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连续进位加法说课稿

连续进位加法说课稿

连续进位加法说课稿
连续进位加法说课稿

《连续进位加法》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连续进位加法》是小学数学新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2课时的教学内容。

1、教材内容的地位

本课时是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的部分,是后面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一个铺垫

:2、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难点:理解笔算过程当中“无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一”生在计算过程中,养成认真做题的好习惯。通过纠正学生在遇到连续进位往往容易遗漏加上个位上进上来的1 突破难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过程与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处方探究和合作交流学习能力;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类比、归纳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成功的愉悦;有一定的保护野生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养成认真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说学情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学生已在二年级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知识。首先让学生通过处方探究、合作交流、评价算法等方式进行学习。体会算法多样化的同时掌握用竖式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行的计算方法,体会“哪一位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为后面学习“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法作好铺垫

四、说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法,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放手让学生通过处方探究、合作交流、评价算法等方式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程序及设想

(一),复习(两部分口算笔算)

(设计意图:复习上一节课“万以内加法”,为本节课学习连续进位加法做准备,体现了数学化课堂)

(二)、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由稀有动物图片,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引入并提出问题: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让学生根据表格提出问题,并且在这个同时我设计了一个小环节——抽幸运奖。在课堂上,我是这样对孩子说的:现在做一个小魔术,我把刚刚你们提出的问题都变到了这个魔法箱里面去了,我将会在里面抽出一个幸运儿,谁将会是这个幸运儿呢?有大奖的哟!(出示一个箱子,里面有各种写好的问题。)

【设计意图:设计了一个同学们喜欢小活动,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激起学生的兴趣,根据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迁移渗透,尝试计算

1、讲解例题。

我们在讲解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题中:分两步先让学生估一估,再让学生计算。最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讲解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自然的引出“估算”,展示学生不同的估算方法,为下节学习估算作铺垫。并在估算的同时追加三个问题让学生把估算的答案和正确答案相互比较,进一步理解估算的作用,在活动中,根据预设去生成,如果在过程中出现了多种算法,只要有理就及时肯定,这样注重开放与生成,才能构建生动的课堂;让学生在研讨,交流中体验成功,感到知识的原汁原味,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教师始终是平等的、合作的、相互尊重的,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能力。】

2、统一计算要求

要求学生: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横线要用尺子画,进位1要写好,并且引导学生说

【设计意图:师生合作完成加法竖式,规范学生的语言,提醒学生在运算时注意的事项,对知识进行再次梳理。】

3、对比新旧知识,揭示课题

今天学习的笔算加法,和以前所学习的笔算加法有什么不同?

(以前学习的只有一次进位,而今天学习的有两次进位。)

【设计意图:知识往往在对比中学习会记忆的更加深刻,通过学生纵向的知识对比,更能突出今天所学知识的主题,既“十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既巩固旧知,又逐渐的形成知识体系。】

(四)、能力训练。

课后练习:通过做一做连一连解决问题

使学生能巩固知识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五)、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六)、变式延伸,进行重构。

出示中国部分物种数统计表。

提出问题:已知的爬行类和两栖类种数共有多少种?

【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安排这个问题,为下节课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学习作好铺垫。】

六、板书

本节课板书主要突出计算和列竖式,简单而突出。

七、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佘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九、说预设教学效果与反思

(一)、可能出现的问题:

1、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进位的1可能忘记写或加。

2、有些学生摆竖式时,可能会出现数位没对齐,结果不写在横式上。

(二)、反思:

1、练习的量不够,新教材的计算教学全部是贯穿于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每节课

的巩固练习最多只安排2至4道题目。再加上配套的作业题难度偏大,得由老师在课堂上扶着做,因此,每天光课本和基础训练上的作业都弄得师生筋疲力尽,课外也就没有时间好好地补充一些练习,一二年级不布置书写作业,这样,仅仅靠课本和作业本上少得可怜的几道练习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生的计算不熟练,导致了在计算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了错误。

