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兔角膜碱烧伤的病理学研究

兔角膜碱烧伤的病理学研究

兔角膜碱烧伤的病理学研究
兔角膜碱烧伤的病理学研究

我国常见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展

我国常见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展 关键词:常见肿瘤病理学 近年来肿瘤病理学的发展非常快,根据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预见从分子水平去阐明病理,特别是肿瘤组织发生学将有越来越多新发现。现就食管癌、胃癌、大肠癌、乳腺癌、鼻咽癌等我国常见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1癌的组织发生学和发病机制 1.1胃癌:胃粘膜上皮癌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组织发生癌变之前常表现为多年持续的癌前病变,一些学者认为从正常胃粘膜经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到肠型胃癌,是胃粘膜多步骤的渐进发展过程,前两者属于癌前状态,异型增生则属于癌前病变。我国病理工作者提出隐窝型异型增生、再生型异型增生、球样异型增生和异型腺体囊性扩张具有癌前病变性质。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分子杂交技术发现,C-Haras基因点突变与胃癌的发生有关。C-erbB-2基因的扩增主要见于高分化腺癌,而Sam基因扩增则见于低分化腺癌和硬癌。癌旁肠化生的rasp21、Fesp85癌基因产物含量明显增加。表明肠化生与胃癌发生有密切关系。 1.2食管癌:文献报道1185例食管粘膜〔3H〕dThd标记的材料,平均标记指数依次为正常上皮3.6%,棘细胞增生为3.6%,慢性食管炎为4.6%,不典型增生为4.7%,癌为6.5%。从食管粘膜的核仁组成区嗜银颗粒(AgNORs)特征来看:正常上皮为 2.1%,轻度不典型增生为2.4%,中度不典型增生为2.7%,重度异型增生为 3.0%,鳞癌为3.5%。这两种现象是一致的,均代表细胞的DNA活性。说明从形态学的正常→不典型增生→癌是一个谱系过程。从细胞生物学的角度也表明慢性食管炎与食管上皮的不典型增生密切相关。在100例进展期食管癌的连续切片中,发现底层细胞癌变与原位癌高达94%,提示食管癌是多中心发生的。通过系统的研究显示,食管癌是来自多潜能的基底细胞。首先发生底层细胞癌变。慢性食管炎是食管粘膜癌变的基础条件之一。在此基础上,通过某些致癌物的作用,导致上皮细胞癌变。有关研究显示,食管粘膜上皮的癌变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个谱系过程。重度不典型增生,其DNA合成非常旺盛,标记指数接近原位癌,已具备早期癌的某些生物学特征,在临床上应作为早期癌处理。 1.3大肠癌: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发现大肠正常组织含有短链Lewisx抗原,而大肠癌及大肠腺瘤型息肉除有短链Lewisx外还含有长链Lewisx及涎腺化Lewisx抗原,并在大肠腺癌中的出现随癌前病变的加重而增多。 1.4鼻咽癌:根据鼻咽癌癌旁病变的观察说明,至少一部分鼻咽癌的发生是多中心的。但发生癌变的几个中心灶之间十分靠近,常位于一个相对限定的小范围内,故表现为单发性。又发现癌旁常可见上皮的异型增生和异型化生,并往往在此基础上发生癌变。因此认为异型增生和异型化生,特别是中、重度者是一种癌前病变。 1.5乳腺癌:相当例数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内癌有C-erbB-2的过度表达,其基因产物主要位于细胞膜。 上述例子已经证明,人体成癌过程是多阶段、渐进的过程。现有资料表明,大多数肿瘤细胞有多种染色体的异常;癌基因存在于一切正常细胞的瘤性细胞中,如果能证实某一癌基因的过度表达是导致肿瘤发生的原因,那么癌基因的检测对癌前病变、组织发生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近年来,已发现多种抑癌基因,如P53、Rb等。这些表明肿瘤的发生不仅仅和癌基因的激活有关,也受抑癌基因的缺失或失活的影响。这些发现为肿瘤的发生学展示了更广阔的研究前景。 2癌的诊断、分类及有关预后因素 2.1癌的诊断:①细胞学诊断:沈琼等通过食管拉网的细胞学检查,发现大量的早期食管癌,因而使术后5年存活率大大提高。阚秀等报道8123例乳腺针吸活检,发现细胞学诊断正常

眼碱烧伤的护理查房

眼碱烧伤病人的护理 一、护士长讲明查房目的 二、责任护士汇报病例 1、基本资料 ●基本情况胡娟,女,37岁,汉族,务农; ●家族史无家族遗传病史; ●既往史平素体健无外伤,无手术史; ●主诉右眼碱烧伤后眼疼、视物模糊20个小时; ●现病史患者于2012年09月15日11时入院,20小时前碱水进入右眼内,感眼疼、畏光、 流泪伴视物模糊,立即给予大量清水冲洗,后至当地县医院给予维生素C结膜下注射,症状无明显好转,门诊以“右眼角膜碱烧伤”收入院。 2、辅助检查 ●体格检查T 36.3 ℃,P 81次/分,R 20次/分,Bp 138/89mmHg,颜面部皮肤烧伤、表 皮溃烂,可见渗液; ●实验室检查未做心电图、胸片,未抽血; ●专科检查视力:右眼眼前指数,左眼:1.0,右眼睑肿胀,球结膜充血,角膜灰白色浑 浊,角膜水肿,隐约见瞳孔3mm,光反应迟钝,左眼前节正常。 3、诊疗方案 ●完善各项相关检查。 ●全身及局部应用维生素C降低损害,局部应用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 ●局部应用贝复舒、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营养角膜。 ●对症支持治疗。 4、病情恢复情况 ●视力入院时右眼眼前指数,目前视力0.12. 5、护理评估 ●生活习惯患者长期重体力劳动,卫生习惯良好 ●家庭支持家人对住院很支持,其妻子全程照顾 ●经济状况患者主要经济来源是务农,没有固定经济来源 ●心理状况患者担忧右眼视力恢复不好、预后差影响工作生活 ●生理状况神智清楚,四肢健全,精神、食欲、睡眠尚可,大部分时间卧床休息 三、参加护士发言: 张XX护士: 1病理知识 概述 ●凡因化学性物质引起的眼部损伤均称为化学性眼外伤。 ●影响因素:化学物质的性质、浓度、温度、剂量、作用方式、渗透力、压力、接触时间

