流量4090m 据上杭县水文站资料,汀江年平均流量186m/s 33 ,年平均含沙993.3mmm ,年平均径流深度,年径流量58.49×108.45m 最小流量/s 338 1370kt 。,年平均输沙量量0.25kg/m 3 旧县河为境内汀江第一大支流,发源于连城莒溪白眉山北麓,经新泉进入上杭县境内,流经南阳、旧县、临城三个乡,在临城乡九州村汇入汀江。上杭县境内流,1090m/s 多年平均流量47.3m/s,多年日平均最大流量域面积716km ,河长45.38km ,323 /s 。最小流量2.23m 3 ,0.0012m/m ,坡降为50m ,平均水深为0.77m 汀江水文基本参数:枯水期河宽为 。0.0026m ·s 粗糙率为-1/3 金山水电站对汀江水文的影响(2),死m ×10100.55×m ,调节库容0.264金山水电站总库容(校核洪水位以下)3388 4.95km 。m0.28×10,正常蓄水位设计水库面积库容238不发电时22:00,和5:00~金山电站正常情况下放水发电时间为每天8:00~12:00 丰(个小时电站下泄流量为零。雨季~13:0014:00,即在一天中有11~间为23:007:00和 24小时放水发电。水期)整天年最枯月平均根据金山水电站的发电情况,本评价考虑最不利情况,选择近10 1。—/s 流量16.7m 作为上游来水量,相应的水库出流(根据径流调节)详见表5 3

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研究及应用

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研究及应用 赵君 (河海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8) E-mail:zsmzyq@https://www.docsj.com/doc/d03922530.html, 摘要:一维稳态条件下计算水环境容量的3种方法,即段首控制方法、段尾控制方法和功能区段尾控制方法。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各方法的优劣及其相互联系,针对曹娥江支流--长乐河的具体情况,采用段首控制对其水环境容量进行计算,系统地将各方法的物理含义及其适用奈件推广到实际中。计算结果证明了方法的可靠性。 关键词:水环境容量;段首控制;段尾控制;功能区段末控制 1 计算方法 1.1基本概念和方程 水环境容量是在给定水域范围和水文条件,规定排污方式和水质目标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该水域最大允许纳污量,称作水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具有资源性、区域性、系统性、发展需要性四个基本特征,其大小主要与水域特性、环境功能要求、污染物质以及排污方式有关,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入流污染物的稀释能力以及污染物质在水体中的时空分布。由于河流具有对污染物质的稀释、输移、降解能力,因此河流环境容量可分为以下三个组成部分: 输移容量:污染物在水体中随水流的对流运动产生的输移量,它只与水力要素和水质目标有关,因此输移容量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较大的输移容量并不代表较大的允许排放量。对保守物质来说,河段总的环境容量只由输移容量组成。 稀释容量:当水体本底水质浓度低于水质标准时,由于对流及扩散作用,使排入的污染物逐步均匀分布到整个水体,其浓度达到标准浓度的限值时,水体所增加的污染物容量。稀释容量在数量上等于标准浓度时的输移容量与本底浓度时输移容量的差值,也称差值容量。 自净容量:由于沉降、生化、吸附等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给定水域达到水质目标所能自净的污染物量称为自净容量。自净容量是反映水体对污染物的自净能力,也称同化容量。自净容量是水环境容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河流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关键在于自净容量的计算。它是可不断再生的量。 河流是我国最常见、最基本的纳污水域。河流的水环境容量占在我国的很大的比重。污染物进入河流后,在一定范围内经过平流输移、纵向离散和横向混合后达到充分混合,或者根据水质管理的精度要求,允许不考虑混合过程而假定在

