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教育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习题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选择题

1.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A.学生的学习兴趣 B.学习动机 C.教师的工作压力 D.教师的社会地位2.1877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A.赫尔巴特 B.赫尔巴特 C.桑代克 D.卡普切列夫

3.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是在()

A.1903年 B.1913年 C.1924年 D.1934年

4.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华生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

5. 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菽 D. 廖世承

6.20世纪20年代,教育心理学主要受到的影响。()A.实验教育学 B.教育社会学 C.心理测量学 D.程序教学7.有关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搭配恰当的一组是()

A.桑代克——联结说 B.格式塔——场论

C.勒温——完形说 D.奥苏伯尔——认知法现说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选择题

1.以下几项中不属于人格结构的是()

A.气质 B.性格 C.自我调控系统 D.图式2.皮亚杰是的心理学家。()

A.匈牙利 B.瑞士 C.瑞典 D.美国

3.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已经获得客体永久性。()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4.对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B.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

C.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D.已经可以很好地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区分开来5.前苏联心理学家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A.乌申斯基 B.赞科夫 C.维果斯基 D.柯尔伯格6.“最近发展区”是由提出来的。()

A.赞科夫 B.列昂捷夫 C.鲁利亚 D.维果斯基7.埃里克森是国学派的心理学家。()

A.美国、行为主义 B.法国、精神分析

C.美国、精神分析D.德国、行为主义

8.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

A.四个阶段 B.五个阶段 C.六个阶段 D.八个阶段9.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看,青春期个体面对的最大冲突是()A.角色统一与角色混乱 B.自主与羞怯

C.勤奋感与自卑感 D.友爱亲密与孤独

10.运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出道德发展阶段论的心理学家是()A.德国的赫尔巴特 B.美国的埃里克森

C.美国的柯尔伯格 D.德国的柯尔伯格

11.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儿童道德发展的“好孩子取向”阶段属于哪一个道德发展水平?()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好孩子水平

12.以下关于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种理论是根据美国社会的情况作出的划分;

B.该理论中的每个阶段是人的一生道德发展的必经阶段,且具有不可逆性;

C.柯尔伯格认为人的各个道德发展阶段持续的时间不一致;

D.柯尔伯格的理论反映出人的道德发展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

13.对于智力的性别差异,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男性的智力普遍比女性高

B.男性较之女性在视觉和辨别方位能力方面比较强

C.女性的抽象思维比男性更优秀一些

D.男性的嗅觉普遍比女性灵敏

14.教育应当根据人的气质差异因势利导,对此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胆汁质的人脾气暴躁,应当采取暗示性的教育,以防引起逆反心理

B.抑郁质的人比较敏感,教育者要引导其积极思想,防止其自卑心理

C.粘液质的人很固执,教育起不了什么作用,要顺其自然

D.多血质的人,灵活多变,易于教育,但要防止他重蹈覆辙

15.当人们对客观事物作出判断时,如果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这种人属于()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沉思型 D.辐合型16.把人的认知风格分为沉思型和冲动性的心理学家是()

A.威特金 B.斯金纳 C.卡根 D.弗洛伊德17.对于认知风格属于场依存型的学生,适合的教学方法是()A.为其提供无结构的材料,让他自己探索B.多鼓励学生自学

C.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总结出结构性的知识

D.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明确的指导和讲解

18.下面有关个体心理的性别差异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婴儿一出生就存在心理上的性别差异

B.在思维发展发面,男性的思维水平明显比女性的要高

C.从婴儿期到青春前期,女孩的言语发展一直优于男孩

D.女性的理解记忆和长时记忆优于男性

19.以下几位心理学家哪一个属于认知心理学派()

A.皮亚杰 B.埃里克森 C.弗洛伊德 D.华生20.以下著名的心理学成果,哪一个不是维果斯基提出来的()

A.认知地图 B.内化学说 C.最近发展区 D.高级心理机能

二、简答题

1.概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2.什么是高级心理机能?它是如何产生的?

3.什么是“最近发展区”?

4.简评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5.简述柯尔伯克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学习及其理论解释

一、选择题

1.以下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A.虫子飞进眼睛时,不停地眨眼B.鹦鹉学舌

C.小明经常上课走神D.喝完咖啡后精神好多了

2.加涅按照学习的结果把学习分为()

A.信号学习、概念学习、规则的学习、连锁学习、辨别学习

B.言语信息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

C.认知学习、情感学习、动作技能学习

D.有意义学习、接受学习、机械学习、发现学习

3.按照学习进行的方式,奥苏伯尔把学习的分为()

A.有意义学习、接受学习B.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发现学习D.发现学习、机械学习

4.小老鼠通过尝试和错误进行的“迷宫”问题解决属于()A.独立的发现学习 B.有指导的发现学习C.有意义学习D.接受学习5.以下几位哪一个是联结派的代表人物()

A.斯金纳 B.托尔曼 C.皮亚杰 D.布鲁纳

6.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旗帜的是()

A.巴甫洛夫 B.斯金纳 C.桑代克 D.华生

7.观察学习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A.桑代克 B.奥苏伯尔 C.可勒 D.班杜拉

8.以下哪一条学习规律不是巴甫洛夫提出的?( )

A.习得律 B.效果律 C.消退律 D.泛化律

9.原本乘坐巴士会晕车的人,后来乘船、乘火车等也有类似的反应,这是()

A.条件反射的消退 B.条件反射的泛化

C.条件反射的分化 D.条件反射的习得

10.当条件反射形成后,对引起条件反射泛化的类似刺激不予强化,使类似的不同的刺激被辨别出来,这是条件作用的()

A.强化 B.消退 C.分化 D.习得

11.以下哪一个不是桑代克总结的学习原则()

A.准备律 B.习得律 C.练习律 D.效果律

12.孩子哭闹要买玩具,母亲对其不予理睬,这是()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13.下大雨的时候,小王被雨淋到,他迅速跑回家,发现自己并没有淋得很

湿,以后,每当下雨小王都跑得很快。这是()

A.条件反射 B.逃避条件作用 C.回避条件作用 D.顿悟14.古时候对“戴罪立功”的犯人一般会“从轻发落”,这种“从轻发落”是()A.消退 B.惩罚 C.强化 D.分化

15.程序性教学实际上是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A.学习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B.观察学习

C.认知学习 D.认知同化

16.班杜拉总结的学习过程的四个环节是()

A.注意——再现——模仿——练习

B.注意——保持——再现——动机

C.观察——模仿——练习——巩固

D.观察——练习——保持——动机

17.班杜拉认为个体在进行观察学习时,影响其注意的因素不包含()A.观察者自身特点 B.榜样行为的特征

C.榜样自身的外部特征 D.个体与榜样的关系

18.小陈会抽烟,周围的同学都觉得很神奇,于是小李也学会抽烟,但是回到家,小李在爸爸面前从来不抽烟。可见,小李学习中的动机过程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强化19.以下心理学家不属于认知心理学派的是()

A.苛勒 B.魏特海默 C.布鲁纳 D.斯特菲20.以下心理学家及其理论匹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奥苏伯尔——认知发现说 B.苛勒——完形顿悟说

C.托尔曼——认知目的说 D.加涅——信息加工理论

21.苛勒在研究黑猩猩的学习时采用的实验是()

A.迷箱实验 B.迷津实验 C.叠箱实验 D.“三座山”实验

22.格式塔派提出的学习的公式是()

A.S—R B.S—O—R C.S—O—O—R D.S—S’23.“认知地图”的概念是由提出来的?()

A.皮亚杰 B.考夫卡 C.班杜拉 D.托尔曼

24.布鲁纳是学习观的代表人物。()

A.结构主义 B.建构主义 C.行为主义 D.要素主义

25.布鲁纳认为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

A.建构法 B.发现法 C.顿悟法 D.接受法

26.加涅信息加工系统中的第二级是()

A.感受器 B.感觉登记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27.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是个左右的信息组块()

A.7 B.14 C.20 D.5

28.要使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必须经过()。

A.编码 B.检索 C.复述 D.提取

29.加涅认为学习的最初阶段是()

A.习得阶段 B.领会阶段 C.保持阶段 D.动机阶段

30.在学生学习的概括阶段,老师所应该做的是()

A.指导学生对信息进行编码

B.帮助学生练习在多种情境下运用信息,使信息得以迁移

C.为学生提供线索和启发,帮助其回忆信息的内容

D.对学生的学习提供评价

31.建构主义的理论流派中,在皮亚杰的思想之上发展起来的是()A.社会建构主义 B.激进建构主义

C.信息加工建构主义 D.社会文化建构主义

32.社会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A.斯特菲 B.冯.格拉塞斯菲尔德 C.鲍尔斯菲尔德 D.维果斯基

33.建构主义学习观中,教师的角色是()

A.学生的指导者 B.学习的设计者 C.学生的合作者 D.教学的决策者

34.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特点是()

A.主观性 B.客观性 C.普遍适用性 D.永恒性35.有关建构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区别,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认知主义者把教师看成学生学习的设计者,而建构主义者把教师看成学生的帮助者;

B.认知主义者强调知识的主观性,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客观恒久性

C.对于知识的运用,认知主义者强调其应用的普遍性,建构主义强调其情景性

D.对于学习,认知主义强调学生的个体经验,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本身的权威二、辨析题

1.负强化就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

2.在有意义学习中,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起着关键作用。3.接受学习不可能是有意义学习。

三、简答题

1.简述桑代克的学习理论。

2.简述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3.简述格式塔学派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四、分析论述题

1.有人说:“现在是建构主义学习的时代了,结构主义学习理论落后了”,请评书这种观点。

2.论述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学习动机

一、选择题

1.某学生自幼就有出国留学的愿望,为此他特别认真地学习外语,他的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A.内部动机 B.一般动机C.远景的间接性动机D.近景的知接性动机2.以下哪种学习动机属于内部动机()

A.“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B.“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C.读书是一种乐趣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3.以下对学习动机的作用,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动机的作用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开始、进行和完成的全过程;

B.学习动机只对学习活动的发起起作用

C.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就是学习者遇到的问题情境

D.学习动机越高学习的结果越好

4.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A.格式塔派 B.联结派 C.认知派 D.建构派

5.罗杰斯提出的学习动机理论是()

A.需要层次论B.强化理论C.自我效能感理论D.自由学习理论

6.需要层次论是心理学在动机领域的体现,其代表人物是。()A.人本主义马斯洛B.行为主义班杜拉

C.认知主义苛勒D.人本主义韦纳

7.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与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的区别在于()A.前者强调的是新旧知识要有联系,后者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兴趣

B.前者强调知识与个人经验、兴趣的关系,后者强调新旧知识存在联系

C.前者强调新旧知识的联系,后者不关注这种联系

D.前者强调个人兴趣,后者强调学习者主动学习

8.以下几种学习动机,哪一种是罗杰斯认为对学习者的学习最有影响力的一个?()

A.“我能行”B.“学好了就有奖励” C.“我喜欢”D.“我不得不学好”9.以下几种学习动机理论哪一个不属于认知理论的?()

A.自由学习理论B.自我效能感C.成败归因理论 D.自我价值理论10.把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分为“高成就动机”和“避免失败”的理论是()A.自我价值理论B.期望——价值理论C.成败归因理论D.自我效能感理论11.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

A.韦特海默 B.罗特 C.韦纳 D.海德

12.韦纳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把成就行为的归因划分为稳定和不稳定的因素。()A.“控制点”B.“稳定性”C.运气 D.任务难度

13.韦纳认为,学习动机中“稳定的内部因素”是指()

A.努力 B.能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14.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如果学生把成功归因为自己的能力,学生会感到()A.惊喜和感激B.满意和自豪C.内疚和无助D.学习没有积极性15.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A.桑代克B.维果斯基C.班杜拉D.阿尔金森

1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应当以外部动机为主,内部动机为辅

B.应当尽多地给成绩好的学生奖励,作为强化

C.老师应根据学生学习动机的差别,鼓励学生的学习

D.激励学生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开展竞赛

17.利用竞争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A.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上进心 B.容易导致学生心理紧张和焦虑

C.不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 D.不利于激发学生个人的努力

18.有关学生动机的培养,说法正确的是()

A.为学生选择的榜样越优秀越好

B.给学生的建议不应太具体,越抽象越好

C.可以帮助学生把对某一学科的兴趣迁移到另一学科上

D.告诉学生失败都是由于外部因素导致的

19.自我价值理论认为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是()

A.自我价值感B.需要的满足C.自己的兴趣D.适当的归因

20.需要层次论中的成长性需要是指()

A.自我实现的需要B.归属与爱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二、简答题

1.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及其对学习动机的解释。

3.什么是期望——价值论?

4.归因理论是如何解释人的归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的?

5.简述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意义。

6.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五章知识的建构

一、选择题

1.把知识分为:具体的知识、方式方法的知识和普遍原理的知识。()A.加涅 B.阿尔金森 C.布鲁姆 D.布鲁纳

2.根据知识的不同反映深度,可以分为()

A.感性知识、理性知识B.具体知识、抽象知识

C.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D.方式方法知识、普遍原理知识

3.以下那一个属于程序性知识?()

A.关于袋鼠的定义 B.某明星的个人档案

C.名人的自传 D.产品的使用说明书

4.根据布鲁姆的分类,下面属于“普遍原理知识”的是()A.日期 B.中学生守则 C.牛顿第一定律 D.家庭地址

5.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旧知识由于新知识的加入发生一定的调整和改组,这叫做()

A.知识的顺应B.知识的改组C.知识的同化D.知识的变革

6.知识的同化反映的是新旧知识的()

A.对立性 B.改造性C.累积性D.矛盾性

7.同化和顺应的关系是()

A.对立统一B.相互独立 C.二者没有区别D.截然对立

8.掌握知识的三个阶段是()

A.应用——练习——巩固B.学习——分析——应用

C.领会——巩固——应用D.习得——巩固——运用

9.以下几项属于概念转变的是()

A.对某种知识的举一反三

B.原来认为“天圆地方”,经学习知道“地球是圆的”

C.从知道“苹果是水果”到知道“苹果是富含维生素的水果”

D.“鲸长得很像鱼”到“鲸是一种哺乳动物”

10.“那个人长什么样我不记得了,但是在见面时我能认得出来”,这种能力属于()A.回忆 B.再认 C.想象 D.联想

11.程序性知识的运用是指()

A.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B.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C.解决“怎么样”的问题 D.以上都对

12.以下现象,不属于学习的迁移的是()

A.由于经常打篮球,小陈的跳高能力很不错

B.学会骑自行车后,学会骑摩托机车的速度特别快

C.由于画画得很好,小张在美术社表现很出色

D.由于从小喜欢剪草,小王长大成了一名出色的理发师

13.卓别林每天从事拧螺丝的工作,时间久了后,他学习别的操作都很不麻利,这种现象是因的作用导致的?()

A.横向迁移 B.纵向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14.把正迁移分为横向迁移和竖向迁移的是()

A.加涅 B.麦克利兰 C.布卢姆 D.维纳

15.以下有关迁移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迁移就是因为一种学习而是另一种学习更顺利

B.必须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习发生时,才能产生迁移

C.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产生影响,称为逆向迁移

D.个体所学的经验影响着相同情景的任务操作,这属于近迁移

二、简答题

1.分析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异同。

2.简要介绍概念转变的过程。

3.根据概念转变的特点,你对概念教学的策略有什么见解?

