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一、建立可靠和有效的评估工具,全面评估患者跌倒坠床风险:

(一)门、急诊患者:门诊所有工作人员从患者进入医院起,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

跌倒的风险,尤其对高龄、步态不稳、有头晕/眩晕、孕妇等应视为跌倒坠床的高危患

者。

(二)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初始评估:凡新入院患者的初次护理评估中必须包括对

患者进行Morse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预防跌倒坠床风险的宣教,与患

者或家属签署《防跌倒坠床安全告知协议书》,并做好记录,需在患者入院2小时内完成

评估。

(三)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再次评估:

1、高风险患者(≥45分)需每日白班进行再评估;

2、无风险及低风险患者(<45分)每周进行一次再评估。

(四)有以下情况需再次评估:

1、病情变化,如手术前后、疼痛、意识、活动、自我照护能力等改变时;

2、使用影响意识、活动、易导致跌倒的药物;

3、转病区后;

4、发生跌倒事件后;

5、特殊检查治疗后;

6、自动列为高风险患者/患儿解除后。

(五)自动列为高风险患者包括:中深度镇静及手术后(局麻除外)的麻醉过程及复

苏后6小时、产妇产后24小时内、步态不稳、肢体无力、晚期妊娠、重度贫血、视物不

清、意识障碍、头晕、眩晕、精神状态差。

二、制定并落实预防患者跌倒坠床的防范措施:

(一)在门诊洗手间、楼梯及扶梯旁等易致跌倒的位置安放公示宣传牌,内容包括有

跌倒风险的高危人群,以及采取哪些措施可以预防跌倒的发生等,以警示全体工作人员、

患者及家属,防止跌倒事件发生。

(二)医院所有工作人员发现有跌倒风险的高危患者,都有责任给予告知与帮助,根

据需要联系病员服务中心,协助准备轮椅等相关预防跌倒的措施,预防跌倒的发生,保障

患者的安全。

(三)对评估有跌倒坠床高风险的住院患者,责任护士负责通知主管医生,并严格交

接班(包括晨间医护交班及护士各班次之间的交接班)。

(四)有跌倒坠床风险的住院患者应尽量安排在靠近护士站的床位,呼叫器等物品放

在患者易取位置,卧床时加用护栏,避免用力倚靠床挡,离床活动时应有人陪护。126

(五)有跌倒坠床风险的患者予以佩戴相应标识,住院患者床头放置跌倒坠床高危标

识牌,并告知患者和家属。

(六)躁动严重的患者应留陪人,并对陪人进行预防跌倒坠床的培训与教育,教会患

者及家属床档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时加强巡视。

(七)对因用药或病情导致头晕目眩的患者、夜间如厕次数多的患者或身体虚弱无家

属陪伴的患者应增加巡视次数。

(八)医院所有带轮子的床、椅、桌、车等都要有锁定装置,使用前应检查锁定装置

功能是否正常,病床高度调整适宜。

(九)创建安全有序的就诊环境。

(十)加强相关培训,提高全院职工包括医护人员、行政后勤人员、保洁人员、保安

等所有人员对预防患者跌倒坠床的重视。

(十一)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让患者和家属主动参与跌倒坠床事件的预防。

三、严密监控患者跌倒坠床事件,一旦发生跌倒坠床,积极采取处理措施:(一)护士应及时赶到现场并通知医生,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

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本着患者安全第一的原则,与医

生一起迅速采取救助措施。

(二)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及心理情况,发现变化,及时

向医生汇报并协助处理。

(三)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及应急处理过程,认真做好交接班。

(四)责任护士按照不良事件上报流程及要求及时登录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填写“患

者跌倒坠床不良事件上报表”上报护士长,护士长进行逐级上报。

(五)护士长于发生不良事件7天内组织科室人员对跌倒坠床事件认真讨论,分析原

因,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六)科主任、护士长要定期对员工,包括新入职的员工进行预防跌倒坠床的培训,

医护人员要及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预防跌倒坠床的宣传教育。

(七)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对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并报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批准后由相关部门执行。

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防范管理制度

压力性损伤是指位于骨隆突处,医疗或其他器械下的皮肤和/或软组织的局部损伤。

一、建立可靠和有效的评估工具,全面评估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

(一)医务人员从接诊患者起,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尤其

对高龄、营养不良、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强迫体位等应视为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高危患

者。

(二)所有患者入院或转入后 2 小时内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压力性损伤风险初始评

估,填写《压力性损伤Braden Scale》风险评分表,评分表随病历归档。评分≤16 分的患

者为压力性损伤风险的高危患者。

(三)通过评分评估为压力性损伤高风险的患者及有外带压力性损伤的患者,要记录

相关信息,由责任护士告知患者及家属,填写《压力性损伤风险教育知情同意书》,家属

签字,同时每月填写《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表》、《住院患者压力性损

伤登记表》、《压力性损伤上报表》,电子版每月 3 号前交各组长。

(四)评估时间及频次:患者入院或转入 2 小时内初次评估;针对初次评估结果:>

16 分,每周评估 1 次;10~16 分,每天评估 1 次;≤9 分,班班评估。如评分无变化,不

需要每次家属签字;如评分显示加重,责任护士必须向患者及家属交待,重新填写《压力

性损伤风险教育知情同意书》,让家属签字;患者有特殊情况和病情变化(如手术等)时

随时评估。

(五)患者转科时《压力性损伤风险教育知情同意书》随护理记录一并移交新科室。

二、压力性损伤上报及管理措施

(一)一旦出现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责任护士及时对患者进行全身皮肤状况全面评

估,立即向护士长汇报,并将评估结果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清楚,让患者及家属在《压力性

损伤风险教育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二)护士长在24 小时内查看患者,组织护士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周密的

护理计划。

(三)护理部或医院伤口造口管理委员会成员在48 小时内对科室上报的每位压力性

损伤高危患者进行现场查房和指导,并做好记录,修正护理计划,以全面提高患者的护理

质量,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四)责任护士根据护理计划,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将压力性损伤的

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五)如科室出现压力性损伤或有外带压力性损伤者,由责任护士告知护理单元护士

长,护士长连同科室联络员24 小时内共同讨论制定相应护理计划,并填写《压力性损伤

上报表》,观察跟踪并记录压力性损伤情况。

128

(六)科室护理质控小组把压力性损伤护理纳入护理质量管理的范畴,从而进行有效

的护理质量监督。

(七)做好分片区管理,实施责任区负责制:各组长整理《压力性损伤上报表》,整

合《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登记表》、《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表》后每月

