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大学数学实验报告----数列与级数

大学数学实验报告----数列与级数

数学实验报告

实验四数列与级数

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班级:09级数学(4)班

姓名:***

学号:***

实验四数列与级数

单调性以及增加速度;用直线去拟合数据n,log F n,猜测通项公式满足F n cr n,并进行尝试,带入差分方程,从中解出特征根;

开始产生的数列最后都落于421中。

FibShow n_Integer:

Module

t,i,

For i1,i n,i,AppendTo t,i,Fibonacci i;

ListPlot t,PlotJoined True

FibShow20

FibFit n_Integer:

Module

t,i,

For i1,i n,i,

AppendTo t,i,Log Fibonacci i;

Fit t,1,x,x

FibFit2000

FibPlay n_Integer:

Module

t,i,

For i1,i n,i,

AppendTo t,Mod Fibonacci i,n;

ListPlay t,PlayRange0,n,SampleRate5 FibPlay1000

(1)所有航班的航程有限;

(2)所有航班的保持高度航程有限;

(3)对所有n, E(n)有限;

(4)对所有n, O(n)有限。

3n+1问题可以推广到负数。迄今发现了三个不同的循环:-1→-2→-1,

-5→-14→-7→-20→-10→-5,

-17→-50→-25→-74→-37→-110→-55→-164→-82→-41→-122→-61→-182→-91→-272→-136→-68→-34→-17,

实验的结果和结果分析练习1、分别取N=20,50,100,200,500,观察Fibonacci数列的折线图,Fibonacci数列是否单调增?是否趋于无穷?它增加的速度是快还是慢?

N=20

N=50

N=100

N=200

N=500

练习2、分别取N=2000,5000,10000,用直线去拟合数据n,log F n,n=1,2,…,N,由此求数列

F的近似表示。

n

N=2000

N=5000

N=10000

练习3、取一整数m,将Fibonacci数列模m得到一周期数列,将该周期数列的值作为音高,编程演奏它,取不同的m,或将几段合并,感受旋律的变化。

m=100

m=500

m=1000

从上述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Fibonacci数列单调增,并且趋于无穷,随着N值的不断增大,它增加的速度也随之变快;经过直线

F的通项具有形拟合后发现其图像近似于一条直线,猜测到数列n

F 。3n+1问题可以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

式n

n cr

附录

华南理工大学-数学实验报告一

《数学实验》报告 1. 问题描述 讨论调和级数∑ (1 n ∞ n=1 )的变化规律, (1)画出部分和数列{Sn}变化的折线图,观察变化规律; (2)引入数列{Hn}:Hn=S2n – Sn ,作图观察其变化,猜测是否有极 限 (3)引入数列{Gn }:Gn=S2n ,作图观察其变化,寻找恰当的函数拟 合; (4)讨论部分和数列{Sn }的变化规律。 2. 问题分析与实验过程 1 n 随着n 的增大,其数值逐渐减少,因此可以猜测调和级数∑ (1 n ∞ n=1) 曲线的变化趋势是逐步趋缓的。根据这个,按照题目要求引入各种要求的数列,然后用MATLAB 进行求解,得出各个数列的曲线,然后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在用MATLAB 求解时,把各个函数分成几个独立模块,方便调试。 程序: 模块a :实现显示调和级数∑ (1 n ∞ n=1)曲线变化的功能 function test2a(n) fn = [1]; %定义fn 的初值为1 for i = 2:n fn = [fn,fn(i-1)+1/i]; %定义fn = ∑(1 n ∞ n=1 ) end plot(fn) %显示函数fn 的曲线变化图 模块b: 实现显示数列{Hn}的曲线变化的功能 function test2b(n)

fn = [1]; %定义fn 的初值为1 for i = 2:2*n fn = [fn,fn(i-1)+1/i]; %定义fn = ∑ (1 n ∞ n=1 ) end Hn = [1/2]; %定义Hn 的初值为0.5 for i = 1:n Hn = [Hn,fn(2*i)-fn(i)]; %定义Hn = ∑( 1 2∗n ∞ n=1) - ∑ (1 n ∞ n=1) end plot(Hn) %显示函数Hn 的曲线变化图 模块c :实现显示数列{Gn}曲线变化的功能 function test2c(n) Gn = [1.5]; %定义Gn 的初值为1.5 for i = 2:n Gn = [Gn,Gn(i-1)+1/(2*i)+1/(2*i-1)]; %定义Gn = ∑(1 2∗n ∞ n=1 ) end plot(Gn) %显示函数Gn 的曲线变化图 模块d:实现对数列{Gn}的拟合功能 function y = test2d(n) Gn = [1.5]; for i = 2:n Gn = [Gn,Gn(i-1)+1/(2*i)+1/(2*i-1)]; end xn = 1:n; Gn = exp(Gn); %令Gn = e ^(Gn) y = polyfit(xn,Gn,1) %对Gn = e ^(Gn)进行一阶拟合 模块e :实现比较数据跟拟合数据吻合程度的功能 function y = test2e(n) Gn1 = [];