2、缺少良好的计算习惯。我们天天要求自己要“授之以渔”,而实际上对学生的

学习方法培养还是很不够的。有的孩子对解决问题的题目只读一遍就匆匆动笔,导致方法错误。有的孩子拿到题目就列竖式,导致抄错数字的现象相当严重。

三年级数学上册.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连续退位减法》说课稿

《万以内连续退位减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的第二节“减法”的第一课时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万以内一次退位减法,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主要是探讨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减法的难点。 学生分析 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三位数减三位数一步退位减法,明白了相同数位对齐,哪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的道理,如果将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呈现给学生,学生完全有可能通过知识的综合、迁移,自主学习掌握这一新知识。 设计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减法的估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意识。 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及减法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估算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2、联系实际,渗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3、让学生在活动中轻松愉快的学习数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最新大班蒙氏数学公开课教案及反思《不进位加法》

最新大班蒙氏数学公开课教案及反思《不进位加法》 【活动构思】 “数”在食、衣、住、行等的日常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几乎 没有一个民族不知道1、2、3、……或“很多”这些与“数”有关的概念或名称。仅就最单纯的数东西来说,便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数 学是抽象的科学,要是幼儿学好数学必须使其具备相当丰富的感觉经 验以培养逻辑思考的能力。蒙台梭利数学教育正以感官教育为基础, 让幼儿在操作感官教具时,不断积累感觉经验,将数量,从具体事物 中抽象出来,逐步形成数概念。在过程中开启孩子的智慧,借助教具 的操作,触类旁通,真正成为一个懂得思考的孩子。本节数学活动中,我将利用邮票上的数值进行加法运算游戏,借用蒙氏的错误订正,让 幼儿自己自由地进行工作,加深对数位的理解。 【直接目的】 1、利用邮票游戏教具做加法运算。 2、加强大数目加算练习。 【间接目的】 1、加深对数位的理解。 2、培养运算的兴趣。 【准备材料】 1、托盘; 2、邮票箱教具; 3、彩笔、题目卡; 4、加法订正板红线。 【基本操作】 一、复习10以内的加法,并进行错误订正。 二、介绍本次工作名称:邮票游戏的加法工作。 三、复习邮票的一些简单知识。 1、取出写上加法的题目卡,为幼儿巩固加数的含义。 2、用邮票表示数字。 3、请幼儿观察数字,询问幼儿数字有哪几个数位。示范拿取对应 的定位筹码,将定位筹码按个、十、百、千的顺序排好。 4、按照题卡选择邮票,分别把与数字对应的邮票放在对应的定位 筹码的下面。 5、操作邮票得出竖式结果。

四、给幼儿不同题卡引导幼儿独立进行计算。幼儿进行操作,教 师巡回指导,强调安静进行工作。 五、工作结束,请幼儿将教具放回原处,离开课室。 区域延伸:提供邮票箱进行进位加法横式练习。 【活动反思】 这是一次蒙氏数学教学活动在本班的的初步尝试。孩子们通过操 作形象的邮票教具,初步学习了不进位的加法。整个过程中,孩子们 都在安静的环境中,自由有序地进行工作。 本堂课加强了幼儿大数目的加算练习,也加深了对数位的理解, 为小学的加法运算奠定基础。活动过程中,采用了三段式教学法复习 不同颜色的邮票代表不同的位数,加强幼儿数位的理解。最后的错误 订正,让幼儿对照该标准自已发现并自动纠正错误,无需老师的提醒,提高了幼儿学习数学的自主性,培养细心、耐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提高学习自觉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但在进行新工作展示时,老师的语 言还需要更加简练些,减少幼儿等待的时间,提供更多的时间给幼儿 进行自由练习,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幼儿。

