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智慧广场教学设计

智慧广场教学设计

智慧广场教学设计
智慧广场教学设计

智慧广场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智慧广场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应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含的简单规律,体会图表的有序性、简洁性和有效性。

2.经历列表或作图寻找规律的过程,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发现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推断等教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有序性。

教学重点:应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含的简单规律

教学难点:应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含的简单规律

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

学具准备:尺子、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请看屏幕,咱们山东省要举行“少儿戏曲大赛”,我们学校从小丽、小军、小杰、小阳4名同学中,选出2人代表学校参加“少儿戏曲大赛”有多少种组合方法?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数学信息)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算出有多少种组合方法?

学生可能争先恐后回答:有4种组合方法,有5种组合,有6种组合方法。

师:同学们的意见不统一,我们来一起看一看究竟有多少种组合方法?

①小丽---小军②小军---小杰③小杰---小阳

④小阳---小军⑤小阳---小丽⑥小杰---小丽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参加“少儿戏曲大赛”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初步探究有多少种组合方法,为下一步有序思考做了一个

铺垫。】

二、合作探索

1.合作探究,小结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在找有多少种组合方法时,有的同学只找出4种或5种组合方法,没有找全6种组合方法。为什么会这样呢?

学生可能回答:在找组合方法时,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这样容易遗漏。

师:怎样才能有序的找出所有的组合方法呢?

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的想法?

生1:我是这样找的:先找出小丽和其他人有几种组合方法,再找出小军和剩下的人有几种组合方法,接着找出小杰的……

生2:我是这样找的:我用A、B、C、D分别代表这4名同学,连一连,数一数,就知道有多少种组合方法了。

生3:……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方法,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生思考后回答:这些方法都是先找出小丽和其他人有几种组合方法,再找出小军和剩下的人有几种组合方法,接着找出小杰的……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的点拨、补充和小结。

2.深入探究,总结规律

师:如果从5名同学中选出2人代表学校参加“少儿戏曲大赛”,有多少种不同的组队

方法?

生思考后,说出自己的方法;

师:这位同学我们利用刚才总结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先思考,师再提示:如果用点来表示学生人数,用两点之间的线段表示一种组队方法,你能完成下表吗?

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下面拿出表格四人为一小组开始探究吧!找出规律之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学生先独立填表,找出规律。完成后在四人学习小组内交流、讨论。

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的发现?

小组1:两名学生时,只有1种组队方案;增加一个人变成三个人时,增加的这个人,要和前面的两个人都各自有一种组队方案,所以就增加了2种组队方案;再增加一个人变成四个人,就会增加3种组队方案……

小组2:两名学生,只有1种组队方案;三名学生比两名学生,增加了2种组队方

案;四名学生比3名学生,增加了3种组队方案;五名学生比四名学生,增加了4种组队方案……

小组3:两名学生时,只有1种组队方案;三名学生时,一共有“1+2=3”种组队方案;四名学生时,一共有“1+2+3=6”种组队方案;五名学生时,一共有“1+2+3+4=10”种组队方案场。

小组4:两名学生时,只有1种组队方案;三名学生时,组队方案为1加2;有四名学生时,组队方案为1加到3;有五名学生时,组队方案为1加到4;有六名学生时,组队方案为1加到5;以此类推。

……

师小结:如果从n名同学中选出2人代表学校参加“少儿戏曲大赛”,有多少种不同的组队方法?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吗?

生答。

教师板书:组队方案=1+2+3+…+(n-1)

【设计意图: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经历列表或作图寻找规律的过程,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发现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图表的有序性、简洁性和有效性。】

三、自主练习

1.课本70页第2题

从明明、红红、丽丽、平平4人中挑选2人代表班级参加社区调查,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2.课本70页第3题

某校从5名候选人中选2名参加区“少代会”,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3.课本70页第4题

甲、乙、丙、丁4个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两人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作为练习,不仅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而且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

四、回顾反思

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课件出示教材丰收园图)

学生可能回答:我会积极学习了。教师适时追问:你哪个环节最积极?(课件“积

极”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哪个环节最积极?)

学生回答。(课件将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学生也可能回答:我学会提问了。教师适时追问:你都问什么问题了?(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都问什么问题了?)

学生回答。(课件将“会问”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

师:让我们满载着收获,下课休息一下吧。(课件将红苹果装入果篮)

【设计意图:以具体的问题引领学生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几个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教学设计2:我们身边的人工智能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 第3课我们身边的人工智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将了解生活、工作、学习中可能接触到的某些机器人,知道机器人的大致工作原理,为后面的活动做准备。 教学重难点: 了解机器人的大致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 一、电影激趣、导入新课 大家都喜欢看电影吧?咱们一起来欣赏一段影片。 1.播放《变形金刚》片段。 2.学生欣赏,并思考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机器人,做什么? 机器人不光在电影里出尽了风头,在我们的生活中,它们也是大有作为呀!(一)生活中的机器人 1.你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机器人吗? 2.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演奏音乐的机器人; 警用排爆机器人; 医用机器人; 家务机器人; 会做菜的机器人等。 3.教师小结:机器人能帮助人类完成很多工作,特别是一些特殊领域,如:排险、医用等方面,它们都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二)教学机器人 机器人的确很有趣,我们小学生有没有专用的机器人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几款教学机器人,看看它们能做些什么?

