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水的体积变化率

水的体积变化率

水的体积变化率

冰在0℃时的密度为917 kg/立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00℃,水蒸气的密度是0.600kg/立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4℃时,水有最大密度1000 kg/立米.

所以,1000kg水,上述状态下体积为:

水:1立米;

冰:1000/917=1.091立米;

水蒸气:1000/0.6=1666.67立米.

体积比:1:1.091:1666.67

水环境容量计算

水环境容量计算 水环境容量是水体在环境功能不受损害的前提下所能接纳的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分为稀释容量(稀E )和自净容量(自E )两部分: 稀释容量: ()r b Q C S E ?-?=4.86稀 式中:稀E -稀释容量,kg/d S -水质标准,mg/L ; b C -河流背景浓度,mg/L ; r Q -河流流量,m 3/s 。 自净容量: ??? ? ??-?-u kl t e SQ E 8640014.86=自 式中:自E -自净容量,kg/d S -水质标准,mg/L ; t Q -河流流量+废水流量,m 3/s ; l -河段长度,m ; k -综合衰减系数,1/d ; u -河流流速,m/s 。 水环境总容量:自稀E E E += 本次选取环境总量控制因子为COD 、NH 3-N 和TP 。 根据规划要求,区内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后进入园区新建的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处理达标后,尾水排入兴隆河。污水处理厂排入兴隆河的污水总共为1.2万t/d 。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浓度COD 为60mg/l 、NH 3-N 为8(15)mg/l 。 本次评价选取兴隆河排污口下游约4000m 河段计算环境容量。 地表水环境容量计算参数选取见表1。

表1 地表水环境容量计算参数选取表 水环境承载能力分析 (1)背景浓度 背景浓度选取排污口附近断面现状监测浓度平均值:COD 17mg/L、氨氮0.63mg/L、TP 17mg/L。 (2)计算结果 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地表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单位:kg/d (3)水环境承载能力分析 50%水环境容量可用于接纳本区域排污量。 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必要时提出解决方案。

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编制大纲

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编制大纲 根据《全国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和总量分配工作方案》(环发[2003]141号)和《2003年-2005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环办[2003]36号)精神,现制定《全国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编制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本大纲是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编制的基本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局(厅)应参照本大纲编制辖区地表水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分流域水系、行政区两个层次汇总、分析,处理好省内市界的衔接关系,提出省界要求和依据,对环境容量大、跨市界的河流进行整体测算,在汇总分析过程中完成对辖区数据合理性校核。各地市(区)技术报告可作为省级报告附件参加技术复核,有关基础数据仅作参考。 技术报告应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系统性和规范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技术报告应包括数据准确性分析,并将其作为各类数据的有机组成部分;规范性要求各地水环境容量核定提交的基础数据完备、信息表达一致;系统性要求全国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各类数据相互匹配、相互照应;报告中图表数据要与数据分析相结合,数据结论要与计算方法、关键参数选择相结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报告名称 ╳╳╳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工作过程 列出本次工作的组织机构、技术组成员及分工、时间进度等情况,应附联系方式,说明省、市、县工作分工和相互衔接情况。 附各省结合本地实际编制的水环境容量核定实施方案、各省组织审查情况、有关文件等。 介绍本省内有关水环境容量核定的前期工作积累情况及其有关数据。 1.2 工作内容 叙述基本的工作思路,列出技术路线,并分步骤说明相应的工作重点及技术要求。 对影响计算结果关键的技术环节应特别说明,包括基础数据的收集、处理过程,模型选择、计算的依据等。 1.3 主要结论 对控制单元划分、水质评价、污染源调查、水环境容量测算、剩余环境容量等分别做出结论。 1.4 问题与建议 对容量测算过程、环境容量测算结果、容量总量控制方案等技术、管理方面提出建议。 第二章区域背景 2.1 自然环境 主要内容应包括: (1)地理位置:毗邻省市、所属的流域分区、辖区土地面积、各市区面

