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大学生微电影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大学生微电影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大学生微电影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大学生微电影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湖南科技大学微电影存在的现状与问题

姓名: 梁伟

学号: 1103010302

专业: 机设三班

学院: 机电学院

摘要:

随着数码制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视频传播的快速化,加上数码设备的普及化和低廉化,拍摄电影已经不再需要专业的人士,专业的设备,只需一部DV或是一部单反相机像佳能的5DmarkII,加上几个朋友,运用一些简单的后期制作,一部微电影就诞生了。相比传统的电影,微电影的成本低廉,传播方式广泛,普遍收到了社会大众的喜爱。校园微电影已经逐渐在校园壮大,逐渐发展起来。本文将从校园微电影的优势现状与发展论述校园微电影。

关键词:校园、微电影、湖南科技大学、现状、问题。

正文:

拍电影,不一定要耗资巨大,不一定要专业演员,也并不一定要庞大的制作团队。这年头,有一种被称为“微电影”的新生事物,慢慢在校园里发酵、升温,并最终流行起来。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近年来,最成功的微电影,当属筷子兄弟的《老男孩》,这部电影的成功,归结于它的立意,它描述了怀揣梦想的人,向着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的过程。《老男孩》看哭了一批80后的人,在许多人的心中产生了共鸣,所以它是成功的。

而所谓的校园微电影,是将背景设定在校园内,由学生自己编写剧本、彩排、导演、拍摄而成的电影。

近年来,不管是大学生还是中学生,拍电影似乎渐渐成为了一种流行。一个简单的故事、几位关系较好的学生、一两台照相机或摄像机、一些简单的道具和布景,再加上后期的剪辑制作,一部属于学生自己的微电影就这样诞生了。

在题材方面,大都是恋爱、励志,或与校园生活相关的内容。在风格方面,调侃、夸张、搞笑者比比皆是,但也不乏抒情之作。在资金方面,“能省则省”

就是最大原则而正是学生自身尚无经济来源、课余时间有限、人脉关系较为简单、人生阅历较少等特点,决定了学生微电影青涩、单纯、简约的特色。目前,作为微电影的载体,互联网的传播速度之快,也为微电影能迅速被网友所观赏提供了最便捷的渠道,“当一些剧本和拍摄技术都比较好的短片出现时,就容易被…热传?,这对拍摄者来说也是一种鼓舞,所以他们很容易…拍完还想再拍?”。

校园微电影的现状:

首先,先来说一下现在网络上流行的国内学校的微电影:

早前,集美大学环境艺术专业学生花580元拍民间功夫电影《无界》;此后,厦门理工学院学生原创DV电影《May》发布;去年9月17日,漳州师范学院08级广电学生自拍自导作品《降落伞》全校公映;今年2月9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09广电121工作室自制微电影《暖冬2》在网络上热映;3月16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10级广播电视新闻学学生作品《嘉庚黑白讲》发布;3月27日,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一学生翻拍《失恋33天》短剧首映……

我校拍摄了一部学校2012招生微电影《on the way》,这部微电影的演员是通过新浪微博在网上面向全校学生招募,这部微电影很好地展示我校的面貌。

2012年5月5日,我校首部校园微电影《我们的爱情》,正式开拍。《我们的爱情》拍摄团队从演员、编剧到摄影师、灯光师,共50多人,基本上都是微博招募而来的在校大学生。影片以我校艺术学院一个男生寝室4名应届毕业生的大学生活为蓝本,记录他们的爱情、友情、成长和困惑,通过讲述使大家聚集在一起。而故事原型中的3名男生,李进、黄山河、徐幸也参与到导演工作中来。作为活动发起人之一的李进介绍,拍摄这部微电影正是想通过这样一种特别的形式,记录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对经历情感挫折和社会压力下做出的不同选择,从而唤起更多人反思当下90后的生活状态以及成长蜕变过程。

随后又有一部校园DV爱情微电影《花开的声音》在网络上流传。

网上还有一部微电影《父亲》,分享的也比较火。是由11级工设一班新生做的微电影,内容形式都比较新颖,立意也比较好。这几部微电影的拍摄,标志着我校的微电影事业在蓬勃发展。

微电影的问题:

在大学校园里,会有很多微电影创作大赛等活动,我也曾参与过一些,有很多同学想参与到微电影创作当中来,但大部分同学都是望而却步,我将诸多限制因素归纳如下:

1、设备不齐全,经费有限

首先,有很多喜欢微电影的同学,要么缺乏相应设备,要么设备不合要求,最后也只能放弃。对我们学生来说,大家最关注的可能就是资金问题。虽然说每个人都具有一定层次的经济自由,但却并没有摆脱经济独立。如果不计人工费,

不包括服装和道具的费用,拍摄场地不需要出钱租用,一部电影视频制作完成也要花几百元钱。那么有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钱从哪里来?为节约成本,他们一般多把拍摄的场景选在校园里,如果确实需要到校外取景,他们也多选择公共场合。所以最后导致微电影效果欠佳。

2、大部分题材缺乏创意

很多学生主要以校园生活为题材,比如反映一些贫困学生艰苦朴素、勤奋好学的精神;剧本创作对一般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刻意模仿和题材单调已经成为了微电影无法摆脱的硬伤和软肋。

3、缺乏制作技术

有些同学可能觉得拍微电影再简单不过,拿起就拍,拍完就好了。即使有的同学想要好好加工制作,但技术上限制了作品的质量。

首先是摄像要领掌握得不够好,其次后期编辑欠佳。摄像最基本的要领是:画面要平、摄像要准、画面要稳、摄速要匀。但从学生的微电影创作中可以看出学生还未很好的达到“

平、准、稳、匀”的基本要求。最突出的表现是画面的稳定性差,画面有时晃动的厉害。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因为非线性编辑系统素材来源多样化,各类视、音频格式的兼容问题突显出来,学生必须对视音频编辑软件运用熟练、掌握各类视音频格式的转换,才能提高编辑的效率。另外声音的采集、