眼部碱性烧伤

眼部碱性烧伤 【概述】碱性烧伤是指碱性物质接触眼部所导致的一处化学烧伤。多发生在化工厂,实验室或施工场所。视碱性物质的性质、浓度、剂量、作用方式、接触面积、时间以及温度、压力等情况的不同,对眼部组织损害程度亦不同。常见的碱性烧伤多由氢氧化钠、生石灰、氨水等引起。由于碱能够溶解脂肪和蛋白质,与组织接触后能很快渗透到深层组织和眼内,使细胞分解坏死,一般来说,碱烧伤比酸烧伤的后果严重。 【临床表现】 1.轻度 (1)多由于稀的弱碱引起。 (2)眼睑结膜轻度充血水肿。 (3)角膜上皮点状脱落或水肿;修复后水肿消退,上皮修复,不留瘢痕。 (4)无明显并发症,视力多无影响。 2.中度 (1)由较稀的弱碱引起 (2)眼睑皮肤可起水疱或糜烂。 (3)结膜水肿,出现小片缺血坏死。 (4)角膜明显混浊水肿,上皮层完全脱落,或形成白色凝固层。烧伤愈合后遗留角膜斑翳,影响视力。 (5)常伴有较严重的虹膜睫状体炎。 3.重度 (1)多由强碱引起。 (2)眼睑皮肤肌肉出现溃疡。

(3)结膜广泛性缺血性坏死。 (4)角膜全层混浊变白,溃疡形成,基本原理质溶解,甚至穿孔,巩膜坏死等。 (5)晚期愈合后,常有睑球粘连、假性翼状胬肉、角膜白斑、角巩膜葡萄肿、继发性青光眼、白内障、甚至眼球萎缩等发生。 【诊断】根据明确的眼部碱烧伤史,眼睑皮肤和眼球由碱烧伤所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眼部酸烧伤:依据致病原因可以鉴别。 【治疗】 1.急救处理争分夺秒,彻底冲洗眼部,是处理眼部碱烧伤最重要的一步。如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冲,冲洗时间不少于15分钟。 2.应用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 3.应用维生素C,如结膜下注射维生素C,2ml,每日1-2次,也要口服或静脉点滴维生素C。 4.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反应和新生血管的形成。 5.点用自家血清。 6.应用胶原酶抑制剂防止角膜穿孔,可滴用 2.5%-5%半光氨酸眼水或10%枸橼酸钠眼不,也可口服四环素等药物。 7.如发生虹膜睫状体炎,滴用1%阿托品滴眼液。 8.0.5%EDTA滴眼,可促进钙质排出,可用于石灰烧伤的病人。9.切除坏死组织,防止睑球粘连;若角膜溶解变薄,可行角膜板层移植术。 10.晚期针对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行睑部整形术、睑球分离术、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等手术治疗。 【临床路径】

《农业植物病理学农学、植科、种子》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植物病理学(农学、植科、种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060 英文名称:Plant Pathology in Agriculture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类别 专业课程 2.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 农学专业、植科专业、种子专业必修课 3.课程目的 (1)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病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病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主要栽培作物的主要侵染性病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病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4. 学分与学时 学分为1.5.学时为32 5. 建议先修课程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以微生物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作物栽培学、土壤学、农业气象学、化学、物理学、园艺学等学科为基础,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学生必须具备相关的植物学、微生物学、气象学、遗传学、作物栽培学、土壤肥料学、植物生理和生物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1)《植物病理学》(第二版).华南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参考书目: (1)《普通植物病理学》.许志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2)《植物病理学原理》.宗兆锋,康振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3)《农业植物病理学》南方本.陈利锋,徐敬友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 (4)《农业植物病理学》北方本.张满良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 (5)《中国农作物主要病虫害》(上、下册).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编辑委员会主编.农业出版社.1979年 (6)《Plant Pathology in Agriculture》David W. Par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7)《Cereal Diseases,Their Pathology and Control》 Second Edition, D. Gareth Jones and Brian C. Clifford , John Wiley & Sons, Chichester. New York. Brisbane. Toronto.1983 (8)《Rice Diseases》 Seond Edition, S. H. Ou, Commonwealth Agricultural Bureaux.1985 (9)《Vegetable Diseases and their Control》Arden F. Sherf and Alan A. Mscnab Wiley-Interscience York.1986. 7. 教学方法与手段 (1)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实验课并重 (2)课堂教学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8. 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

酸、碱烧伤的应急处理程序

酸、碱烧伤的应急处理程序 一、致伤原因和特点 1.酸性烧伤:酸性物质对蛋白质有凝固作用。酸性溶液浓度较低时,仅有刺激作用;但强酸能使组织蛋白凝固坏死,由于凝固的蛋白不溶于水,形成一凝固层,能阻止酸性物质继续向深层渗透,因此组织损伤相对较轻。 2.硷性烧伤:常见的硷性烧伤多由强硷如氢氧化钠、生石灰、氨水等引起。硷能溶解脂肪和蛋白质,与组织接触后能很快渗透扩散到组织深层和眼内,使细胞分解坏死。因此,硷性烧伤的性质与结果要比酸性烧伤严重得多。 二、临床表现与并发症 根据酸硷烧伤后的组织反应,可分为轻、中、重三种不同程度的烧伤 1.轻度烧伤:多由弱酸或稀释的弱硷引起。眼睑结膜轻度充血水肿,角膜上皮可有点状脱落或水肿。数日后水肿消退,上皮修复,不留瘢痕,无明显并发症,视力多不受影响。 2.中度烧伤:可由强酸或较稀的硷类物质引起。眼睑皮肤可起水疱或糜烂;结膜水肿,出现小片状缺血坏死;角膜有明显混浊水肿,上皮层完全脱落,或形成一层白色凝固层。治愈后可遗留角膜斑翳,影响视力。 3.重度烧伤:大多是强碱引起。结膜出现广泛的缺血性坏死,呈灰白色混浊膜样;角膜全层混浊甚至呈瓷白色。由于坏死组织释放趋化

