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数据模型设计要点

数据模型设计要点

数据模型设计要点
数据模型设计要点

数据模型设计要点

目录

1.数据模型设计的输入 (4)

2.数据模型设计必须的几个阶段 (4)

2.1.概念数据模型设计(Conceptual Data Model ) (5)

2.2.逻辑数据模型设计(Logical Data Model ) (6)

2.2.1.设计范式要求 (7)

2.2.1.1.第一范式 (7)

2.2.1.2.第二范式 (7)

2.2.1.3.第三范式 (8)

2.2.1.4.逆第三范式 (9)

2.2.2.其他要求 (10)

2.2.2.1.数据类型定义 (10)

2.2.2.2.实体名称定义 (10)

2.2.2.3.主键定义 (10)

2.2.2.4.实体关系定义 (10)

2.2.2.5.数据量估算 (11)

2.2.2.6.索引定义 (11)

2.3.物理数据模型( Physical Data Model ) (11)

2.3.1.物理库设计 (12)

2.3.1.1.数据库 Server 设计 (12)

2.3.1.2.表空间设计 (12)

2.3.1.3.用户及权限设计 (12)

2.3.2.物理表设计 (13)

2.3.2.1.数据类型设计 (13)

2.3.2.2.存储设计 (13)

2.3.2.3.主外键设计 (13)

2.3.2.4.索引设计 (13)

2.3.2.5.生成建表语句 (14)

3.数据模型设计相关工具软件 (14)

4.数据模型设计的产出及规格要求 (14)

4.1.概念数据模型设计阶段 (14)

4.2.逻辑数据模型设计阶段 (14)

4.3.物理数据模型设计阶段 (15)

1.数据模型设计的输入

传统的瀑布型的开发模型下,其特点是需求驱动。相应的,数据模型设计的必要输入为

需求分析阶段的产出,包括需求规格说明书(需求分析说明书)、数据字典。

分析型应用由于其需求不易迅速全面予以明确,所以适合用螺旋式开发模型,逐步迭代。但由于分析型应用是数据驱动,所以数据模型的设计要求更高,需要根据业务和数据的实际

情况,进行快速全面分析,并有充分的管理思维,才能设计出比较理想的数据模型。其输入

就不仅限于传统的瀑布开发模型下的需求规格说明书和数据字典,而是要从业务层面分析各

个现有业务实体,以管理思维的角度,进行必要的抽象、归纳和挖掘,结合未来管理需要,

明确潜在业务实体,以及各业务实体之间的关系,最终予以设计实现。

2.数据模型设计必须的几个阶段

无论是瀑布模型还是螺旋模型,数据模型的设计都必须经历概念数据模型设计、逻辑数据模型设计和物理数据模型设计三个阶段。

其中,概念数据模型设计的主要工作是提取概念实体并分析其关系,这是最关键的工作,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质量;逻辑数据模型设计的主要工作是设计各逻辑实体的属性、主键、

索引以及各实体之间的关系,此部分与物理数据库无关;物理数据模型设计的主要工作是结

合具体的物理数据库平台进行存储设计。

这三个阶段并不是完全单向的,而是可以反向调整。假设后面的阶段发现有问题,可以转到上一阶段进行必要的修改后继续进行。但一定不能不管前一阶段的结果,放任自流地进

行后面阶段的工作。

2.1. 概念数据模型设计(Conceptual Data Model)

本阶段的任务是对业务领域的各概念实体进行归纳和总结的过程。该过程以分析概念实

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目标,而不是以细化概念实体的各项属性为目标。

该阶段工作非常重要,是进行其他阶段工作的基础。

各概念实体的提取一般以业务领域或者需求中提到的“业务名词” 为线索,但不应该需求中提到什么名词就在模型中设计什么实体,更不应该需求中没有提到某些名词之间的关

系,模型中就根本不考虑对应实体之间的关系。概念模型设计过程,实际上是以概念实体为

线索,对需求分析结果进行测试的过程。需求分析工作的质量好不好,在此工作中基本能得

到初步验证。

概念模型设计过程中提取的概念实体,可能比业务领域中的多,也可能比业务领域中的少,关键看归纳和抽象的粒度。并且,这些概念实体最终不一定都需要以物理表的方式体现

在数据库设计中。完全是为了能够从“概念”层面把实体以及其关系看清楚为目的。

比如一个 OCRM 系统中提到“营销方案”、“营销团队” 、“营销任务” 、“年度营销任务” 、“日常营销任务”等名词,据此可以提取出以下业务实体和实体间的关系:

年度营销任务

Relationship_1

计划营销任务营销方案营销团队

Relationship_3

Relationship_2

日常营销任务(例行)

Relationship_4

虽然用户可能没有提出日常营销任务是否需要营销方案,但通过分析,这种情况是有可能的,所以可以在设计概念模型时,可以将日常营销任务与营销方案的关系设置为1-0,1 。这样,即便是未来发生需求的变化,数据模型也可以迅速提供支持。

2.2. 逻辑数据模型设计(Logical Data Model)

此阶段开始关注概念实体的各项属性。

该阶段还不必更多考虑实现时的物理数据库方面的要求。

设计逻辑数据模型时,需注意参考必要的设计范式要求。常用的设计范式简单列举其要点并举例如下(以学生选课为例):

2.2.1. 设计范式要求

2.2.1.1.第一范式

目的:实现属性的原子性——属性不可再分,属性不能重复;

不符合第一范式的设计:

SNO SNAME CNO CNAME CADDR TNO TNAME TTile Score Level SCONCAT 学号姓名课程号课程名上课地址教室号教师名职称成绩等级学生联系方式

S01张三C01语文201教室T01老师 1高级95优TEL: 12345 ; Email : abc@https://www.docsj.com/doc/9a16720252.html, S02李四C02语文202教室T02老师 2中级98优TEL: 12346 ; Email : abc@https://www.docsj.com/doc/9a16720252.html, S03王五C03数学203教室T03老师 3初级70良TEL: 12347 ; Email : abc@https://www.docsj.com/doc/9a16720252.html, 符合第一范式的设计:

SNO SNAME CNO CNAME CADDR TNO TNAME TTile Score Level STEL SEMAIL

S01张三C01语文201教室T01老师 1高级95优12345abc@https://www.docsj.com/doc/9a16720252.html, S02李四C02语文202教室T02老师 2中级98优12346abc@https://www.docsj.com/doc/9a16720252.html, S03王五C03数学203教室T03老师 3初级70良12347abc@https://www.docsj.com/doc/9a16720252.html,

2.2.1.2.第二范式

目的:实现属性的完全依赖——属性唯一依赖于主键,不能依赖于主键的一部分。

基于第一范式结果进行修改,使其符合第二范式: 1 )定义 SNO+CNO为主键;2)

将不完全依赖这个主键的属性剥离到独立的表中;

SNO (PK-1 )CNO (PK-2 )Score Level

S01C0195优

S02C0298优

S03C0370良

新创建学生表:

SNO SNAME STEL SEMAIL

S01张三12345abc@https://www.docsj.com/doc/9a16720252.html,

S02李四12346abc@https://www.docsj.com/doc/9a16720252.html,

S03王五12347abc@https://www.docsj.com/doc/9a16720252.html, 新创建教师表:

TNO TNAME TTile

T01老师 1高级

T02老师 2中级

T03老师 3初级

新创建课程表:

CNO CNAME CADDR TNO

C01语文201教室T01

C02语文202教室T02

C03数学203教室T03

2.2.1.