水的膨胀系数

水的膨胀系数F与温度t(℃)的关系为:F=0.9992+0.0002t。按水的温度校正加水量,V 校正=V×F。如配制总量为100万ml的葡萄糖注射液,稀配桶水的温度为95℃,则F=1.0182,加水量应为101.82万ml,否则含量将偏高1.82%。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锰的不确定度评定 摘要:目的介绍水中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的结果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为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确定和计算测定过程各不确定度分量,最后整体合成。结果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直接测定水中锰的不确定度为0.011 mg/L。结论本方法评定过程合理,步骤清晰,不重复和遗漏。 关键词:不确定度;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锰 Evaluation on the uncertainty of manganese in water determined by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WU Liu-jian.(Hainan Provincial Cente 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Haikou570203,Hainan,P.R.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troduce a method for evaluation of the un certainity of manganese in water by using atomic obsorption spectrome try 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setting up of effective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testing results were deter mined and the results were integrated. Results The uncertainty of the result of Mn in water tested by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is0.0 11mg/L. Conclusion Th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Mn from water by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is clearand adequate and without repeated pr ocedure and omission. Key words:Uncertainty;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Manganese 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可能误差的度量,也是定量说明测量结果质量好坏的一个参数。一个完整的测量结果,除了应给出被测量的最佳估计值之外,还应同时给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1,2]。本方法对原子光谱法测量水中锰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最后整体合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日立Z-50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波长279.6nm,狭缝0. 4nm,灯电流9.0mA,乙炔流量 2.2L/min,空气流量15.0L/min,积分时间5s;硝酸(优质纯);锰标准溶液,编号GBW(E)08257,浓度1000μg/ml(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

益阳市水环境容量核定分析报告

益阳市水环境容量核定分析报告 益阳市环境保护局 二OO四年七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污染源调查 第三章水环境容量计算 第四章水环境容量核定成果利用

第一章总论 一、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过程与情况 1、工作背景 改善水环境质量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之一。实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我国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先后经过了浓度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现已逐渐进入容量排放总量控制阶段。浓度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没有建立水污染物排放量和水体水质之间的对应关系,即按照水体水质保护目标,水污染物排放总量需要控制的水平,也没有解决水污染物排放量的分配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必须在水环境容量核定的前提下,进行容量总量控制。 2、工作目标 本次水环境容量核定的工作目标为:通过污染源水陆对应关系以及水污染物排放的分类调查,通过建立污染源与水环境质量的输入响应关系,通过模型正向模拟,得到全河段符合不同区域水质目标要求的水环境容量,校核、分析、确定水环境功能区、河流、流域、行政区域不同层次的水环境容量,为管理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平台,为总量分解和排污许可证发放奠定基础,为制定水环境保护各专业规划提供依据。 3、工作过程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和省局的统一安排,我市从2003年11月

在全市全面开展了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 3.1 成立市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罗文 副组长:余德涵 成员:熊明民邓智明李桂更粟剑斌 3.2 2003年11月6日至7日,市环保局选派3名技术人员参加了省局组织的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培训,各区(县)市环保局也各选派1名业务骨干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明确了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思路和方法,为全面、准确完成该项工作任务奠定了基础。 3.3 各区(县)市环保局完成基本表格数据调查,摸清各类污染源的排放去向和排放量,将基础数据上报市环保局。 3.4 市环保局校验并最终确定各类源强系数和入河系数,对各区(县)市环保局上报基本表格进行校核后,进行汇总和计算,将结果上报省局。 3.5 根据省局确定的容量计算模式和参数,市环保局完成全市容量计算和核定(其中洞庭湖水系容量由省局统一计算核定),并编写水环境容量分析报告。 二、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现状背景 1、水系概况 益阳市有大小溪河293条,流经市内最长的河流是资水,自西南蜿蜒向东北经安化、桃江、益阳市区至甘溪港注入洞庭湖,

膨胀系数

热膨胀膨胀系数线膨胀系数体膨胀系数 热膨胀 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物体因温度升高而发生的体积膨胀现象。 大多数物质温度升高时体积(或长度、面积)增加,例如铁路铺设钢轨时,两条钢轨连接处留有一定缝隙,以防止热膨胀引起损坏,另外利用某些物质因温度升高而体积膨胀的性质制成测量温度的仪器,如水银温度计。也有少数物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例如水在0~4℃之间),温度上升时体积反而缩小。冬天0℃的水浮于表面凝结成冰,4℃的水体积最小而沉于底部。又如铸铁也是温度降低时体积膨胀,所以用铸铁浇铸出来的工件因铁水凝固时体积膨胀,使铸铁和模型密切吻合而条纹毕露。 膨胀系数 表征物体受热时膨胀程度的物理量,对固体有线膨胀系数、面膨胀系数、体膨胀系数,对于液体和气体,仅体膨胀系数才有意义。固体任何线度(长度、宽度、厚度或直径等)随温度的变化都称为线膨胀。 线膨胀系数 固态物质当温度改变1℃时,其长度的变化和它在0℃时长度的比值,叫做线膨胀系数。各种物体的线膨胀系数不同。线膨胀系数很小,一般金属的线膨胀系数约为10-5/度左右。 结果表明,随氧化铝用量增加体系热导率和热稳定性显著上升,线性膨胀系数降低,填料对硅橡胶硫化影响不大。 (对低线膨胀系数环氧树脂配方设计技术的研究,江山江环的研究人员重点进行线膨胀系数一般原理的事实推论,据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专家了解,具体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一般的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组成的固化物,其线膨胀系数无本质上的差异,但高交联密度组分的α2有降低的行为;二是密度大、具有分子内氢键结合的组分,线膨胀系数有降低的举动,

