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

效比较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手术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中的临床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FSH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FSH水平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远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相比开腹手术,在临床应用上具有诸多优势,能够在保证正常手术时间的同时,大幅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改善FSH水平,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开腹手术

[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10(b)-0078-0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difference of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and laparotomy in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Methods From May 2015 to April 2017,82 patients with hysteromyoma who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41)and control group (n=41)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pen hysterectomy,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total hysterectomy.The operation time,bleeding volume,postoperative exhaust time,hospitalization time,FSH level and complication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Operation time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ess blood lo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postoperative ventilation time and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After treatment,the level of FSH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In the complication rate,the

control group was much higher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compared with open surgery,it has many advantage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to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time,shorten surgery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reduce the amount of hemorrhage,improve the level of FSH,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can be populariz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Laparoscopy;Total hysterectomy;Laparotomy 子?m肌瘤作为妇科常见病之一,其治疗多以手术治疗为主,以往开腹手术是主要手术方式[1]。然而该治疗方法具有一定弊端,对患者身体创伤较大,因此患者在术后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2-3]。有研究表明[4],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能够很好地摆脱这一弊端,同时能够降低患者在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本研究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价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观察组患者年龄30~50岁,平

均年龄(40.9±3.9)岁;体重51~66 kg,平均体重(57.8±3.8)kg;有12例患者有腹部手术史。对照组:年龄30~49岁,平均年龄(40.2±3.7)岁;体重50~65 kg,平均体重(57.6±3.9)kg;有11例患者有腹部手术史。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皆符合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标准并符合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患者均为已婚已育女性,本人及家属对本次研究表示知情并签署同意书;均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认可[5]。排除标准:不具备子宫肌瘤手术指征者;不论年龄大小、是否生育、患者坚决要求切除子宫者;患者全身状况不能耐受腹腔镜手术;高度怀疑子宫肌瘤恶变或未排除子宫颈、子宫内膜病变者;合并严重盆、腹腔严重胃肠道疾病或粘连者;存在严重的泌尿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疾病而不适宜手术者;对肌瘤复发无良好心理承受力者;治疗期间未给予相应配合者;存在精神类疾病而无法有效麻醉者[6]。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具体如下:患者以膀胱截石位接受麻醉,铺设消毒巾,在其肚脐孔作一个1.0 cm 切口,进气腹针,并冲入二氧化碳气体3.0 L以构筑气腹,腹压为13.0 mmHg,以10.0 mm套针穿刺入腹,并以腹腔镜进行探查,在患者左右两侧下腹的麦氏点放入5.0 mm的套

针,并以器械操作,将患者的子宫动脉、静脉、主韧带骶韧带一一切断,以电凝止血,随后沿着患者的穹隆腹部将其子宫予以切除,并经阴道?⑵渥庸?取出,随后可对患者阴道残端以及后腹膜进行缝合,完成手术。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腹全子宫切除,患者做好术前检查与准备工作,麻醉后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观察,确保麻醉起效后可将患者皮肤切开,打开腹腔并观察子宫情况,将子宫整个切除,随后进行止血,在确定无异常出血后即可缝合手术切口,并进行术后消毒。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住院时间、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卵泡刺激素(FSH)水平[7],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手术前后FSH水平的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F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FSH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远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以往的临床医学关于子宫肌瘤的治疗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开腹手术是其主要手术方式,由于该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术后瘢痕明显以及并发症较多的缺点,因而受到患者的抵触[8-9]。随着近些年来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技术的应用途径越来越广,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便是其延伸之一[10-12]。有研究表明[13],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在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上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整个手术过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经阴道取出,并缝合阴道断端,用于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极好[14]。患者若子宫增大超过3个月,应慎重选择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15-16]。有鉴于此,本研究特选择我院近年所收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观察组患者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治疗,观察其应用效果。研究提示,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少于

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FSH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提示,两种方式由于必须要切除患者的子宫,因此其卵巢功能势必受损,但在受损幅度上,两者并无较大差异。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远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提示,相比于开腹治疗而言,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能够更好地避免并发症的出现,从而减少并发症对患者身体康复的影响。实际上,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具有诸多优点,首先是视野清晰,分离效果好,使得子宫经阴道切除难度大幅度降低,对患者盆腔组织影响较小。其次则是将切除子宫经过阴道取出,保证了宫体的完整性,减少了恶性细胞脱落,降低了复发率[17]。并且术后受外源性因素的干扰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腹壁瘢痕小,术后切口美观,患者接受度高,恢复快[18-21]。

综上所述,通过为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能够在达到手术治疗目的的前提下,减少患者所受伤害,缩短其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及其影响,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参考文献]

[1]周隽,叶德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手术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对比[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13(4):116-118. [2]马俊,陈葵喜,

程珊,等.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在子宫肌瘤中的临床应用[J].西部医学,2015,27(5):779-781.

[3]周艳.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3(8):152-153.

[4]赵玲,霍福利.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心理状态及预后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10):1708-1711.

[5]杜敏.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在巨大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8):1070-1071.

[6]纪娜,赵莉,冯忻,等.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6):42-45.

[7]孙亚晶,张宜群.腹腔镜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对比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6,25(4):50-52.

[8]曹亮.腹腔?R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3):66.

[9]刘清华,谷晓芬,伊丽努尔?伊力亚斯.腹腔镜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比较研究[J].海南医学,2016,27(3):483-485.

[10]陈美红,张晓玲.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疗效的比较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10):886-888.

[11]谢家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2,23(11):31-32.

[12]张德喜,冯骐,葛迎春.不同手术方式切除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12):950-952.

[13]徐虹,钱小泉.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331例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3):2066-2067.

[14]汤芳梅,张小茜,王玉芳.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3,21(6):1317-1319.

[15]龚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3,19(5):690-692.

[16]周磊,王猛,褚国强,等.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镇痛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7):27-29.

[17]黄晓艳.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盆底功能近期影响及盆底肌肉锻炼效果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0):48-49.

[18]徐静,陈艳琴,王家俊,等.盆底悬吊术与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对比[J].疑难病杂志,2017,16(7):709-712.

[19]毛炎红.海藻酸钠微球经子宫动脉栓塞术与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对比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14):1425-1428.

[20]陈颖.全程优质护理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6):82-84.