20以内的进位加法说课稿

20以内的进位加法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学数学第一册第104—108页的内容20以内的进位加法。(手势指向课件内容) 今天,我将从这六个方面阐述这一课的整体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课程下的计算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把它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把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的联系起来,体现了计算内容情境性的特点。同时提倡算法多样化,这又体现了计算方式多样性与计算活动思考性的特点。因此,如今的计算教学应该是灵动而又充满生气的课堂。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善于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研究算法,理解算理。 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本课内容选自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十单元第104—108页的内容20以内进位加法。 教学背景分析——学生情况 (学生情况)透过教材,再看学生。 本课是在一年级学生已掌握20以内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基础进行教学的,同时又为今后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打下基础。 教学背景分析——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学则很重要,不同的教学手段产生的教学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本节课的采用的情景教学法、操作实验法、发现法等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教学准备 采用的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小棒(不少于20根)卡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 口算。 (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 .理解“凑十”法的道理,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难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说课稿

《进位加法》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来进行详细阐述。 一、说教材。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以及会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在例题的选取上,力争取材于现实,来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这一课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如何向十位进位的问题;二是笔算两位数加法计算方法的总结。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 3.体验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算理,并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方法

二、说学情 学生已有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以及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等运算知识有利于学生迁移到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但学生对整百数的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并不清楚,同时由于小学生注意的分散、监督能力差,思维不够严密,所以要抓住学生的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会将相邻、相近的新旧知识进行比较,发觉联系,形成系统知识的整理归结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以旧引新 现代教学理论倡导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在学习新知识时,有必要找准与旧知结构类似的地方,进行同化或顺应,重新建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是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进一步发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的迁移规律,课前我设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练习。只要明确了加法个位上满十向十位进“1”的问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难点也就突破了。 2.创设情境,激情引人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因此本课还是由儿童喜闻乐见的“乘车”这一情境引入,抓住童心,让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进而讲清图意,提出问题。创设了民主、平等的氛围,诱发了学生情感的孕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解决“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人?”这一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引出两位数加两

《20以内的进位加法》说课稿

《20以内的进位加法》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的第一节内容9加几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6-10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9加几,因此,我紧密地围绕新课标阐述的建议,结合三维目标确立了本课的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有趣的具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领会9加几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会用凑十法进行计算 情感目标: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快乐,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根据以上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会用凑十法计算。教学难点:凑十法的理解及运用 二、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导取向的活动建构式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一系列既联系生活实际又具有实践性的活动建构新知,让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的一个过程展示。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好新鲜事物,有很强的求知欲。在他们的生活中已有过无意识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同时,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给学生自评、互评的机会,把评价的

权力留给学生。 三、教学流程 根据学生的自主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我利用学生熟悉的实物贯穿整个课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从游戏导入。游戏较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课我从游戏引入,9人男女生混合组与4人男女生混合组,算一算两组的总人数。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算出的(三种计算方法)。再通过两次的游戏(9+6,9+8)演示如何进行凑十的。 第二环节:数物结合,通过摆一摆,算一算,进一步体会凑十法的算法。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好动,因此把数的计算转化为:让学生对实物进行摆一摆得出结果,再摆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凑十法的步骤。第一要求学生先按算式摆好,第二移动实物进行凑十,最后得出结果。在摆移的过程中,让学生互相之间互评。 第三环节:数形结合,通过圈一圈,算一算,感悟算法。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是从观察直观实物开始的,直观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能力处于发展时期,让学生把图形和数结合,通过图形的圈画凑成十,算出结果。再次感悟凑十法的过程。也是让学生互相评议,互相矫正,互相学习。 第四环节:抛去实物、图形的参加,直接进行数的计算。这一环节要求学生从依赖实物、图形中走出,自己还会用凑十法算出结果吗?第一让学生填写数的拆分,第二拆分出的数和九凑成十,第三填写结果。

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教案

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教案

万以内的连续进位加法竖式计算 教学目标: 1、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 4、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习惯。 5、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 1、创设情境: 师:最近老师到家电市场看中了价格为768元的一台微波炉和价格为362元的一台电磁炉,想把它们买下来。帮我算算,应带多少钱才够买? 在学生列出算式后,直接导入并揭示课题。(板书: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提出学习目标: A、你能用学过的方法解答三位数加三位的连续进位加法吗? B、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展示成果,激发冲突 1、小组个人展示。