处理和运用做得不够好。音效可以说是影片的灵魂,一个好的节目,没有了声音的

配合,再好的剪辑与制作,效果也出不来。

最能挫伤学生微电影创作积极性的就是,当他们辛辛苦苦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花费了相当大一笔资金,克服了种种困难后就因为剧本主题有些灰色而导致他们的作品却不能被学校向上推荐,甚至连在院校公映的资格都被搁浅时,微电影创作者总会有种难以言表的苦衷。

结语

就在我们身边,科大人也创造出好多优秀的微电影,如我们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2010年的毕业生欢送晚会的前期宣传视屏《骊歌》(链接网址:https://www.docsj.com/doc/c210331031.html,/v/b/40073349-1657424205.htm)、如我校2012年招生宣传片《On the way》(链接网址:https://www.docsj.com/doc/c210331031.html,/v show/id XNDA2MDQ2NTE2.htm)等。

许多年后,当你老了,回想起那个传说中地球要灭亡的2012,那一年,发生了什么?那是你难忘的青春,我想你一定能想起些什么:校园里烈日当头的篮球场,图书馆窗前埋头苦学的身影,寝室姐妹夜谈的欢乐……

或者,你突然想起:那一年,我们一起拍的微电影。

青春就像一部部微电影,每个人都是电影的主角。青春的每一个角落,都出现过你的身影,每一个时刻,都停留着你的记忆。通过摄像机,记录你的记忆,你的身影,许多年后暮然回首,一定别有一番滋味。

随着时代的发展,校园微电影扮演的角色也将越来越重要,微电影将带给我

们更多的乐趣,给我们的生活创造更多的精彩瞬间,而身为二十一世纪的新青年,我们应该把握微电影发展趋势,让我们在收获中创造微电影发展的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朱靖江著.DV宝典:从“菜鸟”到独立制片人.中央编译出版社.

2、徐景奇,范文锦,关青编著.电视片的编导与制作.南开大学出版社.

3、李铁,徐进云,胡跃平等编著. DV数码影视完全制作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

4、期刊:《电影文学》、《中国广告》、《现代广告》、《国际广告》.

电影史上最棒的30部青春影片

电影史上最棒的30部青春影片 ???? 1.《野性骑手》美国·1954 ????该片细致描述了当时青年的反叛心理。摩托车同电吉他、朋克头、嬉皮风格一样曾作为一代青年人反叛的标志。骑着摩托车风驰电掣,在街道上惹事生非,而后呼啸而去,它就是这么幼稚,但当时青年把它视为对抗社会的手册。该片被称为“摩托公路片”的始祖,《逍遥骑士》早期探索版,值得一看。 ????2.《无因的反抗》美国·1955 ????该片集中表达了那个时代的青年人对被理解和认同的渴望。青年人的不满情绪第一次得到了大规模的合法发泄。影片任何一点看上去都算不上经典,包括它的首创性。它之所以成为经典,只有一个理由———詹姆斯·迪恩。 ????3.《精疲力竭》法国·1959 ????有人说《精疲力竭》的出现是一次电影观念、形式和表现方法的革命,以至于影片所赋予的青春主题几乎都要被忽略了。“真可恶”———米歇尔死前的诅咒,无论警察还是观众都感到迷惑,但这正是那个时代法国青年的迷惑,莫非真如存在主义所说的———生活本身就是可恶的。 ????4.《青春残酷物语》日本·l960 ????该片是佳作频出的大岛渚最重要的代表作,对日本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影片中大岛渚冷静地审视着青年的反抗和愤怒,伤感地反思着自己的青春,最后得出了悲观的结论。有许多以残酷为名和标榜残酷的影片,但没有哪一部像大岛渚的《青春残酷物语》那么惊心动魄。 ????5.《毕业生》美国·1967 ????毕业的含义一语双关,105分钟的时间集中展示了大学毕业生从幼稚走向成熟,超越自我,真正从社会大学毕业的过程。没有哪部电影像它那样真实而完整地展示了60年代中后期的青春。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看《毕业生》唱《寂寞之声》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青春的标志,包括80年代初的中国。 ????6.《邦妮与克莱德》美国·1967 ????强盗片历史上划时代的经典之作。一对没有归属感、反传统、反社会的青春情侣一路抢劫并大肆宣扬他们的暴力行径。他们通过抢劫抒发对社会的愤恨和反抗;施暴的过程中他们确认了自我价值,即使是死亡都那么浪漫和诗意。既然悲剧早已注定,他们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7.《逍遥骑士》美国·1969 ????披散的长发、怪异的服装、锃亮的高把摩托车。怀特和比利两位“逍遥骑士”就以这样的形象在《寻找美国》的歌声中穿越了南部未拓的荒原,进行了一场反抗压制追求自由的长征。60年代的动荡在本片中得到了最率真的体现。 ????8.《爱情故事》美国·1970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摘要:随着国内娱乐产业的发展,中国电影文化产业正在不断改进与提高。电影正逐渐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家家户户把看电影当成一种放松的最佳途径。我国电影产业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数量的激增以及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中国电影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本文针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现时状况以及未来发展的预计做了一定的分析,并对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提出一定的建议。 一、中国电影的发展简史 从1905年中国出现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到如今的2015年,中国电影的百年历程虽然颇为艰辛,但却是极有价值的。第一代电影人的出现,使他们成为了中国电影的拓荒者。黑白默片虽然在表演上依旧留有舞台剧的表演痕迹,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电影镜头的景别变化不大,在内容上难免浅陋芜杂,艺术上也较幼稚,具有实验性特征,但其拓荒作用功不可没。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由萌芽阶段逐渐过渡到了起步阶段,迎来了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第二代电影人”的突出贡献是完成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转变。在艺术上,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长。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人称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使中国电影进入了“春华秋实两辉煌”的时代。而紧接着,在夹缝中生存的第四代电影人,虽然总是笼罩着淡淡的哀愁和沉沉的相思,但他们的作品在这一时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改革开放之后,第五代电影人带着创新的激情走上影坛。他们对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特别敏锐,力图在每一部影片中寻找新的角度。尽管人数不多,却给中国影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波。而现在,第六代电影人横空出世,他们带着年轻新潮的思想,力图在电影界闯出一片天。 中国电影这是在这六代电影人的步步努力推动下,才逐渐走向了今日的蓬勃发展。 二、中国电影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出现典型的“大片救市”特征,电影票房收入多集中于少数的几部影片,特别是大片。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市场一直比较萧条,直到2002年张艺谋所拍大片《英雄》上市,当年《英雄》票房收入达到了2.5亿元,这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让很多人看到中国人拍大片也能赚钱,于是很多人开始投资拍大片。到了2004年,中国电影产业出现了由大片推动的繁荣的发展态势。我认为中国电影大片主要呈现5大特征:题材封闭化(故事情节多与现实生活脱节,经常是自说自话)、故事幼稚化(有些故事情节已经幼稚到侮辱观众智商的地步,特别是一些历史剧,漏洞百出,台词“穿越”)、视觉平面化(很多大片片面追求视觉效果,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无法提供给观众任何精神营养)、审美低俗化(主题低俗化,充满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等很多负面的内容;场景也低俗化,很多影片为了追求震撼效果,一再突破观众的审美底线,充斥着暴力、色情的画面)、营销过度化(很多大片炒作过度)。在这里,我要特别谈谈炒作过度的话题。有人曾经说:“如果一个国家的精神文化产品比如电影,像股票一样一味通过炒作就能得到升值的话,便是一个国家电影文化悲哀的开始。”我们现在应该对过度炒作引起足够重视,毕竟电影不是物质产品,它是精神文化产品,如果电影的票房收入与其本身质量没有多大联系的话,这个市场就真的乱套了。我们现在电影市场不健康的表现之一就是很多电影都是“一锤子买卖”,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人先“骗”进电影院再说,而鲜有电影能拍得了续集,所以说,我国目前电影产业还没有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其次,文艺片不能获得国内观众的青睐。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消息,某某影片获得了某某国际上的大奖,但是在国内上映后票房却不容乐观。观众看完后都反映看不懂,不明白在说什么,转而又投向那些所谓的高成本大制作的电影。对我而言,看电影的目的不仅在于放松