因子,病损区有大量嗜中性白细胞浸润,后者可释放大量的胶原酶造成角膜基质层溶解,出现角膜溃疡穿孔可造成色素脱出,感染性眼内炎。伤后二周,新生血管可侵入角膜,角膜组织逐渐修复。角膜溃疡愈合后可引起角膜白斑;角膜穿孔愈合后可形成前粘性角膜白斑、角膜葡萄肿或眼球萎缩。由于结膜上皮缺损在愈合时可形成睑球粘连、假性翳状胬肉等。总之,眼部碱烧伤可带来各种严重后果,引起视功能或眼球的丧失。 此外,眼睑、泪道的酸睑烧伤还可引起眼睑畸形,眼睑闭合不全、溢泪等并发症。 三、急救和治疗 1.现场急救:第一时间在现场彻底冲洗眼部,是处理酸硷烧伤最重要的一步。及时彻底冲洗能将烧伤减低到最小的程度。应立即就地取材,用大量净水反复冲洗。冲洗时应翻转眼睑,转动眼球,暴露穹窿部,将结膜囊内的化学物质彻底洗出。无净水时,用其他水源均可。应至少冲洗30分钟。送至医疗单位后,根据时间早晚也可再次冲洗并检查结膜囊内是否还有异物存留。 2.局部和全身应用大量维生素C。维生素C可抑制胶原酶,促进角膜胶原合成,可在硷烧伤后做结膜下注射,每次2ml,每日1~2次。全身可大量口服及静脉输入。 3.切除坏死组织,防止睑球粘连。如果球结膜有广泛坏死,或角膜上皮坏死,可做早期切除。球结膜缺损较严重时可做粘膜或对侧球结膜移植。每次换约时应用玻璃棒分离睑球粘连,或安放隔膜,以防止

眼部酸性烧伤

眼部酸性烧伤 【概述】酸性烧伤是指酸性化学物质接触眼部所致的化学伤。多发生在化工厂、实验室或施工场所。致人机界面物质的浓度、剂量、作用方式、与眼部接触面积、时间以及温度、压力等情况不同,其对眼部组织损害程度也不同。酸性化学物质基本上是水溶性的,可使组织蛋白发生凝固。当其浓度低时,对眼部仅有刺激作用。当其浓度高时,可使组织蛋白发生凝固性坏死,在结膜和角膜表面形成焦痂,可减缓酸性物质继续向深部组织扩散,因此组织损伤为轻。 【临床表现】 1.轻度 (1)多由于弱酸引起。 (2)眼睑结膜轻度充血水肿,角膜上皮点状脱落或水肿;修复后水肿消退,上皮修复,不留瘢痕。 (3)无明显并发症,视力多无影响。 2.中度 (1)由强酸引起 (2)眼瞪皮肤可起水疱或糜烂。 (3)结膜水肿,出现小片缺血坏死。 (4)角膜明显混浊水肿,上皮层完全脱落,或形成白色凝固层。愈合后可遗留角膜斑翳,影响视力。 (5)可伴有虹膜睫状体炎/ 3.重度 (1)眼睑皮肤肌肉出现溃疡。 (2)结膜广泛性缺血性坏死。 (3)角膜全层混浊,甚至穿孔。

(4)巩膜坏死。 (5)有时引起眼球萎缩。 【诊断】根据明确的眼部酸烧伤史,眼睑皮肤和眼球的临床表现,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眼部碱性烧伤:依据致病原因可以鉴别。 【治疗】 1.急救处理争分夺秒,彻底冲洗眼部,是处理眼部酸烧伤最重要的一步。发用自来水或生 理盐水冲,冲洗时间不少于15分钟。 2.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3.结膜下注射5%磺胺嘧啶钠1-2ml。 4.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反应和新生血管的形成。 5.滴用自家血清。 6.应用胶原酶抑制剂防止角膜穿孔,可点用 2.5%-5%半光氨酸滴眼液或10%枸橼酸钠滴眼液,也可口服四环素等药物。 7.如发生虹膜睫状体炎,可给滴用1%阿托品滴眼液。 8.切除坏死组织,防止睑球粘连;若角膜溶解变薄,要行角膜板层移植术。 9.晚期针对出现原并发症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行睑部整形术,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等手术治疗。 【临床路径】 1.询问病史重点询问有无限部酸烧伤史、酸性物质的理化特性以及现场急求情况。 2.体格检查重点注意检查眼部皮肤和眼前节的损伤程度。 3.辅助检查一般不需要。

《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农业植物病理学 总学时:70 ,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30学时 课程英文名称:Agricultural Plant Pathology 先修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 适用专业: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在修完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后必修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讲授水稻、小麦、棉花、油料作物、玉米、薯类、果树、蔬菜等主要作物的重要病害的症状识别、病原生物学特性、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并进行有关的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初步掌握上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初步具备研究和解决农业生产中常见植物病害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讲授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相结合,教师提问与学生答疑相结合,实验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努力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效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大田作物、果树、蔬菜等常见植物病害症状识别要点,掌握重要病害的病原鉴定、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等理论知识。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是配合理论讲授的内容,采用实验室病害症状和病原物形态的观察和病害田间调查等方式对各类作物重要病害进行诊断、鉴定或调查研究,旨在进一步加深和巩固理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诊断病害和研究病害的能力。 三、理论教学内容结构及安排(以典型病害为例,共40学时) 第1-2讲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本章重点(任务和目标):主要介绍本门课程,了解课程性质及主要任务、目的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和参考资料目录等。 1.1 历史大事件 1.2 课程性质及任务 1.3 目的要求 1.4 授课对象及要点 1.5 教学方法 1.6 课程考试 1.7 相关参考资料 第3-6讲