1.出示教学机器人图片及部分操作录像。 2.学生讨论教学机器人能完成的任务: 踢足球、 沿轨迹行走、 走迷宫、 跳舞等。 1.机器人真是很神奇。它们是怎样完成这些事情的呢? 2.播放介绍录像。 3.学生讨论操作过程并回答。 教师总结:要想让机器人完成某一特定的任务必须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根据任务在电脑上编写相应的程序。 (2)将程序输入到机器人。 (3)机器人执行程序进行工作。 二、思考与拓展 1.看来机器人一点也不神秘嘛。只要我们学会了编写程序,不也能控制它吗!那你想编写程序控制机器人完成哪些事情呢? 2.学生思考并回答。 (1)让机器人自动清扫街道。 (2)让机器人为校园守夜。 (3)让机器人做早餐。 三、总结收获 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 (1)了解了机器人在生活、工作、学习中的运用。 (2)了解了机器人的大致工作原理。 2.填写自评表。 板书: 第3课我们身边的人工智能 生活中的机器人 教学机器人 工作原理

《文明交往礼为先》教学设计

《文明交往礼为先》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初二思想品德课的主题是我与他人,而本框“文明交往礼为先”是与人交往的前提,是融入现代社会做一个文明人的基本要求;加之当代青少年文明礼貌的欠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基于以上两个方面,此框对于学生文明礼貌素质的形成是大有帮助的,必将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本框在全书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文明交往的意识,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正确对待交往,学会尊重、宽容、平等待人,营造良好的人际空间,在交往中做个受欢迎的人。 2.能力:初步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交往礼仪,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3.知识: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理解交往礼仪的原则,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 三、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将礼貌落到实处,即在实际生活中,与人交往时做到讲文明有礼貌是本框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四、教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互动过程。初二学生有思想,乐于表现,他们既成熟又幼稚,直观形象思维强,抽象的逻辑思维较弱。基于此点,我设计的教学方法是“活动探究教学法、情感体验教学法”。 五、教学理念 注重活动,淡化说教。文明礼貌问题如果操作不当,很有可能演变成一种说教,致使教学回到传统政治课的老路上去。本节课我充分利用活动资源,在生动活泼的场景中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文明礼貌的魅力。 关注认知,强化体验。引导学生对文明礼貌的认识是必要的,对有关问题也要进行分析乃至说理。与此同时,我尽可能地在活动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体验,这样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内化。 表层切入,深层领悟。文明礼貌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从基本的生活问题入手,让学生透过生活中的小事、平常事领悟做人的深刻道理。 六、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体现“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精神,让学生自己去活动、探究、体验、领悟,在关键之处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本节课在指导学生学法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情景体验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七、教学流程

“智慧课堂”展示课教学设计 .doc

“智慧课堂”展示课教学设计 学校 格尔木市第十三中学 课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教师 杨如媛 学科(版本) 人教版 章节 第九章 学时 1学时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主要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解集概念以及简单的进行不等式组解集的确定,并要求学生会用数轴确定解集。它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后续学习,也为下节和今后解决实际生产和生活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数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处处渗透着数形结合的思想。 学情分析 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不等式,对不等式的性质已经有了初步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掌握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方法,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逐步熟悉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感受类比与化归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有关概念及解法。 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理解。 教学策略与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活动目标 信息技 术使用 及分析 目标检测 2.不等式 的解是( ) 通过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给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做铺垫。 学生在导学案中进行练习。 教师通过学生机提交作业及时统计 做错学生人数。 112123 x x ++≤+