微电影发展现状与未来

陕西省自学考试新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浅析微电影-网络-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姓名:李中祥 准考证号: 指导老师:周 写作时间:2013年1月—4月 联系方式: 目录

摘要 (1) 前言 (2) 一微电影的产生与发展 (2) (一)微电影的定义 (2) (二)微电影的特点、分类、受众群分析 (3) 二微电影迅速发展的条件 (5) (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碎片化时代” (5) (二)受众因素和商业环境因素 (5) (三)技术及硬件条件因素 (6) 三微电影所引领的突破及其价值 (7) (一)微电影带来的突破 (7) (二)微电影所带来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 (9) 四微电影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及困局 (10) (一)微电影在商业广告道路上的同质化趋向 (10) (二)微电影在制作与创意过程中的瓶颈 (11) 五微电影在商业模式的探索上任重道远 (12) (一)短期利益与长期生存的兼顾 (12) (二)协调微电影的质量门槛与成本控制 (13)

(三)微电影在狭窄的营销渠道中求生存 (13) (四)微电影的规模化、产业化途径 (14) 六政策导向及行业监督体系 (17) (一)政策扶持及导向 (17) (二)行业监督与行业自律 (17) 七微电影发展的未来 (18) (一)主体多元化、题材丰富化 (18) (二)商业与艺术的统一 (18) (三)专业人才的“培养基” (19) 八总结与展望 (20) 注释 (21) 参考文献 (21)

浅析微电影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内容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品质生活的不断追求,越来越多的新兴娱乐、文化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创造。微电影作为“碎片化时代”与“新媒体时代” 共同作用的产物,不仅具备传统电影的文化内涵,也融入了这个时代的文化精神,是最具代表性的新兴文化现象。本文通过受众分析、社会及商业环境、广告营销方式等方面对微电影的产生以及发展进行较为简明的分析。通过这些分析揭示微电影对社会生活以及商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对传统传媒的某种挑战和启示意义,也将发现微电影发展过程中将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终探索微电影持续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微电影;碎片化时代;受众选择;广告与营销;新媒体时代 Abstract:Nowadays,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people`s constantly pursuit to the good quality life,more and more emerging entertainment styles and cultures have always been developed and created out.As the common product of“Era of fragmentation”and“New media age”,The micro film not only hav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raditional films,but also it has the new age`s cultural spirit,It`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emerging cultural phenomenon.This thesis concisely analysis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ocro film through the Audience analysis,Social and business environment,Advertising marketing way,ect.Through these analysis we can reveals the mocro film`s huge influence to the social life and business develop,it is not only shows that the micro film has challenge and enlightening to the the traditional media,but also find that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Finally,find out the benign and continuous direction of the micro film`s development. Keywords:Microfilm;Era of fragmentation;Audience selectivity;Advertising and marketing;New Media Age

微电影的未来发展方式和对策

微电影的未来发展方式和对策 一、微电影的定义 实际上,目前对于“微电影”各界都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可以广泛的认为,微电影是指片长一般在30—300秒之间,具备着与传统电影大片同样的高制作水准。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由于情节符合当下主流人群对于精神自由的进一步追求,碎片时间被充分利用,使得过去曲高和寡的电影艺术真正回归大众,因而受到广泛好评。 二、案例分析 接下来,本文挑选了三个不同类型的微电影案例,从是否达到传播微电影的目的效果作为角度考虑,选择了两个成功案例《一触即发》、《老男孩》和一个失败案例《不跟随》,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微电影的制胜之道和可能存在的失败因素。分析与对比分析:本文首先分析了一下《不跟随》没有达到诺基亚预期宣传效果的原因,然后对《一触即发》与《老男孩》这两个成功的微电影进行对比分析,探寻其制胜之道。(一)《不跟随》没能达到预期目的的原因。(1)故事性不强,过多强调画面的质感,很多观众评论说没有看懂。(2)缺乏原创性:该微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不跟随”,该主题贴合其所销售的诺基亚N9手机“不跟随”其他主流手机

