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布局的演变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布局的演变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布局的演变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布局的演变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布局的演变

刘华安

我国传统城市的规划布局,以方直平整的街道方格网系统最具有浓厚的东方特色。当然在南方水乡也不乏弯曲幽隐的街巷;西南山区也有不少因山就势道路迂回逶迤的山城。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黄河流域一带,以方格网街道布局,使行政区、居住区、商业区等相对独立所组成的城市数量最多。但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布局的这种传统体系,也不是自始至终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代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我国城市规划科学及其布局结构体系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的。从考古发掘郑州商城、湖北盘龙城及安阳殷都等处的遗址看,城市规划思想虽处于模糊的萌芽时期,但其布局已有一定的分区,一些都邑自中心向外周多依次为宫署区、居住区、农业区、城防区、作坊区等。郑州商城城址规模据测已达周长约7公里,城内还发现有大面积夯土台基和大型房基以及手工作坊等遗址。这些遗址布局表明,城市是经过简单的规划的。

进入西周盛世,营城建邑以前人的经验为基础,根据实际,周人还制定了一套城邑体制,自觉地把城市规划应用于城邑营建实践,从而为建立我国古代城市规划体系奠定了初步基础;同时也确定了我国传统城市内部分布结构的基本格局。据《考工记·匠人》记载:西周的城邑规划体制主要是从城邑的等级、大小、内部布局等方面来进

行规划并付诸实施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卒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意思是说:营建国都,规模为九里见方,每一面开设三个城门。城内有九条南北大道,九条东西大道每条街道能并行九辆马车。城邑以宫城为中心,左建祖庙,右置社稷坛,前为外朝办事之所,后设市场交易之处。外朝与市场的面积都是一夫,即百步见方之地。同时规定,诸侯城、卿大夫采邑城按王城礼制,依次降低一级规格。这种体制不仅规定全国城邑分为天子王城、诸侯国都城和采邑都城三级,而且对各级城邑的建置数量以及分布格局包括城邑规模、城垣、城门、道路等的等级,都作了严格的规定。

上述西周城邑规划布局,确立了我国城市以宫城为中心主体的基本结构,处于从属地位的其他各个组成部分,则按照各自功能和规划体制要求,分别布置在主体的周围,按分区尊卑,围绕宫廷区依次安排。王室、卿、大夫府第所在的“国宅区”近王宫而建,民众多分处城之四隅,宫区之北多为市场区,工商业者居于近市,手工业作坊区置于外郭。在宫廷区内,即实行前朝后寝制和三朝三门制;另有与之相适应的网格。通过整个道路系统的联系作用,一方面将规划范围扩及广大的王畿,另一方面以显示宫廷区的核心地位。我国古代城市的这种布局传统,差不多贯穿了我国城市发展史的全过程。

秦汉时期,随着大统一专制王朝的建立,城市规划布局传统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其主要表现是:城市内部结构布局重视利用地形,不强求仿制周制在形状上的整齐划一,据地形以加强军事的防御功

能,以致城垣、居住区等平面颇为曲折;同时,秦汉宫廷区范围相应大为扩展。西汉整个宫廷区分为五宫,各自独立,顺地势高低从南而北,沿南北中轴线交错布置,呈不规则状。市、作坊及居民闾里偏处城北与城周较低地带。上行下效,郡、县治城亦多仿此。

汉魏洛都因受传统礼制的影响,其王城规划布局基本上以周制为蓝本,但又不完全受其局限。洛都分区布置井井有条,以宫廷为中心,凡与宫廷区有密切关系的,加上永宁寺,都分布在内城中,各按其性质,依方位主次,环绕在宫廷区的周围。外郭除正南设有辟雍、灵台及明堂外,主要辟作市、里及手工业区。内外城的功能,其分工十分明确。市、里统一规划布局,严格区分。这种区域结构,既是这一时期继承周制城邑传统经验的总结,同时又为确立唐、宋时期城市规划制度奠定了基础。

唐、宋时期的城市布局结构,除宫廷区、官署区没有多大的变化外,在商业区、居住区等其他分区布局结构方面,尤其是宋代,则有较大的改进。其主要表现是:为适应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传统的集中市制转变成以全市为市场领域,行业街市为骨干,联系分布各居民坊巷的商业网点和新型仓库区所组成的商业网,新兴的城市服务行业,如瓦子、茶馆、酒肆等,也纳入商业网内,聚合而为我国古代后期城市综合性的商业服务组织的新规划、布局体制。这种体制的变化,一方面使旧坊制改进为按街巷分地断的办法来组织城市聚居生活的新的开敞式坊巷制;另一方面还改变了旧的功能分区,增加了新的功能分区,如仓库区、码头区、专业性商业区,即行业街市等。同时,

这种分区布局还不是像过去那样一句礼制尊卑来确定其区域位置和配备程序的原则,而是主要取决于经济功能上的要求。这种新结构的发展变化趋势尤其在专业性的商业区布置上反映更为明显。如以批发为主的行业街市,多设置在运输方便、有利货物集散的沿江河岸地带,而特殊商品的行业街市等,则多设于交通枢纽地带,构成城市的商业中心区。以后元、明、清各代的城市规划、布局,基本上是以宋代城制为基础的,而且城市经济性的功能分区类别日益增多,其布局更趋广泛,几乎遍布城区的各个地段。

此外,从具体内容来看,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布局的传统体系至少还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大型建筑多采用轴线对称的布局。轴线对称布局即以中轴线为主体,沿轴线布置建筑空间序列,这是中国大到城市,小到宫殿、衙署、庙宇、民居常用的方式。周代有关建筑的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大型建筑已采用对称的布局,陕西岐山西周城址即是实证。东周各诸侯国城址、汉长安宫殿部分的布局等,都有其对称的轴线。隋唐长安是将中轴线对称手法扩大应用用于整个城市的总体布局的较典型范例。其城门数目和位置、道路的格局、长宽,市以及坊里的大小与划分等,都严格地按照对称的布局衬托出中轴线,宫门及主要宫殿建筑群都位于中轴线上。

宋开封城中也有正对宫城正门的宽广的中轴线大街。元大都城市布局的整体艺术又达到新的高峰,城中有主要的南北轴线,又辅以东西的横轴线,在东西、南北轴线的交点处建造中心阁。明清北京城沿