[21]贾方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0):111-112.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

+-附件一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申请表 申请人杨洪波申请科室妇科申请日期2013.02 项目名称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项目完成人员杨洪波、袁慧、李雪梅、何展誉、廖明 慧、李银山、骆敏婷、李楠、赵荣 项目研究 起始时间 2012.01 当前进展情况(可行性分析报告): 我院妇科于2010年2月开科以来,能开展妇科各种开腹手术,熟练开展腹腔镜下附件手术、宫外孕的保守以及根治性手术。腹腔镜手术主要由杨洪波主任完成,杨洪波主任为主任医师职称,三甲医院工作15年,2001年开始学习腹腔镜技术,曾在北大第一医院学习1年,北大医院腔镜中心学习3个月,在调转至我院之前已经熟练开展此项手术,同时我院妇科开展子宫肌瘤剔除术需要的腔镜设备齐全,因此具备开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条件。 从2012年底我科已经逐渐开展此项技术,目前90%以上子宫肌瘤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包括难度更大的阔韧带肌瘤都可以通过腹腔镜完成,因其微创性,术后恢复快,缩短了住院时间,并且无一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它的安全性、有效性、微创性受到患者好评,并且有患者慕名来我科要求做此项手术,此项手术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为需要保留子宫的妇女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微创的手术方式。特点是腹壁瘢痕小、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对腹腔干扰少、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吸收热程度和发生率低,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短。该技术最重要的是维持了子宫的生理功能,保持了盆腔结构的完整性,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缝合止血可靠,符合微创技术发展趋势。 本项目所需设备及技术要求: 设备:腹腔镜摄像系统、气腹机、腹腔镜器械如:PK刀、超声刀。 技术要求:1.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有熟练的开腹手术经验。 2.熟练的腹腔镜操作如分离、切开、止血技巧,熟悉镜下解剖。 3.熟练的腔内缝合技巧。 4.熟悉肌瘤粉碎器的使用。 科室讨论意见 (科主任签名)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笔记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手术笔记韩可 病例介绍: 患者关顺芳,女,40岁,因继发性痛经伴进行性加重,并伴有子宫出血。经诊断确诊为子宫腺肌症,准备实施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 应用解剖: 子宫是由平滑肌组成的厚壁的,梨形的中空器官。它被几种结缔组织结构支撑:子宫主韧带,子宫骶韧带,阔韧带(腹膜折叠由子宫延伸到盆壁包绕输卵管和圆韧带)。卵巢连接到阔韧带后叶。子宫内膜覆盖着子宫腔,子宫内膜是一种腺上皮,随着月经周期改变变化很大。在无妊娠或无肿瘤增大时,测量子宫从顶端(宫底)到底端宫颈长度约10cm。 适应症: 1.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手术指征。 2.子宫内膜异位及子宫腺肌瘤 3.具有子宫切除指征但不宜行阴式子宫切除患者,如盆腔粘连,多次腹部手术 及附件疾病等。 【 4.早期子宫内膜癌及宫颈癌等妇科恶性肿瘤 5.子宫脱垂等 禁忌症: 1.盆腔有急性炎症者。 2.恶性肿瘤晚期有转移,身体不能承受手术者。 手术方式: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麻醉方式:全麻 手术体位:改良膀胱截石位头低位 物品准备: 腹腔镜常规器械、腹腔镜器械包、阴道拉钩、双极电凝钳、结扎速闭合血管系统、超声止血刀、加举宫器,持针器、气囊尿管,尿袋,4号丝线,1/0可吸收线。子宫操纵器 ,

简要手术步骤: 1、常规消毒皮肤,铺单,建立气腹。 2、经阴道置入阴道拉钩撑开阴道,显露宫颈,夹持宫颈前唇,消毒宫颈后置 入宫颈探条探测子宫大小,深度,置入举宫器。 3、辨认和分离输尿管。 4、切断圆韧带,打开阔韧带。 5、切开卵巢固有韧带和输卵管。 6、分离膀胱。 7、离断子宫血管。 8、离断骶、主韧带。 ; 9、切开阴道穹窿游离子宫。 10、关闭气腹,取出子宫。 11、打开气腹,缝合阴道残端。 12、检查盆腹腔。 13、退出腹腔镜及手术器械,放出腹腔内二氧化碳,退出Trocar。 14、缝合切口,覆盖切口。 巡回护士的配合要点: 1、巡回护士认真核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年龄、手术名称、体位等, 并用12#套管针建立静脉通路,将输液器与三通连接,便于术中给药。2、将一次性电极板放于小腿处,并检查身体勿接触金属物品,防止电灼伤。 消毒铺巾后,接过台上递下的光缆、气腹管、冲洗管、电凝线等分别连接于正确位置,调节好各种仪器的正常使用功率。 3、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肢体受压,电灼伤情况,发现异常,及时 汇报处理。因腹腔镜手术气腹不能中断,始终要保持足够的CO2气体量。 4、' 5、手术结束患者未清醒前,放置好正常体位后,在膝关节和髖关节处用约束 带固定,接触皮肤处垫软垫,以防麻醉未清醒时因躁动而摔伤。 6、患者在未清醒前巡回护士不得离开患者。 器械护士的配合: (1)器械护士提前20 min洗手,整理器械台,用注射器测试气腹针是否通畅,并与巡回护士一起清点纱布、器械、缝针等目,并放置整齐。 (2)协助医生进行皮肤消毒,铺消毒巾后给予冷光源,摄像头及无菌保护套。CO2机、气腹机、吸引管、超声刀连接并固定好,测试吸引装置是否正常。(3)手术开始时,递手术尖刀,在脐窝下或上缘做1 cm弧形切口,用两把毛巾钳提起并固定腹壁,穿气腹针,一般压力为12 mm Hg,从小流量开始。拔出气腹针后递术者10 mm套管穿刺器,在气腹穿刺处穿刺,将预热的镜头放入套管内。在耻骨联合左外上方处做cm纵向切口(第二切口),插入5 mm 套管穿刺器,便于术者止血,分离组织等。取右侧麦氏点,做cm纵向切口(第三切口),便于助手操作。按手术需要递上匙状钳、超声刀、电凝针等

子宫肌瘤腹腔镜适应症(一)

