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肿瘤专用型肠内营养液在结直肠癌术前准备中的应用

肿瘤专用型肠内营养液在结直肠癌术前准备中的应用

肿瘤专用型肠内营养液在结直肠癌术前准备中的应用
肿瘤专用型肠内营养液在结直肠癌术前准备中的应用

肠外肠内营养临床指南2006版(草案)

肠外肠内营养临床指南(2006 版)(草案) 第一部分总论 第二部分成人营养需要量 第三部分营养风险筛查(NRS) 第四部分肠外营养素 第五部分输注路径 第六部分疾病营养支持 一.术后糖电解质输液 二.围手术期肠外营养 三.围手术期肠内营养 四.危重病 五.成人烧伤 六.胰腺炎 七.短肠综合征与胃肠道瘘 八.炎性肠病 九.肝脏疾病与肝移植 十.心血管疾病 十一.神经性疾病 十二.糖尿病 Ⅱ.肠外肠内营养临床指南(2006 版)(草案) 第一部分总论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CSPEN)于2004年12月在京成立。作为一个多学科学术组织,CSPEN的愿景(vision)是倡导循证营养实践,促进我国肠外肠内营养的合理应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和具有良好效价比的营养治疗。编写、制定与推广临床指南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指南定义为:按照循证医学原则,以当前最佳证据为依据,按照系统和规范方法,在多学科专家、大中规模医院的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合作下达成的共识。 本指南的宗旨是为临床医师、护理工作者、营养师和患者在特定临床条件下,制定和/或接受肠外肠内营养治疗方案提供帮助,并为卫生政策的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2005年,CSPEN组织我国临床营养、儿科、外科、内科等多学科专家成立了第一届《肠外肠内营养指南》编写委员会,于当年制定和公布了第一版《肠外肠内营养学临床―指南‖系列一:住院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的适应证》,先后在《中国临床营养杂志》、《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华外科杂志》登载。这是我国首个按照循证医学原则制定的肠外肠内营养指南,出版后受到国内同行的关注。 2006年版指南制订过程 在2005年版的基础上,2006年1月,CSPEN开始组织《肠外和肠内营养临床指南》修订工作。在广泛听取和收集国内同行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2006年4月,召开了2006版指南第一次“共识工作会议”,讨论重

肠外肠内营养指南汇总1

附录1 肠外肠内营养学临床指南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2006 版) 第一章制定指南的“指南” 引言 制定指南的初级阶段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CSPEN)于2004年12月在京成立。作为一个多学科学术组织,CSPEN的愿景(vision)是倡导循证营养支持的实践,促进我国肠外肠内营养的合理应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和具有良好效价比的营养治疗。 编写、制定与推广临床指南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指南定义为:按照循证医学原则,以当前最佳证据为依据,按照系统和规范方法,在多学科专家、各级医院的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合作下达成的共识。 本指南的宗旨是为临床医师、护理工作者、营养师、药剂师和患者在特定临床条件下,制定和/或接受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方案提供帮助,并为卫生政策的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2005年1月- 9月,是我们分会制定指南的初级阶段。 CSPEN常委们在中华医学会的直接指导下,组织了我国肠外肠内营养学工作者及儿科、外科、内科等多学科专家成立了第一届《肠外肠内营养指南》编写委员会。按照循证医学原则,经过参比国内国外的临床研究报告,制定的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的适应症指南。 在2005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的“第一届全国临床营养周”大会上公开征求意见后,又做了大范围的修正和大范围的补充,于当年12月完成了第2005版《肠外肠内营养学临床―指南‖系列一:住院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的适应证》。 虽然该指南范围窄,仅是住院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的适应证的内容,但仍然受到业者的重视。已经先后在《中国临床营养杂志》、《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华外科杂志》等三本核心期刊杂志登载。发表后受到国内同行的关注,也为2006年完善方法学和扩大内容打下了基础。 一、2006年版指南制订过程

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肠内营养指南介绍系列HIV感染出(精)