中轴线对称布局的手法达到更高的艺术水平,不仅比原来的中轴线加长,而且沿中轴线建造前后左右相对称的重重城门,并形成形体、大小不同的各种广场,城门内外亦对称设置华表、牌坊等建筑物,以建筑的高低错落来增加空间的变化,赋予空间序列更浓厚的艺术特色。

严整的城市规划和以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方式反映在州、府、县治或鼓楼、钟楼为城市中心形成“井”字、“丁”字或“十”字形的街道网,四面开设城门,沿街布置牌楼、店铺等,而住宅则多安排在呈平行排列的小巷之中。这种城市布局在北方城市中非常普遍。南方有些地方府州县治也是如此。如《宋平江府城图碑》就较典型地反映了这类城邑的布局。明清以来的城市中,其衙署建筑依然是前堂后宅、官署与住宅合一的纵轴线对称布置方式与左、右民宅所形成的横轴线对称方式相配合。

各城中的民居、寺庙布局亦多采用轴线对称布局的方式,特别是一些典型的大住宅。如北京的四合院、苏州街巷、徽州民居、南方天井式连宅、云南一颗印式住宅、福建客家土搂等。它们的建筑层数有高低,院落有大小,间数有多少,但都是中心轴线对称概念很强的布局形式。漫步在中国古代城市中可以发现从住宅、店铺、宫殿、衙署、寺庙、园林、会馆、陵区,直到整座城市都有着轴线配置关系,几何性、方向性的感受远较西方建筑突出。可见,就中国古代城市中绝大部分建筑群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来说,运用轴线对称布局方式组织城市立体空间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纯熟的技巧。

其二,利用高台地势或人工台基来烘托、突出城市中的主体建筑。

在商、周至春秋战国的一些城市遗迹中,宫殿遗址处多筑有高台。秦阿房宫、汉未央宫以及曹魏邺城西北角的三座高台等,都是以高大的台基来突出主体建筑的宏伟气势。至唐,其大明宫、含元殿、麟德殿也筑在高台上,而且在规划过程中,还注重从整个城市的总体布局上,特别是从道路的主次格局上来突出主体建筑群。唐长安城中的朱雀大街,就是作为中心点正对含元殿。但是人工台基工程浩大,7公里长而又宽直的朱雀大街也过于单调。故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在承前制的同时,又有进一步的发展,中轴线虽长但富于变化,主要建筑都有台基,通过一连串比例恰当的、封闭的广场及充满韵律感和节奏感的城台、门楼、华表、牌楼、桥梁等各种建筑艺术形式的衬托,使主要宫殿更为宏伟壮丽。各朝的宫殿如此,各地的衙署亦如此。只不过因级别有差,而规格有异罢了。

其三,与中国古代城市中讲求对称而又富于变化的平面布局相适应,历代城市的立体布局则表现在绚丽多姿的色彩上。

中国的建筑色彩基本上集中分布在城市,它主要运用在建筑的屋顶、墙身、木构、门窗等各部位。在形成中国建筑色彩的诸多因素中,以琉璃瓦、彩画及汉白玉材料所起的作用最大。关于屋面修饰,战国时代即开始在屋瓦上涂饰红土粉。西晋时期,即公元4世纪初开始应用琉璃瓦,这时仅限于屋脊、檐头等处,后渐扩展到全部屋面及饰件。最初出现的是绿色琉璃瓦,以后陆续增加了黄、蓝、褐、翡翠、紫、红、黑、白等多种颜色。多种琉璃瓦五彩缤纷,流光夺目,不仅是优良的屋面防水材料,而且还是建筑外檐重要的装饰材料。琉璃瓦屋面

从唐代的减边作法发展到宋代已扩大为全部屋面满铺。明、清兴盛的琉璃瓦建筑还反映出明显的等级观念与身份。如金黄色为皇家宫殿、陵寝的专用颜色,重要的坛庙及敕封的寺观亦同;绿色用于王府、佛寺;黑色用于祭祀建筑;蓝色专用于祭天之所;园林则多色并用。由于琉璃色彩美,品种多,宋时即有各种琉璃面砖。开封铁塔是我国最早的一座以琉璃面砖装饰的建筑物。

在古代城市中,即使是普通的住宅也有装饰的习俗。门窗涂朱是秦汉以来的传统,并以青绿涂画门户边框。不过,这多为富人为之。一般民居屋面多图刷月白浆、松烟粉修饰檐头。墙身色彩除了砖、石、土的材料本色外,也用各色涂料进行装饰。明、清贴金之法以装饰门钉及窗格更增华贵之状。为防腐之用,木构件的色彩装饰也由来已久,古代早有“屋不呈材,墙不露形”的记载。宋代木构彩画多为写生,明清则多变化为程式化的旋子彩画。彩画艺术可以说是古代城市建筑艺术中独具东方特色的艺术之一。与此同时,大量汉白玉作为建筑材料在城市特殊建筑物中广泛应用,它与琉璃瓦和彩画一起,构成了我国城市传统布局体系中绚丽多姿的立体特点,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与传统布局中的重要人文景观。它们的兴起、变化与发展,提高了我国城市整个环境布局的美学质量。

此外,我国古代城市的规划布局中还有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等特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规划布局传统的艺术魅力。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2)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2) 城市规划的方法 (4) 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5) 简介 (5) 问题 (5) 意识 (7) 研究成果 (7) 城市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 (7) 城市规划遵循原则的细化 (8) 城市规划的社会原则 (8) 城市规划的美学原则 (8) 城市规划的安全原则 (8) 城市规划的经济原则 (9) 城市规划的整合原则 (9) 城市规划的任务 (10) 城市规划的作用 (10) 城市规划工作基本属性 (10)

