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

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关于文化的观点是在他做的关于文化差异的实验性研究基础上形成的。上世纪七十年代, 尽管IBM公司想在全球各工厂建立一套共同的管理程序和标准,但是在不同国家,如巴西和日本的管理程序和标准仍存在很大差异。霍夫斯泰德通过采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与员工所在国家的文化有关系。他把文化描述成是“人的头脑中的一种集体共有的程序,它能将一类人与其他人区分开来”。经过几轮的研究,他把文化差异归纳为四个基本的维度。他指出所有的差异都可追溯到基本维度中的一个或几个中。这些维度是: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权利距离、男性化社会/女性化社会和不确定性规避。经过进一步的研究,他又增加了时间取向维度。

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表示个人与群体间的关联程度。个人主义文化注重个体目标,相反,集体主义文化则更强调集体目标。个人主义文化中,人们应当自己照顾自己和直系家庭,而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期望他们的内群体或集体来照顾他们,作为这种照顾的交换条件,他们对内群体拥有绝对的忠诚。个人主义没有圈内(in-group)和圈外(out-group)的明显差别,而集体主义却有明显的圈内和圈外的差别。

在霍夫斯泰德的研究中,一个社会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倾向是通过个人主义指数II Individualism Index 来衡量的。这一指数的数值越大,说明该社会的个人主义倾向越明显,如美国;反之数值越小,则说明该社会的集体主义倾向越明显,如日本和亚洲大多数国家。

表2 :部分国家和地区个人主义指数

国别得分排名结论

美国91 1 很强的个人主义倾向

英国89 3 很强的个人主义倾向

法国71 10 较强的个人主义倾向

德国67 15 较强的个人主义倾向

日本46 22 较强的集体主义倾向

中国香港 25 37 较强的集体主义倾向

韩国18 43 较强的集体主义倾向

中国台湾 17 44 较强的集体主义倾向

危地马拉 6 53 很强的集体主义倾向

2、权利距离(Power Distance)

权利距离表明一个社会能够接受组织或公司的权利在各成员之间不平等分配的程度。权利距离与等级有关。对这个维度,各个国家由于对权力赋予的意义不完全相同,所以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文化中比较重视权威、地位、资历、年龄等,而在有的文化中它们的重要性相对较低。比如,美国对权力的看法跟阿拉伯国家的看法就存在很大的差异,美国不是很看重权力,他们更注重个人能力的发挥,对权力的追求比阿拉伯国家要逊色不少;阿拉伯国家由于国家体制的关系,注重权力的约束力,由此,阿拉伯国家的机构,不管是政府部门或者企业都多多少少带有权力的色彩。

霍夫斯泰德认为这一维度所关心的基本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问题。在各种群体中,权利上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功能性的。这种不平等通常以等级制的形式出现。权利距离在所有的社会层次都有,家庭、官场、甚至在朋友间都存在。每个社会在处理权利不平等的问题上方式方法不同,形成了价值观上的差异。权力距离差异通过权力距离指数(Power distance index)体现。在权力差距大的社会,人们接受较强的等级制,安心于自己的位置。权力距离指数高的国家和地区有菲律宾、墨西哥、委内瑞拉、印度、新加坡、巴西、、法国、哥伦比亚等。权力差距小的社会,人们接受较弱的等级制。权力距离指数低的国家有澳大利亚、以色列、丹麦、新西兰、爱尔兰、瑞典、挪威、芬兰、瑞士等。

胡超在《跨文化交际:E时代的范式与能力构建》一书中指出:“权力分配距离大的文化成员(如上司认为自己不同于下属,下属也认为自己不同于上司)认为权力是社会的一部分,重视强制的权力。而权力分配距离小的成员,则相反,相信权力只有在其合法时才可用,倾向于专家或合法的权力。

在总结权力分配距离大的文化与权力分配距离小的文化时,霍夫斯泰德(1991)发现在权力分配距离小的国家下属对上司的依靠有限,崇尚协商解决问题,下属与老板的关系是互依的,他们彼此间的感情较小,下属可以随便地接近

老板,并提出与老板不一样的看法。在权力距离分配大的国家,下属对上司有较大的依赖。下属通常有两种表现,一种为喜欢这种依赖,另一种为完全拒绝,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反依赖(counter-dependence):这也是一种依赖,只不过表现为消极的一面。权力距离分配的尺度在于不同地位的人们间的关系(上级与下级)。”

3、不确定性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

不确定性规避是指组织或群体面对不确定性时所感受到的威胁以及试图通过制定安全规则和其他手段来避免不确定性的程度。霍夫施泰德认为,人们抵抗未来这种不确定性的途径主要有三种:科技、法律和宗教。人们用科技来抵抗自然界的不确定性,用法律来抵抗来自其他社会成员的不确定性,而宗教则被人们用来化解无可抵抗的死亡和来世的不确定性。霍夫施泰德的调查表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在不确定性状态的回避倾向上有很大的不同,有的民族把生活中的未知、不确定性视为大敌,千方百计加以避免,而有的民族则采取坦然接受的态度,认为“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避免不确定性的强弱程度可以通过不确定性回避指数(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ex)来体现。回避程度高的文化通过规章制度、安全措施以及对于绝对真理的信仰尽力回避各种不确定因素。因为这些文化在心理上难以忍受模模糊糊的事,对事比较“较真儿”,它们以制定一系列的行为规范来减少不确定性,这类文化包括希腊、葡萄牙、比利时、日本、秘鲁、法国、智利、西班牙、阿根廷。不确定性回避程度高的国家的人民比较起来更忙碌,常常坐立不安,喜怒形于色,积极活泼,其文化对法律、规章的需要是以情感为基础的,这不利于产生一些根本性的革新想法,但却可以培养人们精细、守时的特质,因而善于将别人的创意付诸实施,使之在现实生活中生效;而回避程度低的文化很有能力对付模模糊糊、模棱两可的事,对此没有心理的压力,对于反常的行为和意见比较宽容,他们的规章制度比较少,在哲学和宗教方面他们容许不同的主张同时存在。属于这类文化的国家和地区有新加坡、丹麦、瑞典、、爱尔兰、英国、印度和菲律宾。这些国家的人们比较起来则显得更沉静些,也更矜持,随遇而安、怠惰、喜静不喜动、懒散一些,人们对于成文法规在感情上是接受不了的,除非绝对必要,社会不会轻易立法,其文化能容忍各种各样的思想和形形色色的主意,