10 号前交伤口造口专业护理委员负责人处,负责人整理汇总全院数据,归纳总结出全院

《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表》,每月15号前交护理部。

(八)遇到疑难病例,在本科室范围内无法解决,应及时申请会诊。本科室护士长或

联络员跟踪、随访转归情况并记录。

三、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措施

(一)明确压力性损伤高危因素:长期卧床患者不能自行翻身者;大小便失禁或多

汗、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的刺激、使皮肤抵抗力降低者;高热、年老体弱、营养不良、

恶病质等。

(二)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卧气垫床,鼓励和帮助患者经常翻身,每2 小时一次,翻

身时避免推拖拉等动作,石膏、夹板患者衬好内垫。

(三)认真交接班:每班检查受压部位,根据病情做好压力性损伤的预防。

(四)避免局部皮肤受刺激,床单位应保持平整无皱褶、清洁干燥无渣屑,对大小便

失禁者更应注意保持皮肤的干燥和床单位的整洁,局部用温水清洗,使用便盆时防止擦

伤。

(五)增加营养:高蛋白饮食,不能进食者,予以鼻饲或静脉补充营

养。

四、掌握正确的压力性损伤处理方法

(一)1、 2 期:悬空受压处,避免再度受压,可使用水胶体敷料或泡沫敷料,如有水

泡可酌情穿破。

(二)3、4 期:压力性损伤的深度取决于其解剖位置,例如:鼻、耳、枕部、足踝部

因缺乏皮下组织,可能表现为表浅溃疡。此期压力性损伤也可以深及肌肉和/或筋膜、肌

腱、关节囊,严重时可导致骨髓炎。注意保护创面,促进上皮生长。创面有感染者,按外

科换药法处理创面,保持引流通畅,可取创面分泌物送检,做细菌培养加药敏,控制感

染,加强支持治疗,促进创面愈合。可采用自溶性、机械性或手术等清创方法清除坏死组

织,然后使用促进肉芽生长的敷料,保持创面湿性环境,加快愈合。(三)深部组织损伤及不可分期阶段均需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和/或焦痂,暴露出创面

基底可帮助确定其实际深度和分期。清创前通常渗液较少,甚至干燥,痂下感染时可出现

溢脓、恶臭。应当注意的是,踝部或足跟部稳定的焦痂(干燥、黏附牢固、完整且无发红

或波动),相当于机体自然的(或生物的)屏障,不应去除。局部清创后根据创面情况决

定敷料的种类。

五、严格执行院内会诊制度

(一)凡遇到疑难病例,在本科室范围内无法解决的压力性损伤护理问题,应及时申

129

请会诊。会诊由责任护士提出,经护理单元护士长同意,填写护理会诊单并签名。

(二)应邀会诊人员由护理部领导、科护士长、伤口造口专业护理委员会成员及相关

科室护理专家组成。

(三)会诊时限要求:急诊会诊应邀人员必须随请随到,科间会诊应邀人员要在48

小时内完成,并填写会诊记录。

(四)对于有可能形成难免压力性损伤的病例,由护理单元护士长提出会诊申请,由

伤口造口专业护理委员会至少两名成员会诊确定,并填写定性会诊表。(五)造口、伤口治疗师及组长现场指导处理。复杂处理前需事先得到主管医生的同

意。随访监控疑难伤口、压力性损伤、造口并发症的发展进程,直

至其愈合或病房护士掌

握其正确处理方法。

(六)院内会诊:由护士长提出,经护理部同意,并确定会诊时间,通知有关科室人

员参加。会诊中,要详细记录,发扬学术民主,充分讨论,明确提出会诊意见,主持人要

进行小结,认真组织实施相应措施。

130

4.5 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防范管理制度

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防范管理制度

一、定义及相关概念

(一)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 UEX)又称意外拔管(Accidental Extubation, AE),指任何意外发生的或被患者有意造成的拔管。其实质是指医护人员非

计划范畴内的拔管。

(二)导管分类:依据拔管对患者病情或预后影响程度可将导管分为高危导管和非高

危导管。

1、高危导管: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发生后导致患者生命危

险或病情加重的导管,如气管导管、胸导管、T 管、脑室引流管和动静脉置管等;另外根

据疾病和手术的特点列出专科高危导管,如胃和食道术后的胃管及鼻肠管、前列腺及术后

的尿管等。

2、非高危导管:UEX 发生后不会导致患者生命危险或对病情影响不大的导管,如普

通导尿管、普通吸氧管、普通胃管等。

二、评估工具及风险分级

(一)所有带管患者入院或转入后 2 小时内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风险初始评估,填

写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单(见附表1)。评分≥15 分的患者为导管滑脱高度风险患者。

(二)评估时间及频次:对留置各种管路的住院患者,责任护士均应进行风险初始评

估:评分<10 分的患者为导管滑脱低度风险患者,床头放置“防脱管低危”警示牌,没有病

情变化无需再评;评分11~14 分的患者为导管滑脱中度风险患者,床头放置“防脱管中

危”警示牌,每周至少评估 1 次;评分≥15 分的患者为导管滑脱高度风险患者,每24 小时

评估 1 次,床头放置“防脱管高危”警示牌,同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患者有特殊情况和

病情变化时应随时评估。

(三)患者转科时此表随护理记录一并移交新科室继续填写记录。

三、制定非计划拔管风险防范措施

(一)非计划拔管风险防范管理措施

1、一旦出现非计划拔管高危患者,责任护士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立即向护

士长汇报,并将评估结果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清楚,告知患者根据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表患

者得分处于哪一种危险状态,引起家属重视。

2、护士长在24 小时内查看患者,组织护士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周密的护理

计划。

3、责任护士根据护理计划,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将非计划脱管发生

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4、科室护理质控小组把管路的护理纳入护理质量管理的范畴,从而进行有效的护理

131

质量监督。

(二)非计划拔管的预防措施

1、各种管路均应妥善固定,根据管路特点和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管路固定敷

料,保证连接处连接紧密。

2、做好管路标识:患者置管后,并在标识贴上填写管道名称、置管日期、置管长度

等信息,如标识出现污染或破损,应及时更换。

3、做好管路护理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及家属留置导管的目的和重要性,保护导管、

