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汉语课程标准

汉语课程标准

汉语课程标准
汉语课程标准

汉语课程标准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汉语课程标准(修改二稿)

第一部分前言

汉语是我国的通用语,是我国各民族都要学习和使用的语言。汉语在培养少数民族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搜集和处理信息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汉语教育是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双语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体系中,汉语是主要的授课语言之一。汉语教学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前提和保障。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发展,随着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深入,对少数民族公民的汉语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具备包括表达交流与识字阅读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汉语教学要为培养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全面实施双语教学的精神和要求,在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汉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并参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制定出本标准。

一、课程性质

1.汉语教学是国家通用语教学

国家通用语的教学和民族语言的教学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语言教学。学习、掌握作为国家通用语的汉语,对确立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学生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等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从课程来看,汉语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性质

工具性是指汉语课作为民族中小学的主课程之一,应该完成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所谓基本素质包括热爱祖国、热爱家园,热爱学习,学会学习,打下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汉语课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在双语教学中,汉语是少数民族学习其他学科和文化的主要工具,是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的工具。

人文性是指语言包含的深刻文化内涵。汉语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自己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它记载了我国数千年的历史文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精神。这就是汉语的人文性。学习汉语就是学习中华文化,确立中华文化认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学习汉语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审美情操的过程,是综合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过程。

3.从语言学习的先后顺序来说,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

汉语学习是在学生学习母语后进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利用母语学习的经验和知识,逐步学习汉语知识,获得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

但汉语教学又不同于一般的第二语言教学,它在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奠定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础方面起到独特的作用。因此,汉语教学同学生的母语教学有许多相通之处。

二、课程的基本观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基本素养

汉语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获得汉语基本素养。汉语课程应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获得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运用汉语学习科学和文化的能力。养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能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促进汉语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少数民族学生通过汉语课程的学习,应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以利于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正确把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特点和规律

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是要运用汉语来进行交际、学习其他学科和发展自己,不同于一般的第二语言学习。学生是在母语尚未完全掌握的背景下同时学习汉语的,汉语学习与本民族语的学习应该是同时进行,相辅相成。

和学生的母语一样,要把汉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习,在“做中学,学中做”,在实际交际、完成交际任务中掌握汉语知识,不断提高汉语交际能力。要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尽快提高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

汉语教学要为双语教学服务,为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服务。因此,汉语教学不能孤立地进行,要结合各学段的整体课程安排,主动联系其他学科学习,尽量满足学生用汉语学习其他课程的需要。

(三)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和任务型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汉语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汉语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倡导任务型教学方法。学习汉语要通过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用汉语做事来实现。汉语学习的过程,就是完成一个个交际任务的过程,让学生感受成功,达到能用汉语做事。

(四)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建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表现,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通过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运用汉语表达和交际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促进促进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汉语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五)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汉语课程

汉语课程要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引导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和使用汉语,组织学生生动活泼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汉语实践活动要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和手段,注重学生汉语综合能力的协调发展,要组织各种汉语小组学习活动,拓宽汉语学习渠道,创造汉语学习和运用的环境。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课程目标按十二年一贯整体设计,在总目标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汉语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互相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到总目标。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汉语交际能力和汉语素养的整体提高。

3.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设计要考虑到新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语言环境和汉语学习的条件的不同,也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要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体现汉语课程目标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4.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汉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适应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达到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方面的教学目标。文化适应能力是指没有文化障碍,能够自由、得体地和说汉语的人交往。

1.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自觉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关心当代社会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综合文化、科技素质。

3.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和学习兴趣,养成汉语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基本的语言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运用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6.学会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7.具备识字写字能力。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以上,其中要求掌握2500个左右。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有一定的速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8.学会使用6000个词语和200个习惯用语,能在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中正确地理解和运用。

9.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了解词类及其使用、句子的构成和主要类型,形成一定的语感,用来帮助理解语言难点,提高表达能力。

10.能熟练地使用常用的汉语工具书或双语工具书。

11.具备独立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少量的古诗文。养成默读的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性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意思,捕捉所需信息。读后有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12.阅读一定数量的、包含各种文体和内容的现代文。课外阅读总量应在60万字以上(小学、初中各30万字)。

13.具备日常口语交际能力。在日常交际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逐步学会文明、得体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一般交际和学习生活中的口语交际任务。

14.具备一般的写作能力。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能写一般记叙文、说明文和应用文。做到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词、句运用基本正确、通顺;书写清楚工整,行款整齐。养成勤动笔写和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

15.具备用汉语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汉语能力目标总体描述

对汉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一般的汉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书写一般的词语和简单的句子。基本上能用汉语学习数学。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

(二)口语交际能力

1.能在图片、图像、手势的帮助下,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

2.能听懂老师、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讲话;

3.能完全听懂课堂用语、他人的问候或招呼;

4.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句流畅、基本正确;

5.能就所熟悉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进行简短对话;

6.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课本剧;

7.能够参与数学和其他课堂教学活动,踊跃发言。

(三)识字、写字能力

1.能认读所学汉字,根据录音或汉语拼音,读出简单的词语和句子;

2.能够书写简单的汉字,笔画、笔顺基本正确;

3.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

4.能模仿范例写简单的句子;

5.能独立地做数学题。

(四)阅读能力

1.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

2.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

3.能正确朗读所学课文

4.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基本读懂数学课本。

(五)汉语知识目标

1.了解汉字的读音:声母、韵母、声调,能整体认读音节;

2.了解汉语拼音字母,能借助汉语拼音字母正确发音;

3.学习有关话题范围的1000个左右的常用词,掌握800个以上的词语;

4.能识读300个以上的常用汉字,正确书写100个常用汉字。

5.掌握基本笔画笔顺和汉字的间架结构,能在田字格内仿写汉字。

6.掌握100个以上常用句式;

7.能基本区分名词、动词、形容词;

(六)情感态度目标

认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性,开始把汉语学习和其他学科,特别是数学的学习结合在一起,逐步适应双语学习。

(七)学习策略目标

1.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3.对所学习内容能主动练习和实践;

4.在词语与相应事物之间建立联想;

5.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

6.积极运用所学汉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汉语能力目标总体描述

对汉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能基本理解与个人或学习、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熟悉而简单的语言材料。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交换信息。能读懂小故事、简单应用文及其他书面材料。能参照范例或借助词典写出一般句子。能参与角色扮演、讲演等活动。能用汉语学习数学等学科。能尝试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二)口语交际能力