4.简要介绍迁移的几种类型。

第六章技能的形成

一、选择题

1.以下几项属于技能的是()

A.婴儿喝母乳B.刷牙C.随意地眨眼睛 D.化妆的指导书

2.下面哪一个不是技能()

A.走路 B.骑自行车 C.做梦 D.订计划

3.对于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区别,表述不正确的是()

A.操作技能的对象是具体的物质实体,心智技能的对象是观念性的;

B.操作技能的执行过程是外显的,心智技能的执行是内潜性的

C.操作技能的动作可以合并,心智技能的动作则不能合并

D.操作技能的对动作不能合并,必须切实执行,心智技能的动作可以合并4.在心智活动的研究上,最早提倡心理模拟法的是()

A.兰达 B.赫钦斯 C.加里培林 D.库恩

5.心智技能的培养,第一步是()

A.原型操作 B.原型定向 C.原型内化 D.原型反思

6.最初的心智技能形成研究者将心智技能形成过程分为5个阶段,这个人是()A.冯忠良 B.潘菽 C.加里培林 D.兰达

7.在研究前人成果及结合实践基础上提出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说的是()

A.潘菽 B.加里培林 C.瑟斯顿 D.冯忠良

8.按照操作的控制机制不同可以把操作技能分为()

A.连续性操作技能和断续性操作技能B.闭合操作技能和开放型操作技能

C.徒手操作技能和器械操作技能D.细微型操作技能和粗放型操作技能9.以下属于开放型操作技能的是()

A.足球 B.舞蹈 C.体操 D.气功

10.下面属于断续性操作技能的是()

A.游泳 B.滑雪 C.开车 D.射箭

11.下面哪一个是徒手型操作技能()

A.芭蕾舞 B.骑自行车 C.击剑 D.溜冰

12.冯忠良把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A.定向——练习——巩固——确定B.调整——定向——确定——应用C.定向——模仿——整合——熟练D.模仿——调整——熟练——应用13.学习广播体操时,把连续动作分成小节拍跟着老师一步步做,这是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A.整合 B.定向 C.模仿 D.熟练14.对操作技能训练的要求,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B.尽可能多的练习

C.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D.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15.对操作技能的熟练阶段的特点,表述不对的一项是()A.完善化 B.自动化 C.系统化 D.概括化

二、简答题

1.简述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

2.操作技能的形成包含那几个阶段?

第七章学习策略及其教学策略

一、选择题

1.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认知策略()

A.学生看书的时候碰到不会的单词就查字典

B.为了记住要点,看书时划出关键词

C.学完功课时自己进行测验

D.为了提高效率,选择在图书馆这样安静的地方学习

2.以下哪一个是元认知策略的例子()

A.学生考试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C.学生能利用复述策略进行记忆

D.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立即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

3.以下哪一个不是资源管理策略()

A.习惯在固定的一个地方上自习

B.相信自己努力就可以学好

C.碰到不懂的问题向老师请教

D.常常思考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

4.司机开车的时候手握方向盘,脚踩油门,眼睛看观后镜,这是注意的()A.转移 B.集中 C.分配 D.稳定

5.一般说来,注意的是一种技能。()

A.转移 B.集中 C.分配 D.稳定

6.记忆圆周率“3.14159……”时采用口诀“山颠一寺一壶酒……”,这种加工策略是()

A.位置记忆法 B.首字联词法 C.限定词法D.关键词法

7.昨天,我们学习了一个英文单词interest,今天又学习其形容词形式interesting,由于有了昨天的基础,今天学习特别快。这属于()

A.前摄促进 B.倒摄促进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8.学习的“倒摄抑制”是指()

A.先学的东西由于受到后学东西的干扰被遗忘了

B.原来的观念太根深蒂固,影响了新知识的接收

C.学习某件事有助于以后学习类似的东西

D.后来的知识是原先学的知识更加巩固

9.当朋友给我念一串电话号码时,我只记住最后几位数字,这种现象叫做()A.首位效应B.近位效应C.登门槛效应 D.门面效应

10.下面哪一种复述策略是“过度学习”()

A.把大的知识块分成小单元学习B.刚刚听完的课,马上复习一遍

C.每次从头到尾看完一遍书就盖上回忆一下D.考前临时抱佛脚

11.看完文章时,以金字塔的形式把要点呈现出来,这种编码策略叫做()A.作关系图 B.列提纲 C.运用理论模式 D.画地图

12.以下的分类哪一个不属于元认知策略()

A.计划策略 B.复述策略 C.监控策略 D.调节策略13.看阅读题的时候,带着问题去看文章这种元认知策略是()A.调节策略 B.注意策略 C.计划策略 D.监控策略14.关于任务难度与努力程度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任务越简单,越能激励自己努力

B.任务越难,越能激励自己

C.中等难度的任务比太难或太易的任务更容易激励自己

D.任务难度与努力程度没有关系

15.以下哪种不属于学业求助策略()

A.经常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B.向成绩优秀的学生请教

C.上网查资料D.把自己的成功经验传给学弟学妹

二、简答题

1.什么是元认知?元认知的作用有哪些?

2.学生常常需要鼓励自己不断努力,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第八章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一、选择题

1.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传统的智力理论?()

A.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 B.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C.瑟斯顿的群因素轮 D.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2.用“1”代表语文,当完成语文推理时,用G+S1来表示这个过程的智力使用状况,这是哪一个智力理论的观点()

A.群因素论B.流体、晶体智力理论C.智力三维结构模式D.二因素论3.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中的三个维度是()

A.流体、晶体、固体B.操作、内容、产物

C.普遍、一般、特殊D.记忆、思维、评价

4.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的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A.瑟斯顿 B.吉尔福特 C.加德纳 D.卡特尔

5.下面哪一种是晶体智力()

A.记性超强 B.反应敏捷 C.博学多才 D.思维敏锐6.关于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发展趋势,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年龄增长,流体智力越来越高B.随着年龄增长,晶体智力越来越高C.年纪越轻,流体智力越低D.流体智力、晶体智力都与年龄无必然关系7.“老谋深算”指的是()

A.晶体智力 B.流体智力 C.普遍智力 D.特殊智力8.当今流行的IQ测验是影响的结果。()

A.多元智力理论 B.成功智力理论 C.传统智力理论 D.三元智力理论9.多元智力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A.斯特伯格 B.加涅 C.吉尔福特 D.加德纳

10.多元智力理论中不包括的是以下哪种智力?()

A.语言 B.匹配 C.人际关系 D.音乐

11.成功智力理论是由提出的?()

A.斯皮尔伯格 B.斯滕伯格 C.加德纳 D.麦克利兰12.下面哪一个是“问题解决”?()

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

C.用一个词来造句 D.荡秋千

13.如果问题的解决只有一种固定的程序,看你能不能找到,这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属于()A.爬山法 B.类比法 C.启发式 D.算法式14.关于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率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动机水平越高,问题解决效率也越好B.动机水平越高,问题解决效率越差

C.动机水平适中,问题解决效率最好D.动机水平与问题解决效率无必然关系

15.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

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

16.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A.思维定势 B.原型启发 C.功能固着 D.酝酿效应17.从蒲公英的轻轻飘飞受到启发发明出降落伞,这是()

A.原型启发 B.酝酿效应 C.近因效应 D.宽大效应18.以下属于酝酿效应的例子的是()

A.看到鸟飞,发明了风筝

B.想了好久的都想不出办法干脆不想了,结果过一会突然有了解答

C.看到别人的办法不错也跟着用D.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19.下面几种事物不属于创造性作品的是()

A.《共产党宣言》B.《四书集注》

C.《哈里波特》中文译文D.《金刚经》原文手抄稿

20.创造性的基本结构中不包括()

A.创造性人格B.创造性思维C.创造性意识D.创造性勇气

21. 在创造性的培养上有一种“头脑风暴法”,以下不属于这种方法的是()

A.百家争鸣 B.自由辩论 C.抢答 D.“胡说八道”

22.把某一学科的方法、理论运用到另一学科,这种培养创造性的方法叫做()

A.类比模拟法 B.设问探究法 C.移植法 D.列举法

二、简答题

1.简单评价多元智力理论及其意义。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3.如何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

4.简单介绍什么是创造性?创造性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第九章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一、选择题

1.社会规范学习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

A.遵从——抗拒——妥协B.遵从——认同——内化

C.抗拒——认同——遵从D.认同——遵从——内化

2.把道德认知分为“他律”和“自律”两个阶段的是()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弗洛伊德3.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是从岁开始的,因为他认为这之前儿童没有道德。()A.1 B.2 C.3 D.5

4.以下哪一个不属于儿童品德不良的客观原因()

A.家教不严,家长自身作风不良

B.教师对学生品德影响有所疏忽

C.学生接触的社会环境太过复杂

D.学生自身意志薄弱

5.品德不良的纠正一般经历哪些阶段?()

A.执拗——醒悟——改变B.醒悟——再犯——顿悟

C.醒悟——转变——自新D.转变——自新——醒悟

二、简答题

1.简述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

2.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

教育心理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选择题

1.D

2.D

3.A

4.B

5.D

6.C

7.A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答:(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随着19世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政治经济的发展,普及教育的改革相继在世界范围内展开。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运动”、“教育要依靠心理学”。德国心理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进行了心理与教育相结合的尝试。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它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在这一阶段,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30到40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50年代,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

在美国,学习理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2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在动物和人的学习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杜威则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这”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影响。

在前苏联,维果斯基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前苏联教育心学家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学科心理学获得了大量的成果。

在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一些学者进行了一定的科学研究,但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观点,大都模仿西方,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三)成熟与完善阶段:60年代到现在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等人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围绕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条件和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80年代以后,多媒体计算机问世,使计算机辅助教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则注重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研究,它推动了前苏联的学制与课程改革。以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的学习理论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列昂节夫和加里培林等提出了学习活动理论。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在60年代受十年动乱的冲击,研究曾一度中断。70年代末,我国教育心理学重新繁荣。教育心理学家们自编了多本教材,同时,许多专家、学者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其中有些研究的规模、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至此,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成为心理科学中一个较大的分支,研究成果无数,对实践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选择题1.D 2.B 3.A 4.D 5.C 6.D 7.C 8.D 9.A 10.C11.B 12.B (解析:这些阶段并不是每个人的道德展的必经阶段,有的人只停在某个阶段永远达不到最高阶段)13.B 14.C

15.B 16.C 17.D 18.C 19.A 20.A

二、简答题

1.概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的质的不同阶段,据此,他把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从出生到

2岁这一时期,儿童的认知能力也是逐渐发展的,一般从对事物的被动反应发展到主动的探究;其认识事物的顺序是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到探究外界事物;而且儿童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本阶段儿童还不能用语言和抽象符号为事物命名。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运算是指内部化的智力或操作。这一阶段儿童已经具有了符号功能,表象日益丰富,其认知活动已经不只局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开始能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图像,还不是内化的动作格式;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把自己与外部世界区分开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即所谓的泛灵论;而且认为其他的所有人跟自己都有相同的感受,表现为不为他人着想,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和刻板性等特点,儿童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不知道物体事物不论其形态如何变化,其物质量是恒定不变的。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思维可以逆转,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的守恒,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儿童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

2.什么是高级心理机能?它是如何产生的?

答:高级心理机能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来的,他在他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中说明了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历史发生问题:

维果斯基区分了人的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这是个体早期以直接的方式与外界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特征,如基本的知觉加工和自动化过程;另一种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如记忆的精细加工。正是高级心理机能,使得人类心理在本质上区别于动物。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这两种机能是融合在一起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实质是以心理工具为中介,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

根据恩格斯关于劳动在人类适应自然和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具改造自然的作用的思想,维果斯基详细地论述了他对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和中介结构的看法。工具的使用导

致了人类新的适应方式,不再像动物一样是以身体的直接方式来适应自然。在人的工具生产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就使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是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因而就产生于有别于地级心理机能的高级心理。

从这个意义上说,维果斯基认为,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或者说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交互作用。

3.什么是“最近发展区”?