采用安卓系统的精神,但是该微电影的画面与《刺客信条》的主题曲《IRON》的MV相似度很高,此举有悖于不跟随精神。(二)《一触即发》与《老男孩》的对比分析。制作效果:前者俨然是一部浓缩的高科技电影;后者手法细腻,它的纯净和真实达到了很好的情感营销的效果。前期宣传:前者明星效应,首创“微电影”概念,幕后花絮、剧透信息、全网首映从凯迪拉克官方微博爆出,各大门户网站“一边倒”正面传播;后者作为11度青春系列的微电影压轴作品,前期的10部微电影的播映和铺垫,首发通过新浪微博加V名人的转发出现在公众眼中。营销方式:前者病毒式营销、借助各大社交平台;后者口碑营销、情感营销、借助各大社交平台、视频网站。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虽然《一触即发》与《老男孩》一个是“微电影”的开山之作,一个是“微电影”的典范之作,但是就后期影响力方面,很明显《老男孩》带给大家的主动关注更多。加上“科鲁兹+优酷+中影集团”的三强联手合作不再局限于品牌方与视频网站之间,而是加入了制作方的支持。《不跟随》虽然启用了明星演员,但缺乏原创性的内容与配乐,成为被大家批评的焦点。那么明星演员与草根演员在微电影的领域孰轻孰重?什么 样的题材又能够深入人心?原创性是否非常重要呢?我们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一步探寻。 三、问卷调查

中国电影现状与未来发展的思考

世界电影史 摘要: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攀升。人们的文化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影作为当代文化的载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有了新的发展,每年一度的金鸡奖、华表奖、百花奖、金鹿奖等评选出的多部优秀影片,使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电影的非凡进步。这不仅仅延续了原来的经验和传统,同时也有当代人的开拓,创新。本文通过对中国电影现状的阐述,分析现今中国电影的优势和危机,然后据此引出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一.中国电影的现状简介 (一) 现今中国电影的危机 1.电影题材缺乏创意,喜欢翻拍 近年来,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掀起了一场翻拍狂潮。这其中就形成出了“翻拍成败两重天”的局面。比如成功翻拍的《画皮》,其取材于《聊斋志异》、,多次被搬上大屏幕,有分悦版的、温情恐怖版的,但是赵薇,陈坤等大牌明星主演的《画皮》仍大获成功。当然还有由《刺马》翻拍的《投名状》等。失败片中的《唐伯虎点秋香2》,被称为“搞笑不足,雷人有余”,还有翻拍《偷听女人心》的《我知女人心》,不仅照单全收原版的缺陷,而且在本土化过程中又添硬伤。新片不断,翻拍不止,翻拍片到底能否超越老片,这仍然有待考证,但是这种做法无疑展现出了国内电影人缺乏必要的创意。 2.中国电影畸形的商业化 人们说中国电影的现状是商业片庸俗化,艺术片低调话。现今中国电影产业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导演都开始拍摄商业大片,植入的广告日益泛滥,这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反感。比如冯小刚的影片植入广告就很多,《非诚勿扰2》更是如此,有观众开玩笑说:“不是看电影顺带看广告,而是看广告顺带看电影。”还有的人在看电影的时候专门是数广告的。甚至《唐山大地震》的植入广告都达到1个亿,很多观众指责此举严重降低了该片的诚意度。实际上和好莱坞的广告产业相比,中国电影的植入广告无论是数量还是市场份额,都是小巫见大巫。但即使这种“小巫”,观众认为中国电影过度商业化,拼命追求经济效益,置观众于不顾的感受,从而产生逆反心理。但实际上这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恰好说明,中国电影看上去很商业化,其实离真正成熟的商业化还差得很远。 3. 对现实题材存在胆怯心理

微电影的生存现状及发展态势

微电影的生存现状及发展态势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电影作为“微时代 的代表产物,已成为网络新媒体的“主力军”。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微电影凭借其灵活的传播途径,全新的传播形式迎合了受众随时随地看电影的快餐化需求。本文通过认识微电影的特点及存在的冋题,提出了不断改进的应对策略,并对微电影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建议,做出展望。 、微时代的到来及微电影的现状 当今社会,信息碎片化、文化快餐化现象日趋显著,微 小说、微群、微聊、微信息、微交流、微传播、微视频等新兴概念相继出现,微文化大行其道,因此,媒体的表现也因受众的需要而不断改变。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受众希望以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多的信息。微电影作为一种免费的、灵活的、短小精悍的电影形式正符合了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这种收视心理。 微电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播放的、适合在移动 状态下观看的电影。它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拥有 完整的故事情节。微电影的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即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在互联网时代,微电影的传播主要借助视频网站和社交 网络,这两种媒介尤其是社交网络媒体的特性决定了微电影的独特传播方式和传播过程。例如中国年人均观影次数仅 0.14 次左右,平均每人10 年才进一次电影院,但卡地亚的真爱系列微电影,投放后网络点击量也很快超过51 万次,微电影以其惊人的传

播速度和传播范围实现着裂变式传播,通过视频网站、社交网站形成关系网络,在受众之间形成口碑式传播。作为被传播节点的受众,对信息的接受也并非完全出于一种被动状态。当某一社交网络用户接受并继续传播微电影时,其他用户不仅主动扩散该用户传播的消息,而且还通过搜索引擎、视频网站等主动寻求更为详细的信息源。 从而在其积极参与下形成某一时段讨论的热点话题。另外,微电影所借助的传播媒介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在传播过程中具有高度统一度、保真性。视频的呈现形式,特别是微电影以视频的形式呈现,这就能够防止内容在传播过程中被随意修改,把信息直接传递给受众,避免了各种偏离主题的解读。 、当前微电影发展道路上存在的问题 微电影作为一种被张扬个性的非主流文化所充斥的表 达形式,它的快餐性、拼贴性及重视感官刺激的特性让我们 不得不思考它的生命力到底会有多久。从目前来看微电影的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 1、微电影内容构思简单 随着互联网上受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升,微电影的内容 构思尤其重要。执导微电影《纵身一跃》的蔡康永曾用震撼、提醒、讯息、启发四个词来概括微电影,如果微电影缺乏定的思考和人文关怀,那整部电影将成为广告的附庸,失去思考的力量和社会关注价值,继而失去观众兴趣,沦为庸俗娱乐。当前大部分微电影的创意思路还是过于狭窄,基本限于男欢女爱、商业竞争等小题材,常见情节就打斗、搞笑、飙车、暧昧,缺乏思想内涵,缺少人文关怀,立意很少从时代普遍的价值观中体现精神陶冶、升华境界、修养文化,展现手法过于简单,盲目求洋,取法外国,缺少新意,广告的成分有时也大大多于电影的艺术情节本身。 2、政策支持与监管 新媒体是微电影目前流行的主要阵地,有许多很难通过 传统媒体审查播出的内容通过新媒体呈现出来,由于相关领域国家部门尚未进行严格审查,营销性微电影管控的缺失也导致部分营销性微电影