3.第三范式

目的:消除传递依赖。属性不依赖于其他非主属性。

基于第二范式结果进行修改,将涉及传递依赖的属性也剥离出去,使其符合第三范式:

SNO ( PK-1 )CNO (PK-1)ScoreNO

S01C01Score1

S02C01Score2

S03C02Score3

学生表:

SNO SNAME STEL SEMAIL

S01张三12345abc@https://www.docsj.com/doc/9a16720252.html,

S02李四12346abc@https://www.docsj.com/doc/9a16720252.html,

S03王五12347abc@https://www.docsj.com/doc/9a16720252.html,

教师表:

TNO TNAME TTile

T01老师 1高级

T02老师 2中级

T03老师 3初级

课程表:

CNO CNAME CADDR TNO

C01语文201教室T01

C02语文202教室T02

C03数学203教室T03

新创建成绩表:

ScoreNO Score Level

Score195优

Score298优

Score370良

由上例子可以看出,为使设计成本和收益达到平衡,具体使用时不可能全部符合第三范式,一般大部分表能够符合第二范式就可以。

2.2.1.4.逆第三范式

特别在统计分析系统的数据模型设计过程中,还会有针对性的特别进行大量的“逆第三范式” 的处理。

在传统的 OLTP 系统中,同样也也会存在逆第三范式的处理。

典型的例子是核心业务系统中的交易流水表。之前该表一般设计为只记录经办柜员的柜

员号,但后来随着交易量大幅增加,为提高查询效率,后来在新的核心业务系统设计中,

一般把柜员名称冗余在此表中。

在数据分析应用中,这种情况就更多了,只要设计比较清晰,并购清楚知道哪些字段是冗余过来的,并且与来源表的数据类型严格保持一致即可。

2.2.2. 其他要求

2.2.2.1.数据类型定义

逻辑数据模型中需明确数据类型和精度,对使用较多的数据类型,必要时可定义

Domain来进行元数据的统一。

2.2.2.2.实体名称定义

需明确逻辑实体的中文名称和英文名称,需建立必要的命名规范。

2.2.2.

3.主键定义

需明确定义各逻辑实体的主键和唯一索引。

从之前各范式的目的和使用描述来看,定义主键和唯一索引是必须的过程,否则谈不上进行第二、第三范式处理。

尽量采用属性或属性的组合做为主键,至少为其指定唯一索引。

物理设计时,根据效率等各方面要求进行取舍,决定到底是用有业务含义的属性做为主

键还是用无业务含义的序列号字段做主键。

2.2.2.4.实体关系定义

逻辑数据模型中需明确各逻辑实体之间的关系。该工作是概念数据模型设计工作的延

续,还是以业务领域的业务实体间的关系为线索对关联关系进行细化定义,而不是无原则

地乱去分析,或者从程序查询角度分析,甚至仅从数据加工处理角度分析。

该工作包括两层含义:

1)定义逻辑实体之间的关联类型

明确定义各表之间的关联关系:1-1 、 1- 多,多 -1 ,多 -多。

假设存在孤立,毫无关联的表,则需仔细分析其存在的必要性。

2)定义逻辑实体之间的主外键对照关系

具体进行物理设计时可斟酌是否真正以外键的范式实现,但此阶段必须先定义,否则极易出现该关联的字段数据类型不一致,至少会造成关联查询的问题。

2.2.2.5.数据量估算

分析各逻辑实体的存储量和每日记录增长量。

2.2.2.6.索引定义

设计逻辑实体的目的就是为了查询,所以为提高查询效率,为逻辑实体指定索引是必须的设计步骤。

在此阶段,可基于各表的使用特点为其指定索引,指定的索引如果是组合索引,需明确其字段顺序。

由于索引的设置方法与最终物理数据库的设计方法有关,所以也可将索引定义的工作移到物理设计时再进行。

2.3. 物理数据模型(Physical Data Model)

物理数据模型设计是在逻辑数据模型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具体使用的物理数据库平台,

对物理实体的存储特性进行特别设计,同时包括对索引的优化工作。

物理数据模型设计需进行的工作分别描述如下。

2.3.1. 物理库设计

2.3.1.1.数据库Server设计

数据库 server的标识。

是独立 server还是共用server ,是独立instance还是共用instance 。

数据库必须进行哪些特殊设置:需修改哪些数据库级参数,哪些instance级参数,哪些 session级参数。可能的参数包括:查询堆参数、共享内存参数、优化级别、锁个数、

buffer size、buffer number,等等。

如果手工修改,需给出操作手册;如果程序修改,需提供程序。

2.3.1.2.表空间设计

数据库涉及哪些表空间(tablespace/dbs),其用途如何?

每个表空间由哪些物理文件(Datafile/Chunk)组成?其大小,所属用户/ 用户组,权限,操作系统绝对路径如何?

系统默认临时表空间为哪个?

索引表空间应该与数据表空间分别使用不同的硬盘。

如何创建表空间,手工方式下需提供操作手册;程序方式下需提供程序。

2.3.1.3.用户及权限设计

数据库中设计哪些用户?其权限如何,密码如何,密码是否存在定期修改的要求?

如何创建用户,手工方式下需提供操作手册;程序方式下需提供程序。

2.3.2. 物理表设计

2.3.2.1.数据类型设计

明确定义各物理实体属性字段的数据类型,同类的数据类型可考虑在数据库平台中建立

必要的 Domain或别名,以进行统一。

将数据类型固定在几个有限的取值范围内,避免随便定义新的类型或新的精度。

2.3.2.2.存储设计

设计物理表存储在哪个表空间内。

设计物理表的初始化块和后续块大小。

根据需要,对物理表进行分区设计。

根据修改动作的多少,为物理表设计适合的水位线(WaterMark),以减少存储碎片的产生。

2.3.2.3.主外键设计

定义物理表的主键,若是组合主键,定义字段的先后顺序。

定义表的外键。

2.3.2.4.索引设计

设计需要的索引,若是组合索引,定义字段的先后顺序。

若设计了索引数据表空间,将索引定义到该空间内。

为提高查询效率,可为单个表设计多个索引。

2.3.2.5.生成建表语句

物理设计完成,需生成建表语句。

3.数据模型设计相关工具软件

数据模型设计相关的工具软件很多,选择余地很大,但工具再强大,也需要人去用,工具本身并不能帮助进行数据模型设计,甚至在方法不当的情况下还会起反作用。

需明确工具的使用规范,以最终统一和提高产出工件的标准化和质量。

工具需要与文档描述相结合。可充分使用工具软件的文档生成功能以生成必要的文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修订,以集中对设计进行说明。

4.数据模型设计的产出及规格要求

4.1. 概念数据模型设计阶段

《概念数据模型设计说明书》:说明提取出的实体,并解释其含义。

《概念数据模型设计文件》:着重说明实体间关系。

建议以文字为主描述实体,以图为主描述实体关系。

4.2. 逻辑数据模型设计阶段

《逻辑数据模型设计说明书》:说明提取出的实体,并解释其含义;描述属性含义及取值范围、约束等信息,并描述主键和唯一索引。

《逻辑数据模型设计文件》:着重说明实体间关系。

建议以文字为主描述实体,以图为主描述实体关系。

4.3. 物理数据模型设计阶段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及程序》:说明数据库层面的设计结果,包括server 、参数、用户及权限。包括必要的程序或者操作手册。

