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癌痛、急性疼痛和重度慢性疼痛的规范化治疗

癌痛、急性疼痛和重度慢性疼痛的规范化治疗

癌痛、急性疼痛和重度慢性疼痛的规范化治疗
癌痛、急性疼痛和重度慢性疼痛的规范化治疗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癌痛、急性疼痛和重度慢性疼痛的规范化治疗

癌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WHO将姑息治疗列为癌症治疗规划的四项重点之一。1990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提出“关于癌症病人三级止痛阶梯治疗方案”我国自90年代推行,并于1993年下达“癌症病人三阶梯止痛疗法指导原则”。

一、癌症病人三阶梯止痛疗法指导原则

癌痛患者常伴有躯体症状,如疲劳、失眠、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焦虑、恐惧、抑郁、孤独等,直接导致了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癌痛患者由于疼痛对日常生活、情绪、行走能力、工作、睡眠、社交、生活乐趣等七方面的干扰随疼痛程度的增加而加重,WHO提出的癌痛三阶梯止痛疗法虽在全球推广,且已证实了其安全性、有效性、简单性和可行性,但至今仍未普及到的全部癌痛患者受益。“消除疼痛是基本人权”,推行癌痛三阶梯止痛是医务人员的当务之急。1、治疗癌的目的

持续有效地消除癌痛,限制药物的不良反应,将癌痛及其治疗带来的心里负担降低到最低限度,最大限度地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2、癌痛的评估方法

①数字分级法(NRS):数字分级法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

为无痛,10为剧痛,让患者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疼痛程度的数字。

程度分级标准:0无痛;1—3轻度疼痛;4—6中度疼痛;7—10重度疼痛。国际上通用。

②根据主诉的程度分级法(VRS分法),分为4级。

0级:无疼痛

Ⅰ级(轻度疼痛):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无干扰。

Ⅱ级(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止痛药,睡眠受干扰。

Ⅲ级(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用止痛药,睡眠受严重干扰,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被动体位。

③目测摸拟法(略)

3、三阶梯止痛原则

第一阶梯:非阿片类药物多指NSAID药物(非甾醇类止痛药物)。该类药物对轻度疼痛有肯定疗效,并可增强第二阶梯及第三阶梯止痛效果,延长对阿片类药物量增加的需求或减少用量,从而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但该类药有“天花板效应”。只能用一种不行就改为第二阶梯止痛药物。

第二阶梯:弱阿片类药品主要有可待因等该药对中度疼痛有良好的止痛效果,该类药物的安全使用剂量被有封顶效应的NSAID药物剂量所限,当癌痛不能消除时应改用第三阶梯止痛药物。

第三阶梯:强阿片类药品,主要有吗啡、芬太尼、美沙酮等,该类药物可选剂型多,且无“天花板效应”。只要能正确选择,按时给药,用量恰当并合理使用辅助药物,预防及治疗不良反应,90%以上中,重度癌痛患者可消除疼痛。

4、合理用药的几个原则

合理处方原则:对病人用药正确、剂量适当、治疗期限合理而且用药产生的危害性极小。

三阶梯止痛给药原则:无创给药(口服、外贴、直肠给药);按阶梯给药;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观察病人服药后反应并及时处理。(五项)

推荐吗非控释片为癌痛治疗的首选药物的优点:①吗啡控缓释片为口服制剂,方便患者服药;②止痛作用强,无天花板效应;③12小时持续止痛,能让病人按时服药,不影响病人正常的生活、工作和休息;④血液浓度稳定,不会造成病人成瘾。

哌替啶(杜冷丁)一般不将用于癌症疼痛治疗及慢性长期疼痛治疗的原因:哌替啶用于急性疼痛及短期疼痛的治疗效果显著,但一般不将哌替啶用于癌症疼痛治疗及慢性长期疼痛治疗,主要原因有二点:①哌替啶作用时间短,镇痛效果仅为吗啡的十分之一;②哌替啶的代谢产物中的去甲哌替啶具有神经毒性,且长期使用可以在体内蓄积,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如癫痫发作。肾功能不良时,尤其容易发生中毒症状。

总之,第一阶梯止痛药是以阿斯匹林为代表的非阿片类药物;第二阶梯止痛药以可待因为代表的弱阿片类药物;第三阶梯止痛是以吗啡为代表的强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药物可增强阿片类药物的效果,针对疼痛性质不同各阶段均可用辅助药物。

二、慢性非癌痛治疗原则

目前医学界将慢性疼痛的定义为:慢性疼痛导致病人抑郁和焦虑, 造成身心极大伤害, 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慢性非癌痛治疗的目的,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状。

