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amcl算法原理

amcl算法原理

amcl算法原理
amcl算法原理

AMCL算法

Ros代码结构:

AmclNode::AmclNode()

updatePoseFromServer //从参数服务器获取机器人初始位置

requestMap //从参数服务器获取地图信息,初始化粒子滤波器

handleMapMessage

freeMapDependentMemory //清空map_,pf_,odom_,laser_

convertMap //保存载入的地图信息

pf_alloc //创建粒子滤波器

updatePoseFromServer //载入预设的均值和方差

pf_init //初始化概率密度函数

pf_kdtree_clear

pf_pdf_gaussian_alloc //根据设置的均值和方差初始化概率密度函数

For (sample_count)

pf_pdf_gaussian_sample //根据概率密度函数设置粒子的采样位置

pf_kdtree_insert //将采样的粒子插入kdtree

pf_pdf_gaussian_free //清空概率密度函数

pf_cluster_stats

pf_kdtree_cluster //对kdtree中的采样粒子进行聚类

将粒子滤波器中的粒子集和粒子群集初始化为0

For (sample_count)

pf_kdtree_get_cluster //得到当前粒子所属的集群编号

计算x,y,cos(),sin(),xx, xy, yx, yy的累计值

For (cluster_count)

对每个集群的累计值进行归一化,得到均值和方差

对每个粒子集的累计值进行归一化,得到均值和方差

pf_init_converged //将粒子滤波器和粒子集的收敛度置为0

new AMCLOdom

AMCLOdom::SetModel //设置里程计模型参数

new AMCLLaser //载入参数和地图map_

AMCLLaser::SetModelLikelihoodField //设置laser模型参数

map_update_cspace //根据离障碍物的距离设置map_->cells的值laserReceived

tf订阅laser在base_footprint下的相对位置

SetLaserPose //设置lasers_[idx]的laser_pose

得到odom在base_footprint下的相对位置

将当前odom的位置与上一次更新时odom的位置比较,大于设定阈值,则将更新标记置为true

UpdateAction //利用里程计模型和当前数据对pf_采样粒子的位置进行更新

将laser数据转换到base_footprint下

UpdateSensor //用laser模型和当前数据更新pf_

pf_update_sensor

LikelihoodFieldModel

For (sample_count)

pf_vector_coord_add

For (range_count)

计算laser映射到map中的位置,得到该位置离障碍物的距离

根据距离得到一个权值,更新采样粒子的权重,并得到

total_weight

对粒子权重归一化

更新w_slow和w_fast

pf_update_resample //对粒子进行重采样

分别获取当前粒子采样集和待存放新的采样集的sets指针

遍历当前粒子采样集,得到权重积分列表

清空待存放新的采样集

For (max_samples)

If (drand48() < w_diff)

随机产生一个位置作为粒子位置

Else

将当前粒子权值累计值小于随机数的粒子保留为新的粒子每个粒子权值相同,1/sample_count

插入kdtree

pf_cluster_stats

pf_kdtree_cluster //对kdtree中的采样粒子进行聚类

将粒子滤波器中的粒子集和粒子群集初始化为0

For (sample_count)

pf_kdtree_get_cluster //得到当前粒子所属的集群编号

计算x,y,cos(),sin(),xx, xy, yx, yy的累计值

For (cluster_count)

对每个集群的累计值进行归一化,得到均值和方差

对每个粒子集的累计值进行归一化,得到均值和方差pf_update_converged //判断粒子滤波器是否收敛

pf_get_cluster_stats //获取粒子集群的均值方差权重

将权重最大的集群的均值作为估计值

蚁群算法简述及实现

蚁群算法简述及实现 1 蚁群算法的原理分析 蚁群算法是受自然界中真实蚁群算法的集体觅食行为的启发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群体的模拟进化算法,属于随机搜索算法,所以它更恰当的名字应该叫“人工蚁群算法”,我们一般简称为蚁群算法。M.Dorigo等人充分的利用了蚁群搜索食物的过程与著名的TSP问题的相似性,通过人工模拟蚁群搜索食物的行为来求解TSP问题。 蚂蚁这种社会性动物,虽然个体行为及其简单,但是由这些简单个体所组成的群体却表现出及其复杂的行为特征。这是因为蚂蚁在寻找食物时,能在其经过的路径上释放一种叫做信息素的物质,使得一定范围内的其他蚂蚁能够感觉到这种物质,且倾向于朝着该物质强度高的方向移动。蚁群的集体行为表现为一种正反馈现象,蚁群这种选择路径的行为过程称之为自催化行为。由于其原理是一种正反馈机制,因此也可以把蚁群的行为理解成所谓的增强型学习系统(Reinforcement Learning System)。 引用M.Dorigo所举的例子来说明蚁群发现最短路径的原理和机制,见图1所示。假设D 和H之间、B和H之间以及B和D之间(通过C)的距离为1,C位于D和B的中央(见图1(a))。现在我们考虑在等间隔等离散世界时间点(t=0,1,2……)的蚁群系统情况。假设每单位时间有30只蚂蚁从A到B,另三十只蚂蚁从E到D,其行走速度都为1(一个单位时间所走距离为1),在行走时,一只蚂蚁可在时刻t留下浓度为1的信息素。为简单起见,设信息素在时间区间(t+1,t+2)的中点(t+1.5)时刻瞬时完全挥发。在t=0时刻无任何信息素,但分别有30只蚂蚁在B、30只蚂蚁在D等待出发。它们选择走哪一条路径是完全随机的,因此在两个节点上蚁群可各自一分为二,走两个方向。但在t=1时刻,从A到B的30只蚂蚁在通向H的路径上(见图1(b))发现一条浓度为15的信息素,这是由15只从B走向H的先行蚂蚁留下来的;而在通向C的路径上它们可以发现一条浓度为30的信息素路径,这是由15只走向BC的路径的蚂蚁所留下的气息与15只从D经C到达B留下的气息之和(图1(c))。这时,选择路径的概率就有了偏差,向C走的蚂蚁数将是向H走的蚂蚁数的2倍。对于从E到D来的蚂蚁也是如此。 (a)(b)(c) 图1 蚁群路径搜索实例 这个过程一直会持续到所有的蚂蚁最终都选择了最短的路径为止。 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蚁群算法的基本思想:如果在给定点,一只蚂蚁要在不同的路径中选择,那么,那些被先行蚂蚁大量选择的路径(也就是信息素留存较浓的路径)被选中的概率就更大,较多的信息素意味着较短的路径,也就意味着较好的问题回答。