《表空间设计说明书及程序》:说明表空间层面的设计结果。包括必要的程序或者操作

手册。

《数据库表设计说明书及程序》:说明数据库表的设计结果。包括必要的程序或者操作

手册。

数据仓库模型的设计

2.5数据仓库模型的设计 数据仓库模型的设计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面的设计151: .概念模型设计; .逻辑模型设计; .物理模型设计; 下面就从这三个层面分别介绍数据仓库模型的设计。 2.5.1概念模型设计 进行概念模型设计所要完成的工作是: <1>界定系统边界 <2>确定主要的主题域及其内容 概念模型设计的成果是,在原有的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较为稳固的概念模型。因为数据仓库是对原有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进行集成和重组而形成的数据集合,所以数据仓库的概念模型设计,首先要对原有数据库系统加以分析理解,看在原有的数据库系统中“有什么”、“怎样组织的”和“如何分布的”等,然后再来考虑应当如何建立数据仓库系统的概念模型。一方面,通过原有的数据库的设计文档以及在数据字典中的数据库关系模式,可以对企业现有的数据库中的内容有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数据仓库的概念模型是面向企业全局建立的,它为集成来自各个面向应用的数据库的数据提供了统一的概念视图。 概念模型的设计是在较高的抽象层次上的设计,因此建立概念模型时不用考虑具体技术条件的限制。 1.界定系统的边界 数据仓库是面向决策分析的数据库,我们无法在数据仓库设计的最初就得到详细而明确的需求,但是一些基本的方向性的需求还是摆在了设计人员的面前: . 要做的决策类型有哪些? . 决策者感兴趣的是什么问题? . 这些问题需要什么样的信息? . 要得到这些信息需要包含原有数据库系统的哪些部分的数据? 这样,我们可以划定一个当前的大致的系统边界,集中精力进行最需要的部分的开发。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界定系统边界的工作也可以看作是数据仓库系统设计的需求分析,因为它将决策者的数据分析的需求用系统边界的定义形式反映出来。 2,确定主要的主题域 在这一步中,要确定系统所包含的主题域,然后对每个主题域的内

UB接口EM设计方案完整版

U B接口E M设计方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接口E M C设计方案 一、接口概述 USB通用串行总线(英文:UniversalSerialBus,简称USB)是连接外部装置的一个串口汇流排标准,在计算机上使用广泛,但也可以用在机顶盒和游戏机上,补充标准On-The-Go(OTG)使其能够用于在便携装置之间直接交换资料。USB接口的电磁兼容性能关系到设备稳定行与数据传输的准确性,赛盛技术应用电磁兼容设计平台(EDP)软件从接口原理图、结构设计,线缆设计三个方面来设计接口的EMC设计方案 二、接口电路原理图的EMC设计 本方案由电磁兼容设计平台(EDP)软件自动生成 1. USB 接口防静电设计 图1 USB 接口防静电设计 接口电路设计概述: 本方案从EMC原理上,进行了相关的抑制干扰和抗敏感度的设计;从设计层次解决EMC问题。 电路EMC设计说明: (1) 电路滤波设计要点: L1为共模滤波电感,用于滤除差分信号上的共模干扰; L2为滤波磁珠,用于滤除为电源上的干扰; C1、C2为电源滤波电容,滤除电源上的干扰。 L1共模电感阻抗选择范围为60Ω/100MHz ~120Ω/100MHz,典型值选取90Ω /100MHz; L2磁珠阻抗范围为100Ω/100MHz ~1000Ω/100MHz,典型值选取600Ω /100MHz ;磁珠在选取时通流量应符合电路电流的要求,磁珠推荐使用电源用磁珠; C1、C2两个电容在取值时要相差100倍,典型值为10uF、;小电容用滤除电源上的高频干扰,大电容用于滤除电源线上的纹波干扰; C3为接口地和数字地之间的跨接电容,典型取值为1000pF,耐压要求达到2KV以上,C3容值可根据测试情况进行调整; (2)电路防护设计要点 D1、D2和D3组成USB接口防护电路,能快速泄放静电干扰,防止在热拔插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干扰能量对电路进行冲击,导致内部电路工作异常。 D1、D2、D3选用TVS,TVS反向关断电压为5V;TVS管的结电容对信号传输频率有一定的影响,的TVS结电容要求小于5pF。 接口电路设计备注: 如果设备为金属外壳,同时单板可以独立的划分出接口地,那么金属外壳与接口地直接电气连接,且单板地与接口地通过1000pF电容相连; 如果设备为非金属外壳,那么接口地PGND与单板地GND直接电气连接。 三、连接器设计

系统对接方案

系统对接设计 1.1.1对接式 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对接式以web service式进行。 系统接口标准: 本系统采用SOA体系架构,通过服务总线技术实现数据交换以及实现各业务子系统间、外部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集成,因此SOA体系标准就是我们采用的接口核心标准。主要包括: 服务目录标准:服务目录API接口格式参考以及关于服务目录的元数据指导规,对于W3C UDDI v2 API结构规,采取UDDI v2的API的模型,定义UDDI的查询和发布服务接口,定制基于Java和SOAP的访问接口。除了基于SOAP1.2的Web Service 接口式,对于基于消息的接口采用JMS或者MQ的式。 交换标准:基于服务的交换,采用HTTP/HTTPS作为传输协议,而其消息体存放基于SOAP1.2协议的SOAP消息格式。SOAP的消息体包括服务数据以及服务操作,服务数据和服务操作采用WSDL进行描述。 Web服务标准:用WSDL描述业务服务,将WSDL发布到UDDI用以设计/创建服务,SOAP/HTTP服务遵循WS-I Basic Profile 1.0,利用J2EE Session EJBs实现新的业务服务,根据需求提供SOAP/HTTP or JMS and RMI/IIOP接口。 业务流程标准:使用没有扩展的标准的BPEL4WS,对于业务流程以SOAP服务形式进行访问,业务流程之间的调用通过SOAP。 数据交换安全:与外部系统对接需考虑外部访问的安全性,通过IP白、SSL认证等式保证集成互访的合法性与安全性。 数据交换标准:制定适合双系统统一的数据交换数据标准,支持对增量的数据自动进行数据同步,避免人工重复录入的工作。 1.1.2接口规性设计 系统平台中的接口众多,依赖关系复杂,通过接口交换的数据与接口调用必须遵循统一的接口模型进行设计。接口模型除了遵循工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规标准,实现接口

数据库技术系统设计方案

数据库技术系统设计方案第一章、概述 1.1项目背景 1.2建设目标及建设容 第二章、需求分析 1.3功能要求 1.3.1数据采集整合 通过数据采集、加工、整合服务,进行整理后,汇入统一的系统数据库存储。其处理过程可监控,可回溯,可重新采集。系统详细记录数据处理的原则和整合规则,提供编辑处理。 数据采集主要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 1. 文档:采集存储各种文件、预案; 2. 视频:采集存储各种演戏视频。 3. 地图:采集存储各种地图数据。 1.3.2数据查询应用 在数据采集与数据整合基础之上,根据用户权限提供定制的信息浏览、查询、统计和报表功能,可定制信息的展示容,具体的详细页,这些功能只需分配给某具体用户,即可直接使用。支持查询条件,能够准确、快速地对地图、文档、视频等容进行查询。