因而有利于产生一些根本性的革新想法,但却不善于将这些想法付诸实施。

胡超《跨文化交际:E时代的范式与能力构建》一书中指出:“避免不确定性程度高的文化成员比避免不确定性程度低的文化成员在对不确定性与模糊性以及不同的思想行为的容忍度要低得多,因而,表现出高度的焦虑,要求正式的规则与绝对的真实等特征。避免不确定性程度低的文化成员则表现为较低的焦虑感,比起避免不确定性程度高的文化成员更能接受不同的意见,更愿意冒险”。

避免不确定性程度高的文化倾向于有明确的规则来指导所有情境的行为。而在避免不确定性程度低的文化里其规则远没有避免不确定性程度高的文化里的规则界限分明,严谨清晰。在避免不确定性高的文化里,敢作敢为的行为是可被接受的,但通常是在避免冲突与竞争的情况下。避免不确定性高的文化对集体保持一致性有强烈的愿望,认为异常的行为不可接受。Hofstede(1991)指出避免不确定性不同于避免风险。避免不确定程度高的人们要避免的是模棱两可的不确定性,甚至不惜冒风险与对手打一架来让事情明朗化。在避免不确定性程度高的文化成员看来“不同的东西是危险的”,而避免不确定性程度低的文化成员看来“不同的东西是有趣的”。

4、男性化社会/女性化社会(Masculinity/Femininity)

男性化社会/女性化社会维度表明性别对一个社会中男性和女性扮演什么角色的决定程度。霍夫施泰德把这种以社会性别角色的分工为基础的“男性化”倾向称之为男性或男子气概所代表的维度(即男性度Masculinity Dimension),它是指社会中两性的社会性别角色差别清楚,男人应表现得自信、坚强、注重物质成就,女人应表现得谦逊、温柔、关注生活质量;而与此相对立的“女性化”倾向则被其称之为女性或女性气质所代表的文化维度(即所谓女性度Feminine Dimension),它是指社会中两性的社会性别角色互相重叠,男人与女人都表现得谦逊、恭顺、关注生活质量。

男性化社会/女性化社会的倾向用男性度指数(MDI: Masculinity Dimension Index)来衡量,这一指数的数值越大,说明该社会的男性化倾向越明显,男性气质越突出(最典型的代表是日本);反之,数值越小,说明该社会的男性化倾向越不明显,男性气质弱化,而女性气质突出。几个主要国家的男性度指标的得分情况参见下表。

表3-2 部分国家和地区男性度指数MDI 一览表

在男性文化的社会里,其社会性别角色非常明确,如男人被认为总是武断的、坚强的、注重物质成就的;而女人被认为总是更谦和、更温柔和更关心生活质量。在女性文化的社会里,其社会性别角色是重叠的,如男人与女人都被认为是谦和的、温柔的并都关心生活的质量(Hofstede,1991)。在男性气质突出的国家中,社会竞争意识强烈,成功的尺度就是财富功名,社会鼓励、赞赏工作狂,人们崇尚用一决雌雄的方式来解决组织中的冲突问题,其文化强调公平、竞争,注重工作绩效,信奉的是“人生是短暂的,应当快马加鞭,多出成果”,对生活的看法则是“活着是为了工作”;而在女性气质突出的国家中,生活质量的概念更为人们看重,人们一般乐于采取和解的、谈判的方式去解决组织中的冲突问题,其文化强调平等、团结,人们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不是物质上的占有,而是心灵的沟通,信奉的是“人生是短暂的,应当慢慢地、细细地品尝”,对生活的看法则是“工作是为了生活”。

在男性化社会,其成员重视表现、抱负、物质、权力和自信。在女性化社会,其成员重视生活质量、服务、关心他人和擅长养育。Hofstede(1998)指出在男性化社会里,女人被赋予温柔和关心的角色。相反,在女性化社会里,男人与女人都该做这些事。在男性化社会里,父亲通常处理孩子的情感以外的问题,情感问题由母亲来处理,正所谓严父慈母。在女性化社会里,父母亲都关心孩子的这两方面的问题。在男性化社会里,雇员们生活是为了工作;在女性文化里,雇员们

工作是为了生活。男性化社会注重自我的发展,女性化社会注重相互关系的进展。

在一切社会中,都存在男性和女性文化现象,但总有一个占主要地位。男性文化为主的文化有:阿拉伯文化、奥地利、德国、意大利、日本、墨西哥、新西兰、瑞士、委瑞瑞拉等。女性文化为主的文化有:智利、哥斯达黎加、丹麦、东部非洲、芬兰、荷兰、葡萄牙和瑞典等(Gudykunst&Lee C. M., 2002:39)。需要说明的是这四个价值维度是衡量一个文化和一个社会具有该价值的相对程度。

5、时间取向(Time Orientation)

考虑到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东方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影响之后,霍夫斯泰德在前四个文化尺度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五个维度-长期取向/短期取向。长短期取向是霍夫斯蒂德在后来的研究中加进去的一个重要评价维度,指人们对战略的看法是否具有长期的眼光。1987年,中国文化联结机构以22个国家作为研究调查对象,以东方文化构面为基础,发展出基于东方文化的四个文化维度,即长期导向、合作性、仁爱心和道德纪律。