原理是束绑分子运动;三是脂肪族烃基成分有提高其线膨胀系数的举动,提高芳香基浓度有利于降低线膨胀系数,特别是多环芳香基效果比较大,原理是烃基分子的高运动性、主链的难运动性。) 体膨胀系数 物体温度改变1℃时,其体积的变化和摄氏零度时体积的比值,叫做体膨胀系数。对于各向同性的固体,体膨胀系数是线膨胀系数的3倍,固体、液体、气体中,以气体的体膨胀系数为最大,固体最小,一切气体的体膨胀系数都近似相等,约为0.00367/度,即约等于每度1/273。

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中国环境规划院李云生 2004.5 ?基本涵义 ?计算模型 ?计算步骤 ?校核方法 第一部分水环境容量的基本涵义 容量涵义 技术指南中的概念定义 ?在给定水域范围和水文条件,规定排污方式和水质目标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该水域最大允许纳污量,称作水环境容量。 ?从上述定义可知,水环境容量主要决定于三个要素:水资源量、水环境功能区划和排污方式。 要素之一:水资源量 ?从某种意义上讲,水资源量是水环境容量基础; ?为了确保用水安全,水环境容量计算采用的是较高保证率的水文设计条件; ?并不是所有的水资源量都用来计算环境容量。 要素之二:水环境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划体现人们对水环境质量的需求,反映了人们对水资源的态度:开发、利用或保护。 ?已划分水环境功能区的水域,要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规范功能区达标标准; ?未划分水环境功能区的水域可不进行容量计算;若考虑计算,按较高功能标准进行(II类)。 要素之三:排污方式 ?排污口沿河(或其他水体)位置布设,对河流整体水环境容量影响较大; ?排污口排放方式(岸边或中心,浅水或深水),对局部的污染物稀释混合影响很大; ? ? 第二部分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模型 ?1、流域概化模型 ?2、水动力学模型 ?3、污染源概化模型 ?4、水质模型 1、流域概化 ?将天然水域(河流、湖泊水库)概化成计算水域,例如天然河道可概化成顺直河道,复杂的河道地形可进行简化处理,非稳态水流可简化为稳态水流等。水域概化的结果,就是能够利用简单的数学模型来描述水质变化规律。同时,支流、排污口、取水口等影响水环境的因素也要进行相应概化。若排污口距离较近,可把多个排污口简化成集中的排污口。 2、水动力学模型 ?最枯月设计条件

常用物质的热膨胀系数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 物体由于温度改变而有胀缩现象。其变化能力以等压(p一定)下,单位温度变化所导致的体积变化,即热膨胀系数表示 热膨胀系数有体膨胀系数β和线膨胀系数热α。 体膨胀系数β=ΔV/(V*ΔT), 线膨胀系数α=ΔL/(L*ΔT), 式中ΔV为所给温度变化ΔT下物体体积的改变,V为初始体积;ΔL为所给温度变化ΔT下物体长度的改变,L为初始长度。 严格说来,上式只是温度变化范围不大时的微分定义式的差分近似;准确定义要求ΔV与ΔT无限微小,这也意味着,热膨胀系数在较大的温度区间内通常不是常量。 温度变化不是很大时,α就成了常量,利用它,可以把固体和液体体积膨胀表示如下: Vt=V0(1+3αΔT), 而对理想气体, Vt=V0(1+0.00367ΔT); Vt、V0分别为物体末态和初态的体积 对于可近似看做一维的物体,长度就是衡量其体积的决定因素,这时的热膨胀系数可简化定义为:单位温度改变下长度的增加量与的原长度的比值,这就是线膨胀系数。 对于三维的具有各向异性的物质,有线膨胀系数和体膨胀系数之分。如石墨结构具有显著的各向异性,因而石墨纤维线膨胀系数也呈现出各向异性,表现为平行于层面方向的热膨胀系数远小于垂直于层面方向。 宏观热膨胀系数与各轴向膨胀系数的关系式有多个,普遍认可的有Mrozowski算式: α=Aαc+(1-A)αa αa,αc分别为a轴和c轴方向的热膨胀率,A被称为“结构端面”参数。编辑本段各种金属的线性膨胀系数 测定温度条件及单位:20℃,10^-6K^-1 金属名称元素符号线性热膨胀系数金属名称元素符号线性热膨胀系数 铍Be 12.3 铝Al 23.2 锑Sb 10.5 铅Pb 29.3 铜Cu 17.5 镉Cd 41.0 铬Cr 6.2 铁Fe 12.2 锗Ge 6.0 金Au 14.2 铱Ir 6.5 镁Mg 26.0 锰Mn 23.0 钼Mo 5.2 镍Ni 13.0 铂Pt 9.0 1