系统能提供强大的搜库功能,用户输入一定条件后,系统可在整个数据库中找出符合条件的数据。 系统既能够实现简单的指定查询功能,又能够实现复杂的条件组合查询功能,既可实现精确查询,又可实现模糊查询。 利用现有采购的地理信息软件,建立地理信息关联数据库,结合大队的工作方法,实现人、地、物、事、组织五要素的关联,实现基于空间电子地图的可视化查询和分析。 1.3.3系统统一日志 日志是指系统或软件生成的记录,通常采用字符形式或标准记录形式。本系统中的各种操作在运行过程中都会产生日志信息,这些信息要存放到数据库中,作为整个系统的统一日志的一部分。 统一日志的功能包括日志的统一存取、分析查询、集中管理和报表生成及打印功能。 统一日志服务的统一存取功能为系统提供统一的日志存取接口。该接口利用消息传输服务将各应用的日志统一存放到数据库中。为系统管理员对系统有效的管理查询提供方便,同时简化了软件的日志操作流程。 统一日志服务提供统一的日志查询接口,支持多种方式和快速的日志查询功能。通过按不同方式的日志查询结果,可以利用查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统一日志服务提供统一的集中管理,通过集中管理,实现日志的导出、删除(经认证授权的管理员才可以执行删除操作)等日志管理功能。该功能可在系统管理席位上为管理人员提供日志管理功能。 1.3.4用户权限管理 具体分析系统的实际需求,具有相同应用需求的用户归入角色进行管理,由系统管理员对角色统一分配权限,即根据不同角色的应用需求将系统功能进行分配。

MES系统与ERP接口设计解决方案文件

智慧工厂 一、方案概述 塔网智慧工厂的构建基于公司的TN技术平台,方案设计结合精益制造、TOC 瓶颈理论、工业物联网、自动化、设备改造、移动互联网,实现工厂的流程优化、并通过系统、自动化的方式将优化后的生产流程有效固化,并在PC端和手机端进行直观的展示。 二、智慧工厂方案设计的原则: 1、方案设计考虑企业现状与整个工厂生产中的价值链环节,分步骤的逐步实施 2、方案设计确保符合精益智能柔性化配套的辅助工具、夹具、载具和合理的物 流配送方式 3、方案设计确保各工位自动化设备配置的合理性,从流程上根本降低成本 4、方案设计确保停机时间短、有效生产时间长,发生异常反应迅速的精益智能 柔性生产线 5、方案设计确保具有拉动式生产模式的,可降低库存运转的精益智能柔性线 6、方案设计确保与现有的MES、ERP等信息系统进行深度融合,确保信息流的速度和高效的控制 三、智慧工厂设计参与人员 1、精益、TOC专家,在行业有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2、自动化行业专家;在行业有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3、机械设计专家:在行业有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4、信息化专家:在行业有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四、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 1、方案设计的主要目标 2、系统功能的整体框架 3、产线布局(包括流水线设计、工位布局) 4、自动化产线改造设计 5、设备改造方案 6、物流系统框架 7、辅助工装夹具设计 8、规划步骤与项目风险 机械装备 1、机械设备制造行业特点: 机械、设备制造业是个非常有特色的行业,其行业特色是:大部分为标准化产品、部分产品为根据客户订单定做,产品型号不多、但组成产品所需的零件可能非常多、部分产品零件的工序非常多且加工难度高、材料种类少并常常通用、订单批次多、订单批量少、关键机器的产能和工人熟练度主要决定订单的交期。其原料是以钢材为主。 其产品一般经过:车、铣、磨、电火花、焊接、抛光、热处理、镀钛、镀铬、品 检等几十道工序。 2、机械设备制造行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系统对接设计方案

系统对接设计 1.1.1 3、7、3 对接方式 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对接方式以web service方式进行。 系统接口标准: 本系统采用SOA体系架构,通过服务总线技术实现数据交换以及实现各业务子系统间、外部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与集成,因此SOA体系标准就就是我们采用的接口核心标准。主要包括: 服务目录标准:服务目录API接口格式参考国家以及关于服务目录的元数据指导规范,对于W3C UDDI v2 API结构规范,采取UDDI v2 的API的模型,定义UDDI的查询与发布服务接口,定制基于Java与SOAP的访问接口。除了基于SOAP1、2的Web Service接口方式,对于基于消息的接口采用JMS或者MQ的方式。 交换标准:基于服务的交换,采用HTTP/HTTPS作为传输协议,而其消息体存放基于SOAP1、2协议的SOAP消息格式。SOAP的消息体包括服务数据以及服务操作,服务数据与服务操作采用WSDL进行描述。 Web服务标准:用WSDL描述业务服务,将WSDL发布到UDDI用以设计/创建服务,SOAP/HTTP服务遵循WS-I Basic Profile 1、0,利用J2EE Session EJBs 实现新的业务服务,根据需求提供SOAP/HTTP or JMS and RMI/IIOP接口。 业务流程标准:使用没有扩展的标准的BPEL4WS,对于业务流程以SOAP服务形式进行访问,业务流程之间的调用通过SOAP。 数据交换安全:与外部系统对接需考虑外部访问的安全性,通过IP白名单、SSL认证等方式保证集成互访的合法性与安全性。 数据交换标准:制定适合双方系统统一的数据交换数据标准,支持对增量的数据自动进行数据同步,避免人工重复录入的工作。 1.1.2 3、3、8接口规范性设计 系统平台中的接口众多,依赖关系复杂,通过接口交换的数据与接口调用必须遵循统一的接口模型进行设计。接口模型除了遵循工程统一的数据标准与接口

数据库模型设计

数据库模型设计连载(1~6) 最近一直有个愿望:希望把自己所从事的数据库模型设计方面的工作经验和想法付诸文字,算是对此前工作的一个总结,今天终于开始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先向大家介绍两本书——《数据模型资源手册卷一》、《数据模型资源手册卷二》,国内有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文译本,很多同行可能都已看过,我本人也看过。 看过之后深受启发,同时也感到两点美中不足: 1、这两部书的成书时间较早,且原作内容是基于美国企业的业务需求而建,有些最新的行业信息及“中 国特色”的东西没有收录。 2、书中原作者所使用的设计符号是作者专用的,而对于目前国内数据库模型设计的专业人员来说, ER图或者PowerDesigner中的CDM、PDM图更容易理解和沟通。 所以,在今后一段时间,我希望每天能抽出2个小时,结合上面提到的两部书的内容、PowerDesigner 的PDM模型以及本人相关工作经验,在这里做一个数据库模型设计的连载。本连载计划用120天的时间 撰写完毕。 这么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将头脑里的无形信息落实到文字上、有效避免遗忘,另一方面更加希望抛砖引玉,在与同行们沟通交流之后对我自己也是个促进和提高,对其他同行也起到各借鉴的作用。望广大同行们不吝赐教,大家一起来推动数据库模型设计的资源共享计划。 什么是模式? 连载之1 原创:胖子刘(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谢谢。) 什么是模式?简单说来,模式类似于定式,就是遇到反复出现的同一问题时所固定使用的解决方案。下围棋的朋友可能对“定式”这个词比较熟悉,定式包含着下棋时做遇到的各种情况下的下法、急所、手筋及死活等基本原理,例如星定式、小目定式、边定式等等,定式懂的越多,围棋下的越好。 那么是不是数据库设计模式懂得越多,设计工作越完美呢?理论上是这样,但是在我这里,各位朋友 所能看到的数据库设计模式只有四种。 为什么只有四种而不是更多? 不时有那句话吗:“浓缩的都是精华”! 在后面的文章中,您会陆续看到浩浩荡荡的设计实例连篇累牍,却都是利用这四种基本模式设计出来的。《易传·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说:“道 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设计模式不必多,只要掌握其中关键的几个,再结合实际的业务需求,一个完整的数据库模型就可以 推导出来。 下面让我们来逐一介绍这四种主要设计模式——

