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

(2019年版)

一、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十二指肠溃疡伴有出血(ICD-10:K26. 000),急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ICD-10:K26.001),慢性十二指肠溃疡伴有出血(ICD-10:K26.400),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出血(ICD-10:K26.4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亚太地区工作组关于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共识意见:2018年更新》(Gut,2018,67(10):1757-176 8.);《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5年,南昌)》(中华消化杂志,2015,35(12):793-798.)。

1.慢性、周期性、规律性上腹疼痛。

2.有呕血和(或)黑便。

3.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亚太地区工作组关于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共识意见:2018年更新》(Gut,2018,67(10):1757-176 8.);《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5年,南昌)》(中华消化杂志,2015,35(12):793-798.)。

1.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2.选择各种止血及抗溃疡药物治疗。

3.本临床路径治疗方案不包括介入或手术止血等治疗措施。

(四)标准住院日为7~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K26.000/K26.001/K26.400/K 26.401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疾病编码。

2.已经通过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患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

(3)X线胸片、心电图、腹部超声。

(4)胃镜检查。

(5)营养筛查与评估: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腹部CT(增强)。

(2)超声内镜

(3)幽门螺杆菌检测。

(七)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

1.建立快速静脉通道,补充晶体液(生理盐水、葡萄糖、等渗液),出血量较大的患者可适当补充胶体液(血浆、血浆代用品)。

2.必要时置入胃管、心电监护。

3.下列患者应考虑输血治疗

(1)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收缩压降低≥30mmHg。

(2)血红蛋白<80g/L,高龄、有基础心脑血管疾病者输血指征可适当放宽。

(3)心率>120次/分。

4.抑酸药物

(1)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最重要的治疗药物,有利于止血和预防出血。

(2)H2受体拮抗剂(H2RA)类药物仅用于出血量不大,病情稳定的患者。

(3)必要时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静脉输入。

5. 营养治疗药物:有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的患者,入院24~48小时内尽早启动肠内营养。肠内营养不能达到目标量60%时,可选全合一的方式实施肠外营养。

6.内镜检查和治疗

(1)内镜止血起效迅速,效果确切,是首选治疗。推荐用于Forrest 分级Ⅰa至Ⅱb的溃疡出血。常用的内镜止血方法包括药物注射、热凝止血和机械止血3种方法。

(2)经过积极初始治疗72小时仍有活动性出血者,根据病情复查胃镜,必要时转入其他相应路径。

(3)积极纠正循环衰竭,为内镜检查创造条件,检查过程中应酌情监测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7.住院期间止血后处理

(1)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2)血止后24~48小时可逐步恢复进食。

8.出院后处理

(1)所有患者服用标准剂量PPI达6~8周,或H2受体拮抗剂8周。

(2)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须完成标准方案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10~14天)。

(3)黏膜保护。

(4)门诊随访,鼓励改变生活方式,戒烟酒,健康饮食。

(八)出院标准

1.活动性出血已止。

2.已经开始进食,营养摄入状况改善或营养状态稳定,一般情况良好。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根据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出血量、生命体征和血红蛋白变化情况估计病情严重程度。对于生命体征不稳定、休克、意识障碍、血红蛋白降至80g/L以下的高危患者,应转其他路径。

2.需要药物以外的其他治疗方式,如介入或手术治疗者应转相应路径。

3.因消化道出血而诱发其他系统病变,例如吸入性肺炎、肾功能衰竭、缺血性心脏病等,建议进入相关疾病的临床路径。

4.收治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医院应具备:设施完备的内镜室和有经验的内镜医师;可提供24小时服务的血库;掌握中心静脉插管和气管插管技术的急救人员。

二、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患者(ICD-10:K26.000/K26.001/K26.400/ K26.40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护理体会(1)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护理体会(1) 【摘要】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是指那种引起明显出血症状的大出血而言,即表现为大量呕血或柏油样粪便,血红蛋白值明显下降,以致出现休克前期症状或很快陷入休克状态。目的讨论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配合外科手术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可以使患者体液平衡,预防并发症的出现,调理患者饮食可以帮助恢复健康。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护理 一概述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是指那种引起明显出血症状的大出血而言,即表现为大量呕血或柏油样粪便,血红蛋白值明显下降,以致出现休克前期症状或很快陷入休克状态。因此,不包括那些小量出血或在检查粪便时发现有隐血的情况。约5%~10%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用非手术治疗不能止血,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是溃疡侵蚀基底血管破裂的结果,大多为中等动脉出血。大出血的溃疡一般位于胃小弯或十二指肠后壁。大出血后因血容量减少、血压降低、血流变缓、血管破裂处血凝块形成等原因可使出血自行停止,但由于溃疡病灶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的接触以及胃肠的不断蠕动,仍有可能再次出血。 二护理评估