酸碱灼烧的急救方法

酸碱灼烧的急救方法 酸灼伤以硫酸、盐酸、硝酸最为多见,此外还有乙酸(冰醋酸)、氢氟酸、高氯酸和铬酸等,都是腐蚀性毒物。除皮肤灼伤外,呼吸道吸入这些酸类的挥发气、雾点(如硫酸雾、铬酸雾),还可引起上呼吸道的剧烈刺激,严重者可发生化学性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水肿等。硝酸、硫酸、盐酸三者所引起的化学灼伤症状基本相同皮损多局限接触局部。接触时间短、接触物浓度低者,仅在接触部出现潮红、灼痒脱离接触后很快消退;接触物浓度较大,皮肤红肿灼痛继而形成褐红色肿胀、水疱,甚者发生溃疡坏死,愈后留有瘢痕;长期接触稀硫酸或盐酸可引起皮肤干燥、角化、易形成皲裂;长期接触酸雾者可使皮肤及黏膜发生刺激症状亦可酸灼伤酸灼伤酸灼伤酸灼伤以硫酸、盐酸、硝酸最为多见,此外还有乙酸(冰醋酸)、氢氟酸、高氯酸和铬酸等,都是腐蚀性毒物。除皮肤灼伤外,呼吸道吸入这些酸类的挥发气、雾点(如硫酸雾、铬酸雾),还可引起上呼吸道的剧烈刺激,严重者可发生化学性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水肿等。硝酸、硫酸、盐酸三者所引起的化学灼伤症状基本相同皮损多局限接触局部。接触时间短、接触物浓度低者,仅在接触部出现潮红、灼痒脱离接触后很快消退;接触物浓度较大,皮肤红肿灼痛继而形成褐红色肿胀、水疱,甚者发生溃疡坏死,愈后留有瘢痕;长期接触稀硫酸或盐酸可引起皮肤干燥、角化、易形成皲裂;长期接触酸雾者可使皮肤及黏膜发生刺激症状亦可发生湿疹样皮炎改变。偶可引起鼻中隔穿孔或咽部黏膜溃疡齿酸蚀症、溃疡性口腔炎或消化道炎症。因工作不慎,也可造成眼部灼伤。盐酸所致的烧伤不及硫酸及硝酸所致的深,且较易形成水疱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引起组织黄染及深部烧伤,产生棕色焦痂,成为难愈的深溃疡。硫酸透皮作用很深,接触后立即感到疼痛,局部皮肤先变白而后变黑形成坏死,周围红肿坏死焦痂脱落形成境界明显的深溃疡健康搜索,愈合很慢。氟氢酸(即40%氟化氢水溶液)开始作用缓慢,故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轻者仅出现红斑,剧烈疼痛,相继于接触部位皮肤变白、水肿,发生组织凝固性坏死,表面可起大疱,疱壁紧张,破后形成溃疡。若有少量氟氢酸残留,则继续向深处及周围渗透鶒,坏死组织扩展可深达骨质。苯酚(石炭酸)具原浆毒性它具有全身的和局部的作用,吸水性强可引起细胞蛋白质凝固,能深达人体组织皮肤接触高浓度苯酚后立即变白,经历短暂的麻木后引起局部红肿、大疱及坏死。大量酚被人体吸收后可引起肾脏损害。酚很容易被65%的乙醇或异丙醇所中和。 急救方法1、立即脱去或剪去污染的工作服、内衣、鞋袜等,迅速用大量的流动水冲洗创面,至少冲洗10~20分钟,特别对于硫酸灼伤,要用大量水快速冲洗,除了冲去和稀释硫酸外,还可冲去硫酸与水产生的热量。2、初步冲洗后,用5%碳酸氢钠液湿敷10~20分钟,然后再用水冲洗10~20分钟。3、清创,去除其他污染物,覆盖消毒纱布后送医院。4、对呼吸道吸入并有咳嗽者,雾化吸入5%碳酸氢钠液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眶内,伤员也可将面部侵入水中自己清洗。5、口服者不宜洗胃,尤其口服已有一段时间者,以防引起胃穿孔。可先用清水,再口服牛乳、蛋白或花生油约200毫升。不宜口服碳酸氢钠,以免产生二氧化碳而增加胃穿孔危险。大量口服强酸和现场急救不及时者都应急送医院救治。 碱灼伤较多见的是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石灰灼伤。最常见的是氨灼伤,由于其极易挥发,常同时并有上呼吸道灼伤,重者并有肺水肿。眼睛溅到少量稀释氨液就易发生糜烂,且痊愈缓慢。钠、钾、钙、铵、钡等的氢氧化物为强

分子植物病理学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中国科协第251次青年科学家论坛简报 2013年01月11日 分子植物病理学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中国科协举办第251次青年科学家论坛 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承办的第251次青年科学家论坛于11月19~22日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 一、论坛基本情况 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棉花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等22个单位的80余位青年科学家参会。论坛执行主席由中国农业大学孙文献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单卫星教授、南京农业大学王源超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姜道宏教授共同担任。 二、论坛主要议题 论坛围绕“分子植物病理学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这一主题展开。并就“功能基因组学与比较基因组学在植物病原致病机理的解析以及致病基因的大规模分离与鉴定中的应用”、