长期导向表示对待长期生活的态度。长期导向高的社会,人们倾向于节俭、积累、容忍和传统,追求长期稳定和高水平的生活。长期取向的文化关注未来,重视借鉴和毅力。相反,短期取向的文化的价值观是倾向过去和现在的。

合作性表示人们之间相处和睦、友好、认可的程度。

仁爱心表示人们对待他人的礼仪性、耐性和爱心程度。

道德纪律表示人们远离不符合道德和规范事务的距离和坚定的态度。

霍夫斯泰德因为自己对文化的实验性的研究受到了赞许,很少有其他研究或理论得到了同样的支持。但另一方面,他的模式没有解释为什么只有五个维度,没有解释为什么只有这五个维度才是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更进一步说,这个模式暗示了文化是静止的而不是动态的,那么为什么文化的发展不能用它来解释呢?此外,霍夫斯泰德只关注了作为民族特性的文化而没有关注现代社会的文化差异,没有关注亚文化,混合文化及个体的发展,为此他受到了批判。他对维度的描述有时有暗示一些文化比其它文化“好”的倾向。然而,对许多读者来说,这五个维度从直觉上来看与社会的组成是相关的。

中英两国的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比较3

课程作业 题目英国的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分析 学院国际商学院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班级11级人资 学生姓名吴浩达、李云皓、郭淦、梁嘉华、王祎昕 字数2690 2014 年05 月05 日

中英两国的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比较国际商学院11级人资班吴浩达、李云皓、郭淦、梁嘉华、王祎昕 霍夫斯泰德关于文化的观点是在他做的关于文化差异的实验性研究基础上形成的。上世纪七十年代,霍夫斯泰德通过采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企业员工文化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员工所在国家的文化有关系。经过几轮的研究,他把文化差异归纳为五个基本的维度。即,权力距离、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男性化与女性化、不确定性规避、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 1.权力距离 权力距离表明一个社会能够接受组织或公司的权利在各成员之间不平等分配的程度。权力距离与等级有关。对这个维度,各个国家由于对权力赋予的意义不完全相同,所以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文化中比较重视权威、地位、资历、年龄等,而在有的文化中它们的重要性相对较低。 英国权力差距较小。在英国家庭中,只要孩子能够达到自主行动的时候时,它能够选择自身的发展道路。同时,由于英国是一个绅士氛围十分浓厚的国度。家庭教育中强调孩子的自立,通常一个小孩出生后不久便被安排一个房间进行生活;在英国的企业管理中,上下级认为自生下来时,便是平等的。同时,为了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工作,各职位之间还能够经常性的进行变动。对于开会,更多的只是一个征求意见的平台,而并非高官发号命令的场所;在政治体制中,由于英国是一个联合国家,因此他们强调的是权力的平等的分配,而并不是权力的高度集中,那些英国政治中的少数党,也可以影响英国政治的整体布局。 2.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 荷兰文化协会研究所所长霍夫斯坦德,用20 种语言从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在收集了40 个国家,包括从工人到博士和高层管理人员在内的、共116,000 个问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撰写了著名的《文化的结局》一书。根据研究成果,霍氏认为文化是在一个环境中的人们共同的心理程序,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不同的群体、区域或国 文化差异可分为四个维度:权力距离(power 家的这种程序互有差异。这种distance) ,不确定性避免(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ex)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versus collectivism) 以及男性度与女性度(masculine versus feminality) 。 ”,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霍夫斯坦特对文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 所谓“文化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因此,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社会经验、受过相同教育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这种共有的心理程序之所以会有差异,是因为他们向来受着不同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社会和工作,从而也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企业文化是价值观和实践的复合体,其中价值观荷兰学者Hofstede 认为,是核心,实践部分则包括意识和象征。Hofstede 首先提出了明确的组织文化层次结构,他认为,企业文化由价值观和实践两个部分组成,其中价值观由三个独立维度(对安全的需要、以工作为中心、对权威的需要)组成,而实践部分则由六个独立的成对维度(过程导向——结果导向、员工导向——工作导向、本地化——专业化、开放——封闭、控制松散——控制严格、规范化——实用化)组成。[1] Hofstede 的组织文化问卷立足于企业文化本身的内容和结构,清晰地勾勒出价值观和实践两方面的维度结构。但其模型价值观的3 个独立维度不能很好地区分各个组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

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关于文化的观点是在他做的关于文化差异的实验性研究基础上形成的。上世纪七十年代, 尽管IBM公司想在全球各工厂建立一套共同的管理程序和标准,但是在不同国家,如巴西和日本的管理程序和标准仍存在很大差异。霍夫斯泰德通过采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与员工所在国家的文化有关系。他把文化描述成是“人的头脑中的一种集体共有的程序,它能将一类人与其他人区分开来”。经过几轮的研究,他把文化差异归纳为四个基本的维度。他指出所有的差异都可追溯到基本维度中的一个或几个中。这些维度是: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权利距离、男性化社会/女性化社会和不确定性规避。经过进一步的研究,他又增加了时间取向维度。 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表示个人与群体间的关联程度。个人主义文化注重个体目标,相反,集体主义文化则更强调集体目标。个人主义文化中,人们应当自己照顾自己和直系家庭,而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期望他们的内群体或集体来照顾他们,作为这种照顾的交换条件,他们对内群体拥有绝对的忠诚。个人主义没有圈内(in-group)和圈外(out-group)的明显差别,而集体主义却有明显的圈内和圈外的差别。 在霍夫斯泰德的研究中,一个社会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倾向是通过个人主义指数II Individualism Index 来衡量的。这一指数的数值越大,说明该社会的个人主义倾向越明显,如美国;反之数值越小,则说明该社会的集体主义倾向越明显,如日本和亚洲大多数国家。 表2 :部分国家和地区个人主义指数 国别得分排 名结论 美 国 91 1 很强的个人主义倾向

霍夫斯泰德及其“文化维度”

