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一、什么是课程?p3 狭义:课程是指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科书、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中。

广义: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知识,它包括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气氛等。

二、课程的本质:p3-4 1、课程是知识2、课程是经验3、课程是活动

三、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p5-6 1、课程体现学校培养人才的蓝图2、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3、好的课程设置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四、基础教育改革的国际背景p7-15

程改革的现状①课程目标②课程设置③教科书的管理和审订④课程管理⑤课程评价方面

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内背景p16-18 1、顺应国际课程改革大趋势的客观必然2、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3、课程改革的成就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提供了现实基础

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p1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的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三个面向”的含义p19

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p20-21①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②具有法律意识,遵纪守法,讲社会公德③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④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⑤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⑥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技能⑦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四有新人。

八、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p21-25 1、转变课程功能2、改变课程结构3、改变课程内容4、课程改革的实施5、改变课程评价6、改变课程管理

第二章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重建

一、什么是课程结构?p27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各组成部分及它们的关系。

二、课程结构划分之中的范畴对p27-31 -1、实有—空无

2、显性的—隐性

3、分科—活动

4、正式——非正式

三、我国课程结构的现状分析:1、定量分析p33-34 ①工具类、知识类、技艺类各占1/2、1/4、1/2②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偏重必修课程③文理比例,初中有了明显的分科

2、定性分析p34-35:①直接经验、间接经验,以间接经验为主②各育课程,德、智、体、美、劳③知识、能力、态度很难三者兼顾,这是课程设置中的难点。

3、现状分析:p35-37 ①单一的国家课程,统一的全

国教材②关于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各自优点)p 36 ③

关于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各自优点)p 37

四、九年一贯制课程结构的基本内容有哪些?p37-40 1、

整体设置上年一贯义务教育课程2、强调课程综合,设

置了许多综合学科3、强调课程为地方经济服务4、特别

强调综合实践活动,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5、

新课程并没有放弃基本能力的训练6、新课程十分强调

思想道德的教育。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p41-42 1、综合性2、

实践性3、真实性4、合作性

六、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有哪些:p42-43 1、信息技术

教育2、研究性学习3、服务社区和社会实践4、劳动与

技术教育

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p43 1、充

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2、体现每一所学校的

特色3、反映了为社区服务的基本思想4、反映了学习与

日常生活相联系的思想。

八、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p43-44 1、选取课题,展开

探究2、问题牵引、有问必答3、整体规化、系统设计。

九、研究性学习的内容选取原则:p44 1、尊重学生

的兴趣爱好,重视与学生的经验相联系2、关注学生的

生活实际,重视与社会生活实践相联系3、鼓励动手,

重视与现代科学发展相联系4、注重综合,重视各科知

识相联系

十、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原则p48 1、全员参与2、任

务驱动、注重过程3、形式多样、适当整合4、课内外结

合,各有侧重。

十一、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课程的实施原则:p51

1、亲历性原则

2、自主性原则

3、协同性原则

4、整合

性原则

十二、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践原则:p54 1、全面参与

2、注重基础,服务发展

3、讲求科学,注重实效

第三章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

一、什么叫课程标准?p59课程标准是指确定每一学段

课程水平和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一般包括

课程标准总纲和各科课程标准两部分。

二、课程标准的性质:p61 1、可评估性2、可理解性

3、可完成性

4、可伸缩性

三、课程标准的作用:p62-64 1、指导编写教材2、指导

教学①使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②组织教学3、指导课程

评价①过程②结果

四、教学大纲的弊端:p65 1、教学以掌握知识为主要

目的2、束缚了教师的积极性3、不利于教材的特色化和

个性化4、评价以考试为目的,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五、课程标准对教学大纲有哪些超越之处:p66-69 1、