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肠内营养指南介绍系列HIV感染出现消耗者的营养支持 长期的营养不良会导致消耗(wasting),即非自愿性的体重丢失。在艾滋病患者中,wasiting用来描述非自愿体重丢失量多于10%的情况。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中,营养不良和体重丢失的情况比较普遍,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营养不良不依赖免疫缺陷和病毒载量,可独立地对预后产生消极影响。ESPEN指南对此类患者的适应证、营养支持的应用方式、制剂选择等都做出了循证推荐。(Clin Nutr 2006, 25: 319) 适应证 营养治疗适用于体重出现明显下降(3个月内下降>5%)或体细胞质(BCM)出现明显减少(3个月内减少>5%)的患者(B级推荐)。当BMI小于18.5 kg/m2时,也应考虑营养治疗(C级推荐)。 腹泻或吸收不良与肠内营养(EN)并不矛盾,因为腹泻并不会妨碍口服营养补剂或管饲对营养状况所起的改善作用。肠内和肠外营养(PN)对这类患者的作用效果相似,而且EN可以改善排便的频率和黏度。(A级推荐) 应用途径 在大多数情况下,日常饮食与肠内营养可以联合应用,应尽可能争取用这种方法(C级推荐)。 如果可以经口进食,营养干预应该按照以下的方案逐步试行,每一步均持续4~8周,无效后再开始下一步(C级推荐)。 ● 营养咨询(nutritional counselling) ● 口服营养补剂 ● 管饲(TF) ● 肠外营养 在营养支持的开始阶段,为了保持患者的营养状态,使用口服营养补剂同时进行营养咨询,或仅进行营养咨询是等效的(B级推荐)。当不能提供合理的营养咨询时,可以在日常饮食之外添加口服营养补剂,但对时间应加以限制(C级推荐)。 在疾病的稳定期,蛋白摄入量应达到1.2 g·kg-1·d-1。而在急性期,蛋白的摄入量应增加至1.5 g·kg-1·d-1。能量需要量与其他患者组相比无差异。(B级推荐) 对于有吞咽困难的患者,和口服营养补剂无效(即如果进食正常食物,并且应用最适剂量的口服营养补剂仍不能达到足够的能量供给)的患者,应该实施管饲(TF)。(C级推荐) 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和肠内营养相互补充的方式(C级推荐)。缺乏睾酮的HIV阳性患者应该接受睾酮替代物以保存肌肉组织(A级推荐)。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可以帮助体重适度回升和无脂肪组织(fat free mass)增长,但是花费较高(A级推荐)。 制剂配方 一般来说,应用一些特殊营养配方并没有显著的益处。因此,推荐应用标准配方(B级推荐)。但是在腹泻和严重营养不足的患者中,含中链甘油三酯(MCT)的配方更有益(A级推荐)。由于相关研究尚未得出统一结论,因此不推荐免疫调节配方的制剂。 并发症 通过经皮内镜下胃造瘘(PEG)接受管饲的HIV感染者中,局部感染伴或不伴腹膜炎的发生几率比一般人群高。因此,对所有接受PEG的患者,都应使用抗生素预防(A级推荐)。

大肠癌术前肠道准备

大肠癌术前肠道准备 1、肠道内容物的清洁 肠道准备可分为清除肠道内含有细菌的食物残渣和肠道内抗生素的使用两个方面。 1.1 逆行肠道清洁法,亦称传统肠道准备法 具体方法为:术前3-5天进半流食,2-3天进流食,术前三天开始进缓泻剂,如50%硫酸镁30ml或蓖麻油30ml等,每晚洗肠一次,术前晚清洁灌肠,直至排出大便为清水样传统的逆行肠道准备法使用日趋减少,有逐渐被顺行法取代的趋势。 1.2 顺行肠道清洁法 1.2.1 口服甘露醇法:术前两天开始进流食,番泄叶10克代茶饮。或蓖麻油 30ml口服,术前一天上午10时给予20%甘露醇250ml+10%葡萄糖500ml+0.2%甲硝唑250ml于一小时内服完,并适当增加饮水量,约在下午4时停止腹泻,适当补液维持内稳态。在使用甘露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观察排出大便应为清水样,其效果方为理想。(2)有肠道不全梗阻者避免使用该法。(3)腹腔操作不应使用电刀、电凝。(4)酌情使用肠动力药,如:西沙比利10mg术前下午口服,可加速肠排空。 1.2.2 全肠道灌洗法:术前不必限制饮食,手术前一日下午开始灌洗,灌洗前禁食数小时,先肌注灭滴灵20mg和安定20mg,然后插入胃管,病人坐于带便桶的靠椅上,灌洗液加温至37?C左右,然后以50-70ml/分钟的速度经胃管注入,每小时3000-4000ml,灌洗半小时后病人开始排便,90分钟后可排出不含粪渣的清亮液体,继续灌注一小时,总量达6000-12000ml。经此法行肠道准 备的病人,术中可见肠道空虚、清洁,但因其存在水钠储留的副作用,故有心肾疾病者应慎用。另外机械性肠梗阻者亦不可选用该法。 1.2.3 术中肠道灌洗法

欧洲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指南2006(英文版)ESPEN Guidelines on Enteral Nutrition