2.2文明交往我能行教案

2.2 文明交往 第二课时文明交往我能行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教材使用的是粤教版,本课处于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文明交往》第二课时,上一课时主要讲述交往的必要性,礼貌是社会交往的“通行证”及文明礼貌的重要性。而本课时的内容是“文明礼貌我能行”,侧重于介绍文明交往中要掌握的技巧和方法,是第一课时教学知识的延续,也是本节的重点内容。上一课时更多的是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对方法的了解和掌握,而本课时除了要掌握知识和方法,更侧重于将知识提升为能力,并在活动和实践中不断地内化为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要形成良好、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一定要知 道文明交往的艺术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文明交往能力的重要性,知道怎样做到文明交往。 (2)理解文明交往的艺术。 (3)找出在文明交往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能力目标: 学会辨别礼貌与不礼貌的言行,认识尊重、礼貌在交往中的重要性, 联系实际生活,提高观察、分析、概括及表达能力,找出文明交往的艺术及因该注意的问题并能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通过学习,知道哪些是应该提倡和学习的文明礼貌行为,感受文明交往的重要意义,形成文明、友善的价值品质。学会与人交往,在交往中成为受欢迎的人,形成良好、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教学重点: 怎样做到文明交往 四、教学难点: 文明交往的艺术及要注意的问题 五、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六、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故事引趣,导入课题 开篇以“看病”这个小故事做引,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设计意图:对故事中的主人公有自己的思考,很容易得出“他对人不礼貌”、“他不文明”等论断,留作后文学习的铺垫),进而将主题转到“我会如何做”,引出本文课题“文明交往我能行”。出示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设计意图:以学习目标为学生提纲挈领,知道本节课将学习的内容,同时为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思考,认识文明交往能力的重要性,知道怎样做到文明交往。 2)学会辨别礼貌与不礼貌的言行,认识尊重、礼貌在交往中的重要性,形成文明、友善的价值品质。 3)联系实际生活,提高观察、分析、概括及表达能力,找出文明交往的艺术加以运用,并注意交往中的问题。 3、设疑自探 请同学们结合学习目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教材P38——P39页的内容,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阅读课本,有初步了解,提出问题) 4、自探提示(设计意图:抓住课本重点,同时提出应用性的学习要求) 结合提出的问题,认真阅读教材,并完成以下自探提示: 1)怎样做到文明交往?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看谁积累的最多。 2)文明交往的艺术有哪些? 3)文明交往要注意哪些问题? (二)解疑合探 1、小组讨论未能解决的问题 2、全班合探 1)怎样做到文明交往?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看谁积累的最多。 继续出示开篇故事“看病” 在学生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分析他为什么会处处“碰壁”。引导出“尊重他人”在文明交往中的重要地位。 由“尊重他人”回答其他做到文明交往的方法和要求,由学生回答并作简要理解、识记 提问学生,积累礼貌用语,鼓励积极发言,同时引导学生对这些进行分类。 出示课件《文明交往在线:礼貌用语知多少?》 接着出示《帮一帮》,结合图片情景,纠正小峰的行为,进一步练习。 2)文明交往的艺术有哪些? 观看一系列不同场合礼仪的图片,引导得出“不同的场合对我们的举止有不同的礼仪要求!”由《你知道吗?》得出“文明交往的艺术归根结底是学会做人”,倡导学生做受人欢迎的人,做文明友善的人,进一步强调文明交往的重要性。 3)文明交往要注意哪些问题? 以《交往误区》将话题转到文明交往中该注意的问题, 用实例说话,提起学生的注意 同时,以“说一说”在日常交往中,我们应该怎样做?作为总结

智慧课堂教学设计范例

题目:《积的变化规律》备课人:由杨 教材分析《积的变化规律》是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教材以两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这是学生在掌握乘法运算的基础上,揭示积与因数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在“变与不变”中,受到辩证思想的启蒙教育。 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这节课中,我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计算,去比较,再通过我的适时引导,让孩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依据学科 课标、体现多维)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探索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将这一规律恰当地运用与实际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2、培养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这里有要求必须体现出多维,所以不能只写1.2.3点)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策略。 教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流程媒体运用 情境导思 (任务驱动生成问题)一、复习导入。 1、口算 50×90= 40×80= 32×20= 190×5= 140×70= 300×30= 21×40= 25×30= 2、填空 5、50、500、80、40、20、 20、40、80、96、48、24、 3、小游戏: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 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六 只眼睛十二条腿……1×4=4 2 ×4=8 3×4= 12 4×4=16 5×4=20 仔细观察上面的式子和 算出的积,想一想,你能把这组算式继续写下去吗?试 一试,你一定能行! 4、导入新课: 同学们真是动了脑筋,其实这个问题的思考是有一定数 学规律的,那么这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呢?这就是这节我 们要研究的???????—积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积的 变化规律) (媒体运用方 面我不写了,我 利用这块地方 为大家解读模 式) (第一个环节主要 是创设情景,生成 问题,引发思考)

6.2师生交往教案(1)1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2师生交往教案(1) 第三单元师生情谊 第六课师生之间 第二课时师生交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知道彼此尊重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开始 过程与方法: 培养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领会尊重教师的内涵 情感、意志、价值观: 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领路人,培养学生尊重老师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合作、分享、尊重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难点:处理好与老师亦师亦友的交往关系。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关系不仅影响我们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我们的身心发展。这种影响不仅仅发生在我们在学校的时候,而且伴随着我们的一生。师生关系在我们的成长中如此重要,那么我们怎样和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呢? (二)、讲授新课: 一、教学相长 【过渡】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大教育家孔子的一些教学主张,在孔子的教学主张中就有“教学相长”的见解,那么教学相长是怎样一种师生关系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教学相长”的相关知识。 1.教学相长的含义: 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师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2)活动拓展 阅读教材第65页“运用你的经验”