1.能完全听懂老师用汉所作的讲解;

2.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

3.能借助提示听懂教师讲述的故事。

4.能就熟悉的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

5.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

6.能讲述简单的小故事;

7.在上述口语活动中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三)阅读能力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理解与课文程度相当的短文的内容;

3.能读懂简单的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

4.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工具书;

5.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汉文的其他学科教科书;

6.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达到10万字以上。

(四)写字词能力

1.汉字书写比较流利,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2.能在教学活动中使用汉字表达基本意思;

3.能参照范例写出简单的话语和应用文;

4.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

(五)汉语知识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汉字;

2.发音清楚自然流畅;

3.学习有关话题范围的1500个以上的常用词和10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能使用最常用词语1000个以上;

4.能识读600个以上的常用汉字,正确书写300个常用汉字。

5.汉字书写较流利,形体正确。

6.掌握基本句型200项;

(六)情感态度目标

初步确立汉语学习的目的,了解汉语学习的意义,能自觉地用汉语去学习其他学科,收集相关的学习材料。

(七)学习策略目标

1.初步掌握汉语知识的部分学习方法,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

2.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乐于表现,注意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汉语。

第三学段(5-6年级)

(一)汉语能力目标总体描述

有较明确的汉语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听懂教师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参与讨论。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能读懂供5—6年级学习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能根据提示起草和修改作文。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总结学习方法。能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

(二)口语交际能力

1.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从中提取信息和观点;

2.能借助语境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

3.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的故事和记叙文,理解故事的因果关系;

4.能在听的过程中用适当方式做出反应;

5.能就一般的学习和生活的话题提供信息,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参与讨论;

6.能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

7.能在口头表达中进行适当的自我修正;

8.能根据话题进行情景对话;

9.能用汉语参与小学各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正确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阅读能力

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和陈述顺序;

4.能读懂数学、科学、计算机等教材的内容,正确理解和运用;

5.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6.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7.除教材外,小学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0万字以上。

(四)作文能力

1.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

2.能独立起草短文、一般应用文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

3.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

4.五、六年级,每学期的作文不少于6篇。

(五)汉语知识目标

1.掌握汉语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能整体拼读;

2.在日常生活会话中做到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自然、流畅;

3.熟悉汉语拼音字母,能借助汉语拼音字母认读汉字、查词典;

4.学习常用词语4000个左右和200个习惯用语,掌握3000以上汉语常用词的用法;

5.能识读汉字2000个以上,会写1000个以上,书写流利、工整。

6.能熟练地查词典,解决疑难词语。

7.掌握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

(六)情感态度目标

1.有较明确的汉语学习目的,喜欢学习汉语,能主动学习。

2.在汉语学习中,能自己想办法解决遇到的困难,有继续学习的兴趣。

3.开始注意积累学习经验,寻找好的学习方法。

(八)学习策略目标

1.在学习中善于记要点;

2.借助联想学习和记忆词语;

3.对所学习内容能主动复习并加以整理和归纳;

4.在使用汉语中,能意识到错误并进行适当的纠正;

5.注意了解和反思自己学习汉语中的进步与不足。

第四学段(7-9年级)

(一)汉语能力目标总体描述

有明确和持续的学习动机及自主学习意识。能就较广泛的话题交流信息,提出问题并陈述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表述清楚且有一定连贯性。能读懂供初中学习阅读的汉语原着及汉语报刊。具有一般的实用写作能力。主动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具有一定的自我调控能力,初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理解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口语交际能力

1.在听话中,能识别语段中的重要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

2.能根据所听的内容做笔记;

3.能根据话语中的线索把相关事实和信息联系起来;

4.能听懂故事中对人和物的描写、情节的发展和结果。

5.能用汉语进行语言实践活动,表述基本清楚且有一定的连贯性;

6.能根据命题,稍做准备后,作简短的发言;

7.能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办法;

8.能对询问和要求做出恰当的反应。

(三)阅读能力

1.能看懂一般场合下浅显、真实的书面语言材料,获取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并能摘录要点;

2.能理解文章主旨、作者意图;

3.能提取、筛选和重新组织简单文章中的信息;

4.能利用上下文的线索帮助理解;

5.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达到30万字以上。

(四)写作能力

1.能就熟悉的话题做简单描述或说明,语句基本通顺,表达基本清楚且有一定的连贯性;

2.能写出一般记叙文、说明文和较长的应用文;

3.能描述人物或事件,并表达自己的见解;

4.每学期作文不少于6篇。

(五)汉语知识目标

1.在实际交际中逐步做到语音、语调自然、得体、流畅;

2.运用词汇描述比较复杂的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

3.学会使用6000个词语和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4.能识读汉字3000个以上,掌握2500个以上。

5.使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进行描述和表达观点、态度、情感等;

6.学习、掌握基本语篇知识并根据特定目的有效地组织信息。

(六)情感态度目标

有一定的自我调控能力,有较明确的学习动机和主动精神,能持续地投入学习。

(七)学习策略目标

1.借助联想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

2.利用推理、归纳等逻辑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

3.善于总结所接触语言材料中的语言规律并加以应用;

4.主动拓宽汉语学习的渠道;

5.善于创造和把握学习汉语的机会;

6.在课内外活动中积极用汉语与同学交流与沟通;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汉语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交流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汉语学习的主人。汉语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课堂教学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活动,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汉语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要彻底改变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学会沟通和交流,学会协作和分享。

在教学中应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汉语教学中的任务指有利于学生用汉语做事情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任务的设计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1)任务应有明确的目的;(2)任务应具有真实意义,即接近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活动;(3)任务应涉及信息的接收、处理和传递等过程;(4)学生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用汉语;(5)学生应通过做事情完成任务;(6)活动不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7)完成任务后一般应有一个具体的成果。

在设计任务时,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要有助于汉语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要积极促进汉语学科与其它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支持和帮助用汉语学习其他学科。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汉语教学既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同时还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要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结合汉语学习进行,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

(四)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为双语教学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

双语教学需要两种语言文化基础。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学习汉语的过程就是学习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用汉语学习其他学科,特别是数学和理科课程,同样也离不开汉语文化的支持。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使学生

了解中外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汉语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汉语素养的整体提高。

(六)关于具体教学内容安排的建议

1.关于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教学

识字是阅读、听说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和写字应该分开,写字可以晚一点开始,从易到难,逐步增加数量。1—2年级要多认少写或不写。