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对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建设要求不同,因此城市规划的研究重点不尽一致,并随时代的发展而转变。 多学科参与城市研究的历史自古就有,近来更趋活跃,从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工程学、生态学、行为心理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方面研究城市问题所取得的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城市规划理论。这个趋势将继续下去,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学科渗入并开拓城市问题的研究领域。 系统工程学、工程控制论等数理方法及电子计算机遥感等新技术手段在墟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在逐步推广它们在资料的收集处理,预测评价方面所提供的方法和手段,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工作的质量。 对城市与城市规划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基于城市是综合的动态的体系,城市规划研究不仅着眼于平面上土地的利用划分,也不仅局限于三维空间的布局,而是引入了时间、经济、社会多种要求的“融贯的综合研究”。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将考虑最大范围内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情况,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自由,并给未来的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和多种可能性。 由于城市问题包罗万象,有人提出在有关学科群的基础上建立以研究城市性质、城市模型、城市系统和发展战略为目的的城市学;也有人提出建立以系统地研究乡村、集镇、城市的各种人类聚居地为目的的人类聚居学等。这类新学科的建树,或有助于加深对城市的宏观认识,但它的进展需要建立在完成大量城市问题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城市研究任务艰巨而纷繁,这也说明它丰富的活力。城市永远在发展,城市问题也总是相伴而生,但人类必将更为自觉地运用广泛的知识与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城市环境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城市规划工作从最初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起,最终要落实到物质建设上,形成供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体形环境。 城市规划是建筑和园林建设的前提,并为所需的空间准备条件,城市规划研究的进展也为建筑学和园林学的开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规划师与建筑师、园林设计师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三学科的有机结合和协同创造,势必将体形环境的建设推向更高的境界。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出现、人类居住环境的复杂化,产生了城市规划思想并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在社会变革时期,旧的城市结构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生活要求的情况下,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往往出现飞跃。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学说散见于《考工记》、《商君书》、《管子》、《墨子》等典辅之中。《考工记》确定了“都”、“王城”和“诸侯城”的三级城邑制度,用地的功能分区和道路系统等;《商君书》论述了某一地域内山陵丘谷、都邑道路和农田土地分配的适当比例,以及建城、备战、人口、粮食,土地等相应条件。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这些城市规划思想和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作为“四方之极”、“首善之区”的都城建设上。 战国时期,列国都城采用了大小城制度,反映了“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要求。西汉长安城将宫室与里坊结为一体;三国时曹魏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方式;南北朝时期的洛阳城加强了全面规划,都为中国古代前期城市建设的高峰——隋唐长安城的建设起了先导作用。

新中国城市规划发展史研究思考

102 □ 李 浩 近年来,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2008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2009年),有关新中国的历史研究在国内一度掀起热潮。不论政治界、经济界、社会界或文化艺术界,都把对近现代历史的回顾和反思作为一项重大工作,作为谋划行业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城市规划行业也在积极行动,特别是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和规划学会组织众多老一代首都城市规划工作者编写的《岁月回响—首都城市规划事业60年纪事》,在业内引起强烈的反响。然而,在整体上,我国城市规划界尚缺乏针对新中国成立60年城市规划发展历程的较为全面的系统性研究,这是一项极具重要意义且需尽快启动的研究工作。本文尝试就此问题展开探讨。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外相关研究关于城市规划历史的研究一直是国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英国的城市规划史研究新中国城市规划发展史研究思考 [摘 要]当前我国城市规划界尚缺乏针对新中国成立60年城市规划发展历程的较为全面的系统性研究,这是一项极具重要意义且需尽快启动的研究工作。新中国城市规划发展史研究可从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脉络及社会经济背景、城镇化发展历程及重大城市建设实践、城市规划指导思想及政策的演变、城市规划体系发展及体制改革、城市规划教育及学科发展五个方面展开,以史学研究方法为基本方法,系统构建研究的基本框架,以完善新中国发展的历史研究,促进我国城市规划事业的健康发展。[关键词]新中国;城市规划;发展史;研究 [文章编号]1006-0022(2011)09-0102-06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B China’s Urban Planning History Research Since 1949/Li Hao [Abstract] China’s urban planning history since 1949 needs to be studied right away. The research shall be carried on from five aspects: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context, urbanization and important urban development,urban planning policy development, urban planning system development, urban planning education development.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a systematic framework is necessary for new China’s urban planning research. [Key words] New China, Urban planning, Development history, Research 会、皇家城市规划学会与美国的城市和区域规划历史协会等学术机构十分关注城市规划的历史研究;《Planning History》和《Planning Perspectives》等是以城市规划历史研究为主题的国际学术刊物;PeterHall所著的《明日城市:20世纪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历史》和《文明中的城市》、John W.Reps所著的《美国的城市化:美国城市规划历史》、Mel Scott所著的《1890年后的美国城市规划》、M. Christine Boyer所著的《理性城市的梦想:美国城市规划的神话》等都是西方城市规划历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国外学者关于城市规划历史的研究工作,对中国的城市规划问题也有所涉及。Gregory Eliyu Guldin主编的《Farewell to Peas-ant China: Rural Urbanization andSocial Change in the Late Twentieth》 对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日本、韩国等地的城 市化进程进行了比较研究,选取天津、上海和广州等典型城市进行了深入探讨;George C.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7823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00470384)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Zhongguo gudai chengshi guihua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planning of ancient Chinese city 考古发掘证明,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中国已经有城市。这些城市的规划情况正在探索。对春秋战国时代的古城遗址研究证明,当时中国城市的规模已经很大,城市功能已很复杂。从三国开始,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有明确的意图,有整体综合的观念,有处理大尺度空间的丰富艺术手法,也有修建大型古代城市的高超技术水平,在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城市的类型从秦始皇起,中国就实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城市的职能很大程度上同行政管辖权限相关。如有全国政治中心的首都,如隋大兴城(见长安城)、北宋开封城、明清北京城等;也有地区性的中心城市如州郡的治所。元明以后,行政区划逐渐形成“省”的建制,省会就是地区性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如太原、济南、南昌等。还有省以下地区性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或称府,或称州,如南阳、大同(图

1[明清时期山西大同城平面])、潮州、泉州等。再下面,是数量很多的县城。各级政治中心城市的规模不等,但都是不同官府、衙门在其中占居主要地位,并建有寺庙和文化机构如孔庙、学宫等。都城规模较大,一般每边设三个城门,干道正对城门,有内城、宫城等几重城墙。府城州城,一般每边两个城门,道路骨架成井字形,城中有的也有王城或衙城(或称子城)。县城规模较小,通常是每边一门,道路成十字形。 中国古代还有一些边防、海防城市。明代沿长城内侧,按一定的距离和防御建制,建立不同等级和规模的城和堡,如宣化、榆林、左云、右玉等;在沿海要冲也建造了一些防卫性的城镇,如威海卫、金山卫、镇海