1.健康史病人既往有典型溃疡病史,出血前可有饮食失调、劳累或精神紧张、受寒等诱因。评估病人呕血、便血的量及时间,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及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比容变化,根据临床表现估计失血程度。 2.临床表现主要症状是急性大呕血或黑粪,但多数病人仅有柏油样黑粪。迅猛而大量的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也可以出现色泽较鲜红的黑粪。呕血前病人常有恶心。便血前突感便意,便血时病人感到乏力、身软、双眼发黑、心慌,甚至在排便时或排便后发生晕厥。 一般说来,当失血量短期内超过400ml时,可出现面色苍白、口渴、脉搏快速有力、血压正常或略偏高的循环代偿现象;但当失血量超过800ml时,可出现明显的休克表现:神情紧张、烦躁或淡漠、出冷汗、脉搏细速、呼吸浅促、血压降低等。腹部无明显体征,可能有轻度腹胀,上腹部相当于溃疡所在部位有轻度压痛,肠鸣音增多。 3.辅助检查大量出血后,血红蛋白值、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比容均下降。但在早期,由于血液浓缩,可能下降不明显。因此,需短期反复测定,可以见到进行性的下降。 必要时行胃十二指肠纤维内镜、X线钡餐等检查,这些检查不仅可以确定病因和出血的部位、指导选择手术方式,而且部分病人也可同时获得止血治疗。 4.治疗原则非手术治疗原则:止血、补充血容量

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临床路径

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临床路径 一、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ICD-10 :K26.0/K26. 4)。 (二)诊断依据。根据国际共识会议组对于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共识意见(Ann Intern Med,2010,152(2):101-113. 胃肠病学杂志译文,2010,15(6):348–52)、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2009年杭州)(《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 1. 慢性、周期性、规律性上腹疼痛。 2. 有呕血和/或黑便。 3. 胃镜或GI 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此次出血考虑为本病且仅需药物治疗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国际共识会议组对于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共识意见(Ann Intern Med,2010,152(2):101 –113.胃肠病学杂志译文,2010,15(6):348-52)、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2009年杭州)(《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 1. 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2. 选择各种止血药物及抗溃疡药物治疗。 3. 本临床路径治疗方案不包括内镜止血、介入或手术止血等治疗措施。 (四)标准住院日为7 –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符合ICD-10 :K26.0/K26.4 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疾病编码。 2. 已经通过胃镜或GI 检查、或临床表现考虑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仅用药物治疗的患者。 3.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 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生化全套(含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血脂)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 (3)胸片、心电图、腹部超声; 2. 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血型(需要输血备血时),腹部CT(增强); (2)胃镜及相关病理检查。 (3)超声胃镜; (4)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七)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 1. 建立快速静脉通道,补充晶体液(生理盐水、葡萄糖等渗液),出血量较大的患者可适当补充胶体液(血浆、血浆代用品)。 2. 必要时置入胃管、心电监护。 3. 下列患者应考虑输血治疗: (1)收缩压<90mmHg ,或较基础收缩压降低≥30mmH;g

胃痛临床路径总结分析(2014)

胃脘痛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分析总结 一、胃脘痛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情况统计分析 胃脘痛(慢性胃炎)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我科继续开展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期间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102例,完成98例,平均住院日8.9天/人次,平均住院费用2784.34院/人次,患者满意度达100%。完成临床路径的98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中药饮片使用率100%,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98.1%,特色疗法使用率96.7%,辨证施治率100%。 完成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的98例患者中,脾胃湿热证53例,肝胃不和证19例,脾胃虚弱(寒)证11例,胃阴不足证8例,寒热错杂证5例,胃络瘀阻证2例。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98例(100%),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46例(46.94%),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74例(75.51%),针灸治疗25例(25.51%),中药热奄包治疗87例(88.78%),内科基础治疗84例(85.71%),其他疗法26例(26.53%)。 二、胃脘痛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情况疗效评价分析 (一)总体效果评价 完成临床路径的98例患者中,症状改善93例(94.9%),体征改善93例(94.9%);临床痊愈41例(41.84%),好转52例(53.06%)。临床痊愈及好转占病例总数的94.9%。 (二)疗效评价

1.评价标准 (1)对症状体征的评价 包括对胃脘痛病主要症状上腹部疼痛,腹胀,早饱,食欲减低,饮食减少,或伴有烧心泛酸等的评价。 (2)对胃镜下及镜检所见进行评价 采用2003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疾病专业委员会在大连制定的标准及《中药新药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进行评价。 (3)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预后的评价 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病残程度。 2.疗效分析 采用以上评价标准和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主要疗效点为:以症状改善为近期主要评价指标;以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预后为评价指标。本治疗方案的疗效分析如下: (1)改善症状 98例患者主症改善93例(94.9%);次症改善87例(88.78%),未改善5例(5.1%)。 98例患者改善的主症中,上腹部疼痛改善93例,腹胀改善87例,食欲减低改善88例。 (2)改善胃粘膜病变程度 因大多数患者症状好转后不再接受胃镜检查,故对胃粘膜病变的评价困难。 (3)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18.消化性溃疡临床路径