4、主要的水污染指标有哪些

4、主要的水污染指标有哪些 1、要紧的水污染指标有哪些 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需氧量,总有机碳,悬浮物,有毒物质,PH值,大肠菌群数。 2、废水处理方法分为哪几类 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 3、土壤中的要紧污染源有哪些 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物污染源。 4、如何样进行噪声污染综合防治 操纵噪声源,操纵传声途径,接收者的防护。 5、大气污染有哪些类型 还原型,氧化型,石油型,混合型,专门型。 6、什么是生活污水 生活废水是指都市机关、学校和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包括厕所粪尿,洗衣、洗澡水以及厨房、商业、医院和游乐场所的排水等。 7、废水处理方法分为哪几类 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 8、按辐射特性及传播距离可将噪声分为哪几类 点噪声源,线噪声源,面噪声源。 9、如何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通风换气;合理采光;合理利用室内面积;湿式除尘;改变不良生活适应。 10、什么是紫外线指数 阳光中有大量的紫外线,紫外线对人们的生活和生物的生长有专门大阻碍。 11、什么是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无污染、无公害、安全营养型食品的通称。 12、什么是环境容量

环境容量是指环境单元所承诺容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也指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或环境组成要素对污染物质的最大承担量或负荷量。 13、什么是无废技术 无废技术是为满足人们的需要而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爱护环境的技术与措施。 14、什么是排污收费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是关于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按所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收取一定的费用。 15、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原则的要紧内容是什么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指的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简称“三化原则”。 16、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要紧有哪些类型 水体中的污染物质类型要紧有三种:悬浮固体物、胶体物质、可溶解物质。 17、什么是环境监测 它是对环境研究区域内间断或连续地测量环境中污染物浓度、研究其变化和对环境阻碍的工作,也是一项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活动。 18、一次污染物是指什么 一次污染物又称“原生污染物”,是由污染源直截了当排放进入环境的,其物理和化学性状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质。 19、二次污染物是指什么 二次污染物也称“次生污染物”是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物化特点与一次污染物不能的新污染物。 20、“三同时”制度要紧内容是什么 “三同时”制度是我国创立的预防和操纵新污染的环境治理制度,核心内容是一切新、改、扩建的建设项目、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和自然开发项目中,防治污染和爱护环境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地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河流、湖泊、水库、湿地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

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 1)河流水环境容量模型 水环境容量是在水资源利用水域内,在给定的水质目标、设计流量和水质条件的情况下,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按照污染物降解机理,水环境容量W 可划分为稀释容量W 稀释和自净容量W 自净两部分,即: W W W =+稀释自净 稀释容量是指在给定水域的来水污染物浓度低于出水水质目标时,依靠稀释作用达到水质目标所能承纳的污染物量。自净容量是指由于沉降、生化、吸附等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给定水域达到水质目标所能自净的污染物量。 河段污染物混合概化图如图。根据水环境容量定义,可以给出该河段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公式: 图 完全混合型河段概化图 0()i si i i W Q C C =-稀释 i i si i W K V C =??自净 即:0()i i si i i i si W Q C C K V C =-+?? 考虑量纲时,上式整理成: 086.4()0.001i i si i i i si W Q C C K V C =-+?? 其中: 当上方河段水质目标要求低于本河段时:0i si C C = 当上方河段水质目标要求高于或等于本河段时:00i i C C =

式中:i W —第i 河段水环境容量(kg/d ); i Q —第i 河段设计流量(m 3/s ); i V —第i 河段设计水体体积(m 3); i K —第i 河段污染物降解系数(d -1); si C —第i 河段所在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值(mg/L ); 0i C —第i 河段上方河段所在水功能区水质背景值 (mg/L ),取上游来水浓度。 若所研究水功能区被划分为n 个河段,则该水功能区的水环境容量是n 个河段水环境容量的叠加,即: 1n i i W W ==∑ 01131.536()0.000365n n i si i i i i i i W Q C C K V C ===-+??∑∑ 式中:W —水功能区水环境容量(t/a ); 其他符合意义和量纲同上。 2)湖泊、水库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 有机物COD 、氨氮的水环境容量模型: 在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中,多采用完全均匀混合箱体水质模型来预测水库水体长期的动态变化,即将水库视为一个完全混合反应器时,有机物的容量计算模型可以用水体质量平衡基本方程计算。水库中有机物容量模型如下: C t kV S t C t Q t C t Q dt dc c out in in )()()()()(V(t)++?-?= 假设条件:水量为稳态,出流水质混合均匀。 式中:V(t)——箱体在t 时刻的水量,m 3; dt dc ——箱体水质参数COD 、氨氮的变化率; )(t Q in ——t 时刻水库的入流水量,m 3/a ; )(t Q out ——t 时刻水库的出流水量,m 3/a ;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紫金山铜矿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 评价项目 紫金山铜矿开发过程中将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等污染源,其中主要是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并伴有植被破坏、土层扰动等可能导致水土流失与影响矿区生态的问题。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确定的评价项目有地表水环境、生态环境和大气环境。 评价工作等级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紫金山铜矿正常情况下的废水排放量为5700~12300m/d,主要污染物有pH、Cu、3Pb、Zn、As 和Cd,排入的地表水体为汀江。汀江年均流量为185m/s(属大河),3水质按Ⅲ类标准控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确定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评价内容 (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采矿废水正常和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选冶废水事故排放情况下对汀江的影响。 评价因子 (1)地表水环境评价因子:pH、Cu、Pb、Zn、As、Cd。 环境质量现状 . 范文. .