“与抗性基因调控网络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对未来分子植物病理学发展的影响”、“三大粮食作物及重要的经济作物主要病原的效应蛋白在寄主中靶标的研究及其在分子设计育种中的潜在价值”、“重要植物病原菌致病性的调控机理及分泌途径研究”、“病原菌重要致病因子晶体结构的解析与药物靶标的选择”、“重要作物病害防控的新策略与新思路”等6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学术讨论。 1、功能基因组学与比较基因组学在植物病原致病机理的解析以及致病基因的大规模分离与鉴定中的应用 随着生物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基因组学尤其是功能基因组学成为研究病原物致病机理和致病相关基因克隆及其调控网络研究等快捷而有效的途径。中国农业大学彭友良教授长期从事稻瘟病菌的基因组学研究。在这次论坛上,他通过稻瘟菌致病因子的大规模筛选、分离与鉴定的实例,阐明了植物病原真菌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与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他还介绍了通过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稻瘟菌的遗传变异的规律与特点,揭示水稻抗病性易被克服的分子基础,为水稻持久、广谱抗性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福建农林大学王宗华教授也在稻瘟菌的功能基因组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对实验室近期的有关稻瘟病菌小酶的功能研究系列进展进行了交流并对学科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与预测。 近年来,水稻稻曲病与小麦赤霉病在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大面积发生,已经严重地影响到我国粮食的安全生产;这两种病菌还有一个共同点,能在侵染寄主的过程中产生大量对人畜有害的毒素。中国农业大学孙文献教授对稻曲菌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在基因组水平上分析其可能存在的致病因子及侵染特性;分析了可能参与稻曲菌毒素合成的蛋白,从基因组水平上寻找合成稻曲毒素途径中的关键基因;另外,基因组学研究也为揭示稻曲菌的致病机理及其侵染循环等提供了大量的重要信息。浙江大学马忠华教授介绍了比较基因组学在赤霉菌的基因功能鉴定中的应用。通过赤霉菌与酵母基因组之间的比较,鉴定出两个物种保守的与特有的信号传导途径,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赤霉菌对敏感的机理。 华中农业大学的罗朝喜教授与郑露博士分别就病原真菌中线粒体细胞色素b(b)基因的进化特点和基于测序文库的全基因组序列拼接与基因预测的技术进行了汇报。通过对所有已发表的真菌基因组进行比较,发现b应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基因,不同物种间b基因大小的差异是因为其内含子的位置与序列发生显著的变化。郑露博士总结了一套利用测序数据进行拼接的方法,获得了与测序几乎一致的拼接效果。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为未来基因组学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2、与抗性基因调控网络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对未来分子植物病理学发展的影响 重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抗病基因的发掘、克隆与应用一直是植物病理学关注和研究的焦点,这方面的研究对我国的粮食安全生产有着直接的影响。虽然,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上,

农业植物病理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 1、植物病害:植物生长过程中受不良环境影响或受到病毒侵害、寄生,而使植物呈现病变,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的现象。 2、无性繁殖:是指菌物不经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从营养体直接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是指菌物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产生孢子的方式。 3、原核生物:是指含有原核结构的单细胞生物,由细胞壁、细胞膜或只有细胞膜包被的单细胞微生物。 4、寄生性植物:少数植物由于根系或叶片退化或缺乏足够的叶绿素而营寄生生活。 寄生性:指病原物在寄生植物活体内取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 寄生植物抗病性:寄主抵抗病原物侵染或限制侵染危害的一种特性,是植物与其病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相互适应相互选择的结果。 转主寄生:有的菌物需要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寄主植物上才能完成其生活史。 全寄生:指从寄主植物上获取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的寄生方式。 半寄生:寄生物对寄主的寄生关系主要是水分的依赖关系的… 5、菌物的多型性:在菌物生活史中,有的菌物不止产生一种类型的孢子,这种 形成几种不同类型孢子的现象。 菌物的生活史:菌物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 6、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生物因素导致的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和植物自身遗传因子异常而导致的病害。 7、症状:是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的状态。 病状:在病部看到的状态。 病征:在病部上长出的病原体个体。 8、植物检疫:指由国家颁布条列和法规,对植物及其产品,特别是苗木、接穗、 插条、种子等繁殖材料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止危害性病、虫、草传 播蔓延的一项法规防治措施。 9、真菌:是一类大多数能形成丝状分枝的营养体,有细胞壁和细胞膜,通过有 性生殖和无性繁殖产生孢子的生物群。 10、钝化温度:把病组织汁液在不同温度下处理10min后,使病毒失去侵染能力 的最低温度。 11、稀释终点:把病组织汁液用水稀释后,使病毒保持侵染能力的最大稀释度。 12、隐症现象:一种病害的现象出现后,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或者使用农药治 疗后,原有症状逐渐隐退直至消失,一旦环境条件恢复或农药作用 消失后,植物上的症状又会重新出现。 12、病毒粒体:是指形态完整的侵染性病毒粒子。 13、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指病原物在一定场所度过寄主休眠阶段而保存自己延 续物种的过程。 14、单年流行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只要条件适宜就能完成病原物数量积累 的过程,导致病害流行的病害。

眼碱烧伤的护理查房

眼碱烧伤的护理查房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眼碱烧伤病人的护理 一、护士长讲明查房目的 二、责任护士汇报病例 1、基本资料 ●基本情况胡娟,女,37岁,汉族,务农; ●家族史无家族遗传病史; ●既往史平素体健无外伤,无手术史; ●主诉右眼碱烧伤后眼疼、视物模糊20个小时; ●现病史患者于2012年09月15日11时入院,20小时前碱水进入右眼内,感眼 疼、畏光、流泪伴视物模糊,立即给予大量清水冲洗,后至当地县医院给予维生素C 结膜下注射,症状无明显好转,门诊以“右眼角膜碱烧伤”收入院。 2、辅助检查 ●体格检查T ℃,P 81次/分,R 20次/分,Bp 138/89mmHg,颜面部皮肤烧伤、表 皮溃烂,可见渗液; ●实验室检查未做心电图、胸片,未抽血; ●专科检查视力:右眼眼前指数,左眼:,右眼睑肿胀,球结膜充血,角膜灰白色浑 浊,角膜水肿,隐约见瞳孔3mm,光反应迟钝,左眼前节正常。 3、诊疗方案 ●完善各项相关检查。 ●全身及局部应用维生素C降低损害,局部应用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 ●局部应用贝复舒、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营养角膜。 ●对症支持治疗。 4、病情恢复情况 ●视力入院时右眼眼前指数,目前视力. 5、护理评估 ●生活习惯患者长期重体力劳动,卫生习惯良好 ●家庭支持家人对住院很支持,其妻子全程照顾 ●经济状况患者主要经济来源是务农,没有固定经济来源 ●心理状况患者担忧右眼视力恢复不好、预后差影响工作生活 ●生理状况神智清楚,四肢健全,精神、食欲、睡眠尚可,大部分时间卧床休息三、参加护士发言: 张XX护士: 1病理知识