消化性溃疡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消化性溃疡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或消化性溃疡伴出血(ICD–10:K25–K27)。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反复腹痛、恶心、呕吐,尤其是发现消化道出血或原因不明的进行性贫血的患儿,应当作进一步检查。 2.体征:腹部扪及剑突下压痛或脐周痛觉过敏,并发穿孔可伴腹膜炎体征。 3.实验室检查:胃镜检查;消化道钡餐造影;幽门螺杆菌(Hp)检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一般治疗,饮食指导。 2.药物治疗: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抗Hp治疗。 3.合并出血根据出血量可补液或输血支持。 (四)标准住院日为4–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25–K27消化性溃疡或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大便隐血; (2)肝肾功能、血型、输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 (3)Hp感染相关检测; (4)内窥镜或消化道钡餐造影。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腹部B超、平片或CT等。 (七)选择用药。 1.抑酸药:如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 2.止血药。 3.胃黏膜保护剂:如铋剂、硫糖铝等。 4.抗Hp治疗:PPI加两种抗生素首选。 (八)出院标准。 1.无活动性出血,大便隐血阴性,血色素稳定。 2.腹痛、呕吐等临床症状缓解。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溃疡大出血,合并出血性休克。 2.需内镜下止血或外科干预。

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消化性溃疡指胃肠黏膜被胃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过粘膜肌层的组织损伤。溃疡可发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其中以胃及十二指肠最为常见,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其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基本相似,明确诊断主要靠胃镜检查。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类似,是由于肠黏膜被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过粘膜肌层的组织损伤,多见于青壮年,主要依靠胃镜其明确诊。 西医学 名: 十二指肠溃疡 所属科 室: 内科 - 消化内科 发病部 位: 十二指肠 主要症状:上腹痛及上腹不适,消化不良 主要病因:吸烟,生活及饮食不规律, 精神心理因素 多发群 体: 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多见于青壮年 传染性:无传染性 目录

展开 疾病介绍 十二指肠溃疡是我国人群中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作为消化性溃疡中的常见类型,其地理分布大致有北方向南方升高趋势,且好发于气候变化较大的冬春两季。此外,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可能与吸烟、生活及饮食不规律、工作及外界压力以及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开始呈下降趋势,然而其仍属消化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溃疡的发生主要与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损害因素和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平衡有关。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非甾体抗炎药(NSAID)、胃酸分泌异常是引起溃疡的常见病因。典型的溃疡疼痛具有长期性、周期性和节律性的特点。其中,典型的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95%),最常见在距幽门3cm以内(90%),以前壁居多,其次为后壁、下壁、上壁。 发病原因 胃腔内,胃酸和胃蛋白酶是胃液中重要的消化物质。胃酸为强酸性物质,具有较强的侵蚀性;胃蛋白酶具有水解蛋白质的作用,可破坏胃壁上的蛋白质,然而,在这些侵蚀因素的存在下,胃肠道仍能抵抗而维持黏膜的完整性及自身的功能,其主要是因为胃、十二指肠黏膜还具有一系列防御和修复机制。我们将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有害侵蚀性称之为损伤机制,而将胃肠道自身具有的防御和修复机制称之为保护机制。目前认为,正常人的胃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机制,足以抵抗胃酸及胃蛋白酶的侵蚀。但是,当某些因素损害了保护机制中的某个环节就可能发生胃酸及蛋白酶侵蚀自身黏膜而导致溃疡的形成。当过度胃酸分泌远远超过黏膜的防御和修复作用也可能导致溃疡发生。近年的研究已经表明,幽门螺杆菌和非甾体抗炎药是损害胃肠保护机制导致溃疡发病的最常见病因,胃酸在溃疡形成中起关键作用。此外,药物,应激,激素也可导致溃疡的产生,各种心理因素及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可诱发溃疡的出现。[1][2] 病理生理 典型的溃疡底部活动期常分为四层:第一层急性炎性渗出物,由坏死的细胞、组织碎片和纤维蛋白样物质组成;第二层为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非特异性细胞浸润所组成;第三层为肉芽组织层,含有增生的毛细血管、炎症细胞和结缔组织的各种成分;第四层为纤维样或瘢痕组织层,可扩张到肌层,甚至达浆膜层。由于内镜下活检取材只能达黏膜层或黏膜下层,通常不能观察到典型的溃疡的四层结构,其病理组织上主要表现为黏膜层