师:用竖式怎样计算?你觉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5)用刚学的知识独立解决“情境”中的练习。(学生做完后,在小组中交流) 三、解决问题,扩展延伸(约9分钟) 1、练习五第7题。(重点讲错误的原因) 2、练习五第4题。(先估计结果再列式计算) 四、归纳总结,完善认知(约3分钟) 师:这节课你觉得自己表现好吗?好在哪里?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是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整百整十加整百整十的进位激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以后学习多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又为后面的加减法验算奠定基础。本课是由例2和练习五组成的。例2通过解决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引出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先出现估算,以师生对话的形式提示估算的方法和要求。再通过竖式计算376+284,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通过小精灵的话揭示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和计算法则“哪一位上的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由于例1时学生已知道计算的法则,在本课着重解决百位上的数怎么算和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为此,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是掌握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会正确计算。难点是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基于以上理解,结合新课程标准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巩固两位数和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引导学生养成计算前先估算的习惯。 3、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法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不进位加 教案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课本P12---P13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 理。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 则,能熟练的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口算并说出算法) 12+7 13+5 13+5 2+17 4+13 8+11 14+3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导入新知。 (1)出示教材第11页主题图:同学们一起去参观博物馆,二年(1)班有35人,二年(2)班有32人,二年(3)班有37人,二年(4)班有34人,每个班由2名老师带队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仔细观察,提出问题。 (3)教师提出问题:二年(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4)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怎样解答?请学生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5+2= 2.动手操作,形成表象。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教师巡视,适时帮助学困生。 (2)学生汇报。可能有以下算法: ①口算法:5+2=7,30+7=37。 ②摆小棒法:先摆3捆零5根,再摆2根,最后合计3捆零7根。 ③计数器法:先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拨3个珠子,个位上拨5个珠子;然后在个位上加2个珠子,即7个珠子,合起来是37。

3.抛出问题,合作解决。 我们以前所学的算式是横着放的,叫横式;还有一种是竖着放的,叫竖式,又叫笔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一种新的算法。 (1)教师示范,感知竖式。 35 + 2 37 (2)出示算式25+3,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①根据教师示范及摆小棒,计数器的方法列出竖式。 ②为什么这样列式?说出理由。 ③在列竖式中应注意什么?怎样计算? 学生合作,教师巡视,适时点拨。 小结: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用尺画线,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4.教学例2。 出示例2:二年(1)班和二年(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教师巡视,适时帮助学困生,抽生汇报。 (2)在黑板上展示竖式 35 +32 67 (3)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时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三、巩固练习 1.53+6= 35+23= 43+26= 2.医生诊断 35 47 17 + 4 + 12 + 22 75 58 19 3.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2题。 四、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 五、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加法(不进位加) 35+2=37(人) 35+32=67(人) 35 35 + 2 + 32 37 67 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6-10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9加几,因此,我紧密地围绕新课标阐述的建议,结合三维目标确立了本课的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有趣的具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领会9加几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会用凑十法进行计算 情感目标: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快乐,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根据以上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会用凑十法计算。教学难点:凑十法的理解及运用 二、教学方式,学习方式。 根据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导取向的活动建构式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一系列既联系生活实际又具有实践性的活动建构新知,让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的一个过程展示。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好新鲜事物,有很强的求知欲。在他们的生活中已有过无意识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同时,我还

注意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给学生自评、互评的机会,把评价的权力留给学生。小精灵儿童资讯站出品 三、教学流程 根据学生的自主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我利用学生熟悉的实物贯穿整个课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从游戏导入。游戏较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课我从游戏引入,9人男女生混合组与4人男女生混合组,算一算两组的总人数。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算出的(三种计算方法)。再通过两次的游戏(9+6,9+8)演示如何进行凑十的。 第二环节:数物结合,通过摆一摆,算一算,进一步体会凑十法的算法。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好动,因此把数的计算转化为:让学生对实物进行摆一摆得出结果,再摆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凑十法的步骤。第一要求学生先按算式摆好,第二移动实物进行凑十,最后得出结果。在摆移的过程中,让学生互相之间互评。 第三环节:数形结合,通过圈一圈,算一算,感悟算法。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是从观察直观实物开始的,直观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能力处于发展时期,让学生把图形和数结合,通过图形的圈画凑成十,算出结果。再次感悟凑十法的过程。也是让学生互相评议,互相矫正,互相学习。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