课程标准着眼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大纲着眼于内容的规

定2、大纲侧重强调知识和技能目标,标准在关注知识

和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

度及价值观。3、标准突破学科中心,为终身发展打基础

4、大纲重视教师教,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学,强调学习的

过程。5、课程标准提出了多元化评价建议6、课程标准

为教材编写者,教师教学及学业评价留下了创造空间

六、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对教育改革的影响:p70-72

1、对课程观的影响

2、对课程结构的影响、

3、对教材

的影响4、对评价的影响5、对教师的影响

七、课程标准编制的理论:p73-79 1、新的学生观①学

生是个完整的人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③学生是

一个发展中的人④学生是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人2、新的

课程观①知识或学术理性主义课程观②经验或自我实现

课程观③生活经验重构或批斗课程观3、新的知识观①

知识的内涵发生了变化②知识的性质发生了变化4、新

的学习观①学习者以自已的方式学习②新的学习离不开

原有的经验③社会性的互动能促进学生学习④学习离不

开真实的环境

八、课程标准编制的视角(视点):p80 1、课程目

标的分解与落实2、课程内容的精选与组织3、教学环境

的设计与优化4、评价指标的拓宽与分层

九、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框架:p82 1、前言2、

课程目标部分3、内容标准部分4、实施建议部分

十、什么是课程内容:有哪些取向?p91课程内容是指

各门学科中既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

它们的三种动向:①课程内容即教材②课程内容即学习

活动③课程内容即学生经验

十一、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p93-94 1、注意内容

选择的基础性2、课程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3、课程内容

要与学生的特点相适应。

十二、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p94-96 1、纵向组织

和横向组织2、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3、直线式和螺旋式。

第四章基教课程改革与学习方式变迁

一、什么叫学习方式?p97-98 学习方式是人

们在学习时所具备的或所偏爱的方式,是学习者一贯表

现出来具有个性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①

学习方式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②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

二、学习方式变革的原因p98-99 1、教育自身

的需求是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的内在动力。2、社会发展对

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课程改革目标下学习方式变革的含义:p100-102 1、

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2、转变

学习方式就是要突出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和研究的认

知过程3、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为目的。

四、谈谈你对自主、合作、探索为特征的学习方式的理

解:p102-108 1、以自主为特征的学习方式①自主性学

习的基本品质是主动性②自主性学习的核心品质是独立

性③自主性学习是一种认知监护的学习2、以探究为特

征的学习:探究式学习的三个基本目标是:理智能力的

发展;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

方法。其基本特征是:①问题性②过程性③开放性3、

以合作性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①

互助性②互补性③互动性④自主性⑤评价的自主性

五、合作学习的基本操作策略:p108-109 1、小组的组

建2、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态度和技能3、教师在

小组中合作学习的角色4、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一般

以小组自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六、谈谈实施中学习方式存在问题的原因,你认为应如

何解决:p112-114 1、问题原因:①教师对新课程的理

解不深入②通识教育培训方面的原因③教师缺乏课堂调

控的技能和技巧④教师对自已在学习方式上角色定位困

惑⑤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评价和标准2、解决的途径:

①提高教师的素质②制定有效的学习方式的评价标准

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内涵:p116 1、在以多

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2、对课程

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3、

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

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目标):p1167-118 1、

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2、培养学生具有

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包含三个基本点:①信息技

术的应用技能②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③运用信

息,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3、培养学生掌握

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九、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基本方式有哪些?p119-121

1、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为学习对象

2、与其他学科

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3、研究型课程,信息

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十、根据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应用环境的方式的不

同,可分为:p122

1、“资源利用—主题研究—合作学习”模式

2、“小组合

作—远程协商”模式3、“专题探索—网站开发”模式

第五章教材的开发和管理

一、教材的涵义:p129 教材不局限于教科书,而且与

教科书有关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具有“典型性”和

“具体性”的基本性质。

二、旧版教材憋端:p133-134 1、教材内容以学科知

识为本位:难、繁、偏、旧2、教材编制脱离学生的生

活实际,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3、教材编写质量不高4、

教材还做不到择优选用

三、教材改革的指导思想:p134-136 1、正确处理知识、儿童和社会的关系,树立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2、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3、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层次性的关系。4、正确处理加强领导与分级管理的关系,统一性与多样化的关系。