数学实验报告4

实验报告4 实验名称 数列与级数 实验目的 通过计算机图示的方法发现数列与级数的规律及其极限状态的性质。 实验环境 Mathematica 4 实验内容 1. 分别取N=10,20,50,100,500,观察Fibonacci 数列的折线图。 2. 分别取N=2000,5000,10000,用直线去拟合N n F n n ,,2,1)),log(,( =的函数。 3. 分别取N=100,500,5000,演奏Fibonacci 数列的函数。 4. 分别取N=100,1000,5000,显示点列n i i i ,,2,1)),sin(,( =的函数。 5. 求级数∑ ∞ =11 n n α 的部分和。 实验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所谓一个无穷数列是指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串数字 ,,,,21n a a a , (1) 而一个无穷级数则是用无穷项数字构成的和式 .211 ++++=∑∞ =n n n a a a a (2) 数列与级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给定一个无穷级数(2),它唯一确定了一个无穷数列

,,,21 S S 其中.,2,1,21 =+++=n a a a S n n 反过来,给定一个无穷数列(1),它也唯一地确定了一个无穷级数 ∑∞ =1 n n b , 这里.,2,1,,111 =-==-n a a b a b n n n 并且,无穷级数的和就是相应的无穷是咧的极限。因此,无穷数列与无穷级数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实验步骤 1. 用如下语句作图: FibShow[n_Integer]:= Module[ {t={},i}, For[i=1,i<=n,i++,AppendTo[t,{i,Fibonacci[i]}]]; ListPlot[t,PlotJoined-> True] ] FibShow[N] 2. 用如下语句计算: FibFit[n_Integer]:= Module[ {t={},i}, For[i=1,i<=n,i++,AppendTo[t,{i,Log[Fibonacci[i]]}]]; Fit[t,{1,x},x] ]

数学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学习使用Mathematical 的一些基本功能来验证或观察得出微积分的几个基本结论. 二、 实验的内容 1、调和级数 自然数倒数组成的数列称为调和级数.我们把它的前n 项和11 n k k =∑记作:H (n ). 2、泰勒级数 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区间[]ππ,-∈x 上正弦函数x y sin =及多项式函数 ! 7!5!3,1206,67 53533x x x x y x x x y x x y -+-=+-=-=的图像。观察这些多项式函数的 图像逼近正弦曲线的情况。 3、求自然对数e 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下面三个函数的图像:x x y 101011? ?? ?? +=, 1 101011+? ? ? ?? +=x x y ,e y =,观察当x 增大时图像的走向。 4、正弦函数的叠加 在自变量区间]2,2[ππ-∈x 上使用Mathematica 8.0绘制出函数 n nx x x y sin 22sin sin +???++ =的图像。观察当n 增大时图像形状的变化趋势。 三、 实验过程 1. 步骤1 将坐标为(n ,H (n ))(n=1,2,…,100)的点依次连接成光滑曲线.观察曲线的形状.它与什么函数的图像形状类似. H[n_]:=NSum[1/k,{k,1,n}]; t =Table[{n,H[n],{n,1,100}}];

pic1=ListPlot[t] 好像与对数函数图像类似 步骤2 为了验证这些店连成的曲线是否接近对数函数的图像,可以将对数函数的图像与上述p1画在同一坐标系中进行比较. pic2=Plot[Log[x],{x,1,100},PlotStyle->{RGBColor[0,0,1]}]; Show[pic1,pic2, AxesLabel->{“x”, “y”}] 步骤3 c=H[100]-Log[100] pic3=Plot[Log[x]+c,{x,1,100}, PlotStyle->{RGBColor[0,0,1]}]

大学数学实验报告----数列与级数

数学实验报告 实验四数列与级数 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班级:09级数学(4)班 姓名:*** 学号:***

实验四数列与级数 单调性以及增加速度;用直线去拟合数据n,log F n,猜测通项公式满足F n cr n,并进行尝试,带入差分方程,从中解出特征根; 开始产生的数列最后都落于421中。 FibShow n_Integer: Module t,i, For i1,i n,i,AppendTo t,i,Fibonacci i; ListPlot t,PlotJoined True FibShow20

FibFit n_Integer: Module t,i, For i1,i n,i, AppendTo t,i,Log Fibonacci i; Fit t,1,x,x FibFit2000 FibPlay n_Integer: Module t,i, For i1,i n,i, AppendTo t,Mod Fibonacci i,n; ListPlay t,PlayRange0,n,SampleRate5 FibPlay1000

(1)所有航班的航程有限; (2)所有航班的保持高度航程有限; (3)对所有n, E(n)有限; (4)对所有n, O(n)有限。 3n+1问题可以推广到负数。迄今发现了三个不同的循环:-1→-2→-1, -5→-14→-7→-20→-10→-5, -17→-50→-25→-74→-37→-110→-55→-164→-82→-41→-122→-61→-182→-91→-272→-136→-68→-34→-17, 实验的结果和结果分析练习1、分别取N=20,50,100,200,500,观察Fibonacci数列的折线图,Fibonacci数列是否单调增?是否趋于无穷?它增加的速度是快还是慢? N=20