子宫肌瘤治疗原则(一) 来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发布日期:2010-1-27 子宫肌瘤(以下简称肌瘤)是女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肌瘤的瘤体大小不一,差异甚大,可从最小的镜下肌瘤至超出足月妊娠大小;其症状也是变化多端,又因生育与否,瘤体生长部位不一,故治疗方法也多种,有期待疗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包括保守性手术和根治性手术,手术途径和方法也因人而异地个体化处理)。由此可见并非肌瘤均须手术治疗。 一、期待治疗 期待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也越来越多被人们接受,期待疗法主要适合于子宫<12周妊娠大小、无症状者,尤其是近绝经期妇女,每3-6个月复查一次,随诊期注意子宫是否增大,症状有无出现,必要时B超复查。否则随时可改用手术治疗。文献报道,只要有足够高分辨率的超声或MRI作随访,即使>12孕周大小的肌瘤也可选择期待疗法。 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治疗肌瘤的重要措施,可考虑药物治疗者:1.子宫肌瘤小于2-2.5个月妊娠子宫,症状轻,近绝经年龄;2.肌瘤大而要求保留生育功能,避免子宫过大、过多切口者;3.肌瘤致月经过多、贫血等可考虑手术,但患者不愿手术、年龄在45-50岁的妇女; 4.较大肌瘤准备经阴式或腹腔镜、宫腔镜手术切除者; 5.手术切除子宫前为纠正贫血、避免术中输血及由此产生并发症; 6.肌瘤合并不孕者者用药使肌瘤缩小,创造受孕条件; 7.

有内科合并症且不能进行手术者。禁忌证为:1.肌瘤生长较快,不能排除恶变;2.肌瘤发生变性,不能除外恶变;3.黏膜下肌瘤症状明显,影响受孕;4.浆膜下肌瘤发生扭转时; 5.肌瘤引起明显的压迫症状,或肌瘤发生盆腔嵌顿无法复位者。 三、手术治疗 手术仍是肌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1.经腹子宫切除术:适应于患者无生育要求,子宫≥12周妊娠子宫大小;月经过多伴失血性贫血;肌瘤生长较快;有膀胱或直肠压迫症状;保守治疗失败或肌瘤剜除术后再发,且瘤体大或症状严重者。 2.经阴道子宫切除术:适合于盆腔无粘连、炎症,附件无肿块者;为腹部不留疤痕或个别腹部肥胖者;子宫和肌瘤体积不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有子宫脱垂者也可经阴道切除子宫同时做盆底重建术;无前次盆腔手术史,不须探查或切除附件者;肌瘤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等内科合并症不能耐受开腹手术者。 3.子宫颈肌瘤切除术:宫颈阴道部肌瘤若出现过大后造成手术困难宜尽早行手术(经阴道);肌瘤较大产生压迫症状,压迫直肠、输尿管或膀胱;肌瘤生长迅速,怀疑恶变者;年轻患者需保留生育功能可行肌瘤切除,否则行子宫全切术。 4.阔韧带肌瘤切除术:适合瘤体较大或产生压迫症状者;阔韧带肌瘤与实性卵巢肿瘤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双侧附件切除术

疾病介绍和治疗建议

疾病介绍和治疗建议 医生已告知患有子宫肌瘤,需要在全麻麻醉下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手术。 手术潜在风险和对策 医生告知我如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手术可能发生的一些风险,有些不常见的风险可能没有在此列出,具体的手术术式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有所不同,医生告诉我可与我的医生讨论有关我手术的具体内容,如果我有特殊的问题可与我的医生讨论。 1. 我理解任何手术麻醉都存在风险。 2. 我理解任何所用药物都可能产生副作用,包括轻度的恶心、皮疹等症状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 我理解此手术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医生的对策: 1. 麻醉意外:及时抢救; 2. 出血:严格止血,必要时输血; 3. 感染,切口愈合不良:严格无菌操作,术后使用抗生素; 4. 副损伤:分清解剖结构,仔细操作,尽量避免,一旦发生,及时抢救; 5. 二氧化碳气体栓塞,皮下气肿:注意监护,及早发现抢救; 6. 术中出血、副损伤、气腹形成不良、盆腹腔粘连严重、病变复杂腹腔镜不能完成或术中冰冻提示恶性,有 中转开腹可能; 7. 患者有糖耐量异常,目前血糖正常,手术应激致血糖异常可能,高糖昏迷、低糖昏迷可能,手术风险增加,术 中术后密切监控血糖,对症抢救处理 8. 术中、术后心、脑、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可能;术后血栓性疾病; 9. 盆腔粘连严重可能,术中肠管、膀胱、输尿管、血管副损伤风险大,可能有肠瘘、输尿管瘘、膀胱瘘等风险;若损伤 肠管、尿管,可能有肠瘘、尿瘘可能、二次手术可能;阴道残端愈合不良,裂开,肉芽形成,阴道出血等,据病情酌情治疗; 10. 最终诊断依靠常规病理,必要时后续治疗;若病理回报为恶性,可能需要再次手术,配合放疗、化疗; 12. 术后盆腔脏器脱垂,阴道穹窿脱垂可能,必要时需手术治疗;. 术后性生活满意度下降; 14. 手术后出现更年期症状或原有更年期症状加重可能,必要时药物治疗可能; 15、排尿排便习惯改变。伤口并发症:出血、血肿、感染、裂开、不愈合,切口疝。手术并发症,如直肠阴道瘘、膀胱阴道瘘、输尿管及膀胱损伤、肠损伤、血管损伤等;术后血栓性静脉炎、栓塞形成、盆腹腔粘连、粘连性肠梗阻。 疾病介绍和治疗建议 医生已告知患有子宫肌瘤,需要在全麻麻醉下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手术。 16、呼吸并发症:肺不张、肺感染、胸腔积液、气胸、肺栓塞、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等; 17、心脏并发症: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衰、心跳骤停;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有关子宫肌瘤的病因迄今仍不十分清楚,其手术治疗方式包括肌瘤切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及子宫全切除术,手术途径有开腹、经阴道或腹腔镜手术,其中腹腔镜微创手术已成为重要的术式。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仅适用于子宫良性肿瘤患者,因此术前需要充分评估排除恶性肿瘤(尤其是子宫肉瘤)的可能,以实施分碎术。早期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患者在临床表现、体征以及相关检查方面很难鉴别,而分碎术后的组织碎片又会影响子宫肿瘤标本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容易漏诊子宫肉瘤。另外,即使是子宫肌瘤,也存在经分碎术后发生腹腔内平滑肌瘤种植再生的可能性,导致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的发生。因此,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疾患,肿瘤细胞与组织碎片的播散种植都可能导致疾病的复发,大多需要再次手术治疗,并且可能影响预后,尤其是子宫肉瘤患者更是如此。时至今日,临床仍可见子宫肉瘤患者因术前误诊为所谓“良性”子宫肌瘤进行了无保护措施的分碎术,而导致不良预后的病例。尽管腹腔镜分碎术可以使良性肿瘤患者获得微创手术的效果,但无保护措施的分碎术却可能会给患者造成巨大伤害。目前,国内尚无有关子宫(肌瘤)分碎术的共识或指南。因此,《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的制定变得至关重要,该共识主要以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术前评估、术中处理以及术后监测三部分内容进行指导应用。 国内首个《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的发布,实现跨越性进步