浅析国产青春类型电影的价值取向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析国产青春电影的价值取向 学生姓名:范吴迪学号: 201207010104 系别:新闻传媒系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 指导教师:李歌朗职称:助教 完成日期: 2016 年 4 月 18 日 浅析国产青春电影的价值取向

摘要:电影是一种比较有新颖性的影视艺术作品,相比于长篇的电视剧来讲,电影叙事的结构特点稍有所不同,具有简短性和集中性的两大特点。电影在表现故事方式时要把故事情节表达控制在简短的时间内,就像短篇小说一样要有故事的开头、经过、高潮和结尾,电影呈现的故事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完整性,让观影人通过数字化的屏幕方式了解这个故事。电影是展现给群众的艺术,所以电影在取材时大多数来源于群众的生活。青春原本是每个人最难忘的时光,也是每一个人最值得回忆的时光。青春这个题材通过电影方式呈现出来,得到了观众的喜爱,同时也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所以近年来青春电影在市场上比较有卖点。本文主要通过通过分析国产青春电影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借鉴了国外极其台湾地区青春电影的构思特点以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国产青春电影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青春电影;现状分析;对策建议 Title Abstract:The movie is a novelty of the film works of art, structural features compared to the long drama narrative in terms of slightly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ort and concentrated characteristics. Film in the story mode to the time control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as short stories to a story at the beginning of, after, climax and end presents the story must show some integrity, let people use digital screen know the story. The movie is to show the art of the masses, so were the most in life comes from the masses. It was originally each one of the most memorable time, but also every one of the most memorable time. Show the theme of youth by the film, get the audience to get the attention of many people. So in terms of youth movie in the market have a comparison poin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Chinese youth movi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from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 extremely Taiwan youth movie Youth Movie, puts forwar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domestic films. Keywords: youth film;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Countermeasures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摘要:这几年来,中国的电影文化业正在改进和提高,电影正在成为社会文化舆论的中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电影产业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方面,中式大片在产量和社会效果两方面都越来越好,重新赢得国内观众的信任;另一方面,它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出现持续上升趋势,对于推广我国文化价值体系及其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电影现状的阐述,分析现今中国电影的优势和危机,然后据此引出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正文: 一.中国电影的现状简介 (一)中国电影的发展 中国电影的百年历程,虽然走得颇为艰辛,但毕竟还是很有价值的。从1905年中国电影的诞生,到第一代电影人的长成;从第二代的东方美学电影,到第三代电影人对民族电影的艰苦探索;从“淡淡的哀愁”和“沉沉的相思”笼罩下的第四代电影人,到横空出世雄心勃勃地扛起家国重担的第五代,再到如今关注个体自我的第六代电影人,他们所做出的努力都经过了时间与人们挑剔的评价,得到了公众的认同。 这几年,大家可以明显感觉到,电影正越来越多,电影市场也越来越“热”。近十年来中国电影频频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亮相,让国际电影人和各国观众逐渐从知道中国电影到了解中国电影,再到关注中国电影,到现在喜欢中国电影。这些明显而迅速的变化,说明了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从近期几部电影的高票房也可看出电影市场的火热,从创下最高票房纪录12.6亿的《泰囧》到同样突破12亿票房的《西游降魔》,再到这两天票房持续增长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让人不禁惊呼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迅速。来自中国国家新闻

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今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超过81亿元,同比增长39%。这些数据无疑给业界打了一剂强心针,现在国产电影的发展处于上升阶段,大量资本正往里涌。 (二)现今中国电影的危机 首先是电影题材缺乏创意,喜欢翻拍和跟风。近年来,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掀起了一场翻拍狂潮。这其中就形成出了“翻拍成败两重天”的局面。比如成功翻拍的《画皮》,其取材于《聊斋志异》,多次被搬上大屏幕,有分悦版的、温情恐怖版的,题材虽好但是看多了不免感到乏味。除此之外,中国电影还喜欢跟风拍摄,有一个题材的电影大热之后便一窝蜂的出现好多质量上良莠不齐的相同题材的电影,比如去年的小成本电影《失恋33天》引发观影热潮后,今年电影市场上便出现许多类似的爱情题材的小清新的电影,就像最近上映的《分手合约》便是其中之一。 其次是中国电影畸形的商业化。人们说中国电影的现状是商业片庸俗化,艺术片低调话。现今中国电影产业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 导演都开始拍摄商业大片,植入的广告日益泛滥,这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反感。2002年创下205亿票房的《英雄》拉开了当下国产大片营销产业的序幕。为了争取高票房,越来越多的导演选择用明星来造势,用宏大的场景来吸引观众,而忽略了电影的本身。除了各种叫座不叫好的商业大片之外,影片中越来越多的广告植入也让人诟病。实际上和好莱坞的广告产业相比,中国电影的植入广告无论是数量还是市场份额,都是小巫见大巫。但即使这种“小巫”,观众认为中国电影过度商业化,拼命追求经济效益,置观众于不顾的感受,从而产生逆反心理。但实际上这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恰好说明,中国电影看上去很商业化,其实离真正成熟的商业化还差得很远。 最后便是中国的电影渐渐的脱离了中国传统文化。现在的中国电影的一个趋势,就是西化严重,脱离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作。电影是一门离不开科技更新的艺术,对于西方发达的科技,我们应该借鉴。可是我们应该明确的是,我们引用的是他们的科技,借鉴的是他们的技术和方法,我们的电影故事还应该是我们自己的故事。中国大地上的故事,需要中国电影人们用影像抒写的还很多,又何必非得要中国人穿上西方人的外套像个小丑似的扮演他们的悲欢离合呢?中国电影更多面向的是中国观众,所以应该选择中国人的审美、娱乐取向,而不是一味讨好西