霍夫斯泰德及其“文化维度” 2013-04-08 第09版:文化教育 作者:郭莲来源:学习时报字数:2330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中各国政府、商贸和民间交往活动的日益增加,人们发现各国间的文化差异常常对跨文化交际行为产生巨大影响,这一现象也早已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了。在跨文化研究领域中,各国学者公认的具有里程碑似影响力的人物非荷兰人类学家霍夫斯泰德莫属。 霍氏将文化定义为“心智的集体程序”,它主要体现在价值观上,也会通过一些表象化的事物显现出来。他特别强调,文化根植于人类各主要群体的价值观体系之中,而且在各自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得以不断巩固。他于1967—1973年间对美国IBM公司分布在世界50多个国家的11600名员工进行了价值观调查,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之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价值理论,完成了他的惊世经典之作《文化之重》。该书一经面世就引起西方学界极大的关注,他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所提出的 5个“文化维度”模型在文化研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据SSCI统计,霍氏已成为世界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前100位学者之一,并在非美国学者中独占鳌头。

霍氏文化价值理论现已成为世界学术界、企业界、教育界、政界引用和谈论最多的话题,也是各国学者进行跨文化研究的主要基础之一。许多西方学者都对这一理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例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特里安迪斯认为,霍氏理论对于跨文化研究起到了里程碑似的作用。有学者认为,在做跨文化研究时,首先会想到的就是霍氏的文化价值理论。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至今在跨文化研究领域里还没有哪一个理论能够取代霍氏理论成为这一领域中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理论。 在《文化之重》一书中,霍氏通过探索所调查国家的人们在思维方式和社会行为上的差异,对各国文化以及不同文化下的组织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精辟的阐释。霍氏认为,国家之间的主要文化差异体现在价值观上,不同国家的人会在 5个方面的认知和行为上存在着差异:权力与平等的价值观、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对男性和女性社会角色的预期、处理生活中不确定事件的方式、人们更关注未来还是过去或现在。他把这 5方面的差异确定为“文化维度”,即“权力差距”、“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男性化—女性化”、“回避不确定性”和“长期取向—短期取向”(也称为“儒家动态变量”)维度。霍氏认为这 5个维度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各个国家的文化特征,并以可预见的方式长期影响人们的思想、情感、行为以及组织行为模式。 具体而言,“权力差距”维度指的是组织机构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成员对权力分布不平等的接受度,这反映出不同国家的人们对人与人之间不平等权力关系的认同程度。认同程度高的国家属于权力差距大的文化,这些国家的人们对于由权力与财富所引起的层级差异有较高的认同和接受度;反之,权力差距小的国家的人们则不看重由权力与财富引起的层级差异,而更加强调个人权力、地位和机会的平等。“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维度指的是个体在诸如家庭、学校、工作单位这样的群体中保持个人独立或融入群体中的程度。前者认为要鼓励追求个人成就、个人权利以及自我独立性,让每个人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并认为个人利益比集体利益更重要;而后者则认为个人利益是建立在群体成员的利益基础之上的,所以集体利益应高于个人利益,群体负责保护个人,而个人要对群体保持忠诚。“男性化—女性化”维度指的是性别间社会角色的分布。在男性化较强的国家中,性别角色区分明显,人们更多地表现出男性的性格特征,例如自信、果断、追求成就等。在这些国家中,男性通常占支配地位,凡事拥有决定权,一般比较看重成功和金钱;而女性化较强的国家里的人们则更加注重和谐的人际关系,崇尚礼让谦虚,强调男女平等,关心生活质量等。“回避不确定性”维度指的是不同文化在面对不确定性的事物时,会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措施来规避风险和威胁。具有较强避免不确定性的国家比较注重寻求有序的社会系统,会采取各种手段措施减少不确定的因素,在创新和改革方面更加强调连续性和稳定性;而回避不确定性较弱的文化对不确定的事物则具有较高的容忍度和适应力,做事灵活性较大,喜欢新的变化和新鲜事物,愿意面对来自未知领域的风险和挑战。“长期取向—短期取向”维度指的是特定文化中的成员对延迟其物质、情感、社会需求的满足所能接受的程度。有着长期取向的文化通常做事会着眼于未来,看重长期的承诺,强调尊重传统,推崇节俭、坚忍不拔和持之以恒等品格;而趋向于短期取向的文化则更关心眼前利益,做事愿意追求立竿见影的成效。 霍氏为了弥补《文化之重》因其较重的学术性而使读者受限的不足,在1991年又出版了比较通俗的《文化与组织:心理软件的力量》一书并于2005年再版。在该书中,霍氏又综合了来自世界许多国家的几百项相关研究的数据和资料,重复、扩展或验证了他的核心观点和 5个文化维度的国家核心模型,并用该模型剖析了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和法律制度等的文化根源。在该书中,霍氏把所测国家的个数增至74个,除了其中的57个国家的得分是直接由IBM的数据计算出来的外,其余国家(包括中国)的得分则是在重复性研究的基础上得到的,或是在掌握了大量相关信息之后做出的合理估计。在霍氏1—4维度上(因所测国家较少,姑略去第 5个维度)得分最高和最低的 3个国家,见表1。 中国属于权力差距较大,集体主义、男性化较强,回避不确定性较弱和长期取向的国家(见表2)。了解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这 5个维度上的差异,对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跨文化管理以及跨文化研究等方面有着理论与现实的指导意义。