《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在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会长郎景和院士及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向阳教授的牵头下,由全国35位妇科肿瘤专家共同参与制定的。1991年腹腔镜电动分碎器问世,虽然子宫肉瘤被分碎的概率很低,但造成的腹腔内肉瘤广泛性播散种植转移对患者的危害却很大。鉴于此,国内学者于2012年5月发表了“关注子宫分碎术对早期子宫肉瘤预后的影响”等文章,对分碎术的不良后果提出了警示。两年后的2014年4月,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出对电动分碎器使用的警告并停止其临床使用。2016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文质疑FDA废用腹腔镜分碎术以及媒体对FDA处理该问题的偏见和批评。在2017年,欧洲妇科肿瘤学会制定了有关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共识,并指出子宫肌瘤切除后应该在密闭的分碎袋中进行隔离分碎取出肌瘤组织以防止肌瘤组织转移,从而减少损伤,提高手术预后率。 《共识》的出版有两个意义,一是改变过去把子宫肉瘤误为子宫肌瘤分碎术后造成满腹腔的种植转移的结果。二是改变过去对良性子宫肌瘤未经过保护措施,直接在腹腔内进行分碎,会导致一部分病人术后若干年后再次复发从而进行二次手术,虽对病人的生命没有影响,但是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此前,我国对于腹腔镜下实施子宫肌瘤分碎术缺乏专家共识,这也导致在临床上会发生以上情况。在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的组织下,制定共识的专家们就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方面达成共识,主要目的是为了手术的规范性从而减少术后一系列并发症。此专家共识出台后,对于所有的临床医生来说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术前的诊断和评估至关重要,严格把控风险评估利于术后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配合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配合 一、选题原因: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30岁以上的妇女发生率在20%~30%。至今为止,尚缺乏安全有效、复发率低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因此,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希望保留生育功能妇女的标准术式。随着内镜手术的迅猛发展,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toctomy,LM)更加趋于微创。LM作为微创手术的经典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它在治疗肌壁间子宫肌瘤和浆膜下子宫肌瘤方面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美观﹑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日短等优势,深受广大医师和患者的青睐。 二、学习目标: 1、掌握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前、术中、术后的相关护理。 2、掌握腹腔镜类手术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的职责。 3、了解子宫肌瘤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等相关知识。 4、了解腹腔镜类手术的基本器械及用物。 三、学习内容: (一):病情介绍 患者刘美君,42岁,已婚中年女性,孕1产1,1998年顺产一次,平素月经规律,初潮14岁,7/28,色暗红,无痛经,有血块。 患者自诉7年前发现右侧附件区囊性肿块,约黄豆样大,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7月23日,本院彩超提示子宫后壁肌层见一实性低回声团,大小约31x21x26mm,子宫右前上方见一囊性肿块,大小约94x83x65mm,为进一步治疗,拟“子宫肌瘤,右侧附件囊肿”收入院。 专科检查:正常外阴发育,阴道畅,未见异常分泌物,宫颈光滑质软,无接触性出血,子宫增大,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 (二):诊断: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uterine momma)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30~50岁妇女,20岁以下少见。绝大多数子宫肌瘤是良性的。但由于子宫肌瘤倾向于多发,因此,在育龄女性,随着年龄增长,肌瘤可能逐渐增大增多,肌瘤剔除手术亦有可能复发。子宫肌瘤的恶变(即肉瘤变)率很低,约为0.4~0.8%。但仍需警惕恶变风险。

