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物理建模(Physical

物理建模(Physical

图像去雾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图像去雾 一、设计目的 1、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几种图像去雾算法,; 2、理解和掌握图像直方图均衡化增强用于去雾的原理和应用; 3、理解和掌握图像退化的因素,设计图像复原的方法; 4、比较分析不同方法的效果。 二、设计内容 采用针对的有雾图像,完成以下工作: 1、采用直方图均衡化方法增强雾天模糊图像,并比较增强前后的图像和直方图; 2、查阅文献,分析雾天图像退化因素,设计一种图像复原方法,对比该复原图像与原始图像以及直方图均衡化后的图像; 3、分析实验效果; 4、写出具体的处理过程,并进行课堂交流展示。 三、设计要求 1、小组合作完成; 2、提交报告(*.doc)、课堂交流的PPT(*.ppt)和源代码。

四、设计原理 (一)图像去雾基础原理 1、雾霭的形成机理 雾实际上是由悬浮颗粒在大气中的微小液滴构成的气溶胶,常呈现乳白色,其底部位于地球表面,所以也可以看作是接近地面的云。霭其实跟雾区别不大,它的一种解释是轻雾,多呈现灰白色,与雾的颜色十分接近。广义的雾包括雾、霾、沙尘、烟等一切导致视觉效果受限的物理现象。由于雾的存在,户外图像质量降低,如果不处理,往往满足不了相关研究、应用的要求。在雾的影响下,经过物体表面的光被大气中的颗粒物吸收和反射,导致获取的图像质量差,细节模糊、色彩暗淡。 2、图像去雾算法 图像去雾算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图像增强;另一类是图像复原。图1-1介绍了图像去雾算法的分类: 图1-1 去雾算法分类 从图像呈现的低亮度和低对比度的特征考虑,采用增强的方法处理,即图像增强。比较典型的有全局直方图均衡化,同态滤波,Retinex 算法,小波算法等等。 基于物理模型的天气退化图像复原方法,从物理成因的角度对大气散射作用进行建模分析,实现场景复原,即图像复原。运用最广泛、

常用岩土材料参数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一览表

(E, ν) 与(K, G)的转换关系如下: ) 21(3ν-= E K ) 1(2ν+= E G (7.2) 当ν值接近0.5的时候不能盲目的使用公式3.5,因为计算的K 值将会非常的高,偏离实际值很多。最好是确定好K 值(利用压缩试验或者P 波速度试验估计),然后再用K 和ν来计算G 值。 表7.1和7.2分别给出了岩土体的一些典型弹性特性值。 岩石的弹性(实验室值)(Goodman,1980) 表7.1 土的弹性特性值(实验室值)(Das,1980) 表7.2 各向异性弹性特性——作为各向异性弹性体的特殊情况,横切各向同性弹性模型需要5 中弹性常量:E 1, E 3, ν12,ν13和G 13;正交各向异性弹性模型有9个弹性模量E 1,E 2,E 3, ν12,ν13,ν23,G 12,G 13和G 23。这些常量的定义见理论篇。 均质的节理或是层状的岩石一般表现出横切各向同性弹性特性。一些学者已经给出了用各向同性弹性特性参数、节理刚度和空间参数来表示的弹性常数的公式。表3.7给出了各向异性岩石的一些典型的特性值。 横切各向同性弹性岩石的弹性常数(实验室) 表7.3

流体弹性特性——用于地下水分析的模型涉及到不可压缩的土粒时用到水的体积模量K f ,如果土粒是可压缩的,则要用到比奥模量M 。纯净水在室温情况下的K f 值是2 Gpa 。其取值依赖于分析的目的。分析稳态流动或是求初始孔隙压力的分布状态(见理论篇第三章流体-固体相互作用分析),则尽量要用比较低的K f ,不用折减。这是由于对于大的K f 流动时间步长很小,并且,力学收敛性也较差。在FLAC 3D 中用到的流动时间步长,? tf 与孔隙度n ,渗透系数k 以及K f 有如下关系: ' f f k K n t ∝ ? (7.3) 对于可变形流体(多数课本中都是将流体设定为不可压缩的)我们可以通过获得的固结系数νC 来决定改变K f 的结果。 f 'K n m k C + = νν (7.4) 其中 3 /4G K 1 m += ν f 'k k γ= 其中,' k ——FLAC 3D 使用的渗透系数 k ——渗透系数,单位和速度单位一样(如米/秒) f γ——水的单位重量 考虑到固结时间常量与νC 成比例,我么可以将K f 的值从其实际值(Pa 9 102?)减少,利用上面得表达式看看其产生的误差。 流动体积模量还会影响无流动但是有空隙压力产生的模型的收敛速率(见1.7节流动与力学的相互作用)。如果K f 是一个通过比较机械模型得到的值,则由于机械变形将会产生孔隙压力。如果K f 远比k 大,则压缩过程就慢,但是一般有可能K f 对其影响很小。例如在土体中,孔隙水中还会包含一些尚未溶解的空气,从而明显的使体积模量减小。 在无流动情况下,饱和体积模量为: n K K K f u + = (7.5) 不排水的泊松比为:

致密砂岩岩石物理模型研究

致密砂岩岩石物理模型研究致密砂岩油气作为非常规能源的一种,对世界常规能源的接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显著的特征是渗透率低(小于或等于0.1×10-3μm2)、岩石压实紧密、微观储渗机理复杂。多数情况下,致密储层的胶结程度高,塑性大,岩屑含量及粘土含量相对多,常规的解释与评价方法很难揭示岩石的储集与渗流机理,并且现有的岩石物理解释模型也难以精细的表征其微观特征,表征物性特征的参数同样也不仅仅为孔、渗的数值大小,因此对于致密砂岩,基于岩石微观孔隙结构参数的表征是对物性进行描述的重要内容。但在致密砂岩储层中如何明确裂缝的形成过程并把它表征出来一直是一个难点。在致密砂岩形成过程中,成岩作用对其影响最大。在成岩作用过程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较大幅度地降低了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粘土等矿物的充填也是渗透率降低的重要原因。 致密砂岩储层复杂的地质特征使得储层的渗流特征、弹性及物性特征有别于常规砂岩储层,加之极强的非均质性,使得致密砂岩岩石物理分析研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常规的孔隙度、渗透率以及饱和度等公式适用性差,利用测井手段识别致密砂岩中的气层特别困难、精确评估致密砂岩储层难度大。对此许多学者进行了岩石物理分析及建模方法、测井评价、储层横向预测,以及在开发过程中利用微地震、时移地震等进行储层动态监测的研究。有效的对岩石物理模型进行研究,能够合理地对储层含油气性进行预测。 1、致密砂岩储层特征 在常规砂岩储层中,有效孔隙度通常只比总孔隙度稍低,然而如图 3-1 所示(蓝色部分为容纳气体的孔隙空间),致密砂岩储层中,强烈的成岩作用导致有效孔隙度值比总孔隙度要小很多。伴着成岩作用的发生,致密砂岩得原生孔隙结构发生重大改变,平均孔隙直径减小,弯曲度加大,不连通孔隙增多,于是岩石的孔隙类型和孔隙微结构变得十分复杂。

岩石物理模型

岩石物理模型综述 岩石是由固体的岩石骨架和流动的孔隙流体组成的多相体,其速度的影响因素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各因素对速度的影响不是单一的,是相互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也表明利用地球物理资料进行储层特征预测和流体识别是切实可行的,岩石的弹性表现为多相体的等效弹性,可以概括为4个分量:基质模量,干岩骨架模量,孔隙流体模量,和环境因素(包括压力温度声波频率等),岩石物理理论模型旨在建立这些模量之间相互的理论关系,它在通过一定的假设条件把实际的岩石理想化,通过内在的物理学原理建立通用的关系。有些模型假设岩石中的孔隙和颗粒是层状排列的,有些模型认为岩石是由颗粒和某种单一几何形状的孔隙组成的集合体,其中孔隙可以是球体、椭球体或是球形或椭球形的包含体,还有些模型认为岩石颗粒是相同的弹性球体。鉴于以上不同的实际岩石理想化过程,我们将岩石物理模型分为四类:层状模型、球形孔隙模型、包含体模型和接触模型。 1 层状模型 ①V oigt-reuss-hill(V-R-H)模量模型 在已知组成岩石介质各相的相对含量以及弹性模量的情况下,分别利用同应变状态同应力状态估算岩石介质有效弹性模量的vogit上限reuss下限,利用两者的算术平均计算岩石的有效弹性模量,这种平均并没有任何理论的基础和物理含义,该模型比较适合于计算矿物成分的有效体积模量及可能的最大上下限,不适于求取岩石的总体积模量剪切模量和气饱和岩石的情况。

②Hashin-shtrikman模量模型 在已知岩石矿物和孔隙流体的弹性模量及孔隙度的情况下,Hashin-shtrikman模型能精确地计算出多孔流体饱和岩石模量的取值范围,其上下限的分离程度取决于组成矿物弹性性质的差异(均为固体矿物颗粒时,上下限分离很小;如有流体存在时,则上下限分离较大)。 ③wood模量模型 wood模量模型首先利用reuss下限计算混合物平均体积模量,再利用其与密度的比值估算速度,该模型比较适用于计算孔隙混合流体的有效有效体积模量,或者浅海沉积物的有效体积模量(浅海沉积物基本为悬浮状态)。 ④时间平均平均方程 Wyllie等人的测量显示,假设岩石满足:(1)具有相对均匀的矿物;(2)被液体饱和;(3)在高有效压力下,波在岩石中直线传播的时间是在骨架中的传播时间与在孔隙流体中的传播时间的和,由此得到声波时差公式为 ΔT=(1-φ)ΔTma+φΔTf 其中,ΔT为声波时差,ΔTma和ΔTf分别是孔隙流体和岩石骨架的声波时差值,φ是孔隙度。因此,通常被称为时间平均方程,该方程适用于压实和胶结良好的纯砂岩。对于未胶结、未压实的疏松砂岩,需要用压实校正系数犆p校正;对于泥质砂岩,要进行泥质校正。 2 球形空隙模型