防止意外脱出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达到患者及家属知晓相关内容并配合。

4、护理人员为患者翻身、移动时,做好管路的保护,避免过度牵拉。

5、做好管路观察和护理并做好记录。

6、合理用药、有效约束:对于意识障碍、烦躁不安、术后麻醉未清醒、语言表达不

清的高龄患者或对导管极不耐受患者,必要时给予有效约束,注意观察约束部位皮肤情

况。遵医嘱正确合理应用镇静剂,并进行镇静评分,选择合适镇静方案,达到理想的镇静

水平。

四、非计划拔管的登记上报

(一)发生非计划拔管后,要遵照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

对患者身体健康损害或将损害降至最低。

(二)当事人需上报护士长并登录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进行上报,护士长审核后报

总护士长,总护士长审核后上报护理部。

(三)护士长要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提高认识,不断改进工作。(四)发生非计划拔管的科室或个人,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五)护理部组织有关护理专家,进行分析。

坠床与跌倒报告制度及防范措施及流程

坠床与跌倒报告制度及防范措施 (一)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档,并有家属陪伴。 (二)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三)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四)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 (五)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六)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或跌倒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 (七)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护士长。 (八)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九)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处理程序】 做好安全防范→发生坠床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做好交接班 【上报程序】 发生坠床/跌倒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上报护士长→护士长根据情况逐级上报 1.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使用信号灯告诉医护职员,给夺必要的从事办法。 2.共同大夫对患者进行查抄,依照伤情采取必要的抢救办法,并实时上报护士长。 3.增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外缜密观察病情变迁,发现病情变迁,实时向大夫报告叨教。 跌倒(坠床)报告制度与防范措施 1、加强护理人员教育和培训,增强对高危患者评估及预防策略的意识。 2、建立患者跌倒(坠床)预防及处理流程。 3、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包括跌倒危险、最大伤害及安全活动注意事项方面的教育。指导高危患者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 4、入院指导明确,让患者熟悉床单位和病房的设置,知道如何得到援助。 5、通过示范确定患者及家属能正确使用呼叫系统。 6、指导家属将床周围的用品整理好,保持走道畅通无障碍。

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患者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1、加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存在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其中包括: (1)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的患者; (2)体质虚弱,需搀扶行走或坐轮椅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且无人看护患者;年老和婴幼儿无约束或无效约束患者; (3)服用特殊药物,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已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 (4)病室地面潮湿或有积水未设防滑标志等; (5)患者穿的鞋底易滑跌等; 2、对具有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护士应对病人或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3、对有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的患者,需实施逐级上报和监控。 4、加强病情观察及预防跌倒、坠床措施的落实,并加以记录。 5、各护理单元对已发生“患者坠床、跌倒”事件的,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并向护理部汇报备案。

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1.根据《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住院患者是否存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如存在危险因素,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床头挂“防坠床”标识牌,并做好交接班,评估总分值≥5分者确定为重点监控对象报告护士长。 2.提供安全就医环境,易跌倒处放置醒目防跌倒的警示牌等。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对新入院患者进行安全教育,易跌倒患者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3.对跌倒、坠床中、高危患者重点巡视并做好床旁交接班,做到班班重视。 4.对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使用床栏并有家属陪伴。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5.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有需要让护士帮助。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呼叫系统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6.一旦患者不慎跌倒或坠床时,即按应急预案处理并及时通知医师,配合医师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护士长。填写《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登记表》,逐级上报,一般24小时内上报,严重者应立即报告。 7.护士长要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分析发生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和

跌倒坠床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置预案工作流程

跌倒坠床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置预案工作流程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文件名称: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置预案与工作流程文件编号: 起草部门:护理部起草人:王瑛审定人:王瑛 发行日期: 2016/5/24 变更原因:版本号:2016 2.依据: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版)实施细则》《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3.范围:临床科室 4.责任者:王瑛 5.规定内容: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置预案与工作流程 患者坠床或跌倒防范报告与伤情认定制度和程序 一、患者坠床或跌倒,护士立即奔赴现场,同时马上通知医生,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如病情允许,将患者移至抢救室或病床上。 二、发生坠床或跌倒后,当班护士应立即口头报告值班医师、护士长、科主任,由护士长报告护理部、护理部报分管院长,夜间上报院总值班。护士长24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并上报护理部。 三、若造成严重后果的报告时限不超过6小时,当事科室应在6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护理部于抢救或紧急处理措施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 四、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将损害降至最低,医务科组织相关科室专家进行抢救、会诊等工作。

五、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的患者,根据摔伤的部位和伤情,采取相应的搬运措施等,并通知骨科专家会诊。 六、摔伤头部,出现意识障碍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时,应立即将患者轻抬至病床上,严密观察神智、瞳孔、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并通知脑外科专家会诊。 七、必要时,作CT、放射检查。 八、值班人员向上级领导汇报,同时协助医生通知家属。 九、及时、准确地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患者坠床或跌倒的紧急预案与处理程序 【应急预案】 患者由于对医院环境的不熟悉、对住院生活的不习惯以及疾病的原因,行动不便等情况下易发生坠床或跌伤。在护理工作中积极防范,以满足安全需要,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生物、心理社会环境。 1、对意识不清、躁动不安、偏瘫患者及婴幼儿应使用床档或约束带等保护具进行保护,以防坠床的发生。 2、对老年体弱、活动不便或长期卧床、初次下床活动的患者应注意搀扶,防止跌到。 3、病室地面应注意保持干燥、整洁、物品放置稳妥,夜间开地灯。 4、通道、楼梯等出口处应避免堆放杂物,防止发生撞伤、跌倒。在各病房区设防跌倒标识。 5、走廊、厕所地面作防滑处理,设置呼叫系统,以利患者必要时使用。

跌倒坠床整改措施(共4篇)