治疗:WHO用于癌痛治疗的三阶梯镇痛原则同样适用于慢性非癌痛镇痛治疗,并强调药物(强阿片类)和非药物(包括理疗、针灸和心理治疗等)的综合治疗方法。

强效阿片类药物使用:临床大量资料表明,不论慢性非癌痛的病因如何,中、重度疼痛都可以使用强效阿片类药物治疗。强阿片类药物治疗伤害性疼痛疗效确切,相当一部分神经源性疼痛病人使用强阿片类药物症状可得到明确缓解(结石嵌顿、外伤),因此在其它常用治疗方法无效时,应考虑强阿片类药物治疗。

三、应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1、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规定,执业医师经有关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合格后,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资格。

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不按照规定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品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的,要追究责任,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3、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处方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针对医生的麻醉处方为淡红色)。

4、开具麻醉药品处方时应有病历记录。

5、未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擅自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药品处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给予警告, 暂停其执业活动, 造成严重后果的, 吊销其执业证书,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处方的调配人,核对人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进行核对,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原发症部吊销其执业证书。

6、医疗机构购买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只限于在本机构内临床使用。(卫生部卫医发(2005)438号文)。

7、麻醉药品注射剂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或者由医疗机构派医务人员出诊至患者家中使用(卫生部医发[2005]436号文)。

8、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处方为一次用量,其它剂型处方不得超过3日用量,控缓释剂处方不得超过7日用量(卫生部医发[2005]436号文)。

9、为癌痛、慢性中、重度癌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处方不得超过3日用量,其它剂型处方不得超过7日用量(卫生部卫发[2005]436号文)。

10、《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于2005年11月1日实施。目录中麻醉药品有121品种, 精神药品有130品种。

11、病人必须签署知情同意书。

癌痛规范化治疗试题1(1)

癌痛规化治疗试题(一) 一、选择题 1.对于吗啡个体化用药不正确的() A.由于样体差异大,剂量不应受推荐标准限制 B.对肝、肾功能不全或营养不良者,起始剂量不需减少 C.对不能口服吗啡者,可考虑经直肠、透皮等,最后考虑注射途径 D.剂量调整拟有效镇痛为参考 2.有关杜冷丁不正确的描述() A.杜冷丁又称哌替啶 B.代谢产物为去甲哌替啶 C.止痛强度为吗啡的 10 倍D.去甲哌替啶具有中枢神经毒性作用 E.去甲哌替啶半衰期是 13-14 小时3.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爆发性疼痛时,用缓释吗啡处理 B.吗啡在癌症疼痛治疗中的最常见副作用的便秘 C.如果吗啡未能完全控制疼痛,应该增加给药频率 D.吗啡镇痛剂量要受药典“极量”的限制 4.癌痛治疗不理想的原因是() A.医务人员普遍具有癌性镇痛知识,但病人怕吗啡成瘾? B.病人积极报告疼痛病史,认为癌性疼痛完全能控制? ?C.许多医生对癌性疼痛评估不足,缺乏相关知识? D.医药管理部门已经不对吗啡药品进行严格管理,癌症病人的吗啡处方量不需限制? ? 5.评估疼痛程度不正确的描述是(? ?) A.可以采用数字评分量表和视觉模拟量表? B. 2 种评估量表所记录的疼痛程度完全不一样? ? C.轻度疼痛:( 1-4 )/10? D.中度疼痛:(5-6 )/ 10? ?

E.重度疼痛:(7-10)/10 6. WHO 三阶梯癌痛治疗方案不正确的描述是(? ?) A.遵守2个基本原则? ? B.已经向全球推荐? ? C.可以使 90%癌症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缓解? ? D.具有简单、有效、合理的特点 7.吗啡镇痛的原则中不正确的描述是(? ?) A.注射途径是最后考虑的使用方法? ?B.吗啡剂量有极限,不能无限制增大剂量? ?C.按时给药可减少耐药性发生? ?D.口服吗啡经济简便,较注射更不容易产生依赖性?? 8.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如果镇痛药物用量已可能足够,仍不能控制疼痛,应评价病人是否存在情绪障碍? ?B.肿瘤患者最常见抑郁症或抑郁-焦虑症? ?C.协同应用抗抑郁剂必须减少吗啡剂量? ?D.苯二氮罩类是常用的抗焦虑剂 9.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美散痛效力弱,半衰期短,不易蓄积? ?B.曲马多系强阿片制剂,需控制性使用? ?C.杜冷丁是强阿片制剂,用于慢性疼痛安全方便? ?D.可待因是中枢性镇咳剂,一般不用于癌性镇痛? ?E.芬太尼针剂常用于镇痛泵 10.对哌替啶不正确的叙述是(? ?) A. 代谢产物容易蓄积而产生神经中毒症状? ? B.长期用于慢性疼痛或癌性疼痛属禁忌? ? C.适用于短时急性疼痛? ?D.对老年病人和肾功不全者,小剂量绝不会发生中毒现象? ? 二、判断题(正确则在括号内“√”,错在括号内“×”): 1.对癌症病人镇痛使用吗啡针剂,医师可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最多5天的处