图像去雾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a64039746.html, 图像去雾技术 作者:万晓丹 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年第11期 摘要图像去雾技术分为图像增强去雾技术与图像恢复去雾技术,两种技术的运用需要根 据图像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其中,图像增强去雾可以分为完备图像增强与非完备图像增强两种类型。 [关键词]图像去雾图像增强去雾图像处理 计算及视觉系统在军事、交通、安全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运用,图像去雾技术已经成为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在自然环境较差的清下采集的图像会收到大气散射的影响导致图像画面质量下降,对比度降低,难以清晰辨认物体特征,严重影响了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使用。因此,需要使用图像去污技术来进行增强与或修复,以改善视觉效果。 1 图像去雾技术类别 当前对雾天图像处理技术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雾天图像增强以及雾天图像复原。其中,雾天图像增强在不考虑图像质量的基础上有着较广的使用范围,可以显著提升雾天图像的对比度,使得图像的细节更加清晰,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但是对于部分突出的画面可能会导致一定损失。雾天图像复原是对雾天图像降质的物理过程,并且构建雾天退化模型,补偿在退化过程中出现的失身,以便获得没有经过退化处理的无雾图像。这种方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以获得理想的物去雾效果,通常不会出现信息损失。现文章针对图像去雾增强技术开展适当研究。 2 图像增强去雾 图像增强去雾技术不需要获得图像降质的物理模型,仅仅只需要从人类视觉的角度入手,直接强化图像的对比度,使得图像色彩对比度更加明显以改善图像质量。图像增强去雾处理是主观的过程,这一方式按照是否恢复场景的色彩信息可以分为完备图像增强与非完备图像增强两种类型。 2.1 完备图像增强 完备图像增强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Retinex图像去雾方法。Retinex理论即为视网膜皮层理论,全称为Retina-cortex theory。学者Land和McCann站在人眼对颜色感知的特点入手,提出了颜色恒常性的Retinex理论。Retinex理论提出,在视觉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人类的视觉系统会不自觉对信息进行一定的处理,去除光源强度与照射不均匀等相关因素,仅仅保留展现物体本质特点的信息。当这些关于物体本质的信息传递进入大脑皮层后将会经过更加复杂的信息处理,从而最终形成人的视觉。根据照度一反射模型将图像转变为照度分量以及反射分量的乘

岩石物理及其应用

陈华201272231 地质工程S122 岩石物理及其应用 地震波除受激发和接收条件直接影响外,还与岩石的速度、密度等弹性参数和吸收特性有关,而这些特性又与岩石成分、孔隙度、埋深、孔隙流体性质、压力、岩层的不均匀性以及其它地质特性密切相关。地震岩石物理研究主要是试图建立地球物理勘探所获得的物理量与地下岩石参数的定量对应关系,并快速理解储层流体变化所引起的地震响应变化,增强和减小解释的风险。地震岩石物理研究是连接地震和油藏工程的纽带,也是地震资料预测油气的物理基础。 在岩石物理研究中,速度是岩石物理研究乃至整个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关键参数,理论模型则是其研究的基础。这两个关键贯穿于岩石物理研究的整个过程。 首先对于特定的地质研究目标,必须要找出影响速度的主要因素,并寻求这些影响因素的共同表征参数。岩性对速度的影响为致密岩石一般比非致密岩石的高。孔隙对速度的影响为孔隙的存在导致速度值下降。密度对速度的影响一般而言,岩石速度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孔隙流体对速度影响通过理论和大量的岩心测试研究表明,岩石样品饱和水时的速度大于饱和油时的速度,饱和气时的速度最低。另外也与温度、压力,成岩作用等有关。 在合理的资料统计分析基础上,需要通过岩石物理模型建立起地球物理量与地下储层参数之间对应关系。典型的模型有Gassmann 模型、Biot 模型、BISQ模型、Xu- White 模型等。 在低频条件下,Gassmann 推导出了饱和流体状态条件下岩石体积模量的理论方程。Gassmann 方程是岩石物理研究的最基本方程,用来描述从干岩石状态到饱和流体孔隙状态下的模量变化。该方程的一个重要的适用条件是低频条件,也即只有在足够低频条件下,该方程是有效的,此时孔隙所受的压力在整个孔隙空间达到平衡(即对于孔隙流体,有足够的时间消除压力梯度,达到平衡)。Biot采用连续介质力学的方法导出了流体饱和多孔隙介质中的声波方程,建立了多孔介质中声速、衰减与频率和多孔介质参数之间的关系。该模型反映

图像去雾技术研究毕业设计

诚信声明 本人声明: 1、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2、据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毕业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公开发表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 3、我承诺,本人提交的毕业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第1章绪论.. (1) 1. 1 图像去雾技术分类 (2) 1.1.1 基于图像处理的雾天图像增强 (3) 1.1.2 基于物理模型的雾天图像复原 (5) 1.2 常见的去雾方法 (7) 1.2.1 最小失真图像去雾算法 (7) 1.2.2 偏振成像去雾算法 (10) 1.3 本文采用的去雾方法 (12) 1.3.1 简介 (12) 1.3.2 背景 (14) 1.3.3 暗通道先验算法 (15) 1.3.4 利用暗通道先验算法去雾 (16) 第2章MATLAB简介 (19) 2.1 MATLAB 语言的传统优点 (19) 2.2 语言新特点 (19) 2.2.1 数据类型和面向对象编程技术 (19) 2.2.2 控制流和函数类型 (20) 2.3 工作环境 (20) 2.3.1 传统工作环境 (20) 2.3.2 工作环境新特点 (21) 第3章主要程序与图像处理结果 (22) 3.1 流程图 (22) 3.2 具体程序 (23) 3.3 图像处理结果 (27) 结束语 (30) 致谢 (31) 参考文献 (32)