大学数学数列与级数

大学数学数列与级数 数列与级数是大学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数学分析、微积分等 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本文将介绍数列与级数的定义、性质和常见应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列与级数。 一、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的集合。数列可以用公式或递归 关系来表示。比如,等差数列可以表示为an = a1 + (n-1)d,其中an为 第n个数,a1为首项,d为公差;等比数列可以表示为an = a1 * r^(n-1),其中an为第n个数,a1为首项,r为公比。 数列具有一些性质,如有界性、单调性和收敛性。有界数列指数列 中的所有数都在某一范围内,可以是上界或下界;单调数列指数列中 的数依次递增或递减;收敛数列指数列中的数逐渐趋于某个有限的值。这些性质在数列的研究和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级数的定义与性质 级数是数列的和的概念。级数可以是无穷级数或有限级数。无穷级 数是数列求和的结果为无穷大的情况。比如,等比级数可以表示为S = a1 / (1 - r),其中a1为首项,r为公比,S为无穷级数的和。 级数也具有一些性质,如收敛性和发散性。收敛级数指级数的部分 和趋近于某个有限值;发散级数指级数的部分和趋于无穷大或不存在。级数的收敛性和发散性是判断级数性质的重要依据。

三、数列与级数的应用 数列和级数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在数学分析中,通过研究数列的极限,可以推导出函数的性质和计算定积分;在微积分中,通过研究级数的性质,可以用级数展开函数和计算无穷级数的和。 数列与级数在物理学、工程学等应用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在物理学中,通过数列和级数可以描述运动的速度、加速度等参数。在工程学中,通过数列和级数可以模拟计算机的运算和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之,数列与级数是大学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和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理解和掌握数列与级数的定义、性质和应用,对于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数列与级数,并在实际中灵活应用。

高数 实验报告

高数实验报告 高数实验报告 引言: 高等数学是大学数学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推理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数课程中,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本篇实验报告将介绍我参与的一次高数实验,并分享其中的心得体会。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列和级数的理解,并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过程: 实验开始前,我们小组成员首先进行了讨论,确定了实验的具体内容和步骤。我们选择了两个具体的数列和级数问题进行研究。 第一个问题是求解一个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我们首先观察数列的前几项,发现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通过分析这种关系,我们猜测数列的通项公式,并通过数学归纳法进行验证。最终,我们成功地找到了数列的通项公式,并通过计算验证了其正确性。 第二个问题是求解一个级数的和。我们选择了一个著名的几何级数进行研究。通过观察级数的前几项,我们发现级数中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根据这种关系,我们得出级数的和的公式,并通过计算验证了其正确性。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求解了两个数列和级数的问题,并得到了相应的结果。这些结果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数列和级数的概念,还提高了我们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心得体会: 通过参与这次高数实验,我深刻体会到了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更是主动地去探索和发现。通过观察、分析和计算,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此外,实验还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小组讨论中,我们需要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合作,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还能够互相学习和促进成长。 总结: 通过这次高数实验,我不仅加深了对数列和级数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数学建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和计算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数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同时,与小组成员的合作也让我学到了很多。通过实践,我相信我能在高数课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并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

数学中的数列与级数

数学中的数列与级数 数学是一门古老而重要的学科,它包含了许多分支和概念。数列和级数作为数学中的基础概念,在数学推理和计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数学中的数列与级数的概念、性质以及应用。 一、数列的定义和性质 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系列数的集合。数列可以用解析式、递推式等形式进行表示。常见的数列有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是指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它的通项公式可以用以下形式表示:an = a1 + (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n为项数。 等比数列是指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比都相等的数列。它的通项公式可以用以下形式表示:an = a1 * r^(n-1),其中a1为首项,r为公比,n为项数。 数列具有以下性质: 1. 有界性:一个数列如果有上界或下界,称为有界数列;否则称为无界数列。 2. 单调性:一个数列如果递增或递减,称为单调数列;否则称为非单调数列。 3. 敛散性:一个数列如果逼近某个有限的数,称为收敛数列;否则称为发散数列。

二、级数的定义和性质 级数是指数列各项之和。级数可用符号∑表示,其中下标表示求和项的起始值,上标表示求和项的结束值。级数的通常表示形式是:S = a1 + a2 + a3 + ... + an + ... 对于级数来说,重要的概念是部分和。级数的部分和是指将级数的前n项相加得到的和,用Sn表示。当n趋向无穷大时,级数的部分和可以趋近于一个有限的数,这就是级数的收敛性。 级数具有以下性质: 1. 无界性:一个级数如果部分和没有上界,称为无界级数;否则称为有界级数。 2. 敛散性:一个级数如果它的部分和收敛,称为收敛级数;否则称为发散级数。 3. 收敛准则:级数的敛散性可以通过不同的收敛准则来判断,常见的有比较判别法、比值判别法、根值判别法等。 三、数列和级数的应用 数列和级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数列和级数常见应用的几个例子: 1. 物理学中的等差数列:在研究物体的运动过程中,如果物体每个单位时间移动的距离相等,那么物体的位移就可以用一个等差数列来表示。

华工数学实验报告 斐波那契数列

《数学实验》报告 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信息工程电联班 学号: 姓名: 实验名称:实验二斐波那契数列实验日期:2016/04/05

