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的全面理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的全面理解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及形成的成果。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具体化、民族化、方法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深层体现。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增强时代性,提高逻辑性,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根本保障和基本要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马克思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的讲话中提出,要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跨越和发展,首先要在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上下功夫。要与时代发展同步,增强前进动力,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内涵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其精神实质和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就是:“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①对于中国这样的国家,要想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使理论和实践相契合相统一,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假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脱离,坚持本本主义或经验主义,盲目推进,就会丧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谛,只能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置于险境,这在党的历史上教训是极为深刻的。因此,是否能坚持这一基本原则和内涵,是能否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决定着党的事业发展的兴衰成败。

从概念的外延来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具体过程和形成的理论成果,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深入研究中国的国情和实际,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在实践和发展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的系统理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系统性过程,涉及诸多环节和要素,深入剖析其科学内涵,可以系统地理解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具体化、民族化、方法化四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前提。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性,是马克思主义一百年来仍保持着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原因。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时代的主题和发展趋势,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的主题相扣合,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因此,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确立了前提条件,使马克思主义紧握时代跳动的脉搏,与时俱进,不断解答一个又一个的时代问题。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的论熠,就是利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对时代主题做出的正确定位。

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离开了具体化就失去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和实践性。具体化就是要求从具体问题出发,实事求是,对所面临的问题予以理论指导和实际解答,这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

动力。邓小平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任务出发,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江泽民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出发,把党的建设作为决定党和社会主义发展命运的关键来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胡锦涛立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推进改革,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也是针对具体问题做出理论阐述和解答的历程,失去马克思主义具体化也就失去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进目标和动力。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要求。任何外来文化的传播和融入都离不开民族化过程。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用民族文化形式表达出来,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相融合,使其成为中国人民的信仰和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的欧洲,具有明显的西方文化的特征,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本民族文化的相融合,使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华文化的沃土,成为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以来的不懈追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要求。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活的灵魂利用本民族文化概括为实事求是,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拉近了中国人与马克思主义的亲切感情,使马克思主义更为中国人所熟知和认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因此,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植入中华文化的沃壤中,才能使其得到不断滋养,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上不断结出理论的硕果。

马克思主义方法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要求。方法是工具和手段,离开了方法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便无从入手。马克思主义的任何一个规律、任何一个范畴都是世界观,同时又起着方法论的作用,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马克思主义方法化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由世界观向方法论的转化,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方法。但是将马克思主义转变为具体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并且不断丰富和创新,也考验着中国共产党是否掌握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能力。恩格斯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②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毛泽东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调查研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工作方法,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的比较性理解

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相对应的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因此,深入辨析两者的关系,是全面理解和探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一个重要切入点。

两者的联系。第一,哲学基础一致。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是二者共同的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两者相互联系,矛盾的特殊性也体现着矛盾的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具有普遍真理性。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各国特殊情况相结合,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来指导实践,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都遵循了这一根本的哲学基础,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践相承接,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内容和和时代特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符合马克思主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哲学原理。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基本相同—都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具体化为带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性理论,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也有相同目的,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各个发展阶段及形成理论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体现。二者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的目的是相同的。

两者的区别。第一,两者是过程与阶段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侧重过程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强调阶段性和成果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可持续的发展过程,具有与时俱进性,是与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相结合的同步过程,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持续发展而不断推进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历史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与中国的实际结合创新的历史过程。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其过程中各个历史阶段和相对应产生的理论成果。两者基本属于发展过程和历史阶段的关系。第二,从概念研究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过程有关的规律、经验、方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每一成果及各成果间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互结合、双向建构的长期历史过程,与克服教条主义及党内各种错误思想相联系。梳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史,深入总结经验教训,揭示发展的基本规律,探索发展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要解决的问题。从对象上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主要研究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主要思想,探索它们的相互关系及思想发展脉络,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增强时代性,提高逻辑性,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根本保障和基本要求。因此,全面理解和掌握其科学内涵,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新的思想内涵,对党在新时期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3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06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