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八上政治复习提纲

八上政治复习提纲

第1课好习惯受用一生

1.习惯的含义习惯是一种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2.习惯的重要性

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有利于我们身心的发展,而坏习惯则会妨碍我们的健康成长。人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对人的身体、思维、行为等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习惯不是小问题,它反映着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与幸福。

3.中学阶段必须养成哪些好习惯?

(1)有计划消费的习惯。有计划消费习惯的意义:不仅可以使我们的收支保持平衡,使我们的消费更加合理,而且还会给我们生活的其他方面带来积极影响。还可以帮助我们养成节约的观念,增强理财的技能,养成有计划做事的习惯,从而有计划地规划人生。(2)勤于劳动的习惯。劳动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劳动是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劳动是一项基本法律义务。作为初中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仅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而且还可以掌握一些劳动技能,增强独立生活的能力。(3)节约时间的习惯。

4.怎样培良好习惯(考点17)

青少年时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好习惯,必须克服坏习惯:要有完善可行的计划;必须有实际行动;要有坚定的毅力。

5.好习惯与坏习惯区分的标准是否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

6.中学生参加家庭劳动的意义?减轻父母负担,掌握一些劳动技能,增强独立生活的能力。

第2课积极的生活态度

7.学会生活自理的重要性

学会生活自理,是提高自身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生活不能自理就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也是懒惰与无能的表现。

8.中学生学会生活自理的主要内容

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做饭菜、洗衣服、整理房间、购物、乘车、自我安全保护)和自主安排、计划生活的能力(如:计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生活作息时间、日常活动和开支等)

9.中学生怎样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考点18)

自理能力不是自发产生的,它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加以培养。(1)克服依赖心理(2)掌握一些必要的生活技能。包括学习生活技能(如整理书包)家庭生活技能(如做饭、洗衣)社会生活技能(如怎样做客)等。(3)寻找独立锻炼的机会。在家里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主动承担一些家务,遇到问题先想一想,拿出自己的主张。在学校里,主动要求分担一些班级工作,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我们还离不开父母的帮助与监护,我们既要增强自立意识,提高自理能力;也要善于听取父母、老师及他人的意见。

10.保持乐观的心态的重要性

面对同样的生活,人们的态度是不同的。乐观地看待生活,世界充满希望,生活中到处是机遇;悲观的看待生活,世界尽是缺陷和丑恶。保持乐观的心态,也有利于身体健康。

11.怎样保持乐观的心态(考点18)

(1)首先要认识到每个人的心态都是自己选择的;(2)要热爱生活,善于从身边寻找快乐;(3)要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4)要借助运动以保持健康;(5)要学会爱别人,宽容别人。

乐观的心态要求我们既要看到生活和工作中积极的、顺利的因素,又要看到消极的、不利的因素;既要看到问题和困难,又要看到前途和希望。

12.确立人生目标的重要性

生活必须有目标的指引,否则容易迷失方向,随波逐流。如果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就能按照目标自觉地去追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13.怎样确定人生目标?

(1)目标要切实可行;(2)目标应该是长期的;(3)目标应该是相对稳定的。

14.怎样实现人生目标?

(1)目标重要,行动更重要。在确立目标之后,就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把远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一步一步地去实现。(2)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坚定信念,毫不动摇地向自己的目标迈进,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实时地调整自己的方式和行为,使之更符合实际情况,顺利地实现目标。

第3课优良的意志品质

15.什么是意志?意志是指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顽强拼博的精神和品质。

16.意志的特征有哪些?(考点19)

良好意志的特征有:自觉性、果断性、坚忍性、自制性。不良意志的特征有:盲从性、动摇性、寡断性、冲动性。

17.我们青少年为什么要磨砺坚强的意志?(磨砺意志的重要性、作用)(考点19)

初中生处于人格塑造的最佳时期,培养坚强意志不仅关系到我们能否正确处理自己当前的学习和生活问题,

使自己平安度过青春期,而且还关系到自己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成年时对社会的适应与自我完善等问题。(1)意志是成人、成才、成学、成业的必要条件。无论从事什么活动,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都是难以成功的。(2)坚强的意志能够充分激发人的潜能。(3)坚强的意志是行动的强大推动力。(4)坚强的意志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18.我们怎样磨砺坚强的意志?(考点19)(1)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2)主动迎接挑战,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品质;(3)做自己不感兴趣却有长远意义的事;(4)制订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第4课人不能选择父母

19.为什么说我们和父母结成的关系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

(1)父母赋予子女生命,父母之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因为这种爱能包容一切,能撼天动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是人类之爱中唯一真正基于血缘的爱。(2)父母赋予我们生命,我们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这就使我们与父母之间结成了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表现在我们浓浓的日常亲情中,还表现为我们自己不可能选择生身父母。(3)法律也确认了子女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是无法被解除的。

20.为什么我们不能挑剔父母?