城市建设史完整(带重点)

城市建设史完整(带重点)

0701104班城建史复习资料 中国城市建设史 第一篇古代部分 绪论 一、城市的起源 1、在原始社会,随着农业的出现为标志的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捉奸产生了原 始的固定的居民点; 2、最早的城市是人类社会在第二次劳动大 分工的产物(商业手、工业是从农业中 分离出来的) 3、出现在从原始社会走向奴隶社会过渡到时 期; 4、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产生的 二、城市概念的变迁 1、城与廓、市与井的区别 城廓——城郭:城墙 城郭之别: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内之为城,外之为郭 2、城市的原始定义:防御功能、商品交换的职能、固定的居民点 3、城市社会时期城市定义的延伸

城市的原始职能、一级法律实体、精神寓意 4、现代城市的定义: *聚集一定数量的人口,以非农业活动为主 *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 *是一定地域中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 *要求相对集中 *城市必须提供必要的物质设施及良好的生 态环境 *根据共同的社会需要而进行各方面协调运 转的社会实体 *有继承和延文化传统的使命 第一章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一、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1、位置:都位于较为高爽、土壤肥沃松软的地段,一般均靠近河湖水面 2、规模: 3、建筑组合 4、一定的功能分区 5、原始居民点初步且有城市最基本的“集中”的特征(城市最大特征是聚集) 二、中国城市的形成

我国城市是在原始社会群体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公元前3000年——公 元前2000年) 大概在夏朝后期已基本形成(约公元前17世纪左右) 河南偃师市二里关村古城——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城市 商朝城市实例(公元前6—11世纪) 河南偃师市乡沟商城 总体布局:宫城居中、三套城墙、追求方正开创了以后历代都城多道城墙和宫城局中的先河。 第二章殷周时代的城市 (周礼考工记内容、解释、影响,要深入到中建史书的具体章节, 下面红字的部分还要补充,很重要) 西周的城建制度及其影响 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形成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礼法观,这在城建制度中都有明显的反映。 1、政治上“分诸侯、建藩卫”——西周成为 历史上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的朝代

中国城市规划史 笔记精编版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科学的重大成就 第二节我国城市起源试探 我国古代城市实经历了三个发展过程。第一个过程为由父系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即约公元前第三千年纪中叶,出现了城堡式聚落,可视为“城”之原始雏形。第二个过程为奴隶社会初,即约公元前21世纪左右,诞生了正式的“城”。第三个过程为封建社会初,即约公元前5世纪左右,形成“城市”。 第三节略论华夏城市规划体系 一、体系形成之历史背景问题 总结前代营建都邑的历史经验,按照此时客观形势和主观要求,本严格的礼制精神,制订营国制度来知道这番大规模的都邑建设活动,以便透过城市建设这个手段,实现周王集权愿望,这便是营国制度产生的社会背景概貌。 二、体系之构成问题 计主要内容,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王畿区域规划制度; (2)都邑建设体制; (3)都邑规划制度; (4)礼制营建制度; (5)井田方格网系统规划方法。

第四节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史分期问题 我们可以社会发展史分期作为大框架,按照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规律,联系上述几个环节,将体系传统的额演进历程划分为四期,各期又可按实际情况,据转折点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期为体系胚胎发生期。第二期为体系形成期。如上所述,此期又可分为草创、发展及成熟三个阶段。第三期为体系传统革新探索期。第四阶段为体系传统革新成熟期。此期又可以第六环节为标志,划分为前后二期。 (三)各期城市规划的基本格调 第一期为体系胚胎发生期,此期开始出现“城”之原始雏形,这是由部落或部落联盟驻在之聚落发展而成的。这种城堡式聚落已渐具以宫为中心及重视南北中轴线主导作用的规划结构型式,形制亦较规整,并构筑城垣加强防护,已粗具统治据点城堡的格调。 第二期是体系的形成期。此期第一阶段尚属“城”之草创过程,在第一期雏形的基础之上,充实城作为政治控制中心的内涵,丰富以宫为中心的规划结构型式,籍以显现其统治据点的职能。本期第二阶段,城的内涵更加充实,包括宫室、宗庙、社稷、府库、护卫营房、官署及权贵居里等,城之规模不断扩大,城之分区逐渐确立,城池构筑更加坚固,以宫为中心的分区规划结构型式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既有集中封闭型的城,也出现了开敞型的城。城的规划渐重严谨的规划秩序,体现了统治据点的森严风貌。商都西亳及“殷”的规划,可视为此阶段的代表作。本期第三阶段也已建立了体系,都邑均按营国制度进行规划。形制方

中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比较分析

中西城市规划设计之比较分析 摘要:城市发展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很大。中西方由于文化、哲学思想不同,导致了城市规划思想的差异,进而造成了城市形态的不同。本文从文化方面比较了中西古代规划思想和当代城市形态的差异,并分析了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 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形态 比较 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1、儒家礼制规划思想 礼制规划思想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末年齐人著的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周礼》的“营国制度”深刻影响着 中国历代的城市尤其是都城的规划,提出了都城规 划布局的理想模式,奠定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基 本轮廓(图1)。同时,从《周礼》的“营国制度” 中,也可以看出“择中而立”、“居中为尊”等礼 制思想在城市规划上的反映。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 想与古代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有很大关联。 在战国以前,诸子百家争鸣,并没有统一的政治哲 学思想。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 家思想就成为当时封建统治的理论准则。儒家思想 强调重礼、崇孝、尚文。在重礼的倡导下,一切建筑 活动都要受礼制的约束。无论是都城规划、宫殿庙宇 还是百姓住宅都讲究对称、均齐、规矩、等级。在崇 孝的主张下,儒家提倡尊敬长辈、敬祀祖先,形成了 中国的大家庭制度,营造了以礼为纲的传统合院式住 宅布局(二合、三合、四合院(图2)等),并成为我 国古代各类建筑组合方式的缩影——如宫殿、王府、 衙署、庙宇、祠堂、会馆、书院及其它建筑。乃至村 镇、城市的布局等。 2、天人合一和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中国哲学对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强调“天道”(自然法则)与“人为”的合一。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表现在城市规划上,其突出特点就 图1 明代北京城复原图 图2 中国传统四合院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细想

