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精益生产的思想和方法及特点

精益生产的思想和方法及特点

精益生产的思想和方法及特点
精益生产的思想和方法及特点

精益生产的思想和方法

及特点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精益生产的思想和方法

第一章精益生产的思想和方法

企业经营的目的是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同时为企业创造利润。为达到这一目的,企业必须投入人员、材料、设备、资金等资源,

并通过对它们的有效使用和优化组合制造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而利润

的高低取决于投入和有效产出1的比例,即生产效率,班组是使产品增值

的基本单元,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主战场。

提高生产效率有以下三种途径:

1.投入不变,产出增加;

2.产出不变,投入减少;

3.投入减少,产出增加。

第一种途径适用于产品的成长期2,即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呈上升趋

势的阶段;第二种途径适用于产品的成熟期或衰退期,即市场对该产品

的需求渐趋稳定或下降的阶段;第三种途径显然是最理想的,因而难度

也是最大的.但是, 市场竞争的结果最终将导致第一和第二种途径的失效,从而使企业的经营状况步入低谷。要避免这种状况,就必须采用第三种途径。精益生产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途径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第一节精益生产的诞生及其特点

1有效产出是指被顾客或社会所认可和接受的产品或服务。

2产品的生命周期分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精益生产方式是继单件生产方式和大量生产方式之后在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诞生的全新生产方式。精益的“精”就是指更少的投入,而“益”指更多的产出。

本世纪中叶,当美国的汽车工业处于发展的顶峰时,以大野耐一为代表的丰田人对美国的大量生产方式进行了彻底的分析,得出了两条结论:

1.大量生产方式在削减成本方面的潜力要远远超过其规模效应所带来的好处

2.大量生产方式的纵向泰勒制3组织体制不利于企业对市场的适应和职工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的发挥

基于这两点认识,丰田公司根据自身面临需求不足、技术落后、资金短缺等严重困难的特点,同时结合日本独特的文化背景,逐步创立了一种全新的多品种、小批量、高效益和低消耗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在1973年的石油危机中体现了巨大的优越性,并成为80年代日本在汽车市场竞争中战胜美国的法宝,从而促使美国化费500万美元和5年时间对日本的生产方式进行考察和研究,并把这种生产方式重新命名为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

精益生产的核心是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它把目标确定在尽善尽美上,通过不断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生产灵活性、实现无废品和零库存等手段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同时,精益生产把责任下放到组织结构的各个层次,采用小组工作法,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3泰勒制强调明确的分工,通过严格按照标准工作方法提高生产效率。

积极性和聪明才智,把缺陷和浪费及时地消灭在每一个岗位。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生产制造系统,同样也体现在产品开发、协作配套、营销网络以及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它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标准的全球生产体系。

与单件生产方式和大量生产方式相比,精益生产方式既综合了单件生产方式品种多和大量生产方式成本低的优点,又避免了单件生产方式生产效率低和大量生产方式僵化的缺点,是生产方式的又一次革命性飞跃。精益生产方式在生产制造系统中的主要思想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人本位主义

精益生产强调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把员工的智慧和创造力视为企业的宝贵财富和未来发展的原动力。其具体特点表现为:

1)彼此尊重

“这是老板的意思”,“不想做就给我回去!”,在许多企业可听到这样的话,对此我们也已习以为常。我们的企业建立在泰勒原则上,从经营人员、管理人员、监督人员到操作人员的严格等级划分制度使我们的层次观念已根深蒂固。工人的任务就是不折不扣地按标准作业方法加工产品,至于“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更好”则是领导人员的事。在这样的企业里,工人不仅得不到物质上的平等,如:工资福利、疗养晋升、工作环境和强度等方面,也得不到精神上的足够尊重,如:被认可、受赞赏、参与协商和决策等。从而造成一方面领导人员指责操作人员缺乏责任心,人为缺陷太多;另一方面操作人员在抱怨声中应付着领导的每一个指令。这是造成传统大量生产方式体制僵化的重要原因。

精益生产方式要求把企业的每一位职工放在平等的地位;将雇员看作企业的合伙人,而不是可以随意替换的零件;鼓励职工参与决策,为员工发挥才能创造机会;尊重员工的建议和意见,注重上下级的交流和沟通;领导人员和操作人员彼此尊重,信任。员工在这样的企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并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完成和改善工作。

2)重视培训

企业的经营能力依赖于组织体的活力,而这种活力来自于员工的努力。只有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富于挑战性的工作,才能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能力。精益生产的成功同样依赖于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它要求员工不仅掌握操作技能,而且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因此,精益生产重视对职工的培训,以挖掘他们的潜力。

轮岗培训(Job Rotation)和一专多能培训是提高人员素质以满

足精益生产需要的有效方法,前者主要适用于领导和后备领导,后者主要适用于操作人员。通过轮岗培训,使受训者丰富技术知识,提高管理能力,掌握公司业务和管理的全貌;同时可以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系统观念,使他们明确系统的各部分在整体运行和发展中的作用和弱点,从而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自觉地从整体观念出发,找到改进的方案。一专多能的目的是扩大操作人员的工作范围,提高他们的工时利用率;同时提高操作的灵活性,为实现小组工作法创造条件。

3)共同协作

传统的管理思想认为,效率来自于明确的分工和严格按标准方法工作。这种思想的确为大量生产方式带来了许多好处,但同时也束缚了员工的智慧和创造力,使操作人员如同机器一样地工作,缺乏合作意识和灵活应变能力;使组织体和个人的能力不能完全发挥,从而使企业僵化、保守,丧失创新的动力。精益生产则要求职工在明确企业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加强相互间的协作,而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划分是相对模糊的.

协作的范围涉及操作人员之间,也涉及部门和部门、领导人员和操作人员之间。这种协作打破了原有的组织障碍,通过相互交流和合作解决跨部门、跨层次的问题,减少扯皮现象,消除彼此的指责和抱怨,在相互理解的前提下共同完成企业目标。常用的方法有项目管理和小组工作法等,前者多用于跨部门间的协作,而后者一般应用于团队内部.

2.库存是“祸根”

高库存是大量生产方式的特征之一。由于设备运行的不稳定、工序安排的不合理、较高的废品率和生产的不均衡等原因,常常出现供货不及时的现象,库存被看作是必不可少的“缓冲剂”。但精益生产则认为库存是企业的“祸害”,其主要理由是:

1)库存提高了经营的成本

库存是积压的资金,并以物的形式存在,因而是无息资金。它不仅没有增加产出,反而造成许多费用,并损失了货币资金的利息收入,从而使企业的经营成本上升.

这些费用包括:

a.料架、料箱、运输设施、数据处理设备、卸货和装货工具等仓库设施费用;

b.仓库管理、物料配送和质量检验等的人员费用;

c.因存放不当、管理不善、时空变化等原因造成的物料损耗及其相

应的处理费用;

d.仓库场地、照明、保温、通风设备、能源等的费用。

2)库存掩盖了企业的问题

传统的管理思想把库存看作是生产顺利进行的保障,当生产发生问题时,总可以用库存来缓解,库存越高,问题越容易得到解决。因此,高库存成为大批量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超量超前生产被看作是高效率的表现。精益生产的思想认为,恰恰是因为库存的存在,掩盖了企业中的问题(图,使企业意识不到改进的需要,阻碍了经营成果的改善。

大量生产方式精益生产方式

图大量生产方式和精益生产方式对库存的认识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a.生产缺乏计划性,灵活性差;

b.设备故障率高,保养和维修工作欠佳;

c.生产线运行不均衡,产量波动大;

d.人员安排不合理,缺勤率高;

e.废品率或次品率高,返修工作量大;

f.换模时间长,生产批量难以下降;

g.运输距离长、运输方式不合理等。

3)库存阻碍了改进的动力

解决上述各种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生产无法继续进行,为了避免因此而带来的损失,大量生产方式采取高库存的方法使问题得以“解决”,事实上这些问题还是存在,并将反复出现。精益生产则采用逆向的思维方式,从产生库存的原因出发,通过降低库存的方法使问题暴露出来,从而促使企业及时采取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不再重复出现。如此反复的从暴露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使生产流程不断完善,从而改进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