人都是父母所生,人不可能选择父母,也不应该挑剔父母。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不仅养育了子女的身体,还塑造了子女的灵魂,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而今后的生活只能靠我们自己,父母并不能代替。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并尽其所能为我们生命的成长付出所有,他们的爱奠定了我们人生的基础,而每一个生命的辉煌和灿烂都源于自身的努力和追求。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我们可以选择孝心、选择报恩、虚心接受父母的教育,少给父母添麻烦,尊敬、关爱,赡养父母。

21.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父母?为什么父母之爱是伟大的?

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父母的爱最伟大,他们不仅养育了子女的身体,还塑造了子女的灵魂。尽管父母对子女爱的方式各异,但其本意都一样,都渴望儿女成才和幸福。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父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22.为什么要孝敬父母?(考点20)(1)“孝”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孝”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2)父母赋予子女生命,抚育我们成长。(3)孝敬父母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⑷孝敬父母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义务,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3.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考点20)

(1)要对父母长辈履行应尽的义务,包括孝敬、关心、赡养父母等等。具体表现在:一句亲切的问候,一次耐心的倾听,一段贴心的话语,一杯温暖的热茶,一把舒适的椅子,一份生日的礼物.把孝敬父母长辈落实到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中去。(2)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让父母高兴的事。接受父母的教育和监护,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理解,尊重,谅解父母,不向父母提不当要求,不增加父母的思想和经济负担。认真学习,少给父母添麻烦.在父母生病时候尽自己能力照顾他们.安慰他们。(3)将来,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要记着自己的父母,现在,我们要乘在他们身边的时候,多孝敬他们.

第5课与父母平等沟通

24.代沟的含义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我们和父母的想法会出现一些偏差,到了青春期,这种偏差加大了,这就是代沟。主要反映在两代人之间在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25.产生代沟的原因

随着年龄、生活经历的增加,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增强,我们和父母的想法会出现一些偏差,到了青春期这种偏差加大了;我们与父母的生活经历、角色身份、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都有差

异。

26.如何跨越代沟?(考点21)

沟通是跨越代沟的最好方式。我们要尽力克服烦躁与不安,以感激的心情、理智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

27.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1)进入青春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又由于与父母存在代沟,所以迫切希望摆脱父母对自己的监护。(2)父母对子女管的太多,过于唠叨,期望太高。(3)老师只注重学习成绩或教育方法失当。

28.如何辩证地看待逆反心理?逆反心理的危害是什么?

(1)逆反心理几乎人人都有,但在我们中学生身上表现得较为明显。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对于不理解的信息或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是很正常的,也是应该提倡的。

(2)逆反心理的危害:但是,如果发展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则会导致不合群、意志衰退、学习被动、工作消极等后果,甚至还可能产生病态心理或犯罪心理。这不仅对我们的学习是极为不利的,对我们身心健康发展也是非常有害的。影响亲子关系,严重者甚至导致家庭分裂,甚至违法犯罪。

29.如何克服逆反心理?(克服逆反心理的对策)

(1)要努力培养发散思维,从多方面考虑问题。(2)同时提高文化素养,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做到理智多于情感,这样就能拓宽思路,从偏执中解脱出来。(3)要理解父母,体谅父母“望子成龙”的良苦用心,体会他们言语的真实动机。(4)要把握自我,在要和父母发生冲突的时候,尽力克制自己,同时也提醒父母息怒;对家长有意见要有礼貌的提出,不任性,不耍脾气,不顶撞。(5)如果与父母发生矛盾,首先看看是不是自己的逆反心理在作祟,并且尝试着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就可能走出与父母“对着干”的误区。

30.怎样正确处理和父母的关系?(怎样做到有话好好说?)