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模型

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模型 对文化差异进行更全面分析的是吉尔特·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这位著名的荷兰研究者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大基于组织的研究,他采用问卷的方式,通过对IBM公司40个国家的11.6万名员工进行分析调查,得出了民族文化的四个纬度。一个纬度是文化的一个方面并且可以衡量相关的其他纬度。后来,在加拿大心理学家迈克尔·哈里斯·邦德集中在远东地区研究的基础上(Hofstede and Bond, 1988),又补充了第五个纬度。 下面就是这五个纬度(Hofstede, 1991, 2001): (1)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 这是与对人类不平等这一基本问题的不同解决方式相关的纬度。人们天生具有不同的体力和智力,从面造成了财富和权力的差异。社会如何处理这种不平等呢?霍夫斯泰德使用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一词作为衡量社会对机构和组织内权力分配不平等这一事实认可的尺度。一个权力距离大的社会认可组织内权力的巨大差异,雇员对权威显示出极大的尊敬。称号、身份及地位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一些公司发现,在与权力距离大的国家谈判时,所派出的代表应至少与对方头衔相当才有利。这样的国家有菲律宾、委内瑞拉、印度等。相反,权力距离小的社会则尽可能减少这种不平等。上级仍拥有权威,但雇员并不恐惧或敬畏老板。丹麦、爱尔兰及奥地利是这类国家的典型。 (2)不确定性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 这是与如何面对不确定未来的社会压力水平相关的一个纬度。我们生活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未来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不同的社会以不同的方式对这种不确定性做出反应。一些社会使其成员接受这种不确定性,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或多或少对风险泰然处之。他们还能对与自己不同的行为和意见表现容忍,因为他们并不感觉因此而受到了威胁。霍夫斯泰德将这样的社会描述为低不确定性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的社会,也就是说,人们感到相对的安全。属于这类的国家有新加坡、瑞士和丹麦。 高不确定性规避的社会以成员中的高焦虑水平为特征。其以不安、压力、进取性为证据。在这种社会中,由于人们感到受社会中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威胁,他们创建机构来提供安全和减少风险。他们的组织可能有更正式的规则,人们对异常的思想和行为缺乏容忍,社会成员趋向于相信绝对真理。在一个高不确定性规避的国家中,组织成员表现出较低的工作流动性,终身被雇用是一种普遍实行的政策,这一点是很显然的。属于这类的国家有日本、葡萄牙和希腊等。 (3)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versus Collectivism) 这是与个体整合进主要团体相关的纬度。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指的是一种松散的社会结构,在这一结构中,人们只关心自己的或直系亲属的利益。在一个允许个人有相当大自由度的社会中这是可能的。与个人主义相反的是集体主义(collectivism),它以一种紧密结合的社会结构为特征。在这一结构中,人们希望自己所归属的群体(比如一个组织)中的其他人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能帮助和保护自己。以这种安全感为交换条件,他们感到自己应该对群体绝对忠诚。 霍夫斯泰德发现,一个国家的个人主义程度与这个国家的富足程度密切相关,像美国、英国和荷兰等富裕的国家,都是极为个人主义的;而像哥伦比亚、巴基斯坦等贫穷的国家,则是极为集体主义的。 (4)男性与女性气质(Masculinity versus Femininity) 这是与男性和女性之间情感角色的区分相关的纬度。男性气质是指主导价值观对于自信以及获取金钱和其他物质资料的强调程度。比较而言,女性气质强调“女性的”价值观念——关注人际关系和生活质量。在高度男性气质的社会(如奥地利),人们承受很大的职务压力。职务和家庭角色之间存在较多冲突。在低度男子气质的国家(如瑞士),这种冲突和压

运用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浅析潮汕企业的管理.doc

运用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浅析潮汕 企业的管理- 摘要:受潮汕文化影响,潮汕企业存在一定程度的家族色彩。文章基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对潮汕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就其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潮汕企业;管理;文化 近年来,伴随潮汕地区一些企业的上市,资本市场的潮汕板块逐步形成,潮汕地区的企业(简称:潮汕企业)发展迅速,但是真正做强做大的仍是少数,他们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规模无法突破,家庭作坊式的痕迹依然存在,二是“百年企业”凤毛麟角,大多企业寿命不强。究其原因,与潮汕企业的管理模式与经营方法密不可分,而潮汕地区独特的商业意识与人文风俗更是深深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管理模式的演变、发展。 一、用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分析潮汕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管理不仅仅要考虑成本利润、商业模式、组织建设等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由于文化差异所导致的矛盾和冲突。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关注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与行为,它包括四个维度:男性化/女性化社会、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下面我将结合其理论去分析、研究潮汕企业目前的管理活动与管理行为模式。 (一)男性化/女性化社会 男性化社会中,性别区分明确,男性成员重视表现、抱负、自信,注重物质利益上的成功,而女性则被赋予温柔和关心的角

色;在女性化社会,性别角色区分不明显,男、女性都注重生活质量、服务、关心他人。 潮汕民风崇尚大男子主义、爱面子,男子以钱和物为导向,在一些场合有意识地起主宰支配作用,生活方面主张“男主外,女主内”。男性化倾向在潮汕企业较为明显,主要体现在: 1.人才选拔、任用方面。在潮汕企业老板的观念中,男性有魄力、有决断力,注重事业发展,而女性应贤惠持家。当企业关键岗位(如市场总监、生产厂长、技术总监)空缺时,如果同一岗位有不同性别的候选者,企业会不自觉受偏男性化因素影响,优先考虑男性,而认为女性较适合后勤保障类工作; 2.企业文化缺乏人文关怀因素。潮汕企业文化更重视对利润、物质的追求,体现在企业激励机制更多以物质激励为主,忽视精神鼓励。企业管理者虽偶尔对员工有口头上的关心或当员工遭遇变故时能给予一定资助,但不规范且无法形成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 3.“粗线条式”的内部管理模式。潮汕多数企业的规章制度存在零散、内容不够详实周全、更新缓慢等特点,在企业高速扩张偏暴利时期,粗犷式的运作所带来的影响往往会被高利润掩盖,但当企业趋向微利时期时,由此所引发的内部经营管理问题就会暴露无遗。 4.以命令式沟通为主。管理者大多有着“发号施令”的习惯,科学化的流程、规范在他们的威严面前常常形同虚设,一般他们也讲究面子,大多不能容忍其他人公然对自己提出异议,使上下级交流出现障碍。 (二)权力距离 霍夫斯泰德发现在权力距离大的企业下属对上司有较大依