迪杰斯特拉算法和Floyd算法实现无向图的最短路径的计算和求解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核心为利用迪杰斯特拉算法和Floyd算法实现无向图的最短路径的计算和求解。要求理解算法的具体实现流程、学会正确使用该算法求解实际问题。本次课程设计具体内容是:通过对两个算法的理解与应用来比较两个算法的优缺点。本程序要求结合最短路算法以及相应的数据结构的定义和使用,实现一个最短路径算法的简单应用。本课程设计是对书本知识的简单应用,以此培养大家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实际工作所需要的动手能力;培养以科学理论和工程上能力的技术,规范地开发大型、复杂、高质量的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 关键字:迪杰斯特拉算法,Floyd算法,最短路径,算法设计,数据结构

目录 摘要 --------------------------------------------------------------- 1 一、Dijkstra算法--------------------------------------------------- 3 1.1定义概览 ---------------------------------------------------- 3 1.2算法描述 ---------------------------------------------------- 3 1.2.1算法思想:--------------------------------------------- 3 1.1.2算法步骤----------------------------------------------- 3 1.3算法代码实现 ------------------------------------------------ 4 1.4算法实例 ---------------------------------------------------- 5 二、Floyd算法------------------------------------------------------ 7 2.1定义概览 ---------------------------------------------------- 7 2.2算法描述 ---------------------------------------------------- 7 2.2.1算法思想原理------------------------------------------- 7 2.3算法代码实现 ----------------------------------------------- 10 三、结论 ---------------------------------------------------------- 11 四、参考文献 ------------------------------------------------------ 12

Floyd算法Matlab程序

Floyd算法Matlab程序第一种: %floyd.m %采用floyd算法计算图a中每对顶点最短路 %d是矩离矩阵 %r是路由矩阵 function ,d,r,=floyd(a) n=size(a,1); d=a; for i=1:n for j=1:n r(i,j)=j; end end r for k=1:n for i=1:n for j=1:n if d(i,k)+d(k,j)

end k d r end 第二种: %Floyd算法 %解决最短路径问题,是用来调用的函数头文件 %[D,path]=floyd(a) %输入参数a是求图的带权邻接矩阵,D(i,j)表示i到j的最短距 离,path(i,j)i,j之间最短路径上顶点i的后继点 %[D,path,min1,path1]=floyd(a,i,j) %输入参数a是所求图的带权邻接矩阵,i,j起点终点,min1表示i与j最短距离,path1为最短路径function [D,path,min1,path1]=floyd(a,start,terminal) D=a;n=size(D,1);path=zeros(n,n); for i=1:n for j=1:n if D(i,j)~=inf path(i,j)=j; end end end for k=1:n for i=1:n

for j=1:n if D(i,k)+D(k,j)

动态规划算法原理与的应用

动态规划算法原理及其应用研究 系别:x x x 姓名:x x x 指导教员: x x x 2012年5月20日

摘要:动态规划是解决最优化问题的基本方法,本文介绍了动态规划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步骤,并通过几个实例的分析,研究了利用动态规划设计算法的具体途径。关键词:动态规划多阶段决策 1.引言 规划问题的最终目的就是确定各决策变量的取值,以使目标函数达到极大或极小。在线性规划和非线性规划中,决策变量都是以集合的形式被一次性处理的;然而,有时我们也会面对决策变量需分期、分批处理的多阶段决策问题。所谓多阶段决策问题是指这样一类活动过程:它可以分解为若干个互相联系的阶段,在每一阶段分别对应着一组可供选取的决策集合;即构成过程的每个阶段都需要进行一次决策的决策问题。将各个阶段的决策综合起来构成一个决策序列,称为一个策略。显然,由于各个阶段选取的决策不同,对应整个过程可以有一系列不同的策略。当过程采取某个具体策略时,相应可以得到一个确定的效果,采取不同的策略,就会得到不同的效果。多阶段的决策问题,就是要在所有可能采取的策略中选取一个最优的策略,以便得到最佳的效果。动态规划是一种求解多阶段决策问题的系统技术,可以说它横跨整个规划领域(线性规划和非线性规划)。在多阶段决策问题中,有些问题对阶段的划分具有明显的时序性,动态规划的“动态”二字也由此而得名。动态规划的主要创始人是美国数学家贝尔曼(Bellman)。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当时在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从事研究工作的贝尔曼首先提出了动态规划的概念。1957年贝尔曼发表了数篇研究论文,并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著作《动态规划》。该著作成为了当时唯一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动态规划的理论源泉。在贝尔曼及其助手们致力于发展和推广这一技术的同时,其他一些学者也对动态规划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爱尔思(Aris)和梅特顿(Mitten)。爱尔思先后于1961年和1964年出版了两部关于动态规划的著作,并于1964年同尼母霍思尔(Nemhauser)、威尔德(Wild)一道创建了处理分枝、循环性多阶段决策系统的一般性理论。梅特顿提出了许多对动态规划后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基础性观点,并且对明晰动态规划路径的数