我国古代的城市建设,经过长期实践,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城市规划思想也日渐成熟,终于形成了《考工记》、《管子》等各种不同思想的城市规划理论。这两部书虽然都出于春秋战国时期,但却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规划理念。 《管子》相传为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所撰,经考实为后人托名而作,约形成于战国时期。该书内容十分庞杂,城市是其所涉内容之一,对都城的城市规划,《管子〈乘马第五〉》针对当时的礼制制度提出了如下设想:“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在这段论述中《管子》对都城的城市规划主要提出了两方面内容:一是城市的选址条件:“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二是城市规划的具体原则:即“因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就城市规划而言,《管子》的这段论述虽然比较简略,但毕竟使我们了解了我国早期城市规划的某些观点。从《管子》的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出,《管子》提出的都城规划模式所强调的是人们的实际需要,着眼点是城市的使用功能,而反对特定的模式。不仅如此,《管子》对城市等级的划分与宗法等级也不相同。《考工记》将城分为三个等级,王城、诸侯城称“国”,采邑称“都”,其划分以礼制等级为准。而《管子》认为城市划分的依据应是城市的规模与人口的多少,而不是上下尊卑的等级观念,“千室之都”与“万室之国”(《管子·乘马篇》)中的“国”与“都”就是

两种规模不等的城市。《管子》的城市规划思想与《考工记》相比较,显然《管子》更加注重城市的理性发展,而《考工记》所强调的是礼制制度。西周是我国礼制思想发展的成熟时期,这种礼制制度在我国一直延续了几千年,对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巨大影响,城市规划与建筑是体现礼制等级思想极为敏感的地区,所以在以礼教立国的社会中,《考工记》的影响要比《管子》的影响大得多,特别是北京城,它的规划与发展始终与《考工记》有关。 《考工记》是战国时期形成的一部手工业官书。书中不仅收录了大量春秋至战国时期我国的手工业资料,而且还包括很多手工业的生产制度与规范,从而为研究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手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珍贵史料。正因为它是一部官书,所以书中所反映的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手工业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 关于古代城市规划,《考工记》是我国古代最权威、最全面的一部著作,它所提供的资料比《管子》详细得多,《考工记》的规划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中有关都城的城市规划方案对后世的影响尤为深远。然而城市毕竟不是模式化的产物,脱离实际的固定模式也肯定是难以行通的,实际上我国历代的都城建设都没有严格执行《考工记》的具体规定,完全按照《考工记》方案建设的都城并不存在。我国历代的都城规划形制都不相同,说明每一座都城在兴建之际,都根据实际的地理环境和实际需要,对《考工记》的方案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调整。虽然每一座都城的城市布局都不相同,但我们从其规划的模式和手法上仍然可以明显看出《考工记》的潜在影响。在我国古代都城之中,对《考工记》规划思

中国城市建设史(快速记忆版)

一、原始时代 城市形成:1城市需具有一定的规模 2、有永久性大型建筑3、有手工生产场所和交换贸易场所4、一定城市基础设施5、密集的居民居址 中国城市产生的时期起源: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 二、周代 城与廓:廓比城大,或城在廓内 城、市: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 《周礼.考工记》 背景:《考工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有关工艺技术的著作,春秋时代营国制度的总结 内容:“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大意:建筑师营建都城,呈方形,每边长九里,各开三门,城中有九条直街,九条横街,也可能是有三条南北向、三条东西向的主要干道,每条干道由三条并列道路组成; 道路宽度为车轨的九倍,城中间为王宫,左为祖庙,右为社稷坛,后面为商业市场,市与朝各占地一百亩。 背景:1、社会伦理2、是儒家学说的基石3、礼乐关系的建立为政治制度而服务。 影响: 1、等级思想贯穿其中2、城市规划的独特艺术观:礼乐思想观念的建立。3、祭祀观念影响城市规划,促进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意义:体现的营国制度是较早成形的制度,体现了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礼法关系,体现以儒家为代表的维护礼制、皇权至上的理念。 西周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特点小结(1)城市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偏小(2)形成三级城邑网。 (3主要功能是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4)城市建设有了一定规制。 三、春秋 《管子》; 制度:选择城址强调了城市的给排水、防洪,要求因地制宜。 影响和意义:是一本革命性的也是极为重要的著作,打破单一的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发,确立理性思维和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 城市规划思想:(1)城市分布密度问题 2)提出城池选址的原则 3)提倡因地制宜4)创立较全面的功能分区5)土地开垦和城市建设的协调6)城郭之制 春秋战国城市建设特点:(1)城市形制多不规整。(2)城市规模庞大(3)城廓分功明确4)城市分区有显著变化。 四、西汉长安 建设阶段:(1)汉武帝时,离宫兴乐宫改建为长乐宫,在长乐宫西面建未央宫,又在两宫之间建武库。2)汉惠帝时筑长安城墙,建东西二市。(3)汉武帝时,在长乐宫的北面建明光宫,在未央宫的北面建桂宫、北宫,在西面城外建建章宫。 规划特点:1)总体采用前朝后市2)城内有官署、市场、居民区3)闾里制 意义:1、城内有官署、市场、居民区2、从总的形制和布局与“面朝后市”相符3、在规划建设上,宫殿占地面积大4、闾里制5、人口规模增大6、为加强集权,管理贵族富豪,形成了城市带。 五、东汉洛阳 总体规划特点①以宫为中心的分区规划结构奠定了礼制基调。②南北轴线的出现③沿袭营国制度④旧城改建类型。 六、曹魏邺城 影响:1)功能分区明确,中轴线对称应用于城市。2)以宫为中心,遵循礼制呈上启下3)功能区分布灵活创新