跌倒坠床整改措施(共4篇) 跌倒坠床整改措施(共4篇) 第1篇跌倒的整改措施跌倒的整改措施篇1跌倒预防措施跌 倒预防措施.预防病人跌倒/坠床管理制度跌倒预防措施 一.环境保护措施 1.病房内有充足的光线。 2.地板干净.不潮湿。 3.危险环境有警示标识。 4.有潜在危险的障碍物要移开。 二.有高危跌倒/坠床患者的标识。 三.锁好床.轮椅.便椅的轮子,确保其安全。 四.睡觉时请将床栏拉起,离床活动时应有人陪护。 五.呼叫器放于患者易取位置。六.避免穿大小不合适的鞋及 长短不合适的裤子,鞋底应防滑。七.引导患者熟悉病房环境。八.当患者头晕时,确保其在床上休息。九.及时回应患者的呼叫。. 定时进行巡视,教会患者使用合适的助行器具。 一.必要时使用合适的身体约束,以使跌倒/坠床的可能减至 最小。 预防病人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1.高危性跌倒/坠床病人(评分4分)入院或转入24小时内 由责任护士评估记录一次;以后常规每周评估记录一次。

2.病情改变(如意识.肢体活动改变)由责任护士即刻重新评估。 3.评估4分,列为护理问题高危性伤害/跌倒,做好健康,交待防跌倒/坠床注意事项并在护理记录单上体现,病床边挂标识牌,做好交接班。 4.首次评分4分,报告科室护士长,护士长进行复评并签名,指导护士加强病人管理,定期巡视病人,了解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5.请病人或家属在预防病人跌倒/坠床告知书上签名,要求同住院须知签名。 6.发生跌倒/坠床的处理科室立即采取处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准确记录,按伤情逐级报告主管医生.护士长.科主任;24小时内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夜间报告值班护士长,白天报告护理部,并检查指导处理。护理部组织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7.患者转科时将评分表随病历一同转交至对方科室并进行当面交接班。 8.患者出院.死亡后,住院病人跌倒/坠床危险因子评估表及告知书放入病历存档。住院病人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 1.最近一年曾有不明原因跌倒/坠床1分 2.意识障碍(意识丧失,癫痫史,意识混乱,无方向感)1分 3.视力障碍1分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流程防范措施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制度 一、加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存在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其中包括: 1、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的患者; 2、体质虚弱、需搀扶行走或坐轮椅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且无专人看护患者;年老和婴幼儿无约束或无效约束患者; 3、服用特殊药物、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 4、病室地面潮湿或有积水未设防滑标志等; 5、患者穿的鞋底易滑跌等; 二、对具有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护士应对病人或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三、对有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的患者,需实施逐级上报和监控。 四、加强病情观察,及预防跌倒、坠床措施的落实,并加以记录。 各护理单元对已发生“患者坠床、跌倒”事件的,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科护士长,并向护理部汇报备案。 xx县人民医院护理部 2012年9月制定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工作流程

二、预案 1.按护理部标准,新病人入院时,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根据《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2.护士在护理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的患者,及无陪伴的3岁以下婴幼儿时必须用床栏或约束带保护,床尾挂标识,并做好交班。 3.做好安全宣教工作,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护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行走时应由家属或护士(按铃呼叫护士)陪伴,如需沐浴必须在家属陪伴下进行。 4.给婴儿测体重和沐浴时,护士必须守护在旁,不得擅自离开。 5.必要时开启陪护证,先告知家属留院陪护。 6.做好入院宣教,告知病人住院期间、起床活动时穿防滑鞋。外出检查有专人陪同,检查前更换外出鞋,行动不便者准备轮椅。 7.夜间应开启地灯,保持病室、走廊和地面清洁、干燥、平整、完好、通道内不随便堆放物品,以免影响人、车通行。工勤人员拖地或打蜡后应放置“小心地滑”的警示牌。8.中夜班加强巡视,必要时为病人准备床栏并拉起。 9.对服用特殊药物者(如安眠药、降糖药、降压药等),加强观察。 10.一旦患者出现跌倒、坠床等事件,应及时通知医师,并遵医嘱落实各项治疗和护理。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1、加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存在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其中包括: (1)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的患者;(2)体质虚弱、需搀扶行走或坐轮椅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且无专人看护患者;年老无约束或无效约束患者; (3)服用特殊药物、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 (4)病室地面潮湿或有积水未设防滑标志等; (5)患者穿的鞋底易滑跌等; 2、对具有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护士应对病人或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3、对有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的患者,需实施逐级上报和监控。 4、加强病情观察及预防跌倒、坠床措施的落实,并加以记录。 5、各护理单元对已发生“患者坠床、跌倒”事件的,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科护士长,并向业务部、护理部汇报备案。 6、防范患者坠床、跌倒的报告及处理预案 (1)按护理部标准,新病人入院时,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根据《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2)护士在护理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的患者,床尾挂标识,并做好交班。 (3)做好安全宣教工作,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护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行走时应由护士陪伴下进行。 (5)必要时开启陪护证,先告知家属留院陪护(开放病区)。 (6)做好入院宣教,告知病人住院期间、起床活动时穿防滑鞋。外出检查有专人陪同,检查前更换外出鞋,行动不便者准备轮椅。

跌倒坠床防范及管理制度

跌倒/坠床防范及管理制度 一、跌倒/坠床防范制度 1.所有患者入院或转科时,由责任护士对其进行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以确定其是否为高危跌倒/坠床患者。向高风险患者及家属做好安全宣教工作,留陪伴并签名(ICU和科内集中病房除外)。住院期间,责任护士应根据患者病情及自理能力变化,对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实施动态评估。 2.在高风险患者床头作好防跌倒/坠床标识,让患者及家属知晓其警示意义,便于患者活动时家属及护士给予协助,向患者及家属发放相关宣传资料。 3.保持周围环境安全,病房内有充足的光线,地板干净无水渍,病房内和通道不应堆放杂物。 4.将病房呼叫铃放在患者随手可及之处,并教会患者及家属使用,将患者的生活用品放在容易拿取的地方。 5.固定好床、轮椅的轮子,确保其安全性。在走廊及厕所设扶手杆,厕所配备呼叫器和防滑垫,体能虚弱患者应尽量使用座便器。 6.指导患者避免穿不合适的衣裤和大小不合适的鞋,必要时使用合适的助行器等辅助用具,以协助其活动。 7.患者卧床时应加床栏防护,要留陪伴护理,对意识不清或烦躁不安的患者必要时用约束带约束并请患者家属签字。 8.对活动能力受限的患者,护士应指导其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同时要指导患者缓慢起卧、活动,并协助患者变换体位。 9.合理用药,与医生协商尽可能限制同时使用多种影响意识和活动的药物。 10.对服用镇静、催眠药的患者,未完全清醒时限制下床活动。应用降糖、降压及利尿药物的患者,告知其注意用药反应。服用导泻剂的患者应经常观察其排泄需要,协助安全入厕。 二、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1.患者入院或转科时,由责任护士对其进行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并填写《住院患者跌倒/坠床评估及护理措施计划表》。评分<4分者,每周评估一次,直至出院。 2.评分≥4分,为高风险跌倒/坠床患者,由护患双方共同确认,必须留陪伴看护(ICU 和科内集中病房除外),请患者或家属在《住院患者跌倒/坠床评估及护理措施计划表》上签名,做好健康教育,发放相关宣教资料,于床头作好防跌倒/坠床警示标识。 3.将高风险患者24小时内报告科室护士长,护士长(或护士长助理)进行复评并签名。 4.责任护士每天对所管高风险患者进行评估、宣教并记录;护士长(或护士长助理)每天进行查看、宣教并记录;各班对高风险患者进行交接、宣教并记录。

