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让学生在笔算除法教学中进行有效操作

让学生在笔算除法教学中进行有效操作

让学生在笔算除法教学中进行有效操作
让学生在笔算除法教学中进行有效操作

2010年第1期(总第97期)

这样订正?这不仅是知识的拓展,更是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三、有效挖掘,落实减负增效

新课程改革向我们提出减负增效的要求,而题海战术却无法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因此,在选择题目时,一定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题目,特别是在学生作业后一定要加强评析,针对学生的错误让其自己分析错因,真正做到理解和巩固。我们不能将加强双基理解为知识数量的堆积,把漫无边际引申出来的各种类型的试题、补充练习题,理解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涵。我们应该把“题海”留给自己,把“精髓”传给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对学生的每次作业都有记录,每个星期对作业的情况做一小结。综观学生一星期的表现,如果连续作业情况不太理想,就找他们单独谈话,找到问题的症结,或为他补课,或与家长联系,或找他谈心等。平时,对于学生共性的错误,我专门准备了一本“学生典型错误记录本”,每次批改作业时发现有多位学生共犯的错误,都及时记录下名字和题型,评讲时做到有的放矢。在我的影响下,很多学生也都专门准备了一本纠错本,把自己最容易错的题型记录下来,订正后一个阶段再做第二、第三次的订正。而一个阶段后,我把学生中搜集到的错误也制成练习卷,进行课堂小练习。这样,既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又能使学生学得更为扎实。

与原来的老教材相比,新课程教材相对灵活,不少题目教师如果不是带着思考、学习的眼光审视,就无法挖掘其精髓。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喜欢换位思考,特别喜欢挖掘学生错误背后的原因。如教学了“24时记时法”后,我发现很多学生学得不够理想。重新审视教材,我初步找到了学生作业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二是审题能力偏差,无法真正理解题目的意思;三是思维连贯性不够,不能统筹考虑问题;四是知识难度在提升,很多学生还是以低年级的标准要求自己,用最简单的思维方式考虑有深度的问题。于是,我站在学生的角度,重新进行了知识梳理,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有效反思,师生共同成长

一次,我教学“旋转”(省新教材第八册)一课,借

助多媒体课件,力图通过直观的演示让学生明确旋转时图形的变化。但在课后的练习反馈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旋转的方向、角度及定点都没能真正掌握。怎样才能让学生围绕一个点旋转后得到正确的旋转后的图形呢?我经过反思发现,在画旋转90度的图形中,直角三角尺的两条边作用非凡。在画图中,可以将直角三角尺的一条边和已知图形的一边重合,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就是旋转后对应的边,定点、方向和角度可以直接在画的图形中标出。找到这样的规律后,我通过不同的图形在黑板上演示,这样那些空间观念不是很好的学生也能理解了,作业中的错误率大大降低。实在有学生不懂,我就手把手地教。

又如在教学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后,作业中有这样一题:甲乙两人做摸球游戏,共有四个小球,上面分别标有1、2、4、6四个数字,一次任意摸两个球,摸到两个球上两数之差为偶数的为甲赢,两数之差为奇数的为乙赢,请问这样的游戏规则公平吗?在批改学生的作业中,我发现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一种是认为不公平,因为在这四个数中,有三个是偶数,一个是奇数,所以摸两个球时,摸到两个偶数球的可能性比摸到一奇一偶的可能性大,所以认为游戏规则是不公平的。而另一种思路是,有这样四个球,摸两个,可能会摸到(1,2)、(1,4)、(1,6)、(2,4)、(2,6)和(4,6)这样六种可能性。在这六种可能性中,两数之差为偶数的有三种可能性,两数之差为合数的也有三种可能性。因此,游戏规则是公平的。看到这样完全不同的思路和答案,我也蒙了。说实话,拿到这道题,我的第一反应也是不公平的,理由也是认为偶数球比奇数球多,所以摸到两个偶数球的可能性也大。但批改学生作业时,我看到第二种理由,也不得不重新思考。如果用我的思路,好像理由也是很充足的:同样摸球,不是摸到两种偶数球的可能性大吗?但用一部分学生的思路:摸两个球,1和2、4、6搭配有三种,2和4、6、1搭配也有三种情况。同样道理,4和6也分别有三种情况。而在这么多搭配中,两个都是偶数球的可能性为6种,一奇一偶可能性也是6种,所以游戏规则应该是公平的。

做为一线数学教师,走进课程改革,我收获了很多。每一天我都带着思考行走,觉得很充实。我愿意继续一路前行,一路成长!

本学期,我校数学科组进行“笔算除法”教学研讨活动,三四年级数学教师分别选取本册教材中的笔算除法内容进行“同课异构”。在“分桃子”、“买文具”两堂课中,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列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虽然是“同课异构”,但是教师们都几乎走着“创设情境———动手操————————————————————————————————————————————

让学生在笔算除法教学中进行有效操作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流塘小学唐启科

话题研讨

2010年第1期(总第97期)

作——建立模型——

—拓展运用”的教学流程,只是个别细节处理有别。其中在“动手操作——

—建立模型”教学环节,教师都引导学生先动手分一分,然后抽象出除法竖式。但就是在这个关键的过程,要么是教师代替学生动手分一分,要么让个别学生上台分一分,即使是让全班学生分,也是匆匆忙忙、草草收场。到头来还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把算法灌输给学生。

随后,我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如何让学生在笔算除法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动手操作,从而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呢?