识字教学要以儿童最常用的生活用语和一般的学校学习用语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识字与培养听说能力相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规则、汉字部件和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不要机械训练那些繁琐而又偏难的笔画笔顺规则。

汉语拼音教学的定位在于帮助掌握汉字读音和学习普通话。因此,拼音教学要和口语交际相结合,要与识读汉字相结合。要培养整体拼读能力,尽可能避免机械训练。拼音学习要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

2.关于阅读教学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了解世界、发展思维、丰富阅历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积累汉语知识,获得阅读能力。不要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掌握阅读技巧。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默读和朗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在默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词汇、语法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词汇、语法知识教学。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3.关于口语教学

口语教学是汉语教学的开端和小学汉语教学的中心。小学阶段应以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为主,初中阶段要继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具有用汉语流利、得体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应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形式。

应该重视在口语交际中积累语言知识,锻炼汉语交际能力。口语教学更应该贯彻任务型教学活动,以话题和情景为主,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教学。同时,鼓励学生在其他课程的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4.关于写作教学

写作是学习书面表达的形式,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学习活动。写作能力是汉语素养的综合体现。

小学汉语的写作要求不宜太高,可以分阶段实施,小学低段只要求少量地写汉字,以写词、词组的形式交流;3-4年级以书写句子为主,能够完整地写出一句一句的话;5-6年级以书写应用文、段落和简短的记述文为主,基本能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初中起,进行作文训练,在文体上以写记叙文和说明文为主。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形式多样,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表达真情实感。

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可以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提倡仿写、写读书笔记等,不断积累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可以采用多种批改作文的方式,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汉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5.关于真实交际

真实交际是汉语教学的最高阶段和最终目的,它是应用所学的汉语知识和交际能力,联系生活学习实际,进行真实的汉语交际。它体现了汉语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汉语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交际活动的紧密结合,是检验学生汉语交际能力和水平的主要方式。

真实交际可以以任务、情景设计的方式组织,真正做到用汉语做事。

二、评价建议

评价是汉语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

汉语课程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内容的立体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一)评价目的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汉语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全面考察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和汉语素养。

(二)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

课程目标是评价的基准,汉语课程评价要根据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在保证达成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

评价、考试不能依据教材进行,要有利于鼓励学生学好汉语,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要求,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

(三)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是当前评价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汉语课程评价的主体是学生,评价应有益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应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不断发展。在各类评价活动中,学生都应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要建立开放和宽松的评价氛围,鼓励学生、同伴、教师以及家长共同关注和参与评价,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四)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提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他评与自评相结合,以自评为主;综合性评价和单项评价相结合,以综合性评价为主。

(五)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终结性评价(例如期末考试和结业考试等)是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教学效果和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终结性评价必须以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学段课程终结性评价可采用期末考试或结业考试等定量评价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小论文、表演或演示等形式,力争科学地、全面地考查学生在经过一段学习后所具有的语言水平。考试应包括口试、笔试等形式,全面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口语测试应着重检测学生的听力理解、口头表达与沟通能力和交际的有效性,不应把脱离语境的单纯辨音题或语言知识题作为考试内容。笔试也应避免单纯语言知识题,增加具有语境的应用型试题的比例;适当减少客观题,增加有助于学生思维表达的主观题。

(六)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

学校和教师要时刻关注评价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反馈作用。

教师要客观分析和认真研究评价结果,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并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提出建议,给予指导。

对教师汉语教学水平的评价,不能单纯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还应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汉语教师只有在不断学习、探索的基础上,经常获取反馈信息,总结和改进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才能与课程改革一同进步。

(七)具体评价建议

1.识字、写字、汉语拼音

(1)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整体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查字典的情况。

(2)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不同的学段应有不同的侧重。

(3)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

2.口语交际

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口语交际的评价应侧重理解和表达的流利、完整,不要过分追究发音和语法的正确性。

3.阅读

(1)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理解和阅读速度,考查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关注阅读面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2)朗读、默读的评价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把握。

评价默读,要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3)精读的评价

要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重视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注意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创造性理解和运用能力。

4.写作

(1)写作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书面表达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例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

(2)写作评价要重视学生真情实感的组织和表达,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学习、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然后加以组织,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3)重视对写作中语言运用和内容表达的评价。要关注学生运用汉语的态度、习惯和准确度,关注学生能否围绕文章中心,有条理地叙述事情,表达思维,能否正确运用常用字词和标点符号,语言运用是否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4)重视对作文语言材料搜集过程的评价。要用积极的评价进行引导,促进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等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语言材料。

(5)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应注重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作文水平。

(6)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作文的评价方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方式。

有条件的学校,提倡建立作文档案。作文档案除了存留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外,还应有关于作文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作文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

5.真实交际

真实交际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考察在真实情景中学生运用汉语交际的能力。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参与交际实践,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达到培养自己的汉语交际能力的目的。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1)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2)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

问题;(3)能否积极地参与,不断实践,提高汉语交际能力;(4)汉语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

三、教材编写建议

1.教材编写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自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2.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和知识面。

3.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

4.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5.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汉语思维能力。

6.教材应突出引导学生掌握汉语学习过程和方法。汉语知识的提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练习要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题型丰富多样,题量适中。

7.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尤其要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真实交际活动,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8.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树立大汉语教育观念,促进开放式汉语教学

在新的课程理念中,大汉语教育包括:人的关系(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维互动的关系);内容的关系(学校、家庭、社会汉语教育资源的利用、开发);方法的关系(利用学到的汉语知识、能力及文化思想学习新的东西);多种方法的运用。要求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去学习汉语,提高交际能力。

2.要注意开发丰富多彩的社会汉语教育资源。

要开拓广泛的课程资源,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方面:教科书、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自然风光、风俗民情,以及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话题等,以上各个方面都可以成为汉语课程的资源。

3.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汉语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4.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营造汉语环境,给学生尽可能提供学习汉语的机会;努力为汉语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汉语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汉语学习活动。

5.汉语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汉语、用汉语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汉语能力。

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解读

书名:《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解读 作者:课程教材研究所编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原价:12.10 出版日期:2007-6-1 ISBN:9787107204371 字数:148000 页数:128 印次:2 版次:1 纸张:胶版纸 开本:16开 商品标识:20267256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教育部于2006年10月颁布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汉语课程标准》)已经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课程标准是依据教育部于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精神编写的,体现了国家对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汉语课程标准》是汉语教材编写、汉语教学、学业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汉语课程的依据,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阐明了汉语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了教材编写、课程资源利用、评价和教学等方面的建议。 这本《(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解读》(以下简称《解读》)是由教育部民族教育司组织专家撰写的。编写这本《解读》的主要目的有两个:1.帮助广大汉语教师、教研人员、教学管理人员进一步了解《汉语课程标准》