岩石物理学复习提纲2017

岩石物理学复习提纲 2017 一、试卷题型 ?基本概念以填充和名词解释形式考查 一、填充题: 例: 1、岩石物理学主要从()和()上研究岩石特性与其() 性质间相互关系。 2、矿物一般是由无机作用形成的,()和()都是有机作用的 产物,故均非矿物。 二、名词解释: 例: 1、岩石物理学: 2、离子导电岩石:

一、试卷题型 ?简述题与综合题: 三、简述题,主要考查对岩石物理中一些问题的理解 例: 1、简述岩石物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用定性或定量方式列举三个主要岩石特性因素是怎样影响岩石地震 特性的 3、岩石物理模型中公式的定义,物理量的含义,公式等 一、试卷题型 ?简述题与综合题: 四、综合题,与简述题的差别为,一般在综合题中会加入简单的计算, 同时考查对知识的综合应用。 例: 1、阿尔奇公式的基本形式和物理意义,写出各个参量的含意;已知一 些参数后求岩石的电阻率孔隙度和饱和度; 2、 Gassmann方程中需要哪些参数,与空间平均方式建立岩石物理 模型有什么关系,基质体积模量,孔隙内混合流体的体积模量用什么模型计算,已知体积模量怎样计算速度,反之。

一、试卷题型 ?图示说明题和公式推导或证明 五、图示说明题,用图示的方式说明弹性波在固液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并用文字回答基本规律; 例1:在一个液-固介质的分界面上,上层液体介质的波阻抗为Z 1=Vp 1ρ1,下层固体介质的波阻抗为Z 2=Vp 2ρ2,且V 2>V 1。当一个波以α角入射到界面时,在界面上会发生什么现象?用射线、箭头和角度方式图示,并回答问题。 一、试卷题型 ?图示说明题和公式推导或证明 例2:图示岩石基本特性与速度的关系(定性关系)。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图像去雾)

数字图像处理 课设题目:图像去雾 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年月日

目录 一. 课程设计任务 (3) 二. 课程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课程设计的步骤和结果 (6) 四. 课程设计总结 (8) 五. 设计体会 (9) 六.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课程设计任务 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雾天的大气退化图像具有对比度低、景物不清晰的特点,给交通系统及户外视觉系统的应用带来严重的影响。但由于成像系统聚焦模糊、拍摄场景存在相对运动以及雾天等不利环境,使得最终获取的图像往往无法使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图像复原处理软件。 要求完成功能: 1、采用直方图均衡化方法增强雾天模糊图像,并比较增强前后的图像和直 方图; 2、查阅文献,分析雾天图像退化因素,设计一种图像复原方法,对比该复 原图像与原始图像以及直方图均衡化后的图像; 3、设计软件界面

二. 课程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案 2.1 设计原理 在雾、霾等天气条件下, 大气中悬浮的大量微小水滴、气溶胶的散射作用导致捕获的图像严重降质,随着物体到成像设备的距离增大, 大气粒子的散射作用对成像的影响逐渐增加. 这种影响主要由两个散射过程造成: 1) 物体表面的反射光在到达成像设备的过程中, 由于大气粒子的散射而发生衰减;2) 自然光因大气粒子散射而进入成像设备参与成像. 它们的共同作用造成捕获的图像对比度、饱和度降低, 以及色调偏移, 不仅影响图像的视觉效果, 而且影响图像分析和理解的性能.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 常用大气散射模型来描述雾、霾天气条件下场景的成像过程.Narasimhan 等给出雾、霾天气条件下单色大气散射模型(Monochrome atmospheric scat-tering model), 即窄波段摄像机所拍摄的图像灰度值可表示为 (1) 式中, x 为空间坐标, A 表示天空亮度(Skylight), ρ为场景反照率, d 为场景 的景深, β为大气反射系数。图像去雾的过程就是根据获得的有降质的图像,即 I (x )来推算出ρ的过程。 但由于该物理模型包含3 个未知参数, 从本质上讲, 这是一个病态反问题. 在只有单幅图像的条件下,我们可以考虑用假设以及推算的方式使其中的几个量固定,然后求解。 2.2 设计方案 2.2.1 白平衡 WP (White point) 算法, 也称为Max-RGB 算法, 利用R 、G 、B 颜色分量的最大值来估计光照的颜色。我们用天空亮度A 来取代最大值。对于A ,如果直接用图像中最亮的灰度估计的话会受到高亮噪声或白色物体的干扰,因此我们首先对图像颜色分量进行最小滤波,然后选择阀值为0.99,大于此值的认定为天空区域,然后取平均值为我们估计的天空亮度A 。然后方程(1)变为 (2) 2.2.2 估计大气耗散函数 ) 1()(d e A d e A x I ββρ--+-=d e d e A I ββρ- -+- =1/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_图像去雾

数字图像处理 课程设计报告 课设题目:图像去雾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年11月8日