问题导读: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老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在教材中的四个场景中,老师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 学生讨论,教师补充:组织者、倾听者、陪伴者等角色。 在场景中,老师扮演着组织者角色;在场景二中,老师扮演着倾听者角色;在场景三、场景四中,老师扮演着陪伴者角色 2.勤学好问的态度 问题: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我们的正确态度是什么?它有什么好处? 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3.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1)研读教材第67页正文。 语文老师的表扬是肯定,是鼓励。数学的批评也是正确的,小奇应该认识到数学课上的错误行为。例如,处理好发展特长和文化学习的关系,可以在课下写文章,上数学课时候,应该认真听讲;向数学老师承认错误;等等 问题:怎样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

一年级数学下册智慧广场教学设计

智慧广场 ——(表格列举法)递增递减问题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智慧广场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探索解决递增递减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体验数字列举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2.经历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索的过程,掌握基本数学思维方法,形成运用表格列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与严密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探索解决递增递减问题的过程中,用列举法解决问题。 难点:用列举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放映《熊出没》动画片 二、学习链接 1、动画导入:课前的动画片好瞧不!《熊出没》中的各个主角也会

出现在我们课堂上,大家一定要注意瞧,认真听呦! 2、找出数学信息,理解题意 师:为了保护森林,熊大与熊二每年都要种树。请瞧她们在说什么?生:今年种了5棵树,以后每年都比前一年多种1棵。 师:以后每年都比前一年多种1棵就是什么意思? 此处让学生充分交流这句话的含义。 三、 1、自主探索 师:想一想,熊大、熊二今年也就就是第一年种的5棵树在黑板上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 生:小棒、各种图形、数字····· 师:那下面就请这几位同学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熊大熊二第一年种的5棵树吧!(学生板演) (预设答案可能会有以下的3-5种) 第一年第一年第一年第一年 ||||| 5 2、比较,体会数字列举法的优越性。 师:大家比较一下,哪种表示方法写起来又简单又快? 小结:用数字来表示种的棵数,这样写起来又简单又快。特别就是当数据越来越大时,直接用数字来表示,会更简单。 3、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问题 熊大熊二听到大家的方法这么好,想考考大家。 (点击出示问题:四年以后她们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师生关系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一、课程分析 师生关系作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的构成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而到了高中,随着学生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高涨,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复杂的变化,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开始下降,学生开始反抗和疏远老师,师生关系变得不稳定。而作为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不但是开展学校工作的主要心理背景,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而且是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最直接的途径,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发展有重大影响。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很有必要。 二、教学目标 教育学生师生关系的重要性,理解老师,包容老师,做自己能做的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师生关系的重要性、理解老师 难点:学生自己肯为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努力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时间5分钟) (ppt先展示今天课的主题,师生关系) 教师:在开始今天的课之前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关于今天主题的视频,大家保持安静。 (播放视频) 教师: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有些触动。那么接下来,就开始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师生关系。 (二)案例分析 1、案例(5分钟) 老师:首先,我们来看几个案例,看看案例中他们的苦恼是什么。现在我想请几位同学来扮演他们,替他们诉说出这段苦恼。有没有自愿的同学呢?(老师也可以直接找班里某个对老师有意见的同学起来) 案例一 小鑫:我真没有想到,老师会那么针对我!上周末老师让交的作业,我费了好大的劲才写完,结果作业发下来的时候,我发现周围同学的作业老师都改了,而我的作业,老师好像看都没看。还有一次,上课回答问题的时候,我第一个举手,可是老师就是当没看见我,然后叫其他的同学回答问题。你说,老师是不是看不上我呀? 案例二 小明:我近来很郁闷,因为老师又批评我了。我感觉老师总是防着我,就看我不顺眼,就拿昨天的事说吧,上自习课的时候,我跟同桌刚一说话,就被老师抓住了,仿佛他总是在看着我似的。虽然我知道我成绩不好,但是老师也应该一视同仁啊。我觉得全班有好几个同学都在说,为什么偏偏就只让我站出来,让我难堪。 老师:听完他们的烦恼,同学们都有什么想法呢?接下来咱们可以互相交流讨论一下。

