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哲学的重要性

哲学的重要性

哲学的重要性
哲学的重要性

浅谈哲学的重要性

古往今来,哲学一直是一个人类所热衷于探索从不过时的话题。就中国来说,著名的哲学家都比比皆是,比如古代的孔子,老子,孟子,韩非子,墨子,荀子,庄子,等,当代的章炳磷胡适,冯友兰等,国外杰出的哲学家亦不乏其人,马克思,康德,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恩格斯等。由此可见,哲学是一门被世人关注被世人热爱永不过时的科学。那么哲学是什么?哲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学说,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我思故我在”“人的本性在于求知”,我想这两句话对于所有人都不会陌生,不过这都只是哲学海洋里的冰山一角而已。有的流派会质疑哲学,他们认为哲学没有研究意义,它既不能带来产品,也不能带来效益。然而事实真的如此?我的回答是否定的。那么哲学到底有多大的用途,以至于全世界人都那么热衷于它。

我认为哲学对我们的影响不是我的一点点言语就能阐述出来的,我只能浅谈一下我对哲学作用的想法。哲学引导了中国乃至世界的革命。革命在近代指自然界、社会界或思想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深刻质变,哲学引导着思想界的改变潮流,哲学的更近意味着思想界的革命风暴,可以说,哲学引领着思想。

就拿马克思主义来说吧,马克思他没想到他的思想会对中国的革命,对中国的前途产生重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应该来说不是特意为中国革命准备的,它应该是为西方的革命准备的,但是马克思终究还是大大的影响着中国的革命,不管它是为谁准备,结果它都对中国革命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马克思进入中国之前,中国是在旧时代的思维中徘徊,中国的一次一次革命,改革,在没有马克思主义之前就好像是搅动一潭死水,再怎么搅动,也只会越搅越浑浊。泱泱大国之所以落败,完全是因为没有正确的哲学领导,禁锢思想的运动数不胜数,根本不用一一例举。想一想,从古代到现代,从繁盛到衰落,其深层原因是什么。不难发现最繁荣昌盛的时代往往是言论自由,哲学思想百家争鸣或者一家独放,而越到近代,思想禁锢越严重,这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包括科技,文化的进步,这是后来清政府带领中国挨打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哲学思想不但影响着革命,还影响着社会的进步。

近代中国的发展也是哲学重要意义的体现。中国的领导人知道哲学的重要性,所以在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以后,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不断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修正,用理论指导实践,在以实践来修正理论,让马克思主义越来越试用于中国,让哲学引导中国前进。中国在引进马克思之后,发生了巨大的的改变。近一百年来,特别是中华人们共和国成立以后,在正确领导思想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发展成一个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

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潮流的不断发展导致了一系列的革命,工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思想的解放。由此可见从国内到国外,从古代到现在,哲学都是起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网上看到了这么一句话,我觉得很形象的概括了哲学对我们的影响:哲学是人的第三只眼睛。其实有好多问题都可以连结起来,最后形成圈套圈,大圈套小圈。这个用俄罗斯套娃来比喻也许更恰当。因为每一篇文章、一种事物甚至一句话中,都存在着套娃,只是有的人看不到罢了。而哲学帮助我们在众多杂乱无章的信息中,发现主要矛盾,理出头绪,把问题进行归类,从而化繁为简,最后达到大道至简。

朱伟曾说:心理学、行为学、经营管理学通通都属于细枝末节的东西,最关键的是人的理念,而理念问题可以通过阅读哲学书籍来解决,营销、管理都属于哲学问题。我觉得他的意思就是哲学是思想的根源,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是哲学,或许有的学科看起来与哲学毫无关联,但朔本求源,其根本还是来源与哲学,要想取其精髓,学以致用,还是需要哲学。

有的人认为哲学就是虚无的空话,现在应该更加注重科学,只有科学是实际的东西。然而我想说科学赋予我们知识,只有哲学赋予我们智慧。科学是分析性说明,哲学则是综合性解释。科学家就像屠格涅夫诗中的大自然,是无所偏爱的。科学总是把整体分解成部分,它不问事物总体时候的价值,也不管总体的作用,它侧重观察事物的性质和运动过程。可是哲学却并不满足于描写事实,他要探求它与经验的普遍联系,从而把握它的意义与价值。他将事物联系在解释性的综合之中,他千方百计将科学家所分拆开了的那座伟大的生物钟比以前更好地安装在一起。科学家告诉我们如何治疗,却又在教我们如何杀戮。它精打细算地减速低死亡率,却又在战争中杀死我们。惟独智慧——按照全部经验通力使用的愿望——才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要救,什么时候要杀。观察事物的运动过程并构想出解决手段来的是科学;评议协调目的是哲学。失去哲学的科学缺少前景,没有价值的事实不能使我们免于劫难和绝望。

哲学深入我们的生活,细润着我们每一个人的一言一行。哲学是万分重要的,我想没有哲学,就不会有我们的文明。没有哲学,我们的发展从何而来?