答:“最近发展区”是维果斯基在说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时提出来的,他认为“儿童的教学可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所谓“最近发展区”的思想,就是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为此,在确定儿童发展水平及其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从这个意义上,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创造着”学生的发展。他主张教学应当走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教学可以带动发展。

根据“最近发展区”的思想,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它一方面可以决定着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如果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上都不仅考虑到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而且能根据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给儿童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这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

4.简评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答:埃里克森把发展看作是一个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根据每个阶段不同的危机和冲突,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8个阶段:

(1)信任对怀疑(0-1.5岁)。这一阶段尤其是生命的头几个月,婴儿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是否可靠。本阶段的基本冲突是信任对怀疑。如果婴儿得到较好的抚养并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将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将产生怀疑和不安。这一阶段相当于皮亚杰所说的感知运动阶段的早期,他们刚刚开始意识到他们与周围世界是独立的,并开始意识到物体的守恒性。

(2)自主对羞怯(1.5-3岁)。这一阶段中的儿童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与倾向,他们能凭自己的力量做越来越多的事情,渴望自主,也开始认识到自我照料(像吃饭、穿衣、大小便)的责任感。

针对这些特点,成人应该给予儿童适当的关怀和保护,以帮助他们自信心的形成。如成年人未能对儿童试图掌握基本的动作技能和认知技能的尝试给予鼓励,则幼儿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本阶段体会到过多的怀疑和羞怯的个体,可能会导致其一生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

(3)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超出家庭的圈子,他们想象自己正在扮演成年人的角色,并因能从事成年人的角色和胜任这些活动而体验一种愉快的情绪。而由于儿童能力的局限,他们出于自我动机的活动常常会被成年人禁止,可能会降低从事活动的热情。因此,本阶段的危机就在于儿童既要保持对活动的热情,又要控制那些会造成危害或可能会被禁止的活动。

(4)勤奋感对自卑感(6、7岁-12岁)。本阶段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面临来自家庭、学校以及同伴的各种要求和挑战,产生勤奋感。而且随着社交范围的扩大,儿童在不同社交范围活动的经验,以及完成任务和从事集体活动的成功经验,助长了儿童的胜任感。其中的困难和挫折则导致了自卑感。显然,成年人鼓励儿童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的勤奋是必要的。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危机未解决好,往往是其以后学业颓废的重要原因,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评价,对儿童的自我概念具有重要的影响。

(5)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这一阶段大体相当于少年期和青春初期。此时个体开始体会到自我概念问题的困扰,也即开始考虑“我是谁”这一问题,体验着角色同一与角色混乱的冲突。前几个阶段形成的信任感、自主感、主动创造性和勤奋感都有助于个体更自信地面对各种选择,从而使个体成功地获得角色同一性。

(6)友爱亲密对孤独(18-30岁)。这一时期相当于青年晚期。此时,个体如能在人际交往中建立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可形成一种亲密感。这种意义上的亲密感是指,个体愿与他人进行深层次的交往,并保持一种长期的友好关系,学会与他人分享而不计较回报。如果害怕被他人占有和不愿与人分享便会陷入孤独中。

(7)繁殖对停滞(30-60岁)。本时期包括中年期和壮年期。这里指的是广义上的繁殖,不仅包括人的繁衍后代,而且包括人的生产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基本能力或特征。本阶段个体面临抚养下一代的任务,并把下一代看作自己能力的延伸。发展顺利的个体表现为家庭美满,富有创造力。反之则陷入自我专注,只关心自己的需要与舒适,对他人及后代感情冷漠以至于颓废消极。

(8)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60岁以后)。本阶段相当于老年期。这一阶段,个体的发展受前几阶段发展的影响极大。如果个体在前几个阶段发展顺利,则在这一时期巩固自己的自我感觉并完全接受自我,接受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意味着个体获得了自我完满感;相反,没有获得完满感的个体将陷入绝望,并因而害怕死亡。

埃里克森把发展看作是一个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的发展中,个体均面临一个发展危机,个体解决每一个危机的方式对个体的自我概念以及社会观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有人称他的理论为发展危机论。这种理论有许多值得肯定的方面,例如对人的心理的研究:既注重社会因素也注重文化因素;不是只在意识心理发展的某一方面,考察各方面的关系;不是只研究某一年龄段,而是涉及人的一生。但是,由于受弗洛伊德的影响,其理论有过分强调本能相对忽视人的意识、理智等高级心理过程在发展中的作用的倾向;其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每一阶段中主要矛盾的确定是否合理,是否适合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发展实际,都是引起争论的焦点,这些均需进一步的研究。

5.简述柯尔伯克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主要内容。

答:根据对“道德两难”问题的回答,柯尔伯格把人的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又各包括两个阶段。于是,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品德发展理论:

1.前习俗水平(0-9岁)

这个水平的主要特征是,儿童的道德观念是纯外在的,儿童是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的。这一水平包括着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惩罚和服从取向

这阶段的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处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他们没有真正的准则概念。

第二阶段: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工具性取向

这阶段的儿童为了获得奖赏或满足个人需要而遵从准则,偶尔也包括满足他人需要的行动,他们认为如果行为者最终得益,那么为别人效劳就是对的。人际关系被看作是交易场中

的低级相互对等的关系。儿童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东西。他们能部分地根据行为者的意向来判断过错行为的严重程度。

2.习俗水平(9-15岁)

这一水平的儿童为了得到赞赏和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父母、同伴、社会集体所确立的准则,或称因循水平。他们都能顺从现有的社会秩序,而且有维持这种秩序的内在欲望;规则已被内化,自己感到是正确的。因此,行为价值是根据遵守那些维护社会秩序的规则所达到的程度。

第三阶段:好孩子取向

这一阶段的儿童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和惯常的角色行为,避免非议以赢得赞赏,重视顺从和做好孩子。儿童心目中的道德行为就是取决于人的,有助于人的或为别人所赞赏的行为。他们希望保持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和谐的关系,已能根据行为的动机和感情来评价行为。

第四阶段: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

这个阶段的儿童注意的中心是维护社会秩序,认为每个人应当承担社会的义务和职责。判断某一行为的好坏,要看他是否符合维护社会秩序的准则。

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

这一水平又称“原则水平”,它的特点是道德行为由共同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普遍的道德准则支配,道德标准已被内化为他们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了。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

这一阶段的道德推理具有灵活性。他们认为法律是为了使人们能和睦相处,如果法律不符合人们的需要,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和民主的程序加以改变,认为反映大多数人意愿或最大社会福利的行为就是道德行为。

第六阶段:良心或原则取向

他们认为应运用适合各种情况的道德准则和普遍的公正原则作为道德判断的根据。背离了一个人自选的道德标准或原则就会产生内疚或自我谴责感。

柯尔伯格的这种研究是根据美国的社会情况作出的划分。它向我们勾划出了道德发展是一种连续变化过程。柯尔伯格认为,这些发展顺序是一定的,不可颠倒的,各个阶段的时间长短是不相等的。同时,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有些人可能只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或者习俗水平上,而永远达不到超习俗水平的阶段。

该意义在于发现了人类道德发展的两大规律:由他律到自律和循序渐进,并且提出道德教育必须配合儿童心理的发展。理论不足之处在于强调的是道德认知,而不是道德行为,因而不能作为学校实施道德教育的根据。

第三章学习及其理论解释

一、选择题

1.B(解析:注意学习的几个特点:由经验引起;发生了行为上的变化;变化是由反复的练习导致的;动物也存在学习)

2.B\

3.C\

4.A\

5.A \

6.D\

7.D\

8.B\

9.B\10.C\11.B\12.C (解析:孩子的行为是不好的,母亲的反应是为了抑制这种行为,所以属于惩罚;其余三项的结果都是鼓励某种行为的发生;其中消退与负强化实质一样,都是把原来的厌恶刺激解除,以鼓励主体的积极行为)13.B (解析:逃避条件作用与挥笔条件作用的关键区别在于:是否厌恶刺激已经发生,已经遭到其攻击,题中的小王已经被雨淋到,属于逃避条件作用。)14.A 15.A 16.B 17.D 18.C (解析:班杜拉把动机过程分为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首先小李的行为是内心判断肯定属于内部强化,替代强化是榜样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直接体验到的后果,以同样方式影响自己,而小李的爸爸与周围同学对抽烟的反应肯定不一样,因而,也不是替代强化。)

19.D20.A21.C\22.B\23.D\24.A\25.B\26.C\27.A\28.C\29.D\30.B\31.B\32.C33.C\34.A35.C

二、辨析题

1.负强化就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

答: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混淆了负强化和惩罚的概念。

首先,要弄清惩罚的概念: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叫做“惩罚”。

其次,看看负强化的定义:斯金纳认为,强化有两类,一类是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就是正强化(积极强化)。比如,当学生表现不错,受到学校或教师的表扬和鼓励,这里的“表扬”和“鼓励”就是一种积极强化。另一类是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消失或减少时,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便是消极强化,也称负强化。比如,当学生表现不好,受到学校或教师的处罚,一旦处罚解除,这时对学生也会产生一种刺激,这种刺激就是消极强化。

可见,惩罚与负强化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比如,某人因为犯罪被判处终身监禁,这里的“判刑”就是一种惩罚,目的是抑制或阻止此人不好的行为表现。假如,经过改造,犯人的不好行为得到了抑制或消除,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那么法律可能会对他进行减刑,或者“解除处罚”。这里的“解除处罚”就是对犯人受到惩罚之后的行为表现表示肯定或赞扬。这就是一种强化——负强化。

因此,题中说法不正确,应该说: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惩罚鼓励积极行为的过程。

2.在有意义学习中,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起着关键作用。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要进行有意义学习,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应当有相应的旧观念。

首先,我们看什么是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否则,就只是机械学习。

一种学习是机械的,还是有意义的,主要取决于学习材料的性质和学习是如何进行的,也就是说,有意义学习的产生即受客观条件(学习材料的性质)的影响,也受主观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从客观条件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能够与学生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联系。也就是说,一来,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是学生可以从心理上理解;二来,材料应该是在学生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学生可以通过理解去获得知识所具有的意义。一般来说,学生所学的材料(主要为教科书)都是对人类认识成果的一种概括的、精炼的反映,同时在编撰时考虑到了不同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因此,也都是具有逻辑意义的。

从主观条件看,主要包括三点:

首先,学习者要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或倾向性,也就是说,面对有逻辑意义的材料学习者必须想着要进行有意义学习,简单地说,学生必须想要通过理解、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去获得这些知识,而不是只想死记硬背。这一点对于教师来说实际是非常重要的,引导学生理解而不只是让学生记忆,不论对掌握当前的知识,还是对学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其次,学生认知结构中要有和新知识有关的、相应的适当观念,这是理解新知识、使新、旧知识产生相互作用或同化作用的重要基础。对于一个具有逻辑意义的新知识,如果学生认知结构中没有相应的旧知识或适当观念,要想掌握这种新知识实际也是不可能的;

第三、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的进发生相互作用,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这种相互作用越是充分,越有利于掌握新知识,使新知识获得实际的意义,也就是使其具有个人的心理意义,把外在的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

可见,要做到有意义学习归根结底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学生认知结构中有相应的旧观念;二是学生要发挥主动性去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系。

3.接受学习不可能是有意义学习。

答: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接受学习可以是有意义学习。

(1)所谓有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否则,就只是机械学习。

实质性联系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非字面的,是建立在具有逻辑关系基础上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联系;非人为的联系指这种联系不是任意的、或人为强加的,是新知识和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的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一种学习是机械的,还是有意义的,主要取决于学习材料的性质和学习是如何进行的,也就是说,有意义学习的产生即受客观条件(学习材料的性质)的影响,也受主观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从客观条件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能够与学生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联系。从主观条件看,主要包括三点,首先,学习者要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或倾向性;其次,学生认知结构中要有和新知识有关的、相应的适当观念,这是理解新知识、使新、旧知识产生相互作用或同化作用的重要基础;第三、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的进发生相互作用。

也就是说,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2)接受学习是教师通过直接呈现或传授知识及其意义,学生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获得新知识。与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观点相反,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表现为接受学习,是通过教师的传授来接受事物意义的过程,它也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学习。

因此,接受学习只是从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程度,教师的作用来界定的,而有意义学习是从新旧知识是否有联系方面来界定的,二者并不冲突,接受学习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学习。

三、简答题

1.简述桑代克的学习理论。

答:桑代克是联结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学习理论被称为“联结—试误说”。

桑代克最初研究学习问题是从各种动物实验开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饿猫打开迷箱的实验。箱子内的饿猫因碰巧的正确反应的逐渐巩固,最终形成了稳定的刺激—反应联结,学会打开迷箱。因此,桑代克认为,学习即联结,学习即试误。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他认为,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学习的过程是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学习遵循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1)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习者有准备而又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以活动也感到烦恼。

(2)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也就是S-R联结受到练习和使用的越多,就变得越来越强,反之,变得越弱。在他后来的著作中,他修改了这一规律,因为,他发现没有奖励的练习是无效的,联结只有通过有奖励的练习才能增强。

(3)效果律:桑代克的效果律表明,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可见一个人当前行为的后果对决定他未来的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个观点是他超越巴甫洛夫的地方)。据此,桑代克得出: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奖励就是感到愉快的或可能进行强化的物品、刺激或后果,在桑代克后来的著作中,他取消效果律中消极的或令人烦恼的部分。因为他发现惩罚并不一定削弱联结,其效果并非与奖励相对。

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指导了大量的教育实践。效果律指导人们用一些具体奖励如小红花、口头表扬等对所有学生进行大量的重复,练习和操练。他对教师的总的劝告是“集中并练习那些应结合的联结,并且奖励所想要的联结。”桑代克举了数学中的一个刺激—反应的联结。不停地重复乘法表,并且老是提供奖励,形成了刺激(7×7=?)和反应(49)的联结。这就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

2.简述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答:按照条件作用理论,学习是在个体行为表现的基础上,经由奖励或惩罚等外在控制而产生的,即学习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的。而班杜拉认为,这种观点对动物来说也许成立,但对人而言则未必成立。因为人的许多知识、技能、社会规范等的学习都来自间接经验。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地产生学习,班杜拉称这种学习为观察学习。 1.班杜拉的观察学理论是基于下面的实验提出的:

在早期的一项研究中,班杜拉及其合作者首先让儿童观察成人榜样对一个充气娃娃拳打脚踢,然后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让其自由活动,并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结果发现,儿童在实验室里对充气娃娃也会拳打脚踢。这说明,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影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

在后来的一项实验中,他们对早期的实验作了进一步的延伸,把儿童分为三组,首先让儿童看到电影中的成年男子的攻击性行为。在影片结束后,第一组儿童看到成人被表扬,第二组看到成人被批评,第三组既不表扬也不批评。然后,再把儿童带到实验室,里面有成人攻击过的对象。结果发吸纳,榜样受奖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最多,受罚组最少,控制组句中。这说明,榜样攻击性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是儿童是否自发模仿这种行为的决定因素。

但这是不是表示受奖组儿童就习得了攻击性行为,受罚组的儿童就没有呢?为此实验人员又以糖果为奖励,让儿童尽量回忆刚才成人是怎么做的,并表现出来。结果发现,三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几乎一致。这说明,榜样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只影响到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表现,而对攻击性行为的学习几乎没有影响。只不过,儿童看到榜样受罚把习得的行为隐藏起来,不敢表现出来。

2.据此,班杜拉总结出学习的基本过程和条件

班杜拉认为,人类大多数的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习得的,这个学习过程受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的影响。

(1)注意过程:调节者观察者对示范活动的探索与知觉

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首要阶段,决定着大量的榜样中选择什么作为观察对象,影响注意的因素有:①榜样行为的特性;②榜样的特征;③观察者的特点。

(2)保持过程:使得学习者把瞬间的经验转变为符号概念,形成内部表征,这一过程有赖于表象系统、语言系统,有时还有动作演练。

(3)动作再现过程:以内部表征为指导,作出反应

观察学习的第三个过程是把符号性的表征转化为适当的行为。一个人即使充分意识到了榜样

行为,并记忆在头脑中,没有适当的动作能力,个体仍不能再现这种行为。所以是否具备榜样行为所需的自己能也是一个条件。

(4)动机过程:决定所习得的行为中哪一种将被表现出来。

班杜拉把习得与行为表现相区分,认为行为表现是由动机变量控制的。动机过程包括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如果按照榜样行为行动会导致有价值的结果,而不会导致无奖励或惩罚的后果,人们倾向于展现这一行为。这是一种外部强化。