蚁群算法原理及在TSP中的应用(附程序)

蚁群算法原理及在TSP 中的应用 1 蚁群算法(ACA )原理 1.1 基本蚁群算法的数学模型 以求解平面上一个n 阶旅行商问题(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 ,TSP)为例来说明蚁群算法ACA (Ant Colony Algorithm )的基本原理。对于其他问题,可以对此模型稍作修改便可应用。TSP 问题就是给定一组城市,求一条遍历所有城市的最短回路问题。 设()i b t 表示t 时刻位于元素i 的蚂蚁数目,()ij t τ为t 时刻路径(,)i j 上的信息量,n 表示TSP 规模,m 为蚁群的总数目,则1()n i i m b t ==∑;{(),}ij i i t c c C τΓ=?是t 时刻集合C 中元素(城市)两两连接ij t 上残留信息量的集合。在初始时刻各条路径上信息量相等,并设 (0)ij const τ=,基本蚁群算法的寻优是通过有向图 (,,)g C L =Γ实现的。 蚂蚁(1,2,...,)k k m =在运动过程中,根据各条路径上的信息量决定其转移方向。这里用禁忌表(1,2,...,)k tabu k m =来记录蚂蚁k 当前所走过的城市,集合随着 k tabu 进化过程作动态调整。在搜索过程中,蚂蚁根据各条路径上的信息量及路 径的启发信息来计算状态转移概率。()k ij p t 表示在t 时刻蚂蚁k 由元素(城市)i 转移 到元素(城市)j 的状态转移概率。 ()*()()*()()0k ij ij k k ij ij ij s allowed t t j allowed t t p t αβ αβτητη??????????? ∈?????=????? ??? ∑若否则 (1) 式中,{}k k allowed C tabuk =-表示蚂蚁k 下一步允许选择的城市;α为信息启发式因子,表示轨迹的相对重要性,反映了蚂蚁在运动过程中所积累的信息在蚂蚁运动时所起作用,其值越大,则该蚂蚁越倾向于选择其他蚂蚁经过的路径,蚂蚁之间协作性越强;β为期望启发式因子,表示能见度的相对重要性,反映了蚂蚁在运动过程中启发信息在蚂蚁选择路径中的重视程度,其值越大,则该状态转移概率越接近于贪心规则;()ij t η为启发函数,其表达式如下: 1 ()ij ij t d η= (2)

Floyd算法详解

求最短路径算法总结 分类:数据结构 标签: floyd算法 it 部分内容参考 All-Pairs 的最短路径问题:所有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 Dijkstra算法是求单源最短路径的,那如果求图中所有点对的最短路径的话则有以下两种解法: 解法一: 以图中的每个顶点作为源点,调用Dijkstra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n3); 解法二: Floyd(弗洛伊德算法)更简洁,算法复杂度仍为O(n3)。 n 正如大多数教材中所讲到的,求单源点无负边最短路径用Dijkstra,而求所有点最短路径用Floyd。确实,我们将用到Floyd算法,但是,并不是说所有情况下Floyd都是最佳选择。 对于没有学过Floyd的人来说,在掌握了Dijkstra之后遇到All-Pairs最短路径问题的第一反应可能会是:计算所有点的单源点最短路径,不就可以得到所有点的最短路径了吗。简单得描述一下算法就是执行n次Dijkstra算法。 Floyd可以说是Warshall算法的扩展了,三个for循环便可以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应该说是十分经典的。从它的三层循环可以看出,它的复杂度是n3,除了在第二层for中加点判断可以略微提高效率,几乎没有其他办法再减少它的复杂度。 比较两种算法,不难得出以下的结论:对于稀疏的图,采用n次Dijkstra比较出色,对于茂密的图,可以使用Floyd算法。另外,Floyd可以处理带负边的图。 下面对Floyd算法进行介绍: Floyd算法的基本思想: 可以将问题分解,先找出最短的距离,然后在考虑如何找出对应的行进路线。如何找出最短路径呢,这里还是用到动态规划的知识,对于任何一个城市而言,i到j的最短距离不外乎存在经过i与j之间的k和不经过k两种可能,所以可以令k=1,2,3,...,n(n是城市的数目),在检查d(ij)与d(ik)+d(kj)的值;在此d(ik)与d(kj)分别是目前为止所知道的i到k 与k到j的最短距离,因此d(ik)+d(kj)就是i到j经过k的最短距离。所以,若有d(ij)>d(ik)+d(kj),就表示从i出发经过k再到j的距离要比原来的i到j距离短,自然把i到j的d(ij)重写为d(ik)+d(kj),每当一个k查完了,d(ij)就是目前的i到j的最短距离。重复这一过程,最后当查完所有的k时,d(ij)里面存放的就是i到j之间的最短距离了。 Floyd算法的基本步骤: 定义n×n的方阵序列D-1, D0 , … Dn-1, 初始化:D-1=C D-1[i][j]=边的长度,表示初始的从i到j的最短路径长度,即它是从i到j的中间不经过其他中间点的最短路径。 迭代:设Dk-1已求出,如何得到Dk(0≤k≤n-1)? Dk-1[i][j]表示从i到j的中间点不大于k-1的最短路径p:i…j, 考虑将顶点k加入路径p得到顶点序列q:i…k…j, 若q不是路径,则当前的最短路径仍是上一步结果:Dk[i][j]= Dk-1[i][j]; 否则若q的长度小于p的长度,则用q取代p作为从i到j的最短路径。