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手术及并发症 【摘要】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近年来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手术创伤小,愈合快、术后病率低等优点,受到人们的欢迎。腹腔镜是近年来开展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微创新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与临床技术水平的提高,腔镜下子宫肌瘤手术几乎可以完全替代开腹手术,根据肌瘤的部位,大小等可以采用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等,现对腹腔镜下手术及并发症作一综述。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妇科手术;并发症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ieiomyoma of uterus),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来源于子宫肌层平滑肌细胞的良性实体肿瘤。在35岁以上的妇女中,患病率约为20%[1]。腹腔镜手术是医生视觉和手臂的延伸,它改变了医生的思维观念、技术路线和操作技巧,正逐步成为许多妇科手术的新模式,其应用广泛、发展迅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 1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至今为止,尚缺乏安全有效、复发率低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因此,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希望保留生育功能妇女的标准术式。近年来内镜手术的迅猛发展使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更加趋于微创[2]。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是指在腹腔镜下切除肌瘤保留子宫的手术[3]。基本操作步骤为剥出肌瘤、修复子宫创面、取出肌瘤。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希望保留生育功能妇女的标准术式。近年来内镜手术的迅猛发展使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更加趋于微创[4]。 1.1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常见的适应证有:(1)肌瘤引起月经量过多、疼痛及明显的压迫症状;(2)不孕症或反复流产;(3)既往妊娠时并发疼痛、出血、胎先露异常、早产、感染或肌瘤变性者;(4)子宫超过12周妊娠大,肌瘤>8cm或肌瘤生长速度快。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技术受到肌瘤数目、大小及生长部位的限制,其禁忌证为:(1)直径>3cm的肌瘤3个以上;(2)肌瘤直径>10cm;(3)子宫肌瘤向宫腔内生长,并有50%突出于宫腔内;(4)可疑子宫腺肌症。深部肌壁间肌瘤或大的阔韧带肌瘤为其相对禁忌证。[5]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术前需详细完善的术前体检及B超检查,明确判断子宫肌瘤的大小部位及数目。并排除子宫腺肌瘤。对于直径大于10cm肌瘤或肌壁间肌瘤小于3cm尤其是碎石样多发小肌瘤建议行开腹手术。[6]并排除心、肺、肝、肾等内科疾病。术前行宫颈刷片细胞学检查或(和)诊刮术排除子宫颈和子宫内膜恶性疾病。 1.2根据术中子宫大小及位置、肌瘤部位和数目决定手术方式。(1)浆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小而有蒂的浆膜下肌瘤,如蒂细,直接用电凝或剪刀切断,摘下瘤体,电凝止血即可;基底部宽的浆膜下肌瘤,于瘤体表面切开假包膜,抓钳提拉瘤体,创面缝合止血。(2)壁间肌瘤剔除术:先在子宫肌瘤周围肌层局部注射10%垂体后叶素6U,在肌瘤表面最突出处作切口,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全网发布:2012-07-23 21:19 发表者: (访问人次:11651)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应用 姚书忠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 广州510080) 由于女性生殖道的结构特点,有多种方法可用来将病变的子宫切除。传统的手术方法是经腹或经阴道将子宫切除。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指经过腹腔镜将子宫周围的韧带、血管、阴道壁切断,将子宫切除后自阴道取出,然后经腹腔镜下再次缝合阴道断端。腹腔镜子宫切除术除了子宫全切除术外,还有几种不同的术式,包括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1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优势特点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开始于1989年。随着各种手术器械的发展,这一术式广泛开展起来。与开腹全子宫切除相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因具有微创手术的特点而有明显的优势,包括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快、腹部伤口小等。 尽管LAVH因为在腹腔镜下的操作相对较少而容易进行,但是对一些困难病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盆腔粘连等疾病使子宫不易拉下,则LAVH的阴道手术部分非常困难。对此类患者,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则因为完全在腹腔镜下进行而相对容易。 与腹式全子宫切除和阴式全子宫切除相比,腹腔镜手术的视野更加清晰,对于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盆腔粘连的患者,腹腔镜子宫切除既避免了阴式手术的困难,也避免了开腹手术的创伤,扩大了微创手术的范围,就显得更有优势。 在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的同时,还可进行其他疾病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卵巢肿瘤切除、阴道残端悬吊、腹腔镜下盆底缺陷修补、膀胱颈耻骨梳韧带悬吊等。同时也可进行腹腔镜下淋巴结清扫术以治疗子宫内膜癌。 与开腹子宫全切除相比,由于其切口小,术后合并症较低,术后需镇痛的机会较少,并可更快地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腹腔镜手术切口小这一特点对患者更有利,在术时视野清晰,避免腹部大切口所引起愈合不良的问题。 2腹腔镜、阴式、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式的选择原则 腹腔镜、阴式及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前两者均具有微创的特点,都要比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恢复快得多,而术后恢复情况在腹腔镜手术与阴式手术之间没有差别。尽管如此,腹腔镜全子宫切除仍具有阴式子宫切除无法比拟的优势,主要是对盆腔情况可清楚了解,术野清晰,可同时处理并存于盆腔的病变。对于复杂病例,选择腹腔镜手术要比阴式手术安全得多。因此,对简单全子宫切除,阴式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均可作为首选术式。而合并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变而需切除子宫时,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则应作为首选术式。然而,腹腔镜及阴式子宫切除这两种术式仍有其局限性,即不能完成巨大子宫或盆腔严重粘连者的子宫切除,对这类患者,应术前已有充分估计选择开腹手术,或术中遇到困难而中转开腹。

腹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

第20卷第10期 2012年10月 Vol.20 No.10 Oct,2012中国医学工程 China Medical Engineering ? ? 21 腹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研究 王善凤1 ,王雅楠2 (1.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妇产科,辽宁 锦州 121000;2.辽宁营口开发区中心医院 普外科, 辽宁 营口 115000 )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单纯腹腔镜、指助法、B超引导法)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9年327例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86例,其中9例半年内复查发现肌瘤,一年后有14例复发;指助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39例,其中16例剔除肌瘤数目多于术前B超检查结果,一年后有5例复发;B超引导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02例,18例剔除肌瘤数目多于术前B 超检查结果,术后1年有3例复发;指助法及B超引导法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腹腔镜组(P<0.05)。 结论 指助法及B超引导法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以避免术中肌瘤核的存留,显著降低子宫肌瘤的术后复发率。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指助法;B超引导法 中图分类号:R 737.33 文献标识码:B The clinical research of different ways in treating of uterine myomectomy under laparoscope WANG Shan-feng1,WANG Ya-nan2 (1.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Medical University,Jinzhou,Liaoning 121000,P.R.China; 2.The Central Hospital of Yingkou DDA,Yingkou,Liaoning 115000,P.R.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laparoscope,finger-assistanted and B ultrasound guided method in treating of uterine myomectomy.【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327 cases with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from 2004 to 2009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 【Resluts】Under ultra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86 cases ,9 cases residues myoma nucleus were found in 6 months,one year later there were 14 cases of recurrence ; finger-assistanted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139 cases , myomectomy number in 16 cases were more than B-ultrasonography numbers in ahead of operation,5 caseas recurrence after one year; B-mediated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102 cases , myomectomy number in 18 cases were more than B-ultrasonography numbers in ahead of operation,3 caseas recurrence after one year; recurrent rate of post-operation unter B-mediated、finger-assistanted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were less than significantiy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only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under B-mediated and finger-assistanted can avoid residues myoma in the operation,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rate can be greatly reduced. Key words:laparoscopic myomectomy method;finger-assitanted; B ultrasound guided method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占育龄妇女20-25%。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同时可以保留子宫,维持正常月经、生育功能、内分泌功能并保持盆底解剖结构的完整性,因此很受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患者的青睐,已逐渐替代传统开腹手术[1]。但随患者发病年龄偏小、一些是多个肌瘤,手术后会出现小肌瘤残留,有复发的风险。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9年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327例,其中,单纯腹腔镜下86例,腹腔镜下指助法139例,腹腔镜下B超引导法102例,比较分析三种手术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4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妇科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327例,其中,单纯腹腔镜肌瘤剔除术86例,年龄23-52岁,平均年龄42.3岁,15例继发贫血,腹腔镜下指助法子宫肌瘤剔除术139例,年龄21-46,平均年龄39.7岁,26例继发贫血腹腔镜下B超引导法子宫肌瘤剔除术102例,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9.7岁,28例继发贫血,所有患者均无心、肾、肝、肺等疾病,三组患者术前诊断明确,在年龄,孕产次,子宫大小,肌瘤数目与大小,既往妇科手术史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手术方法 采用气管插管联合静脉复合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常规气腹穿刺,气腹压力为12-14mmHg,腹部穿刺点选择脐下10 mm穿刺孔,左下腹5-10 mm穿刺孔,右下腹5 mm穿刺孔。于子宫肌层注射垂体后叶素6u,以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减少术中出血。(1)单纯腹腔镜组:腹腔镜可探及的子宫肌瘤,用单极电钩于肌瘤正中纵或横行切开子宫肌层,与肿瘤近等长,深达肌瘤,有齿抓钳钳夹瘤体钝锐性分离,逐渐将瘤体完全剥出,肌瘤直径大于8cm者可切开肌瘤包膜先旋切后剥出。如为带蒂浆膜下肌瘤,则以套扎线圈扎肌瘤蒂部,结扎线上方切下瘤体。大的肌瘤由子宫粉碎器(15-20mm,2种型号)取出。病灶周围电凝止血后逐层缝合,冲洗盆腔,镜下查无肌瘤,术毕;(2)指助法腹腔镜组:腹腔镜探查无肌瘤后,将左下腹刺孔扩大,食指从该孔进入腹腔触摸子宫,另一手持举宫器相对用力使食指深切感触肌层的质地及可能存在的肌瘤,确定肌瘤的位置,大小,深度,质地,同时协助分离肌瘤,尽量剔除肌瘤,创面电凝止血,较大出血可于镜下连续缝合以闭合瘤腔,逐层缝合,冲洗盆腔,镜下查无肌瘤,术毕;(3)B超介导下腹腔镜组:腹腔镜探查无肌瘤后,取出腹腔镜手术操作器械,保留4个Trocar放出腹腔内二氧化碳气体,无菌透明术口帖膜敷盖下腹部,同时置入导尿管,沿导尿管注入盐水充盈膀胱,超声医师穿上无菌手术衣后经腹B超检查,当发现直径2-3mm肌瘤时,术中用拨棒依据B超定位后,继续应用腹腔镜剔除肌瘤,最后再次腹腔冲气,腹腔镜全面检查盆腔,拨除Trocar,病灶周围电凝止血后逐层缝合,冲洗盆腔,术毕。 1.3术后随防 术后每3月随访一次,常规妇科检查及阴式超声检查随 短篇论著 ? ? 收稿日期:2012-08-25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操作规程 一、手术指征 1.症状明显,如月经过多、疼痛,肌瘤所致的压迫症状。 2.因肌瘤引起不孕或习惯性流产。 3.最好选择直径大于4厘米的单发子宫肌瘤。 4.多发子宫肌瘤,但个数应在3-4个以内,且应位于子宫表面。 5.阔韧带内肌瘤也可进行腹腔镜下剔除术。 二、禁忌症 1.绝对禁忌症:1)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2)凝血系统功能障碍。 3)绞窄性肠梗阻。 4)大的腹壁疝和膈疝。 5)腹腔内广泛粘连。 6)弥漫性腹膜炎。 2.相对禁忌症:1)既往有下腹部手术史或腹膜炎病史。 2)过度肥胖或消瘦。 3)巨大肌壁间子宫肌瘤,直径大于10cm。 4)子宫颈肌瘤。 5)粘膜下肌瘤。 6)多发性子宫肌瘤,部分小的肌瘤位于子宫肌层深部。 三、术前准备 1.全面了解病情,向患者讲解腹腔镜优势,做到良好的术前沟通。 2.细致地作好全身及局部检查,如三大常规、凝血6项、心、肝、肺、肾等脏器功能的检查。 3.相关系统检查:泌尿系、肝胆脾B超,以了解各脏器是否合并器质性病变。 4.肿瘤标记物检查:CA125、CA153、CA199、CEA、AFP等以初步判断肌瘤有无恶