哲学基础——意识的作用1

意识的作用 一、自主探究 1.读一读:明确学习目标。 【课标内容要求】 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识记意识的作用;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运用所学原理说明为什么人能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列举生活实例,依据有关原理,说明如何做到一切 从实际出发。 ?能力:通过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原理的学习,明确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途径,培养具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高 度的革命热情与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相结合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旺盛的斗志,积极投身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中去;增强自觉贯彻和执行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思想路线的自觉性。 2.填一填: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表现为:意识活动具有和;意识 活动具有 和,这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________条件。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表现为: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_______作用;意识对 于人体生理活动有______和_______作用。 (3)必须坚持一切从______出发,__________。这并不是否定发挥____________。 它要求我们不断_____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________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 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________和________。 (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结合起来,把_____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 识能动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3.想一想: (1)意识作用表现在哪里?(2)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什么?(3)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合作学习 1、合作探究 ?探究一: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末日之说”就如同一个幽灵与我们亦步亦趋,若即若离。如果说“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在19世纪对未来表示天真乐观的话,

(完整版)意识的作用练习题(含答案)

意识的作用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框意识的作用 知识点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段话表明,意识活动具有 ①目的性②计划性③主动创造性④自觉选择性 A.①B.①②.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2009年4月,甲型H1N1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我国借助国际力量组织攻关,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甲型H1N1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这表明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人能解开自然之谜 .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知识点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3.(2010浙江宁波云龙中学期中)《阿甘正传》中的阿甘,是个平凡甚至简单的小人物,智商很低,却有很多高智商者缺乏的美德:诚实、守信、认真、勇敢,重视感情。他

不停地奔跑,不停地向前,单纯,而又执著,不知让多少观众深深感动。这表明 A.特殊人物的意志能够突破规律的制约 B.人的意识无所不能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促人奋进 D.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4.(2010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期末)2010年1月3日,是中央颁布《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五周年。“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使教育、制度、监督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过去的基础上又取得新的成效。这表明 A.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D.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5.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________。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________,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知识点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6.对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表述,最准确、最完整的是

历史学的功用

历史学的功用 中国泱泱五千年的文明,是素来不缺乏历史的。从刀耕火种的农业时代开始,到如今的信息技术时代。我们的祖先不断探索,一步步走到今天,其间虽屡经波折,但华夏的火种,却从未间断地延续至今。 我们向来以我们的悠久而富有底蕴的历史而自豪。当希腊人把历史演绎为诗篇,印度人因宗教而忘却了历史时,中国人却在一丝不苟地秉承着祖先的遗泽。在中国的土地上,没有一个宗教能占据强有力的绝对地位,因而我们对祖先有着一种深深的崇拜情结,这种情结,导致了我们对历史高度的关注。 中国对历史的研究,是素来不输于侪辈的。早在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龟甲与青铜器上留下了自己的遗迹;早在公元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出了《春秋》、《史记》这样的宏篇巨著。各行各业的中国人,几乎无一不学习并反思着历史,以之改造着自身的一言一行。 既然历史对于我们这样重要,历史学的功用也就十分强大。想要搞清楚历史学的功用就必须了解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什么? “历史”的含义在中文中最早仅用“史”一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字与“事”相似,指事件。许慎《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记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则代表被史官被纪录的事,换句话说,即所有被文字纪录的过去事情。“历史”一词出现较晚,《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书》,吴主孙权“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史”前加“历”字是指经历、历法,也就是人类经历的一段时间。在事件中加入时间的概念,“历史”一词就具有了当今的含义。也有人认为“历”乃近代日本学者为翻译英文“history”而附加之辅助义,其意味着人类所经历过的事情,在意义上其概括范围远较“史”字为之大。 “历史”有几种不同的解释 1. 过去事实的记载。 (1)《三国志·吴志·吴主传》“纳鲁肃於凡品,是其聪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裴松之注引《吴书》:“﹝吴王﹞志存经略,虽有馀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2. 指已过去的事实。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使资本主义绝种,要使它……变成历史的东西。” 3. 经历,底细。 (1)《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这便是野鸡道台的~了。” (2)清黄人《<钱牧斋文抄>序》:“其文乃雄奇变化,随其一生之~而自为风气。” (3)老舍《骆驼祥子》二一:“ 夏太太大概不会留着个知道她的~的仆人。” 4. 指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进程;沿革;来历 (1)金一《文学观》:“从古帝王之业,真能赤手开创而无所凭藉者,~上,多不过三四人。”

