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试论公安信息安全管理

试论公安信息安全管理

试论公安信息安全管理

[内容摘要]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革命正在引发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科学技术特别是公安信息安全管理技术的进步及其在警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同时也对公安机关传统的警务运作方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一定意义上讲,公安工作正面临着一场新的警务革命。

[关键词] 公安信息化信息安全管理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革命正在引发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科学技术特别是公安信息安全管理技术的进步及其在警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同时也对公安机关传统的警务运作方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一定意义上讲,公安工作正面临着一场新的警务革命。全国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的部署,紧紧围绕公安实战需要,坚持以业务应用促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快公安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步伐,在公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应用系统开发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经验,为"金盾工程"

的全面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公安工作的开展。

一、公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定规模,各类公安业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经过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公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目前,公安信息网络已基本覆盖全国,公安部至省级公安机关一级网已全部实现4兆速率,省级公安机关至地市级公安机关二级网开通率已达速率,地市级公安机关至县市级公安机关三级网开通率为66%,相当一部分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建成了局域网,基层科所队接入网建设正在迅速展开。在治安管理方面,我国公安机关初步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全国共有大部分派出所和未设派出所的乡镇的人口管理业务已经实现前台计算机办公,纳入计算机管理的常住人口已达12.3亿,暂住人口5356.5万。已建成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地市级公安局有1237个,其中,实现全国联网的698个。已建成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的县市级公安局有2231个,其中,联成网络的1453个。公安机关人口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户政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为开展社会治安动态管理、辅助侦查破案、帮助寻亲访友等提供了大量

的查询服务。部分地市公安机关还建立了印章管理信息系统,全国公务用枪管理信息系统的一期工程建设也基本完成,公安机关管理印章、枪支的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在出入境管理方面,全国260个一类边防检查口岸全部实现出入境人员信息计算机管理,从边检口岸到省公安厅、从省公安厅到公安部实现了三级联网。出入境边检信息可在24小时内传输到公安部数据库并提供全国查询,深圳等边检总站的边检信息可在2小时内完成数据上报入库,极大地提高了出入境检查工作效率。中国公民因私出境护照申领、审批、制证全部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公民申领护照的手续进一步简化,申领护照的时间大大缩短。港、澳、台居民往来内地的信息也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在交通管理方面,全国多数个车管所全部实行了计算机管理,已存储近亿辆机动车和驾驶员的信息。全国机动车、驾驶员信息已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交警总队建库,并初步开通了全国联网浏览查询。各地车管所进口汽车核查系统也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在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方面,全国已有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刑侦总队建立了刑侦信息管理系统,近3000多万名违法犯罪人员信息及相关案件信息被纳入计算机管理。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和100余个城市公安局建立了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为侦破疑难案件提供了有力支持。全国800多个看守所实现了计算机管理,监所看守关押管理水平和发现罪犯的能力明显提高。涉及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禁毒信息系统一期工程试点工作已基本完成。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国内安全保卫等应用信息系统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各级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和110报警服务台建设中,卫星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预案及指挥调度系统等的广泛应用,有力地提高了公安机关统一指挥、信息共享、协同作战、快速反应的能力。同时,在公安机关人事管理、装备财务管理、消防管理、统计工作、办公自动化等方面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

二、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促进公安信息安全管理,使公安综合信息查询应用初见成效

近年来,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以实际应用为核心,不断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大力推动以国家犯罪信息中心(CCIC)为代表的跨地区、跨部门共享数据库的网络化查询应用,充分发挥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对提高公安机关战斗力的“倍增器”作用。在党中央部署的严打整治斗争和公安部部署的打击走私盗抢机动车犯罪、“网上追逃”、“打拐”、“打黑除恶”等一系列专项斗争中,各种信息系统的应用显示了强大的威力。特别是在“网上追逃”专项斗争中,各地公安机关通过将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信息、被看守关押人员信息以及流动人口中可疑人员信息与CCIC在逃人员数据库进行比对,抓获网上通缉的逃犯17万余

名,破获了一大批重大疑难案件,据统计,从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全国公安机关共抓获上网在逃人员57.6万余名。一些信息化建设水平较高的地方公安机关以为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准确、及时地提供信息为目标,不断加快推进地市公安机关和派出所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努力为实战部门提供跨地区、跨部门的快速查询查证、关联比对等信息共享服务,初步探索建立起了服务实战的信息共享机制。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公安机关综合信息查询应用初见成效。1999年,全国公安机关人口信息“百城联网”工程开始建设,当年就实现了对100余个城市常住人口信息的联网查询。目前,联网城市已达261个(约6.8亿人),每日访问量达4000余人次,成为公安机关侦查破案、信息协查、为民服务的有效手段。北京、上海、成都、杭州、南京、郑州、厦门、大连、深圳、邯郸、包头、廊坊等一些大中城市公安局按照公安部关于开展城市公安综合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符合实战要求的综合信息查询应用途径,并在实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江苏省公安机关在2002年3月至5月的严打整治斗争“春雷行动”中,充分利用公安综合信息查询功能,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5.9万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员6.7万名,其中网上在逃人员4640名。福建省厦门市公安局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综合信息查询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目前月均查询量已突破10万次,基层民警已初步养成通过综合信息查询开展工作的习惯。广东、浙江、湖北等地公安机关在开展城市公安综合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全省范围内公安综合信息系统的应用整合,积极为各地公安机关提供综合信息查询服务。一些地方公安机关还充分利用综合信息查询系统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定期对本地社会治安状况和犯罪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发现多发性、苗头性问题,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