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史

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史复习资料 古代: 1.我国古代城市是如何产生?产生的时期、基础、条件是什么? 产生:城市是由于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而从一般的居民点分化出来的。 产生时期: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早期 产生条件:(1).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基础)(2).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直接原因)(3).精神文化的繁荣发展.(4).频繁的战争 2.对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时期及形成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城市需具一定的规模。(2).需具一定的永久性大型建筑(3).需具有一定的手工场所和交换场所(4).需具有的城市基础设施(5).有比较密集的居民居址 3.促进西周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分封诸侯。(2)周王朝自身追求适中位置加强都城建设 4.我国最早的城市规划建设制度出现于何时,哪本书并阐述书中规定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周朝的《周礼.考工记》主要内容:与井田制有关的经纬道路左祖右社旁三门宫城居中封建等级都城有大小 影响:关于城市规划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5.秦汉时期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及分布的主要特点,并阐述分布特点的原因 特点:(1).郡县制的推广、行政中心城市特别是县城镇得到大量发展;(2).城市分布地域大为扩展;(3).众多商业中心兴起:(4).国际贸易城市有了发展;(5).城市居民住宅开始按闾里制修建,都城实行的是多宫制 分布特点的原因:经济重心集中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南方还未发展 6.我国在西汉时期形成了哪些城市经济区、并阐明各经济区包括的地理范围及中心城市 (1)关中区:陕西全境四川巴蜀甘肃东部长安; (2).三河区:河东(山西西南部)、河内、河南(河南北部); (3).燕赵区域:燕在河北北部,赵在河北南部; (4).齐鲁区域:山东、泰山之阳为鲁临淄为中心; (5).梁宋区域:豫之东北、鲁之西南、苏皖(安徽)西北以定陶和商丘为中心; (6).颍川、南阳:河南中部、西南部; (7).三楚区域:西、东、南楚含长江怀阳衡城江陵长沙苏州淮北湖南长沙江南一带淮河长江流域; .南越区域:珠江流域 7.西汉时期长安城的规划建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城市居民住宅开始按闾里制修建,都城实行多宫制 8.我国魏晋至隋唐时期城市发展有什么特点、并阐明特点形成的原因? 发展特点 (1).城市发展和分布上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2).沿大运河、长江城市发展轴线初步形成 (3).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兴起 (4).城市规模的等级结构有了调整,其规模差距拉大,中间府、州级城市数量显著增多 (5).出现了最早的“镇” 形成原因:(1).北方长期战乱;(2).经济重心南移;(3).大运河沟通,沟通南北,经济恢复

我国古代地城市规划思想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中国古代文明中有关城镇修建和房屋建造的论述,总结了大量生活实践的经验,其中经常以阴阳五行和堪舆学的方式出现。虽然至今尚未发现有专门论述规划和建设城市的中国古代书籍,但有许多理论和学说散见于《周礼》、《商君书》和《墨子》等政治、伦理和经史书中。 夏代(公元前21世纪起)对“国土”进行全面勘测,国民开始迁居到安全处定居,居民点开始集聚,向城镇方向发展。夏代留下的一些城市遗址表明,当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工程技术水平,如陶制的排水管的使用及夯打土坯筑台技术的采用等,但总体上,在居民点的布局结构方面都尚原始。夏代的天文学、水利学和居民点建筑技术为以后中国的城市建设规划思想的形成积累了物质基础。 商代开始出现了我国的城市雏形。商代早期建设的河南偃师商城,中期建设的位于今天郑州的商城和位于今天湖北的盘龙城,以及位于今天安阳的殷墟等都城,都已有发掘的大量材料。商代盛行迷信占卜,崇尚鬼神,这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城镇空间布局。 中国中原地区在周代已经结束了游牧生活,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期间兴建了丰、镐两座京城。在修复建设洛邑城时,“如武王之意”完全按照周礼的设想规划城市布局。召公和周公曾去相土勘测定址,进行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城市规划建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图2-1-1)。同时,《周礼》书中还记述了按照封建等级,不同级别的城市,

如“都”、“王城”和“诸侯城”在用地面积、道路宽度、城门数目、城墙高度等方面的级别差异;还有关于城外的郊、田、林、牧地的相关关系的论述。《周礼·考工记》记述的周代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图2-1-1 周王城平面想象图 战国时代,《周礼》的城市规划思想受到各方挑战,向着多种城市规划布局模式发展,丰富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布局模式。除鲁国国都曲阜完全按照周制建造外,吴国国都规划时,伍子胥提出了“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他主持建造的阖闾城,充分考虑江南水乡的特点,水网密布,交通便利,排水通畅,展示了水乡城市规划的高超技巧。越国的范蠡则按照《孙子兵法》为国都规划选址。临淄城的规划锐意革新、因地制宜,根据自然地形布局,南北向取直,东西向沿河道蜿蜒曲折,防洪排涝设施精巧实用,并与防御功能完美结合。即使在鲁国,济南城也打破了严格的对称格局,与水体和谐布局,城门的分布并不对称。赵国的国都建设则充分考虑北方的特点,高台建设,壮丽的视觉效果与城市的防御功能相得益彰。而

浅谈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进程及相互关系

浅谈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进程及相互关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从无到有,经历了各种思想的变化和改革。中西方因在文化和传统上的差别,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城市规划思想,自成一家。当代社会高速发展,全球化和城市化发展迅速,中西方联系越来越紧密,城市规划思想也在相互影响中向着更加自然和和谐的方面发展,促进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关系 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在这一阶段奴隶社会发展历程中。城市作为王权与神权相统一的代表在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同时还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辩证观。规划中的原始生态主义开始萌芽。城市规划也体现了这样一种哲学思想朴素的“天圆地方”人地观,引导规划中的方格网城市形态的形成,而“王城居中”、“中轴对称”反映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权力至上的以帝王为中心的思想。此时最有代表性的规划思想是《周礼·考工记》中的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提倡的礼制思想强烈的影响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及其思想理论,随着历代礼制的不断强化,皇帝尊崇地位升高,祭祀仪式繁复,统治管理机构增加,起在城市规划上必须按主次就位布局;礼制的序列在空间布局上更趋复杂化,这样在客观上必须要有相应的诸如对称、规整、轴线等布局手法才能适应。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种提倡尊卑有序、主次分明的儒家思想,明确的指出了以天子为中心的统治思想,正符合统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统一的意图。显见《周礼》推崇根据宗法血缘和政治要求,行宗法分区,不仅在等级分区、规模大小的划分方面有着严谨的礼制制度,还用明确的尺度操作方法来加以实施,用宗法与政治相结合的方法强化王权的尊严。实际上,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主轴就是遵循礼制的思想。中国的封建社会基本上是一个稳定的王权主义时代,儒家稳固的文化统治维持着城市规划“天人合一”理念的恒定。城市的各项建设主要为统治者及其权力集团服务,城市格局表现为中轴对称、王城居中都城具有极高的首位度。在此同时传统的城市商贸业随着手工业日渐繁荣城市中的集市开始兴起。从唐长安的“东市”、“西市”至北宋汴梁繁荣的街市的形成与发展都说明了城市规划在潜意识中开始关注绝大多数城市居民的需求,潜在地体现了规划的“人本主义”思想。 到了西汉的武帝时代,开始“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因为儒家提倡的礼制思想最有利于巩固皇权统治。礼制的核心思想是社会等级和宗法关系,《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正是礼制思想的体现。从此,封建礼制思想开始了对中国长达3000年左右的统治。从曹魏邺城、唐长安城到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对中国古代都城的影响得到了越来越完整的体现。与此同时,以管子和老子为代表的自然观对中国古代城市形制的影响也是长期并存的。许多古代城市格局表现出利用自然而不完全循规蹈矩。特别是宋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位于通航交会处、水早路交通交会点的城市的布局开始冲破礼制约束,如汴梁、临安等。 (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典型格局 1、唐长安城