一、要大胆让每个学生动手操作

【课例1】北师大小学数学第五册“分桃子”——

—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材安排了48÷2和48÷3两个例题,后面练习中出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情况。教师们在上这一课时,一般都是按照教材,先让学生自主选择方法计算48÷2。学生基本上是用口算的方法和列竖式的方法,结果90%以上的学生把竖式写成了——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无论教师如何引导,最后还是有很多学生先口算结果,然后按照这个格式写竖式。在教学48÷3的例题时,大部分学生口算不出结果,教师就引导他们来分一分,但基本上是让学生来讲台分,下面的学生在观看。最后是教师手把手教竖式如何书写,学生似懂非懂。

【课例2】北师大小学数学第七册“买文具”——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材安排了80÷20和140÷20两个例题,后面的练习中出现165÷30、562÷40、600÷20等题目。教学中,很多教师选择先让学生口算80÷20,然后列竖式计算,引导学生说出商应写在个位上。在计算140÷20时,让学生自主选择方法,其中也有学生动手用学具分,得到结果7,然后列竖式,但是在后面的练习中,学生几乎不会做了。

我觉得这两堂课,是学生在二年级初步学会列竖式计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对于学生笔算除法的掌握很关键。教学中,我们应该让每个学生动手分一分,并且做好以下两点——

1.适当调整教材例题,提高计算数目,设置计算障碍。如“分桃子”一课,在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48÷2后,先不教竖式的方法,就出示:48÷3、448÷4,你们能计算出结果吗?然后引导学生用学具动手分一分,让每个孩子先有动手分的体验,为后面抽象算理积累直观经验。如“买文具”一课,让学生计算80÷20后,提出:140÷20、600÷20该如何计算?我觉得,很多教师把这个内容分成几节课来上,是可以的。但是600÷20这个课本的讨论题,可以作为一个例子放在第一堂课,来与前面两个例子观察比较,有利于教师向学生教“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的算理。数目大了,很多学生口算有困难了,就让其动手来分一分得出结果。这里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面值是10元的纸币来进行分。

2.让学生准备好容易操作的学具。学具准备不足,学生也会成为看客。在“分桃子”一课,不可能让学生准备48个桃子,可以让其准备5捆小棒来代替。在“买文具”一课,让学生准备好多张面值分别是10的假纸币,来对140÷20、600÷20分一分。这里不要让学生准备面值是100的纸币,方便分的时候让学生体验600是几个十的道理。

二、不仅要动手分,关键是要让学生模拟分

【课例3】北师大小学数学第五册“分桃子”——

—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买桃子”一课,在让学生动手分了48÷3后,教师提出:448÷4你们能分出来吗?可是没这么多桃子怎么办呢?那我们就来空中模拟分,让学生在头脑中模拟分448÷4。但是为了不忘记,就需要把分的过程记下来,这样列除法竖式的过程,其实就是数学符号化了的分东西的过程,除法竖式的书写就水到渠成了。“我们先把小棒想在脑瓜子里,把448根小棒分给4位小朋友,会怎么分?先把400根拿来分,一个人一大捆,就是100根……”教师结合列竖式的过程适当讲解,最后归纳出:一商、二乘、三减、四比、五落的计算步骤。最后让学生回过头列竖式计算48÷2、48÷3,再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展示。这样一反常态,从难到易,进行除法竖式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课例4】北师大小学数学第七册《买文具》——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买文具”一课,可以直接出示“80÷20”的问题,让学生选择自己的方法计算后,提出:140÷20、165÷30、600÷20,你们会计算吗?第一个可能很多学生能计算出,但是165÷30大部分学生可能会遇到问题。这时,可让学生动手分,再引导其在脑海中对600÷20进行分。“把600元平均分给20个同学,600元如果用你们手中10元一张的纸币要多少张呢?60张分给20个同学,也就是每个同学分到3张,也就是30元……”最后通过与80÷20、140÷70的竖式对比,让学生理解“除哪一位商就写到哪一位上”的算理。

因此,在笔算除法的教学中,教材安排并图解的动手分一分的过程,一定要让每个学生动手操作。最关键的是,我们教师要善于先让学生动手分,获得直接经验,再采取空中模拟分、建构分的模型,再利用竖式把这一模型符号化,就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把动手分的经验抽象为列竖式的步骤和方法。