校园微电影的现状和发展

校园微电影的现状和发展 姓名:林少俊 学院:商学院 学号:0915070201 指导老师:马培锋

目录 一、前言 (3) 二、校园微电影的现状 (4) 1、校园微电影微电影的概念 (4) 2、校园微电影产生原因 (4) 3、校园微电影的现状与问题 (5) 三、校园微电影发展的建议 (7) 总结 (9)

一、前言 随着社会生活步骤的加快、新兴信息传播媒介的发展和网络视频业务的壮大,微电影的狂潮正在席卷全国各个角落,连校园也掀起了微电影热。从中学到大学,有的已经拍出了自己的微电影,有的也正在筹划微电影的过程中。例如科大已经拍出了自己的招生宣传微电影,并已经上传到优酷、腾讯等主要网站,泉州市培元中学也拍出了自己的励志微电影《天台》,并举行了首映式。由科大商学院学生自发组织并联合其他学院的微电影《青之斑斓》也正在拍摄当中。同时,不少校园也举办了富有特色的“微电影节”、“微电影大赛”,以校园微电影为评选范围,评选出不同的奖项,给各部校园微电影加冕绚丽的光环。例如,在5月份,福建中医药大学就举办了自己的首届微电影大赛,一部名叫《惜悟》的微电影独占鳌头,斩获冠军。在全国各地校园里,微电影层出不穷,发展状况可谓“微”机四伏。在不久,将有越来越多的校园微电影问世,将校园微电影的热度推向一个高潮。 本文将从微电影的产生原因、优势等分析出微电影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参考性建议。

二、校园微电影的现状 1、校园微电影微电影的概念 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而校园微电影更是将微电影的范围缩小在:由学校主办或者学生主导、以校园文化为背景、传播校园文化、散发校园气息的微电影,是众多微电影类型中,比较受欢迎的一类微电影。 2、校园微电影产生原因 2.1、微电影自身的优势。 微电影本身所具有的优势是导致出现校园微电影的重要原因。学校弘扬校园文化、宣传校园精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但通过视频宣传的效果最佳。而传统的视频制作需要大量财力、物力等的支持,对学校的这方面的考验比较大,一般学校很难承受得住。而微电影门槛低、制作周期短、制作成本低、发行方式相对简单的优势自然很受学校的青睐;互动性、开放性、娱乐性强的优势更符合学校进行宣传所要达到的效果的需求;创作环境自由、表达机会更多的优势更是提供了校园微电影发展的优良的土壤。学校的难处与微电影的优势相结合、相互补充,导致校园微电影的出现,并且上升势头迅猛。

青春怀旧类电影

影评之青春怀旧类电影 从九把刀导演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到《致青春》再到《同桌的你》,无一不掀起一番怀旧电影热潮。这类电影引发了80后集体怀旧的情绪,从而使追忆青春成了风尚。于是,大街小巷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你的青春还在吗?” 青春电影一般指以青少年的成长经历或校园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电影,这类电影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常见,诸如泰国电影《初恋那件小事》、马来西亚电影《初恋红豆冰》等等。伴随着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发展,一批在台湾影坛活跃的新生代导演开始追寻自己原本的风格,并期望在浮光掠影中留下自己对青春的感悟。近十年间,台湾青春电影成为华语影坛中一个特殊的存在,这其中,2002年《蓝色大门》让观众感受了那阵熟悉而陌生的台湾海风,2006年《盛夏光年》让观众领悟了复杂却简单的纠葛情感,2008年《海角七号》让观众看到了守望与追寻的文化对立。而2011年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再一次印证了台湾青春电影的暖昧、美好、忧伤以及小清新风格。 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是改编自导演九把刀的同名自传体小说,讲述了少年柯景腾与一班同窗好友因共同暗恋班花沈佳宜而发生的许许多多与青春有关的有笑有泪的故事。《那些年》让观众看到了青春成长过程中的隐隐作痛,那种隐藏在美好、懵懂爱情之下的殇――没有牵手,没有初吻,有情人未成眷属却依旧刻骨铭心的爱恋。19岁的柯景腾以为通过自己举办的自由格斗比赛就可以证明自己,在沈佳宜的眼中,这场比赛却是一场幼稚至极的作秀。柯景腾只是想告诉她,自己希望成为一个厉害的人,让这个世界因为有了他,而有一点点不一样。柯景腾不明白,沈佳宜一直等待柯景腾的告白,想告诉他,自己在许愿灯上写下:“好,在一起”。沈佳宜亦不明白,柯景腾的世界仅仅是要拥有沈佳宜的心。一场别过,一场聚首。1999年,台湾发生九二一大地震,柯景腾不顾一切的奔向远方,为的就是联系上沈佳宜。那一瞬间,他才明白,原来沈佳宜是他全部的青春,失去她便失去了所有青春的记忆。 《那些年》描绘柯景腾与沈佳宜美好而又略带忧伤的青春本身的同时,更映射出那些由回溯与感伤构建起的社会情感,包含了台湾浓郁的人情味,引发了观众怀旧情绪的集体爆发。显然,影片用其清新温婉的语调,述说着青春的执着、无奈与遗憾,带给观众的除了眼睛湿润,还有时过境迁对青春未尽的微笑告别。