3.永不满足

大量生产厂家为自己制定了许多生产指标,如废品率、库存量、时间作业率、成本、零件品种数等,对于这些指标的改进也通过预先给定的百分比来进行。员工有明确的改进目标,并会努力去达到这些指标,但很少人会去超越这些指标,因为今年做得越好意味着明年的改进越难。所以,员工仅满足于完成各项指标,从而阻碍了经营潜力的发挥。

精益生产方式则把“无止境地追求完美”作为经营目标,追求在产品质量、成本和服务方面的不断完善。这一思想是区别于大量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也是精益生产走向成功的精神动力。准时化生产方式(JIT)和不断改进流程(CIP)是精益生产追求完美的思想体现。其主要思想有: 1)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

用精益生产的眼光去观察、分析生产过程,我们会发现生产现场的种种无效劳动和浪费。大量生产厂家对这些浪费却熟视无睹,甚至认为是不可避免的。精益生产把生产过程划分为增加价值的过程和不增加价

值的过程,前者也称创值过程,后者则称为是浪费。精益生产方式从分析浪费出发,找到改进的潜力,利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对工艺、装备、操作、管理等方面进行不断改进,逐步消除各种浪费,使企业无限接近完美的境界。

2)追求理想化的目标

和大量生产厂家相比,精益生产厂家的生产指标没有明确的定量,而往往以最佳状态作为目标,如“零缺陷”、“零库存”、“零抱怨”、”零故障“等。可以说,要达到这些理想化的目标是不可能的,但它们能使员工产生一种向”极限“挑战的动力,树立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极大限度地发挥他们潜在的智慧。

3)追求准时和灵活

物流和信息流的准确、准时是精益生产对生产过程的要求,通过采用看板生产和适时供货,使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辅助材料等准时到达所需地点,并满足所需的质量要求和数量,这里的“准时”不同于“及时”,达到及时供应可通过高库存来实现,而达到准时是指在没有库存的前提下也能达到及时。准时和准确的信息流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和保障,因此,精益生产方式的成功依赖于其独特的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看板系统。

市场需求越来越趋向于多品种,而且人们对个性的追求使产品的批量越来越小,因此,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是企业必将面临的挑战。灵活的生产系统是精益生产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前提条件,而现代高科技技术的发展为建立灵活生产系统提供了可能。

4.企业内外环境的和谐统一

精益生产方式成功的关键是把企业的内部活动和外部的市场(顾客)需求和谐地统一于企业的发展目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消费者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消费需求多样化。产品设计个性化的要求使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更新换代加快,市场由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这种变化促使企业必须改变原来的经营方式,并向五、六十年代盛行的少品种大批量生产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精益生产方式的诞生是适应这种变化的结果。

精益生产方式是目前灵活适应市场变化的最佳手段,其根本思想是把顾客需求放在企业经营的出发点,崇尚“用户第一”的理念,把用户的抱怨看作改善产品设计和生产的推动力,从而使产品的质量、成本和服务得到不断的改善,并最终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经营业绩。由此可见,精益生产成功的一个秘诀是:通过满足顾客需求提高企业经营利润,把顾客利益和企业利益统一于企业目标。精益生产成功的另一个秘诀是:和供货厂商保持紧密协作关系,通过适时供货和系统供货的方式使双方的利益共同增长。

适时供货是指企业通过多种管理手段,对“人、财、物、时间、空间”进行优化组合,做到以必要的劳动确保在适当的时间内按适当的数量提供必要的材料和零部件,以期达到杜绝超量、超时供货,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质量,用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产出的供货方式。由于配套厂的任何延迟交货或者零部件的质量问题都将影

响到主机厂生产的顺利进行,所以这种供货方式需要主机厂和配套厂的良好合作。

系统供货是指直接以部件或总成系统的形式实现供货的方式,从而改变传统的以单个零件分散供应的方式。系统供货有利于主机厂减少配套管理的幅度和库存量,同时有利于提高配套厂的技术含量,提高经济效益。与大量生产方式的配套情况相比,精益生产方式的配套只与八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协作单位直接发生关系,从而使主机厂和这些配套厂的协作更显重要。这种协作关系不仅停留在买卖关系上,也表现在共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零部件成本、保障交货期等方面。

综上所述,精益生产是一种全新管理思想和方法体系,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认证。它的成功并不是运用一、二种新管理方法的结果,而是一系列的精益生产方法。但企业在推行和应用这些方法之前,必须对本企业的内外环境、企业文化、产品属性和市场状况等作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努力为引入精益生产方式创造前提。

下面,就一些与班组工作密切相关的精益生产思想和方法作进一步的介绍。

第二节准时化生产方式

一、准时化生产的概况

准时化生产方式是精益生产方式的核心和支柱,是有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的综合管理体系,它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人、设备、材料等投入要素的有效使用,消除各种无效劳动和浪费,确保在必要的时间和地点

生产出必要数量和质量的必要产品,从而实现以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产出的目的。

准时化生产方式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但它不仅适用于日本,也适用于中国;不仅适用于汽车行业,也适用于所有流程型企业;不仅适用于规模较大的主机厂,也适用于规模较小的配套厂;不仅适用于生产制造部门,也适用于销售和采购等部门;不仅需要管理人员的支持,更需要监督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参与。

准时化生产强调“非常准时”和“按需要生产”,它要求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衔接的准时化,没有不必要的物流停顿和库存,按用户的质量、数量和交货期要求进行生产。准时化生产通过对生产流程的物流和信息流的改善得以实现。

二、一个流生产

一个流是准时化生产的物流形式,是实现准时化生产的基础。

1.概念

一个流生产是指从毛坯投入到成品产出的整个制造加工过程,零件始终处于不停滞、不堆积、不超越,按节拍一个一个的流动的生产方法。

它的含义包括:

1)每道工序加工完一个制件后立即流到下一工序;

2)工序间的在制品数量不超过紧前工序的装夹数量;

3)制件的运动不间断、不超越、不落地;

4)生产工序、检验工序和运输工序合为一体;

5)只有合格的产品才允许往下道工序流。 2.实施一个流生产的优点

图是一个流生产和批量生产的简单比较。

每台设备加工时间均为1分钟

批量=5

A B C D

按工艺原则布置设备间距离远按产品原则布置设备间距离近

批量生产的流程一个流生产的流程

图批量生产和一个流生产的比较

从图可知,一个流有以下一些优点:

1)生产周期短 2)在制品少 3)场地占用

4)灵活性大 5)避免批量质量缺陷

3.实现一个流生产应遵循的原则

1)物流同步原则

一个流生产要求在没有库存的前提下,实现在必要的时刻得到必要的零件,为此,应使各种零部件的生产和供应完全同步,整个生产按比

0分钟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0 分钟

5 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例、协调地连续生产,按照后工序的需要安排投入和产出。物流同步要求避免以下情况:

a.超过装夹数量的零件到达某工序,零件出现等候和积压;

b.某工序所需要的零件不同时到达,出现滞后或超前;

c.前后工序生产不均衡;

d.因某一工序的问题使物流出现停顿。

为实现物流的同步,要求班组不断开展“5S”活动。

2)内部用户原则

实现一个流生产要求每一道加工工序无缺陷、无故障,若制件出现缺陷,要么停掉生产线,要么强行把有缺陷的制件流下去,无论何种选择都将引起成本的上升。因此,一个流要求每一道工序严格控制工作质量,做到质量在过程中控制,遵循内部用户原则。其含义是:

?每一道工序是前道工序的用户

?每一道工序是后道工序的供货商

?每一道工序只接受前道工序合格的产品

?每一道工序只生产合格的产品

?每一道工序只提供合格的产品给后道工序

遵循内部用户原则的具体方法是开展自检、互检,并严格按工艺操作规范进行生产。

3)消除浪费原则

一个流生产的目的是减少在制品,使生产中存在的浪费现象暴露出来,并不断排除,使成本下降。这些浪费现象包括:

??在制品过剩

??供货拖拉

??排除设备故障的时间长

?信息交流不畅通

??工艺纪律差

上述的任何一个问题都会阻碍一个流生产方式的顺利进行,因此,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解决这些问题,为实现一个流生产方式创造条件。

按工艺原则规划的产区按产品原则规划的产区

图产区布置的原则

4)实施一个流的前提

一个流生产方式的实施效果依赖于以下五个前提:

a.生产线按产品对象原则布置(图;

b.换装时间占作业时间的比例很小,可忽略不计;

c.要求职能部门、服务部门以现场为中心,全力以赴地支持;

d.要求纵向责任明确,横向关系协调;

e.要求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理和反馈及时准确、全面畅通;

三、看板生产

准时化生产方式要求信息的及时准确,为此需要一个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美国流行的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意为:材料需求计划)无疑是一种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但它仍建立在批量生产基础上,准时化生产则在一个流中采用看板来实现前后道工序的信息连接。

1.看板的概念

看板是一种能够调节和控制在必要时间生产出必要产品的管理手段。它通常是一种卡片,上面记载有零部件型号、取货地点、送货地点、数量、工位器具型号及盛放量等信息,生产以此作为取货、运输和生产的指令。

看板生产的主要思想是:遵循内部用户原则,把用户的需要作为生产的依据。传统生产采用上道工序向下道工序送货,加工过程由第一道工序向最后一道工序推进,因而被称为“推动式”生产,看板生产则采用“拉动式”,由后道工序向前道工序取货,一道一道地由后向前传送指令。

2.看板生产的流程

实现看板生产的方法因产品特性和生产条件的不同而不同,但它们的原理是一样的。以图所示的情况为例,看板生产的流程有以下6个步骤:

1)工序B接到生产看板;

2)工序B凭取货看板和空的料箱I到工序A处取货;

3)工序B将装满所需零件的料箱II上的生产看板取下,和取货看板核

对后,将生产

看板放入工序A的生产看板收集箱内,取货看板则挂到料箱II上;

4)工序B将料箱II取走,并将料箱Ⅰ放到料箱Ⅱ原处的位置;

5)工序B开始按生产看板上的要求进行生产;

6)工序A接到生产看板后,去其前道工序取货。

A

的生产看板 B 的生产看板

操作工B

料箱II 料箱I

工序A 工序B

图 看板生产的流程

3.看板生产的原则

1)后工序只有在必要的时候,向前工序领取必要的零件;

2)前工序只生产后工序所需的零件(包括型号、质量和数量等);

3)看板数量越多在制品越多。所以,应尽量减少看板的数量;

4)挂有生产看板的料箱内不允许有不合格品。

4.看板生产的优点

1)生产活动的信息反馈及时、高效,具有“自律”能力;

2)看板随物流而动,使信息流融于物流之中,易于管理;

3)库存量低,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控制;

4)使生产中许多问题暴露出来,促使企业不断改善。

取货看板存

看板生产虽然有许多好处,但必须满足以下一些前提条件:

1)原材料和零配件的供应必须准时、保质、保量;

2)设备运行状况良好,并保证加工质量的稳定;

3)生产属于流水型、并能均衡地生产。

第三节不断改进过程(CIP)

一、CIP的概念

CIP是精益生产思想的精髓和推进精益生产的最有效管理手段,它起源于日本的KAIZEN(改善),意为不断(Continuous)改进(Improvement)流程(Process)。

CIP的目标是通过对企业流程的改善不断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完善售后服务。

二、CIP的主要思想

1.任何流程、任何部门都有改进的潜力

CIP作为精益生产方式的原动力,其根本的出发点是追求完美,永远不为已取得的成绩而满足,并需要不断地消除或减少企业中存在的各种浪费(图。

1。仓库库存2。等待材料3。设备故障4。寻找工具5。产品缺陷6。供货不及时

7。中间库存8。零件计数9。信息输入10。观察设备11。搬运重物12。零件运输13。过剩生产

图企业生产中的浪费现象

CIP思想认为,浪费是顾客不愿意接受的那部分企业活动。而顾客愿不愿意接受则完全取决于顾客的价值观念、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等因素,而与企业生产流程的优劣没有关系。只有那些完全了解顾客的企业才能把握顾客的需要,从而促使企业不断的对自身进行分析,消除那些不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活动。这些活动存在于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各个流程之中,CIP则是一种对这些流程和部门进行分析并改进的有效方法。

2.要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企业中存在浪费,那么,由谁来消除这些浪费呢CIP的回答是:依靠全体职工。

事实上,企业中最大的浪费便是人力资源方面的浪费,其它的浪费,如:库存、等待、生产过剩、不合理的动作、制造不良品等,不管其如何巨大,都必须依靠人去解决。这里的人不仅仅指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而是包括全体员工。因为,一方面,员工的经验和智慧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他们了解企业生产流程的每个细节,他们也知道企业问题的症结,但领导也许仅仅了解企业的总体经营状况,却看不到这种经营状况的深层次的原因;另一方面,企业中的大部分人是具体操作人员,领导层所占的比例较小。领导的智慧,不管其如何完美,都不足以解决企业中存在的所有问题,只有使全体员工的智慧得到利用,才能使企业在新的挑战中获得生存。

3.自己动手、马上实施、五天见效

光从上述两点看,似乎CIP和合理化建议的活动没有什么区别,但合理化建议活动的效果却和CIP的效果无法相比,关键就在于CIP强调

从我做起,即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并且尽快解决;不追究造成问题的责任,注重问题的解决。CIP的思想认为,与其化大力气查出在干净地面上扔废纸者,不如直接把废纸捡起来扔进垃圾桶。

CIP活动的方式更快捷、高效。参加活动的人一般不超过12名,他们分别来自于与流程有关的操作者、上道工序的代表、下道工序的代表以及解决有关问题的部门代表等。上道工序的代表可以通过活动了解到他们提供给该流程的产品的质量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带回设法解决;下道工序的代表则是从该流程“用户”的角度对该流程提供的产品提出意见和建议,作为CIP活动的改进方向。在此基础上,小组成员要在五天内全脱产共同对该流程进行实地考察和定量分析,然后通过头脑风暴法提出存在的浪费现象,由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分析后制定解决方案,并亲自实施措施,从而在五天内就取得改善的效果。

4.花小钱、办大事

为了不断提高经营业绩,企业亟待解决的课题很多,但是从何处入手才能找出良策,并非易事。一般有两种途径可供选择,即跳跃途径和渐进途径,前者需要技术上的突破或管理上的创新,长期以来为欧美公司所采用,因为创新或技术的突破往往能带来明显的、引人注目的效果,而后者则追求改进的持续性和渐进性,虽然每次的改进效果并不明显,但改进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却能带来巨大的效果,日本的许多公司崇尚这种途径,CIP则是这种途径的具体手段。