1. 实验目的 认识Fibonacci 数列,体验发现其通项公式的过程。了解 matlab 软件中,进行数据显示与数据拟合的方式提高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2. 实验任务 1. 讨论调和级数11n n ∞ =∑的变化规律 (1)画出部分和数列{}n S 变化的折线图,观察变化规律; (2)引入数列2n n n H S S =-,作图观察其变化,猜测是否有极限; (3)引入数列2n n G S =,作图观察其变化,寻找恰当的函数拟合; (4)讨论调和级数的部分和数列的变化规律。 2. 人口问题是我国最大社会问题之一,估计人口数量和发展趋势是我们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基础。从人口统计年鉴,可查我国从1990年至2010年人口数据资料如下,试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人口增长的规律,并以此预测2011年和2012年的人口数量,然后与实际人口数量做对比评价模型的优劣,并对我国人口政策提出建议。 表1 不同年份我国的人口数量(万)

3.实验过程 3.1实验原理 3.1.1任务一 通过用for循环语句来进行操作,用plot进行画图,通过看图猜测函数的类型,判断是对数函数,取指数后,利用polyfit进行拟合,判断猜测成立。 3.1.2任务二 用polyfit进行拟合, R5=dot(y-polyval(p5,t),y-polyval(p5,t)) 计算拟合残差,再用polyval预测2011和2012年的人口。 3.2算法与编程

数列与级数的递推关系与求和方法

数列与级数的递推关系与求和方法数列是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的集合,而级数是数列中各项 依次相加所得的和。数列和级数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研究它们的递 推关系和求和方法对数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数列与级 数的递推关系以及常见的求和方法。 一、数列的递推关系 数列的递推关系是指数列中后一项与前一项之间的关系。根据递推 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的前几项来求得数列的后续项。常见的数列 递推关系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1. 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均相等的数列。它的递推 关系可以表示为:an = a1 + (n-1)d,其中an表示第n项,a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2. 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均相等的数列。它的递推 关系可以表示为:an = a1 * r^(n-1),其中an表示第n项,a1表示首项,r表示公比。 二、级数的递推关系与求和方法 级数是数列中各项依次相加所得的和,它是一个无穷大的和。求解 级数的递推关系以及具体的求和方法是数学中的一类重要问题。

1. 级数的递推关系 级数的递推关系可以从数列的递推关系推导得出。例如,著名的调 和级数可以表示为:S(n) = 1 + 1/2 + 1/3 + ... + 1/n。我们可以通过对调 和级数的递推关系进行研究,得到其收敛性质以及数值近似等重要结论。 2. 级数求和方法 常见的级数求和方法包括部分和、平均项法、倒序相减法等。 - 部分和法:通过计算级数的前n项和的极限值来求解级数的和。 部分和法的关键在于找到递推关系,利用递推关系将级数转化为数列,然后通过求解数列的极限值得到级数的和。 - 平均项法:将级数中的每几项相加求平均得到一个新的数列,然 后再对这个数列进行递推求和。平均项法常用于处理交替级数等特殊 类型的级数。 - 倒序相减法:将级数的每一项与其后若干项之和相减,得到一个 新的数列,然后对这个数列进行递推求和。倒序相减法在处理特定级 数时具有一定的优势。 总结: 数列与级数的递推关系与求和方法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们广泛 应用于数学和物理等领域。通过研究数列与级数的递推关系和求和方法,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数学的本质,拓展数学思维,培养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求解数列和级

数列与级数的运算法则

数列与级数的运算法则 2023年,数学仍然是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学科。数列和级数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对于计算科学、金融和工程领域都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数列和级数的概念以及相关的运算法则。 一、数列的定义和运算法则 数列是指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具有规律性的数。用数学符号表示就是:a₁、a₂、a₃……an。其中,a₁、a₂、a₃等均为数列中的每一项,n 是数列的项数。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指通过某种规律可以得到数列中每一项值的公式,即:an=f(n)。 数列的四则运算如下: 1. 相加:如果两个数列 a、b 定义为 a₁、a₂、a₃......an 和 b₁、b₂、b₃......bn,则它们的和是:(a₁+b₁)、(a₂+b₂)、 (a₃+b₃)......(an+bn)。 2. 相减:如果两个数列 a、b 定义为 a₁、a₂、a₃......an 和 b₁、b₂、b₃......bn,则它们的差是:(a₁-b₁)、(a₂-b₂)、(a₃- b₃)......(an-bn)。 3. 相乘:如果一个数列 a 乘以一个数 c,则结果为:c×a₁、 c×a₂、c×a₃......c×an。 4. 相除:如果一个数列 a 除以一个数 c(c≠0),则结果为:(a₁/c)、(a₂/c)、(a₃/c)......(an/c)。 二、级数的定义和运算法则

