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试卷合集5套┃云南省昭通市2022届新高考化学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试卷合集5套┃云南省昭通市2022届新高考化学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合成一种用于合成γ 分泌调节剂的药物中间体,其合成的关键一步如图。下列有关化合物甲、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反应为加成反应

B.甲分子中至少有8 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甲、乙均不能使溴水褪色

D.乙与足量H2完全加成的产物分子中含有4 个手性碳原子

2.关于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是乙醇和过量的溶液

B.控制反应液温度在

C.反应容器中应加入少许碎瓷片

D.反应完毕后应先移去酒精灯,再从水中取出导管

3.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2SO3溶液,测定混合后溶液pH随混合前溶液中

2-

3

3+

c(SO)

c(Fe)

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实验发现:

ⅰ.a点溶液澄清透明,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后,立即产生灰白色沉淀,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

ⅱ.c点和d点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无气体逸出。取其上层清液滴加NaOH溶液后无明显现象,滴加KSCN 溶液显红色。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向a点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B.b点较a点溶液pH升高的主要原因:2Fe3++SO32-+H2O2Fe2++SO42-+2H+

C.c点溶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2Fe3++3 SO32-+6H2O2Fe(OH)3+3H2SO3

D .向d 点上层清液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变红;再滴加NaOH 溶液,红色加深

4.下列各组内的不同名称实际是指同一物质的是

A .液氯、氯水

B .烧碱、火碱

C .胆矾、绿矾

D .干冰、水晶

5.下图是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工作过程中必须对某室进行严格密封。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a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612622C H O 6H O 24e 6CO 24H -++-===↑+

B .若所用离子交换膜为质子交换膜,则H +将由A 室移向B 室

C .根据图示,该电池也可以在碱性环境中工作

D .由于A 室内存在细菌,所以对A 室必须严格密封,以确保厌氧环境

6.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的是( )

A .NH 3

B .NH 4Cl

C .KOH

D .NaClO

7.常温下,将 1molCaC 2O 4 粉末置于盛有500mL 蒸馏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加入Na 2CO 3固体(忽视溶液体积的变化)并充分搅拌,加入Na 2CO 3 固体的过程中,溶液中Ca 2+ 和 CO 32-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5.6

B .常温下,K sp (Ca

C 2O 4)>K sp (CaCO 3)

C .b 点对应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C 2O 42-) <c(CO 32-)

D .若使 1molCaC 2O 4 全部转化为 CaCO 3,至少要加入 2.12molNa 2CO 3

8.废弃铝制易拉罐应投入的垃圾桶上贴有的垃圾分类标志是()

A B C D

A.A B.B C.C D.D

9.化石燃料开采、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剧毒气体硫化氢(H2S),可通过间接电化学法除去,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池中处理硫化氢的反应是H2S+2Fe3+=2Fe2++S↓+2H+

B.电极a为阳极,电极b为阴极

C.若交换膜为质子(H+ )交换膜,则NaOH溶液的浓度逐渐变大

D.若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b电极区会产生红褐色沉淀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金属钠除去乙醇溶液中的水

B.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可用乙醇做萃取剂

C.我国西周时发明的“酒曲”酿酒工艺,是利用了催化剂使平衡正向移动的原理

D.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汽车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11.前四周期元素X、Y、Z、W、T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Z、W位于同一周期,X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Y在同周期中电负性最小,二元化合物E中元素Y和W的质量比为23:16;同周期元素简单离子中,元素Z形成的离子半径最小;T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的半径Y>Z>W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X

C.W和T的单质混合加热可得化合物T2W

D.W的单质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所得产物溶于水可得强酸

12.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淀粉→葡萄糖→(氧化)水和二氧化碳(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B.纤维素(水解)→葡萄糖→(氧化)水和二氧化碳(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

D.酶通常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到另一烧杯中

B.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距离试管口约1/2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

C.为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NH4+,可在此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后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向容量瓶加水至液面离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定容

14.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钠与水反应:Na+2H2O Na++2OH–+H2↑

HSO

B .用氨水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硫:OH?+SO2

3

C .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Ca2++HCO3-+OH–CaCO3↓+H2O

D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2++2OH–+2H++SO42-BaSO4↓+2H2O

1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水合铜离子的模型如图,该微粒中存在极性共价键、配位键、离子键

B.CaF2晶体的晶胞如图,距离F-最近的Ca2+组成正四面体

C.氢原子的电子云图如图,氢原子核外大多数电子在原子核附近运动

D.金属Cu中Cu原子堆积模型如图,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Cu原子的配位数均为12,晶

胞空间利用率68%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苯胺()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进行苯胺的相关实验。

已知:①和NH3相似,与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盐

②用硝基苯制取苯胺的反应原理:2+3Sn+12HCl→2+3SnCl4+4H2O

③有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见表:

物质熔点/℃沸点/℃溶解性密度/g?cm-3

苯胺-6.3 184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醚 1.02

硝基苯 5.7 210.9 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醚 1.23

乙醚-116.2 34.6 微溶于水0.7134

Ⅰ.比较苯胺与氨气的性质

(1)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产生白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用苯胺代替浓氨水重复上述实验,却观察不到白烟,原因是______。

Ⅱ.制备苯胺。往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下同)的冷凝管口分批加入20mL 浓盐酸(过量),置于热水浴中回流20min,使硝基苯充分还原;冷却后,往三颈烧瓶中滴入一定量50% NaOH 溶液,至溶液呈碱性。

(2)冷凝管的进水口是____(填“a”或“b”);

(3)滴加NaOH 溶液的主要目的是析出苯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Ⅲ.提取苯胺。

i.取出上图所示装置中的三颈烧瓶,改装为如图所示装置:

ii.加热装置A 产生水蒸气,烧瓶C 中收集到苯胺与水的混合物;分离混合物得到粗苯胺和水溶液。

ii.往所得水溶液加入氯化钠固体,使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再用乙醚萃取,得到乙醚萃取液。

iii.合并粗苯胺和乙醚萃取液,用NaOH 固体干燥,蒸馏后得到苯胺2.79g。

(4)装置B无需用到温度计,理由是______。

(5)操作i中,为了分离混合物,取出烧瓶C前,应先打开止水夹d,再停止加热,理由是__________。

(6)该实验中苯胺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

(7)欲在不加热条件下除去苯胺中的少量硝基苯杂质,简述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7.某课题组采取以下路线合成利胆药——柳胺酚。

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1)对于柳胺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 有三种官能团

B 遇三氯化铁溶液显紫色

C 分子组成为C13H9NO3

D 1mol柳胺酚最多与3mol NaOH反应

(2)F的命名为______________;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

(3)写出化合物D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4)写出E和F制取柳胺酚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5)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F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分子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6)4-甲氧基乙酰苯胺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写出由苯甲醚()制备4-甲氧基乙酰苯胺()的合成路线(注明试剂和条件)______。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1)聚四氟乙烯商品名称为“特氟龙”,可做不粘锅涂层。它是一种准晶体,该晶体是一种无平移周期序、但有严格准周期位置序的独特晶体。可通过___方法区分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

(2)下列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图表示的状态中,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填字母代号)。

A.B.

C.D.

(3)某种铀氮化物的晶体结构是NaCl型。NaCl的Bom-Haber循环如图所示。已知:元素的一个气态原子获得电子成为气态阴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为电子亲和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填标号)。

a.Cl-Cl键的键能为119.6kJ/mol

b.Na的第一电离能为603.4kJ/mol

c.NaCl的晶格能为785.6kJ/mol

d.Cl的第一电子亲和能为348.3kJ/mol

(4)配合物[Cu(En)2]SO4的名称是硫酸二乙二胺合铜(Ⅱ),是铜的一种重要化合物。其中En 是乙二胺(H2N-CH2-CH2-NH2)的简写。

①该配合物中含有化学键有___(填字母编号)。

A.离子键B.极性共价键C.非极性共价键D.配位键 E.金属键

②配体乙二胺分子中氮原子、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分别为___、___。

③乙二胺和三甲胺[N(CH3)3]均属于胺,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得多,原因是___。

④乙二胺(H2NCH2CH2NH2)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乙二胺能与Mg2+、Cu2+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环状离子,其原因是___,其中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相对较高的是___(填“Mg2+”或“Cu2+”)。

⑤与氨气互为等电子体的阳离子为___,与S位于同一周期,且第一电离能小于S的非金属元素符号为___。(5)①金属钛的原子堆积方式如图1所示,则金属钛晶胞俯视图为____。

A.B.C.D.

②某砷镍合金的晶胞如图所示,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该晶体的密度ρ=__g·cm-3。

19.(6分)我国秦俑彩绘和汉代器物上用的颜料被称为“中国蓝”、“中国紫”,直到近年来人们才研究出来其成分为BaCuSi4O10,BaCuSi2O6。

(1)“中国蓝”、“中国紫”中均具有Cu n+离子,n=___,基态时该阳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中国蓝”的发色中心是以Cu n+为中心离子的配位化合物,其中提供孤对电子的是___元素。

(3)合成“中国蓝”、“中国紫”的原料有BaCO3,孔雀石Cu2(OH)2CO3和砂子(SiO2)。SiO2晶体中Si原子的杂化轨道是由______轨道(填轨道的名称和数目)和________轨道杂化而成的。