CIP从企业中存在的浪费出发进行不断改进,如操作人员动作不合理、设备故障太高、工序安排不当、原材料质量欠佳等。CIP的思想认为

精益生产方式历史发展过

精益生产方式的历史发展过程 20世纪初,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创立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开始,大规模的生产流水线一直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特征,改变了效率低下的单件生产方式,被称为生产方式的第2个里程碑。大规模生产方式是以规范化、大批量生产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这种方式适应了美国当时的国情,汽车生产流水线的产生,一举把汽车从少数富翁的奢侈品变成了大众化的交通工具,美国汽车工业也由此迅速成长为美国的一大支柱产业,并带动和促进了包括钢铁、玻璃、橡胶、机电以至交通服务业等在内的一大批产业的发展。大规模流水生产在生产技术以及生产经管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进入了一个市场需求向多样化发展的新阶段,相应地要求工业生产向多品种、小批量的方向发展,单品种、大批量的流水生产方式的弱点就日渐明显了。为了顺应这样的时代要求,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首创的精益生产,作为多品种、小批量混合生产条件下的高质量、低消耗进行生产的方式在实践中摸索、创造出来了。精益生产方式在实践应用中根据丰田实际生产的要求而被创造、归纳总结出来的一种革命性的生产方式,被人称为“改变世界的机器”,是继大量生产方式之后人类现代生产方式的第3个里程碑。

总体来说,根据精益生产方式的形成过程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丰田生产方式形成与完善阶段,丰田生产方式的系统化阶段(即精益生产方式的提出),精益生产方式的革新阶段(对以前的方法理论进行再思考,提出新的见解)。 1丰田生产方式的形成与完善阶段 1950年一个年轻的日本工程师丰田英二到底特律对福特的鲁奇厂进行了三个月的参观,当时鲁奇厂是世界上最大而且效率最高的制造厂.但是丰田英二对这个庞大企业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作了审慎的考察,回到名古屋后和生产制造方面富有才华的大野耐一一起很快得出了结论:大量生产方式不适合于日本。因为第一,当时日本国内市场狭小,所需汽车的品种又很多,多品种、小批量并不适合大量生产方式的要求;第二战后的日本缺乏大量外汇来大量购买西方的技术和设备,不能单纯地仿效鲁奇厂并在此基础上改进;第三缺乏大量廉价劳动力。由此丰田英二和大野耐一开始了适合日本需要的生产方式的革新。大野耐一先在自己负责的工厂实行一些现场经管方法,如目视经管法、一人多机,U型设备布置法等,这是丰田生产方式的萌芽。 随着大野耐一式的经管方法取得初步实效,他的地位也得到了逐步提升,大野耐一式的经管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应用,他的周围同时也聚集了一些人,进一步完

精益企业价值—精益思想新发展

精益企业价值—精益思想新发展 “精益(Lean)”术语出现已经十余年了。在这期间,精益制造创造了20世纪工业企业再造的奇迹,在汽车、航空、电子等高技术行业被作为新一代工业革命在推广着。精益思想也跨出了它的诞生地——制造业,作为一种普遍的管理哲理在各个行业传播和应用。精益模式冲击和再造着近百年来人们习以为常的大规模成批处理和层级管理的观念,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提高了人类各种社会活动的效率、节省了资源的消耗量,已经成为新一轮管理革命的指导思想。 进入21世纪,实现精益的方法、经验日益丰富和成熟。在这期间数字化制造为精益的实现又提供了更强大的工具,扩展了精益在制造企业中应用的范围。精益的先行者们开始对精益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化的提升,不可避免的对传统的、或者通俗的实现精益的概念提出了修正。这些进步集中反映在美国精益航空进取计划Lean Aerospace Initiative(LAI)的精益企业价值观点中。 和精益思想提出消除浪费一样,精益企业价值观又一次点破了一个很通俗的道理:任何一个企业必须有它自己存在的价值。企业价值体现在它的一切活动、企业自身必须对与它相关的人、组织和社会付给满足需求的价值——交付客户以产品和服务、给股东投资的回报、保证供应商和伙伴的利益和发展、付给雇员劳动的薪酬和关怀,以及更多对社会的教育、环保、安全和其它的贡献。精益则是有效提升企业价值的理念、方法和实践。实行精益原则和实践的企业是精益企业,精益企业比传统企业有更大的价值,因而具有更大的生存空间、更具有竞争优势。 LAI计划的精益企业价值观对精益思想的目标、原则和实践都有更深刻的描述和修正,因而是对精益思想的新发展。本文介绍关于精益企业价值的基本概念。 1 消除浪费是精益的手段,不是精益的目标 精益企业价值对精益思想修正的焦点之一是精益和消除浪费的提法。最先提出消灭浪费的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经理大野耐一(Taiichi Ohno,“Toyoto Production System”, 1988)。日本在2战之后的困难经济环境发展汽车,只能处处节省。作为减少投入的措施,大野耐一提出消灭浪费,并指出了著名的7种浪费。在《改变世界的机器》中,Womak等人说“精益生产方式是‘精益’的,因为与大量生产方式比较,一切投入都大为减少”。最近由Womak领导的Lean Enterprise Institute 最新编撰的《精益词典Lean Lexicon》中,仍旧定义精益生产是“组织和管理产品开发、作业、供应商和客户关系的业务系统,与过去的大量生产系统相比,精益生产消耗较少的人力、空间、资金和时间制造最少缺陷的产品以准确的满足客户的需要” 。在这些定义里,将减少消耗做作精益的标志,因为用精益思想审视按照传统的劳动分工和大批量生产原则所建立的企业,其过程必然是臃肿的。 到1996年Womack & Jones在《精益思想》中,开篇明义、旗帜鲜明的提出“和muda(浪费)针锋相对的精益思想”,将所有业务过程中消耗了资源而不增值活动叫做浪费,又将浪费增加至8种。精益思想5项基本原则与消灭浪费紧密相连。精益思想用“浪费”将传统现代企业不适应新经济的弊病表面化、通俗化,更易于企业理解和接受。此后很多学者或企业中流传颇广的是“精益就是消除浪费”,或径直将精益思想称作为“消灭浪费的哲理”。而实施精益制造就是找出哪些活动是真正创造价值的,而又是哪些活动在浪费,从而在生

LP 精益生产

LP 精益生产 第一节精益生产的理论基础 企业家无不希望每项生产活动都得到最大的经济回报,在生产过程中的废品、次品、仓库中没有销售出去的库存、由于设计失误而报废的原料等等,都使企业的资源投入没有获得预想中的收益。 精益生产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组织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它致力于消除生产中的浪费现象,消除一切非增值的环节,使企业精确地生产精良的产品,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精益生产思想在丰田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从汽车行业到其它制造行业,进一步扩展到其它领域。精益生产不仅是一整套生产组织方法,它还成为一种意义深远的管理思想。 一、精益生产的产生背景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之后,日本汽车公司凭借自己创造的精益生产方式,找到了在多品种、小批量混合生产条件下的高质量、低消耗的生产方法,日本汽车以经济、节能、实用的特点大举抢占美国汽车市场,美国汽车工业受到重创,日本汽车产量一度超过了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汽车大国,产量达到了1300万辆,占世界汽车总量的30%以上。 日本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成功,引起西方企业界的浓厚兴趣,也深深刺痛了欧美的企业家。他们决心研究日本汽车的奥秘,管理专家和汽车业的行业专家多次奔赴日本考察,有的甚至驻厂调研,终于总结出日本企业的成功秘诀——精益生产方式(Lean Production)。有意思的是,精益生产方式产生于日本,但概念的提出则是由美英专家完成的。 精益生产方式的提出对汽车业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改变了世界汽车的生产思想,由大批量生产的方式向精益化生产过渡。尤其是美国汽车公司,他们把精益生产的思想运用于生产实践,最终改善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又夺回了世界第一汽车大国的称号。需要指出的是,精益生产源于丰田生产方式,但是经过无数学者的研究和企业家的探索,它具备了更多的内涵。举例来说,精益生产的核心理念之一是“消除非增值环节”,如今人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消除次要增值环节”,把企业不太擅长的某些业务外包出去,求得更专业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而把节省下来的资源投入到更能为企业带来增值的核心竞争力中,为消费者生产更精良的产品。 如今精益生产方式的应用范围大大拓宽,不仅应用在包括汽车行业在内的制造、电子、计算机、飞机制造等各制造业中,还涉及供应链中的产品设计、生产供应、物流运输、产品销售等领域。它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对许多行业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精益生产的概念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LP),又称精良生产,其中“精”表示精良、精确、精美;“益”表示利益、效益等等。精益生产就是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及时制造,消除原料采购、储运、生产、包装等生产环节中的一切浪费。 精益生产的概念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一项名为“国际汽车计划”(IMVP)的研究项目中提出来的。欧美学者在做了大量的调查和对比后,认为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成功是因为该公司采取了一种新的生产组织管理方式,它致力于消除生产中的浪费现象,消除一切非增值的环节,从而使企业兼顾了大批量生产的经济性和多品种生产的灵活性。与过于臃肿的生产方式相比,这种新的生产方式便被命名为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