慢性疼痛诊疗规范

慢性疼痛诊疗规范 一、慢性疼痛的概念 一种急性疾病过程或一次损伤的疼痛持续超过正常所需的治愈时间,或间隔几个月至几年复发,持续达1个月者称作慢性疼痛。因此急性疾病或损伤在治愈后1个月仍存在疼痛,就考虑是慢性痛。急性疼痛仅仅是一个症状,而慢性疼痛本身则是一种疾病,其在病因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症状学、生物学、心理学等方面与急性疼痛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两者的诊断和治疗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所以认识这些差异和区别,不仅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减少医源性并发症的发生。 慢性疼痛不仅对病人本人造成危害,而且影响到病人的生活、家庭乃至社会。慢性疼痛病人常合并精神方面的障碍,如抑郁和/或焦虑,这使慢性疼痛的诊疗和治疗更加复杂而困难。 二、慢性疼痛的诊疗原则 慢性疼痛总的诊疗原则是:明确诊断,综合治疗,安全有效。 (一)明确诊断 包括病因诊断、病理解剖学诊断、病理生理学诊断和症状诊断。病因诊断是最理想的临床诊断,致病因素大致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方面。 病理解剖学诊断的内容包括病变部位、范围、器官和组织以至细胞水平的病变性质。病理形态诊断并不意味着在临床上每个病人皆需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而多数是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等间接方法得出的。 病理生理学诊断是以各系统器官功能的改变以及机体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改变为基础的,功能的改变可以追溯到体内超微量物质的水平,检测手段的完善使许多功能改变获得了进一步的认识。 症状诊断是根据尚未查明原因的症状或体征提出的诊断,如上肢烧灼性痛等。此类诊断只是提供诊断方向,待原因查明时再做修正。因此症状诊断是初步诊断或印象。 (二)综合治疗 疼痛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神经阻滞疗法、小针刀疗法、手法矫治、药物疗法、理疗、针灸、枝川疗法等。针对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组合,发挥多种方法的各自优势,以取得最佳疗效和最小不良反应。 (三)安全有效 疼痛治疗必须由训练有素的专科医师治疗,治疗前准备充分,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紧密观察病人,注意及防治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治疗宜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 三、慢性疼痛的治疗 (一)明确诊断的内容 诊断是治疗的前提,治疗效果取决于诊断的正确与否,明确诊断的内容包括: 1.明确疼痛的原因,病变的性质;明确引起疼痛的原发病是属于肿瘤、损伤、炎症、畸形中的哪一种,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炎症是感染性的还是无菌性的;损伤是急性外伤还是慢性劳损。 2.明确病变的组织或器官 是在肌肉、筋膜、韧带、滑囊、关节、骨骼、神经、血管、内脏的哪一出或几处。 3.明确病变的部位和深浅