话题研讨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2014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人教版)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教学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摆一摆。用9根小棒摆三角形,可以摆几个三角形?(2个小或者1个大) 2、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9根小棒,每3根一摆,可以摆3个小三角形。 9根小棒,每9根一摆,可以摆1个小三角形。 3、列式计算 摆两个小三角形:9÷3=3(个)9表示什么?3呢? 摆一个大三角形:9÷9=1(个)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师:儿童节到了,同学们打算在班级联欢会上摆一些果盘,他们买了一些草莓,准备每2颗草莓放一盘,现在有6颗草莓,请同学们拿出水果学具,用6个学具表示6颗草莓来摆一摆。(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 (可以摆3盘,正好摆完,没有剩余) 师:这是平均分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怎么列式呢?6÷2=3(盘)(2)如果不是6颗草莓,是7颗呢?再动手摆一摆,看看能摆几盘,有没有剩余。(学生动手操作后,反馈结果:可以摆3盘,还剩1个) 师:剩下的还能再平均分吗?(不能,只剩一个不够分。) 师:平均分后还有剩余怎么办?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吗?如果可以,怎么表示呢?(小组内思考、讨论) (说明:7里面最多有3个2,这余下的1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在数学上叫做余数。 列式:7÷2=3(盘)……1(个)

(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的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3)观察比较6÷2=3和7÷2=3……1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不够分剩下的部分就是除法算式中的余数。 师: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余数表示什么? 2、做一做 (1)学生独立在书上圈一圈,填一填,完成第1小题。 反馈交流:17÷2=8(组)……1(个) 23÷3=7(组)……2(个) 说说这两道算式商和余数各是多少,分别表示什么? (2)完成第2小题。 先用学具按要求摆一摆,然后根据摆的结果填空。 展示个别学生的填空情况,说说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这是一道开放题,三种装法,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根据自己的选择,圈一圈,然后填空,教师指名回答。 2、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2题。 出示题目:17个红果,平均分给3只刺猬,每只刺猬分几个?还剩几个? 学生独立思考,用小棒代替红果分一分,看看每份能分多少,是否有剩余。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对自己和他们有什么评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板书设计]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6÷2=3(盘) 17÷2=8(组)……1(个) 7÷2=3(盘)……1(个) 23÷3=7(组)……2(个)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 教师在教学除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利用情境带入,以此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植树节期间,学校开展相应的活动,引领大家去公园进行植树,已知一班派出28人,二 班派出32人,每五个人为一组,请问一班和二班各能组成几组,如果两个班合并在一起可 以凑成几组。 教师:从当前数字上看,因为两个班级人数都为两位数字,同时还要根据5个人一组来进行 划分,那么可以先通过乘法来进行估算,5的几倍距离28和32更加接近。但是接近28和 32的同时,并不能超过他们彼此,。 学生:一班的人数应该为 28÷5=5 (3) 学生:二班的人数应该为 32÷5=6 (2) 教师:1班总共可以分为5组,而且还会剩余3个人,而二班可以分为6组还会剩余2个人,在求第三个问题时,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将两个班级剩余的人数相加再进行分组,或 者将两个班级的总人数相加,再重新进行分组,通过两种方式都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学生 们可以尝试去进行计算。 学生:方法一(3+2)÷5=1 5+6+1=12 学生:方法二(28+32)÷5=12 (二)教学反思 在有余数的除法计算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先让学生们去利用乘法来进行估算,但是有余数 的除法,学生们在估算的过程中不能将估算值超过原来的数值,这样的话是无法构成等式成立。所以当乘法计算时所缺少的数值就应该是除法中对应的余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 善用情境来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以此帮助他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有余数的除法。 二、动作操作,探究新知识 (一)列题分析 教师可以尝试利用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让学生们自行的展开操作,从而提高学生们操作能 力的同时,加强他们的探索能力,以此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例如,教师可以给予学 生们一组火柴棍,并让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自行填空。如总共有()根火柴棍,每()根为 一捆,可以凑成()组,最后剩余()根。 在这道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们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同时还要确保其内容符合 当前学生们的需求。 教师:学生们可以3个人为一组展开探讨,并根据几组对比做出明确的分析。 教师可以请1或2组学生来到台前进行表演,并观察他们的分析情况,根据实质情况做好改善。 教师:你们明确火柴棍按照组分配的标准么?他们采用了什么原理? 学生:在分配的过程中有分配完整的,也有分配不完整的,他们采用的除法原则,在分配完 整的情况说明可以被除尽,如果有剩余则说明存在一定的余数。 教师:如果火柴棍共有25根,在确保整除的情况下怎样分组,有几组分配方法。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余丁完小三年级张红旗 教学内容:新人教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7-18 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2、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探索并理解算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1. 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 的时候,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 2. 通过比较除数和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来判断商是几位数。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课题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 法,谁来给我们说一说笔算口诀。 生: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师:同学们真棒,看来大家都学会了,那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啊!(板书课题) [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用ppt1 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1. 利用知识迁移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会正确计算 2. 初步了解一位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 设计意图] :明确数学目标,为后面的自学打下铺垫。