跌倒坠床报告制度

长宁县中医医院 患者坠床与跌倒报告制度及防范措施 1.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挡,并有家属陪伴。 2.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姓约束,但要注重动做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3.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件,如有须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4.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做,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 5.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6.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或跌倒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 7.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及护理。 8.及时上报护士长,由护士长在12小时内填写不良事件报告单上交护理部。护理部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9.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10.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附一:坠床处理流程 患者发生坠床 护士立即赶到 通知医生 查看受伤情况 判断病情 采取急救措施 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准确记录 做好交接班 附二:发生坠床/跌倒上报流程 发生坠床/跌倒 护士立即赶到 通知医生

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 采取急救措施 上报护士长 护士长根据情况逐级上报 长宁县中医医院 患者跌倒(坠床)防范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对高危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切实有效地防范与减少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跌倒(坠床)防范制度与措施如下: 1、加强护理人员教育和培训,增强对高危患者评估及预防策略的意识。 2、建立患者跌倒(坠床)预防及处理流程。 3、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包括跌倒危险、最大伤害及安全活动注意事项方面的教育。指导高危患者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 4、入院指导明确,让患者熟悉床单位和病房的设置,知道如何得到援助。 5、通过示范确定患者及家属能正确使用呼叫系统。 6、指导家属将床周围的用品整理好,保持走道畅通无障碍。 7、提供光线良好的活动环境。夜晚巡视高危患者时,不要让病房太暗,打开夜灯或卫生间的灯。 8、将常用物品置放于病人视野内且易于拿取的范围内。便器应倒空并置于适当位置。 9、责任护士或夜班护士对有高危情况(有跌倒史、意识障碍、65岁以上老年人、服用镇静剂、降压药等)的入院病人按跌倒评分表进行评分,评分大于4分填写评分表,护理文书中有记录,提示患者有跌倒的危险性,落实预防措施。并根据病人情况进行动态评估持续追踪,强化教育。 10、将评估情况告知家属并签名,留陪护监管。发放健康处方,做好相关指导。 11、注意环境安全,走廊和洗手间设防滑标记。 12、教会轮椅、助行器的使用方式,使用轮椅或上下床注意脚轮的固定,患者下床应搀扶。 13、高危患者卧床需拉起离家属远侧的栏杆,勿拉起两侧栏杆,以免妨碍患者离床活动。但对于意识不清、麻醉后未清醒及年老者等,应拉起两侧床栏且固定好。 14、在住院一览卡右上角做好三角标记(黄色),床头卡上插警示标志,在提示栏内写清高危患者床号。 15、做好高危跌倒患者的交接班工作。每周进行再次评估,记录评分情况和有无意外发生,直至高危解除或病人出院、死亡。跌倒高危评分表保管于病历中。 16、护士长每周抽查高危病人2人、非高危病人2人,查有无漏报情况及护理措施落实情况。

儿科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儿科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1. 入院时护士告知患儿家属看管好自己的宝宝,注意不要在病房及走廊倒水,防止患儿不慎跌倒。责任护士对新入院病人做好入院风险评估,做好家长的安全教育。 2. 加强健康宣教:注意不得让患儿单独留在病床,以免发生坠床的危险。告知家长患儿有跌倒坠床的危险,需要24小时陪伴。 3. 教会家长床栏的正确使用方法,经常检查并保持床栏功能的完整 性,时刻保持一侧(无家长侧)床栏拉起。对于意识不清的患儿使用床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对于意识不清的患儿使用床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4. 病房悬挂【防坠床、放跌倒】醒目标示; 5. 嘱咐家长为患儿穿合脚的防滑鞋,切勿打赤脚,着硬底鞋、慎穿拖鞋。 6. 严禁奔跑、嬉闹。 7. 需服用镇静剂的患儿应告知家长其注意事项,加强看护。 8. 保证良好的环境病房内光线充足,照明良好,夜间保持地灯开启状态,床头挂防跌倒坠床警示牌; 9. 保持地面清洁干燥,人行通道通畅;拖地应尽量避开患儿活动的高峰期,并用干拖把及时拖干积水和油质、湿滑处放置醒目的防滑告示牌、卫生间配置防滑地垫,安装扶手.

10. 告知家长使用床头呼叫器,并将呼叫器至于随手可及的位置。对于达到一定年龄的患儿需要任何协助而家属又不在身旁时,请按呼叫铃通知护士。 11. 物品应尽量收入柜内,保持走道通畅。将生活用品放在患儿容易取到的地方. 12?入厕时请缓慢蹲下,缓慢站起,专人陪同,有紧急情况,及时通知护理人员。 13. 患儿外出检查使用轮椅、平车时系好安全带,并全程护送。 14. 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增强责任心尤其针对低年资护士,强化临床理论知识,进行防跌倒坠床知识培训,定期考核;护理部及科室组织跌倒坠床专题研讨,通过案例学习与讨论分享,让护士充分了解跌倒坠床发生的危险因素。加强责任心观念的培养,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具体到每一个细节,加强病房巡视,发现有潜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应及时制止。