提出的基本理念、目标要求和实施建议,以利于民族地区汉语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2.实现《纲要》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要求,为培训中小学汉语教师提供资料。《纲要》指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教师进修培训机构要以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为主要任务,确保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解读》为汉语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了新课程的学习内容和相应的背景资料,重点阐述了课标研制组对汉语课程性质、目标、实施建议的理解和说明。 目录 第一章研制《汉语课程标准》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潮流 第二节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汉语教学改革的形势和《汉语课程标准》的研制 第二章汉语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 第一节汉语课程的性质 第二节汉语课程的基本理念 第三章汉语课程的目标 第一节课程总目标 第二节课程阶段目标 第三节小学阶段课程目标 第四节初中阶段课程目标 第五节高中阶段课程目标 第四章汉语教科书的编写与教学实施 第一节关于教科书编写 第二节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第三节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第四节关于阅读教学 第五节关于作文教学 第五章汉语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 第一节汉语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 第二节汉语课程评价的实施 第三节汉语教师评价制度的建立 第六章汉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一节课程资源的广泛性 第二节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七章汉语教师的基本素养 第一节基本理论素养 第二节基本教学素养 第八章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 第一节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简介 第二节《汉语课程标准》与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

MHK强化课程标准

《MHK强化》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72 学分:4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先修课程:汉语教程、汉语听说 开课单位: 一、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职业院校的汉语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获得汉语应用能力。MHK是“汉语水平考试”的简称。这是一个测试母语为非汉语人群的汉语能力的标准化考试(包括外国人、海外华人以及中国的少数民族)。中国汉语水平考试(MHK)由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中心设计研制,包括为MHK(基础),MHK(初、中等)和MHK(高等)。中国汉语水平考试(MHK)每年定期在中国国内和海外举办,凡考试成绩达到规定标准者,可获得相应等级的《汉语水平证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帮助MHK考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熟悉、适应考试、提高应试能力,获取高分。 (二)设计思路 1.设计思路 汉语课程应培育学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爱好,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并逐步掌握汉语言文字,学习使用汉语言文字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能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促进汉语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少数民族学生通过汉语课程的学习,应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以利于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MHK(基础):适用于具有基础汉语水平的汉语学习者,也就是接受过100-800学时现代汉语正规教育的学习者(包括具有同等学历者)。 MHK(初、中等):适用于具有初等和中等汉语水平的汉语学习者,也就是接受过400-2000学时现代汉语正规教育的学习者。 MHK(高等):适用于具有高等汉语水平的汉语学习者,也就是接受过3000

现代汉语课程标准

目录 一、课程基本情况 (2)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设计理念 (2) 1、课程性质和地位 (2) 2、课程设计理念 (2) 三、课程目标 (2) 1、知识目标 (2) 2、能力目标 (3) 3、素质目标 (3) 四、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和考核标准 (3) 1、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3) 2、课程教学设计 (4) 3、课程考核标准 (15) 五、课程实施建议 (15) 1、师资条件 (15) 2、教学设施 (16) 3、教学资源 (16) 六、其他说明 (16)

《现代汉语》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设计理念 1、课程性质和地位 现代汉语课程为初等教育(文)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他们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语文教学工作打好基础。它是进一步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法与技能培训》、《古代汉语》、《基础写作》课程的基础。 2、课程设计理念 该课程的设计理念以语文教育专业“就业面向岗位”的需求为中心,以强化学生语言文字技能训练为特色,以培养学生教师职业能力为依据设计的。该学习情境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到语文教育专业岗位的特点,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兼顾学生就业后持续发展的可能,力求符合“注重基础,突出适用,增加弹性,精选内容”的要求,培养学生分析解释语言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具备娴熟的语言文字处理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熟练地发音和分析语音现象,说好普通话;分析和正确运用现行汉字;掌握词汇学、语义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正确地辨析和解释词义;掌握现代汉语语法体系,掌握用词造句的规律,具有辨别词性、短语和句子的类型,析句、造句以及分辨句子正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在表达中注意选词炼句,恰当运用修辞手法,掌握综合运用语言的原则、方法和规律,不断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逐步达到准确、鲜明、生动、精练、连贯、得体的要求。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与人进行良好沟通与协作的能力;进行敏锐观察发现问题,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文字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正确分析与解释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与学生语言运用中出现的语言问题与语言现象的能力;结合日常阅读评优指瑕,具有从语言的角度分析短文的能力。 3、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热爱并学好祖国的语言,为现代汉语的纯洁规范作出努力,具有良好的语言素养及教师职业素养等方面的素质。 四、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和考核标准 1、课程的专题对知识能力的要求

汉语课程标准

汉语课程标准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汉语课程标准(修改二稿) 第一部分前言 汉语是我国的通用语,是我国各民族都要学习和使用的语言。汉语在培养少数民族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搜集和处理信息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汉语教育是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双语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体系中,汉语是主要的授课语言之一。汉语教学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前提和保障。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发展,随着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深入,对少数民族公民的汉语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具备包括表达交流与识字阅读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汉语教学要为培养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全面实施双语教学的精神和要求,在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汉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并参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制定出本标准。 一、课程性质 1.汉语教学是国家通用语教学 国家通用语的教学和民族语言的教学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语言教学。学习、掌握作为国家通用语的汉语,对确立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学生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等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从课程来看,汉语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性质 工具性是指汉语课作为民族中小学的主课程之一,应该完成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所谓基本素质包括热爱祖国、热爱家园,热爱学习,学会学习,打下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汉语课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在双语教学中,汉语是少数民族学习其他学科和文化的主要工具,是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的工具。 人文性是指语言包含的深刻文化内涵。汉语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自己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它记载了我国数千年的历史文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精神。这就是汉语的人文性。学习汉语就是学习中华文化,确立中华文化认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学习汉语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审美情操的过程,是综合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过程。 3.从语言学习的先后顺序来说,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 汉语学习是在学生学习母语后进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利用母语学习的经验和知识,逐步学习汉语知识,获得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 但汉语教学又不同于一般的第二语言教学,它在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奠定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础方面起到独特的作用。因此,汉语教学同学生的母语教学有许多相通之处。 二、课程的基本观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基本素养 汉语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获得汉语基本素养。汉语课程应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获得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运用汉语学习科学和文化的能力。养成良好的