目录 一. 课程设计任务 (1) 二. 课程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案 (2) 三. 课程设计的步骤和结果 (6) 四. 课程设计总结 (9) 五. 设计体会 (10) 六. 参考文献 (11)

一. 课程设计任务 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雾天的大气退化图像具有对比度低、景物不清晰的特点,给交通系统及户外视觉系统的应用带来严重的影响。但由于成像系统聚焦模糊、拍摄场景存在相对运动以及雾天等不利环境,使得最终获取的图像往往无法使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图像复原处理软件。 要求完成功能: 1、采用直方图均衡化方法增强雾天模糊图像,并比较增强前后的图像和直方图; 2、查阅文献,分析雾天图像退化因素,设计一种图像复原方法,对比该复原图像与原始图像以及直方图均衡化后的图像; 3、设计软件界面

二. 课程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案 2.1设计原理 由于图像中存在噪声等干扰,使得图像模糊不清。可以采用图像增强的方法对原图像处理,使图像变得清晰。而直方图均衡化是一种常用的图像增强的方法。图像模糊,其图像的像素分布不均匀,采用直方图均衡化的方法使其图像像素分布均匀,从而达到均衡像素分布增强图像的目的。 2.1.1直方图均衡化 对于连续图像,设r 和s 分别表示被增强图像和变换后图像的灰度。为了简单,在下面的讨论中,假定所有像素的灰度已被归一化了,就是说,当 时,表示黑色;当 时,表示白色;变换函数 与原图像概率密度函数 之间的关系为: ()()()r r s T r p r d r ==?01r ≤≤ (1) 式中:r 为积分变量。式(1)的右边可以看作是r 的累积分布函数(CDF ),因为CDF 是r 的函数,并单调地从0增加到1,所以这一变换函数满足了前面所述的关于 在 内单值单调增加,对于 ,有 的两个条件。 由于累积分布函数是r 的函数,并且单调的从0增加到1,所以这个变换函数满足对式(1)中的r 求导,则: ()r ds P r dr = (2) 再把结果带入式: 111()()()()[()][()]()s r r r r T s dr d dr P s P r p r T s p r T s ds ds ds ---==? =?=?= 则得 11()()11()[()]()[][()]1/() s r r r r T s r T s r dr d p s p r p r p r ds ds ds dr p r --======(3) 由以上推到可见,变换后的变量s 的定义域内的概率密度是均匀分布的。

岩石物理学及岩石性质

岩石物理学及岩石性质 一、矿物 1.1矿物 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个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理化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矿物多数是在地壳(地球)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的无机晶质固体,也有少数呈非晶质和胶体。 1.2矿物的主要物理特性 1.2.1光学特性 (1)颜色:矿物的颜色由矿物对入射光的反映呈现出来。一般来说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入射光吸收色的补色。 (2)条痕:条痕色指矿物经过在不涂釉的瓷板上擦划,在瓷板上留下的矿物粉粒的颜色。 (3)光泽:光泽是矿物表面对入射光所射的总光量。根据光泽有无金属感,将光泽分为金属光泽与非金属光泽。矿物光泽特性既与矿物组成和结构有关,又与矿物表面特征有关。 (4)透明度:透明度与矿物对矿物透射光的多少有关。 1.2.2力学性质 (1)硬度: 矿物的硬度是指矿物的坚硬程度。一般采用摩氏硬度法鉴别矿物硬度。即采用标准矿物的硬度对未知矿物进行相对硬度的鉴别。摩氏硬度中选取十种矿物作为标准矿物,将矿物分为10级,称为摩氏硬度计。这十种矿物硬度由1级到10级的顺序是:①滑石,②石膏,③方解石,④磷灰石,⑤萤石,⑥正长石,⑦石英,⑧黄玉,⑨刚玉,⑩金刚石。 (2)解理与断口: 矿物受力后产生破裂出现的没有一定方向的不规则的断开面,谓之断口。当晶质体矿物受力断开时,出现一系列平行的、平整的裂面时,称为解理。断口出现的程度跟解理的完善程度相互消长,解理程度越低的矿物越容易形成断口。因此,断口具有了非晶质体的基本含义。解理与晶质体内质点间距有明显的关系,

解理常出现在质点密度较大的方向上。 (3)延展性: 矿物的延展性,也可以称为矿物的韧性。其特征是表现为矿物能被拉成长丝和辗成薄片的特性。这是自然金属元素具有的基本特性。 1.3重要矿物 (1)自然元素矿物:这类矿物较少,其中包括人们所熟知的矿物,如金、铂、自然铜、硫磺、金刚石(见图1)、石墨等。 图1金刚石 (2)硫化物类矿物:本类是金属元素与硫的化合物,大约200多种,Cu、Pb、Mo、Zn、As、Sb、Hg等金属矿床多有此类矿物富集而称,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方铅矿PbS。闪锌矿ZnS。黄铁矿FeS2(见图2) 图2黄铁矿 (3)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类矿物:本类矿物分布相当广泛,共约180多种,包括重要的造盐矿物如石英及Fe、Al、Mn、Cr、Ti、Sn、U、Th等的氧化物或氢