患者坠床跌倒风险评估表

患者跌倒/坠床风险护理评估表 科室: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 跌倒或坠床 评估内容分值评估标准分值标准分 评估日期精神状况 3分 昏睡或昏迷 1 嗜睡 2 意识模糊或躁动或谵妄或痴呆 3 活动情况 4分 仅能床上活动 2 行走需要帮助或使用辅助工具 或步态不稳或站立时平衡障碍 4 年龄因素 2分﹥60岁或﹤12岁 2 疾病因素 3分 □低血压(包括体位性低血压) □眩晕症□帕金□森综合症 □癫痫发作□贫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严重营养不良□关节疾病 患一种疾病 患两种及其以上疾病 2 3 用药情况 3分 □麻醉药物□抗组胺类药物 □缓泻剂或导泻药物 □利尿剂□降压药 □降糖药物 □抗惊厥药物□抗抑郁药物 □镇静催眠药物 使用任意一类药物 使用任意两类药物 1 2 感觉功能 3分 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0.3 1 单盲或视野缺损 2 双盲或双眼包扎 3 跌倒史 2分入院前3个月内有跌倒史 2 评估得分 评估人签名 评估结果及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评估得分 预防措施 1.保持地面无水渍、无障碍物,病室及活动区域灯光充足。必要时使用床栏。 2.评估结果为高危患者,床尾悬挂预防跌倒标识,加强巡视,严格交接班,留陪伴。 3.告知患者及家属可能导致跌倒的原因,患者日常用物及呼叫器放于可及处。 4.指导患者穿长短合适的衣裤及防滑鞋,提醒患者下床时若有必要寻求帮助,外出检 查时使用轮椅专人护送。 5.护士长督促检查防跌倒措施的落实情况 责任护士签名 1.60岁以上的患者均要进行评估。入院后每周评估一次,手术后重新评估;每项评估情况请在相应评估 项目上作出评分。 2. 评分3分及以上者属高危患者,请在“评估结果及预防措施实施情况”中选出相关预防措施(若已实 施,请划“∨”)。 3.分数高表示风险增加:轻度风险:3-8分;中度风险:9-14分;高度风险:15-20分.

防止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防止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1.医务人员应有高度责任心和安全防范意识,主动发现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 2.医院环境应有防止跌倒、坠床的安全措施,如地面使用防滑地板,走廊及厕所安装扶手,在厕所、浴室设置把手。为患者提供高度合适、具有适用于成人和儿童床栏的病床设施。使用安全运送患者的工具,如平车应有护栏、脚刹,轮椅提供安全系带。走廊、病房张贴防跌倒、坠床的语言警示标语或图示。 3.加强门诊就医及住院特殊患者如儿童、老年人、孕妇、行动不便和残疾等患者的安全管理,主动告知跌倒、坠床的危险和预防方法,及时提供帮助,如语言提醒、主动搀扶或请人帮助、悬挂警示标识、使用床挡等,病人常用物品放于随手可得的地方。 4.建立医院《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对新入、转入等住院患者要及时进行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特别是年龄>60或<10岁、意识不清、视觉异常,使用利尿剂、镇痛、降压、降糖药物,行动不便、残疾、身体虚弱或有跌倒、坠床史等跌倒、坠床高危患者,强调家属守护,并根据病情、用药变化等情况再评估,病历中有记录。 5.对住院病人发生跌倒、坠床的高危人群,必须主动告知患者及家属跌倒、坠床危险及安全注意事项并签字确认,床旁悬挂警示标识。跌倒高危患者要强调卧床休息,确需下床者陪伴必须寸步不离搀扶。对坠床高危患者要随时使用床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并告知家属或陪伴不可离开病房,如需短暂离开必须事前告知医护人员,同意后方可离开。 6.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加强病房巡视,随时发现并及时处理危险因素。

7.病房、走廊、卫生间光线充足,地面平整、清洁干燥,果皮、垃圾及其他障碍物应及时清除,危险环境要有警告标识牌。 8.加强与设备、后勤部门工作协调,基础设施设备、环境安全出现问题及时报告、维修,必要时更新设施设备。 9.一旦患者不慎发生跌倒或坠床时,立即启动不良事件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10.科室针对跌倒或坠床意外事件进行分析整改,护理部定期对跌倒、坠床事件,及系统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完善防范措施,保障患者安全。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理预案和工作流程

住院患者坠床、跌倒意外事件管理制度 一、患者坠床、跌倒预防措施 1、新病人入院时,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蚌埠市中医医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评分中度以上者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床头悬挂安全警示标识,并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防范。 2、护士在护理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的患者,必须用床栏或约束带保护,并做好交接班。 3、做好安全宣教工作,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昏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护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行走时应动作缓慢或由护士(按铃呼叫护士)陪伴。 4、给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测量体重和沐浴时,护士必须守护在旁,不得离开。 5、做好入院宣教,告知病人住院期间、起床活动时穿防滑鞋。外出检查有专人陪同,检查前更换外出鞋,行动不便者准备轮椅。 6、夜间应开启地灯,保持病室、走廊和地面清洁、干燥、平整、完好、通道内不随便堆放物品,以免影响人、车通行。后勤保洁员拖地后应放置“小心地滑”的警示牌。 7、晚夜班加强巡视,必要时为病人准备床栏并拉起。 8、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和特殊药物者(如安眠药、降糖药、降压药等)加强观察。

9、一旦患者出现跌倒、坠床等事件,应立即通知管床或值班医生,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护士长接到报告后要及时评估事件发生后的影响,如实上报护理部。 10、当班护士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救治及伤情的判断,遵医嘱落实各项治疗和护理。 11、护士长组织对意外事件发生的过程及时调查研究,组织科内讨论,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或方案。护士长将讨论结果和改进意见或方案报送护理部。 二、发生跌倒与坠床处置预案 1、值班医务人员发现患者不慎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时应立即通知科室负责人,如患者病情允许,同时将其移至抢救室,联系家属; 2、对患者受伤情况,当班医生应做初步判断,测量BP、P、HR、意识及判断有无皮肤擦伤、骨折等; 3、科室负责人到场后,应问清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对此作出相应的应急处理,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4、记录事件经过及患者情况并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 5、科室负责人及时组织讨论,查找原因,总结经验,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减少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三、工作流程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理预案和工作流程[1]

住院患者坠床、跌倒的预案及工作流程 1.新病人入院时,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根据《夏县中医医院住院病人首次护理评估单》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2.护士在护理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的患者,必须用床栏或约束带保护,并做好交接班。 3.做好安全宣教工作,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昏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护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行走时应动作缓慢或由护士(按铃呼叫护士)陪伴。4.给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测量体重时,护士必须守护在旁,不得离开。 5.做好入院宣教,告知病人住院期间、起床活动时穿防滑鞋。外出检查有专人陪同,检查前更换外出鞋,行动不便者准备轮椅。6.夜间应开启地灯,保持病室、走廊和地面清洁、干燥、平整、完好、通道内不随便堆放物品,以免影响人、车通行。后勤保洁员拖地后应放置“小心地滑”的警示牌。 7.夜班医生、护士加强巡视,必要时为病人准备床栏并拉起。8.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和特殊药物者(如安眠药、降糖药、降压药等)加强观察。 9.一旦患者出现跌倒、坠床等事件,应立即通知管床或值班医生,