莆田九中郑兴doc《文明交往》教学设计

《文明交往》教学设计 莆田九中郑兴 一、教学内容: 广东版七年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文明交往》。 主要学习四个内容: 一是强调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引导学生明白交往对自己成长很重要;二是尊重是交往的前提,引导学生要懂得尊重他人的道理,学会尊重;三是礼貌是交往的名片,引导学生认识礼貌的重要、必要,以及如何养成礼貌习惯;四是文明交往的艺术,引导学生认识交往的重要性及如何做到文明交往。 二、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对什么是文明交往、如何文明交往还不清晰,行为规范处在形成之中,缺乏对文明交往的重要意义的认识以及文明礼貌的技能技巧;初中学生正值青春期高峰阶段,生理心理的发展使他们逐渐摆脱幼稚走向成熟,其中交往需求的日渐强烈就是这种成熟的突出标志之一。他们不满足于家庭亲情,努力追寻同伴友谊、社会的认同,但由于经验不足,往往存在着自我中心现象,使得他们在人际沟通方面缺乏换位思考,缺乏相应的心理品质和技能技巧。因此,指导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帮助他们适应环境,协调关系,走向成熟是极为必要的。当今社会,积极交往是社会化的需要。社会化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产生互相影响,可以交流信息、交流感情、协调关系。初中生的社会化主要受家庭、同伴和学校的影响;父母的影响集中于价值观和独立观念方面;同伴的影响主要多集中于赶时髦、音乐、服装等方面;学校的影响则集中在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评价方面,影响其自我的认识与评价。 三、设计思想: 教学原则: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原则;探究性和开放性的原则;科学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统一的原则; 教法选择:情景设置,思考评价,心理辅导,活动参与等 课堂组织形式:活动课四人小组讨论学习 教法引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体验,小品评价 教学媒体应用:多媒体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生活素材,教材,教学用书,网络资源 课前准备:学生自学教材有关内容(预习)并完成部分作业;上网查找交往的有关资料。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必要前提,学会使用礼貌用语,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巧。 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提高交往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园”中的“礼貌与言行”的课堂讨论,提高观察、分析、概括及表达能力,学会辨别礼貌与不礼貌的言行。 通过“探究园”中“成功的秘诀”的探索,充分认识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必要前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知道哪些是应该提倡和学习的文明礼貌行为,感受文明交往的重要意义。学习交往的礼节与技巧,学会与人,特别是陌生人打交道,在交往中成为受欢迎的人,形成良好、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五、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如何做到文明交往 教学难点:礼貌是现代社会必备的名片 六、教学过程

青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智慧广场练习题

1、小明家从前面数在第3栋,从后面数在第5栋,这个小区一共有几栋楼? 2、从左边数我排在第7,从右边数我排在第3,一共有多少人? 3、一群小朋友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从前往后数,小红排第4,从后往前数,小红排第6,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玩游戏? 4、小朋友排队唱歌,从左往右数,乐乐排在第3个,从右往左数,乐乐排在第7个。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5、鸭妈妈领着自己的孩子在池塘里学游泳,它前面有4只鸭子,后面有3只鸭子。一共有几只鸭子? 6、小朋友排队唱歌,我左边有3人,右边有5人,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7、一群小朋友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小红的前面有4人,后面有 5人。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玩游戏? 8、我左边有2只小鸡,右边有5只小鸡,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9、我排在第6,后面还有4人,一共有多少人?

10、一群小动物在排队,从前往后数,小兔排第3,它的后面还有4 只小动物,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11、有7辆车,从左到右排成一排,从左边数警车排第4,从右边数警车排第几? 12、我昨天折了5只天纸鹤,今天折了4只,两天一共折了多少只? 13、树上原有10只小鸟,飞走了3只,树上还剩几只小鸟? 14、车上原有5人,下车2人,上来5人,现在车上有几人? 15、原有4只蝴蝶,飞来了3只蝴蝶,又飞走了1只蝴蝶,现在花丛中有几只蝴蝶? 16、原来种了6棵树,又种了3棵,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17、我吃了5个桃子,你吃的和我同样多,我们一共吃了多少个桃子? 18、原来地上有8只鸽子在吃食,突然飞走了3只,但又飞来了2只鸽子,现在有机只鸽子在吃食?

19、树上原有10个苹果,小猴子摘走了2个,小刺猬摘走了5个,树上还剩几个苹果? .

《群文阅读—寓言里的生活智慧》教案

群文阅读—“寓言里的生活智慧”教案 叶县昆阳中学修伟伟 选题说明: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常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往往具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性。对于寓言,学生在小学就有所接触,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录入了《寓言四则》。因此,对于刚步入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很有必要阅读一些寓言作品,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并从寓言作品中感受生活的道理,获得人生启示。鉴于此,我们本次群文阅读的议题选择为“寓言里的生活智慧”。 教学目标: 1、围绕议题“寓言里的生活智慧”,阅读七则寓言故事,发现寓言的基本特点,感受作品寓意,并从中获得生活启示。 2、在阅读中训练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感受寓言故事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1、围绕议题“寓言里的生活智慧”,阅读七则寓言故事,发现寓言的基本特点,感受作品寓意,并从中获得生活启示。 2、感受寓言故事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训练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准备:

1、印发相关的群文阅读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什么呢?(多媒体出示图片:拔苗助长、刻舟求剑、坐进观天、守株待兔)这些有趣的故事,让我们记忆犹新,因为他们让我们收获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种体裁,叫做“寓言”。(多媒体显示寓言概念,生齐读。)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一般篇幅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寓言”和其他的文学作品一样,都是生活的一种反映,而寓言又能够引导我们在体会作品蕴含的深刻道理的同时,从中获得教育,受到启发,这就是“寓言里的生活智慧”。(板书:寓言里的生活智慧) 二、研读《蚂蚁和蝉》,体会其中蕴含的生活智慧。 1、一生朗读《蚂蚁和蝉》,其他同学听读。 2、思考、回答问题(多媒体显示) ①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情节。 ②这则寓言寄托了怎样的道理? ③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示。 (板书:故事——道理——启示) 明确:

《文明交往礼为先》教学设计

《文明交往礼为先》 教学设计曹玉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 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理解平等、尊重、宽容三原则。 2、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逐步学会以礼待人,与人交往时做到语言文明、态度和气、举止优雅,并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学会尊重、宽容、平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树立不讲礼貌为耻、有礼貌为荣的交往态度,并乐于以礼待人,掌握基本的礼仪。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讲文明有礼貌的重要性2交往礼仪三原则:平等、尊重、宽容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自主感悟。 1教师模拟表演,导入新课: 教师进行一系列仿真情景模拟表演

1抽烟,并随地扔烟头 2吃口香糖并随地吐掉 3上课坐凳子上并跷二郎腿 4故意恶语批评并故意刁难学生 5边上课边接打电话 …… 学生积极讨论:在老师上课期间的上述行为进行讨论评价 分A组B组分别进行讨论后的总结发言 教师归纳:讲文明讲礼貌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板书) 2图片展示:观察: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 乱丢垃圾,不遵守交通规则,景区乱刻乱画…… 学生有什么感受?再联系实际举例。 3古时候,一位少年迷失方向,途经十字路口,偶遇一老翁,甚为高兴,于是问道:喂,杏花村怎么走?老翁不语。便大声问:喂!听到吗?耳朵聋了?老翁还是不语,只用手朝反方向指了指。少年便沿着老翁指的方向快速前行…… 要求:请学生发挥想象写一个结尾。 故事给你的启示: 4 “讲里”漫画故事 看后请回答:这个漫画故事对我们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初识人工智能》教学设计

《初识人工智能》教学设计 赫章一中翟航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工智能的含义、原理及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体验几种人工智能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拓展到让机器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用人类自己创造的智慧,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教学重点 体验人工智能在一些领域的独特魅力及其应用价值 教学难点 如何提升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识,客观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解、演示、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课件、辅助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播放《人工智能机器人来到现场》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人工智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已经并且在未来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鲜事物——“人工智能”。 二、新课教学 (一)人工智能初识 1.什么是人工智能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 (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总结的学习能力) 人工智能(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是对人的智能的模拟,包括听、说、看、理解、思考、动作等的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它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一个过程,使得机器思考变为可能,是一门研究机器智能的学科,使计算机能够有人的思维并像人类一样思考。 2.“人工智能的诞生” 英国科学家阿兰图灵的“图灵测试”首先涉及人工智能,被誉为“人工智能之父”。 1956年,在达特莫斯大学的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但是人工智能的首次精彩亮相是在1997年,当时深蓝电脑打败了国际象棋天才卡斯帕罗夫。 3.人工智能的原理是什么?展示课件(“难忘更深的蓝”)

(完整word版)06-24《人工智能的应用》教学设计

第24课人工智能的应用 【教材分析】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领域已经在使用人工智能产品。本课主要介绍了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应用,让学生体验人工智能的应用、了解其原理,为后面设计创作简单的人工智能作品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之前已经对什么是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发展史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生活中一些人工智能产品也有一些感知。在本课教学中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感受人工智能对生活带来的便利,为后面学习使用xDing软件编写程序,实现人工智能的应用作好铺垫。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感受智能识别对生活和学习的作用,产生并保持学习的兴趣。 2.在尝试识别未知音乐和图片中文字的过程中,能够根据需要,主动地运用相应的智能识别软件处理问题,并在小组中进行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 3.通过对智能识别和具体的应用的深入了解,提高探究能力,保持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应用。 难点:学会使用音乐识别软件和OCR文字识别软件,能说出其优点和不足。 【教学方法与手段】 方法: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将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形结合,重点培养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和探究热情。 手段: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师演示与学生操作相结合。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同学们,你们打电话时,一般如何拨号呢? 学生回答。 2. 数字拨号看来是最常用的方式,接下来老师用的方法和你们的有点不一样哦。教师使 用手机里的语音识别功能进行拨号并通话。 3. 现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应用,它们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板书:人工智能的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应用操作,将抽象的语音识别技术变得具体化、生活化,让学生明白人工智能也并非是高不可攀的,它就在我们身边。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二、新授 1. 语音识别技术。 (1)刚才我们使用语音来帮助我们拨号,使用的就是人工智能中的语音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也被称为自动语音识别(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简称ASR),其目标是将人类的语音中的词汇内容转换为计算机可读的输入,例如按键、二进制编码或者字符序列。 2. 体验QQ音乐的听歌识曲功能。 (1)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猜猜叫什么名字? 学生思考、汇报。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获知这首歌的名字吗? 学生简单交流、汇报。 (2)体验QQ音乐的听歌识曲功能。 下载QQ音乐软件,利用其中的语音识别功能快速准确识别未知的音乐,感受其神奇的功能。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6.2师生交往教案