其次,观察到榜样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直接体验到的后果,是以同样的方式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的,即学习者的行为表现是受替代强化影响的。

自我强化是指人们能够自发地预测自己行为的结果,并依靠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这就是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该理论在实际德育工作中有很多启发意义,例如:教师应该注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借鉴的榜样,引导学生学习和保持榜样行为,并为学生创造再现榜样行为的机会,对良好的行为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错误的行为则给予批评和教育,适时强化。

3.简述格式塔学派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认知学习理论包括格式塔心理学的早期研究和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格式塔心理学是产生于德国的一种心理学流派,被誉为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先驱,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诞生于1912年,苛勒、考夫卡、魏特海墨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完形—顿悟说是由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的一种学习的理论。苛勒在德国对黑猩猩学习和解决问题进行研究后提出的。

(1)苛勒的实验

在苛勒的实验中,著名的有“叠箱实验”、“接竹竿实验”。在接竹竿实验中,苛勒将黑猩猩关在一个笼子里面,笼子里有两根能够接起来的竹竿,在笼子外面放有香蕉。黑猩猩要想得到香蕉,就必须把这两根竹竿接起来。黑猩猩被关在笼子里面之后,它先用手去够香蕉,用一根竹竿够香蕉,经过这样的尝试之后,黑猩猩不能得到香蕉,这时黑猩猩就会停下来,看看外面的香蕉(目标物),把两根竹竿在手里摆弄,偶然地使两根竹竿接了起来,它就会很快地用接起来的竹竿去得到食物。黑猩猩很高兴自己的“发明”,不断重复着这一获得香蕉的方式。

(2)完形-顿悟说的主要观点

①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

苛勒认为,学习是一个顿悟的过程,是个体利用自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景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尝试错误的过程。所谓顿悟就是动物突然觉察到问题解决的办法,是动物领会到自己的动作该怎样进行,领会到自己的动作和情景、特别是和目的物之间的关系。动物只有在清楚地认识到整个问题情境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时,顿悟才可能发生。

顿悟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觉的重新组织过程,从模糊的、无组织状态到有意义、有结构、有组织的状态,这就是知觉的重组,也是顿悟产生的基础。

②学习的实质在于构造完形

德文“gestalt”的音译为格式塔,这个单词在德文中具有“形”“式”“完整”等意思,一般把它翻译为“完形”。所以格式塔心理学也称完形心理学,在关于学习的看法上,强调学习在于构造一种完形,认为人心对环境提供着一种组织或完形作用,而这种完形和组织作用就是学习。当环境发生变化、遇到困难或问题时,有机体头脑中已经形成的“形”就出现了“缺口”、“缺陷”,就会有一种渡过这种缺口、弥补缺陷从而完结图形的趋向,即组织或构造新的完形,这种活动就是学习。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动物生活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这种缺口、缺陷也会不断出现,动物就会不断地发生组织再组织、构造再构造的活动,即不断地进行学习。苛勒认为,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解决,都是由于对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而构成一种完形来实现的。

③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需以意识为中介

对于刺激与反应或环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格式塔与连接注意或行为主义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格式塔认为他们的关系是间接的,是以意识为中介的,用公式表示的话是三项式,即:S-O-R;而后者的理解是直接的,不存在意识的中介作用,其公式是一个二项式,即:S-R。

这是二者的根本分歧所在。

作为现代认知心理学先驱的格式塔心理学是在批判构造主义、行为主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他们看到了这些学派的还原主义、机械主义的不足,从而把研究的对象确定为知觉、思维等心理现象上,主张研究意识,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为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心理学的来源。

格式塔学派关于学习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桑代克和行为主义的观点提出来的,在某种程度上纠正了他们的简单化、机械化的错误,并选用灵长类动物作为主要实验研究对象,这更接近于人类的学习,但它们企图用顿悟说完全解说人类的学习,也是不妥当的。同样,他们否认尝试错误的学习形式,过分夸大顿悟学习的作用与意义,也不符合学习的实际。

四、分析论述题

1.有人说:“现在是建构主义学习的时代了,结构主义学习理论落后了”,请评书这种观点。答:我们处在一个信息量极为丰富的时代,各种新兴的思想层出不穷,建构主义的兴起是教育心理学和学习理论领域正在发生的一场革命,作为一种新兴事务,它身上有很多的优秀的,创新的地方,但是由于它正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尚未达到完善的境地;而结构主义学习作为长期以来为我们肯定的学习模式,有其独特的长处,尽管时代发展了,对于传统我们还是不能一概否认,应合理的取长补短。要做到这些,首先,我们先了解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各自的特色:

(一)结构主义学习理论

结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鲁纳,他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他反对以强化为主的程序教学,认为那只能使学生呆读死记,不会在另一种情境中运用这些知识。他倡导发现学习,强调学科结构在学生认知结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出发,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

1.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布鲁纳反对行为主义学习观,主张认知学习观。他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使学生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对知悉进行的一个编码系统)。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不论是认识一种样式、掌握一个概念、解决一个问题,还是发明一个科学理论,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通过把新获得信息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进而积极地构成他的知识体系。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性以意义和组织,并形成一种模式。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这三个过程是:①新知识的获得;②知识的转化;③知识的评价。学习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学习活动首先是新知识的获得过程,学生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总是由一系列情节组成的,每一个情节(或一个

事件)总是涉及到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加工者。

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因此,教师应明确所要构建的学生的认知结构包含的要素,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通过获得、转化、评价去掌握新知识,从而使学科的知识结构转变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书本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2.结构教学观

布鲁纳不仅研究学习问题,也研究教学问题。他认为学习理论是描述性,告诉我们实际情况怎么样;而教学理论是规定性的,它阐明获得知识和技能最佳途径方面的规则。

在关于学习的观点中,布鲁纳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认知结构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观点中,他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因此,布鲁纳很重视学科结构的教学,把学科的基本结构放在设计课程和编写教材的中心地位,成为教学的中心。可见,布鲁纳把教师的作用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设计者。

3.发现学习法

基于上面的这些学习方面的见解,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发现就是“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学生获得的知识尽管都是人类已经知晓的事物,但如果这些知识是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引发出来的,那么对学生来说仍然是一种“发现”。为此,教学不应当使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让“学生自己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

学生是发现学习的主动者,教师的作用在于:(1)鼓励学生有发现的自信心;(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3)帮助学生寻找新问题与已知知识的联系;(4)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6)启发学生进行对比。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上面阐述了结构主义的学习观,相应的建构主义在以上几个方面也有自己的见解:

1.知识观

对知识的意义,认知心理学强调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具有客观性,而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人类知识的主观性,他们认为,人类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征,它不是最终的答案,而是会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而不断地被新的解释和假设所推翻、所取代的。人类知识有着高度的不确定性、相对性。学生的书本知识就是一种对现实世界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最可靠的解释。

对知识的应用,认知心理学强调的是应用的普遍性,而建构主义则强调应用的情境性,人面临现实问题时,不可能仅靠提取已有的知识就能解决好问题,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改组、重组甚至创造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尽管不免过于激进,但它向传统的教学和理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值得我们深思。按照这种观点,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答案,它只是对现实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在被个体接受前,对个体而言毫无权威可言,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来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

2.学习观

认知主义更多地把教师看成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设计者,而建构主义则把教师看成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的转移或传递,而是在师生共同的活动中,教师通过提供帮助和支持,使学生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建构是任何人所不能代替的。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意义不是简单地由外部信息决定的,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建构获得的。因此,学习不可能像行为主义所描述的是一个简单的S-R的过程,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积累、信息加工的过程。每一个学习者,都是在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的基础上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对信息意义的理解。而且原有的知识经验由于和新的信息的相互作用其本身也会产生调整和改变。所以,每个人过去形成的经验系统是不同的,对不同的信息就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即就是对于相同的信息每个人也会形成各自不同的意义建构。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同样一堂课,班级中的同学收获是不一样的。

3.教学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过去的学习中他们已经获得了丰富的知识经验,这些知识经验有些是科学的、准确的,有些则可能是日常的、感性的,但不管怎么说,这些都是学生掌握新的知识经验、建构新的意义的必要基础,学生正是在这些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反复地、双向地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起新的意义,从而充实和改造了自己的知识经验。

教学不能无视学生已经具有的这些知识经验,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这些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简单地由教师把他所知道的信息告诉学生,不是一种简单的信息呈现,而要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要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要倾听学生的意见,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应用。

(三)比较二者的异同

从上面对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分别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二者并不是完全相互排斥的,他们的思想有相同的地方:都主张学生的主动学习。

结构主义虽然强调的是学生学习已有的人类普遍知识,但并不是主张灌输、被动接受,而是主张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吸收书本上的知识。结构主义者认为尽管学生学习的内容都是人类已经知晓的事物,但如果这些知识是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引发出来的,那么对学生来说仍然是一种“发现”。

然而,导致二者不同的是:建构主义教育夸大,发扬了这种学生的主动性,把对这种主动性的要求扩大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不仅要求在学习方法上强调学生的主动习行,而且在知识的价值、应用、教师的定位、教学的过程等方面都以学生为中心。在知识的价值上,建构主义强调其应用的情境性,认为真理不是永恒的,而是因人、因情境而变的,强调的是人类知识的主观性;在教师的定位上,把教师看成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建构主义强调每个人过去形成的经验系统是不同的,对不同的信息就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即就是对于相同的信息每个人也会形成各自不同的意义建构,对此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不能无视学生已经具有的这些知识经验,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教学不学生从这些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可见,结构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分歧在于一个强度学生主动性的“度”和“面”,即:要把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到什么程度,要把这种主动性渗透在学习过程的那些方面;而不是在于是否强调学生的主动。

(四)对二者的评价

根据上面的阐述和比较,我们可以概括出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各自最大优点和缺陷:

首先,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先前经验,反对绝对的“真理”,强调每一个学习者,都是在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的基础上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对信息意义的理解,而且原有的知识经验由于和新的信息的相互作用其本身也会产生调整和改变。这样就评判了传统的书本知识至上,“标准答案”等情况的弊端。并且,建构主义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很有助于发展学生自我探索能力。然而,由于单纯地强调学生的自主,夸大学生原有经验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探索学习,这就必然面对一个问题:学生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建构自己的知识,寻找自己的真理,那么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真理就无法得到普遍的认同和肯定,并且这种模式教学下,学生很难掌握完整的、系统的知识,难保学习的片面或走了许多弯路。

结构主义则刚好弥补了建构主义的这些问题,以学生主动发现学习为教学法则,教师在教学中充当学习的设计者和指导者,为学生提供完整、丰富的材料,这样就确保学生学到系统的知识,不用中走前人的老路去寻找已有的真理;然而,同样地,反过来,结构主义在注重学生先前经验、发挥学生主动、提倡学生主导方面做得较差,虽然提倡学生主动学习,但学习的内容是外界既定的“真理”,常常给学生套下固定的解释和领会,不允许有个性化的想法,设定标准答案等等,这些都是结构教学带来的弊端。

综上所述,对于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孰好孰坏”,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他们各自都有各自的弊端,而且在很多方面二者应当相互补充,相互磨合。在新兴思想风起云涌的今天,我们不能盲目的求新而把传统的东西一概否定,要认真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合理地把握运用各种理论中有益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发展的观念。

2.论述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加涅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之一。在论述学习的类型和结果时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些过程可以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需要不同的信息加工,据此提出了著名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该理论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个是对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的分析,其次是针对这个模式提出的学习和教学阶段的设计:

(一)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加涅提出的学习模式是依据电子计算机工作的原理,并结合人对信息加工的特点提出来的,信息加工的学习模式由三大系统构成的,即信息的三级加工系统、执行控制系统和期望

系统,它主要用来说明人的学习的结构和过程。对于理解人类的学习,理解教学和教学过程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依据这一基本的学习过程和模式,对于如何安排教学以及进行教学设计都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以下是加涅对这三大系统的分别的论述:

(1)信息的三级加工(信息流)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受来自环境的各种刺激,这些刺激首先到达我们的各种感觉器官(或感受器),从而推动感受器并把它转化为神经信息,这种信息就可能进入感觉登记。这一阶段由于是对信息非常短暂的记忆贮存,也是对信息最初和最简单的加工,往往被称为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在这个阶段,信息的加工只需百分之几秒。被我们注意或知觉选择的信息就可能经过这种加工或贮存进入下一个加工环节,而没有被登记的信息就可能消失。

被知觉登记的信息很快就会进入短时记忆,这种信息主要是视觉的或听觉的。短时记忆的信息可以持续二三十秒钟,由于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只能贮存七个左右的信息组块,新信息的进入就会挤走原有的信息,因此,要想使某种信息得到保持就需要采用复述策略,复述就成为促进信息保持并能顺利地进入长时记忆的重要前提条件,关于复述策略我们将在后面学习策略中进一步论述。短时记忆是信息的第二级加工,也是信息加工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复述的信息就能够进入第三级加工,即长时记忆。长时记忆被认为是一个永久性的信息贮存库,其信息的容量也是非常巨大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后,信息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即信息经过了编码的过程。所谓编码就是对信息以各种方式进行组织,而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收集在一起,信息正是通过编码形式储存在我们的长时记忆中的,就好比一个经过分门别类、精心设计的图书馆一样。

经过三级加工信息被储存在我们的长时记忆中,但这并不是我们的目的,储存信息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运用这些信息去解决各种问题。当使用信息时,我们就会到长时记忆中去搜寻,这一过程称之为提取。而提取的关键是检索,就是先要找到信息储存的线索,就象到图书馆查资料一样,找到了线索才能够提取信息。被提取的信息可以直接通向反应发生器,从而产生反应。

(2)期望事项和执行控制(控制结构)

执行控制和期望事项,是信息加工过程另外两个重要的系统,它主要说明人对信息的加工毕竟是和电子计算机不一样的,人除了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各种内部加工以外,期望和对加工过程的控制都会影响到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结果。

期望事项是指人对信息加工所想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指动机系统,正因为学生对学习有某种期望,他才能够对信息进行深入加工,才能够进行学习,来自于教师的各种反馈才具有强化作用,而反馈又进一步肯定和增强了学生的期望。

执行控制系统主要是指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决定哪些信息从感觉记忆进入短时记忆,如何通过复述使信息进入长时记忆,如何对信息进行编码,采用何种信息提取的策略等等,相当于加涅所说的认知策略。

期望和控制的作用体现在整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当中,所以加涅没有把他们与其它结构联系起来,而且它们之间的确切关系也还不清楚。