急性疼痛治疗

急性疼痛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 对急性疼痛的定义为:最近产生并可能持续时间较短的疼痛。急性疼痛通常与明确的损伤或疾病有关。慢性疼痛则为持续较长时间,通常是损伤愈合后仍然持续存在。临床上常见的急性疼痛包括手术后疼痛、创伤烧伤后疼痛、分娩痛、急性带状疱疹痛、心绞痛、胆绞痛、肾绞痛等。其中手术后疼痛是临床最常见和最需要麻醉医师处理的急性疼痛,随着无痛分娩技术的开展,分娩痛的治疗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资料,其他急性疼痛的治疗也逐渐在各级医院开展。本章将讨论急性疼痛的治疗。 一、急性疼痛治疗的意义 急性疼痛的病程虽短,但治疗意义十分重大。急性疼痛不仅造成患者的痛苦,还带来严重的心理生理损害,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恢复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增加致残率和死亡率。随着镇痛技术的发展,急性疼痛的治疗已经从以往的保守治疗改为积极主动治疗。保守治疗的方法是根据患者的需要给予肌注或静注镇痛药物,往往是患者已经是不能忍受疼痛时才给药。而积极主动的治疗则意味着最佳的疼痛控制方案、预先对患者教育、规范化的疼痛评估和监测、新的治疗模式,如患者自控镇痛(PCA) 、硬膜外镇痛、连续神经阻滞镇痛等。 事实证明,积极主动的治疗带来更佳的镇痛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更符合人道主义的要求。以术后镇痛为例,积极的手术后疼痛治疗可以使患者:缓解紧张情绪,降低围手术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敢于深呼吸和咳嗽,降低肺不张、肺感染的发生率;早期下床活动,降低下肢血栓的发生并有利于肠道恢复通气。术后镇痛还被认为可以增强患者免疫力、改善睡眠、促进机体的恢复。 与其他治疗手段相同,镇痛治疗也会带来一些不良作用,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等,从而影响了疼痛治疗的开展。疼痛治疗的障碍有时还来自外科医师或患者对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恐惧,以及担心影响恢复等。作为麻醉( 及其他科室) 临床医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积极治疗疼痛的重要意义,在疼痛治疗过程中树立积极主动的观念,在此基础上,才能充分与患者及外科医师沟通,争取理解和支持。 二、急性疼痛治疗的原则 尽管急性疼痛的原因有所不同,但其治疗有统一的基本原则,现归纳如下: 1 、重视对患者的教育和心理指导:患者的积极参与是取得良好镇痛效果的关键。疼痛患者往往伴随着焦虑、紧张情绪,以及对镇痛不良反应的担心。对患者的教育和沟通可以争取患者的配合,达到更为理想的疼痛治疗效果。如,一般手术前教育的内容包括告知手术的大致过程和术后疼痛的情况,使其了解术后一定程度的疼痛是无法避免的,但医师和护士会尽量帮助患者克服疼痛。让患者了解术后镇痛的意义和可能的风险,告知疼痛程度评估的方法,使其了解目前可以选择的疼痛治疗药物和方法,共同商定术后疼痛的治疗方案。 2 、加强随访和评估:要达到好的镇痛效果,就应及时评估疼痛程度的变化,观察镇痛的不良反应,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疼痛评估的方法宜简单,对急性疼痛而言,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量化记分办法,如视觉模拟评分(V AS) 、数字分级法(VNRS) 等,疼痛评分目前被称为第五生命体征。对患者的随访不应局限于疼痛本身,也应观察患者全身情况的变化。 3. 疼痛治疗宜尽早进行:疼痛一旦形成,其治疗更加困难。早期介入疼痛治疗十分必要。对术后疼痛的治疗,有人提出了超前镇痛(preemptive analgesia) 的观点,即伤害性刺激发生前给予镇痛治疗。尽管目前对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还有争议,但大家已接受急性疼痛早期应用镇痛技术,可能预防中枢致敏,提高镇痛效果。

慢性疼痛诊治指南

慢性疼痛诊治指南(讨论稿) 慢性疼痛诊治指南(讨论稿) 本指南的目的是优化疼痛控制,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痛苦和因疼痛导致的并发症,以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包括身体状态、精神状态、家庭、社会关系的维护和改善。本指南不是对疼痛患者提供的具体治疗方案,也不比较不 同治疗方法的相对效果。 一、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的5点基本要求 1、病史:包括一般内科病史和疼痛的发作、性质、强度、分布、持续时间、过程、情感变化及恶化和缓解因素。以及与疼痛伴随的症状(如运动、感觉和自主系统的变化)。并了解以前的诊断检查、治疗结果和目前的治疗。 2、体格检查:包括恰当而直接的神经、肌肉、骨骼检查,同时注意其他相关系统。不仅要对疼痛原因,还要对疼痛的影响(如身体状态下降)进行评估 和记录。 3、社会心理评估:包括目前的精神心理症状(如焦虑、抑郁或愤怒)精神紊 乱、人格特征或状态、应付机制及与疼痛的关系等。 4、体格检查一定要系统、全面、认真进行。在很多情况下,体征具有“金指 标”的作用。检查不全面、不到位,就可能遗漏重要体征。 5、具备慢性疼痛综合症的知识是进行慢性疼痛评估的必要先决条件。慢性疼痛综合症可与一个或多个器官系统的病理或功能失调相关也可与心理状态相关。另外,其他可伴发疼痛并类似疼痛综合症的内外科疾病相关知识也是必 须的。 [医 二、全面评估和制定治疗方案的6个基本要点: 1、疼痛是第五生命体征。临床对疾病的诊断与评价以及记录,应当客观、准确、直观、便捷。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是临床医生的基本功,是患者病情的主观和客观反映,病史是患者对疾病的主观反映,而体格检查是发现病症的客观表现,两者共同反映疾病最基本的情况,构成诊断的基本要素。 2、各项辅助检查,虽然也是病情的客观反映,但必须要与病史和检体资料相结合、相一致,这是疾病诊断的基本原则。违背了这个原则,就会导致诊断 错误。 3、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因此对疼痛程度的评价应相信病人的主诉,应尊重患者的评价和表达的自身疼痛程度,任何人都不能主观臆断。要询问病人的个人详细资料;了解有无外伤史;了解疼痛的性质、部位、放射范围及活动