《连续进位的加法》说课稿

《连续进位的加法》说课稿 临川十二小邹勇发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8页例2。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学过加法计算,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为后面学习连续退位的减法作好铺垫。 3、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分析,以及乡村学生的特点,我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2)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计算。这样的目标定位既是对知识的探究,也是对学生自身技能的培养,同时,通过具体语境的创设,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伴随着教学目标的逐步实现而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说学生情况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因此在教学前我准备录音带和配套的画面,以增强直观形象性,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而且学生之前已学过加法计算,并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在数学课堂上,孩子们敢想敢问,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这些情况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说教法 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数学来源于生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蓝猫”这个让孩子们心动的形象的出现,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说学法 分组讨论与自主探究相结合。让学生“活”起来,是优课的一个重要特征,面对同一个问题,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发现、探索,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想发表自己的见解,于是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舞台。在课堂上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真正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其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共同创造的机会,有效促进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五、说教学流程

《不进位加法》教案

《不进位加法》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直观演示初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和从个位加起的算数,掌握坚式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 掌握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和笔算加法的法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正确竖式计算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难点:掌握最优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案例:妈妈今年39岁,生日那天,爸爸和聪聪送给妈妈39朵玫瑰。他们可能各送了几朵? 1、思考:39可以分成30和9,爸爸30朵,聪聪9朵。 2、学生交流不同的合成方法。 3、验证这些方法正不正确:你准备怎样来验证?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想一想,算一算。 1、32+7 43+5 64+3 70+6 思考: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题,你是怎么算的?个位相加满十了吗?你愿意当小老师也给同学们出一些这样的题目吗? 2、小组讨论。 3、学生交流验证方法(1)口算(计算器)。(2)摆小棒。 4、竖式的引出。 通过师提问:可是我们做题时不能总带着小棒,那该怎么办?引发学生进一步的对于计算方法的思考。 如果有学生能说出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可以借此引出竖式的教学; 如果没有学生说出来的话,由教师直接引出: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以后会经常用到的方法,竖式。 5、教写竖式。 2 3 +1 6

3 9 6、应用案例:小朋友种树,一组种了25棵,一组种了32棵,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2 5 + 3 2 5 7 引出板书:相同数位要对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快速解答。 20+30= 25+30= 5+2= 55+2= 50+7= 2、看图写加法算式。 提示:给一个起点坐标,经过若干空格,到达终点坐标,写加法算式。考察学生的识图和运算能力。 3、列式计算。 40+56=5+34= 33+4=18+70= 36+42=21+67= 15+22=52+3= 提示:通过巩固练习加深对这课知识点的理解。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谁来说说这种题目怎么算?竖式书写时应该注意哪些? 1、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在验证过程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再指名反馈。 同桌说说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呢?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说课稿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位于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期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本单元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是今后学习万以内的进位加法和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孩子们掌握了“20以内进位加法”和“10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的。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既注重了口算,又继续介绍竖式计算,体现了计算方式和方法的多样化。 二说学生 一年级下期的孩子已经能熟练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并且会用多种方法计算100以内的不进位加,能正确地进行竖式的书写与计算。 本班的孩子在学习中对自己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收集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能积极参与操作,观察等数学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和孩子已有的认知水平,我拟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弄清“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2、参与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获得克服困难的成功体验,深化积极的学习情感。 3、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有关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体会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由于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本课的重点确定为: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由于“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这一知识非常抽象,难以理解,因此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法成为了本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进位加法》说课稿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 《进位加法》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来进行详细阐述。 一、说教材。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以及会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在例题的选取上,力争取材于现实,来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这一课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如何向十位进位的问题;二是笔算两位数加法计算方法的总结。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 3.体验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算理,并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方法 二、说学情 学生已有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以及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等运算知识有利于学生迁移到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但学生对整百数的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并不清楚,同时由于小学生注意的分散、监督能力差,思维不够严密,所以要抓住学生的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会将相邻、相近的新旧知识进行比较,发觉联系,形成系统知识的整理归结方法。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说课稿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的第二课时内容,是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延续,在计算方法上是相同的。是以后学习多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又为后面的加减法验算奠定基础。这个内容是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一,是学生学习笔算的一个难点,是小学阶段整数加减法的一个小结点。在教材的安排中还重视了估算的渗透,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程标准及我班学生的认知能力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掌握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自学、讨论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三、说教学重、难点: 这节课因为是连续进位,所以重点是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三位数家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运用无论哪一位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和不要忘记加进位“1”。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是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就知识迁移以及教师质疑引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主要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通过复习引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为下面迁移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二)、出示学习目标 在学生学习之前,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三)、引导自学,学习新知 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充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方法,突破难点,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四)、检测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从中发现问题,为后教做准备。 (五)、后教 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学生的更正讨论,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练习 (练习环节目的在于巩固这节课的内容,学生通过不同的练习来加强对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掌握。)(七)当堂作业