(GB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5可知:汀江及旧县河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由表4-说明汀江及旧县河的水质情况良好。100%,-2002)“Ⅲ类标准”要求,其达标率为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 预测模式及参数选取 1.1预测模式选取520m由 于在铜矿排入汀江处建有金山电站,堆浸场废水排入金山电站库区内,中段废水排入发电站下游的汀江,故评价分排入库区和汀江两种情况进行预测,同时考虑金山电站发电期(非发电期)水文情况。)汀江:混合过程段采用二维稳态混合模式(岸边排放),混合过程段的长度计(1 (2)式。算采用

水环境容量估算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130-2014),规划环评应“在充分考虑累积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动态分析不同规划时段可供规划实施利用的资源量、环境容量及总量控制指标”。本章就上述内容展开分析。 14.1 环境容量分析 14.1.1 水环境容量估算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130-2014)中未详细给出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故本次评价参考《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 /T 131-2003)附录B 的2.4条和2.5条,采用水质模型建立污染物排放和受纳水体水质之间的输入响应关系,并应考虑多点排污的叠加影响,以受纳水体水质按功能达标为前提,估算其最大允许排放量。 14.1.1.1 估算指标 按照各级环境保护规划,国家将化学需氧量(COD )、氨氮(NH 3-N )作为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因此本次水环境容量估算的指标也定为上述两项。 14.1.1.2 控制单元划分及其所对应的环境功能区划 水环境容量计算的控制单元一般是在综合考虑混合过程段长度及重点污染源排放口、大型水工构筑物、水质控制断面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划分。河流岸边排污的混合过程段长度计算采用如下公式: ()()()2 1 0065.0058.06.04.0gHI B H Bu a B L +-= 式中:L ——混合过程段的长度,m B ——河流宽度,m H ——平均水深,m I ——平均坡度,无量纲 u ——平均流速,m /s a ——排放口到岸边的距离,m

根据其水文参数,滃江干流枯水期岸边排放污染物情况的混合过程段长度计算结果如表14.1-1所示。 表14.1-1滃江干流岸边排放污染物情况的混合过程段长度计算一览表 清远华侨工业园的废水排放受纳水体最终均为滃江。根据调查,园区附近的滃江干流上主要建有3座低水头径流式水电站,分别为红桥水电站、英华水电站及狮子口水电站;此外,大镇水汇入口处为滃江干流的水质交界断面,该断面上游江段的水质控制目标为Ⅲ类,其下游江段的水质控制目标为Ⅱ类。清远华侨工业园内的东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位于滃江一级支流虾公坑,规划建设的英华污水处理厂和五石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均拟设于省道347线跨江大桥至英华水电站之间的江段附近。根据上述情况,本次水环境容量估算的控制单元定为以下5段: (1)滃江干流自红桥水电站至省道347线跨江大桥之间的江段,河流长度约为6.3 km(因前述计算出的混合过程段长度约为4.6 km,故以下计算中本单元长度取为4.6 km),末端断面水质控制目标为Ⅲ类。 (2)滃江干流自省道347线跨江大桥至英华水电站之间的江段,河流长度约为4.5 km,末端断面水质控制目标为Ⅲ类。 (3)滃江干流自英华水电站至虾公坑汇入口之间的江段,河流长度约为4.9 km(因前述计算出的混合过程段长度约为4.6 km,故以下计算中本单元长度取为4.6 km),末端断面水质控制目标为Ⅲ类。 (4)滃江干流自虾公坑汇入口至大镇水汇入口之间的江段,河流长度约为3.4 km,末端断面水质控制目标为Ⅱ类。 (5)滃江干流自大镇水汇入口至楣头(该处有跨滃江桥梁)之间的江段,河流长度约为5.4 km(因前述计算出的混合过程段长度约为4.6 km,故以下计算中本单元长度取为4.6 km),末端断面水质控制目标为Ⅱ类。