蚁群算法综述

《智能计算—蚁群算法基本综述》 班级:研1102班 专业:计算数学 姓名:刘鑫 学号: 1107010036 2012年

蚁群算法基本综述 刘鑫 (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研1102班,西安市,710054) 摘要:蚁群算法( AC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优化领域的仿生进化算法。ACA发展背景着手,分析比较国内外ACA研究团队与发展情况立足于基本原理,分析其数学模型,介绍了六种经典的改进模型,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简要总结其应用领域并对其今后的发展、应用做出展望。 关键词:蚁群;算法;优化;改进;应用 0引言 专家发现单个蚂蚁只具有一些简单的行为能力。但整个蚁群却能完成一系列复杂的任务。这种现象是通过高度组织协调完成的1991年。意大利学者M.Dorigo 首次提出一种新型仿生算法ACA。研究了蚂蚁的行为。提出其基本原理及数学模型。并将之应用于寻求旅行商问题(TSP)的解。 通过实验及相关理论证明,ACA有着有着优化的选择机制的本质。而这种适应和协作机制使之具有良好的发现能力及其它算法所没有的优点。如较强的鲁棒性、分布式计算、易与其他方法结合等;但同时也不应忽略其不足。如搜索时间较长,若每步进行信息素更新,计算仿真时所占用CPU时间过长:若当前最优路径不是全局最优路径,但其信息素浓度过高时。靠公式对信息素浓度的调整不能缓解这种现象。会陷人局部收敛无法寻找到全局最优解:转移概率过大时,虽有较快的收敛速度,但会导致早熟收敛。所以正反馈原理所引起的自催化现象意在强化性能好的解,却容易出现停滞现象。笔者综述性地介绍了ACA对一些已有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对其应用及发展前景提出了展望。 1 蚁群算法概述 ACA源自于蚁群的觅食行为。S.Goss的“双桥”实验说明蚂蚁总会选择距食物源较短的分支蚂蚁之间通过信息素进行信息的传递,捷径上的信息素越多,吸引的蚂蚁越多。形成正反馈机制,达到一种协调化的高组织状态该行为称集体自催化目前研究的多为大规模征兵,即仅靠化学追踪的征兵。 1 .1 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floyd算法的C语言实现

//Floyd算法 //求网G(用邻接矩阵表示)中任意两点间最短路径 //D[][]是最短路径长度矩阵,path[][]最短路径标志矩阵 void Floyd(MGraph * G,int path[][MAX_VERTEX_NUM],int D[][MAX_VERTEX_NUM],int n){ int i,j,k; for(i=0;iA[i][j]A[i][j]; } } for(k=0;kD[i][k]+D[k][j]) { D[i][j]=D[i][k]+D[k][j]; //取小者 path[i][j]=path[i][k]; //改Vi的后继 } } } } } int main(){ int i,j,k,v=0,n=6; //v为起点,n为顶点个数 MGraph G; int path[MAX_VERTEX_NUM][MAX_VERTEX_NUM]; //v到各顶点的最短路径向量int D[MAX_VERTEX_NUM][MAX_VERTEX_NUM]; //v到各顶点最短路径长度向量 //初始化 AdjType a[MAX_VERTEX_NUM][MAX_VERTEX_NUM]={ {0,12,18,MAX_INT,17,MAX_INT}, {12,0,10,3,MAX_INT,5}, {18,10,0,MAX_INT,21,11},

弗洛伊德算法求解最短路径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第1章概要设计 (1) 1.1题目的内容与要求 (1) 1.2总体结构 (1) 第2章详细设计 (2) 2.1主模块 (2) 2.2构建城市无向图 (3) 2.3添加城市 (4) 2.4修改城市距离 (5) 2.5求最短路径 (6) 第3章调试分析 (7) 3.1调试初期 (7) 3.2调试中期 (7) 3.3调试末期 (7) 第4章测试及运行结果 (7) 附页(程序清单) (10)

第1章概要设计 1.1题目的内容与要求 内容:给出一张无向图,图上的每个顶点表示一个城市,顶点间的边表示城市间存在路径,边上的权值表示城市间的距离。试编写程序求解从某一个城市出发到达任意其他任意城市的最短路径问题。 要求: 1)能够提供简单友好的用户操作界面,可以输入城市的基本信息,包括城市名 称,城市编号等; 2)利用矩阵保存城市间的距离; 3)利用Floyd算法求最短路径; 4)独立完成系统的设计,编码和调试; 5)系统利用C语言完成; 6)按照课程设计规范书写课程设计报告。 1.2总体结构 本程序主要分为四个模块(功能模块见图1.1):主模块对整个程序起一主导作用,开始构建一城市无向图,对其进行添加城市顶点,以及对原来的距离数据进行修改,整体构建结束可以实现求一城市到其他城市的最短路径问题。 图1.1 功能模块图