Clinical Nutrition (2006)25,210– 223 ESPEN GUIDELINES ESPEN Guidelines on Enteral Nutrition: Intensive care $ K.G.Kreymann a,?,M.M.Berger b ,N.E.P .Deutz c ,M.Hiesmayr d ,P .Jolliet e ,G.Kazandjiev f ,G.Nitenberg g ,G.van den Berghe h ,J.Wernerman i ,DGEM:$$C.Ebner,W.Hartl,C.Heymann,C.Spies a Department of Intensive Care Medicine,University Hospital Eppendorf,Hamburg,Germany b Soins Intensifs Chirurgicaux et Centre des Bru ?les,Centre Hospitalier Universitaire Vaudois (CHUV)-BH 08.660,Lausanne,Switzerland c Department of Surgery,Maastricht University,Maastricht,The Netherlands d Department of Anaesthesiology and Intensive Care,Medical University of Vienna,Vienna,Austria e Department of Intensive Care,University Hospital Geneva,Geneva,Switzerland f Department of Anaesthesiology and Intensive Care,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So?a,Bulgaria g Department of Anaesthesia,Intensive Care and Infectious Diseases,Institut Gustave-Roussy,Villejuif,France h Department of Intensive Care Medicine,University Hospital Gasthuisberg,Leuven,Belgium i Department of Anaesthesiology and Intensive Care Medicine,Karolinska University Hospital,Huddinge,Stockholm,Sweden Received 20January 2006;accepted 20January 2006 KEYWORDS Guideline; Clinical practice;Evidence-based;Enteral nutrition;T ube feeding; 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Parenteral nutrition;Immune-modulating nutrition; Summary Enteral nutrition (EN)via tube feeding is,today,the preferred way of feeding the critically ill patient and an important means of counteracting for the catabolic state induced by severe diseases.These guidelines are intended to give 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use of EN in patients who have a complicated course during their ICU stay,focusing particularly on those who develop a severe in?ammatory response,i.e.patients who have failure of at least one organ during their ICU stay. These guidelines were developed by an interdisciplinary expert group in accordance with of?cially accepted standards and are based on all relevant publica-tions since 1985.They were discussed and accepted in a consensus conference.EN should be given to all ICU patients who are not expected to be taking a full oral diet within three days.It should have begun during the ?rst 24h using a standard https://www.docsj.com/doc/a516893444.html,/journals/clnu 0261-5614/$-see front matter &2006European Society for 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All rights reserved.doi:10.1016/j.clnu.2006.01.021 $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n methodology see Schu ¨tz et al.69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n de?nition of terms see Lochs et al. 70 ?Corresponding author .Tel.:+4940428037010;fax:+4940428037020. E-mail address:kreymann@uke.uni-hamburg.de (K.G.Kreymann). $$ The authors of the DGEM (German Society for Nutritional Medicine)guidelines on enteral nutrition in intensive care are acknowledged for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is article.

结直肠癌术前准备探讨

结直肠癌术前准备探讨 【关键词】结直肠癌;术前准备;探讨 施行结直肠手术患者的术前肠道准备,是整个手术过程的重要一环,有时甚至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步骤,必需要认真的对待。肠道清洁而血运良好的状态,为手术顺利实施,术后良好恢复提供了可靠保障。鉴于此,在执行结直肠癌患者术前灌肠医嘱或术中协助医生完成灌肠时,除了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一定要做到真正清洁灌肠外,还要清楚认识结直肠癌患者术前灌肠的重要意义。以提高对该项操作重要性的认识,现将我院的做法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本院自2012年6月-2012年12月共进行结直肠癌手术64例,其中男34例,女30例,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43岁,行MELIES手术28例,DICXION手术36例,肿瘤位于直肠、乙状结肠部位53例,位于回盲部及右半结肠5例,位于左半结肠并伴有不同程度梗阻6例,其中3例梗阻已致腹痛、腹胀,排便排气的肠道梗阻状况,已有肠道梗阻患者采用术前梗阻远端常规灌肠加术中梗阻近端清洁灌肠,一期切除吻合。其余无梗阻患者采用常规我院结直肠癌术前准备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所有患者均术中达到肠道清洁,术后一期愈合率达100%。 1. 2 方法 1. 2. 1 结直肠癌诊断明确且无肠道梗阻患者常规准备。①口服抗生素,结直肠中充满大量的细菌,并以革兰氏阴性菌及厌氧菌为主,术前第三天口服庆大霉素片8万U,t.i.d,甲硝唑片0.4 t.i.d,连服3d,可杀灭肠道中大量细菌。 ②泻药的应用排空肠腔中的粪便是结直肠癌术前必须完成的工作,一个肠腔中充满粪便的手术野是不可想象的。本院采用的泻药为20%甘露醇加温开水稀释成10%甘露醇。术前第三天进流质饮食,10%甘露醇500 Ml分次口服,同时补液2000 ml当晚温盐水300 ml灌肠一次。术前第二日方法与第一日相同,术前第一日10%甘露醇1000 ml在二小时内口服完,禁食水,补液2500 ml,术前晚温盐水300 ml灌肠一次,术晨患者入手术室前清洁灌肠,需要强调的是术晨一定要认真做到,确保灌入液排出后清亮无粪便。 1. 2. 2 对已有肠道梗阻患者,采用术中清洁灌肠 ①清洁梗阻的远端肠腔采用术前晚温盐水300 ml灌肠一次. 术晨清洁灌肠,注意操作中动作要轻柔,防止因灌肠而致患者肠穿孔,若梗阻在结肠脾区或横结肠,此时,梗阻远端仍有很长一段肠管,其清洁程度对手术亦是至关重要的。 ②术中灌肠配合手术医生术中对梗阻近端肠腔进行清洁灌肠,方法是在梗