全国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常见问题辨析(一)

全国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常见问题辨析(一) 中国环境规划院 一、基本概念与方法 1、什么叫基准水环境容量?其它类环境容量指哪些? 基准环境容量是一个口语化的名称,指的是采用90%保证率、近10年最枯月全国基准设计条件下计算的水环境容量,有别于北方可以采用75%保证率或者近10年最枯季计算的参考容量。 河口/海岸水环境容量仅做参考,不作全国统一要求。 2、理想水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和最大允许排放量 以工业、生活点源作为模型正向输入条件,模拟计算结果为理想水环境容量; 扣除各控制单元非点源入河量、来水本底后,得到水环境容量; 按照各控制单元工业、生活入河平均系数,反向折算到陆上,得到最大允许排放量。 理想水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和最大允许排放量3套相关数据均是本次工作成果,必须同时提供、相互对应。不少地方仅提供了通过模型计算的理想水环境容量,或者没有建立各控制单元理想水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和最大允许排放量的对应关系,这些都是需要各地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注意的。 要求通过各控制单元中非点源在入河量中的比例,建立理想水环境容量和实际水环境容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各控制单元中各类污染源入河系数,建立水环境容量和最大允许排放量之间的关系。 在上述3个系列的结果中,理想水环境容量和水环境容量是水域的入河量概念,而最大允许排放量则是陆上排放量的概念。 面源入河量在全部入河量的比例、点源(工业、生活)入河系数大小在各控制单元之间是有差异的,因此,不能直接简单一个数据处理,而必须从基础污染源数据汇总平均得到。 理想水环境容量对应到计算单元,而水环境容量、最大允许排放量由于与污染源调查相对应,因此,实际上是对应到控制单元的。 3、2002年我市有一条河流无天然径流(由于上游泉域众多小煤矿采煤时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泉水干涸,河流无水),2003年年初至今,经过治理关停小煤矿,该河流上游泉水涌出,并且该河流量较大,那么这条河流要不要测算容量?

河流、湖泊、水库、湿地 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

河流、湖泊、水库、湿地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附国家技术指南、计算标准及模型系统下载) ▼ 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 1)河流水环境容量模型 水环境容量是在水资源利用水域内,在给定的水质目标、设计流量和水质条件的情况下,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按照污染物降解机理,水环境容量可划分为稀释容量和自净容量两部分,即: 稀释容量是指在给定水域的来水污染物浓度低于出水水质目标时,依靠稀释作用达到水质目标所能承纳的污染物量。自净容量是指由于沉降、生化、吸附等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给定水域达到水质目标所能自净的污染物量。 河段污染物混合概化图如图1。根据水环境容量定义,可以给出该河段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公式: 考虑量纲时,上式整理成: 其中: 当上方河段水质目标要求低于本河段时: 当上方河段水质目标要求高于或等于本河段时:

若所研究水功能区被划分为n个河段,则该水功能区的水环境容量是n个河段水环境容量的叠加,即: 式中:W—水功能区水环境容量(t/a); 其他符合意义和量纲同上。 2)湖泊、水库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 有机物COD、氨氮的水环境容量模型: 在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中,多采用完全均匀混合箱体水质模型来预测水库水体长期的动态变化,即将水库视为一个完全混合反应器时,有机物的容量计算模型可以用水体质量平衡基本方程计算。水库中有机物容量模型如下: 假设条件:水量为稳态,出流水质混合均匀。