十二指肠溃疡血临床路径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ICD-10:K26.001/K2 6.4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共识会议组对于非静脉曲张上消化出血治疗共识意见(Ann Intern Med,2010,152(2):101-113.胃肠病学杂志译文,2010,15(6):348–52)、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2009年杭州)(《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 1.慢性、周期性、规律性上腹疼痛。 2.有呕血和/或黑便。 3.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且仅需药物治疗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国际共识会议组对于非静脉曲张上消化出血治疗共识意见(Ann Intern Med,2010,152(2):101–113.胃肠病学杂志译文,2010,15(6):348-52)、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2009年杭州)(《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 1.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2.选择各种止血药物及抗溃疡药物治疗。 3.本临床路径治疗方案不包括内镜止血、介入或手术止血等治疗措施。 (四)标准住院日为7–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K26.001/K26.401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疾病编码。 2.已经通过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仅用药物治疗的患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 (3)胸片、心电图、腹部超声; (4)胃镜检查。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 疾病概述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是因为溃疡基底部血管被侵蚀破裂所引起。多数为动脉出血。约20%-30%的溃疡病病人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其临床表现取决于失血的量和速度。少量反复出血,表现为贫血,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出血量稍多(50-80ml)临床可出现柏油样便;大出血是指有明显胃肠道出血症状,即大量呕血和便血,血红蛋白降低,血压下降甚或出现休克者。引起大出血的溃疡病源,一般都位于胃小弯或十二指肠球部后壁。约5%-20%的大出血病例需手术治疗。 临床表现 1.呕血或柏油样便,或两者同时出现。 2.短期内出血>400ml,可有循环系统代偿现象;出血量〉800ml,即可出现休克。 3.上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 诊断依据 1.有典型溃疡病史(10%-15%的病人可无); 2.呕血或柏油样便; 3.有回流代偿或休克表现; 4.上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 5.胃镜检查可发现出血源; 6.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有时可见造影剂从溃疡出血点处溢入消化道。 治疗原则 1.禁食,胃肠减压。 2.输血,输液。 3.应用止血剂。 4.手术治疗指征:有经非手术治疗24-48小时症状未改善或恶化;出血速度快,发生休克者(经6-8小时输血600-800ml,血压不能维持,红细胞压积急剧下降;反复多次出血者;疑有癌变者;年龄45岁以上,或有动脉硬化者。手术方式有包括溃疡在内的胃大部切除术;

若溃疡切除困难,可行Bancroft手术,但须用丝线结扎出血点。用药原则 1.出血量不多,可应用基本止血,制酸和抗炎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输血。 2.出血量大,以静脉应用止血药为主,包括新特药物,输血以纠正失血,防止并发症。 3.术后病人加强支援疗法(包括特需药物)和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急救护理 一、一般护理 1.休息与体位活动性大出血时,绝对卧床休息,病人取平卧位,下肢略抬高30度, 以保证脑部供血。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造成窒息,必 要时用负压吸引器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血液或呕吐物,及时给予吸氧。 2.基础护理帮助病人完成个人日常活动,如进食、口腔清洁、皮肤清洁、排泄等。 3.饮食护理对少量出血、无呕吐、临床且无明显活动出血者,科选择无刺激性德温 凉、清淡流质饮食;活动性出血时,应严格禁食。 4.安全防范当有活动性出血时,病人应由护士或家属陪同入厕或暂时改为床上排 泄。 二、心理护理 病人出现黑便、呕血会产生恐惧心理,护士应尽快消除血迹、污物,关心安慰体贴病人的疾苦,让其安静卧床,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并向其说明安静和休 息有利于止血,帮助其消除焦虑、紧张、恐惧心理。 三、病情观察 观察呕吐物、黑粪的量、性质、次数;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等。估计出血量及速度;观察病人的全身症状,有无头昏、口渴、乏力、心悸等症状;观察静脉充血情况,肢体温度,皮肤和指甲的色泽;每小时的尿量,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记录。 四.用药护理 迅速建立两条有效的静脉通道,配合医生迅速、准确地实施输血、输液、各种止血治疗及用药等抢救措施。应用大号针头输液,或备好大号针头,以备输血应用。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 一、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ICD-10:K26.001/K26.4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等。 1.慢性、周期性、规律性上腹疼痛。 2.有呕血和/或黑便。 3.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且仅需药物治疗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449–52)、《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12年版)》等。 1.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2.选择各种止血药物及抗溃疡药物治疗。 3.本临床路径治疗方案不包括内镜止血、介入或手术止血等治疗措施。 (四)标准住院日为7–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K26.001/K26.401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疾病编码。 2.已经通过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仅用药物治疗的患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 (3)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腹部超声;

新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精)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K25.7/K26.7/K27.7)(无并发症患者)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7天 时间住院第1天 主□完成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按要求完成病历书写 要□评估有无急性并发症(如大出血、穿孔、梗阻等) 诊□查血淀粉酶除外胰腺炎 疗□安排完善常规检查 工口签署患者授权委托书和医患沟通知情同意书 作 长期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软食 重□抑酸治疗:

口生理盐水100ml+泮托拉唑针40mg Q12h, 点口生理盐水100ml+埃索美拉唑针40mg Q12h, 口生理盐水100ml+法莫替丁针20mg Q12h, 医□补液治疗 临时医嘱: 嘱必需完成: □血、尿、大便常规+潜血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乙型肝炎筛查 □心电图、胸片 酌情完成: 口血淀粉酶、肿瘤标记物筛查,腹部超声、立位腹平片、X线钡餐、上腹部CT或MRI 主要□协助患者及家属办理入院手续 护理□入院宣教 工作□静脉抽血

病情□无□有,原因: 变异1 记录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K25.7/K26.7/K27.7)(无并发症患者)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7天 时间住院第2—3天 □上级医师查房 □明确下一步诊疗计划 主□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要□做好行X线钡餐检查和/或胃镜检查准备 诊□对患者进行有关溃疡病和行胃镜检查的宣教

疗□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签署胃镜检查同意书 工□行胃镜检查,明确有无溃疡,溃疡部位、大小、形态等,根据检查情况决定行组织活检 作□观察有无胃镜检查后并发症(如穿孔、出血等) □无痛内镜术中需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要在内镜室观察至清醒,并经麻醉医师同意后返回病房。 □予以标准药物治疗(参见标准药物治疗方案) □或行X线钡餐检查 □行14C-呼气试验 长期医嘱: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软食 重口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不伴Hp感染者 点口生理盐水100ml+泮托拉唑针40mg Q12h 口生理盐水100ml+埃索美拉唑针40mg Q12h 医口PPI标准剂量 po Bid 口胶体次枸橼酸铋 0.24 po Bid 口铝碳酸镁 1.0 po Bid 口康复新 10ml po Tid 嘱□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伴Hp感染者,行根除Hp治疗,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口阿莫西林 1.0 po Bid 口克拉霉素 0.25 po Bid 口替硝唑 0.5 po Bid 口呋喃唑酮 0.2 po Bid 口左氧氟沙星 0.2 po Bid 口胶体次枸橼酸铋 0.24 po Bid 口铝碳酸镁 1.0 po Bid □补液治疗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 …… [概述]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是因为溃疡基底部血管被侵蚀破裂所引起。多数为动脉出血。约20% ̄30%的溃疡病病人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其临床表现取决于失血的量和速度。少量反复出血,表现为贫血,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出血量稍多(50 ̄80mk)临床可出现柏油样便;大出血是指有明显胃肠道出血症状,即大量呕血和便血,血红蛋白降低,血压下降甚或出现休克者。引起大出血的溃疡病源,一般都位于胃小弯或十二指肠球部后壁。约5% ̄20%的大出血病例需手术治疗。 [症状体症] 1.呕血或柏油样便,或两者同时出现。 2.短期内出血〉400mk,可有循环系统代偿现象;出血量〉800mk,即可出现休克。 3.上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 [诊断依据] 1.有典型溃疡病史(10% ̄15%的病人可无); 2.呕血或柏油样便; 3.有回圈代偿或休克表现; 4.上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

5.胃镜检查可发现出血源; 6.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有时可见造影剂从溃疡出血点处溢入消化道。 [治疗原则] 1.禁食,胃肠减压。 2.输血,输液。 3.应用止血剂。 4.手术治疗指征: 有经非手术治疗24~48小时症状未改善或恶化;出血速度快,发生休克者(经6~8小时输血600~800mk,血压不能维持,红细胞压积急剧下降;反复多次出血者;疑有癌变者;年龄45岁以上,或有动脉硬化者。手术方式有包括溃疡在内的胃大部切除术;若溃疡切除困难,可行Bancroft手术,但须用丝线结扎出血点。 [疗效评价] 治愈:经治疗后出血停止,无并发症。 [专家提示] 临术上,约10%-15%的溃疡大出血病人,既往无溃疡病史,诊断较为困难,应与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以及胆道出血,应激性溃疡出血和胃癌出血等作鉴别。溃疡病大出血,绝大多数经内科治疗可止血,仅5% ̄20%的病人需手术。手术时要作胃十二指肠的全面检查,注意复合溃疡或多发溃疡的

消化内科临床路径

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轻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轻症急性胰腺炎(ICD-10:K85.001/K85.101 /K85.201/K85.301/K85.801/K85.802/K85.9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消化病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临床表现:急性、持续性腹痛(偶无腹痛)。 2.实验室检查: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正常值上限3倍。 3.辅助检查:影像学提示胰腺有或无形态学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消化病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内科治疗: (1)监护、禁食、胃肠减压;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治疗;