初级汉语教案大全

初级汉语(一) 使用教材:汉语教程(第一册上、下,第二册上)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第一课你好 一、教学目的 通过课堂讲练,学生能够认读所学的声母和韵母,能够进行拼合,会唱四声,懂得三声+三声时,第一个三声要读作第二声的变调规则,能比较准确地说出“你好”,并能用于交际。会写并能记住汉字表中的汉字。 二、教学重点 1、韵母:a o e i u ü ai ei ao ou 和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及其拼合。 2、汉语的四个声调。 3、三声连读时第一个三声要变成第二声。 4、课文 三、使用教具 汉语拼音表、汉语普通话发音部位图 四、教学学时:2学时 五、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认识新学生 (二)展示教学内容 (三)单音教学 示范(每个音至少示范3遍)——领读——学生齐读——学生单读——老师纠正发音。 (四)声调教学 示范(唱四声)——领读——学生齐读——学生单读——纠正声调错误。 (五)处理生词 要边读边写或边写边读。

(六)处理课文 领说——演示——组织学生操练——学生朗读或背说、表演。 (七)三声变调 板书: (八)做课后练习 (九)布置作业 读拼音表,唱四声,写汉字,练会话。 第二课汉语不太难 一、教学目的 通过课堂讲练,要求学生掌握所学韵母的发音,会拼合,会发轻声并能正确读出生词表中的轻声词,会说课文。 二、教学重点 1、韵母:an en ang eng ong。 2、带轻声的词: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妹妹。 3、半三声。 4、课文与生词 三、使用教具:拼音卡片 四、教学学时:2学时 五、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跟学生打招呼:你们好! 要求学生说:老师好! (二)复习 用20—30分钟的时间分别请4个学生到黑板前来听写,一个学生做一项即可。 1、听写第一课所学的声母。 2、听写第一课所学的韵母。 3、听写音节(要求标声调) 4、听写汉字:一、五、八、不、口、白、马、大、女、好、你。 5、听写以后学生认读一遍。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 1. 1课程定位与作用 课程的定位:《儿童文学》课程是五年制小学教育文科专业的专业课程。 课程的作用:儿童文学是高职高专小学教育文科专业四年级开设的专业课程,是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师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对师范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小学教育人才培养方面,有很强的基础性、实用性及综合性,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儿童文学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可以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上获得较大的改善,毕业后能较快的适应小学教育文科专业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儿童文学》课程作为培养小学教育文科专业技能的一门核心课程,它与其他相关的一些课程,共同承担着高职师范生的知识、理论、技能的教学任务。它的前导课程如语文、现代汉语等课程,平行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等,后续课程如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等,共同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和文学素养的学习,为学生顺利走上教师岗位奠定了必备的文学素养基础,因而本课程的设置与学生未来职业岗位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1.2课程设计理念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表述:“要用终身教育的理念把握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儿童文学课程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干课程,是学生终身教育的需要,为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形成打下人文素养基础。

儿童文学课程设计理念体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经典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多元性的统一的原则。 1.3课程设计思路 1.3.1 教学要求: 1)掌握儿童文学相关的理论; 2)针对不同文体的作品要学会运用方法进行分析和理解。 3)培养儿童文学创作实践的能力。 《儿童文学》课程主要是以学生以往的阅读经验为基础,以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为基点,对儿童文学课程的相关理论、儿童文学的各种文体,中外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以及针对的重要问题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学生的教学技巧而进行的系统教学。 学生在学习中,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理论,还需要阅读大量的作品,每一章节完成相应的一般性作业与创造性作业(一般性作业为理论的书面作业,创造性作业包括儿童文学创作和课堂训练),这对学生儿童文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意义深远。 教学中既注意基本理论的学习,注重引进新的信息与新的研究成果,还注重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更注重学生将来的实际需要和实际技能的培养,培养他们分析作品、评价作品、讲授作品和创编作品的能力,注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1.3.2学情分析: 入校以来,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等课程知识,对未来的职业定向也已基本明确。他们对教学内容及授课形式有较高兴趣,这些都有利于师生互动的开展,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积极作用。

《普通话》课程标准

《普通话》课程标准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性质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岗位技能的要求,《普通话》是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是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三、课程目标 (一)能力目标 通过完成声母、韵母、声调、音变、朗读、命题说话等实训项目,学生能运用普通话语音、朗读、口语表达等相关知识,根据小学对语文教师口语技能的要求,能够: 1.语音能力达标,普通话语音标准,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 2.具备朗读能力; 3.具备规范、流畅、生动形象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能力解析表1 能力解析表2

能力解析表3 (能力解析表的数量取决于能力目标的数量)(二)知识目标 1.了解普通话发音的基本原理; 2.了解本地方言与普通话发音的差别; 3.掌握普通话朗读及普通话口语表达的基本要求。(三)素质目标 1.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

2.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热情; 3.培养学生文明用语、礼貌用语的良好语言习惯;培养学生语言美、心灵美的良好素养; 4.引导学生注重语言的亲和力、感染力,营造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四、课程联系 (一)与先修课程的联系 《普通话》与学生在中小学学习的汉语拼音知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小学的汉语拼音采用了变通的教学方法,声母、韵母的数量和带Y、W的音节的拼法和本课程的内容有所不同,但是大方向是一致的,如果学生的汉语拼音知识掌握得很牢固,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准确到位,那么将对该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训打下牢固基础。 (二)与后续课程的联系 《普通话》与大二、大三的许多门课程都有密切关系。普通话发音标准、具备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规范、准确、流利、生动、形象是《语文教法》课的基础,也是其他各门与口语表达相关的课程的基础。 五、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根据课程目标确定本课程学习内容包括:普通话语音概说、声母实训、韵母实训、声调实训、音变实训、朗读实训、命题说话实训。知识体系结构如下表: 表1 《普通话》内容及要求