系统对接设计方案

系统对接设计 1.1.1 3.7.3 对接方式 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对接方式以web service方式进行。 系统接口标准: 本系统采用SOA体系架构,通过服务总线技术实现数据交换以及实现各业务子系统间、 外部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集成,因此SOA体系标准就是我们采用的接口核心标准。主要包括: 服务目录标准:服务目录API接口格式参考国家以及关于服务目录的元数据指导规范, 对于W3C UDDI v2 API结构规范,采取UDDI v2 的API的模型,定义UDDI的查询和发布服务接口,定制基于Java和SOAP的访问接口。除了基于SOAP1.2的Web Service接口方式,对于基于消息的接口采用JMS或者MQ的方式。 交换标准:基于服务的交换,采用HTTP/HTTPS作为传输协议,而其消息体存放基于 SOAP1.2协议的SOAP消息格式。SOAP的消息体包括服务数据以及服务操作,服务数据和服务操作采用WSDL进行描述。 Web服务标准:用WSDL描述业务服务,将WSDL发布到UDDI用以设计/创建服务,SOAP/HTTP服务遵循WS-I Basic Profile 1.0,利用J2EE Session EJBs 实现新的业务服务,根据需求提供SOAP/HTTP or JMS and RMI/IIOP接口。 业务流程标准:使用没有扩展的标准的BPEL4WS,对于业务流程以SOAP服务形式进行访问,业务流程之间的调用通过SOAP。 数据交换安全:与外部系统对接需考虑外部访问的安全性,通过IP白名单、SSL认证等方式保证集成互访的合法性与安全性。 数据交换标准:制定适合双方系统统一的数据交换数据标准,支持对增量的数据自动进行数据同步,避免人工重复录入的工作。 1.1.2 3.3.8接口规范性设计 系统平台中的接口众多,依赖关系复杂,通过接口交换的数据与接口调用必须遵循统一的接口模型进行设计。接口模型除了遵循工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

概念数据模型设计讲解

一、新建概念数据模型 1)选择File-->New,弹出如图所示对话框,选择CDM模型(即概念数据模型)建立模型。 2)完成概念数据模型的创建。以下图示,对当前的工作空间进行简单介绍。(以后再更详细说明).

3)选择新增的CDM模型,右击,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Properties”属性项,弹出如图所示对话框。在“General”标签里可以输入所建模型的名称、代码、描述、创建者、版本以及默认的图表等等信息。在“Notes”标签里可以输入相关描述及说明信息。当然再有更多的标签,可以点击 按钮,这里就不再进行详细解释。?牯?尾 二、创建新实体 1)在CDM的图形窗口中,单击工具选项版上的Entity工具,再单击图形窗口的空白处,在单击的位置就出现一个实体符号。点击Pointer工具或右击鼠标,释放Entitiy工具。如图所示

2)双击刚创建的实体符号,打开下列图标窗口,在此窗口“General”标签中可以输入实体的名称、代码、描述等信 息。. 三、添加实体属性 1)在上述窗口的“Attribute”选项标签上可以添加属性,如下图所示。

注意: 数据项中的“添加属性”和“重用已有数据项”这两项功能与模型中Data Item的Unique code 和Allow reuse选项有关。 P列表示该属性是否为主标识符;D列表示该属性是否在图形窗口中显示;M列表示该属性是否为强制的,即该列是否为空值。 如果一个实体属性为强制的,那么,这个属性在每条记录中都必须被赋值,不能为空。 2)在上图所示窗口中,点击插入属性按钮,弹出属性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系统对接方案

系统对接设计 1.1.1对接方式 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对接方式以web service方式进行。 系统接口标准: 本系统采用SOA体系架构,通过服务总线技术实现数据交换以及实现各业务子系统间、外部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集成,因此SOA体系标准就是我们采用的接口核心标准。主要包括: 服务目录标准:服务目录API接口格式参考国家以及关于服务目录的元数据指导规范,对于W3C UDDI v2 API结构规范,采取UDDI v2的API的模型,定义UDDI 的查询和发布服务接口,定制基于Java和SOAP的访问接口。除了基于SOAP1.2的Web Service接口方式,对于基于消息的接口采用JMS或者MQ的方式。 交换标准:基于服务的交换,采用HTTP/HTTPS作为传输协议,而其消息体存放基于SOAP1.2协议的SOAP消息格式。SOAP的消息体包括服务数据以及服务操作,服务数据和服务操作采用WSDL进行描述。 Web服务标准:用WSDL描述业务服务,将WSDL发布到UDDI用以设计/创建服务,SOAP/HTTP服务遵循WS-I Basic Profile 1.0,利用J2EE Session EJBs实现新的业务服务,根据需求提供SOAP/HTTP or JMS and RMI/IIOP接口。 业务流程标准:使用没有扩展的标准的BPEL4WS,对于业务流程以SOAP服务形式进行访问,业务流程之间的调用通过SOAP。 数据交换安全:与外部系统对接需考虑外部访问的安全性,通过IP白名单、SSL 认证等方式保证集成互访的合法性与安全性。

数据交换标准:制定适合双方系统统一的数据交换数据标准,支持对增量的数据自动进行数据同步,避免人工重复录入的工作。 1.1.2接口规范性设计 系统平台中的接口众多,依赖关系复杂,通过接口交换的数据与接口调用必须遵循统一的接口模型进行设计。接口模型除了遵循工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标准,实现接口规范定义的功能外,需要从数据管理、完整性管理、接口安全、接口的访问效率、性能以及可扩展性多个方面设计接口规格。 1.1. 2.1接口定义约定 客户端与系统平台以及系统平台间的接口消息协议采用基于HTTP协议的REST风格接口实现,协议栈如图4-2所示。 图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接口消息协议栈示意图系统在http协议中传输的应用数据采用具有自解释、自包含特征的JSON数据格式,通过配置数据对象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实现组件来实现通信数据包的编码和解码。 在接口协议中,包含接口的版本信息,通过协议版本约束服务功能规范,支持服务平台间接口协作的升级和扩展。一个服务提供者可通过版本区别同时支持多个版本的客户端,从而使得组件服务的提供者和使用者根据实际的需要,独立演进,降低系统升级的复杂度,保证系统具备灵活的扩展和持续演进的能力。

内部管理系统详细设计方案

内部管理系统详细设计方案 二○○二年七月二十七日 设计方案简介 本设计方案是为内部管理程序开发而编写的,它包括了系统可行性研究,系统模块设计,模块的具体流程设计,一些需要进一步讨论或者研究的问题,需要的资料与硬件,数据表的定义等。但它没有包含关于编码的更多主题。例如编码的约定,注解的格式等。尽管这些问题对于实现这个系统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因为是设计方案它没有被包括在其中。 整个设计方案的大致目录如下: 一.内部管理系统项目方案(第2页-第20页) 1.项目开发背景(第2页) 2.项目可行性研究(第2页-第6页) 3.系统的大致模块划分(第6页-第18页) 3.1 市场部(第6页-第17页) 3.1.1 系统登陆模块(第8页)