急性疼痛考试题

急性疼痛考试题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头痛按发病机制分、、牵涉性头痛、紧张性头痛、脑膜刺激性头痛、神经炎性头痛。 2、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中约占57%。 3、高血压急症是指在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一般超过 mmHg),同时伴有进行性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功能急性损害的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急症包括、颅内出血(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子痫等。以往所谓的恶性高血压、高血压危象等均属于此范畴。 4、高血压急症通常表现为 ,伴有恶心呕吐,视力障碍和精神及神经方面异常改变。 5、高血压急症一般情况下,初始阶段(数分钟到1h内)血压控制的目标为平均动脉压的降低幅度不超过治疗前水平的 %。在随后的2~6h内将血压降至较安全水平,一般为 mmHg左右。 6、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 7、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典型表现为发作性,紧缩压榨感或压迫感、烧灼感,可向、下颌、颈、背、肩部或左前臂尺侧放射,呈间断性或持续性,伴有出汗、恶心、呼吸困难、窒息感、甚至晕厥,持续>10~20分钟,含不能完全缓解时常提示急性心肌梗塞。 8、病理性Q波是的Q波。 9、当有典型的缺血性胸痛症状或心电图动态改变而无升高时,可诊断为心绞痛。 10、稳定型心绞痛胸痛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等)所诱发,疼痛多发生于劳力或激动的当时。典型的心绞痛常在相似的条件下重复发生,并逐步加重,多在分钟内渐消失。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或舌下含用硝酸甘油能在几分钟内使之缓解。

癌痛规范化治疗试题

癌痛规化治疗试题(一) 一、选择题 1.对于吗啡个体化用药不正确得() A。由于样体差异大,剂量不应受推荐标准限制B.对肝、肾功能不全或营养不良者,起始剂量不需减少 C. 对不能口服吗啡者, 可考虑经直肠、透皮等, 最后考虑注射途径 D.剂量调整拟有效镇痛为参考 2.有关杜冷丁不正确得描述( ) A.杜冷丁又称哌替啶 B.代谢产物为去甲哌替啶C。止痛强度为吗啡得 10倍D。去甲哌替啶具有中枢神经毒性作用E。去甲哌替啶半衰期就是13-14 小时 3.以下描述正确得就是( ) A。爆发性疼痛时,用缓释吗啡处理 B.吗啡在癌症疼痛治疗中得最常见副作用得便秘 C.如果吗啡未能完全控制疼痛,应该增加给药频率 D.吗啡镇痛剂量要受药典“极量”得限制 4。癌痛治疗不理想得原因就是()?A.医务人员普遍具有癌性镇痛知识,但病人怕吗啡成瘾 B.病人积极报告疼痛病史,认为癌性疼痛完全能控制C.许多医生对癌性疼痛评估不足,缺乏相关知识 D。医药管理部门已经不对吗啡药品进行严格管理,癌症病人得吗啡处方量不需限制?5.评估疼痛程度不正确得描述就是()?A。可以采用数字评分量表与视觉模拟量表B、 2 种评估量表所记录得疼痛程度完全不一样 C.轻度疼痛:(1—4 )/10 D、中度疼痛:(5-6)/ 10 E.重度疼痛:(7-10)/10?6、 WHO 三阶梯癌痛治疗方案不正确得描述就

是() A.遵守2个基本原则 B.已经向全球推荐C。可以使90%癌症患者得疼痛得到有效缓解 D.具有简单、有效、合理得特点?7.吗啡镇痛得原则中不正确得描述就是()?A.注射途径就是最后考虑得使用方法B.吗啡剂量有极限,不能无限制增大剂量C.按时给药可减少耐药性发生D.口服吗啡经济简便,较注射更不容易产生依赖性 8.以下叙述不正确得就是()?A。如果镇痛药物用量已可能足够,仍不能控制疼痛,应评价病人就是否存在情绪障碍B.肿瘤患者最常见抑郁症或抑郁-焦虑症C。协同应用抗抑郁剂必须减少吗啡剂量D.苯二氮罩类就是常用得抗焦虑剂 9.以下叙述正确得就是() A。美散痛效力弱,半衰期短,不易蓄积 B.曲马多系强阿片制剂,需控制性使用C。杜冷丁就是强阿片制剂,用于慢性疼痛安全方便D。可待因就是中枢性镇咳剂,一般不用于癌性镇痛E。芬太尼针剂常用于镇痛泵 10.对哌替啶不正确得叙述就是( )?A、代谢产物容易蓄积而产生神经中毒症状 B.长期用于慢性疼痛或癌性疼痛属禁忌C.适用于短时急性疼痛 D.对老年病人与肾功不全者,小剂量绝不会发生中毒现象 二、判断题(正确则在括号内“√",错在括号内“×”): 1.对癌症病人镇痛使用吗啡针剂,医师可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最多5天得处?方剂量。()?2、《麻醉药品专用卡》使用期限为三个月。《印签卡》得有效期为三年。() 3。盐酸二氢埃托啡片就是一类镇痛药,只限于在二级以上医院内病人使用,门诊