四、教材编制的基本原理:p137-139 1、社会发展原理2、面向全体学生发展3、教材心理化原理4、统整性原理(学科关系、学科内容)学生个体经验5、衔接性原理

五、教材设计的基本原则:p140-141 1、激发学生动机2、要适合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3、要贴近学生生活,实践性强4、要促进学生不断探究问题。

六、新教材的特征有哪些特色?p1141-144 1、内容特征:①完全面向全体学生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适当降低了教学内容的难度③加强探究式学习和动手实践④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⑤新教材为教学开创自由的空间⑥新教材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强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进一步促进了课程综合化的发展。2、新教材的形式特征①新教材语言明了,容易为学生理解②运用多种形式陈述教材内容③印装精美,图文并茂

七、教材的管理的特点:p145-146 1、管理目标的系统性2 、管理的重点性3、管理方法的多样性4、管理的制度化5、管理的科学化

八、简要谈谈教材的管理过程:p146-148①编写管理过程②编辑过程管理③审稿过程的管理④出版印刷过程管理⑤教材的实验管理⑥教材的审定管理⑦选用过程管理

⑧发行供应管理

九、我国对教材管理政策作了哪些改革?p148-152

1、改革编审制度

2、改革教材出版发行制度

3、加强对教辅材料的管理

4、降低了教材价格

5、教材版本多样化

6、国家规定了印刷质量标准

7、贫困地区免费使用教科书

十、怎样完善教材管理制度?p153-154 1、课程教材改革必须进一步沿法制化的轨道前进2、要对教材编写者进行必要的资格审查和认定3、严格执行编审分开的制度4、尽是保证教材择优选用。

第六章

一、什么叫课程评价?P156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的收集有关信息、资料,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方法。

二、课程评价有哪几种?p157(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

1、目标取向的课程评价

2、过程取向的课程评价

3、主体取向的课程评价三、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P158-159

1、既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又倡导让学

生在评定中学会合作2、以质性评价整合与取代量化评

价3、强调评价问题的真实性与情境性4、评价不仅重视

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

四、什么是学生档案袋评价?P160是以个个的方式经过

长期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己学习过程和成果的信

息、资料累积起来的集聚物。其特征:1、案的创造者是

学生2、学生档案袋中的内容选择是有目的,不是随意

的。3、教师要对学生档案袋的内容进行随机的反馈。

五、档案袋评价的类型:P161-162美国教授:展示型、

文件型、理想型、评价型及课堂型,其中理想型最具有

代表性和教育意义的。理想型档案袋主要由作品产生过

程的说明、系列作品以及学生的反省三个部分构成

六、对学生档案袋的反思:1、学生档案袋的优势:P165

①能够提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信息,促进形成性

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使评价与教学指导有机

地结合起来②能够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和自

我反思,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发展③能够全面反映学

生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信息,促进评价的开放性与

全面性④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每

次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⑤能够充分体现学生

的个性化发展,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学与指导⑥能

够促进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助于形成和谐、

友好的师生关系。2、学生档案袋的局限性:P166①学生

档案袋的效度很难保证②学生档案袋评价工作量太大,

容易产生“走形式、走过场”

七、什么是表现性评价?P167是指通过学生完成特定任

务的外部行为表现来评价学生的评价方法。其特点:

P167-168①具有真实的问题情境②有多重的评价标准③

关注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④任务一

般比较复杂,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

加以解决。

八、表现性评价任务的类型: P168-169

1、结构性表现任务

2、口头表述

3、模拟表现性任务

4、

做实验或调查5、创作作品6、完成研究项目

九、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P171-172 1、课程

评价内容的多元化2、课程评价过程的动态化3、课程评

价主体的互动化

十、怎样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P172-183

(一)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1、明确评价内

容和标准2、设计评价工具3、对反映学习情况的资料进

行搜集和分析4、制定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二)建

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1、评价标准的制定2、

评价过程的主要环节:初次面谈、收集信息、评价面谈、

复查面谈(三)建立促进学校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1、明

确评价内容和标准2、设计评价工具3、搜集和分析反映

学校办学水平的资料4、明确促进学校发展的改进要点,

并制定改进计划(四)建立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1、教学

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2、教学内容设计:科

学合理3、教学策略:让学生主动学习4、教学能力:教

学基本功

十一、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实施保障:P185 1、教

师教育观念的转变2、全社会的认同与支持3、教育管理

者的共识

十二、什么是教科书评价?(实质)P186 收集能反映教科

书本身的质量及教科书实际使用过程和效果的资料和数

据,科学地加以分析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分析结果加以

综合概括,得出对教科书的总体评价。

十三、教科书评价的标准指标体系(五个维度)P187-189

1、知识维度

2、思想品德与文化内涵维度

3、教科书应

适应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发展水平4、编制维度5、教科

书的编写应适应当前的教育环境、学生和教师的实际。

PPPPPP①②③④⑤⑥

十四、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行的考试制度?(考试

改革的发展方向) P193-198 (一)突出考试的诊断性和发

展性功能(二)考试的内容要能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

的人才观和教育观1、增强考试内容的真实、情境性,

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关注对学

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三)应实行考试方式的

多样化(四)适当地控制考试的次数。(五)改革毕业考试、

升学考试的命题

第七章基教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源开发

一、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P203

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

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

二、实行课程三级管理的意义P204-205

1、是教育民主化、科学化原则在课程领域的具体体现。

2、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促进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3、

有利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4、顺应世界

各国课程管理既相对统一、又相对分散的发展趋势

三、地方课程:P206既是国家课程目标在特定社区条件

下的具体化,又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它是研制学校课

程或校本课程的重要依据。地方课程是沟通国家课程与

学校课程的桥梁,也是联系学生与社会的纽带。

四、地方课程的基本特征:P207-207 1、地域性2、

针对性3、时代性和现实性4、地方课程的探究性和实践

五、学校课程和校本课程:P218-219 学校课程包括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大部分。学校和教师

是课程开发和决策的主体。课程开发是课程理念构想、

设计、实施、评价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它是旨在改变

学生经验,实现教育宗旨的一系列观念、方案、行为的

总和,包括计划实施、反馈、控制、调节等一系列环节。

六、教师的课程开发(类型):P228-230 1、学科类

2、活动类

3、探究类

七、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P234-236 1、明确观念

2、需求分析

3、资源评估

4、优势评价。

第八章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师角色

一、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包含哪两个方面:P249 1、

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过程2、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二、教师专业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P251 1、职前储

备阶段2、入职调整阶段3、巩固稳定阶段4、创新成熟

阶段

三、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角色的定位:P253-256 1、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领导

者2、新课程要求教师也是学习者,而不是无所不能者3、

新课程中的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而不应是居高临下

的包办者4、新课程中的教师是合作者,而不是孤立者5、

新课程中的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而不是研究

成果的消费者

四、如何使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 P257-261 1、改变

传统的师资培养模式2、发展网络教学3、建立学校社区

的学习型组织4、培养学校合作机制5、充实教师统整课

程的知能6、发展教师行动研究能力7、开启教师间的正

向互动,克服其不良互动8、公平合理地进行教师评价。

五、校本研究:P262 即密切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以

教师为研究主体的一种教育研究活动。

六、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核心要素:1、教师个人的

自我反思2、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3、专业人员的专业引

七、如何促进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建设?P263-264

1、教师如何促进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建设?①发挥研

究主体性②注重自我反思③教师互助合作,形成群研氛

围2、专业研究人员如何促进以校为本的制度的建设?

①面向实际,开展教学研究②适度的专业指导③提供专

业咨询与信息服务。

八、专业研究人员如何促进以校为本的制度建设?