第2章详细设计 2.1主模块 用户根据屏幕上显示的操作提示输入要进行操作的模块,通过调用相对应的模块程序,达到用户所想进行操作。程序的总框架大致分为四个模块:1.建立城市无向图2.添加城市模块3.修改城市距离4.求最短路径。具体实现过程见2.2:建立城市无向图2.3:添加城市2.4:修改城市距离2.5:求最短路径。流程图中通过输入n,由n的值来选择调用相对应子函数,实现所选择的功能,调用完后可以返回调用主函数进行下一次选择,从而实现反复调用子函数而实现四个模块的功能等。 图2.1 主模块流程图

最短路径Floyd算法动态规划问题及其程序设计样本

最短路径动态规划问题及其程序设计 林旭东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广东深圳518060) [摘要]本文以最短路径问题为例,在给出佛洛伊德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求解该算法的计算程序,这样可大大提高最短路径计算的效率。 [关键词]最短路径; 动态规划; 程序设计 1 佛洛伊德算法 已知有n个顶点的有向图,佛洛伊德算法能够求解出每一对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假设使用邻接矩阵d ( i, j)来对图进行存储, d ( i, j)表示υi 到υj 之间的距离,可是该距离不一定是最短距离。佛洛伊德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为求顶点υi→υj 之间的最短距离,需要进行n次试探。首先将υ0 加入路[收稿日期] - 12 - 22[作者简介]林旭东(1972 - ) ,男, 湖北武汉人,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数量模型与决策分析。径,考虑路径υi →υ0 →υj 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比较υi →υj和υi →υ0 →υj 的路径长度,取长度短的路径作为υi →υj 的路径,记作(υi ,υj ) 。接着在路径上再增加一个顶点υ1 ,比较υi→υ1 →υj 和(υi ,υj )的路径长度, 取长度短的路径作为(υi ,υj) 。不断将顶点υ2 ,υ3 , .,υn - 1加入进行试探, 最后得到的(υi ,υj )必定为υi →υj 的最短路径。若使用数组dk ( i, j)表示加入顶点k后,最短路径长度的变化情况,使用数组pk ( i, j)表示加入顶点k后,最短路径上顶点的变化情况,这样佛洛伊德算法就会产生一组d 0 ( i, j) ,d1 ( i, j) , ., dn - 1 ( i, j)和一组p0 ( i, j) , p1 ( i, j) , ., pn - 1 ( i, j) 。 R2 = 01314 014 01286 0 01197 01263 01394 01146

Floyd算法

问题描述 实现Floyd算法,并求所示有向图中各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及其长度。 算法思想 采用图的邻接矩阵存储,实现Floyd算法~,数组P[][][]存储是否存在中间点使长度缩短。 设计描述 数据存储结构类型的定义: typedef struct MGraph{ char vexs[MAX_VERTEX_NUM]; int arcs[MAX_VERTEX_NUM][MAX_VERTEX_NUM]; int vexnum,arcnum; GraphKind kind; }MGraph; 源程序 #include #include #define INFINITY 1000 // 最大值 #define MAX_VERTEX_NUM 20 // 最大顶点个数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typedef enum{DG, DN, UDG, UDN} GraphKind; // 四种图类型 typedef struct MGraph{ charvexs[MAX_VERTEX_NUM]; // 顶点向量 intarcs[MAX_VERTEX_NUM][MAX_VERTEX_NUM]; // 邻接矩阵 intvexnum,arcnum; // 图的当前顶点数和弧数 GraphKindkind; // 图的种类标志 }MGraph; void find(int P[MAX_VERTEX_NUM][MAX_VERTEX_NUM][MAX_VERTEX_NUM],MGraph G,int a,int b); void main(){ M Graph G; i nt

蚁群算法原理与应用讲解

蚁群算法在物流系统优化中的应用 ——配送中心选址问题 LOGO https://www.docsj.com/doc/9a3197164.html,

框架 蚁群算法概述 蚁群算法模型 物流系统中配送中心选择问题 蚁群算法应用与物流配送中心选址 算法举例

蚁群算法简介 ?蚁群算法(Ant Algorithm简称AA)是近年来刚刚诞生的随机优化方法,它是一种源于大自然的新的仿生类算法。由意大利学者Dorigo最早提出,蚂蚁算法主要是通过蚂蚁群体之间的信息传递而达到寻优的目的,最初又称蚁群优化方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简称ACO)。由于模拟仿真中使用了人工蚂蚁的概念,因此亦称蚂蚁系统(Ant System,简称AS)。

蚁群觅食图1 ?How do I incorporate my LOGO and URL to a slide that will apply to all the other slides? –On the [View]menu, point to [Master],and then click [Slide Master]or [Notes Master].Change images to the one you like, then it will apply to all the other slides. [ Image information in product ] ?Image : www.wizdata.co.kr ?Note to customers : This image has been licensed to be used within this PowerPoint template only. You may not extract the image for any other use.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Floyd算法求解最短路径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撰写要求 (一)纸张与页面要求 1.采用国际标准A4型打印纸或复印纸,纵向打印。 2.封页和页面按照下面模板书写(正文为:小四宋体1.5倍行距)。 3.图表及图表标题按照模板中的表示书写。 (二)课设报告书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各个部分:(按照以下顺序装订) 1.封页(见课设模版) 2、学术诚信声明,所有学生必须本人签字,否则教师拒绝给予成绩。 2.任务书(学生教师均要签字,信息填写完整) 3.目录 4.正文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题目介绍和功能要求(或描述) 课程设计任务的详细描述(注意不能直接抄任务书),将内容做更详细的具体的分析与描述; (2) 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图 绘制系统功能结构框图及主要模块的功能说明; (3) 使用的数据结构的描述: 数据结构设计及用法说明; (4) 涉及到的函数的描述 ; (5) 主要算法描述( 程序流程图) (6) 给出程序测试/运行的结果 设计多组数据加以描述(包括输入数据和输出结果) (7) 课程设计的总结及体会 (8) 参考文献 格式要求:[1]作者,等. 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5.附录:程序清单 (应带有必要的注释)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名称: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利用弗洛伊德(Floyd)算法求解 最短路径 院(系):计算机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方向) 班级:34010105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说明:结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作为相关教环节考核必要依据;格式不符合要求;数据不实,不予通过。报告和电子数据必须作为实验现象重复的关键依据。