(三)用ppt2 出示学习指导(3分钟) 认真看课本17-18页的例3和例4,根据已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你能独立完成小天使提出的问题吗?思考: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我们是从被除数的()位往() 位依次运算。 2、256+ 2的商是()位数字。 3、当被除数的首位小于除数时,我们该从被除数的前几位算起? 4、除法的验算方法是什么?师: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 计算方法,验算只 是了解,属于下节课学习的内容,现在开始自学,看谁今天表现最好! [ 设计意图] :指定自学的方向,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予学生充分的体验空间。 (四)自学 1.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促。 2. 用ppt3 互学和导学 以四人为一组,分工合作完成课本17-18页的“做一做”。(教师点几名学生上黑板完成指定题目) (1)核对黑板上同学的书写,有不同意见的,举手后上前更正。(用红 笔画出错误,在旁更正) [ 设计意图] :让学生讨论并解决疑难问题之后,理解了笔算的算理。在此基础上二次笔算,验证学习效果的同时使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感觉到成就感。选取班上的学生板演,能起到更好的示范效果。生生问、答,全班汇报 互动,让做数学与说数学融为一体。 2)通过对比这几道题的商,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之间可以 小声交流后汇报) 生1:有的有余数,有的木有余数。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教材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的教学,包括主题图,共三个例题;另一部分是解决问题,即例教材首先通过主题图中课外活动 4。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用除法计算的素材,加强整除和有余数除法的对比,沟通知识间的前后联系。 这节课其编排模式是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要求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注重从直观、形象、具体的材料入手,让学生经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在观察、猜测、操作和归纳等活动中形成自己的认识,并进而增强应用意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有良好的小组合作进行探究的学习习惯,学生已初步掌握了除法的特征。 设计理念: 教学中,首先以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为教学情境,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充分交流。在教学中,特别注意教师对学生思考的引导,帮助学生认识了解。为了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体会,充分挖掘利用现有资源,让学生按要求摆学具。接着练习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巩固理解,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动手操作、交流,让学生充分表达。另外,在练习设计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练习形式灵活多样,有基本练习,综合练习,还有拓展练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培养数学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是学生理解整除的意义,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由生活经验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掌握有余数的除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2、难点:经历生活经验和数学问题的联系过程,加深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方法: 探究法、引导法、讲解法 教具、学具: 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图片若干,多媒体课件

最新三年级笔算除法练习课 教学设计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练习”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笔算除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练习(综合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2.在练习中训练学生运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多种练习形式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熟练地进行计算,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 难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 教具学具准备:PPT课件、习题纸。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回顾再现。 1、教师引导回顾:同学们,近段时间我们都在学习什么知识呀? 只列式不计算 学生列式:120÷4 550÷8 这些除法算式都有一个什么特点呢? 他们的除数都是一位数 2、引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下“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练习”。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的练习将会以比赛的形式进行。 教师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即6个比赛队。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一)基本练习 第一关:1、口算大比拼:(限时1分钟) 在一分钟内完成口算接力比赛,做对题数越多,分数越高。 270÷9= 800÷4= 350÷5= 900÷3= 400÷8= 0÷900= 560÷7= 700÷7= 250÷5= 2000÷5= 360÷4= 4000÷8= 600÷2= 120÷4= 0÷8= 420÷6= 330÷3= 490÷7= 400÷2= 240÷8=

…… (1):学生开展口算接力比赛。 (2):集体订正统计分数。 (3):为什么分数第一的小组能够算得又对又快? 小结算法:口算的方法是什么?0的除法呢? 【设计意图】:本部分的教学,我对教材进行了学材化的处理。我改变了教材的比较传统的口算方式,以接力比赛的形式开展口算练习。这样的处理,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在一开课就积极的参与到练习中来,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合作的能力。此外,在“赛后”引导学生分享成功经验——复习口算的方法,既可以熟悉除法口算的算法,达到练习的目的,也能够培养孩子养成反思的好习惯。 第二关:2、笔算。(任选一组题目用竖式计算) 609÷3= 840÷6= 627÷3= 485÷6= (1)独立计算(只选一组) (2)同桌相互说一说算法。再说一说笔算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教师巡视,听一听学生说算法以及笔算除法的注意事项。 (3)收集两名同学的笔算练习进行展示。 A:他的计算正确吗?谁来说说算法?(从高位算起……) 有没有注意到这一组算式的商都出现了什么情况?(中间有0) 为什么商中间有0呢? B:他的计算正确吗?这一组算式的商又出现了什么情况呢?为什 么? 第三关:1、数学游戏。(抽奖积分) 游戏规则:(抽号软件)随机抽取幸运号码编成一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题目。 求出商和余数。 记下余数,作为本组的得分。 得分高者获胜。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 湖北省谷城县冷集镇胡湾中心小学胡静秋 案例背景: “有余数的除法”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一方面注重结合具体的情境,加强有余数的除法意义的认识;另一方面重视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有机地体现与除法的联系。“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还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刚学过除法,有一部分学生会在求商时因为乘法口诀掌握的不够熟练而出错,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试商时要强调乘法口诀的重要性。 案例主题: 针对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征,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是引导、探究、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借助实物分一分,摆一摆。学生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合作的方式,通过观察操作、探究讨论、发现比较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并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引导学生探究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使学生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操作、观察、探究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探究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实物果盘、小棒。 教学过程: 一、形成有“剩余”的表象 课件出示:图上的同学们在做什么? 他们在分组摆小棒呢!齐读要求:用11根小棒摆出下面的图形,各能摆几个? 你们想参加这个活动吗?分成三个小组,用小棒摆一摆。 各小组汇报摆的过程和结果: 一组:用11根小棒,摆了2个正方形,还剩3根小棒。 二组:用11根小棒,摆了3个三角形,还剩2根小棒。 一组:用11根小棒,摆了2个五边形,还剩1根小棒。 教师:剩下的小棒为什么不摆了? 学生:不够再摆一个图形了。 教师:在实际分东西的时候,会有“剩余”的情况。板书:剩余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 省谷城县冷集镇胡湾中心小学胡静秋 案例背景: “有余数的除法”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容,这部分容是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在教材容的安排上,一方面注重结合具体的情境,加强有余数的除法意义的认识;另一方面重视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有机地体现与除法的联系。“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容还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刚学过除法,有一部分学生会在求商时因为乘法口诀掌握的不够熟练而出错,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试商时要强调乘法口诀的重要性。 案例主题: 针对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征,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是引导、探究、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借助实物分一分,摆一摆。学生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合作的方式,通过观察操作、探究讨论、发现比较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并通过操