由此模型推导出的COD、氨氮环境容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总氮总磷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 水库中氮和磷等营养盐物质随时间的变化率,是输入、输出和在水库内沉积的该种污染物的量的函数,因此营养盐物质容量计算可采用沃伦威得尔模型(Vollen—welder),即可以用质量平衡方程表示。 总氮总磷的水环境容量模型可采用吉柯奈尔-迪龙(Kirchner-Dillon)水库营养物浓度预测模型,其形式如下:

(环境管理)河道水环境容量及合理分配

河道水环境容量及合理分配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叶碎高郑世宗 摘要:水环境治理是我省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分析计算河道水环境容量是水环境保护和总量控制的理论依据。本文指出了环境容量计算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分析了影响环境容量的主要因子。认为在水环境保护措施中,应加强利用水利工程提高水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的研究。 关键词:河道整治水质水环境容量合理分配水环境保护 1 水环境治理是河道整治建设的关键 作为生态省建设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工程,其总体目标是“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四个目标中,有三个是环境目标,体现水环境质量的“水清”更是位居第一。对水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主要出于两个原因,第一,我省水环境污染严重,根据《浙江省水资源质量报告》(2003年7、8月)报导,全省参与评价的重点水域水质断面60个,其中水质符合Ⅰ、Ⅱ、Ⅲ、Ⅳ、Ⅴ类及劣Ⅴ类标准的断面分别占1.7%、11.7%、26.7%、13.3%、15.0%、31.6%,即属于V类和劣于V类的水质断面占监测总断面的46.6%。笔者工作涉及的不同地方的河道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虽然缺乏监测资料,但从发黑、发臭的水体外观就不难判断,相当一部分河段的水质达不到工程区划目标的要求。第二,如果水质得不到改善,河道建设的任何努力,都将失去意义。为此水环境治理是万里清水河道建设的关键。要整治河道,必须治理水环境。 2 水环境目标与水环境容量 2.1 水功能区划与水质目标 水质的好与不好是相对的,凡是达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的,即为达标,认为水质是好的;凡是污染程度超过功能区水质目标的,即为超标,认为水质是不好的。所以在河道整治规划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规划河段的水功能区划。我国水功能区划分采用两级体系,即一级区划和二级区划。水功能一级区划分保护区、缓冲区、开发利用区、保留区四类;水功能二级区划在一级区划的开发利用区内进行,分为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排污控制区七类。一级区划宏观上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问题,主要协调地区间关系,并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二级区划主要协调用水部门之间的关系。区划中确定了各水域的主导功能及功能顺序,制定了水域功能不遭破坏的水资源保护目标,将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目标分解到各功能区单元,从而使管理和保护更有针对性,通过各功能区水资源保护目标的实现,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功能区划是全面贯彻水法,加强水资源保护的重要举措,是水资源保护措施实施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浙江省地面水功能区划》确定了我省各主要河流的水功能区及其相应的水质要求。在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工程的涵盖范围较大,往往超出水功能区划范围。如义乌市境内的义乌江、南江及大陈江等河段的水功能是明确的,而六都溪、东青溪等十余条纳入万里清水河道建设

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指南

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 技术指南 中国环境规划院 2003年9月

一、总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作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作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作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时间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组织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作成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污染源调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路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陆对应关系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确定水域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确定排污控制城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确定排放去向............................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础数据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业污染源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城市生活污染源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农村生活污染源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农田径流污染源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畜禽养殖污染源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城市径流污染源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矿山径流(固体废物)污染源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城市供排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入河排污口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计算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城市生活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农村生活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表水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回顾与展望_董飞