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护士长接到报告后要及时评估事件发生后的影响,如实上报护理部。 10.当班护士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救治及伤情的判断,遵医嘱落实各项治疗和护理。 11.护士长组织对意外事件发生的过程及时调查研究,组织科内讨论,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或方案。护士长将讨论结果和改进意见或方案报送护理部。

工作流程: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 的有效措施 (一)、主动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风险的原因、危害和预防方法; (二)、走廊扶手、卫生间及地面设有防滑设备;洗手间有“小心地滑”的警示标示,刚拖过的地面应放上警示标志;(三)、对特殊患者(儿童、老年人、孕妇、行动不便及残疾人士和意识不清、特殊治疗的患者)主动搀扶或请人帮助; (四)、对容易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患者(如意识不清、躁动的病人等)要求家属留陪进行检查; (五)、推床患者用好安全带及床栏。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流程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一、制度 1.加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存在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其中包括:(1)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的患者;(2)体质虚弱、需搀扶行走或坐轮椅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且无专人看护患者;年老和婴幼儿无约束或无效约束患者; (3)服用特殊药物、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 (4)病室地面潮湿或有积水未设防滑标志等; (5)患者穿的鞋底易滑跌等; 2.对具有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护士应对病人或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3.对有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的患者,需实施逐级上报和监控。 4.加强病情观察,及预防跌倒、坠床措施的落实,并加以记录。 各护理单元对已发生“患者坠床、跌倒”事件的,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并向护理部汇报备案。 二、处理流程

一、预案 1.按护理部标准,新病人入院时,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根据《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2.护士在护理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的患者,及无陪伴的3岁以下婴幼儿时必须用床栏或约束带保护,床尾挂标识,并做好交班。 3.做好安全宣教工作,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护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行走时应由家属或护士(按铃呼叫护士)陪伴,如需沐浴必须在家属陪伴下进行。 4.给婴儿测体重和沐浴时,护士必须守护在旁,不得擅自离开。 5.必要时开启陪护证,先告知家属留院陪护。 6.做好入院宣教,告知病人住院期间、起床活动时穿防滑鞋。外出检查有专人陪同,检查前更换外出鞋,行动不便者准备轮椅。 7.夜间应开启地灯,保持病室、走廊和地面清洁、干燥、平整、完好、通道内不随便堆放物品,以免影响人、车通行。工勤人员拖地或打蜡后应放置“小心地滑”的警示牌。 8.中夜班加强巡视,必要时为病人准备床栏并拉起。 9.对服用特殊药物者(如安眠药、降糖药、降压药等),加强观察。 10.一旦患者出现跌倒、坠床等事件,应及时通知医师,并遵医嘱落实各项治疗和护理。

坠床与跌倒报告制度及防范措施及流程.

坠床与跌倒报告制度及防范措施 (一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档,并有家属陪伴。 (二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三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四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 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 (五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六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或跌倒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 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 (七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并及时上报护士长。 (八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九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处理程序】 做好安全防范→发生坠床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做好交接班

【上报程序】 发生坠床 /跌倒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上报护士长→护士长根据情况逐级上报 1. 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使用信号灯告诉医护职员,给夺必要的从事办法。 2. 共同大夫对患者进行查抄,依照伤情采取必要的抢救办法,并实时上报护士长。 3. 增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外缜密观察病情变迁,发现病情变迁, 实时向大夫报告叨教。 跌倒(坠床报告制度与防范措施 1、加强护理人员教育和培训, 增强对高危患者评估及预防策略的意识。 2、建立患者跌倒(坠床预防及处理流程。 3、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包括跌倒危险、最大伤害及安全活动注意事项方面的教育。指导高危患者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 4、入院指导明确,让患者熟悉床单位和病房的设置,知道如何得到援助。 5、通过示范确定患者及家属能正确使用呼叫系统。 6、指导家属将床周围的用品整理好,保持走道畅通无障碍。 7、提供光线良好的活动环境。夜晚巡视高危患者时,不要让病房太暗,打开夜灯或卫生间的灯。 8、将常用物品置放于病人视野内且易于拿取的范围内。便器应倒空并置于适当位置。

患者跌倒、坠床管理制度(IPSG.6)

1.目的:落实预防措施减少跌倒/坠床发生率,提醒医院员工识别跌倒高风险患者,对工作中不安全因素采取预防措施,保证患者安全,防止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 2.适用范围:针对所有院内的住院和门、急诊患者。 3.定义:跌倒是指非预期情况下,患者身体的某部分接触到地面或其他低处。 4.权利与责任: 4.1全体员工:协助保持医院环境安全,防止跌倒的发生;对跌倒患者进行正确处置和汇报。 4.2护士:准确及时评估患者跌倒风险,并落实预防措施。 4.3保洁员工:保持地面干燥,拖地或地面潮湿时及时放置警示标识并及时处理解决。 4.4护理部、医务科:对患者跌倒事件进行监控、分析并反馈,制定相关统一护理措施。 5.标准: 5.1门、急诊成人患者跌倒风险评估 5.1.1各首诊护士、医生负责门诊患者跌倒风险的评估,根据《门、急诊成人跌倒评估表》对每 一位就诊患者进行评估,勾选一项或一项以上因素为高危跌倒患者。 5.1.2如评估为高风险跌倒患者,在门诊病历中记录,并在患者左胸口处贴“防跌倒”标识,采 取跌倒/坠床预防措施。 5.2门、急诊儿童跌倒风险评估 5.2.1根据《门、急诊儿童防跌倒评估表》对每一位患儿进行评估,勾选一项或一项以上因素为 高危跌倒患者。 5.2.2如评估为高风险跌倒患者,在门诊病历中记录,在患者左胸口处贴“防跌倒”标识,并采 取跌倒/坠床预防措施。 5.3住院病人跌倒风险评估 5.3.1所有住院患者入院,成人(>14岁)使用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分表进行评估,儿童(≤ 14岁)使用HDFS儿童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新生儿(28天以内)均为高风险患 者,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5.3.2Morse评分≥45分或HDFS评分≥12分为高危跌倒患者,应在其床头悬挂“防跌倒、防坠 床”标识,在腕带上粘贴警示标识,并采取跌倒/坠床预防措施。 5.3.3所有高危患者需签署《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高危知情及预防告知书》。 5.4 评估的时机 5.4.1门诊患者评估时机:门诊首诊护士、医生在患者就诊前进行评估。 5.4.2住院患者评估时机 5.4.2.1首次评估:患者入科后接诊护士立即评估,并在入院8小时内完成记录。 5.4.2.2再次评估:高危跌倒患者,需每日进行再评估;非高危患者每周进行一次再评估。 当患者出现下列情况时需再次评估:病情变化(如手术后,意识、活动、自我照护 能力等改变)、使用镇静、止痛、安眠、利尿、降压、降糖等药物时、跌倒后跌倒 风险因子发生改变时每天评估一次。每次评估后要在评估栏内记录评估分数,填写