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 在生产过程中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的前提下在适当的时间内生产出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以此获取最大化的利益。那么精益是怎么来的?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 1、精益生产的起源:精益生产源于日本汽车制造企业。20世纪50年代,福特汽车公司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效率最高的汽车制造厂,日本国土小、需求复杂、劳动力获取困难,不适合采用福特的大批量生产方式。 由此,大野耐一开始寻求适合日本的生产方式,他最初采用的目视化管理法、一人多机等现场管理方法即是精益生产方式的萌芽。 2、精益生产的含义:精益生产中“精”表示精细、精良、精确,即少而精,企业只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产品,除此之外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益”表示效益,即企业所从事的经营活动能够产生价值增值、要对企业有利。 Womack在“TheMachineThatChangedtheWorld”一书中定义精益生产为:组织和管理产品开发、作业、供应商和客户关系的业务系统,与过去的大量生产系统相比,精益生产消耗较少的人力、空间、资金和时间制造最少缺陷的产品以准确的满足客户的需要。 3、精益生产的内涵:通过对系统的结构、人员的组织以及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进行变革,从而使生产系统可以非常快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将生产过程中的多余的东西精简,从而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结果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 具体而言,精益生产中的“精”指的是精良、精确,“益”指的是利益、效益等等。也就是说,在生产过程中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的前提下在适当的时间内生产出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以此获取最大化的利益。 4、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具体来说,精益生产理念提倡的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和营运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其以“消除浪费、持续改善”为理念,通过对生产方式进行不断的改进,消除原材料的浪费,进一步完善操作程序、提高产品的质量,进而缩短产品生产时间等持续减少企业运营中的非增值活动。 精益生产提倡循序渐进的改进方式,不断进行量的积累,最终达到质变。它要求每一位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要以相对较少的费用来连续不断地改进工作。这种改善方式虽然相对较慢,可是却几乎没有风险并且不必耗费巨大的成本。也正因为如此,精益生产理念备受企业追捧。

精益思想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

精益思想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 [摘要]精益思想的核心就是以越来越少的投入——较少的人力、较少的设备、较短的时间和较小的场地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精,即少而精,只是在适当的时间生长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产品);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性。精益生产是当前工业界公认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精益思想包括精益生产、精益管理、精益设计和精益供应等一系列思想。 [关键词]精益管理;工业工程 “精益化管理是对精细化管理的提升。更加注重结果和成效”,那么我们应当这样把精益思想应用到现代企业中呢? 1精益管理 没有改变思维模式和做事方式是企业尚未从精益生产中完全受益的主要原因。那如何去改变人们旧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关键是要确保管理层无条件地支持他们。所以,精益生产的关键是管理。包括人事组织管理的优化,大力精简中间管理层、进行组织管理扁平化改革,减少非直接生人员,最终实现拉动式准时化生产方式。 1.1推行精益化管理,必须结合企业实际。精益化管理源于丰田公司,我们企业许多情况与企业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实施精益化管理,切不可简单照搬其他企业或国外成功企业实施精益化的具体做法,而是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精益化管理深入研究、实践,形成一套系统的更加适合企业发展的精益化管理方法。 1.2推行精益化管理,必须让员工特别是管理者从思想上确立精益化管理概念。丰田公司高速发展的秘密就在于一支卓越的管理队伍和一支高效的员工队伍。要想实现精益化管理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这就要求公司系统要加强精益化管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使经营管理者和员工能正确的理解和准确的实施精益化管理。 1.3推进精益化管理,必须持之以恒,不断要求精益。精益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施精益化管理过程中,要对原来精细化管理方式进行全面梳理和剖析,发现不足,重点突破,加以完善,逐步扩展运用精益化管理方法,

精益思想-top gun page

精益思想— 人、过程和技术的集成50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创造了丰田生产方式,经过美国MIT为首的学术界和企业的效仿和发展,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形成为一种新的管理观念——“精益思想Lean Thinking”。精益思想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即“精益生产Lean manufacturing”极大地降低了制造成本、缩短了开发和制造的周期、显著地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除了在汽车行业应用以外,还扩展到各种机械制、电子、消费品、以至航空、航天、造船工业中应用。是继大量生产方式之后人类现代生产方式的第3个里程碑。90年代后期,精益思想跨出了它的诞生地——制造业,作为一种普遍的管理哲理在各个行业传播和应用,先后出成功地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应用,在服务行业、民航和运输业、医疗保健领域、通信和邮政管理以及软件开发和编程等方面应用。进入21世纪,精益思想在军事后勤和补给方面的应用以及“精益政府”的概念最受瞩目。精益思想的应用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冲击和再造了近百年来人们习以为常的大规模成批处理和层级管理的观念,提高了人类各种社会活动的效率、节省了资源的消耗、改进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效率和质量,已经成为新一轮管理革命的指导思想。 由于精益思想是边发展和边传播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所用的术语和认识都不尽相同。如何理解精益思想对它的应用和推广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制造业中,我国很多人认为“精益”就是准时生产制JIT。国外流行最广和最通俗的说法是:精益就是消除一切浪费。也有人使用了如“同步制造Synchronization Manufacturing”、“流动制造Flow manufacturing”等术语。《精益思想》一书的作者之一Womack近年来多次强调精益思想的目标是“用尽善尽美的过程为用户创造尽善尽美的价值。”这些说法都是有道理的,并且都企图用最精益的语言来描述这个革命性的思想。显然,对于那些想要踏上精益历程并且成功的实现转变的企业或组织来说,这样简单的理解当然是不够的。“精益思想是人、过程和技术的集成”则是更加全面和严肃的认识。本文仅将常见的

浅谈精益思想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精益思想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建筑业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我国施工管理中引入精益思想的观点。接着分析了精益施工的前提(精益计划和精益供应)和精益施工。最后,构建了一种精益施工管理模式。 关键词:精益思想;精益计划;精益供应;精益施工 Overview On Applying Lean Thinking I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bstract:Firstly,this paper introduces curr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construction industry,discloses main problems exiting in this industry and suggest applying lean thinking into construction.Secondly,it analyzes the premise of lean construction(lean plan and lean supply)and lean construction.At last,a management model of lean construction is established. Key words:lean thinking;lean plan;lean supply;lean construction 1 绪论 精益思想的主要观念是在建立精益组织结构的基础上避免无效劳动和浪费,通过标准化的导入来实施面向过程的控制。其本质就是要排除浪费,将“无效”的时间、产出,变为“有效”的时间、产出,以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被认为是一个文化素质低、劳动强度大的传统产业,其生产效率低,施工质量事故时有发生,施工过程中各种浪费更是随处可见。本文在这一背景下,尝试着将精益思想运用到施工管理中,建立一种新型的精益施工管理模式。 2 精益施工的前提 2.1 精益计划 项目计划系统是实现稳定工作流的关键所在,计划制定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精益施工的成败。精益建筑工程项目的计划需要区分并解决以下四种工作:1、应该完成的工作(Should); 2、能够完成的工作(Can); 3、将要完成的工作(Will); 4、已经完成的工作(Did)。相应的计划制定过程如下: 首先根据项目目标和项目信息制定主干计划,它的主要作用是确定主要的里程碑事件(Should),参与该计划制定的不只是上层管理者,还有操作层的工长等;然后进行约束分析和准备工作分析,操作层工头或工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实际能够完成的工作计划(Can),这样根据前两项工作,就能得出一个向前滚动的前瞻计划,再由滚动更新的前瞻计划导出更加详细的周计划,周计划就是工人下一周实际执行的工作计划,这个计划是一个可执行的计划。这是操作层工头或工长做出的承诺,承诺他们实际将会做什么工作(Will)。通过这种方式制定的计划,低层计划的计划者和执行者是统一的,增强了计划效率的可控性。在计划完成后,通过指标“计划完成百分比”PPC(Percent Plan Complete)来对计划的执行效果进行