肠外肠内营养临床指南2006版1

肠外肠内营养临床指南(2006 版) 第一部分总论 第二部分成人营养需要量 第三部分营养风险筛查(NRS) 第四部分肠外营养素 第五部分输注路径 第六部分疾病营养支持 一.术后糖电解质输液 二.围手术期肠外营养 三.围手术期肠内营养 四.危重病 五.成人烧伤 六.胰腺炎 七.短肠综合征与胃肠道瘘 八.炎性肠病 九.肝脏疾病与肝移植 十.心血管疾病 十一.神经性疾病 十二.糖尿病

Ⅱ.肠外肠内营养临床指南(2006 版) 第一部分总论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CSPEN)于2004年12月在京成立。作为一个多学科学术组织,CSPEN的愿景(vision)是倡导循证营养实践,促进我国肠外肠内营养的合理应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和具有良好效价比的营养治疗。编写、制定与推广临床指南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指南定义为:按照循证医学原则,以当前最佳证据为依据,按照系统和规范方法,在多学科专家、大中规模医院的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合作下达成的共识。 本指南的宗旨是为临床医师、护理工作者、营养师和患者在特定临床条件下,制定和/或接受肠外肠内营养治疗方案提供帮助,并为卫生政策的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2005年,CSPEN组织我国临床营养、儿科、外科、内科等多学科专家成立了第一届《肠外肠内营养指南》编写委员会,于当年制定和公布了第一版《肠外肠内营养学临床―指南‖系列一:住院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的适应证》,先后在《中国临床营养杂志》、《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华外科杂志》登载。这是我国首个按照循证医学原则制定的肠外肠内营养指南,出版后受到国内同行的关注。 2006年版指南制订过程 在2005年版的基础上,2006年1月,CSPEN开始组织《肠外和肠内营养临床指南》修订工作。在广泛听取和收集国内同行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2006年4月,召开了2006版指南第一次“共识工作会议”,讨论重症患者应用营养支持的共识。2006年5月27日,CSPEN 在武汉召开了第二次―共识工作会议‖,讨论营养输注系统共识。裘法祖院士出席了本次会议,并且就指南编写的意义和方向做了指导,建议定期修订和核对,及时开展普及教育工作。 来自肠外肠内营养、儿科、外科、内科、护理、肿瘤科、烧伤科等专业的52位专家和部分二级医院的医师和护士,组成8个编写组,分别进行指南草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4月至8月间,有七个编写组先后召开了九次―共识‖会议。就本版指南的结构、证据分级和推荐意见分级,以及文献检索策略等方法学问题展开讨论,确定了工作方案,并就完成共识编写的时间表达成一致。 各组完成的共识提交至编写委员会支持小组。由支持小组统稿后,经2006年9月2日常委审稿会审查后,完成指南(草案)。 指南(草案)提交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常委,并于2006年9月14日召开CSPEN

肠内营养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肠内营养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EN 较PN 更安全有效,其并发症也相对容易处理,但若对EN 支持的并发症处理不当,同样也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1)胃肠道并发症:恶心、呕吐、腹泻。在开始进行肠内营养时应从 低浓度、低容量开始,逐渐提高浓度,增加输入量;适当减慢输 注速度和浓度,减少输注量;保持营养液适当温度等。 (2) 代谢并发症:输入水分过多、脱水、非酮性高渗性高血糖及水、电 解质和微量元素的异常、肝功能异常。 (3) 感染并发症:吸入性肺炎、营养液及输液器械管道污染。在滴注时要监测胃或肠内残留量,胃内潴留量> 100 mL、小肠内潴留量> 200 mL 应减量或停用2 ~8 h,可配合使用促胃肠动力药。一旦误吸应停止输注,抽吸胃内容物,防止再次吸入,必要时给予抗生素防止肺部感染。 (4)精神心理并发症:焦虑、消极状态。 (5)机械并发症:营养液、输液管、泵方面的意外。在这5 方面中,以胃肠道并发症更为常见,也是困扰EN 的主要问题。 1.胃肠道并发症:最常见 恶心、呕吐:10%-20%;腹泻:一般5%-30% ;腹胀、便秘 恶心、呕吐:10%-20% A:与病人情况相关: ①胃排空功能障碍—胃潴留②胃肠道缺血、肠麻痹③胃十二指肠周围炎症④乳糖不耐受 B:与肠内营养配方及选择相关:①气味难闻②乳糖含量及比例高③脂肪比例高④渗透压高——胃潴留⑤温度过低 C:与肠内营养输注相关: ①输注速度过快②推注③滴注失去控制 腹泻 定义很重要,但模糊,一般指应用EN后发生多次稀便或一次较多的稀便——Bliss DZ等(1992))引用8种定义,从每日一次稀软、不成形或水样便到每日4次水样便,追踪所有管饲病人3个月,“腹泻”发生率:20.7%-72.4%;时间(日)发生率为:1.7%-26.6%肠道对水份吸收障碍或分泌过多:——小肠吸收水12L/d左右, 结肠4-6L/d肠腔渗透压→血管内血浆渗透压。 A:与EN配方高渗透压相关: ①高渗液致肠道分泌增加②高渗液致肠道血流不足 B:与乳糖酶缺乏有关: ①乳糖性高渗②乳糖被细菌分解——有机酸 C:与脂肪相关: ①脂肪酶不足:如胰腺疾病②脂肪吸收不良:如胆道梗阻、肠道病变/切除 D:营养液温度过低: 低于8-10℃更易发生,特别是老年人、中国人 ①热水袋②热水瓶③加热器E:营养不良——低白蛋白血症: 血浆白蛋白<30 g/L→肠水肿?肠萎缩? Guenter PA等(1991):24.3 g/L vs 27.5 g/L F:其它因素