郑州城市发展历史

郑州城市发展历史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中 国 城 市 发 展 史 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作者:冉钊 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日期:2015年12月10日

郑州城市发展历史 (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冉钊河南安阳) 摘要: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同时又是中原经济区的重要城市,有必要了解郑州市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现状,本文主要介绍了郑州市的历史发展状况,又以经济和交通为例子阐述了郑州市区位发展优势,以史为鉴能为郑州市未来经济发展提供相关经验。 关键词:郑州市;城市;发展史;区位 引言:郑州市是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重要“版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实行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宏观经济发展策略。“中部崛起”战略思想的提出给中部地区特别是河南这样一个人口和经济大省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郑州市在“中原崛起”中也是中部崛起的“排头兵”,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和河南六省,据资料统计到2005年底,河南省人口总数已达9768万人,居全国第一;生产总值已达亿元,已连续六年居全国第五位,中部六省第一;工业增加值已达亿元,居全国第七位,中部六省第一。河南地处中原,不仅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雄厚的工业基础,还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全国重要的交通、通信网络中心。 一、郑州市历史进程 1、封建社会时期的郑州发展历史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三皇五帝活动的腹地、中华文明轴心区。约5000年前,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生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新郑。新密市李家沟遗址,距今约10500年至8600年,出土遗物揭示了中原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历史。在新郑市裴李岗发现的距今约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遗址表明当时的人民已开始饲养家畜并从事家庭手工业生产活动,原始农业生产在黄河流域的发展是中华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距今6000年的大河村文化遗址是着名的古人类活动聚落遗址,是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遗址中许多保存完好的房基,以其独特的“木骨整塑”的建筑工序和施工方法,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提供了重要实物。考古人员于1995年在郑州北郊邙岭余脉发现的西山古城遗址把郑州地区城市出现时间提前到距今约5300年的仰韶文化晚期,被视为中国城市文明的源头。5000年前,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并建都在郑州这片土地上;3600年前,中国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在此建都,至今中心城区依然保留着7公里长的商代城墙遗址。 夏商两朝先后在郑州地区建都,周朝春秋战国时期管国、郑国、韩国也先后建都郑州地区。约公元前2070年至前1600年,夏朝的元老人物禹建都于登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变迁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变迁经过漫长的历史,人类在为生存奋斗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如何改良自我的生存环境来满足生存安全、生活和生产需要。世界各地原始群居地点的选择和居民点的选址,普遍利用有力地形,建在近水、向阳和避风的有力位置。而居民点内部的空间结构,则体现了原始社会人类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以及与环境的共存关系。在中国古代文明中有关城镇修建和房屋建造的论述,总结了大量生活实践的经验,其中常以阴阳五行和堪舆学的方式出现。许多理论和学说散见于《周礼》、《商君书》、《管子》和《墨子》等政治、伦理和经史书中。以下就结合具体的朝代做进一步的分析。 夏代( 公园前21世纪)对国土进行了全面的勘测,国民开始迁居到安全的地方定居,居民点开始出现,并向城镇方向发展。夏代留下的城市遗迹表明,当时的城市设计已经有了一定的工程技术水平,如陶制的排水管的使用及夯土筑台技术的采用等,但总体上,在居民点的布局结构方面都尚原始。夏代的天文学、水利学和居民点建设技术为以后中国的城市规划思想的形成积累了物质基础。 商代开始出现了我国的城市雏形。如商代早期建设的河南偃师商城,中期建设的位于郑州的商城和位于今天湖北的盘龙城等等。商代盛行占卜术,崇尚鬼神,这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城镇空间的布局。而中国中原地区在商代就结束了游牧生活,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都得到了较大发展,这期间兴建了丰、镐两座京城。在修复建设洛邑城时则完全按照周礼的设想规划城市布局。召公和周公都曾去相土勘测定址,进行了有目的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城市建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 春秋战国时代的《周礼、考工记》则记载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同时,《周礼》还记载了按照封建等级,不同级别的城市在用地面积、道路宽度、城门数目、城墙高度等方面的级别差异;还有关于城外的郊、田、林、牧地的相关关系的论述。《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战国时代,《周礼》的城市规划思想受到各方面的挑战,向着多中城市规划布局模式发展。除少数国家完全按照周制建造外,其他很多国家都另辟蹊径。如吴国国都就按照“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充分考虑江南水乡的特点,水网密布,交通便利,排水通畅,展示了水乡城市规划的高超技术。又如越国的有些小国则按照为《孙子兵法》国都规划选址。 战国时代丰富的城市规划布局创造,首先得益于不受帝王统治的制式规定,另外更重要的是出现了《管子》和《孙子兵法》等论著,在思想上丰富了城市的创造。《管子、度地篇》中,已经有关于居民点选址要求的记载:“高勿近埠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管子》还认为,必须将土地开垦和城市建设统一协调起来,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前提。《管子》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史上革命性的著作,它的意义在于打破了城市单一的周制的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发,理性思维和自然环境环境和谐的准则确立起来了,其影响深远。另一本战国时代的重要著作《商君法》则更多的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和交通布局的角度,对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阐述。 秦统一中国后,在城市规划思想上也曾尝试过统一,并发展了“相天法地”的理念,即强调方位,一天体星像坐标为依据,布局灵活具体。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及影响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得特点及彩响 摘要:中国就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得历史。在古代拥有着緊荣得城市经济与深厚得城市文化底蕴,其城市规划得特点也异常鲜明,影响深远。文章就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得特点与影响做了初步得探索,多元融合得中华文化使城市表现出包容性与丰富得活力,封闭与稳定得社会秩序使城市表现出极强得统一性。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得一些观念,对当今得城市规划仍有很大得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规划;中国古代;特征;影响 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得特点 (一)中央集权下得“搭齐划一” 我国早期得城市总体形态受到以井田制为代表得早期农耕制度得影响。所谓井田即“方里为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井田制得形成,造就了中国古代城市方格网得特征。贺业矩在《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一书中指出:“把城市视为一大块井田,利用井田阡陌得经纬,构成道路网,按照井田制,将它划分成若干等面积得方块底盘,充作城市营建用地; 同时规定,以井田得单位——夫作为城市用地得单位。”由此,奠定了中国古代城市方格网状得总体空间格局。 以间为房屋得基本单位,几间并联成一座房屋,几座房屋围成矩形院落,若干院落并联成一条巷,若干巷前后排列组成小街区,若干小街区组成一个矩形得坊或大街区,若干坊或大街区纵横成行排列,其间形成方格网状街道,最后形成以宫殿、街署或钟鼓楼等公共建筑为中心得有中轴线得城市,这就就是中国古代城市得特点。 中国古代得城市具有明显得风格统一,整齐划一得特点。其中得原因:一就是该城市规划格局本身得优越性。二就是秦朝以来确立得中央集权制度,“车同轨, 书同文”,城市得格局当然也要按照规定被标准化。 这种城市规划得格局,中心明显,主次分明,有明显得对称轴,左右呼应,街道得脉络清晰。根据这种城市规划得方式,所有城池得规模与形制,都有一定得层次标准。都城都就是最高大坚固得,其下得诸侯、郡县城市则以行政等级得高下来确定规模。就城市本身来说,首先,会选择城市中心得位置,“仰观天象,俯察经纬”, 确定中心后以此为基?点,向四周扩散,进而框定城市得总体范围,该中心在都城往往就是皇宫所在地,在郡县则往往就是钟鼓楼或行政机关所在地。其次,城中普遍都有一条以中心街道或宫殿建筑构成得“中轴线”,城市以此左右对称布局,譬如唐长安城得朱雀大道。再次,中国古代对

