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研究述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研究述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研究述评

摘要:实践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鲜明的理论特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研究,理论界主要从其形成、内涵及表现、实践基础、实践观和实践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此基础上,还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深化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研究。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研究述评2007年党的十七以来,理论界开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体特色的研究,其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界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形成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五种说法。

(一)继承说

李瑞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也承传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质。实践性同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根本的特性。实践性是使它获得科学性的根本保证[1]。张珊珊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来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人民群众历史实践的理论升华[2]。

(二)实践推动说

张海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历史起点的,它既是应对实践、指导实践的产物,又是实践经验不断总结和升华的产物。实践特性成为其精神实质最为突出的外在显现,也是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最为根本的内在依据[3]38。

(三)实践与理论互动说

尚庆飞认为,理论与实践在现实社会主义运动中总是呈现出双向互动的复杂格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与实践双向互动的复杂格局中不断注重强化“实践先行”的原则,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在较好地保持了理论与实践之间良好张力的同时,呈现出强烈的实践特色[4]。齐卫平则从实践环节和理论环节逻辑上的一致性来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鲜明的实践特色。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有两个重要的环节:一是改革开放的实践环节,这是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实践展开;二是思想创新的理论环节,这是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理论概括。两个环节互为前提,实践在理论指导下运行,理论在实践要求中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过程与理论过程在逻辑关系上呈一致性[5]34。

(四)时代决定说

王浩斌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性底蕴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质上是实践的,其实践主题是党的十七

大所指出的,“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6]。还有的学者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性,在于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都是我们党为解决时代提出新课题的实践创新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7] 9。

(五)多元说

朱荣英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性,既来自于它雄厚的科学基础、变革社会的实际需要和人民群众实践的首创精神,又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内在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中国方向和时代立场[8]。吕英建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性既来自于它雄厚的科学基础、变革社会的实际需要和人民群众实践的首创精神,又来源于对党和国家新时期事业发展新要求的创造性探索。它用一系列新的实践性理念深化了对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敏锐、更准确地从理论上表达与体现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需要,从整体上彰显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与当代价值[9]。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内涵及表现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内涵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内涵,理论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态的外在表现。习裕军、张娟认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态, 与之相对应,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及其

制度化成果则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征就是这种实践形态的外在表现, 科学、开放、渐进、全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实践特征[10]。

二是指其理论内容的实践性。彭家理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就是理论内容具有实践性,即理论植根于中国的实践之中,对实践具有依赖性和指导性,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践的“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11]。齐卫平也认为,解决实际问题是理论的基本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指的是它的基本内容贴合中国现实,紧密地服务于实践,体现了理论来源于实践又用于指导实践的思想先进性。这一实践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以转化为人民群众实践指南的依据[5]34。

三是指其在实践上的多种特性。唐焕韶、范晓莲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性是指实践基础上的本源性、实践探索过程中的科学性、实践内容上的系统性、实践认识上的创造性和实践理论上的开放性[7]9。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表现

一是实践性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全

过程。包心鉴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结晶。从尊重群众、尊重实践,始终把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根本依据,把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逻辑起点;到始终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21世纪的新的社会实践,充分反映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再到始终适应改革发展关键阶段社会实践的新发展、新变化,深入探索和科学揭示经济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建设规律等等,都无不深刻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实践性[12]。

二是实践特色主要体现在对“三大基本问题”的探索上。张海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性,是通过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三大基本问题的梳理和阐释来构建和显现的,是通过对与此相应的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等三大规律的探索和认识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对这”三大基本问题”、“三大基本规律”的探索和应答不仅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为基本的内涵要义,而且也构筑了其最为显著的实践特色[3]38。

三是实践特色还体现在理论实践的取向。李凤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征在于善于总结实践经验、体现实践发展要求和推动实践创新[13]。