(1)我们要客观地看待父母,谅解父母的过失,试着敞开心扉与他们交流,真诚了听取他们的劝告。(2)子女要要学会换位思考。(3)经常与父母交流生活、学习、思想等情况。交流时,少用命令式口气,多用商量的口气。(4)及时体察父母的心情、感受,多作解释,争取得到父母的理解。(5)说出自己的心情、感受,或通过书信的方式试着与父母进行情感交流。(6)作为子女应该敞开心扉,积极地与父母交流、沟通,努力做到有话好好说,说说我们对父母的心里话,让他们走进我们的内心世界。

31.沟通的技巧(考点21)主动交流、认真倾听、善于体谅、控制情绪、主动道歉、承担责任。

第6课换个眼光看老师

32.如何认识教师工作?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与学生交往。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他们的兴趣爱好、气质修养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师要担当学生的长辈、朋友,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心理健康顾问以及模范公民等多重角色。教师工作是一种特殊的劳动,更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劳动。

33.怎样理解我们的老师?

⑴设身处地地为老师着想,自觉自我反省;⑵主动找老师交流沟通,说出自己的想法;⑶谅解老师的过错,构建好新型的师生关系;⑷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34.为什么要理解、支持和尊敬老师?

(1)情理:教师是文明的使者,向他们表示敬意,就是给予文明应有的尊严。尊敬老师就是尊敬知识,尊重人类的文明和进步。(2)道德: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的行为规范,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3)法律:尊敬老师是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义务。(4)使命职责:教师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是教师的使命。

35.我的尊师行动

⑴尊重老师的劳动,虚心听取老师的教导;⑵对老师要有礼貌,见到老师热情打招呼、问好;⑶以好的成绩报答老师;⑷多想想老师的困难和苦衷;⑸做错事后,能真诚的接受老师的批评,感激老师的关心和教育;⑹关心、体谅和帮助老师。

36.现代师生关系

(1)互相教育、互相感染、教学相长;(2)民主、平等、和谐、活跃;(3)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合作。

37.简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教师为什么不能被取代?)

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不仅仅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对话、情感的交流。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他们的兴趣爱好、气质修养等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用人格魅力为他们做出了榜样。

38.我们与老师有了误会,或面对老师的错误,我们应该怎么做?

①要理解老师;②主动与老师交流、沟通;③寻找合适的机会,婉转地给老师指出来;④通过其它方式向老师表达你的意见。

39.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考点22)

①我们不仅要经得起老师的表扬,还要能承受得住老师的批评。表扬与批评是老师常用的教育手段,也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更是老师应尽的责任。②受到表扬不要头脑发热,要找出差距,继续努力;受到批评不要耿耿于怀,要虚心接受,有错即改。③我们要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让表扬与批评成为我们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增进感情和不断进步的动力,让表扬与批评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

40.我国有哪些尊师重教的具体措施?

(1)节日:1985年,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2)法律:《中华人名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名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名共和国教育法》。(3)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社会地位。(4)科教兴国。

第7课行为与后果

41.行为的分类在法律上,人的行为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

42.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有行为就会有后果,某种后果一定是由某些行为引起的。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作为的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后果,不作为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后果。有的行为会产生一种后果,而有些行为则会产生多个后果,甚至是连锁的后果;有的后果是由一个行为造成的,而有的后果是由多个行为造成的。不仅个人的行为会产生后果,一个集体、一个国家的任何行为也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43.为什么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考点23)

⑴每个人都有行动的自由,但是自由必须以不损害他人的、集体的和生活的权利和自由为前提。任何人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⑵作为公民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不承担责任不仅会给自己带来影响,如得不到人们的信任,而且还会有损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从而受到人们的谴责甚至法律的惩罚。

44.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基本要求(“三思而后行”要求我们怎样做?)(考点23)

①行动前对行为做出最优化的选择:在做出行为前应作充分的预测,在作出充分预测的基础上,我们可在多种方案中作出最优化的选择。②行为过程中及时调控:随着事物的进一步发展,主观的、客观的因素都会有一定的变化。要不断检查自身的行为,了解事物发展的动向,及时发现行为偏差,适时调整行为方式,必要时改变甚至停止自己的行为,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促使行为结果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③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集中体现在对行为后果的自省及自觉承担应负的责任上:如果取得积极的后果,要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如果出现消极的甚至是损害的后果,要勇于承担责任,及时消除影响,减轻损失,以吸取教训,为今后的行为选择奠定基础。

第8课有肩就得挑担子

45.具有责任意识的重要意义?