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研究及应用

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研究及应用 赵君 (河海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8) E-mail:zsmzyq@https://www.docsj.com/doc/b78225848.html, 摘要:一维稳态条件下计算水环境容量的3种方法,即段首控制方法、段尾控制方法和功能区段尾控制方法。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各方法的优劣及其相互联系,针对曹娥江支流--长乐河的具体情况,采用段首控制对其水环境容量进行计算,系统地将各方法的物理含义及其适用奈件推广到实际中。计算结果证明了方法的可靠性。 关键词:水环境容量;段首控制;段尾控制;功能区段末控制 1 计算方法 1.1基本概念和方程 水环境容量是在给定水域范围和水文条件,规定排污方式和水质目标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该水域最大允许纳污量,称作水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具有资源性、区域性、系统性、发展需要性四个基本特征,其大小主要与水域特性、环境功能要求、污染物质以及排污方式有关,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入流污染物的稀释能力以及污染物质在水体中的时空分布。由于河流具有对污染物质的稀释、输移、降解能力,因此河流环境容量可分为以下三个组成部分: 输移容量:污染物在水体中随水流的对流运动产生的输移量,它只与水力要素和水质目标有关,因此输移容量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较大的输移容量并不代表较大的允许排放量。对保守物质来说,河段总的环境容量只由输移容量组成。 稀释容量:当水体本底水质浓度低于水质标准时,由于对流及扩散作用,使排入的污染物逐步均匀分布到整个水体,其浓度达到标准浓度的限值时,水体所增加的污染物容量。稀释容量在数量上等于标准浓度时的输移容量与本底浓度时输移容量的差值,也称差值容量。 自净容量:由于沉降、生化、吸附等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给定水域达到水质目标所能自净的污染物量称为自净容量。自净容量是反映水体对污染物的自净能力,也称同化容量。自净容量是水环境容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河流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关键在于自净容量的计算。它是可不断再生的量。 河流是我国最常见、最基本的纳污水域。河流的水环境容量占在我国的很大的比重。污染物进入河流后,在一定范围内经过平流输移、纵向离散和横向混合后达到充分混合,或者根据水质管理的精度要求,允许不考虑混合过程而假定在

河流、湖泊、水库、湿地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

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 1)河流水环境容量模型 水环境容量是在水资源利用水域内,在给定的水质目标、设计流量和水质条件的情况下,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按照污染物降解机理,水环境容量W 可划分为稀释容量W 稀释和自净容量W 自净两部分,即: W W W =+稀释自净 稀释容量是指在给定水域的来水污染物浓度低于出水水质目标时,依靠稀释作用达到水质目标所能承纳的污染物量。自净容量是指由于沉降、生化、吸附等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给定水域达到水质目标所能自净的污染物量。 河段污染物混合概化图如图。根据水环境容量定义,可以给出该河段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公式: 图 完全混合型河段概化图 0()i si i i W Q C C =-稀释 i i si i W K V C =??自净 即:0()i i si i i i si W Q C C K V C =-+?? 考虑量纲时,上式整理成: 086.4()0.001i i si i i i si W Q C C K V C =-+?? 其中: 当上方河段水质目标要求低于本河段时:0i si C C = 当上方河段水质目标要求高于或等于本河段时:00i i C C =

式中:i W —第i 河段水环境容量(kg/d ); i Q —第i 河段设计流量(m 3/s ); i V —第i 河段设计水体体积(m 3); i K —第i 河段污染物降解系数(d -1); si C —第i 河段所在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值(mg/L ); 0i C —第i 河段上方河段所在水功能区水质背景值 (mg/L ),取上游来水浓度。 若所研究水功能区被划分为n 个河段,则该水功能区的水环境容量是n 个河段水环境容量的叠加,即: 1n i i W W ==∑ 01131.536()0.000365n n i si i i i i i i W Q C C K V C ===-+??∑∑ 式中:W —水功能区水环境容量(t/a ); 其他符合意义和量纲同上。 2)湖泊、水库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 有机物COD 、氨氮的水环境容量模型: 在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中,多采用完全均匀混合箱体水质模型来预测水库水体长期的动态变化,即将水库视为一个完全混合反应器时,有机物的容量计算模型可以用水体质量平衡基本方程计算。水库中有机物容量模型如下: C t kV S t C t Q t C t Q dt dc c out in in )()()()()(V(t)++?-?= 假设条件:水量为稳态,出流水质混合均匀。 式中:V(t)——箱体在t 时刻的水量,m 3; dt dc ——箱体水质参数COD 、氨氮的变化率; )(t Q in ——t 时刻水库的入流水量,m 3/a ; )(t Q out ——t 时刻水库的出流水量,m 3/a ;