第25卷第3期 2014年5月水科学进展ADVANCES IN WATERSCIENCE Vol.25,No.3May ,2014 地表水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回顾与展望 董飞1,2,刘晓波1,2,彭文启1,2,吴文强 1,2(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北京100038; 2.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8) 摘要:为厘清中国地表水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演变历史,探讨计算方法发展趋势,在系统调研大量水环境容量研 究文献基础上,详细梳理水环境容量从概念引入到研究至今的过程,归纳出中国地表水水环境容量研究过程中产 生的五大类计算方法:公式法、模型试错法、系统最优化法(线性规划法和随机规划法)、概率稀释模型法和未确 知数学法。解析了各类方法的基本思路、产生过程及应用进展,评述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通过与国 外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的比较,基于水环境系统复杂性及中国水资源管理特点与应用需求,认为中国应强化对概 率稀释模型法、未确知数学法及随机规划法等3种方法的研究和改进。 关键词:地表水;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概率稀释模型;系统最优化;未确知数学 中图分类号:TV131,X143;G353.1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 6791(2014)03-0451-13收稿日期:2013- 10-11;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0网络出版地址:http ://https://www.docsj.com/doc/d03922530.html, /kcms /detail /32.1309.P.20140410.0950.010.htm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09230);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7501- 004)作者简介:董飞(1983—),男,山东淄博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流域容量总量控制理论与方法等研究。 E-mail :dongfei99999@https://www.docsj.com/doc/d03922530.html, 通信作者:彭文启,E- mail :pwq@https://www.docsj.com/doc/d03922530.html, 环境容量是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实际应用问题之一[1]。水环境容量是环 境容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容量总量技术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中国水环境管理体系从浓度控制、目标 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的转变,实现流域水质目标管理 [2]与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3],水环境容量理论及计算方法研究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早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环境容量概念的引入,中国学者即开始了对水环境容量的研究[4]。在经 过短时期的对水环境容量基本概念的强烈争论后,迅速实现从基本理论到实际应用,从定性研究到定量化计 算的转变[5];同时注重吸收欧美等国的研究成果[6]。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水环境数学模型应用及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逐渐形成了公式法 [7]、系统最优化法[5]、概率稀释模型法[6]、模型试错法[8]等计算方法,盲数理论等不确定性数学方法也引入其中[9]。在地表水方面,水环境容量计算中所用的水环境数学模型从Streeter- Phelps 简单模型[5]发展到WASP 、Delft 3D 等大型综合模型软件[10],计算区域从河段、河流发展到河口、湖库、河网、流域[11],计算维数从一维发展到二维和三维[12],计算条件从稳态发展到动 态[13],所针对的污染物从易降解有机物、重金属发展到营养盐等[7]。近年来,常见关于水环境容量总体研究进展的文献 [14-15],然而未有专门系统论述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研究进展的文献;同时,文献中通常将中国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分为3类或4类 [8,10],笔者认为这难以对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作全面概括,本研究旨在弥补这一不足。以地表水水环境容量为重点,兼顾海洋水环境容量,大量调研中外文献,系统研究中国在地表水水环境容量计算方面从起步到当前的各种方法;同时对照欧美国家的计算方法,对中国地表水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进行重新归类。在解析各类计算方法研究及应用情况的基础上,对各类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作了评述。在比较分析国内外计算方法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各类计算方法对复杂水环境系统的适应性及中国水资源管理特点对水环境容量计算的需求,对中国今后地表水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DOI:10.14042/https://www.docsj.com/doc/d03922530.html,ki.32.1309.2014.03.020

地表水环境容量测算技术报告成都验收会会议纪要(精)