(完整版)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历史地位、作用和影响

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历史地位、作用和影响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非常受人关注的哲学家,被誉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出身于古希腊北方的斯达奇拉,父亲是马其顿王阿穆塔的宫廷医师。亚里士多德建立了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思想体系。他第一个以科学的方法阐明了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并把混沌一团的科学分门别类。他奠定了经验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提出了公理化体系的理想。他的形而上学使他荣膺“哲学家之王”的称号! 一、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理论 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位规定了“哲学”,也就是自称为“第一哲学”。在《形而上学》中指出,有一种科学在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作为存在的存在”即是指“一般的普遍的存在,是存在本身。而一切存在的中心点就是‘本体’”。在同书中他还指出,哲学的对象是“可以分离的本体”。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神学”,神学不但是首要的还是普遍的。 总体来看,他的意思是说哲学所研究的内容是为其他科学作为起点的最终本体,是汇集任何经验科学的全部。亚里士多德把哲学分为理论.实践.创造三部分,是因为各部分目的不同。广义上说,一切学问都离不开知识。然而狭义上说,理论部分目的在认识,以纯粹的知识为对象:实践部分目的

在动作,以人类的行为为对象:创造部分目的在造作,以有用或者美学的作品为对象。实践部分是伦理学与政治学的范围,创造部分是艺术的范围;两个范围却有相同之处,同处在于对象能变,人的行为能变,物方面的作品也能变。他认为人性本有理性部分与非理性部分。理性部分还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与不变的事物发生关系者,(二)与变的事物发生关系者。外在的世界既有不同的对象,内在的人性便也有不同的部分与之相应;知识之所以可能,只因人性中有与外界对象相应的部分。实践部分有伦理学与政治学,其实伦理学也是政治学的一部分。他的政治学分为论个人行为的和论国家行为的,前者是真正的伦理学,后者是通常所谓的政治学,他还把经济,战术,修辞等认为是政治学的附庸。 二、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历史地位 亚里士多德就是我们所谓的人类导师,他与这个称号无疑是相对称的。诚如他的学派――逍遥学派的名称所表明的那样,他徘徊在古希腊的文化史中,游荡在天.地.人三界的广漠的知识领域中,攥写了百余部大著。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时期的地位是毋庸置疑非常重要的。最早便起源于早期欧洲文艺领域,即是所谓的“自然学派”、“心理学派”和“历史学派”,这些都以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学术作为他们学派的理论来源。他不仅在一方面阐述古希腊文化的最高理论,而且咋另外一方面建立起规范的理论知识。给西方文学方面有

“三”的哲学意义

"三"的哲学意义 我们所处世界是一套严谨的、简单又复杂的逻辑法则。 逻辑上一是本源——存在(1)二是一的对立面——不存在(0),三作为一个独立定义的活性因子出现,意味着准许-和二构成的体系来衍生新事物。有三的出现,逻辑体系有了活下去的生命力,故老子说三生万物 一、三及第三哲学研究的时代意义 哲学是开慧启智之学,是立身行世之学认识世界,是哲学的第一步定位人生,是哲学的第二步把握命运创造未来,是哲学的第三步离开世界和人生意义的追求,哲学就成了没有绿色开不出花朵的枯枝败叶,我们就先来分析研究该哲学的时代意义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即是我们正在苦苦追寻的所谓终极理论它是物质世界的统一的、根本的规律也就是太极太者至也最也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阴、阳二者即是两仪一生二亦即太极生两仪可以说自然界中的对称性无处不在即万物负阴而抱阳所以二即是对称性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三即是阴、阳、和它打破了二的对称性对对称性进行了破缺冲破对抗、偏激而使阴阳相合冲气而和达到和谐、全面、统一另外三生万物蕴含着世界本该是丰富多彩的,发展变化并非是简单、机械式的对称存在的道理新的时代要求我们认识事物、认识世界要力求全面发展、辩证统一。 在新的世纪里社会迅速变革经济蓬勃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社会丰富多彩人民生活日益改善但仍能看到世界并不安宁新的对抗和局部血腥冲突不断纷争不休战争、暴行、恐怖势力有泛滥势头时代的偏激、对抗只注重单向忽视了多向;只注重偏激、斗争忽视和谐统一因此我们极需打破传统的一分为二或非此即彼折机械的、偏激、对立的哲学认识而创建一个全新的、全面的、统一和谐的哲学思想在数字化的今天选择这样一种角度来研究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会比较直观形象便于世人理解认可;同时也更赋有时代特征、时代精神 二、三及第三的宇宙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老子》宇宙观的基本思想我们首先从老子的这一观点的分析找到三及第三初始内涵。 1、三生万物:世界是发展的、丰富变化的 道生一道一无为有之始无极生太极太极是宇宙初生之混沌状态太极即为一一生二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阴、阳二者即两仪一生二亦即太极生两仪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两仪体现了现代物理学中的对称性对称性乃是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是宇宙和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意义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意义。 答: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意识和物质、 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是或者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意义:①理论上,是划分唯物主义与维新主义的标准。②这是回答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基础 ③也是人类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2.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科学前提和思想理论来源。 答: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思想理论来源: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直接理论来源①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②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3.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 答: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理论意义: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页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 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 简述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及其实现途径。 答:意识的能动性是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意识能动性的表现:①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还具有知道、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实现途径:①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能动性的前提。②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是其重要条件。③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基本途径是通过实践活动,实现对客观 世界的改造。 5. 试述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以及这一原理的重要现实意义