(二)学习阶段与教学设计

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到,加涅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学习是学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各加工阶段发生的事情,称为学习的事件,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内部过程。与此相应,教学过程要依据学生的内部加工过程,又要对学习过程发生影响。因此,教学阶段应该与学习阶段相吻合。在每一教学过程发生的事情称为教学的事件,是学习的外部条件,教学就是由教师安排和控制这些外部条件构成的。教学的艺术就在于使学习阶段与教学事件相匹配。那么学习事件和教学事件如何一一对应呢?为了进行分析,加涅把学习过程分为以下八个阶段,并且分析了各个阶段相匹配的教学设计:

(1)动机阶段

有效的学习必须要有学习动机,这是整个学习的开始阶段,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激发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诱因动机,即学生力图达到某种目的的动机。这种动机是借助学生内心的期望产生的。

在一阶段的教学时间则是:在学生自己没有产生学习动机时,帮助学生确立学习动机,形成学习期望。理想的期望需要学生自己领会形成,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能做的只是告诉学生学习要达到的目标。

(2)领会阶段

有了学习动机的学生,首先必须接受刺激,即必须注意与学习有关的刺激,而无视其他刺激。当学生把所注意的刺激特征从其他刺激中分化出来时,这些刺激特征就被进行知觉编码,贮存在短时记忆中。这个过程就是选择行知觉。

这一阶段,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有效地进行选择行知觉,也就是注意到该注意的学习内

容。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手段,如改变讲话的声调、运用手势动作等。

(3)习得阶段

当学生注意或知觉外部情境之后,学生就可获得知识。而习得阶段涉及的是对新获得的刺激进行直接编码后贮存在短时记忆里,然后把他们再进一步编码加工后转入到长时记忆中。所谓的编码过程,就是把知觉到的信息转化为一种最容易贮存的形式的过程。

在习得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给学生提供各种编码程序,鼓励学生选择最佳的编码方式。

(4)保持阶段

学生习得的信息经过复述、强化后,以语义编码的形式进入长时记忆的贮存阶段。对长时记忆,人类至今了解不多,但有几点是清楚的:第一,长时记忆里的信息,其强度并不随时间的进程而减弱,如老人的回忆;第二,有些信息长期不用会消退;第三,记忆贮存可能会受干扰的影响,如新旧相似信息的混淆。

在教学上,教师主要是避免相似的刺激同时出现,减少干扰的可能性。

(5)回忆阶段

学生习得的信息要通过作业表现出来,信息的提取是其中必须的一环。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方式是学生得到提取线索,但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使他们为自己提供线索,从而成为独立的学习者。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最重要的是强化信息的保持,使学生掌握为自己提供线索的策略。

(6)概括阶段

学生提取信息的过程并不始终是在与最初学习信息时相同的情境中进行。同时,教师也总是希望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各种类似的情境中去,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因此,学习过程必然有一个概括的阶段,也就是学习迁移的问题。

为了促进学习的迁移,教师必须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并提供在不同情境中运用提取过程的机会;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掌握和概括其中的原理。

(7)作业阶段

只有通过作业才能反应学生是否已习得了所学的内容。作业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反馈;同时,通过作业学生看到自己学习的结果,可以获得一种满足。

当然,作业主要是给教师看,仅凭一次作业难对学生作出判断,需要几次作业才行。(8)反馈阶段

反馈是学习的最后阶段,其实质是一种强化,强化在学习过程中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学生在动机阶段形成的期望在反馈阶段得到了肯定。

反馈阶段显然是受外部事件影响的,而且,信息反馈也并不定要使用“对”、“错”、“正确”或“不正确”这类词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许多微妙的方式反馈信息,如点头、微笑等。此外,需提醒注意的是,反馈并不总是需要外部提供的,它也可以从学生内部获得。例如,学生可以根据已学过的概念和规则,知道自己答案是正确的。

这就是加涅的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加涅把学习看成是一个精确的信息加工的模式,学习与教学相互独立又相互对应,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管理者,也是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定者。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是由上述的八个阶段的系列所组成的。其中,在每一个学习阶段,学习者的头脑内部都进行着信息加工活动,使信息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直到学习者用作业的方式作出反应为止。教学过程必须根据学习的基本原理来进行。有效的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习的内部条件,创设或安排适当的外部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种学习理论对学习和教学过程做出很透彻的分析和指导,对现代教学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然而,加涅的理论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只是单纯强调原有知识经验在新信息的编码表征中的作用,忽略了新经验对原有知识经验的影响。

第四章学习动机

一、选择题

1.C

2.C (解析:内部动机是指纯粹出于对学习本身的兴趣而进行的学习)

3.A

4.B

5.D

6.A

7.B

8.C (解析:罗杰斯的自由学习理论最关注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经验)

9.A 10.B 11.D 12.B 13.B 14.B 15.C 16.C 17.B 18.C 19.A 20.A

二、简答题

1.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他们不仅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发生,而且用它来解释动机的产生。联结主义心理学家用S-R的公式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并特别重视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引起与作用。在他们看来,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加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与此相应,联结学习理论的中心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不断的强化则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按照这种观点,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某种报偿。因此,在学习活动中,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评分、竞赛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相应的学习行为。

但是实际情况中,学校里的强化,既可以是外部的,也可以是内部的。前者是由教师施于学生身上的;后者是学生自我强化,如从学习结果中得到满足感和自信心,从而增强了学习动机。

强化理论从主要倾向上是联结派的学习理论,这种理论过分强调引起学生行为的外部力量(外部强化),忽视甚至否定了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自我强化),因而这一学习理论有较大的局限性。

2.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及其对学习动机的解释。

答:需要层次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的需要;之后是安全的需要(如生活安定、不焦虑);这之后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即个体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再后来是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他人尊重。这些低一级的需要满足后,人就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作为最高级的需要,有两层含义:即完整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自我实现,因此,可以说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

马斯洛认为,各种需要不仅有高低层次之分,也有先后顺序,低层满足了,才会产生高层需要。他又把这五种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成长的需要。其中前四种属于基本需要,它们的产生是因为身心的缺失,因此也缺失性需要,一旦满足其强度就会降低。最后一种自我实现属于成长的需要,其特点在于永不满足。

需要层次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缺失性需要没有充分满足而且引起的。如家境贫寒温饱不能满足;父母离异归属于爱的需要不能满足;教师过于严厉,尊重的需要不能满足。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3.什么是期望——价值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是当代研究动机的权威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注重研究人的高层次需要与社会性的动机,强调采用系统的、客观的、有效的方法进行研究。

麦克利兰提出了人的多种需要,他认为个体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种重要的动机或需要:(1)成就需要: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

(2)权力需要: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

(3)亲和需要: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

心理学家阿尔金森把麦克利兰的这种理论运用在学习动机方面,也称成就动机论,认为在学习动机上成就动机对人的影响最大,个人的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力求成功的意向,其二是避免失败的意向。如果一个人对获得成功的需要大于避免失败的需要,他就敢于冒险,在这一过程中,一定量的失败,反而会提高他们去解决问题的愿望;而另一方面,如果太容易成功,反而会减低学生的动机。这种人属于高成就动机者。

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对失败的担心大于获得成就的动机,那么,他就有可能因失败而灰心,因成功而得到鼓励。这种学生在选择任务时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者非常难的任务,因为前者容易成功,而后者即使失败了也可以有借口挽回面子。

成就动机的水平与完成学业任务的质量关系密切。高成就动机者,内在动机强,即使失败也能坚持,且把原因归为自己努力不够。

避免失败的学生相反,不够自信,如果成功他们认为是运气,如果失败,他们认为自己能力不足。

这种动机理论把人的情感和认识统一起来,可以说是对传统的一种突破,但是发展不是很完善。

4.归因理论是如何解释人的归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的?

答: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出的解释和评价。在学习和工作当中,人人都会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同时人们还会去寻找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这就是对行为的归因。人们会把成败归结为不同的原因,并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从而影响今后的行为。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海德,他曾指出人们会把行为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如努力、能力、兴趣、态度、性格等等;外部原因是指行为者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如任务的难度、外部的奖赏与惩罚、运气等等。

后来,罗特根据“控制点”把人划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内控型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周围的环境,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由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造成的;外控型的人感到自己无法控制周围的环境,不论成败都归因于他人的压力以及运气等外部因素。

韦纳接受了前人研究提出的观点,认为可以根据“控制点”这一维度把对成就行为的归因划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他还提出要增设一个“稳定性”的维度,把行为的原因分成稳定的原因和不稳定的原因。根据“控制点”和“稳定性”两个维度,把成就行为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四个有代表性的原因。

在这四个代表性原因中,能力是稳定的内部因素,努力是不稳定的内部因素,任务难度是稳定的外部因素,运气是不稳定的外部因素。人们往往把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归结为上述四个原因中的一个或几个,归结为不同的原因会带来相应的心理变化,表现为对下一次成就结果的期待与情感的变化,进而影响以后的成就行为。

学生最终将成败归因为什么因素,受以下几种变量影响:

1.他人操作的有关信息,即个体根据别人的行为结果的有关信息来解释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如班上大部分人得高分,则易产生外部归因(老师判卷松);少数人得高分则产生内部归因(能力、刻苦)。

2.先前的观念,即个体以往的经验或行为结果的历史。如果去努力后来成功了,则归因为稳定因素;经过努力还是失败,则归因为不稳定因素,如运气不佳。

3.自我知觉,即个体对自己能力的看法。自认为有能力者,易将成功归因为能力,将失败归因为老师的不公、偏见。

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一个人解释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会反过来激发他的动机,影响他的行为、期望和情感反应。例如:把成功归结为内部原因,会使学生感到满意和自豪;归结为外部原因,会使学生产生惊奇和感激的心情。把失败归于内部原因,会使学生产生内疚和无助感;归于外部原因,会产生气愤和敌意。把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学习的积极性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把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可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5.简述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及其意义。

答: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是班杜拉最早提出的。

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但他对强化的看法与传统的行为主义对强化的看法不同。他认为,在学习中没有强化也能获得有关的信息,形成新的行为。而强化能激发和维持行为的动机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因此,他认为行为的出现不是由于随后的强化,而是由于人认识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对下一步强化的期望,他的“期望”概念也不同于传统的“期望”概念。传统的期望概念指的只是结果的期望,而他认为除了结果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例如,儿童感到上课注意听讲就会获得他所希望取得的好成绩,他就有可能认真听课。效能期望指的则是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例如,学生不仅知道注意听课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才会认真听课。人们在获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了行为的决定因素。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还指出,自我效能感具有下述功能:①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②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③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④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自我效能感理论克服了传统心理学重行轻欲、重知轻情的倾向,日益把人的需要、认知、情感结合起来研究人的动机,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但仍然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统一的理论框架。

6.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1.设置具体目标及达到的方法

不能只给学生一些如努力学习等抽象的建议,而且要给学生提供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方法。要让学生知道学习对他们来说是有意义的,确保他们能够知道他们将从学习中学到什么(具体目标),教学生学会如何达到该目标,并针对学生的目标提出具体的建议。2.设置榜样

由于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即向该榜样学习既不是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

又不是轻而易举.起不到榜样的作用。

3.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其特点是在从事学习活动或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伴随有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这是一种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部动机。布鲁纳所重视的学习动机,就是指对学习的直接兴趣。

4.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有经验的教师常常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时,将该生对其他活动的积极性迁移到学习活动中。例如,前苏联的莫洛佐娃在一个六年级班上,利用男生们想做海员又缺乏学习动力的情况,组织有关的主题活动。在海军活动的游戏中,要求孩子们学习各种有关的知识(历史、地理、航海、摄影、制模以及音乐等等),大大地促进了学习需要和认识兴趣。这是培养后进生学习动机的重要经验。

5.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根据归因理论,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努力、能力),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任务难度,运气)的学生认为,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和方法不当,不会对学生的坚持性产生消极的影响,正相反,失败会带来一些有益的学习经验,在一些任务中的失败能够促使学生设立更合理的目标,尝试新的策略,发展自己对挫折的承受力。而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能力)的学生往往认为他们没有成功的能力,他们无力避免失败,也不去追求成功,对学生的坚持性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同时会产生失落感、无力感,这就是学习无助感。归因倾向是后天形成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加以培养。教师可以采取如下的帮助措施:

①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为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②改变他们的归因倾向,让他们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而不是缺乏能力,使他们明白,只要付出努力便会成功的道理。

③教学生学会何时完成他们的计划,并对学生的每一个学习行为给予及时的反馈。

第五章知识的建构

一、选择题

1.C

2.A

3.D

4.C

5.A

6.C

7.A

8.C

9.B(解析:概念变化不等于概念转变,概念转变必须是新概念与旧概念之间存在冲突的。)10.B11.B 12.C (迁移是一种学习到另一种学习的转变,而画画和美术社指的是同一件事,不算迁移。)13.D 14.A 15.B

二、简答题

1.分析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异同。

答: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是根据表述形式不同对知识进行的分类,二者的差异如下:(1)陈述性知识关心“是什么”的问题,它是对事件的一种描述,例如,昨天下雨了;程序性知识主要关心的是“怎么样”、“如何去做”,例如:如何驾驶一辆汽车。

(2)陈述性知识是一种静态的知识,他只是对事件的一种描述性;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动态的知识,例如如何驾驶一辆汽车就包含着许多的过程。

(3)陈述性知识比较容易获得,但是也很容易遗忘,称序性知识比较复杂,获得的过程比较难,但是一旦获得,巩固性比较好,不容易遗忘。

尽管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之间存在着许多的不同之处,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着相似的地方。例如,虽然两者在人们长时记忆中的表征特征方面完全不同,但它们都对贮存在人脑中的知识和经验作了同样的表征。并且,这种知识在有限的工作记忆的容量中能够被灵活地使用。例如,在陈述性知识当中,当以命题的形式保留了客观世界在意义上的联系后,有可能使人在工作记忆中以当时想到的为数有限的命题(观念)为线索,不时地从自己的长时记忆网络中提取出与此相关的命题或观念,因此人们由此及彼的联想当归之于这种观念网络化的形成。同样,对于程序性知识而言,它通过自身的目的流来流畅地控制人一连串举动,以减轻人的工作记忆的负担。

2.简要介绍概念转变的过程。

答:简单说,概念转变,就是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新获得的信息与原有信念、假定或理解之间必须是存在冲突的。

概念转变过程是认知冲突的引发及其解决的过程,学习者首先要意识到新经验与原有观念之间的不一致,从而产生一种“冲突感”,在此基础上,学习者要对新、旧经验及其有关的事实、观念进行分析和判断,思考各自的合理性、正确性,直至对新、旧知识经验做出某种调整,以解决它们之间的冲突。

(1)引发认知冲突

认知冲突指人的原有图式与新感受到的事件或客体之间的对立性矛盾。面对认知冲突,学习者需要对新信息或原有图式做调整,以解决冲突,这正是认知改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认知冲突可以做如下分类:①直接经验中的认知冲突与间接经验中的认知冲突:前者是指行为预期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冲突,后者指个体在社会文化互动(如阅读、听报告、讨论等)中遇到与自己原有观念不同的观点,从而感到的冲突。②现实概念的冲突与潜在概念的冲突:前者指学习者头脑中现实存在着的概念与新经验的冲突;但有时头脑中的概念并不是以现实表征存在的,而是以非言语表征的方式微弱地、含糊地存在着的,甚至在教学前根本就不存在,只是以学习者的整个经验结构为背景会推出这样的理解,这种概念(观念)与新经验之间的冲突就是潜在概念的冲突。③针锋相对的认知冲突与可兼容的认知冲突:有时,冲突的两个概念之间是针锋相对的,但有时它们却可以同时成立,只有视角的不同,而没有根本性对立。

引发认知冲突在概念转变过程中具有关键意义,因为只有体验到认知冲突,个体才能感受到原有概念的不足,认识到替换或调整原有概念的必要性。但是,只是引发了认知冲突

还不足以使概念发生改变,这取决于学习者解决认知冲突的具体方式和途径。

(2)认知冲突的解决与概念转变

解决认知冲突有多种可能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有这几种:①径直地或经过认真分析之后拒绝新概念;②通过三种可能的方式纳入新概念:a.机械记忆;b.概念更换:以新概念代

替旧概念,并与其它概念相协调;c.概念获取:与包括原有概念在内的有关概念一起被重新编辑,这意味着学习者可以在原有知识背景下理解新概念,新旧概念并不完全对立。

为了促进错误概念的转变,教师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这可以是通过实验、演示等让学生看到与原有理解相反的事实(反例),或者直接提出与学生原

有理解相对立的新观念,从而引发认知冲突。

3.根据概念转变的特点,你对概念教学的策略有什么见解?