弗洛伊德算法详解

弗洛伊德算法详解 算法的数据结构 弗洛伊德算法采用图的带权邻接矩阵存储结构。 算法基本思想 假设求顶点Vi到Vj的最短路径。弗洛伊德算法依次找从Vi到Vj,中间经过结点序号不大于0的最短路径,不大于1的最短路径,…直到中间顶点序号不大于n-1的最短路径,从中选取最小值,即为Vi到Vj的最短路径。 算法具体描述 若从Vi到Vj有弧,则从Vi到Vj存在一条长度为弧上权值(arcs[i][j])的路径,该路径不一定是最短路径,尚需进行n次试探。 首先考虑从Vi到Vj经过中间顶点V0的路径(Vi,V0,Vj)是否存在,也就是判断弧(Vi,V0)和(V0,Vj)是否存在。若存在,则比较(Vi,Vj)和(Vi,V0,Vj)的路径长度取较短的为从Vi到Vj的中间顶点序号不大于0的最短路径。 在此路径上再增加一个顶点V1,也就是说,如果(Vi,…V1)和 (V1,…Vj)分别是当前找到的中间顶点序号不大于0的最短路径,那么,(Vi,…V1,…Vj)就有可能是从Vi到Vj的中间顶点序号不大于1的最短路径。将它和已经得到的从Vi到Vj中间顶点序号不大于0的最短路径相比较,从中选出最短的作为从Vi到Vj中间顶点序号不大于1的最短路径。 然后,再增加一个顶点V2继续进行这个试探过程。 一般情况下,若(Vi,…Vk)和(Vk,…Vj)分别是从Vi到Vk和从Vk到Vj 的中间顶点序号不大于k-1的最短路径,则将(Vi,…,Vk,…Vj)和已经得到的从Vi到Vj的中间顶点序号不大于k-1的最短路径相比较,其长度最短者即为从Vi到Vj的中间顶点序号不大于k的最短路径。 经过n次比较之后,最后求得的便是从Vi到Vj的最短路径。

Floyd-Warshall算法详解

Floyd-Warshall算法,简称Floyd算法,用于求解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时间复杂度为O(n^3)。我们平时所见的Floyd算法的一般形式如下: 1void Floyd(){ 2int i,j,k; 3for(k=1;k<=n;k++) 4for(i=1;i<=n;i++) 5for(j=1;j<=n;j++) 6if(dist[i][k]+dist[k][j],则c[i, j, 0] =边的长度;若i= j ,则c[i,j,0]=0;如果G中不包含边,则c (i, j, 0)= +∞。c[i, j, n] 则是从i 到j 的最短路径的长度。 对于任意的k>0,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中间顶点不超过k 的i 到j 的最短路径有两种可能:该路径含或不含中间顶点k。若不含,则该路径长度应为c[i, j, k-1],否则长度为c[i, k, k-1] +c [k, j, k-1]。c[i, j, k]可取两者中的最小值。 状态转移方程:c[i, j, k]=min{c[i, j, k-1], c [i, k, k-1]+c [k, j, k-1]},k>0。 这样,问题便具有了最优子结构性质,可以用动态规划方法来求解。

KNN算法原理及应用

KNN分类算法(理论)

目录 1.KNN算法 (1) 2.KNN算法描述 (1) 3.KNN主要的应用领域 (2) 4.KNN算法的优、缺点 (2)

1.KNN算法 KNN算法,右又叫K最邻近分类算法,是数据挖掘分类技术中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所谓K最近邻,就是k个最近的邻居的意思,说的是每个样本都可以用它最接近的k个邻居来代表。 KNN算法概括来说,就是已知一个样本空间里的部分样本分成几个类,然后,给定一个待分类的数据,通过计算找出与自己最接近的K个样本,由这K个样本投票决定待分类数据归为哪一类。kNN算法在类别决策时,只与极少量的相邻样本有关。由于kNN方法主要靠周围有限的邻近的样本,而不是靠判别类域的方法来确定所属类别的,因此对于类域的交叉或重叠较多的待分样本集来说,kNN方法较其他方法更为适合。 2.KNN算法描述 一个比较经典的KNN图如下: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图中的有两个类型的样本数据,一类是蓝色的正方形,另一类是红色的三角形。而那个绿色的圆形是我们待分类的数据。 如果K=3,那么离绿色点最近的有2个红色三角形和1个蓝色的正方形,这3个点投票,于是绿色的这个待分类点属于红色的三角形。