《哲学的作用》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哲学的作用 哲学能够锻炼理论思维。由于哲学包含真、善、美几方面内容,因此理论思维也包括这些方面的内容。求真能培养科学精神,求善能提高道德水平,求美能造就艺术素养,融汇三者,贯通一切,就能升华为“境界”。因此,有人认为哲学就是境界学。境界是人的总体文化素质,是对待世界人生的总态度。从这种意义上说,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也可以说是对人生的反思。概言之,提高人的思想境界,是哲学的主要功用。 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是用。这是满足物质需求的用。还有另一种用,即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用。这类用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和宗教等方面的内容。两种用互不替代。哲学作为精神产品,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应该能满足最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在物质需要基本满足之后,这就是最大的需要,也是哲学最大的用。 在市场经济兴起的初期,人们刚从贫困中出来,更多地追求物欲的满足,在这时候跟他谈哲学,不太容易引起他的兴趣。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人们不再迷恋金钱,而是更愿意细心冷静地寻找自己的适当位置,更有愿望认真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实际能力,积极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本领,为社会做尽可能大的贡献。这时,哲学的用处开始彰显。 哲学,“无用之用,是谓大用”。庄子讥笑惠施不善“用大”,王充对于摧残“大材”感到愤慨,杜甫伤感于“古来材大难为用”。社会发展了,哲学的用处就大了,所有具备远见卓识的人都会看到哲学的大用。哲学的用处是存在的,由于此用是隐形的、模糊的、长效的,鼠目寸光的、急功近利的人是难以看到的。 孔子周游到卫国,看到人口很多,很赞叹。弟子问:“人口多了,当政者应该做什么呢?”孔子说:“富之”,让他们富起来,首先要满足他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弟子又问:“富以后,还要做什么呢?”孔子说:“教之”,对他们进行教育。教什么没说,根据孔子思想可以推想,教的是礼乐文化,道德情操。 秦朝统一天下以后,没有使人民富起来,很快就被人民所抛弃。汉朝文帝时代使人民富起来,得到人民的拥护。富了,就容易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富者更富,富者骄暴,伤害人民。贫者更贫,无法维持起码的生活,被逼走上造反之路。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社会的安

高二政治《意识的作用》优质教案

高二政治《意识的作用》优质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意识的作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二框,共有三目,教学内容多,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和探索实践性上好这堂课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 2、教学重难点: (1)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3)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教育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识记:意识的能动作用 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运用:(1)谈谈人们为什么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 (2)分析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3)列举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引导既唯物又辩证的观点和方法看待意识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层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2)思考人们的各种创造性活动,深刻领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通过学习,领悟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三、教学方法 1、运用主题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法和情景教学法本课时主要分析意识的特点,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怎样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问题通过搜集整理有关意识的作用的典型事例,展示社会生活、实践中意识指导作用的成果,在具体的情景中引导学生进行哲学的思考,学习哲学分析问题的方法,体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新课程理念 2、结合中国航天工业的最新成就、十七大报告精神和德化陶瓷经济、旅游、社会协调发展的实例作为线索贯穿始终,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资源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校本课程优势,取材于生活,立意于运用 3、准备学习提纲,列举社会生活中的多种现象和问题,在学生思考、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正确引导、释疑解惑、点拨提高 四、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德化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有关资料,进行课堂发布与点评