初级汉语教程期末试卷1

喀 什 师 范 学 院 试 卷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初级汉语教程 入库时间: 一、听写:(共 30 题,每题 0.5分,共计15分) 1. 16. 2. 17. 3. 18. 4. 19. 5. 20. 6. 21. 7. 22. 8. 23. 9. 24. 10. 25. 11. 26. 12. 27. 13. 28. 14. 29. 15. 30. 系别 班级 学号 姓名 — — — — — — - — — — — — — — — —— 密 — — — — — — — — — — — — — — — 封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二、造句:(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好意思: 2.连声: 3.……来……去: 4.亲手: 5.免得: 6.好在: 7.彼此: 8.从…来看: 9.开办: 10.除了……以外,都……: 三、选词填空:(共10题,每题0.5分,共计5分) 满意呆相比无论远远对比恐怕深深开远近怕 很深联系不见不散满足 1.我和他,还差得很远。 2. 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坚持下去。 3.这个饭馆的饺子闻明。 4.我冷,所以出门时多穿了一件毛衣。 5.我被这个电影感动了。 6.大学毕业后,我和她没有过。 7.和朋友约会时常说。 8.你打算在中国多久时间? 9.她这个人爱和别人玩笑。 10.我对这次考试成绩不太。 四、给括号里的词语选择正确位置:(共5题,每题1分,共5分)

1.A那位老人B没走好,C摔倒了D。(一下子)() 2.这A就是B我要C告诉你的D。(一切)() 3.A有什么事情B就给我C打电话,D不好意思。(别)() 4.A她到B现在C还没有来,D不来了。(多半)() 5.请A先B听我说,现在C把书D打开。(不要)() 五、模访造句:(共5题,每题1分,共计5分) 1.别开玩笑了,我们还是先做练习吧。 别开玩笑了。 2.我心里想,不是说和我一起去的吗,怎么又不去了? ,不是吗,怎么? 3.作为一个电脑学校的教师,我为没能跟我的学生见面而感到遗憾。 作为,为而。 4.回到单位,我把那块石头摆在办公桌上。 ,。 5.当你接受别人信任,要帮助别人的时候,你就对别人有了一份责任。 当你,。 六、完成句子:(共5题,每题1分,共计5分) 1.麦克跑了好几家书店。(终于) 2.大学毕业后,我们。(一直) 3.他对我说的那些话,。(意外) 4.我看了半天才看出来。(原来) 5. ,哥哥他们也听见了。(亲口)\ 七、连句成段:(共2题,每题1分,共计2分) A.不仅要看到书面上的东西 B.我认为,在学习和研究书上的每一个问题时 C.还要看到书本以外的东西

最新 语言学概论课程标准

《语言学概论》课程标准教案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语言学概论课是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它解决的是语言的共性问题,所以不同于以具体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课。 本课程以现代语言理论为指导,论述人类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结构、功能、发展,以及文字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在学习了这一门课之后,要初步树立科学的语言观,获得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且初步具备运用语言学的科学方法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为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语文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二)课程定位

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奠定基础、提供方法的作用,主要对接基础教育、汉语国际教育、语言管理以及其他相关行业的职业岗位,是提高相关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该课程提供进行社会调查需要的某些语言学知识和能力,比如用国际音标的识读、标写能力的培养,为方言调查提供前提条件。与学生未来从事基础教育、对外汉语教育的职业岗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与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关系密切,对师范生素质养成与职业能力培养有一定作用,可以跟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相配合,为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语音教学专题、词汇教学专题、语法教学专题等后续的专业选修课和技能课奠定坚实的基础。 前导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国际教育概论。 后续课程: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语音教学专题、词汇教学专题、语法教学专题。 (三)课程设计思路 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从创建延续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规范、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我们既要坚持固有的优良传统,又要根据现在的形势和要求,做出适当的调整和变化。 首先必须承认,语言学概论就是一门基础理论课,它为本专业的学生提供语言学的入门知识,包括一些基础的概念、基本的方法。与此同时,也需要进行语言分析手段和技能的训练,包括观察点的选择、分析手段的把握等。另外,经过训练的学生应该建立起一定的观察语言生活的意识和分析、解释语言现象的素养。 具体课程设计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汉语课程标准

汉语课程标准

汉语课程标准(修改二稿) 第一部分前言 汉语是我国的通用语,是我国各民族都要学习和使用的语言。汉语在培养少数民族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搜集和处理信息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汉语教育是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双语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体系中,汉语是主要的授课语言之一。汉语教学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前提和保障。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发展,随着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深入,对少数民族公民的汉语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具备包括表达交流与识字阅读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汉语教学要为培养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全面实施双语教学的精神和要求,在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汉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并参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制定出本标准。 一、课程性质 1.汉语教学是国家通用语教学 国家通用语的教学和民族语言的教学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语言教学。学习、掌握作为国家通用语的汉语,对确立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学生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等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从课程来看,汉语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性质 工具性是指汉语课作为民族中小学的主课程之一,应该完成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所谓基本素质包括热爱祖国、热爱家园,热爱学习,学会学习,打下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汉语课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在双语教学中,汉语是少数民族学习其他学科和文化的主要工具,是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的工具。 人文性是指语言包含的深刻文化内涵。汉语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自己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它记载了我国数千年的历史文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精神。这就是汉语的人文性。学习汉语就是学习中华文化,确立中华文化认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学习汉语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审美情操的过程,是综合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过程。 3.从语言学习的先后顺序来说,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 汉语学习是在学生学习母语后进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利用母语学习的经验和知识,逐步学习汉语知识,获得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

初级汉语教程期末试卷3

初级汉语教程期末试卷(B)姓名:班级:得分: 一、听写:(30*0.5=15分) 1. 16. 2. 17. 3. 18. 4. 19. 5. 20. 6. 21. 7. 22. 8. 23. 9. 24. 10. 25. 11. 26. 12. 27. 13. 28. 14. 29. 15. 30. 二、造句:(10*1分=10分) 1.恋恋不舍: 2.对……来说: 3.……来……去: 4.渐渐: 5.免得: 6.好在: 7.具有: 8.从…来看: 9.故意: 10.除了……以外,都……:

三、选词填空:(0.5*10=5分) 满意呆相比无论远远对比恐怕深深开远近怕 很深联系不见不散满足 1.我和他,还差得很远。 2. 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坚持下去。 3.这个饭馆的饺子文明。 4.我冷,所以出门时多穿了一件毛衣。 5.我被这个电影感动了。 6.大学毕业后,我和她没有过。 7.和朋友约会时常说。 8.你打算在中国多久时间? 9.她这个人爱和别人玩笑。 10.我对这次考试成绩不太。 四、给括号里的词语选择正确的位置:(5*1=5分) 1.A那位老人B没走好,C摔倒了D。(一下子)() 2.他A想多B睡C一会儿,D不是病了。(就是)() 3.A有什么事情B就给我C打电话,D不好意思。(别)() 4.我们A班我B最喜欢C就是她一个人D。(的)() 5.请A先B听我说,现在C把书D打开。(不要)() 五、模访造句:(5*1分=5分) 1.别开玩笑了,我们还是先做练习吧。 别开玩笑了。 2.我心里想,不是说和我一起去的吗,怎么又不去了? ,不是吗,怎么? 3.作为一个电脑学校的教师,我为没能跟我的学生见面而感到遗憾。 作为,,为而。 4.他这个人特别奇怪,无论谁的意见,都听不进去。 ,无论都。