常用土层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E, ν) 与(K, G)的转换关系如下: ) 21(3ν-= E K ) 1(2ν+= E G (7.2) 当ν值接近0.5的时候不能盲目的使用公式3.5,因为计算的K 值将会非常的高,偏离实际值很多。最好是确定好K 值(利用压缩试验或者P 波速度试验估计),然后再用K 和ν来计算G 值。 表7.1和7.2分别给出了岩土体的一些典型弹性特性值。 岩石的弹性(实验室值)(Goodman,1980) 表7.1 土的弹性特性值(实验室值)(Das,1980) 表7.2 各向异性弹性特性——作为各向异性弹性体的特殊情况,横切各向同性弹性模型需要5 中弹性常量:E 1, E 3, ν12,ν13和G 13;正交各向异性弹性模型有9个弹性模量E 1,E 2,E 3, ν12,ν13,ν23,G 12,G 13和G 23。这些常量的定义见理论篇。 均质的节理或是层状的岩石一般表现出横切各向同性弹性特性。一些学者已经给出了用

各向同性弹性特性参数、节理刚度和空间参数来表示的弹性常数的公式。表3.7给出了各向异性岩石的一些典型的特性值。 横切各向同性弹性岩石的弹性常数(实验室) 表7.3 流体弹性特性——用于地下水分析的模型涉及到不可压缩的土粒时用到水的体积模量K f ,如果土粒是可压缩的,则要用到比奥模量M 。纯净水在室温情况下的K f 值是2 Gpa 。其取值依赖于分析的目的。分析稳态流动或是求初始孔隙压力的分布状态(见理论篇第三章流体-固体相互作用分析),则尽量要用比较低的K f ,不用折减。这是由于对于大的K f 流动时间步长很小,并且,力学收敛性也较差。在FLAC 3D 中用到的流动时间步长,? tf 与孔隙度n ,渗透系数k 以及K f 有如下关系: ' f f k K n t ∝ ? (7.3) 对于可变形流体(多数课本中都是将流体设定为不可压缩的)我们可以通过获得的固结系数νC 来决定改变K f 的结果。 f 'K n m k C + = νν (7.4) 其中 3 /4G K 1 m += ν f 'k k γ= 其中,' k ——FLAC 3D 使用的渗透系数 k ——渗透系数,单位和速度单位一样(如米/秒) f γ——水的单位重量 考虑到固结时间常量与νC 成比例,我么可以将K f 的值从其实际值(Pa 9 102?)减少,利用上面得表达式看看其产生的误差。 流动体积模量还会影响无流动但是有空隙压力产生的模型的收敛速率(见1.7节流动与力学的相互作用)。如果K f 是一个通过比较机械模型得到的值,则由于机械变形将会产生孔隙压力。如果K f 远比k 大,则压缩过程就慢,但是一般有可能K f 对其影响很小。例如在土体中,孔隙水中还会包含一些尚未溶解的空气,从而明显的使体积模量减小。

岩石物理学重点归纳

第一章绪论 一、岩石物理学 1、定义:是专门研究岩石的各种物理性质及其产生机制的一门学科。 2、研究方法:观察、实验、归纳、总结 3、主要困难:岩石是混合物; 多尺度系统; 观测条件偏离实际条件 二、研究尺度 1、有关岩石研究的尺度问题: 矿物的组成、性质、含量; 矿物的分布、胶结情况; 矿物间的孔隙度及孔隙流体等。 推论:岩石的物理性质与测量的尺度有关 2、分类: 矿物尺度:研究各个矿物的性质、矿物与矿物之间相互的接触几何等 岩石尺度:研究由多个矿物组成的岩石,在此尺度下,矿物的性质被平均掉了,取而代之的是岩石的性质 岩体尺度:研究不仅包括了完整的岩石,而其还包括了岩石的组合,包括岩石的节理等间断面 地质尺度:为各级尺度性质的高度且复杂的综合。而地质现象是由矿物、岩石、岩体和构造运动的总体所决定的。 第二章基础知识和基础概念 第一节矿物学和岩石学基础 1、矿物: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结晶构造,是岩石和矿石的基本组成部分。 2、矿物的特点:天然产出、无机作用形成、均匀的固体(具有确定的或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化学成分和分子结构,其均匀性表现在不能用物理的方法把其分成在化学上互不相同的物质,这是矿物与岩石的根本区别。) 3、粘土:是一种颗粒非常细的天然沉积物或软岩石,由直径小于0.05mm的颗粒组成。 4、骨架:泛指岩石中除泥质之外的固体部分 第二节多空介质及其描述 一、比面 1、定义:单位体积的岩石内,骨架(或叫颗粒)的总表面积; 或单位体积的岩石内,总孔隙的内表面积。 S=A/Vb 2、实质:反映了单位外表体积岩石中所饱和的流体与岩石骨架接触面积的大小。 反映了岩石骨架的分散程度,比面越大,骨架分散程度越大,颗粒也 越细,渗流阻力越大。 3、影响因素:颗粒大小、形状、排列方式、胶结物含量