水环境容量估算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130-2014),规划环评应“在充分考虑累积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动态分析不同规划时段可供规划实施利用的资源量、环境容量及总量控制指标”。本章就上述内容展开分析。 14.1 环境容量分析 14.1.1 水环境容量估算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130-2014)中未详细给出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故本次评价参考《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 /T 131-2003)附录B 的2.4条和2.5条,采用水质模型建立污染物排放和受纳水体水质之间的输入响应关系,并应考虑多点排污的叠加影响,以受纳水体水质按功能达标为前提,估算其最大允许排放量。 14.1.1.1 估算指标 按照各级环境保护规划,国家将化学需氧量(COD )、氨氮(NH 3-N )作为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因此本次水环境容量估算的指标也定为上述两项。 14.1.1.2 控制单元划分及其所对应的环境功能区划 水环境容量计算的控制单元一般是在综合考虑混合过程段长度及重点污染源排放口、大型水工构筑物、水质控制断面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划分。河流岸边排污的混合过程段长度计算采用如下公式: ()()()2 1 0065.0058.06.04.0gHI B H Bu a B L +-= 式中:L ——混合过程段的长度,m B ——河流宽度,m H ——平均水深,m I ——平均坡度,无量纲 u ——平均流速,m /s a ——排放口到岸边的距离,m

根据其水文参数,滃江干流枯水期岸边排放污染物情况的混合过程段长度计算结果如表14.1-1所示。 表14.1-1滃江干流岸边排放污染物情况的混合过程段长度计算一览表 清远华侨工业园的废水排放受纳水体最终均为滃江。根据调查,园区附近的滃江干流上主要建有3座低水头径流式水电站,分别为红桥水电站、英华水电站及狮子口水电站;此外,大镇水汇入口处为滃江干流的水质交界断面,该断面上游江段的水质控制目标为Ⅲ类,其下游江段的水质控制目标为Ⅱ类。清远华侨工业园内的东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位于滃江一级支流虾公坑,规划建设的英华污水处理厂和五石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均拟设于省道347线跨江大桥至英华水电站之间的江段附近。根据上述情况,本次水环境容量估算的控制单元定为以下5段: (1)滃江干流自红桥水电站至省道347线跨江大桥之间的江段,河流长度约为6.3 km(因前述计算出的混合过程段长度约为4.6 km,故以下计算中本单元长度取为4.6 km),末端断面水质控制目标为Ⅲ类。 (2)滃江干流自省道347线跨江大桥至英华水电站之间的江段,河流长度约为4.5 km,末端断面水质控制目标为Ⅲ类。 (3)滃江干流自英华水电站至虾公坑汇入口之间的江段,河流长度约为4.9 km(因前述计算出的混合过程段长度约为4.6 km,故以下计算中本单元长度取为4.6 km),末端断面水质控制目标为Ⅲ类。 (4)滃江干流自虾公坑汇入口至大镇水汇入口之间的江段,河流长度约为3.4 km,末端断面水质控制目标为Ⅱ类。 (5)滃江干流自大镇水汇入口至楣头(该处有跨滃江桥梁)之间的江段,河流长度约为5.4 km(因前述计算出的混合过程段长度约为4.6 km,故以下计算中本单元长度取为4.6 km),末端断面水质控制目标为Ⅱ类。