最新 实用现代汉语课程标准教案

《实用现代汉语》课程标准教案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实用现代汉语是秘书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进一步学习古代汉语、语言学理论及其他语言类选修课的基础课程,包括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 以国家语言文字的方针、政策、法规为依据,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学习其他相关课程及将来从事文秘、语言文字工作、语文教学工作、对外汉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定位 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对接基础语文教育、汉语国际教育、语言文字、秘书以及其他相关行业的职业岗位,是提高相关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与学生未来从事秘书职业岗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与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关系密切,对秘书学专业

学生素质养成与职业能力培养有一定作用,可以跟古代汉语相配合,为普通话与教师语言等后续的专业选修课和技能课奠定坚实的基础。 经过学习,学生应该掌握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熟悉现代汉语的基本分析方法,能使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的语言问题。学生对语言生活中出现的各种语言现象有一定的敏感度和解决意识,掌握处理语言材料的手段,具有设计处理语言方案的能力。 前导课程:无 后续课程:古代汉语、人际交往语言学、普通话与教师语言 (三)课程设计思路 秘书学专业,从创建延续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规范、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我们既要坚持固有的优良传统,又要根据现在的形势和要求,做出适当的调整和变化。 首先必须承认,实用现代汉语就是一门基础课,它为本专业的学生提供现代汉语的入门知识,包括一些基础的概念、基本的方法。与此同时,也需要进行现代汉语分析手段和技能的训练。另外,经过训练的学生应该建立起一定的观察现代汉语语言生活的意识和分析、解释现代汉语现象的素养。 具体课程设计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知识和分析方法相结合。语言知识主要是现代汉语的各种基础知识,对现代汉语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能从宏观上对有关的现代汉语语言现象进行把握,从微观上对现代汉语语言现象进行分析。 2.语言文字基本功与职业素养相结合。语言文字方面扎实的基本功,是成为一名合格文秘人才的必备条件。本专业的学生,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才可能对语言文字有更深的领悟,将来从事文秘工作,才能够得心应手。

最新课程标准对六年级语文的具体要求

课程标准对六年级语文的具体要求 一、汉语拼音: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二、识字、写字 (一)学会常用汉字150个左右. (二)能熟练地查字典,养成使用字典的习惯. (三)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大部分会用.提高辨析词语的能力.注意积累词语. (四)能比较熟练地使用钢笔写字,有一定速度.继续学习用毛笔临帖,写得匀称,纸面干净. 三、听话、说话 (一)听讲话和广播,能转述主要内容. (二)听别人读程度适合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科普作品,能边听边想象. (三)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四、阅读 (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二)能按要求默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有一定速度. (三)对含义较深的词句或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能联系

上下文理解含义或体会感情色彩.注意欣赏文章中的优美语句. (四)能初步理解句、段、篇之间的联系,能归纳段落大意,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五)了解课文是怎样表达中心思想的. (六)能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养成预习的习惯. (七)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课外读物,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有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作文 (一)能用正确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思想. (二)观察事物注意抓特点.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三)能按要求或自拟题目作文.能根据要求选择材料,编写作文提纲,写出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记叙文.学写会议记录和读书笔记. (四)初步会用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和省略号.认识分号. (五)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作文.

《古代汉语》 课程标准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古代汉语》课程标准 系部:初等教育系 教研室:语文教育专业教研室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 课程编码:20400303/20400404 执笔人:周婵娟 审核人: 2017年 9 月 1 日

《古代汉语》课程标准 一、前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古代汉语》是语文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理论课程,它在专业培养目标中既是专业课,又是基础课、工具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首先,使学生能比较扎实全面地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为进一步研究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使学生具备读懂一般难度的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再次,使他们有能力自主地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化,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并为他们今后从事人文科学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它是以现代汉语为学习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小学语文教法课程的基础。为培养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的培养目标服务,在前续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古代汉语》课程是语文教育专业主要工作岗位、具备的职业能力与专业课程设置”中的“语文教师应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工作项目设置的。本课程是语文教育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专业知识涉及面广,内容艰深,承担者培

养古代汉语素养和良好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任务。其基本理念是基于对学生阅读古书的主要困难是词汇问题而不是语法问题的认识,形成了把学习内容处理为以“文选”为核心,在讲读文选的过程中,结合文选中的语言现象讲解古代汉语语法常识、简要对比古今汉语常用词词义变化的课程知识体系。本课程是在第三学期开设,前导课程是现代汉语,中国传统文化,平行课程是古代文学。 (三)课程设计思路 关键词:课程设置的依据,课程改革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制定依据,目标实现途径 古代汉语是语文教育专业基础课,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工具性。本课程通过古代汉语基础知识的讲授,古代文选的讲读,以及讲读练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古书阅读能力、古代汉语语言现象的分析能力,以及文言文的讲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和文化修养,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知识的传授把深入浅出的原则贯穿文言文教育理念,知道学生把古代汉语理论知识活学活用,更好更快更实际,更有效地运用到未来的实践及教育中,真正做到以学促学,以学促改。“杯水”与“桶水”的理论清楚地告诉我们,要运用好汉语言知识,教师本身必须具备扎实的语文功底,只有厚积薄发,才能居高临下。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紧密联系,相互为用的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文选和词汇学习。词汇学习是提高学生阅读古书能力的关键,但是需要掌握的词汇量大而又零散,不便几种逐一讲解,大量的是通过自学,有一些可以融于文章的讲解、诵读中,是学生逐渐积累掌握,基础知识系统性较强,应发挥知识的串联作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外到内,逐步构建起扎实的理论系统,以便更好的知道实践。文献阅读是重中之重,理论学习归结是