哲学的意义和价值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83页)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京戏化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唯物地又是辩证地解决了人的认识的内容、来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它认为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而这种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无限发展的过程。因此,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就座,是无产阶级政党中战略和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和主大革命人民科学地认识世界和革命地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源、灵魂和根本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唯物主义改造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用辩证法改造以前的唯物主义,并辩证唯物地概括了当代的自然科学成就和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经验,创立了最完备的彻底唯物主义的新型哲学——唯物辩证法(即辩证唯物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的价值 罗素的《哲学的价值》(张丰乾主编《哲学觉解》第34——39页》一文阐释了哲学的功用与价值。哲学对于追求物质利益的“现实人”来说是无用的,因为它不提供物质食粮。而对于追求精神发展的人来说,哲学非常有用。它能够为人的心灵发展提供心灵食粮,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在罗素看来,“只有在心灵的食粮中才能找到哲学的价值;也只有不漠视心灵食粮的人,才相信研究哲学并不是白白浪费时间”。 哲学虽然和别的学科一样,也要获取知识,提供一套科学统一体系的知识,但它对它的问题提供确定的答案的功用很有限。相对于各种科学能提供确定的答案而言,哲学的很多问题没有确定的答案。可以说,不确定性是哲学的重要特点。哲学的责任就在于研究这类不确定性问题,“使我们觉察到它们的重要性,研究解决它们的门径,并保持对于宇宙的思考兴趣,使之蓬勃不衰,而如果我们局限于可明确地肯定的知识范围之内,这种兴趣是很容易被扼杀的。”。哲学的价值就在于在不确定性中追求真理。也就是说哲学的研究要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哲学虽然对于所提出的疑问,不能肯定地告诉我们哪个答案对,但却能扩展我们的思想境界,使我们摆脱习俗的控制。因此,哲学虽然对于例如事物是什么这个问题减轻了我们可以肯定的感觉,但却大大增长了我们对于事物可能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知识。”,给我们指点出人们所不怀疑的各种可能性。 哲学不能局限于追求本能兴趣的个人世界,而应关注整个外部世界,思考人生、世界中的重大问题,罗素称之为哲学的主要价值。要摆脱个人狭隘的视野,实现哲学的价值,出路是哲学的冥想。真正的哲学冥想是通过沉思去扩大客体的种种知识,拓展精神的视野,获得精神的满足。一个自由的心智是不受习惯的信仰和传统的偏见所束缚,它能恬淡地、冷静地、以纯粹追求知识的态度去看事物,把知识重成是不含个人成分,纯粹可以冥想的东西。与来自感官的知识相比,自由的心智更关注抽象的普遍的知识。 关于哲学价值的讨论,罗素作了如下的总结:哲学之应当学习并不在于它能对于所提出的问题提供任何确定的答案,而在于这些问题的本身;原因是,这些问题可以扩充我们对于一切可能事物的概念,丰富我们心灵方面的想象力,“通过哲学冥想中的宇宙之大,心灵便会变得伟大起来,因而就能够和那成其为至善的宇宙结合在一起。”。

学习哲学的意义

学习哲学的意义 哲学是一门源于人们对自身和世界的追问的学科。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哲学不管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或是充当传播各种各样的理论学说的工具的角色,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精髓。换言而说,哲学是一切文化、科学,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精神基石,是一个民族得以存在、民族文化得以发展的基础,它可以使人“知而能识,学而能思”。从个人的进步和提高来讲。人们要提高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就必须学习哲学。哲学是"明白学",许多事情只有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哲学是"智慧学",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学哲学,天赋再好也不能算明白人。不懂哲学的领导者就不可能是一个清醒的领导。我自认工作很努力,天赋也不差,就是在这点上不肯下功夫,工作上常常干糊涂事、吃糊涂亏、占糊涂便宜。当然,一个人要有所作为,需要多方面的知识,而哲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哲学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但是哲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具体科学。一个自然科学家,一个专家,一个对某些方面业务知识比较熟悉的同志,被提拔为领导干部,那么他过去的学识、经验和阅历,能否成为他今天搞好领导工作的有利条件,能否成为他作为领导者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力的积

累过程,关键在于他能否对过去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进行哲学的概括,把个别上升到一般。有了这种概括和上升,原有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就有助于他适应新的工作、增强驾驭全局的领导能力。认识来源于实践,是就认识的根源讲的,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认识的水平与实践的次数成正比。具体到每个人,能否进步和进步大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于能否善于使自己的感性认识变成理性认识,使具体经验上升为一般,能否在理论指导下实践,能否用理论总结实践经验,赋予工作经验以理论的意义,这是所有人能否做好工作,不断进步、提高的一个共同性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学习哲学,也是提高人的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自古以来哲学就与人生、生活密切相关。在西方哲学发源地的古希腊,苏格拉底就认为,哲学是关于人生知识和道德行为的一种学问,学哲学就是学做人;柏拉图认为哲学是研究理念的一种学问;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要研究“形而上学”问题即经验之后的实在的问题。“希腊三哲”都非常强调哲学追问人生的意义,注重道德践履。现代西方哲学家认为学习哲学对于人安身立本、探究生活意义和价值至为重要。新托马斯主义认为,哲学的任务是帮助建立一种基于信仰的真理,对神学的神秘部分进行解释,对坏的信仰的谬论进行驳斥,这是一种精致的神学;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哲学的真正社会作用在于批判现存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归纳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38条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 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组成部分。学习时应把握以下畴:物质、运动、静止、规律、意识、认识、实践、真理、联系、发展、矛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民群众、价值及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 一、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8、唯物辩证法19、认识论3)(共30条原理)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共8条原理)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原理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3、〖反对〗: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1、〖原理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3、〖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三、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 1、〖原理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2、〖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四、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反对〗: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五、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容〗: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2、〖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坚持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反对〗: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六、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简而言之,即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3、〖反对〗: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七、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