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

篇一: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报告 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报告 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年级:2008级 专业:植物保护微生物工程组别:第三小组姓名:戴泽翰学号:200830200508 指导老师:李敏慧、刘琼光、周国辉、徐大高、杨媚、 谢辉、何艺郡 目录 一、前言--------------------------------------------------------3 二、实习目的与意义----------------------------------------3 三、实习内容与方法----------------------------------------3 实验一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4 实验二植物病原的分离与培养-------------------8 实验三植物病原真菌玻片标本制作------------12 实验四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离及形态观察------14 实验五植物病毒(香蕉束顶病毒)检测------15 四、实习(验)结果与分析------------------------------18 五、收获与体会----------------------------------------------19 六、参考文献-------------------------------------------------20 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报告 戴泽翰 200830200508 08植保微生物1班 一、前言 植物病理学是主要研究引起农作物病害发生的各种生物与非生物引子及其致病机制、病原物与寄主间相互关系和控制病害发生、减轻发病程度、减少病害所致损失的原理及具体措施的一个重要农业学科。学习基本的植物病理学、流行学知识,掌握常见农业病害鉴别和病原物采集、分离等技能,是对作为高等农科院校植保专业学生提出的要求。为巩固和印证所学的植物病理知识,增强学生对本地区主要作物及主要植物病害的直观认识,我校资环学院为植保专业安排了植物病理学课的实习,以加强学生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目的与意义 (一)巩固和印证所学植物病理学基础理论知识 (二)熟练掌握植物病理学实验操作技能 (三)通过室内外观察,认识本地区主要作物及主要植物病害的形态特征 (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子病理学技术新进展

分子病理学技术新进展 ?病理学的发展与使用的工具和方法的更新密切相关: 解剖刀剪等—进行尸体检查—器官病理学 显微镜—发明百年之后—细胞病理学 电子显微镜—发展—超微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促进—免疫病理学 分子生物学—带动—分子病理学 计算机及网络—走进—信息病理学 病理学技术就是如何应用新工具的方法和措施。 从发展过程看,在新工具面前必须首先解决使用的技术及其相应措施,才能在理论上有所发现。所以,我们必须关注那些新工具、新方法,才能得以用于解决病理学中的问题。 病理学技术包括传统病理学技术和现代新技术 ?传统:Formalin固定,石蜡切片和HE染色及特殊染色技术—病理学的基本技术。 ?新技术: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原位PCR、凝胶电泳技术、核酸杂交技术(包括FISH、CGH)、PCR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基因测序技术、细胞凋亡检测技术、细胞培养技术、流式细胞技术、激光共聚焦、显微切割技术、组织芯片技术、DNA芯片技术等等。 ?根据科研和临床病理诊断的需要,不断建立和开展新技术,把传统技术和新技术相结合,不断提高病理学技术水平,逐步与国际水平接轨。 常规病理技术 ?近20余年来,常规病理技术也得到较大发展: 微波方法缩短组织脱水、浸蜡时间; 新的化学试剂取代传统的甲醛、二甲苯; 逐步向自动化发展(全自动封闭式组织脱水机、全自动染色封片系统、全自动特殊染色机等) 细胞病理学技术:传统的涂、刮片逐步向 薄层液基细胞学发展 TCT 液基细胞学检测 新柏氏超薄细胞检测仪 特殊染色技术 ?HE染色虽是一种快捷、经济、且易于掌握的方法,但它不能回答病因学、组织发生及发病机制等许多方面的问题。为了显示与确定组织或细胞中的正常结构或病理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物质、病变及病原体等,需要分别选用相应的显示这些成分的染色方法进行染色,固称特殊染色。?在过去的20年里,由于免疫组织(或细胞)化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特染的应用日趋减少,人们感到以组织化学为基础的特染方法似乎有些过时,但实际上它在诊断病理学及研究中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特殊染色的方法很多,常用的一些特殊染色的方法介绍如下: 1、网织纤维染色(reticulin stains) 显示网织纤维及基底膜物质。传统的网织染色以银染为基础,有Gomori法,Wilder及Gordon 和Sweet法等, 它们在肿瘤病理诊断中具有鉴别诊断作用: 1)区别上皮与非上皮肿瘤; 2)区别某些间叶组织肿瘤; 3)区别原位癌与浸润癌。 2、PAS染色(periodic acid-schiff) 可以显示糖原、中性粘液物质、基底膜、霉菌与寄生虫。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大纲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农业植物病理学 英文名称: Agricultural Plant Pathology 课程编号:101C2004 课程类型:专业课 适用专业:植物保护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学时: 72 学分: 4.5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植物保护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它属于植物病理学的一个分支,本课程是在学生学习完基础数学、物理、化学及专业基础课植物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后开设的一门课程。目的是通过课堂讲授、实验操作与田间教学等几个环节,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及其病害防治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利于学生在将来的生产实践中能够识别病害、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合理、科学的控制病害的策略和方法。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国内外特别是我省病害分布概况和防治技术的进展状况,对各类作物的分布概况、栽培面积、病害的种类和为害情况有个统一的认识。 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理解各类作物主要病害的分布、为害情况、侵染循环、发生与环境的关系、预测预报及防治方法等,使学生毕业后能够独立开展工作和科学研究。 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重要病害的症状特点和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实物标本和观看幻灯片加强学生对主要病害症状的了解程度,在生产时间中遇到某一植物的病害时,能够结合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达到识别病害,制定防治策略的目的。 四、教学进度安排表 《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学时分配表 第一章小麦病害7 1 6 14 第二章水稻病害 3 1 3 7 第三章杂粮病害7 1 3 11 第四章棉花病害 3 1 1.5 5.5