从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看城市规划思想

从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看城市规划思想的变迁 园艺林学学院 王 浩 20050560134 摘 要 从城市的形成、兴起、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看城市规划在不同时期所起的作用,所处的地位,有利于理解城市规划的功能,为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城市 历史 规划思想 Abstract: From the city formation, rising, development, and the evolution historical process, we can look out the function of urban planning in the different time, and the status which locates. It is advantageous in understood the urban planning function, and provides the beneficial exploration for the Chinese 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 city history programming idea 前 言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极易受到人为的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干扰。近十几年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就我国城市目前的环境状况而言,问题十分严峻,在一些城市地区,污染已相当严重(如:北京曾被列为世界十大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2006年,中国的临汾被国际环保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有十五个城市在可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三项环保指数上不达标),这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城市规划思想有所变革、发展,然而它的主体精神贯彻始终。城市规划本属上层建筑范畴,它所体现的规划思想,实质上是当时统治意识在这一侧面的反映。中国的政治观在四千多年以前就已经有一个世界一统的大观念,“普天之下”有一“共主”天子,从政治观可推广到整个人生观,乃至整个宇宙观,中国城市规划思想学术即从此发端。这种思想,在城市规划中,体现为有了一个核的概念,而不是系统的概念。中国历史上,虽然朝代变了,但是思想始终不变。 1 城市的形成 中国城市出现的时代应该是西周,因为夏商的都城是否设市,既无文献上的依据,也没有考古上的证明,只有西周的都城丰镐设市,有《周礼·考工记》为证。在中国,只有到了

中国住区规划发展60年历程与展望

中国住区规划发展60年历程与展望 摘要:中国住区规划60年发展一直与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变革有着紧密的关系。早期50-60年代受西欧和前苏联的影响,邻里单位理论逐渐由扩大街坊演变成以小学半径为规划范围小区概念。但是,在“先生产、后生活”原则下,住区规划发展几乎停滞。进入70-90年代社会经济复苏,在规划理论上形成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的规划空间结构模式。试点小区、小康住宅的研究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小区的模式发展。98年的商品房市场的推进使住区规划呈现了多样化、多极化和多品种的局面,居住环境和居住品质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具有中国特色的居住区规划理论和技术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前言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值此之际,回顾我国城市居住区的发展历程与成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建国后,住房建设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可以说,居住区的发展也见证了伟大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革。居住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水平、经济水平、技术水平、政策制度以及城市发展条件等息息相关,因此,居住区规划在理论上和技术手段上也随着国家的整体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经历了从早期的邻里单位和扩大街坊逐步演变为完整的小区开发模式,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又赋予了居住区规划新的创新动力,使居住区规划理论更加成熟,技术手段更加丰富,也打造出越来越强的出中国特色。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正处在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期,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实践和创新空间,希望本文能使读者从中获益,并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 1.现代居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78) 居住是人类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一,因人的社会属性而聚居在一起,形成居住区。居住区的形态受到生产力水平、地理气候条件、家庭结构、建筑技术、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工业革命后,城市内部的居住环境受到巨大威胁,19世纪末很多工业发达国家开始针对居住拥挤、日照通风不良、环境恶化、卫生设备落后等问题相继颁布的改善居住条件的法案,有关学者也开始寻求对策,逐步形成了现代居住区规划的理论。 1.1 邻里单位理论及在我国的实践 图1 邻里单位示意图 图2 雷德朋规划方案 1929年美国社会学家克莱伦斯·佩里以控制居住区内部车辆交通、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环境安宁为出发点,首先提出了“邻里单位”的理论(图1),试图以邻里单位作为居住区的基本形态和构成城市的“细胞”。邻里单位的基本特点有:城市交通不穿越邻里单位内部;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不必穿过城市道路;邻里单位的中心是小学和生活服务设施,并结合中心广场或绿地布置;邻里单位的规模一般是5000人左右,占地约合65公顷。1928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