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引导学生探究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使学生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操作、观察、探究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探究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实物果盘、小棒。 教学过程: 一、形成有“剩余”的表象 课件出示:图上的同学们在做什么? 他们在分组摆小棒呢!齐读要求:用11根小棒摆出下面的图形,各 能摆几个? 你们想参加这个活动吗?分成三个小组,用小棒摆一摆。 各小组汇报摆的过程和结果:

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体验迁移的思想和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商是一位数(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并正确掌握笔算的书写格式,能正确笔算。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算理、笔算除法中商的位置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聪明孩子摘苹果。 90÷30= 80÷20= 150÷30= 60÷23≈120÷58≈ 30×()<86 40×()<180 2、笔算。 18÷2= 46÷6=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继续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

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理 1、解决第1个问题。 老师带了92元钱到超市去买书包,每个书包30元,最多可以买得几个书包?还剩多少元? (1)认真读题,说一说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2)可以买得几个书包,你们是怎么想的?(列式为:92÷30)。 方法一:估一估: 方法二:分一分: (3)你能用竖式计算吗?想一想该商几呢?试一试 (4)你知道商3为什么写在个位上吗? 总结算理:92里面最多有3个30,92÷30商3余2,3写在个位上,3乘30等于90,对齐92写90,92减90等于2,所以92÷30商3余2。 (5)及时练一练: 2、解决第2个问题。 152颗糖,平均分给3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多少颗,还剩多少颗? (1)学生读题,列算式,帮帮老师解决问题。 (2)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估算一下,可以分给几个同学?(3)你能用竖式计算吗?想一想该商几呢?试一试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笔算除法》(人教)

《笔算除法》 教学模式介绍: 核心素养下的培养是需要正确的教学模式作为载体的,对于以往的课堂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转型。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是利用设计好的核心问题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激发和推动学生主体活动、能整合教材中内容并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在这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问题及其解决方式为主线的,整体设计思路是在教师的策划、指导和支持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的发现、提出与解决,在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构建新知。老师作为学习共同体的一员,和学生共同为问题的解决,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解决问题、培养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的课程环节: 讲什么——为何讲——怎么讲——讲怎样 设计思路说明: 一、讲什么 1.教学内容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

2.内容解析: 例1、例2:被除数是两位数,例1为首位能除尽,例2为首位不能除尽。在教授例2(52÷2)时,以对话形式引出验算,与老版教材将验算设计为单独的例题有所不同,本册教材的编排更加有水到渠成的感觉。 较老版教材优化的方面体现在更直观、且重视沟通算理和算法的联系。例1中分步给出竖式的演算过程,并配合小棒图展示平均分的过程,尤其是将分“十位上的4个十”和“个位上的2个一”区分开来,待平均分过后再合并,体现了分的顺序,从高位开始。并在竖式中标注了每一个结果的含义。例2中通过小棒图直观的呈现“余下1个十与2根合并,再分到2份中去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且同样分步给出竖式的验算过程,配合小棒图展示分的过程,并标注了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竖式每一步的算理,实现了从算法到算理的自然过渡。 例3、例4,:被除数是三位数,利用知识的迁移进行研究学习,例4中教材新增了三个步骤的引导与质疑,以帮助孩子们理解算法,并以问题的形式融入验算。在新增的“小组讨论”环节通过合作学习总结计算法则,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P18做一做,要求先判断商是几位数,一定要让孩子们清晰的说出根据首位数字判断的方法。四年级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也常常要求判断商的位数。 例5、例6、例7:有关0的除法。例5中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需要渗透除数不能为0。例6商中间有0,需要理解并掌握简便竖式的写法,常常有学生忘记写商中间的0。例7商末尾有0,值得注意的是(1)题简便写法中,15-15的0需要写在十位上,而有很多孩子容易将其写在个位导致错误。在学生积累了大量计算“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经验后,增添“想一想: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商不够商1,应该怎么办?”的总结环节,总结解决这一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商0占位。 二、为何讲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