学习哲学的意义与指导作用

学习哲学的意义与指导作用 法学院6班 00 哲学是一门源于人们对自身和世界的惊异和追问的学科。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哲学不管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或是充当传播各种各样的理论学说的工具的角色,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精髓。换言而说,哲学是一切文化、科学,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精神基石,是一个民族得以存在、民族文化得以发展的基础,她可以使人“知而能识,学而能思”。是个人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的文化底线。中国作为一个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从古就有许许多多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了无数优秀的哲学家,他们为后人留下一笔不可以以数字计算的哲学财富。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儒家一直占统治地位。直到近代,“西学东渐”以后,中西哲学思想发生了激烈的冲撞,而后出现融合的趋势。各种哲学思想被引入中国,尤其是马克思主义。 哲学是什么?这是一个问题,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我们说它简单是因为它应该是哲学这门学科最基本的规定,但凡学习哲学的人都要从这个问题开始,如果一个学习或研究哲学的人说他不知道哲学是什么,那似乎是一件很可笑很滑稽很不可思议的事情。然而,这的确是事实。我们说它复杂就是因为迄今为止它仍然是一个问题,而且很可能永远是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提倡学哲学,或者说学哲学的意义有哪些?我想,起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第一,从理论意义上讲。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它揭示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最一般的规律。世界上的事物纷纭复杂,哲学的意义就在于,任何事物的运动规律都逃不出它的范围。学好哲学,掌握了一般规律,有助于认识特殊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的规律,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基本的思想武器。在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基础。不学习哲学,不研究哲学,不懂得哲学,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也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发展这两门理论。我们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相结合。不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谈不上结合,也就谈不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二,从现实意义上讲。实现我们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必须借助马克思主义哲学。小平同志讲,要冷静地总结过去、思考未来。总结经验,是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要真正实事求是地总结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活动,必须做到在估价成绩和失误时,不因成绩巨大而忌言失误,也不因揭露失误而抹煞成绩;在对待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新生事物幼芽时,既肯定、保护、扶植,又不忘去掉附着在它身上的旧事物残片;在处理两难选择的问题时,既要果断又要瞻前顾后,使之对全局产生有利影响,并为今后的发展作一些铺垫。所有这些,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伟大的认识工具。 第三,从个人的进步和提高来讲。人们要提高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就必须学习哲学。哲学是"明白学",许多事情只有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哲

意识的作用

《意识的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意识的作用》是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二框,主要论述的是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要求,和前一框题相关内容构成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这哲学生活的基本问题,因此学好本课是学好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本课教学的落脚点,具有方法论意义。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性强,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也有独立的求知愿望,经过之前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哲学知识已经有了的初步了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不容否认日益深入的哲学知识对他们来说仍然是较为陌生和抽象的,其辩证思维能力也未达到足够的水平。 三、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的内容目标是:“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 本课教学实现以下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意识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特点和反作用,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论要求。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本框所学的意识能动作用的相关表现分析现实中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活动,培养学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3、情感态度方面:领悟意识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大意义,深化对可知论的认识,初步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在学习和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发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加之对课程标准的考虑,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定为意识在人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和反作用;难点则由于对辩证思维的较高要求和践行的难度,确定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要求。 五、教法与学法 根据以上分析,我决定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与讲授法相结合,力求既发挥教师对课堂的主导作用,又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 希望学生以积极的质难问疑、探究合作、分析归纳的态度和方法来回应和配合,师生一起,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六、教学过程(见下图)

哲学基础——意识的作用

意识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意识的作用 (2)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意义的哲学依据 (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应注意的问题 (5)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并联系现实,说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6)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7)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 2、能力目标:通过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学习,从理论上提高理解能力,从实践上提高分析 能力,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提高对哲学的学习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世界客观性的认识, 初步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应注意的问题教学难点: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意识的本质是——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过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一种主观反映,也就是说人能够认识世界,那么究竟人是如何来认识世界的呢? 教材探究一,同时展示相关图片 ——因为建筑师有意识而蜜蜂没有。动物没有自觉的意识,不懂得自己活动的意义,它们既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因此,人的活动是具有目的和计划的,这就是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二、意识的作用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的作用例子