《师生交往》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感受老师工作辛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用感恩的心来对待社会。 能力目标:从心理换位的角度正确认识和对待师生关系及其可能产生的矛盾,提高与教师进行积极沟通的能力;通过小品、讨论等形式,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师生之间产生矛盾与隔阂的原因,掌握与老师沟通的交往与沟通的一些基本途径和技巧。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步人青春期,他们中有些可能仍然保持孩童的活泼和外露,但闭锁心理的出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意识的增强和性心理的萌芽,会慢慢地改变学生的交往状况。一方面,学生需要友谊,渴望得到朋友的信赖和尊重,需要长辈的关爱和重视。温馨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他们健康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和老师愉快相处,不仅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也让他们的生活充满乐趣,学习更自信更轻松。另一方面,受学生心理年龄特征和经验的限制,很多学生不能恰当地理解相处之道。学生受到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尤其是受到老师的批评,不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容易导致师生交往中的各种隔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正视师生间的矛盾,引导学生学会与老师沟通。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并应用与老师有效沟通的方法,实现师生和谐。掌握解决师生矛盾的途径。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本节课是一部反映师生关系的校园情景剧,剧中反映了我们校园生活中的许多师生交往中的不和谐的“音符”。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吾爱吾师”——“师生风波”——“亦师亦友”。 第一环节:“吾爱吾师”——师生交往新观念 (上课前在教室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渲染气氛) 1、现场采访: 自己最喜欢的一位老师喜欢他(她)的理由?说一说自己心目中好老师和不好老师的标准?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灵活引领,引出新型的师生关系新理念。 2、走近明星教师——何炅 何炅,身为湖南卫视主持人,教师才是他的主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时,何炅除了日常教课以外,还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何炅说:如果纯粹从老师角度来讲,除了嘴巴上的鼓励以外,我会更多地给学生一些实质上的帮助。即便是自己遇到了困难,我也会给自己鼓励,然后找原因,最后寻求解决的方法。 学生讨论:为什么这些明星教师会如此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教师引导:他们把学生当成朋友,真诚的与他们交流,不仅传给了他们知识,更让他们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这是一种新型的师生交往。 3、情景在线:《师生之间》 (1)引导学生探究课本第65页“情境在线”:场景一:师生共同创建班级博客。场景二:

思想品德:3.3《文明交往》教学设计(粤教版七年级上)

3.3《文明交往》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实录 1、知识与能力 认识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必要前提,学会使用礼貌用语,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巧。 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提高交往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园”中的“礼貌与言行”的课堂讨论,提高观察、分析、概括及表达能力,学会辨别礼貌与不礼貌的言行。 通过“探究园”中“成功的秘诀”的探索,充分认识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必要前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知道哪些是应该提倡和学习的文明礼貌行为,感受文明交往的重要意义。学习交往的礼节与技巧,学会与人,特别是陌生人打交道,在交往中成为受欢迎的人,形成良好、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如何做到文明交往 教学难点:礼貌是现代社会必备的名片 教法选择:情景设置,思考评价,心理辅导 课堂组织形式:活动课四人小组讨论学习 教法引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体验,小品评价 教学媒体应用:多媒体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生活素材,教材,教学用书,网络资源 课前准备:学生自学教材有关内容(预习)并完成部分作业;上网查找交往的有关资料。问题布置:对“礼貌言行”P61—62图片中分析判断有礼貌言行与没礼貌言行;对“成功的秘诀”中第一、二小组活动进行评价;对课堂上演小品进行评价。 上课过程: 老师:同学们,请看这幅画面(CAI)

这幅画是上个月在厦门举办的中国(厦门)国际旅游节开幕的场景。 老师:同学们,为什么这样大型的国际性活动能在厦门举办? 学生1:厦门是一座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旅游城市。 学生2:厦门是一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 学生3:厦门人讲文明。 老师:(CAI)同学们总结得很好。厦门不但是一座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旅游城市,有着一流的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厦门的软件设施也是一流的,1996年厦门被评为全国“创卫”城市第一名,2000年我们厦门市还成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先进城市。 老师提出问题:作为厦门的市民,我们该怎么做? 学生思考:…… 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我们应讲文明,讲礼貌人人争当厦门市精神文明形象使者。为此,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第三课“文明交往”。(CAI)主题词:尊重礼貌交往文明(学生齐声朗读) 老师:文明交往,就是要懂得尊重人,学会礼貌待人,还要掌握交往的艺术。 老师:请同学们看课文P64探索园的插图,(CAI)第一幅图 老师:图中的这个男孩能做一个合格的厦门市民吗?为什么? 学生:图中男同学不但不让座,还对纠正他的同学恶语相向。 老师:请同学来为它纠正这种不文明言行为文明言行。 学生纠正:男同学应有礼貌地向老奶奶让座。 老师:对,正确言行应该是:(CAI) 老师:(CAI)第二幅图。这个男生又应怎样改正不礼貌言行? 学生讲:这个男生请向老师问好。 老师:正确言行应该是(CAI)他才是一个合格的厦门市民。 老师:(CAI)第三幅图。陈峰的言行应如何纠正? 学生讲:陈峰应说:“别客气,我们一起共同研究吧。”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精品】《智慧广场》参考教案