慢性疼痛的治疗规范

慢性疼痛治疗规范 一、慢性疼痛的概念 一种急性疾病过程或一次损伤的疼痛持续超过正常所需的治愈时间,或间隔几个月至几年复发,持续达1个月者称作慢性疼痛。因此急性疾病或损伤在治愈后1个月仍存在疼痛,就考虑是慢性痛。急性疼痛仅仅是一个症状,而慢性疼痛本身则是一种疾病,其在病因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症状学、生物学、心理学等方面与急性疼痛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两者的诊断和治疗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所以认识这些差异和区别,不仅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减少医源性并发症的发生。 慢性疼痛不仅对病人本人造成危害,而且影响到病人的生活、家庭乃至社会。慢性疼痛病人常合并精神方面的障碍,如抑郁和/或焦虑,这使慢性疼痛的诊疗和治疗更加复杂而困难。 二、慢性疼痛的诊疗原则 慢性疼痛总的诊疗原则是:明确诊断,综合治疗,安全有效。 (一)明确诊断 包括病因诊断、病理解剖学诊断、病理生理学诊断和症状诊断。病因诊断是最理想的临床诊断,致病因素大致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方面。 病理解剖学诊断的内容包括病变部位、范围、器官和组织以至细胞水平的病变性质。病理形态诊断并不意味着在临床上每个病人皆需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而多数是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等间接方法得出的。 病理生理学诊断是以各系统器官功能的改变以及机体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改变为基础的,功能的改变可以追溯到体内超微量物质的水平,检测手段的完善使许多功能改变获得了进一步的认识。 症状诊断是根据尚未查明原因的症状或体征提出的诊断,如上肢烧灼性痛等。此类诊断只是提供诊断方向,待原因查明时再做修正。因此症状诊断是初步诊断或印象。 (二)综合治疗 疼痛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神经阻滞疗法、小针刀疗法、手法矫治、药物疗法、理疗、针灸、枝川疗法等。针对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组合,发挥多种方法的各自优势,以取得最佳疗效和最小不良反应。 (三)安全有效 疼痛治疗必须由训练有素的专科医师治疗,治疗前准备充分,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紧密观察病人,注意及防治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治疗宜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

疼痛的规范化管理

疼痛的规范化管理 规范化疼痛处理 (good pain management , GPM) 是近年来倡导的镇痛治疗新观念,惟有强调规范化才能有效提高疼痛的诊疗水平,减少疼痛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一、疼痛的规范化处理原则 ( 一 ) 明确治疗目的 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其中包括身体状态、精神状态、家庭、社会关系等的维护和改善。 ( 二 ) 疼痛的诊断及评估 1. 掌握正确的评估方法 疼痛 = 第五生命体征,将疼痛视为第五生命体征体现了对疼痛治疗的高度重视。临床上对疾病的评价和记录要求客观、准确、直观。便捷。对患者的初始评价内容包括: (1) 疼痛病史及疼痛对社会、职业、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影响。 (2) 既往接受的诊断评估方法、其他来源的咨询结果和结论以及手术和药物治疗史。 (3) 药物、精神疾病和物质滥用史,评估合并疾病或其他悄况。 (4) 有目的地进行体格检查。 (5) 疼痛程度评估。 由于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因此在进行疼痛强度的评价时应始终强调患者本人才是叙述自身疼痛的专家。任何人,包括经治医师和护理人员都不能主观臆断,越俎代庖。应该尊重患者评价和表达自身疼痛强度的权利。 2. 定期再评价 关于再评价的时间间隔,不同诊断、不同疼痛强度、以及不同治疗计划都有不同要求,但一般来讲,对慢性疼痛患者应该每个月至少进行 1 次评价,内容包括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 如主观疼痛评价、功能变化、生活质量、不良反应、情绪的改善 ) ,患者的依从性。如果患者接受强阿片类药物治疗,还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一些异常行为,例如囤积药物、多处方等,以防止药物的不良应用。必要时可请专家协助鉴别。而严格实施阿片类药物治疗与管理原则往往可以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 三 ) 制定治疗计划和目标 规范化疼痛处理的原则包括:有效消除疼痛,最大程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把疼痛及治疗带来的心理负担降到最低,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规范化治疗的关键是遵循用药和治疗原则。控制疼痛的标准是:数字评估法的疼痛强度 <3 或达到 0 ; 24 小时内突发性疼痛次数 <3 次; 24 小时内需要解救药的次数 <3 次。国外也有学者提出将睡眠时无痛、静止时无痛及活动时无痛作为疼痛控制标准。 治疗计划的制定需要考虑疼痛强度,疼痛类型、患者的基础健康状态、合并疾病以及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期望和对生活质量的要求。 要重视对不良反应的处理,镇痛药物与控制不良反应的药物应合理配伍,同等考虑。决不能等患者耐受不了时才考虑处理。此外,在疼痛治疗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心理、精神问题的识别与处理。. ( 四 ) 采取有效的治疗 包括采用多种形式综合疗法治疗疼痛。一般应以药物治疗为主,除此之外还有非药物疗法。药物疗法的主要镇痛药物为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抗炎药和阿片类药物。对于中、重度慢性非癌痛患者,采用其他常用镇痛方法无效时即可采用阿片类药物。对于需要使用强阿片类药物的慢性非癌