中英两国的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比较3

中英两国的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比较3

课程作业 题目英国的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分析 学院国际商学院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班级11级人资 学生姓名吴浩达、李云皓、郭淦、梁嘉华、王祎昕 字数2690 2014 年05 月05 日

中英两国的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比较国际商学院11级人资班吴浩达、李云皓、郭淦、梁嘉华、王祎昕 霍夫斯泰德关于文化的观点是在他做的关于文化差异的实验性研究基础上形成的。上世纪七十年代,霍夫斯泰德通过采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企业员工文化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员工所在国家的文化有关系。经过几轮的研究,他把文化差异归纳为五个基本的维度。即,权力距离、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男性化与女性化、不确定性规避、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 1.权力距离 权力距离表明一个社会能够接受组织或公司的权利在各成员之间不平等分配的程度。权力距离与等级有关。对这个维度,各个国家由于对权力赋予的意义不完全相同,所以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文化中比较重视权威、地位、资历、年龄等,而在有的文化中它们的重要性相对较低。 英国权力差距较小。在英国家庭中,只要孩子能够达到自主行动的时候时,它能够选择自身的发展道路。同时,由于英国是一个绅士氛围十分浓厚的国度。家庭教育中强调孩子的自立,通常一个小孩出生后不久便被安排一个房间进行生活;在英国的企业管理中,上下级认为自生下来时,便是平等的。同时,为了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工作,各职位之间还能够经常性的进行变动。对于开会,更多的只是一个征求意见的平台,而并非高官发号命令的场所;在政治体制中,由于英国是一个联合国家,因此他们强调的是权力的平等的分配,而并不是权力的高度集中,那些英国政治中的少数党,也可以影响英国政治的整体布局。 2.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什么是霍夫斯塔德文化四维度

什么是霍夫斯塔德文化四维度? 荷兰文化协会研究所所长霍夫斯坦德,用20种语言从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在收集了40个国家,包括从工人到博士和高层管理人员在内的、共116,000个问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撰写了著名的《文化的结局》一书。根据研究成果,霍氏认为:文化是在一个环境中的人们共同的心理程序,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不同的群体、区域或国家的这种程序互有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可分为四个维度: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不确定性避免(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ex),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versus collectivism)以及男性度与女性度(masculine versus fe minality)。 霍夫斯坦特对文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因此,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社会经验、受过相同教育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这种共有的心理程序之所以会有差异,是因为他们向来受着不同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社会和工作,从而也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荷兰学者Hofstede认为,企业文化是价值观和实践的复合体,其中价值观是核心,实践部分则包括意识和象征。Hofstede首先提出了明确的组织文化层次结构,他认为,企业文化由价值观和实践两个部分组成,其中价值观由三个独立维度(对安全的需要、以工作为中心、对权威的需要)组成,而实践部分则由六个独立的成对维度(过程导向——结果导向、员工导向——工作导向、本地化——专业化、开放——封闭、控制松散——控制严格、规范化——实用化)组成。[1] Hofstede的组织文化问卷立足于企业文化本身的内容和结构,清晰地勾勒出价值观和实践两方面的维度结构。但其模型价值观的3个独立维度不能很好地区分各个组织之间的差异,同时忽略了一些被企业文化学术和实务界所熟知的价值观(如创新等)。由于定性研究的访谈提纲偏重于考察组织内部,忽略了企业文化受外部环境影响,因此在实践部分的维度结构中,也没有出现诸如社会责任这类的维度。[1] 后来,在加拿大心理学家迈克尔·哈里斯·邦德集中在远东地区研究的基础上(H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模式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模式(Hofstede’s Model of Cultural Dimensions) 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关于文化的观点是在他做的关于文化差异的实验性研究基础上形成的。上世纪七十年代, 尽管IBM公司想在全球各工厂建立一套共同的管理程序和标准,但是在不同国家,如巴西和日本的管理程序和标准仍存在很大差异。霍夫斯泰德通过采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与员工所在国家的文化有关系。他把文化描述成是“人的头脑中的一种集体共有的程序,它能将一类人与其他人区分开来”。经过几轮的研究,他把文化差异归纳为四个基本的维度。他指出所有的差异都可追溯到基本维度中的一个或几个中。这些维度是: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权利距离、男性化社会/女性化社会和不确定性规避。经过进一步的研究,他又增加了时间取向维度。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维度前面已经讨论过,下面主要讨论后四个维度。 3.4.1 权利距离(Power Distance) 权利距离表明一个社会能够接受组织或公司的权利在各成员之间不平等分配的程度。权利距离与等级有关。对这个维度,各个国家由于对权力赋予的意义不完全相同,所以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文化中比较重视权威、地位、资历、年龄等,而在有的文化中它们的重要性相对较低。比如,美国对权力的看法跟阿拉伯国家的看法就存在很大的差异,美国不是很看重权力,他们更注重个人能力的发挥,对权力的追求比阿拉伯国家要逊色不少;阿拉伯国家由于国家体制的关系,注重权力的约束力,由此,阿拉伯国家的机构,不管是政府部门或者企业都多多少少带有权力的色彩。 霍夫斯泰德认为这一维度所关心的基本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问题。在各种群体中,权利上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功能性的。这种不平等通常以等级制的形式出现。权利距离在所有的社会层次都有,家庭、官场、甚至在朋友间都存在。每个社会在处理权利不平等的问题上方式方法不同,形成了价值观上的差异。权力距离差异通过权力距离指数(Power distance index)体现。在权力差距大的社会,人们接受较强的等级制,安心于自己的位置。权力距离指数高的国家和地区有菲律宾、墨西哥、委内瑞拉、印度、新加坡、巴西、香港、法国、哥伦比亚等。权力差距小的社会,人们接受较弱的等级制。权力距离指数低的国家有澳大利亚、以色列、丹麦、新西兰、爱尔兰、瑞典、挪威、芬兰、瑞士等。 胡超在《跨文化交际:E时代的范式与能力构建》一书中指出:“权力分配距离大的文化成员(如上司认为自己不同于下属,下属也认为自己不同于上司)认为权力是社会的一部分,重视强制的权力。而权力分配距离小的成员,则相反,相信权力只有在其合法时才可用,倾向于专家或合法的权力。 在总结权力分配距离大的文化与权力分配距离小的文化时,霍夫斯泰德(1991)发现在权力分配距离小的国家下属对上司的依靠有限,崇尚协商解决问题,下属与老板的关系是互依的,他们彼此间的感情较小,下属可以随便地接近老板,并提出与老板不一样的看法。在权力距离分配大的国家,下属对上司有较大的依赖。下属通常有两种表现,一种为喜欢这种依赖,另一种为完全拒绝,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反依赖(counter-dependence):这也是一种依赖,只不过表现为消极的一面。权力距离分配的尺度在于不同地位的人们间的关系(上级与下级)。” 3.4.2 不确定性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