P265-266 1、寻找研究的起点2、收集资料3、理清

情境4、形成行动策略5、实施与检验行动策略6、公开

实践者的知识

九、如何保障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实施?P267-268

1、对立以校为本开展教学研究的思想

2、在学校内部建

立一整套完整的决策机制3、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发

展团队的合作精神4、专业人员的支持5、加强教研员队

伍建设6、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_笔记

第一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第二章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 第三章国家课程标准 第四章新课程的学习方式 第五章新课程的评价 第六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七章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 第八章校本课程开发 第九章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第十章教师专业发展 第十一章课程改革实践与反思 第十二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新中国以来八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 二、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 P5 三、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 P5 ?全球化 ?信息化 ?个性化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P7 ?课程目标上,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课程内容上,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课程实施上,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课程管理上,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五、新课程的核心内容 (一)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P7 ?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以邓小平“···” 和江泽民“···”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目标 P8 思想品德,法律意识,三观,智力,技能,身心,四有新人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P8 ?改变课程功能 ?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密切课程内容和时代生活的联系 ?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善评价考试制度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三)课程结构的重建 P9 ?综合性:将综合实践活动设为必修课,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和整合 ?均衡性:各科课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 ?选择性:增加选修科目 (四)国家课程标准 形式:教学大纲 这次课程改革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心得 教师:陈亚琴 4月21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我深受体会,从此让我明白: 首先,加强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这是一个认识问题,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认识如果落后于新课程改革思想理念,那么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一切都是空谈。什么是新课程改革?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人都是满头雾水,到底什么是新课改谁也说不出一个头道来,综合各种对新课改的释义也只能归纳出一个模糊的概念即:通过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使教育教学真正进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它讲究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众所周知某种教育方式的确立是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制约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许适合当时的经济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越来越短,面对这些新情况,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有其不适应的地方。过去的教学是有许多弊病的。如强调共性,忽视个性,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我们现在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地进行反思与总结,而不是被动的应试,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培养人的,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的。因此,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其次,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印度哲学家奥修有一句名言:“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脚之所以能忘记,恰恰说明鞋之合脚;如果鞋不合脚,脚就会被时时记住。同样,当学生在一种适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作者: ————————————————————————————————日期: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改革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开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问题。如何评价2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需要对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科学的研究。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成长发生作用的滞后效应,现在就要对改革开放后的基础教育做出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似乎为时尚早,也许再过十年才是恰当的时机。因此,在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或其某一方面做出批判和否定的评价时必须慎之又慎,盲目的轻率的否定于改革和发展不利,而针对现实的具体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才是正确的态度。当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处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前瞻性?这是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足够的准备。从战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前瞻性有充分的认识,改革就有可能成为一相情愿或纸上谈兵,或大起大落导致最终失败。学校课程是培养和造就未来人才的蓝图,它涉及人的培养和发展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层次、不同规格,涉及教育系统工程的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理想的课程要转化成为实践的课程,需要理论工作者、行政管理工作者和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要防止课程改革走入急躁的、急于求成的误区,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实践证明,试图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课程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简单地把当前和未来的课程发展按改良或改革来做观念和现实上的区分是不恰当的,只能引起人们对课程改革认识的混乱和误解。以上述指导思想来思考与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问题和趋势,也许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一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课程。这就要求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这里至少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第一对关系是学生发展与学科体系、社会需求的关系,即儿童与知识、社会的关系。这三者的关系是动态平衡的关系。以学生发展为本决不是以儿童为中心。学生发展离不开学科体系的教学,同时,学生发展既是根据社会需求又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需求服务。当前,以学生发展为本主要是针对学科本位论而提出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 理念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学习材料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 1、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意味着: ⑴关注每一位学生。 ⑵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⑶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 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⑵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⑹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⑴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⑵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⑶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⑷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4、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性;主要内容有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 5、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是什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强调学生是能动实践的主体。“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未来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这种趋势将使学习者有更多机会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甚至学生可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程序,充分激发出学习主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统一的课程。提高人的创新能力,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又承认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开发和发展。 (二)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的社会化、生活化和能力化,加强实践性,由“双基”到“四基”) 在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课程十分注重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和自然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改变理论脱离实际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仅仅坚持“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与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基本能力,如求知的能力、共处的能力、在应变中做事的能力、做人的能力和基本观念态度以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挑战。这就意味着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不仅要巩固现有的教育基础,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还要进一步加深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发展型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加强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 道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学校课程中更好地体现并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是未来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道德教育绝不只是政治思想品德课的责任,而是各科教学和活动都应承担的责任;不仅要重视正式课程的作用,也要重视非正式课程即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局面。 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我们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如何让科学技术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就需要人文学科的指引。我国学校课程中数理学科比例大、人文学静分量偏低,如何平衡科学技术课程与人文学科课程是我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加强课程综合化 综合化课程既是为了避免增设新学科造成学生课业负担,也是学生认识和把握科学知识基础的需要。学生在学习综合化课程中不仅可以初步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而且可以养成综合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创新的品质。一般说来,年级越低,综合的程度越高,特别是科学教育科目应该适当加以综合。 (五)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 小学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层次性,也即个性。课程的个性化实际上就是因材施教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教育中的普遍运用,为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提供了技术支持。 个性化的课程必然带来多样化的课程,多样化的课程是我国未来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但并不是说不要统一性,多样化是统一性前提下的多样化,它是与特色化、层次性、可选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摘要:本文试图从教育课程、现实问题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旋涡的中心,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教育界内外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当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定以及高考制度和方式的改革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