不进位加法说课稿

不进位加法说课稿 不进位加法说课稿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利用学生熟悉和喜爱的生活事例和事物设计情境,通过观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结合操作、讨论交流,来探索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初步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使用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计算方法计算不进位加法。 (二)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计算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态度。 (三)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算理。 【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本节课我结合《课标》中的教育理念,透析教材,利用多煤体及摆小棒的直观演示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说学法:课堂上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探索等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棒,从中探索出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初步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说教学过程】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划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三)实践应用,巩固知识; (四)自我评价,分享快乐。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整十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这环节主要是通过“开火车”的形式复习整十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再比较以下两组式题的不同点,突出整十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计算方法的区别,激活与本课相关的已有知识,促进学习迁移。

20以内的进位加法说课稿

《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问题例题6》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问题例题6中内容。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解决问题例1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利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逆向思维解决问题,我紧密地围绕新课标阐述的建议,结合三维目标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找准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中的条件,并确定解题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奖励小粘贴、学具 五、教法、学法: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采用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平时习惯,以学生为主导取向的活动开展教学。 六、教学流程 根据学生的自主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我利用学生熟悉的实物贯穿整个课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复习昨天学过的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并解决问题,并为新授知识制造铺垫:发放奖励粘贴

第二环节:新授,创设情境,老师向高老师借了奖励粘贴忘了数是几个,刚才已经发下去一部分,现在剩下一部分,谁能帮帮老师,原来有多少个? (有的同学可能看到了奖励粘贴上的痕迹,较容易想到发下去几个,剩下几个,合起来就是原来的,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下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主动思考,有效进入今天的新授知识,并还原事情,出示图片,让学生有初步的画图算数意识。) 第三环节: 数形结合,利用书上例题,再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摆一摆,算一算,逆向思维突破,重现事情进过,认知求原来的数量,用加法解决。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是从观察直观实物开始的,直观思维更占优势,抽象思维能力处于发展时期,让学生把图形和数结合,通过用小圆片代替摆一摆,算出结果。再次感受思考过程。 第四环节:我来当老师 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自己所用,给同学出相似的题,这个过程也是让学生互相评议,互相矫正,互相学习的过程。 第五环节:休息,拍手歌 一年级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有限,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帮助重新集中注意力。 第六环节:巩固习题联系, 教材第100页第5题,教材第100页第6题。 此题稍有不同,只出现了一个数以及用词“同样多”,从而引发低年级儿童对审题的重视。 小结:这几个题目都是把去掉的和剩下的两个部分合起来,求原来有多少。 (都用加法计算) 第七环节:作业:第100页练习二十三,第7题、第8题。 及时了解学生准确率,反馈教学效果。

人教版二年级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说课稿图文稿

人教版二年级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说课稿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说课设计 各位评委: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我说教材。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以及会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在例题的选取上,力争取材于现实,来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这一课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如何向十位进位的问题;二是笔算两位数加法计算方法的总结。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