级数是数列的前 n 项之和,也就是 1+2+3+4+...+n,表示为 Sₙ=a₁+a₂+a₃......+an 。 在级数运算的过程中,需要知道几个概念: 1. 加法交换律:a+b=b+a 2. 加法结合律:(a+b)+c=a+(b+c) 3. 乘法交换律:a×b=b×a 4. 乘法结合律:(a×b)×c=a×(b×c) 在级数运算中,用到的关键公式是级数收敛性公式,即如果 Sₙ 是一个级数的前 n 项和,则其充要条件是当 n 趋向正无穷时,和 Sₙ 趋近于一个有限的数 S,这个数 S 就是级数的和。 另一个运算法则是级数加减法规则,大概如下: 1. 级数加法法则:两个级数相加的结果是将它们前 n 项的和对应相加得到的。即: S+m=T1+T2...+Tm+a1+a2+a3......+an+b1+b2+b3......+bn,其中 T1+T2+T3+...+Tm 表示前m项的和。 2. 级数减法法则:两个级数相减的结果是将它们前 n 项的和相减得到的。即:M=L1+L2+L3+...+Lm+a_n+1+...+a_r-b_1-b_2-b_3-...-b_r, 其中 L1+L2+L3+...+Lm 表示级数 a1,a2,a3......+an 与 b1,b2,b3......+bn 的前 m 项的差。 三、数列与级数的应用 数列和级数在科学技术中应用广泛。例如,在控制论中,数列被用来描述控制模型的动态行为。在计算机科学和图论等领域中,级数是算法复杂度比较重要的度量方法。在经济学中,数列被用来描述货

数列与级数的概念与求和公式

数列与级数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与工具,它们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数列与级数的概念,以及常见的求和公式。 首先,我们来介绍数列的概念。数列是由一系列有序的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 成的集合。数列可以分为有限数列和无限数列两种情况。有限数列是由有限个 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例如{1,2,3,4,5}就是一个有限数列。而无限数列则是由无穷个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例如{1,2,3,4,……}就是 一个无限数列。 数列的求和是指将数列中的所有数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相加的操作。常见的数 列求和公式有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和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是 Sn=n(a1+an)/2,其中n表示数列的项数,a1表示首项,an表示最后一项。等 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较为简单,通过将数列进行逆序排列,再相加,可 以得到数列的和。例如,数列{1,2,3,4,5}的和为1+2+3+4+5=15。等比数 列的求和公式是Sn=a1(1-q^n)/(1-q),其中a1表示首项,q表示公比,n表示 数列的项数。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利用数列的性质和 一些数学工具进行推导。 级数是数列求和的推广,是指无穷项数列的和。级数的求和是指计算级数的和。常见的级数求和公式有等差级数求和公式和等比级数求和公式。等差级数的求 和公式是S=a/(1-r),其中a表示首项,r表示公差。等差级数求和公式的推导较为简单,通过将级数进行逆序排列,再相加,可以得到级数的和。例如,级 数1+2+3+4+……的和为正无穷。等比级数的求和公式是S=a/(1-r),其中a表 示首项,r表示公比。等比级数求和公式的推导较为复杂,需要利用级数的性 质和一些数学工具进行推导。 数列与级数的概念与求和公式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在数学分析中,数列与 级数是研究极限的重要工具。通过研究数列和级数的极限,我们可以得到相应 的收敛性和敛散性。在微积分中,数列与级数是研究函数连续性、可导性和积 分性质的重要工具。通过数列和级数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相应的函数性质。 在概率论中,数列与级数是研究随机事件的概率分布和期望值的重要工具。通 过数列和级数的概念,我们可以得到相应的概率分布和期望值。 总之,数列与级数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与工具。通过数列与级数的概念,我们 可以描述和分析一系列有序的数的规律。通过求和公式,我们可以计算数列与 级数的和。数列与级数的概念与求和公式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对于理解和 应用数学知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数列与级数的收敛性与计算

数列与级数的收敛性与计算 数列与级数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数列与级数的收敛性以及如何计算它们。 一、数列的收敛性 数列是由一系列有序的数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的。数列的收敛性是指数列 是否有一个有限的极限值。如果数列有一个有限的极限值,我们称其为收敛数列;如果数列没有有限的极限值,我们称其为发散数列。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收敛呢?有几种常见的方法可以判断数列的收敛性。 1. 极限定义法:根据极限的定义,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存在正整数N,使得当n>N时,数列的绝对值与极限值之差小于ε,那么这个数列就是收敛的。 举个例子,考虑数列an = 1/n。我们要判断这个数列是否收敛。根据极限定义,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我们要找到一个正整数N,使得当n>N时,|an - 0| < ε。 显然,当n > 1/ε时,这个不等式成立。所以,根据极限定义,这个数列收敛于0。 2. 递推关系法:对于一些特定的数列,我们可以通过递推关系来判断其收敛性。递推关系是指数列中后一项与前一项之间的关系。 例如,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经典的递推关系数列,其定义为:F(0) = 0,F(1) = 1,F(n) = F(n-1) + F(n-2)(n > 1)。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收敛 数列。 3. 收敛准则法:数列的收敛性还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收敛准则来判断。常见的 收敛准则有单调有界准则、夹逼准则等。