四是实践特色具有多重维度。郑云天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性特征的表现概括为指导能力、外在支持和实现价值三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较强的指导实践能力表现为能够解答和应对时代主题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的问题、情况,并通过自我完善实现理论创新、推动发展和凝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外在支持是指,经过多年实践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拥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新的制度体制基础,同时得到社会成员自上而下的认同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现价值主要包括:基本价值,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和道路提供思想支撑和发展方向;理论价值,即为社会主义体制改革与和谐社会构建奠定理论基础;实践价值,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确立“中国模式”设定发展路径;认知价值,即深化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14]。

曾德盛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它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首先,理论创新主题来源于实践主题。其次,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源泉。(2)它是在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中深化发展的。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中发展的。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当代实践发展的深刻把握。(3)它是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理论使

命的。首先,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根本目的。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显示了强大生机和活力。(4)它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以与时俱进为理论品格的[15]。

王若索则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主要体现在: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不断探索回答实践提出的基本问题中形成发展;其实践取向在于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与实现人民的利益相统一,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吸取新思想,使理论体系不断充满生命力[16]。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基础的体现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基础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郑又贤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和依据,是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检验而不断发展的[17]。

二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齐卫平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植于改革开放的实践之中,生长和成熟于改革开放的实践,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8]。申文明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改革开放的实践检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的正确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19]。

三是“十个结合”的经验总结。郭迎选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这“十个结合”的经验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20]。

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是多向度和多方面的。夏兴有、韩金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改革开放时代课题的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历史活动的理论升华、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21]。李立菊则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根源有四个方面:精髓提炼于改革开放的实践、主题与当今世界主题相耦合、核心体现了人民心中最根本的追求、立论基础植根于中国实际[2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经验材料前提

王兆铮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经验材料前提,

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透彻地分析了迄今已有的全部历史

和现实的实践经验材料,重点对全部人类社会实践、全部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的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现实国情、全部社会主义实践经验、资本主义全部的历史和现实这样四个方面的实践材料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透彻的分析,从而提出了一整套适合中国实际、有利于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为中国人民造福的理论[23]。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观

王浩斌认为,作为整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实践模式内在地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模式之客体向度;二是“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模式之历史向度;三是“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模式之主体向度[24]。

戚嵩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丰富和发展突出表现为:一是实现了实践主体形式的转换,进一步高扬人民群众主体的能动性,丰富和发展了实践主体论;二是把强调阶级斗争实践形式转向强调生产实践形式,并把文化实践纳入社会实践形式,丰富和发展了实践形式论;三是重新恢复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相继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代表”标准和科学发展标准,丰富和发展了实践标准论;四是制定了现阶段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具体纲领,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置于最高

纲领与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中来实现,丰富和发展了实践目的论

[25]。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价值

(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针

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为深入探索和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提供了根本指导方针,必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创新。对此,苏荣把这一理论体系对国内建设的指导意义归纳为三方面:一是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三是为我们不断提升党的执政理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导[26]。

(二)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的深刻启示

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深刻启示,对人类进步事业具有深远影响。对此,张爱武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党建设、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以及对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27]。秦刚则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既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又

回答了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新课题,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经验和启示,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增添了新特色[28]。

五、问题与思考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对其进一步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也需要从以下四个层面继续深入探讨和拓展相关研究领域,以深化和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研究。

(一)实践品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

目前理论界主要是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实践来源、实践基础、实践标准等方面来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这无疑是对的。但是,我们还应从实践自身的品格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研究。列宁认为,实践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只有从实践自身的品格来分析问题,才能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特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就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创新理论,它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实践的直接指导性。从实践的普遍性的品格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结晶,它是对社会

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把握。同时,只有从实践普遍性品格和直接现实性品格来把握当代中国实践,才能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价值——它既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指南,又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借鉴意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个性与共性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不仅在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一脉相承,而且在理论的根本特性上也是一脉相承的。在理论根本特性上的一脉相承,最根本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特征的共性。只认识共性是不够的,还应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个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个性,最根本的是它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动实践的深刻把握和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改革开放中形成,并随着实践的深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这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鲜明个性。但目前理论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共性研究多,个性研究少,因此必须从个性与共性的结合上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研究。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与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