[故事]把木梳卖给和尚 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大公司要高薪招聘营销主管。广告一出,报名者云集。为能选拔出高素质的营销人员,公司出了一道实践性题目:“以10日为限,把木梳尽量多地卖给和尚。” 众应聘者困惑不解,甚至愤怒:出家人剃度为僧,要木梳何用?纷纷拂袖而去,几乎散尽。最后只剩下三个勇敢的应聘者:张三、李四和王五。 十日后,三位应聘者重聚,讲述各自的营销策略。 张三:(沮丧状)我历尽辛苦,受到众和尚的责骂和追打。好在下山途中遇到一个小和尚,一边晒着太阳,一边使劲挠着脏兮兮的头皮,我灵机一动,赶忙递上了木梳,小和尚用后满心欢喜,于是买下了一把。(显得很无奈) 李四:(欣喜状)我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看见进香者的头发都被吹乱了。于是我找到了寺院的主持说:“蓬头垢面是对佛的不敬,应在庙门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发理鬓。”主持采纳了我的建议。那山共有10座庙,于是卖掉了10把木梳。(洋洋得意)王五:(兴奋状)我一共卖出了1000把木梳,(旁人惊呼,面面相觑)而且手里还有很多订单。我去了一个颇具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那里朝圣者如云,施主络绎不绝。于是我对主持说:“凡来进香朝拜者,都怀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所回赠,以做纪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励其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木梳,你的书法超群,刻上…积善梳?三个字,便可做赠品。”主持大喜,立即买下1000把木梳,并请我小住几日,共同出席首次赠送“积善梳”的仪式。得到“积善梳”的施主与香客,很是高兴,一传十,十传百,朝圣者更多,香火愈旺。附近寺庙的主持闻之,也纷纷前来找我预购木梳。我快马加鞭赶回,请公司速速发货,以成善事。 看了上述故事,有些同学可能还不能将之与先前的难点联系起来。其实,我们只要思考故事中的疑问就可以了: 故事中要求把木梳卖给和尚,听起来真有些匪夷所思,但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推销术,却有不同的结果。王五成功的经验就在于他没有被个别事实所迷惑(和尚不用梳头),而是扩展了木梳的功能(赠品),抓住了木梳—和尚—进香者之间的联系,抓住了和尚与进香者的各自的心态(主持希望施主、朝拜者、观光者越多越好,可谓名利双收;凡来寺院进香的人都怀有一颗虔诚之心,认为能够得到主持的赠品是荣幸的,因为“积善梳”代表着幸运、吉祥与福祉),正是他把握住了复杂的、联系着的、变化发展的实际,做出创造性的决断,从而取得了营销的成功。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单一的事实、不变的因素出发,而是要从复杂的、全面的、联系着的、变化着的实际出发。同时,从实际出发,也不是要人们消极地适应客观情况,而是要充分而正确地发挥意识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达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生命的标杆 年轻的亨利是美国的一个流浪汉,身材矮小,相貌丑陋,他为此非常自卑。 一天,他儿时的朋友切尼兴冲冲地找到他,带给他一个无比震惊的消息。 切尼说:“我看到一本杂志,里面有一篇文章说拿破仑有一个私生子流落到了美国, 并且这个私生子又生了好几个儿子,他们的全部特征都跟你很相似,个子矮小,讲一口带法国口音的英语。据说他们后来失散到各个地方,我敢肯定你是拿破仑的一位后代!” “真的是这样吗?”亨利尽管半信半疑,还是在心底不停地念叨着:“我是拿破仑的孙子。”渐渐地,这个挥之不去的意念使他确信这是一个事实! 于是,亨利的人生整个被改变了。

论中国哲学的意义

论中国哲学的意义 中国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代表,其核心是中国哲学,这是文明发展的事实。中国文化实质上是人本位的,反映在生活中即是注重人与人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神本身。中国哲学思想都包括在“老子”、“礼记”、“易经”等书里面,其独特的思想价值观远远走在历史的前沿。 中国哲学除了修身外,在现代社会中也具有重要意义,推动社会与时代发展。现以“百家争鸣”为例:百家争鸣处于生产力发展导致社会矛盾关系复杂的春秋战国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学者们纷纷创说立派,提出自己的观点,给各国提供治国方略,进一步促进了生产,促进改革。在这之中特别是儒家和法家两派,它们互为表里(儒家为表,法家为里)巩固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法家还促进了中国的统一,对统一中央集权国家建立有着重大意义,影响远远超过当时的时代。除此,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范畴内,中国哲学于人类社会发展可资借鉴意义也是深刻的。我们知道,物质文明的前提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力提高的前提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哲学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的先进的思维形式,是正确发展生产力、正确积累社会物质财富的理论基础。 中国哲学为现代社会提供一种有价值的理论资源,具有塑造民族风貌的意义。孔子曰:“政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这个“归于正”的“正”,就是孔子的理想政治,即所谓“德政”。“德政”是人治而不是法治,这种学说提出了一种理想价值,这就是为政者必须有