如果K=5,那么离绿色点最近的有2个红色三角形和3个蓝色的正方形,这5个点投票,于是绿色的这个待分类点属于蓝色的正方形。 3.KNN主要的应用领域 文本分类、聚类分析、预测分析、模式识别、图像处理。 KNN算法不仅可以用于分类,还可以用于预测。通过找出一个样本的k个最近邻居,将这些邻居的属性的平均值赋给该样本,就可以得到该样本的属性。更有用的方法是将不同距离的邻居对该样本产生的影响给予不同的权值(weight),如权值与距离成反比。 4.KNN算法的优、缺点 优点 (1) 简单,易于理解,易于实现,无需估计参数,无需训练; (2) 适合对稀有事件进行分类; (3) 特别适合于多分类问题(multi-modal,对象具有多个类别标签),kNN比SVM的表现要好。 缺点 (1) 当样本不平衡时,如一个类的样本容量很大,而其他类样本容量很小时,有可能导致当输入一个新样本时,该样本的K个邻居中大容量类的样本占多数。 (2) 计算量较大,因为对每一个待分类的文本都要计算它到全体已知样本的距离,才能求得它的K个最近邻点。

ZUC算法原理及实现过程

Z U C 算法原理及实现过程 1.1算法设计背景 ZUC 算法,即祖冲之算法,是3GPP 机密性算法EEA3和完整性算法EIA3的核心,为中国自主设计的流密码算法。2009年5月ZUC 算法获得3GPP 安全算法组SA 立项,正式申请参加3GPPLTE 第三套机密性和完整性算法标准的竞选工作。历时两年多的时间,ZUC 算法经过评估,于2011年9月正式被3GPPSA 全会通过,成为3GPPLTE 第三套加密标准核心算法。ZUC 算法是中国第一个成为国际密码标准的密码算法。 1.2算法原理 ZUC 是一个面向字的流密码。它采用128位的初始密钥作为输入和一个128位的初始向量(IV ),并输出关于字的密钥流(从而每32位被称为一个密钥字)。密钥流可用于对信息进行加密/解密。 ZUC 的执行分为两个阶段:初始化阶段和工作阶段。在第一阶段,密钥和初始向量进行初始化,即不产生输出。第二个阶段是工作阶段,在这个阶段,每一个时钟脉冲产生一个32比特的密钥输出。 (1)运算符说明 mod 整数模 ⊕ 整数比特异或 a b 字符串a 和b 的连接 H a a 二进制表示的最左16位值 L a a 二进制表示的最右16位值 n a k <<< a 向左k 比特的循环移位 1a >> a 向右1比特的移位 ()()1212,,,,,,n n a a a b b b →i a 值分配到对应i b 的值 (2)算法结构 ZUC 有三个逻辑层,见下图。顶层为一个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 )的16个赛段,中间层是比特重组(BR ),最下层为一个非线性函数F 。 图1ZUC 的整体结构图 (3)线性移位反馈寄存器(LFSR ) LFSR 具有16个31比特的单元()0115,, ,s s s ,每个单元()015i s i ≤≤取值均在下面 的集合中: LFSR 有两种模式的操作,即初始化模式和工作模式。在初始化模式中,LFSR 接收一个31比特的输入u ,u 是删除非线性函数F 的32位输出W 最右边的位得到的。也就是说,可将初始化模式工作原理表示为: LFSRWithInitialisationMode (u ) {

决策树算法的原理与应用

决策树算法的原理与应用 摘要:在机器学习与大数据飞速发展的21世纪,各种不同的算法成为了推动发 展的基石.而作为十大经典算法之一的决策树算法是机器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算法。本文对决策树算法的原理,发展历程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基本应用进行介绍,并突出说明了决策树算法所涉及的几种核心技术和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算法模式。 关键词:机器学习算法决策树 1.决策树算法介绍 1.1算法原理简介 决策树模型是一种用于对数据集进行分类的树形结构。决策树类似于数据结 构中的树型结构,主要是有节点和连接节点的边两种结构组成。节点又分为内部 节点和叶节点。内部节点表示一个特征或属性, 叶节点表示一个类. 决策树(Decision Tree),又称为判定树, 是一种以树结构(包括二叉树和多叉树)形式表达的 预测分析模型,决策树算法被评为十大经典机器学习算法之一[1]。 1.2 发展历程 决策树方法产生于上世纪中旬,到了1975年由J Ross Quinlan提出了ID3算法,作为第一种分类算法模型,在很多数据集上有不错的表现。随着ID3算法的 不断发展,1993年J Ross Quinlan提出C4.5算法,算法对于缺失值补充、树型结 构剪枝等方面作了较大改进,使得算法能够更好的处理分类和回归问题。决策树 算法的发展同时也离不开信息论研究的深入,香农提出的信息熵概念,为ID3算 法的核心,信息增益奠定了基础。1984年,Breiman提出了分类回归树算法,使 用Gini系数代替了信息熵,并且利用数据来对树模型不断进行优化[2]。 2.决策树算法的核心 2.1数据增益 香农在信息论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以信息熵来表示事情的不确定性。在数据 均匀分布的情况下,熵越大代表事物的越不确定。在ID3算法中,使用信息熵作 为判断依据,在建树的过程中,选定某个特征对数据集进行分类后,数据集分类 前后信息熵的变化就叫作信息增益,如果使用多个特征对数据集分别进行分类时,信息增益可以衡量特征是否有利于算法对数据集进行分类,从而选择最优的分类 方式建树。 如果一个随机变量X的可以取值为Xi(i=1…n),那么对于变量X来说,它 的熵就是 在得到基尼指数增益之后,选择基尼指数增益最大的特征来作为当前步骤的 分类依据,在之后的分类中重复迭代使用这一方法来实现模型的构造。 3. 决策树算法的优缺点 3.1决策树算法的优点[3] (1)计算速度快,算法简单,分类依据清晰 (2)在处理数据时,有很高的准确度,同时分类结果清晰,步骤明朗。 (3)可以处理连续和种类字段 (4)适合高维数据 3.2决策树算法的缺点 (1)决策树算法可以帮助使用者创建复杂的树,但是在训练的过程中,如