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与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是密切相关的。这是深化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理论界主要是从实践主题与理论创新主题的一致性、理论创新的目的和价值取向等方面来研究这一问题。实际上,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是相互推动的,即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又促进实践创新,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这方面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譬如,党的理论创新是怎样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特色的;党的理论创新的特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改革创新时代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关系,等等。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专题研究与综合研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研究,目前是一般性的研究比较多,缺少深入的专题研究与综合研究。专题研究不仅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在学理上的各个方面的研究,而且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实践特色研究。综合研究是整体的系统的研究,也就是按照一定的逻辑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进行系统的研究。同时,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特色,三者既有区别又密切相联,综合研究还应当从整体上把握它们的关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特色的专题研究与综合研究是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的,专题研究是综合研究的基础,综合研究又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专题研究,应当把二者结合起来,以此推动研究的深入。

参考文献:

[1]李瑞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性[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2):24-27.

[2]张珊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j].黑河学刊,2011(1):1-2.

[3]张海星.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性[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9(9):38-41.

[4]尚庆飞.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凸显“实践先行”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2):5-10.

[5]齐卫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实践[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1(3):34-39.

[6]王浩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性及其实践主题[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4.

[7]唐焕韶,范晓莲.实践视角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再认识[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4):9-11.

[8]朱荣英.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性[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3):83-86.

[9]吕英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性特征及其具体表现[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6):34-36. [10]习裕军,张娟.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征——对十七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概括的一种解读[j].湖北社会科学,2008(1):5-8.

[11]彭家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3):26-29.

[12]包心鉴.改革开放新时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j].山东大学学报, 2009(1):1-9.

[13]李凤.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征[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5):27-29.

[14]郑云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性的三重维度[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2):30-32.

[15]曾德盛.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j]. 学术论坛,2009(2):99-102.

[16]王若索.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0(5):16-18.

[17]郑又贤.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特征的辩证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12):24-30.

[18]齐卫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之基和思想之源[j].思想理论教育,2008(1):4-10.

[19]申文明.理论·实践·创新——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渊源[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8(5):40-41. [20]郭迎选.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3-15.

[21]夏兴有,韩金强.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9):92-95.

[22]李立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实践的指导意义[j].社科纵横,2008(4):1-5.

[23]王兆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经验材料前提——重读《邓小平文选》札记[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1(4):5-10.

[24]王浩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及其实践模式[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8(6):8-11.

[25]戚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丰富和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11(5):12-14.

[26]苏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j].理论参考, 2007 (12):4-8.

[27]张爱武.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世界意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9(3):153-156.

[28]秦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j].科学社会主义, 2007 (5):19-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百科名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并且被反复提到多次的全新命题。报告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对自身理论建设的全面总结。 党的十七大报告总结了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的新鲜实践经验与认识经验,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作出了关系全局的重大理论创新,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第一,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地位,明确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始终不渝”“四个坚定不移”。简明扼要、完整系统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指引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复兴的伟大旗帜。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和建设小康社会。 第二,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发展理念。简要系统地阐明了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生长点,新时期统领全局的指导方针。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么样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第三,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布局。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发展为经济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和社会文明。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四个文明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展开。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是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为关键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勾画了更加具体、细致的奋斗蓝图。 第四,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社会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命题。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1、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涉及到方方面。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 (2)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 (3)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的理论 (4)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 (5)兼顾不同利益的理论 (6)创新社会治理的理论 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要求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坚定不移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2、如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建设? 维护社会公平,就要建立起以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保障的社会体系。从法律、制度、环境上努力营造社会公平。 (1)妥善处理各种矛盾 (2)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3)促进服务均等化 3、如何理解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是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平,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着力点。 (1)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改善民生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好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民生发展奠定好基础。 (2)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的收入。 (3)社会政策要托底.从现有的国力财力出发,形成以保障基本生活的保障体系 4、如何全面推动社会治理?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向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维护社会大局,营造人们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1)改进治理方式。 (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3)创造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 (4)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5)加强城乡社会基层社会治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是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纲领:强调社会主义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健康发展;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和谐文化,培养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纲领: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优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制,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创造性应用和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中国化的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