完全胃肠外营养的并发症及护理

完全胃肠外营养的并发症及护理【摘要】目的预防减少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患者的并发症。方法对81例TPN治疗患者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预防、治疗和护理。结果本组8例患者应用TPN治疗16例出现TPN相关并发症,经护理无一例因并发症死亡。结论通过对该组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提高了治愈率,缩短了住院天数。 【关键词】完全胃肠外营养;并发症;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event and reduce the complication of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on patients.Methods We observed 81 TPN patients in the study,and we analyzed the reason of the complication,so that we can prevent,cure,nurse the complication.Results 16 patients had TPN complication,were cured with the nursing.Conclusion We can raise the cure rate and shorten the hospital day by preventing the complication of the patients,nobody died of the complication in the study. [Key words]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complication;nursing

全胃肠外营养注意事项及并发症

全胃肠外营养液注意事项 1、全胃肠外营养液的输入一般不宜过快,应保持恒定,并注意有无异性蛋白输入引起过敏反应。 2、在严格无菌操作条件下,将全胃肠外营养液的高渗葡萄糖、氨基酸与脂肪乳剂等混合装入营养大袋内经静脉滴入。也可用双滴管,将氨基酸溶液与高渗葡萄糖等同时滴入双滴管中,混合后再进入静脉。输液装置中,由进气管进入的空气,应经75%乙醇溶液过滤消毒。 3、输液完毕,可用3.84%枸橼酸溶液2-3ml注入中心静脉导管内,用无菌“堵针器”堵塞针栓,然后用无菌纱布包裹、固定。次日输液时,去除“堵针器”,接上双滴管装置。可根据液体总量在24h内持续滴入。 4、全胃肠外营养输液导管,不宜作抽血、输血、输血浆、输血小板等用,并应防止回血,避免堵塞导管。 5、患者如发高热,应寻找病因,如怀疑为静脉导管引起,或找不到其他病因,均应拔除导管,并将末端剪去一段,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同时全身应用抗生素,周围静脉补充适量液体。 6、输液过程中,每2-3d测定血电解质1次,必要时每天测定。如有条件,应测定每天氮平衡情况。最初几天应每6h测定尿糖,每天测血糖1次,以后每天测尿糖1次,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7、注意观察有无高渗性非酮性昏迷症状,如血糖>11.2mmol/L (200mg/dl)或尿糖超过(+++),应增加胰岛素用量,并减慢滴速。 8、长期全胃肠外营养疗法中,如病情需要,应每周输血或血浆1-2

次。 肠外营养并发症可以分为:技术性、代谢性、感染性。 1.技术并发症:这类并发症与中心静脉导管的放置或留置有关,主要有气胸、血管损伤、神经损伤、胸导管损伤、空气栓塞。 2.代谢性并发症从其发生原因可归纳为三方面:补充不足、糖代谢异常、肠外营养本身所致。 补充不足:1.血清电解质紊乱2.微量元素缺乏3.必须脂肪酸缺乏 糖代谢异常:1.低血糖及高血糖 2.肝功能损害:血胆红素及转氨酶升高,使用脂肪乳,减少葡萄糖。 肠外营养本身所致:1.胆囊内胆泥和结石形成2.胆汁淤积及肝酶谱升高3.肠屏障功能减退,细菌移位,肠源性感染。 3.感染性并发症:主要是导管性脓毒症。