变可能。 5.术前评估:术前评估的目的主要是准确判断子宫肌瘤的大小、数量、部位以及肌瘤与子宫腔的关系,从而决定患者是否适合做内窥镜下肌瘤剔除术并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制定最佳手术方案。子宫肌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诊断及影像学诊断。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症状及双合诊检查。通过超声波检查、特别是阴道超声波检查,可以准确判断子宫肌瘤的部位,大小及数目,对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有极大的帮助。 6.阴道及肠道准备:阴道灌洗2天,术前晚半流质,术前晚口服番泻叶10g,清洁灌肠,做好肠道准备。 7.纠正术前各种并发症,如高血压、心脏病等,如贫血病人术前需输血,高血压病人给予降压剂,心脏病者术前应予以控制,并请相关科室会诊,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8.术前备血200ml。 四、麻醉方式的选择 多采用气管插管全麻。 五、体位的选择 患者需取头低的膀胱截石位,经阴道放入举宫器,可协助摆动子宫,有助于手术进行及术野暴露,并可在剔除肌瘤达宫腔时做指示。如患者无性生活,可取平卧头低位,但手术难度明显增加。由于采取头低位,必须使用肩托以防止患者下滑。 六、穿刺点的选择 一般在脐部及下腹部两侧置入三个穿刺套管即可完成手术,必要时在耻骨联合上方放置第四个穿刺套管,由助手协助手术。 七、操作步骤 1.气腹针穿刺:脐孔是最常用的穿刺部位,穿刺针与腹壁呈45度左右,用均匀的力量进行腹壁穿刺。 2.气腹形成:腹腔镜手术需要腹腔内压力在13-15mmHg,每分钟气体流量控制在1-2L。

腹腔镜巨大子宫全切除术50例临床分析

腹腔镜巨大子宫全切除术50例临床分析作者:李平军,曾志贤,郭瑞乔,嵇振岭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巨大子宫全切除术的手术要点和临床价值。方法:分析超过如12孕周大的子宫施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子宫全切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38.2±45.5)min,术中出血量(210.8±64.3)ml,术后平均住院(4.2±1.3)d。未发生输尿管、膀胱和直肠等内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巨大子宫全切术可以在腹腔镜下完成,并能取得良好效果。但必须熟悉盆腔、输尿管及血管解剖,熟练掌握腹腔镜操作技巧。 【关键词】腹腔镜术 自1989年Reich首次报道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成功以来,不同途径的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包括腹腔镜子宫全切术(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TLH)、子宫次全切除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及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等已广泛用于临床。2001年3月至2006年8月我们为50例子宫超过如12孕周大的患者施行了TLH,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41~68岁;平均(46.8±5.9)岁。均系多发子宫肌瘤,有宫下段剖腹产史4例,合并卵巢囊肿8例、子宫直肠窝粘连封闭11例。子宫如孕12~16周42例,大于孕16周8例。术前常规行宫颈细胞学检查以排除子宫颈癌,对合并月经异常或