精益生产的优势及意义

精益生产的优势及意义 与大量生产方式相比,日本所采用的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所需人力资源--无论是在产品开发、生产系统,还是工厂的其他部门,与大量生产方式下的工厂相比,最低能减至1/2; 2、新产品开发周期—最低可减至l/2或2/3; 3、生产过程的在制品库存—最低可减至大量生产方式下一般水平的1/10; 4、工厂占用空间—最低可减至采用大量生产方式下的1/2; 5、成品库存—最低可减至大量生产方式下平均库存水平的1/4; 精益生产方式是彻底地追求生产的合理性、高效性,能够灵活地生产适应各种需求的高质量产品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其基本原理和诸多方法,对制造业具有积极的意义。精益生产的核心,即关于生产计划和控制以及库存管理的基本思想,对丰富和发展现代生产管理理论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精益生产的支柱与终极目标 “零浪费”为精益生产终极目标,具体表现在PICQMDS七个方面,目标细述为: (1)“零”转产工时浪费(Products?多品种混流生产) 将加工工序的品种切换与装配线的转产时间浪费降为“零”或接近为“零”。

(2)“零”库存(Inventory?消减库存) 将加工与装配相连接流水化,消除中间库存,变市场预估生产为接单同步生产,将产品库存降为零。 (3)“零”浪费(Cost?全面成本控制) 消除多余制造、搬运、等待的浪费,实现零浪费。 (4)“零”不良(Quality?高品质) 不良不是在检查位检出,而应该在产生的源头消除它,追求零不良。 (5)“零”故障(Maintenance?提高运转率) 消除机械设备的故障停机,实现零故障。 (6)“零”停滞(Delivery?快速反应、短交期) 最大限度地压缩前置时间(Lead time)。为此要消除中间停滞,实现“零”停滞。 (7)“零”灾害(Safety?安全第一) 精益生产之管理工具—Kanban Kanban作为精益生产的一种核心

浅谈精益化财务管理模式

浅谈精益化财务管理模式 工作 浅谈精益化财务管理模式 精益财务管理,是以“精益管理”的思想为出发点,在企业的财务预算、成本管理,财务流程、财务部门工作等方面,把精益管理思想与企业财务管理的思想结合,设计的一套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模式。简而言之,精益化财务管理的核心就是以最小的资金获得最大的效益。 当前市场环境深刻变化,经济下行的压力不断加大,许多行业和企业面临着增长速度回落、结构空间变窄、需求拐点到来这些难题。企业过去被增长掩盖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如投资扩张轻视了资产效益的体现,结构提升轻视了成本过程的控制,现金积累轻视了沉淀资金的运作等。随着电力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每个电力企业都面临着以上这些巨大的压力。**电力作为贵州省唯一电力上市企业,这些不仅仅是挑战,更是机遇。这些问题的破解,都要求我们必须摒弃旧的思维模式,走创新的内涵式节约发展之路,大力推进精益财务管理。 首先,精益化财务管理的基本理念是利润来源于对降低成本的不断追求,成本在利润的诸多决定因素中,是企业最能直接控制的要素。**公司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结合实际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成本控制机制。通过在日常成本管理中对费用合理性和有效性的审核,适度增加合理有效的费用开支,减少无效支出;每月坚持开展经济活动分析会,使成本的构成要素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力求将成本控制落实到位,将成本分析工作常

规化,保证了成本控制和成本降低工作的持续运转,使得各项成本费用支出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其次,运用精益思想构建严格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围绕公司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以成本费用利润率明显提升、生产管理成本占比明显下降、对标指标水平同比提升为指导原则,精准编制预算方案。**公司在制定预算方案时,着重过程管理,强化全员预算意识,明确各级预算管理岗位责任和目标,将集团公司对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的要求落到实处,完善归口管理机制,做到归口管理不留死角,审核标准科学有效,严格控制预算执行制度。通过月度现金预算,实现以月控季、以季保年,确保年度预算目标。公司尤其重视加强预算执行与控制,各职能部门密切跟踪监控预算执行情况,财务资产部每月及每季度经济活动分析会上通报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预算执行偏差,分析具体原因,引导各厂站及本部各部门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强化考核,保证预算执行到位,顺利完成年度预算目标。公司在日常成本费用核算控制的基础上,尤其在强化精准管控力上下功夫,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根据各电厂及基建项目需求,以成本定额、费用定额、资产定额为重点,兼顾科学性与实用性,对当年各项费用和投资计划统筹规划,下达**公司当年材料、修理、技改及其他费用年度计划。各电厂按预算安排形成包括定量、定额和定率标准指挥库,分步实施,进一步夯实预算管理基础,将预算建设与精益管理、对标管理等措施紧密结合,有效提升了公司财务管理基础水平,形成了降本增效合力。 再次,强化精细运作力,全面抓好资金管理是财务精益化管理的又一重点工作。为确保公司资金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财务资产部认真做

精益生产有效推行的八个方法

精益生产有效推行的八个方法 在推行精益生产过程中提出了五个精益:导入精益思想、推行精益方法、建立精益组织、形成精益流程、实现精益目标的工作要求。精益生产是一套系统完整、逻辑清晰的管理模式。它起源、应用于制造业,今天已经延伸应用到各行各业,比如:精益物流、精益供应链管理、精益销售、精益办公、精益医疗、精益服务等等。 精益生产不仅仅是很多的手法和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传承,就像顾问说的那样,建立精益生产的DNA。那么,如何有效的推进精益生产?精益生产在推行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而预防推行失败呢?!下面总结一些国内推行的问题,给各位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推行成功的企业都是一样的,推行不成功的企业,各有各的不幸。 1、企业管理基础太差,草草上马。企业连最起码的5S或6S都没做好,现场管理混乱;中基层管理人员素质差,管理凭借经验,做事凭感觉;过程质量控制无效,只有处罚……如此的企业加入精益推行行列,肯定是吃败仗。做精益生产推行的企业,首先要求企业自身做好基本的现场管理、具有一定改善基础的能力。切忌,不明自己,草率上马。 2、导入精益生产前没有端正思想,导入前的期望与导入后的结果产生落差。“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中国推行精益生产需要有一个“汉化”的过程。日本丰田之所以在全球很出名,其生产制造模式使许多人膜拜和学习,这是经过60多年来不断持续改善和沉淀的结果。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也使许多企业在精益管理推行中夭折。企业管理者想快速把企业做好、做赚钱,思路本身是对的,选择精益6S咨询管理也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冲着“利”去,容易让企业管理者在推行过程中被个体效率诱惑而忽视了整体效率;只看到短期利益而忽视了长期利益;只看到企业的利益而忽视员工利益的共同成长与社会责任。要明白精益不是神话,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对精益生产的