(3)药物治疗: 抑酸治疗、抑制胰腺分泌药物、胰酶抑制剂;无感染征象的患者不建议使用抗菌药物;必要时谨慎使用镇静和镇痛药物。 2.内镜治疗:对于胆源性胰腺炎,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采用内镜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85.001/K85.101/K85.201 /K85.301/K85.801/K85.802/K85.901轻症急性胰腺炎疾病编码。 2.排除急性重症胰腺炎及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合并心、肺、肾等脏器功能损害,合并胰腺脓肿、胰腺囊肿等)。 3.排除其他急腹症:急性肠梗阻、消化性溃疡穿孔、胆石症和急性胆囊炎、肠系膜血管栓塞、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者。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 (2)肝肾功能、甘油三酯、电解质、血糖、血淀粉酶、脂肪酶、C-反应蛋白(CRP)、凝血功能; (3)血气分析; (4)心电图、腹部超声、腹部及胸部X线片。

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路径

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二)诊断依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高度疑似胃食管反流病(疾病编码ICD–10:K21)。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同级别医院近期内已查项目可自行决定是否取用): (1)血常规、便常规和潜血、尿常规; (2)肝功、肾功、血糖、血脂、血离子; (3)心电图; (4)胸片; (5)腹部彩超; (6)胃镜(检查前做乙肝、丙肝等感染性疾病筛查)。 2. 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内镜下活体组织学检查; (2)食管测压;

(3)食管24小时pH值监测和阻抗; (4)食管钡餐检查。 (七)选择用药。 1. 质子泵抑制剂。 2. 黏膜保护剂。 3. 促动力药。 (八)出院标准。 1.诊断明确,除外其他疾病。 2.反流、胸痛、腹痛等症状缓解,可应用口服药物维持治疗。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胃镜检查发现消化性溃疡、食管癌、胃癌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出径或进入相关路径。 2.拒绝接受药物维持疗法,要求内镜或手术等进一步治疗。 3.合并其他脏器严重疾病需进行相关检查及治疗,或进入相关路径。 4.患者在充分告知的情况下,拒绝配合必要的检查项目和/或治疗方案。 二、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ICD-10:K2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7天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出血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出血 病因:溃疡基底血管被侵袭导致破裂出血,大多为动脉出血。大出血的溃疡一般位于胃小弯或十二指肠后壁,因此胃溃疡出血的来源常为胃左右动脉及其分支,而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多来自胰十二指肠上动脉或胃十二指肠动脉及其分支。 病理生理: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病程是一动态过程,是胃十二指肠粘膜防御机制和损伤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溃疡病的反复发作与缓解反映了溃疡发生、发展和愈合过程的交替,这种长期反复过程破坏了胃十二指肠壁的组织结构,并被纤维瘢痕、肉芽组织和坏死组织所代替,最终穿透肌层、浆膜层形成急性穿孔(前壁)或慢性穿透性溃癌(后壁)。 治疗措施: 治疗原则是补充血容量,防治失血性休克,尽快明确出血部位并采取有效止血措施。 1.抗失血性休克治疗,补充血容量建立可靠畅通的静脉通道,快速滴注平衡盐溶液,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尿量和周围循环状况,并判断失血量指导补液和输血及血浆代用品。 2.留置鼻胃管用生理盐水冲洗胃腔,动态观察出血情况。可经胃管注入200毫升含8毫克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溶液,每4~6小时一次。 3.施行内镜下电凝、激光灼凝、注射或喷洒药物等局部止血措施。检查前必须纠正病人的低血容量状态。 4.静脉或肌注止血、制酸、生长抑素等药物。 5.约10%的病人需急症手术止血。手术指征为:①出血速度快,短期内发生休克,或较短时间内要输入较大量血液方能维持血压和血细胞比容者;②年龄在60岁以上伴动脉硬化症者自行止血机会小,对再出血耐受差,应及早手术;③近期发生过类似的大出血或合并穿孔或幽门梗阻;④纤维胃镜检查发现动脉搏动性出血,或溃疡底部血管显露再出血危险很大。急诊手术应争取在出血48小时内进行。 术前处理: ①禁饮食,胃肠减压,输液,必要时输血。 ②使用维生素K,对羧基苄胺,安络血等止血药物。 ③严密观察病情,测血压,脉搏,记尿量、呕血和便血量。 手术方法有:①包括溃疡在内的胃大部切除术。如术前未经内镜定位,术中可切开胃前壁,明确出血溃疡的部位,缝扎止血同时检查是否有其他出血性病灶。②对十二指肠后壁穿透性溃疡出血,先切开十二指肠前壁,贯穿缝扎溃疡底的出血动脉,再行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切除或幽门成形术,或作旷置溃疡的毕II式胃大部切除术外加胃十二指肠动脉、胰十二指肠上动脉结扎。③重症病人难以耐受较长手术时间者,可采用溃疡底部贯穿缝扎止血方法。 1.非手术治疗适应于一般情况好、年轻、主要脏器无病变、溃疡病史较短、症状和体征轻的空腹穿孔病人,可酌情采用胃肠减压、辅液及抗生素治疗。经非手术治疗6—8小时后病情加重则应立即改行手术治疗。对非手术治疗痊愈病人,需行胃镜检查排除胃癌,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应加用清除该菌和制酸剂治疗。 2.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两类:单纯穿孔缝合术和彻底的溃疡手术。单纯穿孔缝合术的 优点是操作简便易行,手术时间短,危险性较少,但其缺点是有2/3病人,以后因溃疡