不规则阴道出血者行分段诊刮术或宫腔镜检查,排除子宫内膜癌。 1.2 手术方法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置导尿管,经脐上缘弧形切口,插入10mm Trocar,置入腹腔镜,检查肝脏、阑尾、子宫附件及整个腹盆腔有无粘连。在下腹两侧穿刺置入5 mm Trocar并置入相应手术器械,经阴道放置举宫器以摆动子宫。利用双极电凝或超声刀凝固并切断双侧子宫圆韧带、输卵管及卵巢固有韧带,切开阔韧带前、后叶和膀胱子宫腹膜返折,向上推举子宫操纵器,在膀胱宫颈间隙下推膀胱至宫颈外口处,仔细分离宫旁疏松组织,清楚显露子宫血管束,在子宫峡部反复电凝子宫动脉的上行支并切断。贴宫颈处理主韧带和骶韧带,切开阴道穹隆部,将子宫分解成块自阴道取出。如子宫过大、盆腔空间狭小则在子宫峡部外侧1~2cm 处打开阔韧带前叶,游离子宫动脉主干,结扎或电凝阻断子宫动脉血流,再处理子宫韧带。腹腔镜下连续缝合阴道残端,盆腔腹膜化。放置引流管。 2 结果 50例患者全部经腹腔镜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138.2±45.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10.8±64.3)ml;术后1~3d肠功能恢复,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4.2±1.3)d。术中肉眼血尿3例,为一过性,手术结束时尿液均已转清。术后除1例盆腔引流管引流血性渗液250ml,于术后72h拔管,其余患者引流总量均不超过20ml,于术后24~48h拔除引流管。术后出现膀胱麻痹1例,放置尿管16d后膀胱功能恢复。未发生输尿管、膀胱、直肠等脏器损伤。术后随访6~12个月,1例于术后第10天发生阴道残端出血,复诊检查时出血停止,已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病例介绍: 主7楼西南8床梅宝花,女,52岁,住院号2560593,子宫平滑肌瘤,患者系“腹部触及质地较硬包块,活动欠佳,常伴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半年,B超示子宫平滑肌瘤”收住院。患者是生命体征正常,精神尚可。 应用解剖: 宽4~5cm,厚2~3cm,子宫腔容量约5ml。子宫上部较宽,称子宫体,其上端隆起突出的部分,叫子宫底,子宫底两侧为子宫角,与输卵管相通。子宫的下部较窄,呈圆柱状,称子宫颈。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又称为纤维肌瘤、子宫纤维瘤。由于子宫肌瘤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中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作为一种支持组织而存在,故称为子宫平滑肌瘤较为确切。简称子宫肌瘤。 手术适应症: 1、子宫肌瘤 2、子宫内膜异位及子宫腺肌瘤 3、早期子宫内膜癌及宫颈癌等恶性肿瘤 4、子宫脱垂 5、具有子宫切除指征但不宜行阴式子宫切除如盆腔粘连,腹部多次手术及附件疾病等。 手术禁忌症: 1、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肺功能不全 2、弥漫性腹膜炎 3、脐疝、膈疝、腹股沟疝或股疝 4、凝血功能异常。 5、因有手术史,腹壁广泛的瘢痕或腹腔内广泛的粘连 6、恶性肿瘤晚期有转移,身体不能承受手术者 麻醉方式:气管内麻醉 手术体位:截石位 手术物品准备:经阴道全子宫器械、妇科LC、举宫杯、针持、超声刀、手柄 线、5mm一次性穿刺器、0#微乔、4-0#微乔、14#导尿管、10ml注射器、吸引器皮条*2