《智慧广场》参考教案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74页智慧广场。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直观图,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初步渗透集合的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简单重叠问题的意义及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 理解重叠问题的结构,前面的数量+中间部分+后面数量=总数。数了两次的部分是重复的部分,要从总数中去掉。理解这些关系,关键是借助直观图,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让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和体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7+2= 1+8= 6+4= 3+6= 5+2= 0+8= 7-2= 10-5= 9-8= 6-5= 7-3= 3-3= 7+3-6= 8-5-2= 9-4-3= 6-6+5= 4+2+3= 2、几和第几: A、请一竖排起立。 高昂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数的时候,算高昂了吗?猜一猜这一行共有几个同学? (1)让学生猜一猜,说说自己的想法。 (2)验证:通过现场站一站、数一数(师生共同数)验证答案。教师说明:这一排同学可以分成三部分,高昂前面的同学,后面的同学和他自己。 B、还请这一竖排起立 从前面数高昂排第几?从后面数排第几呢?数的时候,算高昂了吗?把高昂

数了几次?(两次)猜一猜这一行共有几个同学?验证。 3、引出课题:同学们,刚才我们把高昂数了两次,这样的问题就叫做重叠问题。板书课题:重叠问题 二、新知:(课本74页例题) 1、读题:读题两遍,说一说:通过读这段话,你知道了些什么? 2、猜想:猜一猜,这行大雁有多少只?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可能会引出不同的答案。如果出现一个答案,就说:看来大家昨天预习的不错,知道答案是多少了,那为什么是8只呢?下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3、验证:(引导学生用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算一算的方法分别验证。) A、摆一摆: (1)下面我们用圆片代替大雁,用三角代替花雁,边读题,边摆一摆,同桌可以相互讨论交流。 (2)找两个同学到前面去摆一摆,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摆? (3)老师示范摆一摆:同学们,在摆的时候,读一句,摆一摆,我们先读第一句:“从前面数,它排在第6”,摆几个?哪只是花雁?(摆出5个圆,1个三角)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第1。再读第二句:“从后面数,它排在第3”,花雁后面摆几个?这一行,我们一起数数是几只? (4)请同学们再摆一摆。 B、画一画: (1)我们还可以画一画验证:下面用圆代替大雁,三角代替花雁,读一句,画一画。看看这一行大雁是多少只?同桌可以讨论交流。 (2)让二个同学到前面画一画。并且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说说自己的画法?你画了多少只? (3)老师示范画一画:同学们,在画的时候,读一句,画一句,我们先读第一句:“从前面数,它排在第6”,画几个?哪只是花雁?(画出5个圆,1个三角)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第1。再读第二句:“从后面数,它排在第3”,花雁后面画几个?那好,我们一起数数是几只? (4)请同学们再画一画。结论:这一行大雁共有8只。 C、列算式:

《人工智能的应用》教学设计

人工智能的应用 【教材分析】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领域已经在使用人工智能产品。本课主要介绍了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应用,让学生体验人工智能的应用、了解其原理,为后面设计创作简单的人工智能作品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之前已经对什么是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发展史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生活中一些人工智能产品也有一些感知。在本课教学中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感受人工智能对生活带来的便利,为后面学习使用xDing软件编写程序,实现人工智能的应用作好铺垫。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感受智能识别对生活和学习的作用,产生并保持学习的兴趣。 2.在尝试识别未知音乐和图片中文字的过程中,能够根据需要,主动地运用相应的智能识别软件处理问题,并在小组中进行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 3.通过对智能识别和具体的应用的深入了解,提高探究能力,保持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应用。 难点:学会使用音乐识别软件和OCR文字识别软件,能说出其优点和不足。 【教学方法与手段】 方法: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将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形结合,重点培养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和探究热情。 手段: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师演示与学生操作相结合。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同学们,你们打电话时,一般如何拨号呢? 学生回答。 2. 数字拨号看来是最常用的方式,接下来老师用的方法和你们的有点不一样哦。教师使 用手机里的语音识别功能进行拨号并通话。 3. 现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应用,它们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板书:人工智能的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应用操作,将抽象的语音识别技术变得具体化、生活化,让学生明白人工智能也并非是高不可攀的,它就在我们身边。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二、新授 1. 语音识别技术。 (1)刚才我们使用语音来帮助我们拨号,使用的就是人工智能中的语音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也被称为自动语音识别(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简称ASR),其目标是将人类的语音中的词汇内容转换为计算机可读的输入,例如按键、二进制编码或者字符序列。 2. 体验QQ音乐的听歌识曲功能。 (1)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猜猜叫什么名字? 学生思考、汇报。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获知这首歌的名字吗? 学生简单交流、汇报。 (2)体验QQ音乐的听歌识曲功能。 下载QQ音乐软件,利用其中的语音识别功能快速准确识别未知的音乐,感受其神奇的功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