具有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是长大成人的基本标志。长大指自然人的成长发育,成人主要是指作为社会人的成熟。履行责任的标准越高,其人生价值就可能越大。对国家与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既能给我们以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智慧,又能帮助我们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有效地抗拒不良的诱惑。46.我国法律规定

我国法律规定,人到18岁就被认定是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必须承担完全的法律责任。如果不能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违背了法律和道德规范,就是应受到相应的惩罚和谴责。16-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47.责任的来源有哪些?

责任来源于社会道德、习俗及法律等方面的要求,具体来说,包括养育、职业、习俗、承诺、公民原则、道德原则等。

48.怎样理解不同身份有不同责任?

社会有组织、有分工、有制度,每个人都担当着一定的社会角色。社会自身的维系和发展,需要每个人按角色的规范去实践并承担责任,一个人具有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一个人可以同时具有多种身份,每一种社会身份都要求他承担相应的责任。

49.树立高度责任感的意义:

责任意识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给我们以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智慧,又能帮助我们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有效地抗拒不良诱惑。如果不能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违背了法律和道德规范,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和谴责。

50.为什么说14岁正处于从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时期?

⑴从心理上讲,一方面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独立意识增强。另一方面,生活经验不足,判断是非能力较差,容易激动,容易轻信,容易受外界影响,做出不冷静的事情。⑵从生理上讲,这个时期的少男少女的第二性征开始发育,体重和身高增长得很快;男女同学开始感到异性的神秘,有的同学喜欢和异性接触,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而有的同学在与异性的交往过程中则过于拘谨。⑶从法律上讲,一个人从14岁起,就开始担负起更多的法律责任。

第9课承诺的分量

51.承诺的内涵承诺给别人的是一份期待,给自己的是一份义务。

52.不兑现承诺的危害

不仅要受到心灵上的拷问、道义上的谴责,有时还要受到法律上的惩罚。给他人带来一定的损失,会失去他人的信任。

53.为什么要信守承诺?

⑴信守承诺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⑵既然作出了承诺,就要兑现承诺,才能算是一个有诚信的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⑶信守承诺会获得回报。

54.怎样学会承诺?

⑴学会承诺,就必须在作承诺时量力而行。⑵学会承诺,还要求在承诺后尽力而为。⑶当承诺无法实现时,作为许诺人和受诺人,要互相理解。

55.信守承诺会得到回报

得到真正的帮助,得到友情的温暖,获得别人的信任,赢得人们的尊重和社会的赞誉,增强自信心,自尊得到满足,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

56.对于学生的诚信行为,作为学校该怎么做?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方式有: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来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在学校张贴诚信标语;每学期可以评选出“诚信之星”,让学生学习。

57.对于学生的诚信行为,作为学生该怎么做?

⑴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和道德法律修养,严于律己。⑵慎重许诺,说到做到,不欺骗同学、父母老师等,勇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58.对于社会诚信来讲,国家如何提高诚信行为?

⑴立法机关要对诚信方面加强立法,制定完备的法律体系。⑵执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对违反诚信的个人和企业严厉处罚。⑶政府要大力宣传诚信的重要性,使公民树立承诺是金的意识。⑷在全社会形成诚信监督机制,让不讲诚信的人寸步难行。

承诺给别人的是一份期待,给自己的是一份义务。

第10课对自己的一生负责

59.人生与责任的关系

(1)责任无时不在,伴随人的一生。(2)一个人所担负的责任往往是多重的。每个人都不仅担负着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还有对家庭、对集体的责任,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3)责任是相互的。对他人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也就是对他人负责。反之,对他人不负责也就是对自己不负责。

60.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考点24)

⑴对自己负责。一个对自己都不能负责的人,是不可能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负起责任的。⑵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有能力才能负责任。我们不仅要学好各门功课,还要学习对自己有价值的其他知识。⑶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自觉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对自己负责,做一个好公民、好儿女、好学生、好居民;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拓宽视野,锻炼身体,提高能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