浅析物流现代化理念在物流产业发展方面的应用精编版

浅析物流现代化理念在物流产业发展方面的应 用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浅析物流现代化理念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方面的应用 AnalyzingtheconceptoflogisticsmodernizationusedinthedevelopmentofChina' slogisticsindustry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传统物流正在逐渐向现代物流转变。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在我国物流产业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分析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各种物流现代化理念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方面的应用,验证了现代化物流理念对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物流产业,现代物流,物流现代化理念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economicandtechnologyadvancement,,ithasbeenwidelyus edinChina’’slogisticsindustry,andtheconceptofmodernlogisticsthatusedi nChina'slogisticsindustry,soitAuthenticatesthattheconceptofmodernlogist icshasaprofoundeffectinthedevelopmentofChina'slogisticsindustry. Keywords: logisticsindustry,modernlogistics,conceptoflogisticsmodernization 21世纪的物流产业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物流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继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改革和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和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物流现代化理念、成熟的物流管理经验和应用技术成果,使我国的物流产业发展少走弯路,已是我国物流界当务之急。 1、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 处于从传统物流服务向现代物流服务转变的起步阶段 目前,大量的传统物流服务和“类物流”服务企业依然存在,但数目正在减 少,第三方物流企业正在增多,一些传统的大型仓储与运输企业纷纷放弃过去的单 一服务模式,向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转轨,有些已经发展成为能够提供综合性服务 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但是我国现有生产和流通企业所使用的物流服务模式基本 上仍然以第一方物流服务模式为主,以第二方物流服务模式为辅,第三方物流服务 模式的比重较小。

生产车间改善案例精益思想与生产车间的改善设计案例

生产车间改善案例精益思想与生产车间的改善设计案例 一、在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生产车间的改善设计案例 精益生产是以消除不增加价值的等待、排队和其他延迟活动为目标,按照确定的生产节拍进行生产并且每次 仅生产单件产品的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与以往的靠计划系统发出指令的推动式生产方式不同,精益生产系 统通过采用拉动的生产方式,来实现快速响应顾客实际需求的目的。 改善,是指以实现更好为标准而进行的持续改进或改变的过程,是精益生产实施中的重要基础组成部分。通 过对生产加工车间的布置和生产节拍进行改善设计,可以平衡生产线,使产品在生产线上的流动更加和谐, 使之更有利于满足顾客的需要;通过建立“一个流”的生产方式,可以消除或简化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任何价

值的工作,使整个企业的潜在价值得以开发。我们对某变压器厂箱体车间的物流设施布置进行了深入地分析,通过引入精益思想,提出了对目前大批量“成批与排队”生产线的改善设计步骤及方案。在充分考虑了原有 箱体生产加工的工序、工艺设计基础上,通过对原有设备进行改动,大大减少了产品和在制品的库存量及产 品的交货时间,增加了生产线的柔性,提高了生产率。 1、生产车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箱体车间主要生产S9/10KVA-2000KVA的19个种类变压器的箱体,箱体车间的布置现状图见图1。由于每个 箱体的大体结构相同,其加工工艺也十分相似,由此,该车间将箱体的生产分为大件生产区和小件生产区, 其中小件工件通常是由人工搬运,而大件工件通常是由车间内部的天吊来完成。通过对箱体车间的深入分析,得出该车间存在如下几点问题:

(1) 物流的路线太长(见图1),造成运输时间的浪费,并且各工序之间的衔接过程存在许多Muda(浪费),造 成各工序的生产效率很低; (2) 生产现场存在大量闲置不用的生产设备,占用了大量的空间,同时生产现场显得十分混乱; (3) 生产设备之间的距离较大,操作人员移动距离较大,使得操作人员每人每次只能操作一台机床,不利于 操作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 2、在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生产车间的改善设计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以精益思想为基础,我们提出了如图2所示的设施规划改进程序模型。 2.1 模型分析 根据图2所示模型中的各项,并结合该变压器厂的具体实际情况,得出如下分析:

精益生产地思想和方法

第一章精益生产的思想和方法 企业经营的目的是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同时为企业创造利润。为达到这一目的,企业必须投入人员、材料、设备、资金等资源,并通过对它们的有效使用和优化组合制造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而利润的高低取 决于投入和有效产出1的比例,即生产效率,班组是使产品增值的基本单元,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主战场。 提高生产效率有以下三种途径: 1.投入不变,产出增加; 2.产出不变,投入减少;生产效率=生产投入/有效产出 3.投入减少,产出增加。 第一种途径适用于产品的成长期2,即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呈上升趋势的阶段;第二种途径适用于产品的成熟期或衰退期,即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渐趋稳定或下降的阶段;第三种途径显然是最理想的,因而难度也是最大的.但是, 市场竞争的结果最终将导致第一和第二种途径的失效,从而使企业的经营状况步入低谷。要避免这种状况,就必须采用第三种途径。精益生产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途径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第一节精益生产的诞生及其特点 精益生产方式是继单件生产方式和大量生产方式之后在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诞生的全新生产方式。精益的“精”就是指更少的投入,而“益”指更多的产出。 本世纪中叶,当美国的汽车工业处于发展的顶峰时,以大野耐一为代表的丰田人对美国的大量生产方式进行了彻底的分析,得出了两条结论: 1.大量生产方式在削减成本方面的潜力要远远超过其规模效应所带来的好处 2.大量生产方式的纵向泰勒制3组织体制不利于企业对市场的适应和职工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的发挥 基于这两点认识,丰田公司根据自身面临需求不足、技术落后、资金短缺等严重困难的特点,同时结合日本独特的文化背景,逐步创立了一种全新的多品种、小批量、高效益和低消耗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在1973年的石油危机中体现了巨大的优越性,并成为80年代日本在汽车市场竞争中战胜美国的法宝,从而促使美国化费500万美元和5年时间对日本的生产方式进行考察和研究,并把这种生产方式重新命名为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 精益生产的核心是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它把目标确定在尽善尽美上,通过不断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生产灵活性、实现无废品和零库存等手段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同时,精益生产把责任下放到组织结构的各个层次,采用小组工作法,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把缺陷和浪费及时地消灭在每一个岗位。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生产制造系统,同样也体现在产品开发、协作配套、 营销网络以及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它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标准的全球生产体系。 与单件生产方式和大量生产方式相比,精益生产方式既综合了单件生产方式品种多和大量生产方式成本低的优点,又避免了单件生产方式生产效率低和大量生产方式僵化的缺点,是生产方式的又一次革命性飞跃。精益生产方式在生产制造系统中的主要思想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人本位主义 精益生产强调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把员工的智慧和创造力视为企业的宝贵财富和未来发展的原动力。其具体特点表现为: 1有效产出是指被顾客或社会所认可和接受的产品或服务。 2产品的生命周期分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3泰勒制强调明确的分工,通过严格按照标准工作方法提高生产效率。

《精益思想》读后感

《精益思想》读后感 .中航工业综合所副所长赵洪岭 一、作者简介 Janes P.Wonack,前MIF资深教授,为企业提供精益咨询,也向小型制造厂投资。他创办了精益企业研究所(LEI)并担任所长,这家研究所是一个非営利教育和研究机构,致力于精益思想的传播和应用。 Daniel T.Jones,他创办了英国精益企业研究院(LEA)并担任院长。这家研究院分担了精益企业研究所在提升精益意识方面的任务,并将精益知识应用于一系列的行业。两人合作分析全球行业趋势达2 0年以上,期间成果包括《改变世界的机器》、《精益思想》和《精益解决方案》。 二、内容精要 《精益思想》于1996年秋季首次出版,历经10年,畅销十多个国家,销量达到几十万册以上。本书的成功在于它对精益生产方式做了最好的总结,为读者提供了精益的核心原则。本书是作者通过实地考察和了解了美国、德国、日本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大小企业推行精益的实际情况和心得后之作,为准备跨入精益之门和进一步学习、实施精益的人提供了最好的指南,从而成为精益方面的经典著作。