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医师临床医学基本知识外科学外科总论烧伤、冷伤和咬蜇伤

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医师临床医学基本知识外科学外科总论烧伤、 冷伤和咬蜇伤 (总分:88.00,做题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 (总题数:16,分数:16.00) 1.按中国九分法,成人一侧大腿体表面积为() (分数:1.00) A.5.25% B.10.5%√ C.21% D.23% E.46% 解析: 2.按三度四分法,水疱性烧伤伤及() (分数:1.00) A.表皮 B.真皮√ C.皮下 D.皮肤全层 E.肌肉 解析: 3.按三度四分法,焦痂性烧伤伤及() (分数:1.00) A.表皮 B.皮肤生化层 C.真皮浅层 D.真皮深层 E.皮肤全层或皮下√ 解析: 4.按三度四分法,浅二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为伤后() (分数:1.00) A.3~5天 B.1~2周√ C.3~4周 D.5~6周 E.6周后 解析: 5.三度创面愈合过程的特点为() (分数:1.00) A.伤后3~5天愈合,不留瘢痕 B.伤后1~2周愈合,不留瘢痕 C.3~4周痊愈,留有瘢痕 D.3~4周痊愈,不留瘢痕 E.需植皮后愈后,遗留瘢痕或畸形√ 解析:

6.轻度烧伤是指烧伤面积(二度)() (分数:1.00) A.<5% B.<10%√ C.10%~29% D.30%~49% E.>50% 解析: 7.下列哪项属重度烧伤() (分数:1.00) A.烧伤面积(二度)20% B.三度面积9% C.三度面积2.5% D.烧伤面积25%并吸入性损伤√ E.烧伤面积>50% 解析: 8.烧伤休克的特点是() (分数:1.00) A.低血容量性休克√ B.失血性休克 C.脉搏增快 D.尿量正常或减少 E.血压正常或升高 解析: 9.监测烧伤休克最简便有效的指标是() (分数:1.00) A.心率 B.脉搏 C.呼吸 D.血压 E.尿量√ 解析: 10.中厚皮片的特点是() (分数:1.00) A.仅含表皮层 B.含表皮和部分真皮√ C.含皮肤全层 D.含皮下组织 E.成活后功能差 解析: 11.浓硫酸烧伤后早期处理最恰当的方法是()(分数:1.00) A.立即脱离现场并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 B.立即使用中和剂 C.用硼酸溶液冲剂 D.立即使用解毒剂 E.立即进手术室清创 解析:

化学性眼烧伤

化学性眼烧伤 *导读:化学性烧伤是严重的眼科急诊,通常由酸或碱造成。其他形式的烧伤如催泪瓦斯(teargas)烧伤,也应按化学性烧伤处理,但一般不会造成眼部的永久性损伤。…… 病因病理病机 (一)碱性烧伤碱要比酸对眼部破坏力大得多。因为碱与细胞膜的脂类结合后能迅速穿透角膜和前房。碱的致伤作用主要是pH 的改变而不是碱的金属离子。是否发生永久性的损伤除了取决于碱的浓度和性质之外,更重要的是自受伤到眼部冲洗时间间隔的长短。 (二)酸性烧伤酸的致伤作用仅限于酸与眼部组织接触后的数分钟至数小时,由于酸沉淀了组织中的蛋白质,迅速形成了“屏障”而使酸不易穿入眼内组织。但是氢氟酸(HF)和含重金属离子的酸有穿透角膜与前房的能力,要特别引起重视。 临床表现 化学性烧伤的分级与预后 这种分级与预后主要适用于碱性烧伤。但对其他穿透力较强的酸和其他化学物质所致的损伤也适用。 (一)轻度角膜上皮侵蚀,角膜轻度混浊,角膜缘结膜与巩膜无缺血与坏死。轻度碱烧伤抑制上皮的再生,影响角膜透明程度,视力可能会轻度降低。

(二)中度角膜全层受累,虹膜细节不能窥清,角膜缘组织缺血与坏死区小于或等于1/2圆周。由于角膜瘢痕与新生血管形成,可造成永久性视力损害。 (三)重度角膜全层严重受累,瞳孔不能窥见,角膜缘组织缺血与坏互区超过2/3圆周。由于角膜混浊,上皮再生不良,反覆发生溃疡及角膜缘结膜和巩膜坏死,视力严重丧失。 治疗 (一)伤后紧急处理争分夺秒利用一切能得到的水源进行结膜囊冲洗。化学物质的直接接触区要持续冲洗数分钟。如有化学性固体异物要及时去除。 (二)充分冲洗在初步冲洗后病人应立即送往医院,在表面麻醉下如0.5%地卡因,用生理盐水(至少1000ml)继续冲洗结膜囊,并用棉拭子除去可能残存的异物。冲洗完毕后要用pH试纸检测,使结膜pH值在7.3~7.7之间,5min后再复查一次pH值,以保证冲洗已充分。 (三)药物治疗①散瞳,可以减轻眼部疼痛和防止瞳孔后粘连; ②局部施用抗生素液和膏剂以防止感染;③如果眼压升高,可以用碳酸酐酶抑制剂,如Diamox等;④为减轻伤口疼痛可以口服镇静药或止痛药;⑤有人主张在伤后3h内可用抗坏血酸50~100mg 作结膜下注射;⑥国外目前主张在伤后立即开始局部应用皮质激素,如0.5%~1.0%强的松龙,每日4次,最好在伤后的7~10 天逐步停药。如果此时虹膜睫状体炎仍明显,可以把局部应用改