糜烂性胃炎临床路径

糜烂性胃炎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临床诊断为:慢性胃炎(疾病编码ICD-10:K29.5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上海)》(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实用内科学》(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4版)。 1.存在反酸、嗳气、上腹饱胀和疼痛等临床症状。 2.胃镜检查提示存在胃炎或X线钡餐检查提示慢性胃炎。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慢性胃炎(疾病编码ICD-10:K29.502)。 2.胃镜下可见胃黏膜糜烂灶(平坦型或隆起型)。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为3-4日。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型、感染指标筛查(乙肝、丙肝、HIV、梅毒); (3)胃镜(活检病理学检查)或消化道钡餐检查;

(4)心电图、胸片、腹部超声。 (5)C13或C14呼气试验。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1)血淀粉酶; (2)肿瘤标志物; (3)腹部立卧位平片; (4)上腹部CT或MRI。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上海)》(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实用内科学》(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4版)。 1.一般治疗:包括调整生活方式、注意饮食、避免应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等。 2.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根除Hp药物、抑制胃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胃粘膜保护药物、促动力药、消化酶制剂等对症治疗药物。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无 (八)手术日。 无 (九)术后恢复。 无

急性胃肠炎临床路径

河南省按病种付费治疗临床路径指南 编码: 疾病名称:急性胃肠炎 适用对象:急性胃肠炎 拟行:内科治疗 住院日期:年月日 出院日期:年月_____日 预期住院天数: 3-5天 /实际住院天数:天 住院日数第一天(住院日)第二天第3-5天日期 临床评估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 评估基本生命体征 护理级别:二级 住院诊查 床位费 调温费 医疗垃圾处理费 术后基本生命体征评估 护理级别:二级 住院诊查 床位费 调温费 医疗垃圾处理费 评估基本生命体征 护理级别:二级 住院诊查 医疗垃圾处理费 处置与手术准备影像学资料及病史资料 静脉采血 静滴 肌肉注射 静脉采血 静滴 静滴 检查血常规 尿常规 粪常规+潜血 粪便培养+涂片 血沉 C反应蛋白 离子6项 血糖 肾功能 肝功能 上腹部B超 常规心电图(12通道) 胸部正位片(DR) 血常规 粪常规+潜血 离子6项 患者门诊号: 住院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床号:

会诊 药剂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维生素B6 维生素C 氯化钾注射液 0.9%氯化钠注射液 注射用奥美拉唑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 氯化钾注射液 10%葡萄糖注射液 氯化钾注射液 注射用三磷酸腺苷辅酶胰岛素 5%葡萄糖注射液(必要时)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必要时) 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必要时)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蒙脱石散剂 盐酸小檗碱片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维生素B6注射液 维生素C注射液 氯化钾注射液 0.9%氯化钠注射液 注射用奥美拉唑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 5%葡萄糖注射液(必要 时)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补液盐 0.9%氯化钠注射液 注射用奥美拉唑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维生素B6 维生素C 氯化钾 5%葡萄糖注射液(必要时)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卫生材料静脉采血试管静脉采血试管 营养 排泄 活动卧床休息卧床休息适当活动 医疗卫教给患者告知书并进行说明病情观察;告知注意事 项 病情观察;出院指导 护理及卫教入院宣教;入院护理评估; 患者检查指导;住院基础护理;用 药指导、饮食指导 用药指导;观察病情出院指导 变异□有□无□有□无□有□无 护士签名 白班小夜大夜白班小夜大夜白班小夜大夜医生签名