3、体验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算理,并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方法。 教法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启发法、谈话法、尝试法等各种方法的优化组合。特别是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在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另外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老师适时点拨的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学法: 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棒,把小棒10根变成1捆的过程,非常直观地反映出个位两个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方法。在思考“笔算加法时应该注意什么”采用合作探究、交流等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给学生讲方法,而使学生更容易地接受新知,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苏教版二上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说课稿

苏教版二上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加法说课稿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说课稿 青铜峡市二小张燕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详细阐述。 一说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这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以及会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它又为以后进一步教学多位数笔算加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呈现的例题,取材于现实,来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生活味。例题在计算过程中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方法;二是在进位加法的笔算过程中领悟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从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整地掌握笔算加法。例题的得数是整十数,“试一试”的得数不是整十数,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理解“满十进一”的原理,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探索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试一试”给学生探索、交流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教材还安排学生说一说笔算加法的注意点,对加法的计算法则进行初步总结。想想做做”先帮助学

生掌握基本的笔算方法,再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理解“满10进T的原理,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探索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已经有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而且已经对竖式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对少数学生来讲可能并不陌生,它只是学生原有知识的一种延伸和深化,另外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学习“多位数加多位数”知识的基础也是笔算乘法的理论来源。但是进位减法是100以内笔算加法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突破难点,在新知识讲授前充分复习旧知识,从认知上、思维上做好准备。 2新旧知识的联系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加法既可以从十位加起也可以从个位加起。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加法如果先算十位会有矛盾冲突学生要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生成新知识。 (三)教学目标 鉴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结合新课程理念,以及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 验,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利用情景图和合作摆小棒使学生探索理解笔算进位加法的算理。并能正确书写竖式和正确计算。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知识迁移的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1、体验数学情景,体会小学数学的意义和乐趣。2、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正确书写竖式。 教学难点: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进位加法的算理。 二、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启发法、谈话法、尝试法等各种方法的优化组合。让学生动手摆小棒、拨计数器,

不进位加法说课稿

《不进位加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不进位加法》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学习笔算加法的开始,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上安排的。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打基础。 根据教材编排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有关理念,以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技能为目的,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到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使学生体验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过程。 4.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本节课的计算学生都会做,竖式是学生刚刚接触,所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顺序。 课前准备:课件小棒 二、说教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

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情境教学法。 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的兴趣,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因此,在导课时,同学们参观博物馆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迁移教学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学生已经会计算,结合让学生口算、摆小棒的方法引出竖式的写法。 3.自主探究法。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节课在新知的获得过程中,我充分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以后,让学生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使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三、说学法 新课程不但倡导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而且着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在本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 1.转化法。 学生在解决“35+2”的算式时,结合小棒图列出竖式。 2.合作交流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说课稿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说课设计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我说教材。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以及会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它又为以后进一步教学多位数笔算加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呈现的例题,取材于现实,来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生活味。例题在计算过程中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方法;二是在进位加法的笔算过程中领悟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从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整地掌握笔算加法。 鉴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结合新课程理念,以及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利用情景图和摆小棒使学生理解笔算进位加法的算理。 2、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难点: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进位加法的算理。 说教法: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启发法、谈话法、尝试法等各种方法的优化组合。特别是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在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旧知识中学习新知识。另外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老师适时点拨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学法上,本节课我采用的是知识迁移法和自主学习法。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虽处在初级阶段,但基本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教学时,我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利用迁移规律,抓住二年级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尝试性的自主学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学具准备:小棒。 鉴于以上对教材和教法、学法的分析,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以旧引新 1.师:小朋友,你能帮小白兔找到要拔的萝卜吗?课件出示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或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设计意图】:抓住二年级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课件出示42+36、23+15、35+34等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题,全班在练习本上笔算,并请两位学生在黑板上书写。全班反馈,学生说说在笔算时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设计意图】:学生在上一堂课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笔算,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为今天学习进位加法进一步巩固笔算加法的书写: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