癌痛规范化治疗试题答案

癌痛规范化治疗试题答案 篇一:癌痛规范化治疗知识考题与答案(培训参考)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考试题 一,填空题 1、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癌症患者 的生活质量。初诊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为;晚期癌症患 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其中的患者为重度疼痛。 2、癌症疼痛评估应当遵循、、”评估的原则。 3、癌痛常规评估是指医护人员主动询问癌症患者有无疼 痛,常规评估疼痛病情,并进行相应的病历记录,应当在患 者入院后小时内完成。 4、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癌痛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南, 癌痛药物止痛治疗的五项基本原则是:、、、、。 5、癌痛应当采用综合治疗的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有效应用止痛治疗手段,持续、有效地消除疼痛,治疗方法包括:治疗、治疗和治疗。 6、短效阿片类药物用于爆发痛的解救治疗时,解救剂量为 前24小时用药总量的。 7、阿片类镇痛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存在较大个体差异,需

要逐渐调整剂量,以获得最佳用药剂量,此称为。 &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日限制剂量为:布洛芬mg/d,对 乙酰氨基酚mg/d,塞来昔布mg/d。 9、口服吗啡的大剂量标准是mg/d,超大剂量标准是mg/d。 10、初次使用阿片类药物止痛的患者,使用口服即释吗啡 片滴定的初始剂量为毫克/次。 11、某癌痛患者经疼痛评估,NRS评分为7分,需剂量滴定,予口服即释吗啡片10mg,60分钟再次NRS评分为7 分,需再给予口服吗啡片mg,若再次NRS评分为4分,需再给予口服吗啡片mg,若再次NRS评分为2分,需再给予口服吗啡片mg。二,选择题 1,癌痛的原因多样,大致可分为() A肿瘤相关性疼痛、抗肿瘤治疗相关性疼痛和非肿瘤因素 性疼痛; B肿瘤相关性疼痛和非肿瘤相关性疼痛; C肿瘤相关性疼痛和抗肿瘤治疗相关性疼痛。 2,疼痛按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A 伤害感受性疼痛及非伤害感受性疼痛 B神经病理性疼痛及非神经病理性疼痛 C伤害感受性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 3,癌痛量化评估通常使用

201X癌痛规范化治疗知识考题与答案

2016癌症疼痛诊疗规范考试题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6分) 1、癌症疼痛评估应当遵循“常规、量化、全 面、动态”评估的原则。 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痛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南, 癌痛药物止痛治疗的五项基本原则是:口服给药、 按阶梯用药 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注意具体细 节。 3、短效阿片类药物用于爆发痛的解救治疗时,解救剂量为前 24小时用药总量的 10%-20% 。 4、阿片类镇痛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存在较大个体差异,需要 逐渐调整剂量,以获得最佳用药剂量,此称为剂量滴 定。 5、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日限制剂量为:布洛芬2400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mg/d, 对乙酰氨基酚2000 mg/d,塞来昔布 400 mg/d。 6、口服吗啡的大剂量标准是 >300-599 mg/d, 超大剂量标准是 >600 mg/d。 7、初次使用阿片类药物止痛的患者,使用口服即释吗啡片滴 定的初始剂量为 5-15mg 毫克/次。 8、、为门(急)癌症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 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三日 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十五常用量; 其他剂型,处方不得超过七日用量。 9、疼痛是癌痛患者最常见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 量。初诊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为25%;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 发生率约为60%-80%;其中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 10、FDA对阿片耐受的定义为:已按时服用阿片类药物至少 一周以上,且每日总量至少为口服吗啡60 mg、羟考酮30 mg、 氢吗啡酮8 mg、羟吗啡酮25 mg或其他等效药物;用芬太尼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急性疼痛的治疗原则