本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精益原则阐述了一些简单而有效的原理,帮助所有行业在任何商业条件下创造持久的价值;第二部分从思想到行动:精益的飞跃说明了如何应用这些原理,包括应用步骤和从大企业到小企业的应用实例;第三部分精益企业说明了如何通过不懈地关注各产品的整个价值流(即从产品概念到产品推出,从订货到发货,从上游源头的原材料基地一直到顾客手中的整个过程),创建出真正的精益企业,即在尽可能减少时间、成本和出错的同时,使我们为顾客创造的价值达到最佳;第四部分新的发展讲述了时至今日精益思想的发展。 《商业周刊》评价本书为“这是目前关于流程再造最好的书,也是最好读的”。 三、感悟与体会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对中国企业,对我所投资公司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它既考验公司抵御现有冲击的能力,也考验公司以后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我们的企业要生存,更要发展,面对危机,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谨慎应对,迎接挑战。 结合2009年“精益年”,经营开发部订购了一批《精益思想》发给了投资公司的管理团队。希望通过这本书的阅读,能够帮助我们的管理团队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运作之道。 精益生产可以看成是丰田公司将精益管理思想应用在企业最基础的生产线上。丰田的“精益”思想可以被称道为管理方法革新上的一

精益生产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精益生产的思想和方法 第一章精益生产的思想和方法 企业经营的目的是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同时为企业创造利润。为达到这一目的,企业必须投入人员、材料、设备、资金等资源,并通过对它们的有效使用和优化组合制造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而利润的高低取决于投入和有效产出1的比例,即生产效率,班组是使产品增值的基本单元,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主战场。 提高生产效率有以下三种途径: 1.投入不变,产出增加; 2.产出不变,投入减少; 3.投入减少,产出增加。 第一种途径适用于产品的成长期2,即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呈上升趋势的阶段;第二种途径适用于产品的成熟期或衰退期,即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渐趋稳定或下降的阶段;第三种途径显然是最理想的,因而难度也是最大的.但是, 市场竞争的结果最终将导致第一和第二种途径的失效,从而使企业的经营状况步入低谷。要避免这种状况,就必须采用第三种途径。精益生产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途径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第一节精益生产的诞生及其特点 精益生产方式是继单件生产方式和大量生产方式之后在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诞生的全新生产方式。精益的“精”就是指更少的投入,而“益”指更多的产出。 本世纪中叶,当美国的汽车工业处于发展的顶峰时,以大野耐一为代表的丰田人对美国的大量生产方式进行了彻底的分析,得出了两条结论: 1.大量生产方式在削减成本方面的潜力要远远超过其规模效应所带来的好处 2.大量生产方式的纵向泰勒制3组织体制不利于企业对市场的适应和职工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的发挥 基于这两点认识,丰田公司根据自身面临需求不足、技术落后、资金短缺等严重困难的特点,同时结合日本独特的文化背景,逐步创立了一种全新的多品种、小批量、高效益和低消耗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在1973年的石油危机中体现了巨大的优越性,并成为80年代日本在汽车市场竞争中战胜美国的法宝,从而促使美国化费500万美元和5年时间对日本的生产方式进行考察和研究,并把这种生产方式重新命名为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 精益生产的核心是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它把目标确定在尽善尽美上,通过不断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生产灵活性、实现无废品和零库存等手段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同时,精益生产把责任下放到组织结构的各个层次,采用小组工作法,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把缺陷和浪费及 1有效产出是指被顾客或社会所认可和接受的产品或服务。 2产品的生命周期分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3泰勒制强调明确的分工,通过严格按照标准工作方法提高生产效率。

试论精益思想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运用

CONSTRUCTIONECONOMY 2008年第10期(总第312期) 建筑经济试论精益思想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运用 * ■刘如兵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后勤基建处,江苏泰州225300) [摘 要] 将精益思想引入工程项目管理具有显著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减少浪费等优势,探讨了如何从总体上提高项目的价值、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 [关键词]精益思想;项目管理;企业竞争力 Abstract:Basedontheadvantagesofintroducingleanthinkingintoengineeringprojectmanagement,suchasre-markablyimprovingengineeringquality,shorteningconstructionperiod,reducingwaste,thispaperdiscussesthemeasureshowtoimproveoverallvalueofprojectsandstrengthenenterprisecompetitiveness.Keywords:leanthinking;projectmanagement;enterprisecompetitiveness[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51X(2008)10-0081-03 *课题来源:2006年泰州市科技发展项目“ 精益思想下的建筑施工成本全过程管理”[作者简介]刘如兵(1976-),男,江苏姜堰人,讲师,工程师,注册造价师,主要从事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 1引言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处于高速发展时期,随着国家经济政策和投资结构的调整,建筑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统计资料显示,2001~2005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1.3%,占GDP的7%左右,建筑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总数的5.2%以上,2006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为4097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071亿元,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但是,总体而言我国建筑业的经营效益不太理想,建筑企业技术管理水平不高,建筑业产值利润率徘徊不前,资本利润率增长缓慢。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需进一步改善市场环境外,关键的还是作为市场主体的建筑企业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 2精益建设的理论与初探 精益思想包括精益生产、精益管理、精益设计和精益供应等一系列思想,其核心是以较少的人力、设备,在较短的时间和较小的场地内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同时越来越接近客户,给他们提供确实需要的东西。精益生产是及时制造,消灭故障,消除一切浪费,向零缺陷、零库存进军。 20世纪50、60年代,澳大利亚的建筑公司Jennings几乎 是与丰田公司在同一时间将精益思想贯彻在其日常建设中的。Jennings公司从一家小房屋建筑公司迅速发展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建筑公司之一,依赖的正是精益建设管理模式。近几年来,丹麦、澳大利业等建筑行业发达国家一直在推行精益建设施工管理模式。 2005年,江苏泰州江海建筑有限公司以提高企业核 项目管理81

精益生产管理(完整版)1.doc

精益生产管理(完整版)1 第一章精益生产的思想和方法 企业经营的目的是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同时为企业创造利润。为达到这一目的,企业必须投入人员、材料、设备、资金等资源,并通过对它们的有效使用和优化组合制造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而利润的高低取决于投入和有效产出1的比例,即生产效率,班组是使产品增值的基本单元,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主战场。 提高生产效率有以下三种途径: 1.投入不变,产出增加; 2.产出不变,投入减少; 3.投入减少,产出增加。 第一种途径适用于产品的成长期2,即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呈上升趋势的阶段;第二种途径适用于产品的成熟期或衰退期,即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渐趋稳定或下降的阶段;第三种途径显然是最理想的,因而难度也是最大的.但是, 市场竞争的结果最终将导致第一和第二种途径的失效,从而使企业的经营状况步入低谷。要避免这种状况,就必须采用第三种途径。精益生产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途径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第一节精益生产的诞生及其特点 精益生产方式是继单件生产方式和大量生产方式之后在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诞生的全新生产方式。精益的“精”就是指更少

的投入,而“益”指更多的产出。 本世纪中叶,当美国的汽车工业处于发展的顶峰时,以大野耐一为代表的丰田人对美国的大量生产方式进行了彻底的分析,得出了两条结论: 1.大量生产方式在削减成本方面的潜力要远远超过其规模效应所带来的好处 2.大量生产方式的纵向泰勒制3组织体制不利于企业对市场的适应和职工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的发挥 基于这两点认识,丰田公司根据自身面临需求不足、技术落后、资金短缺等严重困难的特点,同时结合日本独特的文化背景,逐步创立了一种全新的多品种、小批量、高效益和低消耗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在1973年的石油危机中体现了巨大的优越性,并成为80年代日本在汽车市场竞争中战胜美国的法宝,从而促使美国化费500万美元和5年时间对日本的生产方式进行考察和研究,并把这种生产方式重新命名为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 精益生产的核心是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它把目标确定在尽善尽美上,通过不断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生产灵活性、实现无废品和零库存等手段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同时,精益生产把责任下放到组织结构的各个层次,采用小组工作法,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把缺陷和浪费及时地消灭在每一个岗位。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生产制造系统,同样也体现在产品开发、协作配套、营销网络以及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它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标准的全球生产体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