3.1.2 系统设置模块(第8页) 3.1.3 事件添加模块(第8页-第9页) 3.1.4 事件查找编辑(第9页-第11页) 3.1.5 事件参数设置(第11页) 3.1.6 事件跟踪模块(第11页-第13页) 3.1.7 人事基本管理(第13页) 3.1.8 部门参数设置(第14页) 3.1.9 资料票据管理(第14页-第15页) 3.1.10 业务收入统计(第15页) 3.1.11 工资参数设置(第15页) 3.1.12 员工工资管理(第15页-第16页) 3.1.13 数据加密备份模块(第16页) 3.1.14 数据库管理模块(第16页-第17页) 3.2 网管部(第17页) 3.3 制作部(第17页-第18页) 4.数据流图(第19页-第20页) 4.1 市场部业务数据流图(第19页) 4.2 市场部工资数据流图(第20页) 二.内部管理系统所需资料(第21页) 三.内部管理系统所需硬件(第22页) 四.数据库设计(第23页-第25页) 1.上层数据库设计(第23页) 2.市场部数据库设计(第24页-第25页) 五.项目工作量估算(第26页) 内部管理系统项目方案 一.项目开发背景 为了提高公司内部管理的效率,所以需要编制一套完整的用于公司内部管理的系统。这样一个系统可以在整个公司范围内使用,做到了公司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1.技术方面: 整个系统属于一个规模比较大的MIS系统。尽管其在组织关系上存在着很大的复杂性,繁琐性,不确定性,但是就整个系统的技术构成上来看,它还是属于一个数据库应用类的系统。 其基本操作还是对存在数据库进行添加、删除、查找、编辑等。所以就单纯的数据库应用来看,暂不存在太大的技术问题。 2.经济方面: 由于系统对公司的正常运行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所以必须要设置单独的服务器来运行这个系统。又考虑到所有计算机硬件软件都是存在出错可能的(具体到这个系统,由于其需要不间 断的运行,所以其出错的可能就会变得更大),因此整个系统应该考虑使用双机热备份技术。 使用两台服务器同时运行,一个为主一个作备份,这样可以避免服务器故障对整个系统的影响。 又考虑到这个系统是为公司内部服务的,而且数据库设置和调试时候都必须要直接使用服务器,所以应该将服务器设置在公司内部。纵观整个系统需要的硬件,我们认为整个项目的投资将可 能是比较巨大的。这方面,提请公司再作详细讨论。 3.法律方面: 整个系统由于是自行开发,自行使用,所以系统本身不存在法律上的版权争议。在服务器

数据模型设计要点

数据模型设计要点

目录 1.数据模型设计的输入4 2.数据模型设计必须的几个阶段4 2.1.概念数据模型设计(Conceptual Data Model) (5) 2.2.逻辑数据模型设计(Logical Data Model) (6) 2.2.1.设计范式要求 7 2.2.1.1.第一范式 7 2.2.1.2.第二范式 7 2.2.1. 3.第三范式 8 2.2.1.4.逆第三范式 9 2.2.2.其他要求 10 2.2.2.1.数据类型定义 10 2.2.2.2.实体名称定义 10 2.2.2. 3.主键定义 10 2.2.2.4.实体关系定义 10 2.2.2.5.数据量估算 11 2.2.2.6.索引定义 11 2.3.物理数据模型(Physical Data Model) (12) 2.3.1.物理库设计 12 2.3.1.1.数据库Server设计 12 2.3.1.2.表空间设计 12 2.3.1.3.用户及权限设计 13 2.3.2.物理表设计 13

2.3.2.1.数据类型设计 13 2.3.2.2.存储设计 13 2.3.2.3.主外键设计 13 2.3.2.4.索引设计 14 2.3.2.5.生成建表语句 14 3.数据模型设计相关工具软件14 4.数据模型设计的产出及规格要求14 4.1.概念数据模型设计阶段 (14) 4.2.逻辑数据模型设计阶段 (15) 4.3.物理数据模型设计阶段 (15)

1.数据模型设计的输入 传统的瀑布型的开发模型下,其特点是需求驱动。相应的,数据模型设计的必要输入为需求分析阶段的产出,包括需求规格说明书(需求分析说明书)、数据字典。 分析型应用由于其需求不易迅速全面予以明确,所以适合用螺旋式开发模型,逐步迭代。但由于分析型应用是数据驱动,所以数据模型的设计要求更高,需要根据业务和数据的实际情况,进行快速全面分析,并有充分的管理思维,才能设计出比较理想的数据模型。其输入就不仅限于传统的瀑布开发模型下的需求规格说明书和数据字典,而是要从业务层面分析各个现有业务实体,以管理思维的角度,进行必要的抽象、归纳和挖掘,结合未来管理需要,明确潜在业务实体,以及各业务实体之间的关系,最终予以设计实现。 2.数据模型设计必须的几个阶段 无论是瀑布模型还是螺旋模型,数据模型的设计都必须经历概念数据模型设计、逻辑数据模型设计和物理数据模型设计三个阶段。 其中,概念数据模型设计的主要工作是提取概念实体并分析其关系,这是最关键的工作,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质量;逻辑数据模型设计的主要工作是设计各逻辑实体的属性、主键、索引以及各实体之间的关系,此部分与物理数据库无关;物理数据模型设计的主要工作是结合具体的物理数据库平台进行存储设计。 这三个阶段并不是完全单向的,而是可以反向调整。假设后面的阶段发现有问题,可以转到上一阶段进行必要的修改后继续进行。但一定不能不管前一阶段的结果,放任自流地进行后面阶段的工作。 2.1.概念数据模型设计(Conceptual Data Model) 本阶段的任务是对业务领域的各概念实体进行归纳和总结的过程。该过程以分析概念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目标,而不是以细化概念实体的各项属性为目标。 该阶段工作非常重要,是进行其他阶段工作的基础。

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接口设计方案

荆州普爱康复医院 医保定点医院接口设计方案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医疗保险定点接口医院的医保信息系统的与院内HIS 系统的接口设计方案。 引言 为了更好的加快金保工程医保信息系统统一应用软件的实施,制定医疗保险定点医院院内HIS 系统与医保系统的对接接口。医保接口做为连接医疗保险与诸多定点医疗机构之间的桥梁,医保接口方案采用了联机、脱机相结合的处理方案,社保卡全部采用Memory 卡. 一、总体设计 1、软件体系结构 医保接口系统主要由医保交易、社保卡交易、圈存、数据传输等子系统组成,如下图所示: 4、数据传输 3、圈存 1、医保交易 2、社保卡交易 2、系统运行体系 医保接口系统主要由医保接口交易、社保卡交易、圈存系统、数据传输系统、

数据库系统组成。 读卡 医保接口动态库 医保接口WEB 应 用 社保中心数据 库 社保卡交易医保业务处理 医保交易 社保中心数据库服务器 社保中心应用服务器 医院客户端医院客户端医院客户端 医保接口动态库 医保接口 交易应用 联机方案 脱机方案

社保中心数据库服务器 社保中心应用服务器 医院客户端医院客户端医院客户端 医保前置机 医保前置机 医保前置机 数据传输服务器 圈存服务器医保接口动态库 数据传输系统 圈存系统 脱机方案 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服务端为UNIX ,客户端为WINDOWS2000以上; 应用服务器:WEBLOGIC8以上版本; 数据库:ORACLE10.2; 4、技术路线 联机时: 由医保接口动态库通过向医保接口WEB 应用发送HTTP 请求进行交易;医保接口的事务提交则由医保接口WEB 应用管理;所有业务均通过交易体现。 脱机时: 由医保接口动态库通过OCI 接口,向数据库发送数据操作请求,医保接口的事务提交是用接口内部来实现的,它需要HIS 有医保前置机,所有业务均通过交易体现, 与联机方式的交易格式是相同的。 脱机/联机时: 在中心网络畅通时使用联机交易, 在网络不通时走脱机模式,在读卡和登记两个交易判断是否联机,并返回给HIS 联机标识,之后的业务(费用录入)需要按照这个联机标识,建议只在不使用医保基金的业务才使用脱