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估计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困难性?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认真的准备。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困难性有充分的准备,改革可能最终成为纸上谈兵,或走弯路乃至最终失败。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到人的培养和发展的事业,是牵涉到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共同完成的任务,这就规定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广泛性、艰巨性和持久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那种过于依赖行政力量的干预的作法,将使课程改革可能再次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从而难以走出那种急进的、急躁的、急于求成的改革误区。国内外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企图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来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也许会使我们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7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课程。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基础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使课程领域重新出现了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潮流。国际教育界早在70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 §1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 一、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5、形成新的课程评价观念6、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和适应性。 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适应地区间、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 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规划设计、课时安排、课程内容)。 三、新课程改革在下面要有所突破: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采取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结构3、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结构4、高中采取分科课程为主5、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四、课程决策的方针和改革的支持系统:1、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2、坚持先立后破的方针3、建立强有立的支持系统。 §2 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依据:1、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3、跨越认知神经学科和教育学科之间的鸿沟。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1、信息素养2、统整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课程观)3、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结合4、家庭学校社会搭建了素质教育的平台。 §3 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理念:1、注重基础学力提高2、信息素养3、创新与开放思维4、价值观与道德教育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启示:1、课程目标的制订,强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价值观与精神、道德的发展2、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方面,关注学生的经验,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3、课程管理上采用灵活多样的体制。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 §4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一、课程类型的价值厘定:1、学科课程、经验课程2、分科课程、综合课程3、传授性课程、研究性课程4、选修课程、必修课程5、隐性课程、显现课程6、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二、课程结构的表现形式:数量化方式、描述性方式、应用性方式。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现状分析:1、学科课程、必修课程占主要,经验课程、选修课程少2、各具体学科之间的比重失衡3、课程内容一直为难、繁、偏、旧困扰。 四、对原有的课程结构的调整: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类型结构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3、构建完善优化课程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然而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应试教育”这一浪潮的冲击,使我们的老师为学生所布置的作业单调、枯燥、重复、量多而脱离生活实际,这不仅违背了当前提倡的教学理念,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使学生身陷苦海而难以自拔。但是,家庭作业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美国学者哈里斯.库帕指出:家庭作业显然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具有直接的作用;其次,能提高学习技能,改善学生对学校的态度,让学生明白学习是没有地点限制的;此外,能培养独立性和责任心,具有非智力因素的好处;最后,可以使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过程。崔峦同志在《大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一文中也指出:语文是最开放的、最容易和社会发生联系的学科。我们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使其成为一弘活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上,也应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把相关的知识向课外迁移、派生。 新课改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发展空间;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摒弃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但在现实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影响和考试改革的滞后,目前“题海战术”仍然盛行。学生的课外时间几乎全部被作业占领,而且学生作业的设计简单机械,注重死记硬背,注重重复和模仿,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却被忽视了,学生的特长得不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得不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 论文