肠道手术术前肠道准备的方法

肠道手术术前肠道准备的方法 肠道手术,特别是直肠癌、结肠癌以及膀胱癌(拟行肠代膀胱手术)手术术前清洁肠道是手术成功、预防术后感染的一重要环节。 方法及护理: 1.术前3日开始进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菜汤、蛋花等,遵医嘱口服 肠道抗菌药,如链霉素1克Bid,甲硝唑0.4克Tid口服。 2.术前一日禁食,4pm开始口服和爽(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方法是将 本品全部溶解于2升水中,搅拌均匀,在一小时内匀速口服1升溶液,剩下来的在接下来的半小时内喝完,约2小时左右开始排便,直至排出澄清液体。术前1 d4pm20%甘露醇250 ml,生理盐水500 ml分别加热至39-40度,20%甘露醇250ml在5分钟内喝完,随后将生理盐水500ml 在30分钟内喝完;一般于口服30分钟开始反复多次排便,直到排出清水样便,作用持续3小时左右。20%甘露醇属高渗溶液,进入肠腔后不被小肠吸收,利用其在肠道的高渗作用,阻碍肠腔内水分的吸收,还可使组织内的部分水分进入肠道而软化粪便,刺激肠蠕动,加速大便排泄,达到清洁肠道的作用。口服甘露醇作用主要是对肠粘膜进行化学性刺激而加快肠蠕动,加速肠排空,与饮水量多少关系不大。肠梗阻病人严禁服甘露醇,以防发生肠破裂。冬季服用时应加温至结晶完全溶解。 3.术晨如有少量粪渣可用清水灌肠1-2次排出澄清液即可。 排便不尽原因分析: 1.术前三日,未进流质饮食,进食哭啼含渣食物多。 2.口服和爽溶液或甘露醇方法不正确,未在规定时间内服完规定用量。附: 流质食物是一种食物呈液体状态、在口腔内能融化为液体,比半流质饮食更易于吞咽和消化无刺激性的食物。可用的食物有:稠米汤,藕粉,杏仁茶,过萝麦片粥;蒸蛋羹,蛋花汤,肉汤冲鸡蛋,牛奶冲鸡蛋;各种牛奶及奶制品----奶酪,杏仁豆腐、酸奶、冰淇淋、可可牛奶,牛奶冲藕粉;豆浆、过萝豆汤;菜水,过萝菜汤,西红柿汁;鲜果汁,煮果子水,果茶,果冻;清鸡汤,清肉汤,肝汤等 半流质饮食是一种介于软饭与流质之间的饮食。它比软饭更易咀嚼和便于消化。纤维质的含量极少,而含有足够的蛋白质和热能。常用的半流质食物有肉松粥、汤面、馄饨、肉末、菜泥、蛋糕、小汤包子等。

04-肠外营养支持及并发症

肠外营养支持及并发症 作者:蔡威韦军民马恩陵王秀荣唐大年朱明炜肠外营养支持作为营养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20世纪最后1/4世纪医学上的一大进展。肠外营养(PN,perenteral nutrition)是经静脉为无法经胃肠道摄取和利用营养物的患者提供包括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在内的营养素,以抑制催化代谢,促进合成代谢并维持结构蛋白的功能。又称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PN)。 一肠外营养的指征: 1适应症:(1)重度营养风险或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经口或经肠道营养素摄入不足,且短期内(10-14天)无法恢复正常进食。(2)胃肠道功能障碍。(3)肠梗阻、消化道瘘、短肠综合征。(4)重症活动期炎性肠病,无法耐受肠内营养支持。(5)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出现副反应或热量供应不足时,需联合应用肠外营养。(6)重症胰腺炎,无法耐受肠内营养时。(7)放射性肠炎。 2 禁忌症:(1)严重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2)休克,器官功能衰竭终末期。 二肠外营养素 (1)氨基酸:氨基酸不是主要供能物质,而是人体合成蛋白质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底物。因此,每天必须补充一定量的氨基酸。合适的氨基酸溶液可使机体更好的接受和利用外来氮源并保存体内蛋白质,改善创伤、感染后伴随的分解状态。根据体内能否合成分为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根据结构分为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 谷氨酰胺是一种条件必需氨基酸,骨骼肌是产生内源性谷氨酰胺的主要组织。对外科术后患者应用谷氨酰胺的一项系统评价: 谷氨酰胺双肽用于肠外营养是安全的,能够有效降低外科患者感染风险,缩短住院时间。2002年Novak等发表的对谷氨酰胺的临床有效性系统评价,提示对外科和重症患者的结局有改善。对于需要肠外营养支持的外科术后患者及接受肠外营养支持的危重症患者,推荐在肠外营养配方中添加谷氨酰胺双肽。