单调有界准则是指如果数列是递增且有上界(或递减且有下界),那么这个数列就是收敛的。夹逼准则是指如果数列an ≤ bn ≤ cn,且an和cn都收敛于同一个 极限L,那么数列bn也收敛于L。 二、级数的收敛性 级数是由数列的和构成的数列。级数的收敛性是指级数的部分和是否有一个有限的极限值。如果级数的部分和有一个有限的极限值,我们称其为收敛级数;如果级数的部分和没有有限的极限值,我们称其为发散级数。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级数是否收敛呢?与数列的收敛性类似,我们也可以通过几种方法来判断级数的收敛性。 1. 收敛准则法:级数的收敛性可以通过收敛准则来判断。常见的收敛准则有比较判别法、比值判别法、根值判别法等。 比较判别法是指如果级数∑an和级数∑bn满足an ≤ bn,且级数∑bn收敛,那么级数∑an也收敛。比值判别法是指如果级数∑an满足lim (an+1/an)存在,且lim (an+1/an) < 1,那么级数∑an收敛。根值判别法是指如果级数∑an满足lim (an)^(1/n)存在,且lim (an)^(1/n) < 1,那么级数∑an收敛。 2. 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对于一些级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其部分和的绝对值级数来判断其收敛性。如果级数的绝对值级数收敛,那么称其为绝对收敛级数;如果级数本身收敛,但绝对值级数发散,那么称其为条件收敛级数。 例如,级数∑((-1)^(n-1))/n是一个条件收敛级数,而级数∑1/n^2是一个绝对收敛级数。 三、数列与级数的计算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数列与级数的值。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数的数列与级数

数的数列与级数 数列和级数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各个领域的问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将对数列和级数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它们的性质和应用。 一、数列的定义和性质 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的有序序列。通常表示为{an}或{an}∞n=1。其中,an表示数列的第n项,n表示项数的序号。数列的性质包括有界性、单调性、极限和通项公式等。 1. 有界性:数列{an}称为有界的,当且仅当存在实数M,使得对于所有的n,都有|an|≤M。如果一个数列既有上界又有下界,则称其为有界数列。 2. 单调性:数列{an}称为递增的,当且仅当对于所有的n,都有an≤an+1。数列{an}称为递减的,当且仅当对于所有的n,都有 an≥an+1。 3. 极限:数列{an}称为收敛的,当且仅当存在实数a,使得对于任意给定的ε>0,存在正整数N,使得当n>N时,|an-a|<ε。如果数列不收敛,则称其为发散的。 4. 通项公式:有些数列可以找到一个通项公式,通过该公式可以直接计算数列的任意一项。通项公式有助于研究数列的性质和规律。 二、常见的数列类型

数列可以按照其项之间的关系,分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等差减数列等常见类型。 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的相邻两项之差固定的数列。通常表示为{an},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a1+(n-1)d。 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的相邻两项之比固定的数列。通常表示为{an},其中a1为首项,r为公比。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a1*r^(n-1)。 3. 等差减数列:等差减数列是指数列的相邻两项之差递减的数列。通常表示为{an},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等差减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d(n-1)。 三、级数的定义和性质 级数是指数列求和的结果。通常表示为∑n=1∞an。其中,an为级数的第n项。级数的性质包括收敛性和发散性。 1. 收敛性:级数∑n=1∞an称为收敛的,当且仅当数列 {Sn}={a1,a1+a2,a1+a2+a3,...}的极限存在,即Sn=∑k=1nak有极限。如果级数不收敛,则称其为发散的。 2. 绝对收敛:级数∑n=1∞an称为绝对收敛的,当且仅当级数 ∑n=1∞|an|收敛。 3. 条件收敛:级数∑n=1∞an称为条件收敛的,当且仅当级数 ∑n=1∞an收敛,但级数∑n=1∞|an|发散。

数字的数列与级数学习

数字的数列与级数学习 数字的数列和级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和研究对象。它们在各个领域和学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数学、物理、经济学等。本文将探讨数字的数列和级数的定义、性质以及常见的数列和级数求和方法。 一、数列的定义和性质 数列是由一系列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的数字所组成的序列。数列可以用以下形式来表示: 【公式】a₁, a₂, a₃, ..., aₙ, ... 其中a₁, a₂, a₃等表示数列的各项,n表示数列的项数。数列可以是有限项数的,也可以是无限项数的。 数列的性质: 1. 通项公式:数列可以通过一个通项公式来表示,该公式能够用来计算数列的任意项。 2. 递推关系:数列的相邻两项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递推关系,即通过前一项可以得到后一项。 3. 有界性:数列可能是有界的,即数列的所有项都在某个范围内;也可能是无界的,即数列的项趋向于正负无穷。 二、常见的数列及其求和方法

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一种相邻两项之差相等的数列。通项公式为 【公式】an = a₁ + (n - 1)d 其中a₁为首项,d为公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为 【公式】Sn = (2a₁ + (n - 1)d) * n / 2 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一种相邻两项之比相等的数列。通项公式为 【公式】an = a₁ * r^(n - 1) 其中a₁为首项,r为公比。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为 【公式】Sn = a₁ * (1 - r^n) / (1 - r) (当|r| < 1时) 3.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每一项均为前两项之和。通项公式为 【公式】an = an-1 + an-2 其中a₁和a₂为斐波那契数列的首两项。 三、级数的定义和性质 级数是数列各项之和,记作S。级数可以是有限项数的,也可以是无限项数的。级数可以用以下形式来表示: 【公式】S = a₁ + a₂ + a₃ + ... + aₙ + ...