研究生社会工作理论整理

第一章社会工作理论:概念、历史与意义 1.理论的含义和要素 含义:理论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概念和判断构成的知识架构,它旨在从一般水平上或较高层次上来描述和解释现象的存在与变化,是对经验知识的抽象,即它来源于经验知识,但在抽象层次上高于经验知识,更具有概括性。 要素:概念以及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的判断(即命题或假设),它们可以将复杂的现实或现象简单化或模武化从而有助于人们辨识其间的关联和变化。 2.社会工作理论的含义 (欧登老师PPT)社会工作理论主要指关于如何开展社会工作的理论,即实践理论,是针对个人、家庭、小组和社区层面的干预,其功能在于预测案主或案主系统的行为,为干预活动提供结构和秩序。社会工作理论是关于社会工作的各种知识构架的总称,是由不同层次的预设、模型、概念、定义等组成,是与经验环境密切联系的。 (书上)社会工作理论是关于社会工作的各种知识架构的总称。 (1)Howe认为社会工作印论包括两大部分:“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社会工作的理论”。 ①“为社会工作的理沦”关注的是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联。 ②“社会工作的理论”涉及社会工作的本质,目标,特色和过程。 ②“为社会工作的理沦”和“社会工作的理论”是相互贯通的,“为社会L作的理论”包含着特定的“社会工作的理论”,“社会工作的理论”也蕴派着“为社会工作的理论”的要素。 (2)Siheon理沦划分 (3)Rees与Fook分别对社会工作理论进行了三个层面的区分,但两者具有高度的关联性。 第一层次是指唯物主义者的社会理论或大理论与知识基础,它关注的是社会的改治、经济结构以及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的目标,并为后面的两个层次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论文

浅析改革开放 贺海兵农业水土工程6班1008280946 摘要:改革开放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本文讨论了改革开放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影响,以及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并对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进行了简单的思考 一改革开放的背景 改革开放的实质,其实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必经之路 一、当年国家的现状需要改变。 文化大革命”给国家留下了严重的局面: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温饱没有解决,科技教育落后……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二、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 新中国成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但新中国成立以后模仿苏联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严重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解放生产力。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三、社会主义制度需要自我完善和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适时地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生机和活力哪里来?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有新思路。 新思路就是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新思路在哪里?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开放---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七十年代末,冷战的阴霾就要散开,意识形态的对抗被社会经济发展取代成为时代发展主题,经济社会全球化成为时代趋势,要想发展就必须融入经济社会全球化以跟上时代步伐。 二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改革开放的 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论断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表明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深刻领会这一论断的科学内涵,对于全面把握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自觉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社会和谐”,是人类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追求。我国历史上就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比如,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的理想社会方案;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在西方,古希腊思想家就我做出了“和谐即最美”的界定。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则对未来的和谐社会作过大量的描绘。19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和有关主张给予了肯定,明确指出“提倡社会和谐”是“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注意把社会和谐同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和探索。建国后不久,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充分调动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认为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牢牢把握的政治生活主题。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实际上就把实现社会和谐纳入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结合新的实践明确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为我们党从社会主义本质的层面思考社会和谐问题进一步打开了视野。按照唯物史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社会和谐是互为一体的。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说到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意义上就是不断健全、完善和优化人的社会关系。社会和谐的程度越高,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越趋于合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就体现得越充分。可见,“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和谐”的理念和目标,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是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更高境界和奋斗目标。 从重视社会和谐到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新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邓小平科学地回答和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敏锐而又深刻地把握和认识“社会和谐”与“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实践在发展,认识在深化。在新形势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关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与我们党以往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成果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作出了新的理论创造。这个重大判断,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不仅丰富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而且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大判断符合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试题(答案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50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主题是() A改革B开放C发展D建设 答案:C 2、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 A马克思主义B列宁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A 3、()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A科学发展、B社会和谐C科学发展、社会和谐D坚持改革答案:C 4、科学发展观是以发展为()的完备的理论体系。 A 主体 B 主题 C 主线 答案:B 5、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 A全体党员B统治阶级集团 C最广大人民群众D工人阶级 答案:C 6、以人为本,主张人是发展的(),回答了怎样发展和发展“依靠谁”的问题。 A根本目的B根本动力 C主体D依靠力量 答案:B 7、以人为本,主张人是发展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和发展“为了谁”的问题。 A根本目的B根本动力C主体D依靠力量 答案:A 8、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案:B 9、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 A 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B 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 发展生产力和共同致富 D 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答案:C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各种理论观点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B.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 C.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答案:C 11、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