肠外肠内营养临床指南2006版-word版

肠外肠内营养临床指南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2006 版) 第一章制定指南的“指南” 引言 制定指南的初级阶段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CSPEN)于2004年12月在京成立。作为一个多学科学术组织,CSPEN的愿景(vision)是倡导循证营养支持的实践,促进我国肠外肠内营养的合理应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和具有良好效价比的营养治疗。 编写、制定与推广临床指南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指南定义为:按照循证医学原则,以当前最佳证据为依据,按照系统和规范方法,在多学科专家、各级医院的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合作下达成的共识。 本指南的宗旨是为临床医师、护理工作者、营养师、药剂师和患者在特定临床条件下,制定和/或接受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方案提供帮助,并为卫生政策的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2005年1月- 9月,是我们分会制定指南的初级阶段。 CSPEN常委们在中华医学会的直接指导下,组织了我国肠外肠内营养学工作者及儿科、外科、内科等多学科专家成立了第一届《肠外肠内营养指南》编写委员会。按照循证医学原则,经过参比国内国外的临床研究报告,制定的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的适应症指南。 在2005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的“第一届全国临床营养周”大会上公开征求意见后,又做了大范围的修正和大范围的补充,于当年12月完成了第2005版《肠外肠内营养学临床“指南”系列一:住院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的适应证》。 虽然该指南范围窄,仅是住院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的适应证的内容,但仍然受到业者的重视。已经先后在《中国临床营养杂志》、《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华外科杂志》等三本核心期刊杂志登载。发表后受到国内同行的关注,也为2006年完善方法学和扩大内容打下了基础。 一、2006年版指南制订过程 在2005年适应症指南的基础上,2006年1月CSPEN《肠外和肠内营养临床指南》编委会和支持小组就启动了文献复习工作,在不同场合广泛听取和收集国内同行意见和建议。 2006年4月,召开了2006版指南第一次“共识工作会议”,讨论重症患者应用营养支持的适应症共识。 2006年5月,CSPEN在武汉召开了第二次“共识工作会议”,讨论血管入径(Vascular Access),胃肠道入径(G-I Access)和营养液输注系统(Tubing, Pump)共识。裘法祖出席了该次会议,并且就指南编写的意

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肠内营养指南

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肠内营养指南 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肠内营养指南于2006年刊登在《临床营养》(Clinical Nutrition)杂志上,为临床营养支持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该指南采用苏格兰学院间指南协作网(SIGN)分级标准,A级推荐的内容为荟萃分析或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B级推荐为描述研究、比较研究的结果,C级推荐为专家意见。 适当的营养支持可以帮助重症患者度过严重疾病导致的高分解状态,通过管饲的肠内营养(EN)是目前重症患者摄入营养物质的主要途径。ESPEN指南对营养支持的应用、途径、和营养制剂配方做出了循证推荐。 Clin Nutr. 2006 Apr;25(2):210-23. ESPEN Guidelines on Enteral Nutrition: Intensive care. Kreymann KG, Berger MM, Deutz NE, Hiesmayr M, Jolliet P, Kazandjiev G, Nitenberg G, van den Berghe G, Wernerman J; DGEM (German Society for Nutritional Medicine), Ebner C, Hartl W, Heymann C, Spies C; ESPEN (Europe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Department of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University Hospital Eppendorf, Hamburg, Germany. Enteral nutrition (EN) via tube feeding is, today, the preferred way of feeding the critically ill patient and an important means of counteracting for the catabolic state induced by severe diseases. These guidelines are intended to give 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use of EN in patients who have a complicated course during their ICU stay, focusing particularly on those who develop a severe inflammatory response, i.e. patients who have failure of at least one organ during their ICU stay. These guidelines were developed by an interdisciplinary expert group in accordance with officially accepted standards and are based on all relevant publications since 1985. They were discussed and accepted in a consensus conference. EN should be given to all ICU patients who are not expected to be taking a full oral diet within three days. It should have begun during the first 24h using a standard high-protein formula. During the acute and initial phases of critical illness an exogenous energy supply in excess of 20-25 kcal/kg BW/day should be avoided, whereas, during recovery, the aim should be to provide values of 25-30 total kcal/kg BW/day. Supplementary parenteral nutrition remains a reserve tool and