浅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当我们迎来21世纪的曙光时,意味着新的征程的开始。新的世纪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在20世纪末我国领导人敏锐地观察到先前的教育体制不能适应我国的教育事业,不能更好地培养中国新一代的接班人。因此,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的初衷,于200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概况与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1年开始实施以来,经历了准备、启动、推进、总结、调整等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并取得了成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党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课程改革从总体上已由试验阶段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六项改革目标正在逐步实现。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义务教育新课程已经在小学和初中初始年级全面实施,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力度也在进一步加大。在改革中教师们注意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沟通是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留有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创设对学生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破单一的集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在教学中尽量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调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情况去发现知识,经历知识发展的过程,并对其进行内化,适当的时候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以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

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 新课改要改什么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心得体会

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研究心得体会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心得体会 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这场变革中的我们在不断地学习新课程,尝试着正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期望能更好的应用于教学实践,进而为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尽自己的微薄之力。XX年11月本人参加了区进修举办的干训学习,对基础课程改革研究进行了专门的培训。现把自己的一些体会、认识、收获总结如下。 首先,新课程标准出台后,教材也做了很大的修改,教材体系打乱了,熟悉的内容不见了,造成许多的不适应,教师因此对课程改革产生了抵触情绪,在这次培训中我听到一句话“你们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深受启发,对啊,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死的,但作为教师的人是活的。所以,一名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拓展到无限的生活当中去。 其次,新课标下的老师更多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成功的一堂课,或者说成功的一次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有效的、和谐的交流与沟通。新课标下的老师成功的转换了自身的角色,教师更多的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他们学会了蹲下身来欣赏学生,他们尊重学生内在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顺应学生的天性,,保护学生的自尊,相信学生的能力,满足学生的自我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不管对错不以给出批评,更多的是赞扬和默许,错误的观念让学生在探究和学习中加以改正。新课程下的老师,充分的认识到,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教师不再只是简单的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试和重组。 沃德曾说过“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在每一次听课过程中我都深深的体会到了新课程下的老师们都在努力的让学生去学习知识,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每一位学生更好的发展,他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论文 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理论认识的综述 学院:教育学院 年级:2006级2班 姓名:李晓阳 学号:222006305211063 指导老师:范蔚教授

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理论认识的综述 (李晓阳 222006305211063) 【摘要】自2001年我国教育部启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已经经历了近八个年头。在这期间,社会各界对新课改给予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从政府官员到学生家长,从专家学者到普通教育工作者纷纷献言献策,或总结经验,或积极探索,或针砭时弊,或解读政策。下面,我将就一些近年来关于对新课改的理论认识进行总结概括,希望对现行的课改有所裨益。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综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部于2001年启动的一项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改革,2004年9月,引人注目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首先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个省(自治区)启动。从2006年秋开始,安徽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省份增加到10个。这些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全面铺开。本次课改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是史无前例的,因此被一些人称作是一场“革命”。既然是一场“革命”,那就要有大动作,要有新气象,要与旧传统泾渭分明。 以下,我将就新课改的原因、目标、特点、具体教学方法现存问题及新的探究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原因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现阶段,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教育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以我国的基础教育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而为培养“四有”新人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强我国在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破坏,还表现在由于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长期压抑,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削弱甚或消失。因此,本着“人的发展”的理念,当前世界各国普遍进行着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就我国而言,课改历经了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学校课程中应试教育仍然势力强大,传统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并未得以根本性扭转,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以落实,与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极不适应。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潜意识中,并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平性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全面发展,还学生以自由,与体现主体性思想不谋而合;公开性或开放性原则与教育的不断变化相,追求终身发展理念异同工;公正性原则与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让全体学生有所发展的观念殊途同归。基础课程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育改革的必要之举,而且是教育改革制度化、改革行为合法化、增强改革成果有效性、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政策介入教育实践问题的重大尝试。同时,对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评价标准、师生关系等方面做出了相应调整,张显出课程改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计划范文