大学数学数列与级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大学数学数列与级数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列和级数是大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将对数学数列与级数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读者快速了解和掌握。 一、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系列数的集合。常见的数列类型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通项公式。数列的基本性质包括有界性、单调性和收敛性。其中,有界数列是指存在上下界的数列,单调数列是指数列中的元素递增或递减,收敛数列是指数列的极限存在。 二、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1. 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恒定的数列。其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n为项数。关于等差数列的常见问题包括求和公式、前n项和、项数等。 2. 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恒定的数列。其通项公式为:an = a1 * r^(n-1),其中a1为首项,r为公比,n为项数。关于等比数列的常见问题包括求和公式、前n项和、项数等。 三、级数的定义与性质

级数是数列的前n项和。级数的和称为“级数的和”。常见的级数类型包括等比级数、调和级数和幂级数。级数相关的性质包括收敛性、发散性、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 四、调和级数与收敛性 调和级数是指级数的公差为调和数列的级数,形式为:1 + 1/2 + 1/3 + 1/4 + ... + 1/n。调和级数的性质十分特殊,其中当n趋于无穷大时,调和级数发散。 五、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绝对收敛是指级数的各项的绝对值构成的数列收敛。条件收敛是指级数本身收敛,但其绝对值列发散。对于绝对收敛的级数,其重排后的级数和也是相同的;而对于条件收敛的级数,其重排后的级数和可任意取值。 六、幂级数与收敛半径 幂级数是指形如∑(an * x^n)的级数。其收敛半径R可按照“根值求法”或“比值求法”来求解。幂级数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使用,常用于函数展开和逼近。 综上所述,数学数列与级数作为大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学习数学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本文的知识点归纳总结,相信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列与级数的相关概念、性质和应用。在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数学的过程中,数列与级数也将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空间。

数学的数列与级数

数学的数列与级数 数学是一门深入人心的学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数学中有许多有 趣的问题和研究领域,其中之一就是数列与级数。数列和级数都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有着广泛的应用,既可以用于物理学、工程学等技术领域,也可以用于金融、经济等非技术领域。 一、数列 1.1 什么是数列 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起来的一系列数,这些数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数列 的元素可以是自然数、整数、分数和实数等,而数列通常用“a₁,a₂,a₃,……,an”来表示。其中,a₁、a₂、a₃、……、an表示数列中的前n项。 1.2 数列的分类 数列可以根据其公式或规律的不同分类。以下是数列的主要分类: (1)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相邻两项之差相等的数列,如1,3,5,7,9 就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2)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相邻两项之比相等的数列,如1,2,4,8,16 就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3)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指以1和1为前两项,从第三项开始, 每一项都是前面两项之和的数列。如1,1,2,3,5,8,13,21,34,……。 1.3 数列的通项公式 数列的通项公式就是一般项的公式,它可以通过观察数列的规律或者推导出来。例如,对于等差数列an= a₁+(n-1)d,其中a₁是首项,d是公差。对于等比数列an = a₁qⁿ⁻¹,其中a₁是首项,q是公比。

1.4 数列的求和公式 数列的和可以通过求出数列中的所有项并相加得到,但是这种方法不适用于无限项的数列。因此,数学家发展了一系列数列求和公式。 例如,对于等差数列{an},其前n项和Sn为: Sn = (a₁ + an) × n ÷ 2 对于等比数列{an},其前n项和Sn为: Sn= a₁(1-qⁿ) ÷ (1-q) 二、级数 2.1 什么是级数 级数是数列的和,即把一列数相加的结果。同样,级数也可以看作是一列无限项的和,其形式为: S = a₁ + a₂ + a₃ + …… 级数中的每一项都是数列中的一个元素。 2.2 级数的收敛和发散 级数是一列无限项的和,因此它的求和很难直接得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判断级数的收敛性来判断其和是否存在。 如果级数的和存在,那么称该级数是收敛的,否则称其为发散的。常见的判断级数收敛性的方法有比值判别法、根值判别法、积分判别法、级数比较判别法等。 2.3 级数的应用 级数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物理学、工程学、金融学、统计学、经济学等领域都有大量的应用。以下是级数在数学中的主要应用:

数列与级数(mathematica数学实验报告)

可以看出, Fibonacci数列的变化速度非常快,且单调递增趋于无穷;从图象中也

可明显看出n 取值越大,图像越陡,即递增越快。事实上,由Fibonacci 数列的递推关系式 2112,1,2,...,1,1n n n F F F n F F ++=+===, (1) 容易得到 12113/22,n n n n n F F F F F ++++<=+< (2) 因此,n F 的阶应该在()3/2n 与2n 之间。为进一步研究Fibonacci 数列n F 的特性,我们将n F 取对数,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顺次连接点()(),log ,1,2,...n n F n N =的折线图。此时的折线图近乎于一条直线。因此,我们猜测()log n F 是n 的线性函数。取1000N =,对上述数据进行拟合可得 ()log 0.8039030.481211n F n ≈-=, (3) 故 0.447567 1.61803n n F ≈⨯. (4) 2.下面,我们分别取50,100,500,1000n =,利用Mathematica 编程,用直线去拟合上述数据()(),log ,1,2,...n n F n N =,由此来求数列n F 的近似表示。过程如下:

可以看出,给定的n值越大,线性拟合的结果便趋于稳定,而且,对每一组拟合的线性方程,其系数与黄金分割数有着紧密的联系。由计算机观察得到的上述结果我们似乎可F的通项具有形式 以猜测数列 n

n n F cr = (5) 将上式代入递推公式(1)得 21r r =+ (6) 从而()15/2r =+.因为数列趋于无穷,故取() 15/2r =+。于是 152n n F c ⎛⎫+= ⎪ ⎪⎝⎭ (7) 然而,公式(7)并不满足121F F ==,即并非数列n F 的通项公式.不过,它仍然是数列n F 的主项. 3.取一组整数50,100,500,1000,5000,10000n =,将Fibonacci 数列模n 得到一周期数列,将该周期数列的值作为高音,编程演奏它.运行结果如下:

数学中的数列与级数

数学中的数列与级数 在数学中,数列和级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概念,它们在各个数学分支和实际应用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将对数列和级数的定义、性质以及一些常见的数学问题进行介绍。 一、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数列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系列数,用于研究数的规律和变化趋势。数列可以用公式或递推关系来表示。常见的数列有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1. 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相等的数列。设等差数列的第一项为a1,公差为d,则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 = a1 + (n-1)d 其中an表示等差数列的第n项。 等差数列的性质包括:公差d=d(an-an-1),前n项和Sn=n(a1+an)/2等。 2. 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相等的数列。设等比数列的第一项为a1,公比为q,则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 = a1 * q^(n-1)

其中an表示等比数列的第n项。 等比数列的性质包括:公比q=an/an-1,前n项和Sn=a1(q^n - 1)/(q - 1),当|q|<1时,Sn有极限值。 二、级数的定义与性质 级数是将数列中的每一项相加得到的和。级数在数学分析和微积分 等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设数列{an}是一个实数列,级数的部分和为Sn=a1+a2+...+an,即前 n项的和。如果Sn存在有限极限,则称级数收敛;如果Sn不存在有限极限,则称级数发散。 常见的级数包括:等差数列的级数、等比数列的级数、调和级数等。 1. 调和级数 调和级数是一种特殊的级数,其通项为倒数序列。调和级数的通项 公式为: Sn = 1/1 + 1/2 + 1/3 + ... + 1/n 调和级数的性质包括:调和级数发散,但是当n趋于无穷大时,调 和级数的部分和可以无限接近于ln(n)+γ,其中γ为欧拉常数。 2. 等差数列的级数 等差数列的级数是将等差数列的每一项相加得到的和。设等差数列 的通项为an,则等差数列的级数为:

实验 数列与级数

实验3 数列与级数 级数是微积分乃至整个数学分析最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远在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人Archimedes 就采用了数列极限的思想来计算曲边三角形的面积。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计算机发现数列的规律、极限状态的性质。 所谓一个无穷数列是指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串数字 1a ,2a ,... ,n a , (1) 而一个无穷级数则是用无穷项数字构成的和式 ∑∞=1n n a = 1a +2a + (2) 数列与级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给定一个无穷级数(2),它唯一地确定了一个无穷数列 1S , 2S ,… 其中n S = 1a +2a +…+n a , n = 1,2 ,… .反过来,给定一个无穷数列(1),它也唯一地确定了一个无穷级数 ∑∞=1n n b 这里1b = 1a ,1--=n n n a a b ,n = 2 ,3 ,… 。并且,无穷级数的和就是相应的无穷数列的极限。因此,无穷数列与无穷级数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给定的数列{n a } ,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 1. 数列n a 有什么规律与性质? 2. 当n →∞时,数列n a 的极限是什么? 3. 极限是否是一个有限的数字?还是无穷大?抑或根本不存在? 4. 如果极限是无穷大,那么它趋于无穷大的阶是什么? 5. 如果数列的极限根本不存在,那么在无穷大的极限状态又怎么样? 对于给定的一个无穷级数,也可以提出上述类似的问题。 本实验将通过计算机图示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发现数列的规律及其极限行为。我们以Fibonacci 数列为例来探讨上述问题。 3.1 Fibonacci 数列 给定如下的数列 1,1,2,3,5,8,13,21,34,55,89,…… 其递推关系式由 n n n F F F +=++12, 1=n ,2,…, 11=F ,12=F (3) 给出,该数列被称为Fibonacci 数列。 Fibonacci 数列经常以著名的养兔问题提出来。某人养了一对兔子(公母各一只)。一月后,这对兔子生了一对小兔。以后每月、每对成熟(即一月以上)的兔子都生育一对小兔。假设兔子不会死亡,问一年后总共有多少对兔子?显然,问题的答案就是数列的第十二项。 为考察Fibonacci 数列的极限与规律,我们用计算机算出Fibonacci 数列每一项的值,并在二维平面上画出顺次连接点(n ,n F ),n=1,2,…,N 的折线图,其中是一个大整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