三、信息化应用在各级公安机关全面展开,成为推动公安管理工作改革创新的强大动力

近几年,各级公安机关充分利用公安信息网的优势,积极开展信息网站建设,努力实现各级公安机关横向、纵向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截至2001年底,在全国公安信息网上已建立网站3621个,部门主页1万多个,应用系统140种、1137类,拥有数十亿条记录的信息,涉及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各级公安机关和公安机关各部门、各警种在公安信息网站上设立了每日要情、通知通告、文件简报、法律法规、工作交流、厅局长信箱、宣传培训、电子邮件和公共信息等栏目,积极开展网上管理审批、网上公文流转、网上考核管理、网上

协查办案、网上视频会议、网络预警指挥等电子警务活动。据统计,仅2001年5月10 日至2002年7月30日,公安部信息中心的中国公安信息网主页的访问量就超过400万人次,日均访问量达8615人次。安徽、湖北等地公安机关和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治安管理局、信息通信局已率先取消纸质简报,实行网上办公,不仅大大缩短了信息发布时间,扩大了信息交流范围,而且节省了大量办公经费,并广泛地提高了广大民警的信息化工作意识与应用技能。

在大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各级公安机关及时总结公安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主动适应动态社会条件下复杂多变的治安形势的客观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公安工作信息化运行机制。特别是在加强公安信息源建设,加快建立与警务流程紧密结合的信息采集维护机制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实践经验充分证明,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采集维护、信息共享机制探索建立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打防控体系,通过把信息采集维护工作责任制与警务工作制度有机结合建立信息流与业务流有机结合的信息化警务流程,通过加强对信息流的有效监管为建立执法监督和绩效考核机制、落实公安机关的工作规范和民警的行为规范提供有效保障,使公安业务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在公安信息化建设方面找到了最佳结合点。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针对城市户口迁移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公安信息网络,积极开展市内户口的网上迁移工作,不仅方便了群众迁户,而且为信息技术和公安行政管理有机结合提供了成功范例。各地公安机关还结合开展政府上网工作,在互联网上设立网站,开展互联网上业务咨询、互联网上登记审批等业务,提高了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水平,增加了公安行政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了公安机关勤政廉政建设。

在充分肯定公安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公安信息化应用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一些地方公安机关的领导同志还没有把推进公安信息化作为事关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全局的战略任务来抓,没有把公安信息化建设与队伍建设和公安工作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致使公安信息化应用缺乏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整体规划。然后是少数地方和部门对信息共享的意义认识不足以及安全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影响了一些公安机关进行跨地区、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其次是全国公安机关基层民警采集和维护业务数据还不能做到完整、及时,公安信息化必须从基层基础工作抓起。再次是各级公安机关的各类信息应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合理有效的组合利用,信息关联查询和综合利用的程度偏低,不能以简便、灵活的应用手段为一线民警开展工作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综合信息支持。最后是公安专业队伍的技术培训工作不足,各级信息中心的运行管理还有待改善。针对上述问题,全国公安机关将

牢固树立和不断强化科技强警意识,紧紧抓住全面实施"金盾工程"的有利时机,始终坚持以实战应用为核心,以提高公安机关战斗力为出发点,进一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各级公安机关要从公安工作全局出发,本着贴近一线实战和"信息共享、综合利用"的原则,以建设现代警务体制为导向,重点解决当前公安信息化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推动公安信息化应用工作,进一步探索和建立务实高效的"电子警务"运行机制,促进公安工作在业务流程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使信息化应用真正成为加快和提高公安机关战斗力的强大推动力量。

四、为解决公安信息安全问题,必须努力搞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应该有良好的开端才能稳步发展。

1、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加强对信息安全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初步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制;

2、积极宣传推动信息安全监控,应急处理,数据备份等工作的开展,密码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3、启动党委办公厅(室)系统综合业务专用网络加密保护试点和网络信任体系基础研究工作;

4、支持和推动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计算机病毒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和研究工作,扩大病毒发布渠道,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的技术优势,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

5、完成电子政务专网安全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将于适当时候组织实施,为电子政务的发展保驾护航。

6、完成了信息安全“十一五”规划重点调研课题和规划思路。

五、公安信息安全管理关系着整个社会,也服务于整个社会

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其职责是实现对社会的有效管理和服务。公安信息安全管理表面上是服务于公安机关,实质上是为整个社会提供服务。

公安信息安全管理作为政府信息化管理的一部分,是以服务社会为根本宗旨的。衡量公安信息安全管理的成败,要看其社会效益如何,要从社会整体上来衡量其利弊得失。因此,成功的公安信息化管理,必须要能够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要有利于增强公安机关预防犯罪、打击犯罪的能力,要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脱离了这一根本性的衡量标准,就不会有成功的公安信息化管理。

公安接入网是公安网中覆盖面最大、最贴近基层民警和群众生活的网络,也是公安信息安全管理最原始的采集点,是保证公安信息及时准确上网的关键所在,更是公安信息网络服务社会的一个主要渠道。要实现公安信息化管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必须加快接入网建设,早日将公安信息网延伸到公安机关的每个角落,延伸到人民群众的身边。

公安信息安全管理必须实行社会化,但是公安机关作为一个特殊的政府部门,与其他政府机关有着较大的区别,这就是公安工作具有保密性质,因此公安信息化要依托社会化,但绝不能依赖社会化。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业务和涉密业务,公安机关要保持自主开发、管理和维护能力,以确保信息安全,确保公安机关具有坚强的战斗力。

[参考文献]

俞国行《信息化时代的警务创新》.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孟宪文《公安信息学》.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

赵炜,张充. 公安管理科学理论研究综述.北京:群众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