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物理数据模型 (原创)

概念数据模型设计与逻辑数据模型设计、物理数据模型设计是数据库及数据仓库模型设计的三个主要步骤。 在数据仓库领域有一个概念叫conceptual data model,中文一般翻译为“概念数据模型”。 概念数据模型是最终用户对数据存储的看法,反映了最终用户综合性的信息需求,它以数据类的方式描述企业级的数据需求,数据类代表了在业务环境中自然聚集成的几个主要类别数据。 概念数据模型的内容包括重要的实体及实体之间的关系。在概念数据模型中不包括实体的属性,也不用定义实体的主键。这是概念数据模型和逻辑数据模型的主要区别。 概念数据模型的目标是统一业务概念,作为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之间沟通的桥梁,确定不同实体之间的最高层次的关系。 在有些数据模型的设计过程中,概念数据模型是和逻辑数据模型合在一起进行设计的。 在数据仓库领域有一个概念叫logical data model,中文一般翻译为“逻辑数据模型”。 逻辑数据模型反映的是系统分析设计人员对数据存储的观点,是对概念数据模型进一步的分解和细化。逻辑数据模型是根据业务规则确定的,关于业务对象、业务对象的数据项及业务对象之间关系的基本蓝图。 逻辑数据模型的内容包括所有的实体和关系,确定每个实体的属性,定义每个实体的主键,指定实体的外键,需要进行范式化处理。 逻辑数据模型的目标是尽可能详细的描述数据,但并不考虑数据在物理上如何来实现。 逻辑数据建模不仅会影响数据库设计的方向,还间接影响最终数据库的性能和管理。如果在实现逻辑数据模型时投入得足够多,那么在物理数据模型设计时就可以有许多可供选择的方法。 在数据仓库领域有一个概念叫physical data model,中文一般翻译为“物理数据模型”。 物理数据模型是在逻辑数据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各种具体的技术实现因素,进行数据库体系结构设计,真正实现数据在数据库中的存放。 物理数据模型的内容包括确定所有的表和列,定义外键用于确定表之间的关系,基于用户的需求可能进行发范式化等内容。在物理实现上的考虑,可能会导致物理数据模型和逻辑数据模型有较大的不同。

数据仓库的数据模型

业务驱动 任何需求均来源于业务,业务决定了需求,需求分析的正确与否是关系到项目成败的关键所在,从任何角度都可以说项目是由业务驱动的所以数据仓库项目也是由业务所驱动的. 但是数据仓库不同于日常的信息系统开发,除了遵循其他系统开发的需求,分析,设计,测试等通常的软件声明周期之外;他还涉及到企业信息数据的集成,大容量数据的阶段处理和分层存储,数据仓库的模式选择等等,因此数据仓库的物理模型异常重要,这也是关系到数据仓库项目成败的关键. 数据仓库的结构总的来说是采用了三级数据模型的方式: 概念模型: 也就是业务模型,由企业决策者,商务领域知识专家和IT专家共同企业级地跨领域业务系统需求分析的结果. 逻辑模型:用来构建数据仓库的数据库逻辑模型。根据分析系统的实际需求决策构建数据库逻辑关系模型,定义数据库物体结构及其关系。他关联着数据仓库的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这两头. 物理模型:构建数据仓库的物理分布模型,主要包含数据仓库的软硬件配置,资源情况以及数据仓库模式。 如上图所示,在数据仓库项目中,物理模型设计和业务模型设计象两个轮子一样有力的支撑着数据仓库的实施,两者并行不悖,缺一不可.实际上,我有意的扩大了物理模型和业务模型的内涵和外延.在这里物理模型不仅仅是数据的存储,而且也包含了数据仓库项目实施的方法论,资源,以及软硬件选型等等;而业务模型不仅仅是主题模型的确立,也包含了企业的发展战略,行业模本等等. 一个优秀的项目必定会兼顾业务需求和行业的标准两个方面,业务需求即包括用户提出的实际需求,也要客观分析它隐含的更深层次的需求,但是往往用户的需求是不明确的,需要加以提炼甚至在商务知识专家引导下加以引导升华,和用户一起进行需求分析工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项目也就失去原本的意义了. 物理模型就像大厦的基础架构,就是通用的业界标准,无论是一座摩天大厦也好,还是茅草房也好,在架构师的眼里,他只是一所建筑,地基->层层建筑->封顶,这样的工序一样也不能少,关系到住户的安全,房屋的建筑质量也必须得以保证,唯一的区别是建筑的材料,地基是采用钢筋水泥还是石头,墙壁采用木质还是钢筋水泥或是砖头;当然材料和建筑细节还是会有区别的,视用户给出的成本而定;还有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数据仓库的数据从几百GB到几十TB不等,即使支撑这些数据的RDBMS无论有多么强大,仍不可避免的要考虑到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接下来,将详细阐述数据仓库概念模型(业务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的意义. 概念模型设计 进行概念模型设计所要完成的工作是: 界定系统边界 确定主要的主题域及其内容

企业内部管理系统详细设计方案措施

内部管理系统详细设计方案二○○二年七月二十七日

设计方案简介 本设计方案是为内部管理程序开发而编写的,它包括了系统可行性研究,系统模块设计,模块的具体流程设计,一些需要进一步讨论或者研究的问题,需要的资料与硬件,数据表的定义等。但它没有包含关于编码的更多主题。例如编码的约定,注解的格式等。尽管这些问题对于实现这个系统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因为是设计方案它没有被包括在其中。 整个设计方案的大致目录如下: 一.内部管理系统项目方案(第2页-第20页) 1.项目开发背景(第2页) 2.项目可行性研究(第2页-第6页) 3.系统的大致模块划分(第6页-第18页) 3.1 市场部(第6页-第17页) 3.1.1 系统登陆模块(第8页) 3.1.2 系统设置模块(第8页) 3.1.3 事件添加模块(第8页-第9页) 3.1.4 事件查找编辑(第9页-第11页) 3.1.5 事件参数设置(第11页) 3.1.6 事件跟踪模块(第11页-第13页) 3.1.7 人事基本管理(第13页) 3.1.8 部门参数设置(第14页) 3.1.9 资料票据管理(第14页-第15页) 3.1.10 业务收入统计(第15页) 3.1.11 工资参数设置(第15页) 3.1.12 员工工资管理(第15页-第16页) 3.1.13 数据加密备份模块(第16页) 3.1.14 数据库管理模块(第16页-第17页) 3.2 网管部(第17页) 3.3 制作部(第17页-第18页) 4.数据流图(第19页-第20页) 4.1 市场部业务数据流图(第19页) 4.2 市场部工资数据流图(第20页) 二.内部管理系统所需资料(第21页) 三.内部管理系统所需硬件(第22页) 四.数据库设计(第23页-第25页) 1.上层数据库设计(第23页) 2.市场部数据库设计(第24页-第25页) 五.项目工作量估算(第26页)