社会工作理论、方法梳理

行为 与社会环境人生发展阶 段理论 弗洛伊 德 人格发展阶段 论 口唇(1)-肛门(3)-性器(6)-潜伏(青春)-生殖(青春 -成年)性驱力是人格发展主动力 埃里克 森 心理社会发展 理论 强调青少年时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并认为这是自我发展的关键 环节 皮亚杰 认识世界三原 则 运用组织、同化、顺应 科尔伯 格 道德发展阶段 论 前习俗(惩罚、服从,天真享乐)习俗(好孩子定向、维护权威、 秩序)、后习俗(社会契约定向、普通伦理) 人生 发展 阶段 特征 婴 幼 儿 大脑发育迅 速、动作发展 快、逐步掌握 行走操作 感觉运动阶段,随 意性过渡到目标 取向,形成符号思 维 形成依恋额阶 段 开始寻求自主性,失败羞愧怀 疑能力,成功形成“意志”美 德 儿 童 脑接近成人, 动作熟练协调 增长 语言记忆力增强, 开始具体化逻辑 思维 朋辈成为生活 部分,自我概念 形成 面临主动性、内疚感冲突 青 少 年 二性征,生理 机能日益成熟 叛逆转稳定,形成 价值观、人生观、 处事方法 学校是阵地, 家、校、友影响 大 自我认同角色混合 成 年 生理机能高峰 渐衰退,出现 更年期综合症 认识、操作力上 升,心智活跃,特 长在工作中得以 体现 建立社会角色, 始真正承担公 民责任义务 亲密对孤独,繁殖对停滞。(婚 姻、精神、健康、就业问题) 老 年 记忆力下降, 老年疾病,身 体依赖他人 思维偏重回忆、角 色转变和发挥预 热的认知 社会角色变化; 参与减少,走向 封闭,地位下降 自我整合与绝望;“无用论”; 孤独感;疾病等 社会工作理论理论分类与功 能 功能(对于社工专业来说,首先在于帮助专业建立权 威地位,取得合法性) ——解释、预测、确定干预的方法和模式、发展新的 理论 社工就是找助人办法途径;社工理 论=社工理念、实践观点 佩恩:(现代+后现代)社工理论 =为实践服务+实践 精神分析论 的应用 1887年,催眠治疗歇斯底里;二十20“儿童引导”、、“精神分析洪流”,提供契机; 二十60,成为临床主导 观点 人的心灵构成(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人格构成(本我+自我+超我);性 心理发展五阶段(口腔+肛门+性蕾+潜伏+生殖); 原则 个别化原则——签订治疗协议——安全与支持的环境——自由联想——倾听和同 感 应用 治疗过 程 治疗情境建立(设施态度中立分析)+关系建立(让其感受安全支持)+ 治疗性对话(自由联想、治疗性倾听、诠释过程) 精神分析论在工作领域应用的衰落。衰落,但根本性影响仍不可否认 认知行为理 论 理论基 础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 射学说 基本取向心理与行为分离 主要观 点 认知、情绪、行为三者中,认知扮演中介、协调作用 认知的形成受“自动思考”机制的影响——积累形成的固有模式,不经大脑而按 既有行动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