手术配合: 巡回护士的配合 巡回护士认真核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年龄、手术名称、体位等,并建立静脉通路。将一次性电极板放于小腿处,并检查身体勿接触金属物品,防止电灼伤。消毒铺巾后,接过台上递下的光源线、气腹管、冲洗管、电凝线等分别连接于正确位置,调节好各种仪器的正常使用功率。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肢体受压,电灼伤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因腹腔镜手术气腹不能中断,始终要保持足够的CO2气体量。手术结束患者未清醒前,放置好正常体位后,在膝关节和髖关节处用约束带固定,接触皮肤处垫软垫,以防麻醉未清醒时因躁动而摔伤。患者在未清醒前巡回护士不得离开患者。 器械护士的配合 (1)器械护士提前15 min洗手,整理器械台,与巡回护士一起清点纱布、器械、缝针等目,并放置整齐。 (2)协助医生进行皮肤消毒,铺消毒巾后予冷光源光束,摄像头及无菌保护套。CO2机、气腹机、吸引管、超声刀连接并固定好,测试吸引装置是否正常。(3)手术开始时,递手术尖刀,在脐窝下或上缘做1 cm弧形切口,用两把毛巾钳提起并固定腹壁,穿气腹针,一般压力为12 mm Hg,从小流量开始。拔出气腹针后递术者10 mm套管穿刺器,在气腹穿刺处穿刺,将预热的镜头放入套管内。在耻骨联合左外上方处做0.5 cm纵向切口(第二切口),插入5 mm套管穿刺器,便于术者止血,分离组织等。取右侧麦氏点,做0.5 cm纵向切口(第三切口),便于助手操作。按手术需要递上匙状钳、超声刀、电凝针等器械, 1.处理子宫圆韧带向内上方钳夹提起子宫角的圆韧带,于离子宫角外侧2~3cm处用双极电凝钳电凝处理约1~2cm段,用剪刀剪断圆韧带。同法处理对侧圆韧带,剪开子宫膀胱反折腹膜及两侧阔韧带前叶沿圆韧带断端切口,向阔韧带、膀胱反折腹膜内注入生理盐水,使之分离后分别剪开前叶及反折腹膜,再用分离钳将膀胱下推,将阔韧带前叶外缘向外下方稍分离 2.附件处理(1)切除附件:提起一侧输卵管,显露卵巢骨盆漏斗韧带,用双极电凝钳充分电凝韧带,使韧带内血管闭合,应有足够的宽度,在其中部小心剪断。(2)保留附件:距子宫角2cm处用双极电凝钳电凝输卵管峡部后剪断。再电 凝卵巢固有韧带,剪断之。注意一定要电凝彻底,且不宜太靠近子宫,否则易引起出血。 3.继续分离膀胱反折腹膜,将膀胱下推,注意层次要清楚,可以看见发白的宫颈筋膜,两侧的组织是膀胱柱,电凝分离后,将膀胱推至宫颈外口。向两侧分离可见子宫峡部及子宫动脉 4.切断子宫动脉如果上述分离顺利,可见子宫动脉。如不能显露,分离时,将子宫向对侧牵引,使子宫峡部有一定张力,继续在剪开的阔韧带之间加压冲水,最好在离子宫旁1cm部位用分离钳轻轻地进行分离,找到子宫血管。分离时不要贴紧子宫峡部,否则易引起出血,明确子宫血管后,用双极电凝钳紧贴子宫峡部电凝子宫血管,使血管闭合后,再剪断子宫动脉,注意要电凝彻底、够宽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配合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配合 发表时间:2011-11-30T15:16:20.590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10期供稿作者:郭冠荣潘宗琼付楝[导读] 术中洗手护士要配合术者,避免因器械进出而带动Trocar移退至皮下而引发皮下气肿。 郭冠荣潘宗琼付楝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妇产科湖北恩施445000) 【摘要】目的:熟练配合手术,缩短手术时间,使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方法:手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备好手术器械及设备,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手术,手术中准确配合手术医生的操作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结果:40例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均顺利度过手术期、无中转开腹及并发症。结论:熟练掌握腹腔镜的仪器和器械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医护之间的默契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切除术;配合 【中图分类号】R4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189-02 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是治疗子宫疾病的常规方法,近年已在妇科领域中广泛应用,且发展迅速[1],它具有创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少的特点,而且腹腔镜下子宫切除保留了正常的宫颈组织,较好地维护了正常卵巢子宫轴以及盆底张力,能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2],术后恢复快。但腹腔镜手术不同于其它类手术,它需要护士熟练掌握腹腔镜的仪器和器械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同时,医护之间的默契配合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解决子宫切除手术切口大,创伤重,术后恢复慢等缺点,我院于2006年开始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了子宫切除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此手术的配合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均为女性, 主要手术指征为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等,年龄35~60岁、平均45.7岁,体重52~68公斤,平均59公斤,全部病例均行宫颈刮片组织学检查,排除宫颈恶性病变,盆腔无严重粘连。 1.2手术方式:本组病例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后,建立人工气腹,在电视腹腔镜下依次用超声刀切断圆韧带、输卵管峡部和卵巢固有韧带、阔韧带、子宫动静脉血管,电凝钩切开子宫膀胱反折,下推膀胱。然后依次分离子宫颈处,切断宫颈口,子宫自阴道取出。缝合腹膜及阴道残端,重建气腹, 彻底止血,冲洗,确认无活动性出血,排出腹腔内气体,取出腹腔镜器械,缝合腹部切口。 2术前准备 2.1患者的准备:了解病情并制定手术的整体护理计划,手术前1天进行访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注意事项,手术情况以及手术的优点,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使患者对手术有所了解,充满信心。 2.2器械的准备:手术前1天,将耐高温的金属器械用高温高压消毒灭菌,不耐高温的管道系统用戊二醛浸泡十个小时备用。有条件的用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器械。 2.3设备与仪器的准备:腹腔镜装置,电视监视仪,气腹机,摄像系统,光源系统,冲洗系统,电切电凝仪,超声刀,二氧化碳气瓶,安装好各种仪器,检查电源开关,二氧化碳气瓶的压力,使之处于工作状态。 3手术的配合 3.1巡回护士的配合:①手术中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静脉复合麻醉,建立静脉通路,保证术中输液及麻醉药的应用;②妥善的约束患者的四肢,以患者舒适同时又便于术者操作为前提。协助医生摆好手术体位,患者取截石位,臀部离床沿4~5cm,双腿与支架接触处各垫好棉垫,以免患者术中腿部神经受压。双肩部各垫海绵垫,用肩托固定,以免体位改变下滑。身体各个部位不能与金属相接触,以防止意外电击伤。气腹形成后调节手术床,使患者处于头高脚低位。手术完毕后将手术床摇平;③把各种仪器和手术台上的器械安装好,将电切电凝调至所需的大小,二氧化碳供给充足通畅。 3.2器械护士的配合:器械护士提前洗手上台,整理好手术用物及腔镜仪器;常规皮肤消毒,外阴皮肤消毒,铺单,协助医生妥善固定好手术设备,留置尿管,经阴道向宫腔放入举宫器。协助术者建立气腹,冲入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腹机的压力不超过15mmHg。气腹建立后,插入腹腔镜镜头,进行腹腔探查。在镜下置入直径分别为10mm和5mm的Trocar,建立工作通道。递给术者分离钳探腹腔和盆腔,识别解剖标志,提起子宫,暴露子宫韧带,用超声刀切断圆韧带,输卵管峡段和卵巢固有韧带,阔韧带。递术者电凝钩切开子宫膀胱反折,下推膀胱。分离子宫颈处,钳夹、切断、缝扎韧带及子宫血管,递电凝钩切断宫颈口,使子宫处于游离状态,将子宫从阴道送出,然后递0号吸收线缝合子宫颈部,彻底止血,冲洗。检查是否有出血。取出腹腔镜器械,排尽腹腔内的二氧化碳气体,缝合切口。 4体会 4.1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不仅使患者切口创伤大大减轻,而且也使手术本身的内在创伤有所降低。它使手术医生、洗手护士、巡回护士、麻醉师共同目睹同一监视器,手术细节一目了然,便于经验总结和教学等优点,但此项手术操作步骤多,使用仪器器械多、故护士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术前必须熟练操作各种器械,掌握手术步骤及程序,以便迅速准确地传递器械。同时也要熟悉各种管道的连接。才能尽量减少手术配合中的失误,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4.2 合理安置手术体位,避免患者因手术所需体位造成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而损伤。腹腔镜操作时要求取头低臀高15°~20°[3]、调节手术床后,头部应垫高20°~30°避免头部过度充血。术毕体位安置手术结束置患者平卧位时先将一腿缓慢放平,观察1min左右血压无影响,再把另一腿放平。避免因体位改变引起回心血量骤减而发生低血压。 4.3 仪器、器械的保养:仪器的开关必须遵守规则,不论是器械护士还是巡回护士都必须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性能和操作步骤、管道连接。因腹腔镜器械有着复杂的管道,细小的缝隙,很难清洗彻底[4]用过之后必须将关节打开认真清洗,保持器械开关的灵活。有管腔的器械,用高压水枪冲洗。流动水冲洗后,用酶洗液浸泡15分钟再用流动水刷洗干净,擦干备用。各种导线避免折直角弯、扭曲、受压,防止器械的损伤。 4.4术中应注意患者的血氧浓度:防止患者出现低氧血症,由于二氧化碳容易导致高碳酸血症,术中应加强对血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监测,以防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发生。 4.5调平手术台:在手术完毕冲洗创面之前,必须调平手术台,以防止液体流入上腹腔内影响患者的呼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