古代汉语课程标准

《古代汉语》课程标准 适应专业: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所属教研室:中文系 课程编号:01414102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Ancient Chinese)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必修) 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工具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专业提高课知识打下基础。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必备的古代汉语基础知识,培养阅读和欣赏浅近文言文的能力,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二)基本理念。 古代汉语课程使用的教材通常是大学力先生或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氏教材自1962年首版后,经过多次修订,现属级规划教材,书中确立了古代汉语课程通论、文选、常用词三结合的编写原则,代表着古代汉语教材的最高成就。郭氏教材具有容精练,编排合理;知识准确,重点突出;通论和文选结合紧密等特点。以上两种教材比较适合综合性大学古代汉语教学使用。但根据我们的学生实际和我校培养目标,我们选用该教材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学生问题。氏、郭氏教材是从大学“一本”招生学生的实际出发编写的,我们是地二本学院,学生入学程度远远低于大学学生。大学是研究性大学,我们是应用型学院。 2、自学问题。氏、郭氏教材,有些注释过于简略,不适合于我们的学生自学。 3、篇幅问题。氏、郭氏教材篇幅过多,一学年时间学不完。 为此,我们在选择《古代汉语》(力,中华书局)做教材的同时,作了以下一些调整: 1、压缩传统的课程容。传统的古代汉语教学容,讲究面面俱到,因而不可避免的有轻重不分、详略失当的弊端。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在讲授过程中,舍弃了多与其它学科有共性的容,重点突出讲解古代汉语中“异”的部分。例如我们把《古代汉语》的通论“古代文化常识”放到“古代文化常识”课上讲,“古文的文体及其特点”放到“文献学”课上讲。这样的容安排,不仅突出了古代汉语的个性与学习重点所在,而且为我们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补充新颖的课程容,赢得了授课的时间。

(完整版)中职《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二、教学时数安排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部分

选学内容和较高要求部分

本课程中全体学生必修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部分,建议总课时数为128课时,部分学有余力和志愿升学的学生和各专业可根据专业类别和需要,自行安排学习选修的“选学内容和较高要求”部分。 四、课程考核与评价 (一)目的和功能 语文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更重要的是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 语文教学评价应体现检查、诊断、反馈、激励、导向和发展的功能,尤其要注重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 (二)原则 语文教学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1. 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坚持他人评价、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初级篇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初级 篇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第一课你好 课程名称:初级精读 教学对象: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 授课学时:6课时(每课时45分钟) 使用教材: 教授者: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拼音a、o、e、I、u、ü及四声调的拼读,并能够拼读简单的复韵母。 2、会话:能够流利且正确地运用课本知识进行简短的会话。 3、书写:学会本课生词的“我、你、也、很、好、吗、呢、一”的拼写,尽量做到 笔画正确,合乎书写规则。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拼音:正确拼读单韵母和简单复韵母,注意学生的e、ǚ音的拼读。 正确书写拼音,包括声调标注的位置和是否轻声。 声调中的二声、三声对学生来说比较难,需要多次练习和纠正。 注意三声双读时,第一个三声变调的问题。 2、情景会话:“你好”较多用于第一次见面时互相问候。 “你好吗”则用于朋友之间的问候。 注意课后练习中“你好”与“您好”的区别: 您好:主要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年轻者对年老者的问候,是一种尊敬的说法。

3、书写:注意汉字结构,书写的笔画和笔顺。 书写对于零起点的学生来说比较困难,需要每天都坚持练习,可以把练习册中的整体书写练习改成笔顺的练习,这样有利于学生书写笔顺的正确。 第一课时 1、在黑板板书拼音和汉字“你好”。并标注AB对话形式,让学生能够看懂并逐渐熟 悉老师的习惯。 2、学生握手并说“你好”,与所有学生握手。 3、领读“你好”,老师与全班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 4、认读拼音:n、i、h、a、o、ao,a和i标注四声调,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注 意纠音以及学生二声三声的发音是否到位。 5、按照笔顺一笔一笔地在黑板上板书“你”、“好”,学生在下面跟写。 第二课时 1、复习第一节课所学的知识,。 2、书第一节课对话“你好”,在相近位置板书对话“你好吗”,引入新课。 3、老师领读,学生齐读,老师与学生对话,学生之间对话。 4、将“你好”“你好吗”一起进行对话。 5、认读拼音:e、en、m、w、y。 让学生自己拼读,注意声调和拼读的正确。 6、按照笔顺板书“我”、“很”、“也”、“吗”、“呢” 学生在笔记本上跟写。 7、检查学生所学内容。 部分学生到课堂前进行对话。

《现代汉语》课程标准与岗位对接研究与实践

《现代汉语》课程标准与岗位对接研究与实践把《现代汉语》与语文教学的课程标准进行比较,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两门 课程之间相互对应的内容很整齐,但是它们在很多方面有存在着不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创新,要对句子和段落的教学进行强化。但《现代汉语》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还是局限在“字,词,句,段”,这种机械式的教学不利于语文教学的创新,所以本文将以《现代汉语》为依据,结合语文教学的要求,对如何应用到岗位教学进行论述。 标签:现代汉语;语文教学;课程标准 1、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培养目标 职业院校在初期阶段一般都会开设语文课程,也设有语文教育专业,通常会对语文教育提出培养目标:以中学语文学习为基础,以一些教学活动为途径,帮助学生们巩固原有知识,再以这个基础阔增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文言文,白话文,现代文及诗歌阅读能力,在阅读能力提高的基础之上,能鉴赏作品,发现美,最后达到良好运用语文知识发现问题,并能利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职业院校语文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标准 职业院校语文教育专业课程通常会教一些普通话理论,分析汉字,分析语言现象等理论,为他们毕业后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打好基础,系统讲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能力,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现代汉语的规律,正确地分析现代汉语语言现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其他相关语言文字工作打下坚实的语言文字基础。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专科院校语文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初中和小学语文教师,学生毕业后也主要从事初中和小学语文教育工作。在这个阶段,语文教育的课程培养标准就是巩固基础,主要包含“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等的学习使用,所以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会用《现代汉语》中的语音知识,汉字知识,词语以及句子知识,这样才能达到《现代汉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3、《现代汉语》与岗位对接实践讨论 (1)《汉语拼音的方案》的教学。 《汉语拼音方案》里由26个拼音字母构成了字母表,并且每个字母都有自己的名字,称作名称音,26个字母的名称音分别是:a bê cê dê e êf gê ha i jie kêêl êm nê o pê qiu ar ês tê u vê wa xi ya zê。但是在多年教学中我发现好多老师并没有按照名称音来教,而是直接教的呼读音:a、bo、ci、de、e、fo、ge、he、i、ji、ke、le、mo、ne、o、po、qi、ri、si、te、u、vo、wu、xi、yi、zi来代替了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