德,以诚实与信誉对待百姓,爱护百姓,“使民如承大祭”,敬而慎之。如果在法治社会,如果执行者无德,或者只有冷酷无情的法律而无德性与良知,也会产生很多问题。 同时,道家的“无为而治”,具有一种深刻的人性根据。“无为而治”有丰富的内含和意蕴,可以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其不同作用。之所以有生命力,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它能顺应人的自然之性。这既不是无政府主义,也不是“无序化”,而是一种更有人情味的有序化,可以使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民各展其业,各安其乐。在现代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如果赋予这种“无为而治”以新的时代的内容,那么,它不仅不会抑制社会的发展,而且会使竞争更加合理化、人性化。 中国哲学在人际关系的描述上是完美的,以至于历经千年仍成为人们在交际中的准则。例如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式的换位思考原则;子帅正之,孰敢不正式的以身作则原则。孔子讲礼,何谓礼,我以为是社会秩序。孔子用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种关系概括社会关系,并为其制定一定的规范。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仍然是在很大程度上遵循着礼。倘或这么说吧,君臣实质就是上下级关系,尽管现在上级不会像君一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但下级仍然要尊重甚至是服从上级。 中国哲学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不仅提升个人自身素质,对现代社会的政治、伦理、道德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哲学对社会引导功能

哲学对社会引导功能 正经验科学给人们带来的物质利益和实际的好处是不容争辩的。但是,哲学的作用却不是明显的,因为它不能直接给人们带来即刻的社会功效。于是很多人重新开始怀疑哲学的社会功能以至哲学的存在价值。为了使哲学“有用”,西方资产阶级某些哲学学派尝试对传统的哲学进行改造。这些学派拒斥传统哲学中的形而上学问题,亦即否定哲学的高度抽象性和高度概括性,而使哲学趋近于经验科学和精密科学。例如,逻辑实证主义、实用主义和分析学 从古希腊一直到现在,人们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从事哲学研究,相应地对哲学也有各种各样的理解。也有各种聪明的不聪明的人不断跳出来说:愚蠢的凡人啊,你们都错了--只有我这样的才是真正的哲学。他们的哲学也许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但最终也在历史的洪流中,成为其中的一个流派(-ism)。 所以不要期望会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告诉你什么是哲学什么不是——它又不是个固定不变的东西。也不要期望有一句话可以概括哲学的本质(东西有没有本质都是一个有争论的哲学问题,更何况这种在历史中不断发展的抽象概念)——即便它概括得再好,你听完还是不知道哲学家都在研究些什么。典型代表:哲学就是爱智慧。 西方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对峙,德国古典哲学的凯旋行进,现代西方各派哲学长期激烈的交锋和论争,在中国旁观者看来直似天方夜谭。中国哲学“发展”到今天,人们厌恶的已不是某一哲学派别或学说,而是哲学本身;而这,才显露除了中国哲学的真正面目。 也许,中国人真的只配搞些“应用哲学”之类的玩意儿让人开心,大学里面的“广告哲学”、“技术哲学”之类的课程肯定会比其他哲学课吃香。想到黑格尔曾提到连英国人都有“按哲学配方制造”的皮鞋广告,我们也许还会有一种“无独有偶”的安慰,只是不能为此申请专利,又将带来一丝遗憾。 然而,在对这些哲学上“学有专长”之士敬而远之的同时,“哲学到底有什么用”的质问,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将我的一点点傲气打下去,总是正当我得意忘形、进入角色之际大煞风景。 两年前,当我写那部后来被人称为一枚“苦果”的40多万字的《思辨的张力》时,曾对一位朋友说,我是想“改变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话一说出口,心里就发虚。“改变”?你改变得了吗? 中国人就按老的方式思维,你的书根本没人看,更没人懂,奈何?或者不说“改变”,而说“改进”、“改善”。同样也有问题。为什么要改变?原来的思维方式,怎么就不好了?譬如一头牛,原来一直吃草,你要“改善”它,给它喝汽油,行吗?哪个更“好”?自然还是吃草。改成喝汽油,就会毁了它。 书出了。我一时间将它视为毫无价值,它既不能改变什么,也不能改善什么,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