纪录片的现状与未来

纪录片的现状与未来 冷冶夫 主讲人:现在有这么几个数字希望同学们知道,各位老师和同学需要了解的。一个是零三年到零八年,印度有个电影节。印度这个电影节现在是中国一些高校的学生送评奖作品的热门选择,现在以每年百分之十五的增长送评奖作品,这是什么概念呢?因为它是个国际电影节,其中除了有很多主流媒体往那送作品外,DV 作品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比如说二零零六年的法国的飞帕电影节,这个电影节是纯凭纪录片的,法国的两大电影节:一个是戛纳电影节,一个是飞帕电影节。这两个都在岛上,这个飞帕电影节叫真实电影节,实际上就是纪录片,我记得零六年有七个DV作品,到了零七年的时候是十二个,到了零八年是十九个。这个DV作品能入围国际电影节非常不容易,这不是你送去了它就可以入围的,那是在我们中广协会和法国电影节主席组成的班子一起评奖,投票,然后才能是这个节目进去。这个DV作品在对外宣传上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现在了全国有五百八十七个大学开了电视导演这个专业,这个叫电视系,其中主要专业就是编导,一百二十七个大学开了播音主持专业(有三十多个是理科大学)。这些专业的毕业生用什么来实习,那肯定是DV。全国有十一个单位开设DV课程。包括武警、公安、政法,以及城管都是用DV,执法必须使用DV,在判决的时候、在审判的时候、在录口供的时候必须是DV。那么这个DV的发展在六年前是以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十五的速度增长,那么在去年和前年是以百分之五十的速度增长。DV的增长速度是这么大,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过去十年里十个人出国,可能有一个人拿DV机,那么今天出国旅游的人可能十个有九个都会拿DV机,DV及这个盘子越来越大。它有一个特点,这个特点是什么呢?就是它会里程碑式的改变中国传媒者的地位,或者说使传媒实现了大众化。比如说我们现在传播者是电视台的人,他们有摄像机,当你拿起DV机的时候,你就是社会上的传播者,当DV普遍发展的时候,就会实现传播者的大众化,而这种传播者的大众化会里程碑式的改变中国影像的话语权。所以说我们把DV看做是一个出作品的行当,会寻找工作的一个实验工具,很可能他以后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话语权。 现在了对于DV的兴起,我觉得可能有这么几个背景。第一就是个人使用的传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二是群众主动参与的需求和欲望空前高涨;第三个就是列袭爆料人和网络博客的崛起;第四个就是大专院校和社会非正式化的小众传播;第五是社会各种评奖活动的推动。这五个因素使我们中国的DV迅速发展,而且我们的DV摄像机的水准已经远远超过法国和英国。我们现在总觉得我们的技术好像跟不上,其实不是那样的,我们由于是后发展DV的国家,所以买的设备都是最超前的。在法国和英国,他们使用的DV机中有很多都是老式的。那么DV的发展现在有这么一个观点:在去年十月份,人民网有一个直播节目访问我。DV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说DV怎么来创作。因为DV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个性化创作,那么个性化创作就有一个随意化的问题,有人就提这个问题说:“你创作DV是怎么来看个性化创作?”我在人民网上这样讲的,我说:“个性化不是随意化和自由化,但是我们不要求所有的DV作品都要拍红色的,但是你绝对不能拍灰色的,绝对不能拍底线的东西,DV的最大底线就是它还是个真、

浅析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成绩姓名程文杰 学号20100630102 青岛滨海学院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初探微电影》 完成时间2013年5月21日 课程名称大众文化研究 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 年级2010级

初探微电影 【摘要】随着移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视频业务的壮大,微电影引发的狂潮正在席卷全国。2011年,优秀的微电影作品大量涌现,各大网站也纷纷开启微电影计划。本文将从其基本定义、发展历史、产生背景、特征、发展趋势等方面探讨微电影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媒体微电影网络视频现状及趋势 一、微电影的定义 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虽然业内至今沒有一個公开且让各方都认可的完整定义,但它的微播出平台、微规模投资、微制作周期、微时放映的“四微”特征已被业界所公认。微电影的制作者非常庞杂 影视制作公司、视频网站、广告公司等各种势力都在以微电影制作者的身份出现 由于广告公司和视频网站的电影制作资源相对薄弱 而本已掌握专业影视制作团队的影视制作公司在微电影的出品中具有天然的优势。 二、微电影的发展历史 (一)微电影雏形:《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是中国自由职业者胡戈创作的一部网络短片,其内容重新剪辑了电影《无极》和中国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栏目《中国法治报到》。对白经过重新改编,只有20分钟长,无厘头的对白,滑稽的视频片段分接,搞笑另类的穿插广告。 在一个著名的娱乐场,工作人员倾城和王经理发生了关于工资问题的争论,最后大打出手,这时,一个神秘人物从天而降,杀死了王经理,离开了。警察奉命调查,发现这盔甲竟然是著名的真田小队长的,他们拘捕了真田小队长,可小队长说那天不是他。后来警察又锁定了小队长地部下昆仑,可是没有证据,警察束手无策。这时,贵公子无双站了出来,说是小队长干的,于是,真田小队长和倾城被拘捕了。在法庭上,昆仑突然承认是他干的,于是法官决定给他们判死罪,刑法由无双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无双拿起了一个馒头:告诉了他们一个秘密,这个阴谋是他策划的,而他是为了报复倾城... 许多人士认为这就是“微电影”的雏形。

九十年代以来国产青春电影研究

九十年代以来国产青春电影研究 本文以90年代以来的国产青春电影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国产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主题、艺术特色、精神指向和文化意蕴,最后反思国产青春电影发展的局限,和这种局限性与必然性的悖论。本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国产青春电影的发展与聚焦,首先对“青春电影”、“国产青春电影”的概念进行界定。笔者认为,国产青春电影产生于90年代文化转型期,繁荣于新世纪。 其是以青年人为表现主体,展现青年人生活经历、思想情感的影片。包括面对家长和社会带来压力后的叛逆和挣扎、对于自我认识的困惑,以及追求梦想、爱情的经历和其中躁动的情绪等。 影片投资和制作方均来自中国大陆;其次,分析和归纳国产青春电影发展历程以及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最后,对九十年代国产青春电影的研究聚焦到爱情主题。第二部分,国产青春电影的主题。 这一部分将从青春主题和爱情主题两方面就行论述。九十年代以来国产青春电影的青春主题主要包括极度个人化的青春自怜、具有后现代意味的青春自省、消费化的青春媚俗;爱情主题包括迷茫青春中混乱的爱与性;青春狂欢中消费化的爱;怀旧式青春爱情。 第三部分,国产青春电影的艺术特色。笔者从叙事结构和影像画面两个角度分析了国产青春电影的艺术特点。 国产青春电影的叙事结构主要有反好莱坞式叙事结构、多视角下的回忆式叙事结构、俄罗斯套娃嵌套式结构;影像画面特点包括多元的影像风格和别具意味的画面艺术。第四部分,国产青春电影的精神指向和文化内涵。