————————————————————————————————作者:————————————————————————————————日期:

浅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 专业: 姓名: 班级: 学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真实反映和高度凝练,是对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最新发展的理论反映,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最系统的成果。 在这一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的理论表达便是“中国特色”,我对于中国特色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化的发展,就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而建立和发展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而结合我的学习和一些生活认知,我认为对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现实中,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很强大的优越性。社会主义本身是一种社会学思想,主张整个社会应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会环境,应该有不同的认识。 为什么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主要原因就是各个国家的国情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想让祖国人民富裕起来必须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必要的选择。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下,我们的国家发展十分迅速。为了实现繁荣富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们应丰富“特色”、发展“特色”,坚持发展、科学发展,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1月09日21:20 我来说两句(0) 复制链接 大中小 来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社区网摘手机点评纠错E-mail推荐: 理论体系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艰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础上发端的,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背景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征程中逐步形成、 完善和发展的。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进程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探索和实践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们的艰辛探索为后来我们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种探索是从反思苏联苏联模式利弊开始的。苏联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体制,长处是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也确实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弊端日益暴露,如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管理体制僵化、农民负担过重等。毛泽东1955年就提出“以苏为戒”,找到一条适合国情的道路。1956年,他发表《论十大关系》,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社会建设的重大关系。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理论,要求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由于在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个复杂的新课题,我们党缺乏经验,加之国内外形势复杂,党内左倾思想滋长,使得一些正确方针没有得到贯彻。但是毛泽东的艰辛探索为我们党提供了宝贵财富,成为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二)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抉择。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二代领导集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十三大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发挥和发展了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十四大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十五大将这一理论正式定名为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概述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抓好社会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 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含义。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建设,是指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适应的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就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通过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政策、改进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等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社会建设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过程。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经济建设"成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概念。但在经济建设的同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在实践中变得越来越重要。1982 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决定,从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易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 ,增加了"社会发展"内容。此后,人口、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卫生健康、科技教育、社会管理等社会发展的内容逐步充实。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加了"社会更加和谐"这一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社会建设"的概念,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原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变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新格局。中共十七大进一步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对社会建设的任务和政策进行了专章论述。伴随对社会建设认识的逐步深化,社会建设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涵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其基本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努力构建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部署、整体推进。 (二)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想。社会建设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

社工小组活动理论框架

小组活动理论框架 1、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人际需要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感情需要;存在六种基本的人际取向:主动包容型、被动包容型、主动支配型、被动支配型、主动感情型、被动感情型。舒茨发现,相同需要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常常能够互补。 在小组中,只有小组工作员认识到组员的真正需要,并且据此制定小组的目标,把握小组的方向,才能和组员达到相容,促进小组的发展和组员的成长。我们小组正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XXXXX在认清自己身份,适应XXXXXX方面存在困惑,才制定出这个XXX小组。掌握舒茨理论中人际交往的规律有助于我们悉心观察小组中的互动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和生产效率,借助小组中的人际互动来实现促进XXXXX的目标。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需要是由5个等级构成的,它们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排列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别人的尊重。自尊需要的满足会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使他(她)们在生活中变得更有能力、更富有创造性,并且有足够的信心去处理面临的问题。 通过小组的形式把一些有相同境况的人召集起来,在互动和工作员的引导下,利用培养自信心的活动,提高组员的自信(自尊),促成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的氛围,使组员进步和成长。