岩石物理学

岩石物理学 讲义 贺振华编 成都理工大学 2009年

目录1 岩石物理学概论 (4学时) 1.1 岩石物理学的内容与特点 1.2 岩石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2 岩石与岩石的变形 (6学时) 2.1 地球上的岩石和矿物 2.2 应力与应变 2.3 岩石的本构关系 2.4 岩石物理实验 3 岩石中波的传播与衰减(10学时) 3.1 岩石中的波 3.2 岩石中波速的测量与应用 3.3 岩石中波的衰减 3.4 岩石模型 4 岩石的弹性 (12学时) 4.1 二相体的弹性 4.2 流体静压力下岩石裂纹对弹性的影响4.3 流体静压力下岩石孔洞对弹性的影响4.4 岩石中孔隙流体对弹性的影响 4.5 弹性波在双相体岩石中的传播 5 岩石的输运特性 (2学时) 5.1 达西(Darcy)定律和岩石的渗透率5.2 渗透率的测量 5.3 岩石的输运模型 6 岩石物理应用 (4学时) 6.1 Biot-Gassmann方程与流体替换 6.2 裂缝储层岩石物理 复习与考试(2学时)

1 岩石物理学概论 1.1 岩石物理的内容与特点 岩石物理学是以研究岩石物理性质的相互关系及应用为主的学科。重点研究: ·在地球内部特殊环境下岩石的行为及其物理性质。 ·研究那些与地球内部构造运动、能源和资源勘察与开发、地质灾害的成因与减灾,环境保护与监测等密切相关的问题。 对油气勘探、资源、环境等问题,R. E. Sheriff 对岩石物理学的定义为[1] 岩石物理学研究岩石物理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地说,研究孔隙度,渗透率等是如何同地震波速度、电阻率、温度等参数相关联的。 岩石物理学与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力学、流体力学、材料力学、地热学、环境科学、工程学等众多学科密切相关,是一个高度的交叉、边缘学科。基础性,应用性都很强。一般情况下,人们把岩石物理学归属于地学学科。对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而言,岩石物理是联系地质、地球物理、石油工程三个学科领域的共同基础和桥梁,见图1.1。 图1.1 岩石物理是地质、地球物理、石油工程的共同基础和桥梁 地球物理 地质结构 岩石物理

2012-2013岩石物理学试卷A(地物10级)

2012 ─2013 学年 第 2 学期 《岩石物理学》课程考试试卷( A 卷) 专业:地球物理学 年级:2010考试方式:闭卷 学分:3 考试时间:110分钟 一、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 以中性水分子H2O 的形式被吸附于矿物颗粒表面或颗粒之间的水称为( )。 A . 吸附水 B. 层间水 C. 自由水 2. 岩石单位体积,孔隙空间占总体积的百分数称为( )。 A. 饱和度 B. 孔隙度 C. 渗透率 3. 质点运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平行的波称为( )。 A. 瑞利波 B. 横波(S 波) C. 纵波(P 波) 4. 岩石的密度越大,声波传播速度( )。 A. 越快 B. 越慢 C. 与密度无关 5. 岩石的孔隙度越大,声波传播速度( )。 A. 越快 B. 越慢 C. 与孔隙度无关 6. 声波能量在岩石中的衰减随频率的增加( )。 A. 减小 B. 不变 C. 增加 7. 描述各向同性介质的弹性参数中,独立弹性参数有( )个。 A. 3 B. 4 C. 2 8. 孔隙度高的岩石,孔隙往往是等维球形或近于球形的,它的纵横比为( )。 A. 小于1 B. 大于1 C. 等于1 9. 应力是岩石( )的作用力 A. 单位面积上 B. 单位体积上 C. 岩石. 10.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外力消失后,物体恢复原状,这种性质称为( )。 A. 破裂 B. 塑性 C. 弹性 11. 地壳深部融化的物质、熔融的岩浆在地下或喷出地表,发生结晶和固化的过程, 称为( ) A. 沉积过程 B. 变质过程 C. 火成过程 12. 岩石中由孔隙彼此之间连通并与岩石表面连通的孔隙称为( )。 A. 裂缝孔隙 B. 开孔隙 C. 封闭孔隙

常用的岩土和岩石物理力学参数

常用的岩土和岩石物理 力学参数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E , ν) 与(K , G )的转换关系如下: ) 1(2ν+= E G () 当ν值接近的时候不能盲目的使用公式,因为计算的K 值将会非常的高,偏离实际值很多。最好是确定好K 值(利用压缩试验或者P 波速度试验估计),然后再用K 和ν来计算G 值。 表和分别给出了岩土体的一些典型弹性特性值。 岩石的弹性(实验室值)(Goodman,1980) 表 土的弹性特性值(实验室值)(Das,1980) 表

各向异性弹性特性——作为各向异性弹性体的特殊情况,横切各向同性弹性模型需要5中弹性常量:E 1, E 3, ν12,ν13和G 13;正交各向异性弹性模型有9个弹性模量E 1,E 2,E 3, ν12,ν13,ν23,G 12,G 13和G 23。这些常量的定义见理论篇。 均质的节理或是层状的岩石一般表现出横切各向同性弹性特性。一些学者已经给出了用各向同性弹性特性参数、节理刚度和空间参数来表示的弹性常数的公式。表给出了各向异性岩石的一些典型的特性值。 横切各向同性弹性岩石的弹性常数(实验室) 表 流体弹性特性——用于地下水分析的模型涉及到不可压缩的土粒时用到水的体积模量K f ,如果土粒是可压缩的,则要用到比奥模量M 。纯净水在室温情况下的K f 值是2 Gpa 。其取值依赖于分析的目的。分析稳态流动或是求初始孔隙压力的分布状态(见理论篇第三章流体-固体相互作用分析),则尽量要用比较低的K f ,不用折减。这是由于对于大的K f 流动时间步长很小,并且,力学收敛性也较差。在FLAC 3D 中用到的流动时间步长, tf 与孔隙度n ,渗透系数k 以及K f 有如下关系: ' f f k K n t ∝ ? ()