跌倒坠床报告制度

跌倒坠床报告制度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长宁县中医医院 患者坠床与跌倒报告制度及防范措施 1.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挡,并有家属陪伴。 2.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姓约束,但要注重动做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3.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件,如有须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4.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做,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 5.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6.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或跌倒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 7.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及护理。 8.及时上报护士长,由护士长在12小时内填写不良事件报告单上交护理部。护理部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9.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10.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附一:坠床处理流程 患者发生坠床 护士立即赶到 通知医生 查看受伤情况 判断病情 采取急救措施 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准确记录 做好交接班 附二:发生坠床/跌倒上报流程 发生坠床/跌倒 护士立即赶到 通知医生 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 采取急救措施 上报护士长 护士长根据情况逐级上报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相关制度、风险评估、相关处置措施及报告程序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相关制度、风险评估、相 关处置措施及报告程序 一、制度 1.加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存在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其中包括: (1)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的患者; (2)体质虚弱、需搀扶行走或坐轮椅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且无专人看护患者;年老和婴幼儿无约束或无效约束患者;(3)服用特殊药物、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 (4)病室地面潮湿或有积水未设防滑标志等; (5)患者穿的鞋底易滑跌等; 2.对具有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护士应对病人或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3.对有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的患者,需实施逐级上报和监控。4.加强病情观察,及预防跌倒、坠床措施的落实,并加以记录。各护理单元对已发生“患者坠床、跌倒”事件的,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并向护理部汇报备案。 处理流程 住院患者 评估 存在危险因素不存在危险因素 加强观察落实措施逐级上报

二、预案 1.按护理部标准,新病人入院时,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根据《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2.护士在护理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的患者,及无陪伴的3岁以下婴幼儿时必须用床栏或约束带保护,床尾挂标识,并做好交班。 3.做好安全宣教工作,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护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行走时应由家属或护士(按铃呼叫护士)陪伴,如需沐浴必须在家属陪伴下进行。 4.给婴儿测体重和沐浴时,护士必须守护在旁,不得擅自离开。5.必要时开启陪护证,先告知家属留院陪护。 6.做好入院宣教,告知病人住院期间、起床活动时穿防滑鞋。外出检查有专人陪同,检查前更换外出鞋,行动不便者准备轮椅。7.夜间应开启地灯,保持病室、走廊和地面清洁、干燥、平整、完好、通道内不随便堆放物品,以免影响人、车通行。工勤人员拖地或打蜡后应放置“小心地滑”的警示牌。 8.中夜班加强巡视,必要时为病人准备床栏并拉起。 9.对服用特殊药物者(如安眠药、降糖药、降压药等),加强观察。 10.一旦患者出现跌倒、坠床等事件,应及时通知医师,并遵医嘱落实各项治疗和护理。

跌倒坠床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跌倒、坠床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一、应急预案 1、立即就地查看病人,了解病人病情。 2、报告医生协同处理,使对病人的伤害降到最低限度。 3、将病人抬上病床,检查意识、瞳孔、生命体征是否正常,是否有外伤(擦伤、肢体骨折等)。 4、遵医嘱予以B超、CT检查,确定是否有内脏损伤或出血。 5、病人出现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时,立即遵医嘱予以输氧、输液、心肺复苏等处理。 6、做好病人和家属的安抚工作,消除其恐惧、紧张心理。 7、详细交接班,密切注意病人病情及心理变化。 8、将事情发生的经过及对、如实报告护士长。护士长应立即了解病人病情,做好相应处理,防止事态扩大,并及时向护理部报告。 9、坠床为病人住院期间影响病人身心健康、引发护理纠纷的不安全因素,严重者可加重病人病情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护士应树立安全防范意识、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对可能发生坠床的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制定预防与处理措施,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10、坠床的高发人群。 (1)病情危重、手术后及需要严格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病人。 (2)各种内出血或外伤、高烧、昏迷、休克、极度衰弱病人。 (3)瘫痪、惊厥、婴幼儿、年老体弱病人。 (4)躁动、癫痫、视力障碍、精神障碍、不合作病人。 (5)自杀倾向病人。 11、坠床的危险因素。 (1)护士不了解病人病情及心理。 (2)未及时使用护拦、约束带等保护用物。

(3)健康宣教不力。 (4)病人转运、改变体位过狴中未采取保护措施。 12、坠床的预防措施 (1)护士长组织科室全体护士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安全管理制度等法规文件,树立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和“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高度责任感。 (2)保持护拦、约束带、推车等用物性能完好,病房地面、走廊、卫生间等环境干净安全,对科室的环境、设施、护理操作等各个方面进行督查,对可能出现的不安全隐患及时检查、落实整改措施。 (3)对于极度躁动病人,床旁设护拦,应用约束带约束肢体,并注意约束适当、加强局部皮肤检查、做好交接班。 (4)护士加强巡视病房,及时观察病人病情,了解坠床的高发人群,以采取保护措施。 (5)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安全防范指导,做好专科专病的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及其家属的安全保护意识。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病人,指导其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因体位性低血压而导致虚脱。 (6)对于精神障碍、自杀倾向病人,留陪人并向其详细交代相关注意事项。 二、处理程序 立即查看病人通知医生检查伤情将病人抬至病床进一步检查监测病情对症处理加强巡视观察效果健康宣教 护理记录交接病情报告护士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