3、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 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对我们的反映和评价,从而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他人犹如一面镜子,我们正是从他人这面镜子里发现了我们的自我。 在以促进成员的人际交往为目标的小组中,让组员通过密切的互动和真实的反馈建立起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是十分必要的。组员的自我觉知不仅可以提高组员的自信心而且可以帮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对症下药,得到更好的发展。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学习者不直接介入行动过程本身,不亲自接受强化,不直接做出反应,只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即可学习和获得这个新的行为和反应方式;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某种行为受到赞赏或惩罚就可以得到强化,这种强化被称为替代强化。 小组工作过程中,每个成员都是一个资源库,小组成员会分享各自的想法、经验、感受,这样可以为其他组员提供学习的榜样或者前车之鉴,充分发挥替代强化的作用。组员可以学习别人的经验,推动自己的成长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一)当前我国社会建设旳总体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 1.社会组织的主体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居于主体地位已经被社会发展实践所检验,但是,我国社会组织由于受到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行政化色彩依然比较严重,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明显的对立,也不适应我国社会建设的要求。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主体作用的发挥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一是行政色彩将被逐渐打破,发挥空间进一步增大。相当长时期以来,我国多数社会组织形式上独立的,实际上一般都挂靠政府或事业单位,其主要作用是服务政府而难以在社会建设中起到独立发声的作用。 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建设中自治程度不足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政社不分、政社混同的传统机制。它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对社会建设全方位控制和管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的职能己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但是政社不分的思维模式并没有从本质上得到破除,在经济改革取得辉煌成就的背景下,民众对于社会建设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呼声更加强烈。 二是定位逐渐清晰,功利化倾向进一步淡化。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公益性质。但在市场经济的熏陶下,部分社会组织在履行社会建设的主体作用地位时,过于强调市场化却淡化了公益性质。尤其是在行业协会、医疗卫生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等以盈利为目的的倾向尤为严重_。因此,社会组织在明确自身定位,行使自身使命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的社会组织应基于其自身的公益性,服务于社会。克服社会组织的趋利化倾向,关键之一就是要明确自身定位,不能违背服务社会的宗旨和原则,才能有效的发挥其社会建设主体地位的功能。 三是管理体制将会更加健全。目前由于我国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一些社会组织基本的登记注册手续缺乏,致使不少社会组织缺乏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应当看到,制度的不健全加大了社会组织实际功能有效发挥的成本,他们的很多实践活动受到了很多的制约或限制,因此,要破除这一问题就要从根本上破除社会组织登记机关与业务主管单位双重管理的困境。 作为社会组织开展业务的主管部门其担负的行政管理职能界限应当明确,使得社会组织自身能够实现独立的运转,尤其是涉及人事、财务、运营等问题应给予社会组织足够的自我管理的权限。而相关主管部门同样应该明确自身职责,做好建章立制等服务监督工作,确保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产品或者公共服务的同时,能够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是最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承上启下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 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科学性体系、阶级性成果和发展性要求的内在统一 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基本理论问题及形成条件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基本理论问题: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 形成条件: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心底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理论渊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历史依据: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总结 (3)实践基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4)时代背景: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 三、“三个代表”的内容及贯彻“三个代表”的关键及本质 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飞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具体内容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观点和论断构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四、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五、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尤其是二者的区别 联系:首先,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内在要求,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其次,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最后,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是实践的现实性的内在要求与体现,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解放思想是使思想和实际、主官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区别:解放思想,是指打破习惯势力,把思想认识从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束缚中解放出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达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实事求是,是指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出发,探索他的规律性,是主观和客观相一致,从而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1)要求不同:解放思想讲的是要不要,敢不敢冲破思想禁锢的问题,是从“破除” 的角度来谈的;实事求是讲的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观点,态度问题,是从“确立” 的方面来谈的。 (2)判断不同:解放思想是价值判断,就是关于主体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为最好的判断;