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

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 一、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 权力距离即在一个组织当中,权力的集中程度和领导的独裁程度,以及一个社会在多大的程度上可以接受组织当中这种权力分配的不平等,在企业当中可以理解为员工和管理者之间的社会距离。一种文化究竟是大的权力距离还是小的权力距离,必然会从该社会内权力大小不等的成员的价值观中反映出来。因此研究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就可以判定一个社会对权力差距的接受程度。 This dimension expresses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less powerful members of a society accept and expect that power is distributed unequally. The fundamental issue here is how a society handles inequalities among people. People in societies exhibiting a large degree of power distance accept a hierarchical order in which everybody has a place and which needs no further justification. In societies with low power distance, people strive to equalise the distribution of power and demand justification for inequalities of power 二、不确定性避免(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ex)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人们对于不确定的、含糊的、前途未卜的情境,都会感到面对的是一种威胁,从而总是试图加以防止。防止的方法很多,例如提供更大的职业稳定性,订立更多的正规条令,不允许出现越轨的思想和行为,追求绝对真实的东西,努力获得专门的知识等等。不同民族、国家或地区,防止不确定性的迫切程度是不一样的。相对而言,在不确定性避免程度低的社会当中,人们普遍有一种安全感,倾向于放松的生活态度和鼓励冒险的倾向。而在不确定性避免程度高的社会当中,人们则普遍有一种高度的紧迫感和进取心,因而易形成一种努力工作的内心冲动。 The uncertainty avoidance dimension expresses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members of a society feel uncomfortable with uncertainty and ambiguity. The fundamental issue here is how a society deals with the fact that the future can never be known: should we try to control the future or just let it happen? Countries exhibiting strong UAI maintain rigid codes of belief and behaviour and are intolerant of unorthodox behaviour and ideas. Weak UAI societies maintain a more relaxed attitude in which practice counts more than principles. 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versus collectivism) “个人主义”是指一种结合松散的社会组织结构,其中每个人重视自身的价值与需要,依靠个人的努力来为自己谋取利益。“集体主义”则指一种结合紧密的社会组织,其中的人往往以“在群体之内”和“在群体之外”来区分,他们期望得到“群体之内”的人员的照顾,但同时也以对该群体保持绝对的忠诚作为回报。美国是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强调个性自由及个人的成就,因而开展员工之间个人竞争,并对个人表现进行奖励,是有效的人本主义激励政策。中国和日本都是崇尚集体主义的社会,员工对组织有一种感情依赖,应该容易构建员工和管理者之间和谐的关系。 The high side of this dimension, called individualism, can be defined as a preference for a loosely-knit social framework in which individuals are expected to take care of only themselves and their immediate families. Its opposite, collectivism, represents a preference for a tightly-knit framework in society in which individuals can expect their relatives or members of a particular in-group to look after them in exchange for unquestioning loyalty. A society's position on this dimension is reflected in whether people’s self-image is defined in terms of “I” or “we.”

(完整版)霍夫斯塔德文化差异五个维度

2.1.2 文化维度对绩效管理影响分析 2.1.2.1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这个层面与个人同集体关系的性质相联系,有的社会把集体主义看作是积极的方面,有的社会则对它持否定的、消极的态度。在集体主义盛行的国家中,人们往往从道德方面来解释他们与组织的关系,他们对组织具有精神上的义务和忠诚。而在个人主义占统治地位的国家中,个人把他们与组织的关系看成是功利性的和个体性的,个人对组织的义务是十分脆弱的,这种义务只有在个人看到了对自己有明显的利益时才存在。个人主义至上的国家,人们关心个人权利。组织系统应努力满足个人的偏好和选择,而个人的价值和报酬应该建立在个人取得的成果上。集体主义的文化重视群体的整体利益,期望个人的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们通常集体决策。 2.1.2.2 权力距离 权力距离指的是组织中的有权成员在掌握权力方面的差距,其大小是通过权力差距指数(PDh Power Distance Index)表现出来的。权力差距小的社会对诸如社会阶层差异或组织层级差异很反感,高层职位的人们平等地对待低层职位的人。而一个权力差距大的社会,人们会接受不同层级之间的差异。一个人在社会中或组织中所处的地位影响着他的行为以及别人对待他的态度,在权力差距大的国家管理常分为较多的层次。