有余数的除法的课堂实录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师: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草莓。多么诱人的草莓啊,可是这些草莓可不是让大家来吃的,今天的草莓是来帮助我们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一起来看幻灯片:这里有6个草莓,把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应该怎么摆呢? 生:可以摆3盘 师:这么多同学可以说摆三盘,我们一起用圈一圈的方法来验证一下。 教师操作,每两个圈一圈,正好圈了三份。 师:请同学完整的表达一下刚才我们分的过程。 生:有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分三盘。 师:有算式应该怎么表示出来呢? 生:6÷2=3(盘) 师:把这个算式的含义说一下 6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生:有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分三盘。 师:说得真好。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师:现在,我再加一个草莓,就变成了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应该怎么摆呢?想一想 师:我们不妨用刚才圈一圈的方法一起来试一试分了三盘剩下一个。还能再分吗? 生:不能,因为一个草莓不能摆一盘 师:根据这个分草莓的过程,你能列出一个除法算式来表示吗?大家拿出纸和笔一起来试一试。 一分钟后,把学生写的算式呈现在投影仪上,7÷2=3(盘)……1(个) 师:这个算式什么意思?7、2、3、1分别表示什么? 生: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3盘,余一个。 师::小组人一起说一说。刚才我们一公分了两次草莓,分别得到俩个算式,比较依稀按这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6÷2=3(盘)) 7÷2=3(盘)……1(个)) 生:多了一个1。师:这个“1”表示什么呢?它在算式里有什么称呼呢? 7 ÷ 2=3(盘)……1(个) ↓↓↓↓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心学习的知识:有余数的除法(板书) 二、探索和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1、师:同学们,看看大屏幕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生:他们在摆图形,摆三角形、四边形还有五边形。 师:那你们想不想一起来摆一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摆一摆三角形。 师:摆三角形的要求: (1)两个同学合作,想想用你手中的小棒应该怎么摆,把你摆的结果填在你手中记录单。 (2)一组同学分别用6根和7根小棒来操作,看一看你能摆出几个三角形,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二组同学分别用8根和9根小棒来操作,看一看你能摆出几个三角形,并列出

最新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精品版

2020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精品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P50—5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明确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会在横式中表示剩余的数,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思维等能力。 4.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盆花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在过几天就是五一劳动节了,我们学校为了渲染节日的气氛,想买一些花摆在校门口和校园内,大家请看(示课件情境图),鲜花已经运来了,但是学校对花的摆放有个要求,(示课件录音)于是同学们都安学校的要求摆花去了。你们想不想加入到摆花的行列中去呢? (想)那好,在摆之前,请先听清老师的要求。 师:我们每人都有一份这样的圆片,按每组摆5盆把它们摆在桌面上,看看你的这些花能摆这样的几组。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摆,教师巡视。(找两名学生到前面演示摆) 汇报结果(教师示课件中的表格) 先让演示摆的同学汇报 生1:我有10盆花,每组摆5盆,能摆两组。(师根据生答情况填表 格) 生2:我有13盆花,每组摆5盆,能摆两组,还剩3盆。 师填表格后提问:你这3盆花为什么不再摆一组呢? 生2:因为还剩3盆,不够5盆,不能再摆一组了。 师让摆11盆花、12盆花、14盆花的同学汇报,随机填表格,并提问其剩余的花为什么不再摆一组了。 师:还有哪些同学也出现了有剩余的现象?(生举手)

有没有剩5盆花的?(没有生举手) 会不会剩5盆花呢? 生:不会剩5盆花,因为5盆花可以再摆一组。 师:也就是说,绝对不可能剩5盆花是吗?(是的) 学生收拾学具 师:花摆完了,我们能不能根据摆花的过程和结果列出一个算式呢? 以摆10盆花的为例让生列算式,教师课件点出算式。让学生解释算式中10、5、2的含义。 师:这些有剩余情况的如果列成一个除法算式应怎样列式呢? 以摆13盆花的为例,找生尝试列算式,生答出13÷5=2(组)师:那剩下的3盆花应怎样表示呢?(生尝试说) 教师板书讲解 师:这样的算式如何读呢?找生尝试读,全班齐读两遍。 师:剩下的这3组如果列成除法算式应如何列式?请同学们从这3组中任选一组列成一个除法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独立写算式,师巡视。 展示学生写的算式,并让学生读出所写的算式,教师随机点出相应的算式。 让学生观察这些除法算式,说出各部分名称,并问学生剩下的这些数叫什么数?引导得出余数,并板书。 师:这些花每组摆5盆,余数分别有几呢? 生:有1、2、3、4。 师:我们的花摆完了,让我们到学校里看看同学们摆完了没有。(课件点出小组合作算式) 师:他们还摆完呢,让我们来帮帮他们吧。小组4人一起想一想,这些花按每组5盆来摆,分别能摆几组?还剩几盆?想好后,选一名同学把答案填在方框里。有困难的小组,可以借助信封中图片,按每组5盆先来圈一圈,再填结果。 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结果,教师根据学生汇报随机点出答案。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课例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课例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课例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9页;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XX年6月第1版。) [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计算教学,将改变传统计算教学中单一、枯燥的现象。本课时我将采用“创设情景——自主探究——巩固提高——总结收获”展开教学。在教学中我重视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景来研究除法知识,淡化四舍五入、取中法这样的名词,替换成形象的可以把除数看成整十数来试商;在计算过程中重视培养估算能力,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试商,突破试商难点;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重视数感培养,以提高学生直接试商水平;重视发挥数学课的育人功能,结合生活事例进行德育渗透教育 [教材分析]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例4,它包括一般的商两位数和商末尾有零的两种情况。