社会工作知识体系一——社会工作原理

一、社会工作的历史 二、社会工作的涵义 三、与社会工作相关的概念(一)社会福利 (二)社会救助 (三)社会治理 (四)社会建设 (五)社会投资 (六)社会公正 (七)社会融合 (八)社会服务 (九)社会组织 (十)社会政策 四、社会工作的特点 五、社会工作的功能 六、社会工作价值观 七、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 八、社会工作的四大基本系统 九、社会工作理论 十、人的行为与社会环境

一、个案社会工作 (一)个案社会工作的概念(二)个案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三)个案社会工作的技术、技巧(四)个案管理 二、小组社会工作 (一)小组社会工作的概念(二)小组的类型 (三)小组动力 (四)小组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五)小组社会工作的技巧(六)小组神明生命周期 三、社区社会工作 (一)社区社会工作的概念(二)社区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 四、社会工作行政 (一)社会行政的概念 (二)社会行政的内容

五、社会工作督导的概念与类型 六、社会工作咨询的概念 七、社会工作研究方法 (一)实地研究 (二)实验研究 (三)调查研究 (四)文献研究八、社会工作评估

社会工作知识体系三——社会工作实务 一、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一)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二)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的步骤 1.接案 2.预估 3.计划 4.介入 5.评估 6.结案 二、儿童社会工作 (一)游戏治疗 (二)沙盘疗法 (三)家庭寄养 (四)四点半学校三、青少年社会工作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 (一)历奇辅导 (二)嘻哈治疗 (三)亲职教育 (四)亲自平行沟通四、妇女社会工作

四、妇女社会工作 (一)社会性别 (二)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 (三)大树图法 (四)一人一故事剧场五、老年社会工作 五、老年社会工作 (一)人生回顾疗法 (二)缅怀往事疗法 (三)验证疗法 (四)宠物疗法 (五)现实辨别小组六、残疾人社会工作六、残疾人社会工作 (一)无障碍环境 (二)社区康复 (三)社会康复七、矫正社会工作 七、矫正社会工作 (一)矫正社会工作的含义 (二)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社区矫正 八、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一)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含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 从理论发展的脉络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集中全党智慧创立的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崭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集中全党智慧创立的“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极重要组成部分。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集中全党智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新认识,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新的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面对着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又侧重于探索和解决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统一整体,共同构成一个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逻辑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 从理论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整个90年代和本世纪初得到了重大发展,十六大以后又得到了新的丰富。回顾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基本脉络和轨迹反映在党的一系列重要会议、文件和领导人的讲话中。 (1)、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系统总结以往三十年的经验教训,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三年间已经逐步确立的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概括为十个“主要点”。这可以看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萌芽。 (2)、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上首次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实际上为这个理论体系设立了核心和主题,为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明了总方向、总目标、总思路。 (3)、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生产力标准理论,把以往九年党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成果梳理为十二个理论观点,这些观点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轮廓,表明我们党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

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创造性地探索和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般规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 一、推动了人类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强调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在对世界形势、时代主题做出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强调国家无论大小、富贫、强弱都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各国人民的事务应该由各国人民自己管理,坚决反对国际社会中以大欺小、以富压贫、以强凌弱的强权政治;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应当为争取世界和平做出“非常伟大”的贡献;中国不称霸,要以平等态度对待别国,同样尊重别国的平等地位。这些重要观点及其实践,无疑对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经过30年的艰苦奋斗,中国解决了全球1/5人口的生存问题,这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发展、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国两制”、

“搁置主权,共同开发”的思想,更是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途径,受到国际舆论的广泛赞誉,被认为是解决当今世界难题的好方式,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构建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坚持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中国已成为一些重要的国际和地区性组织的重要成员,在朝核问题等其他一系列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促进南南合作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广泛而友好的合作关系,不仅彼此提高了国家建设水平,也改变了世界政治生态,使非西方世界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显著提升。这些都是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做出的贡献。 二、开辟了经济欠发达国家摆脱贫困的新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推动中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国家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北京模式”成为一种不同于“西方模式”或西方人思维中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