2.1.2.3 不确定性规避 不确定性规避是指有某种文化程度的人对不确定性和未知情景感到威胁的程度,其强弱是通过不确定性规避指数(UAI: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ex)来衡量的。一个鼓励其成员战胜和开辟未来的社会文化可被视为强不确定性规避的文化:反之,那些教育其成员接受风险,学会忍耐,接受不同行为的社会文化可被视为弱不确定性规避的文化。不确定规避性强的国家喜好成文的规章制度,保守的法律秩序,不喜欢冒险和创新,对变更抵触较大。不确定性规避弱的国家对变更抵触较小,思想开放,能容纳冲突和竞争并加以利用。从组织管理方面看,不确定性规避影响了一个组织结构化的程度。 2.1.2.4 男性化与女性化 霍夫斯塔德把这种以社会性别角色的分工为基础的“男性化”倾向称之为男性或男子气概所代表的维度(即所谓男性化,Masculinity Dimension),它是指社会中两性的社会性别角色差别清楚,男人应表现得自信、坚强,注重物质成就,女人应表现得谦逊、温柔、关注生活质量;而与此相对立的“女性化"倾向则被其称之为女性或女性气质所代表的文化维度(即所谓女性化,Feminine Dimension),它是指社会中两性的社会性别角色互相重叠,男人与女人都表现得谦逊、恭顺、关注生活质量。男性化/女性化的倾向用男性化指数(MDI:Masculinity Dimension Index)来衡量,这一指数的数值越大,说明该社会的男性化倾向越明显,男性气质越突出(最典型的代表是日本):反之,数值越小,说明该社会的男性化倾向越不明显,男性气质弱化,而女性气质突出。在男性化的社会,坚强价值观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文化注重收入、认可、升迁、挑战,这种类型文化鼓励人们决策的自主独立。而女性化社会注重人际关系、生活质量和服务及决策的群体性。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 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关于文化的观点是在他做的关于文化差异的实验性研究基础上形成的。上世纪七十年代, 尽管IBM公司想在全球各工厂建立一套共同的管理程序和标准,但是在不同国家,如巴西和日本的管理程序和标准仍存在很大差异。霍夫斯泰德通过采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与员工所在国家的文化有关系。他把文化描述成是“人的头脑中的一种集体共有的程序,它能将一类人与其他人区分开来”。经过几轮的研究,他把文化差异归纳为四个基本的维度。他指出所有的差异都可追溯到基本维度中的一个或几个中。这些维度是: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权利距离、男性化社会/女性化社会和不确定性规避。经过进一步的研究,他又增加了时间取向维度。 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表示个人与群体间的关联程度。个人主义文化注重个体目标,相反,集体主义文化则更强调集体目标。个人主义文化中,人们应当自己照顾自己和直系家庭,而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期望他们的内群体或集体来照顾他们,作为这种照顾的交换条件,他们对内群体拥有绝对的忠诚。个人主义没有圈内(in-group)和圈外(out-group)的明显差别,而集体主义却有明显的圈内和圈外的差别。 在霍夫斯泰德的研究中,一个社会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倾向是通过个人主义指数II Individualism Index 来衡量的。这一指数的数值越大,说明该社会的个人主义倾向越明显,如美国;反之数值越小,则说明该社会的集体主义倾向越明显,如日本和亚洲大多数国家。 表2 :部分国家和地区个人主义指数 国别得分排名结论 美国91 1 很强的个人主义倾向 英国89 3 很强的个人主义倾向 法国71 10 较强的个人主义倾向 德国67 15 较强的个人主义倾向 日本46 22 较强的集体主义倾向 中国香港 25 37 较强的集体主义倾向

霍夫斯泰德文化评估构架

Hoftsede’s 5 Cultural Dimension 霍夫斯泰德文化评估构架 Power Distance Index (PDI) The index measures the degree of inequality that exists in a society. Specifically, that i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less powerful members of a community accept and expect that power is distributed unequally. This represents inequality (more versus less), but defined from below, not from above. It suggests that a society's level of inequality is endorsed by the followers as much as by the leaders. Power and inequality, of course, are extremely fundamental facts of any society and anybody with som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will be aware that 'all societies are unequal, but some are more unequal than others'. 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ex (UAI) The index measures the extent to which a society feels threatened by uncertain or ambiguous situations. It ultimately refers to man's search for Truth. It indicates to what extent a culture programs its members to feel either uncomfortable or comfortable in unstructured situations. Unstructured situations are novel, unknown, surprising, different from usual. Uncertainty-avoiding cultures try to minimize the possibility of such situations by strict laws and rules, safety and security measures, and on the philosophical and religious level by a belief in absolute Truth; 'there can only be one Truth and we have it'. People in uncertainty avoiding countries are also more emotional, and motivated by inner nervous energy. The opposite type, uncertainty accepting cultures, are more tolerant of opinions different from what they are used to; they try to have as few rules as possible, and on the philosophical and religious level they are relativist and allow many currents to flow side by side. People within these cultures are more phlegmatic and contemplative, and not expected by their environment to express emotions. Individualism (IDV) on the one side versus its opposite, collectivism, that is the degree to which individuals are integrated into groups. On the individualist side we find societies in which the ties between individuals are loose: everyone is expected to look after him/herself and his/her immediate family. On the collectivist side, we find societies in which people from birth onwards are integrated into strong, cohesive in-groups, often extended families (with uncles, aunts and grandparents) which continue protecting them in exchange for unquestioning loyalty. The word 'collectivism' in this sense has no political meaning: it refers to the group, not to the state. Again, the issue addressed by this dimension is an extremely fundamental one, regarding all societies in the world. Individualism index: The index measure the extent to which a society is individualistic. Individualism refers to a loosely knit social framework in a society in which people are supposed to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and their immediate families only. The other end of the spectrum would be collectivism that occurs when there is a tight social framework in which people distinguish between in-groups and out-groups; they expect their in-groups (relatives, clans, organizations) to look after them in exchange for absolute loyalty. Masculinity (MAS) versus its opposite, femininity, refers to the distribution of roles between the genders which is another fundamental issue for any society to which a range of solutions are found. The IBM studies revealed that (a) women's values differ less among societies than men's values; (b) men's values from one country to another contain a dimension from very assertive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