粒子群算法原理及在函数优化中的应用(附程序)

粒子群算法原理及其在函数优化中的应用 1 粒子群优化(PSO )算法基本原理 1.1 标准粒子群算法 假设在一个D 维的目标搜索空间中,有m 个代表问题潜在解的粒子组成一个种群12[,,...,]m =x x x x ,第i 个粒子的信息可用D 维向量表示为 12[,,...,]T i i i iD x x x =x ,其速度为12[,,...,]T i i i iD v v v =v 。算法首先初始化m 个随机粒子,然后通过迭代找到最优解。每一次迭代中,粒子通过跟踪2个极值进行信息交流,一个是第i 个粒子本身找到的最优解,称之为个体极值,即 12[,,...,]T i i i iD p p p =p ;另一个是所有粒子目前找到的最优解,称之为群体极值,即12[,,...,]T g g g gD p p p =p 。粒子在更新上述2个极值后,根据式(1)和式(2)更新自己的速度和位置。 11122()()t t t t t t i i i i g i w c r c r +=+-+-v v p x p x (1) 11t t t i i i ++=+x x v (2) 式中,t 代表当前迭代次数,12,r r 是在[0,1]之间服从均匀分布的随机数,12 ,c c 称为学习因子,分别调节粒子向个体极值和群体极值方向飞行的步长,w 为惯性权重,一般在0.1~0.9之间取值。在标准的PSO 算法中,惯性权重w 被设为常数,通常取0.5w =。在实际应用中,x 需保证在一定的范围内,即x 的每一维的变化范围均为min max [,]X X ,这在函数优化问题中相当于自变量的定义域。 1.2 算法实现步骤 步骤1:表示出PSO 算法中的适应度函数()fitness x ;(编程时最好以函数的形式保存,便于多次调用。) 步骤2:初始化PSO 算法中各个参数(如粒子个数,惯性权重,学习因子,最大迭代次数等),在自变量x 定义域内随机初始化x ,代入()fitness x 求得适应度值,通过比较确定起始个体极值i p 和全局极值g p 。 步骤3:通过循环迭代更新x 、i p 和g p : ①确定惯性权重w 的取值(当w 不是常数时)。 ②根据式(1)更新粒子的速度1k i +v ,若速度中的某一维超过了max V ,则取为 max V 。 ③根据式(2)更新自变量x ,若x 的取值超过其定义域,则在其定义域内重新

floyd算法、Dijkstra算法实例讲解

最短路径之Dijkstra算法详细讲解 1最短路径算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需要常常往返A地区和B地区之间,我们最希望知道的可能是从A地区到B地区间的众多路径中,那一条路径的路途最短。最短路径问题是图论研究中的一个经典算法问题,旨在寻找图(由结点和路径组成的)中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算法具体的形式包括: (1)确定起点的最短路径问题:即已知起始结点,求最短路径的问题。 (2)确定终点的最短路径问题:与确定起点的问题相反,该问题是已知终结结点,求最短路径的问题。在无向图中该问题与确定起点的问题完全等同,在有向图中该问题等同于把所有路径方向反转的确定起点的问题。 (3)确定起点终点的最短路径问题:即已知起点和终点,求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4)全局最短路径问题:求图中所有的最短路径。 用于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算法被称做“最短路径算法”,有时被简称作“路径算法”。最常用的路径算法有:Dijkstra算法、A*算法、Bellman-Ford算法、Floyd-Warshall算法、Johnson算法。 本文主要研究Dijkstra算法的单源算法。 2Dijkstra算法 2.1 Dijkstra算法 Dijkstra算法是典型最短路算法,用于计算一个节点到其他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主要特点是以起始点为中心向外层层扩展,直到扩展到终点为止。Dijkstra算法能得出最短路径的最优解,但由于它遍历计算的节点很多,所以效率低。 Dijkstra算法是很有代表性的最短路算法,在很多专业课程中都作为基本内容有详细的介绍,如数据结构,图论,运筹学等等。 2.2 Dijkstra算法思想 Dijkstra算法思想为:设G=(V,E)是一个带权有向图,把图中顶点集合V分成两组,第一组为已求出最短路径的顶点集合(用S表示,初始时S中只有一个源点,以后每求得一条最短路径, 就将加入到集合S中,直到全部顶点都加入到S中,算法就结束了),第二组为其余未确定最短路径的顶点集合(用U 表示),按最短路径长度的递增次序依次把第二组的顶点加入S中。在加入的过程中,总保持从源点v到S中各顶点的最短路径长度不大于从源点v到U中任何顶点的最短路径长度。此外,每个顶点对应一个距离,S中的顶点的距离就是从v到此顶点的最短路径长度,U中的顶点的距离,是从v到此顶点只包括S 中的顶点为中间顶点的当前最短路径长度。 2.3 Dijkstra算法具体步骤

相关文档