答:概念转变,就是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这里的“概念”是指某种观念,指个体关于某一对象的观点、看法,比如,“地球在绕着太阳转”就是一个概念(观念)。概念的变化有两种可能:一种可称为“丰富”,即新知识的纳入充实了现有知识,通过积累的方式使这些知识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基本是一致的、相容的。另一种情况可以称为“修订”,这是指新获得的信息与原有信念、假定或理解之间存在冲突,因而要对彼此对立的理解作出调整。概念转变针对的是后一种情况,即个体在面临与原有经验不一致的信息时,对原有理解、解释作出的调整、

改造,而不是针对细枝末节的变化,所以有人又称之为“原理转变”或“信念转变”。

可见,概念的转变存在一个新概念代替旧概念的过程,是新旧知识由产生矛盾到解决矛盾的过程。如果说知识的建构包括同化和顺应两个方面,那么概念转变研究从原有概念的转变来考察学习过程,它更关注学习中的顺应的一面,将学习看作是学习者原有概念及方法论发生转变的过程。学习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且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

据此,概念教学不仅是通过熟悉的词语,清楚地把学科的内容呈现出来,不仅是呈现科学家对某现象的完好的解释,也不仅是用仪器来简单演示某内容,教学还意味着探明学生对某现象的前科学概念,并采用一定的策略促进概念转变,而不只是告诉学生“你的想法错了”。概念转变研究充分说明,科学教学不只是要把现成的、外在的科学知识装进学生的记忆库中,而是要充分切入学生真实的经验世界,促进知识的“生长”,促进深层理解的生成。为概念转变而进行的教学将更需要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更需要有开放、互动的教学环境,这对科学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4.简要介绍迁移的几种类型。

答:根据不同的维度可以把迁移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正迁移与负迁移

从迁移的影响效果方面看,迁移的发生并非总是积极的影响,它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影响通常被称为正迁移,消极的影响被称为负迁移。

正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包括一种学习使另一学习具有了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一种学习使另一学习活动所需的时间或练习的次数减少,或使另一种学习的深度增加或单位时间内的学习量增加,或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使学习者顺利地解决了面临的问题等情况。

负迁移一般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多指一种学习所形成的心理状态,如反应定势等,对另一学习的效率或准确性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潘菽,1980),或一种学习使另一学习所需的学习时间或所需的练习次增加或阻碍另一种学习的顺利进行、知识的正确掌握等。

②水平(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

加涅把正迁移又分为横向迁移和竖向迁移两种。横向迁移,是指个体把已学到的经验推广应用到其他在内容和难度上类似的情境中。而竖向的迁移,是不同难度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一种是已有的较容易的学习对难度较高的学习的影响,往往是对已有的学习进行概括和总结并形成更一般性的方法或原理的结果。另一种是较高层次的学习原则对较低层次的学习的影响,原则的迁移就是由较高层次的学习产生的原则对该原则适合的具体学习情境的迁移。

③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迁移既可以是顺向的,即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也可以是逆向的,即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称为逆向迁移。

④自迁移、近迁移与远迁移

根据迁移的范围不同所进行的划分。如果个体所学的经验影响着相同情景中的任务操作,则属于自迁移;近迁移即把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来的学习情景比较相似的情境中(如不同学科间的迁移);如果个体能将所学的经验用到与原来情境极不相似的情境中,既产生了远迁移(如课堂知识用到社会实践中)。第六章技能的形成

一、选择题

1.B (A属于本能活动,C属于随意行为,D是一种程序性知识,不是活动;技能首先是一种活动,而且是经过学习或联系才会的,不是本能行为,也不是随意行为)

2.C

3.C

4.A

5.B

6.C

7.D

8.B

9.A 10.D 11.A 12.C 13.C 14.B 15.D

二、简答题

1.简述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

答:前苏联心理学家对心智技能进行了非常系统的研究,其中以加里培林为代表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成为五个阶段:一是动作的定向阶段,二是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三是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四是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五是内部言语动作阶段。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根据有关研究并结合教学实际,将上述五个阶段进行了简化和改进,提出了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说,即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1.原型定向阶段

原型即事物的原样,由于心智活动具有观念性、内潜性和高度简缩性的特点不为人直接感知和把握。但心智活动也有其外化的物质原型,即实际的操作活动程序、实践模式。原型定向即了解这种实践模式,了解动作结构,各动作成分及其顺序等。该阶段学员主要是在头脑中形成程序性知识。通过原型定向,学员在头脑中形成了有关活动方式的定向映象,而这种定向映象一旦建立,它就可以调节以后的实际心智活动,同时也是心智活动得以产生的基础。2.原型操作阶段

原型操作即根据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把头脑中建立起来的动作程序以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在该阶段,活动方式是物质化的,即以外部语言、外显的动作,按照活动模式一步步展开执行。在解决某一问题时,学员大声说出实践模式中的每一步,同时实际做出每一步。在操作的开始阶段,需要逐步展开,并不断变更活动对象,也就是说,学员将实践模式程序应用于多个问题的解决,以便为将来的内化提供基础。

学员在该阶段的活动是展开的、外显的,并经常借助于外部言语的引导和外部辅助手段,学员尚不能摆脱实践模式,而是依赖实践模式进行活动。

3.原型内化阶段

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借助于内部言语,学员可以在头脑内部进行程序化的心智活动,而且能够以非常简缩、快速的形式进行。

当面临某一问题时,学员不必以言语表述出实践模式的每一步骤,而是在头脑中运作这些步骤,运作时不必一一展开,有些步骤可以交叉、同时进行。有时学员自身都难以意识到操作的每一步,但实际上确实是按照该活动程序进行的。在该阶段,学员摆脱了实践模式,但已经将实践模式内化为一种熟练的思维活动方式,突出表现在外显的言语活动明显减少。学员最初面临一个新任务时,始终复述任务规则,但随着练习的不断进行,法则复述消失,这是内化的一个标志。

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理论对于揭示心智技能的实质及其形成规律是非常有益的,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编排、教学活动的实施及其有效地培养心智技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发意义。

2.操作技能的形成包含那几个阶段?

答:冯忠良通过分析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动作特点,并从教学实际出发,整合了有关研究,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与操作的熟练这四个阶段。

1.操作的定向阶段

操作的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虽然操

作技能表现为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但学员最初必须了解做什么、怎么做,即首先要掌握程

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不同于操作技能,前者形成的是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后者是实际

的操作活动方式。

操作定向是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准确的定向映象可以有效地调节实际

的操作活动,缺乏定向映象的操作活动经常是盲目尝试,效率低下。为此,不应忽视该环

节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操作的模仿阶段

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其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象

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因此,模仿是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的,缺乏定向映象的模仿

是机械的模仿。

3.操作的整合阶段

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

一体化的动作。由于学员在模仿阶段只是初步再现、作出定向阶段所提供的动作方式或模式,故动作整体水平较低。

通过整合,一方面动作水平得以提高,动作结构趋于合理、协调,动作的初步概括化得以

实现;另一方面,学员对动作的有效控制逐步增强。因此,整合是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

关键环节,它是从模仿到熟练的一个过渡阶段,也为熟练的活动方式的形成打下基础。4.操作的熟练阶段

操作的熟练是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

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操作的熟练的内在机制在大脑皮层中建立了动力定型,即大脑皮

层的概括化的、巩固的暂时神经联系。

操作的熟练是操作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是由于操作活动方式的概括化、系统化而实现的。操作的熟练是操作技能形成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由操作技能转化为能力的关键环节,

各种技术能力的形成都是以操作的熟练为基础的。在操作熟练阶段,动作的特点实际上体

现了操作技能的关键特征。

第七章学习策略及其教学策略

一、选择题

1.B (解析:认知策略是学习过程中,为了学好而采取的措施;A和C都属于对学习的管理,使元认知策略,D是资源管理策略。)

2.D

3.D

4.C

5.C

6.C

7.A

8.A

9.B 10.C

11.B 12.D 13.D 14.C 15.D

二、简答题

1.什么是元认知?元认知的作用有哪些?

答:在学习的信息加工系统中,存在着一个对信息流动的执行控制过程,它监视和指导认

知活动的进行,它负责评估学习中的问题,确定用什么学习策略来解决问题,评价所选策

略的效果,并且改变策略以提高学习效果。这种执行控制功能的基础就是元认知。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以及调节这些过

程的能力。

元认知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

和控制,这就是元认知的作用:元认知知识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

的意识,即知道做什么,是在完成任务之前的一种认识;元认知控制则是运用自我监视机制确保任务能成功地完成,即知道何时、如何做什么,是对认知行为的管理和控制,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因此,元认知控制过程包括对目前认知任务的认识、制定认知计划、监视计划的执行以及对认知过程的调整和修改。

2.学生常常需要鼓励自己不断努力,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答:系统性的学习大都是需要意志努力的。为了使学生维持自己的意志努力,需要不断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激励,可以尝试一下这些方法:

(1)激发内在动机

对学习本身就有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一种重要的内在学习动机,它可以使人持续学习下去,敢于克服障碍,迎接挑战,从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学习的内在动机是可以

自我培养的。

(2)树立为了掌握而学习的信念

每个人学习时都带有不同的目的,这些学习目的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为了追求好成绩,即所谓的绩效目标,这种人一般特别注重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和形象,生怕别人觉得自己不行。另一类则特别注重自己是否真正掌握,即所谓的掌握目标,这种人敢于迎接学习挑战,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3)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

在挑选学习任务时,要挑选那些具有中等难度的任务。中等难度的任务比太易或太

难任务更能激励自己。

(4)调节成败的标准

随着学习的深入和自己能力的变化,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成败标准。如果标准一直过高,自己总不满意自己,结果会造成自责、自卑和情绪低落。相反,如果标准一直过低,自我感觉过于良好,造成盲目的自信,学习也受到影响。因此,只有适时调整自己的内在

的成败标准,才能维持自己的学习自信心。

(5)正确认识成败的原因

一般来说,在学习成败之后,人们总会找这样那样的原因。归因的方向直接引导着

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自我归因。

(6)自我奖励

当学生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后,要设法让学生对自己进行奖励。奖励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暗示自己成功了,也可以是从事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等。但是,要注意,并不是只有获得好成绩后才能获得奖励。每个人的起点不同,但每个人都可在自身的起点上进步和发展。只要自己取得了满意的进步,即使外在分数不高,也值得奖励。因此,要为了掌握

而学,要引导学生设立自己的成败标准。

第八章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一、选择题

1.A

2.D

3.B

4.D

5.C(解析:晶体智力是指后天习得的,宇文化、经验积累有关的)

6.B

7.A

8.C 9.D 10.B11.B 12.C(解析:问题解决是要有目标的,在头脑内进行的而不是外显的,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运算过程,是个人化的。A不是心理运算只是简单的回忆,B 是无目的的;D是外显的技能)13.D 14.C 15.A 16.C 17.A 18.B 1

9.D (解析:只能说《金刚经》是创造性作品,照着原文朝一般的版本不算创造,只是一种复制)20.D 21.C (解析:抢答属于一种头脑体操法,凭直觉思维)22.C

二、简答题

1.简单评价多元智力理论及其意义。

答: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智力由七种(后来发展为九种)独立成分或模块构成,分别是:语言的、逻辑一数学的、音乐的、空间的、身体一运动的、人际关系的、反省的、(自然主义者、精神性/存在主义的)。加德纳强调,这九种都是各自独立的、不同类型的智力,而不是同一种智力的不同成分,每一种智力代表了以大脑为基础的一个能力的模块,这也是加德纳和传统智力理论的一个根本区别。

加德纳和传统智力理论的另一个根本区别是方法学上的不同。传统智力理论从因素分析出发,而加德纳受生物制约观思潮影响,依靠了大量神经生理学证据。他搜索了与智力相关的各门学科的文献(含实验数据),特别是对神童、天才、脑损伤病人、白痴学者等的研究,采用他所谓的“主观因素分析”的方法,列举了确定上述九种智力模块的八条标准。

虽然强调每一种智力都有它的生物学来源,但加德纳并未否认文化历史的作用。他认为智力的前提是在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有用和重要,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时代重视不同的智力类型,因此他并不否认教育的作用。但是,他抨击了现代教育,他认为由于IQ测验仅仅测量语言和数学这两类智力,以这种狭隘的标准对儿童分类,严重地伤害了许多在其他方面智力优秀的孩子,使他们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适当的教育。他主张开发能够评估所有智力类型的测量手段,尽早对儿童进行多元智力评估,以便发现儿童的各种智力潜能并进行教育开发。