地表水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回顾与展望_董飞

第25卷第3期 2014年5月水科学进展ADVANCES IN WATERSCIENCE Vol.25,No.3May ,2014 地表水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回顾与展望 董飞1,2,刘晓波1,2,彭文启1,2,吴文强 1,2(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北京100038; 2.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8) 摘要:为厘清中国地表水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演变历史,探讨计算方法发展趋势,在系统调研大量水环境容量研 究文献基础上,详细梳理水环境容量从概念引入到研究至今的过程,归纳出中国地表水水环境容量研究过程中产 生的五大类计算方法:公式法、模型试错法、系统最优化法(线性规划法和随机规划法)、概率稀释模型法和未确 知数学法。解析了各类方法的基本思路、产生过程及应用进展,评述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通过与国 外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的比较,基于水环境系统复杂性及中国水资源管理特点与应用需求,认为中国应强化对概 率稀释模型法、未确知数学法及随机规划法等3种方法的研究和改进。 关键词:地表水;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概率稀释模型;系统最优化;未确知数学 中图分类号:TV131,X143;G353.1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 6791(2014)03-0451-13收稿日期:2013- 10-11;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0网络出版地址:http ://https://www.docsj.com/doc/b78225848.html, /kcms /detail /32.1309.P.20140410.0950.010.htm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09230);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7501- 004)作者简介:董飞(1983—),男,山东淄博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流域容量总量控制理论与方法等研究。 E-mail :dongfei99999@https://www.docsj.com/doc/b78225848.html, 通信作者:彭文启,E- mail :pwq@https://www.docsj.com/doc/b78225848.html, 环境容量是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实际应用问题之一[1]。水环境容量是环 境容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容量总量技术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中国水环境管理体系从浓度控制、目标 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的转变,实现流域水质目标管理 [2]与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3],水环境容量理论及计算方法研究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早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环境容量概念的引入,中国学者即开始了对水环境容量的研究[4]。在经 过短时期的对水环境容量基本概念的强烈争论后,迅速实现从基本理论到实际应用,从定性研究到定量化计 算的转变[5];同时注重吸收欧美等国的研究成果[6]。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水环境数学模型应用及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逐渐形成了公式法 [7]、系统最优化法[5]、概率稀释模型法[6]、模型试错法[8]等计算方法,盲数理论等不确定性数学方法也引入其中[9]。在地表水方面,水环境容量计算中所用的水环境数学模型从Streeter- Phelps 简单模型[5]发展到WASP 、Delft 3D 等大型综合模型软件[10],计算区域从河段、河流发展到河口、湖库、河网、流域[11],计算维数从一维发展到二维和三维[12],计算条件从稳态发展到动 态[13],所针对的污染物从易降解有机物、重金属发展到营养盐等[7]。近年来,常见关于水环境容量总体研究进展的文献 [14-15],然而未有专门系统论述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研究进展的文献;同时,文献中通常将中国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分为3类或4类 [8,10],笔者认为这难以对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作全面概括,本研究旨在弥补这一不足。以地表水水环境容量为重点,兼顾海洋水环境容量,大量调研中外文献,系统研究中国在地表水水环境容量计算方面从起步到当前的各种方法;同时对照欧美国家的计算方法,对中国地表水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进行重新归类。在解析各类计算方法研究及应用情况的基础上,对各类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作了评述。在比较分析国内外计算方法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各类计算方法对复杂水环境系统的适应性及中国水资源管理特点对水环境容量计算的需求,对中国今后地表水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DOI:10.14042/https://www.docsj.com/doc/b78225848.html,ki.32.1309.2014.03.020

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指南

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 技术指南 中国环境规划院 2003年9月

一、总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作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作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作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时间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组织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作成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污染源调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路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陆对应关系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确定水域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确定排污控制城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确定排放去向............................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础数据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业污染源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城市生活污染源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农村生活污染源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农田径流污染源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畜禽养殖污染源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城市径流污染源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矿山径流(固体废物)污染源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城市供排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入河排污口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计算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城市生活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农村生活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热膨胀系数

热膨胀系数 【热膨胀】物体因温度改变而发生的膨胀现象叫“热膨胀”。通常是指外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大多数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其体积增大,温度降低时体积缩小。在相同条件下,气体膨胀最大,液体膨胀次之,固体膨胀最小。也有少数物质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时,其体积反而减小。因为物体温度升高时,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分子间的距离也增大,物体的体积随之而扩大;温度降低,物体冷却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小,使分子间距离缩短,于是物体的体积就要缩小。又由于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大小不同,因而从热膨胀的宏观现象来看亦有显著的区别。 【膨胀系数】为表征物体受热时,其长度、面积、体积变化的程度,而引入的物理量。它是线膨胀系数、面膨胀系数和体膨胀系数的总称。 【固体热膨胀】固体热膨胀现象,从微观的观点来分析,它是由于固体中相邻粒子间的平均距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引起的。晶体中两相邻粒子间的势能是它们中心距离的函数,根据这种函数关系所描绘的曲线,如图2-6所示,称为势能曲线。它是一条非对称曲线。在一定温度下,粒子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具有的动能为EK,总能量为EK与相互作用能EP之和,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是守恒的。图中,粒子间最接近的距离是r′,最远的距离是r〃。由于距离减小所引起的斥力增长比由于距离增大所引起的引力下降快的多,因而粒子间接近的距离与粒子间远离的距离关系是r0r′<r〃-r0所以两相邻粒子中心的平均距离为变的情形。由此可见,当晶体温度升高,粒子热振动加剧,体积膨胀。 【固体的线膨胀】由于固体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温度变化不太大时,在某一方向长度的改变量称为“固体的线膨胀”。例如,一细金属棒受热而伸长。固体的任何线度,例如,长度、宽度、厚度或直径等,凡受温度影响而变化的,都称之为“线膨胀”。 【线膨胀系数】亦称线胀系数。固体物质的温度每改变1摄氏度时,其长度的变化和它在0℃时长度之比,叫做“线膨胀系数”。单位为1/开。符号为αl。其定义式是即有lt=l0(l+αlt)。由于物质的不同,线膨胀系数亦不相同,其数值也与实际温度和确定长度l时所选定的参考温度有关,但由于固体的线膨胀系数变化不大,通常可忽略这种变化,而将α当作与温度无关的常数。