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 (征求意见稿) 一、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K25, K26)行胃大部切除术、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切除术、胃空肠吻合加迷走神经切断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慢性、节律性和周期性的上腹疼痛伴消化不良症状; 2.体征:上腹局限性轻压痛; 3.辅助检查:X线钡餐检查,内镜检查,HP检测试验。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外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胃肠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手术适应证: 1.包括抗HP措施在内的严格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溃疡,表现为溃疡不愈合或短期内复发; 2.胃溃疡巨大(直径>2.5cm)或高位溃疡; 3.胃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9-18 天。 (五)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25,K26胃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6 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试验、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 (2)心电图、胸部正位片; (3)胃镜(可门诊完成)、肝胆脾胰彩超检查、上消化道钡剂造影(必要时门诊完成)。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肺功能测定和超声心动图; (七)选择用药。 1.口服制酸剂: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2.抗生素: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可选用二代头孢+抗厌氧菌类,预防性用药时间为1天(手术前30分钟1次和术后再加用1次)。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7天(门诊已完成胃镜和/或X线钡餐检查)。 1.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麻或硬膜外麻醉。 2.手术内固定物:无。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2011年版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 (2011 年版) 一、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ICD-10 :K26.001/K26. 401)。 (二)诊断依据。根据国际共识会议组对于非静脉曲张上消化出血治疗共识意见(Ann Intern Med,2010,152(2):101-113. 胃肠病学杂志译文,2010 , 15(6): 348 - 52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2009 年杭州)(《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 449 - 52 )。 1.慢性、周期性、规律性上腹疼痛。 2.有呕血和/或黑便。 3.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且仅需药物治疗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国际共识会议组对于非静脉曲张上消化出血治疗 共识意见(Ann Intern Med,2010,152(2):101 - 113.胃肠病学 杂志译文,2010 ,15(6): 348-52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2009 年杭州)(《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9): 449 - 52 )。 1.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2.选择各种止血药物及抗溃疡药物治疗。

3.本临床路径治疗方案不包括内镜止血、介入或手术止 血等治疗措施。 (四)标准住院日为7 - 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 :K26.001/K26.401 十二指肠溃 疡出血疾病编码。 2.已经通过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仅用药物治疗的患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 3)胸片、心电图、腹部超声; (4)胃镜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腹部CT (增强);

【精品】消化性溃疡临床路径版

消化性溃疡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消化性溃疡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或消化性溃疡伴出血(ICD–10:K25–K27)。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反复腹痛、恶心、呕吐,尤其是发现消化道出血或原因不明的进行性贫血的患儿,应当作进一步检查。 2.体征:腹部扪及剑突下压痛或脐周痛觉过敏,并发穿孔可伴腹膜炎体征。 3。实验室检查:胃镜检查;消化道钡餐造影;幽门螺杆菌(Hp)检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

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一般治疗,饮食指导。 2.药物治疗: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抗Hp治疗.

3.合并出血根据出血量可补液或输血支持。 (四)标准住院日为4–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25–K27消化性溃疡或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大便隐血; (2)肝肾功能、血型、输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 (3)Hp感染相关检测; (4)内窥镜或消化道钡餐造影.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腹部B超、平片或CT等。

(七)选择用药。 1。抑酸药:如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 2.止血药. 3.胃黏膜保护剂:如铋剂、硫糖铝等。 4。抗Hp治疗:PPI加两种抗生素首选。 (八)出院标准. 1.无活动性出血,大便隐血阴性,血色素稳定。 2.腹痛、呕吐等临床症状缓解。

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

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 一、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K25.7/K26.7/K27.7)(无并发症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 《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临床症状:反酸、慢性上腹疼痛等。 2.胃镜检查提示存在溃疡或X线钡餐检查提示龛影。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基本治疗:包括调整生活方式、注意饮食、避免应用致溃疡药物等。 2.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降低胃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胃粘膜保护药物、根除Hp药物、对症治疗药物。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K25.7/K26.7/K27.7胃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须完成的检查: (1)血常规+CRP、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生化全项、血清常规、凝血常规、输血常规、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等); (3)心电图、胸正侧位片; (4)腹部超声; (5)胃镜检查及粘膜活检(包括Hp检测); 2.诊断有疑问者可查: (1)血淀粉酶、血浆胃泌素水平、肿瘤标记物筛查; (2)13C-或14C-呼气试验; (3)立位腹平片、X线钡餐、上腹部CT或MRI。 (七)胃镜检查。 1.入院前未检出者,应尽早进行,对胃溃疡病灶常规作活检。 2.检查前禁食6-8小时。 3.如选择无痛内镜,术中需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要在内镜室观察至清醒,并经麻醉医师同意后返回病房。 4.胃镜检查2小时后再进食(大量活检者或容易出血者可延长禁食时间)。 (八)标准药物治疗方案。 1.合并Hp感染者进行根除Hp治疗: (1)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2种相关抗菌药物三联疗法,或加用铋剂的四联疗法,疗程为1-2周); (2)抗Hp治疗后继续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抑酸治疗(疗程十二指肠溃疡4-6周,胃溃疡6-8周)。 2.未合并Hp感染者进行抑酸治疗(疗程同上)。 3.症状无改善者可给予胃粘膜保护剂治疗。 (九)出院标准。 反酸、腹痛消失或减轻。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调整药物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难治性或顽固性溃疡,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3.胃十二指肠溃疡出现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等),退出本路径,转入相应临床路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