一、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生为本、以师为魂”,坚持“自主创新”,启动并实施以“百堂新课改探索课”、“百项特色校本教研活动”为重要载体的“携手行动计划”,注重聚焦课堂,重视常态课建设、课程建设、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充分发挥课程改革的积极效应,合力打造上虞课改品牌,积极推进我市课改健康发展。 二、工作任务 一类培训、二次评比、三项研究、四大建设。 1、一类培训 做好面向教师的学科培训,面向教研组长的主题教研培训。 2、二次评比 以“科学地教、有效地学”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在上下半年分二期开展“xx市中小学百堂新课改探索课评比活动”。 坚持“以校为本以效为本”的教研理念,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百项特色校本教研评比活动” 3、三项研究 认真做好对课改实验的调查研究工作。对全市不同层面学校课改实验进展工作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和评估,及时总结、培育和推广成功经验;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并提出整改措施。 课堂教学策略和基本规范的研究。通过案例分析、探索课评选的方式,对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样式进行探讨,为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提供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继续开展对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研究,探索全面提高教师“常态课”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 4、四大建设 课程建设。合理应用好地方专题课程教材,着力完善教材建设。有效地引导学校合理地进行校本课程建设。 制度建设。重点是推进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通过“推进校本教研”主题征文、主题论坛等活动,推行10大措施做实校本教研,改变教研和培训的工作方式,以朴实的方式扎实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队伍建设。通过培育、挖掘、宣传等方式,及时总结推广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提高上虞教育在xx市乃至xx省的影响力。 资源建设。合理规划,积极组织开发对教师有实际价值的课程资源,加强“课改在线”网站建设和利用,高质量地编印。探索和研究促进城乡课改和谐发展的有效策略。 三、工作安排 一月中小学第三届师徒结对满师及第四届师徒结对启动仪式 二月 xx年通讯员工作会议 三月分段进行新课程主题式调研; 四月省06规划课题部分成果共享 五月“科学地教有效地学”——中、小学新课程各学科探索课评比 六月“推进校本教研”主题征文 七月“推进校本教研”主题论坛 八月“网上教研”的工作规律和模式探索 九月有效备课行动研究——各学科利用学区学科教研基地开展 十月“科学地教有效地学”——中、小学新课程各学科探索课评比 十一月百项特色校本教研评比活动 十二月有效的学生评价探索——中、小学各学科评价研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学习材料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 1、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意味着:⑴关注每一位学生。 ⑵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⑶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 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⑵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⑹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⑴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⑵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⑶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⑷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4、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性;主要内容有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 5、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是什么?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6、新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 ⑴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标的各个部分,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 ⑵突破学科中心。努力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⑶改善学习方式。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弓I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⑷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 ⑸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新课标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标准的刻画,同时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面对实现目标的手段和过程,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从而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课程结构 3.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4.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5.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l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次课程改革,全面地考虑到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等因素,明确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素质教育基本理论。在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评价、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改革,这一系列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新的要求将促使教师素质不断提高。 从我国的教育实际看,这次课程改革对教师素养提出了以下一些新的要求: (一)更新对课程的认识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基本的问题就是 要使教师对课程有新的认识。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又具有多重涵义的术语,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由于人们关注课程问题的视角不同,对课程的观点、看法也就不同。长期以来,我国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把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强调学科知识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的《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以及较多的教育学教材认为,课程即学科,或者指学生学习的全部学科———广义的课程,或者指某一门学科———狭义的课程[1]。在师范院校中,由于理论的限制,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也往往局限于“课程即教学科目的总和”,致使多数中小学教师对课程认识的视野狭窄、封闭。1997年北京市为制定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改革方案,进行了有关课程观方面的调查,从回收的791份学科教师有关课程观的有效问 卷看,持学科知识为本课程观的约80%。[2]将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的观点,往往强调学校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体系,关注教学科目,这容易忽视学生的心智发展、情感陶冶、个性培养,忽视校园文化环境、课外、校外实践活动等一些对学生成长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不利于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要寻找更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育,对课程的认识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 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 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些课程改革的目标,强调课程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价值,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突出课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它要求教师们更新对课程的认识,把课程看作是学校为达到教育目标而实施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学生在学校里所获得的所有经验。在教育教学中,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