关于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分析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年第10期 科技论文与案例交流科技论文与案例交流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加强水环境保护至关重要。水环境容量作为水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对其计算能够为水环境安全保护提供参考依据。为此,本文重点探讨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以望对后期水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技术借鉴。关键词: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分析水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水域范围内,并确定排污方式的前提之下,在单位时间内所确定的最大纳污量。根据水环境容量能够反映水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为水环境保护提供依据。因此,在水环境保护中水环境容量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而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能够成为水环境质量评价、区域规划的重要依据,可为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下面对其加以详细阐述。1水环境容量概述迄今为止,对于水环境容量的研究成果较多,并未形成统一及公认的定义。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排入河流的污染物受到河流的水动力特性影响,与水团运动形态实现交换,并将其扩散,被河水所降解,即水环境容量。对于水环境容量可认为是环境的自净同化能力,也可认为是不危害环境的最大允许纳污能力。我国《排放水污染总量控制技术规范》中已明确指出水环境容量是指:将给定水域和水文、水力学条件,给定排污口位置,满足水域某一水质标准的排污口最大污染物排放量,叫做该水域在上述条件下的所能容纳的污染物质总量,通称水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通常具有系统性、资源性及区域性(1)系统性。指水域与上游、下游中形成不同的空间生态系统,为此,应从流域的视角出发,对流域内的各水域的水环境容量进行合理调节。(2)资源性。该属性是一种自然属性,主要体现在排入污染物的缓冲之上,能够纳入足量的污染物,满足人们的生产及生活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旦水域环境遭到破坏,其恢复原有容量的过程较为缓慢。(3)区域性。则是指由于受到地理、气象及水文的若干影响,使得在不同区域中的污染也不相同。对于水环境容量,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受到水体功能、水文特征、污染物及其排污方式的影响,对这些因素应给予重视。2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分析2.1计算流程在计算水环境容量时一般遵循以下流程:第一步,对水功能区基本资料的调查收集及分析整理;第二步,对水功能区水质状况进行调查评估;第三步,对河流排污口的实际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确定河流排污口的负荷状况;第四步,对水功能区设计水文条件;第五步,对水质目标进行确定;第六步,确定模型参数,并对水域环境的容量进行计算;第七步,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分析、验证及应用。 2.2计算模型水环境容量计算手段以数学模型为基础,并根据污染物类型的不同,进而将水环境容量模型分为难降解有机物环境容量、容易降解有机物的环境容量模型等。按照水环境容量公式所采用的水质数学模型维数的不同,又可将水环境容量模型分为零维水环境容量模型、一维水环境容量模型及二维水环境容量模型。下面重点介绍多排污口一维水环境容量模型及单排污口一维水环境容量模型:对于多排污口一维水环境容量模型表达式为W=(其中W 表示水环境容量,单位为kg/d ;Cs 为污染物控制浓度,单位为mg/L ;Co 为进口断面污染物浓度,单位mg/L ;k 为综合降解系数,单位I/d ;L 为河流水功能区长度,单位m ;u 为河道水流平均流速,单位m/s ;V 表示水体体积,单位m 3)。该模型主要是对污染源沿河均匀分布的相关假设,而在实际的应用中,其计算结果与零维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模型之间有较大差异。对于单排污口一维水环境容量模型表达式为W=(Qo+q )Csexp[kx/u]-CoQo )(其中Qo 表示进口断面的入流流量,单位m 3/s ;q 表示污水入流流量,单位m3/s ;x 表示水质控制断面与排污口的距离,单位m ;其余含义与上述多排污口一维水环境容量模型相同)。若不考虑q 的影响,则可将上述模型转换为W=86.4×[QoC-sexp[kx/86400u]-Co]。该模型主要将混合区考虑在内,能够较好的实现水环境容量,该模型应用较为广泛。若不考虑弥散作用下的一维稳态水质模型,而是根据地下水沿河水连续补给,并将补给强度及污染物的浓度确定不变,进而可得到地下水连续补给下的一维稳态水质模型,表达式为C(x)= (其中C(x)表示河流实际污染物的浓度,单位为mg/L ;α为相对河流流量的地下水补给强度,单位为km-1;)Cso 表示河段起始断面污染物的浓度,单位为mg/L ;k 为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单位为m/d ;v 表示断面间的河流平均流速,单位为m/s ;Cgo 表示低下水污染的浓度,单位mg/L 。根据C (x)= 公式可推导河流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公式,Es=S ·exp()(其中Es 、S 、Qp 分别表示水环境总容量(t/d )、河段水质标准(mg/L )、河段污水排放量(m3/s ),其余表示同前)。3结语 水环境容量作为水环境管理安全的重要手段,分析其计算方法,能够为水环境的安全管理提供相应的技术参考依据。本文特对计算步骤及计算模型进行阐述,对模型进行推导,进而得出计算公式,以望对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有全面的认识。参考文献[1]范丽丽,沙海飞,逄勇,等.太湖湖体水环境容量计算[J].湖泊科学,2012,24(5):693-697.[2]姜欣,许士国,练建军,等.北方河流动态水环境容量分析与计算 [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3,29(4):409-414. 关于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分析甄江燕(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25)36