人们永远都有对美好纯真爱情的向往,反应在影像世界中就是对纯爱“乌托邦”的叙述。这类电影通过对于原初性的爱情景观描绘,为我们带来了宗教体验般的爱情,而这类爱情神话的建构的落脚点却在纯美人性;爱情在本质上是一种自恋,爱他人实质上是想通过对方为自己打开另一个世界的窗,他们在凝视中获得自我欲求的满足,爱人成为社会理想缺席的在场,并且将爱人化身为物,成功将性别意识中的“阉割”焦虑实现转移,进行疯狂的恋物。 这成为九十年代以来国产青春电影的重要精神指向;90年代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青春电影最大的变化就是女导演的崛起,她们用女性口吻陈述、用女性视角观望,彰显着女性的主体性。这些电影在塑造了诸多光彩亮丽的女性形象的同时,也对社会中、爱情中女性角色模式及其转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析,并试图寻找现代女性自我困境突围的路径,然而寻找的结果依然是拯救的失落。 这是笔者重点剖析的国产青春电影的女性文化内涵。第五部分,国产青春电影的局限与反思。 国产青春电影普遍具有模式化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模式化、情节模式化和结局模式化;在爱情表达上,存在对爱情主题诠释过于肤浅的遗憾。爱情背后负载着社会,性爱在消费中被瓦解,人性成为乌托邦的试验场;而造成这一切除了商品化、大众化的原因之外,也是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在影像世界的镜像表达。

日本电影现状与未来

在为数不算太多的电影大国中,日本是有较强实力的一个,它的故事片年产量曾创下世界最高纪录,它的电影质量曾代表着亚洲的最高水平,在电影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十部作品中也有日本电影的杰作。然而,近年来的日本电影业却处于一种十分险恶的状态中,不能不令人担忧。虽然日本电影的滑坡已有二十年的历史但还没有出现过目前这种近于“四面楚歌”的严峻形势,而且经过几番痛苦的挣扎之后,仍然未见任何改观的迹象。三十年前,萎靡不振的日本电影业便被称作“夕阳产业” ,近来则出现了一种更为悲观的论调,认为日本电影已经病入膏盲、不可救药,离寿终正寝的日子为期不远了。电影是一门最年轻、最具有群众性、同时也应该是最有生命力的艺术,对于一门艺术的历史来说,百年应当只是短暂的瞬间,可是为什么它在许多国家却这么快就失去了勃勃的生机呢年代曾有人预言电影将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日益繁荣昌盛。然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却是一副截然相反的景象。除了美国的好莱坞之外,几乎所有国家的电影业都在一条布满荆棘的崎岖小路上艰难地行进,而此路通向何方尚且不得而知。日本电影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风雨雨, 它的发展和衰落很有特点,值得引起关心电影命运的人们认真的思考。本文将简要地介绍日本电影的历史和现状,并尽可能客观地对目前困扰着日本电影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或可从中简略的回顾发现一点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应予避免的教训。 简略的回顾 电影在它诞生后的第二年便传入了日本,并很快被乐于接受外来新鲜事物的日本民众所喜爱。三年后,日本开始生产自己的影片。在最初的年代里,日本人只热衷于用摄影机拍摄传统的歌舞伎和从欧洲引进的新派戏剧。这种用固定机位一幕一幕拍下来的舞台剧几乎完全占领了银幕。这种状况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直到1922年和1923年,才由田中荣三拍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京屋衣领店》和《骸骼之舞》。称这两部影片有划时代的意义,并非它们有多高的艺术创造性,而是因为这是日本电影中最先真实地描绘了日本人生活的作品。《京屋衣领店》和《骼骸之歌》的出现为刚刚开始的电影革新运动竖起了一面旗帜。在此后的十几年间日本电影的质量有了很快提高,形成了十分鲜明的民族风格,涌现了一批艺术造诣较高的电影创作人员。1936年,日益军国主义化的日本开始实行严格的电影管制,电影被纳入了“为实现大日本帝国的国策服务”的轨道,电影创作自此进入了一个异常困难的时期。在军国主义思潮泛滥和法西斯军部的巨大压力下,大多数艺术家自觉地或违心地拍摄了不少吹捧军国主义、美化侵略战争的影片,一时间,银幕上充斥着诸如《军国摇篮曲》、《向支那怒吼》、《梦中的钢盔》、《上海陆战队》之类拙劣的“国策”电影。当然,也有一部分导演在迫不得已拍摄了一些美化侵略者的影片之余,创作出少量表现普通民众生活和情感的作品。在实行战时电影管制的十年中留下的优秀作品虽然很少,不过后来成为大师巨匠的黑泽明、木下惠介、今井正、山本萨夫、涩谷实等人都是此时进入影坛的,尽管他们还无法拍摄表达自己思想的作品,但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经受了锻炼,变得成熟了。日本从法西斯军国主义的栓桔中解脱出来之后,电影艺术家们终于得以在自由的空气中从事创作了。不过最初两年并没有出现什么振聋发馈的惊世之作,艺术家们都在深刻地反思和小心地摸索。 1947年山本萨夫、黑泽明、吉村公三郎等人导演了具有强烈反战思想和表达人类和平愿望的《战争与和平》、《无愧于我们的青春》、《安城家的舞会》等优秀作品,战后日本影片的创作高潮也随之到来了。在进入50年代时,日本电影已开始步入最辉煌的时期,然而与此极不相称的是,日本影片在国际上却仍然默默无闻,这是由于日本的电影企业一直武断地认为,外国人不喜欢日本电影的民族风格,无法接受那种节奏缓慢、构图呆板、长时间表现一家人跪在榻榻咪上拉家常或穿着木屐挥刀厮杀的日本影片。因此日本电影几乎没有机会输出国外或参加国际电影节。1951年,当大映公司勉强将黑泽明导演的《罗生门〕》送往意大利的威尼斯时,甚至没有同时派一个人去参加电影节。孰料,这部制作精良、内涵丰富而颇具哲理性的影片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得了金狮大奖。《罗生门》的获奖犹如一声春雷,极大地震动和鼓舞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