(4)现代文物分析发现,“中国蓝”中含有微量硫元素。假若硫元素来源一种阴离子是正四面体的天然钡矿中,则最可能的钡矿化学式是______。

(5)在5500年前,古代埃及人就己经知道如何合成蓝色颜料—“埃及蓝”CaCuSi4O10,其合成原料中用CaCO3代替了BaCO3,其它和“中国蓝”一致。CO32一中键角∠OCO为___。根据所学,从原料分解的角度判断“埃及蓝”的合成温度比“中国蓝”更___(填“高”或“低”)。

(6)自然界中的SiO2,硬度较大,主要原因是___。下图为SiO2晶胞中Si原子沿z轴方向在xy平面的投影图(即俯视投影图),其中O原子略去,Si原子旁标注的数字表示每个Si原子位于z轴的高度,则Si A与Si B的距离是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中与N相连的H被-CH2COCH3取代,发生取代反应,A错误;

B.甲中至少有6个碳原子共面,即苯环的6个C,B错误;

C.Br2能将-CHO氧化,甲乙中均含-CHO,C错误;

D.与4个不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相连的C原子称为手性碳,一定条件下,乙中苯环、酮基、-CHO均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其产物有4个手性碳,如图*所示:,D正确。

答案选D。

2.C

【分析】

实验室制备乙烯所用的原料为乙醇和浓硫酸,反应条件是加热到170℃,反应装置为液液加热装置,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

A.3mol/L硫酸为稀硫酸,必须使用浓硫酸,选项A错误;

B.反应温度在140℃时,生成的是乙醚,170℃时才生成乙烯,选项B错误;

C.溶液加热为防暴沸,需要加入碎瓷片,选项C正确;

D.为了防止倒吸,应先把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乙烯的实验室制法,明确乙烯的制备原理为解答关键,注意有机反应的反应条件不同时,反应产物可能不同,反应温度在140℃时,生成的是乙醚,170℃时才生成乙烯,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3.C

【解析】

【分析】

根据i的现象,a点溶液为澄清透明,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后,立即产生灰白色沉淀,该沉淀中含有Fe(OH)2,即a点溶液中含有Fe2+,FeCl3溶液中加入Na2SO3溶液,先发生2Fe3++SO32-+H2O=2Fe2++SO42-+2H+,c点和d点溶液中Fe3+和SO32-发生双水解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且生成H2SO3,因此无气体产生,然后据此分析;

【详解】

根据i的现象,a点溶液为澄清透明,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后,立即产生灰白色沉淀,该沉淀中含有Fe(OH)2,即a点溶液中含有Fe2+,FeCl3溶液中加入Na2SO3溶液,先发生2Fe3++SO32-+H2O=2Fe2++SO42-+2H+,c点和d点溶液中Fe3+和SO32-发生双水解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且生成H2SO3,因此无气体产生,取上层清液滴加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是因为NaOH与H2SO3反应,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3+,

A、a点处溶液中含有SO42-,加入BaCl2,会产生BaSO4白色沉淀,故A错误;

B、pH升高说明溶液c(H+)减小,原因是c(SO32-)增大,水解程度增大,按照给出方程式,生成H+,溶液c(H+)增大,溶液的pH应减小,不会增大,故B错误;

C、c点溶液中Fe3+和SO32-发生双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3SO32-+6H2O=2Fe(OH)3↓+3H2SO3,故C正确;

D、溶液变红后滴加NaOH会消耗溶液中的Fe3+,因此红色应变浅,故D错误;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液氯是只含Cl2的纯净物,氯水是氯气溶于水得到的混合物,不是同一物质,故A错误;

B. 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是同一物质,故B正确;

C.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绿矾的化学式为FeSO4·7H2O,二者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故C错误;

D. 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水晶是二氧化硅晶体,二者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名称,了解常见物质的俗名是解题的关键,易错选项A,注意对易混淆的物质归纳总结。

5.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电化学原理,意在考查对电解池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详解】

A.由图可知负极(a极)反应式为C6H12O6+6H2O-24e-=6CO2↑+24H+,正极(b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故不选A;

B.根据图示和题中信息,A室产生H+而B室消耗H+,氢离子将由负极移向正极,故不选B;

C.在负极室厌氧环境下,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并释放出电子和质子,电子依靠合适的电子传递介体在生物组分和负极之间进行有效传递,并通过外电路传递到正极形成电流,而质子通过质子交换膜传递到正极,氧化剂(一般为氧气)在正极得到电子被还原与质子结合成水,所以不可以碱性环境,故选C;

D.由于A室内存在细菌,所以对A室必须严格密封,以确保厌氧环境,故不选D;

答案:C

6.D

【解析】

【详解】

A.NH3溶于水后电离产生OH-而使溶液呈碱性,与水解无关,选项A错误;

B.NH4Cl中NH4+水解溶液呈酸性,选项B错误;

C.KOH溶于水后电离产生OH-而使溶液呈碱性,与水解无关,选项C错误;

D.由于ClO-水解产生OH-,使NaClO溶液呈碱性,选项D正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