软件系统平台对接接口方案

1系统接口设计 1.1接口设计原则 接口设计总体上遵循高内聚、低耦合、精分解的设计原则,尽量减少各系统间、系统内各模块间的耦合度、降低操作复杂度、保证实现的通用性、提高系统的重用性和扩展性,具体原则如下: 主要原则 (1)所有的接口设计需遵循ITSS标准及行业接口规范; (2)技术上采用SOA组件化设计思想,实现系统间的松耦合。 其他原则 (1)使用简单、快捷,通用性好,可靠性高; (2)充分考虑接口所涉及系统的应用扩展,灵活支撑需求变化; (3)保证接口数据在接口所涉及的各个系统间的一致性; (4)在数据交互过程中,应具有传送和接收后的确认过程; (5)以XML格式数据为主要的数据传输载体。 1.2接口定义与分类 1.2.1内部接口 内部接口主要是指各个子系统间的接口关系,主要包含数据接口和服务调动接口。 1、内部系统间数据接口 主要是各子系统间数据共享接口。 2、内部系统间业务服务调用接口 主要是各个子系统间业务服务调用接口。

1.2.2外部接口 本项目是在文艺资源系统整合一期基础上建设,主要接口来源于整合一期中文艺资源数据库系统间的接口。 1、与文艺资源数据库系统对接接口 与文艺资源数据库系统对接,实现会员数据、作品数据交换至文艺资源数据库。 2、与身份认证系统对接接口 与身份认证系统对接,实现用户统一认证管理。 1.3接口设计模式 1、接口定义 接口是指用于完成各系统间和系统内部数据传递的接口。在系统中通常设计成一个数据库文件或接口转换模块,传出数据的系统通常对数据事先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需要接收数据的系统按照用户的要求(用户事先定义的数据模式),通过接口完成数据传递的任务。 (1)数据模式 接口的核心是数据模式,所谓数据模式是指应用系统对要传递的数据应在数据的来源、内容、定义、分类、汇总、数据格式、数据去向等方面的处理上做出相应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数据模式是在软件初始化阶段由用户设定的,投入应用时大量的数据采集完全自动化。同时根据系统的实际需要用户也可以对数据模式进行修改和维护,甚至重新定义。 (2)传递数据的形式 对于传递数据的形式,不同的软件系统可采用不同的策略:一种是由接收数据的系统采取主动按照数据接口定义到对方系统去识别、采集。一种是由要传出数据的系统先对数据进行加工,然后按照数据接口定义将数据传递过去。如果是系统内接口,一般采用的是第一种,系统内外系统间的数据传递一般是第二种。 2、系统内部接口 系统内部接口适合于本项目内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递,要传递的数据的格式、内容基本上相同,无需再加工处理。接口不是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递,而

数据中心及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设计开发方案及实施方案

第1章数据库设计 本项目中,数据库设计与建设包括用于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存储、交换、应用的数据中心数据库,和用于数据统计、分析、挖掘的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建设。 本数据中心数据库的建设要满足金信工程的相关设计要求,满足上级工商、质监、知识产权等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要求。 数据中心顾名思义,是专注于数据处理和服务的中心,旨在建立数据采集、更新、管理、使用机制,加快系统内部信息交流与反馈,为公众服务和相关政府部门数据交换建立基础,为工商、质监、知识产权部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服务。 数据中心应用功能与业务处理功能的不同之处在于数据中心是以数据为管理对象,而业务应用系统以业务为管理对象。数据中心将从业务应用系统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统一存放,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加工,生成不同的数据产品供各系统使用。数据中心独立于应用系统之外,又与应用系统有密切的联系。 数据中心是存储市场监督管理局经过筛选、去重、整理后的核心业务、人员数据等信息,整合了全市各类主体信息资源和市场主体、人员相关的信息资源,并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数据中心通过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开发实现灵活、高效的数据查询、业务报表、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等功能,为政务公开、业务协同、绩效考核、决策支持、公共服务等提供数据保障。 1.1.数据中心建设原则 金信工程数据中心建设遵循如下原则: 1、总体规划,建立科学、完整的信息资源管理体系

整体规划,将以往分散的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建立科学、完整的信息资源体系结构,确保业务人员、技术开发人员等使用和维护信息资源的用户从整体上把握数据资源的情况,方便、准确的利用信息资源和有效的维护、管理信息资源。 科学、完整的信息资源管控体系不但包括信息资源自身的完整性,科学性,也应包括信息采集、管理、共享、利用方式的规划,以及数据模型、数据指标等规范化、标准化的考虑。 2、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各类信息资源 统一规划数据资源,不只是要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物理集中存储管理,还要在对业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一体化规划并设计系统数据模型,统一制定业务数据指标体系,以管理服务对象为核心,组织相关联的业务数据,实现对内业务使用、对外服务应用的统一视图。设计集中、统一的数据中心服务系统,实现信息资源的集中存储、集中处理、集中管理、集中服务,并保障数据的一致性,降低数据交换、系统内共享使用复杂性。 3、按照业务需要规划主题数据 以面向管理服务对象的业务主题设计为核心,依据市场监督管理的业务管理范围和业务管理要点,建立面向管理服务对象、面向业务管理、面向公共服务、面向决策支持等的多个主题数据库,并以面向管理服务对象的主题数据库为核心来建设。 4、通过数据集成和数据交换实现数据共享利用 数据资源的共享是数据资源体系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对内,通过数据集成实现数据共享;对外,通过数据交换实现数据共享。分析系统内、外的数据共享、交换需求,规划统一数据共享、交换数据区域,提供标准、一致的数据共享、交换服务。 5、规划数据中心应用

数据管理平台建设方案设计

数据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目录 一、数据管理平台项目概述 (2) 二、总体设计 (2) 2.1 需求概述 (2) 1、功能性需求 (2)

2、非功能需求 (4) 2.2 设计方案 (4) 三、关键的开发技术 (6) 四、系统软硬件要求 (8) 一、数据管理平台项目概述 建立韶关市中小科技企业数据库。韶关市中小科技企业数据库主要收录韶关市科技中小企业的财务数据、治理数据等涉及企业经营和管理的相关的数据,以便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韶关市中小科技企业数据库的项目建设包括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建设。软件部分建设方面,韶关市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希望能建设成一套综合性的数据管理平台。该数据管理平台的建设以搭建中心与企业桥梁为目标,以提供专业化服务平台为导向,应具备高性能、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可扩展性、高可用性,便于将来拓展和进一步改造。 二、总体设计 2.1 需求概述 1、功能性需求

数据管理平台采用B/S模式,业务操作简单、扩展方便。平台用户群体主要是企业用户与管理员。平台分为前端、后端,具备展示、操作、分析等功能,可以满足服务中心一整套的数据采集、管理、展示及分析需求,具体包含以下模块: 录入系统 录入系统是录入数据的源头,本着方便录入人员界面录入操作的原则设计,更有效提高数 据录入效率。录入系统的数据除了人工录入外,还有一部分通过自动化配置导入的方式, 配合人工录入,提高效率。 内容发布系统 用户根据需要查询、发布、修改、删除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的新闻、公告。并在前端展 示。 信息检索系统 点击“表”进入检索界面,会员可进行“企业筛选”、“时间筛选”、“字段选择”、“条件筛选”, 快速定位需要数据。 元数据管理系统 是韶关市中心企业库的信息目录,用户可很快捷地查询出相关库的信息及与该库相关的流 入流出。元数据管理主要是针对韶关市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的各种元数据进行管理,主要包 括元数据的查询,新增,修改,删除。通过建设元数据系统,拥有统一、标准、规范化 的库信息,并在所有数据流程中实现有效管理,降低维护成本与资源内耗。 数据质检系统 财务数据质检与自动化质检配置结合,用户提交数据同时根据已配置的质检关系将通过质 检数据入库,展现用户。为通过质检数据显示在质检不通过列表中根据已配置的质检关系 显示对应的错误信息,用户根据错误信息修改数据再次提交质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