总之,加德纳智力理论的创新在于突破了传统的智力范畴,提出了多维智力的理念,并相应引发了人们对教育、人才、智力开发、教育评价的思考;另外,既注重神经生理学证据,又不忽视社会文化作用,也使得其理论更具说服力。因此,其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有极大的影响力。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关的知识经验

有关的知识经验是影响问题解决的个人因素,如果个体有与问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则可以促进问题的表征和解答,只有依据有关的知识才能为问题的解决确定方向、选择途径和方法。

(二)个体的智能与动机

1.智能

个体的智力水平是影响问题解决的极重要的因素。因为智力中的推理能力、理解力、记忆力、信息加工能力和分析能力等成分都影响着问题解决,也影响到问题解决的方法。2.动机

动机是促使人问题解决的动力因素,对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有重要影响。动机的性质和动机的强度会影响问题解决的进程。就动机的性质来说,如果一个人的动机越积极,越有社会价值,它对人的活动的推动力就越大。就动机的强度来说,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适中的动机强度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三)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

1.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呈现问题的客观情境(刺激模式)。问题情境对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影响。(1)情境中物体和事物的空间排列不同,会影响问题的解决。一般说来,解决某一问题所必需的物体比较靠近,都在人的视野之中,问题就容易解决,反之则困难。(2)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越接近,问题就越容易解决。

(3)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物件或事实太少或太多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太少可能遗漏事实,太多则会产生干扰。

2.表征方式

问题表征是问题解决的一个中心环节,它说明问题在头脑中是如何表现的。问题表征反映着对于问题的理解程度,涉及到在问题情境中如何抽取有关信息,包括目标是什么、目标和当前状态的关系,可能运用的算子有哪些等。问题表征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解决方案,它直接影响问题解决。如果不能恰当地进行问题表征,在一个错误的问题空间搜索,就会导致问题解决的失败。

(四)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

1.思维定势

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在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易于以习用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定势在问题解决中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当问题情境不变时,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当问题情境发生了变化,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消极影响,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2.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例如,对于电吹风,一般人只认为它是吹头用的,其实它还有多种功能,可以做衣服、墨迹等的烘干器;砖,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建筑,然而我们还可以用它来当武器、坐凳等。功能固着影响人的思维,不利于新假设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

(五)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

1.原型启发

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例如,人类受到飞鸟和鱼的启发发明了飞机和轮船,由蒲公英轻飘飘随风飞行的启发制成降落伞。

2.酝酿效应

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解决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如果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暂时停下来去做别的事情,几小时、几天或几周之后,他可能会忽然想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酝酿效应。

3.如何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

答:(一)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形成知识结构的体系

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知识结构是有效解决特定领域问题的最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首先要促使学生尽快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在知识传授中,不仅要重视陈述性知识的讲解,更重要的是要重视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程序性知识对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告诉学生“是什么”的同时,关键要教会学生“为什么”和“怎样做”,使他们获得大量牢固的“如果——那么”的产生式系统。(二)分析问题的构成,把握问题解决规律

问题解决需要一个过程,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程序有利于问题解决。在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通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思维策略,会有效提高他们问题解决的能力。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对问题展开全面分析,并使他们搞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及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以达到深刻地识别问题

的目的。通过这种学生的自主探究,使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问题解决中得以发挥。

(四)教授问题解决策略,灵活变换问题

帮助学生习得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培养学生问题题解决能力的有效方式,其中启发式策略最能有效地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因为一般的启发式策略能适用于较广的范围和领域,并可以转化为具体学科的思维方法。经常采用的启发式策略主要有:手段——目的分析法、逆推法、联想法、简化计划法等等。

(五)允许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实践验证

教师应让学生了解习惯定势、功能固着、酝酿效应等对学生问题解决有什么影响,发挥这些因素的积极作用和克服其阻碍作用的有效策略等。让学生打开思路,从多种角度提出问题解决的策略,并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尝试和实验,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猜想。

4.简单介绍什么是创造性?创造性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答:(一)什么是创造性

创造性一词通常有两种理解。其一,指在问题情境中超越已有经验,突破习惯的限制,形成崭新产品的心理过程;其二,指不受成规限制,能灵活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超常能力。这两种理解的共同之点是把创造性视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心理活动,不同之点是前者视创造性为一种思维过程,后者则视之为一种思维能力。因此,心理学上对创造性的研究也分成了各有侧重的两个方面,一是侧重研究创造性思维,旨在了解创造是个怎样的过程;一是侧重研究创造力,旨在了解创造究竟包含哪些能力。

目前,心理学上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把创造性定义为: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品质。这里的“产品”,当然包括思想的及物质的两个方面,它既可以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二)创造性的基本结构

根据创造性的内容,创造性的基本结构可以说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创造意识、创造人格、创造性思维、创造方法。

创造意识就是指一个人想不想创造,这不仅会影响到他的创造动机的强弱,而且会影响到他的创造能力的发挥。

创造人格,包括强烈的创造动机、浓厚的创造兴趣、积极的创造情绪和坚强的创造意志,使之成为一个具有高创造性的人。

创造性思维训练,主要包括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辩证性训练等。

创造方法是指人们在创造活动过程中运用创造的具体思维方法和创造技能,创造方法的训练可以诱发个体的潜在创造性。目前人们常用的创造方法有类比模拟法、聚焦发明法、设问探究法、列举法、移植法、逆向求索法等。

第九章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一、选择题

1.B

2.B

3.D

4.D

5.C

二、简答题

1.简述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

答:社会规范的学习一般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一)社会规范的遵从

首先,社会规范学习是逐步积累交往经验的过程。教育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经验传递系统,其基本职能是传递社会经验,包括认知经验、动作经验与交往经验,形成个体的知识、技能和品德,使之学会做人。

社会交往是个体社会生活的基础。个体要在群体中生存、发展,就必须遵守社会规范所确立的交往规则。个体学习社会规范的过程,也是构建社会规范的遵从经验结构,完成个

体的交往适应的过程。社会规范学习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

(二)社会规范的认同

其次,社会规范学习过程也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认同社会规范的过程。人类个体作为自然与社会的结合体,与其所生存的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个体通过适应环境来维持与环境的动态平衡。人类的生存环境有两种,一为自然环境,二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自然现实和法则,社会环境则为人类提供了人与人交往的社会现实和法则。这样,人对其所生存环境的适应也就包括了适应自然现实与法则的生物适应和适应人与人交往的社会现实与法则的社会适应。

人的社会生活体现的是与人交往的生活内容,这种交往生活不是个体的随意行为,而是以社会规范为指导的社会交往。个体的社会行为是对交往情境的一种适应性行为,是主体

对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自身的人际交往情境的社会性适应。因此,个体的社会适应是通过学习与认同社会规范来实现的。

(三)社会规范的内化

第三,社会规范学习是通过规范的“内化”过程实现的。个体对规范的接受过程,体现为一种内化过程。规范的接受是把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的内化过程。首先,社会规范是由社会组织制定的,用以约束其成员的社会行为,从而维持一定社会秩序,实现社会控制的思想工具。这样,规范本身就成为一种外在于主体而存在的一种行为要求(行为标准)。作为行为主体的社会个体,为要能在一定社会组织中与其他成员保持正常交往,则必须对这种外在于自身而存在的行为要求有所适应,这就是规范与主体之间的

客观关系。

其次,把规范的接受看成一种内化过程,就必须了解内化这一概念的含义。“内化”最初由法国社会学派杜克海姆等人提出,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亦即意识形态的诸要素移置于个体意识之内。指出社会规范的内化,即从社会或一个参照组接受行为的标准或

准则。

再次,规范接受或内化是发生于主体头脑内部、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到的一种内在过

程。这种内在过程的存在,只能依据其外在标志进行推断。这就是主体的规范行为。

2.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

答: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依赖于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信念的确立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三个维度。

(1)道德概念的掌握

道德概念是人对社会道德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反映,是在丰富的道德表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而形成的。道德概念的掌握对道德认识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只有掌握了道德概念,才能摆脱行为规范的具体情境,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适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要求。同时,学生掌握道德知识,常常是以道德概念的形式实现的。

掌握道德概念的条件:

第一,它依赖于形象的事件和感性的经验。

第二,第二,道德概念的掌握,有赖于道德知识的学习和概括能力的发展。

第三,第三,道德概念的掌握,有赖于理解道德行为规范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

教育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经济学B.教育学C.心理学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练习课B.讲授课和复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A.指导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 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1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最早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专着是教育家撰写的《》。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5-03-07 分类: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哪项不归之于学习与教学的系统过程中。(C )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反应过程 D、评价/反思过程 2、在皮亚杰看来,当学生的思维已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能作出一定的概括时,他的思维水平已进入( D ) A、感知动作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下列规律中,不属于尝试——错误学习论的主要规律的是(D )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接近律 4、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名次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B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5、举一反三属于(A )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负迁移 6、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C )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7、运算技能属于哪种技能(B )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动作技能 D、运动技能 8、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B ) A、过度学习 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 9、创造思维的核心是(C ) A、直觉思维 B、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0、根据柯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处在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他律水平 11、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D ) A、诊断问题 B、克服障碍 C、行为矫正 D、寻求发展 12、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D ) 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 B、分析使能目标 C、分析支持性条件 D、分析学习结果 13、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被称为(C ) A.群体凝聚力B.群体规范C.课堂气氛D.人际关系 14、衡量一个测验能否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征或品质的指标被称为(A ) A.效度B.区分度C.信度D.难度 15、福勒等认为,当教师较多地关注"学生是否喜欢我"、"同事怎样看我"、"领导怎样评价我" 时,他此时主要处在教师成长历程的( A ) A、关注生存阶段B 、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成就阶段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6、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7、在中学生人格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卷 1、第一个系统的论述教育心理学,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纳D加涅 2、离下课还有10分钟,这时候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老师说:“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免去今天的额外作业”。学生开始认真听课了。老师采取的措施是()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3、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成分是()。 A学习需要B认知兴趣C学习目的D学习理想 4、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冲动型 D沉思型 5、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布鲁姆 C朱志贤 D柯尔伯格 6. ()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在教学中提出程序教学思想。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皮亚杰 7、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鲜活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8、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任务难度”三种因素中,属于内部可控制的因素是( )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以上均不是 9、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的、需要思维卷入过多,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10、某学生背一篇古文,读8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再读() A 2遍 B 4遍 C 6遍 D 8遍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的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的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面哪一个是“问题解决”?( ) 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 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 C.用一个词来造句 D.荡秋千 2.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 A.思维定势 B.原型启发 C.功能固着 D.酝酿效应 3.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 A.刺激情境 B.即定疑问 C.思维状态 D.思维起点 4.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 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 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 5.关于问题的种类,对代数式a2-22进行因式分解属于( )。 A.一般问题 B.有结构问题 C.无结构问题 D.特殊问题 6.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l司一问题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其思维具有(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7.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

A.思维程序 B.调查研究 C.验证假设 D.论证假设10.创造性的基本结构中不包括( )。 A.创造性人格 B.创造性思维 C.创造性意识 D.创造性勇气 11.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 A.智力技能 B.思维品质 C.思维程序 D.能力或特性 12.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 )。 A.注意力 B.动机 C.情感 D.意志 13.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多属于( )。 A.有结构的问题 B.无结构的问题 C.简单问题 D.复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最终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二版)试题库(2009年7月) 一、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心理学:指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2、教师角色: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3、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目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 4、自我效能感: 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特定行为的可能后果的判断,如学生对顺利答完试卷产生结果的推测。而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作业水平的信念,如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顺利答完试卷的主观判断。 5、教学效能感: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自己教学活动能力的主观判断。 6、动机与学习动机: 动机是引起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部动力。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人的需要、兴趣、爱好、价值观等都要转化为动机后才对活动产生动力作用。动机包括两方面容:一是对人的行为发动、维持和促进的能量,直接影响行为的强度和效果;二是具有某种动机的行为总是指向某一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使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特点,它是在学习需要基础上产生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力图促使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或部动力。 7、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 8、问题解决: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存在三种状态:初始状态,中间状态以及目标状态。 9、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把“我”分解为主体我和客体我。自我意识也就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意识。概括地说,自我意识包括人体对自身的意识和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两个方面。 10、心理健康教育:指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11、教师期望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种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暗示手段。 12、教学监控能力: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13、教师胜任力: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应具备的进取心、责任感、理解他人、自我控制、专业知识与技能、情绪察觉能力、挑战与支持、自信心、自我评估等特征。 14、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15、学习:狭义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在较短时间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广义的学习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16、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例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新方法,创作新作品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创造力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 17、品德与品德心理结构: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67452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67452

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1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40 分) 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P14 答: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测验法、观察法、深入访谈法、个案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文件分析法。前三种属于量的研究方法,后五种属于质的研究方法。 2 .遗传决定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核心是什么 ? P42 答: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在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只是一个引发的作用。 3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P48- 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 - 运动阶段( 0-2 岁)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前运算阶段;( 2-7 岁)认知开始具备符号功能,但是判断还是受直觉思维支配具体运算阶段;( 7-11 岁)借助具体事物,能作出一定程度的推理形式运算阶段;( 11-15 岁以后)能不借助具体事物,作出符号形式的推理假设。 4 .学优生与学差生,创造型与非创造型学生在人格方面有哪些差异P58- 答:学优生与学差生差异:动机差异,主体性差异,人格适应性差异具有创造性的学生相对非创造性的学生的人格特征是:低乐群性、高独立性和高自律性。 5 .简要分析学习的内涵P65 答:学习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或思维的较持久变化的过程。内涵:学习是凭经验产生的行为或思维的变化;学习既有行为的变化,也有思维的变化;学习过程可 6 、班杜拉关于学习过程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P76

班杜拉将认知因素引入行为主义观点中形成了的一种新的理论,他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观察学习,大部分的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习得的。观察学习避免了尝试错误,暗中摸索过程,从而缩短了学习过程。观察学习就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 ( 或称“榜样” ) 的行为 ( 这种行为对于观察学习者来说是新的行为 ) ,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班杜拉认为,通过直接经验而进行的直接学习只是学习的一种形式,而通过直接经验而进行的任何学习,只要通过观察榜样示范就能够进行,因此,对于人类来说,观察学习更为重要。班杜拉非常重视观察学习,他认为:( 1 )观察学习能够产生与直接学习相同的效果。( 2 )观察学习具有直接学习不可比拟的优势。班杜拉认为强化可以分为三种: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7 、简述加涅关于学习过程的基本观点。 P88 加涅根据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即学习者将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的过程。根据上述信息加工的流程,加涅进一步认为,学习包括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头脑中的内部活动,与此相应,把学习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动机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 8 、简述奥苏泊尔关于新旧观念同化的三种方式。 P83 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就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原有观念与新观念之间有三种关系,因此原有观念一般通过三种方式对新观念加以同化,即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类属学习:又称下位学习,是把新观念归入原有观念的适当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其中原有观念是总观