前面3则例题介绍了商一位数,也就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前两位不够除的情况,而例4是前两位够除的情况。因此,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是在商是一位数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其计算顺序、试商的方法与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完全相同,只是商的位数多了,计算复杂了些。在教学中应注意运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经历笔算过程,主动探索计算方法。计算完后可以让学生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来进行比较,进一步来掌握笔算除法的算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比较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异同,使学生在实质上把握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弄清商的最高位的书写位置,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的除法笔算方法。 3、情感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对学生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弄清每一位商的书写位置,掌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位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书写格式。 2.理解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除法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竖式写法,特别是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教学准备:PPT课件、小棒若干。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预设新知 (一)估算:(PPT) 76÷8≈321÷4≈352÷6≈ 440÷9≈ 83÷2≈ 55÷3≈  如果班级估算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可加此练习。 (二)口算:(板书) 40÷2 2÷2 50-10 10+2 12÷2 1.学生按顺序依次完成口算题。

2.老师提问并让学生明白每道题表示的含义,为新授内容做预设。 (三)指名用竖式板演:(PPT) 8÷4 16÷5 1.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做。 2.学生分别说两题的计算过程。 3.小结: 这是我们以前学习的简单的笔算除法。同学们注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笔算除法。 (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一)你们知道植树节吗?是几月几日? (二)每年的植树节,全国许多部门和单位都组织植树活动。谁能说说植树有什么好处? (三)同学知道的真多,人类的生存的确是离不开树木。今年的植树节,有个学校也组织了植树活动:(PPT出示主题图) 1.这就是这个学校今年植树的情境,从这个画面中你看到些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板书问题: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2.我们现在来解决同学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三、动手操作,领悟算法 (一)例1: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有余数的除法整理复习》教学实录

《有余数的除法》整理与复习教学实录 一、复习目标: 1、在综合练习中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巩固加深有余数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道理,并且能够运用它解决问题。 3、拓展练习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4、培养学生能清楚地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复习重点: 1、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且能够熟练的利用口诀求商。 2、理解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道理。 三、复习过程: (一)、复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师:今天我们复习有余数的除法,谁能说出一个有余数的算式吗? 生:1、在练习本上写出一个或两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师:同学这么说,你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30÷4=6 (6) 师:应改为:…… 师:余数一定比除数小(余数<除数 生:(说除法算式)…… 师:2、读一读,并说出除法算式各部分的称。 生:说出被除数、除数、商。 师:3、根据老师给的4个数写一道除法算式。(出示:55、6、7、8、)生:说55÷6=

师:看看怎样做这道题?(让学生说: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写除法算式,并用这些算式来展开复习不仅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更对学生有一种促进作用,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二)、复习如何判断除法算式是否正确。 1、判断以上(指学生写的算式)是否正确,并说说为什么? 师:引导学生小结:判断一个除法算式是否正确,至少得符合两个要求,第一,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第二,商乘除数加余数一定要等于被除数)2、判断练习。 24÷5=3......946÷8=5......6 18÷3=5 (3) 28÷9=3 (2) 小结:在计算除法时,不仅要使商乘除数等于被除数,还要注意余数是不是比除数小。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能很好的提高学生对除法算式进行自我检验,同时通过判断的形式使学生将检验的两个要求牢记于心。虽然“商乘除数加余数等于被除数”不是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便在复习期间强调这种检验方法很有必要。】 (三)、复习运用口诀快速求商。 师:你能很快说出下列除法算式的商和余数吗?你用的是哪句口诀? 21÷5=()……()36÷7=()……()43÷8=()……()51÷6=()……()(四)、复习除法竖式计算: 师:同学们能够运用口诀来求商,真棒,如果老师想要同学们用竖式来求商和余数,你会吗?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P50—5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明确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会在横式中表示剩余的数,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思维等能力。 4.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盆花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在过几天就是五一劳动节了,我们学校为了渲染节日的气氛,想买一些花摆在校门口和校园内,大家请看(示课件情境图),鲜花已经运来了,但是学校对花的摆放有个要求,(示课件录音)于是同学们都安学校的要求摆花去了。你们想不想加入到摆花的行列中去呢?(想)那好,在摆之前,请先听清老师的要求。 师:我们每人都有一份这样的圆片,按每组摆5盆把它们摆在桌面上,看看你的这些花能摆这样的几组。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摆,教师巡视。(找两名学生到前面演示摆) 汇报结果(教师示课件中的表格) 先让演示摆的同学汇报 生1:我有10盆花,每组摆5盆,能摆两组。(师根据生答情况填表格)生2:我有13盆花,每组摆5盆,能摆两组,还剩3盆。 师填表格后提问:你这3盆花为什么不再摆一组呢? 生2:因为还剩3盆,不够5盆,不能再摆一组了。 师让摆11盆花、12盆花、14盆花的同学汇报,随机填表格,并提问其剩余的花为什么不再摆一组了。 师:还有哪些同学也出现了有剩余的现象?(生举手) 有没有剩5盆花的?(没有生举手)