植物病理超全考点及答案

农业植物病理学 重要概念和知识点 植物病害 1、什么是植物病害?什么是病程? ①由于致病因子(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作用,植物正常的生理生化功能受到干扰,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因而在生理和组织结构上出现很多病理变化,表现出各种不正常状态即病态,甚至死亡的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②在植物病害形成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首先是受害组织的生理机能发生变化,然后是细胞或组织结构发生改变,最后在植株外观形态上显现各种症状。 2、是否所有的植物病变对人类都是有害的?举例说明。 绝大多数病害发生的最终结果往往是导致植物产量的减少和品质的降低,给人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但是,自然界中也存在某些植物病害,对人类来说不但无害反而有益。例如,人们食用的茭白系其幼茎组织感染能促使植株分泌更多吲哚乙酸累生长激素的黑粉菌后形成的一个肥大的变态茎;郁金香感染郁金香碎色病毒后形成的各种杂色郁金香的观赏价值远高于单色花。 3、病害三角和病害四面体分别涉及哪些因素? 病害三角:植物、病原和环境。 病害四面体:植物、病原、环境和人类。 4、什么是病害的症状?什么是病状?什么是病征? 植物受病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因子影响后,显现出来的异常状态称为症状 植物病部表面可见的病原物整体或其一部分或其产生的各种组织称为病症 5、常见的病状分为哪五大类型?分别举例说明。 6、常见的病征类型有哪些?分别举例说明。 ①霉层并不形成的各种毛绒状物,其颜色、质地和结构变化较大,如绵霉、霜霉,青霉、绿霉、黑霉、灰霉、赤霉等 ②粉层病部形成的白色或黑色粉状物,分别是白粉病和黑粉病的病症。 ③锈粉病部表面小疱状突起破裂后散出的白色或铁锈色的粉状物,分别是白锈病和锈病的病症。 ④颗粒病部产生的大小、形状及着生位置各异的颗粒状物。有的是不易与寄主组织分离的针尖大的黑色或褐色小粒点,如真菌的子囊果或分生孢子果;有的是可与寄主组织分离的较大的颗粒,如真菌的菌核、线虫的包囊等。 ⑤菌索植物根部表面产生的紫色或深色的索状物,即真菌的菌索。 ⑥菌脓潮湿条件下病部产生的黄褐色、胶黏状、似露状的脓状物,其干燥后形成黄褐色的薄膜或胶粒。菌脓是细菌病害特有的病症。 7、什么是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的病原有哪五大类? 由生物因子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主要有:真菌、细菌、菌原体、病毒、线虫和

酸碱灼伤的急救方法

酸灼伤 以硫酸、盐酸、硝酸最为多见,此外还有乙酸(冰醋酸)、氢氟酸、高氯酸和铬酸等,都是腐蚀性毒物。除皮肤灼伤外,呼吸道吸入这些酸类的挥发气、雾点(如硫酸雾、铬酸雾),还可引起上呼吸道的剧烈刺激,严重者可发生化学性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水肿等。 硝酸、硫酸、盐酸三者所引起的化学灼伤症状基本相同皮损多局限接触局部。接触时间短、接触物浓度低者,仅在接触部出现潮红、灼痒脱离接触后很快消退;接触物浓度较大,皮肤红肿灼痛继而形成褐红色肿胀、水疱,甚者发生溃疡坏死,愈后留有瘢痕;长期接触稀硫酸或盐酸可引起皮肤干燥、角化、易形成皲裂;长期接触酸雾者可使皮肤及黏膜发生刺激症状亦可发生湿疹样皮炎改变。偶可引起鼻中隔穿孔或咽部黏膜溃疡齿酸蚀症、溃疡性口腔炎或消化道炎症。因工作不慎,也可造成眼部灼伤。 盐酸所致的烧伤不及硫酸及硝酸所致的深,且较易形成水疱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引起组织黄染及深部烧伤,产生棕色焦痂,成为难愈的深溃疡。硫酸透皮作用很深,接触后立即感到疼痛,局部皮肤先变白而后变黑形成坏死,周围红肿坏死焦痂脱落形成境界明显的深溃疡健康搜索,愈合很慢。 氟氢酸(即40%氟化氢水溶液)开始作用缓慢,故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轻者仅出现红斑,剧烈疼痛,相继于接触部位皮肤变白、水肿,发生组织凝固性坏死,表面可起大疱,疱壁紧张,破后形成溃疡。若有少量氟氢酸残留,则继续向深处及周围渗透鶒,坏死组织扩展可深达骨质。 苯酚(石炭酸)具原浆毒性它具有全身的和局部的作用,吸水性强可引起细胞蛋白质凝固,能深达人体组织皮肤接触高浓度苯酚后立即变白,经历短暂的麻木后引起局部红肿、大疱及坏死。大量酚被人体吸收后可引起肾脏损害。酚很容易被65%的乙醇或异丙醇所中和。 急救方法 1、立即脱去或剪去污染的工作服、内衣、鞋袜等,迅速用大量的流动水冲洗创面,至少冲洗10~20分钟,特别对于硫酸灼伤,要用大量水快速冲洗,除了冲去和稀释硫酸外,还可冲去硫酸与水产生的热量。 2、初步冲洗后,用5%碳酸氢钠液湿敷10~20分钟,然后再用水冲洗10~20分钟。 3、清创,去除其他污染物,覆盖消毒纱布后送医院。 4、对呼吸道吸入并有咳嗽者,雾化吸入5%碳酸氢钠液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眶内,伤员也可将面部侵入水中自己清洗。 5、口服者不宜洗胃,尤其口服已有一段时间者,以防引起胃穿孔。可先用清水,再口服牛乳、蛋白或花生油约200毫升。不宜口服碳酸氢钠,以免产生二氧化碳而增加胃穿孔危险。大量口服强酸和现场急救不及时者都应急送医院救治。 碱灼伤 较多见的是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石灰灼伤。最常见的是氨灼伤,由于其极易挥发,常同时并有上呼吸道灼伤,重者并有肺水肿。眼睛溅到少量稀释氨液就易发生糜烂,且痊愈缓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