教育心理学100题精选及答案

1.在心理科学体系中,基础学科是() A.实验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2.科学的反射观念是由下列哪一位心理学家建立的?()A.笛卡尔B.谢切诺夫 C.巴甫洛夫 D.韦克斯勒 3.感性材料是想像活动进行的() A.原因B.动力C.基础 D.目标 4.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要经历四个阶段,下列哪一项是其关键的阶段() A.提出问题B.明确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5.行为主义疗法常用下列哪项心理治疗法() A.疏导宣泄B.当事人中心 C.自由联想 D.系统脱敏6.有的青少年抽烟、喝酒,打扮怪异,以此显示自己的()A.独立性B.自我认识C.自

尊 D.对抗性 7.能力形成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A.遗传素质B.早期营养C.环境 D.实践活动 8.盲人可以借助自己的触摸觉来代替自己的视觉,这是感觉的() A.补偿B.相互作用C.对比 D.适应 9.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B .指向性与集中性 C.指向性与分散性D .集中性与紧张性 10.直接表现为对事物的倾心和迷恋是() A.需要B.目的C.动机 D.兴趣 1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12.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1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14.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题库1000道

教育心理学题库1000道 1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12.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1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14.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15.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 A.准备律 B.刺激律 C.失败一成功律 D.成功一成功律 16.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17.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 A.完形一顿悟说 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8.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 ) 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 C.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 19.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20.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

教育心理学题库名词解释篇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题库名词解释篇(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在心理学上的称谓。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个性差异: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外在表现,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有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和的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 注意的广度:(又叫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楚地觉察到对象的数量。 注意分散:也叫分心。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 动机水平:指对问题解决的迫切程度,它决定于被主体解决问题的需要所诱发的情绪状态。 原型:在解决问题时,对于新假设的提出有启发作用的那些事物。 迁移作用:指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新情况新问题中的应用。(正迁移、负迁移) 定势: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 想像:是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理想、空想P46 意志:(意志过程):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个性: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需要:是对客观事物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达到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也是激励人行为的原因,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但动机产生还必须有外部刺激的作用。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能力: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指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2020年4月浙江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儿童守恒性的形成在以下哪个阶段?(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桑代克 B.西蒙 C.加涅 D.奥苏伯尔 3.下面对加涅的学习记忆模型描述正确的是( ) A.学习是S-O-R简式 B.学习是学、思、习、行的循环整合 C.学习是由加工、预期和执行控制三个系统协调活动的过程 D.学习是选择性地知觉新信息,然后进行主动的建构并生成意义的过程 4.原有知识为下位概念,新知识的概括性和包容水平比原有知识高,新旧知识之间构成总括关系,这种学习称为(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发现学习 5.学习准备的重要标志是学生的( ) A.身心发展水平 B.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 C.心理因素的发展水平 D.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 6.世界上第一个学习理论是( ) A.联结说 B.概括说 C.顿悟说 D.同化说 7.奥苏伯尔根据学习的材料和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 ) A.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C.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D.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8.幼儿学习的基本形式和方法是( ) 1

A.认知 B.思维 C.游戏 D.操作 9.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叫( ) A.迁移 B.正迁移 C.负迁移 D.零迁移 10.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是指( )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11.象征性游戏的萌芽从何时开始?( ) A.1岁左右 B.2岁左右 C.3岁左右 D.4岁左右 12.以下不属于游戏的认知特性的是( ) A.自我导向 B.心理主动性 C.灵活性 D.内在动机 13.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是( ) A.想象 B.记忆 C.表象 D.形象 14.儿童智力技能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出现了( ) A.形象思维 B.表象性思维 C.抽象思维 D.具体思维 15.下面不属于幼儿创造性的测量方法的是( ) A.主观评定法 B.作品分析法 C.观察法 D.测验法 16.幼儿的创造性学习主要借助什么来实现?( ) A.记忆 B.游戏 C.思维 D.想象 17.根据知识的分类,关于“怎么做”的知识是( )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实践性知识 18.下面不属于幼儿发展性评价的是( ) 2

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含答案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提出观察学习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 )。 A.班杜拉 B.斯金纳 C.华生 D.皮亚杰 2.下列概念中,( D )不是皮亚杰最先提出的。 A.同化 B.顺应 C.图式 D.反射 3.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A )。 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4.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一般把人的学习定义为在(C )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A.学习行为 B.社会理论 C.社会生活实践 D.文化视野 5.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C )。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6.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7.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属于刺激(C )。 A.获得 B.消退 C.分化 D.泛化 8.( B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斯金纳 B.布鲁纳

D.加涅 9.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D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10.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C )。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11.在发现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 A )。 A.促进者和引导者 B.领导者和参谋 C.管理者 D.示范者 12.由特定团体的相对标准决定最终成绩的测验是( B )。 A.标准参照测验 B.常模参照测验 C.描述性测验 D.团体测验 1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C )。 A.消退 B.刺激比较 C.刺激泛化 D.刺激分化 14.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D )。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一反应联结 15.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C )。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16.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C )。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17.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C )。 A.斯金纳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库

教育心理学

教育技术教育心理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新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2、关于智力与学业成绩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A、智力越高,学业成绩越好; B、在所有因素中,智力是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 C、中等智力水平的学生学业成绩最好; D、智力与学业成绩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 3、“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 A、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B、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适当的认知策略。 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 D、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 4、奥苏伯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5、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而稳定的因素是() A、努力; B、能力; C、难度; D、运气 6、提出“试误说”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桑代克; C、巴甫洛夫; D、布鲁纳 7、某教师对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采取故意不理会的方式,这是一种()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8、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是()。 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B、他总是烟酒不离; 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 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 9、在日常经验中感到,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保持牢固,这种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 A、双重编码理论; B、加工深度说; C、图式理论; D、知识分类学习论。 10、研究表明,学习成功的儿童往往对学习抱积极态度,学习屡受挫折的儿童对学习抱极 态度。这种现象的最合理的解释是() A、效果律; B、经典条件反射; C、认知失调; D、社会学习论 11、某同学背一首诗,读12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继续读()

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二) (1) 2008-12-10 21:44:35 作者:未知来源:互联网文字大小:【大】【中】【小】 填空题:1.在宏观上,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和教学环境等四种主要的变量。2.根据国内外有关教师教育的研究,新教师一般都关心以下八大问题:课堂纪律 ... 填空题: 1.在宏观上,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和教学环境等四种主要的变量。 2.根据国内外有关教师教育的研究,新教师一般都关心以下八大问题:课堂纪律、激发学生动机、因材施教、评价学生的学习、与家长的关系、教学组织和管理、备课不充分和处理学生的个别问题。 3.在教育心理学整个发展过程中有两条线索;一条为在实验室中研究人类及动物学习的规律,另一条则为在学校和社会现实情境中探索人类学习的规律,并提出改进教学和学习的主张。 4.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913~1914年,此书又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大纲》。 5.桑代克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的角度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他的教育心理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人类的本性,第二部分讲学习心理,第三部分讲个别差异及其原因。 6.1877年,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卡列杰夫出版了俄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7.系统性原则主要表现在整体性、层次结构性、动态性、环境适应性和自组织性五个方面。 名词解释: 1.变量:所谓变量是指在量上或质上可以有变异的因素或特征。 2.观察法是指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直接观察被试的行为和行为特征,并予以记录,以便提供可用作分析的素材的一种方法。研究者对观察情境不加任何控制条件,不影响被观察者的行为。 3.自然实验法即在教育实际情境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某些条件,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变化。 简答题: 1.舒尔曼(Shulman,1987)认为,专家教师具有哪几个方面的专门知识?(7分) ①所教的学科知识。 ②教学方法和理论,适用于不同学科的一般教学策略(诸如课堂管理的原理、有效教学、评价等)。 ③课程材料以及适用于不同学科和年级的程序。 ④教特定学科所需的知识:教某些学生和特定概念的特殊方式,例如以最佳方法对能力差的学生解释什么是负数。 ⑤学习者的性格特征和文化背景。 ⑥学生学习的环境——同伴、小组、班级、学校以及社区。 ⑦教学的目标和目的。 2.请简述教—学过程的四种变量。 (1)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所传递信息的主要部分,是教学中的客体,它是由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决定的。 (2)学生特点 学生除了有年龄、性别等差别以外,还有个别差异。年龄的差异意味着思维发展的不同水平,而个别差异则意味着思维发展的水平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智力的差别、原有知识结构的差别、性格的差别——外向或内向、场依存性或场独立性等等、以及家庭的文化背景、种族等差异,所有这些都会对教育进程产生影响。 (3)教师特点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讲都起着主导作用。这里并不否定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问题是作为学校的教育过程,它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最有效地组织教学,而教师起着关键作用。 (4)教学环境 包括教学媒体,学校物质环境、教室里的布置、温度等等以及集体的气氛、同学之间的关系、家庭成员间关系、班级之间的关系、校风、舆论——校内以及社会上的舆论等等。可以说,教学环境是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 3.简述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既然有它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同时也有适合于它自己的研究方法,因而,它构成了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独立的分支。但是,正如我们在分析对象任务时已提到,它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中其他的一些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时甚至有交叉、重叠。 (一)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 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二)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关系 儿童心理学为教育心理学提供基础,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各年级阶段发展的规律。 (三)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技术学的关系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是综合地应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以及理工科的知识研究实现教育目标的最优手段、方法的一门学科。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是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根据;而反过来,由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采用,又为学习理论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四)教育心 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二) (2) 2008-12-10 21:44:35 作者:未知来源:互联网文字大小:【大】【中】【小】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定稿版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汇总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教育心理学》新为终考期末复习试题 一、单选题 1.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A A.桑代克 B.冯特 C.班杜拉 D.华生 2.西方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是:C A.19世纪初 B.19世纪中叶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中叶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量的研究方法不包括哪种?D A.实验法

B.问卷调查法 C.测验法 D.文件分析法 4.关于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中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B A.实验室实验的优点是采用精密的实验仪器。 B.观察法的优点是可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C.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将真实的自然环境与实验条件的控制结合。 D.在运用实验法时,在正式实验前,可进行小样本初试,如有不妥,可进一步修改实验设计。 5.以下哪项不属于测验法的优点?B A.施测简便 B.客观真实性容易受到被试回答问题时的主观性的影响 C.资料易于整理和统计分析 D.所得资料比较真实可靠

6.以下哪种方法比较适合进行特例研究。A A.个案研究法 B.测验法 C.教育经验总结法 D.实验法 7.“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是哪位心理学家的观点。D A.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 B.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C.德国心理学家斯腾 D.美国心理学家霍尔 8.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是:B A.自我中心 B.自我评价

C.自我体验 D.自我调控 9.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当儿童的思维具有符号性和逻辑性特征,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并达到了思维的守恒,他的思维处于哪个阶段?A A.具体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 10.场依存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哪种线索为依据C A.内外 B.内部 C.外部 D.以上都不对

2020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20年《教育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1、第一个系统的论述教育心理学,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纳D加涅 2、离下课还有10分钟,这时候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老师说:“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免去今天的额外作业”。学生开始认真听课了。老师采取的措施是()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3、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成分是()。 A学习需要B认知兴趣C学习目的D学习理想 4、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冲动型 D沉思型 5、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布鲁姆 C朱志贤 D柯尔伯格 6. ()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在教学中提出程序教学思想。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皮亚杰 7、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鲜活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8、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任务难度”三种因素中,属于内部可控制的因素是( )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以上均不是 9、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的、需要思维卷入过多,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10、某学生背一篇古文,读8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再读() A 2遍 B 4遍 C 6遍 D 8遍 11、下列属于元认知的实例是() A学生考试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学生能利用复述策略进行记忆 D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立即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12、当某教师在课堂时,学生不声不响,而当离校或离开课堂以后,学生纪律立即松懈。与这种课堂纪律有关的教师领导类型最可能是() A 专制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无法确定 13、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12---18岁时期发展的特定目标和任务是( ) A成为自主者的阶段 B发展主动性的阶段 C变得勤奋的阶段 D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 14、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 A学习积极性 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 D智力水平 15、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汇总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辅导资料及答案(整理) 一、选择 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A] 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1.2)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D] 3.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 (2.1) A.2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 A] 4.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 A.2-3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B ] 5.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A.行为系统 B.意识特点 C.综合心理特征 D.品德与修养 [ C] 6.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2.4) A.控制 B.基本看法 C.改造 D.意识 [ D] 7.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 A.地升华 B.发挥 C.表现 D.持久的变化 [ D] 8.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反应联结 [D ] 9. 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 A.苏联心理学家 B.美国心理学家 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D.英国医生 [C ] 10.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C ] 11.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4.1)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 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 C] 12. 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 A] 13.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A ] 14. 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隐蔽性学习动机 [C] 15. 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 B.诱因性学习动机 C.强化性动机 D.激励性学习动机[ A] 16.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5.1)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B.对活动的影响 C.对记忆的促进 D.对智力的影响[ A] 17.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A.举一反三 B.聪明过人 C.思维敏捷 D.物以类聚[ A] 18. 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有一种是错误的。 A.态度学习迁移 B.情感迁移 C.知识与技能迁移 D.气质迁移[ D] 19. 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有一种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A.形式训练迁移说 B.同化学习迁移说 C.经验类化迁移说 D.认知结构迁移说 [ A] 20.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6.1) A.感受与体验 B.前人经验 C.记忆的内容 D.信息及其组织 [ D]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 一、单选题 1.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 A )的不同解释上。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2.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 D )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杜威 B.加涅 C.乌申斯基 D.桑代克 3.( C )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A.罗杰斯 B.鲁宾斯坦 C.杜威 D.布鲁纳 4.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到达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C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C )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

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6.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 ) 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冲动型 D.反思性 7.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策略的指导,并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集中体现了教师的何种角色( D ) A.平等中的首席 B.管理者 C.反思者 D.促进者 8.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学习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 C ) A.扇贝效应 B.南风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巴纳姆效应 9.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定期进行梳理,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馈,这种反思方法属于( A ) A.行动研究 B.撰写日记 C.观摩讨论 D.案例分析 10.某教师认为学校管理混乱,与领导沟通不畅通,自己疲于应付教学活动,常常心情烦躁、易怒、情绪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