体积膨胀系数一览表

原油体积膨胀系数一览表(适用于柴油以上组分)比重范围升降1℃时膨胀系数比重范围升降1℃时膨胀系数0.7000 — 0.7099 0.000897 0.8500 — 0.8599 0.000699 0.7100 — 0.7199 0.000884 0.8600 — 0.8699 0.000686 0.7200 — 0.7299 0.000870 0.8700 — 0.8799 0.000673 0.7300 — 0.7399 0.000857 0.8800 — 0.8899 0.000660 0.7400 — 0.7499 0.000840 0.8900 — 0.8999 0.000640 0.7500 — 0.7599 0.000831 0.9000 — 0.9099 0.000633 0.7600 — 0.7699 0.000818 0.9100 — 0.9199 0.000620 0.7700 — 0.7799 0.000805 0.9200 — 0.9299 0.000607 0.7800 — 0.7899 0.000792 0.9300 — 0.9399 0.000594 0.7900 — 0.7999 0.000778 0.9400 — 0.9499 0.000581 0.8000 — 0.8099 0.000765 0.9500 — 0.9599 0.000567 0.8100 — 0.8199 0.000752 0.9600 — 0.9699 0.000554 0.8200 — 0.8299 0.000738 0.9700 — 0.9799 0.000541 0.8300 — 0.8399 0.000725 0.9800 — 0.9899 0.000528 0.8400 — 0.8499 0.000712 0.9900 — 0.9999 0.000515 注:P20 = P't + r(t-20) P't:试样在实验温度t℃的密度g/cm3 r:平均密度温度系数g/cm3/℃ t:试样的实验温度℃

(完整word版)全国参考资料地表水水环境容量核定

全国地表水水环境容量核定 技术复核要点 (征求意见稿01) 中国环境规划院 2004年2月

一、总体校核要求 本核定要点是全国地表水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复核大纲的征求意见稿简本。规划院将根据各地反馈意见,同时系统补充各类基本参数,进行完善,形成最终的技术复核大纲。 各省环保局组织进行全省城市水环境容量核定具体数据的技术校核。本技术复核要点可供各省环保局组织技术校核时参考。各省应在完成污染源调查数据校核以及相关各类系数校核后,将全省数据汇总,报规划院进行技术复核。 在此基础上,规划院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按照省域、省内各流域、区域性控制单元等层次,对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进行技术复核,并对有问题的具体单元、容量较大的典型单元等,进行模拟计算抽查,并复核各类系数。 全国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的具体工作目标为如下2项: 1、整合出一套系统基础数据:点面结合,分类指导,在系统分析原有各类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和监测,获得污染源排污去向(对应到水环境功能区)和排污量,并整合得到水环境功能区、河流、地市、省、流域各个不同层次的排污状况基础数据。 2、获得一套全国容量数据:以工业、生活污染物入河量为输入,通过水质模拟,获得水环境功能区、河流、地市、省、流域各个不同层次的水环境容量数据。 对应地,全国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复核主要对象包括2个方面,一是污染源调查数据,二是水环境容量计算数据,两者相辅相成,但规划院对各省的技术复核以水环境容量数据复核为主。 全国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复核的总体要求包括:数据的准确性、系统性、规范性等3个方面。其中,数据的准确性在后续的复核步骤2-7中详细论述,是技术复核工作的重点。 总体要求侧重对数据的系统性和规范性的要求,侧重表达的规范性和信息的全面性。其中,规范性要求全国各地水环境容量核定提交的基础数据要完备、信息表达要一致。系统性要求全国地表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各类数据相互匹配、相互照应。 规划院将根据各地水环境容量核定工作进展情况提出最终要求的报告格式以及各类基础数据、汇总分析数据的清单和格式。 1、报告要求 报告应图表数据与数据分析相结合,数据结论与计算方法、关键参数选择相结合,具体内容应包括但不局限于如下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