会不会剩5盆花呢? 生:不会剩5盆花,因为5盆花可以再摆一组。 师:也就是说,绝对不可能剩5盆花是吗?(是的) 学生收拾学具 师:花摆完了,我们能不能根据摆花的过程和结果列出一个算式呢? 以摆10盆花的为例让生列算式,教师课件点出算式。让学生解释算式中10、5、2的含义。 师:这些有剩余情况的如果列成一个除法算式应怎样列式呢? 以摆13盆花的为例,找生尝试列算式,生答出13÷5=2(组)师:那剩下的3盆花应怎样表示呢?(生尝试说) 教师板书讲解 师:这样的算式如何读呢?找生尝试读,全班齐读两遍。 师:剩下的这3组如果列成除法算式应如何列式?请同学们从这3组中任选一组列成一个除法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独立写算式,师巡视。 展示学生写的算式,并让学生读出所写的算式,教师随机点出相应的算式。 让学生观察这些除法算式,说出各部分名称,并问学生剩下的这些数叫什么数?引导得出余数,并板书。 师:这些花每组摆5盆,余数分别有几呢? 生:有1、2、3、4。 师:我们的花摆完了,让我们到学校里看看同学们摆完了没有。(课件点出小组合作算式) 师:他们还摆完呢,让我们来帮帮他们吧。小组4人一起想一想,这些花按每组5盆来摆,分别能摆几组?还剩几盆?想好后,选一名同学把答案填在方框里。有困难的小组,可以借助信封中图片,按每组5盆先来圈一圈,再填结果。 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结果,教师根据学生汇报随机点出答案。 师:他们的花按每组5盆来摆,也有剩余的情况,大家观察一下,余数分别有几呢? 生:有1、2、3、4。

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商是一位数、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的算理。 2.理解并掌握试商方法,准确书写商的位置。 三、教学难点 明确算理,准确计算。 四、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看题直接说出得数。 1.抢答: 2.估算: 师:细心的同学,发现它与前面的抢答题有什么不同吗?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把两位数看做比较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143≈140,140÷70=2所以143÷70≈2) (二)学习新知 同学们,你们真棒,快速而准确的答出了这么多题,你们想变得更聪明吗?想! 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方法——“多读书,读好书!”“阅读日”到了,我们去阅览室看看吧! 1.92÷30 (1)a(课件出示教材81页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从中获取的相关数学信息。 b出示例1(1)”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指名让学生读题。 c引导学生列式92÷30,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就是看看92里面有几个30) d放手学生:你能算出结果吗?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请与同位说说你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寻找不同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用之前学的知识,很快地说出结果。 (想乘法做除法 92÷30=3……2 30×3=90 90+2=92 估算 92≈90 90÷30=3 92÷30≈3 摆小棒请学生到黑板上摆一摆理解算 理) e引导学生交流,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竖式计算,本节课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2)a引导学生自主尝试竖式计算92÷30,请一名学生板演。 B(实物投影展示)引导学生关注“商是几?商在哪一位上?为什么?”学生交流。 师:为什么商3? 生1:刚才用小棒摆过了,分了3份,就是3个1,所以商3. 生2:估算92≈90,92÷30≈3。 师:刚好除完吗? 生1:有余数,余数是2。 生2:余下2本,不能再分给1个班了。 生3:余数比除数小,不能再分了。 师:商为什么写在个位? (生1:92里有3个30,而不是30个30,所以要写在个位。 生2: 92里面1个30都没有,要多看一位,92里才有30。 生3:除数是两位数,我们就要用被除数的前两位来除。 生4:做除法要从高位除起,一位数肯定比两位数小,商1都不够,所以要看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3)总结:像这样两位数除以两位数时,把商写在个位上。 2.140÷30 师:我们已经分完了连环画,再来分分故事书吧! a出示例1(2)”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引导学生列式140÷30 b谁能先估一估能分给几个班?(学生估算:30×()=140 5个班需要150本,140本不够分。) c (教师事先发给学生方格图)请同学们拿出手中方格图,140个格就代表140本书,用红笔圈一圈,实际分分,验证一下。(理解算理)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38~39页的例3、例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探索、研究,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会计算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2.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法则和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第一位商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指名用竖式板演564 567 计算完成后,让学生说出是怎样计算的. 2.全班口算. 4202420615034008 3204201932081206

问:说一说4202、4206的口算过程. 3.出示2386 师问:和上面两道题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点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例3、例4. 1.教学例3:2386= (1)小组讨论完成例3. (2)全班交流:选一个小组将竖式板演或在投影仪上展示并讲解.其他小组如有不同意见可提问,小组进行答辩,教师也可就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提出让学生讨论. 如问:23个十除以6商3个十,3应写在什么位上. (3)教师小结:在计算2386 时百位上的2不够除,我们把2个百看成20个十,与十位上的3个合并,是24个十,23个十除以6商3个十,对着十位写3,用除数6去乘3个十,积是18,表示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数,写在12的下面,23减18得5,表示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分完了剩下5个十,个位上的8要落下来与5个十合起来继续除,58除以6商9,要写在个位上.(出示课本38页算理图)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