2018年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重症营养治疗指南

2018年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重症营养治疗指南 近日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 (EUrOPe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 ESPEN)组织专家对《危重 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指南》逬行了更新,全文发表于《临床营养杂志》(Clin Nutr. 2018 SeP 29. pii: S0261-5614(18)32432-4. doi: 10.1016∕j.clnu.2018.08.037),笔者对指南内 容逬行了摘译供广大同仁参考。 1概要 随着最新的ESPEN标准操作流程的颁布,我们也对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指南进行了 更新。在该指南中,我们走义了什么样的患者是高风险患者、如何评估重症监护病房 (intensive Care Unit, ICU)患者的营养状态、如何确走能呈需求,以及面对临床情况的多 样性,如何选择合适的营养途径和方法。讨论了开始营养支持治疗的时机以及如何提供合适的 营养物质。对于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蛋白质的最佳列星和配比做出了相关建议。此次指南 中,对于谷氨酰胺及<υ-3脂肪酸的应用做出了特别说明。我们讨论了ICU内一些特殊患 者,如吞咽困难、极度虚弱、多发创伤、腹部术后、脓毒症以及肥胖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 从 而为临床医师提供了基于最佳证据的营养支持疗法。我们还独辟一章讨论了如何监测营养支持 治疗。 2引言 本次指南是对2006年及2009年出版的关于成人危重症患者的肠内及肠外营养指南的更 新及拓展。2006年ESPEN指南制走伊始即走位为S3等级(即以系统循证为基础f经过结构性共 识决策,具有代表性专家组的指南),因此对证据级别及推荐一致性要求较高。人们往往期望指 南可为所有个体营养支持治疗提供决策依据,然而,由于ICU患者病情严重及并发症高发,临床 上难以确走营养支持治疗对于预后改善的单独效果;此外,ICU患者之间存在的巨大异质性也在 一走程度上降{氐了指南推荐内容的有效性。目前临床营养支持治疗实践与指南之间存在着差 距,并且许多研究也仅专注于营养支持治疗的某一方面或某些特殊方面的内容。在本指南中,我 们将讨论营养支持治疗的时机、途径、剂≡以及营养成分,推荐内容的制定充分考虑患者急性期 代谢改变、热呈及蛋白质缺乏对预后的影响。之前大多数 指南都是基于观察性或回顾性研究所得^ ,鉴于近期数项大型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结果相继发表我们邀请危重症营养学专家和危重症专家应用专业的方法学手段对这些最新文献逬 行整合归纳,旨在推出最佳的推荐内容。本指南旨在为ICU患者提供科学的营养支持治疗, 同时发现亟需解决的不足之处,为后续的临床硏究提供方向。 3证据分级.推荐强度和专家组意见一致性 证据质量等级见表I l推荐强度见表2 ,推荐形式见表3 ,专家组意见一致性见表4o 表1证据质臺等级

术前肠道准备

在结直肠手术前,充分、有效的肠道准备是十分必要的。肠道准备的目的是清除肠道的粪便,保证肠道清洁度,减少肠道内的细菌数,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据统计, 未经肠道准备的大肠手术感染率为26%~60% , 肠瘘发生率在14%~ 26%。 而且,术前肠道准备效果与术后患者能否顺利恢复健康密切相关。理想的肠道准备应该具备安全、迅速、清洁、抗菌效果好,方法简便、经济,减少刺激压迫肿瘤等优点。 肠道癌症病人, 一般说来粘膜分泌的粘液多于正常人, 粘液对肠道是一层保护膜, 但对粘膜上的细菌也是一道保护层。因此,应先作清洁灌肠, 除去粪便使肠道清洁后, 再使用有效抗菌药物以便更有力的杀灭肠道细菌。 传统的术前肠道准备方法包括控制饮食,导泻剂导泻,清洁灌肠等机械性肠道准备以及联合应用抗生素,杀灭细菌。然而传统肠道准备最短也需3 - 4d,术前数天的饮食限制,会造成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和合 成不足,从而影响组织修复和创口愈合,削弱防御感染的能力。特别是术前需给泻药的患者,腹泻可导致肠道内大量液体和电解质丢失,易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的紊乱[1]同时,机体3天内均处于饥饿状态,导致患者肠道粘膜萎缩,肠道粘膜屏障功能损害,菌群失调,增加肠道细菌异位发生率[2],肠源性感染机会增加。而且,由于肠粘膜吸收功能减弱,造成营养吸收障碍或电解质的紊乱,加上疾病本身的影响出现失水及营养不良,因而减弱了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3] [1] 陈丽莉,辛国明,陈宋佑等.直肠疾病术前肠道准备实施肠内营养措施的临床研讨[J].上海医药,1999,20(5):25-26. [2] Berg RD.Bacterial translocation from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J].Adv Exp Med Biol,1999,473:11-30. [3] 黎沾良.肠道细菌易位与外科临床[J].普外临床,1993,2:76-78. 术前减少经口摄取能量和营养, 又要反复灌肠, 因体力消耗 大,增加痛苦,并对癌体给予压力和刺激,肠道清洁效果不甚满意,影响手术操作 Nichals 从70 年代开始一直建议用机械性肠道清洗方法,即“3 日法”。该方法适用于非梗阻性大肠疾患准备效果满意,一直作为结直肠癌肠道准备的“金标准”应用至今,但缺点是: ①准 备时间长,最短也得3~5 d ; ②在此期间经口摄入热量下降; ③反复灌肠消耗患者体力,甚至刺激促使癌细胞扩散,使脱落癌细胞进入大肠近段; ④患者不舒服: ⑤增加护理负担。 肠道准备方案:机械性肠道准备(控制饮食、导泻、灌肠)联合应用抗生素(新霉素、灭滴灵) 传统3日肠道准备法: 术前3d 开始流质饮食/无渣饮食(便于肠道清洁灌),同时口服硫酸镁导泻,口服抗生素 术前2d 清洁灌肠 术前1d 禁食,静脉补液 快速流程在结直肠外科术前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9,(5):427-429 无肠道准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