岩石物理学报告

一、地震波 地震波是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周辐射的弹性波。按传播方式可分为纵波(P波)、横波(S波)(纵波和横波均属于体波)和面波(L波)三种类型。地震发生时,震源区的介质发生急速的破裂和运动,这种扰动构成一个波源。由于地球介质的连续性,这种波动就向地球内部及表层各处传播开去,形成了连续介质中的弹性波。 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现象介绍 像声、光或水波一样,地震波也可在一边界上反射或折射,但和其他波不同的特点是,当地震波入射到地球内的一反射面时,例如一P波以一角度射向边界面时,它不但分成一反射的P波和一折射的P波,还要产生一反射S波和折射S波,其原因是,在入射点边界上的岩石不仅受挤压,还受剪切。换句话说,一入射P波产生4种转换波。由一种波型到另一种波型的波型增殖也发生于SV波斜入射于内部边界时,会产生反射和折射的P波和SV波。在这种情况下反射和折射的S波总是SV型,这是因为当入射的SV波到达时岩石质点在一与地面垂直的入射面里横向运动。相反,如果入射的S波是水平偏振的SH型,则质点在垂直于入射平面且平行于边界面的方向上前后运动,在不连续界面上没有挤压或铅垂方向的变形,这样不会产生相应的新的P波和SV波,只有SH型的一个反射波和一折射波。从物理图像形象地分析,垂直入射的P波在反射界面上没有剪切分量,只有反射的P波,根本没有反射的SV波或SH 波。以上讨论的波型转换的种种限制,在全面理解地面运动的复杂性和解释地震图中的地震波各种图像时是至关重要的。建筑在较厚土壤上的,诸如在沿河流冲积河谷中的沉积物上的建筑物,地震时易于遭受严重破坏,其原因也是波的放大和增强作用。当我们振动连在一起的两个弹簧时,弱的弹簧将具有较大的振动幅度。类似地,当S波从地下深处传上来时,穿过刚性较大的深部岩石到刚性较小的冲积物时,冲积河谷刚性小的软弱岩石和土壤将使振幅增强4倍或更大,取决于波的频率和冲积层的厚度。在1989年加利福尼亚的洛马普瑞特地震时,建在砂上和冲填物上的旧金山滨海区的房屋比附近不远建在坚固地基上相似的房屋破坏更大。 二、地震波衰减的主要因素

常用地岩土和岩石物理力学全参数

常用地岩土和岩石物理 力学全参数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E, ν) 与(K, G)的转换关系如下: ) 21(3ν-= E K ) 1(2ν+= E G (7.2) 当ν值接近0.5的时候不能盲目的使用公式3.5,因为计算的K 值将会非常的高,偏离实际值很多。最好是确定好K 值(利用压缩试验或者P 波速度试验估计),然后再用K 和ν来计算G 值。 表7.1和7.2分别给出了岩土体的一些典型弹性特性值。 岩石的弹性(实验室值)(Goodman,1980) 表7.1 土的弹性特性值(实验室值)(Das,1980) 表7.2

各向异性弹性特性——作为各向异性弹性体的特殊情况,横切各向同性弹性模型需要5中弹性常量:E 1, E 3, ν12,ν13和G 13;正交各向异性弹性模型有9个弹性模量E 1,E 2,E 3, ν12,ν13,ν23,G 12,G 13和G 23。这些常量的定义见理论篇。 均质的节理或是层状的岩石一般表现出横切各向同性弹性特性。一些学者已经给出了用各向同性弹性特性参数、节理刚度和空间参数来表示的弹性常数的公式。表3.7给出了各向异性岩石的一些典型的特性值。 横切各向同性弹性岩石的弹性常数(实验室) 表7.3 流体弹性特性——用于地下水分析的模型涉及到不可压缩的土粒时用到水的体积模量K f ,如果土粒是可压缩的,则要用到比奥模量M 。纯净水在室温情况下的K f 值是2 Gpa 。其取值依赖于分析的目的。分析稳态流动或是求初始孔隙压力的分布状态(见理论篇第三章流体-固体相互作用分析),则尽量要用比较低的K f ,不用折减。这是由于对于大的K f 流动时间步长很小,并且,力学收 敛性也较差。在FLAC 3D 中用到的流动时间步长,? tf 与孔隙度n ,渗透系数k 以及K f 有如下关系: ' f f k K n t ∝ ? (7.3) 对于可变形流体(多数课本中都是将流体设定为不可压缩的)我们可以通过获得的固结系数νC 来决定改变K f 的结果。 f 'K n m k C + = νν (7.4) 其中 3 /4G K 1 m += ν f 'k k γ= 其中,'k ——FLAC 3D 使用的渗透系数 k ——渗透系数,单位和速度单位一样(如米/秒)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