地表水环境容量测算技术报告成都验收会会议纪要 中国环境规划院 2004年12月6日 2004年11月24日~30日,地表水环境容量测算技术报告预验收会在成都市顺利召开。国家环保总局石效卷、钱勇、郭瑾珑等参加了会议,江西、甘肃、海南、湖南、山西、吉林、青海、广西、四川、广东、上海、云南、陕西、内蒙古、宁夏、黑龙江、辽宁、贵州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局(厅)负责水环境容量测算工作的管理和技术人员7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规划院吴舜泽主任主持,对江西、甘肃、海南、湖南、山西、吉林、青海、广西、四川、广东等10个省(自治区)环保局(厅)水环境容量测算工作及其技术报告进行了验收,对云南、陕西、内蒙古、宁夏、黑龙江、辽宁、贵州等7个省(自治区)的水环境容量测算技术报告进行了预验收。会议通过了江西、海南、湖南、山西、吉林、青海、广西、广东等8个省(自治区)的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原则通过了四川、甘肃2个省的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其中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省工作成果完成较好。通过验收的省(自治区)环保局(厅)将按照专家意见修改完善技术报告,提交规划院审核或确认后按程序上报国家环保总局。会议对云南、陕西、内蒙古、宁夏、黑龙江、辽宁、贵州等7个省(自治区)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提出了修改完善意见,并请预验收省市按照专家意见,尽快完善技术报告,准备正式验收。 上海市、湖北省主管水环境容量测算工作的管理及技术人员也到会学习了其他省市的测算工作经验。

从会议情况来看,目前各省市在对水环境容量计算的理解、数据口径对应、面源、容量测算结果与基于容量的总量控制方案关系、省界衔接、源头水处理、上下游水质衔接、二维计算?C,一维计算长度与达标率控制、一维计算和二维计算关系、数据分析说明和汇总核实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规划院将尽快进一步明确相关环节要求。 考虑到各省技术报告有关问题具有一定的共同性,现将有关意见汇总纪要如下,以便全国各省市参考: 一、云南 1、部分河段划分的容量计算单元长度过长,应加密水质控制节点(包括市界、县界、取水口),原则上计算单元长度应控制在10公里,达标河长占计算单元长度的比例严格控制不低于60%。 2、容量计算单元上游来水水质浓度不能取实测浓度,否则存在容量重复利用的问题,应使用所属功能区的水质目标值(上限值)。要单独列表说明容量测算中上游省界来水和下游出省界水质,以便最后统一衔接 3、上下游功能区水质目标要衔接,模型计算中所有的C0都要使用功能区划水质目标值。源头水功能区划为Ⅲ类和Ⅳ类,是不合理的。 4、补充大江大河干流的径流量数据,部分容量计算河段使用了多年均径流量数据,设计流量值要核实。 5、控制单元统一排序编号,加强数据前后对照和校核分析。 6、综合衰减系数K值的测定的影响因素很多,技术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建议使用规划院提供的参考值。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第五章地表水环境阻碍评价 第一节地表水体的污染和自净 水是环境中最活跃的自然要素之一。水是一切生命机体的组成物质,也是生命代谢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假如地球上没有水,专门难设想有整个生物界。人类生活需要水,各种生产活动也需要水。水是万物之本。因此,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特不宝贵的自然资源。它对人类的社会进展起着专门重要的作用。 水体是水集中的场所,水体又称为水域。按水体所处的位置可把它分为三类: 地面水水体 地下水水体 海洋 ?这三种水体中的水能够相互转化,它通过水在自然界的大循环和小循环实现。三种水体是水在自然界的大循环中的 三个环节。 ?在太阳能和地表面热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断地被蒸发变成水蒸气进入大气。从海洋蒸发的水蒸气进入大气, 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遇冷凝聚成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一部分经地面径流流入地面水体

(江河、湖泊、水库等),一部分经地层渗透进入地下水体。 地面水体的水经地面径流,最终都回归海洋。这种海洋和 陆地之间水的往复运动过程,称为水的大循环。 ?仅在局部地区(仅在陆地上或仅在海洋上)进行的水循环称为水的小循环。在自然界中水的大、小循环是交错在一起 的,周而复始地运动着。 一.地表水资源 地表水水体要紧指江、河、湖泊、沼泽、水库、海洋和湿地等。地面水水体的概念不仅包括水,而且包括水中的悬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它是完整的生态系统或自然综合体。是地球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表水水体按使用目的和爱护目标可划分为五类。 I类要紧适用于源头水和国家自然爱护区的水体; Ⅱ类要紧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爱护区内的水体,以及宝贵鱼类爱护区、鱼虾产卵场的水体; Ⅲ类要紧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爱护区和一般鱼类爱护区及游泳区的河段; Ⅳ类要紧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和娱乐用水水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