急性疼痛的治疗原则 第一节成人术后镇痛 有效的缓解疼痛不仅有人道目的,更有显著的生理意义和社会意义、减轻病人痛苦使手术后循环、呼吸和胃肠道等器官因伤害性刺激导致的病理改变得到抑制,有助于减轻术后分解激素异常增高、高代谢反应和免疫异常,使恢复期更平稳、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还可有效减低慢性疼痛综合征的发生。 术后疼痛治疗目标是减轻和消除病人的疼痛和不适,使病人的躯体功能、舒适度和满意度提高,同时尽可能降低副作用和成本。 由于疼痛是病人的感觉,术后疼痛治疗必须考虑到个体因素,例如临床疾病、文化差异、年龄、性别的影响,并根据病人的认知加以评估。 有效的疼痛管理应包括一个有组织的急性疼痛管理团队,对病人家属和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使用规范的评估手段定期估疼痛并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满足具体病人的需要。 一、手术部位、手术类型和病人因素对疼痛的影响 相对而言,胸部和上腹部手术后疼痛比下腹部手术后疼痛严重,四肢手术疼痛较轻。但涉及大关节面和深部组织疼痛都较剧烈。 在上腹部手术中有人认为腹直肌切口比肋缘下横切口手术导致的疼痛更剧烈。不同类型手术疼痛的分级见表15-1,但对具体病人,仍应以VAS评分分值为准。 表15-1 不同类型手术疼痛的分级 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 下腹部:腹股沟疝、阑尾炎子宫切除胸部手术 下肢:静脉曲张下颌手术上腹部手术 腹腔镜手术髋、膝关节置换主动脉手术 对于轻到重度疼痛可酌情(需要能口服药物)采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其与曲马多合剂(氨酚曲马多),与非选择性NSAIDs,选择性COX2抑制剂的合剂。也可直接采用非选择性NSAIDs,选择性COX2抑制剂。外周神经或区域阻滞也常采用,需时可加弱阿片药或弱阿片药与对乙酰氨基酚的合剂,也可加用小剂量强阿片药。

癌痛、急性疼痛和重度慢性疼痛的规范化治疗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癌痛、急性疼痛和重度慢性疼痛的规范化治疗 癌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WHO将姑息治疗列为癌症治疗规划的四项重点之一。1990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提出“关于癌症病人三级止痛阶梯治疗方案”我国自90年代推行,并于1993年下达“癌症病人三阶梯止痛疗法指导原则”。 一、癌症病人三阶梯止痛疗法指导原则 癌痛患者常伴有躯体症状,如疲劳、失眠、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焦虑、恐惧、抑郁、孤独等,直接导致了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癌痛患者由于疼痛对日常生活、情绪、行走能力、工作、睡眠、社交、生活乐趣等七方面的干扰随疼痛程度的增加而加重,WHO提出的癌痛三阶梯止痛疗法虽在全球推广,且已证实了其安全性、有效性、简单性和可行性,但至今仍未普及到的全部癌痛患者受益。“消除疼痛是基本人权”,推行癌痛三阶梯止痛是医务人员的当务之急。1、治疗癌的目的 持续有效地消除癌痛,限制药物的不良反应,将癌痛及其治疗带来的心里负担降低到最低限度,最大限度地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2、癌痛的评估方法 ①数字分级法(NRS):数字分级法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 为无痛,10为剧痛,让患者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疼痛程度的数字。 程度分级标准:0无痛;1—3轻度疼痛;4—6中度疼痛;7—10重度疼痛。国际上通用。 ②根据主诉的程度分级法(VRS分法),分为4级。 0级:无疼痛 Ⅰ级(轻度疼痛):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无干扰。 Ⅱ级(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止痛药,睡眠受干扰。 Ⅲ级(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用止痛药,睡眠受严重干扰,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被动体位。 ③目测摸拟法(略) 3、三阶梯止痛原则 第一阶梯:非阿片类药物多指NSAID药物(非甾醇类止痛药物)。该类药物对轻度疼痛有肯定疗效,并可增强第二阶梯及第三阶梯止痛效果,延长对阿片类药物量增加的需求或减少用量,从而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但该类药有“天花板效应”。只能用一种不行就改为第二阶梯止痛药物。 第二阶梯:弱阿片类药品主要有可待因等该药对中度疼痛有良好的止痛效果,该类药物的安全使用剂量被有封顶效应的NSAID药物剂量所限,当癌痛不能消除时应改用第三阶梯止痛药物。 第三阶梯:强阿片类药品,主要有吗啡、芬太尼、美沙酮等,该类药物可选剂型多,且无“天花板效应”。只要能正确选择,按时给药,用量恰当并合理使用辅助药物,预防及治疗不良反应,90%以上中,重度癌痛患者可消除疼痛。 4、合理用药的几个原则 合理处方原则:对病人用药正确、剂量适当、治疗期限合理而且用药产生的危害性极小。 三阶梯止痛给药原则:无创给药(口服、外贴、直肠给药);按阶梯给药;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观察病人服药后反应并及时处理。(五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